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制

2024-10-28

动力机制(共12篇)

1.动力机制 篇一

论自我意识的动力机制

本文把主体意识的自我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终极内蕴对待,依托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人与自然、个我与群我、生理与心理、内在自我与对象世界以及己内世界自身的矛盾分析中,深入揭示了意识自相主客、反思自身的`动力机制,在一个重要方面突破了自我意识问题说明中的含混和不定性.

作 者:胡潇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022关键词:意识自相主客 矛盾机理

2.动力机制 篇二

合作学习的两个基础理论是认知理论和社会理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产生学习结果的因素差异,前者认为主要通过群体交互使得个体认知过程改变从而产生学习;后者认为对个体的激励是主要方面。依据这两种理论分别产生了对认知过程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国际主流研究方向近年来从动力机制逐渐拓展至到对认知过程的探究上。国内对合作学习的关注点在应用层面上,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本文从对合作学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对不同理论背景下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了合作学习的研究要素和动力机制,试图为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合作学习构成要素

合作学习是指两三个体或群体在学习知识的明确意愿指导下,以非竞争的方式从事某项工作[1]。从定义可以看出,成员之间的互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成员在群体中学习比独立学习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是合作性的,早在1988年,Slavin就提出了合作学习的3个基本条件:群体目标,个体责任和群体责任;以及6个基本要素:(1)群体成员应该认识到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共同的目标;(2)他们间必须有言语交流,成员在一起解释,支持,联系,说服对方;(3)所有成员的学习都必须得到保证;(4)群体共同完成目标;(5)群体必须是异质的,包括各种能力水平的成员[2]。

社会心理学和组织方面的文献通过比较成员关系为团队(其中成员互相协作,相互信任,目标一致且有责任),还是群体(成员独立工作,把各自的成果联合作为群体产出)对合作群体和普通群体做了简单的区分。

教育领域的文献也通过一些类似的构成要素来规范合作学习,包括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人责任,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合作技能与小组加工[3]。

2 合作学习两大基础理论对比

合作学习领域目前存在大量的基础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强调群体对个体认知过程影响的认知理论和强调个体激励的社会理论[1]。

2.1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合作学习相关的认知方法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加强了群体互动对个体认知的影响[4]。认知理论可以分为认知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theory of cognition)和认知精致化理论(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y)。

根据Vygotskian(1978)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由于在合作学习情况下,每个成员都能遇到比自己某方面能力强的同伴,因此会提高其学习水平。Piagetian也曾提出相似的观点,指出合作学习中产生的认知失衡促使了学习的发生。O’Donnell与King(1999)同Vygotskian和Piagetian的理论相一致,认为社会互动促进个体的认知结构发展,是通过建模或个体协调自身与其他人不一致的想法来实现的。

认知性精致化理论强调口头阐述对个体认知结构发展和变化所起的作用,更加关注在群体交互过程中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有机会向其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看法上的分歧,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更加“精致”了。

2.2 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认为社会因素使合作学习方法有效。同样地,社会理论也包括动机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和社会凝聚力理论(socialcohesiontheory)。

对动机理论的研究更为广泛,它强调报酬在激励群体成员方面所起作用,以Kurt Lewin的领域理论(field theory)和Morton Deutsch的相互依赖理论为基础。他们认为个体行为由激励诱因决定,受奖励和目的影响,可以分为合作性,竞争性和独立性3种。对应为人们被奖励和目的所激励,个人的结果与其他成员的结果存在或正或负的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在合作学习理论中,激励方法最受大家推崇。

社会凝聚力理论重视成员间的积极情感和关心,他们认为群体工作的经历促进了个体对其他人的认同感和关注感。激励个体努力工作的因素来自对这个集团福祉的关心,而非期待自身的报酬。

根据不同的理论假设,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在社会理论背景下研究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即合作学习是否可以促进绩效,什么因素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常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也较为成熟。第二种研究思路是认知理论背景下对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即在合作学习中群体成员是通过怎样的交互作用来完成任务的。研究方法还是集中为实验的方法,但对实验结果处理却多采用口语报告编码分析法。

3 合作学习内在动力机制

合作学习内在动力机制的研究多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即根据研究目的建立相应假设,再以班级或短期的学习群体为受试对象,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条件处理,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已有研究对任务特点、群体构成、群体管理、结果评价方式等变量进行了研究。

3.1 任务特点

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群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群体任务而工作。此外,最近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背景下的一些研究表明,清晰的任务结构会促进认知进程提高学业成绩。而且对学习任务的目标、方法和预期认知进程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讨论的效率,进而提升绩效[5]。Hakkarainen et al(2002)还指出通过成员对概念的阐述可以改善学习效果[6]。

3.2 群体构成

最常见的方式为成员自行选择构成群体,这样群体成立初就有较高的凝聚力,能更快速地进行活动同时减少人际冲突,但它无法保证群体构成的不均匀性和多样性[3]。第二种方式即导师根据既定的指标对成员进行分配,形成异质的群体构成。最新研究表明,最佳组合成分对不同水平的成员而言不尽相同。能力强的同学在异质小组中绩效更好,较差的同学则在同质小组中表现更好(后者结果不显著)[7]。另外,不同的群体结构对合作学习结果影响不同。如保证学习过程中所有成员都有能力帮助其他成员的确可以促进群体绩效[8]。

3.3 群体规模

另外一个与群体形成有关的问题是群体规模。一般文献都认为群体规模宜小,3或4人最佳。这样群体成员有机会提出更多的不同意见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有效。包括5人或更多人的群体可能导致少数人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9]。另外可以避免个体在大规模群体中可能会感受到自己重要性降低的情况。而且群体的社会堕化现象可以通过降低群体规模,增加成员责任来得以控制[3]。

3.4 群体管理

群体管理是另外一个构成合作学习环境的重要指标。导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协助者的作用,帮助成员发展他们的社会和小群体技能,以解决合作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导师应该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对群体影响过大或过于权威。Cuseo还指出群体交互的连续性也应该包含在合作学习环境中。跨期与相同的群体成员一起合作,为彼此面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发展环境,这时社会凝聚力和群体认同都能得以发展[10]。

3.5 评价群体工作

根据评价对象不同,评价方法可以分成两种:对群体的总体评价和对个体的评价。Cuseo指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个体学习的实现,因此在评价时仍应根据个体而非群体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性的分级评价[10]。然而,这一方法不仅要求群体成员的学习成果以个体方式呈现,也与群体工作要求的共同工作共同评价相违背。而且群体成员普遍认为评价群体的方法合理而且公平[3]。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组织中有效运用团队的前提是保证其“合作性”,包括群体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群体目标与个体责任的并存等方面。对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可以促进群体向个体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结构化的任务,清晰可测量的目标,异质的群体构成,3~4人的群体规模,有效的群体管理以及保证个人责任下对群体结果的共同评价等。换言之,想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应尽量满足上述条件。另外,目前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只集中在会计等学科领域,其他专业领域教学活动是否适用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其研究思路大致有以下3大类。首先是对合作学习基础理论的总结和研究,出现了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大多出现在研究初期,目前研究多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缺乏更新。其次,检验合作学习有效性和有效条件,即对合作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在群体构成、任务选择等方面已经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却仍存在很多争论。而且其中的一些结论是在实验室背景下得出的,虽然对临时群体有更加容易控制的优点,但合作学习的特点无法完全暴露,群体互动的认知和社会因素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这样得到的结论需要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验证和修订。最后,对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是合作学习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而且通过对交互作用及信息构建过程的剖析,对于解释动力机制研究相关结论十分有用。

摘要: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想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就应该满足群体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群体目标与个体责任的并存等基本要素,并在任务特点、群体构成、群体管理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规范。

关键词:合作学习,群体合作,构成要素,内在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Fernado Olivera,Susan G.Straus.Group-to-individual Transfer of Learn-ing:Cognitiveand Social Factors[J].Small Group Research,2004,35(4):440-465.

[2]R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Achievement[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8,46(2):31-33.

[3]Joan Ballantine & Patricia Mccourt Larres.Final Year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s’Attitudes to Group Assessment and the Role of Learning Logs[J].Accounting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16(2):163-183.

[4]A Sullivan Palincsar.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J].Annu.Rev.Psychol,1998,49:345-375.

[5]T Schellens,H Van Keer,M Valcke and B De Wever.Learning i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Group and Task Characteristic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26(1):55-71.

[6]David W Johnson,Roger T Johnson.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J].Theory Into Practice,1999,38(2):67-73.

[7]Van Der Laan Smith,et al.The Impact of Group Formation in a Coop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7,25(4):153-167.

[8]Pei-Jin Tsai,Gwo-Jen Hwang,etc.A Computer-assisted Approach to Conduc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2008,6(1).

[9]B Oakley,R M Felder,R Brent,I Elhajj.Turning Student Groups into Ef-fective Teams[J].Journal of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2004,2(1):9-34.

3.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机制 篇三

【关 键 词】教师培训;教育;教师成长动力

如何改变当前教师培训“被绑架”的被动局面,一句话:只有调动起教师主体自觉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才能真正获得专业的发展。

一、入职评价——热爱是最强大的职业动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中,对职业的热爱是最重要的动力源泉。陶西平说:“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1]陶老师说的专业情意,是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教师的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在由于我们国家还缺乏完善的教师入职标准,在教师的入职评价中,我们往往侧重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专业情意这一块关注不够,但这一块在很大程度上却决定了今后教师职业生涯的走向。这种专业情意也包含了职业认同感和教师信念。职业认同感强和有信念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就会强烈,有了自主发展的意愿,就会视教育为自己的生命,在态度上重视、情感上珍视;就会主动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探究新的教育方法,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就会对教学更用心,对学生更关心,自觉地在职业活动中付出更多的心力,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2]因此,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而这种对职业的热爱是在教师成长实践中得到印证的。据对全国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的调查,36.1%的教师谈到:他们自幼或中小学读书期间就崇拜教师,喜爱教师职业,报考了师范院校,并立志做优秀教师。[4]试想一个不喜欢教师职业的人,怎么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呢?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把好职业入口关。教师法中虽然将热爱教育事业定为教师的基本资格,但在我们目前的教师资格认证中,这一条却很难得到落实。如何将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作为教师招聘的条件,这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把好入口关,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入职评价标准,目前我们大多倾向于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而在职业性向、职业德性方面没有很好的办法。

当然,这种职业认同和教师信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职业动机、工资水平、男女性别都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影响。[3]另外,对职业认同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刚入职时的认同感低到逐渐增强,也是一个可见的现象。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为发展提供恒久动力

新任教师踏上教师岗位后,除了极个别人半途离开教师职业,大多将终身从教。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多教师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走向是不明晰的,对于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计划,也就是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基本上是糊里糊涂的,属于走到哪就算哪,这是极不利于教师成长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像盖楼一样,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其实规划的意思就是围绕一个总的目标,将这个目标分解、细化,这就解决了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的问题。比如,一个新教师刚走上岗位时是24岁,男的60岁退休,那么他的职业生涯有36年,女教师55岁退休,职业生涯有31年。我们以男教师为例,他如何度过这36年呢?对这36年职业生涯应该设计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这一目标进行分解,比如按以下分解,第一个10年达到什么分目标,第二个、第三个10年及最后6年达到什么目标。然后这样层层分解,可以进一步分解到年、月、日,这样就会有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的设计,有了一个这样的设计,整个36年的职业生涯就像工程师设计的工程计划图一样,每年、每月、每日的工程进度一目了然,按照这样的规划图,职业发展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并有了具体的方案,教师始终保持着一种实现目标的热情和短期目标达到的喜悦,如果这样的话,目前大家所讨论的教师职业倦怠怎么会出现呢?

当然,在这一规划中还必须明确教师成长的规律,从新手教师到熟手教师再到专家教师,也就是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前10年教师的成长有什么规律,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更加顺利。当然,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主要的还是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只是计划。

三、榜样示范——人生榜样让自己不甘平庸

在激发教师发展动力方面,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榜样的力量。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榜样教育的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特别要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和认知的中介作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并有选择性地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信念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研究发现,有效的榜样要有一定地位、能力、魅力和吸引力,还要与学习者类似;应对榜样、多个榜样的效果优于专家榜样、单个榜样。示范不仅能示范外显的行为,还能示范内隐的认知过程;学习者和榜样都参与到示范中的效果比较好。这种榜样可以是现实中所遇到的成绩卓著的同事,可以是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是经典著作中大师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进行经典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经典,读者能感受到大师的精神世界。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除了他们具有的超强的专业素养外,更重要的就在于极高的人生境界。

四、探寻发展规律,研究不同阶段的动力特点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我们还必须研究教师成长的规律,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制定正确的策略,这样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更有效。在教师的不同成长期,其发展的动力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研究发展的规律。

当前关于教师成长阶段国内外均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富勒(F.Fuller)为代表的四阶段关注模式论、以伯顿(P.Burden)为代表的生命周期阶段论、以利思伍德(K.Leithwood)为代表的心理发展阶段论、以莱赛(C.Lecey)为代表的社会化发展阶段论、以贝尔和格里布里特(B.Bel&l J.G illbrert)为代表的综合阶段论、以费斯勒(R.Fessler)为代表的8阶段论等。[5]国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研究,并有不同的分期,但总体来看基本上不出这几个方面。那么,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的分期,我们选择3个重点阶段,研究其成长动力特点。

(一)热情高涨、动力十足的入职期

对于刚入职的教师来说,由于一切都是新的,包括对自己的未来的设想,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同时新教师到一个单位后,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自己的实绩得到大家的肯定,也就是常说的能“站稳脚跟”。基于这样的思想,新教师一般工作热情十分高涨,自我成长的动力非常足,但这种工作的热情需要合理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一旦碰壁,遇到挫折,对新教师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有可能导致对前途很迷茫,失去方向,甚至会产生退职的想法。那么,对于新教师来说,关键是找准他们的关注点,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进行合适的引导,以保证他们工作热情的连续性。

nlc202309021732

(二)动力最弱、彷徨迷茫的高原期

在教师的成长阶段中,有一个高原期,一般教师入职10年左右会出现,教师经过了新手期,对于教学已经非常熟悉,基本上有了自己的教学流程,此时教师会因进入程式化而不满,会产生一个新的念头,就是该怎么教学,好像自己越来越不会教学了。其实,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分化的阶段,度过了这个高原期,有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也有可能整个职业生涯都成为一个平庸的教师。

(三)动力稳定的专家期

度过高原期后,教师就进入了分化阶段,个别教师从此就会一辈子平庸,有些教师做出了很大成就,能够成为教育专家的教师,其发展动力将进入十分稳定的阶段。此时,教师发展没有大起大落,有的只是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型教师认为,知识已经不重要,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很重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这是一个自觉自悟的过程,不是外来培训的结果。教育这两个字我们接触最多,可真正弄明白的有多少呢?据我的观察,这类教师10个中只有1~2个能达到此层次。事实上,真正达到此层次的教师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这就是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主要的就是优秀教师有对教育的独特理解,这种独特理解毫无疑问,契合到教育的本质。

五、约束和激励,教师动力的外部来源

在教师成长的外部动力中,影响大的因素很多,像学校文化、制度建设等等。但目前我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师资格的终身化。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一旦在入职期通过了教师资格,那么这个教师资格就是终身的了,这其实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始在进行试点,探讨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可能性。

国外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方面有哪些有益启示呢?美国从1825年开始就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在这方面开始比较早的国家,经过不断发展,现在美国的教师资格已相对完善。美国的教师资格并不是终身制,而是有一个清晰的、等级分明的申请制度。如,初任教师资格证是最低级别的资格证,通常颁发给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有效期是1~5年不等,不能更新,这就要求初任教师必须在有效期内,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达到合格教师证或二级教师证。二级教师证也有有效期,一般为3~5年不等,可以更新。二级教师达到培训要求后还可以继续申请三级教师,获得三级教师资格的一般为优秀教师,有效期为5~10年,之后还会有终身教师资格证书,获得这类证书的教师堪称教师中的楷模。[6]美国这种具有有效期并且级别递进的教师资格制度,打破了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塑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制度保证。我们要逐步改进目前的教师资格证制度,从制度上为教师发展提供好的保证。

一个良好的制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是必须。制度可以是监督、制约,也可以是平台,是舞台,是促进。如何做呢?从监督和制约这方面,我们的经验已经很多了,但我们还应考虑到制度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把制度当做发展的平台。比如,举办教师教育思想研讨会、组织教师观摩课等。

总之,在教师的自主发展动力方面,我们既要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又要适当给予外部压力,只要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就为教师自我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强大的动力来源,促使了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注释:

[1]陶西平.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J].人民教育,2000,(5):63.

[2]李壮成. 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原动力[J].教学与管理,2010,(25):27-29.

[3]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1-86.

[4]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4,(9):11-14.

[5]李丹丹.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述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J].2011.(18):133-136.

4.动力机制 篇四

作者:肖娟 编辑: 来源:当代先锋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8日 摘要:笔者通过深入调研,认真查找了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表现形式,深刻剖析导致干部庸懒、散漫、拖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解决干部作风问题的七项措施:一是建立学习教育机制,让庸政懒政者奋发有为;二是建立谈话谈心机制,让思想懈怠者提振精神;三是建立问责问效机制,让得过且过的者腾位让能;四是建立能上能下机制,让不换状态者日子难混;五是建立挂号销号机制,让平庸懒散者受到警示;六是建立综合监督机制,让违法乱纪者无处藏身;七是建立绩效奖惩机制,让干事创业者脱颖而出。

关键词: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和管理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广大干部的作风状况如何,能否以优良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已成为党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下大力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使党的路线、纲领和历史任务变为现实。

一、干部作风建设决定事业成败,必须认识清醒

一个地方的发展,干部是第一要素,成也干部、败也干部;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作风是关键,好也作风、差也作风。当前,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主要存在庸懒、散漫、拖沓等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上班懒洋洋,下班喜洋洋。工作缺乏激情,整天暮气沉沉,当太平官、逍遥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办事不用心、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上班迟到早退、串岗聊天,把办公室当成“休闲中心”,上网聊 QQ、炒股、看网络电影电视、“种菜偷菜”等。

(二)慢作为。工作上散漫拖沓,做事情慢人半拍。平时不注意调查研究,对业务情况不了解、不熟悉,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瞻前顾后,拈轻怕重,不敢担当负责。对群众的诉求应付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掩盖推诿、能拖则拖,小问题延误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演化成复杂矛盾,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局。对项目审批和百姓关注的民生,不按规定时限办理,拖而不决、决而不行,贻误发展。

(三)假作为。嘴上讲先行先试、实际上不行不试。形式上天天在忙,实质上碌碌无为。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批示办理批示,至于贯彻落实进展如何、效果怎样则不闻不问。当“二传手”、“传声筒”,上级来任务转下级落实,下面来情况报领导指示,工作一推一转,就是不在自己手中停留,干干净净,轻轻松松,成事时成绩有自己一份,出问题时责任与自己无关。

(四)乱作为。不下基层,不作调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办事想当然,不遵循科学规律,听不进意见,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为追求短期的政绩,不顾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

二、干部作风问题原因错综复杂,必须深刻剖析

干部作风问题,既受大环境影响,又有小气候原因,既有体制机制弊病,又有管理上的问题。总之,导致干部庸懒、散漫、拖沓问题,原因错综复杂。只有找准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铲除滋生干部作风问题的土壤。

(一)从社会大环境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其他不良风气等各种社会现象、观念思潮对干部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少数干部理想丧失,信念动摇,精神松懈。加上在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不足,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改造,革命意志衰退,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从管理体制机制上看。一是行政体制弊端。过去,一个人办一件事,主动干事的多,闲着没事的少;现在一件事几个人办,会干事的少,闲着没事多,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岗位职责不清,单位职能交叉,机构臃肿所致。二是用人机制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没有普遍建立,干部如没有犯严重错误,现实中基本不会“下”、不会“出”,更不会降低待遇。三是制度执行不力。单位制度一大筐,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多,真正抓落实、一抓到底的少。领导对干部作风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整治庸懒干部得罪人怕丢“选票”,处理违纪干部怕闹事影响团结。四是绩效考核办法待完善。对干部的考核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考核办法,考核走形式,凭个人印象和好恶,没有达到考核的目的,考核结果没有很好体现干部实绩,也没有很好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五激励机制不科学。奖的多,惩的少,虚的多,实的少,吃大锅饭现象依然普遍。

三、干部作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必须强化执行

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状态不佳、事业心不强、约束不力等原因引起的庸懒、散漫、拖沓现象,必须从健全机制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散的问题。

(一)建立学习教育机制,让庸政懒政者奋发有为。坚持从加强教育着手,铲除机关庸懒产生的思想根源。加强权力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公仆意识,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公务员法》和党纪政纪教育,使各级干部增强对法纪的敬畏,明确哪些该为、哪些可为、哪些不能为,规范从政行为。加大对勤政廉政典型的正面宣传和庸政懒政典型的反面教育,把构建勤政、廉政文化和营造干事创业的机关氛围,作为机关治庸治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使广大干部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想庸、不愿懒。

(二)建立谈话谈心机制,让思想懈怠者提振精神。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干部相结合的谈话制度,将谈心谈话作为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重要抓手。采取“勉励谈”、“ 疏导谈”、“ 鼓劲谈”、“ 提醒谈”、“ 鞭策谈”、“诫勉谈”等方式与干部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帮助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引导干部增强自警自省意识,关心他们的政治诉求,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对干部的努力和成绩多指导、多鞭策、多鼓励,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进一步搭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与干部互动交流的平台,有效理顺干部思想情绪,提振干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三)建立问责问效机制,让得过且过的者腾位让能。为切实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问题,必须摒弃“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的错误观念,坚持“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不但追究干部乱作为这种“显性”责任,也要追究以不作为、慢作为等形式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威信的“隐性”责任,将纪律、法律管不到的“空白地带”用制度管束起来。对失职、渎职等有错行为,要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对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的行为,或因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任务完不成的,或应作为而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作为效果不好的干部必须问效问责。

(四)建立能上能下机制,让不换状态者日子难混。对干部忠诚履职状态不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采取群众评议、公开举报、组织查访、目标考核等方法,视程度依程序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讨、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换状态”;对“不换状态”者,视情

况给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调整领导班子和交流换岗、降职、降级、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处理,违法犯纪的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对典型案例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定期进行通报和公布,进一步畅通干部“下”的渠道,真正让状态差的干部有所畏、有所愧,让状态佳的干部有机会、有地位。同时,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解决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职能交叉问题,不断优化单位内部岗位设置,科学制定每个干部的岗位职责,切实改变机关内部忙闲不均、职责不清的状况。

(五)建立挂号销号机制,让平庸懒散者受到警示。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庸懒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行挂号,限期整改,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和避免小问题滋长发展成大错误。被“挂号”的干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的按时销号,逾期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则进行“不换状态就换人”。同时,对挂号的干部经整改销号后规定时间因同一事项被挂号的,当年考核不得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让监督关口进一步前移,给那些混日子的“太平官”敲警钟,遏制干部“庸懒”行为的发生。

(六)建立综合监督机制,让违法乱纪者无处藏身。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日常监管,促使领导干部增强自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力。建立干部任前任后财产档案,实行干部任前任后财产公示制度,严格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着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宣传、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采取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等现象。对工作不力、为政不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要坚决查处。

(七)建立绩效奖惩机制,让干事创业者脱颖而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程序,真实反映干部工作成效。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在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和责任追究中的运用,对在考核评估中位居前列的党政领导以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奖励或提拔重用。探索建立干部慵懒降级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对综合考核成绩挂末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对评估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干部要给予降低工资待遇、调整工作岗位、待岗、直至解聘处理,真正让慵懒干部从内心有所触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程序,增加干部考察推荐中工作业绩的权重,真正凭能力凭实绩任用干部,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受激励。

5.南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分析 篇五

南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分析

以风浪作用下底泥再悬浮规律研究入手,从南太湖沉积物的`物理特性、沉积物悬浮动力分析及沉积物悬浮的临界应力分析几方面,分析了南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为南太湖入湖河道河口整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 者:吴培江 鲁有铭 胡金桥 WU Pei-jiang LU You-ming HU Jin-qiao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浙江,湖州,313000刊 名: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年,卷(期):“”(5)分类号:X524关键词:河口治理 沉积物 悬浮

6.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浅析 篇六

从建国以来, 我国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 政治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政治发展成就主要有这些:

首先, 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 着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制度。建国以后, 我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即使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 我国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创造了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模式的奇迹。

其次, 在改革开放之后, 不断地进行政治体制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政治。改革开放之后, 适应时代的变化, 我国不断地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等。

再次, 坚持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并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并创造性的发明了一国两制制度, 废除了领导职务事实上的终身制等。

二、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国政治发展动机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创新力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 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而中国现时代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创新力明显不足, 这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新近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后, 温家宝总理认为, 如果中国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那么不仅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开展, 已经取得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不能坚持, 甚至有可能冲重蹈文革的悲剧。因此,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显著的议事议程。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则意味着对现有的政治体制形成一定的冲击, 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而这方面,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明显不足。

其次,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动力不足。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 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具有不同的意见。但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和谐的政治文化和制度以及社会制度, 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则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特色政治不断发展的动力。但是目前, 中国的政治改革迟迟不能进行, 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放缓, 社会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 和谐的政治文化都没能形成,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政治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因素。

三、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对这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虽然中国在政治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也还存在动力机制的问题。因此, 从巩固已有的政治成果出发, 要不断地对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进行完善,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不断增强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力。中国政治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是, 目前我国的制度基本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小修小补, 对于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则应该不断地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 如同一国两制一样。只有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才能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 并促进中国政治发展。

第二, 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政治发展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政治发展, 必须持续不断的发展经济。既要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和发展过快的现象, 也要防止经济的停滞。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回出现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 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三,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政治文化。和谐的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反映,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文化, 这是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地方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政治文化应该从传统的中华文明出发, 寻找能适应现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内核, 并适当的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

第四, 完善中国社会制度, 加强社会管理。不断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积聚, 如果处理不好就影响已经取得的政治发展成果的巩固和限制新的政治发展成果的取得。因此, 要不断地解决社会矛盾,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推广成功的具有扩散性的社会管理经验。

总之, 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其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巩固已有的政治发展成果和继续取得新的政治发展成果的角度出发, 要求对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应该从增强政治制度创新力, 大力发展中国经济,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文化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耀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北京社会科学》, 2009第5期

[2]、关海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 《北京党史》, 2011.5

[3]、谢庆奎:《新中国50的政治发展》, 《理论与学习研究》, 1999 (5)

7.县域经济动力机制培养问题探析 篇七

关键词:县域经济;动力机制;经济发展;资源配置

一、县域经济动力机制问题研究概述

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县域经济的地位、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零散的研究,如王兆平(2007)文章提出,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主导地位,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传统工业经济;周泽炯、滨兰(2012)文章提出,要根据区位特征、产业发展基础等县域实情,选择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楚国良(2009)提出县域经济只有激发农村生产力和资源活力,才能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贾红军(2005)文中指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目前仅有闫永琴(2010)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刘福刚(2010)提出,县域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至于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如何培育的问题,国内还很少探究。县域经济是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国外基本上没有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但其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西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四大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四种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了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周密和完善。国内外已有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县域经济的动力机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借鉴。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不仅包括县域内的自然资源,还包括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信息等。在前文的动力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资源的一大特性——稀缺性就促使人们去研究它的最佳配置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最佳配置。构建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应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机制;二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三是资本统筹配置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实现资本产出的最大化。

(二)区位优势共享机制。区位优势是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农村与城市之间、县域与县域之间以及县域与外部之间各有各的区位优势,相互之间可以优势共享,共同发展。农村的生产资料丰富,可以为城市提供生产资料,城市的经济发达,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城乡之间应该建立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进步机制。科技进步机制,是指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县域政府等组成的网络体系,以它们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县域新技术的开发及引进、改进和扩散、应用与推广,以此达到以科技进步促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教育人才机制。构建教育人才机制,一是要健全教育机制。首先加健全教育体育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把义务教育的范围可以延伸到高中;其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再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等;二是要健全人才机制。首先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再次,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五)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来实现配制的机制,它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协调县域内资源(包括商品、劳动力等)的供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此外,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包括行政管理机制、政府领导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等因素。

三、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湖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自古以“鱼米之乡”而著移。湖南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二是要跨区域地调配利用自然资源;三是要利用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浪费,主要是解决自然资源产权关系问题,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消耗补偿制度。

(二)利用区位优势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湖南地处中部省份,区位优势显著,水陆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建设十分齐全,交通发达。湖南应该充分利用这优越的区位条件,加强对外开放。湖南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一是要加强县域合作,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国际化。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湖南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创新或引进先进的实用的科学技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引进和留住高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四)重视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方式。湖南要想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中部省区的前列,如果不能在教育和人才方面更加突出,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完善教育拨款体制,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适当增加一些专门针对农民的教育机构。

(五)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主要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并建立、完善产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主要是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经济,并积极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以便为第一、二产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优质的各种服务。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省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让人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社保带来的幸福感。

(七)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县域金融环境。湖南的金融业要抓住机遇,研究探讨新形势新阶段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一是要优化县域内的金融环境,以增强各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二是要继续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导农村信用社做实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发展再上台阶,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年士萍.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思想的发展及启示[J].湖湘论坛,2007(5):19-25.

8.动力机制 篇八

开发区是一种享有特殊经济政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地域类型。开发区的建设推进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自80年代初兴办经济特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在全国快速发展。因此,对开发区发展经验、发展机制和动力、存在问题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和相关对策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关注开发区尤其是高技术园区的布局与发展[1~5]。也有学者以单个开发区为例,探讨其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6~8]。但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作者于6月至10月间,先后走访了大连、天津、青岛、威海、温州、漕河泾、昆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浦东新区等10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基于对上述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布局特征及动力机制。

1  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与类型

世界上开发区的建设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时意大利的.自由港。此后,西欧许多国家相继设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这一时期开发区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1959年爱尔兰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获得成功后,出口加工区成为开发区的主导形式。亚洲开发区的成功在于它顺应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和追求最大利润的需要,为本地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与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结合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成为出口导向战略的有力工具,带动和加速了当地工业化的发展[9]。70年代末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冲击全球。继美国“硅谷”之后,发达国家率先建立起科学园和科学工业园区,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效仿,以推动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移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成为开发区发展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

1980年,我国在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宣布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并在这些城市中设立数量不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80年代开发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以至90年代以后,开发区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类型也更加多样。从开发区的功能和类型上,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从开发区的级别来讲,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等不同级别的划分,甚至有的村也设有工业园区。到6月,我国仅国家级的各类开发区已达160多个,遍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图1)。

附图

图1  国家级各类开发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velopment  areas  authorized  by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2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1984年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表明我国进入了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分布在全国东、中、西部各个省区。概括来讲,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沿海布点(1984~1991年)

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我国1979年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政策,随后于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到1983年底,经过5年的工作,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前5年对外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新的措施。1984年4月,决定开放沿海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港口城市,对这些城市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植。在上述14个城市中,除北海和温州两市以外,批准了其他12个市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给以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包括对外商投资的生产和科技项目减收15%企业所得税、进口建设器材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区内财政收入5年内不上缴(后延长至1993年)、国家给以开发性贷款(

9.动力机制 篇九

川滇地块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解释

美国哈佛大学1977-的矩心矩张量结果显示,我国川西北次级地块、滇中次级地块的西部及滇中次级地块的东部的应力场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应用滑动矢量拟合法,反演了这三个区域的应力场特征:川西北次级地块以近南北向的水平主张应力轴和西倾的主压应力轴为特征;滇中次级地块的西部以倾向北东东的主张应力轴以及近南北的水平中等主应力轴为特征;滇中次级地块的东部以南西西-北东东向的水平主张应力轴以及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水平主压应力轴为特征.有限元模拟结果清楚地显示出,川滇地块在阿萨姆楔附近受到来自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随着远离阿萨姆楔,这种挤压应力逐渐衰减;同时,该地区的主张应力方向明显地形成了围绕阿萨姆楔的`环线.其中,内部物质性质均匀、地表和底部边界自由、侧部边界采用GPS观测约束的弹性有限元模拟显示,在川西北次级地块,模拟结果与震源机制解结果相一致;在滇中次级地块,模拟结果所显示的图象与震源机制解观测结果有差别,不仅没有显示出与大面积的东部地区的震源机制解相一致的特征,反而显示出与该地区西部震源机制解相一致的特征.通过调节地块内部物质的弹性常数,可以实现在滇中次级地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与震源机制解观测结果相一致的图象.模拟结果显示,震源机制解所显示的与地质观测相一致的川西北次级地块以及滇中次级地块西部的应力场特征所反映的,都是该地区的全局特征,而滇中次级地块东部的应力场特征可能受地形、底部拖曳、物质性质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 者:刘平江 刁桂苓 宁杰远 Liu Pingjiang Diao Guiling Ning Jieyuan  作者单位:刘平江,宁杰远,Liu Pingjiang,Ning Jieyuan(中国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

刁桂苓,Diao Guiling(中国石家庄,050021,河北省地震局)

刊 名: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9(5) 分类号:P315.3+3 关键词:动力学   川滇地块   数值模拟   震源机制解  

10.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 篇十

稳增长应防止两种风险,

立足于培育新增长动力

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后,经济运行将面临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稳增长不仅在当前非常必要,在整个增长阶段转换期也将是宏观政策的重点。从目前情况看,稳增长应关注并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不适应、也不理解增长阶段的转换。有些地区对于增长速度放缓还不太适应,忽视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的事实,还想用一些办法把速度推到以往的高增长轨道。这样做不仅难度很大,即使短期内推上去了,也难以持续,而且极易引发资产泡沫和过度投资等风险。

另一种倾向是对短期内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或剧烈波动重视不够、应对不力。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后,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增强,容易出现短期内大幅下滑或剧烈波动。根据有关研究,在我国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如果短期内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企业经营、财政收入和银行资产质量都会遇到巨大压力,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尽管目前就业矛盾尚不突出,但如果短期内经济增速下滑过快,就至少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调结构不可能顺利进行,发展环境也将遭受重创。

因此,当前稳增长,就是要使增长处在一个适度区间,防止强制上行和过快下行两种风险,平稳渡过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稳增长为下一步的增长动力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争取必要时间和有利环境。这里所说的增长阶段转换,除了速度变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由依赖大量投入和快速市场扩张、重化工业主导的增长,转向着力于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由主要借助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转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因此,在原有增长动力减弱的同时,必须激活和启动新的增长动力,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被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所抑制的增长潜力。例如,我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尚有一定的投资潜力,但部分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且效率低下,如不进行实质性改革,这部分投资潜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掘。

二是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和升级。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消费需求增长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水平提升。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进城农民在身份、居住、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小城镇人口向中、大城市转移,以及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都将持续扩展消费空间,并带来巨大的消费浪潮。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增长速度的放缓,重要工业产品产出峰值期的陆续到来,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将促使我国进入一个大规模的产业兼并重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进步压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设备投资的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将扩展新的增长和就业空间,尤其是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导力量。

四是新兴市场等新的外需空间的拓展。据世界银行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2/3将来自新兴经济体。我国品质较好而成本较低的工业产品,全球首屈一指的基本建设能力,有效组合内外资源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机制和经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很大需求潜力。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进入新的增长阶段意味着新的重大机遇,但能否抓住用好这些机遇,释放增长潜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能否形成适应新增长阶段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加快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

放宽准入,改善环境,推动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推动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除了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更重要的是切实放宽准入,引入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外部投资者。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民间投资趋于谨慎,对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有顾虑。吸引民间投资应有系统而实质性的改革举措,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拿出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项目,形成民间资本可预期、能决策的企业治理环境。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继续着力扩大就业,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制度,推动“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继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立城乡衔接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福利保障和就业等制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征地制度改革,从法律上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财产自由处置权,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中的比例。鼓励地方从各自实际出发,探索多种形式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持续增加农村人口的劳动和资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

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既重视改善民生,更促进机会均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立足于实质性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应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监管制度,适当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并将其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降低对劳动和用工的课税,增加对资本利得的征税;严格实行同工同酬,保障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从减贫、基本公共服务、人力资本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实质性地促进横向和纵向社会流动,提高社会机会均等程度。

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改变速度效益型的企业盈利模式。“转方式”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要降低企业盈利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为此,在产业快速扩张期过后,应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使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规模更大,中小企业更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坚持企业自主、市场选择,尽可能不搞行政性的“拉郎配”。坚持实体经济优先、制造业导向的原则,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尤其应鼓励、支持通过竞争处在行业领先位置的创新型大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产业创新和升级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在有选择地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把更大气力下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逐步形成一批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在财税、金融、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就业创业等政策上给予有效支持。

积极拓展外需,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扩大内需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但拓展外需仍大有可为。应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从组装加工为主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带动国内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国自身要素特点和优势,有效利用全球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跨国公司,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当前稳增长,就是要使增长处在一个适度区间,防止强制上行和过快下行两种风险,平稳渡过增长阶段的转换期。

11.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篇十一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论述始于20世纪初,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很多, 最早出现的是技术推动模式, 也是由熊彼特提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1966年施穆克勒提出了需求拉动模式, 这一理论模式认为, 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莫厄里和罗森堡在提出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双重作用模式。此后,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政府行为, 企业家创新偏好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刚等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 而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为包括国家的宏观激励、企业内部的激励的两个层次和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与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四大因素。

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2.1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1)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现行的法律对我企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不够, 在知识产权, 财税, 金融等政策上面法规体系不健全完善。

(2) 企业制度存在缺陷。

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还是国有股占主导, 政企关系仍然不清, 致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产权界定不明确, 不能为实施创新的企业提供有效激励, 更无法保障创新的生产效率, 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3) 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

企业还远远没有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大部分技术创新研究还局限在大学或科研机构, 即使要搞技术创新, 也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推动。

(4) 市场机制运行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市场整体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企业之间的待遇差别、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

2.2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影响因素

(1) 内部激励不足。

企业内部激励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创新者缺乏足够的激励, 创新的激励未能制度化, 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

很多企业家因为要节省开支, 只对已有技术生产产品, 只看眼前的利益, 没有考虑到长远的企业生存发展。这也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3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对策及建议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激励其技术创新行为的发生。明晰产权主体, 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 对企业的资产产权进行界定;确立法人产权, 实行政企分开, 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

(2) 培育技术要素市场和技术人才市场。

一方面提高技术有效供给, 增强科技推动力, 健全市场体系, 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 积极推进各种要素进入市场, 实现资源合理有序的流动。另一方面,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转变科技人才观念, 运用价格机制配置科技人才资源上有所突破, 使人才市场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应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改革传统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模式。

(3) 采用多种激励形式,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要提要企业的创新动力, 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改革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对创新员工进行物质激励, 应按照效率优先的分配准则, 实行按贡献大小分配制度, 拉开收入差, 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

(4) 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政策。

完善技术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弥补我国企业创新产品需求不足和政府对技术创新需求拉动政策缺位, 加大需求拉力。调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需要制定一部独立的促进技术创新的高科技发展税收优惠法律, 保持收受优惠政策的一致性, 更公平的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技术创新也尤为突出, 已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技术创新也是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理论的分析, 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与外部障碍因素, 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2.动力机制 篇十二

(PS:本篇课程较难,本人做了5次才完成,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请参考下面的课程讲义)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是(A)A.创新发展

B.科学发展

C.民主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根据本讲,“主要依靠二产尤其工业向一二三次产业推动转变,加快发展服务业”属于(D)A.需求结构调整

B.供给结构调整

C.产品结构调整

D.产业结构调整

3.(C)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党的十五大报告

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4.根据本讲,“五个坚持”是(C)提出来的。A.1995年

B.2000年

C.2007年

D.2010年

5.根据本讲,我国出口率(A)世界平均水平。A.低于

B.高于

C.大致等于

D.无法比较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根据本讲,现阶段我国区域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C)A.需求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区域结构

B.产业结构决定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决定区域结构

C.全球化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必然沿海和临港布局

D.内陆地区率先发展

2.根据本讲,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AD)

A.解决由于政策扭曲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

B.解决由于政策扭曲造成的第一产业发展滞后问题

C.解决由于管制和政策性、体制性原因等造成的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D.解决由于管制和政策性、体制性原因等造成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3.根据本讲,我国城镇化的驱动路径包括(ACD)

A.非农产业发展和新兴城镇形成推动的“经济和户籍”双重意义城镇化

B.城市扩张推动“户籍”意义上的郊区人口城市化

C.消费升级推动的农村先富人口城镇化

D.公共服务导向的农民工家属城镇化

4.根据本讲,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包括(ABD)A.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错误

2.“十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错误

3.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制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正确

4.当前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正确

5.贸易依存度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错误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三——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与制度建设(上)课程讲义

(方便查答案)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

宋立,1965年生,陕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与财政货币政策、财政金融体制与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等。

学术成果:主持了包括国家软科学、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级区域规划、以及金融机构委托的重多科研项目。

主要著作:专著《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财政税收体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编著《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创业投资: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等。代表论文《以深化改革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体制加速转型阶段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现状与对策思路》、《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战略步骤》等。

所获奖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投资学会等优秀研究成果奖励十余项。

社会兼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税收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时期。本课程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进行了说明,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究竟转什么、怎么转,并从需求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化解、区域城乡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几个方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改革的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安排,其中转型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主要就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大家知道,转型是一个含义非常复杂的概念,过去我们讲转型主要讲的是体制的转轨,国际上称这些转轨国家为转型国家,也就是这么一层含义。后来我们讲转型,更多的聚焦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家知道,我们开始提出了两个转变,后来结构转型方面又提出了三个转变,这些都是转型的概念。升级就是一个更大的概念了,当然一般我们讲,比如说产品的升级、产业的升级、技术的升级等等,放在经济转型来讲,主要讲的是产品的升级和产业的升级,就产品升级而言,比如说旧的,原有的产品换代,一代二代三代这么换下去。最近马桶盖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背后也是一个产品换代的问题,过去的马桶盖只是一个普遍的盖,盖下去就完事儿,现在的马桶盖实际上是一个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的工业这么一个产品,除了原有坐的这个功能之外,还又附加了其他的附加值。另一个方面就是新产品不断地推出,一方面老的产品在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新的产品推出,比如说苹果,这就不是一个苹果系列了,不是一个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问题,而是推出一个新的产品,新的一个系列,一个新的产品推出呢,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需求。大家平常说得更多的是产业的升级,比如说过去传统社会是一次产业,工业革命之后,二次产业为主了,现在发达国家都进入三次产业为主的阶段,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入的是从一产转向二产为主,或者从二产为主转向三产为主的阶段。如果进一步就产业的特征而言,也存在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当然就产业内部而言,也有一个不断从低往高,从低技术低附加值往高技术高附加值不断升级的过程,当然技术方面、流通方式等等都会有一些升级,我们更多讲的是产品和产业的升级。

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从体制转轨到转方式、调结构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国家的转型升级,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体制转轨到转方式调结构的这么一个变化,1995年我们已经开始提出了两个转变,2007年提出了三个转变。

大家应该都记得,1995年的同样是五中全会,那是十四届的五中全会,制定九五规划的时候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体制的转轨,经济体制,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方式,注意那个时候我们的认知是在增长阶段,就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12年之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就比增长概念宽泛,除了经济的增长之外,还加上了结构的调整,加上了社会的进步等等这方面的内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升级,两层意思都出来了。这次着力提出了三个转变,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那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从需求方面讲,一般我们认为经济的增长短期来说,是靠需求拉动的,所以首先需求拉动的时候,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因为一个时期,尤其是2003年以后,我们的投资增长比较快,出口增长更快,所以当时在需求里边,投资和出口拉动就比较明显,尤其是2007年,我们出口拉动可以是登峰造极了,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转变,这是第一个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着眼于供给,供给呢,我们需求呢,我们讲三大需求,有些人把它形象称为三架马车,供给呢,也是三大供给,实际上是三次产业,因为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第二产业为主了,所以2003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我们二产的比重是迅速上升了,那是明显的上升了,二产的带动作用加大了,二产的贡献加大了,所以我们就提出了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分别是需求和供给方面的转变。第三个转变,就是从生产因素的组合方式方面而言的,那就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说白了,就是要从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创新方向转变,科技进步也罢,劳动者素质提高也罢,管理创新也罢,都可以把它归入到创新概念。

大家应该还记得,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就一些重要的学者就提出了,东亚的模式是有内在缺陷的,他主要是一个依靠物质投入的这样一个模式,而不是依靠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不是依靠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方式,所以要实现这三个转变,这是十七大提出来的。

二、中国经济转型:究竟转什么,怎么转?

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一个转什么和怎么转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转型升级?因为有些人认为当时中国经济,比如说投资出口比例太高,比如说二产比例太高是一个问题,而有些则认为这是一个特征,不一定是一个问题,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到底转什么?

应该讲在当时一线问题上是没有争议的,是达成了共识的,比如说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方面的监管,加快设备更新的改造,这个没有问题。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要加强工作服务,尤其是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没有问题。区域城乡要均衡发展,要去掉人为因素造成的差距,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推动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所以我们当时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以及新农村建设等等。同时在深化改革方面,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开始我们就要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十四大,到了十八大我们改成决定性作用,这都没有问题。

但是在有些领域,还是有些争议,虽然说更多的人认为你的投资太高了,你的出口太高了,你的工业太高了,但是还是有一种声音,坚定地认为,在我们这个阶段,或者在一定的时期,投资高、出口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二产比例高,实际上有些人认为我们的二产比例不见得高,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过了这个阶段,它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也不能认为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特点,这就是从动力方面来讲。从突破方面来讲,有些人认为应该从收入分配着手来改,而有些人认为应该从产业结构来改,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所以如果你从收入分配改了,是本末倒臵了,你从产业结构开始改,就抓住牛鼻子了。从原因来讲,有些人认为这是资源禀赋决定的,是合理的,有些人认为确实除了资源禀赋决定因素之外,还有政策扭曲在里头,我们现在要着力消除政策扭曲,当然资源禀赋是客观存在的,政策的扭曲也是存在的,我们要在种种资源禀赋捷径的基础上,把一些造成严重扭曲的政策纠正过来,这就牵扯到第三个问题。

三、中国经济转型怎么转:动力机制与制度建设

怎么转?动力机制和它后面的制度建设问题。大胆来说,深化要深化改革,通过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好的机制,我们十八大讲,要发挥时候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新的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边,也对此问题有所涉及,虽然说没有直接出现转型这个词汇,但是升级和结构调整多次讲到了,比如说升级方面,在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里边,第一条培养发展新动力里边就讲到了要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在扩展发展新空间里边,就讲到了要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型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在第四部分,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里头,又讲到了,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是结构调整的一个大的概念,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这样一个概念。在第六部分,坚持开放发展里边,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里边,第一部分就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里边就讲到了,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实际上这主要也是一个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

就结构调整而言,也是多个方面讲到了,比如说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里边,也讲到了要坚持发展,在讲发展理念的时候,讲科学发展的时候就讲到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第三个部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发展新动力里面呢,除了消费结构升级之外,又讲到了优化投资结构。在第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里面又讲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第六点,当然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讲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叫税制结构的时候也用了这个词汇。在第七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也讲到了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大家知道西方的宏观管理,主要是拥有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总量强控,逆经济风向行事,也就是说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我们之所以叫宏观调控,而不是叫西方的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因为我们除了财政货币政策之外,我们还有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我们还加上了环保土地等等方面的政策,提出我们除了总量调节之外,我们还加上了结构调整,这里着重强调了调整结构。在第四点,坚持协调发展里边也强调了要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这里边特别强调了两个,一个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里,主要讲到了要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这讲城市的产业结构,当然国家的产业结构就是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加总。第三个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也强调了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前面也讲到了。在第五部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里第一点讲到的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第二点就是,加快主体功能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讲到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这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问题,当然也提出到了用地结构等等一些东西,当然在共享发展也多次讲到了这个结构。

总括一下,就转型升级而言,应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需求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当然里边也包括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城乡区域的调整优化,包括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再一个,通过这些实现一个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向集约,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驱动变成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从动力机制方面来讲,就需要一个发挥市场决定的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从它的制度建设方面来讲,那就是要全面的深化改革。

四、需求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需求结构的调整和扩大内需,需求结构调整没有错,扩大内需也没有错,这里边主要的一些问题,是要客观地认识外需,客观地认识投资率,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消费。我们到底是不是严重的依赖外需,这要放到全球化背景下来看,不能关起门来看,我们的投资率是不是现在严重偏高了,也要放在全球化背景来看。从长期来看,肯定要主要依靠投资,是不是就是现在立即要转到依靠投资上来?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如果把明天乃至后天做的事情拿到今天来做是不恰当的,如果把今天要做的事儿推到明天后天做也是不恰当的,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科学的认识这些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牵扯到两个,一个是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问题,一个是投资和消费关系的问题。从对策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扩大国内的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

大家形成共识的问题我就不多讲了,我在这里主要给大家讲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做一些,澄清一些媒体上的误导和误读的问题,我不是攻击媒体的朋友,大家我们做实际工作的同志要认识到。媒体有时候对有些问题的报道,仅供参考而已。因为我们现在媒体的一些从业人员,不完全是学经济的,大部分是学新闻的,他们对于经济问题的一些报道,做专业的报道,有时候会一边倒,不够实事求是,不够客观,不够辩证,比如说他们过去说中国对外依存度太高了,那我们看一下,高不高不是看你自己上升还是没有上升,主要要放到全球化背景下来看。这张图上大家看,这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平均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家发现我们是世界上比较低的三分之一,我们在全球而言是较低而非较高,所以你说我们太高了,只是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瞎子摸象,只看到了局部,只见树木没见森林,我们自己看是快速上升了,尤其是2007年那段时间,但是放到全球看,因为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提高了,我们相对来说还是提高得比较小的。

再看,有人说我们出口率太高了,同样我们的出口率在世界上是低的一半,大家看,这是世界平均水平,红色的是中国,所有的片子里边,红色是中国,我们低于世界全球水平,你能说我们高得不得了吗?所以你既要看自己,也要放到世界上。即便是加工贸易,我们也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儿我还要强调,我放上来最后一个国家是美国,美国那么发达都搞加工贸易,所以有些人前几年说,我们过去刚改革开放之初,搞搞加工贸易,现在发展这么多年了,还搞什么加工贸易啊?此加工贸易和彼加工贸易不一样,改革开放之初搞的那个加工贸易现在可以不搞了,但是搞升级版的加工贸易,美国那么发达还搞加工贸易,原因就在于现在全球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产品的生产是由不同的国家协作完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加工贸易否掉。有人说我们生产力太高了,美国人说,国内有些人也跟着说,我们生产力是有,但是我们是不是高了?大家看,我们放到世界上,我们红色的是中国,我们更接近于基本均衡,而不是接近于严重失衡,我们有一定的顺差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加入全球化之后,我们吸引外资,外资和我们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这生产的产品不是为我们一国生产的,而是为全世界生产的,那为全世界生产,那最后你就得把它出口出去,那你必然就会形成顺差,这是正常的。否则的话,那我们的这些外向型经济就没法发展了,就在自己里边憋死了。我们再看看我们的顺差其实跟东南亚差不多,这两条线分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差不多,所以即便说是高,那这也是一个东南亚这一类国家的普通的现象,或者是共有的特征,而不一定是我们中国自己特有的问题,我们可以再看看高增长的国家,都有一定的顺差率,而且东亚国家的顺差率是跟你的劳动年龄人口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那句话,我们现在的出口实际上是出口血汗,出口汗水,为什么会出口这个呢?因为我们有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一旦我们劳动力资源发生变化之后,比如说现在已经开始了,我们为什么要放开二胎,就是因为我们劳动关系发生变化了,未来我们想出口也出口不了了,也许未来某一天,世界各国人民要怀念中国产品了,那个时候中国没那么多劳动力,就出口不了那么多产品了,所以我们对这些问题也要客观地去看,有这个优势的时候要把它用好,当然也不要政策扭曲,要顺势而为。没有的时候你再怀念它,就来不及了,有不用它,把它作为问题,把它束之高阁,实际上你就等于说自废武功了。

再看我们的消费率,我们消费率确实是低了,这在世界上是很低的,这个怎么比都是低的,红色的是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低的?为什么低呢?我们看看,原因是在1998年,这是东南亚,这是中国,在1998年之前,我们跟东南亚差不多,1998年之后,我们的投资率、消费率掉下来了,东南亚的消费率跳上去了,这个问题值得反思,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投资率,因为消费率在出口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率和消费率加起来等于一个定制,所以有一个跷跷板效应,你高了我就低了,你低了我就高了,消费率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我们掉下来了,东南亚上去了?原因在于东南亚的投资率掉下来了,我们的投资率这个时候升上去了,这个一会儿再解释,现在先看我们的消费率低,但是我们的消费是不是慢了?大家看我们按人均消费来看的话,我们在世界上是快的,明显高于好多国家,消费增长非常的快,所以消费率只是代表了整个的消费,收入中占的比例并不代表消费自己的增长的速度,对消费者的福利而言,是看你个人的消费增长快慢,至于你整个的消费,在经济里边占的比例大小,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增长比较好的时候,经济要增长比较好,怎么增长?那你就得进行投资,扩大厂房,扩大基础设施,或者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这时候投资率必要会提高一下。但是由于经济增长了,大家有工作干了,有工作干的人,收入也提高了,所以你的消费就上去了。

我们再看投资率,中国确实比较高,而且在世界上是相当之高的,前三高,跟哪个区域比都是高的。从什么时候高起来的?同样在1998年,大家看,这是东南亚国家和我们,这是东南亚,1998年之前,中国和东南亚几乎是连在一起的,1998年之后,东南亚掉下来了,中国跳上去了,中间拉开了这么一个持续的差距,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持续的差距呢?原因在于东亚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好多厂倒闭了,这些劳动力进行的产业转走了,转到哪去了?转到中国来了。因为中国引进的外资增加了,所以我们投资率就提高了。所以这个投资率高,首先是一个全球化现象。我们看看跟任何一个类型比我们都高,而且投资率跟经济增长率无论在任何国家,你要增长就得有投资,大家可能学经济学的同志知道,生产函数里边有一个K,这就是基本形成,就是投资。经济要增长,就得投资,这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生产函数里边没有C,没有消费。相反消费函数里边,有收入,获得了收入,才能消费,整个串起来因果关系是先投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了,大家工资提高,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之后去消费,是这么一个因果关系。有些媒体把它倒过来,大家要注意。

如果要再说得多一点,我们的投资率为什么高?我个人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第一,我们对外开放了,吸引外资,我们的投资率,厂房设备的投资直接就上来了,所以这是投资率高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和这些吸引外资相配套,我们就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必然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们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中意义上,是和全球化相关的,是有一定超前性的,我们不是建了一个,比如说几千美元的一个基础设施,而是建了一个跟发达国家差不多的一个基础设施,这个有些人可能认为是浪费,实际上不是,因为你要参加全球分工,你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你就要跟他对应起来,否则的话你是不行的,就会制约你的产业发展,所以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有一个和国际产业分工相应的,从我们内部来看,适当的超前这么一个投资在里头。当然我们也承认,第三个原因,也有一些浪费,但是我们认为主要的还是跟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厂房设备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让我们的投资率高起来了,铺张浪费是一个方面,但是不是主要的。否则的话就解释不了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为什么持续高于其他国家。实际上如果再看得多一点,投资率、顺差率、二产比重高了,这个高,不是中国一国的事儿,是好多国家都有的事儿。大家看我列的这张表上,这个表表明了投资率、顺差率、二产比重高的一些经济体,是一些什么样的经济体呢?主要是一些拥有劳动力优势或者拥有资源的一些经济体,同时顺差率和二产比例高的经济体,是一些转轨的经济体,这说明什么呢?这实际上说明一个全球化现象,什么叫全球化?全球化就是各国把封闭时期,各自过剩的生产要素拿出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劳动力是过剩的,所以支持青年上山下乡,支持青年上山下乡,不是毛主席太狠,让大家去吃苦,而是我们革命成功之后,大量的人口迅速地涌进城市,城市提供不了这么多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现代化的生产,劳动力必须和资本跟机器设备结合起来,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购臵机器设备,所以只好让人到农村去和土地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来满足自己的嘴,所以那个时候劳动力对我们来说,跟劳动力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叫人口负担。美国呢,资金技术是过剩的,劳动力短缺,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所以他们的商品价格就很高,巴西、澳大利亚,包括俄罗斯的东部地区,资源是过剩的,所以过去西澳的这个地方很落后,巴西高原地方也很落后。封闭时期,各国都有过剩的生产要素,那与此对应也就会都有短缺的生产要素,各自的生产要素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全球化以来,大家把自己封闭时期过剩的生产要素拿出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中国把劳动力拿出来,所以我们就从人口负担变成了人口红利,美国把资本和技术拿出来,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等把资源拿出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但是,这样一个全球化生产并不是说在任何国家都可以组织,并不是随随便便布局的,原因是资本是自由流动的,大家知道过去有句话,叫资本家没有祖国。技术是不完全流动的,有些技术给你转让,有些技术不给你转让,有些技术给这个人转让,给这个国家转让,不给那个国家转让,但是毕竟还是有一部分技术是可以转让的。资源跟资本一样,几乎是完全流动的,只要你愿卖高价,这些年在中国拉动下,西澳的这个地方迅速发展起来了,西澳的首府珀斯,在20多年前,比我们东部的县城稍微大一点,比我们的地级市要差,但是过去这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了,就是依靠中国给东南亚国家出口铁矿石发展起来了,以至西澳的州长甚至还配了一个中文翻译,专门的中文翻译,因为要接待大量中国的代表团。巴西高原也是如此,秘鲁、智利就不用说了,巴西是给我们卖玉米、大豆、铁矿石,过去巴西高原很落后,现在巴西高原起来了,巴西人称巴西高原为巴西的老虎,为什么称老虎呢?因为当年东南亚几个国家起来的时候,称为东亚的四个小虎,所以他们也模仿这个,称巴西高原上的几个省府,巴西高原上的老虎,这个巴西高原上老虎是我们带动起来的。我们的发展实际上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和他们的区域平衡,但是在过去澳大利亚主要是从悉尼的墨尔本,澳大利亚东南亚部地区是澳大利亚的澳洲,西部是澳大利亚的非洲差异,实际上与澳大利亚的亚洲没有发展起来的那个阶段,现在澳大利亚西澳也发展起来了,它的区域也发展平衡了。巴西也一样,过去的巴西,就是从圣保罗到那个地方,这一代地区在它的东南部,东南亚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他的内陆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比较慢,现在中西部地区也发展起来了。资源充分流动的结果,使得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了。唯独生产因素是不能流动的,我们过去国内有户口管着了,国际上有护照管着,当然不是护照,主要是别的国家的签证,护照是你本国发的,是保护你的,是为了保护你本国政府给外国行政机关的照会,但是你这个护照上别人给了你的签证,你才能去人家那儿,别人不给你签字,签证,你是去不了的,我们国内的户口放开了,但是国际上的护照一直没放开。从好多角度来讲,这个签证制度,好像是保护着国家的,但是从坏的方面讲,他是限制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尤其是阻碍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的,实际上是阻碍世界各国人民福利提高的,由于劳动力是不能流动的,几乎是不能流动的,所以这个全球化的生产,不是随随便便组织的,必然是在劳动力国所组织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美国的资本,美国的技术,当然不仅包括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等这些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来到了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的资源来到了中国,而不是相反,中国的劳动力出口到美国去,中国的劳动力出口到澳大利亚和巴西去,这个全球化生产最终的结果是在劳动力的所有国来组织的。那么在劳动力的所有国组织的话,就必然产生一种现象,由于你吸引外资,所以你的投资率就提高了,吸引外资之后,不是为你本国生产的,是为全球生产的,那就生产什么呢?生产可贸易产品,而不是生产不可贸易产品,所以二产的比例就提高了。生产了这些东西之后,要卖出去,不是在你本国生产,比如说苹果手机,是在中国生产,中国组装的,当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产,是组装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首发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那就得先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去,所以中国必须有一个顺差,所以这个三高,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当然政策扭曲导致的投资高、二产比率高、顺差率高,另当别论,需要纠正过来。另外就是一些产油国,像什么阿联酋、智利、俄罗斯,还有一些资源的生产国,像什么智利这些国家,他们也会有这样一些特点。

五、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化解

第二个方面就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化解的问题,实际上前面我已经讲到了二产比率较高的问题和三产偏低的问题。最近大家比较关注是产能过剩问题,同样我们三产确实是偏低了,三产之所以偏低,是因为三产里边重要的行业,尤其是一些生产性的服务业,比如说金融业、比如说电信业、比如说交通运输业,它都存在一个管制问题,也就是要发放牌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不完全竞争的,它不是自由进入的,产业不是自由进出的,所以它发展有一个由于管制给他压低的问题在里头。我们的二产比例确实较高,但是我刚才讲了,除了政策扭曲造成的较高,主要是由于全球化生产带来的,当然由于政策的扭曲,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的竞争,我们也造成了比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所以就产业结构而言,真正的问题是由于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以及由于管制的因素,体制的改革的因素,管制没有及时放松的因素造成的一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之后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我们从2001年十五规划就已经提出来了,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和重点,就已经提出了,我们也盯紧好长时间了。

我们看看,这是我们的产业结构,我们二产确实高,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实际上是比较高的,但是又不是特别高的那个样子。跟有些国家,不像前面红色的第一个,这看我们还是跟一些产油国,跟中东北非一些地区比不太高。而且我们再看看,我们的二产比例跟东亚国家也差不多,所以二产比例高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东亚现象,也是一个转轨的现象,当然跟人口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服务业确实低了,大家看看,这个服务业低两个原因,我前面讲了,投资和消费是一个跷跷板效应,一般来说,农业比例降到一定程度降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候,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二产和三产就像投资和消费一样,也存在一个跷跷板效应,二产高三产必然就会低,这是一个算术的问题,这是三产服务业低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前面讲到的,由于金融业、电信业、交通运输业,当然包括城市公用事业,煤气、自来水等等。有些是由于是自然垄断行业,有些是由于是要发放牌照,有准入管制,所以竞争不是太充分,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三产比例也比较低。当然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放到世界上,确实是比较低的,当然我们跟东亚差不多,也是一个东亚现象,不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现象。所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就是两个,一个是解决由于政策扭曲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个就是要解决由于管制,由于政策性、体制性的原因等造成的第三产业发展之后的问题。当然产能过剩问题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刀切,前期有些舆论,包括有些部门,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一刀切的做法,近期正在逐步地纠正。产能过剩,国务院发改委中心的原副主任有一个分析非常好,他区别了若干种的产能过盛,我们认为很有道理,对我们缓解产能过盛问题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在这里主要强调三种,一种是长期性的,一种是结构性的,一种是周期性的。长期性的产能过盛是绝对产能过盛,就说你的产能全世界已经容纳不下你了,所以你必须压掉它,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态度要坚决,如果要用朱镕基同志当年的话来说,也可以这么说,也不为过,对这个绝对过盛的产能,要把它压下去,否则它是个僵尸企业,它白白地占用资源,浪费资源,必须把这个资源给他盘活,这个重点一定要盘活。还有一个是周期性的我们要区别对待,现在全世界都低迷,不是中国一家低迷,现在有时候媒体上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得不够全面,好像显得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很差,其实现在全世界都不太好,只有美国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复苏的势头,但是基础还不牢靠,英国和德国也出现了一些苗头,基础仍不牢靠,同样也是不牢靠,大部分国家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的危机中恢复过来,所以周期性因素是存在的。有些现在因为全世界需求小所以卖不出去,当世界经济恢复过来之后就能卖出去,所以这部分是周期性的过盛,不能把它砸掉,要对它进行什么?技术改造。其实我们前些年,浙江人讲抱团取暖的时候,我们就讲了仅有抱团取暖是不够的,冬天的时候,要做的是不仅是抱团取暖,抱团取暖是被动的,关键是要冬练三九,进行设备改造,练内功,最近国内外的一些专家都开始强调这个问题了。再一个是结构性的过盛,普通的马桶盖过盛,当然这个例子不一定恰当,只能说普通的马桶盖不怎么经销,智能的马桶盖很紧俏了,普通的产品过盛了,所以你就要对它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进行升级,甚至发展一些全新的产品。所以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这三种产能过盛要区别对待,长期的坚决压,周期性的结构性的要进行转型升级,当然还有一些产能过盛,也可以把它转出去,由于我们国内的节能减排方面的因素,有些产能可以转出去,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和装备制作和国际产能合作去。另一个角度来说,产能过盛我们也得区别,是市场性造成的还是政府干预造成的,过度进入、延缓退出,还是一些国有企业追求规模和政绩而不是追求利润造成的这种过度投资?要区别对待。市场性的用市场的手段,政府干预造成的和国企的,那就需要我们用一些政策性的手段,当然对市场因素造成的也得给一些政策性的手段。进一步看的话,我们要看看这是内生工业化需求造成的还是全球化需求造成的?内生工业化需求造成的,我们工业化、城市化还在定型的过程中,它不是一个绝对的过盛,全球化造成的,有一部分是绝对过盛了,因为全球化峰值第三次全球化的峰值现在已经过去了,与此相应的一些产能就会形成绝对过盛的产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看,这个产能是可转移的产能不可转移的产能,不可转移的产能,就要坚决把它压掉,可转移的一些产能也可以把它转移出去,当然产能转移中也有一些风险,我们也需要注意。

六、区域城乡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

再一个方面,区域城乡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这个问题,也是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大家知道发展过程中,开始是聚集效应,到了后来就会有扩散效应。像我们80年代开始,市管县实际上当时市管县体制就是让发挥市的聚集效应,把市的区域类的资源集中到市里去,让市率先发展起来,像我们的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也是这样一个意思,小平同志当年讲的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际上就是发展经济学里边所讲的,非平衡发展战略问题,局部地区集中资源率先突破,那就是一种聚集效应。到发展一定阶段的时候,聚集效应就是说花了,扩散效应就出来了,比如说就城乡关系而言,城市现在满了,盖房子都没地方盖了,往郊区盖房子了,所以产业就从市区往郊县开始发展了,或者直接到县里发展,或者到市和县的交界的地方搞一个新的开发区发展了。区域方面也一样,过去是东部地区发展,这些年产业向西部地区提出转移了,两个原因,一个是东部地区没地了,二是东部地区成本也上升了,所以向中西部来推进。当然在区域和城乡结构里边也有一些政策扭曲,过去城乡二元分化,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政策扭曲。当然区域之间,过去刻意把一些东西布局在东部地区,刻意地限制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个也是不对的,需要纠正过来。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早就注意到了,十五规划就讲到了地区结构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又讲到了我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看这个问题里边,就关系而言,是需求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决定了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除了政策扭曲的原因之外,经济、市场决定的部分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因为我们参与全球化,所以必然发展外向型经济,因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必然是沿海和临港的,东西要迅速地大进大出,要迅速地能够运出去,所以沿海地区就必然发展起来了。城市化必然为了节约成本,为了规模效应,为了范围经济,所以也就率先从城市发展起来了。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是我们的地均地区 生产总值的分布图,深色的东南沿海还是密集一些,然后就是一些主要的交通带,集中在交通带附近。城乡结构是一个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反映,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城乡二元分割的必然结果,说起来这一点我们很对不起农民,共和国的建立农民做出巨大的牺牲,我们过去虽然讲工人阶级领导与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当时是一个农业国家,有多少工人,主要是农民。但是建国以后,建国农民为此做出了牺牲,建国以后我们实行了二元分割政策,城乡点头差,农民又再次做出牺牲,所以现在我们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必然的,不是农村占便宜,是对农村的一个回馈,是一个反哺,是必须定型的。从城乡结构来说,我们计划经济开放前,计划经济是一个迁入式的布局,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等等这些地方,新型的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起来了。90年代对外开放,沿海地区、开发区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沿海的新型城镇兴起了。实际上我们的城镇布局进行第二次的调整,这时候劳动力的异地城市化发展起来了,当然现在随着我们扩大内需,产业和消费升级,人口的中心,内陆的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科教中心等等迎来一个复苏的机遇,生产力布局第三次调整。

上一篇:学会成长作文800字下一篇:浅谈信访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