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2024-09-2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精选5篇)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篇一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新老师,我们应该

①只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交往②尽快认识和了解新老师,同时让新老师认识和了解自己③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老师错误当场指出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也许是缘分,我们共聚在一起,我们对待班集体的正确做法是()

A.只顾自己搞好学习B.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把班级建设好

C.无所谓,和我没有关系D.对我有利就参加,否则就不参加

3.“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枯竭。”对于刚迈进中学大门的我们,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A.我们要在班级里多交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

B.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发展当作最重要的事情

C.集体的力量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朋友的帮助

D.我们要在新的环境里,建立新友谊,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4.钟表升入初中以后,远离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如果你是钟表你会()

A.每天给以前的同学写信B.每天向妈妈倾诉心中的孤独

C.主动结识新同学,结交新友D.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

5.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对于班集体建设来说,就是()

A.要允许同学们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B.要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C.班集体中人人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D.好朋友有几个,其他人交不交无所谓。

6.调查显示:在七年级新生中,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适应.增多了新学科而感到学习吃力的占调查人数的52%。对此.我们应该()

A.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B得过且过,对自己降低要求

C在学习上更加主动、认真更努力D要求老师用小学的教学方法

7.升入初中以后,标志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出现了()

A.转折点B.人生低谷C.新困难D.新起点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告诉我们()

A.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一定能成功B.制定目标要合理

C.有了目标还应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

D.有了很高的目标,就能一鸣惊人

9.“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这句台词揭示的道理是()

A.理想高于现实B.理想源于现实

C.理想就是奋斗目标D.人生需要理想

10.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下列我们可以去尝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有()

A.头悬梁,锥刺股,加班加点开夜车

B.主科、辅科主次分明,重主科,轻辅科

C.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D.偷工减料,提高学习效率

1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①我们要善于劳逸结合②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个今天

③我们是无法把握时间的④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最珍贵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2.我们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因为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①可以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②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③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④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理解与说明题(共34分)

13.材料一: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要西昌卫星发身中心发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有超过万人的科学家、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确保了整个工程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材料二: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品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包含的道理(4)

(2)材料二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4分)

14.有一位著名的长跑冠军,在历次比赛中,他总是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赛程。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在赛程中他总是选择一个较近距离的目标物体作为当前目标,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设立第二个、第三个……新目标,并以同样的速度向新目标进发。每跑完一段距离,对自己都是一种激励,于是越跑越起劲,越跑信心越足。

从这位长跑冠军的成功秘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15.孙浩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一、刻苦学习,个学科成绩要稳获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三名

二、稍休息,多学习。早上5点起床读书,中午不休息,

晚上巩固练习到12点。

三、遵规守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你认为孙浩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4分)

(2)请你谈谈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该从哪些方面努力?(4分)

16.晚上小林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那一摞摞的课本、辅导书呆望了一会儿,从中捡出一本数学,乱翻了几页,挑出一道题,结果半个小时也没能做出结果,最后没好气地把它丢回书堆中去;再捡起一本语文做了起来,没做多会儿忽然想起第二天要进行英语小测验,于是扔下语文开始复习英语……经过这一番折腾,小林只觉头昏脑胀,什么也没记住,还觉得时间不够用。

(1)小林存在什么问题?(4分)

(2)你能告诉他应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吗?(6分)

思想品德答题方向:

一、BBDCCCDCDCCA

二、

13.(1)、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成员的合作对于集体的成功至关重要。成功的集体离不开成员间的合作。成功来自合作。(4分)

(2)①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②创建新集体、优秀的集体,需要全体同学与老师一道共同努力:要确立共同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要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要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使每个人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可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

14.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现在我们也要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开始新的努力。

15.(1)第三条可行,一、二条不可行。制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目标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既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计划要留有余地,可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或补充。

(2)应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他自己有前记得不竭动力;要向成绩好的同学看起并虚心请教;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克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的学习:制定并自觉执行学习计划。

16.(1)做事缺乏计划性,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①制定计划,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②安排学习时间要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并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③科学的安排学习、劳动、休息、健身、娱乐的时间,保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篇二

1. 第6页《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自然段第二行: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 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分析:这个句子中“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有歧义:一是包括我在内有五个小男孩, 二是除了我以外还有五个小男孩, 即共有六个小男孩。文中究竟有几个小男孩, 无法得知。

2. 第7页课下注释 (1) :[嶙峋]形容人瘦削。

分析:查《现代汉语词典》, “嶙峋”一词有三个义项: (1) 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嶙峋|嶙峋的山峦。 (2) 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嶙峋。 (3) 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嶙峋|傲骨嶙峋。所以课下注释 (1) 应改为:[嶙峋]这里形容人瘦削。类似的还有第32页注释 (3) , 因为“低回”一词有三个义项, 所以应改为:[低回]这里是留恋的意思。

3. 第39页《我的信念》第二自然段第一行: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 这使我感兴趣。

分析:这个句子的后一个分句“这使我感兴趣”的主语“这”究竟指什么?按语法上来讲, “这”就是指代前一个分句, 即“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 这样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要把后一分句作修改, 可在“这”后加上“些蚕”, 变成“这些蚕使我感兴趣”。或者删掉“这使”二字, 在“我”后加上“对这些蚕”, 变成“我对这些蚕感兴趣”。

4. 第54页研讨与练习二第一小题最后一个问题:“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

分析:这个问题本身设计得不科学。如果把“嫩嫩的, 绿绿的”用在“小草”前面, 原文就变成了:“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试问: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从土里使劲钻的过程中, 在破土而出之前“钻”的过程中, 人们怎可看见它是“绿绿的”?况且, 小草在钻出来之时, 也多是黄里带白的, 并不是“绿绿的”, 只是在钻出来之后, 经过春晖春雨的哺育才渐渐变得“绿绿的”。所以原文并无毛病, 问题中“本该”实质上是“本不该”, 这个问题应删掉。

5. 第93页《月亮上的足迹》第十四自然段最后两句话:“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 它被甩在太空。”

分析:众所周知, 太空垃圾已经引起人类严重关切。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栓, 在太空中也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飞速运行, 可能撞坏航天器或飞船, 也可能对正在太空行走或作业的宇航员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 美国这一做法是很不应该的。这两句话应改为:“由于当时对太空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登月舱竟然被甩在了太空, 给人类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6. 第148页《女娲造人》最后一句:这样, 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 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分析:这个句子中“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的主语是“人类”, 而人类是人的总称, 与数量无关, 世界总人数为100万时称人类, 达到60亿也称人类。所以不能说“人类一天比一天加多了”。原句应在“并且”后加上“人口总数”或“人口数量”或“人数”。

7. 第156页《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倒数第二自然段:人们说, 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分析:先看课下注释 (1) [孪 (luán) 生] (两人) 同一胎出生。《现代汉语词典》注释还有:“通称双生”。既然“孪生”已有“两个、两人”之意, 那前面就没有必要加上“一对”了。如果加上“一对”, 反而显得重复啰嗦了。

8. 第173页《泊秦淮》最后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2.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4.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5.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A.秦

D.周 B.夏

C.商

6.秦朝确立的我国历代王朝所沿用的行政体制称为()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7.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 B C D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8.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各地前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请问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是: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 9.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0.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最早在全国推行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11.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12.看右图,此人被称作“千古一帝”,你认为该杰出历史人物应该是谁? 秦王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扫C.汉武帝刘彻 D.西楚霸王项羽 六合13.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虎A.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视C.老三在家练小篆 D.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

14.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征战匈奴 D.开拓西域 15.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

1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17.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8.“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19.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科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周髀算经》 D.《甘石星经》 120.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21.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2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3.《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24.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A.晋楚城濮之战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文景之治” D.三国鼎立 25.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下列实物图片与它有关的是:

A B C D

二、识图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6.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爆发的地点D

秦朝疆域图

C

B A D(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三、材料解析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工人日报(2004-4-22)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

(1)请你介绍汉代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4分)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

(3)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那两位著名帝王?(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便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请回答:

(1)前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后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当时的皇帝是谁?(4分)

(3)诗句的作者对这一事件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谈一下你的看法。(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这是谁的名言?他写过什么书?(2分)

(2)这本书记述了哪一时期史事?(2分)

(3)材料二是鲁迅对这部书的评价。请问鲁迅为什么给这本书这么高的评价?(4分)4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BDBDA 6-10 DADBC 11-15CADAB 16-20 DBBBD 21-25 CACDC

二、识图填空题(10分。)

26题、(10分)

(1)A----咸阳(2分)(2)B-----临洮(2分)

C-----辽东(2分)

(3)D----大泽乡(2分)(4)秦朝的暴政(2分)27题、(11分)

(1)张骞、班固。(4分)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3分)

(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分)28题、(12分)

(1)秦始皇和汉武帝(2分)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3)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4分)

(4)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是匈奴不敢与西汉抗衡。(或“派兵大力反击匈奴”)(2分)

29、⑴、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2分)⑵、昭君出塞 汉元帝(4分)

⑶、赞许的态度。(1分)因为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两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2分)

30、(1)司马迁,《史记》。(2分)

(2)《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2分)

4.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篇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

A 女娲捏出来的

B 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 猴子变化而来的

D 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人与动物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3、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170万年

C、约70万~20万年

D、约70

4、右图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5、“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北京人

B、北京人 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D、河姆渡人 半坡人

6、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 小麦 B、花生 高粱

C、甘薯 玉米 D、水稻 粟

7、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8、我国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9、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后来的

A、夷族 B、华夏族

C、匈奴族 D、戎族

10、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郡县制 B、分封制

C、推恩令 D、禅让制

1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利簋

1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东周开始

1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厉王 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5、右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16、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D、纸币被更多的使用

17、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牧野之战 B、盘庚迁都

C、西周分封 D、国人暴动

18、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19、“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20、战国初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是

A、晋国 B、齐国

C、宋国 D、吴国

21、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下列哪件事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修建都江堰

D、修筑长城

22、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经受了8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A、吕尚 B、周公

C、管仲 D、李冰

23、墨子纪念馆坐落于山东省滕州市的龙泉广场,是世界唯一一座专门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资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场馆、下列属于墨子思想的是

A、提倡节俭

B、实行“仁政”

C、实行礼治

D、追求精神自由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依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⑴目前已确认的我国人类的起源是哪一原始人类?(2分)

⑵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请你写出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2分)

⑶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两种典型的房屋建筑形式是什么?(4分)

⑷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4分)

2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3分)

⑴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名称(4分)

⑵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请列举三个著名的战役(6分)

⑶依据上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什么时间进行的变法?(6分)

(2)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分)

(3)结合当前改革开放,谈谈商鞅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话?他生活在什么时期?(3分)

(2)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3分)

(3)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有哪些?(4分)

(4)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记录在哪本书里?(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6、D 7、C 8、D 9、B 10、B 11、C 12、C 13、D 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A 21、B 22、D 23、A 24、D 25、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元谋人

(2)北京人

(3)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

(4)黄帝和炎帝

27、

(1)位置在最西边是秦国,位置最北的是燕国。

(2)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3)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

28。

(1)商鞅;秦国。公元前356年。

(2)变法是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勇于改革创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循守旧,必然导致愚昧和落后。(言之成理即可)

29、

(1)孔子;春秋晚期;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在政治上的主张是礼治,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不分贵贱。开启了平民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他提出一系列宝贵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提倡启发式教学。

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篇五

1、D

2、B(A.寥,意;C.斑,箫;D.瓣)

3、解析: A。A句中“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多指贫穷或简朴。B句中“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C 项中“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D 项中“无可厚非”的意思是不可以过分责难,从句中意思看电视剧虽遭到批评,但作者的创作动机不可以过分批评指责,中间有转折的语气,所以“无可厚非”正确。

4、选C。A.宾语残缺,应为“提高了….能力”;B.重复,删去“左右”;D.不合逻辑,去掉三个“不可”。

5、C

6、A

7、C(谢:谢罪)

8、D(A“见”通“现”,B“卒”通“猝”,C“振”通“震”)

9、A作状语,(B方位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动词;D意动用法)

10、(1)我不能早点任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得分点:您1分;是:这;1分 过:过错1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得分点:因:依靠1分 与:结交1分 判断句1分)

11、(1)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想见滴滴答答的夜雨。(4分)

(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4分)少一点减1分,答3点得到满分。

12、答案略

13 、①《锁麟囊》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② 楼下女人凄惨经历的对她的影响。

③ 母亲对女儿深深地爱与细心地呵护(母亲精心的安排)。(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4 、(1)楼下的女人本来只是偶尔唱唱;在母亲的请求下才天天来唱的;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即母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每点1分,共3分)

15 、语言描写:“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形象地表现主人公内 心的抑郁、烦躁等心情。

环境渲染:“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形象地表现她心情的压抑、失落、绝望等;

心理描写:“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形象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烦躁、痛苦等。

(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综合解答亦可:作者用语言描写(如“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环境渲染(如 “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 )、心理描写(如“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这些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抑郁、痛苦、失落、绝望的心情。(3分)

16、小说塑造了一个为了女儿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深爱女儿的母亲的形象。她文化不高,坚强无私,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女儿上学,读博。但对女儿体贴入微,想尽办法开导女儿,女儿不喜欢评书,她就不再听了,女儿喜欢听《锁麟囊》,她请人天天唱,还用唱戏女儿的经历开导女儿,她用爱救了女儿。(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

上一篇:中医执业考试面试题目二十七下一篇:【实用】清明节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