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2024-08-13

广东高考数据分析(精选11篇)

1.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一

广东英语高考“读写任务”分析

广东英语高考“读写任务”分析

邝艳嫦

从化市第五中学,广东 广州 510900

从2007年起,广东高考英语写作命题分为“基础写作”(满分15分)和“读写任务”(满分25分)两种,分值(40分)与阅读部分等同,占相当大比重。由此可见,如何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读写任务”的要点或主要内容概括,学生更加束手无策。通过近年高三教学及参加评卷工作,我就“读写任务”概括短文的要点或主要内容的基本步骤,考生易犯错误,参考2007年广东高考教师改卷评分细则,总结出不同体裁的短文概括思路和参考模板,并以高考真题为例,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读写任务”的 篇章要点概括写作能力。

一、如何概括短文的要点或主要内容

概括短文的要点或主要内容就是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转述短文的中心思想。基本步骤如下:

1.定。阅读短文,划出关键词句,判断体裁并确定要点概括的人称、时态和模板。

2.写。用同义词、句的转换方法转述内容要点。词数建议控制在25-35词左右。

3.查。检查拼写、人称、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检查是否要求“标题自定”。

二、考生易犯错误

1.主旨大意概括不清;

2.完全抄袭原文句子;

3.加入了太多的细节;

4.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三、2007年广东高考教师改卷评分细则

1.完全糊涂地照抄原文,连人称都不改的,得0分。

2.机械死板地照抄原文,只改人称的,得1分。

3.稍微灵活地抄原文,改主语、宾语和原文词序的,得2分。

4.创造性地抄,改主语、宾语和原文词序还有句子结构的,最多得3分。

5.结构,用词,词性变化比较好的,得4-5分。

四、不同体裁的短文概括思路和参考模板

(一)所给材料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短文)

概括思路: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参考模板:1.(In order to …, ) sb. did sth As a result/ Therefore,…

2. Sb. did sth. because of…, which shows…

3. Sth. happened. As a result/ Therefore, …

(二)所给材料为论说文

概括思路:1.文章说明什么现象,做出什么解释或有什么结果?

2.作者提出什么观点?论据是什么?

参考模板:1.The passage/ writer/ author wants to tell us that+现象+解释/结果

2.The writer/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 论点+论据( +结论)

3.Sth. happened. As a result/ Therefore, …

五、真题讲练(2012年高考英语试题?F/广东卷)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My husband received a letter a month ago from a young woman who had been his student when she was in middle school. She was writing because she wanted to thank for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in her life.

In the letter she wrote, “You were the teacher who helped me discover my talent for math. Before you came to teach us, I had been terribly poor at math, and had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be interested in it. To my surprise, you magically showed me the beauty of math. I guess that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my attitude towards it. Gradually my interest in it began to grow. Thanks to your encouragement, I made continuous progress in math, and finally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it in the university. Today I am working as an accountant at Valley Medical Center in California. You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Thank you!”

What a wonderful gift to a retired teacher! My husband has received many letters from students over the years. This one was special, for it arrived at this time in his life when he is in very poor health.

[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就老师影响学生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内容包括:

(1)上文使你想起哪位对你帮助最大的老师;

(2)举例说明该老师对你学习或成长的影响;

(3)你怎样看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概括思路: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文章着重叙述相关人物的身份和情感。关键词句是:My husband,a retired teacher,in very poor health,received a letter,his student,she wanted to thank for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in her life.

参考答案: The writer’s husband, a retired teacher in poor health, received a special letter from one of his students working as an accountant now, in which the student expressed her thanks for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on her.

六、结语

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有序、系统的训练,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合理高效的训练模式,学生必然能够习得有效信息,懂得如何改善表达,从而提高 篇章要点概括能力。

2.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二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先看今年的第8题, 考察的是离子共存问题, 让学生判断能共存的是哪一组, 2011年的第8题和2010年的第7题同样考察的是离子共存问题。这三道题的答案都是选C。再看今年的第11题, 考察的是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让学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2011年的第9题和2010年的第8题同样考察的是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这三道题的答案都是选A。两道同类型的题目三年来都选相同的答案, 这是偶然呢还是命题组有意的设计呢?而且今年的11题A选项是:常温下, 4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2010年的第8题的A选项是:16g CH4中含有4 NA个C-H键。我们可以看出选项几乎是一模一样, 只是数字翻倍了而已。再看这三道题的其他选项变化也不是很大。学生只要认真细心, 很容易拿找到这两道题的答案。

第二:选择题的知识点变化不大。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类型外 (离子共存问题和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 还有今年的第7题考察的是有机部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个, 2011年的第7题和2010年的第11题同样是类似的内容。今年的第9题考察的是实验内容, 让学生判断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哪一个, 2010年中有两道关于实验的选择题和2010年的第22题也是实验部分的内容。今年的第22题考察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内容, 2011年的第22题和2010年的第10题同样是短周期元素的内容。今年的第23题考察的是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问题, 2011年的第11题和2010年的第12题同样是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8道选择题中有6道知识点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题目的难度没有增加。

第三:我们还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选择题稳中求变。前两年都考察了电化学的知识, 2010年还有一个求焓变的选择题, 今年选择题中没有出现这些内容, 而是更多的侧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例如, 今年的第9题、第10题、第12题, 特别是第9题, 它是实验部分内容, 而前两年的实验题不是考察实验操作就是考察实验现象, 也就是说今年的高考题更加贴近生活, 更注重实用性。

第四:现在我们简单分析一下64分的非选择题。非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没有变化, 仍然是有机部分、化学平衡、工业流程图、实验探究各一道题。但是分值的分配上有所变化。今年的有机题由前两年的16分降低到14分, 而工业流程图和实验探究各为17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题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灵活性和思维能力, 比较固定的、记忆型的那些知识相对要少一些。

第五:今年的有机推断题要比前两年的简单得多。首先我们从分值看, 今年是6个空14分, 平均每空2.33分, 去年是8个空16分, 平均每个空2分, 而前年是6个空16分, 平均每空2.67分。从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出好像是去年的分值更低, 得分更容易, 其实不是这样的。今年的6个空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关联, 学生答不出第一空, 可以回答第二个空, 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而去年要求学生先把题目中的Ⅱ、Ⅲ、Ⅳ、Ⅵ等有机物判断出来, 再逐一回答问题, 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Ⅱ、Ⅲ、Ⅳ、Ⅵ中任意一种有机物推断错误, 接下来的空都很难填对。前年的有机题每空的分值比较大, 第二问考察的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这一问学生往往记不清条件到底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还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所以这一问拿满分的人不会很多。再看第五问, 只有先把Ⅵ和Ⅶ两种有机物判断出来才能选对它们的性质, 所以也不容易拿到分。今年的有机推断题中没有未知物质, 只有有机物Ⅲ给的是分子式, 其他物质都给的是结构简式, 不要求学生再去推断物质, 而且这些物质都很简单, 没有2010年那么复杂, 所以学生从心理上就已经战胜这道题了。

第六:今年的化学平衡部分共有4个问题, 每一问中有两个空要填, 也就是说平均每空2分。为了降低难度, 4个问题之间仍没有因果关系, 先回答哪一问都不会有影响, 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一空不会而把后面的分值全都丢掉, 特别是第4问, 前一空是要求计算焓变, 后一空是判断碘作为原电池的哪一极, 两个空之间没有一点制约关系, 学生会哪一问就可以回答哪一问, 这样, 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学生可以拿到不同的得分点。前两年这两个问题都是在选择题中出现, 一个至少要4分, 分值比较大。从这个题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它融入的知识点更多, 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高。

去年的化学平衡部分虽然每空平均2.5分, 但是每一问都考得比较细, 有判断反应速率快慢、画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图、求物质的转化率, 还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等, 这个题要想拿高分, 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才可以。而2010年的这道题分值就太大了, 一共就4个空, 每个空平均4分, 相当于一个单选题的分值了, 学生稍一疏忽, 4分就没有了。所以, 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做好常规复习, 今年还是很容易得高分的。

第七:虽然三年都考了工业流程图的题, 但它只是一个载体, 2010年主要考察的是实验目的、除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2011年主要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中半反应的书写等;今年主要考察的是流程图中的滤渣、除杂、化学平衡等问题。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点的变化比较大, 学生要想从这道题中得到高分, 就必须抓住各个知识点深入学习, 把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第八:三年来实验题中问题的设置都有上升的趋势, 也就是说每一空的平均分值都在减少, 而且三年的实验题的每一问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样, 我们在辅导学生时就应该鼓励学生不会第一问, 可以做第二问, 不会第三问, 可以做第四问, 不要被一个问题卡住, 后面连看都不想看了。在以后的实验题中还可能以这种方式来考查学生。

今年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答案比较简单。不像往年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语言文字来描述, 学生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由于表达不到位, 或多或少是要丢分的。例如实验题, 往年的实验题都有大片的空白让学生从头写到尾: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今年不同, 今年的实验结论都给出来了, 并且实验步骤和现象也给出很多提示, 只是让学生填几个字就可以了。即使不是用文字描述来回答的问题而是用化学用语来回答的题目也同样比往年要简单。例如, 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3.2009年广东高考数学热点分析 篇三

高考数学命题融入教育改革的理念,努力发挥数学科本身的特点,拓宽题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有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特别是通过解题过程对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考查.

分析2008年广东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试题的前两题一般难度稍低,最后四个题分别考查不同的内容,入口宽,但设置层层关卡,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考生进行四种能力的考查,用以区分考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是在某个单一知识点挖掘,而是注意多个知识点与方法的联系与有机结合,在知识、方法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 展望2009年高考数学,本文分类预测解答题的命题趋势,仅供同学们研读参考.

一、对比分析,洞悉三角与向量

结合实际,利用少许的三角变换(尤其是余弦的倍角公式和特殊情形下公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函数性质的命题;与导数结合,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图像;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灵活运用能力;与向量结合,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1. 以“平面向量”进行包装,实考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以“平面向量”进行包装,实考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例1】(2008年江苏)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ABCD的顶点A,B,及CD的中点P处,已知AB= 20km, BC=10km,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ABCD的区域上(含边界),且A,B与等距离的一点O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AO,BO,OP,设排污管道的总长为ykm.

(I)按下列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①设∠BAO=θ(rad),将y表示成θ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OP=x(km),将y表示成x的函数关系式.

(II)请你选用(I)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使三条排水管道总长度最短.

【例2】(2009年1月珠海模拟文17) 如图,A是单位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点P在单位圆上,∠AOP=θ(0<θ<π),=+,四边形OAQP的面积为S.

(Ⅰ)求·+S的最大值及此时θ的值θ0;

(Ⅱ)设点B的坐标为(-,),∠AOB=α,在(Ⅰ)的条件下,求cos(α+θ0).

二、细品热点,调研概率统计

高中内容中的概率与统计,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是重点(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文科为概率计算,理科多是分布列,数学期望.在选择填空题中,抽样方法是热点(尤其对于文科试题).

【例3】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A. B. C. D.

【例4】(2009年1月珠海模拟文16)已知函数

f(x)=ax2-2bx+a(a,b∈R),

(1)若a从集合{0,1,2,3}中任取一个元素,b从集合{0,1,2,3}中任取一个元素,求方程f(x)=0恰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

(2)若b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a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求方程f(x)=0没有实根的概率.

【例5】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I)在答题卡上完成频率分布表,并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II)估计纤度落在[1.38,1.50)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III)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1.30,1.34)区间的中点值是1.32)作为代表.据此,估计纤度的期望.

三、立足考试说明,攻克立体几何

由考查论证和计算为重点,转向既考查空间观念,又考查几何论证和计算;由以公式、定理为载体,转向对观察、实验、操作、设计等的适当关注;加大向量工具应用力度;改变设问方式.

1. 以柱体和锥体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既有计算又有证明,一题多问,阶梯排列;

2. 此题一般既可用传统方法解答,又可用空间向量处理,有的题是两法兼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由自己的长处和图形特征来确定;

3.“动态”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新亮点,敬请特别关注.

【例6】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60°,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PO⊥平面ABCD,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60°.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2)若E是PB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与PA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7】如图,△ABC是正三角形,AD⊥面ABC,EC⊥面ABC,且AD=AB=2,CE=1,试问能否在线段BD上找到一点F,使AF⊥平面BDE?

四、函数调研,导数推理

将函数、方程、不等式与导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导数的工具作用,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方程根的分布、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等,是新课程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例8】(理)已知函数f(x)=x2+lnx.

(1)求函数f(x)在区间[1,e]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证:在区间(1,+∞)上,函数f(x)的图像在函数g(x)=x3的图像的下方;

(3)设g(x)=f ′(x),求证:[g(x)]n-g(xn)≥2n-2(n∈N*).

【例9】(2009年1月珠海模拟文21)已知α,β是方程4x2-4tx-1=0(t∈R)的两个实数根,函数f(x)=的定义域为[α,β].

(1)判断f(x)在[α,β]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2)设g(t)=maxf(x)-minf(x),求函数g(t)的最小值.

五、模拟高考,解决解析几何

1. 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都具有数与形结合的特征,在它们的知识点交汇处命题,正是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

2. 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是常考常新、经久不衰!解析几何题一般来说计算量较大且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品出“几何味”来),需要你“精打细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 涉及圆锥曲线的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最值问题、定值问题、对称问题等综合性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

【例10】P、Q、M、N四点都在椭圆x2+=1上,F为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已知与共线,与共线,且·=0.求四边形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例11】已知点A(-1,0),B(1,0),C(- ,0),D(,0),动点P(x, y)满足·=0,动点Q(x, y)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C0和动点Q的轨迹方程C1;

(2)是否存在与曲线C0外切且与曲线C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固定曲线C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六、模拟把关,展望数列

化归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解决;借助数学归纳法解决;推出通项公式解决;直接利用递推公式推断数列性质.

【例12】如右下图所示的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将输出的x、y值依次分别记为x1,x2,…,xn,…,x2009和y1,y2,…,yn,…,y2009.

(Ⅰ)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xn;

(Ⅱ)求数列{yn}的通项公式yn ;

(Ⅲ)zn=x1y1+x2y2+…+xnyn(x∈N*,n≤2009).

【例13】我们把数列{akn}叫做数列{an}的k方数列(其中an>0,k,n是正整数),S(k,n)表示k方数列的前n项的和.

(1)比较S(1,2)·S(3,2)与[S(2,2)]2的大小;

(2)若{an}的1方数列、2方数列都是等差数列,a1=a,求{an}的k方数列通项公式.

(3)对于常数数列an=1,具有关于S(k,n)的恒等式如:S(1,n)=S(2,n),S(2,n)=S(3,n)等等,请你对数列{an}的k方数列进行研究,写出一个不是常数数列{an}的k方数列关于S(k,n)的恒等式,并给出证明过程.

七、梳理考点,关注知识交汇

1. 知识内容出新.可能表现为高观点题、竞赛题;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

. 高观点题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或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或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高观点题的起点高,但落点低,也就是所谓的“高题低做”,即试题的设计来源于高等数学,但解决的方法是中学所学的初等数学知识. 同学们不必惊慌,只要坦然面对,较易突破.

b. 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 回顾近年来的试题,那些最有冲击力的题,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2. 试题形式创新.可能表现为:题目情景的创设、条件的呈现方式、设问的角度改变等题目的外在形式.

【例14】(2009年1月珠海模拟理21)已知函数f(x)=x2+ax+b(a,b∈R),不等式f(x)≤2x2+4x-30对x∈R恒成立,数列{an}满足:a1=,2an=f(an-1)+15(n≥2,n∈N*), 数列{bn}满足:bn=(n∈N*);

(1)求a,b的值; (2)设数列{bn}的前n和为Sn,前n的积为Tn,求Sn+2n+1Tn的值.

【例15】已知动点M到定点(1,0)的距离比M到定直线x=-2的距离小1.

(1)求证:M点轨迹为抛物线,并求出其轨迹方程;

(2)大家知道,过圆上任意一点P,任意作相互垂直的弦PA,PB,则弦AB必过圆心(定点),受此启发,研究下面的问题:①过(1)中的抛物线的顶点O任作相互垂直的弦OA,OB,则弦AB是否经过一个定点?若经过定点(设为Q),请求出Q点的坐标,否则说明理由;②研究:对于抛物线y2=2px上顶点以外的定点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请提出一个一般的结论,并证明.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2009年高考数学解答题型的命题趋势如下:

解答题将以平面向量与三角的交汇题或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融合题开场——稳定考生情绪;数列、概率与统计应用题助兴——吊起考生胃口;立体几何题(传统方法与向量方法任选)平稳过渡——考生志在必得;导数与函数题率先发难——考生骑虎难下;解析几何题把关——考生面临考验;不等式、函数与数列等的大型综合题压轴——考生尽早了断(分段得分或强攻)!

4.对近三年广东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 篇四

刚看了和做完近三年广东英语的高考试卷,给我的感觉是考查的内容越来越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还很符合现在英语科的课改,注重语言综合运用和注意实际交际能力。以下是我本人的一些看法。

高考英语试卷共六大题型:英语听力,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和书面表达,总分值150分。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始终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始终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命题原则,听力的语速更高,而且增加了图片,干扰项的设计更加灵活;单项填空题着重考查了在语境中的语法运用和对词义的正确理解,不拘泥于单纯的知识点,而加强了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完形填空更加注重篇章结构能力的考查,加强对“预阅”能力的考查,要从前后句和前后段的综合理解、推断中才能作出选择;阅读理解直接从文章中找答案的题目逐渐少了,主观推测的题目逐渐变了,出现“推测作者意图”的题目:改错题逐步弱化语法,增强篇章综合分析能力;书面表达,广东已经连续三年考查的书面表达题均为看图作文,并且提示给得较少,更多地要求学生去思考。

(一)听力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听懂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正常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查内容主要有:(1)理解主旨、意义;(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3)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能作出简单的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设问的重点主要放在what,where,who,why,how这些事实上。高考NMET听力理解题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主旨是检查考生在语篇层面上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听力试题在选材上突出了多样化,涉及学校、家庭生活、个人爱好、天气、问路、时间、数字、地点、健康、购物、文化娱乐、体育、租房、旅游、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检查考生对不同生活情境下的语言接受能力。设问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八个方面:(1)对话发生的地点;(2)对话发生的时间;(3)谈话人的职业和身分;(4)谈话人之间的关系;

(5)谈话的主题及谈话人的行为状态;(6)简单的数字计算;(7推论题;(8)原因题。还有在06年的试卷中,听力题,1~3题均为图片题,要求学生听懂文章内容后,还要对各个图片做以分析,再以解答,相对新颖的命题方式,不仅给试卷带来了新的气息,也无疑在心理上减轻了考生的压力,在视觉上减轻了考生的视觉疲劳,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中,不再考查简单的单个项目的语法知识,再也看不到纯粹的考查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的题目。而更多地在语境中考查英语知识的运用,并且许多题将多个语法知识综合到一道题目中考查。另外越来越多地考查情景交际、动词词组、固定搭配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我们在平时学外语、用外语中最经常使用到的内容,就拿06年的试卷分析,非谓语动词2题,从句4题,倒装句1题,情景对话两题,时态一题,情态动词1题,动词副词用法4题。从知识点分布和命题风格来看,结合广东独立命题的2005,2004两套试卷,对于语言知识考查的趋势已经一目了然。对于纯记忆性,技术含量低,偶然性高,科学性弱的纯粹的考查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的题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即使依然执着地希望渗入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也更多地在语境中考查英语知识的运用,并且许多题将多个语法知识综合到一道题目中考查。所以,考查方向的改变,也预示着,大量考生痴迷于记忆各种生僻语法点,以做单项填空题目为乐的备考习惯,必须扭转。语言知识的内涵,必须在应用中体现。

(三)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共有20个小题,计分30分,旨在全面考查考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识词能力、阅读及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本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考生具有独立分析、对比取舍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其题材广泛,它涉及了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小品、政治、经济、人物、社会、故事等。从最近几年的完形题来看,绝大多数的小题都需要从全文角度甚至逾越句子通篇理解才可找到答案。平常训练时,我们一定要强调对文章的大意的理解、句子结构的掌握以及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把握,确保选出从文意、词汇意义与用法甚至语气都能经得起推敲的“最佳”答案。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是历年高考英语试卷的重头戏,它集中、全面地检测了考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的准确性。该大题约占全卷分值的三分之一,考生能否在英语科目中获得高分,该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都是五篇,其所选短文材料的题材、体裁多样,均取材于英文原版书籍,语言地道,内容时新,文化韵味浓厚。既有地理、历史方面,又有关于人文、社会现象及科普内容、信息技术变革。它们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内容既生动有趣,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词汇量相对稳定。但统计表明,短文词量逐年有所下降。这样可使短文、题干与选项更加言简意赅,使考生相对多一些时间体会文意。语篇结构较为复杂,试题的设计发生了变化,表层意义理解有所减少,而深层含义试题有所增加,重视了思维能力的考查。还有,时代气息浓厚,例如06年的阅读理解中,A篇讲的是科技性的文章,极具时代性。而书面表达讲到的是一个通信方面的变化。手机、网络等是广大学生都知道的,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件。这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对于了解身边事件的学生来说,了解得很多。所以,这种也是素质教育的方向,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点。

(五)短文改错

一般短文篇幅都不长,但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判断、纠正短文中用词、词的搭配、句法及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改错文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有冠词用错,平行结构,动词非谓语形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形容词与副词的混用,主谓一致,漏词,多词,单复数形式,转折,关联词,动词的时态、语态等。

(六)作文

书面表达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广东已经连续三年考查的书面表达题均为看图作文,并且提示给得较少,更多地要求学生去思考。要求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所给的图画,用英文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它是一种融内容、形式、文体三位一体的试题。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英语试题,给出我们的提示是它突出了对英语学科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利用所学英语各项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语言运用,在情景语言交际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后英语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5.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五

(一)下列人员可以在广东省报名普通高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广东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广东(即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为44)。

2、父或母人才优粤卡持有人或高层次引进人才

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符合《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粤府〔2018〕96号)规定的人才优粤卡持有人,或是经省或地级市人民政府认定的符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规定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粤府〔2003〕81号)自2018年12月1日起已依法废止,不再适用。

3、父母一方属于驻粤部队现役军人,报考人员须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4、户籍从外省迁入广东省的考生,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届毕业生

①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连续3年学籍(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下同)并实际就读的。

②若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不满3年,但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的:

(A)父母(含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为广东户籍的,考生原则上须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2021年起,考生须于高三年级开学前(时间统一截至当年8月31日)将户籍迁入广东省,且高三年级开学前考生已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即考生取得广东省户籍和学籍就读至少满1年)。

(B)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均非广东户籍的,考生须于高二年级开学前(时间统一截至当年8月31日)将户籍迁入广东省,且高二年级开学前考生已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即考生取得广东省户籍和学籍就读至少满2年)。

(2)往届毕业生(含同等学力人员)

①持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

②持外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户籍迁入广东省满18个月(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且高考报名时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满1年的。

③同等学力人员,户籍迁入广东省满18个月(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高考报名时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满4年的。

5、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6、持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同时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香港、澳门学生。

7、持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同时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台湾省籍学生。

8、在广东省定居,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且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

9、在广东省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就读的毕业生,可以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不在广东省高考录取。

10、在广东省就读,符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的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

11、在广东省就读,符合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非高三毕业班学生,可根据招生院校提供的资格考生名单报考,考生如需参加文化课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报考高校少年班或数学英才班等的录取依据,不能作为当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其他院校录取的依据。

12、其他符合教育部报考规定的。

(二)下列人员不得在广东省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中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班学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6、不符合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三)其他事项

1、驻粤部队现役军人身份由省军区统一核准确认。

2、本文所称的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3、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工作依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9〕129号)执行。

6.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六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约翰▪唐尼在《沉思》中写道。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精妙的艺术品。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在人类与自然间筑起了一道墙,人与自然似乎很“远”,但其实不过一步之遥。

古人很早就开始拥抱自然,为现代人作出表率。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令人赞叹;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令人欣赏。即使是在现代,也有千万“驴友”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树通过日复一日的长跑从大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穿上跑鞋,不必带有过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们有亲近自然的心,那么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对于我们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测阴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难逾目力所及,因为目力所及之处,即为风光最美之地。登高远眺,一览纵山小的豪情,即为一种“小确幸”。这种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独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顾城有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草/我们静静地站着/不说话/便十分美好。”其实我们拥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鸟之名呢?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这一切,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草长莺飞,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处;枝叶枯荣,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长规律。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何处不美?自然何时不美?

诚然,自然虽美,但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切勿让伸手可及的美变得可望不可及。柴静的《穹顶之下》唤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去年的“APEC蓝”也让我们看到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我相信,我们拥抱的,一定是一个纯净无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请暂时关掉电视,请慢下点击鼠标的速度。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吧。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

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张开双臂,拥抱”是感知自然的方式;“张开双臂,拥抱”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切向往之意——对自然“张开双臂,拥抱”,自然也就不遥远而离得近了。省高考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感知自然”,这篇文章紧扣住“感知自然”进行阐述,写了“感知自然”的方式,写了“感知自然”的效果。文章内容切合题意。

文章思路严密。文章在第一段引述材料提出论点后,读者自然要问:现代人为什么要“张开双臂,拥抱自然”?第二段、第三段便依次作了回答: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古人为我们做了表率。紧接着,第四段写到:“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既是感知自然的目的,也是感知自然的效果。第五段还是从感知自然的效果这个角度来论说感知自然的好处——悦目舒心。接下来第六段提出:自然虽美,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唯有这样,我们拥抱的才是一个纯净无暇的自然。文章最后回应开头,又冉然升华: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儒家境界。

更值得一说的是语言。这是一篇议论文,却有散文的意趣。文章以散句为主,间以大量的骈偶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典雅。骈偶句俯拾皆是,如“打开电视,便可知明日天气;轻点鼠标,便一览生物种类”,如“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如“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连标题“张开双臂,拥抱自然”也都是骈偶句。骈偶句如此之多,固然可能是受作文题材料的影响——材料前两段用的就是骈偶句式——而着意模仿,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作者阅读倾向和文字能力的反映——若作者不爱读骈偶文,不爱写骈偶句,便难以在考场上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大量的骈偶句。骈偶句可叙事,可抒情,亦可议论。作者奉《过秦论》《原毁》为圭臬耶?传统文化的传承有赖此等考生。

在这篇900字左右的文章里还有大量的引用,以引用开篇,以引用启最后一段,引用共有8处之多。这些引用的出处涵盖古今中外,不能不令人叹服。作为考生,人人都积累素材,大家都希望能在行文中有所引用而为文章增色,可是,有几人能用得这么多,而且用得还算恰到好处?一篇考场作文,有大量的骈偶句,有不少的引用。何为才华?此为才华。

7.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七

一、立足基础, 积累词句

1. 背———记单词、背佳句。

可以说,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地基”。为避免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出现单词拼写错误和不会拼写的现象, 必须要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训练, 不光要进行读写, 而且要辅以听写, 强化学生记忆。另外,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方面的专门指导。在学生的写作中, 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语病, 如句子的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结构失调以及词语堆砌等。而背佳句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在英语写作中, 恰当加入一些固定表达和优美语句, 既可以减少病句的出现, 又可以增添文章色彩。

2. 造———造句子。

教师在进行词汇的讲解时, 可利用学生学过的词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造句训练, 让学生把所学词汇真正运用到实际的英语交际中, 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3. 译———译句子。

教师给出固定的汉语句子, 要求学生进行汉英转译。在转译的过程中, 强调一词多译和一句多译。

4. 转———转换句型。

教师通过安排一些适当的句型转换练习,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分词短语、强调句、倒装句和主从复合句等, 增强文章的结构色彩。

二、着眼篇章, 多读多背

1. 对教材范文进行模仿写作, 提高写作水平。

范文模仿不仅是对英语语言习惯的模仿, 而且是对英语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模仿, 这样, 既可以增强学生书面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模仿写作, 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炉火纯青”的地步, 进行灵活的英语书面表达。

2. 加强课外阅读, 培养英语语感。

大量的阅读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只有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 增强英语语感, 才能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由于英语课堂的时间有限, 课堂英语阅读量完全不够, 因此, 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厚积, 方能薄发。

3. 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的范文。

多读一些优美的英语文章, 背诵一些经典的教材范文。这样, 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才能对精彩的语句, 信手拈来。

三、遵循写作步骤

1. 认真审题, 明确写作要求。

在进行正式写作之前, 必须要进行认真的审题, 仔细阅读说明材料, 明确写作要求, 对写作文体、写作格式、人称等具体的要求, 做到心中有数。

2. 仔细阅读, 捕捉关键信息。

高考英语任务型写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阅读全文, 概述内容。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 明确作者的写作观点, 在文中划出主题句, 然后将主题句转换成自己理解的意思。切忌脱离原文进行随意发挥。

3. 重视开头, 写好文章结尾。

俗话说得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任务型写作的开头, 最好要开门见山, 直奔文章主题。文章结尾要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或总结全文, 或表明自己立场。要做到“龙头凤尾”。

4. 注意用词, 套用写作框架。

写作的框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概括全文部分和个人见解部分。前半部分论点一般下设两个论据, 后半部分论点一般下设三个论据。由于前者属于客观概述, 后者属于主观论述, 因此, 在进行遣词造句时, 一定要注意用词的语气。而且尽量要用简洁的语句进行书面表达。

5. 规范书写, 注意行文连贯性。

在将上述的步骤在草稿纸上完成后, 规范、整洁地把已写好的文章誊写到试卷或答题卡上。一定要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重视修改, 精益求精

1. 学生自改。

教学过程中, 学生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后,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原稿再加工方面的具体指导, 包括文章是否切题, 要点是否全面, 文章内容是否连贯, 是否有人称、时态、语态等语法方面的错误, 是否有句型、习语和固定搭配方面的错误以及有无单词拼写、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

2. 学生互改。

学生之间互换各自的文章, 让同学修改自己初步改过的文章, 然后在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加工、修改。可以说, 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合作、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取得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3. 教师评改。

学生互改后,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观点表述、词语组织、语言结构、内容是否连贯以及语言是否得体等方面, 采取不同的评改方式。

4. 教师反馈。

8.广东高考数据分析 篇八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作者简介:高存勇,男,197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北省黄石二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学。endprint

一、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实验试题分值及比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作者简介:高存勇,男,197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北省黄石二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学。endprint

一、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实验试题分值及比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9.广东高考作文 篇九

记者在网上发现,语文考试开考不到一个小时,就有网友在微博上准确猜出了广东今年语文作文的题目。

随后这一题目也得到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默认。不少人表示,这是今年各省高考中比较出彩的一道作文题,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记者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场随机采访多位考生了解到,考生普遍认为作文题并不难发挥,有的考生大胆将“情感元素”巧妙发挥一番。

一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男考生表示,自己的作文主题为“爱是原点”,他说,看到作文导语里提到“原点”可以是事物的根本,故理解为这一根本就是爱,爱中有亲情、友情甚至爱情。

东圃中学考生黄同学表示,自己将《阿甘正传》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两部电影情节植入作文中。小黄说,两位主人翁都经过了一番挫折和奋斗后才取得成就,当他们回到曾经生活的地方时,发现生活中除了成功的事业外,情感的扶持也是生活前进的动力,因而可供发挥。

对此,许多专家认为考生思考空间很大,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语文评卷组组长陈少华教授点评说,作文此命题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他认为,考生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但关键是,考察学生对社会人生问题思考的深浅、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10.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篇十

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捐助为题作文

有一个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11.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 篇十一

从2010年起广东高考实行文科综合卷,地理、政治、历史三科合卷考试,满分300分,每科100分。如何从命题、备考看待每年的高考题目?命题包括内容、题型、难度、信度、标准差、区分度等,备考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命题者和高三学生老师如何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我们课题组在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做了抽样问卷调查,收集一部分有多年高三地理教学经验老师的意见、参考有关的文献,对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进行研究。

一、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的结果

1. 问卷设计。

课题组的成员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曾玮博士、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地理教研员张灿祥、广州市第四中学地理教师胡伟英、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邱萍、广东实验中学地理教师(黄建伟、廖洁、黄嘉永)组成,课题组的成员通过征集相关人员的建议,设计了《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并在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抽取了两个班的同学做随机问卷调查。

2. 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

《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调查

高三文科班的同学:

你好!本问卷是《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课题组发出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的感受和把握,并据此对广东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和形式进一步建议,以达成更好的考核目的。请你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你的回答仅作为统计数据处理,对你本人和学校均无影响。谢谢你的帮助!

【内容要素】

1. 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范围基本上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2. 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基本上体现地理知识的     特点(区域性、综合性)(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3.与知识考查相比,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更侧 重于对能力的考查(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题型要素】

4.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所选用的题型比较恰当(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5.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各题型所赋的分值较科学合理(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6. 你希望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类型与2013年比较(    )

 A.一样           B.大致一样        C.较去年有所改变

【难度要素】

7.你认为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难度(难度系数0.55)(    )

 A.偏难           B.适中              C.偏易

8.你希望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平均分/总分)是(    )

 A.0.50~0.54      B.0.55~0.59      C.0.60~0.64

D.0.65~0.69      E.0.70~0.74

9.你目前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辅导与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比较(    )

 A.高于高考试题的要求             B. 大致一样

C.低于高考试题的要求             D.不清楚

【你对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建议】

3. 抽样调查的数据。

选  项(各选项选的人数和占的比例)

《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共发出90份问卷,有2份空白没作答)

二、2010年—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考点分布

三、2010年—2013年命题分析

1. 试题的总体评价。

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命题注重能力立意,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颖、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无偏、难、怪题,题型、难度与知识覆盖面与前两年基本一致,保持了广东省地理高考试题的风格,命题的质量与水平较高。试题全面考查考生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必修内容以及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选修内容的掌握程度,选材围绕地理热点问题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知识面覆盖广、考点分布合理,重视对考生地理图表的阅读、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有用性。

从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广东卷)平均分、难度、标准差、信度看,试题的区分度较好,信度较高,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生。

2. 试卷的设计。

(1)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试卷结构基本一致。

试题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共13道小题。其中选择题11道,为第1至第11题,全都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44分;非选择题2题,分别为40题和41题,每题28分,合计56分,地理科满分为100分。

(2)知识能力的考查分析。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基本原理与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地理数据、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讨现实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3. 试题特色及评价(以2012年为例)。

(1)试题特色。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为依据,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以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地理热点问题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将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强调活学活用,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试题重视考查考生从地理景观图、区域地理位置图等地理图表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调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和论证地理问题。总体来看,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注重基础,重点考查地理学主干知识;

②能力立意,强调考查读图分析技能;

③选材新颖,关注地理热点问题;

④综合性强,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⑤贴近生活,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2)试卷、试题评估指标分析。

①选择题得分的基本情况。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中共有11道选择题。选择题部分的总分平均分31.94分,平均难度0.73,标准差为6.44 。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选择题难易结合、梯度合理。11道选择题中,难度系数在0.80以上的6题,0.60-0.80的2题,0.40-0.60的2题,0.40以下的1题,试题总体上难度适中,没有难题、怪题、偏题。标注差在0.85-2.00之间,区分度在-0.15-0.35之间,试题的区分度较好。

②非选择题得分基本情况。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中共有2道非选择题。第40题的平均分为15.14,标准差6.27,难度0.54,区分度0.60,第41题的平均分为14.24,标准差3.90,难度0.51,区分度0.40 。非选择题部分的总平均分为29.38,平均难度为0.53,非选择题的难度大于选择题。

4. 考生答卷反映的问题。

(1)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

(2)基础知识薄弱、答题思路狭窄;

(3)地理图表阅读分析能力欠缺;

(4)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规范。

5. 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发。

(1)全面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

(2)重视培养考生地理思维能力;

(3)加强地理图表阅读能力训练;

(4)强调仔细审题、有的放矢;

(5)严格规范地理学科专业术语。

综上所述,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专业特色,命题质量较好,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对高考地理命题的思考

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要求看,《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体现了:

第一是平稳,主要是指地理主干知识延续了2012年的一些重要考点:①气候与天气系统(40(1)、41(1)、选择题4);②人口增长(选择题5);③全球变暖(选择题10);④河流知识(选择题7);⑤时间计算(选择题6)等。这些知识内容眼熟,学生容易做答,利于学生考试心态平稳,从而发挥较高的水平。其次,图表数量共9幅(图7表2)与2013年基本保持平衡,没有大起大落,利于考查学生读图、析表能力,顺便降低试题总体难度。平稳还表现在:热点时事淡化处理,是广东高考命题的一贯宗旨,2013年也不例外,考查了热点南海周边国家印尼,融时事与地理为一体,将考点与热点有机融合于区域地理中,不露痕迹。

第二是变化,主要是一些试题呈现方式较2012年有较大不同:11道选择题的材料个个独立,无一拖二形式的组题,学生答题不会因前一道选错,后一道跟着出错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学生得分的概率;其次,填空题的总分值(共16分)减少了,较2012年的24分少了8分,其用意是增加简答题分值比重,目的是增大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地理思维能力的力度。

第三是选修内容的考查形式呈现多样化:有选择题(11)、有填空题41(2)、有简答题41(4)。其形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题型,分值也不再是传说中的10~20分,这说明做为新课标标志的选修内容,在广东高考中的地位遭遇弱化,目的可能也是为高考备考减负。

第四是某些地理主干知识点交叉考查意图相当明显,目的是反猜题,避免落入俗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对高考地理命题的建议

我们从问卷调查和与高三地理教师交流看今后的高考地理命题。

1. 学生认为。

(1)主观题考查不过分拓展,应用切合课本。

(2)要能考查学生的能力,对于优秀的同学要有能力考查,并且能有一定的区分度。

(3)希望命题能更清晰,问题准确,不要太脱离材料或含糊不清。

(4)题目落到实处,不要太高太泛。侧重于能力,知识点不要超纲,不要考查课本上过细的点。

(5)难度适中,注重基础,不可只有简单题,难题也要有。

(6)紧扣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考查。

(7)希望能有一定的难度但要符合《考试说明》的内容。

(8)注重回归课本及知识框架,不要出现怪、偏题。

(9)答案设置的开放性应更大。

(10)选择题的难度提升。知识覆盖率高点,全面点。

2. 教师认为。

(1)某些重点知识接二连三的考。如全球变暖、人口增长、河流(外力作用)等,其内容涉及地理的主干知识,地理的学科特点相当突出,如不考它,不能让人明了地理到底是学什么的。

(2)某些内容隔三差五的考。如地理信息技术,2010年考,2011没考;2012年考,2013年没考。地质构造(图)知识点也有呈现这类趋势的特征,如2011年考,2012年没考,2013年考。某些考点总事不过三。如产业链知识,2010年综合题中第一次出现,2011年出现在选择题11中。而后的2012,2013再也没有出现过。与此类似的高铁(2012、2013)、可持续发展(2012、2013)等内容已连续二年考查了,这样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提供了某些规律,也许会误导了考生。

(3)考点不能超纲。如2013年高考中地理卷的40(3)考查印尼多雷雨原因连着考“原因”,感觉有点离谱,而且考查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更感觉是有点超纲了。第41题采用2008-2010的的西宁资料进行考查,觉得资料较旧,时间离我们有点远了。

(4)高考命题者站得高、看得远,使用的考点材料新、角度切入新,给人的感觉才会新。

(5)高考命题组的成员虽然每年都随机抽调,但命题人员多是由大学的老师组成,大学老师对中学的地理教育不一定十分了解,建议高考命题组的成员中有中学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应占一定的比例,最好是占高考命题组的成员总数的20-30%。

总之地理高考命题应能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专业特色。突出培养考生地理思维能力。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颖、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无偏、难、怪题,题型、难度与知识覆盖面与前四年基本一致。

2014年高考年报的相关数据还没公布,但从省考试院提供的一些列数据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在2014地理高考命题中得到体现。

上一篇:监区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总结下一篇:检察保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