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2024-07-27

新疆大学社会实践(共12篇)

1.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

悟与总结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很感悟以及收获,下面是yjbys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悟与总结范文,欢迎借鉴!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悟与总结【篇一】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

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

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 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是一趟心灵语行动的交互。过程中会遇到不一样的的挫折,包括心灵上的压力。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但是我们要学会自己调节,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悟与总结【篇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五一的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组成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和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小组,对全院系学生社会实践做出部署。团委书记多次开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和

相关细节活动,加班加点赶在学生放假前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指导安排。根据学生处、团委《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全院学生进行五一期间社会实践暨招生宣传实践活动,我本人负责XX地区社会实践学生的选拔和组织工作,现将活动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2.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二

社会实践内容非常广泛, 对在校大学生而言,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其加深对专业的了解, 确认适合的职业, 为走上职场做准备, 增强就业竞争优势。本文以在杭高校和日本佐贺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 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并进行比较, 从而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本次调研在中国和日本各发放问卷100份, 中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日本回收有效问卷92份。中国男女生分别占41.7%和58.3%;日本方面男女生分别占57.6%和42.4%。

中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

1. 参与形式的差异

(1) 中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比例最高的均为社会兼职, 但相比之下日本学生参与程度更高。随着日本终身雇佣制的逐渐衰落, 以及年轻人强烈的独立意识与自主要求, 许多大学课外参加工作的人数比例高达89%, 其主要目的是赚取学费与生活费。而在中国, 学生参与兼职的时间长度、获得的报酬、对同一份工作的忠诚度等都不及日本学生。

(2) 日本大学生参与实践赛事的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 其方式主要是社团。虽然我国高校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 但在组织规模、社团类型、参与程度、活动形式、日常管理等方面都不及日本的大学社团。比如日本的“学园祭”, 被称为“校园社会实践活动”, 由学生组织, 通常为期1~3天, 期间不上课, 校园完全被学生占领。

(3) 志愿服务在中日大学生曾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均排在第三位, 但中国的比例不及日本。志愿服务在日本学生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已被纳入日本学校的教育体系, 且有很多专门机构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岗位。而在我国, 学校从事志愿服务的社团能力有限, 社会上的机构团体又相距甚远。更值得注意的是, 这方面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没有受到重视。

2. 参与目的的差异

我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首要目的是增强适应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基础, 选择该项的人数多达84%;而日本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出于个人兴趣, 满足个性需求, 选择该项的学生占68%。这主要是两国社会发展差异造成的。我国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其不得不提前习各种能力以满足社会需要;另外是两国教育体制存在差异。日本教育认为,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应努力发挥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和主动性;而在我国, 灌输式教育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 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常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负责, 使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大减。调查显示, 有11%的中国大学生出于学校安排而不得不应付社会实践, 而这一数据在日本是0。

3. 参与过程的差异

(1) 自身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偏低, 如采用里克特5级计分制, 1分最低, 5分最高 (下同) , 赋分均值分别为2.25和1.72。日本学生的评价值低于中国, 这与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有一定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发现, 中国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评价在不同学科 (sig=0.012) 和不同年级 (sig=0.026) 上存在显著差异, 而日本学生差异不明显。实践中中国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主要是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度不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日本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意识模糊, 积极性不高和缺乏自信心。一方面, 是民族特性的体现, 日本学生更喜欢内部归因, 自信心稍显不足。另一方面, 反映出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还不够扎实, 相应的信息平台还不够广阔, 一系列支持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到位。

(2) 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 日本学生对学校推动作用的评价 (3.83) 要高于中国学生 (3.61) 。从具体分项上看, 中国学生比较认同专业性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日本学生则认为, 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奖励和认可、学校设置专门的社会实践管理部门作用较大。日本在1997年开始推行体验式就业, 政府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多元主体实施体系, 明确学校、社会团体、经济团体和各级政府共同参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也有了充分的人力和经费支持, 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压力也大大减小。相比之下, 我国虽然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群体庞大, 但在相应的政策、法律、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还都没有同步跟上。例如, 课程大纲中计入学分的社会实践由于在评价标准和监督上都存在漏洞, 使很多学生蒙混过关;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不明显, 实践活动变成一种任务性的工作, 而非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削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中国大学生认为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奖励和认可、设置专门的社会实践管理部门, 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Sig值分别为0.008、0.027和0.042。低年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小,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易受到物质条件的刺激, 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奖励和认可更能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而高年级学生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更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专业的指导, 相应的管理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实践信息、维权保障等。

4. 参与效果的差异

(1) 中日两国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能力, 均值分别达到了3.69和3.65。中国大学生认为, 对提高自身能力作用最大的是专业实习和实地考察/见习, 而日本大学生则认为是社会兼职和专业实习。从中可以看出, 对于自身能力, 中国学生比较注重工作上的专业技能, 而日本学生除专业能力外, 社会兼职的深入开展使其学到人际交往、工作经验等多方面能力。

(2) 中日两国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就业及工作的推动作用”的评价均值分别为2.83和3.05, 作用一般, 但日本学生的认同度普遍高于中国学生。经方差分析, 对于参加社会实践对就业及工作的推动作用的认识, 中国学生在不同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 (Sig=0.05) 。原因在于:人文社科类学生较注重实践, 参加实践的类型广泛, 对专业的认知、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帮助。理工科学生更注重理论性, 参加的实践多以难度和学术性较高的发明创造为主, 产生的作用不明显。日本大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在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Sig值分别为0.006和0.001。由此看来, 日本家庭教育对孩子在价值观念上影响较大。

总结

1.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日两国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上存在一定的相似度, 但由于两国在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的不同, 存在明显差异。

(1) 从参与形式来看, 两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几乎相同。但日本大学生对社会兼职、实践赛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开展得更深入, 中国大学生则在一定程度上形式重于内容。

(2) 从参与目的来看, 社会实践定位的不同, 使中国学生减少了参与的积极性。就业的压力, 使中国学生丧失了部分乐趣。

(3) 从参与过程来看, 两国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相比之下, 日本的学校以及政府、企业等相关团体却提供了更完备的政策、法律、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4) 从参与结果来看, 两国学生普遍认为, 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 而对就业的推动作用一般, 尤其是中国学生。说明实践的成果并未很好地推动就业达到预期效果。

2.建议

3.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 篇三

@弃戒痴人:还在找工作的应届生,现在是否有点纠结:是继续努力,还是等9月新的求职高峰来临后再出发?这里,我想提醒这些朋友,若没能找出自己求职不利的真正原因,或将掉入一个怪圈:越等待拖延就越觉得没时间和信心;越没时间信心只能越等待,这就是通常说的“等死模式”。

@董藩:教育部邀我参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有些论文选题很好,但结构安排存在缺陷。不能让人容忍的是写作规范存在大量问题:注释与参考文献不分,著录不规范,摘要写法不对,关键词摘取不对等等。诚心告诫广大研究生,认真研读论文写作知识,好的观点还需借助规范优美的表达才能征服读者和学界。

@安zhu安心做zhu:评审了30个大学公益项目,30位代表,4位来自台湾,26位来自大陆,结果是大陆同学们被秒杀。他们不是输在能力和技巧上,而是欠缺了对所做之事的真正热爱,因此无法表现出台湾同学所拥有的真诚、自信和从容,以及敢从小事做起的专注,变成一种空洞的宏大叙事,堆积概念和罗列活动。

@孙云晓:刚才接受电话连线采访,谈男生被女生超越。我说,男生长大可能赶上来一些,却无法消除童年的阴影。童年决定一生,童年充满了失败,预示着一生的坎坷。

@mandarinpassion:朋友的天才儿子医科毕业,工作难找生活不愉快。原因是20多年前,英国医生护士极缺,极抢手,致使一部分学业好的年轻人都去学了医。政府当然不能坐等这部分学医的人毕业后来解决问题,遂从东欧,印度等国引进了大批医生护士。等这部分学生毕业,这个领域已人满为患。所以等看到热门再去学可能已经晚了。

@园以外之:给孩子拿到外地大学录取的家长两条忠告:第一,最好不要开学时亲送,更不要开车送,减轻仪式感,本来就是坎,不要坎上加坎。第二,帮买个智能手机,一省得买上网本了,二来宿舍电线不会太乱。

@赵继成:部门新来的实习生是一个在传媒大学读大三的香港小姑娘,她和睡在上铺的另一个香港学生一起办了一份杂志,两人从撰稿、摄影、排版、插图到印刷、销售一肩挑,广州印刷,北京广州两地书店推销,20元一本,据说已全部收回成本。人是应该有点勇气去追求梦想。

@吴刚:当下在移动互联网业,要少参加聚会,少参加各种会议,各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众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智商是会下降的,台上各大佬们的鼓噪,会让不少人丧失判断力。有空不妨挖坟看看,每个泡沫破裂前,各互联网大佬们都在说什么。

@魏楠先生:想当一个好的职业预告片制作人的第一项要求:练习一年嘴严!无论谁,问任何电影类的一切话题,都是打死不说。

@Flying-Soft-Rock:2007年我曾把一个纯纯的web2.0网站做到了Alexa中国区前1000名,结果一路亏损,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员工。2011年我把那个纯纯的App做到苹果官方推荐免费榜第一名,每天四五千iPhone安装量,结果一路烧钱,到最后濒临灭亡。而今,我只做一些看起来有些“低级”的项目,居然实现收支平衡。

@丁小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都是在断开网线的电脑上工作。刚才为了找一个资料,把电脑接上了网线,接上后很自然地看邮箱、上豆瓣、上微博、上阿森纳论坛,然后又看了邮箱里的一些新闻,看得差不多了,心想得断开网线了。结果断开网线后,发现要找的资料还没找呢??

@拾金不昧昧拾金:大一班级吃饭,辅导员同志透露,校长在毕业典礼前一晚,写发言稿写到了凌晨4点。看来拖延界又多了一员猛将。

@ rickykool:食堂阿姨再出新招,今天的甜点是“非一般绿豆汤”。这“非一般”体现在,舀好的绿豆汤里,要加一勺糯米饭,糯米饭是事先烧制好再冰镇的,里面拌了绵白糖和糖桂花。“老法(话)里这个是只有小姐能吃的。”边听阿姨说边喝绿豆汤,泪流满面啊。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珍惜你身边笑点低的女孩子吧,听说西周灭亡就是因为一个笑点太高的女人。

@yytjsz: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也在第一时间将毕业典礼演讲挂上官网。有评论认为,这或许也体现出大学之间的竞争。在网络传媒发达的时代,一场“毕业致辞”也进入了信息传播与放大的渠道,为公众所热议。“毕业致辞”的集体观摩已不再是学子的最后一课,也成为学校在大众面前的一次自我检阅。

@枯荷包冷饭:今天与几位朋友去人大旁听国际学术会议。旁听回来的感受就是:如果恰好处于论文难产阶段,而且常有生不出好东西的预感,不妨去展销会上逛逛,听听别人的吆喝声,翻翻别人摊上的货品,你会发觉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和你一样水平烂,甚至比你还要烂,忽然你就有一种安然自适,乃至欣然自得的感觉。

@FlyChina:在百度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百度文库的wenku前边加wap就能复制文档,在优酷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优酷播放页youku后加xia就能直接下载视频,在土豆实习最大的发现是在视频链接后面加?tid=-1就可以跳过45秒广告,在工商银行实习最大的收获是网银转账比自助机转账手续费便宜。

@海上雾仙奴:近两天忙着给高三毕业的一位小朋友查阅美国本科录取专业,频繁光顾美校网站,感触颇多。美国大学的网址大多精致而严谨,信息透明的程度叫人乍舌;主页里的栏目大都围绕学生展开,行政手段和等级宣传无处可觅。

@PropertiRis:从英文系毕业后,越发觉得真正能打动我的文字是中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是欣赏外国文学的基础。

@莫水田:如今的文学研究不只是研究作品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全新的阐释),借以构建有关书写和政治、历史、社会、心理等领域关系的理论。文学研究的理论化不是指运用理论,而是把文学当成理论来研究,经由文学(或更广义些的文化)进入新的理论。

4.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这个总目,供同学们选题、构思、调研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总的要求是:鼓励同学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开阔视野,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增长才干,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特色类

1.校友先进事迹寻访

2.学校经济困难生家庭走访慰问

3.世博会等全国时事热点专题

4.大学生红色之旅,走进革命圣地、红色军营,传承红色精神

二、经济类

1.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发展完善的调查研究

2.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3.地方性中小金融结构发展研究

4.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案例研究

5.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分析

6.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调查—— 所在家乡民营企业为例

三、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

2.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4.了解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及管理理

5.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

四、社会学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发展调查

2.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4.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5.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6.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路径的典型调查

7.我爱我的家乡—返乡专项实践活动

8.探寻最值得自己记忆家乡的风土人情

9、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五、实习就业专项实践类

1、走访知名企业,深入参观学习

2、了解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及管理理念

3、了解企业的选才用才情况

4、专业实习,就业见习

5、大学生在知名企业中就业问题

六、青春映晚霞,春风暖夕阳—关爱老前辈专项实践

1、去一次敬老院;

2、听老人一次长谈;

3、为身边困难老人献一次爱心;

4、寻访一次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等

5、寻访社区老党员老干部。

一、活动形式和类别

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依托,结合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志愿服务、业务培训、合作交流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理论及政策宣讲、大学生骨干培养、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未成年人保护、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环境保护、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工作方向,我院以校团委设计的活动主题和课题为参考,各实践队伍可自行与实践地联系,确定具体实践课题。

1、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今年的两会上,新农村问题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希望大家在暑期里深入到农村去,深入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村生活,关注农村经济、医疗卫生、民主法制建设、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关注农民权益,尤其是今年的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展望

2009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寒霜。可喜的是,在各国的通力合作下,世界经济开始触底企稳,但目前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各国在经济出现回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何时以及如何撤出战略,也越来越意识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所带来的后遗症:财政赤字、失业居高不下、通货膨胀、贸易保护、结构调整等。可见,2010年的世界经济将更多表现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围绕低碳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科技等各种新兴科技的研发和竞争将日趋激烈。而金融危机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将是社会的热点。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用实践来印证。各实践小组可结合本专业特点,对现下金融形势和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进行剖析,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就业契机。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变迁的步伐,牢抓每一次可能的就业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让青春在逆境中闪光。

3、“关爱农民工子女”暑期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我院志愿者服务农民工子女,以“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为主题,根据当地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基层中锻炼自我,回馈社会。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4、访问,可以访校友、访英雄人物、访感动自己(影响自己)的人或在社会上有影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对访问的具体过程做出详细的记录。

5、就业创业实践。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或者企事业单位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专业考察和实践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广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活动,并结合调研情况、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就业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6、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民风调研活动

结合我国优良文化传统教育,主动进行各地、各民族的民风习惯、节日风俗(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接受文化熏陶、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

7、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以感恩伴我成长为主题,合理安排暑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从事不少于二周的家务劳动。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要从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做起。

8、可倡导辅导员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9、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类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场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学习,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地方经济服务与企业帮扶类

结合我院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专长,运用专业知识,在服务地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环境保护、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特色经济、经济社会结构等调研与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深入乡镇企业内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围绕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各团队实践过程管理办法:

1、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注意自身形象,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

2、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应服从团队的安排和要求,不得擅自行动。

3、合理使用经费,明确帐目。

4、实践过程中,各团队应严格按照实践计划,将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务必详细收集、记录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作好实践日志记录,实践单位反馈书等材料。

三、实践总结与成果评定办法:

1、成果展示,总结交流,评优表彰工作等。

2、学院奖的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认定,作为班级评优评选社会实践奖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锻炼环节,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各班级要积极向班级同学宣传今年的《指导意见》和活动精神,整合班级或班级间力量和各团队力量,确保我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广泛动员广大同学利用假期返乡机会,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培训及安全教育。学院将对下乡同学、尤其是组队下乡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指导要加强对团队的指导,深入基层,顺利完成暑期各阶段的任务,学生认真撰写调研论文、调查报告等。

3、做好记录。各班级要将《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和《介绍信》分发到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参考、各团队或个人在活动中要注重活动照片、影像的采集和保存,撰写实践活动日志。

5.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五

方案

各分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了解国情、深入社会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我校学子团结创新、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结合我校实践育人的教育特点,让广大学生学以致用,感恩回报母校,校团委决定继续开展2018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感恩母校、拜谢恩师、展西邮学子风采

二、活动时间

XX/2018学年寒假

三、活动内容

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回到昔日就读的高中,参观母校,向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现场交流和宣传,通过咨询会或交流班会的形式与中学的老师以及师弟师妹们一起分享自己的高考学习心得、考试经验和在大学的新生活与收获,对高中毕业母校的同学们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的同时,也对现在就读的xx大学做全面深入的介绍与宣传。

四、参加人员

本次活动主要面向XX级本科学生开展。

五、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必选和自选两部分。必选部分为本次参加活动学生必须组织并实施的部分,自选形式为本次参加活动学生自行选择的部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队伍也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创新其他符合主题要求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

1、必选形式:回访我最美的母校

回访母校,确定好行程与计划,以最美的母校为主题,提交与以回访母校为拍摄场景的照片5张,人物照和风景照均可,照片要求清晰。

2、必选形式:探访老师

探访当年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可选择回访母校或登门拜访等探访形式。向老师汇报大学学习生活情况,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

3、必选形式:组织咨询会或交流班会

做好咨询活动和交流班会的前期一切准备,确定好回母校发言的内容主题,对母校的师弟师妹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咨询会或交流班会的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分别是:分享高考经验,畅谈我的大学,畅所欲言答疑。如有其他主题和形式,可自行添加。

4、自选形式:搭建爱心联络群

以开展咨询会和交流班会为前提,建立爱心联络QQ群、微信群,在咨询和交流班会上公布QQ群号码、学校各类官方微信平台二维码。QQ群以咨询答疑为目的,关心高中同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解决母校师弟妹们的困惑,在报考填选志愿时给予帮忙和咨询。

5、自选形式:助理班主任

在取得校方或授课老师同意之后,成为回访母校某个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在假期间协助老师解决班级事务,或组织举行班级交流聚会等交流形式。

六、总结表彰

1、寒假结束返校后,参加实践的同学要将寒假社会实践成果(社会调查报告及相关影像记录等)和《xx大学XX/2018学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附件1)《xx、大学XX/2018学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附件2)交至各分团委,由学院统一在2018年3月10日前报校团委。

2、校团委将对调查报告及影像资料进行评审,评出相应奖项,颁发证书和奖励。

七、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积极动员

各分团委要认真做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确保活动效果。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同学在家庭所属市、县、乡开展。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活动期间及结束后,各分团委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入报道本院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的情况,宣传在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3、提高意识,注意安全

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广大同学要在活动中遵纪守法,时刻注意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

6.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六

大连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选办法

为了更好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展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风采和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特制定本办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选既是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的鼓励。

一、奖励类别

设立社会实践活动团体奖和个人奖。团体奖分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实践团(队)奖”,对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团组织授予“优秀组织奖”;对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授予“优秀实践团(队)奖”;个人奖分为“优秀指导教师奖”、“先进个人奖”、“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奖”。

二、评奖标准

1.“优秀组织奖” 评奖标准:

优秀组织奖是对在组织本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团组织颁发的,评奖实行百分制,由校团委依据以下标准组织相关人员打分,评分标准如下:

(1)学院领导重视社会实践工作,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10分)

(2)制定并上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10分)

(3)社会实践活动点面兼顾,社会实践率高,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符合组队要求,表现突出;(10分)

(4)社会实践成果显著,获奖论文比例高;(20分)

(5)社会实践报道稿件充足,质量高,对外进行了有效的宣传;(20分)

(6)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材料按时上报,优秀实践报告按时上报。(30分)

2.“优秀实践团(队)奖”评奖标准

优秀实践团队奖是对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颁发的,评奖实行百分制,由校团委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以下标准打分,评分标准如下:

(1)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成果充分体现实践性质。(30分)

评分细则:

A、实践团队有详细的活动日程和活动记录;(10分)

B、实践论文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有较高专业水平,符合学术规范;(10分)

C、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主题新颖,形式富于创新,恰当运用数据、图形、图片等强化论文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实践特色。(10分)

(2)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队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主要依据报纸、录像等图文资料以及有媒体单位盖章的采访证明);着力宣传我校,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10分)

(3)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实践活动反馈文件中,当地单位党团组织对团队有较高的评价。(10分)

评分细则:

A、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意向;(5 分)

B、有实践地反馈评语,领导题词等。(5 分)

(4)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总结工作,按时上交所要求的各项材料。(35分)评分细则:

A、交齐团队总结报告、团队实践成果(论文、调查报告等)、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一份)、实践实际参加人员名单、按统一要求(具体要求将在领队会议上说明)制作的展板小样电子稿、至少三张比较有代表性的照片。未按照规定时间和内容上交材料的团队,酌情减分;(20分)

B、有条件的团队上交反映社会实践过程的照片;(10分)

C、有条件的团队上交反映社会实践过程 DV 短片;(5 分)

(5)指导教师全程随队,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15分)此外,对有特殊贡献或实践成果特别显著的团队,可酌情加 5 — 10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100 分。

3.“优秀指导教师” 评奖标准:

优秀领队教师奖是颁发给在实践活动中随团参加团队的实践活动并起到指导作用,在成果中有所表现的领队教师的。具体评奖参考以下几点:

(1)真正起到带领团队、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2)及时、妥善处理团队内突发事件;

(3)协调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

(4)深入到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同甘共苦;

(5)有效指导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

(6)所带领团队获得优秀或先进团队。

4.“先进个人” 评奖标准:

先进个人奖是颁发给参加实践活动并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具体评奖参考以下几点:

(1)撰写出优秀的社会实践论文(字数在8000字以上);

(2)圆满完成实践任务,个人方式中实践活动充实,团队方式中对实践团队交给的工作尽职尽责;

(3)实践结束后按要求及时将个人的成果上报;

(4)在实践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5.“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的申报条件根据成果的类别由校团委聘请专家评定。

具体评奖参考以下几点:

(1)服务性:活动是否服务于实践当地,是否会产生效用,过程是否充实;

(2)特色性:活动是否具有特色,立意和主题是否能突出特色,开展方式和过程是否体现特色;

(3)可持续性: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如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4)创新性:策划立意、主题和开展方式、过程是否具有创新点;

(5)社会影响:项目的影响能否引起大众的关注(主要指宣传方面),是否引起社会效应等。

四、工作程序及要求

1.申报团体奖的单位,应在实践开始前提交工作计划、实践结束后提供工作总结以及与实践活动有关的其它资料,实践结束二周内提出申报申请;

2.“先进个人奖”由各基层团组织根据申报条件提出建议报校团委审定;“优秀实践论文”由校团委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评审规则确定;

3.省级、市级先进集体(优秀成果)和个人从校级先进和个人中推荐;

4.社会实践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其当年评优资格。

五、奖励办法

1.所有获奖单位及个人均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对社会实践取得优秀成果的团队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将整理汇编成《大连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集》。

7.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分析 篇七

1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当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与“80后”大学生相比,生活条件方面更为优越,从小就是全家的希望,被捧在手心里成长,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部分学生中却出现了不知感恩、唯我独尊的现象,认为周围人都应该理所应当为自己服务,旁人为自己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这样的错误倾向如果光靠大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并纠正过来的,所以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来帮助,在大学中开展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顺利,在暑假放假前就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对本次活动的领导机构、参与人员、开展主题、开展实践、报告提交与评阅等相关方面作了部署,比如本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红色主题是围绕建党90周年来展开。学生可以自己单独实践,也可以联合同班其他同学组团实践,方式多样,回校后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调研论文。学校还提前开展专题讲座教导学生如何撰写调研报告,并指出调研报告与论文的区别,在新学期开学后,安排思想政治部教师分班审阅学生的调研报告,对报告的真实性评判,并打分,评选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奖项,予以奖励。

通过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了不同的单位进行调研活动,他们走进了酒店、养老院、大专院校的招生就业办、餐馆、博物馆、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汽车修理厂、乡镇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实践单位。学生们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父母挣钱的艰辛,有一位同学去了服装加工厂实习,他这样写道:“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车间,都需要一个好的管理者来盯紧质量,抓紧效率,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以身作则,也要以德服人,让员工发自内心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要有合理的安排分配,奖罚分明,善于沟通。而员工却是一个企业的原动力,没有员工企业便无法正常运转,在这个厂的工作虽然枯燥,但我深深懂得了劳动的辛苦,我的父母也是普通的父母,他们赚的每分钱都很不容易,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交到了朋友,也了解了父母的辛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好好学习,在课余时间多多接触社会。”这位同学的实践感言虽然语句简朴,读起来还不那么流畅,但他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社会,懂得了感恩,学会了体贴他人,尊重他人,这同样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1,2,3]。

2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有宏观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离不开教师的宏观指导,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顾虑重重,举步维艰,一方面是出于资金的考虑,资金有限,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一旦启动,由于参与人数众多,需要的资金数额会大大增加,各高校针对此类活动的预算资金还不能够满足;另一方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大批学生外出实践,安排多少比例的教师带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旦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均恐无法承担。所以目前许多高校均是采取让学生假期回家自行实践,实践完后让工作单位在实践情况登记表上盖章,回校后上交实践报告,教师只批阅实践报告,登陆成绩即可。这样的社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在此活动中无法发挥有效的宏观指导作用。

应该选拔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或者在企业中寻找管理或技术人员来担任专门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性格、特长、爱好等来自由选择指导教师,使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学校也应对教师的工作按适当的比例划拨课酬,要把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情况与职称评聘,评优、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参与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5]。

3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每年均会发生变化,与我国社会热点、党的方针政策等息息相关,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也不是单纯为了让部分困难学生赚取生活费而开展。经过多年在高校的工作经历,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离自己的本身的专业相距甚远,比如机电系汽修专业的学生选择去养老院照顾老人,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选择去服装厂车间工作,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去中餐馆打工,其实从广义上来说,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但是社会实践还是不能离开高等教育的目的,如果能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结合,在寻找实践单位的时候能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技能,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校的统筹安排,让大学生尽量选择与专业相符或相近的领域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既锻炼了生存的能力,又锻炼了专业技能[6,7]。

4 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

首先,要认识到校园实践也是社会实践,要改变以往一提到社会实践就要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的思想,在校园内进行实践同样也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在校园内的社会实践不仅花费经费更少,而且安全方面会更有保障,更有利于学校的各部门,比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思想政治部等各机构联合起来,有效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批阅论文评价体系,一般的院校都是根据学生的实践结果表、实践单位意见和盖章、撰写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给出成绩,没有切实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存在学生弄虚作假、网上粘贴、同班互相抄袭等现象,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也能在短短时间内拼凑出一篇调研报告,这样就失去了进行社会实践的目的,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应该相应地减轻对成果的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其具体表现为,要制定切实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制定相关具体的实施细则,包括社会实践信息接受、反馈及处理机制,如实记录社会实践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及实习单位评价,体现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弄虚作假、敷衍了事。另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还要客观地分析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活动,都对他们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今后的行为和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潜在的教育效果。

最后,应将社会实践纳入学院教学计划,作为常态存在。目前高校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由团委牵头,思想政治部具体策划实施,缺乏教务处、学生处等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社会实践一般也不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没有很好的探索其教学规律和方法,处于各院校各自行动的局面。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当逐步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对社会实践的任务、内容、开展方式、考核评价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教务处、团委、思想政治部等各部门要互相配合,学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领导,并安排专人负责社会实践相关宣传、开展、监督活动,上下齐心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龚涛,徐建军.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4):87-90.

[2]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49-52.

[3]赵振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7(4):63-64.

[4]潘俊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1(4):158-160.

[5]盛连喜.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101-104.

[6]陈立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27-32.

8.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课程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

出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共同诉求,当代中外高等教育都把加强大学生社會实践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环节。纵观国内近年来,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及相关系列文件颁布以来,响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并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丰硕成果。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还需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化研究,深入推进。为此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前提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或曰功能意义,学界基本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不再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策略或有效途径,而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或功能。研究者从科学化的角度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遵循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学者从纵向的历史比较中得出启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要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1]有学者通过中外比较提出要更新观念,扩展内涵,强化社会实践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实践除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外,还有提高学习专业知识效果、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以及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功能。[2]这比起早期仅把社会实践当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的单一目标相比,带有明显的综合性,也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显得更加饱满,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既是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也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深入和拓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既然是综合性的,必然包含诸多目标因素,且目标因素之间有一定的构成关系。为此,我们不妨对相关文件仔细解读。早在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省召开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方针是“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进一步表述为:“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结合学界的意见以及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可以简捷表述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而这一目标中的三个目标因素也自然构成三个层级:首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其次,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再次,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服务社会、作出贡献。这三个目标因素既是有层级的又是统一的。

弄清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对于拓宽大学生实践的领域,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的高等教育需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向

关于课程。高等学校的课程,也即高等学校的学程,可以简捷理解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其主要特征是专业性、探究性和前沿性。在课程开发中,首先确定课程目标,接着是制订课程方案(又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等课程文件,选择课程内容。[3](P.113-122)高等学校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除教材外,还有学术著作、实验指导书、视听光盘、计算机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提高高校课程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实践表明,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以建设、管理、推进,也即“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能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又能与其它理论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具有课程的规定性,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4]。具体来讲,所谓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也就是响应中央16号文件及其相关文件精神,在认真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整合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能有效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一,解决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不够深入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后,按照高校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和要求,要确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制订“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组织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老师。其二,解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不够高的问题。“课程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为大学生有计划、分层次、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时空保证;选择、整合“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解决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三,解决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课程化”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体系,便于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其四,解决了社会实践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的问题。“课程化”也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成为应有之义,从而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深化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势。尽管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向规范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而“课程化”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课程开发管理,避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临时性、走过场、参与面小等不足,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规范而深入开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接受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教育目标。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实践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而存在着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状况。社会实践课程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一大薄弱环节。”[5]“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科学而充分地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的具体活动中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也在实践中培养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组织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

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专业性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类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探索也不断取得进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逐渐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

笔者所在的淮安市,自2009年起由市委组织部连续三年专门发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作出周密安排和深入推进。本着校地双方共建双赢的原则,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组织指导,从驻淮6所高校组织起100支志愿服务队与周边的100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文件明确指出共建目标: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會、服务社区、关爱群众,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形象。每支志愿队由15名队员组成,分成3个小组,队长需是党员或学生干部,可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主任助理。文件明确了志愿队的工作职责,每批服务期限1年。服务期满进行总结考评,表彰优秀志愿者和指导教师。三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大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受到了教育,锻炼了能力,服务了社区。

这项活动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符合校地双方互利双赢的原则,既能让大学生发挥自身所学专业特长,又能很好服务社会,让大学生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应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

四、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懈追求

高校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机制。对外,高校要加强和地方党委政府联系,争取其政策、舆论、经费的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对内,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多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理顺关系,统筹安排,明确职责,保证落实。

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到新的层次,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在教学经费中作出安排,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参加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等;对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等活动,要把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学校建立专项经费保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支持相结合。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空间,是社会实践内容的基本载体。高校要积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投入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互利双赢的原则,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曹银忠,吴满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启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3).

[2]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2).

[3]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同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5]姜建成.论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9.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九

本守则是特别为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制定的,立项团队应严格遵守本守则。

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行领队负责制,各团队设领队一名。

2、领队在申报立项、领取经费、开展实践活动和总结工作中全权负责。

3、各团队应持接待单位的接收证明和团队立项登记表在校团委登记立项,在开学后两周内向团委提交活动总结报告、实践成果、宣传海报、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1份)和接待单位的评语。

4、团队成员应服从整个团队的活动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实践任务,不得擅自行动。

5、团队成员如遇意外情况需退出实践活动,应向领队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离队。领队应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将具体情况上报团委。

6、团队成员应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谦虚有礼。

7、团队成员应遵纪守法,维护中国海洋大学的声誉和形象。

8、领队在处理团队内部事务中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意外事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团队的团结和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9、各团队应本着节约、合理的原则办好有关事宜。

10、各团队须尊重接待单位的协调安排,不得擅自向当地组织提无理要求。

11、各团队不能随意接受贵重礼品。

12、本守则的解释权在中国海洋大学团委。

领队签字:

共青团中国海洋大学委员会

10.新疆大学社会实践 篇十

实践成果报告题目 :

姓名 :

学院 :

班级 :

类别 :

报告字数:日期 :关爱老人心得 陈伟强 工程学院 船舶1132 □论文□心得 1798 2014-2-16

关爱老人心得

工程学院船舶1132班陈伟强指导老师:黄技

实践时间:2月12日~ 2月16日共5天

摘要:看看老人们的白发、皱纹,那都是岁月留给他们的印迹,是我们值得用心细细品味的故事。你愿意去读懂那样的人生吗?老人同样是一个需要关心的群体,老人最怕的是孤单,在本次志愿活动中,我深入老人群体,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让他们充满欢乐。关爱是相互给予的,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关键词:关爱;志愿;老人;社会;

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到禅堂乡凤河村敬老院去帮助老人,在这次实践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老人是社会中弱势群体,关爱他们才能使社会进步,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人人都有变老的一天,谁都难以逃得过,当然又有谁愿意变老呢?老年人就像秋季挂满果实的梨树。所以,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你我要关爱身边的老人。

在农村,在城市,一些老年人过着孤苦的生活,老年人想起年轻时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现在个别人却抛弃了老人,老人老泪纵横,痛苦无比。个别人不顾伦理道德,不关心老人,不尊重老人,不孝敬老人。个别人甚至打骂父母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用心对待父母。五十年前,他们都很年轻也很俊俏与美丽,甚至还很调皮,回想那些最美的记忆,早己成为过去的孩提时代,至今他们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可是岁月总是无情也更叫人无奈,留下的都是一片片难忘的回忆,如今他们的脸上早已爬满皱纹,鬓角早已开始花白,也许早已全白,每当看到这一幕足以让我们深感愧疚与悔恨。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年轻的一代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不求的一丝一毫的回报,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他们每一个人真的可谓是付出的太多太多,多的就像漫天的星辰,数也数不过来,他们的每一次付出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甚至更让我们为之流泪。

一切又让我们充满无尽的喜悦骄傲与自豪。一切的记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早已烙上深深的印记,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很快如此,加入这个老年军的行列,我们谁都不会,无人可以抗拒,无人可以逃脱,所以我们要呼吁这个社会更要呼吁各位同仁。趁我们还年轻,请从你身边每一位老人呼吁我们最真诚的帮助,哪怕是一个微笑乃至一个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都会让这个世界从此变得美丽与快乐。珍爱生命就是更要懂得珍爱老人,不久的明天,未来的社会就很快关注你,成为老人到来的那一刻请我们永远记住: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如果关爱是河里的波光流影,我就是那乘风的轻舟,在温暖的清波里徜徉,带着对彼岸的牵念。在淡淡的月光中在细细的砂粒间捡拾密密的温暖捡拾关切的贝壳,种种期盼种种希望挂满我水草一样的颤动的眉睫。

在敬老院的这些天,同老人们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活力,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们就是弱势,只是别人同情的对象,他们已没有任何的价值,只剩下一副腐朽的身骨行走。可是敬老院的老人呈现的却不是这种画面,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斗志遇事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丝毫不输给青年人。他们就像古董一样,虽说寿命不常却是价值不菲,他们懂得人生的道理,经历过我们所没经历的。我时常观看他们跳舞,我就那样仰着头站在楼下看着他们用自己的舞蹈,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愉悦的清晨时光,仿佛我成了里一个世界的观众,每个人都不愿把视线从那里移开,我再次明白:“心在飞扬,未来的路再也不会害怕迷失方向,因为我们有无限可能去闯,我们有年轻的力量。只要推开窗,外边的阳光就会找进我的胸膛。”老人们用这种方式聚在一起,用一颗年轻的心来对待生活,他们都懂得怎样去追求属于自己年轻的梦!此刻我们的心已连在一起,你们将不会孤独,因为我不舍的离开之际,已经告诉自己:你们的未来我会和你们一起分享。

牵起手,我们同一片蓝天下行走,抬头仰望星空,有你们留下的汗水和泪水。俯首看着地,那金黄的麦子是你的宝贝,就像我们舍不得放下舍不得捧起,你们微笑之下藏着的皱纹什么时候又深了又多了许多,想想我们可以做的还有许多,让一个位,撑一把伞,换一个灿烂微笑,天空会多一颗闪亮的星星。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的,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奉献。他们像春天的和风一样温暖,夏天的阳光一样灿烂,秋天的枫叶一样火红,冬天的雪花一样纯洁。老人!永不熄灭的火焰!“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我们对老人应该是关爱,应该是尊敬,应该是尽孝。我们附近有越来越多的敬老院。但是敬老院的存在是否意味着有很多子女不愿照顾自己的父母所以宁愿花钱让他人照顾呢?

11.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字: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35-0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资源少,竞争激烈,大学生择职就业面临着考验,生存能力也应成为大学教育里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生存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成就事业、实现美好理想的教育活动。在今天,对大学校同里的青年人才谈生存能力其必要性在于:

第一,生存能力的提高是未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

自从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将人类的足迹印在月球上,人类新文明的脚步顿成不可阻挡之势。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如火如茶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阳来复,使人类逐步由被动地顺应自然、受制于自然变成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主人。这就要求人类刷新已固化在头脑中的生存意识和已变钝的生存能力。特别是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人们便对生活的需求更为丰富多彩,并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新问题的暴露,也都向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挑战。同时,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竞争,这使得在过去被赋予用强壮的体魄抵御饥寒巨兽的适者生存的概念,成了用智商和知识同外界环境作斗争。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好生存能力。

第二,生存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才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人与职业间不再由政府计划配置,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双向选择使学生对毕业分配、择职从业更为忧虑。就业后白热化的竞争也颇令许多毕业生伤神。这一代大学生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传统之下完成的,现在又要让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第三,我们的现实是许多学生生存能力极其脆弱。

对文化知识有足够积累,但是他们对纷繁复杂的实际社会还缺乏了解,加之社会交际能力有限,在人才市场坐冷板凳者大有人在。现实工作环境是各种关系聚合而成的繁杂网,生活在其中的人不但要有较好的职业劳动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品性和社交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三差:一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青少年,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有一些青少年连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知道,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没有。他们甚至于根本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根本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青少年缺少自我认识,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学习中的困难,缺乏恒心,缺乏毅力,不能够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多数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容意识,参与意识,不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来重新塑造自己。针对以上现象,我国开展生存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一直以来,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标准是老实、听话。无论是家庭,还是在学校,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们那些传统加教条的知识和方法,而忽视了对他们探索精神,创造风格自主意识的启蒙和塑造。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就在于受教育者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个民族惰性的蔓延。

第二、把对青少年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青少年不能让书本捆住手脚,不能让分数限制头脑。我们不能用分数、名次、文凭作为唯一的准则,却忽略了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三素质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二是个人的文明修养道德素质;三是适应环境参与环境建设能力素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对策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事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只有主客观一致努力,全社会共同关心才能取得实效。具体来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全面革新,面向社会实际规范教学,开展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它给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增添了许多生机。原有的高等教育国家统招统分,包办过多、庞大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健康成长。现在诸如滚动式收费制的实施,公、白费生界限的打破,双向选择的开展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第二,学生自己要开拓学习视野,在掌握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多接触社会实际,培养良好品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自己不但要高质量地利用课堂教育,而且要尽可能多地选修、辅修相关课程。从仪表上到内心深处都要作好自我包装,为将来的自我推荐、自我推销作好准备。当前,各高校都出现了一股“考证热”,就是这种思潮的具体体现。从基本的CET-4.CET-6英语考核,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到BEC(剑桥商务英语),LGGI(国际会计证书),AGC(英语注册会计师),cPA(注册会计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些学生还跨学科兼修,经济学、人文科学、计算机、交际英语、文秘、法律、摄影和公关等学科灼手可热。出现了精通文学的计算机能手,谙熟机械设计的会计师,这无疑为将来走进人才市场多增了一样硬件,也会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第三,全社会都应关注毕业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问题,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引导、教育,促进适应社会的速度。

目前,我国一些大专院校集中的城市中,各种培训班、夜校、函授学校如雨后春笋,竟相开张,大学内兼修第二学位、跨校联娴选课也时有所闻,这对培养学生的适应工作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实习期的学生多开展业务教育,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通过理论研究的形式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效评价,了解大学生在时间过程中的所获所得,了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对其今后长远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范世贵,副主编,鲍国华主编,《大学生能力自我培养/大学生自学丛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周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指导实务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萧著,《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覃常余,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2.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探析 篇十二

1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正如中央所提出的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这种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尽快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这种学习性实践和成长性实践的过程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符合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

1.1 社会实践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

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肯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军政训练活动就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激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神。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使大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到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锻炼,可以认清在校园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增强对国情的了解,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实践的锻炼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

1.2 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要求人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的的培养又是核心所在。学校对学生教育其实是使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充分认识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自我价值,这种教育是全方面的,是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的实践中促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与各种社会职业的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学会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与社会的相互认同。在生产劳动中,在实习锻炼中,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了解社会、接触现实、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锻造。

1.3 社会实践工作增强大学生专业素质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是学习应用知识的平台,学生在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科技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将理论和实际、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自我定位,提高成长的目的性。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中检验出的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服务的能力水平,可以促进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相关方面师资配备,改善教学环节的不完善之处,有目的地展开相关教学实践活动,以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更适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学校与社会通过这种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正是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教育人、锻造人方面的意义,各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开展,在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制度日趋完善,形式内容也得到了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社会实践活动向着项目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更好的推进社会实践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更要促使社会实践制度化、广泛化、精品化、精神化。

2.1 社会实践组织制度化

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仅只有军事训练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应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教育,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途径、组织指导作出明确规定,在政策上确立社会实践的地位。同时建立有资质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使指导教师专业化,切实改变社会实践只是学校团委或是学生政工队伍工作的观念,通过经费保障机制促使教师全员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指导,给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更多的经费和场地支持。通过学校、学院、系部等不同层面开辟更多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区校对接,院院联合,更好地了解服务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使大学生社会实践这种双向多系统活动得以顺利深入。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不单是以服务时长所计算,更应该从活动计划、组织、过程及成效全方位予以考察,予以精神与物质双向的奖励。

2.2 社会实践开展广泛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学生越来越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例如暑期三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参与的人数和队伍数量明显提升,但是相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仍然只有小部分参与,还属于精英活动。一方面,高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媒体宣传、团队宣讲等各种方式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实践,在政策上给予肯定,在机制上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其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自我。通过主体和客体两方面,使社会实践面尽可能覆盖全体大学生。

2.3 社会实践团队精品化

在高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实践活动项目化的现阶段,也应该关注实践队伍的建立和运作精品化。在实践团队的组建方面,教师全程指导必不可少,应该对教师开展类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培训的课程,使教师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具有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在学生队伍的构成方面,贵在精而不在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走出个人圈子,通过多种形式接触社会,锻炼自己,而不是要每项活动每支队伍都尽量多人。学校要有指导性的将实践队伍的配备更趋合理化,人数维持稳定,最好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有利于以老带新及不同专业思想的碰撞交流,在服务时也能更加全面周到。精品的团队不仅自身成员的提高更快速,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效应。

2.4 社会实践整体精神化

所谓的精神化,是要使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不仅是因为学校要求而参加,不仅是因为能获得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而参加,不仅是因为要锻炼自我而参加,而是因为参加社会实践是精神的驱动力量,是用我所学服务社会,是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学校在组织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使每个参加的学生明确“社会实践是为了什么?”在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协作竞争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也就是“我奉献,我快乐”。这个人与自然社会互动的层面应该是高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将人培养为人”必要途径。高校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检验自我,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摘要: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增强专业素质,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将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用实践检验自我,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师心得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一篇:教师节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