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

2024-08-17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共6篇)(共6篇)

1.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 篇一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度种姓制度在中世纪的变化

概 论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 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一词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其后,西方人一直沿用了这一名称。我国汉代把它称之为“身毒”或“天竺”,至唐代,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改译为印度。古代印度史事实上是指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的古代史。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湾,是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大陆。就地理形势而言,印度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文底耶山以南是德干高原。通常把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称为北印度,这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的主要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但不宜于农耕。只有高原两侧的平原雨量充沛,气候良好,宜于农耕,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印度各地区自然条件上的极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印度各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

居民 古代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一般认为,这些文化的创造者为矮黑人和原始澳洲人。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就是由他们创造的。约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次大陆。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又先后侵入次大陆,使次大陆的居民成份更趋复杂。

史料 研究哈拉巴文化的资料,完全来自考古发掘。虽然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文字,但仅是印章上的文字,而且还未释读成功,还不能用之于历史的研究。现在发现的印章中,已公布约2500个(大部分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除了印章外,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城市遗址、陶器、青铜制品、车、船模型、女神像、卫城、房屋建筑、下水道、砝码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境外发现的哈拉巴文化的典型物品(印章),说明它与外界的交往的存在。

有关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南亚历史的资料,与哈拉巴文化历史的资料完全不同,它主要不是依靠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而是依靠文献资料。这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代南亚的传统史料。其中又有几个来源:

1.婆罗门教系统的史料。这类材料相当地多,主要分三个部分:①婆罗门教的经典,包括四部吠陀经和解经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包括颂歌、曲调、牺牲仪式和咒语等;②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腊玛耶那》。这是关于英雄的神话,内容丰富,含有文学、哲学、社会经济和历史方面的内容;③法经和法论。古代南亚的法经、法论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典,而是婆罗门制定的。它们的内容涉及法、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

2.佛教系统的史料。佛经包括经、律、论三部分,即三藏。佛经资料丰富,也很有史料价值。如《佛本生经》,有550个故事,是研究列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重要资料。

3.世俗方面的史料。如憍底利耶的《政事论》,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许多诏令,还有若干题铭学资料、钱币资料等。

南亚传统的史料虽然丰富,但缺少年代(既缺少著作的年代,也缺少著作反映的年代)。因此,人们说,印度人没有历史。

二是希腊传统的资料。这包括:

1.希罗多德的《历史》。该书是现知西方人有关东方(包括印度)的第一部传世之作。但希罗多德没有亲历过印度,他只是根据波斯人的报道,而波斯人对印度的很多报道也是极肤浅的,许多东西只是传闻。因此,希罗多德书中关于印度的事可靠的不多。

2.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该书最后一章叫《印度志》,写的是南亚的情况。其主要根据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这些将领曾远征过印度。但他们在印度呆的时间很短,了解不深,而且往往是用希腊人的观点去解释,难免会有出入。且希腊人所去的地方很少,提供的资料不会很全面。

3.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中也讲了一些有关印度的事,其主要根据也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只是书中的某些地方比阿里安的书讲得要详细些。

4.戴奥多拉的《历史集成》一书中也有关于印度情况的部分,但其价值不如前两本书。

三是中国传统的资料,这包括:

1.中国历代正史(即二十四史)中的记载。从《史记》的《西域传》开始,几乎以后的历代史书都有这一部分。

2.到印度去求法的中国僧人的记载,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他们走一个地方记一个地方,包括宗教、民情风俗,制度、经济、历史等等。

3.中国所藏《大藏经》,藏文佛经,数量也不小。

总的来说,有关南亚的文献史料虽然丰富,但宗教文献多,编年史资料贫乏,政治史和经济史方面的资料过于笼统。因此,南亚古代史各阶段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均非常模糊。

史学史 古代印度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著作,即使有名曰《古事记》的著作,也多半是神话性质的。

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研究始于近代。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为了更

好地统治和掠夺,东印度公司力图了解印度,包括它的古代社会状况。因此,从19世纪起,它开始搜集古代的各种文献(包括法经和法论);研究古代的各种问题(包括瓦尔那制度,农村公社等),出版了《印度的法律和法典》、《印度阶级一览表》等著作;还研究了古代印度的语言文字——梵文等。

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英国,而且西方各国都对古代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不仅出版了像《印度剑桥史》等这样综合性的通史性的著作,而且还在出版和研究古代印度的各种文献(如吠陀经、两部史诗,佛经等等)的基础上,把研究深入到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生活等)。并出版了许多专门性的著作,培养出了不少研究古代印度史的专家。如英国的史密斯、大卫·黎斯和大卫·黎斯夫人,德国的雅可比、费克、穆勒、李兹契尔和斯契特里契等等。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也对古代印度史进行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学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古代印度史,对古代印度的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培养出了象邦伽尔德—列文、伊林等古代印度史专家。

印度人自己对古代史的研究萌芽于19世纪。当时,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古代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力图认识过去,改造自己国家中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恶习、制度、传统,不过,那时只是开始,真正的研究是在本世纪才开始的,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这在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反映,如沙尔马的《古代印度政治观念和制度述论》、拉克特利的《印度古代政治史》、马宗达的《印度人民的历史和文化》、雷超杜里的《古代印度政治史》、班奴健的《印度古代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戈沙尔的《印度古代的农村经济制度》、阇那那的《古代印度的奴隶制度》等。

对古代印度的考古发掘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本世纪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进行的哈拉巴文化的发掘它使这一已被人们遗忘的古老文明重新为世人所认识,把古代印度文明提前了一千年。但是,对雅利安人入侵以后的文化的发掘却无大的成就。

2.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 篇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5000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 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 从青藏高原向东呈阶梯状倾斜, 主要江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领土面积中只有20多亿亩适于农耕。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自古以来灌溉对于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以灌溉文明为特点的农耕文明, 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基础。

1 中国古代灌溉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灌溉农业起源很早, 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根据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 大体上可以将我国灌溉农业发展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

1.1灌溉农业的起源与开创:夏商周时期 (约前22世纪末至前256年)

1.1.1 考古资料反映的古代中国灌溉农业起源

人类社会发展灌溉, 最初很可能开始于水稻等亲水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中国是世界稻作最主要起源地之一, 稻作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杰出创造。中国南方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在17℃以上, 适宜水稻的栽培。研究表明, 古代中国北方地区也较现在温暖和湿润。考古发掘表明, 新石器时代中国水稻种植已经普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中先后发现了距今10 000年到12 000年的稻作遗存, 引起世界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表明当时人类正在驯化稻谷, 尝试进行水稻种植, 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水稻农业。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表明, 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和浙江东部在六七千年前已经普遍种植水稻。在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和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 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 当时的播种方式是撒播, 有了初步的稻田结构形态, 并有与古稻田配套的水坑、水沟、水井或水塘等原始灌溉系统。在淮河流域、山东、河南、陕西各地, 也发现了同时或稍晚一些时间的水稻遗存。灌溉因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 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而发展。

1.1.2 大禹治水传说及西周时期的井田沟洫制度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老的传说, 这个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国人民与洪水作斗争以及在农业生产中最初应用沟洫进行灌溉排水的情况。传说4 000多年前, 中原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禹总结经验教训, 顺应自然规律, 采取“疏川导滞”办法, 率领民众排除了洪水和积涝, 取得了抗御特大洪水的胜利。大禹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 由治水英雄而被推举为政治领袖, 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过着简朴的生活, 致力于开挖沟洫进行农田灌溉排水工作。据《史记·夏本纪》记载, 大禹治水之后, 曾“令益予众庶稻, 可种卑湿”, 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水稻生产。

商代 (约前17世纪初至约前11世纪) , 农业灌溉开始有了更为明确的文字记载。在距今4 0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 有不少象征农田和灌溉的文字, 其中有“田”字与象征着弯曲蜿蜒渠道的符号一起组成一个汉字, 说明当时农田已经布置灌溉排水渠道,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 郑州白家庄商代遗址、安阳殷墟中都有稻谷遗存发现。考古还发现了距今3 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的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 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长方形, 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说明当时对小规模的田间灌溉系统的规划已经达到一定科学水准。

据历史记载, 西周时期 (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 实行井田制度, 对王室贵族的公田按照一种理想的方式进行规划, 按照汉字“井”字形将一块农田划分成方正规整的9小块, 中间布置蓄水设施, 并有输水、配水、灌水、排水以及田间道路将农田分割开来, 形成与井田相配套的沟洫体系。这就是被后代推崇备至的井田沟洫制度。实际上它是西周时期与井田制度相配套的农田灌溉排水的规划标准, 体现了在上古时代农业发展早期人们对旱能灌、涝能排的理想。主要描述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诗经》有六篇记载水稻的诗歌, 所记述的地点在今山东、山西、陕西一带, 反映了当时灌溉的发展。

不过, 夏商周时期农业灌溉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般来说灌溉工程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仍更多地依赖于自然降水。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占卜降雨的卜辞;在《诗经》中记载了当时不少的祈祷降雨的诗歌,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对自然降雨的依赖程度, 灌溉还处于较低水平。

1.1.3 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前256年) 灌溉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进入了一个诸侯争霸和兼并的时代。为发展、壮大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各诸侯国都普遍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发展灌溉, 减轻水旱灾害, 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这一时期兴修的灌溉工程, 主要集中在前期的“春秋五霸”和后期的“战国七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心地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开始能够在一些水源条件较好地区修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引水渠系工程。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在楚庄王时期 (前613-前591年) 在令尹 (相当于宰相) 孙叔敖的主持下, 引期思之水 (今史灌河) 灌溉今安徽省金寨县至河南省固始县一带的土地。这是见于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渠系引水灌溉工程。这个灌溉工程经过历代不断发展成为现在著名的淠史杭灌区的组成部分。公元前605年孙叔敖还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主持修建了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这是见于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陂塘水利工程。这个利用天然湖泊、通过四周修筑堤防建成的蓄水灌溉工程, 周长有60 km左右, 设有5个进水和放水口门“吐纳川流”, 灌溉周围大面积农田, 每年生产出大量粮食, 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经过历代维修, 长期发挥着很好的灌溉效益。

战国时期的魏国于公元前422年任命西门豹为邺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40里邺镇) 令。邺临近漳水, 经常受到洪涝灾害困扰。当地的土豪和女巫利用洪水灾害, 编造“河伯娶妇”的迷信活动, 愚弄和侵害百姓, 弄得民不聊生。西门豹采取非常智慧的手段, 打击了土豪势力和迷信活动, 带领当地人民在漳河上修建了12道滚水坝, 开凿了12条渠道引水灌溉漳河旁边的土地, 取得显著效益。这个引水灌溉工程经后代维修改造, 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促进了这一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一些在战争背景下, 由于进攻敌方的需要而修建的水攻工程, 后来被改建为灌溉工程。这反映了当时特殊时代水利特点。

1.2灌溉工程第一次建设高潮与形成规模:秦汉时期 (公元前255-公元190年)

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的中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灌溉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以开始规划修建一些大型灌溉工程而著名。公元前256年秦灭掉了战国时期各国名义上的宗主国--周。此后, 秦国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 完成了全国统一, 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规模空前的秦帝国。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 对水利很重视, 先后修建了三大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其中前两个是灌溉工程。据学者研究, 西汉初期全国人口数大约在1 500~1 800万人[1]。到西汉末年的公元2年, 全国人口数达到5 767万, 耕地达到50 600万亩。人口的增长, 增加了粮食需求, 促进了灌溉建设。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 灌溉事业又有新的发展。

1.2.1 都江堰和成都平原灌溉发展

中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 它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出于统一全国的战略, 秦国大力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富民强国。当时成都平原水旱灾害频繁, 汛期岷江往往泛滥成灾;而雨水不足时则又干旱缺水。为发展成都平原的灌溉农业, 将这里建成秦国的粮食供应基地, 地方官员李冰主持修建了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工程利用岷江出山口的一段自然弯道, 巧妙地修建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等建筑物。鱼嘴是一个分水堰, 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西边是岷江的正流, 东边是灌区的灌溉水源。宝瓶口是劈山建成的由内江进入灌区的口门。飞沙堰是一座溢洪堰, 具有分洪排沙作用。这三者之间配合紧密, 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都江堰经过历代不断地维修和扩建, 历经2 000多年至今一直发挥着稳定的灌溉和防洪效益, 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的好地方。这个工程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构思也使国际专家都非常赞叹。

1.2.2 郑国渠和关中平原灌溉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继位后, 继续推进全国统一的进程。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命水工郑国主持在关中平原规划修建一个大型引泾水灌溉工程。工程建成以后, 使秦国的统治中心地带增加了一个大规模的灌区[2]

1.2.3 其他地区灌溉形成规模

西汉 (前206-公元25年) 前期与北方的匈奴经常发生冲突。为应对匈奴的南下侵扰, 限制其势力向南发展, 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40-前87年) 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建立地方机构, 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促进了这里的灌溉发展。据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记载, 当时这些地方“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宁夏灌区现有汉渠、汉延渠都长达50 km以上, 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据考证, 这些灌溉渠道都修建于西汉时期。西汉时期还曾在遥远的新疆开始进行屯田, 修建了灌溉渠道。

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 远离统治中心的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也开始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灌溉工程建设。汉元帝时期 (公元前48-前33年) 召信臣做南阳[3]随着经济政治重心的南移, 水利建设的重点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中国北方而言,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的灌溉发展成就更为突出。

1.3.1 三国时期 (公元220-280年) 的屯田灌溉

2世纪末以后, 中国进入一个三国割据、混战时期。三个割据政权, 出于战争需要, 都开展了屯田, 由此带动了区域灌溉工程建设。特别是北方较为强大的曹魏政权, 在淮河流域结合屯田大兴水利, 修建了大量陂塘, 以发展水稻生产为主,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 以大将邓艾主持在淮南屯田规模最大, “穿渠300余里, 溉田二万顷”。[4]他认为中国水资源丰富, “海内江淮河汉之外, 复有名水万数, 支分派别, 大难悉数, 内而京师, 外而列郡至于边境, 脉络贯通”。这些水资源“俱可利泽, 或通为沟渠, 或蓄为陂塘, 以资灌溉”。[5]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 其用水有法。”[6]对不同的水源和地形条件, 可以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水源高于耕地, 可以直接引水灌溉;水源低于耕地, 则必须采取机械提水灌溉。对不同情况, 王祯又总结归纳了相应的配套工程措施。

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1562-1633年) 认为, 水和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 国家富强必须“尽土力”, “修水利”。他说:“水利者, 农之本也, 无水则无田矣。”强调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在其所著的《农政全书》中系统总结了中国17世纪中国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利科学技术。1630年, 他写成《旱田用水》一书, 详细阐述了水资源理论和用水方法, 认为兴修水利不仅是抗旱除涝的需要, 还能够调节地区气候, 减少江河洪水泛滥。根据水资源的不同情况, 归纳概括了蓄水、引水、调水、保水、提水等旱地灌溉的五种技术措施, 认为“尽此五法 , 加以智者神而明之, 变而通之, 田不得水者寡矣, 水之不为田用者亦寡矣。”[7]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关于水利的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还有专门篇章系统介绍了西方水利科学技术, 这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著作。

2.2 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灌溉形式

由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跨热带、温带、寒带, 水资源分布各具特点, 中国古代人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灌溉工程形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逐渐形成了灌溉、排水、淤灌、拒咸蓄淡、井灌等多种有效灌溉技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工程形式主要如下。

2.2.1 清水自流灌溉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多在中国南方, 中国南方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少, 而且泥沙中矿物质多, 有机质少, 所以能够引清水灌溉。这类工程的特点是, 通过兴建一定的取水枢纽取水, 并沿着一定的比降布置灌溉渠系, 使整个灌区实现自流灌溉。取水枢纽也要考虑汛期排沙措施。都江堰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2.2 浑水淤灌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多在中国北方多沙河流地区。中国北方黄河和海河水系因含沙量高, 而且泥沙颗粒细、含有机质多, 对农作物很有好处, 特别是通过泥沙淤灌可以改造盐碱地。所以, 从战国时期起, 就发展了引浑水淤灌这一灌溉类型。这类灌溉工程既要引水又要输沙, 为了防止泥沙淤塞干支渠道, 渠道底坡一般都较陡;排水问题比较突出。这是淤灌工程的基本特点。陕西郑国渠、河北引漳十二渠就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2.2.3 “长藤结瓜”灌溉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主要在中国汉水流域、淮河汝水一带低丘陵地区。这类灌溉工程的特点, 就是利用陂渠串联, 形成“长藤结瓜”形式的水库群。这样的串联水库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库容、进行蓄泄调节,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灌溉类型。南宋以后, 这种工程形式成为南方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形式, 工程的建设和普及为中国水稻的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灌溉条件。如鸿隙陂、六门碣就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2.2.4 塘浦圩田工程

这主要代表了湖区水利的灌溉工程类型,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滨江地区和鄱阳湖、太湖流域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圩的起源可以先秦时期,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这种工程类型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迅速发展。这类工程的特点是整个灌区完全实现了渠网化, 旱则引水灌溉, 涝则排涝泄水。由于宋代以后围田越来越多, 与水争地问题突出, 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历史上激烈的争论不断。

2.2.5 拒咸蓄淡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沿海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多, 但由于年内水量不平衡和咸潮对水质的侵害, 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适应灌溉用水的需要。唐宋以后, 东南沿海迅速开发, 兴起了拒咸蓄淡的灌溉工程形式。这类工程的特点是, 既要拦蓄淡水, 又要防御海潮, 因此必须有闸坝拦潮蓄水。浙江鄞县的它山堰、丽水的通济堰、福建莆田的木兰陂等就是这类工程的代表。

2.2.6 坎儿井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在新疆的吐鲁番和哈密一带。这是一种地下渠道与井结合的内陆沙漠地区的典型灌溉形式。新疆地区远离海洋,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平原和盆地周围山峰终年积雪, 冰雪融化汇流成河, 河流潜入戈壁沙漠。坎儿井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点, 在山麓顺地势自高而低开凿若干竖井, 于井底开挖隧道 (即暗渠) , 将各井连通, 最后将潜水引出, 蓄积于池塘中, 通过渠道输送到田间灌溉。历史记载中国汉代已开始修建坎儿井, 经过历代发展, 至清代同治年间新疆的坎儿井已达800多处。

2.2.7 井泉灌溉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运用在中国北方平原地区, 地面径流较少, 或者地下水比较丰富, 山泉比较多的山区。井泉灌溉虽然规模较小, 但起源较早。至迟到春秋时期引泉灌溉已经具备了蓄水、引水和输水工程体系。自从古人打井用于饮用, 几乎同时开始了井水灌溉。唐宋时期井灌工程技术已经较为完善, 尤其是北方地区, 井水成为重要灌溉水源之一。明清时期黄河和海河流域出现了灌溉面积较大的井灌工程。井灌大规模发展与当时人口增加、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有关, 也与当时凿井技术水平提高有关。

2.3 灌溉排水机具的发明、创造与进步

利用机械提水灌溉, 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是人类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发明创造。中国古代创造发明的提水机械很多, 并得到广泛应用。

2.3.1 戽 斗 (如图2)

戽斗是古代常用的提水器具, 距今3 000年前古人一开始使用戽斗取水。它是一个两边系绳的小桶, 二人相对而立, 分别牵拉绳子的两头, 把低处的水不断地提取上来。这种方法比起单个人一罐一罐地取水效率要高很多, 而且灵活、方便。

2.3.2 桔 槔 (如图3)

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简单取水机械。杠杆的一端系一重物, 另一端用来系水桶提水, 杠杆的中点架在一支承柱上。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以记载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用的地区主要是今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桔槔运用杠杆原理, 汲水时用力向下拉绳, 重物上抬, 容器进入水中, 待其水满之后, 借助另一端重物的力量, 可以比较轻松地将装满水的容器提上来。这是适应当时园圃灌溉需要而创造的提水机械。在中国北方地区, 桔槔一直是比较常见的提水工具。

2.3.3 辘 轳 (如图4)

辘轳是另一种简单而有原始的提水工具。早在汉代已经广泛用于生活和灌溉取水, 在不少汉代遗址中出土了辘轳的图像或者模型。它利用辘轳做功原理制作而成, 主要用于提取比较深的井水。辘轳的构造类似于滑车, 在井上搭一个架子, 架上横一轴, 轴上套一长筒, 筒上绕一长绳, 绳的末端挂一水桶, 长筒头上装一曲柄。摇动曲柄, 绳就会在筒缠绕或松开, 绳端的水桶就会随之吊上或放下。它改变了桔槔的单向用力方式, 改为循环往复式地用力, 并且其力臂大大长于重臂, 比较方便省力。

辘轳出现以后, 深井的取水问题得以解决, 并逐渐成为北方地区使用最为普遍的提水机械。明清时, 出现了畜力辘轳。即在机械传动部分添装一平轮, 盛水器也由一桶增为多桶, 只要牛马等牲畜绕着立柱做圆周运动, 即可将井水不断地提上来, 提水深度达数十米。

2.3.4 翻车 (龙骨水车) (如图5)

翻车是一种由轮转动的提水机械, 东汉时始见于记载, 至今已有1 700多年。民间又称为龙骨水车。这种提水机械适合于近距离, 提水高度在1~2 m左右, 比较适合平原地区使用, 或者作为灌溉工程的辅助设施, 从输水渠上直接向农田提水。用于井中取水的翻车是立式的, 水车的传动装置由平轮和立轮两种以转换动力方向。唐宋以后翻车是比较普遍的灌溉提水机械, 提水效率较高。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详细描述了翻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绘制了不同动力的翻车图谱, 包括脚踏、手摇等人力翻车和依靠牛、马等作为动力的畜力翻车。元代以后开始出现以水流作为动力的翻车。明清时期还出现利用风力作为动力的翻车。

2.3.5 筒 车 (如图6)

这是一种利用水流冲力驱动的提水机械, 大约为唐代发明并广泛用于灌溉提水。用水力取代人力或畜力, 这是提水机械上的重大进步。由于筒车要求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 因此常常需要修建导流堤、拦水堰等辅助工程设施。汲具一般为竹筒, 固定排列在水轮上, 水轮既是动力机械又是工作机, 以水力为动力, 冲动水轮自动运转提水。其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且维修方便, 在宋代已广泛使用, 一直延续至近代, 是中国农村比较常用的水力提水机械。

3 古代中国灌溉管理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很重视灌溉工程的管理。古代的灌溉管理包括灌溉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机构和组织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经费筹集使用等方面。

3.1 中国古代的农田灌溉法规

中国的水利法规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 当是各国会盟时制定的盟约规定, 各国在防洪和用水时不能以邻为壑, 损害邻国的利益。秦代的《秦律》规定在每年春节灌溉用水季节禁止“壅堤水”[8], 以确保河道堤防安全, 并保证向渠道下游输水。并规定凡遇旱、涝等灾情, 地方政府必须按要求及时向朝廷报告。公元前111年在倪宽的建议和主持下, 在关中平原开凿六辅渠, 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的土地, 并且“定水令, 以广溉田” (5) 。西汉末年召信臣在南阳主持进行灌溉工程建设, 也“为民作均水约束, 刻石 立于田畔, 以防纷争”

关键词:古代灌溉,灌溉农业,灌溉技术,中国古代

参考文献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

[3]姜涛.历史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 1998.

[4]王祯.《农书》卷3[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5]王祯.《农书》卷3[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6]王祯.《农书》卷18[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7]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礼仪知识之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篇三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一是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二是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乐文明的要义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些论述旨在说明,礼乐文明美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善的内容,而其中美是次要的,善才是主要的。孔子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这里,他就是把仁爱作为礼乐引领人向善的一个目标提出来的。因此,认识礼乐文明,重要的在于把握其中的要义。

礼乐文明中“礼”的要义有数端。其一,“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曲礼》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把“礼”作为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所以“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二,“礼”的重要作用在于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正义。其三,“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其四,通过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既强调了“和为贵”的愿望,又指出“和”不能单纯为和而和,不能是无原则的和,这个原则就是守礼。在彼此遵守社会秩序的情况下达到和谐,才是最美的境界。

礼乐文明中“乐”的要义也有数端。其一,“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乐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所不能免也。”指出“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其二,“乐”注重有秩序的协调。《乐记》说:“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徴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种人物,说明要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其三,“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乐记》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孝经》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礼记·乐记》)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记》说人受外物的引诱会丧失天性,产生贪婪、残暴、欺诈等邪念,于是先王制礼乐,用以调节人心。“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就是用“乐”之“和”,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礼乐文明的现实意义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用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可以加强社会的亲和力,并对人的社会化施予积极影响。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可以达到人性的平衡、升华,生发“礼尚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从而实现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4.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论文 篇四

【摘 要】本文从传统礼仪的主旨入手,分析了现代礼仪和古代礼仪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在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我们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封建糟粕,使传统文明礼仪能古为今用。

【关键词】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 主旨 融合 政治意蕴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的礼仪。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个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5.《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讲义 篇五

课程前言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 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前一段时期有媒体报道了收藏中国流失最多的大英博物管陈列了中国十大青铜器,其斑驳而久远的历史震撼了无数的观众,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铜文明代表着中国文明的第一次高峰,为何青铜会古老的中国出现?它的存在见证了怎样的东方文明?为什么它又消逝的如此的匆忙?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延祥教授,我们掌声欢迎。

欢迎李教授坐客《世纪大讲堂》,我们现在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的李教授短片。专家简介:李延祥,早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有色金属金属冶炼专业,1998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硕士比业,并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世界史、冶金考古、科技文献学、科技考古等,李延祥教授常年奔走在考古现场,通过对现场挖掘物的研究填补了多项空白,对进一步提示炼铜技术在中国文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王鲁湘:说起青铜文明我们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一幅雕塑作品,那幅雕塑作品名字就叫作青铜时代,我不知道为什么罗丹的这样的一个人体雕塑要命名为青铜时代?有什么寓意吗?

李延祥:我认为它这个寓意是代表着人类要走向新一个时代,用这行话讲就文明的时代。王鲁湘:文明的时代,我们在世界史的区分中间,经常以制造工具的材料的质地来划分大的文明阶段,你比如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为什么青铜时代为认为是一个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一次高峰?在此之前好像我们一般把它叫作蒙昧时代。

李延祥:对,现在普遍是怎么认为的,包括中国的文明、世界更古老的文明,比方说西亚的、北非的甚至新大陆的这些文明呢都有自己的一套冶金技术,主要是冶金技术它不是一般的简单技术,它和烧陶、打石器甚至琢磨玉器相比它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它动用的手段有物理的手段、有化学的手段,背后呢是有着成百倍成千倍增加的劳动力投入,有多少多少的工序的一起组合,然后有产业的链形成的产业网,再加上它的产品的分配和社会等级相关联,所以这些东西才导致了社会的组织的强化组织的扩张,微观管理的也是强化,所以这些东西实质上就是一个政府的职能,一个政权的职能。

王鲁湘:就简单地说就是青铜的这个冶炼和铸造,我们今天看上去这么如此简单的一个东西在古代社会它意味着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出现,这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出现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国家。

李延祥:对,国家或者国家政权的出现。

王鲁湘:国家或者国家政权的雏形,那么我们知道国家的或者国家政权雏形出现是我文明出现的一个标志物,重要标志

王鲁湘:一个重要的标志物,所以把它叫做是文明的第一波高峰。李延祥:对对。

王鲁湘;那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到中国的各大博物馆,特别是中原的一些大的博物馆,尤其我们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巨大的青铜的器皿,有一些是实用器,有一些是礼器那个体量都非常巨大,这个都是出现在商周时期是吧,为什么在中原的商周时期突然青铜文化,青铜文明好像是爆发式的出现呢?

李延祥:据我的理解而言呢它不是很突然的出现的,它是有很长的文化准备的,你比方说咱这个青铜器如果追它的祖型都会追到咱们的新时期时代以来留下的那些高等级陶器,所以这些陶器当年也是作为礼器的,但是它到青铜时代它直接转化为青铜的而且成建制分等级,所以它作为一个产品代表着社会的地位、社会的等级和宗教王权这都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华文明的最早阶段,大量的制造使用青铜器,这是一个象征。

王鲁湘:作为一个冶金方面的专家,我发现您的学术上突出的一个贡献就是您从一些这个考古遗址的现场,比方说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冶炼的,一个冶铜的一个考古现场,但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些炉渣了,就是一些炉渣了,然后您通过现场的炉渣的这种逆向分析,您能找出它的工艺流程,甚至能找出它的这个矿源来,这是您学术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跟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一个逆向过程。

李延祥:哎呀,这个事有点长了,青铜器本身是一个最终的产品就好像是一个,举个例子说咱们俩住在北京但是一般人你看不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从哪条路来的,但是我要是通过其他的路径来研究,找到你小时候在哪生存的一些证据才能说你是从哪来的,那么青铜器研究也是这样,我们更关心青铜器背后它的那些生产体系、它的物料供应来源,这样才能解释好多考古学现象。所以我结合我的学有色冶金的这个背景,我对冶金是相当熟悉的,那么冶金不仅仅是产生了最后的产品,作为这个财富等级的象征,它这个冶炼的过程中间还会扔出很多所谓想现在的观点讲就是废物了,比方说炉渣、尾矿这些东西,根据物理化学的一些原理它留在田野会经历一些变化,但是它的变化是可以追寻的,另外,它作为一种废物扔在田野上,不会有人再把它加工再利用,甚至连地方都不会挪,出现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是更准、更可靠,然后对它进行了正常的科学分析和一些特别的手段,就是说同位素的分析、微量元素的分析,试图构划出这个产业链,现在这个工作还在进行,基本上有一些结论,当然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自然科学的跟进,进一步补充。

王鲁湘:好,我们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教授给我们进行演讲会,大家欢迎。解说:青铜冶炼,人类冶金史如何诠释文明起源?中原文化统领华夏各族,青铜器制造工艺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暂而辉煌的年代它给我们的是怎样不朽的财富?《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一、青铜冶炼与人类文明起源

李延祥:我今天给各位介绍一下青铜与中国的古代文明,人类的漫长的历史根据使用材料的种类划分成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后来又把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然后到了青铜时代基本上这个概念就和国家文明联系在一起了,这三个概念有一定的互相关联,大家了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开展很大的一个自然科学和社科学结合起来的课题,叫做中华文明探源,现在进行第一期第二期,现在是第三期,目的是追求我们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面貌,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文明的概念。

那在世界考古学、历史学上,文明有基本上经济通用的这么一个定义,第一要有城市的出现,然后有阶级的划分,社会等级的出现,一般得三级以上,然后有文字、有宗教,这些都是通认的,另外,有学者后来提出来必须得有一套青铜冶炼技术,那么现在看来世界上古老的文明,最古老的文明,两河流域,今天伊拉克那一带文明、尼罗河埃及的文明,今天在巴基斯坦那一带印度河的文明,甚至新大陆、美洲、印第安创造的那几个文明,最后印加文明,也都有一套青铜冶炼技术。

我们知道中国是有很多很多的青铜器的,但是我们北方的草原上,各个民族边疆地区也有青铜器,也使用青铜,所以青铜在什么样的使用状态下、怎么冶炼的青铜才对文明有具体的、更大的贡献?这需要仔细的考察,所以我们这些年来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一方面,不是我个人或者是咱们学者就让我们来看跟破烂差不多的那些炉渣什么感兴趣,我们更关心的这些东西的背后隐藏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活动、社会的组织。

解说:中国早期青铜器如何反映当时的人类社会活动?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青铜文化的辐射怎样融合与发展?《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二、青铜冶炼与早期人类社会活动

那么说起中国,现在有个基本事实,我们找到了早期铜器,除了个别的小件,基本上集中在四千(年)或者是四千五(年)之间,而且我们没有明显的一个使用红铜的阶段,也不能划分出非常明显的像西亚、东欧、东南欧有将的近一两千年的使用砷铜的阶段,我们几乎上来就是青铜,这也有一个可能,就是说我们最早的冶金技术有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也好,欧亚大陆也好,通过一些中间的环节传播过来的这么一个技术,但是我们从四千从年开始上来就走了一条比较独特的、先进的这条路,和世界上其他的或者是咱们周边的那些地区明显的不一样,主要表现出两点。

第一点,这个青铜是拿来干嘛的?做什么?它是礼器,或者有人讲这容器,这个容器也属于礼器的系统,它是为宗教活动、政治活动和身份地位等级紧密结合起来的而用的,所以在咱们历史上留下了多少个名词,说皇帝最早采首山铜,然后铸鼎,鼎就代表了最高权力的象征,说大禹铸九鼎,大概是以向九州,天下分成九个州这个意思,有要夺王权的意思,就是说问鼎中原,说国家分开了,三国的时候要三足鼎立,都是这个意思,就是把这个鼎为代表的一系列青铜器,代表了等级、地位、权利、财富。

所以当时就直接记载国家的大事就两件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包括祭祀祖先、祭祀神灵、巩固王权这些东西,说穿了都是庙里面、祭坛里面用的,当然也给各贵族用,比方贵族钟鸣鼎食,所以他吃饭的时候有音乐、鼎食,用大鼎和各种各样的青铜器,至于说一般的老百姓基本上还是使用的石器为主,生产工具,木器,个别老百姓的自己的一根小铜针、小铜刀就很不错了,所以这个青铜器在中原它是和身份、地位、等级、财富紧密相连的。

所以青铜器的分配、使用,不是说随便就可以使用的,你有钱,你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你不敢使用青铜器,或者成组的使用,说王要是去世了,他的殉葬,所以周王九鼎,诸侯可能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王以下的士用三鼎什么的,反正级别越低你用的越少,你不可以越制,就是有九个鼎你也不敢用这个九个鼎否则的话你就等于说造反,那是杀头的罪,所以这叫礼,那么到了春秋以后,所谓礼崩乐坏,孔子念念不忘的说要恢复周礼,都是在这个“礼”上做文章,青铜器在中原“在祀与戎”,更大量的是做兵器,但是咱这兵器做的配方好、质量好,要和中原以外的比,也是在质量上绝对领先的,所以中原主要是做祭祀的礼器、容器,然后做些兵器,质量方方面面都很好,所以它是一个工厂化的、流水化的、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这么一个产品,这是在中原的这么一个格局。

那么我们周边也有好多青铜文化,甚至中原进入铁器时代了它还停留在青铜时代,也有

好多的青铜器,比方说在咱们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它的一些青铜器就是做装饰品,往人身上自己招呼,比方说戴大耳环,戴一个不够,戴好几个,我们考古上在这个内蒙古敖汉旗有著名的遗址叫大甸子,这个遗址出了一个大概是王后一级的、女王一级的人,10个手指头戴11个大戒指,就说明她是往人的个人表达、个人表现这样装饰品这个方向发展,然后做一些小刀、小剑都不太长,最长的青铜剑大概也就这么长,青铜短剑一般这么长,然后常用的有一个持柄刀,所以他这个人出来是青铜很多,那所谓青铜战士我们挖出来之后,头上身上全挎着青铜泡,有好几十,甚至上百,但是它这个东西就没有升成到礼器,也看不出来它明显的社会等级,有些战士挎得多一点,有些少一点,男的也有,女的也有,所以它这个产品就没有划分社会等级、巩固王权、代表财富这么一个意思。

包括西北也是这个样,所有中国周边这些民族没有形成这样一套礼器制度,那这样相比之下,中原的铜器要是通过某种渠道,比方说贸易、赏赐、甚至战争的掠夺,到了咱们边疆地区极其被珍视,有些墓葬挖出来你一看明显的看出来他把中原的东西都隔了好几代了,差了好几百年了,他还一辈一辈传,带到自己的墓葬当中去。

青铜器本身作为礼器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中原的体制、中原的意识形态,所以在夏商时期,中原中心这一套观点也好、认识也好得到了彻底的巩固,在夏商之前,中原是中心,但是山东也有中心,长江中下游也有,辽河地区,辽河上游也都有地区的中心,他们也都是向着文明的方向在不断地发展,但是最终这些中心都取消了,就留下一个大中心,我们中国的河洛地区,黄河和洛河那个地区,伊洛河一带,今天洛阳东边那一带,从此最早的中国就在那定鼎,然后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这关于青铜器,青铜用来做什么中原和周边地区有重大的区别。

再一个,就是这青铜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有重大差别,青铜是两种东西全在一起成的合金,铜和锡,那么铜是比较多的这么一个矿产,只要有大山一般会有铜,你比如说离中原比较近的晋南,中条山,然后长江中下游,除湖北的大冶一直到南京,这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山东也有,沂蒙山和山东半岛上都的铜矿,西北地区那就不用说了,东北地区都有,但是锡矿比较缺少,尤其是中国的锡矿,要不是分布在非常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要不分布到比较北,那哪儿?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北边的,大兴安岭的南路,那是长江以北巨大的锡矿带,多金属共生的矿带,要么就在东天山,所以中原现在锡产在哪?都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那么说了这个锡产在哪儿你都没解决,你怎么能谈中原的生产体系呢?是这样,锡这条链我没找到,但是我找到铜的那一条链了,而且铜那条链一点锡都没出现,所以我能推断铜

这条链出现了一定有一条单独的锡链,所以我现在才敢这么说是一个初步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不会轻易就能推翻的。为了探讨青铜冶金生产的过程和它的生产的体系,我们从1987年开始,就在三个主要地区,一个是中原地区,就是以中条山为中心的晋南地区,然后是以黑水河、党河、疏勒河为中心的河西地区,就是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再一个是以赤峰为中心的辽西地区开展普查工作。

刚开始普查的时候没有经验,找到是全是晚期的遗址,所以根据考古学遗址分布的一些规律,我们才知道,一定要在矿区周边要作详细的工作,到现在大概发现将近一百余处属于四千年或者比四千多,距今三千五百年这些遗址,在中原大概有十来处,在东北发现了两个文化的东西,早期晚期有二十多处,然后西北地区有十来处,剩下在关中地区在其他地区都有。那么为什么就在这三个地区在干活不在别处地区呢?比方说在长江中下游你自己都说了那是巨大的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有数以百计的古矿业遗址,但是大部分集中在商代晚期以后,然后春秋战国到汉代是一个开采高峰,后来又到了唐宋是开采高峰,它那个地方可能有早期的东西,但是非常难查,另外它也没有更好的考古学的大背景,所以它工作还要以后做,另外还剩下一个地区,山东地区,我们正在安排。

解说:严格的礼制约束使得青铜的冶炼有着怎样的规律分布?信息的传递与交汇,文明如何被传承?《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三、青铜冶炼的分布规律与文明传承

李延祥:那么这些遗址查完了,做咱们的冶金的常规检测,比方说他炼的是什么?是什么水平?那么三个地区显示出三个格局,中原地区,在中条山周边发现的遗址,清一色拿氧化矿石炼红铜的,炼出来东西就是纯铜,而且在本身的遗址上没见有进一步铸造成器的强有力的证据,只有个别遗址出现了很小的石范,可能是拿自己炼出来的铜直接做了个铜锥子什么的自己使用,那么它的铜都哪去了呢?

那么我们现在又在中条山地区,很早就知道还有两高等级的遗址,一个是在黄河边上小浪底水库,在垣曲县有一个叫垣曲商城,另一个在中条山的西北,叫夏县叫东下冯这两个是大城,有城圈的,都是具体数我记不住了,大概上百万平米的大城,在这里边就出现了青铜器的铸造做法,就见到了青铜,锡料已经被引入了。

然后更高等级的遗址就过了黄河就到了夏商早期的那些怀疑是夏的王都,二里头遗址,然后旁边还有个偃师商城,再晚一点,郑州商城,王家的后院全是大青铜,就有一个大青铜器的作坊,里面就生产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所以这样我们就看到中原是把冶炼和青铜器的铸造是分开的,锡和铜这两条链也是分开的,它分开代表着后边有一个管理、有一个制度,你能炼铜的地方,低等级的地方你是不可以造青铜,你要造青铜等于说你就是在造反,你越礼越制了,所以这个等级很清楚,所以这背后就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在里头。

那么周边地区呢,西北地区就比较简单了,西北地区它是把矿挖出来,运出,也许是几十公里、上百公里,在黑水河也好、党河流域也好,河边找一个高台,比较适合人类居住,在那炼铜,铜炼完了炼到尾巴了,它就引入了一种含锡的、含铅的合金元素,直接造青铜,用石范为主的,用石头做的范,滑石为主的铸造小件青铜器,包括铜泡、铜锥子、小铜刀,所以它是把冶和铸没分开,冶炼就需要很高的工艺,铸造也需要更高的工艺,而且还有艺术性的东西在里头,所以这个工匠没有专业化的明显区别,炼铜的人也是那拨人,造小铜器的也是那拨人,所以它的结构就相对简单一些,这个结构我们现在做起来看,它大概两千年都没变,因为最早的遗址哄距今四千多年,最晚的遗址跟孔子一个年代,距今两千五六百年,还是那个格局,就是说大遗址先炼铜,炼完铜马上就在这个遗址上配青铜,然后就做一些小件的铜器,所以它这个体系就相对的落后。

那在东北呢,在辽西地区,辽西地区有两在青铜文化,距今四千年到三千五百年左右的叫夏家店下层文化,紧接着来的叫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两个文化的族属和这个生业形态不太一致,那么现在我们探明白最清楚的是后来夏家店上层文化,它就一个巨大的共生矿资源,这个地点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叫大井古铜矿,这个古铜矿我算过,粗略的最保守的估计,它开出过四千吨青铜,因为这个矿它就是一个铜和锡的一个共生矿,这个矿拿过来之后你直接炼就会得到青铜。

但是你炼好了,青铜的质量高,含锡量高一些,你要炼不好,青铜出来的少,都跑炉渣里面去了,就是这个锡都跑炉渣里面去了,青铜的质量也就差,所以它用这么一个共生矿,向着东南方向形成了十几个冶炼地点,每个冶炼地点都可以炼这个东西,炼出来数量很大,质量很差,造型很小,那些铜泡、铜刀,所以它更不会形成等级化,强有力的社会生产组织,它连那个矿源他都没有控制住,巨大的矿源好像是一个公共财产,谁想要,你是赶着牛、赶着马到那挖个矿石,回来在自己的冶炼厂里就炼,所以它这么一个体系之下,不可能对社会组织、对政权的管理体制产生多大的影响。

几个地区比较下来,只有中原这个体制最发达、最复杂、也是最严格,它的产品也是等级最高,然后在产品的分配上也是和财富、等级、王权结合在一起,那么这样一个东西它客观上就会导致背后的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它的强化、它的扩张。

这个青铜冶金它不是一般的物理的加工,你要琢磨玉器,咱们有很长的玉器使用历史,古人也非常推崇玉器,但是玉器它就没有青铜这么一个作用,玉器到山里也开矿,也用一套采矿的石锤子之类的,但是它运里自己的老家,主要是艺术家慢慢的加工,你想弄快了也弄不了,然后一个简单的物理切割。

那么你要造青铜的时候,你首先要开铜矿、开锡矿,那么这个铜矿品位现在讲你能够达到5%,那这工业上乐得不得了,现在每个矿区你下去探,它的矿外里面也就是是1-2%,然后你要想开这个矿石,开100斤矿石你得开出2000斤原矿石开,你要是100斤铜的话,然后用手捡,把它品位进一步提高,提高到40%-50%才可以进炉冶炼,以后冶炼过程当中又得造渣,在铸造的过程当中还得制范,整个这一套下来,它的成本是几百倍的升高,调动的人力、物力不是说十个人、八个人就行的。

你比方说造采矿的石器,某些遗址上一见就数以千计,一捡就捡半汽车,那个东西都是一点点凿出来,凿成一个压腰状的,然后你要冶炼的时候你还得烧木炭,砍伐森林,整个这一项下来就是说,在微观上讲,它要一个工厂内它要有一套管理制度,有各个工序的衔接,彼此配合,这个你要是管理不好你的成本就要上升,甚至你就炼不成,那个铜你就炼不出来。你比方说冶金你要鼓风,这个风你要鼓不好或者说是你间断了,那保准是炼不出来,这是在微观上它要强化、加强企业的管理。

在宏观上你地区和地区之间你还必须得有联系,从矿区到冶炼区,到铸造区这是挺长的一个链,这中间必定有一个政府的组织在背后来策划它、管理它,那这样一个因素就是导致你地区和地区之间你必须得交流了,否则你别炼青铜,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地区你必须得交流,住在这个地区的人,在考古学上讲,考古学文化你必须得互相交流了,这是推动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要素。

那么这个链现在我们知道最长的好几百公里,这是铜的这条链,锡的这条链我们还没找到,但是中原缺乏锡,锡的这个链可能更长,也许触角就伸到了更远的矿区,然后铜的来源可能不是一个,锡的来源也可能不是一个,几条链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网络,最终在王权的控制之下,所以是新的产业、新生产力要素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组织机构的强化,这些东西得到一定的强化就是表现在王权的扩张、王权的强化、政府组织机构的强化,这是文明产生的重要要素。

所以我的这个观点可以推解为文明产生的冶金论,因为以前有人就提出过文明产生,特别是针对中国的情况,说是治水论,也说两河流域,也说古埃及,说是因为人要生产农业,要治水才能形成这个文明、形成政府组织,那么我发现这个治水论,至少我觉得在中原不是那么有证据,因为传说是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治在哪里去了?治的是渭河?治的是汾河?

治的是黄河?三门峡?那几个什么柱子真是大禹干的吗?甚至大禹有没有其人这考古学上都难证,反而我们这些东西是经过向十年来这考古学上,山山水水,一点点找出来的,而且中原和周边地区的重大区别我们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说得很清楚的,所以我说我这个观点可以归结为中原文明产生的,也叫冶金论。

我们给大家汇报就这么多,谢谢各位。

解说:青铜冶炼技术的文化传播模式是否也适用其他文明?铸范技术如何将人类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铸铁时代?如何从冶金史的角度诠释青铜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四、访谈

王鲁湘:非常感谢李教授精彩的演讲,听李教授演讲以后,对于文明产生的原因我在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们知道,过去就像李教授刚才演讲的结束的时候说的那样,我们很多的历史学家,包括像著名的黑格尔在内,都是提倡一些大河文明,然后产生一些大的国家制度,是因为有一条共同的很长的河流,需要的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共同治理,否则的话上下游之间在不同的季节里头会因为水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争,因此需要有一个更高的管理者来分配这种水资源所以产生的,包括洪水时期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来领导人们共同抗击洪水,所以才产生了复杂的国家组织。但是李教授提出的这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复杂的我们的文明的形态的出现,实际上是导源于我们冶金把人类带进了复杂的社会的文明的组织,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那么我想请教李教授,这个观点只是对于中原文明适用呢?还是在整个世界的其他的地区,你比如说古埃及地区、两河地区,包括后来我们发现的新大陆,印加地区也适用您的观点?

李延祥:我觉得我这个观点以中原比较适用,为什么?咱们老老实实承认我们的文明起源比较晚,我们的文明产生的之初受到外来技术的刺激,这个技术主要是青铜冶金技术,也包括其他传来的一些东西,比方说骑马、驶车、麦子、大麦小麦这都是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慢慢传播过来的,所以这样这个冶金技术传进来之后,它的冲击力就更大,所以咱们二里头时候就开始就很清楚的把这个礼器一下子把材质全换了,礼器这套制度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甚至器型都定了,但是它一下子就把它陶制全变成青铜制,然后以后用青铜把礼器给固化了,大家在遵守这个礼器,又扩张这个礼器,把它向周边扩张、传播,最需要青铜越造越多,青铜器的原料越追越远,原来可能就在周边,为了获得更多的锡,这个触角向着南方。

现在我们知道,大概在商代晚期就已经把手伸到了广西的北部,到了西周的时候说的更

清楚了,江南的锦锡,那别外没有,为什么就它那有呢?就奔着矿产去的,包括商代晚期,辽西的资源已经得到了利用,大的利用,商代的青铜器在辽西不断的出现,有时候像祭祀,几个地点一出一堆一堆的,这些东西在辽宁博物馆放着,这就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中原的王权为了获得这些金属的原料主动的向周边扩张自己的势力,周边那些矿产区也是为了中原这么一种需求,可能提供着矿产原料,然后中原的青铜器作为一个产品回赠给他或者是赏赐给他,才留在各地出现了中原类型的青铜器礼器、青铜容器,所以我等于说就是一个大的产业高度发展之后会导致政权的强化、文明的发展。

其他的文明,你比方说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的文明,它不一定非得是以青铜为主要点,但是它很早就有,因为珍稀矿产原料的开发而导致的贸易,比方说在两河流域,在今天土耳其一带产的黑曜石,它的贸易通道就很长很长,在今天的阿富汗它产的锡、产的表青金石通过一条很古老的商道,实际上就是咱们丝绸之路的西段,考古上叫霍纳桑之路,就把那些宝石、锡料都运送到两河流域,甚至到了古埃及,所以对珍稀矿产资源的追求、对它的深度开发对世界各国的文明都有影响。

王鲁湘:那么我们知道,就是在青铜,特别中原的大的青铜礼器出现的时候,我们中原的青铜文明和这些地区的文明,青铜文明最大的一个,我们自己独特的一个贡献,就是李教授刚才演讲的时候特别提到的,我在这再强调一下,就是青铜范铸技术在中原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华民国最早的伟大发明,因为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技术是吧?

李延祥:对,范铸技术产生大概的两条原因,第一我们是想把已经有了成型的陶制的礼器把它转换成青铜制的礼器,在造型上你必须得满足,这是有一个客观需要,那么这个东西你要想满足这个造型,这么样一个复杂结构的陶器、礼器,你要把它材质变成青铜,你要造型上你就不能用其他地区广泛用的石范,这个范你要能铸上,然后还能够打开,能够分开,分范,然后花纹什么的都做好,只有咱们黄土做的范是最合适的,再加上中国黄土是最不缺的、最细腻的,所以用这黄土搭积木似的,多少个组合,有时候是几十块范组合在一起,然后有内范有外范,有怎样加工花纹,一共有十多种方法。总而言之,用咱这陶范先做好,阴干,上陶窑去烧,有时候一窑就跟现在烧砖是的,烧出来全是陶范,只要这个东西来坏,我给它组合在一起,把青铜配好合金往里浇铸,浇一个是一个,浇一个是一个,所以一套范一个器,一套范一个器,不会有两件青铜器严格重复的,我是说虽然是一窑烧出来的,每套范都不一样,因为每套花纹都是单独刻的,所以你很难找到两件青铜器完全一模一样,所以它套那生产化的东西有流水线的意思、有工序的衔接,但是它不是说生产的产品千篇一律全一样的,不是,所以这套技术一个是把中原的青铜器造的精、美、高、大,对周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再一个它给我们留下一个更好的遗产,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古代的工匠就认为金属都能化成水,然后铸造成器,这个导致我们后来走向生铁冶炼,咱们中国炼铁,世界也炼铁,但是只有我们一起源的时候就把铁化成水,西方偶尔也能炼出来生铁,罗马帝国那个遗址里就有,但是他生铁不会用,生铁本来就是很脆,就是咱们农家那个铁锅就是生铁,你一摔就碎了,但是你要把它铸造成型之后,再经过一定的处理把它变成钢,就更好用了,它脱碳就可以成钢,所以这套范铸技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技术遗产,在铁器时代才真正的发扬光大了。

王鲁湘:而且对于中国哲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五行哲学中间,有一个叫做金生水,金克木,但是金生水,我们过去一直不理解金为什么生水大概就是从这个工艺来的。

李延祥:咱们是五行说,西方西腊就四行说,它就缺这个金,所以中国古代工匠就是说思想顽固也好,传统也好,老是认为所有的金属都该化成水,然后倒在陶范里一浇就成型,所以我们的铸造手段是为主的,一直到汉代以后才有一些锻造的东西出来。

五、现场提问

王鲁湘:好,我们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有问题要提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李老师您好,您刚才提到中原文明的冶金论,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个礼制,青铜器作为礼器,在商周时期成为礼器的主流之前,陶器就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陶器和玉器成为中原的礼器,那么这个礼器这种文化的形成其实是很早的,如果把它放在商周来看,冶金的确是推动它这个文明进一步发展,但是能不能说明它成为这个礼器上升到文明这种层次的一个因素呢?

李延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这个青铜器,这套礼制可能还存在,还在中原地区流行,还用陶器来做,但是中原地区可能和其他地区一样,比方说和山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并行的,它这套礼制不被人家所承认、不被人家所崇拜,甚至不被人家所接受,现在是它把它青铜化了,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震撼力才导致周边民族、周边地区接受它这个东西,从物的吸引方式上渐渐的在周边得到了认可、得到了崇拜,甚至它骨子里认为什么时候我要是有能耐了我也得到中原去。历史上各个民族进中原干嘛?要在中原做皇帝、要在中原接受中原的体制,甚至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习俗都主动的不要了,还得学中原那一套。所以我的解释为什么中原成为中心,中国文明不是随便说的哪个文明,在这一点上,这个青铜,这个生产体系和它的产品分配整整这一套是起了大作用,所以一个学说也好、一个观点也好,最好说出几句话突出你这个东西,所以我就说了,我认为文明起源在中国的冶金论,当然会的片面性,比方说文明是有各别要素,那精神要素老早老早就传下来了,农业方面的要素老早老早就传下来了,但是如果没有冶金这套东西出来,那些东西还在往下传,但是它上升不到文明,更成不了现今中国的,甚至东亚的一个大中心,我是从这个角度说三个字,说冶金论,因为这样容易传播我的思想、容易传播我的学说。对不对咱们可以讨论,甚至可以批判,都欢迎。

王鲁湘:非常感谢李教授精彩的演讲,青铜冶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青铜文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6.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 篇六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年来, 新课程高考越来越重视对此内容的考查。从题型看, 以选择题为主, 尤其是2012年均为选择题。从命题角度看, 主要是从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着手, 联系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考查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史;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对比, 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 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年来, 新课程高考对此内容考查较多。从题型看, 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以选择题为主, 而2012年浙江文综卷和北京文综卷各出了一道非选择题。从命题角度看, 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特点, 突出各国民主政体的特色, 突出代议制度民主政治的一般特征;考查过程中, 强调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根源, 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的能力的考查, 尤其重视政治与经济的横向联系。

3.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近年来, 此内容不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从题型看, 以选择题为主, 总分值相对较低。从命题角度看, 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考查较多, 对十月革命考查偏少, 专题内综合试题是主要考查形式。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来, 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从题型看, 选择题、主观题均频繁出现;图文并茂的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学科内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也有学科间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2011年有三道非选择题, 2012年均是选择题。从命题角度看,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往往与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命题。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考查, 要求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工业革命联系起来分析, 尤其重视工业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经济布局、大国崛起等内容的综合考查, 强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复习方法】

1.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复习时, 要形成一种认识, 理清两条线索。一种认识, 即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制度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两条线索, 一是希腊城邦的兴起, 雅典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过程;二是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其核心内容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英、美、法、德四国的代议制民主的核心是各国的政体。复习时, 要比较分析四国政体的特点;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英国政治制度确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美国政体对中国近代政体的影响。

3.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复习时, 抓住一条线索和两个重点。一条线索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革命实践;两个重点是实践的失败 (尝试) 即巴黎公社和实践的成功即俄国十月革命。具体而言, 比较分析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 说明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并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道理, 分析俄国和中国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时, 一要抓住一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二要掌握三个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三要全面理解一种观点:西方殖民扩张的双重影响。重点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结合史实, 分析说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综合解读】

1.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2.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的特征及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 统一性的表现。 (1) 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在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问题上, 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 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2) 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 一种是民主共和制, 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为目的。 (3) 三项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 二是法律化原则, 三是制度化原则。

(2) 多样性的表现。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 (1)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颁布宪法, 确立共和政体。但其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 法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 (2) 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 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其与英国政体不同,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而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与首相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3)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 否定了专制制度, 避免了少数人独裁,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 形成了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 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 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 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 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3) 在这一制度下, 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 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近代列强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新特点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 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 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工厂的规模比较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化工业, 生产规模都很大, 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 生产社会化趋势日益增强。

(3)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 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 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 但是, 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 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 发展也比较迅速。

5.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 背景:巴黎公社爆发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帝国主义阵营中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兼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胜利, 但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看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领导:巴黎公社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均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4) 对象: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是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统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 方式:都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道路:巴黎公社是夺取首都这一中心城市, 十月革命是从城市到农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到城市。

(6) 措施:推翻旧的政权或国家机器, 建立革命武装。但巴黎公社没有注意建立工农联盟, 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土地改革, 发动农民。

(7) 结果:巴黎公社失败, 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8) 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 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热点链接】

1.材料

201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世界大选之年, 也是重大政治活动频繁发生之年。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均有重大的政治事件, 中共十八大召开, 俄罗斯、法国、美国总统大选, 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等。

2012年3月4日, 俄罗斯总统选举开始。5月7日, 新总统普京宣誓就职。

2012年5月6日, 法国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战胜时任总统萨科齐, 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2012年6月4~5日, 英国迎来了隆重的女王登基60周年的钻禧庆典。自1952年登上宝座以来, 8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是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虽然她头戴着帝国的王冠, 但国家的权力却掌握在其他人的手里, 不过她始终是大不列颠这个古老王国走过60载永恒不变的象征。

2012年11月7日, 美国迎来四年一度的大选。美国实行总统制, 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两位候选人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结果, 奥巴马成功连任当选第57届美国总统。

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摘自新华网等

2.解读

热点材料涉及当今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尤其是各国的选举制度。高中教材与此有联系的是必修一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其中,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与此关系最紧密, 该单元也是高考主要考查的内容之一。

高考试题会从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 (含选举制度) 的创立与具体内容入手, 要求分析相关国家的政治体制, 造成其异同的主要原因, 政治制度的创新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民主平等、法治思想及其实践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创)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 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 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 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 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雄。”柏拉图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反对雅典抽签选举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2. (原创)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材料中罗马法主要强调的是

A.保护弱者B.父权至上

C.公正合理D.保护私产

3.“ (原创)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 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 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罗马帝国创新法律的直接原因是

A.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维系帝国统治

C.罗马帝国统治范围扩大

D.罗马帝国建立

4. (原创) 英国史研究专家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 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 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英国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最主要表现在创立和发展

A.政党及政党制度

B.内阁及内阁制度

C.议会及议会制度

D.分权和法治原则

5. (原创) 1839年9月, 英政府接到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关于中国禁烟的报告。第二年初, 曼彻斯特等地商会要求对华施用武力来保护其贸易利益。4月10日,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对华用兵军费案, 随后发动了鸦片战争。英国下议院能通过对华动武的议案主要取决于

A.中国的禁烟运动侵犯了英国的利益

B.英国曼彻斯特等地商会的极力推动

C.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工业国家

D.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6. (原创)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的建立, 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 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材料中“独立的共和国”最早是指

A.美利坚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英格兰共和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7. (改编) 钱乘旦先生形容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 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该材料主要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8. (改编) 1905年, 清廷派出五大臣出洋考查各国宪政, 最后提交的考察宪政报告中写道:“君权未尝减少, 而此间接政治, 既可以安皇室, 又可以安国家, 元首为其总揽机关, 皇室超然于国家之上, 法之完全, 无过于此者。”追根溯源, 该报告赞赏的最有可能是

A.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9. (原创)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D.发展社会生产力

1 0. (原创) 曾出使过欧美的张德彝在日记中记叙了亲历的一件事:“昨夜叛勇已入巴黎, 约千万人, 哗言鼓噪, 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 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 皆避往凡洒 (凡尔赛) 等处, 巴黎遂无主矣。”此事件应是

A.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 1. (改编)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 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 倡议签订和约, 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

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

1 2. (原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 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材料中的现象首先出现在

A.西班牙B.葡萄牙

C.英国D.荷兰

1 3. (改编) 观察下图, 四条曲线代表的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其中B线代表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

C.英国D.德国

1 4. (改编)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1870年以后)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同时发生

C.电力的广泛使用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1 5. (改编) 下图是某一时期欧美国家报刊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 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人, 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德等国人) 。材料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出现在

A.工业革命前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D.二战后的初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 其中第16题25分、第17题15分, 共40分)

16. (改编)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 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 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 (作为常设机构) , 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 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 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二“辉煌属于希腊”, 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 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 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 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巴黎所追求的, 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 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如果说巴黎公社超出了它正常的职责范围的话, 很抱歉, 那是它要回答凡尔赛政府的战争挑衅。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 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

材料四俄国当前的形势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并且可以随时撤换, 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 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公民大会体现的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借鉴了五百人议事会所遵循的哪些政治运作方式。 (8分)

(2) 依据材料二, 分析美国的做法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来维护民主制度的。 (6分)

(3) 根据材料四, 指出材料三所述“巴黎……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中“榜样”的含义。分析与材料三相比, 材料四在政权性质和人民权利方面有何变化, 并谈谈你的认识。 (11分)

17. (改编)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5分)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 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 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 这一切纯属碰巧, 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 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 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 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 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 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黄仁宇说“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 这一切纯属碰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并简述理由。 (9分)

(2) 你如何理解拿破仑称英国为“小店主的国家”?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6.A 7.C8.A 9.D 10.C 11.B 12.D 13.C 14.D15.C

二、非选择题

16. (1) 特点:主权在民 (把权力交给所有合法公民) 、直接选举 (抽签选举) 、轮番而治。 (4分) 方式:法制基础上的选举制, 集体领导的议会制, 任期制, 比例代表制。 (4分)

(2) 做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国, 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 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6分)

(3) 榜样是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实现城市自治, 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分) 变化:政权性质方面, 要求建立工农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权利方面, 规定了官员的权利和对土地的支配方式, 以及对社会产品生产和分配的监督方式。 (4分) 认识:这一变化说明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与巴黎公社相比其认识更加成熟,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4分)

17. (1) 第一种答案:不同意。 (1分)

理由:此处英国的现代化是指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 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新航路开辟以来,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兴起和发展, 并深入农村, 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强大起来, 其经济实力的增强, 必然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从中世纪开始形成议会传统, 其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成为英国人民同英国王权进行斗争的重要场所;16世纪开始的英国国教运动, 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战胜封建王权的一面重要旗帜。 (8分, 任答两点即可)

第二种答案:同意。 (1分)

理由:光荣革命后, 英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 它的出现有其偶然性。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及封建势力强大的产物;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经历了资产阶级 (以克伦威尔为代表) 与封建旧贵族 (以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复辟为代表) 的殊死较量, 最后, 在双方的妥协下, 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8分)

(2) 理解: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通过商业革命和奴隶贸易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金) ;资产阶级革命后, 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生产大量产品 (货源) ;然后以商品为媒介, 以武力为后盾, 打开世界市场 (销售) 。所以, 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6分)

上一篇:小小动物园400字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我心中的一处胜景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