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列支出定性处罚依据
1.虚列支出定性处罚依据 篇一
53、高等学校支出超标准超范围
●常见表现形式 1.滥发奖金、补贴;
2.超过规定开支范围列支费用; 3.将对外投资直接列支。●定性依据
1997年6月23日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印发的财文字[1997]280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事业支出按其用途划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
教学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各教学单位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支出。
科研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为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支出。
业务辅助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部门为支持教学、科研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为完成学校的行政管理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后勤支出是指高等学校的后勤部门为完成所承担的后勤保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
学生事务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业务以外,直接用于学生事务性的各类费用开支,包括学生奖贷基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学生物价补贴、学生医疗费和学生活动费等。
福利保障支出是指高等学校用于教职工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以及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方面的各类费用开支。
(二)经营支出,即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在保证事业支出需要,保持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自筹基本建设支出,随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批,并按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列入基本建设计划。核定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高等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处理、处罚依据
1.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国家机关的规定执行;但其在经营活动中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2.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单位还应作纳税调整,依据国税发[1999]65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计缴企业所得税。
●法律法规原文 1、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2、财文字[1997]280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3、国税发[1999]65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虚列支出定性处罚依据】推荐阅读: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常见涉税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指导意见09-08
设备缺陷定性标准06-18
定性化学分析10-12
课堂教学定性评价07-08
定性分析研究方法01-31
结构与稳定性教案10-31
材料稳定性测试报告12-15
药品稳定性数据分析06-27
生态系统系统的稳定性07-30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厂家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