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生活散文

2024-08-17

诗意生活散文(精选16篇)

1.诗意生活散文 篇一

你不是诗人,你可以诗意的生活;你可以诗意的生活,你便是诗人。——题记

所有的生活敞开在天地之间,所有的诗意散落在时光眷恋的流年。稚气的语言描绘不出生活的惊艳,它意境如酒,甘甜,清新,馥郁;如歌,高昂,低沉,悲泣;如画,明丽,黯淡,素雅;如诗,典雅,厚重,清幽。繁华世间,草木为羡,生活诗意,情怀难弃。

我曾试用想象来揣摩生活的模样,却是无功而返。零碎的字句,拼凑不出生活的诗句。想象逝去的地方,诗意还在零散地生长,如此不解人意的傲慢,教人心生念想,欣羡非常。曾看那清晨的阳光,直爽地洒落在每一株生命之上,温软地抚摸着一切轮转的迹象,诗意非凡;曾见那午后的柳枝,庸懒地摇曳在河畔之上,惬意地摆弄着微风里的温暖,羡煞旁人;曾望那暮色时分的烟缕,身着犹雾朦胧的纱衣,舞动着旋律的奇迹,尽是得意。

诗意,生活里竟拥有如此动情的美丽,纯粹而不失细腻。

记忆那久藏的时光里,谷雨天的天气,雨下得淅沥,没有地方躲避。母亲拉着孩子的小手说:“没关系,来,我们甩着手从雨中的缝隙穿回去,这样就不会被淋湿了。”如此动人的话语,这般教人难以抗拒的亲和力,深深触动了自己那颗敏感的心。无语评说的诗意,语言早已苍白无力。新意,生活总有让人难以预料的结局,难以躲避的雨季。无法逃避,可否选择一种诗意的方式去感受欢喜,去怀念境遇?这样不也是所祈望的生活的寄语?

诗意地栖居,是陶翁采菊把酒的闲情雅致;是诗仙太白游梦仙山的豪情俊逸;是庄周入梦戏蝶的悠游欢喜;是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宁静祥和。假若携友三五个,清风长日,窗下对饮,不失为快意情趣,正衷怀欲。虽有言花折一朵遥想离人殇,情悠长,未尝不可拥有吹尽落英三千烦恼忘的心境,诗意豪情记于心。遥想生活中诗意的人,眼眸里纵使有着狂风暴雨的痕迹,然而拥有更多的却是看到彩虹的那一抹笑意,生活给予的苦难便也不值一提。

什么时候,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忙碌的气息。山,水,云,木再也唤不回我们匆匆的脚步。视线里没有了安详与笃定,唯见焦急的情绪继续生活不变的步履。伤情,入迷离之际,诗意成为幻象中的奢侈欲。是否该放声悲泣,但却没有了时间的给予,后悔始终来不及。

时光悄然逝去,忙碌还在继续上演,生活中的诗意可有留意它的痕迹,难道不必?就让意识保持这一刻的清晰,静心,抹去晨雾的迷朦,用心发现朝阳的明丽,拥抱温馨的诗意,我们都可以。就这样,让忙碌停下速度,让灵魂得以喘息,让诗意的气息充满生活的每一道墙隅,开心,快乐,幸福,我们都有足够的权利。

心累了风安慰,眼累了绿来陪。生活里,执笔,让生命赋予你灵魂的羽翼,挥洒属于你的美丽,属于你的诗句。那浩瀚的天空里,终会出现你绚烂的一笔。

如诗意。

2.诗意生活散文 篇二

一、电视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电视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种力量推动的结果, 有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有电视人对电视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 还有现代传媒巨大传播力量的推动, 更重要的是电视散文本身契合了受众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求。

作家丛维熙说:“电影和电视都需要文学血液的支持, 如果影视没有和文学联姻, 导演和摄影就是使出浑身解数, 也难越巍峨艺术殿堂半步。”正因如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电视把探寻的目光关注到文学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身上。1998年中央电视台《地方文艺》栏目推出了1998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 这种新的电视文艺形式正式大规模浮出水面。之后的几年, 中央电视台独家拍摄的百余部作品将电视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电视散文以对“天、地、人”的旷达追求, 对“音、诗、画”的优雅寻觅, 对“真、善、美”的质朴咏叹, 成为整个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片绿洲。

二、电视散文的文化内涵

电视散文的思想内涵:

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开头的九个字“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内涵非常丰富, 意味着电视散文以音、诗、画为表现手段, 以天、地、人为表现对象, 传达着世间的真、善、美。从这九个字我们可以窥见电视散文的表现内容覆盖世间万物, 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 再现生活中的无限感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事, 普通人的不平凡经历, 患难中显现的真情, 人们对信仰和价值的执著追求等丰富的表达构成了电视散文最感人的风景。《金婚》、《朋友》、《朵朵》、《妹妹, 永远的遗憾》、《不沉的船》、《光明》系列等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

青岛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散文《妹妹, 永远的遗憾》令许多人感动甚至落泪。作品中的小姑娘以幼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担负起供养哥哥读书的重任, 而所有的付出她不要回报, 一瓶廉价的花露水就让她激动得满脸通红, 闻了又闻。在电视散文中, 这个瘦弱的小女孩羸弱的外表和强大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让人由衷地从心底升起感动和崇敬。

情是人类共通的东西, 电视散文中宣扬的真情, 在作品和观众之间构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2) 描绘世间的无限风光

山水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 电视特有的声画功能在表现优美的风光上更是占尽了优势, 《哈纳斯之春·秋·冬》、《长白山抒怀》、《九寨磨房》、《田湾河风情》、《南国瑶寨》、《读三峡》、《梦幻同里》等, 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山水艺术景观。电视对山水风光的表现有它天然的长处, 但是对自然风光表现的要义是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怀, 让自然的灵性和人的感悟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以灵魂和生命。甘肃电视台拍摄的《生灵》, 开篇就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和沙漠中突兀矗立着的胡杨, 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生命的呐喊, 通过干枯嶙峋的树枝树干对画面的强烈冲击力, 召唤生命的归来。

(3) 回顾历史上的悠悠往事

电视散文对历史的关注, 或回顾历史人物、或咏叹历史名胜等, 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古朴风味。

以历史为表现内容的电视散文, 一是以特定的历史引发今人的思考;二是传承祖国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于前者来说, 比较典型的作品有《野鸽子》、《徽州往事》、《无名烈士祭》等。《徽州往事》其实是徽州乃至整个中国女人屈辱、苦难的历史。端庄美丽的五嫂嫂15岁时就嫁了过来, 然而不得不在新婚后的第七天就送走了外出经商的丈夫。在沉重的思念和漫长的等待中, 在五嫂嫂熬成五婆婆之后, 丈夫的噩耗传来了, 一世夫妻只有七天。女人的坚韧和苦难是最动人心魄的, 作品激发起观众的是从心底泛起一种酸楚和沉重的哀婉。

对于后者来说, 《泰山秋思》、《梦幻同里》、《庐山思绪》、《七弦的风骚》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其中《庐山思绪》着重追寻历史上曾经留下关于庐山名篇的名人的足迹, 让观众穿越历史去赴历代诗人的约会, 将庐山的文化内涵发挥到了极致。历史的苦难, 历史的厚重, 历史的辉煌, 历史的优雅……历史的种种侧面都通过一方屏幕呈现给观众。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中的情怀足以够我们揣摩受用终生。

(4) 传达生活中的隽永哲理

优秀的电视散文从来不会排斥哲理的表达, 电视散文在传达哲理方面通常有两种形式。

设置警句表现哲理:如《方井》, 整个作品充溢着浓浓的怀旧情绪, 而当“自来水进了小镇, 方井消失了”后, 作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许多在过去显得那么重要的东西, 而今都成了故物, 我们温馨地怀念它们。毕竟, 它们曾像蜡烛一样照亮我们漫长的生活, 然而谁愿意再让蜡烛来照亮黑夜?”作品对往昔的回忆深情浓烈, 但依然充溢着对时代变迁、生活进步的礼赞。这样的作品仿佛通篇只为一句警句而蓄势, 从而更加强化了哲理的表达。

营造意境显示哲理:虚化的哲理必须由实物的依托才能生发开去, 电视散文将哲理意识融入生动的形象中, 使理的阐述直观合情。那些富于暗示性和象征性形象的反复出现, 使人在电视营造的意境中联想得更远, 也使哲理产生更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电视散文把思想的反映包含在形象中, 融化在情感里, 借助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对景物的描写、对历史的回顾、对哲理的阐发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人类鲜活的心灵世界。

电视散文的艺术特征:

电视散文是把散文诗性的语言艺术和电视丰富的声画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视听表达, 给人以审美愉悦。电视散文是“诗、音、画”的交响, 与散文相比, 其表现手段更加丰富。

(1) 音、诗、画三位一体的立体感

音、诗、画本来是三门独立的艺术, 电视散文把这三种艺术融合在一起, 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

首先电视散文的本质是“诗质”, 这是由文学带给电视散文的诗意审美性。散文不论是深刻厚重的哲理表达, 还是飞扬飘逸的情思描述, 如诗的语言都会带给观众不可言传的审美愉悦。而电视散文中的语言更是以字幕形式出现并伴随着有感情的朗诵, 更加强化了作品诗意的表达。

其次是画面。散文已经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 当电视散文对它进行二度创作时, 画面成为其审美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 文字所表现的间接性、模糊性被画面的直接性、确定性、形象性取代, 增强了抒发情感、营造意境的效果。

再次是音乐。音乐有助于内涵的表达, 有解释、充实画面内容的作用, 使电视散文更加完美。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指意的模糊性, 电视散文只要选择了适合作品情感、风格和节奏的音乐, 就会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激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 带领观众去领略更加细密的情感。

音、诗、画三种表现手段的结合, 使单纯语言文字趋于具体、形象、可感, 三者对应的视觉、听觉和内心体验, 大大开拓了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

(2) 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电视散文以追求美中至美———意境美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它是一种藏于作品的“味中之味”, 高于作品的“韵外之致”。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真实的影像, 散文表现的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 电视散文正是这一虚一实的有机融合。

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一是通过情景交融创造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电视散文中, 一草一木, 一滴水珠, 一块石头, 都会在深沉、隽永、真切的情感的感召下, 生发出一股浓浓的情思。

二是寓哲理于生动的屏幕形象之中。电视散文将文字所表达的抽象的情感、理念以及哲理意识融入到生动活泼的形象中, 使得“理”的阐述更为直观。散文所追求的审美最大化是尽可能为读者营造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不仅仅是停留在引发观众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层面上, 而是选择与文字相对应或相关联, 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画面, 使文字和画面之间产生张力, 从而达到对文字内涵和意蕴进行扩展和丰富, 营造意境的目的。这种审美追求与散文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电视散文在融合了散文的优势和电视的表现技巧之后, 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

三、结语

电视散文将营造诗意空间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但其艺术品位的高雅性和受众的低层次性, 电视对“收视率”的追求和价值评价体系等, 使电视散文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创作的艰辛和寂寞。正如《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制片人高立民所说, 十年的电视散文是十年的踏雪寻梅。尽管如此, 电视散文以它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在电视荧屏上开创了自己的诗意化空间。电视散文的创作和探索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然而正如傲雪怒放的梅花, 带给人们的必定是凛冽的清香。

参考文献

[1].丛维熙:《艺术殿堂无神像》。

[2].戚鸿峰:《论电视散文的文学特性》,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3 (1) 。

[3].高鑫:《电视艺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高立民:《润物细无声——关于电视散文的对话》, 《中国电视》, 1999 (2) 。

[5].刘玉有:《美哉, 电视散文》, 《东方艺术》, 2005 (6) 。

[6].史萍:《试论电视与散文嫁接之优势》, 《中国电视》, 2003 (8) 。

3.诗意生活散文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

我们必须能够回忆: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

如果回忆很多,我们还必须能够忘记……

这段文字截选自里尔克的《诗是经验》,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名师题解】

材料形象地诠释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创作的灵感即为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材料的前两句表达了我们要深入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环境、自然风情、社会现象、建筑景观,甚至到一只鸟儿的飞翔、一朵小花的开放,从宏观到微观,将这些观察、感受、分析的信息储存于大脑中,形成许多艺术呈现,成为日后创作的积淀。所以,生活积累是产生创作灵感的源泉,一切灵感都是生活经验的产物。其次,创作是生活的再现。我们通过体察事物,得事物之真,感事物之骨,现事物之原;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创作灵感,独抒性灵,诗意地栖息于大地。

角度一:学生审材料时只抓住“观看、认识、感觉、知道、回忆”后的内容,即人、物、路途、相遇、别离等,认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细心观察,所谓“一花一世界”,用心观察、感受、体悟,才能带来内心视角的丰赡。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选材,学生容易把握但偏离了材料整体的理解。问题就在于仅仅抓住材料中某一部分内容,即仅扣观察、回忆内容的丰富,而忘了理解材料的前提是“为了一首诗”,除了要观察回忆之外,还有“忘记”。所以审题要有全局意识,素材的选用也应与整体立意相一致。

角度二:我们在观察、认识事物时,都要用心感悟,悟有所思,思有所写,写有所忆,忆有所忘,所以体验生活是获取认识的来源。用心积累、适当取舍,从生活中获取真知与经验,在感悟中抒写真情与共鸣。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整体理解了材料中“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立意中规中矩,规范而全面;只需在选材时不要陈旧,不要雷同。素材选择的新颖、妥帖与否,与学生阅读面的宽窄和理解高下不无联系。比如选用有着丰富生活积淀的龙应台,其作品呈现对生命实景写生的素材,就远比学生备考的俗滥素材要有意义。

角度三:生活是回忆的源泉,过往的人与事也许只是我们生命的“碎片”记忆,但用心的筛选与记录,会让封存的人与事,构成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独特的、有意义的诗意人生。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寻找、感受诗意,并记录、创作生活的灵感。

选材小贴士:学生抓住“诗意地生活与创作”这一角度选材,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颇为一亮。诗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情怀,更是一种创作追寻,醉卧山间云,闲钓水中月,流淌于诗文之间。以此选材,不仅立意有新意,文笔显性灵,更凸现了对材料理解的深刻和富有意蕴。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飞行员作家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只做两件事——飞行和写作。飞行是他的行动,也是他进行思考的方式。在一次次飞行的高空中,他体味着危险和死亡,宇宙的美丽和大地的牵挂,生命的渺小和人的伟大。高空中的思考具有奇特的张力,既是性命攸关的投入,又是空灵的超脱。他把他的思考写进了他的作品。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遗作《要塞》,犹如最后一次驾机神秘地消失在海洋上空,没有结尾,看不到底,像极了人生、宇宙。

素材点拨:圣埃克苏佩里有着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种职业在他身上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写作《南方邮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间,他的六部作品都以飞机为工具,从宇宙的高度,观察世界,探索人生。他用一生的行动和思考,践行了生命的真理。

个性素材:影画合璧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陈复礼是“影画合璧”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篆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六十多年来,陈老创作了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如香港仔的渔港、漓江的晨色、苏州的园林、西湖的朝霞、江南水乡的春晓景色……他镜头下的华夏美景、中国画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画意摄影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素材点拨:陈复礼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摄影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陈氏风格”:写实与画意结合,写实为摄影根本目的,画意为表现手段,讲求中国画意。正体现了“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

人物素材:“拓荒者”的东方视角

被法国媒体戏称为“当代巴尔扎克”的马蒂亚斯·埃纳尔凭借小说《罗盘》,成为新晋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最高文学奖)得主。小说讲述了体弱多病的维也纳音乐家Franz Ritter的一个漫长不眠之夜,回忆起自己的情人——担任田野调查的东方学家Sarah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彻夜未眠所回忆的东方之旅,无疑是作者本人当年在中东地区真实的旅行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个人色彩及强烈的主观臆想。法国总理大赞埃纳尔的作品:“乐曲般的语言传递了对东方的爱,以及值得被保护的东方宝藏。这是时代的指南针。”

素材点拨:《罗盘》写了三年,其实是埃纳尔酝酿了整整十年的一部作品。那年在完成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学习后,他就踏上了去东方的旅程,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等。亲自去看、去听、去体悟“东方”,自此,“东方”成了埃纳尔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文化素材:多元而丰富的“文学上海”

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题为“感知上海:想象、记忆与城市文明”的主题论坛。华东师大教授罗岗认为,就上海文学而言,小白的《租界》,王安忆的《启蒙时代》,金宇澄的《繁花》,是在三个不同的脉络里重新书写上海史最重要的收获,“但我们对它们的解读其实远远不够”。 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学上海”的解读与构建,既代表了中华文化精髓,又并蓄包容着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新形态,成为新形态的城市表达。

nlc202309081839

素材点拨:上海常常成为小说、电影的书写“对象”,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城市书写者,采取冷静的旁观姿态,自身的体认与解读,激活城市体温与脉象,把城市从干枯冰冷的符号系统中还原出来。

【素材演练】

石头·神殿

越州中学301 王依兰

生命的意义,不应该是风花雪月诗词堆砌的荒芜,而应该是经由风霜雨露洗礼蒸发后留下的崎岖怪石。圣埃克苏佩里喜欢用石头和神殿作譬:石头是材料,神殿才是意义。

岁月的磨砺,使石头经历世事,负起重任,累加叠起,聚集并闪耀着光辉的意义――成为一座神殿。神殿是静默的,它囊括了千万石头无声的奇遇,就如在漆黑的夜里能清楚听到秒针的转动一般。它活在岁月的尘埃里,无声无息,却又是光芒万丈的存在,神圣而虔诚,使我们在静默中沉思生活的历程。

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只做了两件事——飞行和写作。飞行是他的行动,也是他进行思考的方式。他喜欢驾驶着飞机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里:头上是闪烁的星辰,散发神秘的幽光,给予他美妙的幻想;脚下是无垠的土地,在漆黑的夜里,无数的灯光霓虹等细小的微光,汇集成银河般耀眼的华丽,令他的思绪不由自主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他走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体会过被漫天黄沙吞噬掉的寥远寂寞;在迷途中品味孤独,在震撼的景致里体悟生命的意义。所以他笔下的《小王子》,充满了爱与哲思,是一本他经历与幻想的合集。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而我认为,我们既需要在地面脚踏实地步行,在淋漓百态中感受和寻找属于我们的石头,也要在云端缥缈中,跳着冥想巅峰之舞,虔诚地在心里构建神殿的框架。

诗人需要生活的经验来填充那贫瘠的词句,教徒需要踏遍千山万水寻找心中那片圣洁的土地,而先知需要感受自然界的雷电风霜,需要探求星球的运转、四季的推移,需要走过大江南北,需要掌握神秘的语言……那样的经历就是石头,是筑建神殿必不可少的材料。想要理解世界,抒写诗意,首先必须学着去认识与感受。正如饱经了大雪,才能在春日感激阳光的温暖;经历了雷雨,才能在初晴日观赏彩虹的美好。

感受生活的诗意,充满希望和神秘,满载旅途人的回忆和变化,是被无常峥嵘的岁月所怀念和珍惜起来的殿堂。一笺纸承担不了那么多的东西,它总是用生活的零碎在心里默默帮你诗意地幻化起一座神殿,你把未知的恐惧和祈祷填放在内,把所思所想留存在内,把欢欣与苦楚寄托在内……“把石块砌在一起,创造的是静默”,诗人如是说。

我想,正是生活的石头,伫立了我们心中的神殿。

【素材运用简评】一个好的素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厚的。小作者的素材运用,不仅在于选材的丰厚新颖,体现其广博的阅读面,更在于熟练地运用素材,用一个素材贯穿全文,一气呵成;既保证了文章构架的统一,又凸现了学生思维与表达的流畅。

审视近几年考场作文的命题,发现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联系学生个体的阅读面和生活面,而非联系“书袋子”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和临场运用也出现从“我们”到“我”的蜕变,选材必须先经过“我”的“个人性”过滤。所以,如何充满“个体性”运用素材,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是当下作文备考的关键点。

编辑/关晓星

4.诗意般的生活散文 篇四

诗意的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的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的生活,或许应该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周而复始的工作、学习,让我们忘记了如何生活,成绩故然重要,但路边的风景更值得欣赏,欣赏生活的最真实。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来去兮辞》,感受第一缕阳光跃上树稍的欢欣,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在沉淀中溶解于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生活吗?这难道不是在感受诗意的生活吗?

在足球比赛胜利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还有激动的泪水混合着流过脸颊,打湿衣襟。一次小的胜利足令我们欢欣鼓舞,一次小的成功也足够让我们尽情狂欢,不要收敛自己的情感,让它自由奔放,这难道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吗?这难道不是在感受诗意的生活吗?

心里有不顺心的事情,可是身边没有听从,这时候如果将这些事情都锁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烦恼,不如选择一种现代的方式诗意的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上自己的烦心锁事,就像对花草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语,但是这些“花草”却能替你排忧解难,让心中的不愉快更好地消逝,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这才是在感悟诗意的生活。

5.生活中需要诗意与远方散文随笔 篇五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呆在一个地方,诗意与远方同在。非常羡慕坐飞机坐火车到人能上天入地随处飘摇。

今天授课时讲到一篇文章《不必追》,短文大致内容是一个大一女孩子在假期里独自出游,妈妈一直惦念担心孩子。后来经过锻炼的孩子和妈妈角色转换,孩子处处为妈妈着想,并且安排妈妈的衣食住行玩。我想如果没有妈妈的放手锻炼,孩子是不会独立自主也就不会有角色转化。是的,该放手时就得放手。

“大家把这篇文章留好了,中考完了之后让家长看一看。”今天据中考还有27天。看着一页页的日历撕过去,三年就在一瞬间快要逝去了,我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教导我的学生。好多学生反映自己都有一个人出游的计划,但是无一例外都受到家长的阻碍。“老师,你真该组织一堂家长课,给我们的家长上一节课灌输一下你的教育理念!”我只能用“有机会了吧!”来搪塞我的学生。

生活中从来就是诗意和远方同在。我很小的时候对中国地图就特别感兴趣。不明白如此方寸之间却有那么辽阔的地方。直到后来看到世界地图才发现自己甚至自己的周围又是多么渺小,有时候只从地图或者网上去看,根本感受不到那些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而有些东西诸如感悟感触之类的只有设身处地才可以感受到。

读初中时表姐在市里上大学,有幸跟随表姐在大学里呆了一周时间,也因此大开眼界。读大学时跟随姐夫去北京一次记得当时是在38军驻地住宿的,这是18年来我第一次出最远的门。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我还清楚记得自己坐火车回来时情形,姐夫从西客站把我送上火车,在零点时火车路过保定,车厢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几天的游玩很是困乏,想睡觉又睡不着,列车员冰凉的声音时不时播放一遍:时间已经是下半夜,希望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财物。记得我双肩牛仔背包里最贵重的当是在西单买到的《穆斯林的葬礼》了,尽管如此,深夜听到那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还是有几分瘆人的,抱着背包,几乎要蜷缩成一团。对座两个老姐妹一直在说话,消除了我的几分恐惧。我一夜未合眼,到达学校是六点多,彼时学校大门刚刚打开。那一次的远行就是心路的历程,只有那时那地才知道一个人出门时的孤单和寂寞,那种心情和感受是别人所无法体会到的.,也许只有独行才会有更加深入的体验。至此也才可以完完全全理解铁凝在《哦,香雪》中写香雪为了一个铁皮文具盒一个人奔跑几十里夜路了。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深深感受到现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匮乏,一种让人相象不到的匮乏:文段读不懂,理解不了文章内容更不用说什么深层含义或者言外之意了,好不容易读懂一个短文,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又会词不达意,或者因为词语欠缺又不能圆满去组织语言解决问题。所以在阅读理解存在着严重问题,至于写作部分更不用提什么技巧技法了,能把事情叙说明白已经相当不错了。想一想现在的社会情形,手机电脑平板的普及,使阅读碎片化无序化,对青少年影响极大。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调查。班级里一百五十多个学生,如果不是老师强制性布置作业,单纯做纸质阅读的也仅仅有十几个同学,而阅读内容也仅仅限于《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至于名著或者人物传记没有人主动去阅读。

所幸我们还有考试这一法宝。记得曾经有一道考试题问武松在鸳鸯楼杀了谁?答案:张都监,张团练。还有一道考试题,考查学生《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那些研究员在研究什么?如此细致的考题,是近两年受欢迎的题型,也就是说,如果不阅读原著的话,这些考题根本答不上来。所以考试这个法宝和利器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如何使学生爱上阅读的确是一件让人让人伤心头疼的事情了。所以有时候我们所向往的诗意和远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句空话,真正把它作为生活的准则和信条来做的有几个人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深深担忧。

侥幸的是我的孩子都喜欢阅读。有时候看到两个圆圆的脑袋抵在一起共读一本书的样子,心底漾动的是满满的幸福。为孩子们能够相亲相爱共享欣慰为孩子们可以在书本中找到乐趣高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家没有别的,唯有一本本触手可及的书籍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沙发,床上,甚至厕所都有书,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因为我知道诗意与远方同在。

如果我要出门的话必定携带我的孩子们,给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原来都是在省内的一些地方游游走走,去年和幸娟一家去青岛日照一次。也许孩子们不记得旅途的艰辛了。本来不认识几个汉字的儿子,会指着来往的挂车说:“青岛!”女儿只要是和旅游有关的作文必写青岛,因为在青岛第一次看到波浪滔天的大海,印象太深刻了!

前年大女儿就随团去青岛日照旅游,所以去年暑假都是她所作的攻略。虽然我们一起出行,但是她走的地方总比我们多,高德离线地图用的比较好,感觉可以放手她了。

6.有诗意的散文 篇六

其实,你不会知道,我是多么希望,在你的书页里觅见阳光,一翻开便明媚了我整个天堂。经历以后,方知淡然是最美的风景,或许平淡无味,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若明净,何处不是风清月朗?此去经年,一生相知的情意,惟愿莫失莫忘。

在这春天里,有许多话想说,默默地凝望无尽的夜色,却被一轮明月的光辉扰了心事,月儿圆了,相思满了,你在哪里?

我佩服那些敢于承担过去、心明如镜的纯良女子,仿佛山河变迁都与之无有瓜葛;喜欢一种经历风雨飘摇后内心依然柔暖如水的善美女子,喜欢那些笔下生花的文字,处处溢满阳光的味道,令人如沐春风。

其实,也想做一个明媚的女子,女人如花花似梦,怎舍辜负这一世倾城的月光?也想做一个灵动的女子,于红尘外安静守望,于云水处嫣然盛开。不炫耀,不争吵,做一个轻静的女子;不空洞,不浮躁,做一个丰盈的女子。即便生命枯竭,亦在优雅中变老。

因是女子,生得美丽,也要活得漂亮。听音、读诗、写字、旅行,这一生有多少时间可以去经历,那么就请带上一颗真实的心去充实吧,生命何其短暂,活在当下,快乐便无限深远。

有梦,就该去追寻,行至水穷处,也许会有一个人,把风景看透,与你并肩坐看云起。

7.让灵魂诗意地栖息在散文阅读中 篇七

一、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作者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描写了父亲送儿子远行的情形,刻画了父亲送子的场面,描述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人事迹,以及“我”的几次流泪的场景。对于这样的文字,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激起我们的情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切体会父亲在生活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牵挂和不忍,与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具有了审美意境后通读课文,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情感的投入,就会被文中的情所感染。在朗读中,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配合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紫藤萝瀑布》中“忆花”时,作者回忆起以前和现在的不愉快的事,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用低沉且略带悲伤的语调朗读。学生反复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从而体会课文的主旨。

二、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进行研读细读

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研读、细读,并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再引导学生结合整篇的表现形式及作者所要体现的主体思想感悟、感知课文里人物的精神面貌,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既生动又形象地描写文中的那些景物、场面的。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活动:(1)为了突出百草园的丰富多彩与情趣盎然的特征,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富于表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来进行描写?(2)百草园中那些有趣的景物,作者是如何把它们逐步展现出来的?(3)作者极力地渲染百草园极其有趣、好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既让学生深切领悟到百草园的有趣性,又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三味书屋的那种枯燥、无味的氛围,最终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那就是封建教育制度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束缚与摧残。

三、培养语言意识,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浸润着作者的深厚情感。阅读散文要披文入情,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品位,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思想价值的语言加以品味。例如散文《春》的“春花图”中几个关键性的词语:“让、闹、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后部分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而且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了主题。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问题。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要课堂有效还是高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能力等的原有水平,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他们有阅读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诵读感悟、有思维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开启心智,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熟悉意象类型,体悟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所选择的具体事物。意象的文学效果主要是使它不能像普通的交际语言那样直白,而是要特意设置一些理解上的阻碍,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能理解,经过一番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但又不是简单、容易就能领悟的。在语义上也会增加难度甚至造成多义。例如:在《黄纱巾》,让学生认识了一位既爱美,更懂得体谅和拒绝的人性高贵的小女孩。一条廉价的纱巾,小女孩是那样向往,虽然一直对黄纱巾念念不忘,但考虑到家境并不富裕,她选择把心爱的黄纱巾藏在心里。这时,应读出小女孩懂得体谅父母的孝心。而当别人把梦寐以求的黄纱巾送给她时,她却婉言拒绝了,因为她懂得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却演绎出一个大道理。精神境界的高深远远胜于物质的拥有。初中生的解读可能只停留在小姑娘的懂事、不贪求的层面,而“黄纱巾”这一意象背后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解读。

五、以师情激生情,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美

阅读散文时应做到情感丰富、细腻,但教师绝不能把讲台看做自己的舞台,应当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在教学《乡愁》时,学生被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那绵绵的乡愁是那样凝重,于是把诗人余光中与席慕蓉的诗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同样喜欢席慕蓉的那首《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如痴如醉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思乡图,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乡愁本身所蕴含的美感,思绪也走进了“乡愁”之中。接着,引导学生在绵绵真情的驾驭下研读课文,让学生成为作品的主人公,感悟那缠绵不忘的乡愁。再如学习《春》时,先讲几幅春天的图画,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绘出几幅图画。很多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完成了作品,在课余时间还继续画,虽不精美但描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无形中学生已被美深深地浸润,主动地投入美感活动认识美、品味美、欣赏美并创造美。

8.诗意地生活(二) 篇八

小雨。雨在空中回旋飘飞,密密地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沥沥稀稀的雨,向着远处延伸,终于成了一帘白幕,把天地万物遮挡得严严实实。我们在雨中前进,任这上赐的甘霖湿透全身每一个角落,从头到脚,由嘴到心,那心里有诗在流淌,它漫过心坎,静静溢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路。路在雨中醉了,醉成一片烂泥。它们偎依在你的脚下,奔放地献给你那橘黄色的吻。路在这雨中醉了。醉得没有了前行的路。“多歧路,今安在?”我们站在雨中怅然。

山。路就在山腰上。山并不高,她不是北方高大挺拔的汉子,她是这水乡里生长的姑娘。雨的润洗,这姑娘愈发俊朗了,用迷人的笑迎着我们。于是我们也醉了,我们摒弃了路,越过草丛,越过荆棘,援着树木,攀上大石,向着山顶进发。山的肌肤是暖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山的笑容是绽开的,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这山比不上“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却也如此令人陶醉。

水。站在山顶,远远的小城环抱在水的怀里。“一条古时水,在我手心流”。我们都摊开手掌,让雨水在上面汇集。那些细小的沟渠刹那间就填满了,汇成小流,汇成溪,汇成江河,汇成大海,终成一片汪洋。我们都感动了,泪水也就势汇进手中的海里。你知道吗,站在这山上,我们看到了一片海,那是我们心中的海,比真正的海更加波涛汹涌,肆意汪洋。

风吹起来了。“风啊,你吹起来吧,摇动我呆滞的目光,成两条波光涟潋的溪流,我将以你的慈爱,以手指,蘸着时间。”我已经忘却了这诗人的名字,却永远记得这诗。风吹起来了,带来远方的寒意,远方的歌,远方的希望。

我们站定,向远方致敬。这是一次平常的攀登,却也是一首清新的小诗。

我们都说,要永远诗意地歌唱,诗意地生活。

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歌啊,我们自己的诗。

叶芝说,我将不停地走啊,不停地歌唱。

名师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审题准确,选材得当。

9.诗意雪花散文 篇九

花非花,是雪花,虽然没有馨香飘逸,却诗意浓浓。

这是的第一场雪吧!当我还在温暖的屋子里躺在床上看着电视的时候,竟然未察觉她在帘外悄悄地降临了,我不禁有点惋惜。惋惜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迎接,惋惜自己没有即时走进她的世界里。黎明时分,当我掀起窗帘的时候,满目的银色世界霎时夺入眼眸,让我惊喜、兴奋而晕旋,禁不住地叫出了声。那叫声,是期盼,还是干渴;是久已的等待,还是一种希望,已然分不明白,全溶入了霎那的叫声里。幸而雪还在不停地下着,我便放弃了开车,急匆匆地一头扎进了她的世界里。

街上的人流行色匆匆,这就是生活的节奏。我不觉长叹了一声。这叹声里,究竟蕴涵着什么?一时想不清。或许是忆起了消逝的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等旁边的那一群身影,或许是忆起了拉着手在雪地里喁喁私语的情侣,那种快乐早已沉寂在记忆里,沉寂在梦里,很是思念、思念。生活的压力代替了这种无忧无虑的情怀。人生的路,无非就是这样,一步也不会停留,更不用说回头了,这是多么悲哀而需要去珍惜的事情。

我离上班还有一点剩余时间,于是,便信步绕到了有着一排垂柳的东河边。沿着河渠刮来的寒风,更猛,更冷。我禁不住打着冷颤,不时地紧紧裹起衣领,一边走一边望。残黄的柳叶铺了一地,不时地被雪埋住,不时地又有叶子飘落下来。我对叶子产生了怜悯。那种感觉,如一缕云烟,是那么轻,轻的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或许是雪花侵占了叶子的位置,排个“千树万树梨花开”来翘弄。而整个溪畔,就在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里,被一行行的脚印踏碎了琼瑶。还有几条犬迹,顺着雪溪一直伸向了远处。我情不自禁地搜寻着赞美的诗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天桥。

圆拱型的天桥上走起来,很滑,很滑。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望着。忽然,走在前面数米处的`一个小女孩不慎滑倒,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向桥坡下滚去。霎时,有人追,有人堵,把满身是雪的女孩拉了起来。女孩吓得哭了。不时有人在安慰,并拉着她的小手走下了天桥。我看到了女孩的笑脸。这感动的场景,虽是一件小事,却更富有诗意吧。应该为此吟唱,我冥思苦想接合一路走来才得出几句:

午夜悄悄下雪来,黎明开户喜惊怀。

出门信步长堤外,踏雪迎风倒柳排。

登上天桥翘首望,忽闻小女仰头摔。

众人伸手齐相助,泪水盈盈挂两腮。

但我却感到脸在发烫,感觉羞红了脸。好在借寒风早已刮冻的脸遮挡了过去。每每听别人说起自己来是个诗人,有时还孤芳自赏,就这么一点水平,能不愧疚!或许这样的事,是诗所不能表达的,以此作为借口,留点颜面。真是酸腐,害人不浅啊!

我来到单位,坐在办公桌前,仍然想着而不能释怀。索兴乘闲又到外面走走,以求得淡然。走在大街上,尽管人来人往,或许是没有碰见相识之人,我感到了孤独。进而径直走到了滨河公园,这里静悄悄的。在过去,下雪的时候,我曾多次来过,并写过一些诗文。今日来此,总不能老生常谈吧。但除了我依然看见的雪峦、大桥、村庄、鹊巢、孤亭、沙滩、芦草、羊群、猎犬、青松、草坪等等外,竟然有一只白鹳飞过,这是很少有的,我真是幸运。此外,还有一对喜鹊,弯弯的清水于坝前形成独特的瀑帘,寒冰欲延伸等等。我一边行走在已扫过雪的小径上,一边在沉思着,偶得感怀:

滨河赏雪自悠闲,寂望重山觅淡然。

两个灵莺鸣素柳,一只白鹳过溪烟。

潺潺流水辞别去,冷冷寒冰覆盖延。

蓦醒冬来春已远,不觉岁逝又一年。

10.月的诗意散文 篇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如李白所说,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每当日落时分,晚霞褪去了光辉,给大地留下了一抹暗红色的忧伤。当一缕银白流淌在大地上时,我便知道是月亮。月光如轻纱般洒在大地上,让大地有了些许朦胧与梦幻。

月亮是温馨的,更是充满了无限温情的。她陪伴着散步的人们,陪伴着浪迹天涯的游子。“月是故乡明”,月亮更安慰了异乡的亲人。正如李白所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论你是什么心情,欢愉、悲伤,亦或是忧愁、不知所措……她都会伴你身旁,静静地听你向她诉说,诉说你埋藏在心里的秘密。

月亮是寂寞的.,又是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宁静的夜里,没有朋友和知己的陪伴,没有人声的喧闹,只有如水的月光、无边的落寞。她将自己微弱的银光洒向大地,把清愁和孤独埋在心间。当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官时,写下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借月光表达了对朋友的惦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的感慨化作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或许,当人们读懂了月的无奈,也就读懂了内心深处的渴望。

11.诗意地表达生活 篇十一

【关键词】生活 写作 作文教学

人之所以能成为大地上最有个性的生灵,就在于人本身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人的话意思是说,人应该用自己的感情与思想生活出个性来,生活出诗意来。那么,我们如何用文字记录我们的生活,用文字书写我们的情思呢?

而事实上,我们的学生由于平时缺少观察与思考,写一篇日记,写一篇周记都感觉到很困难,更不用说写一篇作文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总是感到很头痛。有些学生思考了两节课还无从下手,课后就更抽不出完整的时间来完成一篇作文了,这样一拖再拖,越拖就越不想写了。

我想,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范围非常广阔,大到宇宙星系,山峦湖海,人类世界,小到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虫一鸟,学生只要联系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可以了。我指导高一的学生作文,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许多学生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感可写的材料。其实不一定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对燕园里的一株古藤萝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写出了古藤萝之美,采用拟人和比喻形象地写出古藤萝的苍黑古劲和直上青云的气概:

“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地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攒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中,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二、占有材料,筛选材料

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摘录报刊上的有用素材。其次,要求学生回归课本,熟读课文,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如:在段考里,我们出的是半命题作文“读(名人)”,很多学生就懂得用所学过的课文做材料,他们如此拟题:“读史铁生”、“读毛泽东”、“读徐志摩”、“读朱自清”、“读海子”等。在评讲时学生说,作文原来如此容易,素材到处可拾。

三、语言表达,言为心声

我们平时读别人写的文章时,会觉得别人的生活经历,生活内容与自己的相同,但是,别人的笔下就能生花,就能写出诗意盎然的文章来。其实,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对生活态度的不同,心境不同,认识不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譬如,同样是写花草,感慨国破民伤的杜甫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在草堂亲自耕作的杜甫却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如,同样写秋,喜秋的刘禹锡写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而伤秋的李白写道:“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说明,平淡的生活,诗意就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与感受了。

把感受生活落实到写作上,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境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多情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是会苍白无力的。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感受侧重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越是个性化的东西,就越能打动人。

因此,最平淡的生活也有诗意。以上三种方法,是我指导高一新生写作文所走的第一步。通过这些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12.诗意生活散文 篇十二

生命的诗意最先外化在生命栖居的处所, 因此园林建筑便是体现诗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浮生六记》, 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描写轩馆亭台、花草山石的情节, 而诗意便通过作者的慧心融入了这一轩一馆, 一草一木。为轩馆取一个雅致的名号便是营造诗意住所的第一步, 《浮生六记》中有这样的片段:

时当六月, 内室炎蒸, 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 板桥内一轩临流, 名曰“我取”, 取“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意也。

迁仓米巷, 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 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

“我取轩”、“宾香阁”这类的屋舍之名意境优美、不落俗套, 体现了主人的独特审美趣味。为轩馆命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爱好, 如冒辟疆的影梅庵, 陈裴之的香畹楼, 袁枚的所好轩, 郑日奎的醉书斋, 徐渭的青藤书屋, 皆名雅而境有韵, 悬匾檐楹之间流溢的是文采风流的性灵之光。

园林布置中造景的方法与诗歌中造境的原则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中国古代文人将锤炼诗文的心思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园林建筑中, 从而使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方寸院落成为文人锦绣之心的物化与承载。《浮生六记》中关于园林的布置, 所言甚多:

若夫园亭楼阁, 套室回廊, 叠石成山, 栽花取势, 又在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虚中有实者, 或山穷水尽处, 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 一开而通别院。实中有虚者, 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

而沈复亦非常成功的运用了这些原则。其“我取轩”是“月色颇佳, 俯视河中, 波光如练, 轻罗小扇, 并坐水窗, 仰见飞云过天, 变态万状, ”且“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 人面俱绿, 隔岸游人往来不绝”。这两处造景很好地运用了实虚相映的手法, 原本窗闭之处便是屋之尽处, 而推窗乍见烟光水色, 变幻万端, 给人豁然开朗的惊喜, 而檐前逼窄之处, 植以老树, 树色青翠, 枝影摇曳, 又为窄窗增了不少灵动之色, 将原先的呆板滞重巧妙地转变成别致生动。而萧爽楼中“兰影上粉墙, 别有幽致”便是“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的真实写照。

其实, 不管园林雕琢得多么的美轮美奂, 其中的无奈又怎能完全消解在那一片山温水软中?沈复居于萧爽楼之时, 已遭严父驱逐, 在友人鲁半舫的帮助之下才有了这么个栖身之地, 纵使此处再幽静雅致, 也难免有寄人篱下, 洛阳虽好不如家之叹!再看那退思、拙政等一众名园, 皆是文人心灵在受到命运打击之后所营造的一方独自疗伤的静地。

林语堂先生在其《中国人》一书中特地谈到我们的先人平素生活中的赏心乐事, 将诗意融入生活, 于是一些琐碎的细节便成了鲜活的诗歌般的浪漫。同样的事物, 用诗意的眼光看, 荒凉可以品咂出疏淡的意境, 而喧闹又自有一番恬淡的韵味。在《浮生六记》之中, 最动人心魄的便是那满纸平淡中透出的诗意与温馨。

文中元末张士诚“瓦砾堆成土山”、“地旷人稀”的王府废基, 在沈复看来却“登其颠可远眺”, 并且“颇有野趣”, 虽然屋舍窄小, 却被独具匠心的沈复“前后隔而为四”, 从而得到了“纸窗竹榻”的幽趣,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 沈复自然不会放弃审美享受, 他“篱边倩邻老购菊, 遍植之”, 于是这里由一个荒凉无人的去处变成了一方让沈复母亲也欣然赏玩的乐土。

在萧爽楼之中, 沈复饮酒作诗, 而其妻陈芸亦有拔钗沽酒之举, “良辰美景, 不放轻过”, 萧爽楼中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 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沈复摒弃了世俗中扰乱人心的经济仕途, 终日在这种可与魏晋风度媲美的雅境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诗词唱和, 吟风咏月, 快意十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孜孜追寻的莫不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情态, 而沈复无疑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践行者。

沈复虽是沦落至借钱、卖画度日,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 沈妻陈芸依旧能使生活过得素朴却雅致。可见诗意的生活不仅仅是需要诗词文采的点缀, 更需要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趣闻:沈复欲与朋友们赴苏城的南园和北园踏青, 可是苦于园中没有酒家可以提供热的酒菜, 而自行带去的酒菜也容易凉冷, 不免扫人游兴。此时沈妻陈芸却想出了雇用市场中的馄饨担一同前往的主意, 担中有锅有灶, 到了游玩的地方就可以现场暖酒、烹肴、煮茶, 之前的问题便悉数解决了。

这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芸的生活智慧, 正是她尽心的营造, 巧妙地解决了“炉火”的问题, 才成就了这场醉人的欢宴。在布衣粗茶的窘迫生活中, 能够保留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热情已是不易, 更何况是运用慧心去营造更美好生活, 这样的人生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沈复的这种雅致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形态。在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中我们亦不乏见董小宛“酿饴为露”的清雅举动。可是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浮生六记》中这等诗意生活的最终走向是疾痛惨怛的人生悲剧, 沈复更是发出了“岂是干造物之忌耶?”的痛诘, 而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亦曾悲叹:“余一生清福此九年享尽矣!”可见, 与人生前赴后继的灾劫相比, 那些欢乐的时光显得多么的渺小而短暂。失意哪能皆有诗意, 然而正是靠着这些许的难能可贵的诗意的生活片段人们才能泅渡过排山倒海而来的黑暗浪潮, 才能对抗这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才能超度自己向往自由却被困死在宿命之中的灵魂。

浮生果真如梦, 倏忽阴晴突变。沈妻陈芸因为沈父纳妾一事处理不当, 失欢于沈母, 又因错做启堂的担保人, 写信言辞不当而彻底激怒沈父, 夫妻俩被沈父逐出家门。随后陈芸又因弟弟失踪, 母亲病亡, 憨圆他嫁等一系列的打击而血疾大发, 最终在长期的贫困及家族人际关系紧张的双重压力下撒手西去。陈芸死后, 沈复又经历了丧父丧子之痛, 同时也深被家人为争遗产而不顾亲情的行为刺伤。人生走到此处便是惨淡萧索, 就像文中所写的那样:“余遂拜母别子女, 痛哭一场, 复至扬州, 卖画度日。因得长哭于芸娘之墓, 形单影只, 倍极凄凉。且偶经故居, 伤心惨目。重阳日, 邻冢皆黄, 芸墓独青。”人生最痛之事莫过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此刻的沈复独立凄坟, 满目秋风, 心中怨苦, 难足道哉!

但沈复却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希望与对美的追求。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在“衣敝履穿”, 生计无着, 可纵然如此, 他在求友借钱的归途中仍不放弃游历“虞山之胜”, 由此看来沈复对自由及快乐的追求不会因外界条件的恶劣而改变, 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已经根植在他的的生命中, 这也是支撑他在经历无数毁灭性的灾难后仍不被摧垮的精神力量。

虽然沈复在陈芸死后说出了“奉劝世间夫妇, 固不可彼此相仇, 亦不可过于情笃”的负气之言, 但我们却不能否定沈复对之前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诗意生活的怀念与珍惜, 他对其人生选择并无后悔之意。这一点从沈复倾尽余生之力写这本对他几乎毫无收益的《浮生六记》便可看出。即使是生命中最痛最深的愁苦和坎坷, 沈复都以一种珍视的笔调来描写, 词句清美, 为那纸间流泻的苦痛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古来才命两相妨, 以生命追求生活之美而结局悲惨的古代知识分子岂止沈复一人!倪云林造清泉白石茶, 一生高洁风雅, 但最终殒身于腌臜粪土之中, 冒辟疆红袖添香, 花露为酿, 却落得个“夜写蝇头小楷数千, 朝易米酒”的凄凉晚景, 纳兰性德赌书泼茶, 酒晕青衫, 却才高不寿, 终逃不脱造化短浅之困。为何他们的命途如此乖舛?当真是诗酒风流, 为造物所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文人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其现实生活的悲惨走向是有着某种直接联系的。一方面, 个人的审美人生观与社会的传统价值观若反差太大, 个人势必无可避免地要承受某些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疯狂清洗, 如果个人仍然立场坚定, 无法漂白, 那么迎接他的将是空气稀薄的现实世界和如影随行的生活迫害。另一方面, 对诗意的生活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文人尚美尚真的赤子之心和顺随自然不落流俗的气质秉性的体现, 他们性情中这些真的、美的、天然的东西, 其质地定然是柔性的、敏感的, 在与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荣辱兴衰等刚性的困境交锋时是极易受到重创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那么这样一种性情在对抗生命之重的时候, 所发出的定然是痛苦而悲壮的呻吟。

13.诗意听雨散文 篇十三

夏天,南方的天气说变就变,雨说来就来。就像婴儿的脾气变幻莫测…

此时,窗外的雨就像瀑布一般往地上倾倒,前一刻还月朗星稀,后一秒就大雨倾盆。我一直是一个喜欢下雨天的女孩,更喜欢雨天的那一份清新。但我不喜欢南方的雨,很多时候就像坏脾气的男人…不解温柔?豆大的雨说下就下,突然而至却又走的决绝,不像我的家乡的雨细雨如丝。

一到下雨天不知因为什么心就倦怠,提不起精神,但我仍然很爱它。爱细雨如银丝的温柔,也喜欢它大雨如柱的粗犷。但是,我更喜欢拭无忌弹的走进雨中,拿着雨伞晃晃悠悠、漫无目的地走在雨中。记得家乡的邻居见到我拿着雨伞奔走淋雨,在我身后低声说:“这孩子从小就傻气,长大了也呆”?我听到失声浅笑,她又那里知道我在雨里的快乐情趣!雨滴轻轻落在我的发丝、脸胛…仍至手心,心中的喜悦难以言喻,好似前生我也是其中一份子,今世再相逢的知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雨天,也不知何时开始喜欢淋雨。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每一次淋雨后的代价,发烧、感冒…然后被禁足一星期,再伴随着妈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唠叨!可是,只要一下雨又会遛进雨雾中,气的`妈妈拿着棒子想打我,见到湿哒哒的却笑靥如花我,棒子举起了又放下,骂着帮我找干衣服和拿预防感冒的药。想到这些眼花闪动,亲爱的妈妈为女儿操心劳累,女儿却远走它乡不能承欢膝下!

岁月如梭,年华疯长。虽然还是爱雨,却不太淋雨了,更多的时候是坐在窗前听雨,站在阳台赏雨。淅淅沥沥的雨声是世间最美的音符,轻风让花草树木为它伴舞,而我就是最真情的观者!

越来越喜欢雨,洗涤了世间的污垢,给人间带来洁净的空气,喜欢它为大地带来祥和!世上的人也分辩不出真假,到底谁在用真诚浇灌心灵之花!谁又在用虚假覆盖那朴素的年华。雨啊…尽情的下吧,洗去城市的沿华,洗净你、我、他的虚假…

才十来分钟雨就停了,还没从雨中暇想回过神来,想想诗人们字里行间的忧美浪漫,作家笔下的唯美情怀…而我,只是爱它的洁净无瑕,爱它的浪漫情怀!更爱它对世人的慈悲.对人世间的怜爱。

14.诗意的追寻优美散文 篇十四

李白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里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落寞和泫然然,比西湖更瘦愁肠,而远方的一点扬花无力经东风,絮絮扬扬,飘然缱绻。长江的奔腾豪放,瘦西湖的玲珑隽秀,水清雾柔,真乃“隔岸望柳柳漂泊,笼雾探花花朦胧”,折柳相惜之情就此化为孤帆消逝的点线和临江嗟叹的豪迈。诗人的特质也即在此,把生活融入无尽的诗意中,有着“与其做诗,不如生活在诗中”的潇洒和风流。

但如今,已经是个极端竞争的时代。有人在某篇文章中说:“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时成功,否则就是失败。”甚至你要嫁个理想的丈夫,再也不能凭自己天赋的外在或内在吸引异性,而要主动地把自己展示给你中意的人看。“否则你可能只是一本封面无比精美的书,由于出版商少了炒作、宣传和疏通,而被束之高阁,也可能是内容无比深入的精品,却落得一本也卖不掉的命运!”

的确,生活需要成功。张爱玲说得好啊———“出名要趁早,否则来得也不是那么受用欢欣。”这句“出名要趁早”,其真实用意被推测出了若干版本。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只读懂了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要成为明星或名人,就得趁年轻;要搞出点名堂,还得从娃娃抓起。你看那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藉藉无名,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辛酸,然后郁郁而终,身后一幅画再能买出天价又有何用?自己是无福消受了!

说实话,对“出名要趁早”,我总觉得那未必是什么坏事。当然,是否想趁早出名,那也是个人的人生态度,自然要由自己去操盘。不过,人就一定要这么现实吗?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又何其脆弱,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可是曾几何时,站在尘土飞扬的大风口上歇斯底里地吼着“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时候,我心底竟然有些颤颤的`悲哀。这似乎是一种难逃的宿命。现代生活,从大处观之,物欲横流、利益至上,从小处察之,则琐事不断、忙忙碌碌,再没有心情叹息春花秋月,再没有闲暇聆听高山流水,人的浪漫、道德、思想、心灵也逐渐湮没在世俗的尘埃之中。然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算你再有本事,你再成功,你就是得到了全世界,但随着诗意的缺失,你还是会觉得生命里的压力是无比沉重的。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喝茶了。当端着茶杯,仔细地看那杯中变化的世界,就如同我们仔细地搜寻平凡日子里每一点诗意的情节,这一份诗意足以对抗现实的寒冷与孤寂。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追寻的那份诗意,不仅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往往也隐藏在我们生活不经意的细节背后。杜宇声声啼血望归,湘竹点点泪痕思君,杨柳依依折枝送别,如此种种,透露出的是一种深切的关怀和一颗敏感温柔的心,这种诗样的生活又怎么会比“出名”和“成功”差?诗意与否,在于心中的境界。只要心灵超越了世俗的樊笼,哪怕是身处尘世,也能心无所羁。是的,境由心生。如果一朵小花已足以唤起你内心深处的感动,那么用希望连接生活的断点,诗意也就成了生活本身;而当诗意成为内心深处的一种东西,这就恰恰是对现实的清醒。

15.诗意生活散文 篇十五

事隔四年, 我县组织语文教师暑期培训, 赵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主题为“书香校园建设, 送读下乡”的活动, 他那声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讲解, 在传播着朗读的魅力、朗读的力量和朗读的快乐, 也在传递一种情绪:“我朗读着, 幸福着!”“只要朗读就可以幸福!”说起来上次也不能算相识, 这一次我才把赵介平的名字, 与上次精彩朗诵《马说》的人联系起来, 而且在这一次, 我得到了赵老师写的《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这本书。因为先识人后识书, 所以我将此书慢慢地读, 细细地品。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序——《朗读的魅力首先应该在课堂》。序言从《与妻书》的课堂教学谈起:教师沉静动情的朗读, 使学生“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寂无人声的教室里响起一片唏嘘”声, 甚至有人“放声哭泣”。这样的课堂不用太多的讲解, 通过声音传达出一切。语文原本就有这种力量, 它可以让人读得哭、读得笑, 读得拍案而起, 读得扼腕叹息。这正是语文课的魅力!而能让语文课焕发这样魅力的, 朗读应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 现实的语文课堂却不尽如此。正如作者在序言当中所说, 朗读之于语文教学, 似乎仍处于“说起来重要, 用起来次要, 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何尝不知朗读的重要, 但有说不出的苦衷。

我所在的县方言浓重, 我虽说努力地运用普通话, 但因长期处于方言环境, 老实说, 普通话说得越来越不标准, 对于诵读课文也失去了信心。很多时候授课只是读一读, 或者运用多媒体来代替范读, 这虽然能对教学有一些作用, 但与教师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比起来还是逊色得多。最主要的是, 关于朗读的艺术, 语文教师求教无门。例如, 我就亲耳听到很多语文教师将《岳阳楼记》中的“其喜/洋洋者矣”读作“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校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 可是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却做得很少。教师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忽视锻炼这一技能, 加上考试也不好考量, 所以真是“文到读时方恨羞”。

这本书在开篇并不急着以布道者的身份开始教大家各种朗读的技法。全书共19章, 分为上编、中编、下编和余编4个部分, 包括识、学、用三方面内容。书中真正说到技巧的只有4章, 从停连恰切、轻重得当、语气具体、节奏鲜明四方面来指导。我觉得这正是这本书的特点, 它并不只是系统讲授朗读技巧, 更多的是引导人们对朗读有一种正确的理解, 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去学习技巧, 所谓功夫在“读”之外, 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上编《朗读·识》中有两章, 一是《说古道今看朗读》, 二是《朗读究竟是什么》。其中一个实例很让我感动。作者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说是一次在农村培训的时候, 一位方言较重的教师一脸真诚地问作者:“像我这样的教师也能朗读吗?”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 总觉得一定是普通话标准、音色美的人才可以朗读, 至于自己, 还是不要献丑的好。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总对朗读避而远之。我没想到, 作者对这个普通话水平测试还不到80分的教师诚恳地说:“为什么不能, 完全可以朗读。”作者耐心的解释打消了那位教师的顾虑。这个例子也给了我朗读的信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 对朗读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念出来”。书中重点对“用普通话”与“有感情”两点进行了独到的、入情入理的解释。作者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一些不问似乎知道, 一问又不知所从的问题在作者的叙述中一一清晰起来, 让读者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例如:朗读, 读什么?在我看来, 读什么, 那当然就是读文中一个个的字词呀, 字词构成了句, 一句一句地读出来就读完了段, 把每一段读完就是读完了一篇文章。难道不是吗?作者并不急着否定或肯定你的观点, 但他却巧妙地让你懂得:朗读, 要读篇。然后以实例加以佐证, 让你心悦诚服。

中编《朗读·学》, “学”自然是跟作者学朗读的技巧了, 但作者却是不紧不慢, 先用了4个章节来谈“并不着急读出声”。在这部分中, 一些看似寻常的语言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如:“在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上, 学生常常被我们要求去读。朗读, 往往是被动行为;不少语文教师也觉得语文教学应该有朗读, 所以就朗读, 或是看到别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朗读, 所以自己也朗读, 好像也谈不上主动。”

作者用实例来谈诵读的统帅与灵魂——目的, 让我们渐渐懂得, “朗读目的的明确在于不断地深入作品, 不断地推敲, 不断地体味”, “朗读目的的明确, 既有对作品的评价意义, 也有对现实的认识意义”, “经过深入作品, 体味推敲, 不断明确, 朗读目的才能确定下来, 这样确定下来的目的, 是灵魂, 是统帅”。

作者看起来不谈技巧, 但实则处处为提高技巧来铺垫, 这也是本书的精妙之处。例如, “今天星期天”这一简单的句子, 如何读出感情?我原以为, 这样的句子怎么读都读不出感情, 就一个简单的主谓句, 无论怎么讲究停顿、节奏、音调, 都不会读出什么感情来。作者不急, 给出两个情境。

其一, 一个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学生, 平时早起晚睡, 疲劳至极。好容易到了星期天, 学校又没安排补课, 想睡懒觉, 不料父母亲又早早叫起床——洗脸、吃饭、看书……该中学生眼也不睁, 嘟哝一句:“今天星期天!”

其二, 一对小夫妻, 平时各自忙自己的工作, 难得一起逛逛街。好容易到了星期天, 妻子提议上街逛逛, 丈夫又想借星期天做点自己的事, 妻子不高兴了, 嘟哝一句:“今天星期天!”

到这里无须多言, 都能明白, “今天星期天”这个简单的句子里其实可以有丰富的情感。作者在这个基础上谈“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很重要”就顺理成章了。我忽然想到, 我下载的一些朗读音频, 听上去的确不能令人满意, 但人家的发音标准是无可厚非的。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不满意也许就源于朗读者对作品理解不到位, 只是用标准发音把内容读出来的原因吧。

在中编中, 作者还用了4章来谈如何读好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寓言、文言文、记叙文等各种文体, 使阅读指导的方向性与针对性更强。

这本书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 就是作者介绍了大量涉及课文的实例, 我觉得这些实例看得着、感受得到, 甚至可以现成拿来一试效果, 对读者而言这是最为实惠的。这些实例有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 也有一些名家名篇, 如《生命, 生命》《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难忘的泼水节》《诚实的孩子》《瀑布》《海上日出》《安塞腰鼓》《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者选用的有完整的课时案例, 也有片段分析, 还有个别的例子在文中多次出现, 反复被运用。这些例子精选自诗歌、小说、散文、寓言、文言文、记叙文等各种文体。从中, 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也体现了此书的实用价值。

教师们在教学中似乎也一直在强调, 甚至教学中也有范读、个读、齐读、自由读等关于读的环节, 教学设计中也有初读、再读、三读的体现。然而, 似乎总是觉得朗诵对实际教学起不到多大作用。书中这些范例给教师们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 让读者看到了朗读通向语文教学的阳光大道。

例如,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其中一句“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如何读?先理解“北国”指的是哪里, 有多大, 然后理解“千里”“万里”的关系、这两句的实际意义、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当理解到位的时候, 再读“北国”“千里”“万里”就读出些味道来了。还有“冰封”的静态与“雪飘”的动态是不同的, 如何用声音表现“封”与“飘”。一首《沁园春·雪》竟然可以被朗读者读出形象感、空间感、运动觉、对比感、递进感、总括感、并列感、精神的无比自由感, 等等。不难明白, 如果理解到位了, 即使朗读者的普通话不那么标准, 也是可以读好的 (当然, 把普通话练得达到标准那是最好) 。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 学生不仅可以读得好, 而且自然读得懂, 还用得着教师费力地讲来讲去吗?这种体验式的朗读, 带给学生的不仅有深刻印象而且有精神的愉悦,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学生喜欢的语文课。

再如, 《散步》中的“又熬过一个冬天”, 着眼点在“熬”还是在“又”?这篇散文的思想是体现亲情, 是尊老爱幼, 还是生命?作者引发读者们去读、去思、去体味, 最后使读者顿悟释然, 心神领会。如果把这种方法带进语文课堂, 那将会有怎样的一番天地!

这些朗读的真谛不仅仅充实了我的语文教学思想, 而且,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 我用这样的思路来朗读那些曾读过的诗文, 用这样的方法来朗读我曾写下的东西, 竟意外地感受到另一种美、另一种情致、另一种味道。作为一名家长, 我又在《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的引导下, 试着与孩子一起朗读他所学的课文和课外读物, 带孩子徜徉在文字的鸟语花香里。

16.自然生活 诗意栖居 篇十六

从人类走出“森林”到生命的终结,无不与风景园林相融,可持续的风景园林是人类文明进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的重要标志,更加持续美好的生活有赖于自然和文化意义上双重可持续的风景园林。

在“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哲学大树上,景观与生活犹如相互呼应的两枝,彼此影响,共同生长。直至今天,生活日新月异,景观的外延也大大扩展。

本期专题,《BOSS创意家》采访了几位当下景观设计行业若干优秀的设计师,他们均为风骨峻峭之人,努力创造和管护触景生情之境,以目不窥园的精神致力于人类的诗意栖居。

人诚然是“万物之灵”,但是作为自然的产物,却又和其他生命体处于同一生物圈,分享着日月星辰和山川水土等自然的一切。人是自然的组分之一,人类不仅从大自然获取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物质需求,也从自然获得精神慰籍和心灵感悟。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一直被视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甚至依此构想各种“天国”的生活,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不约而同的为其信众描绘了一座堪称美丽园林的理想天国。培根所言很有代表意义:“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它能愉悦人的精神。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理想是有现实基础的,这个现实基础就是古往今来人们的美好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风景园林。

有人说:风景园林作为一种创造美好人类生活境域、解决问题的社会艺术,应更加关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体差异古来有之,但人生而享有平等权利和公权力,平等享用风景园林不应例外,因此,风景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都应体现这种权益的公平,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应该是均等的社会服务机会。

纵观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相当一部分知名公司的发展最初基于其海外背景,另一方面,我国本土生长壮大的设计机构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经历了市场的洗礼与大量工程实践的历练,日益走向成熟,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起点的两端,一中一西两条轨道反映了景观行业内部的业态,同时也折射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诸多行业领域里中外力量分流融合、殊途同归的历程。作为以本土为背景成长起来的设计机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对照互望,激发其他处在探索与成长中的本土设计机构更多的思考。

人文手法,铸就非类型景观

正荣国领项目坐落于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读书湖畔,项目基址占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卓力打造高品质的生活住宅区。贝伦汉斯的景观引入生态酒店理念和元素,凸显了独特的文化品位。项目示范区目前已完工。

2013年正荣集团高调拿下独墅湖北岸地段,与南岸绿城“桃花园”隔湖相望,并推出口号:“南有桃花园,北有正荣国领”。如何抗衡甚至超越绿城的金字招牌“桃花园”,成为景观设计的挑战。BHL陈佐文先生亲自操刀,以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小故事,奏响了国领示范区的开篇。景观设计手法像一瓶调和剂,将建筑的瓦格纳风格与会所售楼处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融为一体,摒弃传统类型风格景观(如桃花园中式庭院),铸就了以人文情怀、休闲度假理念为宗旨的非类型景观风格。

当人们遥听塔楼钟声在清晨敲响,循声来到独墅湖北岸,眺见密林深处耸立的钟楼塔顶,仿佛来到仙境入口,心绪随之而动。走进国领,茂密树林突然分出一道裂缝,迎面一座金属质感的超现实主义售楼中心,梦幻般屹立在水面上,仿佛随时准备破浪起航。你可以远观但无法靠近,因为一组长达三十米的无边水池阻挡了你的脚步。你在动感水幕的引领下向右前行,经过四十米的通幽曲径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段古朴的断壁城墙映入眼帘,与售楼中心形成强烈的对比,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织碰撞,令人震撼。穿过断墙,一片更开阔的密林等待你的脚步。这样的开篇场景,怎不让人沉醉。

随着脚步的深入,如蒙太奇般展现着一幕幕梦幻般的场景:许愿亭、婚礼草坪、知心长廊、执手鹊桥……继而是宁静的小溪、认知园、采摘园、高尔夫果岭……直至最后凭栏而望美丽的独墅湖。湖水泱泱,仿佛在呼唤人们,归来归来,这里是你生命的港湾,心灵的家园。

TIPS

贝伦汉斯环境建筑师联合会成立于1972年,机构设在美国费城。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贝伦汉斯景观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BHL”),由著名旅英景观师陈佐文先生出任亚洲区首席代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景观设计服务和规划设计咨询。

公司在公共景观领域积极探索,以天津温泉度假村、南通商业步行街、天津空港湖滨广场、天津西站北广场、杭州千禧度假酒店、海南兴隆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等一系列作品,展现出设计的多样性。

贝伦汉斯拥有三十多位的优秀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专业设计人员,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一个项目都呈现实用、高效、美观和以为人本的设计宗旨,以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感悟塑造环境,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为民众创造高品质的户外空间,提升共同的生活品质。

艺术重生,焕发环境设计生机

这里是自然的,旧式的红砖房前,樟树飘香;

这里是艺术的,先锋艺术与创意商业在这里碰出火花;

这里是国际的,中式油纸伞亭与西式的小洋楼,营造出如梦如幻中秋月影……

百瑞景中央生活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86号,是由原武汉锅炉厂改造而成的一个高品质生活区。项目总占地52.7万平方米,总建面106万平方米。项目立足武锅地块,从城市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出发,遵循武昌文脉,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保存有价值的武锅原有厂房建筑和设施,将积淀的工业遗存和片区文脉变成住区中独特的资源。

百瑞景中央生活艺术商街,涵盖了15栋万国风情商业建筑,由中央公园、公共广场、艺术街区等构成多层次的体验空间,景观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道路50余年大树,一座城市中心区的生态购物公园在此呈现。

nlc202309021424

由原工业厂房403车间改建成的国际艺术中心占据了项目的核心位置,由于其独特的建筑外观和延续的历史文脉,提升了项目的艺术品位与精神核心。旧枕木的铁轨、清水混凝土、锈蚀的钢管,述说着昔日光辉的同时,展现了新的艺术生命。

设计团队怀揣着“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以中央生活区、先锋艺术区、花园式购物区三大主题贯穿整个商业街区,强化了人与空间的参与性,利用艺术化、符号化、个性化的设计手法,来提升空间形象。

修建长江大桥时意外发现的一块古木,可能在江底已埋藏了几千年。设计团队将古木安置在螺旋状装置雕塑中,激起探索的欲望。“最好的保护不是保存起来,而是将其内在价值展现出来,让其能永存和延续。”

“城市之心”以现代、时尚的造型,集合声、光、电的动感,同时又有非常浪漫的参与性,是情侣表达爱意、情人节约会、创意求婚的绝好场所,是城市街头的时尚聚集地。

“聚会时光”提供了一个可以坐下来聊聊天,看看风景,晒晒太阳……的空间;它的表情是轻松的,色调是快乐的,声调是小资的……它就是一道风景。

“中秋月影”以触动人心灵的主题,赋予商业不平凡的体验。

“浓情巧克力”将巧克力的主题经过艺术化处理与商业元素、休闲功能、趣味性进行巧妙地融合。

“城市森林”、“看见梵高”……等众多元素给人们留下了源源不断的丰富感受。

多彩的玻璃盒,蔓延的花枝,飞舞的蝴蝶,与时尚的商业符号相互呼应,展示了城市时尚节拍。

林荫花街,可漫步、可驻足、可体验……

阳光洒在香樟大道,在鸟语花香、幽境承转之间营造出了一个和美、享乐、恬适的情感空间,拉近了你和我的生活距离。

一种情怀,方寸之间见乾坤

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承载着许多人小时候的记忆。

如今,动车一统天下,没有了拥挤、没有了嘈杂、没有了浑浊,甚至没有了送别……现代化把我们鲜活的记忆一起抛给了过去,连带那狭小的空间里,哐当哐当节奏感的梦,一同失去……

也许这就是这个项目的缘起:寻找失去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只是一节小小的绿皮车。所以,当UAO设计机构接触这个粤汉码头小小的场地的时候,他们脑海中浮现的是:约百年前京汉铁路火车在此过江,火车头回到这个位置,成为设计最佳的主题选择。

设计最初,设计团队一直在思考火车头摆放的位置,“因为只有一节车头和一节车厢,摆在江滩大草坪的中间,会显得很单薄;同时我们又想让游客从粤汉码头闸口进来,一眼就看到这个车头,所以又不能摆的太后;当然,也不想太前,那样会遮挡整个看江的视线;在考察现场的时候,突然发现场地的南边有一丛树林,灵感就此闪现:火车铁轨铺设的位置,就刻意从这丛绿树之间延伸出来。当废旧的火车头和车厢就位后,火车如同从森林中驶出一样,虽然车厢只有一节,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后面还会有很多节车厢会一一跟来,哐当声也随之扑面而来。”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一节车厢和一节车头的单薄感。铁轨的铺设还带一点弧度,方向指向草坪中间,瞬间,火车头就有了动感,让人一进闸口就马上可以看到这个醒目的景观小品。

于是,所有的设计围绕火车、站台这样的主题展开:收购废弃的枕木、铁轨,做好混凝土基础,将碎石满铺,达到真的火车、真的铁轨的统一的主题景观效果;旁边标示牌的设计,寻求站牌的原始感觉,其比例、尺度、材质都是取法于80年代老站牌的感觉;看到这个站牌,会瞬间回到自己的大学时代。

车厢的功能设定为情景式的咖啡吧,内部装修复原车厢的感觉,车厢虽然狭小,但是足够温馨;环绕外部的景观设计,既是模拟站台,又是烘托咖啡吧的小资情调,设计主创设计了木栈道的铺装紧挨火车铁轨,木栈道可以后期设置室外咖啡座椅,木栈道的颜色,故意做旧,模拟枕木的颜色;木栈道外围铺设嵌草青石板,草缝向外围逐步变大,青石板也逐步变稀,犹如百年前的火车驶入现代,震撼了大地,也震撼了人心;同时嵌草的肌理,与江滩周边的草坪逐渐过渡,形成一体化的景观效果;利用场地的高差,刚好设计进入车厢尾部的台阶;场地高差的处理,采用耐候钢板来围合树池,消解高差,耐候钢板的材质体现出的工业范儿,让蒸汽时代的特征更加明显。所有室外景观材质的选择,无论是木栈道、青石板、耐候钢板、都刻意选择这种颜色较暗的品种和材质,目的是突出项目中唯一的主题:小火车。

正如主创设计师李涛所言,“在设计这个案例时,其实景观设计的范围很小,手法也需要我们很克制,目的只为一个:烘托小火车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其实已经超越了景观设计的范畴,它承载了设计师及其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怀。设计是从感受出发,带来想法,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还原一个美好的场景,让普通大众没有觉察到任何设计的痕迹,又能引起共鸣和感动,我觉得这才是好的设计。”

当夜幕刚刚降临,车窗内晕出暖黄色的光,投射在暗色木栈道上的长长的黄色光影,恍惚间,仿佛回到长长的站台,巴不得火车永远不要开动的那一天。主角是这列火车,也是当年的你。

天人合一,永恒的景观哲学

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东临南湖,南侧为规划中的景观河,北侧为规划中的水体公园。项目由美国JY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担纲设计。社区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面积约44.86万平方米,城市规划道路面积约7.1万平方米,中学用地约1.6万平方米,公共停车场面积约5600平方米。其设计理念立足于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个全新的人居环境。建筑风格为注重形式美感却不过度装饰的新古典主义,强调营造“新海派主义”文化气质,丰富而精致。项目注重武汉城市的特色与文脉,充分利用南湖和地块南面河道景观资源,使小区融入城市景观,并充分应用再造绿色生态资源,将项目与南湖风景区以及城市公园有机相融,从而营造出“美的空间”和“人的乐园”,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武汉市面向未来的居住方式。

项目三期公园世家——赖特草原别墅主题,建筑的形态较为厚重,建筑密度较大,景观设计师于志光采用多层次的植物进行遮挡,柔化建筑的厚重感和较为沉重的色彩。“生命绿廊”构思以连续的“柔性界面”强化空间结构的整体感,使道路、绿化空间、建筑的结合关系顺畅自然,绿化随道路的渗透而拓展延伸,形成统一、连续的“柔性空间界面”,以柔和、动感的平面形态与建筑相协调,营造灵动、活跃的景观空间,结合生命绿廊的、放射状的景观构图,在整个区域内形成绿化的辐射与渗透,从而体现出自然、邮寄的设计思想精髓。这印证了于志光的设计理想:“法门万千,万法归一,归到景观哲学高度,关注自然、关注他者的存在、关注内省,也就是说环境、情境,意境三者的结合可能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搞笑的生日快乐藏头诗下一篇:读《奇风岁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