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精选10篇)
1.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 篇一
上好人生中的每一堂思品课
不知不觉,从毕业至今我已经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2年了。回首过去教学中的点滴,有过彷徨,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欣喜。我不禁感慨:漫漫教学长路,唯有不断探索创新,方可体会其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情!
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德才兼备的人是上品,有德无才是废品,而有德无才则是危险品。”可见立人先立德,树德先树品,这也让我体会到“品德”二字对一个人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作为一名思品老师,上好每一堂思品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我从一个教育初学者的角度浅谈一下我对思想品德课的一些看法。
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的精彩,而是师生互动的讲台。大多数的老师课堂上“争分夺秒”,为了赶进度,为了强调所谓的重难点、考点,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但是细想一下,这种填鸭式教育是否真的能达到你想要的教学效果呢?或许你的知识目标达到了理想效果,但是学生的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教育反而削弱了。这也就没办法凸显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真正的教学意义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不少学生觉得思品课离我们生活还很遥远的困惑所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其实,初中思品课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初一的“适应初中新生活,各种品质的形成”;初二的“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学法遵法”以及初三“认清国情,承担责任”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事例,让孩子们发表个人的见解,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师生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知识的火花”,学生在思考、归纳张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曾经有一个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思品很简单,不就是老师念,学生划线,然后回去背诵吗?”听到这句话确实让我沉思了一下,看来这种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生内心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这个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师将开启知识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对我们的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什么都重要,一节好的思品课更需要如此,这也就是我第二个方面要谈到的内容。有不少学生来问过我:“老师,怎样才能学好思品,怎样才能考高分?”其实我的回答都是坚定的,那就是“勤奋+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思品也不例外。学生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要把你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那就是无尽的能量去燃烧起知识的火花。所有思品老师都明白,思品无非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展开。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把这三大问同知识联系起来,讲解清楚也需要做足课前充分准备。再如讲解思品选择题的“排除法、排绝法、排异法”三排法;辨析题的“一辨二析三总结”以及其他三大类题型作答时的审题、角度等答题技巧,所以教予学生答题技巧也是一节思品课不可忽略的。它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让学生在领悟过程中内化成自己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体会到学习这门学科的乐趣。
不少学生在学思品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背了总忘?学思品好痛苦!”这估计也是不少思品老师遇到的难题。其实有时候我在想,学生们确实很可怜,连怎么做人都要背诵。难道真的非背不可吗?其实,我想说的是理解比背诵更重要。打个比方:讲到初二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时我就跟学生们讲:“今天只学三个方面,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
孝敬父母,以及怎样孝敬父母”,然后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讲述自己的理解,从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节课下来,学生大多数能够理解知识并且记住要点,过后再花一点时间去消化就好了,并不需要埋头苦背。让他们明白:学习思品也很简单!
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也是我认为一节思品课离不开的第三个方面。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足以警醒我们——在被教师体罚、轻视的后进学生中极有可能有未来杰出的人才,我们如果不用自己的心灵去了解关爱学生,只知以严厉的惩戒、冷漠的言行去对待学生,那么极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还记得我们也曾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吗?其哪怕老师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会给我们莫大的鼓舞。就像一滴甘甜清澈的露水,滋润学生的心。
有这么一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个极其内向的男生,很少说话,成绩较差,平时总是低着头。有一次课堂上我点号数时不小心点了他。他很吃惊,低着头小声地说了答案,声音低到周围的同学都听不见。我走到他身边,听他复述了一遍,即便我心里清楚他说的并非正确,但是答案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至少他迈出了步伐。于是我轻拍了他的肩然后说了声:“很不错,同学们给他一点掌声吧!”我看到这位男生露出腼腆的笑容,以后在我的课堂他都表现得很积极。或许他在思品课找到了自信。连续好几次阶段考试他都考到了班级前几名。我更加坚信,教师其实正是在用你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你不是个只会教书的教书匠,也不再是仅仅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你也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你要试着走进学生的内心,其实他们也是很可爱的!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因为孩子们需要你的肯定,请记住:鼓励比批评更加耐人寻味!
我一直勉励自己: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所以作为一个教学初学者,你要给学生一杯水,那你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应该不断探索。只我热爱这三尺讲台,更热爱我那群可爱的学生!
2.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 篇二
一、正确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年龄阶段,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对于所参与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那么,教学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将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一个个视频故事的讲述,通过感人画面的展示,以及那些充满感恩与正义气息的文字展示,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爱和感恩、珍惜和包容、善良和勇敢、奉献和无私等美好思想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地发芽。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我生活的地方》单元“发现家乡的美景和特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风景如画的家乡景点和让人垂涎三尺的家乡特产,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专心致志地观看图片。当然,利用多媒体仅播放家乡一部分景色和特产,随后,可以通过提问:“除了老师展示出来的以外,同学们还认识我们家乡其他的自然景点和特产吗?快来告诉大家吧。”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应用,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让机械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多种媒体的交叉运用,极大地激发小学生探究社会现象,体悟生活的热情,这样,思品课一定能成为小学生喜欢的课堂。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原本通过单纯语言讲述的教学内容,似乎变得那样的亲切,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声声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卷。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让孩子们不易理解的问题变得清晰可见,让一些生硬的说教变得活起来,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对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一些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故事情境,让同学们通过思品故事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故事情境中受到了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受到健康向上的思想影响,这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健康生活每一天》单元的“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尝试找出夏天里,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小心蚊虫叮咬、多喝水、不要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三、挖掘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挖掘更多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小学生活泼好动,往往注意力不能够过于持久,如果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单纯运用讲述式的教学,学生可能过一段时间注意力就分散,难以集中到现有的思品教学内容中。久而久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小学生思维特点来看,过于枯燥的讲述,会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失去期待,尤其是一些重点与难点的小学思品教学内容,如果只是采用上述的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往往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例如,教师在讲交通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时,这部分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生硬地将交通安全相关知识讲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很难对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能够将本来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化的多媒体展示变得充满情趣,更加容易理解,由此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笔者会在网上搜索人类的进化史,还有我们国家一些珍贵的文物、遗产,让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深入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也让思品课充满了乐趣,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又如,在教学《劳动光荣》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劳动光荣》方面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着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后,揭示课题进入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了就被调动起来了。可见,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应用,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让机械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多种媒体的交叉运用,极大地激发小学生探究社会现象,体悟生活的热情。
3.利用电教媒体上好思品课 篇三
【关键词】电教媒体;兴趣;明理导行;发展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及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兼顾,如果在小学思品课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逼真,感知过程活灵活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口、耳、目、脑、手,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上好思品课谈几点感受: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和他乐观的感知世界分不开的。因而,思品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进入到新课中。若在思品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远程信息技术,可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形、光、动态安排在同一屏幕上,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有利于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教学《爱劳动》一课时,我先用摄像机把校园内同学们忙忙碌碌,愉快劳动的情景摄下来,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抬水、擦窗户、浇花、除草”等等,再把它拷贝到电脑中,并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然后配上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前,运用电脑多媒体,把这些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在其鲜活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刺激下,大家和着节奏,高兴地打拍子,还有的跟着唱了起来,这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教学《要注意交通安全》,新授前先放一段录像:十字路口,交通繁华之处,车水马龙。交通民警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着,他们指挥疏通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了交通安全,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然后再放一段儿童交通事故的录像,让学生象交警一样分析交通事故,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后果怎样?从而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念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效果极佳。
2.运用电教媒体,明理导行
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小学生由于受其生活范围、感知水平的影响,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是思品课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方法很多,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巧妙利用电教媒体是理解教材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爱护花草树木》一课时,我是事先从电视上和生活中拍摄一组镜头,并汇集制成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看:(1)园林工人给树根刷上石灰水。(2)一名小学生爬上树玩并折断树枝。(3)一名妇女在两棵小树之间缠上了铁丝晒衣物。(4)一个男孩在树干上刻名字。(5)一名女同学劝小朋友别摘花。(6)一个女孩把广场花坛里的花拔下拿回家养。同学们边看录像边判断,有的甚至发出抗议。大家认真地看,最后经过讨论分析,同学们对生活中这些经常出现的现象都有了明确的是非认识,提高了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能力。这时,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讨论该怎么办?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实践。电化教学使课程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容易化,提高了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3.运用电教媒体,发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或者思维不完整现象,在思品课上,如能运用远程现代化教育技术或自制声音、文字、图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课件来正确引导的话,会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这是传统的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如《快乐的六一》中,同学们对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多么幸福,多么快乐,没有太多感触,甚至无动于衷。于是,我出示自制的网页,让学生观看我搜集到的其他贫困落后国家儿童的不幸生活:疾病、战争、灾害、恐惧、生活贫困这些画面配上音乐和解说,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产生心灵的震撼。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与自己现在的生活做比较,从而使学生明白,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自豪的事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抽象的事物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脑子里没有映像,所进行的一切明理的思维活动就很难活跃。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克服教学中抽象、空洞的说教。如《珍惜时间》一课中,时间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打出字幕,并且配以朗诵:“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不受人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它是最宝贵的,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没有它什么也做不成。”学生很快答出:“时间。”这时候,我把从网络上下载的视频经剪接制成的课件放给同学们观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工人能生产九吨钢铁;农民们能采摘七十公斤西红柿;印刷车间能印刷出一万张报纸;打字员一分钟能打二百个字。
4.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有效性 篇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新课程思品课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它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或教学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客观性。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具有随意性。第二,教学目标要全面,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内在统一。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中需要优先考虑和实施的课程目标。第三,目标要有弹性,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的空间与时间。第四,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合理处理教材。其一,依据学生实际和自身教学风格重新编制教学顺序。其二,要研究如何教,教什么,把教学内容分成讲解部分、讨论部分、学生自学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既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要注重以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来充实教材内容,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在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有: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和讲授式教学。而体验式学习是现在初中思品课常用而又效果较好的方式。
第二,情境体验。体验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或者一定的情景,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或亲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常见的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师在实施体验教学时要注意:其一,情景设计要得当。情境设计要有真实性,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并能从中获得感悟,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加强反思,引领感悟。第三,教学活动中设问的有效性。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设问,是指课程在提炼内容目标、呈现教学内容时通过精心设计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有关;设计的问题必须根植与学生的生活;教学设问要有深度:能启迪学生思维,能追问;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四、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其一,评价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教师要仔细观察。运用中肯的语言及时点评,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有效的。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增值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其二,归纳提升的有效性。采用情景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课堂,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情境+问题”的归纳式教学中的归纳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点,如果学生归纳的不到位,教师要补充;学生归纳好了,教师要重点强调,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5.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 篇五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强调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统一,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最终归宿。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生活处处皆数学。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体验学习成功的最佳选择。如此数学教学一定能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6.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 篇六
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必须针对学情,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为目的,采取多项措施,并灵活、交互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本次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之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情,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为目的,采取多项措施,并灵活、交互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的形成。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我要学”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教师要给学生带来人格、知识的魅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精彩的导入、恰如其分的名言、典例的佐证等都能收到料好的效果;二是要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科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
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学而有意的感知力量。如:设计“生活在线”教学环节,以解决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学习交往艺术、以反映学生各自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等都能使学生深刻感知到学习本门知识的实用性、现实性;三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逐步培养和实现。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比之学习兴趣更为高层次的学习内在动力。培养责任意识,主要的渠道是思品课教学过程。其次,以学生身边正反素
材为例启示学生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定会有一个跨越式的转变和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也是成长中的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其表现为“我能学”。科学的教育方式必须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科学。把学生当作纯粹的被教育者或“容器”,明显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愿望,才能让其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高压、低估、漠视学生的教育观弊端。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一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成就感,使之形成自主的行为习惯。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展示——课堂交流“环节后,及时给与评价和鼓励,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要创设机会与条件,让学生感到“可以学”、“我能学”的意识。如: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的或课本中 的材料后附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予以“友情提示”——阅读课本的相关范围;进行社会调查、辩论会前予以适当的辅导等;三要给予帮扶和矫正,使之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偏差。如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要防止学生列举的事例起到负面效应,教师要恰如其分地“为我所用”。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人的本质特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我们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得到最佳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一要帮助学生总结认识和了解自己,寻找“切入点”和“入口”,趋优避劣。如: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的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有的善于在讨论中内化知识;有的擅长默读,有的喜欢朗读。所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与自由的空间,不可盲目的“一刀切”;二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防止“恨铁不成钢”,步入极端;三要针对目标,分层要求;四要注意评价及其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突出教育教学的活动性过程,培养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体验性是新的课标“三维”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传统的教学过程以及受到考试出绩的需要,人们往往注重了学生知识的积累过程,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品质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特点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学习。体验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感知—
内化”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体验性主要是要创设场景和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感知,从而内化为体验。现有的北师大版思品课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可读性较强。将思品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自主学习、实践、探究、、考察、、调查、讨论、交流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以眼、耳、鼻、舌、身、脑直接参与和体验的平台,就能使学生在听、说、议、评、做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亲身感悟,获得理性的体验。
五、以开放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性学习方式。
7.思品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篇七
一、以“听”激趣,即以听故事、听歌曲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时,我给同学们讲的故事是“修养重于学识”。其内容是:耶鲁大学在每届学生临毕业时:都会安排他们到一个有名的实验室去参观。有一次导师带领20多个学生来到实验室,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女秘书。女秘书给大家倒开水,大多数同学的表情都很麻木,有的同学还用很生硬的语气说:“我要喝咖啡。”当轮到一个叫卡尔的学生时,他面带微笑地说了声:“谢谢!”过了一会儿,实验室主任走了进来,非常热情地向各位打招呼。然而,大多数同学只是把屁股在座位上挪一下作为回应。只有卡尔从座位上站起来,非常友好地伸出手,并面带微笑地说:“谢谢您的热情接待”。主任非常吃惊,也很高兴。两个月后,那家实验室点名要走了卡尔。其他同学很不服气,理由是卡尔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顶多排在中等,为什么会选他呢?导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事,语重心长地说:“对方点名要卡尔,是因为他的为人修养略胜一筹。学识是可以‘教’出来的,而修养必须‘炼’出来。学识教会我们如何做事,而修养则告诫我们如何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真正做好事。所以,在成功的天平上,修养重于学识。”
我讲完上述故事后,提出了以下问题:学习成绩顶多排在中等的卡尔为什么能被美国很有名的实验室点名要走呢?刚才还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他有礼貌,有的说他懂得尊重人……故事在这里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多多。他们会进一步思考:今后将怎样做人?最后我在总结中说道,同学们即使现在学习成绩差一点也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人。这个故事也使我们体会到了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性。学好思品是学会做人的前提,学会做人则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除了让学生听故事外,我还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同学们听听音乐、听听歌曲。例如,对于喜欢张扬个性的学生居多的班级,让他们听听轻音乐,如“友谊天长地久”“朋友”等,能使学生在舒缓优美如同清泉般的音乐中学会聆听,启迪他们的智慧,在听音乐中引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学习品味友谊如阳光般温暖,如雨露般滋润,从而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友情的渴望。而对文静内向学生居多的班级就让他们听听歌曲,如在学习“我和父母”中“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前,先请学生倾听一首歌曲“妈妈的吻”或“烛光里的妈妈”等。同学们往往能沉浸在对母爱的回忆之中,激起同学们对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知识的渴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思”激趣,即教师在讲述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在积极思维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尊重是交往的前提”时,我在讲故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当讲到:一天,俄国的大作家屠格涅夫正在外散步,突然一个乞丐向他走来,他摸了摸口袋,里面一个硬币也没装。我停下来问学生:如果你是屠格涅夫你会怎么做?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后并思考回答,有的说“鄙夷地看着他”,有的说“一走了之”……接着我告诉学生:屠格涅夫却在乞丐面前停了下来,说了一番话,你们猜猜他说的是什么呢?他的这番话会不会对乞丐产生影响呢?影响又是什么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同学回答很有新意。然后老师告诉同学们:屠格涅夫满怀歉意地说:“兄弟,对不起,我没带吃的,钱袋也丢在家里啦。”没想到乞丐听后大为感动,他激动地拉着作家的手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问,“你谢我什么呢?”乞丐回答道:“我原来只想找点东西吃了就自杀,没想到你称我为兄弟,还表示歉意,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就这样,同学们在思考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感悟了故事:对于贫困潦倒的乞丐来说,他最需要的是食物,但是食物已不能使他活下去。而作家一句充满尊重的话语,却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力量,使他战胜自己,重新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可见,尊重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
三、以“演”激趣,请学生表演小品,让静态资源变为动态资源
现代的独生子女由于受社会、家庭,特别是受“超女”“挑战主持人”等电视节目的影响,他们乐于并敢于张扬个性。为此,我让他们在演小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表演中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四、以“辩”激趣。如在学习“男生与女生”一课时,由老师确定辩题:男生、女生谁更聪明
正方:男生更聪明;反方:女生更聪明。通过辩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辩论中认识男生女生各自特点和优势。既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一举多得。
通过以上多种尝试,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收获。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请每位学生以“我的感想”为主题,从三个方面: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3.我的完善。谈谈自己对思品课的感受。不少同学谈了自己对思品课由原来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历程。在“我的收获中”写道:“通过学习思品:1.让我速融入集体这片清澈的湖泊;2.掌握了开启交友大门的金钥匙;3.学会了尊重他人,微笑面对生活,用微笑感染每一个人;4.学会了为父母倒一杯茶,和老师谈心,拿到了礼貌这张通往文明之路的名片;5.感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体会到心智成长的欣慰,感受到人生的快乐。生命如夏花。思品也如夏花般绚丽多彩……
8.如何搞好初中思品课的专题复习 篇八
一、分清知识专题的四大模块
初中阶段的五本教材一般分为“心理品质教育”、“道德责任教育”、“法律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四大模块,在这四大模块中尤以“法律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为重点。不同版本知识点的分布状况不同,需要教师详细梳理,分类归纳,在复习时应把各专题需掌握的知识点与课程标准相对照,老师要讲解透彻,学生要好好落实,再通过相应的练习把知识点的考查具体化、明确化。
二、将各专题的知识提纲条理化
各专题的知识逐年级深入,多少不一,而且分散在教材的不同地方,所以必须对照新课程标准,将专题的知识条理化,例如:“法律教育”这一模块可按条目分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掌握其特征、作用、本质。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4,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宪法观念。6,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把条理化的知识具体化。落实到教材上或具体的问题上
例如:“法律教育”模块中的第一个知识点,可以具体为以下三点:1,法律的特征。2,法律的作用及其表现。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复习时将这些问题回归到教材,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便于在开卷考试时迅速找出相关答题要点。
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做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可以巩固相关的知识点。所以不管哪一轮的复习,都要让学生多做练习。
9.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质量 篇九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前言
有效教学,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几年来备受教师关注的一个研究话题。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们为了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转为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变化与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反思和课改的深化,也体现了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学生的发展”逐步落在了自己的教育时间上。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是中学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初中的思想教育中的思想、理论、时代性等教育都集中体现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学生喜欢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任何时候的教育都离不开德育的教学,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质,从而为提升其教学品质给出建议与措施。
二、实行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有其合理性,但也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核需要加强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和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以激励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努力寻找学生的发光点,例如: “相信你一定能———”、“你的特色看法是———”、“你思考的角度很———”等等。对于他们的正确回答,给予积极的赞扬和肯定,让他们有成功感,即使是回答得不够准确,都应投以鼓励的目光,并进行点拨和指导,让他们自己纠正不足之处,说出正确的观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决不能依靠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而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纳入到其中,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锻炼其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感情,激发学生兴趣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寻求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更好地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化理为情,感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报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听、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一些爱国故事。结果许多学生被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问:“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
四、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观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定位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改变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放权,理解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激发他们质疑和挑战的勇气,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建议,并创造性地将课堂生成的资源延展为课堂教学资源,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在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才可能真正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朋友般的友谊,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难度时,给予一个鼓励性的眼神、一些及时的提示;在学生思想开小差时,“不经意”地走到他身旁,伴之一个微小的警示动作;在小组讨论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对潜能生,哪怕是有点滴的进步,都给予及时公开的表扬……这些友好而不伤学生自尊的行为,往往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正如索利特尔富在《教育心理学》中说的那样: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课堂教学有了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鼓励,有了学生的真正参与,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五、精心设计教学,把多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样的教学模式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可以加深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此,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途径。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都是自娱自乐的讲解,很少听从学生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的枯燥乏味也让学生越来越厌倦,同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课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下原理,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来让学生灵活的吸收知识,比如在有关法律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模拟虚拟法庭,法官、律师、原告被告都有,然后进行辩论、分析,从中了解事实的真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从而明辨是非,这样的情景)法让学生受到感染,因而就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中及学习到法律知识,懂得法庭的构成,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样的教导下,再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渠道,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课程改革促进了这么课程的发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课程改革带了全新理念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理念上,从教学过程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别重要是这门时政性强又有特殊意义的课程需要有适合的考核模式,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多样化的考核模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银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0(1).
[2]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0.
10.浅谈如何加强思品课的外延教育 篇十
[关键词]外延教育 校内素材 家庭作用 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71
所谓外延教育,即学生在课堂内学习到的道德观点、行为规范延伸到课外去印证、运用、检验,在课堂外对学生继续发挥教育作用,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并使此教育效果得到延伸发展,促进其终身受益。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思品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热爱生活的品质和乐于探究的精神;课程的设置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源泉,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征。因此,在进行思品课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要特别加强课堂之外的品德外延教育,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双管齐下,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挖掘校园内的外延教育素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内的一景、一物、一事、一人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堂思品课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所获,对一些观点、知识有所理解与掌握,教学效果比较好。而学生迈出课堂后,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内践行、内化所学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布置、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切入点,结合课堂教学的要点进行外延教育。比如:结合学校的篮球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参观美丽的校园;渗透团结合作的教育;进行讲卫生、保护环境、爱校园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发生在校园内的特别事例,教师可在课堂上列举,并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分析、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二、发挥家庭的外延教育作用
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因此,充分发挥家庭中的德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家庭中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学会与人交流的教育,教师就要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待人接物、个人卫生等方面的一些要求,让家长帮助学生从“认知→行动→习惯的养成”。其次,建议家长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学校的思品课教育学生要有优良的、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而丰富、健康的情感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流和相互的和谐,而这一切学生首先在家庭中得到体验。第三,让家长明确身正为范的榜样作用。身教胜于言教,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某种程度上胜过学校的教育。比如:孩子需养成爱劳动、爱学习的品行,那家长就不能是好吃懒做或是沉溺于牌桌,要经常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务活,多看书等,使孩子受到无形的教育。
三、利用社会的外延教育资源
思品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教师需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实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兴趣,体验社会生活,使其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思品教材中提出:“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要增加关心和帮助贫困家庭、灾区人民教育,加强关心他人和为有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教育。”由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去开展活动;给有困难的同学、家庭捐款、捐物;开展“手拉手”等活动。又如,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或是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去看电影,严格遵守公共秩序,提升学生的文明程度。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领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思品课的外延教育资源,向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学校、社会、家庭达成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并且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思品课外延教育的质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一年级的复习课06-24
如何上好党课07-27
如何上好一堂实习课06-12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07-29
如何上好历史课08-07
如何上好高三数学复习09-16
如何上好科学课10-04
如何上好复习课语文10-15
如何上好小学精读课文10-19
说课之如何上好党课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