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陋室铭的教案
1.22陋室铭的教案 篇一
8、填空: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 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⑥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9、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11、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6文中写室内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17、文中写室外景物的句子是:草色入帘青
十二、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
十三、问答题。
⑴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⑵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⑷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 ⑸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⑺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答: 绿色,青色,美,景色别致幽雅(幽)⑻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 鸿儒,无白丁(雅)
⑼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适)
⑽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反面虚写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⑿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⒁、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⒃、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⒄、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⒅、作者明明是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⒇首尾句有何关系?
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答: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22)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
(23)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具体说明。
答:交往人物: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4)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
(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骈句。
答: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十三、拓展延伸发挥题: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⑷《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七、填空题。
⑶作者开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⑸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⑹作者以莲花自况,表现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⑺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⑻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⑼本文的线索是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⑽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⑾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⒀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 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操。
⒁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⒃《爱莲说》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作用是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形象;卒章议论,在于赞美。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⒅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贵人,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视”的情感。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赞美”的情感.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比喻
八、主题思想。②《爱莲说》分段:
第一段,写“我”爱莲的原因和莲的美好的品格。
第二段,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十、用原文回答问题
⑵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⑶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⑷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⑸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⑹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⑺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⑻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⑼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⑽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⑾《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⑿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⒀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⒁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⒂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⒄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十一、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6、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
答: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 18
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答:隐士。不愿意,因为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却不赞赏,“惋惜”
9、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答: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答: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1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陶渊明以后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的隐士少了,与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
和船舱的布局。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三个游览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发型、神
态、动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题名和印章。
4、本文写作特色: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
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
者的。
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8、“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9、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
舟观察的精细。
10、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
角。
1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1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灵活精致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
来。
1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专注平
静。
1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列数字,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
超。
2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
哉。
21、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2陋室铭的教案】推荐阅读:
陋室铭文言文09-01
陋室铭备课记录07-12
《陋室铭》朗读与鉴赏06-20
《陋室铭》期末考试复习10-11
陋室铭原文及注音10-27
《陋室铭》中的文言现象06-23
陋室铭相关练习题09-06
《陋室铭》导学案设计09-26
初中《陋室铭》教学课件10-02
《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