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共13篇)(共13篇)
1.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篇一
苍岭镇中心小学2008年秋季学期
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学校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的部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全面提高办学效益,高质量、创特色,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走科研兴校之路,大力开展校本教育科研,切实走校本发展之路,以校为本,立足实际,立足“改进”,真正为提高质量服务。校本教育科研是“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要通过校本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为真正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教科所关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有关工作要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特制定我校2006年秋季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2008年工作要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学校为本,与教研工作相结合,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性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概括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探索教学规律。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
(一)加强学习,参与研究,落实规范性管理。
1、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教研组活动为基础,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2、本学期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学习外,积极提倡教师自学,做不同层次的读书交流。
3、以过程为主,立足于学以致用,向规范靠拢。通过全校教师参与的为期比较长的研究活动,让教育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同时要求全校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严格落实规范性管理,使教师的研究行为逐步与规范性、科学性的要求接轨。
(二)加强管理、指导,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1、开学初,制定计划,要求计划有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2、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切忌走过场。完小校长加强指导和督促,听取意见,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适时聘请专家、领导指导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使课题研究有序、正规进行。
(三)把教育科研工作与师训工作结合,强化参与科研的意识。
1、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并自觉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2、在课题实验过程中,采取集中自学、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强调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四)把教育科研工作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
1、严格执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综合实践、科学等课程的教学方法。
2、搞好现行各类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使教材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制定并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
(七)教育科研的常规工作:
1、搞好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章程制度。
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提出教育科研“三个一”要求: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搞一项教育科研课题,撰写一篇教育论文。举办讲座,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
三、研究总体思路
研究体现重课堂、重主体、求实效的思路,以课堂教学为主,积极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方法和规律,以“2+2”教师行为指导法为基本方法、完小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为契机,切实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每位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突出“一个思路”,“两种方法”:
一个思路:以完小教研组集体备课为基本思路。
两种方法:语文以“五读教学法”、数学以“尝试教学法”为主题。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育科研,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1、培养三种意识
一是确立教育科研是学校形成品牌的观念。教育科研是社会发展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只有加强科 研,探索新路,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才能真正树立学校品牌,形成学校特色。
二是确立深化素质必须搞科研的观念。要改革教育,必须科研先行。只有通过超前性的科研试验,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找到改革的成功之路,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改革的深入。
三是确立教师必须为科研型教师的观念,使方大教师体会到不搞科研难以成材,不搞科研没有地位,从而使每个教师产生紧迫感和上进心,自觉地摆脱教书匠,走向科研型。
2、建立科研队伍
一是抓好教科研组长队伍建设。二抓好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形成科研骨干力量。
(二)以课程为核心,加大教科研力度,认真抓好研究工作。
1、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依靠科研骨干,传递科研信息,教授科研方法,创设科研氛围,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工作。
2、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以“五读教学法”、数学以“尝试教学法”为主题”作为切入口,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素质化“一研、二抓、三优化”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活动。
(三)加强教师的教科研学习,强化成果意识。
1、定期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给教师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强化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明确教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强化成果意识,积极总结并推广教科研的研究成果,并且把理论研究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便于实践操作的方法和策略。
(四)加强教科研的资料收集和档案管理工作,使之规范化,切实为教 科研做好服务。
1、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按“一把手工程”,各校要成立以完小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科研工作。中心小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处、教科室具体抓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适时督导。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各校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对教育教学新经验、新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此外,专业理论学习也应形成制度,作为周头会的一项具体内容。
3、各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总结上学年工作情况,可以继续对上学年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出发点,各完小的主题要定得实用一点、小一点,分析优势与劣势,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可以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教学管理的好思路、班级管理的好思路,以供给全校教师学习和借鉴。
5、培养出一支政治方向明确、业务素质较高的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6、拟定本学期研究计划,交由各教研组分组实施。把目标分解到各教研组,由各个教研组从不同的侧面分步实施,收集实验数据、材料(资料),形成对课题实施的过程描述,以便期末完成结题报告。(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学生课堂学习或其它方面情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转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用笔记本或信笺做好记录工作,把实验的实施情况认真做好记录。
7、加强实施过程管理,突出指导性。各完小领导小组应适时、有效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做好检查记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反思、不断修正完善,提出整改方案,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得到改进。
8、推行“叙事性”个案研究,每月由各教研组负责研究的一名教师总结一份反映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上交完小,完小提升总结后交一份到教科室(每..
月30日前)。
9、结合教研活动的开展,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全校性的交流与探讨,总结研究中好的经验,认真做好记录。
苍岭镇中心小学
2008年9月1日
2.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篇二
一所好学校, 首先必须有一批好的教师。我们于2010年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2011年成功申报“根植于明道文化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依托这一平台, 我们强化“三贴”服务, 即以贴心服务帮助教师学会关心, 帮助教师学会上课, 帮助教师学会研究。秉承“教学研训一体, 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 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 致力构建根植于明道文化之上的教师发展机制, 引领教师, 磨炼教师,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 使得教师在智慧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教育科研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切入,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保障机制:营造书香校园, 引导教师读书;立足课堂实践, 提升教学水平;确立微型课题, 促进研究深入;倡导个人反思, 提速教师成长;实施各级培训, 丰厚教师素养。
一、营造书香校园, 引导教师读书
一个没有书香的学校, 是没有灵魂、没有高尚志趣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努力引导教师读书, 使得读书成为教师的行走方式, 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读书引导上, 学校分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是“点的突破”, 也就是建立特约教科员队伍, 引领他们购好书、读好书, 开读书交流会;第二层面是“线的延展”, 以学科组为单位, 一起读书研讨,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譬如语文组先后研读了叶圣陶、钱理群等教育专家的书籍, 并撰写了大量的读书随笔;第三层面是“面的铺陈”, 就是将所有的教师都纳入到读书场境之中, 在读书中思考、成长。为了引领教师真正实在地读书, 杜绝网上下载“舶来”, 应付了事, 我们研制了“明道教师读书摘记卡”, 分为基本观点、精彩语段、心灵幽会等栏目, 便于沙龙研讨交流, 也便于学校行政检查督促。
为了推进教师阅读思考的深度, 拓展教师阅读思考的广度, 培养教师的读书热情, 学校还特地编排了一份月刊《明道憩园》, 分设“时文精读”“好书荐读”“轻松链接”三个栏目, 将学校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暗蕴其中, 使得教师们在不经意中得到熏陶和启发。
二、立足课堂实践, 提升教学水平
光读书, 不实践, 可能只会培养出空谈家和理想主义者。因此, 在鼓励教师读书的同时, 我们更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 让教师在“真刀真枪”的磨炼中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立足课堂,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注重团队合作, 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升。我们通过三个“航”来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试航, 即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对教材进行独立的思考, 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 上好自我推介课;领航, 即让学校的教学骨干上示范课, 谈教学思考, 给青年教师作示范带头;竞航, 即引导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
近年来, 我们努力建构走向对话的明道课堂, 着力追求“两有一高”的教学目标。“两有”是指有道德、有智慧。有道德意味着心中有人、诗性对话、毫无保留;有智慧意味着合乎目标、顺乎规律、心智碰撞。“一高”指高质量, 着力于学习性质量,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着力于发展性质量,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着力于生命性质量, 为学生的活泼成长奠基。为了凸显课堂的对话特质, 我们在教科室的筹划下, 坚持每周推出一至两节研讨课。课后进行“无权威”性研讨, 努力引导教师说实话、说真话, 切实听到教师内心的声音。教科室还面向全校教师进行了“课堂规则和提示语”征集,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 形成了明道“课堂规则及提示语”的教学交往方案, 并付诸实施。
三、确立微型课题, 促进研究深入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实践而不加以思考, 不进行变革, 那么其教学水平只会原地踏步, 而不能有所进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得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因此, 学校积极倡导“为自己设定更高些的目标, 在能力的极限边缘工作”, 鼓励教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 以课例为载体, 积极开展研究, 在工作中发现真问题、做真研究、出真成果, 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我们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研究:一条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 即以学校的主课题为抓手, 分解为若干子课题, 然后由各科室部门认领、承包, 学校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整体推进;另一条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 即以自身的微型课题为中心, 进行草根式研究。在学期初, 引导教师申报微型课题, 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立项;在学期中, 组织教学骨干对微型课题进行中期督查, 并提出建议;在学期末, 进行微型课题验收, 对于顺利结题者下发结题证书, 并进行成果展示。
四、倡导个人反思, 提速教师成长
叶澜教授很早之前就说过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 我们倡导教师坚持写教学日记, 随时记下自己的成功、失败。
在反思的内容上, 可以是读书反思, 可以是教学反思, 也可以是活动反思。在反思的对象上, 我们引导教师学会反思自己, 反思同伴, 反思学生。在反思的方法上,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点:其一, 思之有目, 不胡思乱想;其二, 思之有物, 不空洞苍白;其三, 思之有据, 不空穴来风。
我校曾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主线, 引导教师读书、实践、反思,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 学校给每位特约教科员发放《叶圣陶教育文集》, 初步通读全篇。其次, 在阅读的基础上考察叶圣陶故居, 举办沙龙研讨叶圣陶教育思想。再次, 撰写活动反思, 相互交流。接着在第二学期进行更细化的“叶圣陶读书推介”活动, 进行摘抄和研讨, 最后, 综合大家的思考形成活动手记——《“真实”读书,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五、实施各级培训, 丰厚教师素养
许多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先天不足的, 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后天的培训。通过培训, 教师一方面可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明道小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研训一体, 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 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 其中培训也是成长路径之一。一方面在学校内搭建培训平台“明道讲坛”, 既邀请外面的专家来校讲学, 又鼓励本校教师走上讲坛, 从课题引领到教师专业发展, 从课堂教学到课堂管理, 从办学思想到学校文化, 从名师成长到名校建设, 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切实有效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这种草根式的讲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于阅读、钻研的教师。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种机会, 敦促教师参加更高平台的培训, 使教师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享受到最优质的培训资源。几年间, 我们组织教师先后赴宁波、丹阳、杭州、南京、苏州、北京、广州等地参观学习, 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
3.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篇三
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营造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营造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作用,通过教育科研工作,帮助教师尽快地接受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使每位教师都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都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和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出一个广大中小学教师人人都主动学习、个个都乐于研究的浓郁研究氛围,所有教师都处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研究的状态下理性工作的良好环境中。
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手段,实现两个有效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手段,实现两个有效提高,就是通过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实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双提高。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通过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吸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的发展,又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了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
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科研机制做保障,促成三个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科研机制做保障,促成三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学校要在制度与管理上明确规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遵从科研动机是学校需要、科研过程要创新提高、科研评价要注重实效这三大原则,使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逐渐形成主动自觉的研究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校逐渐变成自觉从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良好管理习惯。三个习惯形成后,就彻底克服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课题立项时的“功利”思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盲从”心理和课题成果评价时的“浮华”之风等问题,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了兴师、兴校、兴教的驱动力。
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压要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促进四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促进四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校本教研中,要把教师提升自我素质作为研究的主要动机,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把实践反思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这种研究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形成持久的研究动力和可持续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使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确实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仅从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愿望广大同仁赐教。
4.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篇四
9月份
1、召开科研处领导会议,制定和完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2、召开各功能室管理员会议。
3、召开参加市级课题研究所有成员会议。10月份
1、整理补充完善课题结题所需的材料。
2、对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培训。
11月份
1、召开语文教师会议,讨论带领学生进入阅览室看书和进入图书室借书注意事项。
2、检查各功能室的卫生、仪器等工作。
3、对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培训。
12月份
1、召开科研处领导会议,出台“进取杯”优质课比赛活动方案。
2、举办“进取杯”优质课比赛活动。
3、收回本学期学生所借的书籍,整理入柜。
5.小学秋季工作计划 篇五
经过2011至2012年一学年的不懈努力,奇峰小学在考核中获得了片区优异的好成绩,这一些成绩都说明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学生也都在不断的成长。在这个学期,我们要再接再励,使我校的各项教育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紧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活力发展的新路子。突出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继续进一步规范教育管理,按照县委和教工委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做教书育人排头兵、育又红又专接班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主题,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个十百千万”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及落实“三项制度”、实施“三项活动”、建设“五个校园”为活动载体。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为主要内容,把理想信念和反腐败两项教育贯穿始终,发挥党员作用,进一步带动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培育和形成,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建设,努力办奇峰人民满意教育。
一、工作要点:
1、注重学校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主动性、提升执行力,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深入工作实际,集中精力抓课堂,围绕质量抓服务;一方面学校教师以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积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校教师群体形象。
2、强化学校常规管理。
注重实施“精细化”和“流程化”管理模式,以创建泉州市文明学校为目标,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实干的态度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学校的每项工作做精致、做到位,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地寻求对策,去克服困难更好地解决问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项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做好学校教师每月的常规考核,使学校规范深入人心。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育质量调研与指导工作,并不定期分学科、分年级进行学生各项能力水平测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优良,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4、做好学校课题开题工作。
学校以寄宿制为特色,在本学期,我们将积极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特色的课题结题工作,积极做好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创造机遇、搭建舞台,积极塑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群体。
5、注重德育工作实效。
注重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不断拓展德育活动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德育环境网络和德育管理网络,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阵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德育结构。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让少先队活动成为学校一个亮点,不断放大学校少先队工作与德育工作品牌。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本期,我校将硬化操场,新增舞台和花台,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营造和谐、民主、向上的良好学校发展氛围,同时以展板、黑板报、广播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好各项教育宣传工作,展示学校发展动态和教师个人风采,把奇峰小学营造成充满文化,充满智慧,充满人文情感的校园。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打造德育工作特色,放大德育工作品牌。
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走廊,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处走廊都能育人。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把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纳入教育的日常教育体系,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放 大德育工作的品牌。
3、在德育中我们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不断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学校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研究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施依法治校,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1、认真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学生学杂费的规定,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教育质量,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活动及作息时间。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巩固创造平安校园的成果。一丝不苟地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控甲型H1N1、手足口病等不同时期传染病预防工作。
(三)加强学习交流,塑造教师形象。
1、学校将充分安排好每周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依法执教、文明从教、科学施教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通过组织科研理论知识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能积极运用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我们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同伴合作,学会反思,学会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教研突出、教改先进、有影响力的教师。同时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关注她们的成长,积极实施校内“青蓝工程”,为她们拜师,加快其专业成长的步伐。
(四)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与改革力度。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法规意识,对照课程计划,认真上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严格按照市颁布要求安排的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学时,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教导处将结合考核制度,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做到双基落实优质化、习惯培养经常化、能力训练系统化、潜能挖掘科学化。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系列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注重开展研究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学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的核心作用,做到几个“统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包括作业、复习资料),高效轻负,使每一个教研组均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战斗集体,成为一个学习、交流、研究的共同体。
2、学校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安排1—2节的典型课例供大家观摩与研究。同时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作讲座、做示范、作辅导;加强校际间的横向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在教科研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和评比,并积极进行指导,力争在各次评比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五)树立教育科研品牌,形成学校发展优势。
1、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科研理论学习活动,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识,充分认识科研发展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
2、注重课题研究,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做好区级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使课题研究能够深入教师群体,深入教师课堂,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开展教研沙龙,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以教师沙龙为载体,扎实进行校本培训。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选择科研沙龙研讨主题,在研讨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教科研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与受益者。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已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影响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
4、鼓励论文撰写,提升学校科研整体力量。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竞赛活动,在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同时学校将尽可能提供各类教育教学刊物的地址和信箱,鼓励教师积极向各类刊物投稿。不断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六)突出安全第一,悉心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学校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不断加强后勤优质服务管理力度,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心学习,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舒心地教书育人。
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到校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对不良行为学生进行帮教,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防病防疫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重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七)细化常规管理,确保工作稳步发展。
1、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示范的理念,确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思想,确立依法管理的思想。努力追求管理以人为本、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境界。
2、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抓好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与总结工作。注重常态管理,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检查和评价制度。真正使每一位参与者有一种责任,负一份责任。要让我们的常规检查成为一种引领,成为一种激励,成为一种动力。激活起师生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信心。
三、其他有关工作:
1、认真做好学校的后勤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关注教育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理解教学。
2、积极做好工会工作,关心教师冷暖,定期开展活动,丰富教师生活,积极为教师服务。
3、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和安全工作。
4、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决贯彻执行奉节县的“三项制度”,加强学校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财务公开管理,确保学校科学安排经费,合理使用。
四、各月份主要工作安排。九月份: 1、9月1日开学,正式上课。
2、召开期初教师工作会议。
3、制定学校各项工作计划。
4、制定各学科教学及班队计划。
5、组织教师上公开课。
6、庆祝第26个教师节。
7、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
8、学校行政领导下班听课。
9、防震疏散演练。
10、开展传染病防控系列宣传活动。十月份
1、庆祝国庆61周年系列活动。
2、组织教师教学论文、案例等评选活动。
3、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活动。
4、开展学生体检等健康教育工作。
5、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生冬季运动会。
6、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十一月份
1、学生作业展览评比活动。
2、开展师德师风思想教育宣传活动。
3、教学质量抽查。
4、开展教研周活动。
5、推荐教师参加课堂优质教学评选活动。十二月份
1、召开教职工会议。
3、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4、举办两操评比活动。
5、学校课题研讨活动。
1、庆祝元旦系列活动。2、2014工作总结及考评。
3、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评。
4、教学质量检测与监控。
5、安排寒假教师护校值班工作。6、1月13日散学典礼。学期结束,学生离校,寒假开始。
2013
6.小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研工作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思想,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双减”等政策,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建立务实、求真、有效的教科研机制为立足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为目标,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抓好培训——着眼校本,突出骨干,整体提高。
推进课改——理论支撑,加强实践,提高质量。
推动科研——完善制度,营造氛围,推出成果。
夯实常规——狠抓落实,严格管理,规范教学。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各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好教师培训,继续抓好校本培训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外出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线上教研培训活动,不同的学习的平台,从多角度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2.各学科教研组加强对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学习,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教研作用,加强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反思,努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3.师徒结对。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落实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职责,为他们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提供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内外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促进学校整体的内涵发展。
(二)完善并坚持做好常规教研工作。
1.各学科教研组结合巴东县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开展学科听评课教研活动,组织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初赛,每个教研组评选一名教师参加镇级竞赛。
2.组织好教育集团的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教育集团教研活动,九月、十一月邀请集团结对学校到我校参加教研活动,十月、十二月根据集团结对学校需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1.进一步完善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抓好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和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确保课题研究有始有终。数学组申报的州级课题《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研究》和省级课题《几何直观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两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要求,与平时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并收集好相关资料。
2.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做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目前我校还只有数学组有课题,适时进行各级课题申报工作,力争其他学科也能够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工作。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及时把各级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
(四)其他特色活动。
1.语文教研组:十月份组织四至六年级现场作文大赛;十一月开展三、四年级“诵读美文”活动;十二月开展五、六年好书推荐活动。
2. 数学教研组:十一月开展四至六年级学生思维导图设计大赛;十二月份开展一至三年级趣味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
3.英语教研组:开展英语书法竞赛活动。
4.科学教研组:开展科技制作竞赛活动。
5.师生硬笔书法展活动。
6.完成《红土地》第五期征稿出刊工作。
总之,在新学期里,我校教研工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走教师专业内涵式发展之路,再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新辉煌。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科室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3.各学科教研组结合巴东县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组织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初赛,每个教研组评选一名教师参加镇级竞赛。
十月份
1.语文教研组组织四至六年级现场作文大赛;
2.数学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硬笔书法展活动。
2.语文教研组开展三、四年级“诵读美文”活动;
3.数学教研组开展四至六年级学生思维导图设计大赛;
4.英语教研组开展英语书法竞赛活动。
5.科学教研组开展科技制作竞赛活动。
十二月份
1.语文教研组开展五、六年好书推荐活动。
2.数学教研组开展一至三年级趣味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
元月份
1.撰写教学经验,教育叙事教学反思;
2.撰写工作总结,上交各类材料;
3.期末复习备考。
野三关镇红军小学教科室
7.怎样抓好绵羊秋季配种工作 篇七
关键词:种公羊选择,母羊管理,配种
我国的绵羊品种大部分在秋季发情, 秋季是绵羊的繁殖配种重要季节。此时母羊发情普遍旺盛, 发情较集中, 排卵多, 受胎率高。公羊性欲强, 再加上秋季天气凉爽, 气候适宜。饲料资源丰富, 羊的膘情也好。绵羊的秋季配种是绵羊养殖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只有抓好绵羊的秋季配种工作, 才能使第二年有羊可养, 有钱可赚。
1 种公羊的选择与饲养管理
1.1 种公羊的选择
生产性能高的种公羊是其后代具有较高生产性能的保证, 健康无病精力旺盛的公羊是完成配种任务所至关重要的。所以选择公羊时应注意血统、生长发育、体质外形和生产性能诸项指标;对睾丸过小、畸形、质地不坚硬、雄性特征不强的, 都不能留种。成年公羊, 凡长期表现性欲低下, 配种能力不强, 射精量小, 精液质量差, 受胎率低等, 都应淘汰。
1.2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圈舍应宽敞坚固, 通风良好,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消毒、定期防疫、定期驱虫、定期修蹄, 保证种公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配种预备期的饲养, 这一时期正值秋季放牧时期, 天气凉爽适宜, 牧草开始枯黄, 但籽实已成熟, 田间果园残留粮谷果实丰盛, 是抓膘增重、为配种期积蓄营养的良好时期, 所以除加强放牧运动外, 应按配种期精料标准的60%~70%比例, 逐渐增加到配种期的标准。种公羊应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 不能过肥。舍饲的种公羊每天必须进行运动, 运动要三定: (时间、距离、强度) , 每日8~10公里, 非配种期每日保持5公里。这样可使种羊体质健壮, 精力充沛, 精子活力旺盛。种公羊在配种前三周开始排精, 第一周种时体重量初配母羊应不少于40公斤, 经产母羊不少于50公斤。但母羊体况也不易过肥, 如母羊体况过肥, 脂肪存积过多, 往往会使母羊发情不正常, 配上种的母羊容易出现怪胎、化胎 (胎儿在中途死亡, 随后被吸收) 、死胎, 或导致母羊发生难产, 羔羊初生体重轻, 且生活力差。因此, 对于过肥的母羊, 在饲喂上应减少精料喂量, 多喂青粗饲料, 并适当增加母羊的放牧运动量, 促进母羊正常发情排卵。一般发情配种期的母羊以七、八成膘情为宜。
3 绵羊配种的管理
3.1 自然交配
自然交配是养羊业中最原始的配种方法, 因其简单易行, 节省人工, 不需要任何设备, 也不需要什么技术, 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配种方式。但不能混群放牧, 自由交配, 种公羊要单独组群饲养。在配种期, 每天按公母比例1:60-80, 在每天的早5:00-6:30、晚17:00-18:30放入母羊群, 让公母羊自由交配, 并观察记录发情接受配种的母羊、日期和与配公羊号。每次配种完毕, 将种公羊从母羊群中分隔出来休息, 并进行补饲, 每天0.4-0.6千克/只精料, 每只种公羊每天加喂鸡蛋1~3个 (和到精料中喂给) , 胡萝卜1公斤 (切成小块喂给) , 保证其配种需要的营养。配种期不少于40天, 补配15天为合适。
3.2 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辅助交配是将公母羊分群饲养, 在交配季节将试情公羊放入待配羊群中, 试情公羊必须选择体质结实、健康无病、性欲旺盛、行动灵活的2-5岁公羊, 取长60cm、宽40cm的白棉布, 四角缝上长布带, 布带要结实, 按每只羊两块试情布准备。在每天的早5:00-6:00、晚17:00-18:00, 给试情公羊带好试情布, 按试情公羊与参配母羊2%-4%放入羊群, 发现被爬跨不动发情母羊, 从羊群中分离出来。按配种计划用指定种公羊配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优秀公羊的利用率, 而且可以有计划地进行选配。
对于从配种或试情起40天未见一次发情的母羊要做检查分析, 找到不发情的原因, 可针对具体情况, 选用人工催情法进行催情。对于整个配种期都未见发情, 确定未妊娠, 催情又无效的母羊应及早淘汰, 以减少损失。
8.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篇八
一、对教育科研观的深刻变革
1.回归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2]“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中国教育研究采取的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论视野,而且常常是在研究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内部交流中进行”[3],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视野直接导致了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流于形式,为科研而科研。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动力更多地来自“功利需求”而非指向“教学需要”。
“所有有志于教育科研的人,都应该眼睛向下,面对教育的实际,面对实践,面对我们的学生。”[4]“科研送教”摒弃了浮于表面的科研现象,丢弃了纯粹功利性的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自下而上地开展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深究教学的核心问题,关注情境中的教育现象,研究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运用概括、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解决具体和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使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层次上回归到学校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回归到学校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终回归到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上来。
2.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视角
“科研送教”扎根实践、服务实践、改造实践,旨在从中小学现状中探寻更理想的教育实践,其思想来源于哲学解释学。哲学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实践哲学”[5],关注人的生存和现实生活的问题,研究范式可以概括为“理解”的范式,“强调研究过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历史性和特殊性”[6]。“科研送教”运用哲学解释学的方法和原理,立足学校的实际,深入教学现场与教育生活的境域,体验真实的课堂生活,在变动不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掘研究的问题,动态地理解问题,诠释教育的现象,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
科研人员与教师在“视域融合”中加深研究。“视域”在哲学解释学中具有特殊的哲学意义,是指一个人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从哲学解释学的观点看,科研人员和教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视域”。科研人员有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每天浸润在教育教学的现场,参与、主导着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科研人员的“理论视域”和教师的“实践视域”,两者存在差异性,在相遇之初就有一种张力。双方通过对话与沟通,二者的视域不断相遇、交融和扩大,达成对教育实践新的理解。“相异的视域变成自己的视域,而且并不是通过批判地破坏相异的视域或非批判的重建这种视域,而是用自己的概念在自己的视域之中解释这种相异的视域,从而给予它新的有效性”[7]。这种不同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加达默尔称之为“视域融合”。融合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强调“和而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新的视域,这一更高、更广的“视域”,既包含了科研人员和教师的视域,又超越了这两个视域,为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科研人员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感知学校特定的文化背景,了解教师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并不断反思、审视自己已有的教育观,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其教育观更加接近教育实践本身;教师通过与科研人员的合作,尝试用教育教学的理论,梳理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重新构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科研人员与教师在主体间性的对话中理解教育。一直以来,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科研人员是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科研人员研究的对象。但“科研送教”时,科研人员和教师均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二者不再是对立的关系,科研人员不再把教师看作可改变的对象,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教师,教师也不再放弃自己的观点去迎合科研人员的想法,二者是平等的、参与合作的关系。理解是二者平等合作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哲学解释学认为,“所谓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而不是说使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想之中并设身处地地领会他人的体验,……整个理解过程乃是一种语言过程,……语言正是谈话双方进行相互了解并对某事取得一致意见的核心”[8]。科研人员和教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教育的见解,并通过对话寻求对方对自己关于教育的理解,同时也理解对方对教育的解释。通过主体间性的对话,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不断地抛弃那些不能获得共识的解释,接纳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共同的理解来完成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建构。正如萧伯纳所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9]
3.转向实践的科研目标
一般情况下,学校多以文本形式呈现课题研究的过程,科研人员通过听取学校的介绍,研读学校研究的文本信息,获取研究的资讯,梳理研究的思路,确定研究的目标,这样的研究是从文本到文本,探究的焦点也多在学理的层面。但“科研送教”不仅是“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我们将研究聚焦于课堂,从事实出发,多视角聚焦微观层面的课堂教与学。现实情况是,具体情境中的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表达的文本信息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教师和科研人员关注情境中发生的教育现象,听课后,他们共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在两者的视域融合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补充研究的思路,在双方的理解中不断建构出的新的研究目标。这个新的研究目标针对教育实践的问题,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旨在转变教育教学的行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二、对教育科研模式的重大改进
1.主动服务的工作思路
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科研的指导与服务部门只有受到学校邀请后,才会按校方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科研送教”改变了长期以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被动服务的工作思路,我们不再坐而等之,而是起而行之,主动出击联系区县,寻找学校,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题。
2.结构严谨的活动形式
受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大多是松散的,想在一定区域内有针对地、全方位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较大难度。但“科研送教”不同于以往的活动,它被纳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计划,作为中心工作之一,这是一个有一定时间、周期、封闭回路的工作,更有一定内容、规范和要求的服务基层学校的科研大事,其实施过程中各个层面的操作都是有序和周密的。
每次送教前,为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科研人员都要“备课题”,即认真、仔细地研究学校的课题报告,各科的教案、学案等资料。之后,全所研究人员再扎根学校、深入教育教学的现场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活动。每一项活动都是基于前期对学校教科研总体情况的考虑和现实的需要展开的,都有明确的目的。
3.多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
斯塔弗尔比姆将评价界定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10],他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10]。“科研送教”的评价旨在,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新科研人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促成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发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为科研人员、学校、教师,评价内容围绕送教活动的流程、内容等展开,评价方式为问卷、座谈、写反思日记等。评价强调科研人员与教师的主体性,尊重不同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体现了主体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其一,我们和学校、教师召开座谈会,双方进行充分的对话和深入的沟通,一起总结送教的经验,影响送教的因素,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二,我们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多为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调查专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科的教师对送教的意见与建议。其三,科研人员和教师撰写反思日记,对送教活动进行回顾式的反思,内容指向课堂与科研,主要是分析、评价生成研究目标的适切性,进一步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三、对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引领
1.对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有力促进
因教育科研对学校、教师的科研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名优学校的教育科研轰轰烈烈,科研更多在为这些学校锦上添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认为,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学校锦上添花之举,更应成为学校发展的雪中送炭之为。
2.对服务中小学的科研人员工作的重新定位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服务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主要工作是指导区域内中小学开展教科研工作,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科研送教”的研究范式是改造教育现实,是有着明确的实践取向的研究,非教育理论的宏大叙事。中小学科研人员的工作不同于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我们需要运用揭示教育现象本质与规律的普适性的教育理论,创造性解决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要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融合起来。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离开书斋,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接近日常教育生活,走近教育实践本身,“理性必须返回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源头活水”[11]。在教育现场,在充满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教育情境中获取大量的实际资料之后,我们开展的教育研究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的目标。
3.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科研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深莫测”,一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做教育科研是“高处不胜寒”。但“科研送教”不同于过去的教育科研,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展开研究,重视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具有理性化和实践性特点。理性化,“科研送教”教会教师边实践、边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促进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性,“科研送教”主要研究的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清除了课堂教学的障碍,教师将反思的心得、研究的成果直接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科研送教”将教育科研融合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为教师理解与认识教育科研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视角。它在向教师阐述,科研与课堂相联,研究与教学是“一张皮”。教育科研既不神秘也不复杂,科研的选题、研究到成果的运用都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科研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中小学教师完全可以做自己的教育科研,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关注自己身边的教育生活世界,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
“科研送教”在南京已经运作了近两年,受到越来越多学校与教师的欢迎,现已成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常态工作。它为我们打开了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另一扇窗,展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种新景象。但不能回避的是,“科研送教”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校内外环境、教育教学经验等影响因素的客观存在,我们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有强劲的专业话语的声音,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变革思维方式,突破瓶颈,大胆尝试。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始终是我们推动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迪.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第16届学术年会综述.教育科学研究,2013(2).
[2] 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StigThogersen(曹诗弟).中国教育研究能否从下到上.中国教育报.2002-03-21(8).
[4] 李镇西.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朱永新等.中国教育缺什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5] [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高地,李河,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 李兵.解释学研究范式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7]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杜虹.是旅伴,就共度一段生命历程.广东教育,2004(3).
[10]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 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
9.秋季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篇九
本着“求真,求实;向善,向上”的办学理念,秉承严谨、尚美、精益求精的桥东传统,创新集团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六大行动”,巩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高品位发展。
二、工作思路
1、积极探索、创新集团管理,实施总部领导下的校区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校区在总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原有基础,适当增加自选动作,促进校区高品位发展。
2、扎实推进“六大行动”,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六大行动”指校园文化显露行动、名优教师培养行动、课题研究优化行动、尚美课堂展示行动、班校课程建构行动、学科建设并进行动。
3、加强硬件建设,根据两个校区各自特点,做好北校区地面景观文化建设的方案制订,开始思考南校区报告厅建设方案。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教师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等师德失范现象。办好教师发展学校,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际互动教研,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
5、丰富班校课程,鼓励教师开展符合自身特点及儿童发展规律的班校级课程,认真组织,提高效果。
6、保持教学质量高位稳定。加强过程监控,间周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正常月度质量检测,做好分析,落实整改措施。
7、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成立跨校区学科教研组,保证教研质量,创造条件成立学科工作室,推动名优教师快速成长。
8、做好机关幼儿园合并后的衔接与稳定工作。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师资水平,提升教研品位,提升办园活力。
三、月度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在南校区承办z市第十七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活动
2、全面启动“六大”行动
3、开展创新作文大赛,组织颁奖活动
4、南北校区承办九月份小学校长例会
5、幼儿园布置好内部文化环境
十月份:
1、做好参加省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2、课题研究优化行动月度汇报
3、选拔、训练优秀选手参加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4、承办省《阅读》杂志组织的“课内外对比导读”教学研讨会
5、参加幼儿园绘本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进行期中质量检测与分析,做好期中视导工作
2、了解班校课程实施情况
3、结合教师发展学校活动,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
4、举办校园英语节
5、赴连云港墟沟小学开展“语文、数学、综合”互动教研;幼儿园组织园际间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组织学生才艺展示活动
2、做好体艺“2+1”达标测试工作;幼儿园组织冬季趣味运动会
3、考核课题研究、班校课程建设
4、南北校区书法功能教室实施到位
二〇xx年一月份:
1、组织各学科知识测试和能力考查,做好试卷分析等工作
2、评选优秀教研组、“文明班级”“四星八家”“阅读之星”及幼儿园好娃娃
3、做好年终考核工作
4、召开民主生活会、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等
10.小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
以市教育局和教科院教育管理与质量评价标准为指导,以打造魅力新市直学校为目标,坚持服务学校、科研强校、教研兴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强化教育科研,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教研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
3、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成效。
三、重点工作
1、紧扣“质量”,开展各项专题研究活动。
2、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抓教师“基本功”训练。
3、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抓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专题研究。
4、在“十月教科月”活动中抓好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加大教学管理力度。
(1)充分落实层层负责,校长中层干部管学科,蹲班级,分工负责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仙桃市中小学教研工作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务实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切实抓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活动。做到计划落实,记载真实,活动务实、求新,有特色,见效益,出成绩。
3、积极开展十月教科月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
(1)在“十月教科月活动”中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记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健康课堂课题实验”等工作。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促发展,出成果。
4、组织师生开展多项活动,积极创建书香魅力校园。
(1)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2)以学生“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开展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比赛,口算与思维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数水平。
(3)重视丰富学生素养,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课间操等。大力开展学生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读书节、数学口算与思维训练、英语单词听写、语文百字听写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五、具体活动安排。
xx小学20xx年秋季学期教研活动主要安排:
月份
内容
九月
1
制订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含集体备课安排);
2
组织各科教师参加教科院组织的培训活动。
3
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本学期教材和教师用书,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4
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全体教师要写出本班上学期质量分析的书面分析报告;
5
“学记语文”的专题研讨会。
6
参加“品德”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培训。
7
小学语文S版教材培训
8
小学英语三年级单元整体研讨会
十月
1
教科研活动月。
2
语文:学记语文研讨会
3
参加省组织的说课竞赛、优质案例(论文)评比活动。
4
参加省组织的语文、数学听课活动。
5
参加教科院的教学调研与视导。
十一月
1
期中教学质量测试;
2
参加教科院的教学调研与视导。
3
参加音乐、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和专题研讨会。
4
小学科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
十二月
1
语文:“学记语文”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
数学:组织教师参加解题竞赛。
3
学科竞赛活动
4
参加小学科学课“创新课堂”竞赛
元月
11.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科研;反思意识;科研意识;专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1-0019-03
教育科研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可。为此,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都把教育科研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把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模选优、晋升职称联系在一起,目的是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然而,在这种政策引导下的科研,教师迫于无奈,疲于应付,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即使参与其中,也很难坚持下去。那么,要使教师主动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不是教育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科研意识。一个教育科研意识强的教师会时时处处想着科研,关注着科研,把教育科研内化为一种精神需求,并自觉地主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激发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提。
一、端正思想态度,走出认识误区,增强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科研意识
(一)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参与教育科研的问题上,有不少中小学教师仍存在这样的观念: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教师一旦投入教育科研,就会减少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这样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学校升学率,引起社会和家长的不满。认为搞科研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高深莫测,教师很难做好。
事实上,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首先,教育专业人员的研究是对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系统研究,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觉得有问题或出现困惑,为了解决问题和困惑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这样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或贡献原理性的知识和理论,而是为了找出解决具体问题和困惑的策略和办法。同时,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不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之外,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在教学中,为着教学而进行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人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琢磨,琢磨就是一种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一点也不神秘。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每天都在琢磨教育方面的事情,也就是每天都进行着教育研究。比如,上完一节课后,发现某些问题反复讲了好几遍,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那么,如何改进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通过反思、研究,并在下一个平行班授课中加以改进,效果良好。如果教师能及时将这些过程和做法记录下来,作为以后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参考,这就是研究。由此看来,我们每一个老师每天都在做这样的工作。可见教育科研离我们既不遥远,也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教育进行科研的重要意义。
1.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教学研究者。过去所熟悉的教材、大纲发生改变,不熟悉的内容不断出现;教育对象也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单纯只靠学校,丰富多采的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家庭、社会等都可以是获得知识的渠道。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更新调整,教材要重新构建,教学方法要重新设计,教育对象要重新研究,许多新问题有待教师去正视,去研究,去解决。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还应该从事教育研究,不断去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程。如果教师不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
2.教育科研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实现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任务就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其次,在研究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再次,通过研究,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汲取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更新知识结构,积累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不仅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2)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由于缺乏科研意识而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地总结和提炼,使局部的经验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无法使个人的经验和心得与他人共享,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始终处于教书匠水平而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必须把自己努力方向定位于专家型教师的角色上。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沿着“既教书育人又研究如何教书育人,并不断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概括总结,上升成理论”的轨迹成长为教育家的。魏书生也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教育科研,就是使教师不断探索总结教书育人中的成败得失,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3.教育科研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追求人生的幸福。
初涉教坛,每一位新教师面对讲台下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学生家长的殷切希望,面对学校领导的信任,他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身到教学工作之中。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教学,新鲜感逐渐消退,热情丧失,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而教师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教师的职业生命近乎于进入人生暮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进行科研活动,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最终必然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一旦进入“研究”状态,就会感到自己的劳动不再是重复性的留声机,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生活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二、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科研方法,促使教师科研意识的提升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问题。有的老师虽然科研热情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感到无从下手。理论学习是提高青年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教育科学研究将是盲目的、肤浅的,科学研究也便失去了根基。因此,必须加强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消除对科研的神秘感,树立科研就在身边的意识,从而提升科研意识。
(一)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确保开展教育科研的科学性。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这些丰富的经验只限于个人,没有上升到理论,不能转化为群体的共同财富,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诸多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才能对教育活动有完整、清晰的认识,穿越现象看到本质,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解读出教学活动内在的学术理论意义,将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升为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理论。另外,通过学习就会拥有丰富、深刻的洞察能力,从而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甄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为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
一个人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搞教育科研也是如此。许多教师不了解教育科研的方法,没有科研成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般认为,科学研究有两类:一类理论研究,是由专家研究人员完成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所以要求严格按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这是一种“理论—理论”的研究,不是一般教师所能达到的。另一类行动研究,就是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一种教科研,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具体的实际问题。这种研究要求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立足于教学实践,并以改善教学实践、改善行动品质为目的,这是一种“实践—实践”的研究。行动研究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地思考教学问题,如备课、讲课,其根本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种是教育反思,解读教育事件中所蕴含的意义。如果说前者侧重于教学,那么后者则侧重于教育。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式,比如前者常用到教学案例研究;后者常用到教育叙事研究;还有高层次的课题研究。不同的研究方式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等。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科研方法,并在科学研究中灵活运用。方法适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三、多观察,多思考,在实践中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一般包括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问题意识。
中小学教师科研目的就是为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说教师的科研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的。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一问题重要得多”。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发掘出蕴藏在教育教学事件中的研究价值,也就无法确定研究课题,更谈不上开展教育研究。
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教师摒弃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摒弃不适应新课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改进和创新。
(2)引导教师从教学常态的现象中寻找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反思中寻求需要改革的问题,从回顾教学、读书、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
(3)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育科研领域的动态及进展,了解别人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感知能力。
(二)反思意识。
教师在工作中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不要将它视为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不要让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问题与自己擦肩而过。教师要有思考意识,对教育教学现象敢于画问号,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形成不同于他人的研究视角,进而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就应该做到:
(1)坚持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或教后感,及时记载课堂教学得与失,并分析成因。这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最便捷的切入口,这样做既便于及时修正自己的教研过程,又可以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②经常撰写案例分析,及时总结综合,包括对教育教学中现象的分析,透过现象挖掘本质,从而形成独到见解;对自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归纳、提炼,即进行经验总结;对研究过程中做法的反思,及时纠正偏差,使科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为科研的顺利进行不断积累经验。
(三)责任意识。
缺乏责任感的教师常常认为搞科研是专家的工作,是专业研究者的责任,而自己需要做的只是接受专家的研究成果,没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将教育科学研究看作是职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去履行。
(四)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能以新异、高效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和超越。
培养教师科研的创新意识,就要做到:
(1)不断地鞭策自己,不要盲从,不要照搬照抄。
(2)教师要不断努力去学习,努力做到博学多才。
(3)教师要努力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敢想,敢说,敢为,不要自己阻碍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要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和探索。
(4)对已经出现的具有新异特点的教育现象,要善于捕捉,思考再三。努力发现疑点,形成问题。
12.如何抓好秋季深松整地工作 篇十二
要抓好秋季深松整地工作应该做到六“突出”:
一是突出“早”字。分产到户后, 部分地区农民养成了“秋不翻地、春不早播”的不良习俗, 致使农业生产抗旱灾、涝灾、风灾和虫灾的能力越来越弱。以哈尔滨市木兰县为例, 由于2008年秋整地面积小, 造成2009年春季的晚耕、晚种面积大, 且出苗率低。头年秋整地的出苗率高, 春整地的就出现了二、三茬苗, 2009年秋又遇早霜, 二茬苗玉米绿秆冻死, 直接导致玉米地大面积减产。2009年冬2010年春降雪量大, 继而又造成春种困难。由此可见, 秋季深松整地是一季管几年的工作。
为了扩大秋季深松面积, 政府要发挥“统筹”功能, 在“早”字上下功夫。首先, 要早宣传、早发动。从春种到秋收, 要搞好各环节的效果对比, 并通过各种显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 以启发、教育、引导农民, 做好全方位的思想工作。其次, 要早谋划、早部署。为了不耽误整地进度, 政府部门要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强化领导, 利用好入秋以后的晴好天气, 真抓实干, 抢翻抢松。
二是突出机械收获。倒地速度直接影响秋整地进度。为了加快倒地速度, 必须从提高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入手, 大力推广收获机械。要引导农民使用收获机械抢收粮食, 不仅降低粮食损失率及劳动强度, 增加农民收入, 更重要的是缩短收获期, 为秋整地工作抢占有利天时。
三是突出规模作业。从节本增效、提高整地质量角度出发, 必须发挥大型农机具作用。要利用好深松整地补贴政策, 提前谋划, 科学落实“三定” (即定地块、定机组、定农户) 工作。突出抓好“三三轮耕”、整村推进、连片作业。以切实提高机组作业效率, 提高养机户的积极性。
四是突出作业质量。深松整地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看完成面积的多少, 更重要的是看整地质量, 要在 “深度”上搞突破。为了达到深松目的, 要从机组资格认证上入手。对深松作业的机组从主机到配套农具都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小于80马力的拖拉机及不带深松装置的机组绝对不允许参加深松作业。作业过程中, 要搞好质量监督, 跟机检测, 从而保证作业质量。
五是突出攻坚破难。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350万hm2以上, 但现在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仅为7%左右, 随着田间机械化的发展, 玉米收获已成为制约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 更是影响秋季深松整地工作的重要因素。为此, 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年,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科技水平已有很大突破, 制造质量也已通过认证标准, 只是个别地方运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而, 加强服务与指导, 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运用水平, 特别是调试运用好秸秆粉碎还田装置, 是奠定玉米地秋季深松整地的基础。
另外, 还要在作业机具安排上做文章, 选派100马力以上, 有经验的机手参加秋整地, 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保证整地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 打破玉米茬秋整地不如春整地的观念。
六是突出组织领导。秋季深松整地工作是各级政府秋季重点工作, 更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领导切实抓到手上, 统筹安排, 系统运作, 科学安排秋季深松整地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责任, 推行乡 (镇) 领导包村, 村干部包户、包地块的做法。积极鼓励村干部、党员带头搞好秋整地, 以便秋整地工作有序推进。
13.秋季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三
本学期,教务处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以实现减负增效、打造品牌为总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学常规管理再上新水平。
二、总体目标
1、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监督、指导与常规制度落实工作。
2、积极探索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3、搞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4、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
三、工作宗旨
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常规,有效监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务处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常规工作,它最能体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水平。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强化常规管理,切实抓好教学质量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让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进一步提升常规管理层次,创常规管理特色。
1、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工作。每一位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要认真研究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式,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撰写可操性较强的教学设计。不同学科要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点突出的备课。
备课时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备课。要求年轻教师写详案,老教师可以写简案。学校将采取集中检查和临时抽查的办法,检查教师是否按教学计划和教务处要求进行提前备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2、抓课堂教学。实行教师候课制,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提前2分钟进教室,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提醒学生进入上课状态,面带微笑等候学生上课,杜绝教师上课迟到旷课及接打手机的现象。课堂教学要认真处理好“教、学、练”三者的关系,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要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沟通,及时总结,促进提高。
3、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
4、重视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班质量。要着眼于“早、细、实”,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的经验教训,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和措施。毕业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情、教材、考纲,分层、分阶段地抓好教学工作。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浓学风、正班风,促质量稳步提高。
5、组织好每期的期中、期末的考试,安排监考、评卷工作。抓好段期考工作,要求任科教师写好各学科质量分析,期末工作总结,努力提高及格率,优秀率。组织好班主任写好学生手册,做好期末评优工作,并上交存档。
(二)、搭建舞台,均衡师资,不断推动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带出一个好班,一批好的教师能造就一所好的学校。为此,学校本着培养一支觉悟高、业务精、爱心强的学者型教师为出发点,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青年教师培养,促师资均衡发展。本学期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适合学校发展、个体需求、家长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以小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成为学习型、学问型、学者型名师。推动“名师工作室”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探索年级组建设机制,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重视青年教师的跟踪、调研梯队建设,有针对性地指导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活动,在动态教学中生成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说课——做课——议课——反思撰写的技能训练,通过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并在实际锻炼中提高。
2、着力高效课堂构筑,促教师专业成长。教务处将大力创造机会,不断搭建舞台,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培训,要求外出教师必须记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回校对教师进行再培训。
3、通过学校搭设平台,给机会(加强专业指导)、搭台子(提供教学平台及参赛机会)、压担子(要求开设观摩课及撰写一定量的论文),促进教师迅速成长,达到以点带面,促整体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
4、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结合课题及小专题研究,学科教研活动,以教学现场为载体,以个人反思、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本土化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课改实验“老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工作。
5、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推动教师积累经验,提高理论素养。
6、加强学校各级课题研究力度,促进教师发展。
(三)、加强师德建设,夯实校本教研,促进和谐发展
1、不断学习,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精神。
2、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上好各类课程;严格执行“二表(时间表、课程表)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一活动(大课间活动)”;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3、倡导终身学习,促教师素养提升。本学期将围绕我校各级课题,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倡导师生共同阅读,真正让阅读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4、着力学科教研组建设,促教研组和谐发展。本学期继续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度,努力打造教师教研共同体。各教研组要能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切实保障校本研究的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
5、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听课活动,除教研组组织的校级听课活动以外,教师之间应加强互相听课制度,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要求一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6、凡由学校组织的全校性的教研观摩课和教研组的公开课,都必须认真组织好说课评课活动,要求执教教师写出说课稿,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期结束检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的学年,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抓住教育发展转型的新的历史机遇,规范办学,深化改革。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蓄势而发,乘势而上,用我们的良心、责任心、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教学工作,使之呈现出一幅“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师跑起来,学校特色起来,群众笑起来”的美好景象!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生报名。
2、制定各科计划。
3、九月份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开展学习“专家教学视频”教研活动。
2、迎秋季运动会。
3、二年级数学公开教学。
4、书法比赛。
5、十月份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绘画比赛。
2、二年级语文公开教学。
3、期中测试。
4、十一月份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迎全区小学质量抽测。
2、五年级速算比赛。
3、十二月份教学常规检查。
元月份:
1、三至五年级作文比赛。
2、元月份教学常规检查。
二月份:
1、迎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2、期末测试。
3、各项工作总结。
【秋季小学科研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秋季教育工作计划10-02
小学秋季学校工作总结07-15
小学班主任秋季工作计划06-30
秋季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07-07
秋季小学体育教研计划表10-17
小学秋季期“家长学堂”工作总结06-17
秋季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6-20
秋季石井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总结11-23
小学二年级秋季班主任工作计划06-23
小学秋季学期政教处的工作计划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