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精选12篇)
1.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一
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问题与反思
匡国丽
修水县版权土面积4504平方公里,约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占88%,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农村。但长期以来,由于修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了修水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扭转,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影响我县农村中小学发展因素
1、办学条件滞后。
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地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实施“校安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薄改工程”、“改薄工程”,大大地改善了我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上实现了学校“楼房化”,但大部分学校校舍依然紧张,教育教学设备大部分学校还没有配备。虽然有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但也只是基本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真正投入到教学设备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影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时值当今课改的热潮,教师在没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学校没有电脑室,很多偏僻、小型的学校甚至连电脑也没有,即使有电脑的学校,大部分也上不了网,教学得不到新信息,这严重地制约了课改的推进与发展。
2、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近些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和扶贫移民政策实施,农村很多学生向县城拥入,于是乎县里便向农村学校招录教师,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让农村学校“干瞪眼”。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转,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农村学校也成了县城教师的培养基地。现在农村学校大部分是80年以前的民师转编的教师和刚从学校毕业的特岗教师。80年以前的民师转编的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和文化素质偏低,教师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教师教法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有的甚至还不会使用电脑,更不用说做课件,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应付起来还真是力不从心。就特岗教师而言,因为准入制度的原因使得好多特岗教师的专业并不对口,很多学校连一个专业的音、体、美教师都没有。同时由于我县面积广,人口居住分散,学校网点多,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从而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白天只有上课的时间,还要抢时间改作业,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没有机会进行研讨,没有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并且大部分学校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的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加之学校教师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部分教师工作作风散漫,得过且过。
3、学生条件低下。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大多数留守儿童行为古怪、表现固执、顽固不逊、纪律涣散。二是学生从小生长在农村,见少识小,视野狭窄,其本身就比城市的学生劣势了不少。现如今推广的高效课堂中的“导学案”中的有些环节,靠学生的能力是根本完成不了的,更何况农村学生家中有用于查找资料的电脑几乎没有。三是家里用于教育投资完全是一片空白。我做过问卷调查,有课外书籍的比率只占百分之十几,其余都只有几本教科书,或者是学校统一征定的一、二本课外读物。四是农村部分孩子在同一年龄阶段,走进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几年以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也会出现很大差异。五是大量优质生源流入县城或者其它教育资源较为富集的学校,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外流。
4、家长观念陈旧。
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加上部分家长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如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以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太高,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尤其是一些本是社会的问题,比如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等等,导致孩子行为不端而凸显,社会和家长因此责难学校,认为就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二、突破发展困境的对策
1、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1)、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变过去人、才、物等资源向城镇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薄弱学校的治理,使农村薄弱学校能够获得比城镇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补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步伐。
(2)、大力解放思想,开放意识,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学校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办学资金。首先,要挖掘内部潜力,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其次,要解放思想,广泛开辟资金来源,主动联系骨干企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动员他们积极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强弱联合,充分利用重点学校、知名学校的辐射作用,以帮助和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2、健全农村小学管理机制,落实农村教师优惠政策。
一是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可以采取先培养部分业务骨干,带动其他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以教师流动和培训为切入点,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均衡城乡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对口帮扶。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让农村
老师享有和城里老师同样的待遇和尊严;让农村的老师进得来、留得住、待得长。同时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宣扬“正气”,消灭“邪风”。通过学先进、立榜样等方法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不良思潮并及时解决,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三是强化农村教育的制度管理,制定农村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以“示范性学校”建设为契机,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五是强化农村教育宣传,广泛宣扬农村教育的新成绩,宣传农村教育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个性得以张扬,品德受到传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之目的。
3、加强农村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加强农村学生的监督管理力度。学校和家庭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空间的差异,代表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路和教育途径。家庭教育既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从教会孩子的生活常识开始,逐渐过渡到教会孩子在做人中学会做事;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是有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无论从教育时间和精力上讲,还是从教育对象的情感上来说,家庭教育都占有特殊的优势。孩子的道德意识、法纪观念、行为习惯等诸方面的形成,始终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农村在大力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精
神文明建设,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学校却是在中途接过这块毛坯进行继续塑造和加工,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始终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密切配合,倘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缺乏社会环境教育的感染,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努力拓宽家庭教育的路径,落实家庭教育措施,全方位奠定孩子的智力、品质和能力基础,为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保驾护航。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互补作用,才能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4、关注“留守儿童”,创建家长学校。
农村大约50—8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创建好家长学校,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长远性,而且事关农村的持久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健康、有效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是复杂多样,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探索、实践和创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得到改善才以成为可能。
2.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二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状况调查,反思
由于我市2008年所有高中实施新课程, 因而通过此次调查活动, 来研究宿州市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 发现实际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存在差异, 从发现的问题出发进行思考帮助数学教师更好地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标中的一些要求.
一、调 查
1. 调查对象: 我市部分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及部分数学教师.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对宿城一中、实验中学、宿州三中、砀山中学及祁县中学共发放500份问卷, 回收497份, 其中有效问卷459份, 回收率99.40%, 有效率92.35%. 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调查对象有省、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 也有非重点中学的学生; 有市区学生, 也有乡镇学生; 每个学校实验班和普通班各调查50份; 同时, 这些学校未进行文、理分班, 男女学生的性别比例是基本平衡的.
3. 调查内容: 问卷的基本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 调查结果进行百分比统计处理, 均保留两位小数.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60%以上的同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兴趣, 其中激发其兴趣的主要因素为大自然、数学实践活动和新科技, 这是数学新课程能够开展好的先决条件. 在此状态下, 相信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本学科的发展充满信心与希望!
可以看到, 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活动中, 有50.70%的学生仅听说过课程改革, 对其本身并不了解, 甚至8%以上的学生没听说过或没兴趣知道. 从学习动机一栏可以看到:31. 68% 的学生学习数学是迫于升学压力, 还有17. 6% 说不清, 仅有22.57%是因感兴趣而学习数学. 可见, 高考仍然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考什么就学什么, 当然他们就不可能朝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新课改的实施只是完成了表面部分, 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地了解并接受课改内容, 才算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使新课改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习态度方面看: 无论是学习数学对个人的作用还是学习数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 都有75%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很重要的, 这说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重视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 但是当问及学校是否组织过与数学课相关的课外活动时, 60%的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 而且即使组织此类活动有56.31%的学生一定参与, 33.75%的学生偶尔参与, 9. 94% 的学生不参加. 简单了解原因发现: 主要是因为课业负担的问题, 不少学生如果课业负担重就会放弃这些活动;一定参与的学生是因为能够巩固课本知识, 甚至少数学生想趁此“捞”到玩的机会.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 高中数学的课外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 要改变这一现状, 还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与支持.
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包括家长的态度、学校资源及社会资源等许多方面.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评价者和宣传者. 然而, 调查显示: 仅10. 43% 的家长对学生的数学学学习“非常关心”, 20. 86%的家长“从来不过问”. 家长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我们所希望的, 有待提高. 对于学校资源方面: 46% 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环境需要改进, 22% 以上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需要增加, 1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是多选, 选三项和三项以上的学生占14. 4%. 可见, 学校中学习资源的软、硬件都是需要改进的.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是新课改的最直接参与者, 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 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关键因素. 教师不再是“教教材”的教科书的忠实的执行者, 而是“用教材教”的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 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 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 只有“深入”, 才能“浅出”, 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发现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才能探求引导学生体验求知快乐的快速通道,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另外, 从调查结果可见: 由于理论课时特别紧张, 严重挤占了实验课的课时. 近一年的学习时间44.26%的学校仅开展过一次实践活动, 甚至2.98%的学校一次都没开展过. 任课教师吃透课标, 教学中有粗有细: 该自学部分放开手、放下心, 重、难点部分点明、突出、讲解透彻, 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成为高中数学新课改最大的盲点.
3.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农村教育;成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90-02
我国农村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有效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贫穷落后的状态仍需改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人才不足,农民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生产力包括三个方面: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人作为生产力中活跃的因素,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村教育则是提高广大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教育的含义
1.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活动。”
2.农村教育的含义
农村教育的含义:“农村教育分为广义的农村教育和狭义的农村教育,广义的农村教育是指所有县和县以下的教育,这种教育称之为行政意义上的农村教育;狭义的农村教育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和县以下的教育,这种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教育。”
二、农村教育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农村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将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为例进行研究。该乡是一个农村乡镇,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是太高,大都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而人是生产力中活跃的因素,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家庄乡有十四个行政村,全乡共有适龄上学儿童1340人,现有初中一所即杨家庄中学:教师42名,学生497人,以及4所中心小学。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教育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乡在党中央政策的大力号召下,努力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的人口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以杨家庄乡为例,很多贫困的人口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农村教师的工资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一大批民办教师转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许多家长也转变了以前的教育观念,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而不是简单地从事重体力劳动。
2.新时期农村教育的成就
新时期,杨家庄乡的教育有了明显的变化,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国家实施了撤点并校的政策,由以前的14个小学变成了现在的4所中心小学,在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当地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初中和4所中心小学的教学楼都是近年来新建的或是翻新的,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部结构的设置都十分合理美观,改变了我们上学时的破旧面貌;农村的教育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杨家庄乡也不例外,人们从不同的渠道完成自己的学业,特别是国家减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对于农民来说是值得庆幸的好事,不仅让许多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家乡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家乡教育的更好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教育经费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县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十分困难。由于农村教育主要是依靠乡镇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各行政村的教育投入,但是杨家庄乡的经济并不发达,就杨家庄乡农村教育反映的现实情况而言,与城市中学相比相差甚远,使得大量学生向城镇集结,使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更加重了办学的困难,必然不利于学校的良性运转。
2.农村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杨家庄乡教师人数偏少,在该乡小学,一个教师要负责两个班以上的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性不强,不利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他们的所受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的教学能力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变化,一些教师虽然上课热情奔放,富有激情,但缺乏教学经验;由于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都比较低,他们付出的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他们可能会向福利高、工资高、办学条件好的城镇流动。
3.农村教育投入比例不合理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学费,修建了学校教学楼和学生的公寓楼。但是在学校的软件设施,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的培训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就必然会影响农村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就高垴庄中心小学而言,虽然新建了教学楼,但是缺乏必要的电脑多媒体设备,教师也没有得到相应培训。
4.农村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农村中的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听不得不同意见,受不了老师的批评,扰乱课堂秩序,使得教学活动无法进行,这是其一;在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下,加之一些教师的管理方式粗暴,使得农村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这就使一部分学生辍学。
四、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1.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同样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以县乡政府为主来搞农村教育,这就使得教育经费来源相对狭窄。像杨家庄乡这样工业基础薄弱,土地资源贫瘠,经济状况落后的乡镇来说,资金本身就十分匮乏,对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甚少,与其他乡镇的差距不断拉大,只能保证学校低水平的正常运转,所以中央和省市政府应当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改革,高度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应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改变其现状;基层乡镇和各个行政村村民自治委员会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政府应从各方筹集资金和节省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和争取外来赞助来发展乡镇经济,改善办学条件.
2.农村经济组织支持农村教育
本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原则,农村经济组织应当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农村经济组织要想更好的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样是需要高科技人才,同样需要有素质的管理者,实行企业的改革重组。我们知道人才的发展要靠教育,所以说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乡镇企业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那些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同学,每年给当地学校资助适当的资金,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那么家乡教育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3.农村家长要重视教育,学生要增强上学意识
农村的学生同城市孩子一样,少年情感的两极性特征也极为明显,一方面,他们的情感日益丰满深刻,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是敏感的、强烈的,又是脆弱的。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青少年虽然还不是完全的社会化人,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要增强自身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提高我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多看一些立志的书籍,影视作品,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汲取民族英雄、世界伟人、革命先烈等英雄身上的精神力量。
农村家长要给予农村教育以高度的重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孟母三迁的典故给予我们的启示足以证明:家长对我们性格的塑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环境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孩子的学业生涯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农村大多数家长的学历层次都不很高,但是他们都还想在孩子身上圆自己的成才之梦,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度还是极高的,但是农村的辍学现象还是存在的,我们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4.优化农村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实践客体是学生,还包括一定的实践手段环境,所以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应当发挥其积极作用,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教育活动是其规律的,一定要使每个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的撤点并校政策,这样可以弥补教师资源不足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聘用教师时一定要做好严格的教师资格审核考察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保证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师范院校的学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省培国陪计划”、“顶岗支教”的号召,到基层学校去支援农村教育,那么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应有回报家乡的情怀,支援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5.农村教育发挥地方特色
农村教育要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积极发挥地方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要改变城乡统一的办学模式,将精英教育或是应试教育转移到兼顾升学和培养农村建设人才轨道上来,建立农村的教育体系,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们应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使他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实践课,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与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共建学习实验基地,增加农村学生教育的内容,实现开放式和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对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总而言之,农村教育在党中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和地方风俗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重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中央带动地方,城市支持农村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农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康.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4]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四
关键词: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
一、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调研背景与方法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2001年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多达1.17亿,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1.9%,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论文发表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全国第三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区,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年来当地义务教育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在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施行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旬邑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其中学生问卷发放750份,回收690份;教师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00份;学生家长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40份。
二、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陈旧,课改阻力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旬邑县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对新课改热情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观念陈旧,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在对几位农村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听到了普遍的说法是: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而课程改革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和适应很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普遍觉得负担太重,不愿意配合新课改。在与部分教师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
第二,家长观念落后。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9%的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有41%的家长对听说过新课程改革,但是不了解;有53%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课程改革。在听说过新课程改革的这部分家长中,有79.4%的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很有必要,有11.8%的家长认为不是很必要,有8.8%的家长认为完全没必要,理由基本上都是认为“学生只要把成绩搞上去了就行,其它的没必要重视”。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观念原因。在访谈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告诉笔者,她觉得学校一个星期安排四节综合课太多了,原因是她觉得上这个课没有必要,还不如把这个课让给英语课,让大家提高一下英语水平。笔者认为造成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固然可能是这个孩子班上的综合课教学有问题,可能内容枯燥,老师教学方法死板,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学好主要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
2、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不到位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一,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学历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水平普遍比较低。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中有23.5%的最终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76.5%为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有32.8%为大学本科学历,67.2%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已
经成为阻碍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5.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篇五
内容提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由政府通过制度设计与维护、基金筹集与管理、卫生维护调控与监督的,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医疗保障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也逐渐完善,但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确显得相对缓慢,由其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突出。我国有将近9亿农民,而这么庞大的人口看病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瓶颈。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通过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从1955年起,合作医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截止1980年,全国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到1985年,实行合作医疗农村基层单位从90%(生产大队)锐减到5%(行政村)。
1997年1月,国务院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3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1998年出现了小小的高潮,“全国农村居民12.56%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6.5%的居民得到了合作医疗的保障”。但是,“城市居民自费医疗比重仍占44.13%,农村居民自费比重高达87.44%。”1998年之后,合作医疗又一次步入低迷状态。
2003年以来,随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国务院在转发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上涨,但还不能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村的医疗条件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医疗条件问题。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医疗知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事故。2002年,全国报告新发的肺结核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农村地区多发的血吸虫病、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这些地方病多发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的费用问题。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医药费用飞速上涨和疾病谱的改变,农民以家庭来应付疾病风险已显得力不从心。据1998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由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37%的患病农民平均住院费用达1532元。据国家统计局年抽样调查,当年我国33.5%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6个省(自治区)的农民纯收入不足1500元,农民一旦生病住院,一年所有的收入还不够。局部地区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50%,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现在的农村医疗保障费用都是由政府出纳,而单靠政府财政确实有点勉强,现在的医疗费用又却不断上涨。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第三、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问题。政府很难明确居民的医疗情况,这样一来,有些人需要医疗保障却没能得到相应的保健,而有些暂不需要的却得到了过多的保健服务,这其中难免有因利谋私现象。所以政府管理机关的人员需要进行监督,这就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不但可以鉴别医疗保障问题,还可以辨别是否有违规现象。而如何成立这个监督机构又是一个问题。政府要筹集资金,然后用掉这些这些资金,筹集了多少,用掉了多少,用到哪了?就算用到点上了,但如果效果不理想,大众舆论会怀疑是资金被私吞了。正是存在这些问题,政府要将仅筹集的资金用到医疗保障事业这需要监督。总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管理缺陷,不能单靠政府来管理。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
根据上述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缺陷,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为民办公助最基本的模式,同时应适当进行改革。现阶段的农村医疗合作主要有民办性和公助性两个特点: 民办性。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缴纳一定的保健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来自集体经济,源于集体经济的公益金;医生和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由集体经济支付;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的提供由社队财务支出和拨款。公助性。政府利用其资金积累优势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包括公社和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农村卫生网络,政府拥有所有的医疗机构;医疗基金一般有生产队、公社、县政府及相关机构管理;对地方病预防的资助;培养农村医生等。所以对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民办方面:要体现自主性,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为辅,政府适当支持(建立之初,集体、国家的支持、投入可适度加大)的基本原则。过去,对农村医疗保障缺乏信心的一种观念是:农村经济力量薄弱,难以使农民承担缴费义务,这实际是一大误区。农村医疗筹资的关键是对农民进行组织和引导,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实际具有迫切的医疗保障的需求,而且经济负担能力并不大,通过引导和宣传(一些地方通过实例现身说法),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也能够做到民办为主、自主缴纳。第二、公助方面:一是在体制上要确立健全的农村医疗管理机制、理顺关系;二是在资金的资助上,既要满足特殊对象和公共卫生的资金需求,同时维持对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地投入;三是农村药品供给、流通的管理,对药价实行市场指导,宏观调控;最后,抓好农村卫生保健,搞好疾病预防,提高农村的综合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改革模式可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 飞狐论文网 http://
模式一:福利-风险型。小病合作医疗,大病住院统筹医疗,既保大病也保小病,曾一度被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二:风险型。大病住院合作医疗,即保大病不保小病。这是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三:小病合作医疗,即保小病不保大病。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初始实行第二种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以后时机成熟,过渡到既保小病又保大病的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较为适宜。这种模式既照顾西部农民的缴费能力,又对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还不丰厚的实际有所考虑:通过积累有限的资金,解决重大疾病对农民生存的威胁,可使因病致贫的现象迅速减少,使农村合作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费的改革
从一些已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看,大多以乡或村为单位实行统筹,参加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情形,就可能使筹集的资金入不敷出,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同时,由于乡村统筹经营成本比较大,自己筹集、自己支配、缺乏监督,很难保证资金不被挪作他用。有关专家认为,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缴费有限,加大缴费人口基数,实行市、县级统筹;条件成熟时过渡到省级统筹,能较快、较多地筹集到资金,则更切合实际。以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来源得到保障。
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的改革。
第一、要确定救助对象。应包括:农村“三无”人员(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和其他特殊救济对象中的患病者,如:因自然灾害而致伤病的农村灾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个人患重大疾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有关其他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有困难的人员等;以及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和孤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者。
第二、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灵活的救助措施,如医疗减免、临时救济、专项补助、医疗救助基金、慈善救助等;建立经申请到由有关组织审核、审批等一套规范的程序来保障落实。
六、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改革。
第一、应尽快出台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具体法规,以指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建立政府、单位、个人三者参与并分担责任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层次是政府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二层次是商业性的医疗保险;第三层次是医疗社会救助。根据这种要求和安排,国家首先应专门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以规范农村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
第二、加强农村的其他卫生立法,为构建城乡和谐、完整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法治基础。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立法存在层次普遍偏低、缺乏基本法律;地方法规较多,颁布时间较长,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应尽快对农村卫生立法进行归类、整理、修订、增删与完善,为整个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立法建设打下法治基础。
6.偏远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可行办法 篇六
学习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孩子总会愉快地去探究它,从而使学习和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明明这样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我对现状的学生现有以下做法: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可尝试取消举手点名发言做法,学生随时可以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要求;允许学生从事有意义的独立学习活动,允许学生表自己的认识的不同见解,想说就说,在反对“自由化”的前题下多给学生一些行为和言论“自由”。
2.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关爱“后进生”,更要尽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耐心点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禁止一切讥笑嘲笑。3.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安排全体学生参与,每一个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努力解决,每一个结论都由学生自己体验。从而激发、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动机制。
4.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成立自学讨论小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学习责任依存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自学讨论;自学讨论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讨论经常化;自学讨论活动有充足的时间,使讨论得到深入;教师和学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
看法,形成民主化讨论氛围。
5.多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教学反馈面向全体,减少教学师自问自答'教师问学生集体答的做法;教学反馈突出实效,多组织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辩论;教学反馈尊重主体,教师参与辩论不急于对问题的进行评判;对教学反馈中发现的新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再讨论,进行二次学习活动
6.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教师经常提出一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的有发散思维的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能经常积极主动提出新问题。
在这方面,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博茨勒提供了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几个方法,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1.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会进步。2.欲速则不达。不要过于强迫或逼迫孩子做功课或学习,这样孩子会变得焦躁,不耐烦,产生反抗情绪。
3.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过于批评他的错误,会令他情绪低落,而犯更多的错误。
4.不要总拿成绩优秀的孩子和他比较。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不自觉地放弃进取。
5.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空就带他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和图书馆之类。
6.做功课时,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以解决困难,让他从经
验中吸取教训。有困难的时候,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他积极思考,不要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因为做功课是他的责任。
7.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要让孩子对学习发生兴趣,首先要让他知道父母很喜欢读书,求知欲很强,并且不断学习。
7.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现状反思 篇七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长时期, 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同时又处于成长中最严重的逆反期, 梦想形成强烈的自我色彩, 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原有的社会地位的不满。如果他们在人格上的这种逆反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 他们便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国家早已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 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普及工作, 但在广大农村学校, 法制教育却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 法制教育形式化。
虽然现在农村中小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督促下在开学初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安排有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法制教育活动, 但是大都是流于形式, 没有将法制课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安排, 只是在班级周会中作为附带或者是只在一学期中安排一次法制教育报告大会。这对法制教育这样一个需要长时间、具体化的工作来说, 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此种安排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 没有真正地理解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只是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
(二) 普及形式简单, 缺乏生动性。
因为农村地区物质条件的限制, 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着形式单一化的问题, 学生除了在班会上由班主任引导象征性地读一些法制教育书籍, 办一期板报, 最多也是能听一次水平有限的法制教育大会, 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什么法制活动了。对于法制教育这种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 解决生活疑惑的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来说, 以上所述的教育方式实难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三) 内容不系统, 知识了解肤浅。
一般的学校会在周会的时候安排法制教育内容, 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要求, 所以老师往往会随便找点资料敷衍了事, 学校也没有指定什么具体的要求, 所以老师自己找来的资料都很零散, 至于教学成果当然是可想而知。这种蜻蜓点水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产生误导的恶果, 学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 有一次我在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的时候, 就有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他打架是“自卫”, 是对他名誉权的维护, 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因此说, 这种完成任务式的法制教育不但不利于法制意识的培养, 在有的时候还会起到反面作用, 实在是需要喊停。
(四) 教育者法制素养跟不上, 缺乏专业人才。
在许多农村学校, 法制教育的任务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 由于它是一种附带的课业设置, 班主任也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何况法律学习本身就十分枯燥, 许多老师在大学的时候也很少接触法律知识, 最多也就是选修一门法律知识课程, 其自身的法律素养可以想象。而他们在工作以后却要面对教育他人法制知识这样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在缺乏制度监督的情况下, 他们采取的应付措施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五) 没有严格的考评制度, 缺乏经费保障。
当法制教育是一种附带任务的时候,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校都会在心理上放松, 反正不关系学期考评, 只要在检查的时候有材料, 问学生的时候学生说我们上就成, 也不管是怎么上或者是有没有效果, 只要在考评的时候在这个方面我是满分就成。这都是没有严格的制度考评带来的结果。如果说法制素养也作为一门升学课程来考, 我们就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情况。当然, 现实中也不乏对法制教育有深刻认识的老师和领导, 但是他们虽然很努力, 却收效甚微, 这是因为他们在有心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却碰到了经费方面的不足, 教师自己找材料读需要经费投入, 其他的也都要经费投入, 不管是提高教师法制素养, 进行法制培训, 还是请有专业水准的法制从业人员辅导、开讲座, 都需要经费投入。而法制教育在升学考试中没有什么要求, 所以许多学校因为经费原因, 将法制教育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上, 只要保证上面检查的时候有可以证明自己在干的材料就好, 法制教育当然也就有名无实。
二
面对农村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 我们作为教育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 争取通过努力, 使得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 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基于以上各种情况, 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 加强认识, 严格落实。
要改变农村年少年法制教育形式化的问题, 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法制教育对于农村青少年的重要性, 只有从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才能将这种认识带到教学实践当中,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和法制教育状况, 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对青少年成长起到指引和教育作用。
(二) 开发课程资源, 丰富教育形式。
新课改以后, 我们的教学方法由以前的传统教育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迈进, 并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法制教育也应该进行改革, 改变以前单一的教育方式, 将法制教育多样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展示法制图片、观看各种法制影视作品、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发动学生自己创办法制知识园地等活动, 丰富法制宣传方式, 使法制宣传不再教条化, 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按照法规办事。
(三) 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
在国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法制教育大纲等能规定法制教育具体内容材料的情况下, 我们的法制教育一定要总结青少年身边的事情, 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比如说什么是“正当防卫”等青少年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的法制概念, 务必使他们能深入了解这些法律概念所隐含的条件, 避免因为一知半解、自作聪明而带来的各种犯罪。
(四) 培养专门的法制教育者。
法制教育光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规范、有序的法制教育还需要有一支精明强干、法律素养过硬的专业队伍。这就要求农村学校培训或者在编制中注重引进这类人才, 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 正规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避免因为法制教育者自身法律知识不全面而使学生产生各种疑惑和误解。
(五) 形成系统的法制教育大纲。
建议将法制教育不再以一种政府文件或者是学校的考核要求的形式出现, 而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来学习, 使青少年从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这样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教育, 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长远意义。
8.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八
北京市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但全市62%的面积是山区,农村教育在首都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北京市基础教育中小学共1924所,在校学生94.3万。其中10个远郊区县中小学1242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4.6%;在校生43.1万,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5.7%。农村中小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全市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没有农村教育现代化,就没有首都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发展对于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近年来本市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
1.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
(1)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
2001年,国务院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各区县陆续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经费、人事编制管理、教职工工资都收归区县统筹管理,区县政府担负起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实现了由人民办到政府办,由乡镇政府为主到区县政府为主的转变,体现了政府责任的落实。
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结合工作实际,我市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财政体制,加大市级转移支付规模,初步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和区县按职责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为进一步提高首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是进一步明确市、区县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的投入责任。市级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在杂费、教科书费、特教学校住宿生的住宿费、助学补助等重大教育资助政策和措施中,按照市、区县政府各负担50%的经费投入原则,安排相应的补助经费。对调整后公用经费达标新增部分、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由市级财政根据区县财力状况给予不同比例的经费补助。
二是及时调整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保证学校运转经费,我市2006年研究提出了调整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方案。新修订的公用经费标准比原标准提高了51%,于2007年开始实施,2009年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新标准。调整后公用经费达标新增部分,对除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外的区县,由市级财政补助30%~50%。
三是建立健全校舍修缮长效机制。制定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照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中明确的修缮范围和标准,各区县足额予以保障;未在公用经费保障范围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列入专项经费予以保障,采取市、区县共同负担的原则,根据区县财力状况,市财政分别给予30%和50%的经费补助。同时,按照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完成办学条件达标任务的要求,结合各区县校舍维修项目安排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在确保完成年度内维修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财力水平,市、区县财政部门在当年专项中适当增加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的数量。
四是实行教师工资统发政策。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从2001年开始,各区县依照“编制部门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拨付经费、银行(或当地信用社)代发到人、及时足额到位”的管理原则,做到了教师工资应发尽发、及时足额拨付。2008年实行的教师工资改革第一阶段方案也已全部落实到位,目前正在对下一阶段规范教师工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试点。
(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财教[2006]19号)要求,经市编办批准,成立了北京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协调、落实本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工作。
在政策上致力于均衡发展,明确指出在政策和投入上要突出向郊区、向农村倾斜。重新修订的《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将经费标准和办学条件标准根据城市、农村的不同发展水平分等级操作的不合理状况,从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上为农村教育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体现政府的均衡导向。
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对农村的倾斜。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农村教育,到2008年,市级财政拨付农村教育经费要达到40亿元。截至2007年底已完成此目标。据统计,2007年市对区县教育补助资金32.6亿元(教育费附加12.9亿元,教育事业费19.7亿元),其中约21.34亿元用于农村,约占65.46%;教育事业费19.7亿元中用于农村的近13.86亿元,约占70.4%,体现了政府向农村倾斜的政策。逐年加大的投入,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心放在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最大化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上,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从1996年至今,共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村小和乡以下初中1000多所。基本形成一个乡镇一所初中,一所中心小学辐射1~3所完小的格局。
3.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九五”期间,全市组织实施了郊区农村千所完小建设、边远山区中小学建设和远郊区县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三大工程”,各级政府投入15亿元,使郊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以来,市政府以每年为市民办实事的形式,优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002年市政府投入2500万元,为133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备依维柯旅行客车,解决山区寄宿制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03年市、区县政府投入4609万元,为10个远郊区县的农村中小学改造供暖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全市农村中小学全部取消明火取暖,农村学校学生冬季不再受冻,并消除了安全隐患。2004年市、区县政府共投入2.5亿元实施半山区和农村平原地区113所办学条件困难学校改造工程,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年,投入专项经费1000万元,为227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医务室,配备1.3万多套医疗卫生设备,为全市200多所农村寄宿制的8万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2005年为10个远郊区县681所中小学配备价值2000万元的42种7.7万多件(套)体育器材。2006年为600所农村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并重点改造200所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2007年改造城乡200所学校,使其达到新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2008年把100所小学主要办学条件达标和改善农村140所寄宿制中小学学生寄宿条件列入政府实事。
4.在农村地区率先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保障农村群众受教育权利
2002年秋季开学起,全市10个远郊区县和城近郊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交杂费。2003年春季开学对具有本市户口,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农村贫困家庭、城市低保家庭及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教科书费,住宿生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伙食补助。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有本市户籍的学生做到了全部免收杂费,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全部免收教科书费。同时,在公办中小学借读的农民工子女在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又免收了借读费。与此同时,对山区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殊教育学生(含随班就读)、工读学校学生做到“三免两补”,即,免杂费、教科书费、寄宿生住宿管理费,发放学习补助(每人每年300元)和寄宿生活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
这项工作所需资金,基本按照实施的第一学期由市级财政全额拨款,以后市、区县两级财政各分担50%的比例运作。截至目前,实施上述政策,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共需支付专项经费约4亿元。
2008年8月,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下发后,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我市准备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经审批合格的自办学校学生免除杂费,具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近期将由市政府下发实行。
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5.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十五”以来,我市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20亿元,全市建成了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布局调整保留的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初步搭建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市级财政实行倾斜政策,对农村中小学的设备配置、校园网建设、干部教师培训等优先重点支持,农村地区所有中学和中心小学实现“校校通”,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校校有计算机教室,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进一步完善远程教学平台,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城市优质资源传播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1999年开通市区与最边远山区——怀柔区喇叭沟门点对点的交互式远程教学;2001年在北京教育信息网上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2002年开通网上教研、网上备课,组织特级教师在网上对远郊区县教师进行教研和辅导;2004年试点将东城区优质课程资源辐射到昌平、延庆两个区县;目前,市区和10个远郊区县已全部开通远程教学站点、网上教研。这一系列的措施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加快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步伐。
6.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从2005年开始,每年从城镇中小学选派100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全职支教一年;同时选派2000名左右教师用2~3年时间完成480课时的兼职支教任务。2006年起,要求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特级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或城镇一般中小学兼职支教。
二是开展大学毕业生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2006年底开始试点启动大学毕业生支教工作,2007年正式铺开,2007年选派620名大学毕业生、2008年选派7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
三是加大对远郊区县教师和城区一般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2004年开始开展“绿色耕耘”行动计划,每年对2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强化实践培训;从2005年开始启动针对城区一般学校骨干教师的“春风化雨”行动计划,每年对1000名教师进行培训;2006年启动“金色种子”培训计划,组织各区县教研员分期分批进行常规培训和专项培训。
四是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在城区部分中小学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配备相应的特级教师和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采用导师带教的方式,接收农村中小学教师进站研修半年,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2008年9月召开启动大会。这一措施受到农村教师的热烈欢迎。
五是鼓励在区县范围内进行教师流动。大力提倡在区县范围内开展教师交流工作,各区县根据自身教育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例如,东城区以学区为基础,发挥优秀师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密云县和怀柔区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契机,率先在区域内开展教师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7.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加强对农村地区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在全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把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检测,通过城乡对比,了解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特点,并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指导。每年深入远郊区县,对区县整体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农村中小学搭建展示和发展的平台,组织农村学校参加“走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系列展示活动”,为农村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8.农村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受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首都学前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0.6%。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达到210余个,一级幼儿园达到314所,市级示范幼儿园54所。市、区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9.统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通过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加强农科教结合,完善农民教育与培训网络,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了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不断拓展。农民教育与培训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二、本市农村教育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本市农村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总结这些年来本市做好农村教育工作的经验,主要体会如下。
第一,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农村教育关系首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教育的现代化。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倾斜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提。北京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首都教育应该是学习全国而高于全国,立足中国面向国际的。因此,首都教育包括农村教育应该通过变革基本结构,实现基础均衡,提升内在品质,发展学校特色,使北京教育具备基础性、均衡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基本特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北京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公平、质量与创新。公平的政策表述是均衡,质量的政策表述是特色,创新的政策表述是活力。通过抓均衡、促特色、增活力,实现首都教育包括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科学规划农村教育发展布局,处理好农村学校土地确权问题,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从全局角度出发,加强市级统筹,科学规划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处理好农村学校土地确权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切实做好农村教师待遇及生活条件改善工作,包括培训提高等问题,有效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使他们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当前我市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是全市基础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不同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全市发展很不平衡,与城近郊区相比,远郊区县经济总量有较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各区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保障能力强弱不同,农村教育不仅与城区差距明显,且区县之间、乡镇之间也很不平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市一级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需进一步明确
从全市来看,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强调了区县政府的责任,但对市和乡镇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责任界定不够清楚。本市远郊区县经济实力各有差别,整体上与城区差距大,而在短时间依靠自身力量大幅缩小差距不太可能。首都教育要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相对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市级政府的统筹和调控责任。
(2)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管理责任受到削弱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特别是2002年责任上移后,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受到削弱。不少乡镇政府虽有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但在现有体制下不知如何参与。就北京而言,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有效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明确乡镇政府在举办义务教育上的责任。
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不适应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需求
(1)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短缺
农村学校师资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骨干教师缺乏,严重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知识面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他们往往力不从心,又没有很好的专业化发展平台。
(2)教师培训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困难多
由于培训经费、培训环境、培训师资和培训观念的制约,加上工学矛盾尖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高水平培训机会相对仍然较少,教师学习动力强但对现有培训运作体制和实际效果并不满意,迫切希望加强市级统筹,建立农村教师培训新机制。
(3)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进修提高和个人发展等方面,与城区教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的倾斜政策尚无法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在基本待遇差距较大背景下,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外流现象比较普遍。
4.农村中小学布局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与城镇建设不匹配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平原区县,如大兴、昌平、通州等承担城市人口疏散任务,近几年迁入人口迅速增加,而教育配套设施未及时跟上。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山区、半山区人口不断向县镇地区聚集,使县镇地区学校入学压力逐年增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出现办学规模不能满足入学需求,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随着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的迁移,部分农村学校尤其是山区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但又不宜撤并,办学规模效益不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进一步科学规划,及时调整。
5.农村学前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农村地区学前儿童数量基本占到了全市儿童总数的50%。从首都地位及北京市“十一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在儿童受教育率、幼儿园办园体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以及学前教育质量等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儿童受教育率;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园长及师资数量不够、水平不高;部分地区外来人口发展迅速,使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紧张。
6.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强三教统筹,大力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首先着重解决在资金、资源、师资等方面分散的状况,加强统筹,将调整后空余基础教育资源用于学前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统筹教学设备,开放教育资源。统筹师资,合理分流。统筹资金,加大对“三教统筹”的投入,创造农村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进一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首都农村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当前,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发展城区教育与发展郊区农村教育的关系;要切实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强对郊区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满足郊区农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二是郊区农村教育与发展郊区经济的关系;要坚持教育规模、结构、布局、特色以及发展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切实把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坚持科教兴农,走科教强区县之路。三是发展郊区农村基础教育与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关系。要在基本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上来。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直接有效地推动郊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深入推进高校对口支援郊区建设,全面提升对“三农”的科技和人才服务水平。
2.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农村地区教育在全国率先达到现代化水平,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3.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坚持新增教育经费70%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财力解决与城区差距显著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建设的规划用地和建设资金。新建和改建学校全部达到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现有学校到2010年在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标准,到2020年全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三教”统筹,推进资源整合,整体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成人学校办学条件。及时调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农村学校办学需要。
(2)落实政府责任,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住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逐步在农村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和学前教育补助政策,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理顺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到2010年使每个乡镇至少都有一所公办中心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农村高中建设和改革,建设一批特色高中。加大对农村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的投入,保障特殊学校、民族学校办学条件率先达标。坚持以公办学校接受为主,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
(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差距,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为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提供补助津贴,保障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结构性短缺需求,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区域间和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加强城镇优秀干部、教师到农村和一般学校交流。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保障农村教师能够接受更加优质、高效的培训。
(4)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和完善城乡百对学校手拉手活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提高制度。建立高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和城镇相对薄弱学校制度,鼓励区县在本区域范围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对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教活动。针对农村教育需要发展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
(5)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农村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重点建设好区县职教学校,健全区县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人学校和村成人学校三级培训网络。针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继续实施新农民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6)发挥首都高校智力和科技优势,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高校对口支援远郊区县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在郊区县转化。推动相关高校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加强对农业院校的支持,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郊区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
作者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
9.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篇九
古城学区中心学校
袁凯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巨大障碍,特别是农民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担忧,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对农村的小学教育多方调研,深感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的确令人担忧。
1、学校规模小,基础设施滞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与城市小学有天壤之别。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教学点90%以上没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近年来所配备的白板更是无从谈起,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有的根本就没有,体育器材只有一些简单的,坏了也因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在村小很多老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在上课,孩子的教育公平简直是无从谈起。
2、教师的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超过45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还是民师转正的,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课改虽然轰轰烈烈地搞了这么多年,但对他们来说客观的讲改进不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所以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之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是幸事,这种思想导致了他们的不思进取,在各类课堂大奖赛中农村小学教师获奖的比例是越来越少。
3、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基本上是兼职的,有的村小甚至曾在课程开不齐的现象。大多有专长的年轻教师不愿意扎根农村小学教育,他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选调挤得头破血流也要进县城,农村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跳板,一拨又一拨的人走了,带走了无数家长的期盼,留下了农村小学教育的悲哀。纵观这几年来的毕业生情况,小学教师中男性比例要来越少,这个社会化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4、应试教育魔力不减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家长更是把成绩作为走出黄土地的重要途径,甚至看作是惟一的途径,所以要改变家长的思想更不是一朝两朝的事,这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情,仅靠学校是不行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少先队组织成为一种摆设,有的村小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开展过愉悦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5、学校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学校难以像县城学校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学校读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农村的办学无特色,令人欣慰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农村的不少中心学校也在轰轰烈烈地搞特色教育,但真正要形成品牌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教育在逐步萎缩,现在大多数的乡镇学生数每年上百位数的递减,学校数递减的速度同样令人咂舌,不久,每所乡镇将只会就有一所学校。
二、问题成因分析
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这两年财政供力度较大,但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投入需求间仍有较大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均已无力兼顾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加举步惟艰。
2、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待遇有待提高。为什么教师都愿意往县城调,有的甚至想上市区,归根到底还是县城的教师待遇较好,如果有更大的政策倾向,或许会有所改观。
3、教师的培训方式单一,信息闭塞,教师专业化水平低,骨干教师少。
三、解决策略
1、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众所周知,当前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在学校硬件条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农村家庭择校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在学校办学条件上的公平与均衡理应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2、逐步建立起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一是实行全县教师统一调配制度。由教育局相关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统筹安排教师。二是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一定的年限。三是结对帮扶活动要真正落在实处,不搞形式,不搞过场。
3、有效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制订与出台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彻底改变“教师碗是铁饭碗”的思想。
4、切实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配齐各门类教师,实现教育资源均衡,这样才能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5、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教师能够按时得到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时刻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完善优化教师队伍。
6、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给予农村学校教师评优评级的“特权” 在评优评级中,对农村教师制订特殊政策。评优上,设立符合农村教师实际的评优项目,评选农村教师带头人、教学骨干,并提出已从教年限,服务年限等方面的要求。评职级上,对农村中年以上的教师,执行更宽松的降格要求,促使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安心工作。
10.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篇十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本文就如何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谈几点看法。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我市各级党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坚持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总体发展还是好的。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为了我市的学前教育计划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提出的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
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
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另外幼儿家长的观念改变也尤其重要。由于农民经济收入
偏低,农村家长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
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
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
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
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
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小作
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是以
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
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
家长的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我们教
幼儿写字,做算术题,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
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
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
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
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
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幼儿园要开班家长学校,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
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共同促进幼
儿全面和谐发展。
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参加班级的节日庆祝活
动,以加深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怎
样开心快乐的生活的学习的,是怎样在好玩的游戏中学到知识的。彻
底改变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认识游戏活
动的重要性,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
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的匮乏、设备短
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充分认识大自然对孩子的影响力,让农村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
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蚂蚱、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
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
也可以在空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爬。刚开始可设脚
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步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
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麦穗,掰玉
米、摘苹果、拾棉花、给菜浇水,捉虫、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
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
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自己饲养小动物,如小鸡、小
兔、小猫、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
展。
三、优化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不管是外在的物质环境
还是内在的心理氛围,其好坏都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实施不分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挖掘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
作用。农村幼儿园布置环境,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
村自然条件好,活动场地大的优势,又要注意因陋就简,少花
钱多办事,不要盲目的项城市看齐,教师可以多利用自然物如
树叶、种子、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用野果蔬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
草构成各种景物等。
四、发挥传统游戏的价值
简陋的设备与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成正相关,农村幼儿园游戏
11.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课程文化;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文化失衡
在我国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建立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笔者试以多元文化教育视角,去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文化的失衡,探讨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文化失衡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文化相关情况,笔者先后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2所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两校都为苗族聚居地学校,学生均占90%以上。考察具体现状如下:
(一)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失衡
在实地调研中笔者调查到,这两所学校除了开设国家统一的学科课程之外,几乎都没有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校活动课程大都是一般意义的文体活动,可以开展的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几乎为零。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课本中的内容离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有的话题或事物只是在电视里听说过,而有的内容让他们“不知所云”,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大都对部分课程内容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
由于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当地,而课文内容与学生文化及生活背景存在的悬殊差距,给他们学习与理解课文带来很多困难。课程内容上文化民族性与乡土性的缺失,突出地表现为这两所学校的课程脱离了当地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背景。虽然两校都要求教师采用普通话授课,但为适应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需要,两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当地通行的少数民族语言(苗语)来讲授有关课程,但尽管如此,这些学校的课程仍然明显地表现出民族性与乡土性的缺失。
(二)课堂文化的失衡
在对两所学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文化现状。结果发现,两校教师大都以讲授法为主要方法,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教学方法缺少新意,课堂气氛较为死板。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身心发展,导致差生越来越差,这也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在调研当地学校中,课程虽被视为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课程的作用虽被认为在于对文化的选择与组织。但课程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这一事实却没有受到当地校领导和教师重视。由此可见,民族地区许多课程改革仅仅局限于知识和结构等技术层面的革新,忽略了课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而事实上,没有课程文化的创新,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三)学生发展的失衡
从学生对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知与态度的角度看,这两所学校大部分学生并不太了解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少数学生只是从家中长辈那里得知一些本民族的历史,大部分学生则对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非常不了解。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苗族学生对学习其它文化特别是汉语与英语有较强兴趣,交往能力的发展较差。很多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和汉族等其他民族同学交往。当问其原因时,他们大都表示是由于“(说汉语)跑调”、“害羞”、“不好意思”,表现出与其他民族交往及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的不自信与潜在的自卑感。学生发展的失衡主要是课程安排及实施不当引起的。学生自身文化背景与所接受的课程文化差距悬殊,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够。
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文化适切性的教育建议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重建课程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
重建课程文化,就是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中,课程文化要从以单一汉文化为主导的状况逐步转化为以多元文化主导的课程体系。把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融入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来,形成对民族、性别、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宽容与并存的理解,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浓郁的本民族文化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中,身心愉悦地学习与发展。
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重中之重是要转换民族地区农村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固有观念,增强他们对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分析,明确树立多元文化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理性分析当地民族文化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明确增强学校课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文化需求的适切性,找准改革方向和定位。
(二)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结构模式
为发挥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最大效用,需要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湘西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主持的“蒲公英行动”和“苗族学生苗语口语与汉语书面语言协调发展”的课题开展比较顺利,为湘西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目前加入这两项试验的学校已达30多所。同时,自治州政府于2006年通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议案,要求全州各中小学将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也极大推动了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应丰富自身的课程模式:学校可开设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课本知识与本地和本民族经济、文化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的体验相联系起来,比如苗族的苗鼓、苗歌;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活动都可以安排在当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中。
(三)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当具备多元文化的教育素养,特别是要能与学生的文化背景相呼应。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素养的培训,集体学习课程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教育教学知识,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化知识和课程开发技能。
参考文献:
[1] 庄锡昌等.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裴娣娜.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4).
作者简介:龙春来(1984-),女,苗族,湖南花垣人,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及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12.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篇十二
(一)教育观念不到位。
我们曾经在新闻中看过有些学校动辄数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学生进行书法现场比赛、展示等,而且好像效果都很不错,可是真正看学生的作业、试卷等方面的书写情况,却令人难以接受,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的书写情况并不像现场赛时那么理想,而是添笔少画、七歪八扭、随意潦草,卷面很不整洁。在农村小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学校和教师虽然每天都在说要抓好字的书写要抓好字的训练,可是没有几个领导和教师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要抓的主要是成绩,在这种大形势下,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至于写字,只要看得懂就行了,可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字越来越看不懂。这样的书写状况,最后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成绩也提不上去,书写也搞不上来。
现在课程表中与写字有关的课程便是10—20分钟的写字课,可是就这段真正属于写字的时间,也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往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讲评、思想教育的最佳时间,连课程表安排的课程都这样被颠覆,又有什么理由期待学生们有更好的书写情况呢?
(二)师资结构不完善。
应该说,现在农村的书写状况与我们现在的师资配备有一定的关系,自师范学校改制以后,师范院校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便弱化了,而且每年投身到教育教学岗位的毕业生也是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书写教育的断层。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大一方面被升学、成绩等因素所左右,很多教师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些方面,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心思再去练字,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不想或不敢真正去加强写字教育,而只是在口头上强调,对学生来说,这不过是隔靴搔痒,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真正的写字教育者不写字,不练字,写不好字,练不好字,学生的写字状况还会理想吗?所以,写字教育要从教师抓起,现在已经有很多领导和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投入和检验。
(三)书写姿势不正确。
上面分析的两方面情况,是这一点的诱因,是最令人忧心的。
2008年12月底,我校举办了第三届校园硬笔书法比赛,我趁机作了一项调查,具体如下表:
以上调查说明,有一半的学生的书写姿势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到位的,这还是在中心小学,还是中心小学各班选出来的参加比赛的学生,可想而知那些没有参加的学生的写字状况,农村小学学生的书写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不言而喻,可以想象。
二、改变现状的设想和做法
基于以上对农村学生写字方面现状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形成共识,多管齐下抓写字。
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一线教师和家长都要形成共识:写好字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必须“拿下”的基本功。一些相关之士提出关于写字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即要对学生进行写字方面的检测和考核。但由于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和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实施还在讨论、论证的过程中,不过这不失为一极好的设想。
就我个人的教学而言,对于写字方面的教育教学,我常抓不懈,教和学都注重一个“恒”字,有层次、有重点、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字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另外,家长对孩子的写字能力、写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学生书写量比较大的都是在课外,如做作业、做读书笔记等,如果这时候家长能加以督促,注意孩子的书写情况,如执笔、坐姿、卷面情况等,那么学生的书写就一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或者让学生知道:家长是关注他的学习、关注他的书写的,从而促使学生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
各个方面形成合力,为学生的书写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的书写状况就会改变。
(二)加强教师写字基本功的训练。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技能的鞭策者,也是示范者,写一手好字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是深远的。所以,教师练好字,写好字,既是职业的一种需要,又是人生的一种需要。那么如何对教师写字基本功展开训练呢?
1. 要营造氛围,让教师肯写。
2. 请专家进行讲座,让教师会写。
3. 定期考核,让教师常写。
4. 开展各种展示、竞赛活动,让教师爱写。
(三)解放学生的“手”,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
1. 狠抓起始年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尤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和端正的写字姿势,当然也要防止“拔苗助长”。
2. 认真上好写字课程。
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字教材,加强示范,耐心指导,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要根据每次写字训练重点进行精要指导,分析每一组字的异同,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如何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并逐步达到美观的要求。
3. 定期组织书写比赛。
比赛是最好的激励措施,定期组织小学生写字比赛,让学生在一片“啧啧”的赞叹声中充分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进一步写好字的信心、决心和恒心,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同时,也给予其他学生以深层次的促动和震撼,达到“使获奖者更上层楼,未获奖者奋起直追”的理想教育境界。
4. 建设书法展示园地。
学校应加强各班级环境建设的督查和评比,把“书法园地”建设作为检查评比的一项内容,积极鼓励各班定期、及时更换学生的书法作品或写字作业。同时,学校选出各班优秀的(或进步较大的)作品在书法进行校性展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又使写字平平的同学少走弯路,找到学习榜样,早日进步。
总的说来,只要我们有勇于改革的信心和恒心,就一定能够让农村孩子写出最美、最正的文字。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写字教育的现状, 从形成共识, 多管齐下抓写字;加强教师写字基本功的训练;解放学生的“手”, 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变现状的设想和做法。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推荐阅读:
关于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06-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7-0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10-02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09-18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07-07
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与思考10-30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0-05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09-01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doc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