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2024-11-08

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共9篇)

1.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一

岳阳口腔医院党支部关于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岳阳口腔医院党支部为更好地服务医院发展,为整顿和规范医药购销秩序,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部署

为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群众负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 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治理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收受红包、乱收费、滥检查等行为,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制度建设,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任务

1.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大力推进医院廉洁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

2.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群众投诉调查处理结果为重点的信息公开。要建立健全公开工作各项制度,加强对办事办公工作的监督,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医院内部重要事项要经职代表审议,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要及时向职工公开。3.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改善服务态度。严禁“生、冷、硬、顶、推、拖”等现象,健全完善各项告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办理患者投诉。

4.加强对行业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宣传报道,宣传廉洁从政、廉洁从医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增强卫生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

5.强化医疗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6.落实收费责任,促进医疗收费规范。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等乱加价、乱收费违规行为。禁止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处方和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坚决禁止科室出租承包、开单提成等违法违规行为。

7.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医药采购行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加强对药品招标后采购、使用环节、让利等情况的管理,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严格采购纪律,杜绝违规采购行为。严格执行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规定,防止“统方”。

8.加大治理大处方、大检查、乱收费、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9.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看的好病”的服务理念和精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乱用药、乱检查、乱收费行为。把查处违反医疗道德的大处方、大检查、乱收费以及“红包”和药品“回扣”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严格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三、加强领导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科室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纠风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行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科室要结合本科室实际,抓好职责范围内的纠风工作。对领导不理、疏于管理、发生严四重不正之风问题的科室,要按照责任制的规定,严格追究科室负责人责任。

四、排查整改、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推进建立长效机制。今年要突出查办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风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对严重不负责任甚至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做出严肃处理。对查处的典型案件,并进行通报,以严肃行业纪律,加强防范。一旦发现问题,要依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决不手软。确保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

岳阳口腔医院党支部

2015年3月18日

2.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口腔科及下辖3个口腔门诊2002年5月至2012年4月10年间医疗纠纷病例30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19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67岁。

1.2根据患者投诉内容及医患关系协调人员的询问结果, 结合患者的病历、模型、X线片等医疗资料, 由相关专业人员3人以上组成专家组, 仔细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中出现的某个事实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得到解决, 由于认识不同而发生的争执[2]。以上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表明, 口腔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医疗缺陷, 二是沟通欠佳。要减少或杜绝口腔科医疗纠纷的发生,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3.1 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在医疗纠纷发生原因中, 技术性因素占了较大比重, 主要是拔错牙齿、误伤他牙。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实习医师或低年资医师当中。也有个别执业时间较长的医师, 平时不注意学习业务, 不善于总结经验, 长此以往, 自己的业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在工作中诊断、操作失误在所难免。有的年轻医师尚未掌握操作技能而冒然行事, 对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认识其严重性, 更不能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务工作者, 要有终生坚持不懈学习专业知识的精神, 不断总结临床经验, 以高超的专业技术服务于口腔疾病患者。

3.2 加强工作责任心。

口腔科治疗都是非常精细的治疗, 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事故。如拔错牙齿的案例有相当部分并非技术原因, 而是医师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造成的。有学者报道133例医疗纠纷中, 有33例是因为拔错牙齿造成的, 多数是实习生或口腔医师未掌握牙齿的解剖形态及牙位, 又加责任心不强而引起[3]。缺乏责任心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异常反应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患者治疗后的反应也没有足够的关心, 即使一旦发生较小的差错, 也往往处于被谴责的被动状态。另外, 恶劣的服务态度常常是滋生纠纷发生的根源。患者身患疾病, 需要医务人员的同情和安慰, 如果医务人员非常负责, 富有同情心, 即使在工作中有一点过失, 也会得到患者的宽容和谅解。因此, 口腔科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3.3 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口腔科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我国多年来口腔医疗实践, 缺乏全面良好的沟通是个突出问题。口腔医师的服务过程免不了沟通, 而沟通的主导权又掌握在口腔医师手上, 造成口腔医疗效果不佳和引起纠纷的原因之一是口腔医师与患者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本组医疗纠纷患者, 缺乏沟通主要表现在治疗过程的长短、治疗中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状况、治疗需要的费用等。从口腔医师方面来讲, 有些话对以往患者可能已讲了很多遍, 但对一个新患者和他的家属, 却可能仍是不了解的, 需要耐心重复, 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医师的语言技巧也是防止医疗纠纷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医师在承诺医疗效果时, 话说得太绝对, 没有留下回旋余地, 而客观上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可能达到100%的满意疗效, 一旦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就会发生医疗纠纷。对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应事先告知患者, 如拔除难度较大的阻生牙, 术中创伤较大时, 一定要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肿痛症状。若事先不交代, 患者出现肿痛时再解释, 患者会认为是医务人员在推卸责任。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患者中, 应事先告知种植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种植后的养护方法, 否则因种植牙费用较高, 一旦达不到患者预想的满意疗效, 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为了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有条件建立医患洽谈室是必要的。有资料显示, 不少单位口腔科建立医患洽谈室后, 医疗纠纷明显降低,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充分显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4]。

3.4 坚持各种有效规章制度。

首先要落实门诊管理制度, 对所有就诊病员一视同仁, 按次序就诊。口腔科门诊不同于其他诊疗科室, 后者大多是问诊、物理检查、开检查单、开处方, 而口腔科每一位患者都要一定的时间治疗操作, 有时一位患者可能长达1~2h, 所以口腔科候诊的时间相对较长, 预约患者不能按时间上椅位治疗在所难免。由于候诊时间较长, 患者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如果此时候诊次序稍有变化, 即可能引发纠纷。其次, 要认真落实病历书写制度, 有的医疗纠纷要进入法律程序, 胜诉与否要看证据, 举证倒置的规定要求医师必须格外重视病历资料的书写和妥善保管。有些医师不重视治疗前的必要检查和各种病历资料的书写及保存, 一旦发生纠纷, 势必处于被动状态。再者要坚持治疗前的签字制度。尤其是难度较大和费用较高的口腔治疗手术, 如正牙正颌、口腔美容、根管治疗、种植牙等, 事先要告知患者治疗过程的长短、治疗中可能发生的状况、治疗后的结果, 在患者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好治疗协议, 以免事前客客气气, 事后患者因治疗效果达不到心理预期而引发纠纷。

3.5 重视心理知识学习。

口腔科出现的医疗纠纷, 有一部分并非医务人员的责任, 而是就诊患者存有心因障碍。假若医务人员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及早察觉, 及时引导患者到心理科就诊, 就可避免消耗过多的精力陷入到纠纷中去。据调查显示, 在到综合医院就诊的各科患者中, 约有80%的就诊患者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而能被医生诊断出来的不足20%, 这说明80%的医师需要补心理学课程[3]。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漏诊, 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我院口腔种植室多年来重视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充分研究分析种植牙患者的心理特征, 按心理特征分类予以疏导, 种植牙近千颗, 从未发生医疗纠纷[5]。

参考文献

[1]青萌.我院口腔科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12A) :143-144.

[2]曹力, 刘玉莹.医疗事故防范200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6.

[3]容柏成, 林仕荣, 张丽辉.口腔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 2 (5) :766.

[4]张国志, 沈强, 欧尧, 等.口腔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处理[J].广东牙病防治, 2005, 13 (2) :86.

3.医疗安全双月行动方案 篇三

201X年“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医改进入新时期、医患关系出现多元化、紧张化的外部环境,为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紧密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按照我院201X年工作安排,用两个月时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双月行动”专题活动。为切实抓好本次活动并力争取得良好效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题

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践行我院未来5年战略发展规划,把强化医疗质量,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作为我院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本次专题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患者安全,承载生命重托”。

二、意义和目的

通过专题活动的实施,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医疗质量服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杜绝恶性事件发生,实现医疗质量控制与患者安全目标的有机结合,为最终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三、工作重点

以临床科室质控、医疗核心制度、知情同意和医患沟通、杜绝简单低级错误、把恶性事件减少最低程度为重点。针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即CCU(ICU、NICU)、手术室、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心脑及周围血管介入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内窥镜室、高压氧舱等重点部门,麻醉科、大外科系统各专业科室、妇产科、心脑血管病科、急诊科等医疗风险高科室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组织与领导

成立医院“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督导工作组和办公室,加强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 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二)“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教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三)各专业督导工作组人员组成:。

1、手术专业督导工作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2、非手术专业督导工作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3、医技科室专业督导工作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4、护理-院感专业督导工作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五、方法步骤

本次活动从2 x年11月11日开始至201 x年1月1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11日~11月13日)医院、科室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学习提高阶段(11月14日~11月23日)主要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及《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制度和职责,重点学习:

1、十六项核心制度(目录见文件汇编第二辑P103)

2、关于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通知(文件汇编第二辑P107)

3、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和医患沟通的通知(文件汇编第二辑P109)

4、关于在临床工作中合理检查、治疗、用药的规定(文件汇编第二辑P161)

5、室围手术期管理办法及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手术系统科室(文件汇编第二辑P114)》 6行动制限(约束)规定(文件汇编第二辑P167)

7、维护病人权利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3)

8、患者评估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25)

9、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26)

10、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资格许可授权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27)

11、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28)

12、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及程序(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37)

13、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43)

14、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制度(制度与职责第二辑P56)

15、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P60~65)

16、重症患者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护理工作预案与流程《护理(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P75~114)及P116~202》

(三)自查自纠、督导检查阶段(11月24日~31日)

1、各科室要根据活动要求对照本次活动的重点和主要内容,特别是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知情同意和医患沟通、简单低级错误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从细节抓起,做到一个环节不漏,一个隐患不留。对发现的隐患制定切实整改措施并立即改正。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对核查出的问题、隐患和整改建议要双方签字确认。

2、各督导组按照分工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强化自查自纠效果。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 x年1月1日~10日)医院将本次“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对本次活动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要给予表扬奖励,考核优先评优,对不积极主动参与与配合工作的,考核一律不得评为优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

1、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要高度重视,把这次“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提高到医院今后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当作今年第四季度的主要工作来抓,扎扎实实,注重实效,确保“医疗安全百日活动”目标的实现。

2、各督导组、各职能部门要突出重点,加强督查和管理,要围绕这次“医疗安全百日教育”活动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重点目标的实现。同时善于要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医院各项工作。

(二)严格考核,严肃奖罚:

1、提倡活动期间医疗安全零投诉、零纠纷,尤其是对医疗风险高的科室实现零投诉、零纠纷,予以加大医疗安全奖励,对所有无纠纷科室予以通报表扬。对在 “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坚持“四不放过”:事情没查清楚不放过,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特别是对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和纠纷的科室和人员,要按规定从严、从快、从重处罚。鼓励一般性纠纷在科室层面自行解决,由科室自行解决的纠纷,原则上医院不再追究其责任。

2、各督导组和医教部、质控办、护理部、院感办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严格考核,每周必须检查督导各科学习、自查自纠情况,特别是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要进行重点检查,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松懈和厌倦情绪。要强化环节管理,制定阶段性目标,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强化重点和目标的落实。

(三)、加强宣传,注重典型:在“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期间,要注重抓好宣传报导工作,定期出版《医教简讯》,并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形式,宣传在活动期间涌现的先进科室、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

(四)加强交流总结,建立长效机制:各科室要以这次“医疗安全双月行动”主题活动契机,认真交流总结,建立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科室和个人的医疗技术水平。

4.医疗安全月专项活动方案 篇四

为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全力创建三级医院的需要,6月份在全院开展以“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疗安全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依法执业和安全防范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事故”为目的,通过医疗法律法规学习、核心制度执行落实、医疗文件评析、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医疗服务质量环节控制等有效措施,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我院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为创建和谐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各科自查与医院督查相结合,阶段性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医疗安全月”活动,达到规范医疗行为,转变服务观念,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疗安全隐患。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医疗安全月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医疗安全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

各科主任、副主任和护士长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四、活动安排

从2009年5月20日—2009年6月21日结束

1、举办医疗安全培训(10%)

5月22日护理部安排《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为主体的讲座。6月5日安排《护理人员书写质量》为主题的讲座。

6月12日举办《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讲座,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参加,通过剖析寻找纠纷产生的原因,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并现场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2、学习法律法规和医疗工作制度(10%)

通过自学和科室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我院的15项医疗核心制度,学习和讨论近期下发的《医疗纠纷处理通报》、落实《关于下达药品收入最高指标的通知》,和卫生部下发的《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3、病历(含护理)处方质量检查(40%)

①现住院病历质量检查(10%)

检查方法:现场抽查5份能反映该学科医疗水平的住院病历;以术后、疑难病历为主。

检查内容:核心制度落实、抗生素合理使用、病历的内涵质量。②现门诊病历质量检查(10%)

检查方法:抽查住院病历后的门诊病历。

检查内容:门诊病历完善情况及内涵质量。

③门诊处方质量检查(10%)

检查方法:每个科室抽查6月份门诊处方10张。

检查内容:门诊处方的规范及抗菌素合理使用情况。

④护理病历展评(10%)

展评活动由护理部另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4、科室各种记录本检查(10%)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各科室记录本

检查内容:各种记录本的完善情况及内涵质量。

5、检查、演练(20%)

检查方法:举行院前院内急救演练1次,抽查值班及夜查房情况,抽查参加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

6、各科室今年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情况(10%)

各科对1-6月份发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查看医疗安全记录本),一起医疗投诉扣1分,一起医疗纠纷扣2分,扣完为止。

五、总结、评比

1.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等部门组织人员对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并进行打分。

2.对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检查考核结果及时反馈

3.进行总结、评比,优秀的予以奖励。

5.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五

2.1 余干楚东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我院的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以二甲创评的精神,认真执行此方案,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并持续改进。

(1)实施依据:

①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②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③ 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④ 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2)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① 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科室及医疗质控科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医院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强化质量控制职能。

② 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③ 调整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学术管理委员会和伦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3)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4)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5)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6)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要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① 高度重视关键环节管理: 即危急重症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关键环节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② 高度重视重点部门管理: 即急诊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③ 高度重视重点岗位管理: 即护理配药室、药剂科特殊药品的发放、检验科质控等重点岗位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④ 加强对麻醉科、中心供应室、护理单元、检验科、院感控制以及输血科、感染疾病控制、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十项工作重点(即本院当前高风险的薄弱环节)的全程质控管理。

(7)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8)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9)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10)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11)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本院目前主要专业部门 ① 非手术科室 ② 手术科室 ③ 门诊 ④ 急症

⑤ 感染性疾病科 ⑥ 临床检验 ⑦ 病理 ⑧ 医学影像 ⑨ 药事 ⑩ 输血 ⑪ 医院感染 ⑫ 质管办(病案)⑬ 血液净化 ⑭ 新生儿病室 ⑮ 护理

2.1.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负责。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个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有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楚东医院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和科室内抗菌素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2.1.3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查看考核为主。考查主要指标:

(1)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家属等待时间≤10分钟;

(2)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3)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改进措施:

(1)重点做好门诊网络和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就诊病人突然增加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案。

(2)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门/急诊就诊流程图、门诊就诊注意事项等。

(3)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4)配合院感染办公室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检查标准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考核方法:

(1)检查首诊负责制度和科间会诊制度,检查落实情况以抽查门诊病历为主。

(2)分诊和导诊服务检查以实地查看和提问为主。改进措施:

(1)完善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

(2)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检查标准3: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考核方法:(1)检查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2)查看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排班表。

(3)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90%。

改进措施: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

(2)确保主冶以上医生就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90%。(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并在各科室张贴病人就诊流程图,以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依据工作量及就医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坐诊,提高门诊确诊能力。

检查标准4:建立门诊质控组织,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考核方法:

(1)查看门诊质控组织。

(2)查看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3)门诊质控组织的活动记录。改进措施:

(1)建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质控组织。(2)完善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和记录。

(3)设立门诊管理关键性指标:①门诊量;②病人投诉情况;③门诊患者满意度统计表;④各专业医生日工作量一览表;⑤主冶医师以上承担普通门诊工作一览表;⑥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一览表。建立门诊行政查房制度,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检查标准5: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考核方法:查看《门诊就诊病人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及调度备案。改进措施:

定期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检查标准6: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考核方法:

(1)开设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疼痛等专病特色门诊,提供人性化服务。(2)患者对医师、护士、药房、检验、放射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90%。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专病门诊,新开设老年病、疼痛专病门诊。

(2)拓宽门诊服务功能,以疾病为主导转移到以健康为主导,从单个病人转移到群体为中心,以医疗为重点转移到防治并举。

(3)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我院门诊、病区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检查标准7: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考核方法:

(1)查看传染病预检分诊有关制度。(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改进措施:

(1)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督查和考核科室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学习及业务培训情况。

(2)定期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充分应用网络直报,做到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一: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委员会,职责;实施细则、考核办法;文件及资料;教育和培训记录。

改进措施:

(1)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并贯彻落实。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制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等制度。

(4)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办法》等规定并执行和落实。

(5)每年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掌握输血基本知识。(6)每月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考核方法:实地查看输血科设施、设备、人员资质及相关制度,抽查工作人员掌握工作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情况及备案。

改进措施:

(1)加强输血科能力建设,做到布局合理,仪器和人员资质符合要求,确保临床工作需要。

(2)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输血科贮血基数要达到3天急症用血量,具备24小时为临床提供输血服务的能力。

(3)严把质量关,输血科血液来源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杜绝非法采供血现象的发生。按照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严禁非正常途径的各种血液制品进入输血科和临床科室贮存、解冻、配血、发放和使用。

检查标准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考核方法:质管办定期抽查输血病例,输血科室备案。

改进措施:

(1)不断充实、改进、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保证输血安全。

(2)加强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和出库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质量与安全。

(3)加强输血适应症的宣传,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输血适应症,完成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成分输血比例≥90%的质量指标。

(4)输血科每月对临床用血情况统计考核,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杜绝不合理用血,对临床用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或通报。

检查标准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实施情况;工作人员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情况。

改进措施:

(1)制定并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2)严格执行报废血液处理规定。

(3)贮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75%酒精),并进行细菌学监测,做好相关记录。

(4)输血器材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杜绝不合格医疗用品购入和使用。

(5)输血完毕后血袋按规定回收输血科,保存24小时后销毁,做好一次性器材的销毁记录。

检查标准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考核方法:查看各种制度文件及执行记录。

改进措施:

(1)输血前,做好临床输血申请单所查检验项目是否齐全的核对工作。

(2)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双方核对后登记

备案,受血者血样各种信息要齐全。

(3)输血科工作人员从接收标本、交叉配血、发放血液要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操作,不得有误。

(4)病人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存入病历。

(5)急诊用血或患者及家属不能签字者时,应报医院职能部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报请医院职能部门批准。

(6)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做好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2.1.11 医院感染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方案

检查标准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持续性发展改进措施,结合医院感染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修订、补充、完善相关制度。

检查标准2.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考核方法: 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考核、检查感染知识知晓度。

改进措施: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监控小组。专职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持证上岗。兼职人员责任到位,须达培训要求。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培训后上岗,医务人员培训按专业、层次进行院内、外医院感染专项培训。

检查标准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检查考核。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及相关人员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有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控制办法,制定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控制科室、岗位有相应预案、措施,全员重视,多方合作。

检查标准4.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现场查看布局、设施、工作流程。

改进措施: 根据预防医学和卫生学要求,对本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针对目前布局存在以往遗留的有待改进的问题,将卫生学布局列入今后医院感染控制议题,医院在今后基建、改建项目中,参考医疗卫生设计人及感染管理部门意见,争取三区划分合理。

检查标准5.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原始资料、年度检测登记本、灭菌登记资料。

改进措施: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完成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调查报告。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进展到现患率监测、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手术切口、新生儿、ICU)。开展消毒灭菌环境微生物监测,每月将报告网上反馈。与临床相结合,将疾病及部位感染状况

控制在以下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实查>90,力争≥9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由临床各专业小组配合,完成现患率、现患实查率,加强临床上报制度,进一步探讨环境微生物监测,建议有明确规定后,进行专项培训。

检查标准6.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考核方法:查看重点部门感染控制措施、管理资料。

改进措施: 院科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制定自查,感染办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特殊情况及时检查的督促方式,及时反馈、完善,注重效果。在医院感染专栏进行宣教,加大知晓程度。

检查标准7.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

考核方法:所在科室现场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加大重点项目专项培训,请相关专家专门指导。制定相关规程及报告制度,深入相关科室检查、考核、指导、落实,对存在问题及时收集、规范,及时处理。检查标准8.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考核方法:现场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充分认识其是降低医院现患率、避免散发、杜绝暴发最基础的工作。采取重点科室、疾病及微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措施督促落实制度。解决重视程度不够、洗手的依从性差的问题。有些科室洗手设施有待改善。

检查标准9.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

考核方法:实地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进行。根据不同器械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清洗灭菌流程合理,基本达到灭菌率100%。加大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流程的培训,尤其是新从业人员。及时补充医务人员对消毒剂的选用原则和配制方法相关的知识的不足。药学部、感染办加强宣传力度(灭菌资料由手术室、供应室、感染办提供)。

检查标准10.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协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管理。

考核方法:查文件资料、原始资料,看病历,考核医务人员。

改进措施: 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管理制度及监控措施。加大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强化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耐药菌株监测及MRSA的监测工作,高度重视MRSA监测,深入ICU、神经内、新生儿(外源性感染)等相关科室,危

险区域常规监测,检测结果定期向临床公布,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通过正试运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基地提供的3.0版系统,进行整理,定期分析、反馈。

检查标准11.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

考核方法:现场检查,测试,问卷调查。

改进措施: 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适时进行宣教、检查,反馈,协助解决存在问题。根据特殊部门的防护要求配备防护用品。在院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做好卫生安全的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

2.1.12 质控及病历(案)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将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医院评审办法(试行)2012版》质量管理内容的要求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落实。

(1)组织机构

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网络,医院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六个工作组),质管办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的督导、检查、控制、分析、评价工作,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量控制小组及兼职质控员。

(2)教育培训

制定并实施对全院职工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及对医护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知识培训计划,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经常性、系统性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做好培训记录。

(1)建立重点部门及重要岗位监管制度,对医疗质量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时间段进行监管。

① 事故高发重点科室: 手术室、急症室、产房、产科、新生儿室、输血科、麻醉科等。

② 医院感染重点科室:血液净化病房、呼吸科、神内科、内窥镜使用科室、检验科等。

③ 关键环节:危重病人转科、手术病人交接核对、手术按时开台、病理标本处理流程、新生儿抢救室交叉感染等。

④ 事故易发时间段:周末、节日、中午、夜班等。

检查内容和时间:按照专业不同特点,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评价打分。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手段,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改进上。

(4)以病历书写为着力点,督促、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病历质量反映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是落实14项医疗核心制度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考核临床医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客观检验标准之一。

① 每月对出院病历,按每个医疗小组随机抽取二份进行质量检查、对死亡病历全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历书写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各种检查申请单、检验单、报告单的填写、合理用药。按我院《病历质量评价与奖惩制度》评分考核,与平衡记分卡指标挂钩,奖优罚劣。

② 针对核心制度的落实,每月单项检查一定数量的病历。特别是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和手术分级制度的执行。

③ 每月组织病案委员会对某一科室的全部病历进行逐份检查,统计存在的共性问题向科主任反馈,科主任拿出整改意见。

④ 每月评出病历书写优秀个人,影印件网上公布、奖励。年终组织评选年度优秀病历书写个人奖、集体奖及管理优秀奖

(5)促进病种管理“三合理”

指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提出的质量工作目标开展单病种费用控制、临床路径,引导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

(6)加强风险管理,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目前我院已建立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药品/器械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实验室的危机值报告制度。但报告的范围、时限、级别不清晰、处理流程及责任不明确。

为更好的落实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督促医疗、护理、药学、物流中心、临床实验中心建立健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并对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重点查看上报项目及例数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把质量控制工作放在预防为主上。

(7)固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优质的医疗服务结果来源于医疗服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优良质量。在推动服务质量改进过程中,指导科室建立、固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如重症病人家属探视流程、手术病人接送流程、输液流程、新生儿喂养、转科流程、抢救流程等。使服务效率提高、责任落实、病人就医更加方便、安全。

(8)设定医院重点监控指标,定期对医院运营质量监控检查

分别从工作效率指标、医疗指标、质量指标、管理指标中设定重点监控指标,如:疾病顺位、病床使用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手术台次、单病种管理指标、人均医疗费用(门诊、病房)、医院费用率等,随时监控指标的变化,对变化做出评价,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

检查标准1.护理理组织 ①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②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③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④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考核方法: 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情况。

改进措施: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重新修定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各工作环节交接流程。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制度的学习,特别是核心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检查标准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①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②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③对各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④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⑤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改进措施:修订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以确保等级护理要求和患者安全的需要。力争使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比至少达0.4:1, 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50%。临床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制,逐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目标。制定各护理工作岗位任务和目标,逐步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养计划,每月坚持护理讲座1次,坚持每月进行1项护理技术操作重点辅导和考试,促进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各科室要根据专业特点拟定专业护士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到位。加强年轻护士的 “三基”训练,科室要拟订“三基”训练计划,每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做好聘用护士的轮转工作,继续鼓励护理人员院内进修。

检查标准3.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改进措施:在以完善各项质量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压疮上报制度和病人跌倒、坠床、导管脱落上报制度,学习掌握常见应急预案。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病人就医安全。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监控,每月要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并做到及时反馈,要克服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切实发现质量问题,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科室做到日有抽查,周有检查,月有分析和总结,及时纠正护理疏漏,杜绝差错隐患。护理部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倡导护士“慎独”精神,严格监督约束机制,对护理质量监控要做到平时督导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高风险科室和危重病人的巡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疏导、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实行三级质控制,护士长质控组按分工要求每月检查1次,科护士长加强日巡查和督导检查。护理部每季实行护理工作大检查1次。

检查标准4.临床护理管理:①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②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③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④对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⑤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⑥各项特殊检查护理措施到位。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加强住院病人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检查前后指导等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以社会医学、生态环境医学为指导的健康管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专科知识、康复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各科室要开通病人咨询热线,以满足病人的需求,确保我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检查标准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①对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②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③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④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⑤保障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⑥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定危重病人上报制度并实施,护理人员掌握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护理部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督导,对重点科室如ICU、心胸外、手术室、神经外、神经内、呼吸科等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视。对特殊病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重病例讨论。临床科室加强急救器械、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器械物品完好率100%,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检查标准6.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检查方法:查阅资料。

改进措施:采取措施鼓励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加强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上报制度的落实,护理部加强对上报病例的跟踪观察,定期进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查找发生时间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检查标准7.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①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②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③与临床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满足临床工作和住院患者的需要。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接、送手术病人等各项流程、各项操作常规,护士长保持与临床科室良好的沟通,注意征求科室及手术医生意见,严格各种工作程序,满足临床工作和住院患者的需要。

(1)医院质量总体目标

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应开放总床日数)×100%

传染科:≥ 80%、≤90%

综合科:外 科:≥90% 内 科:≥9 0% 妇产科:≥9 0%

平均住院日=出院者住院总日数/出院总人数≤1 5天

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16次/年

(2)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 ① 医疗质量目标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出院患者总数—疑诊患者数)]×100%≥95%

治愈好转率=(治愈好转例数/住院病人总例数)×100% ≥90%

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总例数)×100%≥80%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术前诊断符合数/(手术人次—疑诊患者例数)]× 100% ≥95%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急救人员到场抢救时间 ≤5分钟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麻醉死亡率=(麻醉死亡人数/手术麻醉总人数)×100%≤0.02%

死亡率=(死亡人数/出院总人数)×100%≤3%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药品收入/总收入 ≤45% 抗菌素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抗生素药品收入/药品总收入)×100% ≤40%

医疗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严重差错次数/总床位数)×100% ≤0.5%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100%

医疗事故发生率:0 医院安全管理意外事故发生率:0 病历、处方管理质量目标

甲级病历率=(被检查病历中甲级病历数/被检查病历总数)×l00% ≥90%

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门诊病历书写合格数/检查门诊病历总数)×100% ≥95%

门诊处方合格率=(门诊处方合格数/检查门诊处方总数)×100%≥95%

② 医技质量目标

CT、DR检查阳性率=CT、DR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CT检查总人次数≥70%

X线片阳性率=(抽检中阳性片数/抽检片数)×100%≥40%

甲级摄片率=(抽检中甲片数/抽检片数)×100% ≥40%

废片率=(废片数/抽检片数)×100%≤3%

B超阳性率=(抽检中阳性数/抽检总数)×100%≥80%

检验报告书写合格率=(检验报告书写合格数/检查检验报告数)×100% ≥95%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V/CCV)V=[(测定值一靶值)/靶值)CcV值为WHO统一使用值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成绩以上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③ 输血管理质量目标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④ 院感管理质量目标

院内感染发病率=(期内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新病例数/期内住院患者数)× 100% ≤8%

医院感染漏报率=漏报数/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类切口手术感染病例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数)×1 00%≤0.5% 抗感染药物应用率=(抗感染药物应用病人数/期内住院患者数)×100% <5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灭菌后物品抽样样品监测合格率/抽样样品总数)×100% 100%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漏报数/(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100% >98% 门诊日志登记率=(已登人数/就诊总人数)×100%≥85%

肠道门诊漏登率=[漏登数/(已登病人数+漏登病例数)] ×100%/ 0 ⑤ 设备管理质量目标

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完好率=(设备仪器完好及基本完好件数/设备仪器总件数)×100% ≥95%

医疗设备维修及时率=(医疗设备及时维修数/维修设备数)×100% ≥90%

⑥ 护理质量目标

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五种表格合格份数/五种表格检查份数)×100%≥95%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例数/特、一级护理检查例数)×100%≥95%

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抽项检查合格数/基础护理抽项检查数)× 100% ≥90%

开展整体护理履盖面=(开展整理护理病房/住院病房数)×100%≥5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灭菌后物品抽样样品监测合格率/抽样样品总数)×100% 100%

年褥疮发生次数 0(不可避免除外)急救物品设备完好率(按抢救物品完好率评分标准达95%以上)100%

急救药品合格率=(抽查合格药品数/抽查药品数)×l00% 100%

⑦ 科研培训目标

科研课题立项等级:局级以上≥2项/年

三基理论考试参考率=(实际参考人数/应参考人数)×100 100%

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考试合格人数/总参考人数)×100%≥90%(≥8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考核技术操作合格人次/考核技术操作总人数)× 100%≥90%

医学继续教育的履盖率=(实际参加人数/应参加人数)×100% 100%

⑧ 服务质量目标

候诊时间:≤30分钟 急诊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 ≤30分钟

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病人投诉办结率=(投诉办结数/期内病人投诉次数)×100%≥85%

陪护率=(期内陪护人数/期内住院人数)×100%≤5%

病人就餐率=(实际就餐人数/住院人数)×100%≥80% 病人就餐满意率(问卷调查所得):≥70% 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0% 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病人满意率=(调查满意项/总调查项)×100%≥90% ⑨ 后勤保障质量目标

物品采购准确性=(抽查合格品种数/抽查品种总数)×100%≥95% 物品采购合格率=(抽查合格品种数/抽查品种总数)×100% 100% 车辆正常使用率:100%

水、电、汽保障率=(期内水、电、汽实际供应时间/期内水、电、汽应供应时间)×100%≥90%

⑩ 人力资源目标

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临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临床医师总人数)×100% 98%

医师队伍中学士学位=(具有学士学位的医师人数/全院医师总人数)×100%≥95%

6.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六

1 口腔医疗器械的污染状况

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等, 口腔诊疗过程中的诊疗器械种类繁多, 形状复杂, 使用频繁, 且易被患者血液、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尤其是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 当口腔综合治疗台停气、涡轮手机停转的一瞬间, 手机机头负压状态可以导致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切割碎屑、血液等回吸入手机内部, 并可经接头处进入综合治疗台的水、气路系统[1]。若消毒不严、不彻底, 会导致口腔治疗中的交叉感染。此外, 根管治疗器械、牙挺、凿子、手术刀、牙周洁治器、牙牙合模型和正畸治疗器械等都可成为传播疾病的工具[2]。相关资料表明, 口腔科器械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 (HIV) 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3,4]。因此, 口腔科检查的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 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5]。

2 口腔门诊各类诊疗器械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结构复杂, 缝隙较多, 如手机、吸唾器、水气枪等的内部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更难以清除, 不使用酶洗剂和超声清洗机对器械进行清洗, 很难保证器械清洗彻底。因此, 口腔器械应严格按照“去污染-清洗-酶洗-冲洗-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2.1 清洗

清洗是消毒成功的关键, 口腔科器械执行双重消毒制度, 由于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 手机或其他器械不可避免地会沾上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含菌物, 同时还会附着上一些污物。因此, 在正式灭菌前应先用流动水冲洗, 去掉污垢之后在含酶液浸泡30 min以上, 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加含酶液进行清洗, 可加快器械上的血液、体液、脂肪等污染物的溶解与分解, 将器械上不易清洁的附着物振荡下去, 提高清洗效果, 手机表面及手机内部 (如手机轴芯及管道) 的脏物亦可清除干净。

2.2 擦干加油

用流动水冲洗、擦干后在注油机上冲洗, 注油养护将润滑清洗油的接口接到手机加油孔上, 将润滑油注入手机内, 以手机前端有油喷出为止。通过加油, 可以使手机管道内壁及轴芯内的轴承上覆上一层油膜, 这样就能避免在高压蒸汽灭菌时手机金属氧化, 从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2.3 封口

分类包装消毒, 使用封口机将加过油的手机或器械擦干后密封包装于带有灭菌指示标志的一次性灭菌纸袋内, 压膜封口, 标记灭菌日期。对于体积小又锐利的小器械, 如扩大针、根管锉、拔髓针等, 则应按常规准备, 每位患者一份, 塑封后高压灭菌。封口的主要意义在于: (1) 可以检验灭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可以区分口腔器械是否已消毒; (3) 可以避免消毒后的器械等存放时受到污染; (4) 打开即用, 操作方便; (5) 防止润滑油蒸发, 长时间积累造成灭菌器械内部污染 (通常消毒袋上有消毒指示剂, 灭菌前后纸袋的颜色有变化,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 就能得知袋内器械的灭菌情况) 。

2.4 灭菌

口腔科常用的灭菌方法有两种, 耐高温的器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穿透力强, 温度高, 是热力消毒中效果最好的方法[6]。封口后的手机, 最好放入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中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后的器械放入清洁区无菌容器内备用, 不耐高温的器械放入2%戊二醛中浸泡消毒灭菌。注意事项: (1) 由于2%戊二醛有强腐蚀性, 浸泡消毒好的器械需经蒸馏水冲洗干净, 用无菌毛巾擦干后才能使用。 (2) 2%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 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 还要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灭菌时间10 h。 (3) 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 放于通风良好处。

2.5 其他

清洁区的用品如储槽、带盖方盘等每周更换消毒高压灭菌1次, 干燥镊子罐及持物钳每4 h高压灭菌1次, 部分打开的无菌物品每24 h灭菌1次。

总之, 口腔器械是医源性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为一名口腔门诊护理人员, 要做好口腔门诊的消毒灭菌工作,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诊环境, 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摘要:目的降低口腔诊疗器械使用中的交叉感染, 使消毒灭菌流程规范化, 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 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分析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结果选择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口腔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 保证灭菌效果, 减少交叉感染。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能否保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口腔诊疗器械,交叉感染,消毒灭菌流程

参考文献

[1]杨华明, 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76

[2]周惠平, 魏克立.口腔疾病的诊疗方法与交叉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 :53~55

[3]刘伟红, 丁丽, 刘伟.口腔科器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污染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1) :36

[4]张兵.ELISA法对口腔诊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情况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5, 5 (1) :36

[5]孙亚夫, 赵荣贞, 王玉玲, 等.口腔器械污染状况和消毒效果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2) :184~186

7.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七

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

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为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

(3)审议医务处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改进要求。

(5)制订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认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等级和临床价值,决定对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准入。

(6)讨论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任人应回避)及整改意见。

(7)提出全院医、护、技人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8)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会议记录。

2、医务处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末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挂钩。

(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中医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强调十六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正确实施。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

(一)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

(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医务处、护理部、办公室、总务科、设备科等科室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改善服务流程:为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务。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关键环节(危重疑难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介入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镜室、血液净化室、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质量与安全管理。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1)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2)抓好查对工作。

(3)做好危重疑难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4)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5)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6)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7)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规范、完整、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

(8)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10)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12)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13)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三)终末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1、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

(1)128种单病种、56个临床路径质量控制。

(2)规范诊疗方案。

(3)制定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平均医疗费用。

(4)分析与评价:是否为纳入标准,是否符合诊疗规范,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是否达到目标,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督促整改。

2、质量指标管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四、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一)临床医疗

1、病床使用率≥60%

2、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3、平均住院日≤12天

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10、疑难病症好转率≥90%

11、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2、甲级病案率≥95%

13、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

1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16、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17、麻醉死亡率≤0.02%

18、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19、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0、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21、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22、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23、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中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24、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不短于1年

2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50%

2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2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28、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29、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二)急诊

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2、器械、仪器完好率100%

3、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三)门诊

1、处方合格率≥95%

2、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

3、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4、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5、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6、城市社区转诊预约占本地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0%

7、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50%

8、口腔科复诊预约率达到60%。

9、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达到60%。

10、术后病人复查复诊预约率达到60%。1

1(四)护理

1、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

3、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5%

4、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

10%。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8、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 91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

11、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100%;主管护师以上继教覆盖率≥80%

12、技术操作考核,护师以下职称每年一次、主管护师每3年一次,参与率≥95%;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分科别)每年一次,参与率≥95%

13、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14、优质护理服务覆盖80%以上病房

15、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16、病房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五)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率≤5%

2、医院感染现患率≤10%

3、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4、医院感染漏报率≤5%

5、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6、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六)医技

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

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

2、检查报告误诊率≤3%

3、报告及时性≥95%

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

间≤48小时

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

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

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

1、X光摄片甲片率≥90%

2、废片率≤0.5%

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

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

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

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

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

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

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1、处方复核率≥95%

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

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

4、无假冒伪劣药品

5、药品供应满足率≥95%

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

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

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

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

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

1、56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

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

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

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

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在住院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

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

五、科室质量考核标准、具体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

六、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一)医务处质控办定期组织实施检查,结合平时抽查及终未质量考核作出分数评定。

(二)每个科室定分100分,实行倒扣分制,扣完为止。

(三)科室考核分值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四)重大医疗质量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临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1、核心制度管理:

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审批分级制度、手术准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谈话制度等。

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进一步抓好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的贯彻,真正做到制度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化。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必须有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查房;术前(非急诊)、术后必须各有一次高级职称医师查房;病人入院3天以上,必须有一次高级职称医师查房。定期抽查首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及首次主治医师查房制度执行情况、抽查术前小结及谈话、手术审批、麻醉会诊及谈话、输血治疗谈话及病程记录、科间会诊、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1)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2)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3)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提高甲级病历率。

(4)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做好三个环节质量控制。加强病历书写的质量教育,每年新职工上岗前进行病历书写规范教育。定期检查病历书写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定期抽查住院病历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情况等。各类检查结果均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考核,与当月奖金挂钩。

3重点以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单病种和本科前5位住院病种。

(1)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

(2)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A、严格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B、严格执行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麻醉与输血选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

C、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到位。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4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水平相适应。开展的医疗技术应当是其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

(1)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建立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并组织实施。

(2)具有与开展的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以及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该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

(3)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4)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5)进行医疗技术科研,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审批。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同时,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6)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八、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急诊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能够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二)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及时接受各类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诊治。急诊24小时开放,实行医师首诊负责、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48小时。重点以急诊检验、放射、输血、药房、会诊、留观、手术、住院、转诊等环节。

(三)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

(四)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五)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六)急诊标志醒目,各窗口标志日夜明显。

(七)各种抢救设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保持运行状态良好。

(八)进修生及低年资住院医师不得单独出急诊值班。急诊病历按病历书写要求执行,病历质量检查与住院病历相同。

(一)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二)临床专科门诊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把关。

(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加强门诊处方、门诊病历书写、各类申请单书写质量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门诊处方、门诊病历质量,并与奖金挂钩。

(四)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门诊病人满意度≥90%。

1、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2、每月进行一次制片质量、诊断质量检查,并有室内质控评价分析记录。

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4、定期检查实验用试剂及器械的性能,并有记录。有毒及易燃、易爆物品有专人保管。

5、室间质控:参加省级病理质量室间评价活动,力争达到同级医院较高水平。

6、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满意度。

(一)专业设置及其设备、设施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二)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如:常规X线、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三)医学影像资料质量符合临床工作要求。

(四)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审核签名方可发出。

(五)环境保护与个人防护达到标准。

(六)建立放射科统一管理体系,实行放射科主任对常规X线、与放射诊断及相关放射治疗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医技人员实施相应固定。

(七)每天科主任直接主持常规X线诊断统一读片。

(八)严格执行接诊登记、影像片保管、借阅及值班、交接班制度。

(九)严格执行设备专人负责与维修保养制度。

(十)积极参加省级室间质控评价活动,力争取得名次。

(十一)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

(一)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各种检验制度。

(二)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三)临床检验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应当安全、合理,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四)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五)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没有质控的临床检验项目或科研项目,不得以创收为目的,不得向临床出具检验报告。

(六)室内质控:开展项目均有室内质量保证措施,室内质控项目每天有质控记录,质控图齐全,失控分析按月小结,有改进措施。有差错事故登记本,如实登记,并有整改措施。

(七)室间质控:积极参加部、省两级临检质控中心组织的生化、细菌、血液、免疫项目室间评价活动,并要求四项全部达标。

(八)临床及临床实验室报告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有具体措施及记录。

(九)试剂购进渠道正规,无三无产品(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无过期失效试剂。质控品需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执行。

(十)开展项目结果正确,无明显误差及漏检。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可长期保存,报告单有专人审核。

(十一)不断加强对放射性试剂、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药)品、污物、废弃标本的管理。

(十二)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符合要求,结果有信息反馈,急诊和重要标本采集时间需记录。

(十三)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

(十四)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度。

十二、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

(二)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三)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四)药学部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人性化的服务。

(五)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师数量合理,并负责临床药物遴选、处方审核、参与查房、会诊等。

(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指导医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临床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禁止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

(七)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剧毒、麻药做到五专(专人、专柜、专锁、专处方、专登记)。

(八)严格执行由山东省基本药品网上采购平台采购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有验收记录制度。严格对配送公司索要三证(生产许可证、生产合格证、营业执照)。

(九)药事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并有会议记录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十)定期发布临床用药信息,指导合理用药。提供用药咨询,设立用药知识宣传橱窗。

(十一)定期检查分析临床用药及合理用药情况。

(十二)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

(一)彩超、心电图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报告书写项目齐全、(二)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其他辅助科室服务满意度。

十四、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控制办法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二)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情况由医务处在院办公会上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四)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各科室制订医疗服务质量目标管理,定期自查措施落实情况。

(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

(六)在院内网上反馈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考核检查细节情况。

8.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八

知识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巩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平安医院建设成果,拟定于2014年6月18日医疗安全警示教育日(12.24)14:30-17:00在医院老会议室开展全院医疗安全管理知识竞赛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重点,围绕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各重点环节,通过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学习,促进我院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安全和责任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

二、目标要求

通过本次医疗安全管理竞赛活动,务必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明显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临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全面适应岗位要求。

(二)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务人员自觉做到依法行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按规范操作、按标准落实的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基础医疗和护理管理进一步加强,保证医疗安全管理得到落实。

(四)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患感情交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自觉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杜绝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强对医疗医疗安全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邓志刚

副组长:张迪平彭欣辉

成员:龚福祥谭国常邱建才颜碧英胡均平童秋华 梁建新谢林林 肖飞

主持人: 待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四、竞赛内容

涉及病历书写、医疗法规、处方管理、抗生素合理运用、医疗核心制度、三基知识、院内感染、临床用血等方面的知识,医疗安全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管理与审核制度、手术分级制度。

五、活动安排

此次医疗安全管理知识竞赛活动共分为宣传发动自学、口答竞赛二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自学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8日):成立考试领导小组,制订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并做好宣传发动、自学工作。

(二)口答竞赛阶段(2014年6月18日14:30-17:00),组织参考人员进行竞赛。

六、参赛形式

全院各科室分别选出三名医务人员为一参赛小组,每小组要求由两名医生,1名护士组成。年龄、职称不限。共分12个代表队。

第一队:一病室第二队:二病室第三队:四病室第四队:五病室第五队: 六病室第六队:七病室 第七队:八病室第八队: 九病室第九队:十病室

第十队:十一病室第十一队:手麻科 第十二队:急诊科竞赛分必答题、共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加赛题、五种形式。(每个参赛组的基础分为100分)

(一)必答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不上不扣分,同组其他人员不得提示。共进行一轮、回答限时30S。

(二)共答题:共答题共一轮,每队一道题。每轮各参赛队推选一名队员答题,其他队员可作补充。答题限时2分钟。

(三)抢答题:共8道题,要求在主持人说“开始”后才能抢答,如提前抢答扣10分;同时宣布该题作废,不再加题。答题时间30S。

(四)风险题:制定10分、30分、50分三个分值的题目。风险题为自愿选择题,每队都有一次选择机会,可以自选各个分值的题目。答对得到相应分值,答错扣去相应分值。

(五)加赛题:此前环节答题结束后,出现相等分数不能确定排名顺序时,分数相同的竞赛组进行加赛。加赛时成绩相同的队先分别加赛一题,每题10分,胜者名次排前;若分数仍相同,则加试一题抢答题,胜者名次排前。

七、比赛规则

(一)参赛人员及现场观众一律将手机关闭或调为震动;

(二)参赛人员不得携带任何资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人员回答必答题时每台由一名选手答题,其他选手不得提示,否则回答正确也不计分。共答题、风险题同台选手在答题时间内可以提示和补充;

(四)每个竞赛题,都以幻灯片形式出题,主持人每题只读一遍,请选手听好题目。

(五)参赛人员回答问题有争议时,由仲裁作出最后裁定,参赛人员及观众不得与主持人和仲裁就有关问题进行争论;

(六)风险题必须选择一题作答,不得弃权。

(七)若比赛的最终结果有并列情况,我们将进行加试赛,产生名次。

(八)每位选手要注意,当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后选手方可答题,回答完说“回答完毕”。

(九)主任参加竞赛的科室,另加30分,护士长参加竞赛的科室,另加20分,记入其竞赛所得总分,最高加分不超过40分。

八、总结表彰

所有答题结束后,根据各参赛队的累计积分高低决出集体奖。一等奖:一个; 二等奖:二个 ;三等奖:三个; 优胜奖数个。

一等奖:科室获集体一等奖奖状,奖现金1000元;二等奖:科室获集体二等奖奖状,奖现金800元;三等奖:科室获集体三等奖奖状,奖现金600元。

九、活动要求

(一)各科室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确保有两名医生、一名护士参加,以确保医疗安全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固强补弱。要按照“全员参与,强化基础,注重实效”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业务素质、工作技能、服务水平不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保证为患者提供规范、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统筹兼顾,务求实效。各科室要正确处理开展医疗安全竞赛活动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做到开展竞赛活动与正常业务工作两不误,确保本次竞赛活动取得实效。

十、其它

各科室除值班人员外,全部参加,一律不得请假,迟到或早退者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9.市场调查与口腔医疗市场评估 篇九

一、市场调查的作用

开设和经营口腔诊所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一个口腔诊所只有制定了明确的营销策略, 才能够稳步前进。营销策略贯串于口腔诊所的筹备、成立和经营的整个过程, 有没有一个战略性的考虑和规划对口腔诊所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口腔诊所营销策略所需要的数据基础有赖于开业地区市场调查的实施和执行。开业地区市场调查帮助口腔诊所在确定营销策略前明确目标市场所在、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实施营销活动后又在某种程度上检验和证实营销策略的作用和意义, 并以此为理论根据, 指导和调整下一轮的营销活动。开业地区市场调查为口腔诊所营销活动服务, 口腔医疗服务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口腔诊所占有口腔医疗市场提供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 口腔医疗服务是一种与选址关系非常密切的行业, 口腔诊所的地域性是非常明显的。口腔诊所创业, 首先面临的是选择地点, 所以选点就成了口腔诊所市场拓展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选择适合的开业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当中牵涉到大量固定的资产投资。口腔诊所开设时需要的固定投资相当大, 口腔治疗台的气、水管、电线等都是埋在地下或墙壁内不易迁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必须经过周密地考虑, 进行安排。并不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的场所就是好地点, 许多在闹市开张的口腔诊所还不及小巷口腔诊所的生意红火, 其原因是开业前所做的市场调查工作做得不好。选点失误会使投资人蒙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在心理上所造成的压力则更加难以估量。发现选点不当再作搬迁时, 除了人力财力的损失外, 还丢失一批病人, 所以对口腔诊所的选点应该慎之又慎。

二、市场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市场调查活动通过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资料, 为口腔诊所开业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准确性原则:

即调查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地反映口腔医疗市场的客观实际。

(2) 时效性原则:

进行口腔医疗市场调查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搜集最多的所需资料和信息, 避免调查工作的拖延。

(3) 全面性原则:

要依据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4) 经济性原则:

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争取用较少的耗费获取更多、效果更好的资料。比如有些市场调查可以通过走访个人形式, 有些则需要群体问卷调查。

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问法和问卷法。

(1) 观察法:

是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 以直接观察的方式对其进行考察并搜集资料, 例如, 市场调查人员到社区居民中去观察口腔健康状况。

(2) 访问法:

①结构式访问 是进行设计好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的访问。调查人员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或访问提纲, 以相同的提问方式和记录方式进行访问。提问的语气和态度也要尽可能地保持一致。②无结构式访问 没有统一问卷, 由调查人员与被访问者自由交谈的访问。它可以根据调查的内容, 进行广泛的交流, 如:对口腔医疗的价格进行交谈, 了解受访者对价格的看法。③集体访问 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听取被访问者的想法, 收集信息资料。可以分为口腔医生集体访问和病人集体访问。

(3) 问卷法:

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让被调查者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获得所调查对象的信息。在一般进行的实地调查中, 以问卷采用最广, 例如, 市场调查人员到社区居民中问卷调查口腔健康观念和牙科就诊行为。

口腔医疗市场调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过程。在市场调查中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程序, 是使市场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一般说来, 正式的医疗市场调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人口、交通、经济状况等等数据;第二阶段, 分析同行业的诊所数目, 它们是否经营得法, 若我们开业, 它们的竞争劣势何在;第三阶段, 着手设计自己的口腔诊所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并拟出开业的基本计划。

三、市场调查的内容

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未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容量、价格等因素, 从而帮助建立口腔诊所选择最佳的开业地点和经营策略。凡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资料, 都是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内容。在很多地区对于新开业口腔诊所来说可以选择的地理位置是很有限的。在选择一个地点以前, 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点的优势和劣势都是什么, 这个地点的优势是否符合我们的开业理念。更要注意的是, 我们必须明确地判断此地点是不是适合开口腔诊所。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口腔医疗服务活动的整个过程, 主要包括有:

(1) 市场环境的调查:

市场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具体的调查内容可以是市场的购买力水平, 经济结构, 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风俗习惯, 科学发展动态, 气候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社区性质不同, 如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科技区和居民区, 将直接影响口腔诊所的病人来源、服务性质和病种构成。但是, 这些条件必须建立在一项大前题上, 就是这个社区是处于商业和人气的成长阶段。如果选择的社区处于商业停滞或商业衰退阶段, 业务将大受影响。

(2) 市场需求调查:

市场需求调查主要包括口腔医疗需求调查、社区居民收入调查、口腔医疗价格调查、口腔保健行为调查;包括消费者为什么就诊、就诊频率、就诊时间、就诊方式、就诊习惯、就诊后的满意度评价等。

(3)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对竞争口腔诊所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同类口腔诊所的技术、价格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采取了什么竞争手段和策略, 做到知己知彼, 通过调查帮助我们确定口腔诊所的发展策略。商人们都知道一句谚语:“人气足, 风水服。”指的是由于同业集中, 同种行业在同一地区形成规模, 就可以扭转此地区商气的条件限制, 让生意火爆起来。所以, 选择开业地点, 不要盲目地追求独家在此经营, 不要害怕其他口腔诊所的竞争, 同行多未必是坏事, 也许在一起能够形成“口腔诊所一条街”。

从上面这些调查资料我们就可以基本掌握该地点的口腔医疗的供求关系, 从而正确的作出是否适合选择该地点建立口腔诊所的判断。总的来说, 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人口质量高的地区就可能是口腔诊所开业的好地点。

四、口腔医疗市场评估

当一间口腔诊所装修好并开业后, 我们当然期望业务兴隆。口腔诊所要长期生存, 必须要有足够的医疗收入, 因此, 并不是在随意一个地点开业都行的。因为只有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 人们才会引起对口腔疾病的关注。如果地点选择不好, 就算我们的口腔医疗设备和口腔医疗技术都属一流, 营销业务也不一定做得好。

如果确定选择的是好地点, 就不要怕租金高, 只要值得就可在该地点上投资。要认真分析资金回收率, 如果能确认高投入可带来高收入就值得投资。俗话说:“花大价钱开个大店子, 不如花大价钱找个好码头”。随着我国现代口腔诊所的蓬勃发展, 其地理位置不仅局限于建筑物的地层, 同时也在向高层酒店写字楼、购物商业楼内发展。而且也希望以后口腔诊所会在原址一直发展下去。因为口腔诊所的地址不能随便更换搬迁, 最好是永远的。因为口腔诊所搬到别处必然流失许多病人。当然可以按照病历上登记的地址发通知给每一个病人, 但是有些病人地址更改了, 不一定可以收到通知。不得已而必须搬迁的口腔诊所, 他们的电话号码也设法不要改变, 以便病人可以保持和诊所联络。

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开业地点, 完全要根据开业者自身的条件 (如资金、专业知识等) 和需要决定, 慎密的研究外加胆识和运气, 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投资的开业地点。

一般而言, 口腔诊所的开业地点起码都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商业活跃地区:

商务繁忙的人们往往最讲究口腔健康, 对口腔保健的需求极大, 加上他们缺少时间, 常会选择附近口腔诊所来保健自己。

(2) 人口密集地区:

如果口腔诊所设在这样的地方, 要能满足其中百分之一二的居住人群的口腔医疗需要, 口腔医疗业务就会好得出奇。

(3) 面朝客流量最多的街道:

这些匆匆的行人未必都是忽视口腔健康的人。面对大街的店铺人流量大, 但开业成本却较高;商业或住宅大厦的租金较为合理, 但是需要一定时间来通过口碑建立病人群。

(4) 成熟的居民区:

在这样的居民区, 各项生活设施都比较完备, 人们会把口腔保健看作休闲的一种享受, 很容易形成固定病人, 业务收入比较稳定。

但此时的好地点却不见得以后也是好地点。有些目前很兴旺的地点, 很可能由于城建工程的需要而变异;而有些不太好的地点, 却可能因为某种因素而热闹起来。这就是地点好坏的可转换现象, 选择开业地点时要有预见性。

参考文献

[1]王若军.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8-16.

[2]孔祥金, 李伟.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 (供医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用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6-10.

[3]李刚.口腔医疗市场拓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22.

[4]Maris L.What value market research?[J].Br Dent J, 1993, 175 (3) :90.

上一篇:销售提成制度方案下一篇:破折号的习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