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2024-07-06

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共14篇)

1.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篇一

C++入门:

《C++ Primer Ed4》 必读简称CPPP图书馆号TP312C/L33g4第三版评价更高,适合作为书架上的工具书,但是我推荐第四版,第四版更加适合初学者,适合作为进入C++的第一本书.《Accelerated C++中文版》 必读图书馆号TP312C/K15d2在阅读过上一本书后,就可以阅读这本书了,这本书被定位为具有实践性的入门书,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认真去读,收获很多.《Essential C++中文版》 选读图书馆号TP312C/L33g

这本书是CPPP的辅助,出自同一个人,但是CPPP非常厚,这本非常薄,只是把C++里面最需要了解的东西拿出来讲,因此作为选读当作入门的一个复习.《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必收藏 简称TCPPPL TP312C/B45中文名:C++程序设计语言特别版

C++之父所写,一般认为如果需要C++工具书的话不是C++ Primer第三版就是这一本,个人更加推荐这一本,书非常系统地讲解了C++的知识,特别提醒要看特别版.即使作为入门书很多东西都要看几遍才会懂.C++进阶:

《Effective C++中文版》 收藏电子版

C++学到入门后,关键还是多点练习,尤其是上面两本大不头中的代码的实践,实践的过程中,这本书就会成为你的助手,里面提供了很实在的代码编写经验,个人认为这本书作为电子书保存在电脑上比较好,查起来或者偶尔翻读一下都比较好.另外三本类似的书也值得看看:More Effective C++,Exceptional C++,More Exceptional C++

《C++标准程序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 必读 TP312C/M81

学习C++进入一段时间我认为就可以学习STL了,学习STL的必要性一年前franky师兄已经写过,如果你要学习STL,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教程,即使你不学习STL,看这本书了解一下STL还是很有益的.C++专家:

这部分的书我都尽量看了,不过水平还没到这里,不好过多评价.《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TP312C/L33g1

中文名《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

看了两遍,似懂非懂的,如果要以C++作为职业方向,这个坎是要过得,本书介绍C++内部是如何实现的,让你从底层实现思想了解C++,了解对象,多态,虚拟函数等等这些C++是如何做到的.《C++ Templates》和《STL源码剖析》

前一本书我在图书馆借过来看,不过还没太懂,至于第二本图书馆没有提供(信工资料室有),因此也没有看到,因为自己没有认真读这两本,不方便评价,不过这两本都是网上讨论出来STL方面的好书.C++其他书籍:

《C++沉思录》

很好的一本书,属于经验级书,里面提到许多C++程序员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也是平时没事就翻翻.《C++实践之路》

如果觉得入门书籍的代码还是有点难入门,这本书就非常适合,里面的代码作为练习比较容易,而且一步步跟着编写也能提高自己编码和对象思想.C语言部分:

《c陷阱和缺陷》

《c专家编程》TP312C/L61b

两本都是C方面的超级好书,把编写C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的问题和如何写出更加优良的代码都写得很清楚,无法作为学习还是应付笔试面试都是很好的书.算法,数据结构,编程方面: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必收藏!!!!!!!!!

当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居然还能借的时候有多惊讶,因为这的确是套非常好的书,推荐看卷2和卷3(查找和排序),基本上把经典算法都介绍得清清楚楚了,里面的代码很多是用作者开发的语言写的,阅读有些困难,我觉得重要的是掌握里面的算法思想.牛书,现在出到卷四了,整套计划出七卷,卷四新书室有,组合排序,不错,不过难度更高了.《编程珠玑》必收藏!!!!!!!!!

看了第一章你就会懂为什么值得收藏这本书,现在好像没什么人看这本书,但是这本好书经历了20年依然存在足见其实力了,书会一步步引导你对解决问题找到最好的做法.难度一章比一章高,我买回来看了2次,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的....《算法导论》

学习算法的教科书,图书馆只有英文版,如果想顺便学习英文的同学推荐借回来看,这本书就不会象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那么难,而且代码都讲解地很详细,学习算法必读的书.

2.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篇二

文体是教学文本的表达范式, 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依体而教, 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 才能避免“泛语文”“滥语文”甚至“非语文”的现象发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虽然没有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文体那么明显, 但每一篇文章在文体上还是有鲜明特点的, 只要具有自觉的文体意识, 我们也可以一眼定文体———古体诗词、现代诗歌、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说理文、科普文、记叙文 (散文) ……由于文体的不同, 我们解读文本的旨趣也就不一样, 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不一样, 选择的教学策略、进行的语文训练也肯定不一样。本文试以《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依体而教”。

一、依体而解, 正确解读文本价值

对文本教学意蕴的正确解读, 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更是提高三维目标融合度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基础之基础。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发生偏差, 必然会偏离甚至远离阅读教学的宗旨, 尤其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不同的文体, 其表达的主旨是不一样的:写人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人物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人物的特点;写事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事件的意义,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来揭示事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写景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景物的独特性,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景物的喜好。因此, 对于不同的文体, 我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指向, 也需要教给学生不同的解读策略和路径。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全文共12节, 条理清晰, 描写细腻, 情节生动。和教学参考书上一样,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将这篇课文的文体确定为“寓言故事”, 因此, 在解读这篇课文时就和解读其他寓言故事一样, 定位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寓意上, 即“本文主要告诉我们的是, 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是危险的”。

那么, 这篇文本的写作意图是不是仅此而已呢?这篇文本是不是一个纯粹的寓言故事呢?

从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分析来看, 显然不仅仅如此。我们首先来看看“百度”中关于寓言的定义:“篇幅短小,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以此来判断, 《螳螂捕蝉》似乎不能算是一篇纯粹的寓言故事。在《螳螂捕蝉》这篇文本里, 少年为了能够说服吴王而刻意创设情境, 通过故事晓以利害。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说者的少年虽不露声色, 但听者吴王却步步入局, 走进了“螳螂捕蝉”的故事中, 道理不言自明。这显然已经不再是寓言故事的文体风格。文中少年利用比喻的手法借“螳螂捕蝉”一事说明“攻打楚国”之理, 这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领悟的。

再从文本的言语形式上看, 文中为了表现少年的智慧,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描写方式, 特别是对少年动作与语言的描写, 其语言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写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用语特点, 明显不同于寓言“简洁客观”的用语特点。因此, 这篇文本具备了叙事性文本的话语特点, 既有细腻的人物描写, 又有完整的事件呈现, 其故事性不仅仅停留在“螳螂捕蝉”这一纯粹的寓言故事上, 似乎更具备了历史故事的叙事特点。

当然,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后面所提供的主要问题入手找寻作者写作或者是编者选编的意图。《螳螂捕蝉》课文后面提供的问题是:“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就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很明显, 吴王从少年的话中, 已经知道了“螳螂捕蝉”所蕴含的另外一层含义———攻打比自己弱小的楚国, 必然会导致比自己更强大的其他国家对自己的进攻。可以看出, 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 只是用来改变吴王治国思想的一个浅显却充满深刻道理的事件, 而这个事件正是改变吴王思想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问题设计, 已经完全跳出了寓言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理解寓意的单一目标。

因此, 对于《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来说, 不能简单地将教学定位在“寓言”上, 而应将学习少年规劝吴王的言语技巧作为教学重点。文中少年借寓言故事晓以利害, 说者虽不露声色, 听者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 少年用简短的语言权衡了利害, 道理不言自明, 让吴王豁然开朗, 这不能不令人信服。因此, 少年的劝是智劝, 是曲劝, 是巧劝, 是妙劝, 是语言智慧, 更是人生智慧。因此, 将寓言故事巧妙融入故事背景中, 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既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又学习寓言运用的环境, 才是这篇文本教学的重要旨趣。

所以, 在拿到教学文本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有文体意识, 要学会问问“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这类文章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 我们才能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 放大教学文本的价值, 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材料。

二、依体而教, 准确锁定目标与路径

不同体裁的文本, 其教学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分学段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年段、各种文体的教学要求。在第三学段中,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 在教学前, 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文本的体裁, 根据文本体裁确定教学目标, 并科学规划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如果将《螳螂捕蝉》一文确定为寓言, 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定位在理解寓意上, 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寓言体裁的文本篇幅短小, 内容浅显易懂, 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因此, 教学这篇文本时, 其教学目标就是了解“螳螂捕蝉”的含义, 说说自己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的感悟。我们可以采取“用寓言的方式教寓言”, 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分析因果, 揭示寓意, 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这样去教,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毫无疑义地指向对“寓意”的理解, 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应该是一种轻松的、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到《螳螂捕蝉》不是一篇纯粹的寓言, 而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本, 那么我们自然就要用“叙事类文本的教学要求”来确定此文本的教学目标。因此,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一是能复述课文 (借助提供的词语或者简单的提示) ;二是掌握“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含义, 并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 说说领悟的道理;三是学习前后呼应的写法, 体会首尾相应的写法;四是学习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初步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的法则。这四个教学目标, 前面两个可以是寓言教学的目标, 但后面两个教学目标体现了“依体而教”的原则。因为“体”是写人叙事的, 所以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还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一是文本布局谋篇之独特;二是少年劝说方式之智慧。

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 我们在教学此文本时, 就要将理解文本语言形式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少年在园中“转来转去”的场景, 从“毫不介意”“三个早晨”等简略的描写中感知少年的不正常的行动“终于被吴王发现”, 由此就有了故事的发展, 就有了少年与吴王的对话。少年与吴王的对话是作者详写的部分,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和赏析少年讲故事的精妙, 特别是其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步步推进、旁敲侧击的劝说艺术。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理解吴王的“恍然大悟”, 以及“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去教, 才能教出《螳螂捕蝉》的真“味道”。

可以看出, 不同的文体, 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知道, 教散文 (无论是写人的还是写景的) , 应该扣住散文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 品味其含蓄的语言、形象的表达, 在领会含蓄的主旨等方面下功夫。教诗歌, 应该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在了解意象的基础上, 在把握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主旨等方面下功夫。教说明文, 就应该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知晓说明用语的准确性。

三、依体而练, 精确选用语用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民教育》2013年第6期中的一篇文章在谈到“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时指出, “文体在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中应发挥出应有价值”。那么, 对于一篇教学文本而言, 除了共性的阅读教学要求之外, 我们还必须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 依据不同文体语言表达的特点, 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科学设计并组织训练, 给学生搭建语言文字训练的平台, 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将《螳螂捕蝉》作为寓言来教, 语言训练就可以安排复述。一般来说, 复述寓言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其记忆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言语思维空间, 在“添枝加叶”和“删繁就简”中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并在“添枝加叶”和“删繁就简”中与原文进行对比, 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这也是所有寓言故事可以采用的训练方式。

但是, 如果仅仅将复述作为《螳螂捕蝉》一课的训练内容, 那显然是远远没有体现这篇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 在教学时, 我们应该根据《螳螂捕蝉》一文“大故事中有小故事”的叙事性特点, 安排仿写性练习———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寓言故事, 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言说对象, 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 将这些寓言故事渗透到对话环境中, 像“少年”一样“劝说” (鼓励、肯定、教育) “吴王” (长辈、同辈、邻居) 。比如, 我们可以同样以“螳螂捕蝉”为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创设一个社会交际的生活情境, 将“螳螂捕蝉”这一成语运用到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进行仿写或者仿说练习, 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接与相融。

当然, 对于这一类的文本,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类似文本的拓展阅读,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 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因此, 当我们对《螳螂捕蝉》一文进行文体的识别与界定后, 可供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内容更加丰富, 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也提示我们, 不同的文体, 我们组织学生训练的点是不一样的。教学写人的散文,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揣摩人物描写的经典语段, 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学写事的散文,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体悟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之处, 练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教学诗歌,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类诗歌的收集与品析,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说明文, 让学生体验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训练用科学的、恰当的语言将事物的特点讲清楚。

3.“我们今天更需要这样沉重的书” 篇三

时间:2011年11月27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

与会嘉宾:孙世祥的胞弟孙世美,孙世祥的生前好友、《神史》中孙天主挚友的原型陈正彪,钱理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文化学者余世存、摩罗,作家李林栋、柳萌,《中国文艺家》主编许松林,《神史》出版推动者杨汝清,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李英强,导演王兵,《光明日报》记者王燕琦,文化学者十年砍柴,《神史》责任编辑高全军等。

王旭明:《神史》能在本社出版是一个巧合,因为语文出版社从来不出文学作品,这是我们社第一次出版小说。说实话,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近二十年来我离文学却越来越远。在我心里面仅有的一点念想就是,文学应该与所有的功名利禄绝缘。当我们社文化图书部的十年砍柴和高全军给我推荐这本书时,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我首先感兴趣的是,书的作者已经去世十年了。既然人都走了,那显然与功名利禄无关了。于是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书中对生活的那样一种真实的描写,一下子打动了我。算是一次“试水”吧,我们出版了这部小说。下面我们主要来听听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

孙世美:我介绍一下我跟我大哥交流过的一些情况、他对文学创作的观点。他说《神史》既可以作为小说来读,也可以作为散文、人物传记来读,或者当成诗歌来读也行。他没有将小说严格地定为什么样,即便在写《神史》的时候,他也在试图改变。他曾经想用《资治通鉴》的方式来改写小说,但是后来这个工作没有做。现在有观点认为《神史》不像小说。这个评价,我认为是非常对的。

《神史》肯定是小说,但是如果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小说的模式,来理解《神史》的话,你会发现《神史》又不像小说。关于小说的创作,我大哥跟我说过一个观点。他说小说必须要真实。他打了一个比方,来说真实跟虚构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用虚构的线把这个衣服缝起来,这样的作品既自己心里有底,也能够感动自己和感动别人。所以在写《神史》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完全以真实作为其生命力所在。只有做到一种真实,这本小说才有力量。这是他在日记中写的。他写完第一稿,第二稿写到八十三回,就没有写了。他觉得那些虚构的章节毫无意义,于是把那几章删掉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真实性的问题。

第二,关于《神史》的创作过程。一稿和二稿的创作,大概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有以下的作品作为铺垫:一个是高中的时候就写的,大概5万多字。有小说《散伙了》,有《红楼梦评》。后来他又创作了《天高但抚膺》。后来,他去发拉村作调查,写了《巧家有个发拉村》,交给当时他工作的《昆明日报》,报社没发。这些文本,在《神史》里面有集中的反映。

对发拉村的描写,即《神史》的真实性,来源于几个方面:一个是作者自身的经历,还有就是他在巧家发拉村的调查。在写作期间,每当他写不下去的时候,他就去农村爬山,天下的农村都是一样的,这是他真实的感受。

钱理群:我准备了一个书面的发言稿,题目是“我们今天更需要这样沉重的书”。五六年前,我应该是《神史》最初的读者之一,那时我曾经写过《这本书竟是如此沉重》一文。这样的沉重感。这些年一直在追逐着我,我也时时想起这本《神史》。

首先让我感到的是时代的沉重,特别是农民兄弟命运的沉重。我曾经说过,这本书写的是发拉村——中国西部地区农村日渐荒凉、日趋衰败的历史过程。不仅是土地荒芜、生活贫困,更是精神的贫困。问题是,这些年,这样的荒凉、衰败日趋严重。

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者)留下的最后梦想:“我有一个宏大的愿望,我要使这些贫穷的地方都改变面貌,都过上新生活。”这样一个理想,到现在,不是更加接近,而是更加遥远了。这不得不使人感到沉重。当下中国农村的状况,在座的比我更清楚,我就不说了。我只提一个我关心的问题。小说写到了中国第一代打工者,作者说自己就属于第一代打工者。我现在关心第二代打工者——某种程度上是孙世祥他们的后代:他们有着怎样的生存困境,特别是有着怎样的精神困境,这是应该得到关注、得到反映的,包括文学上的关注和反映。

第二个沉重感,是对文学的沉重感。鲁迅提倡“撄人性”的文学。文学可以有各种功能,比如说增加人的智慧,让人赏心悦目,但是我觉得,我们更需要“撄人性”的文学,能够搅动人类的灵魂的文学。

《神史》这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它是一个“撄人性”的文学,是直面血淋淋的人生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现在越来越少。我深知这本书出版前后,相当地寂寞,寂寞本身反映了我们文学的问题。这本书为什么不能进入评奖的视野呢?这反映了文学的一种状况。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歌功颂德、风花雪月的文学。我们必须有一个极其清醒的状态。一个国家有危机是正常的,但问题是在危机情况下是清醒还是不清醒。所以今天重读《神史》,会觉得它是一个弥漫于全世界盛世颂歌中的一个提醒:不要忘了中国苦难深重的土地,不要忘了中国苦难深重的农民。我在五年前对这部小说的作者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要说的还是这番话:

“这样一本与我们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沉默的国民’有着血肉联系的书,是有着坚韧的生命力的;这样一本用自己的生命写下的和抚育他的大地一样真实、厚重的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们应该特别感谢作者,也特别感谢作者的父母亲,因为他们养育了这样的好儿子,而且为儿子的事业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神史》作者孙世祥和他的父母,已经和巧家发拉山村的大山融为一体,我要向他们脱帽致敬。

余世存:刚才钱老师说到最后,有些哽咽。其实我对《神史》也有过两次哽咽的情况,一次是在一个研讨会上,还有一次是去巧家。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子弟,但是巧家的那种荒凉仍然超乎我的想象,所以我当时非常震惊。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把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向大家传递出来,当然这么多年,我们做的其实是不够的。

钱老师刚才提到了农村的状况,其实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拿出作品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验指标。我们这么多的农民子弟,我们

能不能为当下、为后世留下东西来,这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很多经济学家都讲,30年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中国农民的城市化,就是农民要进城了。到现在为止,大概有几亿农民已经进城了,但是还是有一半以上的国民是农民。而且据社科院的统计,中国大概有8500万的绝对贫困人口,如果用联合国的标准——人均每天一美元来算的话,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两亿。两亿人口加上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他们的生存状况,有人给我讲过,其实那个状况就是“还活着”。

但是如果我们的汉语世界,对一半以上的国民的描述仅仅是“还活着”的话,是不够的。这反映出中国30年来知识演进和积累的一个怪现象。我们视野中的汉语现状,是忽略了一半以上国民的,对他们只给了三个字——还活着。这30年来,关于中国人心,或者是中国人民,没有多少能够代言他们的作品。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神史》做到了。有不少从农村出来的作家,写农村题材的小说,可能更好看一点,但其实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已经很“油”了,他们可以把一个很重大的题材,写得让我们接受,让我们觉得是想象的那个样子。但是那个东西,我觉得它可能还是属于城里人的,或者是属于一种过于时髦的东西。可能像《神史》这样厚重的、更有原生态的作品,才配得上这么大一个国家和一半以上的国民。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他担心的事情就是他的作品能否配上他所接受的苦难。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够的。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才对这次革命进行论证,到1919年,鲁迅、胡适、刘半农这些知识分子和作家开始号召平民的文学,希望小说创作能够表达人力车夫、农民等人的内心世界。过了一百多年,倡导虽然有,但作品还是凤毛麟角。像鲁迅这样的作家,从文学史的演化来看,其实他还是一个旁观者,虽然他对人民或对平民世界是非常同情的平等眼光,但是他确实不在其中。就像今天在座的,我想大部分人也多少会脱离正在经受苦难和正在经验着的一种民众世界。那么我们怎么找回我们的平民性?这个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们很多学者,很多知识分子,其实骨子里面已经把自己跟平民剥离开来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我们这个基础中来,回到这个土壤上来。所以我认为《神史》是一个富矿。当时王兵导演问我有什么好的题材,我就向他推荐了《神史》。他也征询了钱老师的意见,想把《神史》拍成一部电影。我也是很感动,让更多的中国人,让中国的本土知识能够从这上面长出来,这才是立得住的。

杨汝清:《神史》这本书好像跟我有一种不解之缘,而且这么多年来,我对它的感情有点剪不断,理还乱。我看见它的第一感觉,是像一个地摊文学。但随着阅读,我多年来已经很少感觉到的文学体验出现了,从晚上十二点,一口气看到第二天下午五点半,把这本书全部读完了。我多次潸然泪下,这本书在我的深刻印象里,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更加让我感动。

这本书可以在我们心目中留下永恒的痕迹。这个痕迹会伴随我们一生,而且会让我们时时刻刻回想我们的农村。《神史》把一个真实的血淋淋的乡村呈现在我们面前,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读到这样的文字,虽不一定为作品感动,但一定为乡村的苦难感动,我们有义务为这个乡村和民族做点事情。

我看过了孙世祥几乎所有作品。他现在依然还有几百万字没有出版,在他短短的32年的生命里面,他是用生命的燃烧在写作的,他的写作就是他内心真实感受的喷发。他的很多作品非常粗糙,他本身并没有觉得这些作品将来会出版,他只是在写作,为了自己生命的一种写作。我不认为这个作品没有文学性,我认为它的文学性被真实性掩盖了,读者首先被真实性震撼。

钱理群:这本书遇到很大的阻力,很多人都拒绝,这里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文学观念出了问题。文学观念有一套东西,而这本书的很多地方都跟固有的文学观念不太吻合。作者把它看成《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中,文史哲是不分的。《史记》是史学经典,同时也是文学经典。科学观念传来以后,才有那么多学科分科。实际上回过来看,这一点至少是可以质疑的。

我一直觉得,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困难,它完全可以转化成一种精神的资源。而要表达中国的苦难,用纯粹的文学无法做到,用纯粹的史学也无法做到,我期待未来是一个文史哲的结合。将来真正要反映中国的作品,可能应该是文史哲更高程度的融合。《神史》这本书至少是往这个方面努力了,至少作者有一定的自觉性,他写文学就是写史,这个是很难得的文学自觉。

当然,我最初接受《神史》也是有点阻力的,因为它的叙述非常琐碎。但是这本书不像别的书,别的书是放下就放下了,这本书放下之后,又觉得不能放,让你拿起来。我是搞文学研究的,我很少经历这样一种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也许它的力量、它的魅力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这本书的挑战,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挑战,也包括对我们固有的一些观念的挑战。

李林栋:我在云南上山下乡过五年半,我也接触过很多贫穷的人,我能证实作者写的是真实的。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很不了解中国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写的是真实的,首先这点就很难,而且他更直白,更真实,更切近,更血淋淋,更震撼人心。

余世存:我想大家都知道文学其实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谈到跟书的隔膜状态,我想我们可以反观自身,看一下自身的文学趣味,看一下我们的文学欣赏停留在什么时候。《神史》这本书,它也可以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现代人的某种生存危机,甚至一种趣味危机。曾经有年轻人跟我讲:好莱坞式的影片结构已经带坏了现代人的趣味,所以我们现在看不了闷片,看不了文艺片了,即使看,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接受,我们更爱看好莱坞大片,我们的趣味已经被它定型化了。其实这个是不好的。我觉得《神史》让我们重新返回到某种源头,像钱老师说的文史哲的源头。为什么我们这些人能够接受这部具有震撼力的文学作品,因为我们的文学趣味可能被细分了,被小众化了。有人喜欢青春的作品,有人喜欢童话式的,而像《神史》这种包含有巨大能量的(我们可以断言它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不全是文学,因此跟我们的阅读期待产生了反差。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把城里人的这种生活暂时忘掉,进入这个世界,重新反观我们自身的人性,以挽救现代危机。不能因为这个危机离中国人的社会转型还比较早,离我们现在经历的这种社会繁荣还有点距离,我们就不去关心它。

陈正彪:我跟孙世祥是朋友,是同学,也是一个村的。我们村里90%的人都是南京移民的后代,我们对文化特别重视。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写有字的纸片不能乱丢,必须放到干净的地方烧毁。谁把代表文化的纸片乱扔,就说明这个孩子没有出息。

孙世祥是一个特殊的写作者,他在巧家二中教书的时候只有一间宿舍,厨房、宿舍、办公室都在里面。我去看他,他拿了一团腊肉,随便洗了就放在锅

里煮,然后捡了一些土豆烧,两个人边喝边谈诗。他跟我谈起来就手舞足蹈。屋里墙上贴的到处是诗歌。他是一个文学的浪漫主义者,非常忠诚的写作者。

在孙世祥有生之年,除了很少的几首诗歌发表以外,大量的作品是没有发表的,他的小说、散文,都是放在箱子里面的。他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成就一个文学的人生。有人说他有功利的目的,我不认同。我觉得他是一个浪漫的,甚至是悲情的浪漫主义者。

孙郁:我觉得作者的语言没有受士大夫语言的污染,很纯正,是一种内心流淌出来的原汁原味的东西,可能受到现代教育的暗示,但是没有受到大面积的污染。我们不能用简单的观点来涵盖它,而要认真分析。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让人感动的东西,有时间的话我想写一个读后感,可以深入地来细读一下文本。

今天下午遗憾的地方,是没有在文本上好好谈,都是围绕着外围的东西来谈。其实这个文本里面有一些话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我想起了贾平凹的一本书,也是写的农村,写农村的贫穷、人跟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以权力为核心的社会里面,农村社会温情美妙的东西都没有了。但是贾平凹毕竟是读书人,他幻想了一个世界,一个残疾人。他能够和花鸟草虫为伍,他写的小说,太娴熟了。《神史》这本书太不像小说,它是原生态的东西。相比之下贾平凹写的则太文学、太像小说了。我们现在需要一些不太像文学的东西,恐怕这种叙述里面会有我们生活中更原本的东西。如果和当下的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对照的话,它会以自己的特色突出出来,它有它特别的审美价值在里面。当然,这本书可能也有问题,由于作者年轻,由于其他一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会深入讨论。

王旭明:刚才孙院长有一个观点,我非常非常赞同,就是文本的解读问题。虽然今天我们没有深入地贴近文本本身,但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解读它。我是做教育的,如果以教育的眼光来读这本书,可以发现,书里面有很多内容是跟教育有关的。比如,主人公在学校里是刺儿头,他反对用公元纪年,不学英语,有些老师就不能接受他这样的学生。这些教育界的现象,不仅在农村中学,在全国所有学校里面都普遍存在着。作品中描写的那种老师、那样的教育氛围,我觉得不偏远、不古老。这给我们教学界很多启发,我感兴趣的是这些话题。当然不同的人对文本有不同的感受,相信不同的读者都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在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我说过一段话,下面也让我用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研讨会:

4.温暖的书阅读答案 篇四

春天和书和我,在一起,真好。于是,我再次想到一个问题。想到了书想到了读书。进而追问那个虽则浅近但却无法准确定义的问题――书是什么,读书是什么。我想,即使与书真诚地相处了那么多的光阴与岁月,直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是说不好书与读书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

1857年的某一天,一位叫福楼拜的法国作家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活着”。这话平实得像个不识字的长者轻捻须髯的脱口而出,但却一直触动着我内心深处的那片柔软。这话说得真是风雅极了――它涵养着的深意与智慧,我想也许读书人是可以参得到的――因为“活着还是死去”以及由此引发的如何活着如何死去,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

中国人也说得好。印象深刻的,比如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真乃一语动魄;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来可谓如芒在背;苏轼有“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迈;清人郑板桥则另有妙句:“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怪人”言“怪语”,却是惊人不浅。当然还有很多,诸如“黄金屋”“颜如玉”“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好是好,却有标榜、功利和挑逗之嫌;清代江南才子金缨的一则联语“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倒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毕竟,书也许就是温暖的;读书也许就是享受这温暖;读书的人也许就是为了获取这样的温暖――这算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了书,有了书的温暖,我想,我也就大约活在春天里了。因为,春天和温暖,其实比黄金与货币更稀缺更珍贵更美好更具价值,这个世界上高于金钱与物质的存在也还是有的,比如爱,比如情,比如健康、幸福与尊严。所以,我就常常感到我也是幸运的――多少还是拥有着这样一些“稀缺”的东西――也尝想,生命与春天和温暖相融相伴,那一定是充盈丰富、快乐安详的罢。

据我所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伟大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而发起“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每年4月23日),倡议“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不管年轻还是老去,健康还是疾病,富贵还是贫穷…… 都要把书作为自己一生的朋友(大意)…… ”在我看来,这不啻为全人类最温暖的节日。不知道别人怎么考量,我确是这么感受的。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感谢书,是书给予了我们这样的美好;所以我也想,我们应该把书作为一生的朋友,把读书作为一生的任务;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把读书作为我们接近伟大著作,接近伟大心灵,进而解读伟大心灵,进而获取伟大心灵的滋养以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再进而在伟大心灵光芒照耀引领之下,走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人生。至少是涵养我们温厚的文化气质、一种优雅的谈吐和风度……

那就让我们融入到书里去罢。也许我们不能伟大,但我们却不能拒绝温暖。

(选自《散文百家》20xx年第09期,有改动)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2.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春天和书和我,在一起.直好。(去掉句中的逗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句中的“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3.如何理解第四段中的第一向话“中国人也说得好”?(3分)

4.作者认为“接近伟大的心灵”,进而“滋养”并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上读书人应该重视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此.俅是如何理解的,请筒要谈谈(3分)

5.文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书或读书的我国古人的名句请你再补充—句(必须注明怍者)(2分)

6.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温暖、深刻的记忆。请写出你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书名或一

篇好文章的篇名(课内外均可).井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想启迪。(5分)

答案:

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1)去掉后意思无变化,但表达效果不如原句。原句用逗号舒缓了语气,起到强调的作用。(2分)

(2)“她”,运用拟人修辞.表现出作者对书与读书由衷的喜爱之情。(2分)

3.通过举例表明中国古人对书和读书的理解也是风雅,涵有深意和智慧的。

4.答案要点:可结合全文内容,联系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读书后境界的提高来谈。

5.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不写作者或不是我国古人的均扣分)

5.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 篇五

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几个故事。小时候,每天中午忙不迭地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然而,“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

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

按理说,《西游记》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

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最后来看《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上至王侯将相、学者大师,下至贩夫走卒、野夫村妇,无不为之痴迷。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年。

首先,尽管一千个人对《红楼梦》有一千种解读,但“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励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其次,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我当然不是迂腐的卫道士,生理卫生课也早已在学校里开设。然而,科学地了解人体构造及性并无不妥,但恰恰是文学读物中那些欲说还休、似实又虚的性描写最易对少年男女产生诱惑,“淫书黄书”之所以害人不浅的关键就在于这一点。实际上,脱胎于《金瓶梅》的《石头记》在最初传抄之际的确是被列为“淫书”而遭禁的,而孔子早就因为“少之时,血气未定”而将“色”列为君子三戒之首。在孩子的性教育上,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明不等于放任,引导更要注意方法和途径。今天,青少年对性的无知、不负责任以及与之伴生的校园强奸案泛滥,是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在内的世界顶尖大学都对此十分头疼。虽然社会各界和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却至今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

上面分析的是内容,单就文字而言,我认为也不一定适合孩子——特别是小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国演义》更近乎是完全的文言文,和现在的白话文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孩子读起来困难很大。即使勉强读下来也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看完故事了事。至于小说结构布局之宏大精巧,人物性格之生动鲜明,语言运用之神妙隽永,这些美学上的价值更非低龄儿童所能理解和领悟。

别害怕,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时间

最近我去旅行时,恶劣的天气困住了好几个目的地机场,使得许多班机取消或延误。已经换搭其他班机的我,坐在登机门旁,看到柜台处那位不幸的航空公司代表正被众人炮轰。大家似乎认定天气不好、班机取消、还有他们遇到的各种衰事都是她的错,每个人轮流把自己的不幸归咎到她身上,我看得出来她快崩溃了。 这时,一个小灯泡在我脑海中亮了起来:“有了!”我向来惯于顺从直觉,于是便站起身来,走到那排想给她难看的人龙中占了一个位子。我耐心等候着,终于站到她面前,她抬起疲惫的眼神看着我,额头因压力侵逼而皱了起来,她问:“先生,我能为您服务吗?” 我说:“能。”然后我请她在跟我说话时装出忙碌的样子。我告诉她,我来排队是要给她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在她打字时(我不知道她在打什么),我提醒她,当这些人都打算毁了她这一天,她的生命中还有其他真正关心她的人,她也有自己热爱的事物,能赋予她生命的意义,这些都远比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事更重要。既然如此,此刻的一切就没什么大不了,也不该让她心烦。

我们来来回回聊了几分钟,她则继续看似忙碌。 看她重新恢复冷静后,我知道她得回去工作了,我祝福她有很棒的一天,告诉她该服务下位客户了。她抬头看我,我看出她双眼中泛着微微的泪光。她说:“非常感谢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我微笑着告诉她,感谢我的最佳方式就是:当她一有机会,就再将这份善心传递给另一个人。 我之前曾提过,我小时候严重肥胖,高三时终于甩掉一百多磅。当朋友问我,是什么饮食发挥这么强大的减肥功效,我都告诉他们:“就是我持之以恒沿用的那种。”我试过几十种饮食法,最后终于固定采用其中一种,结果也很理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多常抱怨,而觉得吃惊或发窘,也一样要坚持到底。我把手环拿下来,又重新开始。只需要这么做--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移动你的手环。套用邱吉尔的说法:“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我是个抛接杂耍的表演者——我不是在形容自己聪明绝顶,每天都这么忙,身兼数职还能应付自如,我真的是抛接杂耍表演者,这是我的嗜好。我是从一本书上学会怎么玩抛接杂耍的,这本书还附赠了三个方形沙包,里面装了压碎的胡桃壳,沙包形状与填充物的设计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它掉下来时不会滚动。而这些沙包隐含的重要讯息就是它们是要被丢在地上的。

6.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篇六

作者|艾米

《活着》

作者:余华

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福贵的一生好像一个悲剧,但他却是幸运的,因为无论他经历什么处境,亲情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所以纵然他尝过那么多苦,回忆的时候却还是笑着的。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白夜行》

作者:东野圭吾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迄今口碑最好的长篇杰作,具备经典名著的一切要素:一宗离奇命案牵出跨度近20年步步惊心的故事:悲凉的爱情、吊诡的命运、令人发指的犯罪、复杂人性的对决与救赎……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她唯一一次没有伪装,是在光芒熄灭的时候。

从此,只剩她一个人,行走在永夜。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像少平一样做一个对精神世界一丝不苟的人,像少安一样做一个对现实生活脚踏实地的人。所以,平凡不是指你没有成就默默无闻,而是面对世上千般荣辱,还能踏踏实实活着。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里面很多喜欢的人物让我得到了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围城》

作者:钱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淨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百年孤独》

作者:9.2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7.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篇七

一、研究内容的整体性

如果我们把一篇篇课文看成一个个点的话,那这样的一类课文就构成了一条线,再把这样的类课文组合在一起的话就构成了一个面,乃至一个整体。“木桶效应”已被众多人所熟知,那么即使单篇教学内容的研究再深入,“语文教学的桶”也无法盛满水,自然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艺也无法得到全面提升,课堂效益也只能在低位徘徊。

(一)对小学阶段动物类阅读体悟课型的育人价值的整体思考

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提出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先要解决人与动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难体会教材编辑的良苦用心。叶圣陶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对小学生的成长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动物类文章的价值为:

1.阅读教学承载着识字的任务,因此,阅读此类文章同样要使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积累动物的象声词、成语、名言和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通过阅读体悟激发学生亲近动物,拥抱自然,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保护和敬畏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建构学生抓住动物的细节描写处和文章语言修辞处的阅读体悟的方法,提高其阅读体悟的能力。

6.了解相关文体的特点,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

7.通过学习此类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动物类书籍和观看动物类影视作品的兴趣。

8.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明晰了此类课文的价值,我们的视野就能得到拓展,形成大语文观。我们绝不会只教授知识,而忽略三维目标;我们也绝不会只关注课堂教学,而忽略相关的学科活动和日常积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研究品质才会提高,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因此,明晰课型的育人价值是提高我们研究品质和效率的前提。

(二)对小学阶段动物类文章的梳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越发感到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独立解读能力低下。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教师需要合作,把研究的视角进行聚焦,这样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提高研究的效率。

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中接触了大量动物类的课文,共计22篇。整体看孩子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特征,更多是契合孩子年龄特征,具有认识的功能。如介绍动物生长环境的,介绍动物生长过程的,另外还有一些童话和寓言等。这些文章寓于学生们需要认识的生活道理。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富有童真童趣。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这类动物的群像概括为:它们的外表是可爱的,生活是有趣的,生长是神奇的。

进入四年级,从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起,叙述的视角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转变为“人与动物”。动物已不仅仅是我们喜爱、欣赏的对象,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主题上也不再是对动物的外在的认识,转变为对动物生命内在的认识,对生命的讴歌。这样的转变旨在使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的语言描写变得细腻,尤其对动物的动作、声音、情态的描写以及对其心理的揣摩都显得细致入微。语言上大量使用修辞,使文章变得优美生动。这样的安排正符合四年级的孩子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征。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这些动物的群像概括为:它们的外表依然是可爱的,生活也是有趣的,但生命是充满灵性的,也是伟大的,应该用神圣的情感去敬畏的。

华东师大著名教授叶澜曾振聋发聩地提出:“语文也是讲究逻辑性的。”这样的梳理,本身就是语文研讨的一部分;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的点状思维和割裂思维,形成整体性、结构性思维,改变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诟病的“迷迷糊糊一大片”的积习;这样的梳理,我们能清晰明白教材的特点和年段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习得表达的方法。同样,这样集体的智慧也能弥补教师个体教材解读能力薄弱的问题。

当然,这样对教材进行梳理和重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样,教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高效,不就是实实在在地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吗?

二、对小学阶段动物类阅读体悟策略的整体思考

“体悟”之“体”是体验、体察、体会,是手段、途径和方法;“悟”是领悟、感悟,是结果、目的。阅读体悟就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确实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现象的深刻感受,对方法和技能的切实领会。体悟的策略有:以质疑促体悟,以感情朗读促体悟,以想象促体悟,以表演促体悟,以比较促体悟,以媒体促感悟。当然这些体悟的策略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思维是其内核,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是其关键。

那么动物类课文的体悟点又是什么?在写人类阅读体悟课型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人文章的细节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是我们体悟的关键点。方法是可以借鉴的,那动物类文章的细节处也是我们引导学生体悟的关键点。再加上动物类文章善用修辞,因此这样的语言也是我们体悟的另一个关键点。

体悟的关键点明晰,体悟策略了然,基于每一课的特点,我们学生学习的提升点也就清楚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迁移。古语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心中有整体的策略,不是“取法于上”的具体表现吗?目光远大才能走得更远。

三、研究过程的整体化

(一)环节的整体化

一个研究的过程包含“学习一实践一总结”。先看学习,听报告也罢,自主搜集资料也罢,把这些内容都和我们的研究专题结合,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整体。接着是实践,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课上完就“万事大吉”,缺乏必要的反思、对问题的聚焦,因此基于解决前期研究中的问题进行的二度抑或更多次的重建要紧跟。最后是总结提升,这更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把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存在意念之中,不能进行总结固化。因此在研究环节的整体化,也是保证研究效率提升的关键。

(二)研究分工的整体化

如今,学校开设研究课通常是个别教师的事情,其他人参与不够。研究课的整体呈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整体动起来。如能力弱一点的教师可以进行资料搜集,如研究课的教学实录的整理,研讨过程的记录。这些为反思和重建提供宝贵的材料。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进行试上,二度或三度重建,还可以进行异课研讨等,能力强的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提升。这样的研讨会促使学校教师整体研究能力的提高。

8.当代大学生需要阅读什么? 篇八

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和益处,古今中外的认同是高度一致的。有些国家甚至把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足见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阅读。“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说的是学习和阅读;“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说的也是学习和阅读,不过这里的“苦”字,似改为“读”字可能更准确;“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是指学习和阅读。阅读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科技文明进步、经济实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可以愉悦,可以修身,可以长才。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历史性地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近年来,两会代表就围绕全民阅读问题多次提交提案。2013年两会期间,115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了《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立法保障阅读,设立专门机构推进阅读,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报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付诸实施,中国也将成为把阅读提升国家战略的国家。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促进人们阅读内容的极大丰富,阅读自觉性的极大加强,阅读动力、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的极大提高,这些又会进一步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集中反映未来国家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当代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尤其是高素质和高能力的养成,需要能阅读、会阅读、多阅读,在阅读中培养素质和能力。

由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发布的《2012年全国国民阅读十大趋势》指出,2012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中,青年群体的图书阅读量较高,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群体是阅读人群的主体,如果再加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阅读量,则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阅读量占绝对数值。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大学生的阅读。

阅读的核心问题,在于读什么和如何读。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分类

阅读需求决定阅读内容。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专业阅读需求,第二,通识阅读需求,第三,职业规划阅读需求,第四,消遣阅读需求。

专业阅读是当代大学生读者群共有的、也是最为主要的阅读需要。大学阶段是当代大学生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他们崇尚“知识就是力量”,求知欲强烈,求新心理迫切,他们要把主要精力用于专业学习,在读懂学会教材的同时,还要阅读、查阅、学习大量与教材、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参考资料,这是当代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和必然要求。

通识阅读需求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基本的阅读需要,也是国家规定的当代大学生必修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统称为“两课”。

高校开设“两课”的目的,是使当代大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战略意义,也是必然的选择。

职业规划阅读需求是当代大学生基于就业需要,而选择的有关如何选择职业,和如何就业方面的阅读,也包括参加各种就业考试方面的阅读,这种阅读具有短时性。

消遣阅读需求是当代大学生的娱乐、消遣、丰富精神心灵的阅读,是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阅读,是一种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漫无边际的阅读。这种阅读模式也存在于其他所有社会群体。

21世纪是知识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全球化,尤其经济方面的全球化会进一步加快加深,世界各国正越来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知识时代和“大数据” 时代,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已经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比如有的大学在培养双学位或者多学位的本科生,本硕博连读等,有的大学创造性地开设《当代大学生诚信课堂》等,这都促使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内容变化和发展。过去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基本局限于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范围。在近几年的高等教学改革中,高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就在实施“本科教学路线图”),文理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复合型人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阅读本专业及其教学参考文献,也须阅读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献,以及通识类的国内外经典原著。文科学生阅读理化类、工业技术类(主要为计算机方面)图书,理科学生阅读语言类、文学类、法学类、政治类、经济类、哲学宗教类以及历史类图书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阅读的亮点和风景。在这些读物中,阅读原版或者改编版的国外经典著作也占相当的比例。

阅读内容健康、知识与趣味兼备的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期刊、专著和经典,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成熟、陶冶情操、拓宽知识、提高素养,发挥正能量。据统计,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史哲类书刊的人数达60%。比较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书刊有《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读者文摘》《演讲与口才》《世界名人传记》等。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需要更好的引导和拓宽

人类既善于记忆,但也容易遗忘;人类既善于辨别,但也容易迷失。“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实际揭示了人类记忆的本性,是有道理的。这也说明,人类必须不断阅读和学习,才能够不遗忘、不迷失,才能够与时俱进,继承创新,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

在信息时代和“大数据” 时代,一方面,是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是技术真正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一定要跟上这种变化,追逐这种变化,才能超越这种变化;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使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我们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纷繁复杂、大浪淘沙的现实环境中,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把握中国的现在,开创中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里阅读和阅读什么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在知识快速更新,信息不断翻倍,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要引导大学生从“浅阅读”“浏览阅读”和“快速阅读”中走出来,多进行一些“深阅读”和“慢阅读”,使大学生们的阅读更具有文化思想含量,使他们成为能思考会思考的一代又一代。

9.我的书小学作文 篇九

自从学校开始创办练习书法的课堂以来,我们确实在陈老师的手中学到不少知识,有许多同学的字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呢!

陈老师上第一节课时,就告诉我们写字要心静,因为练字本是陶冶情操,不能心浮气躁。然后又教了我们捏笔的姿势,要注意写字时的力度,要注意字的大小,字的位置……我全神贯注地听着,时不时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捏笔姿势,初次的学习方法,让我收获颇多。

可好景不长,一次,陈老师讲完了课便让我们开始练字,我就像往常一样,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练了起来。一小时、二小时……我痴迷般沉浸在书法的世界,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直至我的手臂有一些麻木了,手臂的神经像蹦极一样来回跳动。起初我还是想继续练下去。谁知,我的手臂根注射了麻醉似的,酸疼感愈发强烈。这时我开始认为练字是一件麻烦又辛苦的事。在以后的练习中我总是匆匆几笔,草草了事。

过了几天,我无意间看到了陈老师的一幅作品――苍劲有力,飘逸潇洒,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赞叹之余,他告诉我他的字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写出来的。面对他的话,我有些羞愧了,因手里那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打退堂鼓了,和老师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于是,我又重拾自信,继续努力练字,一边不好,再练一遍,纵使手臂再如此酸疼,我也毫不放弃,甩甩胳膊,接着再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的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哭泣的书小学生日记 篇十

原来我有一个爱惜我的主人,在我伴随他的日子里,他都是小心翼翼的爱护着我,上课时轻轻的把我翻开,下课后轻轻的把我放到书包里,他还帮我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书套穿在我身上,让它时时刻刻保护我不受到伤害,这让我感到很安全,每天都能快快乐乐的与他相伴,我很喜欢我的主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我换了一个新主人,他一点也不知道爱护我,上课时总是粗鲁的把我翻开,还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下课后把我随意的往书包里一丢,我身上立刻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疼痛,我不喜欢这样的日子,也不喜欢这样的主人,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后悔的,因为不知道爱惜书本的人是不可能和知识交上好朋友的。

11.小学生需要阅读的书 篇十一

一、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可见,让学生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當然,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根据学生的学龄段,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些童话、儿歌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些故事、优秀诗文等;五、六年级段读一些中端的小说,简单的说明文等,这样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认识水平读懂文章,从而有成就感,也就有了阅读兴趣。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故事大评比、美文朗诵比赛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形式,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有效阅读,培养能力

1、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刻意去指导学生学会高效地阅读文本,让学生知道初读、精读、赏读等不同形式所达到的不同目的。

2、其次要培养学生悟的能力。除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理解文本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读文本去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去咀嚼文字的滋味,从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

三、 注重积累,学以致用

孩子喜欢读,也学会如何去读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不,我认为,我们让孩子乐读,学读最后的目的还是让孩子能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在上阅读课时千万不能忽略了一个步骤,那就是积累,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好句的笔记本,要求他们每读到精彩之处,就要动笔记录下好词、好句,长期要求,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或言语表达上,就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我们要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探求,求其规律,让学生能在阅读教学课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12.WIFI时代更需要“深阅读” 篇十二

或许有人觉得,电子阅读的出现正是给了全民阅读一股助力。 殊不知,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当阅读只是在消磨时光时,我们便慢慢地懒得思考与探究,很多阅读内容“随拾随扔,过目即忘”。当阅读过多地变成群体间的“推送”和 “分享”时,个体的鉴别与批判就变得不再重要,大脑开始让位于手指。而电子阅读出版商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迎合大众低俗化的胃口,推送那些充斥着色情、暴力、穿越等荒诞不经的内容的产品,低俗化之风日盛,人们的阅读也就自然会陷入一种浅薄、庸俗、 无聊的境地。

再有,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日益构成挤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而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

电子阅读技术发源于发达国家,可为什么我们受到的对阅读习惯的冲击却比那些发达国家更为强烈?为什么电子化阅读在我们这里更容易攻城略地?

一篇有关日本如何成为“读报大国”的报道曾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在电子时代的浪潮中,日本民众为什么还能对纸质阅读保持忠诚?报道分析,对很多日本人来说,报纸绝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媒介,更是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日本报纸很看重读者的信任,一些地方报纸在与当地社区保持联系方面分外用心,力求满足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日本报纸很清楚,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会变得更加迅捷,但也会让信息变得支离破碎,而报纸能对这些事件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探究和反思,这种阅读需求并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减少。此外,日本报纸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读报感情”。 日本的小学和中学大多专门配备有新闻教育辅导员,从小就对学生实行媒介启蒙教育, 并指导学生自己办校报,学生入学后就与报纸结下不解之缘。各大报社还将报纸引进中学课堂当教材,以扩大报纸的影响。

在这里,完全可以将“报纸”置换成“书籍”。如何让更多的人养成亲近纸质阅读、经典阅读的“深阅读”的习惯,日本报纸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不无启示。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生活方式、阅读方式也同样是多元的,我们无须对电子阅读抱以偏见,但也不能对纸质阅读所面临的窘境无动于衷。如何让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和谐共存,甚至让电子阅读促进纸质阅读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出版部门需要推出优质的纸质读物,保证图书和报刊市场“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我们的国民则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拒绝浮躁的、猎奇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努力克服阅读和思想上的惰性。而这,要依赖于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学校以及文化部门的协同努力。“浅阅读”不应当成为我们阅读的主流方式,让国民更加亲近纸质阅读,也让纸质阅读能够进一步促进我们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轨道。

全民阅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Wi Fi时代,更需要摆脱芜杂、无效、无聊信息的困扰,好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浸润我们的每一天。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摘自 《渤海早报》2014年10月28日)

【阅读训练】

1. 请你用原文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 阅读文章,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给“浅阅读”下定义。

3.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 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请你补全横线上的一句。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 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 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 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_____________ 。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4. 阅读文章,请你谈谈对“浅阅读”的看法。

5. 请你仿照句子,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

深阅读似茗,需细品,需在风静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闲情;需在_____________;需在浩浩江水边想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 的豪放,深阅读,是一种更贴近心灵的阅读。

(李传鹏设计)

(参考答案见47页)

《Wi Fi时代更需要“深阅读”》参考答案:

13.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理由 篇十三

《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讲述了围绕小猪的奇遇引发的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思巧妙,图文并茂,语言风趣幽默,在轻松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微笑不止。本书文字作者孙幼军先生是我国第一位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的作家;本书插图作者裘兆明女士是我国第一位获国际安徒生插图奖提名奖的画家。

《蛤蟆将军和他的兵》这是一部如《玩具总动员》一样的优秀童话作品。有勇有谋却没力量的蛤蟆将军和他的两个兵——影星娃娃、双重性格的大头熊给伙伴们寻找治嫉妒的药,最后遇到了咳嗽爷爷,圆满地在屋顶乐园安家的故事。

14.大学生应该读的书 篇十四

1.《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

作者:哈瑞·刘易斯(哈佛学院前院长)

简介:家长可能会认为,被名校录取,就是对孩子成就的认可,未来孩子的美好前程就有了保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几十年来,大学为追求卓越的地位展开了空前的竞争。但是,在争夺优质师资和生源的过程中,大学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人。

2.《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作者:德雷克·博克(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

简介:我们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这本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八个目标”,即大学生应具备的八种素质。

3.《大学到底怎么读》 作者:周浩杰

简介:这本书展现和分析大学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规划、学习、专业、逃课、勤工俭学、互联网、恋爱、性、考研、留学、求职、毕业、创业、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理财、公务员„„

4.《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哈佛大学生成功访谈录》

作者:理查德·莱特

简介:作者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和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的教授、美国知名统计学专家。他历经十年研究,围绕“使每位学生都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这一主题,讲述本科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丰富个人的学习经历;如何在需要时寻求帮助;如何获得大学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建议等。

5.《完美大学必修课》

作者:任翀、张锐

简介:讲述两个北大学生的大学四年生活,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忠告。

6.《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一流大学顶尖学生的成功指南》

作者:卡尔·纽坡特

简介:作者调查了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等一流大学的顶尖学生,把他们成功的秘诀提炼成75条简洁法则。

7.《裁剪人生——探寻大学生毕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之路》 作者:许轶等

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斯蒂芬·柯维

简介:以上两本书以案例讲述如何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及如何管理时间、分配任务等。

第二类:关于社会、生活、心灵和成长

《灵魂的事》,史铁生著;

《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著;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著;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

《培养心情与人格》,国际教育基金组织编著;

《人性的弱点》,卡耐基著;

《血酬定律》,吴思著;

《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第三类:与思想家为友、与真理为友

国学经典推荐:

《论语》 《孙子兵法》 《周易》 《诗经》 《孟子》

《庄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笺注》

《红楼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国史大纲》(钱穆著)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西方经典推荐:

《神曲》(但丁著)

《理想国》(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

《四大悲剧》(莎士比亚著,曹末风译)

《思想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

《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译)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著)

《物种起源》(达尔文著)

《飞鸟集》(泰戈尔著)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世界史纲》(威尔斯著)

《蒙田随笔集》

上一篇:申报工程师论文下一篇:春天放风筝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