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教学设计

2024-06-20

4单元教学设计(精选8篇)

1.4单元教学设计 篇一

7、数星星的孩子

(22课时)【教学目标 】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掌握生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语的张衡。“数”是多音字。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轻声练读。

3、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4、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个人读

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字指导学生观察“苦、乱“,看看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然后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描,再练习。

3、对照修改一下。”珍“右边的三撇竖看对齐。”乱“右边是竖弯钩。

4、送字回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1、书写生字。

2、口头组词。

迷()状()分()谜()壮()芬()

7、数星星的孩子

(23课时)【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好品质。【教学要点】

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好品质。【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一直

几次起来

果然

汉朝

著名天文学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张衡是怎样刻苦钻研的呢?接着来学习课文。

二、自主探究。

(一)自由读2——5自然段。

边读边划出奶奶、张衡、爷爷说的话,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二)集体讨论,探究问题

1、爷爷、奶奶、张衡三人对星星数不数得清分别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2、出示爷爷的话。(1)指名朗读。

(2)从爷爷说的这几句话中你可以知道什么?(3)指导朗读爷爷的话,评议。

3、对爷爷说的话张衡并不十分相信,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齐读5自然段。

4、练习用“果然”说一句话。

四、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张衡刻苦钻研天文知识的。

五、小结全文,齐读全文。

1、指名小结。

2、齐读全文。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并认读。过

仔 汉 苦 以

2、小组内交流识记方法。

3、重点指导“以、后”。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8、徐悲鸿画马(24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会认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徐悲鸿画马成功是与他仔细观察,勤奋苦练分不开的。【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8、徐悲鸿画马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

板书课题,读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吗?

2、归疑。

他怎样画马?他的马画得怎样好?

二、打开课本,初步感知课文问答。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课文自然段。

2、与同桌轮读课文,并互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重点正音:沉

几多音字。

4、齐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了解到什么?

5、组内交流。

6、集体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徐悲鸿画马画入了迷:

1、自由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

2、自由交流,相机引导,并指导朗读。

学生可能会找到2自然段来说明,引导学生抓住“常常”,又继续等词语理解感悟。出示练习句式辅助,他看到的是——,想到的是——,口里说得是——,手上拿的是——,真是对画马入了迷。

3、齐读1——3自然段。

四、识字,写字。

1、巩固认读生字。

2、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识 记:世、注 沉

3、学生练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读熟课文。

8、徐悲鸿画马(25课时)【教学目标 】

通过课文,体会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让学生懂得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仔细观察,勤学苦练的结果。【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8、徐悲鸿画马

每天画

功到自然成贴满墙

举世闻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徐悲鸿如此入迷的画马,那么他画的马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用“~~~”划出具体描写徐悲鸿画马的马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画马画得怎样?

3、指导学生看图,结合看图想象骏马奔驰四蹄生风的样子。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评议。

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催人向上。

5、谈论。

徐悲鸿画马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

课文中有个词很好地揭示了这个道理叫“功到自然成”因为徐悲鸿的仔细观察,勤学苦练,才获得了成功。

三、齐读全文。

四、指导识字,写字。

1、出示要人,写的字,并认读。功

术 壮

2、自由识记生字,组内交流。巨:的笔顺。

3、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反思:

9、爱问的霍金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霍金是个从小善于动脑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9、爱问的霍金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老师介绍霍金。

二、自主探究。

(一)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1、让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间互相检查生字,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

3、抽卡认读生字,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互相评议读书情况。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霍金的哪几件事?

6、小组讨论反馈。

7、老师小结。

三、指导识字,写字。

26课

(1、出示生字抽卡认读。去掉拼音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2、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写字。(1)各自观察,识记。(2)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反馈,相机总结方法,并重点指导。更:笔顺为(略)

4、口头组词,区别字形。

进——近

更——史

求——水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学生练习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反思:

9、爱问的霍金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及多音字“种”。

2、学习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探求科学知识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一句。【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9、爱问的霍金

探求科学知识 {妈妈、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会唱歌呢?

{什么是能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

二、自主探究。

27课时)((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出霍金十分好问?为什么?

(二)讨论反馈。

1、可能

一、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可能

二、在书上读到能量这个词,他问爸爸。

2、出示句子。

妈妈,收音机为什么说话,会唱歌呢?什么是能量? 指导读好问句及霍金好奇的感觉。

3、指名分角色读好2——5自然段。指导评议朗读。

4、齐读第6自然段。

(1)这句子中的“种子”指的是植物的种子吗? 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四、学生书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 《长歌行》(【教学目标 】

1、会认生字。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读古诗,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教学要点】

认字、理解、诵读、背诵古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古诗诵读 《长歌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读题,教师简介“节选”的意思。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读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认读生字。

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8课时)

3、指名读诗。

4、齐读古诗。

(二)自主感悟。

1、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意思。

2、老师讲述诗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你读了古诗后,觉得这首诗写什么的诗歌?为什么?(2)老师描述诗意,指导学生诵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我完整的《长歌行》再读一读。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三)(29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并认读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

4、通过朗读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要点】

1、认识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并认读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一读。

1、自由读由偏旁带出的生字词,并标出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2、指名读词语,并纠正读音。

3、观察与发现。

联系词意想想与偏旁的关系,说说你的发现。

4、再读词语。

5、教师小结。

(二)自由读一读,比一比。

1、自由读句子。

2、以第一组句子为例,学习比较句子。(1)指名分别读句子。(2)体会句子的不同之处。

多了“终于”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3)再读第一组中的第2句话,加深感悟。

3、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组句子。

4、练习用上“终于”说一句话。————终于————。

(三)完成“查一查,认一认”部分。

1、问题导入。

2、引导学生认识字典中部首及检字表。

3、以“禾”为例教会方法。

4、练习找“序、脖”,标出两个字的音节,比比谁查得对,快。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练习查字典。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三)(30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四幅图,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发现。

2、通过创作,展示作品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将句子读通。

2、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觉得牧童讲得对吗?为什么?

4、齐读短文。

(二)自主完成“探究与发现”

1、依次看图,说一说每一幅图画了什么?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再次观察四幅图,说说你的发现,说时要想好要说的话,再清楚表达。

3、指名说一说,大家评一评。

4、练习将四幅图连起来说说。

(三)自主完成“我的作品”

1、读题目要求,明确要做的事情。

2、读例子中的句子,介绍这样的句子蕴含着道理,人们将它做叫做格言警句。

3、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格言卡的边框。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制作一张格言卡。

五、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31课时)【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树叶,通过观察认识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与他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要点】

引导仔细观察,大胆表达。【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口语交际

树叶

树叶

颜色

形状

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对话。

1、自由读句子,思考:他们在谈论关于什么的事情。

2、板书口语交际的话题:树叶

(二)自主交流。

1、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树的样子,分别是什么样儿?

2、能不能学习书中小朋友的样子介绍你所收集的树叶?

3、同桌互相练习,互相提意见。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谁的介绍更清楚,听得更明白。

6、自由选取对象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三)自主分享。

1、选取一对交流得好得同学展示。

2、老师点评其交流的优点。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根据对话写一段话。

五、教学反思:

识字

(二)(32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通过读歌谣识字。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要点】

1、通过读歌谣识字。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识字

(二)国色天香

千姿百态

洁白如玉

傲霜斗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彩,神奇变化的世界。走进四季,那众花仙子的风采会让你们陶醉。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吧!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识字。

1、圈出生字,借助课后拼音把生字读准。

2、同桌互读课后的生字。

3、多钟形式检查字音。

4、巩固生字认读。

5、教师小结。

(二)自主读一读。

1、再来读一读这首歌谣,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

2、谁愿意读歌谣,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好吗?

3、纠正歌谣中的读音。

4、同桌互读歌谣,思考:通过读歌谣,从歌谣中知道了什么?

5、指学反馈。

6、想再去看看这四季的花朵吗?

7、小组交流互读歌谣。

8、读词。

国色天香

千姿百态

洁白如玉

傲霜斗雪

9、全班读歌谣。

(三)自主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全班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交流反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指导书写。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各个季节开哪些花吗?

五、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案

10、篓子里的青虫(33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青虫从哪里来的,能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教学要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0、篓子里的青虫

因为......所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蝴蝶”“青虫”图片让学生认识,引起疑问,他俩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我们来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篓子里的青虫)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课后两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认读。

3、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读书情况。重点纠正字音:卵、段、碰

4、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讲的谁的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青虫是从哪里来的?(3)指名朗读。

2、齐读2自然段

(1)小青虫和大白菜分别有什么变化?这两种变化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吗?(2)比较句子。{小青虫吃菜叶,长大了。{小青虫吃菜叶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哪句话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为什么? 用“渐渐”说一句话。

3、小结。

(三)自主识字。

四、拓展练习。书写生字。

五、教学反思:

10、篓子里的青虫(34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要点】

在充满趣味性的朗读,表演中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0、篓子里的青虫

卵——小青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第一幅图,回顾课文1、2自然段内容。

2、瞧,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

3、谁能连起来将你看到的这幅图的内容完整地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袋瓜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谁想来当这只可爱的小黄鸡?

(1)要想当这只小黄鸡,我们首先得了解它在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又做些什么?(3)听你读津津有味,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4)那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5)指导读第4自然段。

2、放进篓子里的小青虫,小黄鸡吃到吗?赶紧读5、6自然段。(1)看图、思考:发生了什么事?

(2)“呆住了”是什么表情,谁来演一演。(3)小黄鸡为什么会呆住了吗?(4)指导学生讨论。(5)反馈。

三、教学小结。

四、拓展练习。

齐读全文,整体回顾。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指导写字。

11、会上树的鱼(35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要点】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1、会上树的鱼

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

围绕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可能会问,会上树的鱼长什么样子?叫什么?有什么本领?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

4、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5、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想。

(二)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鱼斗螃蟹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讲这条鱼儿是怎样打跑螃蟹的?

3、你觉得这条鱼与你平时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

4、齐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出示要写的字“岸”。

3、老师范写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学反思:

11、会上树的鱼(36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1、会上树的鱼

上岸会跳

身子像吹泡泡似的胀大

又叫又咬

会爬树——吃掉蜗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卡片认读生字

二、自主探究。

(一)小组内合作读4---12自然段,想一想,小鱼儿是怎样吃掉蜗牛的?

1、小组合作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鱼儿怎样吃掉蜗牛的? 出示句1:鱼儿说着,胸和腹紧贴着树干。

结合插图,让学生找到鱼儿的胸、腹。理解“紧贴”一词。指导朗读抓住“刷刷刷刷”读出鱼儿上树的样子。

出示句2:“小鱼儿爬上树梢像吃豆儿似的,把大树上的蜗牛全吃光了。”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

老师评述:当这条鱼儿说要上树吃掉蜗牛时、、、、、、。当小鱼爬上了树之后,蜗牛们怎样了?学生读书。评议。

4、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5、这小鱼儿叫什么呢? 齐读12自然段。

三、回顾全文。

1、会上树的鱼都有哪些本领呀?

2、齐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学反思:

12、自然界的时钟【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要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2、自然界的时钟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37课时)(一、创设情景。

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时钟本来是人制造的,大自然中难道也有时钟吗?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字音。

3、认读生字词。

4、指名分自然段读书,互相评议。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自然界的时钟?

2、指导反馈,集体归纳。

(三)引导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边读边想,这些花是怎样向人们报时的?(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3)指名分小组汇报,相机评议。板书。(4)指导背诵。

你能否对照黑板上的板书试着将第2 自然段背下来呢?

2、学习3——4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3——4自然段,合作读书。(2)比赛读书,看谁读得最好。

3、讨论探究。

(1)为什么这些动物,植物能这么准时的开放花朵活动呢?(2)讨论交流。

三、小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老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收集自然界能报时的植物,动物资料。

五、教学反思:

12、自然界的时钟(38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通过课文的学习,朗读感悟,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要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2、自然界的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读生字、词。

2、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内容?

二、自主探究。

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书上列举了哪几种花儿?它们是怎么报时的?

2、小组讨论,汇报。

3、指导朗读。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其他的动植物报时的方法。

5、为什么有一些动植物能准时的活动或开放呢?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钟”。

6、大自然中有哪些动植物能报时呢?学生互相交流。

7、感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自然界中有趣的生物钟现象?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绝句》(39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古诗诵读《绝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依次展示画有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的单个景物图片,贴在黑板右边。

你觉得这些景物怎样?

孩子们,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诗人杜甫,在他居住的地方(贴画有房子的图片),也看到了这些可爱的黄鹂、成群的白鹭、美丽的雪山、停泊在江面的小船、翠绿的柳树,他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古诗——《绝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打开书第112页,生自由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在难读的字下面画上横线。

3.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大家。

4.生自由练读难读字。

5.小老师教读。

6.引导孩子们再读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韵的字。

7.指名读全诗、评价。

8.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课件展示两女孩对比读古诗的情景。

2.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展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生观察,该在哪些字后读出停顿。

4.你能按照这样的停顿朗读吗?自己练习练习。

5.男、女同学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6.齐读古诗。

四、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师:《绝句》这首诗共有4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处美景,就像是镶进画框的画儿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

1.课件展示第一个画面。

(1)你们听,这是什么鸟儿在唱歌?瞧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正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展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看着它们在树上欢快地唱歌,飞翔,你们心里一定也感到——(高兴、愉快)。

(2)指导学生用高兴、愉快的语气读第一句诗。

2.展示第二个画面。

(1)你们看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白鹭),它们飞行时队伍的形状像什么? 白鹭总是成群结队地飞,飞起来队伍总是那么整齐。(展示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2)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读第二句诗。

3.展示第三个画面。

(1)师描述: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上蓝天,推开窗户,你们看到了?西岭的雪终年不化,即使炎热的夏天,上面也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诗人看到如此奇特的景观,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窗含西岭千秋雪。(展示诗句)

(2)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三句诗。

4.展示第四个画面。

(1)远处是千年不化的雪山,再看看门外是什么?

你们知道这船是开向哪儿的吗?(展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2)指导朗读:“万里”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读时要慢一些,“船”读翘舌,读出诗的味道。

5.展示全景。

师描述:这首诗描绘的春景,真是有声有色,气象万千,地上翠柳依依,黄鹂啼叫,空中白鹭成行,高飞冲天,远处是积雪的高山,近旁停泊着将要远行的航船。

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美丽的景色。(播放音乐,师配乐朗读)。

6.多美的景色,多美的诗句!孩子们,美美地读这首古诗吧!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可以在小组内齐读,也可以找小伙伴读……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四)(40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反义词,进一步渗透反义词的慨念。

2、看图读词,让学生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同时有机地积累语言。

3、对比读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句子的区别,感受语言魅力。【教学要点】

注重积累词语及积累方法的学习。【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四)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层林尽染

风景如画

春华秋实

瓜果飘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再次来到语文乐园感受新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一)完成“读一读”。

1、自由读。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说说你的发现?

4、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呢?快来说一说。

(二)完成“看图读词语”。

1、自由看图读词。

2、指名逐幅看图读词,比一比谁读音读得准?

3、探究发现。

对照图,词语联系,你们发现了什么?

4、谁来将这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完成“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句组,指名学生读句子。

2、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两句话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4、感情朗读句子,集体评议。

5、同样方法学习句组2.(四)阅读短文“奇异的河流”。

1、自由读短文,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2、齐读短文,检查字音,相机正音。

3、默读短文,短文中介绍了哪些奇异的河流?

4、指名回答。

5、齐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收集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词语。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四)(【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2、写一写,规范含有“口”字的字的写法。【教学要点】

让学生关注自然,展开想象。【教学资源】

41课时)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完成“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诗歌。

2、讨论交流。

诗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拓展。

你还观察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4、齐读诗歌。

(二)完成“写一写”

1、观察要写得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2、细致观察“口”在汉字不同的位置上的变化是怎样的?

3、自由反馈。

做偏旁:吃 回。做字头:呆

4、练习写字。

(三)完成“我的作品”

1、读诗歌,了解要填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1)雨在小河里干什么?鸟儿在雨中干什么?(2)树叶在枝头干什么?(3)还可以写谁在什么地方什么?

3、学生自由填写。

4、指名反馈,集体评价。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将自己的作品念给好朋友听,请他评价。

五、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我爱听的故事(42)【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口语交际能力。

2、要求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教学要点】

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口语交际

我爱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你们一定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吧!你爱听哪方面的故事呢?

2、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呢,听听他们在讲些什么吧!

3、指导看图,指名读对话。

4、你爱听那方面的故事?你的同学爱听哪方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范讲故事:

1、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那在老师讲故事之间,你们想给老师提什么要求呢?(A、声音响亮 B通顺完整 C、有感情)

2、听完故事、交流自己听了故事的感受。

3、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4、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与同桌互讲感兴趣的故事,并交流其感受。讲的同学力求江得生动,能吸引同桌,让他爱听。听的同学要听得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5、四人小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互交流。

6、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

7、评出”故事大王“,发给小红花。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活化知识: 回家后,打听自己的父母爱听什么故事,并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

五、教学反思:

2.4单元教学设计 篇二

1 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地质概况

哈得4油田位于满加尔凹陷的哈得逊构造带上。哈得逊构造带是在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向南延伸的鼻状隆起带背景上形成的一个低幅度背斜构造带。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目的层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中泥岩段的薄砂层。自1998年HD1井发现哈得4薄砂层油藏以来, 随着哈得逊地区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 薄砂层油藏的含油面积和探明储量逐年攀升。但在开发过程中, 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如在薄砂层油藏的开发老区已出现动静态资料不符合现象, 在新区出现油水关系复杂、产能落实程度不高等问题。对该油藏储层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将为改善开发效果、调节油水关系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2.1 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

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基于取心井段沉积特征的详细研究。用来划分流动单元的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地层系数、毛管压力资料确定的孔隙大小及分布、沉积构造、岩性、颜色等。在用岩心分析方法划分流动单元时, 常以1-2种参数或特征为主要依据, 其它参数或特征作为参考。以H D2井为例,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流动单元进行划分。

2.1.1 沉积学方法

岩石韵律性的变化是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 它对岩石物理特征和渗流特征的变化起控制作用, 因此, 可以用岩石韵律性的变化来划分和识别流动单元。在对H D2井岩心细致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岩心垂向上粒度、沉积构造等的韵律性变化, 划分相对均质段, 据此划分流动单元层。根据沉积学法流动单元划分标准 (表1) , 对流动单元层进行分类评价, 划分出E、G、M、P四类流动单元 (图1) 。

2.1.2 岩石物性方法

在岩心井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流体参数等参数数据分析基础上, 采用两种新的参数:流动系数和存储系数来确定流动单元[4]。

流动系数是表征储层产能的一个参数, 反映流体通过地下储集岩体的能力, 可直接评价储层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以及用来区分和识别流动单元。存储系数反映储层存储空间的大小, 可以作为划分和识别流动单元的指标。根据岩心井岩石物性法流动单元划分标准 (表1) , 把HD2井中泥岩段流动单元划分为E、G、M、P四种类型 (图1) 。

2.1.3 孔喉结构参数法

孔喉类型、几何形状、大小和分布, 孔喉配置关系等是影响储集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和渗流特征的重要因素, 不同流动单元有不同的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研究中采用Winland方程, 根据岩心物性分析和测井曲线储层参数解释结果计算得到R35值。Winland方程为[3]:

R35=0.372+0.588logK-0.684logφ

式中:K为渗透率 (10-3μm2) , φ为孔隙度 (%) , R35单位为μm。

由上述公式计算R 3 5, 依据改进的Hartmana和Coalson孔喉结构法划分流动单元标准 (细孔喉型和极细孔喉型合为细孔喉型) (表1) , 将HD2井划分出了E、G、M、P四类流动单元, 分别对应极粗孔喉型、粗孔喉型、中孔喉型和细孔喉型 (图1) 。

2.1.4 流动带指数法

按照孔隙几何相似的理论, 平均孔隙半径被定义为横剖面面积和湿润周界的比值。Kozeny和Carman从孔隙几何相似的理论出发, 推导出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式, 即Kozeny-Carman方程。

分别采用岩心的物性资料和测井解释的物性资料计算出流动带指数, 然后分别对所有岩心井的流动带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把样品分成E (FZI>3.9) 、G (2.8

综合分析这四种方法所划分的流动单元结果发现, 采用岩石物理方法和孔隙结构方法划分流动单元, 在一个单砂体内往往划分出几种类型的流动单元, 通过对薄砂层油藏单砂体的非均质性分析发现, 单砂体的层内夹层并不发育, 这两种方法的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采用沉积学方法和流动带指数法划分出的流动单元在单砂体内类型单一, 并且两种方法划分结果对应情况较好。因此, 选用流动带指数法结合沉积学法对研究区非取心井流动单元进行划分。

2.2 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

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是在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 采用流动带指数法划分流动单元。首先根据测井解释得到的物性资料, 计算单点的F Z I值, 进而得到单砂体的F Z I平均值, 每一个单砂体作为一个流动单元层。

本次研究采用对所有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层的流动带指数进行聚类的方法, 划分出E、G、M、P四种类型流动单元, 实现了定量的自动划分非取心井的流动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的四种流动单元的物理性质参数如表2所示。

3 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特征

E类流动单元:以细砂岩为主, 含少量粉砂, 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 次为原生粒间孔, 可见少量岩屑、长石内溶孔, 孔喉半径为2.5-16μm。排驱压力值0.06-0.1MPa, 对应的孔隙度为16-18%, 渗透率为100×10-3μm2。

G类流动单元:以细砂岩为主, 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 次为粒间溶孔, 岩屑、长石内见粒内溶孔, 杂基中见微孔隙, 连通性较好, 孔喉半径为2.5-10μm。排驱压力值为0.07-0.1M P a, 对应的孔隙度为12-16%, 渗透率为50-100×10-3μm2。

M类流动单元:以粉细砂岩为主, 孔喉半径为0.1-0.63μm, 排驱压力值为4-7M P a, 对应的孔隙度为8-12%, 渗透率为8-50×10-3μm2, 孔隙结构以小孔细喉为主。

P类流动单元:以粉细砂岩为主, 部分泥质粉砂岩, 孔喉半径小于0.1μm, 排驱压力值为5-10MPa, 对应的孔隙度为小于8%, 渗透率为0.1-5×10-3μm2。

4 储层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关系

根据各井流动单元划分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储层内P类流动单元最多, 占47%, 其次是G类流动单元, 占25%, M类流动单元占16%, E类流动单元占12%。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潮间砂坪微相主要分布有E、G、M类流动单元, E类流动单元中潮间砂坪占93.22%, G类流动单元中潮间砂坪占95%, M类流动单元中潮间砂坪占76.62%。潮沟微相主要分布有P类流动单元, P类流动单元中潮沟微相约占59.91%。潮间混和坪微相中各类流动单元的分布都较少, 均低于11%。

5 结论

通过多种流动单元识别划分方法对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的取心井开展流动单元研究, 确定了流动带指数法为本区效果较好、最优选的划分方法。采用流动带指数法对非取心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 将全区流动单元划分为E (极好) 、G (好) 、M (中) 、P (差) 四种类型。

不同流动单元类型在沉积微相中的分布不同。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潮间砂坪微相主要分布有E、G、M类流动单元, 潮沟微相主要分布有P类流动单元, 潮间混和坪微相中各类流动单元分布都较少。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微相砂体间的岩性差异。

摘要:采用沉积学方法、岩石物性方法、孔喉结构参数法和流动带指数法对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的取心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采用流动带指数法对全区非取心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 将薄砂层油藏储层划分为E、G、M、P四种流动单元类型。在所有薄砂层油藏的沉积微相中, 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潮间砂坪微相主要分布有E、G、M类流动单元。不同微相砂体间的岩性差异是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哈得4油田,油藏,储层,流动单元

参考文献

[1]Hearn C L, Ebanks W J Jr, Tye R S.Ge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Reservoir Performance of the Hartzog Draw Field, Wyoming[J].Petrol.Tech.1984, 36:1335-1344.

[2]Ti Guangming, Inteq B H, Ogbe D O, et al, Use of Flow Units as a Tool for Reservoir Description:A Case Study[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1995, 10 (2) :122-128.

[3]冯晓宏.厚油层非均质特征描述的新方法—水力 (渗流) 单元分析[J].石油学报, 1994, 15 (增刊) :149-157.

[4]刘吉余, 王建东, 吕靖.流动单元特征及其成因分类[J].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 (4) :381-384.

3.必修4 第三单元梳理与拓展 篇三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休戚相关(qī) 吝啬(sè) 国粹(cuì) 脑髓(suǐ)

B.残羹冷炙(zhì) 孱头(chàn) 鱼翅(chì 秩序(zhì)

C.稍纵即逝(jì) 给予(jǐ) 冠冕(miǎn) 苇草(wěi)

D.咄咄逼人(duō) 蹩进(bié) 罪孽(liè) 囊括(n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礼上往来 垂暮之年 遵循 催进

B.佳节大典 躁动不安 倘使 幼稚

C.勃然大怒 枯燥无味 自诩 嗑头

D.销磨光阴 惶恐不安 推衍 渊源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军事当局对他们所自诩的“五月攻势”,已承认失败。

B.长江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C.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致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D.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B.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C.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们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D.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时始以“鲁迅”为笔名。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

B.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爱的艺术》。

C.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热爱生命》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理解和不同的态度。

D.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信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二、阅读理解(一)(共13分,共3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江城子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6. 请赏析“爱吾庐,惬幽居”一句中“惬”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全词的诗眼是哪个词?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选自《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lc202309011946

三、阅读理解(二)(共20分,共4题)

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鲍鹏山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标志着一种观念的建立:“忠”。由忠而见疑而产生的“怨”,是很近于“妾妇之道”的。更糟糕的是,《离骚》还把自己的被委屈、被疏远、被流放归罪于小人对自己光彩的遮蔽,对自己清白的污染。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失意官僚普遍存在的弃妇心态,就是从屈原开始的。

对外在权威的皈依和依恃,导致先秦士人自由精神的没落。屈原的选择标志着路已只剩下一条:在绝对君权下放弃自己的主体选择,除了获得一个特定的君主的认可之外,不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几乎是一条绝路。贾谊、晁错式的悲剧早已在屈原那里发生,难怪贾谊独独心有戚戚于屈原。

好在《离骚》中还有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与赞扬,这在很大程度上洗刷了“忠君”带来的污垢,而保持住了自己的皓皓之白。这可能是因为先秦士人主体精神的强大基础尚未坍塌,屈原尚有精神的支撑。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在屈原这样一位向君权输诚的人那里,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表现得尤其强烈和突出,除了孟子外,大约还没有人能和屈原相比:他那么强调自己、坚持自己、赞美自己。而且一再表明,为了坚持自己,他可以九死不悔,体解不惩。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我想提醒的是,在我们大力宣扬屈原忠君爱国爱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他张扬个性的一面。这后一点,也许是屈原最可贵的东西。谁能像他那样让自己的个性直面世界的辗压而决不屈服?谁能像他那样以自己个性的螳螂去挡世界的战车?谁能像他那么悲惨,谁能像他那么壮烈?谁能像他那样成为真正的战士?

在中国古代,优美的抒情作品实在太多了,但像《离骚》这样的华丽的交响则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全篇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九十余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几千年来没有人能打破这个纪录。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抒情诗,而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抒情诗而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历史飞跃。

不管怎么说,屈原仍然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能听这类表述太多了,但我是认真地说这话的。“第一位”,盖因他之前尚无称得上伟大的诗人,甚至连“诗人”也不易觅得。《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有几位还颇有几首诗保存在这被称之为“经”的集子中,但我总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它们精致、艺术、有个性,但决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就前一点而言,屈原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虽然对他的精神价值,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代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时我们理解为“忠君”,有时我们理解为“忠民”,有时我们又理解为“爱国”。总之,他已是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人格精神的诱导之一。

就后一点说,“屈平辞赋垂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在后半生人生绝境中的数量不多的艺术创造,已胜过楚国王族——也是他的祖先——几百年创下的世俗政权的勋业。他寄托在他诗歌创造中的志向与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刘安和司马迁的共同评价。我们知道,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言九鼎的。而屈原的艺术创新,“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超经越义,自铸伟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对他的评价。一个史界的司马迁,一个文论界的刘勰,两个在各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对他的精神与艺术,人格与风格,作这样至高无上的推崇,屈原之影响人心、之折服人心,于斯可见。

(节选,有删改)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 先秦士人自由精神的整体坍塌,使得屈原几乎走上了一条绝路。

B. 作者引用史界司马迁和文论界刘勰对屈原的评价,是从侧面来描写、突出屈原。

C. 贾谊写《吊屈原赋》,独独心有戚戚于屈原,是因为他们悲剧的根源是一致的。

D. 作者擅长运用对比,把孟子和屈原作比,把屈原和楚国王族作比,意在突出屈原的伟大。

E. 从这篇文章来看,鲍鹏山目光犀利,思考深入,语言颇有功底,对屈原流露出了钦佩仰慕之情。

10. 请分析“谁能像他那样以自己个性的螳螂去挡世界的战车?”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lc2023090119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离骚》与《诗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怎样才能算得上伟大?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作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题)

13. 请依照示例仿写句子。

法国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那根苇草是杜甫,夔州城上,他长歌当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那根苇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泪湿青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那根苇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黯然神伤,“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14.请依照示例仿写两句话,运用比喻来阐释生命。

蒙田说:热爱生命。是的,我们要热爱生命,因为:

生命是苇草,但能思考,因为思考,生命显得高贵;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解读“拿来主义”的内涵。不超过80字。

古代文化 食物 唾液 兼收并蓄 生吞活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40分,共1题)

1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4单元教学设计 篇四

作者:李都明 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6 17:24:3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李都明

[学习目标]

1.调动自己的情感反复朗读认真领会和体验诗人在诗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如《沁园春·长沙》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恋情,《再别康桥》的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赤子之情,《错误》中的怨情。

2.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3.广泛阅读诗歌,培养自己对诗歌的艺术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

4.学习写作新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意象的分析;

2.体验并理解诗歌中诗人所抒发思想感情,如《沁园春·长沙》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恋情,《再别康桥》的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赤子之情,《错误》中的怨情。

[教学时数]

8课时

说明:《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各1课时,“中外短诗五首”2课时,余下2课时可以作教学过程中的机动时间,主要用于包括问题探究时间超量,举办诗歌朗诵会,诗歌习作课等的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兼以必要的交流、讨论。

[教学设备]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多媒体,用以播放诗朗诵的课件。

[备课参考]

诗歌可以言情,可以言志,还可以言理。古今中外的诗歌,尽管民族心理结构、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经历等存在着差异,但以诗歌抒写自己心灵的秘密和思想感悟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诗歌的教学,一方面应当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感受诗人的情感,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是诗人情感与心志的表达,但又多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经常是通过意象来体现。因而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象是诗歌学习的基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也称之为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就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意象。在这里,我们通过想像,就能看到诗人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而这一幅秋景图,却是与诗人在在这种景色面前所产生的革命豪情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一幅具有鼓舞力量的画面。

当然,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所创造的意象是独特的,所抒发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比如,在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在上片里抒写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秋景图,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就能够理解这意象所蕴含的深意:尽管是满目萧条的旧世界,但蕴藏着充满生命力的自由的力量。之后,又提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也就是这个能主宰大地的力量是那些人呢?这个问题,诗人在下片中,充满激情地做了含蓄的回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诗人回忆了与同学有过的“峥嵘岁月”,展现了曾经有过的志向和激流拼搏的豪情。这种豪情是对上述问题的间接回答,有舍我(们)其谁的意味。其后,诗人点明了他和他的同学曾“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实际上就是对上片“谁主沉浮”的进一步回答。可以说,整首词表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世界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本首词先写景,后抒情,这与我们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是一致的。

再如《雨巷》。这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雨巷》中,作品以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为场景,以“我”和“丁香”姑娘在雨巷中偶遇,营造了一个满是愁怨的意境。怀着一种落寞、惆怅情绪和一丝希望的“我”,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独行,“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这个姑娘出现了,她“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冷漠,凄清、有惆怅”。她“走近”“太息”“飘过”,留下的是“丁香般的惆怅”。整个意境虚虚实实,朦胧恍惚。从“丁香”姑娘身上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特点看,这个“丁香”姑娘可以理解为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可以理解为是诗人爱情的对象。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意境则反映了诗人充满孤独、抑郁和消沉的情绪以及苦闷的人生,当然,从“丁香”姑娘的影像里或许还带有些许的希望;如果是后者,诗的意境,反映的是诗人对“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求。从这个角度说,诗人追求的这个爱情则是一种纯真、纯情的爱情,惆怅而又伤感。此外,这首诗通过反复的手法来深化意境,抒发感情,极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这是我们学习中应当注意的。

诗歌的学习,主要是加强诗歌的朗诵,以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从意象入手,分析诗人情感的表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叶平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60 更新时间:2009/9/6 17:24:48

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福州第三中学 叶平

这一单元学习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学习的重点是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学习的主要内容:1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2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3学习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作者个人感慨和志趣的写作手法。4学习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方法。

中国古代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远古的简单记事开始发展到先秦时期的散文,其中尤以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和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最为出色。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的开始出现则缘于东晋时期文人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又一个高峰,他们描山绘水,记游抒怀之作极为丰富,是古代散文的又一个亮点,其影响直至明清而不衰。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共同特点在于,都以描写景物,记叙游赏经历为主,又都寓感情抒发,讲述道理于其中;这些作品都是将抒情,写景,记事,议论融为一体的;这些作品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来琅琅上口。

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首先要反复诵读,力求逐字逐句理解文章内容,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读懂文章。多背诵名家名篇,品味感受山水游记散文的优美语句,领略作者笔下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还要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的了解,认真体察景物之中所渗透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其感情趋向,领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这一单元的四篇散文有魏晋散文,也有唐宋散文。虽然都是山水游记散文,又各不相同。从文体上看,有“序”“赋”“书”“记”的区别,从写景,抒情,议论上看更是各领风骚。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杰出的序文。他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散文也堪称名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兰亭宴集的情景,是实写;后半部分是虚写,书法作者的感触。作者从兰亭集会,联想到美好的事物转瞬就会成为过去,抒发了对生死的看法。文章写景自然简明,议论从肺腑流出。上半篇以乐为主,下半篇悲从中来。文章写得回环曲折,感动人心。《兰亭集序》的价值还在于,它一改魏晋时期散文崇尚骈俪藻饰,追求形式,忽视内容的弊习,作者重在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倚重辞采,不堆砌典故,句法上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文笔淳朴自然,有清新隽永。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理解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特点。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赋文,是作者在黄州游赤壁后写的,与诗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文章先用传神之笔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好景色以及与客人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酣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吹奏的及其幽怨的洞箫声引起主客之间的问答,文章通过对明月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阅读时我们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旷达超脱之下,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的苦闷和自我排遣的抑郁悲伤。学习本文要熟读成诵,注重体会景,情,理交融和赋文精美的语言妙处。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写给朋友裴迪,约请他明春前来同游的信。开篇先写山中“景气和畅”之美,接着说,由于裴迪正在温书,不便相邀,于是只好自己去了山中,为下文邀友春游埋下伏笔。第二段具体描写山中夜的美,冬夜特有的宁静,并过度到对昔时“携手赋诗”的回忆,又自然引发对来日同游的期盼。第三段,写想象中春日景物,发出同游的邀请,语言明快,有生气。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议论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先借托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得缘故,再以游山为喻,层层深入发挥,展开议论。作者不仅强调“志”的重要,而且强调“力”与“物”的必需。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作者尤其强调要“尽力“尽志”,这与他力主的政治变革精神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作者又从“碑仆”联想到对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这也是作者所倡导的在学习中要深入思考,谨慎进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事与后理紧密想扣,把深刻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而又浅显易懂。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叶平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27 更新时间:2009/9/6 17:25:29

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四篇散文均为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它们描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悲悼、愤怒或者怀念之情,给人以沉重感、正义感;第二类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它们是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诙谐之趣,给人以轻松感,幽默感。

在教学本单元的散文时,我们应该深入的考虑作品中人物的遭遇、行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在这篇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随着鲁迅先生深刻而稳健的笔触,去了解与“三一八”惨案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事实,与鲁迅先生那“出离的愤怒”和“浓黑的悲凉”产生同感。《小狗包弟》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行将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可以视做对老年金岳霖的特点的概括,也可以视做对他的一生特点的概括。

本单元的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片段故事,教学这些课文首先要分析人物,要分析人物就得分析这些小片段,要分析这些小片段就要抓细节描写,抓细节就要抓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言行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与人物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环境描写。如鲁迅对刘和珍平日保持温和的神情、与老师交往注重礼节的描写,既证明受害者是一群纯正的青年学生,也证明段祺瑞执政府的疯狂无理和反动文人造谣的阴险无耻;至于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和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几个精彩的细节即把他们的性格显现无遗。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怀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这些课文篇篇都有作者的真“我”,我们能从中看到悲伤愤怒的鲁迅、伤心悔恨的巴金、诙谐幽默的梁实秋和汪曾祺。阅读散文就要注意品情味,情味不局限于情感,还包括情趣、趣味等,情感、情趣和趣味是散文中的灵魂、核心。

散文以“散”名世,形式活泼,章法自由,那么与此相应的文章线索必不可少,散文的线索大致有三条:情的线索,理的线索,事的线索。《记念刘和珍君》全然顺着作者感情构造章法,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激情,议论、抒情随处可见,而有关刘和珍的行事散见于全文各处,并无完整的成片成线的叙述;《小狗包弟》则有所不同,全然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次序构造章法,作者的感情抒发主要见于文章后半段。《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是作者凭着对所写人物的记忆线索,并按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建构章法的,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

对于中学生来说,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任务。学习散文语言,首先应该做到解读难句、品味意蕴深刻的语句;其次还要赏析一些重要语句,记诵一些优美、精警的语句;还要总体地评价课文的语言风格,可以在不同课文之间进行比较;从读写结合方面说还要仿写句子,记住词语、句式以便在作文时化而用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可以熟读全文,背诵若干文段,但首先要把文中的一些难句读懂,不可囫囵吞枣飘忽而过,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着重赏析一些精警语句,还可以仿写句子;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朗读几遍课文,寻找对梁实秋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的感觉,并对文中一些精彩描写的语句和一些简练生动的文言语句进行重点赏析。

此外,我们要特别注意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所谓挖掘,就是深入探究、细致分析、真情感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挖掘的对象,一是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是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我们可从中感悟鲁迅刚正不阿的品格,感受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反省、忏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题,一个受迫害、无责任的老作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这是作者道德主义的表现。我们读这篇课文,不仅要感受作者的这种崇高精神,还要把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检视自己的道德增益或道德缺损。学习《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我们可以发现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溢于言表,汪曾祺对师长的敬爱则藏匿于诙谐幽默的情调之中,我们读描写国学大师的作品,应该见识其成就,仰慕其才华,崇尚其精神。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21 更新时间:2009/9/6 17:26:07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厦门外国语学校 邹春盛

本单元的文体特征属于新闻和报告文学类,课程标准中归入实用类文本,要求“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本单元文字障碍比较少,教师不必像前三个单元一样,在关键字词上精雕细琢,在精彩语段上反复吟诵,更多应采用整体感知,比较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新闻的基本方法,学习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而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和基本结构,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

本单元课文文字较为浅显,可打破传统的教法,重新组合教材,例如把《短新闻两篇》和《飞向太空的航程》合成一个小单元,重点解决新闻的类别、新闻的基本格式和新闻背景的特点与作用。《包身工》作为一个小单元,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理解材料和背景资料的有机结合,议论和抒情文字在文中的作用等问题,也可参照《教师教学用书》P124“《包身工》研究性学习案例”的方法,把这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则作为自主阅读课例,每个同学自主阅读,并提出问题,带到学习小组中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疑难问题在讨论课中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香港回归和“神舟五号”飞射成功的基本情况,增强振兴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振兴民族和促进国家统一富强的意识。

2、认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愚昧和灾难,探讨形成的原因,自觉树立维护人类和平、敬畏生命尤其是尊重弱势群体(如“芦柴棒”这一类人)的意识。

3、以航空英雄、基层劳模为榜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知识和能力

1、新闻的一般特征,报告文学的特点。

2、阅读新闻,筛选信息的能力。

3、攥写新闻、通讯的能力,程度较高的同学尝试写报告文学。

三、过程和方法

本单元主要的方法是:目标解读法、自主阅读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目标解读法。主要适用于第13、第14课,教师课前可设计几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在小组中讨论,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感受,一些知识目标在课堂上加以明确、解决。

2、自主阅读。主要适用第15课,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在学习小组中和同学共同研究,寻找解决的方案,一些比较大,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通讯和新闻有什么?掏粪工时传祥在现代社会还能被评为全国劳模吗?可存疑,留待课堂讨论,课堂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专家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专题。

5.4单元教学设计 篇五

(一)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p.72、7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难点:小数部分没有除完,要添0继续除。教学难点:小数部分没有除完,要添0继续除。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先静静地看一看(课件出示:)再填空。(学生口答)

0.5是()个十分之一。

1.5是()个十分之一。

0.3是()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百分之一。

师:看来,前面有关小数意义的知识同学们学得还不错。今天,我们将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星期天佳佳和妈妈在附近的水果店卖水果,这是妈妈购买水果的数量和付出的钱数。(课件呈现情境图和表格)师: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苹果3千克,9.6元;香蕉5千克12元;橘子6千克5.7元;要求三种水果的单价)

(2)师:你觉得那种水果价钱最贵?(苹果),哪种水果最便宜?(橘子)你怎样想?(列式、估算:苹果的单价大约3元多一些,香蕉的单价是2元多一些,橘子的单价是不到1元)(板书:苹果:3元多一些,香蕉:2元多一些;橘子:不到1元)

三、教学例题,探求算法。

(一)解决苹果的单价

1、现在我们先来算算最贵的苹果每千克多少元?怎样列式,根据什么?

学生口答:9.6÷3,老师板书。

怎样计算呢?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

2、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探索的结果说一说?(3.2元)你怎样算的?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①9.6元是96角,96除以3等于32,32角是3.2元和9.6元小数点对齐;②把9.6元分成9元和6角,9÷3=3元,6÷3=2角,3元和2角合起来是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竖式计算时,追问:你是怎样一步一步算的?(先用个位上的9除以3商是3,再用……)你觉得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问题。(小数点要对齐)为什么要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算出的苹果的单价是3.2元,小数点就要和9.6元的小数点对齐;9.6的小数部分是6个0.1,把6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0.1,即0.2,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师:三种方法都可以,我们今天主要学习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起再来整理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学生说,老师写.教师板书9.6/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用被除数的整数部分9除以3的3,再用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6除以3得2.商的小数点点在哪里?(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为了避免商的小数点遗忘在算出商的个位之后就在商里点上小数点?

4、练一练 6.3÷3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学生练习情况。

(二)解决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1、师:我们接着研究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你会列竖式计算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一人板演。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组织讨论:除到被除数末位后余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怎么除?添0后的20表示多少?(20个0.1)其实这个0可以看做被除数的什么数位上移下来?

讨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有没有对齐?

2、练一练;

60÷8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学生练习情况。

(三)计算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1、师;最后我们来计算每千克橘子多少钱?

学生列竖式,独立列竖式计算。一人板书。板书后说说计算过程。

2、讨论:在计算过程你们碰到什么不同的情况/?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个位上不够商1,要在商的整数部分添0,再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将5.7看做57个0.1,再余3怎么办?(再添0,继续除。)

3、试一试,0.2÷5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四)讨论验算方法

怎样判断我们计算出来的单价是正确的呢?

1、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课前三种水果估算的单价进行比较。

2、学生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说说方法,任选上述三题中的1题进行验算。(课后)

(五)比较总结计算方法。

1、比较这三道算式,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除数都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不同的是第一题可以直接进行计算;第而题是除到被除数末尾还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面添上0继续除,第三题是个位不够商1,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上0,再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先用被除数整数部分的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的就商0,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等等)

四、巩固提高,熟练算法

1、做练习十三第1题。

提出要求:先算一算,再比一比。

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在班级中交流计算过程的结果。

讨论:比较每组两道题,你发现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吗?(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还要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商就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小结: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2、比一比,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有快。

6.48÷2

35÷14

3÷15

3、解决问题。

1、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最后5枪打出52.5环的成绩勇夺该项目的奥运金牌,平均每枪打多少环?

2、徐宁买了40个鸡蛋,一共重2.48千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千克?

五、总结全课

学习小数除法,你觉得哪些地方感到困难或有难度?

6.4单元教学设计 篇六

第一课 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口语交际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二、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家有一位特殊的成员“灰灰”,灰灰是一只特别讨人喜欢的狗,他的毛黑白相间的,灰灰也有很多优点,现在让我向你们介绍吧!

灰灰对家人特别热情,记得我从湖州回来,灰灰马上跑过来迎接我,在我周围转来转去,转得我头都晕了,它的尾巴摇来摇去,看起来很欢快,它还旺旺旺旺的叫好像在说:“主人,你回来了,又可以跟我一起玩了。”灰灰在我身边转来转去,我仿佛把我所有的不愉快和疲劳都忘记了。

灰灰不仅对家人热情,而且还是一位特别优秀的看家能手。有一次,我出门的时候太匆忙了,忘记把门关了,就直接走了,灰灰在后面不停的叫,我想:灰灰今天怎么这么不听话了呢,平常都很安静的。于是,我又回到了家里,一看原来是忘记关门了啊呀!是我错怪灰灰了,今天多亏了灰灰提醒我,要不小偷会到家里偷东西去了。灰灰还有好多可爱的地方,我就不细细说了。

这就是我家的灰灰,既聪明又可爱,而且还是我的“好朋友”。

小白兔

在我生日的那天下午,妈妈下班回到家,手里提着一个笼子,笼子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哇!小白兔。”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小白兔有一双像红宝石一样的眼睛,有两只长长的耳朵,它身上穿着一身雪白的雪白的衣服,有一个又小又黑的鼻子,小小的三半嘴巴,象一位小女孩涂上了口红,真漂亮,还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小尾巴。小白兔真可爱!小白兔很喜欢吃大白菜和胡萝卜。每天放学,我都给小白兔吃白菜和胡萝卜,小白兔吃完了,她就用小手来干洗脸,小白兔不能吃湿了的白菜,不然它就会拉肚子。小白兔每天都要蹦蹦跳跳的,小白兔蹦得很高,要是你不大跑步的话,你一定追不上小白兔,小白兔可是长跑冠军呀!小白兔后脚长,前脚短,而后脚很有力,后脚一蹦,前脚蹦地,它跳得很高,很远,还真是个跳远冠军呢!还有一天,我带着小白兔到大草地上活动,小白兔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小青草。忽然,迎面走来一只小鸡也来到了草地上捉虫吃,小白兔和小鸡一起玩起来了,玩着玩着,小鸡在草地上找小虫吃,小白兔看见了。在吃草的时候,发现有了小虫子,马上去年捉,就给小鸡吃,从此,他们就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

我很喜欢动物,但我更喜欢可爱的小白兔。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4.题目: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明确要求:(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

(3).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坐在一组,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可以讲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讲它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

第 二 课 时(习作讲评)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7.4单元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单元整体,打包,捆绑教学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质的变革。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原教材的“知识体系单元”, 采用主题建构的方式组合教材, 将原本零碎散落的, 甚至单一的教材内容统整起来, 形成相同主题的组合资源包。本着窦桂梅老师“超载教材、超载课堂、超越教师”的“三超”理念,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巧妙地借用单元主题文本资源, 扬弃传统教学“精、深、透、全”的课文讲析, 刷新教学理念, 以主题单元为依托, 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 联系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的单元整体打包, 实施捆绑教学。

一、整体感知, 初读文本

1. 倡导原始阅读

课前阅读, 更倡导“原始”, 即不带附加任务, 不预设问题, 让学生通读一单元的所有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 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同时引导学生养成随手批注的习惯, 圈点勾画,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用符号式批注标记好词妙句、疑难问题, 也可用文字式批注, 记录感想、问题、联想、评价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让学生在组内生成问题、研读问题、解决问题。

2. 指导自主识字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单元都有几十个生字和词语要认识, 帮助扫清阅读障碍是关键。单元捆绑教学则必须把全单元四篇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 分一到两个课时完成。

分篇识字:自读预习中画出的带生字的词语, 按篇的顺序, 逐课过关。过程中同桌互读, 互相订正;认真书写, 互相评议。

分单元识字:根据每单元中的课文篇数划分学习小组, 一组一篇, 小组合作画出其中一课的常用词语, 查工具书给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注音。然后, 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并提示大家勾画常用词。小组内开展正确书写、评议活动。

分类识字:按教材选定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来分, 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会认二类字, 会写一类字。在互助自学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先过关二类字或先过关一类字。

3. 引导把握主干

学生浏览整单元的全部内容, 从总体上接触, 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 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高度凝练地弄清本单元课文是通过哪些内容的介绍来丰厚单元主题的。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也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的一项语文基本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二、典型示教, 研读文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个主题单元的四篇课文, 一般以“三精带一略”或“两精带两略”的形式构建, 捆绑教学中, 要结合单元主题, 整合课文内容, 抓典型示教, 以达到“教一篇带多篇”或“教一段带多段”的效果。

1. 抓“路标”, 把握方向

每单元课文前面都有一段单元导语, 它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教师要利用好单元导语, 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 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 多了一份理性思考, 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

如“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 学生通过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民俗、体会写法、开展活动”, 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时, 教师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解读 (写什么) —细读 (如何表达) —品读 (品评, 感悟到了什么) —赏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 欣赏地读) ”的学习方法。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接下来的整单元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还可以设计单元学习导读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 让大家心中有底, 胸有成竹, 明白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 自己想怎么做, 可以怎么做, 该怎么做, 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与生活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讲“取舍”, 点击精彩

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多是经典之作, 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闪光点很多, 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均衡用力”, 而应有的放矢, 善于取舍, 找准教材中的练习点、精彩处。

例如教学六年级“中华民风民俗”一单元课文时, 就可以点击文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积极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北京的春节》一文, 让学生说说自己过春节时, 对哪一天印象最深刻, 随之引入老舍先生亲历春节中最难忘的几个日子里的特殊习俗, 并体会作者的情感。随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过春节时最喜欢的习俗是什么, 激发学生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习俗源头的兴趣。又如在引导学生感悟《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土楼的特点时, 可以截取美国大片《功夫熊猫》的一分钟片段,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产生探求土楼建筑特色的欲望。这些精彩点击, 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在不知不觉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 为深入品读语言文字作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3. 找“切入”, 对比阅读

在单元捆绑教学过程中, 经常使用的对比式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需要, 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 自主发现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在“中华民风民俗”单元略读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 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师在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了“客家民居”表达上采用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 让学生“照样子学一学”, 用上刚才学习的描述客家土楼的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自己试着读懂“傣家竹楼”这部分的内容, 并让学生比较作者在描绘“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时, 表达上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式阅读的训练, 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使得他们在阅读时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深入的思考、更为灵动的思维。

三、回归整体, 指导实践

结语教学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与提升, 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 再次回到课文中, 用心感受课文, 相信比初读课文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情感体验也将更加深切。有了课内良好的情感作铺垫, 有效地将所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 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1. 精彩回放, 积累语言

学完一单元后, 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个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 探求学习规律, 提升表达水平, 丰厚学生积累, 综合展现学习成果, 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 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如在“中华民风民俗”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 “读读背背”这个栏目, 就编排了两首表现节日风俗的古诗。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 再去读背这两首古诗, 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 边向学生拓展描述节日习俗的诗词, 并可以让学生收集这类古诗, 感受不同文体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增加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积累。

“中华民风民俗”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从节日习俗、戏剧艺术、独特民居、民族风俗等不同的角度, 运用先总后分、有详有略的写法, 采用了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 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紧紧抓住民风民俗的特点来介绍, 而且在介绍特点过程中, 写出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使得这些民风民俗是那么的生动, 那么的妙趣横生,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单元整体回顾阶段, 教师可以采取“精彩回放”的方式, 向学生呈现本单元课文中表达方式最有特点、语言描述最值得品味的语段, 让学生温习, 随后直击单元重点, 在最自然的方式下系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并且在回放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 分组实践, 学以致用

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研究的主题。然后教师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大致选择后, 进行分单元, 将选择主题相同的同学分在同一组, 将全体学生划归到“节日习俗单元、戏剧艺术单元、独特民居单元、民族风俗单元”这四个大组中去。再引导学生根据选择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几位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在随后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收集资料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鼓励采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方式来介绍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如图片解说、配乐朗诵、做小导游介绍等。在单元整体总结课上,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 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研究小单元, 用不同的展示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最后, 再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方面转化成语言写下来。这样才真正可以达到“认识上有提升, 能力上有发展”的教学目的。

单元打包、捆绑教学, 让具有相似性的教学内容能系统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序列, 不至于将学习内容机械地割裂和乏味地重复。更重要的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 学生经过举一反三的反复实践, 熟练掌握了品读学习的方法, 并获取了大量的知识,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知识储备, 极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这是新课标精神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更是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兆义.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11) .

8.4单元教学设计 篇八

1. object vi. 反对,不赞同 n. 物体; 目标; 宾语

[课文原句] When the Americans objected to this, the British would not compromise, but increased control over their American colonies instead, taking away many of their rights, and stationing soldiers there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Americans would obey them. (Page34, Line 24Page34, Line 27)

[点拨] object 在句中是不及物动词,意为“不同意;不赞成;反对”,可构成短语:

object to sb. / sth. 反对;不赞成某人/某事;

object to doing sth. 反对某人做某事

To our disappointment, he objected to our plan, and without his support, we could hardly do anything. 令我感到失望的是,他反对我们的计划,而且,没他的支持,我们讲什么也做不了。

I object to being treated like this. 我反对受到这样的对待。

[拓展] (1)object也可作及物动词,意为“以……为理由反对,反对说……”。

Mother objected that Jimmy was too weak to take up the job. 母亲反对说,吉米身体虚弱,不可承担那份工作。

(2)object可作名词,意为“物体;对象;目的;宾语”。

What are those strange objects? 那些奇怪的物体是什么?

Our object is to get the truth. 我们的目的是弄清事实真相。

2. submit

[课文原句] At this, the Americans demanded separation from Britain, and, on 4 July 1776, they declared that they would no longer submit to British rule. (Page35, Lines 2728)

[点拨] submit在句中作不及物动词,意为“顺从,屈服,投降”,可构成短语submit to。

He submitted unwillingly to his mother. 他不情愿地屈服于他母亲。

[拓展](1)submit作及物动词,意为“使服从,使屈服”,可构成短语submit oneself to。

Should a wife submit herself to her husband? 妻子应顺从丈夫吗?

(2)submit作及物动词,还可表示“呈递,提交”。常用结构是submit sth. to sb.。

He submitted his proposal for urban development to the city council. 他将城市发展建议提交市议会。

3. bound

[课文原句] ..., then you are bound to be disappointed. (Page41)

[点拨] bound在句中是形容词,意为“一定会,很可能会”,构成短语be bound to。

The party is bound to be enjoyable.这次聚会肯定会很愉快。

[拓展] bound作形容词,还可表示“受约束;有义务;正旅行去(某地);准备前往(某地)”。

She is bound to her family. 她被家庭束缚住了。

4. substitute

[课文原句] After..., the Irish substituted a new flag for the old one. (Page37)

[点拨] substitute在句中作及物动词,意为“替换,替代”。

If you cannot go yourself, please find someone to substitute you. 你如果不能亲自去,请找人代替你。

[拓展](1)substitute作不及物动词,意为“替换,替代”。

He substitutes as our teacher of English. 他代任我们的英语教师。

(2)substitute作名词,意为“代替人,代替物,代用品”,后面常接介词for。

Is the product a good substitute for sugar? 新产品是糖的良好替代品吗?

5. compromise

[课文原句] When the Americans objected to this, the British would not compromise, but increased control over their American colonies instead, taking away many of their rights, and stationing soldiers there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Americans would obey them. (Page34, Line 24Page35, Line 27)endprint

[点拨] compromise 在句中作不及物动词,意为“妥协,折衷,互让,和解”。

They found it wiser to compromise with her. 他们觉得与她妥协更明智。

[拓展](1)compromise可作及物动词,意为“连累,危害”。

You will compromise your good name if you associate with these people. 你如果与这些人交往就会损害你的好名声。

(2)compromise可作名词,意为“妥协,和解,折衷;连累,危及”。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house is a compromis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tyles. 这所房子的内部装饰是中西两式的折衷物。

6. sew

[课文原句] These flags are more than just colorful pieces of cloth and thread sewn together. (Page34, Lines 12)

[点拨] sew在句中用作及物动词,意为“缝制,缝补”。如:

I made this skirt just by sewing two pieces of material together. 我把两片材料缝在一起做成了裙子。

[拓展] 动词sew还可与up连用,构成短语sew sth. up或sew up sth.,意为 “把……缝起来”。如:

A nurse will come and sew up that wound for you soon. 护士很快就会来给你缝伤口的。

7. figure

[点拨] 这单词是个多义词,作名词时,意为“数字;钱数,体形,体态;人物,重要人物;人影”等。

作动词时,表示(经过思考后)认为,以为;计算等

1) His score is now well into double figures. 他的得分现在已达到两位数了。

2) How does she manage to keep her figure when she eats so much? 她吃这么多,究竟是怎样保持优美的身材的?

3) He was the outstanding political figure of his time. 他是他那个时代的著名政治人物。

4) I figured that he was drunk and shouldnt be allowed to drive. 我认为他喝醉了,不应该让他开车。

[拓展] 词组:figure out 想出,理解(某事)

Can you figure out how to do it? 你能想出这件事该怎么办?

8. circumstancen.

[拓展]

1) 情况,情形

I cant imagine a circumstance in which I would be quarrelling with her. 我想象不出一种我会跟她吵架的情形。

2) under / in no circumstances 决不,无论如何都不,置于句首时,句子要部分倒装。

Under no circumstances are you to leave the house. 你无论如何都不得离开这所房子。

3) in /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如此

The result was the best that could be expect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在这种情况下,这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结果。

4) 无法控制的因素,环境,境遇

Force of circumstance compelled us to leave. 形势所迫, 我们不得不走。

9. deliver

[点拨] vt. / vi. 递送;投递(信件、货物等);发表/发布演讲;口头提出;接生

The mailman delivered the letters promptly. 那位邮递员迅速地投递了那些邮件。

We can deliver goods to your door. 我们可以给你们送货上门。

He delivered an important report at the meeting. 在会议上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口头报告。

She delivered twins at 4 a.m. 她在早上四点时为双胞胎接生。

10. strike

[点拨] strike(struck, struck) vt. 击打,撞击,攻击,罢工,划火柴

In the dream, a stone flew at the statue and struck it on the feet. 在梦里,一个石头砸向了塑像,正好落到塑像的脚上。

A child ran into the road and was struck by a car. 一个孩子跑到路上被一辆车给撞了。

The little girl struck a match to warm her hands. 那个小女孩划了一根火柴来暖手。endprint

[拓展] strike n. 罢工,打击,殴打& vi. 钟表敲了多少下

The workers are coming out on strike for higher wages. 工人们将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Twelve had just struck when she ran away. 当她离开时,钟正好敲了12点。

二、短语

1. date back to

[课文原句] The flag, which could not be further simplified, is a red band over a white one, and is based on a national flag dating back to the 13th century that had nine red and white stripes. (Page 35, Lines 3940)

[点拨] date back to表示“追溯到……,始于……”。又如:

Their friendship dates back to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他们的友谊始于儿时。

[拓展] date back to通常用一般现在时,只能用于主动语态。还可以换成date from。如:

The old temple dates back to / from the Tang Dynasty. 这个旧庙建于唐朝。

[提醒] date back to / date from 通常只用于一般现在时,作定语时,用其ing 形式。

相似短语:

out of date 过时的,不流行的

to date 迄今,至今

up to date 现代的,时新的

2. in other words 换言之,也就是说

In other words, our objective is to avoid losing.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避免失败。

拓展:

1) find the words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She only wished she could find the words to express her affection for the old man. 她只想希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这位老人的感情。

2) keep ones word 信守诺言

Gail kept her word and returned all the money. 盖尔履行了她的诺言,把钱如数归还。

3) in a word 总之,一句话,简言之

—Do you enjoy the film?

—In a word, no.

——你喜欢这部电影吗?——一句话,不喜欢。

4) word for word 逐字逐句

The newspaper printed his speech more or less word for word. 报纸几乎逐字逐句地刊登了他的讲话。

5) have a word with sb. 与某人交谈

Could I have a word with you after the meeting? 会后我们可否谈谈?

6) have words with sb. 与某人争吵

Yesterday he had words with his classmate about a small thing. 昨天他为一件小事跟同学吵架了。

3. catch on

1) 受欢迎;流行起来;变得时髦

It is a nice song and I think it will catch on quickly. 这首歌很好,我想它会很快流行起来。

Do you think this fashion will catch on? 你认为这种时尚会流行起来吗?

2) 理解;了解;熟悉情况

Hes not very quick at catching on, is he? 他不善于了解情况,是吗?

Youll catch on to the job after youve been here a while. 你在这儿一段时间后会熟悉这工作的。

4. count on

[点拨] 依靠,依赖

You can count on him to help you learn English. 你可以指望他帮你学英语。

[拓展] count vt. 列入总数;包括;有重要性

count against sb. 认为对某人不利

count down 倒计时

count... in 把……计算在内

For that job her lack of experience may count against her. 她缺乏经验可能对申请那份工作不利。

Shes already counting down to the big day. 她已经在对这一重大日子倒计时了。

上一篇:小学写春天作文范文下一篇: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