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2024-08-29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精选15篇)

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一

摘要: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激发实验兴趣、引导学生倾听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教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有些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自己是观众,毫不理会教师和同学是怎样去研究的,有些学生会把实验仪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把探究的机会留给自己,并没有与同学合作的意识。这些现状使得很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手创造能力更是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通过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才能自律。因此,教师只有准备好每一个实验,才能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和心理;只有狠抓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科学课实验中,应该让每组同学都能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正因为学生的见解未必是全面、有效的,在头脑风暴和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集思广益,对信息进行适时的整理、修正,步步向真理逼近。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如在第三单元“宇宙”《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肯下功夫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想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自我管理,科学课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具学具的准备,还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只有这样,科学课堂才能灵动起来,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才能形成自我管理意识,教师也才能更加体会到教育教学的快乐。

二、通过引导学生倾听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学生终归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要研究的问题,无不体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现在的科学课上往往出现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人无所事事的情况。小组合作探究时,一组学生的代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当被老师和同学否定后,下一组代表上来还会重复上一组的错误,第三组亦然。尤其是观察、实验后的汇报阶段,很多孩子只关心自己组的结果,而不愿听其他组的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教师主导作用更多的应体现在引导学生的倾听上,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之中去,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教师要静下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同时还应做出敏感的对应。教师要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好习惯。教师可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我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我说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评价:你很会倾听,你真有礼貌,这么尊重老师,老师要谢谢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通过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现在的学生多少都能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他们对交流的原则、交往的技巧、交往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等知识还没有足够的掌握,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出个别学生同本班级、本年级的同学合不来、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些都是学生在自我管理上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起可操作的学生自我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定期考核和奖励。评价可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保证过程与结果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为改进和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可采取激励手段,以保证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充分信任,大胆放手,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实现学生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从强制管理向自觉执行管理的转变,从接受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变。学生离不开管理,在发挥教师管理主导性的基础上,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摸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努力挖掘学生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总结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修改和细化。在学生自我管理实践中,教师还应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在方法上不断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2.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二

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例如, 在教学“小车的运动”这一内容时, 我特意选取组织学生骑小三轮车的活动。在我们这里 (农村山区) , 学生都有骑小三轮车的经历。另外, 在我们这里, 出门就是斜坡, 所以, 学生经常把小三轮车推到坡顶, 然后骑上小三轮车, 使它顺着斜坡向下滑行。活动结束后, 我让学生猜想, 小车行驶的远近与什么因素有关, 于是, 学生很容易想到小车行驶的距离与它的高度、重量有关。接着, 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以便进一步探究。显然, 骑小三轮车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能促使他们探究小车滑得又快又远的原理, 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要增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体验实践的过程, 掌握实践的方法。例如, 在教学“有趣的磁铁”这一内容时, 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实践证明, 学生制作指南针的方法非常巧妙:有的学生用细线吊起磁化钢针, 有的学生把磁化的钢针置于泡沫塑料之内, 等等。这样, 在潜移默化中,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如, 在教学“弹簧里的学问”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弹力原理改装一个小玩具。有个学生在玩具小车的前后左右安装了弹簧, 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小车的运行速度很快, 如果撞到硬的东西, 小车就撞坏了;而安装上弹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这样, 小车就不会被撞坏了。其实, 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落到实处的过程,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并帮助他们不断深入地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科学现象。例如, 在教学“弹簧中的学问”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给学生播放两个视频 (“生活中的弹簧”和“生活中的弹力”) ;在教学“鞋底花纹的启示”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有关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 的视频。总之,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使学生领略各种颇具特色的视听语言, 这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极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了解自己, 了解学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教师只有“了解自己, 了解学生”, 才能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了解自己”, 即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并利用自己的长处把事情做好, 规避自己的短处把损失降到最低。例如:有的教师擅长演讲, 所以能有效地鼓舞学生的气势;有的教师擅长电脑操作与课件设计, 所以能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呈现知识。

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三

关键词: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教学探索

科学素质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学习和探究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而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究来实现,而进行科学有效的互动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学习科学最有力的保障和最好的途径。本文通过笔者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实现互动的过程。如果想真正地实现课堂的互动,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心灵交汇、以人为本的精神环境。

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让学生拥有主动发言和参与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来到学生当中,通过和学生交朋友的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了解在教学中发现在讲台上无法发现的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需求。这也有助于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科学课堂中的对话,绝非教师把科学的实验结果、真理和意义机械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揭示和引导的过程,让学生有意识地展示和把握,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此,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实现教学互动的前提条件。

真正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不仅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将平等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将部分优秀的学生确定为课堂互动的核心,也不能让其他落后的学生沦为课堂互动的局外人。因此,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学会倾听,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内心,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三、增加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

1.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对于科学的探索,因此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时必须借助相应的材料,这是实现小学生探究科学的物质条件。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陌生感,进而对于将科学脱离生活和自然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在准备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物品,以及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多媒体材料。这些贴近生活的器材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和相关资料,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信息源,进而接受多方刺激、产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2.在设计科学探究的问题时,教师不一定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太过细化的问题,而应该扩大操作和互动的空间,加大问题的包容性。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进行策略、材料和方法的选取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出多种猜测,而非按照既定程序进行验证。

举例而言,在讲解《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笔者以游戏比赛的方式导入“每组一块橡皮泥,看哪组可以让橡皮泥漂在水上”引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动手之后通过交流获得如何做能够最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引出课程。

通过这样的实验“比赛”让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这样的“粗大”问题刺激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扩大互动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主动、认真。

四、实现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课程评价都是单向的,即教师评价学生。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和主观性,也不利于老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甚至会让学生失去自我认识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有损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实现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通过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询问学生“这堂课有什么样的收获?”“自己学得怎么样?”,通过这样的自评让学生能够自己,查漏补缺、树立自信心。

相应地,笔者还会询问学生“你的小组合作得如何?”“在小组互动的感觉怎样?”通过小组的学生商议和互相点评,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客观评价他人、欣赏他人有着重要的提高作用。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要积极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缺点不足可以及时地提出,并且对于正确的意见,教师也要虚心接受。这也可以使得教师获得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对于调整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民主意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应当保证互动的真实有效性,教师应当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允许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不同的解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万军.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互动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5(14).

[2]朱琛琳.浅谈有效互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点作用[J].新课程,2013(11).

[3]穆雅芳.在科学教学中体验“导学互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9).

4.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篇四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评价的能力

六完小:杨春莲

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在课堂上讲究合作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而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相互合作、主动探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白实验的成功离不开与他人的协作、配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科学课程的保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进学习动力。关键词:相互合作、主动探究、参与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价值取向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潮流,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科学课和科学兴趣活动上,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本,以培养科技素养为主,大力发挥科学兴趣活动的育人功能。《课标》又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课堂上讲究合作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而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六年级科学上册中《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一节,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水在自然界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是什么在改变着水的状态?二是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在教学时,我结合了生活中让人感受到的水的冷热的实际,让学生讲出感受过的水的冷热的经历(当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上的热量到哪里去了?)通过让学生研究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首先研究冰雪融化与热量的关系;研究水蒸发与热量的关系;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传递关系。那么,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我根据这些内容及其要求,我将学习小组合作,并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作为本课的能力训练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在教学中贯彻了这一学科学习理念。

一、让学生自由组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了解科学的种种秘密。我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科学课是培养学生能力、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不仅重视课堂上知识内容的传授,而且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习客体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因此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这个观念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因此平时我就常常提醒学生科学课的学习主要的是研究实验,要完成一个实验,单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集体努力才能成功。

上课前,我就要求合作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一定人数自由结成合作伙伴。并推举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进行工作分配,协调组内成员的相互关系。同时鼓励每个小组的成员能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提高效率,共同完成任务。

上课过程中,我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选择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等等,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发现,让学生尽可能说出已有的经验和感知,并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温怎样变化?冰融化成水和热量有什么关系?晾晒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地上的水迹也会慢慢不见,这些现象是水的蒸发现象。猜想一下水蒸发和热量有什么关系呢?怎样作实验来研究呢?温度下降是什么引起的?水的蒸发和热量有什么关系?联想我们做过的用纸盒烧水的实验,说说纸盒不会燃烧的秘密在哪里。冰融化和水蒸发的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反过来,如果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会怎么样呢?怎样做才能让水蒸气放出热量?试管中的冰是怎样形成的?罐子外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以上一连串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来解决:这时,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共同参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学生的引领人和合作伙伴。

二、让学生相互合作、主动探究,经历研究全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实验——观察——记录——分析——作出结论的科学探究全过程.整个过程。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亲历探究。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与人合作做好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工作,让学生观察,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尊重事实,用事实验证假设猜测的科学态度。

活动一开始,学生就对“冰为什么会融化?”“水为什么会蒸发了呢?”这两个问题产生了争论。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猜测。然后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学生自己设计了实验的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决定,各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得出实验的结果。整个过程学生都积极参与,认真讨论,配合默契。如:第一个实验——冰融化了。捧在手里的冰融化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上的热到哪里去了?“在杯子中装一些温水,测量水的温度。把一块冰放入水中,观察冰融化的情况,并继续测量水的温度。”在这个内容上要让学生明确: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水怎样变化?冰的融化与热有什么关系?在炎热的夏天,用什么办法能使冰不融化成水呢?第二个实验——水蒸发了。把一小块纱布浸湿,小心地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书向纱布扇风,使水很快蒸发。观察温度有什么变化。在这个实验中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怎样解释这种变化?(联想我们做过的用纸盒烧水的实验,说说水的蒸发与热的关系。)第三个实验——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都要吸收热。如何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就让学生做实验:在一个深色的饮料罐中按大约3:1的比例放入冰和盐。把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试管浸入冰盐水中。先观察罐子外面发生发什么变化。几分钟后,取出试管,观察试管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测量冰的温度。然后看看冰盐水的温度是多少?说说试管中的冰是怎样形成的?最后,看一看,摸一摸,罐子外面白色的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这样,学生就明确:水蒸气——水——冰的三态变化。在证实了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在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并存并互相变化着。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热量传递的结果。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白实验的成功离不开与他人的协作、配合。

三、让合作小组参与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科学课程的保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进学习动力。

科学课的评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根据加纳德的多元智慧理论,《科学课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体验。

《科学课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堂的发展融为一体,淡化了终结性评价筛选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

评价的参与者也不再仅仅是教师,应当还包括学生.这种综合性的评价将更全面更准确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得到更充分的肯定.学生既要自己评价自己,还要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能动参与者。比如,在每个实验中,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汇报现象,进行解释后,再由组内同学提出自己的想法,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谈自己的见解,也评析他人的意见。然后由每一组选择一个成员介绍各组的实验操作过程,再由另外几组的成员通过画五角星的形式评价该组的实验成效。这个方法在学生谈谈生活中还有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的一些例子时,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学生们都能积极发言,对其他小组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最后,在课堂小结时,我对得到五角星最多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给其他组以更多的鼓励。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最了解各自在实验探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用这个办法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它同学,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评价双方都受益,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制.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谈论自己的见解,还要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这样更能促进彼此的良好合作,优化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强化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要使一个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与人愉快地合作,无疑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试着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合作和交流中得到鼓励和肯定,这样既有利于使他们从小树立自信心,又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五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可目前农村小学科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种实验条件与师资相对缺乏;在日常教育中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家长也只重视孩子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其子女的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创新能力逐渐下降。

于是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做到人人会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学会假设、取证;情绪亢奋,活而不乱;能以探究发现为宗旨开展开放性教育活动,实验有计划,观察到位,并学会表达和倾听,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关健词】

农村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探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科学课明显不同的现象: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课标中所指出的“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成效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又如何呢?下面,结合自己在农村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历,浅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对自己的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的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科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了解学生知道的概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开展科学学习活动。

记得有次上公开课,内容是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前一天的备课过程中,只顾埋头苦思课的设计流程,而没有去了解学生对所学相关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了解程度,以及知识的后续内容。更没有在课前到班里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是一意孤行地认为:“沉浮学生已经比较了解了”故而将课的教学起点设置过高。只记得那天上完课后感觉很累,面对评委,想想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课上学生的表现,真是汗颜。我仔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去关注学生的已经知道的概念是最大的原因。在说课时提出的这点也得到了学校其它老师的认同。因此,设计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入手,效果会迥然不同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落在有效处 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同时又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所以,教学要有效就必须首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则必须经过教师自身的理性思考,得以内化的目标。

可以这样说,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正在从传统教学中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逐渐转变为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情感目标在许多教学设计中都有所体现。然而通过对一些教学目标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些目标只是为了体现新理念,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有些目标不是一节课或某段时间就能培养的,这样的目标有时反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如我在《时间在流逝》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目标:(1)(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初步体验主观感受时间,有时会不正确。(3)实验完成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优点与不足。在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是教师在这节课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然而情感与态度目标,则显得不足。我认为应该是。科学概念:(1)通过用各种方法感受时间的长短。(2)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学习时刻、时长两个概念(3)在不同环境中感受如:在看动画片时和安静等待时感受十分钟。看看会有所偏差吗?过程与方法:(1)设计“时间在流逝,感受时间”实验,经历简单地探究性实验过程。(2)初步学会用比较方法合理感受时间的流逝过程。(3)实验完成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优点与不足。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对探究实验的指导要有科学的态度 1.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实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科学课中的实验效果不明显,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科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1)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做法是: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2)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3)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4)日常器具的利用在课外做实验是教学的必要补充: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在课处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2.实验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科学中实验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头脑想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充分发挥实验的“发展”功能。例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第二个实验是让学生能看到或感觉到热的传递方向,根据书上设计是要准备两个铁架台中间拉一根铁丝,然后在铁丝上由学生粘火柴棒进行实验。老师在教学时就可对材料进行了处理。利用以前学具袋里的材料,把实验中的铁丝换成了铜棒,因为铜棒较粗夹在一个铁架台上就行了,而且火柴棒粘上去也更为方便,也不影响实验效果。另外,学生对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还会有他们的自己的创造。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有在金属棒上涂上凡士林的,有在金属棒上涂上蜡烛油的。基于这点,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了多种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超市式”材料区:有涂了蜡的金属棒、涂了凡士林的金属棒、没涂任何东西的金属棒等。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取实验材料,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必须仔细认真地考虑各种因素,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实验方案指导要到位、实验方法指导要到位、实验记录指导要到位。切忌走过场,导致实验结果五花八门,实验过程乱糟糟,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意外或伤害事件。尤其是酒精灯、火柴、小刀、稀盐酸等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安全,这主要针对实验方法要指导到位。此外,实验前方案的讨论与交流要指导到位,为实验的有效活动奠定基础。实验中表格怎样记录,教师也要作适当地指导,比如打“√”、画“○”、记录顺序、记关键词等要求都要交代清楚。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六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分值

实验教学目标

1.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有依据;

2.确定实验内容前是否做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实验内容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1.实验原理呈现;

实验方案

设计

2.实验方案逻辑清晰;

3.实验对象、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的选择与创新;

4.实验主要仪器和装置原理分析。

1.实验仪器与装置布置;

实验操作要领

2.实验仪器与装置连接与调整;

3.实验操作步骤;

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5.实验观察与数据获取。

1.实验现象记录或数据呈现方式;

实验数据

处理

2.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

3.实验结论获得;

4.实验效果或误差分析。

1.表达是否清晰准确;

2.是否具有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评价

环节;

3.是否具有该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4.实验内容是否体现重点或难点的突破;

5.实验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

合计

7.浅谈小学科学教学 篇七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 我们就要注意从各个方位设计课堂问题,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1. 选择好提问的角度

课堂提问的角度不同, 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应从不同的角度, 力求新颖,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他们的注意, 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水的三态变化”这部分教学中, 关于蒸发的概念, 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生硬的概念, 而是让学生把水和酒精分别涂在手背上, 让学生亲自感受蒸发的过程。这样, 学生对蒸发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我让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在学生的描述中, 学生对蒸发有一些理性的了解。这时候, 我问同学们, 你们能总结一下什么是蒸发吗?这样的问法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去开动脑筋, 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死记老师总结的概念要强得多。

2. 安排好问题的梯度

课堂教学中, 如果问题太简单, 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 不能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太难, 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的阶梯式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探究学习。例如在讲“机械和工具”这一课时, 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1) 你见过滑轮吗?说说它是什么形状。

(2) 你见过的滑轮有什么作用?

(3) 探究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4) 探究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5) 我们来一起设计滑轮组。

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对滑轮的认识, 由浅入深, 一步步深入, 最后, 通过积极的探究过程,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3. 所提问题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 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我们设计问题的时候, 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能直接在课本中找到的问题尽量少提。要多设计一些紧紧围绕教材内容, 让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可以获得答案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热和燃烧”这一课时, 我给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 你认为燃烧需要几个条件呢?

(2) 你能找到几种灭火的方法呢?

这样两个问题, 学生一下子不容易答全, 需要进行探索研究之后才可以一步步找到答案。所以, 我们提问题, 要有新意, 有一定的开放性, 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二、上好实验课, 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完成每一项实验。作为教师, 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呢, 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准备

实验课上所需要的材料, 来源广泛, 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因此, 学生能准备的材料,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师要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 注意观察什么, 为什么用这些材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1) 实验前的指导是保证一节课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检查好学生的预习情况, 说明实验要点。在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 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实验过程中要适当引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 观察产生的现象, 记录产生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调控实验进程。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同学, 要及时指导。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 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 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打击他们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作为教师, 要允许他们犯错误, 面对对这些挫折和失误, 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 鼓励他们, 失败是成功之母, 要敢于尝试, 不怕失败,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笔者发现, 学生上实验课, 积极踊跃, 提出的问题多了, 问题的含金量也提高了, 形成了乐学、好学的良好风气。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看得见, 摸得着, 直观性强, 学生印象深、记得牢、记得准, 不但掌握了知识, 同时也开发了智力, 培养了能力;不但提高了实验技能, 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还能激发、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8.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八

关键词:小学科学;节能环保教育;科学探究;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57-0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所谓“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科学教材中选择有节能环保素材的内容,结合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确定主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节能环保知识,增强节能环保的意识。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学生经历和体验为手段,以儿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把相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科学课的教学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例如:生命世界中的生态平衡、把小动物送回家、认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保护生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生物的重要性……物质世界中,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知道有的物质不可再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人对环境有责任……地球与宇宙中,欣赏美丽的天气、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可见,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节能环保相关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内容,编排也是科学合理的。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不仅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节能环保素质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科学学科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要。

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记忆概念和定律,而应当积极倡导科学探究。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把科学探究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节能环保素材,以课题的形式,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向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

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操作模式的阐述

“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式和探究性是它的核心思想。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经过实践探求,在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问题、注重实践的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1.提出课题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出研究的任务,诱发探究的动机。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

(1)活动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学生在学习《塑料》一课时,对“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塑料的应用”产生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以这两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活动。

(2)活动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夏季由于高温少雨,余姚市曾饱受过干旱之苦,用电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体验缺水缺电之苦的时候,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我们以《余姚城区电资源的研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活动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教育的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学校提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广大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姚江在呻吟》、《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2.制定方案阶段。这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与任务进行组内分工、时间安排、资料准备等工作,并形成书面形式,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课题小组独立制定活动方案。我们引导学生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为自己的活动研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简要地说,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怎样研究?即研究过程的设计。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一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活动方案表,如下图:

(2)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展示活动。各小组提交课题活动方案,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因为不是每个课题都能实施研究,也不是每个课题都有研究的价值,所以要让学生阐明选题原因并展开充分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意识到自己的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展示课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课题具有独创性,应该表扬;不具独创性,同样给予鼓励。通过展示和讨论,师生共同对所提交的课题进行筛选与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究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研究计划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实践体验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献搜集法。文献搜集法主要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查阅有关的图书、报刊,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余姚水资源调查”这个主题,他们对余姚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法是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有关人员,从而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动物一课后,学生确立了“余姚养鸽业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鸽场,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鸽肉品质及预防鸽病等科学养鸽办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考察调查法。考察调查法就是围绕研究主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学校周围小河里鱼虾减少的原因、学校周围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查等。

(4)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界中的一些动植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反应,针对这些反应借助一些资料作出准确的推理、解释。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5)实践操作法。实践操作法是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提出尝试性的实践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实践操作,以此提出研究结论。例如《姚江的污染及治理》课题,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6)合理假想法。合理假想法是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创意或金点子。如假设在人类居住的有利环境或不利环境的因素有所改变(或一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在10年、20年之后将会怎样进行假想。人口剧增的隐患:20年后,纯净的淡水何处觅?……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节能环保的理解,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事物。如:理想中的住宅环境等。

4.研讨交流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在这里,学生主要把实践所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一定的书面表达形式。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活动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主题研究不断深入。

5.成果展示阶段。展示课题成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阶段,师生共同把交流所得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向全校或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递交,加强宣传。展示课题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实物展示、版面展示、主题班队活动、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会等。

三、“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评价方法

1.实行多元性评价。打破学科教学中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实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2.重视过程性评价。由于“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既重视“质”,又重视“量”。

(1)评价学生对“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程度和自觉程度,评价学生的节能与环保习惯养成程度。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如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品质、对问题发现和研究的关注等,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体验时是否专注,实验时是否投入,讨论中是否积极,汇报中是否认真等等。

(4)分析学生的劳动结果。如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3.建立档案袋制度。“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所涉及的评价范围比较广,一次性定性是不可能的,为了考核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我们采取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袋的方法,把他平时的作品、报告等等都收录进去,展示其成长的足迹。

在实践中,我们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养成节能与环保习惯,也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

[3] 余姚市东风小学课题组.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果报告[M].2002,9.

9.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自主互助学习 篇九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在计划地开展一些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从而拓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渠道,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相互竞争,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信息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这种同龄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更容易使他们掌握互惠的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理,增强自信与自我表达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这在我教《做一辆纸车》这一课时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向成绩不好的朱周伟,由于对车模很感兴趣,他在小组合作进行制作过程中,表现出非常自傲的神态,他所在的小组制作的纸车其牢固性、灵活性、美观性都比别组好,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2、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如在三年级上册《我来造一张纸》中,造得较好的男同学,情绪高昂地把造纸方法教给女同学。他们的认真劲,在平时真的很少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了知识保持力度。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必须对所要解释的对象认真地分析与研究。在这里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懂得零碎的知识,而是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3、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学生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如在教四年级上册《怎样加快溶解》时,我就采用了比赛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这样说,合作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与他人和谐生活,与地球上其它生命形式和谐生活的一把钥匙。合作学习更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对这种合作学习形式都乐意接受,热情很高。但我们也发现,合作

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活动中有的小组往往目标不明,不知从何做起,从何说起;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包办了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后进生只有旁听旁观的份;有的小组效率很低,在规定时间内总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使活动无法继续下去,还有的小组甚至会讨论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究起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仅仅把它看作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使之流于形式;(2)合作学习的形式单一使学生不感兴趣;(3)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什么时候,什么样的问题最需要合作?对于该问题的合作需要多少时间;(4)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估。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2、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3、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学习

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间,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要有科学的准备

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合作准备。

其次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象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三、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自主”与“合作”要相互结合,二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合作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合作,而没有合作也无从展示自主。人的自主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一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只有自主与合作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展现符合素质教育要注重的现代人的自尊、自主、主信、自强、自创的人格精神。

10.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十

涉县神头乡中心校

杨利平

摘 要: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从学生自主探究、“打破”书中常规实验、勇于质疑和探究实验等方面着手抓起。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小学科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则是探究活动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呢?

一、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而在科学实验课中,很多老师在实验前把观察的现象和实验的步骤都设计好了,包括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都想好了,在不出“任何差错”的情况下,学生照着这些步骤操作,实验都能“成功”。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想得不多。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只满足于让学生得到实验的结果,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创新能力。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教学《山脉的变化》一课时,要求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教师最好要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制定计划和准备实验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做课外辅导员,学生有问题可及时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同学们情绪高涨、自主探究,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如增加了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强酸由教师提供、石块由学生准备)和冰雹对山脉的破坏作用(橡皮泥模拟山脉、玻璃球模拟冰雹)等实验,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了实验设计和操作,个个都有成就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设计实验中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培养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而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设想的能力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好奇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前提,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也是推动学习重要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了好奇心,才能主动的去钻研、去探究。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我们自己》——我的手”。导入时先播放一段视频“手影表演”,师板书“手”,让学生在视频所带来的新奇感中质疑:关于手想研究什么?有什么想问的?由于学生都被视频“手影表演”的情境所吸引,都被视频“手影表演”中的手像有魔法一样变化所震撼。学生的思维出奇的活跃,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如手的构造?手的灵活与什么有关?等等。

敢于提出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大胆猜想。学生提的新问题可以很发散,学生提出假设结论的教学环节,也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问题的宽松环境,因为他们明确了这种结论是假设的,所以就会积极地进行发散思维,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我们自己》——我的手”。探究手的灵活与手的哪些部分有关时可以让学生大胆猜一猜,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检测。如学生猜想:手的灵活与手的关节有关。学生设计的实验是用透明胶带把关节粘住,然后试着活动手,比较后发现手的灵活与手的关节有关。这样学生不但积极地进行发散思维,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为了检测自己的大胆假设,学生也更乐意、积极的进行设计实验。

三、鼓励学生“打破”书中常规实验

科学教科书中的实验有的易操作且现象明显,而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书中的常规实验,设计新的更合理的实验。

如教学《火山》一课时,课本中模拟的火山喷发实验的材料是干苏打和醋,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现象是有泡沫从瓶口溢出,但不能说明火山喷发的原理,而火山喷发的原理(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于是我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模拟火山和火山瞬间喷发现象的办法,模拟滚烫的岩浆顺着火山口喷发出来,话还没说完,有的同学提出用啤酒模拟,使劲摇晃后,啤酒会喷出来,“老师我觉得可以用可乐来模拟,可乐是红色的,岩浆也是红色的,瓶口模拟火山口,用力摇晃模拟地球内部力量,当使劲摇晃后,突然拧开瓶盖,可乐就会喷出来”。大家对此比较赞同。于是我们购买了瓶装的可口可乐(250ml)充气饮料,成功地模拟了火山喷发的情形,也使学生理解了火山喷发的原理,加深了印象。还有的同学提出了用番茄酱模拟地球内部的岩浆,用土豆泥来模拟地壳,这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

四、扶放结合,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只有在学生主动的学习的情况下,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发生。”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将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果实和种子——种子里有什么”要剥开种子探究种子里有什么。提供材料:放大镜,镊子,牙签,彩笔,学生记录单。学生选择工具设计实验,先说说需要怎样才能打开种子?你需要什么工具帮助你观察?介绍解剖和观察的方法。当学生说完后教师再补充向学生介绍放大镜、镊子、牙签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把看到的画下来或写下来。

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实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践、探究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大胆实践,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实践、探究方法以后,就该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结合足够数量的材料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办法进行观察实验,尽可能地多发现自然(科学)事物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属性。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感性体验,为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各种各样的叶子”探究完各种叶子的不同后,学生根据提出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如根据:颜色、味道、大小、叶脉的不同等等。通过分类,学生很快归纳出各种各样的叶子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

例如:粤教版《科学》四年下“人体的司令部”,认识了大脑、神经系统。设计了一个“黑箱子”摸东西的活动。学生蒙上了眼睛通过摸、听、闻等猜猜箱子里的东西。学生很快发现大脑的功能包括:触觉、嗅觉、听觉、视觉、语言、思维、记忆、运动。

五、打开思路勇于质疑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质疑的引导下,通过创新思维而最终实现的。实践证明,科学需要质疑,没有质疑就不会发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打消怕提问、怕他人嘲笑的心理疑虑,鼓励其大胆地问,毫无顾虑地问。而且教师还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重视和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和别出心裁的念头,使学生敢于质疑。

如教学《常见矿物》一课时,当讲到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真正的颜色时有个学生提出来:老师,我发现在实验操作中每个人用的力都不一样,有大有小,用力大则条痕颜色深,用力小则条痕颜色浅,那到底深色的条痕颜色是矿物的颜色还是浅色的条痕是矿物的颜色呢?质疑问难是小学生的天性,说明该学生用心实验也用心观察了,而我们做老师的对于孩子提出的疑难问题决不能搪塞,而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对课上无法回答的问题课下请教专家或查阅资料,尽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式科学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⑷”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做实验。做实验必须注重实验的科学性,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以防学生产生误解,达到准确感知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目的;实验是必须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做实验。

例2:粤教版《科学》四年下册 “用管子看光”和“光线打靶”两项实验以后都要求学生再通过推理才能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那么,能不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直接看到笔直的光线呢?在课堂上,之所以难于看到笔直的光线,一是因为空气过于干净,二是因为白天灯光与自然光反差太小。为此,我们还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光的传播实验箱”。实验时,先在箱内点燃一段蚊香,让箱内充满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此时,箱内即显现出笔直的光柱。如要实验光的反射,只要在箱内放一块镜子,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柱打到镜面上,箱内即显现出反射光柱。

联系实际,辅导课外科技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不仅是课堂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沿伸与扩展,更是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化与强化。课外科技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说不定在活动中学生还可能有创造发明。

例如:我校地处太行山。在教学“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一课时,我就选择“阳光、空气和温度对水养水仙花的影响”为课题。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进行水养观察。观察实验的目标是:认识绿色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茎、叶、花有向光性,需要空气,需要适宜的温度。沿伸目标是:植物的根有向地性、茎和叶有负向地性(这不是教材要求的)。以上几点目标,只是老师掌握,暂不告诉学生。水养时,选择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水仙花球茎若干粒,分A、B、C三组进行水养。A组置于阳光下,B组置于窗内,C组的球茎放入不透气的透明塑料瓶内,置于阳光下。A组中的几粒,有一粒球茎基部朝上置放。观察记录的内容有:每天的阳光,上、中、下午的气温;根、茎、叶生长的长度、壮弱、朝向、颜色等。待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分析,达到上述目标,即结论。

七、探究实验不必追求“完美”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七个要素构成: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探究实验都要包含这七个要素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里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是:“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由此可见,一节探究课可以是完整的探究形式,也可以是适合科学探究的部分内容及部分要素。如果为追求课型的完整性而“挤压”或“架空”它们,将会使探究思想和探究过程流于形式。所以,对于不同的探究实验,如“大探究”(完整探究)、“小探究”(部分探究),探究过程应有所侧重。

如教学《小苗的诞生》一课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个过程,一节探究实验课是远远不够的,就可以分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可按理论要求做了,部分同学的种子却没有萌发,分析原因可能是浇水的量太多了,也可能是种子本身的原因。实验虽然失败了,探究过程并不“完美”,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收获的知识和发现的问题要远远大于实验结果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和支持的作用,让学生主动而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科学是一门启动学生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的学科。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积极动手和动脑的习惯、乐于科学探究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才能为以后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爱珠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漳州教育信息网

1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十一

关键词:优化 教学手段 创新 小学英语 教学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走进了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召唤,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思路,全方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适合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长久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必要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对语言的要求程度较高。可以说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等能力,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合理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手段辅助英语教学,还可以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求得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英语教师应运用好多种教学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把英语知识直观化,传递更多的信息给学生,训练学生英语方面的各项技能,使课堂容量最大化,让学生在广阔的视觉空间遨游,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刺激,保持英语学习的新鲜感,使学生热爱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中主动思考,提高自身英语素养,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基于以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是课程开发的需要。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好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必须进行优化组合,找准使用的结合点,发挥媒体的优势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教学,为创新教学情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过分析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与信息技术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论依据,结合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经验,我对此方面教学提出了新的想法。如何在听说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听说课的学习效果?我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整合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和视频等信息为一体的功能,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从而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这一课时,我先结合课文将出现过的短语用PPT课件展示出来,并在这些短语下边配上相应的图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短语热身结束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听出故事中的主人翁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播放完毕后,让学生用英语说出主人翁的家务情况。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逐一核对刚才音频文件里的信息。之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出示原文,用蓝色的字体标出原文中的关键句子,看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以提醒学生注意。最后,教师再次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信息进行对话练习,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这样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会抹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几乎不会开口说英语。因此,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只会做题,不会用英语交流。面对传统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方法,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科学优化教学资源,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控制,变革教学形式,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语音材料,利用多媒体等硬件资源进行听说读的训练,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观察和思考,进而在分组讨论中能够准确说出“I’m going to...”等句型。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两个人一组,第一个学生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第二个学生说:“I’m going to Beijing./I’m going to finish my homework.”之后,二者再交换角色,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课堂妙趣横生,充满生命力。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选择创新、愉悦的英语教学方法,活跃英语课堂氛围,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版.

[2]魏翠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英语教学[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12.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十二

时代的发展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变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本文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现实、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如教学“空气产生的奇异现象”一课,教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和一支锥形漏斗,将锥形漏斗的口朝下,乒乓球置于漏斗中。提问:如果教师朝漏斗口用力往下吹气,乒乓球会做怎样的运动,学生猜测是乒乓球会往下飞出去。而当教师演示结果却恰恰相反时,学生感到很奇怪,便很想探究空气流动产生的这种奇异现象。

2. 激发实验兴趣。

比如在“空气在哪里”一课的设计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将一小纸团塞入塑料杯的底部,杯口朝下,竖直压入水底。教师让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学生的猜测各不相同。生①:水会进入杯子将纸巾浸湿。生②:不变。生③:杯子里全是水……此时,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实验兴趣很高,实验结果发现杯子里的纸没有变湿,好些同学脸上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一些同学还唧唧咕咕说这是为什么呢?个别同学脸露得意神色说道:我猜中了!同学们都产生了要探究为什么纸巾不会湿这一问题意识。

3. 捕捉生活细节。

学生在平时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行为过程中,因其原有的经验水平、认知结构与能力无法解释或解决而产生一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可能常常是他们正在思考、迷惑或尝试解决的,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偶发事件或现象,感到有趣且又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这些教师都可以抓住,作为探究教学中的一些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启发学生假想,促使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独立假想。

只有让学生做猜想、预测、假设,才能充分体现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空气在哪里”一课,课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教师将乒乓球放入杯中将杯子倒扣水里,让学生猜一猜乒乓球会在杯子的哪个位置?学生有三种猜测,在杯子的上面、在杯子的中间和在杯子的下面。同学们猜得兴趣盎然,那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就在学生特别想知道答案的时候,让他们看到了实验的结果,兴奋的心情与探究的愿望加深了学生印象。学生的假设也许是错误的,但在探究过程中却逐步养成了他们正确、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

2. 让学生充分假想。

如在“桥”一课学习中,学生对如何增加桥的承受力就有多种假设,为防止学生的假设被遗漏,应该将所有假设板书出来。这样所作的假设会使这一过程具有更多的思维探究性。

三、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地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教学“氧”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氧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笔者演示了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得更剧烈。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等。学生各抒己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十三

下巴扎乡五村小学教师:

古丽巴哈尔·阿卜杜克日木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课呢?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呢?这个是现在的科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一书中提出,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约六分之五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可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认为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因此,科学教师一定要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此,我们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明确四点认识:

1、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科学课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2、主动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3、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科学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4、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教师只有充分地把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从而更好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科学实验。

学生兴趣科学课的还有一点是科学课的实验,科学教师上科学课以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实验,教师要详细的安排科学实验,要提供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产生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以外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的效率也将会提高。

三、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如在教学《拱形的力量》一课,将原定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受力的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改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显然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前一种目标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探究方向不明确,教师提问和引导的方向也不明确,课堂上所设计的探究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冷静分析一下并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学生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只是简单罗列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通过修订目标更多地关注了“科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和发展。

四、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实现最佳组合。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或是哪一个教学内容,都必须注意研究一堂课中各环节“趣味性”的贯穿,以及课堂内、课堂外“趣味性”的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自动、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过程,因此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是科学学习的基点,是任何学习的关键。科学课教学环节主要由激趣导入、新知识学习、作业体验、成果展示评价四大环节构成。教学各环节是密切相连的有机体,要求时间分配合理,衔接过渡自然、顺畅,突出效果。环节需要用什么方式呈现,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预设学生的课堂反应,提

前设计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因准备不足而派生出的无用环节,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脑》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用脑,在教授如何科学用脑之前,讲解大脑构造和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纯粹的知识灌输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人的大脑却是一个打不开的“暗箱”,为了克服对这个“暗箱”理解的障碍,我设计与“人的大脑”相似的又是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猪的大脑”作为替代品,让学生在兴奋的猜测后,通过对猪的大脑的观察,直观地了解了人脑的结构和特点,轻而易举地揭开了“暗箱”。这样的体验观察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快捷地明白人的大脑构造,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服务。

在“大脑是指挥中心”这一知识层面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分析这些活动是由大脑相关区域控制的,至于活动内容我们基于学生全休参与的原则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教学大脑的功能时,课堂上设置的几个有趣的小游戏,如:听声辨人、大家来找茬等简单的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了大脑各区域对人体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把原本极抽象的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让孩子们体验到学而有乐,思亦有趣。在这一环节设计上不采用课本上的“记忆力”、“创造力”游戏,是因为记忆对于人的大脑功能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不能清晰体现大脑对各器官和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而创造力游戏——拼七巧板,也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所以把游戏简单化,清晰化,这样更能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实施评价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日常学习中常见到的现象以判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巩固已学的知识,把科学用脑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五、联系生活实际,大力拓展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小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在学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特别是科学知识,是学生生活技能的基础。

众所周知,岩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以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掌握的观察方法,继续在课后观察岩石,研究岩石。了解

了空气以后,学生们就知道原来空气是这样一种物质。如果平时闻到空气中有刺鼻的味道,或者看到空中有颜色的气体,那么就能知道空气已经受到了污染。

14.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篇十四

李小金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熟练的把握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课前教师要试做一遍,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好弥补方案,设计好实验记录表,如:四年级的《物体的传声》实例设计: ① 我们的实验:研究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② 我们的猜想:能。

③ 我们的探究方案:把小金鱼放在水中,周围用纸挡住它的视线,—同学在玻璃缸旁大声击掌。④ 我们看到的现象: ⑤ 我们对现象的解释: ⑥ 我们的实验结论: ⑦ 我们的新问题: 学生的准备:①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搜集好第一手资料,引导和教会学生在试验中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和做统计图表的方法。②引导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大胆推测可能出现的 1 结论、制定实验步骤、选择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器材,设计好相应的表格和设想安全措施等。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创新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如在教学六年级的《杠杆的科学》时,教师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先让学生运用省力杠杆很容易将一捆作业本撬起来,然后教师改变支点,变成费力杠杆,再让这位学生撬起这捆作业本,这时他会感到非常吃力,甚至撬不动。让学生说出其缘由,引入本课的学习,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巧设悬念,促使学生去实验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

三、关注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放到水里,让水冒出小泡,都是为了说明空气是存在的。如果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2 明确观察任务

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任务,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会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3 实验的规范性

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实验的设计科学有效,全强地设计操作过程,选定基本的实验方法,注意编定具体的操作细节,设计要合理规范、切实可行。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如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样让学生养成规范的科学实验的习惯。注意小组合作实验的有序性

小组合作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和调控:①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实验任务、实验角色。②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的情况下向同伴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③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用讨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④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 3 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用增长。

四、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凝,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自制标本展橱,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5.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探讨 篇十五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

现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课科学课是由一下几个部分所组成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这些都是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与准备工作。学生们要进行对科学的学习, 我们就要不断的进行参加不同的研究活动、进行对不同事物的观察、与认识等。在我们要与学生们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我们要去选择一些比较吻合孩子们身边比较实际的实验进行探究。我们在进行研究与探究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经验和实际进行探究, 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让孩子们更了解科学并且让他们知道科学是来自与生活, 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的生活, 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

我们要通过对学生们的引导让他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我们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们更好的进行科学与生活当中的联系, 教师们要不断的去发现孩子们周边发生的事情与生活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要将这些事情转化成一个个不同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探究性的科学研究问题, 并且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问题当中可以亲身感觉出科学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科学源自于生活, 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处处都会有科学。

(1)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 教师们要不段的去挖掘发现学校当中的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科学素材, 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 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到处都会有科学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2) 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 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 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和学生家长们进行谈话的过程中采集到与学生生活当真与科学有管的一些实践问题, 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 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 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和学生家长们进行谈话的过程中采集到与学生生活当真与科学有管的一些实践问题, 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 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 并且我们允许学生们在科学课上选择一些不同的生活当中与科学问题互相关联的科学生活问题, 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 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 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 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 并且还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是实践来进行对科学的实践与交流经验的空间, 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 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 创设大课堂情境。我们要激励孩子们去平时的生活当中学习并且利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使用科学去化解各种不同的生活问题, 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思维能力。

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 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在对小学生们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们一般都会采用一些比价符合生活当中的实践材料, 让孩子们进行实践。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 我们要利用对孩子们生活经验的想法与思维开拓, 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 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 学习就是学习者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摘要:科学活动生活化探究旨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我们要将孩子们的科学研究带领到更广泛的生活实践当中。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 科学活动贴近生活, 让生活和科学研究相互融合在一起, 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去引导学生们去学习科学的想法, 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可以让学生们使用科学理论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上一篇: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还债与修行下一篇:进口运输清关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