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策划

2024-08-24

企业新闻策划(13篇)

1.企业新闻策划 篇一

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区别

涵义不同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虽只有“新闻”与“策划”两个词组合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意思却相去千里。“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新闻策划”的涵义。

“新闻策划”中,“策划”(意指“设计谋划”)作名词,“新闻”修饰“策划”,合起来讲意思是“(关于)新闻报道的设计谋划”。进一步说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新闻是目的,策划是手段。“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报道的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闻活动的行为,仍然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

2)“策划新闻”的涵义。

“策划新闻”中,“策划”作动词,“新闻”是“策划”这个动作的对象,合起来讲意思是“设计谋划新闻”。进一步说,就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

运作不同

由于“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涵义不同,其运作也不同。1)“新闻策划”的运作。

新闻策划,既然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那么,在运作中,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2)“策划新闻”的运作。

策划新闻,既然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那么,在运作中,应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事实基础上,如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策划新闻的运作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性质不同

著名报人普利策说:“新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从中可见,对新闻的定“性”是以真假区分,而不以好坏区别。倘若硬要以好坏区别,也只能说:有标准就是真假。依照这个标准,不妨也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作一定“性”。

1)“新闻策划”的性质。

根据“新闻策划”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它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新闻策划”的新闻是真实的,是真新闻。

2)“策划新闻”的性质。

根据“策划新闻”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它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策划新闻”的新闻通常是虚假的,是假新闻。

目的不同

依然从“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涵义和运作入手,从中可以分析出其目的也不同。1)“新闻策划”的目的。

“新闻策划”是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新闻的问题。显然,“新闻策划”之意在新闻,目的是通过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报道活动的策划,使新闻报道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传递信息、教育、娱乐等)。

2)“策划新闻”的目的。

“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重点是解决做好策划效果的问题。显然,“策划新闻”醉翁之意在策划,目的是通过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新闻事实”的策划,人为制造“卖点”,赚人眼球,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阅读率。

意义不同

目的与结果相关,结果与意义相关。“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目的不同,其意义自然也不同。1)“新闻策划”的意义。

新闻策划立足于客观事实这一前提,是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的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其意义在于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可见,新闻策划重在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表现出公益性。

2)“策划新闻”的意义。

策划新闻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读者的“眼球”,它经常通过策划活动,人为地制造事实,然后当成新闻来报道。它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则考虑不多。可见,策划新闻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表现出功利性。

通过以上比较发现,“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在涵义、运作、性质、目的、意义等方面均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策划”并不等于“策划新闻”。“策划新闻”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在本质上也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当前一些新闻媒体盲目追求所谓“卖点”,将“炒作”误以为“策划”,其实是对宝贵新闻资源的一种不合理配置。新闻策划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以社会效益为首位,避免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

2.企业新闻策划 篇二

一、找准新闻宣传点

常规来讲, 企业新闻宣传的对象分为“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两大类。

“新闻人物”, 对于企业来说, 普遍关注的重点是企业负责人、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有优秀事迹的员工等等。这些人物是企业宣传工作的常规项, 也是必须项。如果将一个企业的宣传工作比成是在建一座房子, 那么这些人物就是房子的外观、形象, 带给人们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 是企业形象的先锋代表。企业负责人的动向, 如参加了一项活动, 出席了一个会议, 发表了一次讲话等, 是人们了解企业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桥梁;各研究领域的专家, 他们是企业高精尖实力的代表, 他们的研究成果、动向代表着企业的科技能力;有优秀事迹的员工, 他们是企业里的先进, 宣传先进能起到榜样作用外, 也能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 这些都是企业宣传不可或缺的重点。

但是走进房子里面, 你会发现, 有更多精彩纷呈的内容, 他们就是组成企业的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每天按时上下班的她, 也许是一个很棒的舞者, 参加过各类比赛拿过奖;衣着低调、朴实的他, 也许写得一手很棒的书法, 或者弹得一手好钢琴, 或者画得一手好画, 又或者是个业余的摄影专家……也许他组成了自己的兴趣小组, 或者发表了不少作品……默默无闻的她, 也许坚持做了十多年的义工, 资助了几个山里的孩子;活泼幽默的他, 也许就是不同一般人的“怪才”……很多很多, 是特别值得宣传工作去挖掘的地方, 能让企业的形象更加鲜活、丰满、有生气。就拿我们单位来说, 80多岁的翁祺先生, 当年留俄的老专家, 还坚持在单位坐班, 从我三年多前入职起, 他就是让我在单位里眼前一亮的独特风景, 我相信他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也遗憾自己没有付诸行动。

“新闻事件”, 可以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两方面来探讨。这两项的常规工作内容的宣传, 如单位管理方面有哪些工作在开展, 经营方面有哪些新增、实施的项目, 是必须项, 也是宣传工作的基础。但是扩展开来, 仍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如何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点, 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说的“做好新闻策划”。

二、致力做好新闻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策划”, 包括新闻事件策划、采访策划、新闻写作策划、新闻发布策划。

新闻事件策划, 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符合政府主旋律, 国家重要活动、节日的新闻事件策划, 如“廉政党风建设”、建党节组织红歌合唱比赛, “五四”青年节组织青年活动等等, 这是比较常规的, 但是也能做出新意:记得大二那年的情人节, 我们班女生组织了一次写情书“恶搞”男生的活动, 很有趣, 我以此写的新闻稿件被武汉市纸质媒体《楚天金报》刊登, 所以有好点子、好策划, 只要操作得当, 也能出好新闻。二是自我宣传的新闻事件策划, 对于企业来说, 策划新闻事件进行自我宣传, 其实质是用得当的方式利用媒体等公关手段创造自我亮相的机会, 如组织企业间的论坛、展览等活动。三是公益类活动新闻事件策划, 这一点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 可以以企业官方的名义, 也可以员工自行组织。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社会责任心的员工, 公益事业更能体现企业、员工的社会道义, 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组织单位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 定期到社区、福利院服务等等。

采访策划, 就是指“采访前做好一定的规划, 包括:采访的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采访的范围和对象、采访方式、采访步骤、提问提纲等。”而新闻报道的写作, 最常用的文体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调查研究, 那么在写作的策划上, 就需要找准文章的“点”, 即报道的重心。大三那年, 我们发现考研的时候总有一整个宿舍一起考上好学校的现象, 如果作为消息来写, 只需突出“某某宿舍所有学生都考上了研究生的好现象”, 但是在策划中, 老师与我们讨论做一个“一窝好”的系列报道, 从现象出发, 通过不同学院找案例、找原因, 最后上升到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深度报道, 最后这个系列报道获得了湖北省高校好新闻一等奖。所以有了好点子, 怎么挖掘新闻点去呈现也是得到好新闻的重要方式。

新闻发布策划, 就是指新闻作品的发表,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利用什么样的平台, 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这就需要在做好内部宣传的同时, 做好外宣工作, 即下面要说的“走出去”。

三、放开视野, 努力“走出去”

做好企业内部宣传是基础, 通过企业内部的纸质、网络媒体, 将企业的资讯呈现出来, 这是内部员工了解企业资讯的窗口, 也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方式。而企业外宣, 通过新闻媒介把企业的信息有效传递给社会公众, 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和信任企业, 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这是对外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之一。

外宣的媒体, 除了企业上级集团内的纸质、网络媒体外, 还应包括地方性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甚至国家性的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

要做好外宣, 首先需要企业自身具备有价值的新闻、好的新闻作品。其次需要企业宣传员主动地向各级新闻媒介提供企业新闻信息, 以通讯员的身份与新闻界的编辑、记者建立友好的通讯联系。如果企业能不断有好的新闻成功向外媒输送, 时间久了, 甚至会出现外媒向企业要新闻的现象。再次要充分发挥图片新闻的作用, 小小的一张图, 也许就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新闻点, 好的图片新闻以其形象性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引起读者的注意, 并以其直观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

企业宣传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一种战略需要, 也是一种战略行为。依靠强而有力的宣传工作, 能强化对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推广, 不断提高知名度, 增强其影响力,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无形财富。

摘要:企业宣传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一种战略需要, 也是一种战略行为。要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除需要宣传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 还需要重点做好新闻的策划工作, 包括新闻事件策划、采访策划、新闻写作策划、新闻发布策划, 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内、外宣传工作。

3.“新闻策划”之我见 篇三

时至今日,策划行为虽然早已在各大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但“新闻策划”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颇有争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学术界在“新闻策划”方面的种种争议作一番概括,并提出自己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什么是“新闻策划”?“新闻”能不能“策划”?

之所以对新闻策划会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对“新闻”一词的不同定义。有些人认为“新闻”就是新闻(news)本身,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在前,新闻在后,“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东西决不是新闻”①,他们认为“新闻策划”中策划在前,新闻在后,所以不可接受。

而有些人则认为新闻是指新闻报道活动(journalism),即新闻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出版等具体工作,他们认为,对新闻报道活动的适当策划,有助于提升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和受关注程度,成为“新闻的新的生长点”。②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应用新闻报道策划,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则是从广义上来考量“新闻策划”,她认为,“新闻策划”应该指新闻传播的策划和组织,即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活动。这项工作具体包括三个内容:一、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二、媒介新闻单位(指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三、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③

到目前为止,有众多学者给“新闻策划”下过定义,但由于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看法,所以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新闻策划”有何利弊?“新闻”应不应该“策划”?

正因为基于对“新闻策划”的不同认识,赞成者和反对者在“新闻策划”的利弊问题上态度鲜明。赞成者一方认为“新闻策划”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媒体的现有资源,对某些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取得轰动效应”。反对者一方则认为,“新闻策划”容易导致“假事件”(pseudo-events)的产生,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南京大学的宋新桂副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质问:“所谓策划者,计划打算之义也。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它怎么可以通过新闻传媒的主观策划,实行主题先行,自导自演而‘制造’出来呢?”④

关于“新闻策划”,在业界还有一种担忧,那就是媒体和企业以“新闻策划”之名行“公关策划”之实,滥用“新闻策划”,为自己和企业谋利。当前,有些媒体利用手中报道权,打着“新闻策划”的旗号,为企业策划活动并加以报道,从中牟利。反对者认为,“新闻策划”有个度的问题,媒体在策划活动时应避免此类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

“新闻策划”之我见

就“新闻策划”这个名称而言,鉴于这个名称是早期时候暂用的称呼,而且大家对新闻和策划的定义有不同界定,这个提法存在着较大争议,因此,我想是不是可以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策划行为”来替换呢?我个人认为,这种提法既避开了新闻学术名称的争议,又涵盖了新闻媒体所进行的种种策划行为,是具有建设性的。

至于说要不要策划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当前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从媒体定位到版面设置,从媒介经营管理到产品营销发行,从媒体公关活动到具体新闻报道,都离不开一定的策划和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中的策划活动已经无处不在。

从理论上讲,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新闻传播活动中策划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就新闻规律而言,有组织的新闻报道策划活动能够提供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新闻资源,从而产生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经过必要和精心的策划,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就难以发挥它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第二,就受众而言,他们倾向于或更愿意喜欢接受在选题上精挑细选,在写作上精益求精,在角度上推陈出新的新闻事件报道,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无疑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综合和深度新闻的需求。在新闻接受上,受众一般有求新、求全、求奇的心理,这给予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策划行为施展拳脚的空间。

第三,从媒体自身来讲,好的媒体定位和策划活动,能够使新闻报道避免内容同质化和平庸化,并在同其他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优势。同时,策划活动所形成的轰动效应和巨大成功,有利于改善媒体的公信力和提高媒体的知名度,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群体和广告客户,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从实践上讲,近几年来的一些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大型运动会、突发事故和战争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引人注目,反响巨大,这些报道的成功与新闻媒体的精心策划是分不开的。

在当前媒体市场空间有限、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只要是不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不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不滥用和乱用策划行为,新闻传播中的策划活动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广大媒体所用。

笔者认为,新闻传播中策划行为的运用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新闻媒体的任何策划行为都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的策划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受到受众的反感和排斥,事与愿违。

第二,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一点很重要,新闻传播中的策划行为并不意味着可以“策划和制造”新闻,事实在前,新闻在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基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策划行为才能在受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第三,把握好新闻传播活动中策划的尺度。在新闻传播过程进行策划行为和活动是媒体的一项权利,但这并不是说媒体可以滥用这项权利。在现实社会中,媒体必须从社会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以媒体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和人文关怀,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策划。

对于“新闻策划”的种种争议,理论界和业务界都可以暂时搁置,因为在理论和实践都不完善的情况下,争议是在所难免的。相信将来到了一定阶段,我们会对新闻传播中的策划活动和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一致的观点。

注释:

①何光珽:《“新闻策划”析》,《新闻界》,1997(4)。

②任成海、尹洪东:《新闻策划:报纸新闻的生长点》,《新闻知识》,1996(2)。

③蔡雯:《“新闻策划”的学术争议与实践困惑》,新华网,2003-05-31。

④宋新桂:《新闻岂能“策划”》,《新闻记者》,1997(1)。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4.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2 篇四

1993年12月19日和26日,在《江苏健康报》的第322和323期上,两次刊登了一篇名为《魂系凯拉》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用颇为生动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六名留学回国的博士“历经六年,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经过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成功研制凯拉口服液的“艰辛过程”,并同时不惜版面地刊登了6位“留洋博士”的照片及简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真相大白,这六个“留洋博士”是故意假造的,科研事迹纯属子虚乌有!据1994年4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揭露,假造这起事件的是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在消费者中提高其生产的凯拉口服液的知名度,以打开销路。

当时克立公司不择手段地将自己公司的员工“包装”成“留洋博士”的人,比如根据照片辨认,其中名列第一的“留美微生态博士”刘荣生的真实身份是克立公司的一位普通雇员,家住南京尧化门,且不叫“刘荣生”。

在假造了六位“留洋博士”的《魂系凯拉》通讯后,克立公司在《江苏健康报》上买了版面,并增印600万份,在国内19个城市广为赠送。

事情败露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消费者普遍认为自己受了愚弄。而克立公司和凯拉口服液也从此在市场上消失了踪影。

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凯拉口服液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后来盛极一时的三株口服液的前身。因为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正是后来创办三株企业的吴炳新、吴思伟父子中的儿子吴思伟。

【案例】“砸空调”,记者造假被拘

在中国,已有记者因为策划制造假新闻而被关进监狱,最早就是《科技日报》记者孙树兴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蔡原江。在1993年,他们因抵挡不住沈太福的金钱诱惑,积极参与到“沈太福亿万元非法集资诈骗案”中,不遗余力且明目张胆地以 “20天集资万”、“用高科技和我们百年不懈的改革开放筑起新的长城”等内容虚假的长篇报道为沈太福的非法集资摇旗呐喊,最终开创了中国新闻记者以“媒”谋钱而被判刑的先例。

在,南京一名叫钱广如的记者,因为策划和制造了曾产生很大影响的三次“当街砸空调”这一假新闻,并借此进行敲诈,结果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84台空调起**

2001年4月13日,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度假村客房部经理陈恩以黄海度假村客房部名义,向连云港“双菱”空调器经销商广源电器有限公司购买了 84台“双菱”空调器。总价为27万余元。4月24日,广源公司将空调器安装调试后全部交付使用。但是,陈恩只付了10万余元首期款后,所欠17万元一直拖延未付。当广源公司在7月份向其催款时,陈恩则向他们提出空调器有噪声等质量问题,10 月30日更向双菱公司提出这批空调有可能是假冒产品。[next]

双菱公司调派驻宁技术人员连夜赶去查验,确认是本公司产品。11月6日双菱公司又派技术人员从上海赶去,检查认为59台室内机运转正常,有6台系安装条件不佳导致噪音偏大,

当公司准备进行维修时,陈恩提出了要全部退货并索赔30 万元。12月27日陈恩又提出该批空调器的东芝主机是假冒伪劣品,变本加厉地提出赔款210万元,双菱公司提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遭到陈恩拒绝。

(2)借助媒体施压“双菱”

12月28日,南京某报刊载了记者钱广如发自连云港的“噪音超标被罚,客户索赔200万,84台双菱空调惹麻烦”的新闻。半个月后,该报又一篇 “双菱空调惹麻烦,业主索赔300万元”的文章见报,不断地给双菱公司施加压力。

2002年2月5日,陈恩通过不正当手法,从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拿到了一份“双菱空调经检验,噪音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报告。

有了这份报告,索赔金额上升到了520万元。遭到拒绝后,陈恩等人便抓住“3·15”消费者维权日大做“文章”:3月14日在南京市太平路与中山路口、3月28日在上海中山北路,分别当众砸毁了双菱空调器一台,一旁还有人手持标语:“双菱空调,质量低劣,投诉无门,砸毁有理”。引起媒体极大关注,尤其是“3·15”期间,南京8家新闻媒体,均以文字或图片形式报道了陈恩等人街头“怒砸”双菱空调器的新闻报道。此后几天,全国又有约15家报纸编发或转摘了南京街头砸空调器的文章。5月13日陈恩等人在南京市街头又当众砸毁了一台双菱空调器。一时间舆论哗然,公司、商家人心惶惶,数千万元的退货单像雪片般飞到双菱公司。各地的经销商纷纷提出中止当年“双菱”销售合约的要求。双菱公司顿时陷入产品滞销、生产停顿的状况。

(3)两份报告都有问题

2002年4月26日,双菱公司向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报案。调查发现,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一份监测报告并不能证明空调器质量有问题,该站对客房部的2.8万元“罚款”实际上是“排污收费通知”,另一份由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人员于某出具的检验报告,是陈恩等人花了2000元钱 “买”来的。同时经抽样检测,“双菱”产品均为合格。

警方于5月13日决定以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立案侦查,5月20日将犯罪嫌疑人陈恩、金月根、金家祥予以刑事拘留。

(4)幕后“军师”原是记者

随着审讯工作的开展,“三砸双菱空调”事件终于水落石出:这是一起有南京某报记者钱广如参与、以毁坏企业声誉为要挟手段,有预谋的勒索钱财案件。

陈恩被拘捕后道出实情:当钱广如得知“双菱”空调纠纷后,特地从南京赶去连云港参与和双菱公司的交涉,并在报上发文章,要双菱公司赔偿200万元。连投诉信也是钱广如在电话中口述,由陈恩执笔写出来散发的。钱又出主意趁“3· 15”消费者维权日向双菱公司施压。此间,钱广如以发稿需“打点”为名,先索取人民币1.2万元“好处费”,等双菱公司的赔偿款到手后陈恩需再给钱广如5 万元。

6月6日,“幕后军师”钱广如被刑事拘留。他承认自己参与了“双菱事件”,在3次上街砸毁事件中,都是他用路边的公用电话通知新闻媒体现场采访的。6月21日,陈恩等4人被依法逮捕。8月7日,警方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至此,全国第一起涉嫌借“维权”之名损害商品声誉案的侦查工作宣告结束。

5.《新闻关注》文案策划 篇五

一.前言

世界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新闻事件,世界不断发生改变,哪怕是微乎其微也是一种改变,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有被关注的价值,大到国际,小到国内民生,甚至个人。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现有的优势条件关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这样既增长了见识也拓宽了视野。

《新闻关注》这档节目主要立足于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找寻有价值且富有典型性的实例以主持和采访调查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播报,以新鲜和多角度的特点打造这档栏目。另外,以王牌新闻节目作为先例,取之精华,也借其运作为《新闻关注》有力的宣传。

二.栏目的可行性分析 《新闻关注》主要是在毕节市电视台一套和二套播出,位于一个市区,就意味着更多市区的人甚至于市区所管辖区域居住人群关注该市的新闻节目。特别是毕节作为由省委、省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第一个试验区,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也免不了对毕节市的新闻的关注。在此厚实的基础上抓住新闻新鲜和多角度的特点,在限定的时间内以独特的播报方式展现真实丰富的新闻事件。

三.栏目看点

1.新闻绝对的真实,无编排效果。2.新闻新鲜、多角度。

3.节目抓住贴近百姓群众生活的新闻事例,播报群众关心的事。

4.采访高端人士、某些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及部分百姓群众。5.主持人和记者分工合作。记者赴现场采访,主持人负责开篇和归纳总结新闻事件。画面在播音室和采访现场之间切回。6.在片花和音效中渗入问题,制造悬念。7.播报的每一个新闻事件都能引人深入思考。

四.栏目设置

栏目定位

《新闻关注》是一档信息真实的栏目,它以记者采访调查为表现手段,以报道真实新闻为主要内容,关注百姓身边事,崇尚理性,讲究深入与平衡,引发公众舆论,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尽绵薄之力。

栏目板块设计

用一系列新闻材料切入主题——在片头片花和音效中插入问题——主持人开篇——记者采访——插播广告——记者发回消息——主持人陈述并归纳总结 栏目标语

关注不一样的关注

五、栏目流程

《新闻关注》节目,从立项到完成整个传播过程,一般有七个流程,选题筛选——选题申报——前期调查与拍摄——后期制作——样片送审——节目播出——总结评价。

选题申报:栏目组成员将自认为符合的选题提交大家筛选讨论,经制片人认可后,按照栏目规定的统一格式撰写选题报告,交制片人审阅,然后呈送领导审批。《新闻关注》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类,第二是故事类,第三是使命感。

前期调查与拍摄:为保证节目的真实,筛选出的选题在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一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拍摄人员也会召开会议,就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

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是调查成片的关键环节。编导需要组织起画面、声音和语言等元素,重建事件的逻辑、展现调查的过程、突出调查重点。具体流程:

每期节目确定一个选题,并根据选题找出4~5个相关的新闻事实。进行一个有针对性视频编辑,使其具有连贯性。主持人在视频播放完之后进行一个主题的引导,带领观众进入主题。

出镜记者(非主持人)围绕该主题去现场采访与此事件相关的人员(包括当事人、专家学者、与此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等)

主持人最后做一个归纳式的总结,引导大家对此事件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每周一期,增加栏目的连续性和深度。在节目中穿插我们自己的品牌定位。

开通热线电话,提高栏目选材的广泛性,并在节目中以字幕形式播放我们的热线电话。

六、投入及赢利模式 投入:

电视台演播厅、制作费用等

制片费(包括机器损耗费,车旅费,服装、化妆等包装费用)

工作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奖金等 市场推广费用 赢利模式: 栏目中的冠名赞助商和广告费用,以及栏目提升后的活动收益。

七、市场运作

《新闻关注》以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为目标。具体步骤以优化资源,实现增值为目的。使节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并实现栏目可持续开发,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在与专家和受众的互动中,发现和解决栏目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努力改进我们栏目的缺点,最终实现以栏目为中心的赢利模式。栏目宣传

《新闻关注》确立了单期节目的营销、栏目的营销和重大活动营销等多种方式。

就单期节目的营销来说,包括节目播出前的预告、节目播出后的二次传播、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等。节目预告主要渠道是通过毕节电视台的导视以及毕节综合频道的导视等窗口进行,以充满悬念和吸引力的导视,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期待和收视欲望,使得节目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得以提高。另外,《新闻关注》和多家平面媒体(如毕节日报、毕节晚报、乌蒙新报等)和网络媒体有合作,优秀的节目会被一些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再次传播,形成舆论热点。如果时机适合,还会组织节目的主创人员和网友交流。再者,每年《新闻关注》还会把自己优秀节目结集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读者长久阅读,扩大影响。

为了提升栏目的影响力,《新闻关注》还会开展了各种活动,如和在校学生交流,并就栏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亲近老百姓,组织各种见面会,深入山区义务支教,鼓励山区孩子等等。

八、播出时间和栏目组 播出时间: 首播:

毕节电视台一套 周一21:15~22:00 重播:

毕节电视台二套 周四16:15~17:00

栏目组:

栏目经理:1人,全面负责栏目的整体经营。

栏目总监:1人,负责具体的栏目执行,配合栏目经理进行日常管理。栏目导演:1人,负责现场指导节目制作以及与电视台各单位的沟通。

制片人:1人,配合导演进行节目制作,同时监控节目的制作与播出。

主持人:2人,负责节目的播报。出镜记者:2人,负责现场采访。

6.新闻节目策划 篇六

一、调研分析

每天都会有新的新闻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必不可少的要去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深入百姓生活,了解身边事。讲述他的故事,折射你我的心,一段故事,一段感动。让受众在做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

二、节目名称

《追踪》

三、节目定位

访谈类节目(在晚间播放)

四、栏目宗旨

挖掘社会事件,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新闻事件的真相

五、节目内容定位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保持前卫先锋的创作理念,了解受众需求,不断推出受众所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挖掘社会上的新闻事件,进一步跟踪报道,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给观众讲述真实的人间故事,用故事感动观众,用故事教育百姓,传播知识。《追踪》是一档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新闻节目。

六、口号

时事追踪,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七、节目长度

20-25分钟一期

八、节目播出方式

周日晚上8:30,每周一期

九、节目性质

深度报道

十、节目来源 网络、报纸上更新的新闻,每日发生的最新事实;对新闻事件在网上论坛上的讨论

十一、节目风格样式 《追踪》作为访谈类节目,节目风格是轻松活泼的,以聊天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发人深省

本期节目策划

一、本期话题

11岁红领巾自杀向说问罪

二、本期主题

通过对11岁红领巾自杀事件的剖析呼吁人们多给孩子一些爱,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心里的健康成长。

三、节目流程

Part1:节目开场后,先由主持人以新闻时事将本期节目主题引出来,观看一段关于这个新闻时事的视频

注:有利于观众更加了解整个新闻时事

Part2:邀请第一个嘉宾心理教育学家丁女士上场,让心理教育学家对

整个事件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第一个请心理专家是要让专家对后面所有嘉宾的谈话都有了解,后面的总

结更加结合现实,更加有说服力有深度。同时也可以对现场其他嘉宾的谈

话做及时的分析。同时请专家来是为了让整个节目更有说服力

Part3:邀请自杀的孩子的姑姑何燕飞到现场,询问何燕飞一些

问题:①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12月10号(事发当天)那天发生了什么吗?

②在你心中小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③从小华遗书中话,有没有让你觉得他恨你?你觉得她恨你,吗?

④如果可以的话,你多陪陪她,你觉得后果会不会一样呢?注:请小华的姑姑到现场时为了跟好的再现小华的死因,同时亲人死去的场景

会更令人感动,更能触发观众的深思。对何燕飞的问题也是层层深入,引

导触和说出多陪陪小华就有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从而表现主题——

关爱孩子

Part5:现场电话连线学校的教务主任窦主任。让窦主任说出学校的观点,激发家长与学校的矛盾。主持人总结校方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①这个电话连线时整个现场都可以听到的。

②只用电话连线而不请校方的人到现场,是为了避免双方矛盾太激烈导致

现场秩序失控。

Part6:主持人结束电话连线,同时请何燕飞到长线休息。就着整个谈话过程与教育心理学家讨论11岁红领巾自杀要想谁问罪。直指主题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要更注重心里健康的教育。

四、人员安排

主持人:方舒

教育心理学家:(饰)丁克

何燕飞:(饰)丁春霞 窦主任:窦飞

摄像:何锐郑砚

7.善用新闻策划提升文娱新闻价值 篇七

文娱新闻,又称文化娱乐新闻,在改革开发初期,侧重于报道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领域,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文化性、新闻性。随着改革深入,多元价值观的涌入和网络的冲击,文娱新闻早已失去了本意,逐步过渡为“娱乐新闻”,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将“娱乐新闻”推至巅峰,文娱新闻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文字语言的理性和思辨功能降到最低,新闻不断追求感官愉悦和视觉的刺激。目前,由于一些地方假新闻泛滥成灾,隐私八卦成为主导,恶俗炒作形同常态,媒体记者素质下滑,文娱新闻逐步失去公信力,成为读者窥视“丑角儿”的不二舞台。因而,社会需要重新审视过度娱乐化的“文娱新闻”。

近年来,无论从党和政府的要求,社会需求,还是受众渴求来看,文娱新闻必须做出改变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会中提出,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同时他强调,对于新闻作品,不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还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为了能在社会改革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社会需要和谐发展,需要道德和榜样的力量。与此同时,在2016年春节期间,“猴王六小龄童上春晚”和闫肃老师去世事件,相继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反响,也代表了群众正在渴求真正的“文娱新闻”的回归。

2 善用新闻策划

2.1 将新闻策划应用于文娱新闻

新闻策划是对特定报道活动的策划,是围绕一定主题或目标进行的决策和谋划,以求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因而,新闻策划非常适合应用于蕴含多种价值观念,内容丰富、知名度高,时效性差,最为受众需要和认可的文娱新闻,它能更加简单直白地体现出文娱新闻的新闻价值。纵观文娱新闻的前世今生,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成为战场的主力军。

2.2 文娱新闻滥用新闻策划

自新闻策划传入中国,由此带来的新闻伦理问题,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新闻策划逐步沦为策划新闻和新闻炒作。

策划新闻,是指专业公共关系人员,通过精心策划,有意识安排某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在某个选定的时间内发生,由此制造出适合传播媒介报道的新闻事件。网络时代,涉足文娱新闻,但并无实质关系的“网红现象”,多属于策划新闻。比如“凤姐”“奶茶妹妹”“叶良辰”等,都是由网络推手制造的新闻事件,进而成为降低受众品位的文娱新闻。

新闻炒作是对一个新近发生的被受众关注的新鲜事实的强化传播,常置新闻规律于不顾,以盲目追求“卖点”,从而吸引受众关注,以最大化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它强调事件的故事性和离奇性,常常刻意渲染一些细节,人为制造某种轰动效应。在一些地方,无论是大媒体还是小平台,只要进入文娱新闻版块,“偷窥”“情色”“隐私”之类的新闻便“扑面而来”。

2.3 文娱应善用新闻策划

解铃还须系铃人,文娱新闻既能用策划新闻的方式推广、炒作、制造话题,那么,也能运用新闻策划进行引导和宣传,真正秀出我国文化艺术的风采。

笔者认为,对于文娱新闻而言,新闻策划的最大特点在于主观性和传播效率。如果说其他类型的新闻内容以新闻事实为基础,那么,文娱新闻的内容基础则是审美趣味,是最“新”的,不一定是最“美”的,新闻策划在选题策划和报道策划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给受众带来正面影响。

与此同时,要想改变文娱新闻“娱乐至死”的场面,必须加剂量、下猛药。2016年春节期间,文娱新闻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猴王”与“闫肃”。新闻媒体通过策划,将网民吐槽央视“雷猴”和渴望“六小龄童”回归相联系,进行了多方面采访,开辟无数新闻专题,探讨了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对抗与包容,让受众在重温经典的同时,深思什么是美的艺术作品。而央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对闫肃老师去世的新闻策划,则直击明星艺人、文娱工作人的职业素质和品德修养,考虑一代大师的陨落,是否伴随着新星的诞生。这两件新闻事件,通过精心策划,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其传播效果远胜于事件本身的意义。

3 文娱新闻新闻策划的重点

3.1 求“热度”不如求“真实”

新闻炒作已成为一些地方文娱新闻常态,特别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虚假新闻,小则诋毁个人品德,大则使金庸、闫肃“起死回生”。因而,如何让读者再次正视文娱新闻,“真实”是根本。这里的“真实”,是新闻策划选题的真实、报道内容和背景材料的真实。闫肃老师去世之所以引起人们对于目前文艺作品、明星艺人、文艺工作者的深思,不仅因为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更因为报道策划中,有无数的历史资料和本人的访谈节目,能使受众切身感受到老艺术家的所思所想,发人深省。但对于目前多数文艺从业者来说,包括明星艺人,只有无尽的“忽悠”和绯闻,其真实的一面不为人知。

3.2 求“媚俗”不如求“通俗”

为了促进文艺作品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媒介在进行新闻策划时,都将文化和娱乐相分割,如《琅琊榜》,是2015年最为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正是新闻策划选题的热门话题。尽管人民网想通过《琅琊榜》重塑文娱新闻价值,但是,他们的“文效融合,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扬文化精神的同时,又能愉悦读者,这是文娱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化”“娱乐”专栏却隔绝了文化娱乐的共融,一面在八卦《琅琊榜》中明星间不得不说的混乱关系,而另一面则审视琅琊榜中的大众娱乐价值。其实,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不需要如此泾渭分明,在选题时,可将高雅和媚俗相融合,报道贴近群众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通俗内容,这是文娱新闻策划需要把控的重点。

3.3 求“版面”不如求“创新”

对新闻策划来说,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是最为常见的报道手段;大标题,多版面也是常用的表现方法。但对于最为火热的文娱新闻的“根据地”——网络媒体而言,传统的新闻策划表现形式已不能激发读者的热情。目前,网络媒体在报道娱乐新闻时,开始使用动画、动图、导图、视频节选、弹幕、超链接等方式,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推送,也常见明星宣传、作品推广,但真正将新闻策划用于文娱新闻中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在策划文娱新闻策划时,如何使创新性报道方式与内容有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抵制文化报道低俗化提升文娱新闻含金量[J].新闻记者,2005(2).

[2]陈涵.娱乐新闻中媒体核心价值观的误读及其应对[J].媒,2014(16).

[3]贺小玲.娱乐新闻病态表现及原因分析[J].今传媒,2013(1).

[4]赵芒姝.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理性思考[D].保定:河北大学,2005.

[5]董天策.新闻策划”研究的学理审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6]欧阳舒平.新闻策划的审美认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8.地市报新闻策划初探 篇八

新闻策划的类型

新闻策划就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大致说来,目前对于新闻的策划有两种,一种是新闻报道策划,另一种是策划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策划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关键的策划,它指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从业人员商量如何采访、提炼主题、策划段落、制作标题、美化版面等。这种策划重在先期的智谋投入,其明显的优势是有利于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而策划新闻报道,又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概念,不少人持反对态度,认为“新闻始终不是策划出来的”,甚至有人认为是违背了新闻规律。笔者以为,所谓策划新闻报道就是于无新闻处觅新闻,多半要靠新闻从业者的经验与智慧嗅出新闻的味道,并加以发掘。它不是主观地制造新闻,而是前瞻性地预见新闻,充分地发掘新闻源的价值。但在做这种策划时,一定要注意这样的原则,即策划者不能先入为主,记者也不能在暗访和体验中,做出一些具有诱导性的提示,以怂恿当事人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制造新闻,因为这样的策划是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的。

新闻策划的误区

概念混淆:把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混为一谈,用炒作的目的和手法进行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在某些方面确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追求创意,追求与众不同,追求社会反响,追求广告效应,以达到扩大报纸影响的商业目的;同样讲究形式包装,从语言内容到报道的规模,不乏夸张、渲染的倾向,以增强报道的感情色彩和视觉冲击力;同样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首尾照应的操作,以图把文章“做大”。由此可以看出:策划与炒作具有一些共同性,若把握不好“度”,策划就可能变成炒作。

但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还是有本质的不同——新闻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能够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注意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而讲究真实性,以事实说话,尽量客观公正;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稳健持重,较少偏差;新闻炒作却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考虑不多,在真实性上经常出问题。所以在具体实践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好策划的尺度,防止过犹不及。

趋同从众:新闻报道策划一味照抄照搬或延续传统做法,缺乏独创性和新鲜感。新闻报道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出新求异。只有在时间和地域、内容和形式上以超凡的气势和独特的视角予以报道,才能出奇制胜,达到策划的目的。而一张报纸。一个版面要出新求异,就得不断地否定过去、否定别人和否定自己,否则就难以出新。

顾此失彼:新闻报道策划缺乏全局性,注重前期内容策划,忽视后期形式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既有报道选题的创新,也有报道形式的创新。而成功的策划,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但目前新闻报道策划大多偏重于内容,忽略了形式,因而难以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要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水平,既要涉足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报道别人未曾报道的内容,开掘别人未曾开掘的主题,同时,也要采取别人未曾采取的形式,甚至在体裁运用、栏目设置、版式设计、标题制作等方面都要匠心独运,真正使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使新闻策划得到系统全面的实施。

如何操作好新闻策划

要坚持彰显个性的原则。相互作用论中有一个名词——“个性的丧失”,而这种低成本的模仿造成的个性丧失,是当前不少报社新闻策划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克服雷同,寻找个性,是所有媒体面临的一道难关。

寻求新闻策划的个性,首先要坚持持续性原则,不能一蹴而就。新闻策划光有好的开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强势展开,扩大优势,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推进,直至形成高潮,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其次,还要取得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甚至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使问题得到改善或解决。反之,只打雷不下雨,不触及问题本质,只能削弱报纸的品牌影响力。

要有超前的意识。所谓策划的“超前”,不仅仅是一个“早”字所能代表的,它是建立在对信息和全局的准确把握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见性策划。策划先于行动,先于别人分析现实,预测未来,发现并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予以报道,必须具有前瞻性,这是“超前”的一层含义;策划构思“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好我快”,这是“超前”的另一层含义。作为具体的策划者,其策划的效果与策划的超前意识成正比。而超前意识的发挥,往往集中体现在对事件本身做出充分准备的过程中。

要有真实的基础。新闻报道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报道手段,而新闻事实则是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事实在先,是第一位的;报道在后,是派生出来的,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所有的策划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来实施,超越这一界限,就成了假新闻。

要有灵活的方法。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因为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可谓瞬息万变,相应的新闻策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无任何弹性的,亦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灵活性。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新闻策划就要不断进行修正,切忌“硬做文章”。大至主题结构,小至一篇稿件,都应以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为依据。当情况变化与预见的策划不一致时,就应毫不犹豫地修改原有的方案,以增强适应性,切忌把手段当目的。

总之,新闻策划是一个融合技术性和创新性的报道环节,只有弄清了新闻策划的真正含义,不断地学习完善策划方案,才能作出更优秀更有深度的报道,才能最终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才能让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9.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篇九

新闻要素的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 新闻节目分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言论类新闻。

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消息类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总要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

专题类新闻节目: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

言论类新闻: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表议论,阐述道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的看法,从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新闻策划的含义:1.新闻策划特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策划。2.新闻策划也包括一些由媒体主动策划,先前未曾发生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要素: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编排与播出策划。

选题策划:不仅对于专题类新闻节目,而且对于一般消息类新闻节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新闻选题标准的要求:新鲜性,时效性,典型性,独家性,可操作性。新鲜性:“新”是新闻核心的价值之一,强调的是新信息,新观念

时效性:电视新闻选题策划的一个基本要求。

典型性:针对新闻的内涵而言,也可理解为开掘性,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新闻是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是否体现着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能够进一步开掘的信息。独家性:对一个电视媒体新闻策划的更高要求。两层含义:1.指新闻事件的独家报道2.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解释是独家的,与众不同的。

新闻消息类节目的选题策划主要表现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这两种节目形态 《焦点访谈》选题标准:“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如何报道分两种情况:1.可以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2.不可预见的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

采访策划:不仅是节目内容的主体,而且是节目的基本构成因素和基本形态。常常和采访技巧,采访经验,采访准备,采访程序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访要求记者具备4种意识:

1.换位意识: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换位意识首先要求采访记者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使他们放松紧张情绪,进入自然的谈话状态,这是取得好的采访效果的一个前提。换位意识也要求采访记者要设身处地地从被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充分掌握对方的思想,心理,语言习惯,扫除双方交流中间的障碍,赢得采访的主动权。换位意识的另一个体现在于设计采访话题时,记者要

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观众的角度作换位思考。

2.无知意识: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无知心态和求知的好奇心,有些采访即使

知道结果,也要设计采访问题时从无知开始,到获知结束。这是一种采访心态和技巧。保持谦虚心态,无知意识,就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变心理。无知意识体现在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的问题设计。问题要有逻辑性,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

3.怀疑意识:指在调查采访时,采访记者始终要保持一种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眼前看到的场景,耳朵听到的话语,用足够的怀疑来作出冷静的判断,尽可能采访到方方面面的事实和证据。

4.现场意识:电视的优势在于能够重现由逼真的影像和生动的话语所构成的现场场景。现

场意识是指现场记者的采访要和事件同步进行,尤其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并把它通过采访揭示出来。

10.广播新闻节目策划 篇十

一 节目名称:

新闻早读

二 策划背景分析:

新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必不可少要去关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去了解当今各个国家各个地方所重要的新闻事件,给受众在足步出户的情况下去了解现在社会上发生的最新鲜的新闻事件。

三 节目宗旨

播报最新的新闻资讯,使听众及时获得新鲜资讯。

四 受众定位:

广大受众,集中于早起的上班族和中大学生

五 节目播出时间:

每天早晨的 8:00-8:20

六 栏目长度

每期均为20分钟

七 播出频率

每周一至周五

八 栏目性质

《新闻早读》为一档新闻类专题节目,旨在为听众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适当配以评论。其次,该节目播报的内容以及时新闻为主,并附带一些健康类和娱乐类的版块,为上班途中的人们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

九 栏目构成元素

新闻资讯播报(及时的新闻资讯,娱乐类资讯,民生类资讯融合,适当的配以评论,和听众进行短信平台的交流)

健康小贴士

天气资讯

十 节目风格

传播有效信息

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

给听众带去轻松舒适的听感

十一 栏目来源

1.报纸上的即时本埠新闻

2.网络上更新的新闻和评论

3.对新闻上的事件上进行论坛和短信平台上的讨论

十二 主持人的选择和条件

有亲切感,交流能力强,判断能力强

十三 制作时间安排:

每早的 6:30录制播出

十四 节目的可行性报告

本档节目定于早晨播放,将主要听众群定位上班族和学生,拥有广大的听众群。节目在轻松的气氛中播报新闻,既让要让受众获得一定的信息和资讯,又要给受众带去轻松的心情。

十五 栏目录制要求以及经费

1.录制场地(设备齐全的房间)

2.具体设备等

十六 节目的预期效果:

在目标听众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目诉求,培养并逐步扩大稳定的听众群,十七 4月20日节目流程

播放片头:

片头词:

清新的早晨,让我们一起共享新闻资讯,开始新一天的旅程。(片头结束后播放固定的音乐,背景音乐渐淡出)

主持人开场: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新闻早读。新闻早读,让我们在晨光中一起读新闻,聊新闻。今天的节目依然包括三个版块。资讯整合,麻辣点评,和健康小贴士。欢迎大家通过短信平台和我进行交流。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新鲜资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资讯整合。

插入第一个版块的片头

片头词:资讯整合,整合资讯。快速了解新闻信息。

主持人:

资讯整合,整合资讯。

资讯1青海格尔木市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6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4月20日0时27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北纬34.3,东经90.0)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6公里。

资讯2我国拟修法规定醉驾一律吊销驾照,五年内禁重考

据悉,道路交通安全法本次修改或将醉酒驾车“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对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终生禁驾

资讯3财政部部长:个税起征点将提至每月3000元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今日审议,财政部部长表示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并将现行税率分档由9级缩减为7级。

资讯4 第95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公布 纽约时报获两奖项

第95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18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公布。《洛杉矶时报》获得公众服务奖,突发新闻奖今年缺失,调查性报道奖为《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获得,《纽约时报》分获评论奖和国际报道奖,《芝加哥太阳报》记者获得地方报道奖。

资讯5三聚氰胺限值范围扩大到所有食品

卫生部、工信部、农业部等部门就我国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发布公告,明确了上述内容并于本月6日起实施。根据公告,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每千克1毫克,其他食品中的限量值为每千克2.5毫克,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了解完新鲜资讯,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版块,麻辣点评,让我们一起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插入第二个版块的片头

片头词:麻辣点评,家长里短说新闻。

主持人:家长里短话新闻,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有色馒头的问题。上海多家超市销售违法使用色素的馒头产品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公众的质疑。“用色素化妆的馒头,居然能够堂而皇之摆上大超市的货架”,食品安全领域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拷问的对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也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在外面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大胆的吃呢?最近有新闻报道称法国要求运动员到中国参赛不得吃中国肉制品,以免无法通过兴奋剂的检测。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形象大打折扣。但面对这种情况,许多相关部门互相推诿责任,警告消费者要加强警惕,但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不是加强警惕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和惩处力度,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下面让我们看看短信平台上的听众是怎么说的。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啊,不过我们要相信政府会给我们的食品安全一个有力的保障。聊完这个话题,大家是不是有点累了呢,让我们听一首歌放松一下,然后进入第三个版块。健康小贴士。

第三个版块

立夏将至,在暮春立夏交接的时节,我们应该怎样保重自己的健康呢?今天的健康下贴士,xx我将为大家介绍几样适合春季养生的食物疗法,如果有听众有自己的独家秘方,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和大家交流。

春天对大家困扰最大的可能就是恼人的春困,昏昏欲睡的状态对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那么你知道预防春困的饮食法则吗?下面我们就教你防困春季的饮食疗法。

1、吃蔬菜和水果:春季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时令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结构平衡,这对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保持旺盛精力有积极的作用。

2、吃鱼和瘦肉:多吃鱼对学习和记忆都有好处,鱼肉不会增加脂肪的堆积,还有健脑作用。科学研究发现,人类进化与吃鱼有关。牛肉、鸡肉等瘦肉富含蛋白质,它们的能量高、脂肪少,经常食用能使人有效保持旺盛的精力,西方人吃牛肉多,所以欧美运动员相比东方运动员更善于长时间的对抗性运动项目。

3、饮食要清淡:食用了过于油腻的脂肪类菜肴后,人体消化脂肪时血液就要聚集到消化道上,这势必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工作效率下降。

4、吃姜:姜有辛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能力,提神健身。

5、喝加入茶或咖啡的牛奶:不能单独喝牛奶,否则越喝越困。应在加热的牛奶中加入茶或咖啡,也可放入提神的薄荷叶,薄荷油有助于血液循环。

春季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预防春困对生活学习的干扰。

结束语

11.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 篇十一

总结这一系列报道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策划到位、角度独特。2004年,我省全面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全省上下引起了高度关注。麦收时节,这些新政策能否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省委、省政府领导关心,广大农民关心,社会各界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编委会研究决定策划一组系列报道,反映党的好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反映农民在党的好政策引导下种粮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不断增强。集团编委会明确要求参与报道的记者要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写出有思想深度、有时代感的高质量报道,使广大读者能通过报道,看到一个变化的农村、发展的农业、全新的农民。

二是包装新颖、可读性强。重大题材报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与读者关注的热点的最佳切合点进行“包装”。“麦收时节乡村行”这组系列报道尽可能找新亮点,化大为细,变远为近,改机械灌输为农民自己现身说法,可信度强了许多。系列报道中有的是关于税费改革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后农民种地积极性的,有的是关于新粮销售情况的,有的是关于优质小麦生产的,也有的是关于艾滋病高发村特殊群体农业生产情况的,每篇稿件都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环环相扣,节奏连贯,渐入高潮。

为了使这组系列报道具备整体的冲击力,报社夜班编辑十分注意在版式和版面语言上进行统一包装。除了统一栏目、栏题外,还对每篇稿件都加了包框,使整个系列看上去既有统一的风格又各具特色。

三是形式活泼、引导有力。深入细致的采访,保证了整个系列报道避免了一般化、模式化。这组系列报道处处都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朴实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像电影镜头一样让人觉得十分真实可信、触手可及,用百姓的语言,道百姓的心声,活泼清爽,可读耐看,从而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这一系列的稿件都是当天采访、当天写作,给读者提供的都是新鲜生动的“昨日新闻”,表现出记者抢新闻的强烈意识和高度的工作热情。更值得称道的是,与以往系列报道往往只有首篇的“开篇语”、“编者按”,最后自然结束不同,这组系列报道结束之际,全体参与报道的记者一起回顾了在农村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宏观的角度,总结报道了农村、农业、农民在党的好政策下发生的新变化,撰写了结束篇《农村变了,农业变了,农民变了——写在“麦收时节乡村行”结束之际》。对这一报道,《河南日报》大胆创作,刊发在一版头题位置,产生了独特的效果,营造了舆论强势。

四是以小见大、立意高远。这组系列报道篇幅虽不长,切入点虽小,却篇篇都是党和群众关心的“三农”的大主题,用新闻架起了一道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更为可贵的是,报道并没有停留在农民喜悦心情的一般传达上,而是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农业投入、基层政权运转、涉农服务机制创新和干部观念转变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借文中的主人公之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堪称“深度报道”。

《河南日报》原总编辑杨凤阁同志看了这组报道之后,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专门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对这组系列报道进行了评价。

省委、省政府职能部门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农业厅专门给《河南日报》发来了感谢信。

这组系列报道也得到了基层读者的赞扬。舞阳县委宣传部写信向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表示敬意和感谢。信中说,“麦收时节乡村行”系列报道让基层干部的眼前一亮:“这样的报道抓得好,有看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路国贤社长多次对这组报道进行了表扬,肯定这组报道“很有章法”,“组织得不错,写得也很活。通过这组报道,看到了我省农村的喜人局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朱夏炎总编辑评价这组报道时说,“麦收时节乡村行”系列报道“策划得好,写得好,发得好,是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和抓两头、堵中间的典范,应发扬光大”。随后,中宣部《新闻阅评》也专题载文对这组报道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组报道是“三贴近”的报道,是记者实践“三贴近”的一次生动展示,值得发扬光大。

这组系列报道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搞好新闻报道,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有创新的目标追求。有关学者认为,新闻报道创新的基本定位是: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以受众为中心来发现和挖掘报道题材、寻找报道角度,运用和创造新颖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因为新闻传播毕竟不等同于纯粹的宣传,必须遵循新闻传播本身的规律,让受众接收、接受你传播的新闻信息,最后真正认同你的观点和思想。从平民的角度看政策,找出这些政策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是创新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麦收时节乡村行”系列报道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得益于一个好的创意。

其次,要科学严密地组织实施。党报要实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目标,首先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三深入”是“三贴近”的保障。接到报业集团编委会的任务后,经济新闻部迅即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由一位副主任直接负责,选派三名得力业务骨干组成了报道小分队。为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经济新闻部还特地邀请省税改办、直补办的两位领导到报社来给大家讲课。讲课时,还邀请新闻编辑室的同志来共享政策资源。系列报道启动后,奔赴各地采访的记者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风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12.论新闻专题策划 篇十二

关键词:新闻专题,策划

1 新闻专题报道选题策划

新闻专题报道的选题关系到整个专题报道的成败。专题报道是对一个复杂的事实进行综合演绎, 让读者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到重要新闻事件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 新闻专题报道的选题需要多路记者分头采访, 然后将采访稿件汇总编辑, 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优秀的选题经过横向、纵向对比、递进的评论、叠加的观点探讨能够产生强势传播效果。选题的策划要遵循以下信息重要、选题新颖、思想深刻的原则。

首先, 专题报道要吸引受众的眼光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分量, 重大政

闻资源, 再集成书籍出版。而路透社网站出版图片集《我们现在的世界》则是外国新闻网站在内容产品的供稿出版的典范。从网络发布回归到传统出版是新闻网站运营方式的创新, 除了出版书籍, 新闻网站还可以尝试电子音像出版活动, 打造新闻网站的立体化出版特色, 形成内容产品运营新方式。

3.4内容分类整合, 构建分类数据库

外国新闻网站的分类数据库较为健全, 且成为新闻网站运营的重要环节。如《纽约时报》网和金融时报网等均有site map, 把内容分类整合, 为用户提供了查找历史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好去处, 而付费与免费的选择方式更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新闻网站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自己之前发表的新治新闻内容为题材的新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军事、政局的发展情况, 这类的新闻本身就是重要新闻, 对这类新闻进行报道能够全面、客观、深入的让民众了解到事件的政治影响, 了解到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 了解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情。专题新闻报道是为了能够深刻的反应问题的本质, 因此选题本身的深度决定着新闻思维的深度。一个重要的新闻, 需要生动的素材与对素材进行合理的选取与整合后引发受众的认真思考。媒体数量激增, 而信息资源相对是固定的, 因此媒体之间的选题“同题化”成为制约媒体发展缺陷, “同题竞争”的时代, 新闻价值的选择和表现就

闻内容分类汇总, 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供其搜索使用, 而建立这类公共信息数据库, 也是未来的传媒内容发展趋势。

4结语

以上仅仅列举了外国新闻网站的运营模式的几种, 其实每一家成功的新闻网站在运营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尽管国外的媒体环境与中国有所不同, 新闻网站的发展程度以及用户知识水平构成等也不一样, 但对于外国新闻网站的运营模式中的优点, 我们国家的新闻网站还是可以学习借鉴。网站的内容、品牌和经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新闻网站的运营中需要把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待, 而充分认识媒体自身特点和利用网络经济规律则是任何一家新闻网站运营成为媒体占据先机的方式, 超前思维以及新颖的选题策划角度能够让受众找到“独家”的感觉, 进而提高媒体竞争力。

网易新闻就2012年4-24号发生中菲船只黄岩岛对峙事件编辑的新闻专题中, 中菲船只对峙这一新闻已经发出, 就收到了, 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件事情不仅关系到我国领土完整, 还关系到民族尊严。一时间, 民众对黄岩岛的信息需求激增, 此时, 各大新闻媒体都纷纷退出了中菲新闻黄岩岛对峙新闻专题。用视频、快讯、微博、图片报道方式, 将对峙过程、黄岩岛争端发展情况、中菲两国军事力量对比完整地报

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荣, 曾凡斌.美国报业报网融合的赢利模式.科学·经济·社会,

[2]田文泰.路透社经营模式解析.科技创新导报, 2007 (32) .

[3]王华中, 刘巍石.华尔街日报在线的经营之道.青年记者, 2009 (6) .

[4]刘笑盈, 张聪.CNN的新媒体战略.电视研究, 2011 (8) .

[5]毕小青, 王代丽, 范志.纽约时报公司新媒体战略及对中国报业的启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北京100024)

道出来, 同时还特别报道了参与菲律宾反华游行与参与抗议游行中国留学生代表, 将这一重大事件, 即时、细致全面的呈现受众面前。

2 新闻专题报道编辑策划

编辑是对新闻专题素材的加工, 好的素材整合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新闻观点, 好的新闻角度能够将专题的力量释放到最大。因此, 对专题报道的编辑策划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专题策划报道要具有系统性, 不管是板块的设置还是表现的形式, 都要能够深度细致地围绕主题展开, 内容之间层层递进, 点面结合, 使得报道的效果加以提升。

在报到时机上, 也要有所策略, 对于重大会议, 时政新闻, 可以边采边发, 跟进报道, 对于社会新闻, 事件趋势不明朗的事件, 要在事件完整的发生后再编辑报道, 将事件发生脉络完整的提供给受众, 对于热点新闻事件, 可以多放报道, 同时配以评论, 适当时候可以对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

好的角度能够使选题增值, 编辑过程中, 要善于选取角度, 将宏大的选题落实到细节, 使得静态的主体呈现出动态的新闻效果, 抽象的主体能够呈现具体的效果。因此, 合适的角度能够促进新闻报道立体化。编辑新闻时, 要抓住新闻发展阶段性的特战来显示新闻的进展, 如今, 很多新闻专题存在“老生常谈的现象”对报道对象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度报道, 判断在当前阶段的动向以及趋势, 是深化新闻专题的突破口。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的一点, 视频的生动、图片的直观、文字的细腻, 不同的传播方式造成的效果是不同的, 合理编辑新闻要素的表达方式, 能够让新闻专题的影响力剧增。

在5.12大地震纪念日时期, 各大媒体纷纷针汶川大地震制作专题。腾讯新闻专题策划了《无处安放的青春》选题, 将视野缩小在遇难的学生中, 镜头对着了废墟中找到的日记、作业本、作文等片段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他们有的刚上初中, 有的即将参加高考, 有的还在小学, 他们的日记在512以后再也没有更新过, 分为成长的烦恼、学习的感悟、爱情的体验、生活的滋味、校园的趋势五个部分, 看到这些来自灾区的遗物,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那一次灾难带给人们的伤痛, 从那些或稚嫩、或青涩、或成熟的语句中, 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又在废墟中小时不见, 那些日记里的历史, 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震动。编辑还选取了媒体人士、作家等知名公众人物的感言, 配以图片放置在专题中。让人找到公民。相比于其他专题中采访幸存者、救援人员以及遇难者家属的选题, 《无处安放的青春》以独特的视角, 感动了受众。

3 新闻专题报道活动策划

新闻专题报道活动也是新闻专题报道的一种, 在这当中, 媒体承担了多重角色, 既是新闻的报道者, 又是新闻的参与者, 媒体在工作中, 不仅要真实地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实, 也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 利用自身的媒体号召力和影响力, 积极主动的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并且进行报道。结构紧密、健康活泼的活动能够增强新闻专题的舆论合力, 宣传效果更佳。新闻活动的策划要以媒体为依托, 将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媒体并非福利结构, 因此策划的活动也要考虑媒体自身的发展, 能够促进媒体自身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活动才能办的长久。

新闻活动的策划要抓住社会热点, 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一个新闻策划活动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 面面俱到可能会引得受众抓不住重点而降低活动效果, 因此要将范围缩小具体化, 社会热点的活动和报道选取, 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是否是百姓关心的问题;是否是政府重视的问题;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 满足了以上几点以后, 再确定选题的侧重点, 然后再围绕的主体展开活动内容策划。

新闻活动的形式要追求多样性, 有始有终, “议程设置”理论中提到, 媒介的报道能够影响受众的意识, 媒介信息传播的处理方式能够影响受众的意识, 媒介对问题强调的程度与受众对问题的关注程度是呈正比的, 新闻专题活动策划可以看做是一种对议题的设置, 这个议题现在是由媒体所决定了, 要突出这个议题传播效果就要采取灵活丰富的活动方式, 在受众中形成较强的议题效果。此外, 还要根据媒体自身的特质, 选取擅长的活动形式, 有始有终的完成活动, 如果虎头蛇尾, 不但不能达到社会效益, 还会降低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媒体自身品牌建立。

中央电视台每年在3月15号都会举办315晚会, 315晚会以揭露记者在这一年调查的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对消费者有侵权行为的企业、以及对消费者不公平的交易活动为活动主题, 在晚会开办之前, 央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筹划活动, 投入记者调查选题、筛选信息、制作相关的视频、音频备用, 做大量的宣传。每年晚会揭露的问题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如今年揭露的麦当劳食品卫生质量不过关现象后, 众多媒体便蜂拥而至事件发生地——位于北京的某家麦当劳门店, 一度造成该店关门暂停营业, 各大媒体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消费者在日后的消费过程中也提高了警惕。整个过程中, 315晚会的筹办、晚会的播出、播出后的影响都被广泛关注, 甚至不少媒体还专门针对315晚会建立了专题。堪称新闻活动策划的卓越典范。

参考文献

[1]陈旭鑫, 陈加松.强化新闻专题策划提升新闻影响力.今传媒, 2007 (12) :56-57.

[2]何春梅.经济新闻专题策划新闻采编.2001 (4) :43-44.

[3]刘爱民.新闻专题策划七法.新闻编辑, 2008 (8) :23-24.

13.《新闻》改版策划练习 篇十三

——新闻编辑作业

姓名:高彩云

学号:102401021

1班级:2010级新闻二班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改版策划书(练习)

一、应用媒体

《新闻》隶属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份综合性校园报纸。

二、策划纲领

1、只做具体版面的调整,大体方向基本不变。在原有版面的基础上设立多个栏目,栏目以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当前所关注的话题而展开。

2、新闻版面还是以校园新闻、言论、人物、主题为主线,在各个版面内容上做一调整。将各个版面内容进行细化,注重时效性、趣味性,借鉴其他学校的新闻报纸。

3、除内容之外,版面的设计也需要改进。作为一份学生创办为主的校园报纸,在体现新闻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趣味性,拥有忠实的读者群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是很重要的。

4、《新闻》是一份院报,应坚持发展学院特色,立足读者,将报纸的受欢迎程度作为报纸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报纸改版的前期准备工作

1、在《新闻》改版之前,首先要加大该报纸以及相关媒体在校内校外的影响力度。《新闻》可以借助微博、qq、校园网站等新媒体力量进行宣传,在此程度上提升报纸的知名度。

2、举办新闻稿征集比赛,评定稿件等级,并奖励优秀的新闻作品。在网站及报纸上搜集新近发生的新闻图片。

3、在《新闻》上连续三期刊登报纸的改版的新闻内容,并在微博上进行宣传,连续两周通过宣传板进行宣传,并刊登大幅的征稿启事,征稿范围可以为新闻稿件、图片、漫画、人物专访等各项内容。

4、与各个学院院报的指导老师提前进行沟通,与参与校内办报相对成熟的报刊的学子进行交流,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联系校内各个文学社团以及各学院的通讯部,提前为收集稿件做准备。

四、定位方向

1、保持原有的以新闻为主的风格,坚持听取不同的意见与建议,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力求积极向上、稳中求胜。

2、以服务于全校师生、贴近校园生活为遵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突出《新闻》报纸的人文情怀,体现一份校园报纸的趣味性。

3、《新闻》以发现并报道新闻为原则,从而传播信息,反映多数人的心声,力图体现学院特色。

五、关于改版内容(栏目设置)

以《新闻》第88期为例

1、在原有版面的基础上设立多个栏目,栏目以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当前所关注的话题而展开。

(1)在一版《校园新闻》中,改变一版均为校园新闻的格局,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校外社会新闻,这些新闻可以是和学校师生息息相关的事情。

(2)适当增加图片新闻,相比于文字新闻,图片新闻更加直观,更加能够容易的引起读者的注意力与共鸣。

(3)在四个版中可以辟出一块流动板块,增设自由撰稿一栏,不必要每期都设,但要保证一个月内至少一期能够刊登这样的自由撰稿文章。在这一栏中,专门刊登校内权威人士的文章,包括学术性成果、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或对学校建设的建议等等,只要是有益于该报纸发展的,都可进行尝试。

(4)增加新闻的时效性,提高排版与印刷的速度。

2、在版面设计方面,更加灵活应用多项技能,突出趣味性与可读性。

(1)可适当增大字体,这样读者读报的费力程度就会降低。读者能够获得的满足程度与需要付出的劳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关联。

(2)学习借鉴校内其他报纸的排版方式,一份优秀的报纸不光是在内容上胜人一筹,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也是能够脱颖而出的。将排版方式活泼起来,编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排版风格。在一个版面内,同一个栏目不必要每次都在同一个位置,既显得单调,又看起来没有创意。

例如:《新闻》第88期中第三版《言论》版中,可以试着将《热点快评》这一栏目放到该版的右侧,每次小小的变动都会让人觉得新奇。

3、新闻报道方面,可以适当报道深度新闻(专题新闻)。

(1)就某一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形成全天候的观察,这样的文章更能体现一份报纸的价值。当然,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较难完成,有想法的学生记着可以小组作业。

(2)这类社会新闻的选题也紧紧围绕大学生活展开,比如,现金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分析、校内电子垃圾的归置、白色塑料对校园环境的潜在危害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选题。

4、打印与发行

(1)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实行彩色印刷,或者单独给一版进行彩色打印。因为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彩色印刷纸更具有吸引力,越容易进行读者间的传阅。

(2)与校内其他校园媒体之间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每期将一定份额的报纸送与其他学院的报刊处,相互交流学习。例如,中国汉语言文学院的《文苑》就是一份很不错的报纸,虽内容不相符合,但是排版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3)联系西安市内各大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定期交换报纸并进行分类阅读。据了解,《新闻》现每期发行1000份,只有20份用于和陕师大新传院报交流之用。

六、改版的必要性分析(原因)

(一)原版面问题分析

1、从报纸内容来说,自《新闻》创刊至今,虽取得显著的进步,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却一直沿用旧的模式,在新闻报道中,几乎未脱离该报纸所在学校的圈禁,校内新闻在经过了多次咀嚼之后,早已没有了味道。其次,不光是在稿件来源上,新闻的时效性也不能够得以体现,《新闻》每期从收集线索到报纸的打印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

例如:在第88期一版《校园新闻》中有一则《学子商贩皆被扰 “疯狂”渣土车热众议》的新闻,其中标注的时间为9月8日,但是等到被刊登出来之后已经是9月21日了。

2、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据了解,《新闻》的稿件一般来自与该报的学生记者,每次采访写作也是出于他们之手。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全民关注。

3、字体太小,从读者角度分析,同样的报纸,当然会选择获取信息比较容易的那个,信息量的多少,当然也很重要,若没有人看这份报纸了,那么再多的信息也是枉然。

(二)目标受众群分析

1、《新闻》是一份以学生为主体经营的校园报刊,自然,该校的师生为最主要的读者。在《新闻》所在学校的西安外国语大学,以女生为主,毫无疑问,女生读者群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2、读者学历调查,在该报发行的所在区域内,几乎全部为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校内虽有其他人员,但并不是《新闻》发行的主要对象。

七、改版的可行性分析

1、《新闻》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有效的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提升报纸的知名度、增加栏目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对报纸自身的完善与提高,更是注重读者的感受。所以将报纸的栏目内容进行调整,增加流动板块至关重要。

2、单独发展不仅不能得到交流与进步,而且很可能陷入“自我蒙昧”的死循环。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闻》非常有必要与校内校外的各大校园媒体进行交流与合作。

3、《新闻》主要的读者群为全校师生,而《新闻》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报,在刊登新闻、传播信息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崇高的使命。“变则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外院是一所以女生为主的院校,趣味性与活泼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八、报纸改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这次报纸改版主要针对于增加栏目,目的是更贴近于学生生活,所以,需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的宣传准备工作上一定要做足,并且一定要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

2、加强与各学院通讯部的沟通也是这次改版工作的关键之处,各学院通讯部集中了大量的信息源,同时由学院通讯部开展征稿活动更易于进行。

3、“欲速则不达”,对于一份报纸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在改版的过程中切记不可盲目行事,寻找适合这份报纸的改版方案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时,改革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是一旦做出了改版的决定,就一定不能放弃。人们接受一个新生事物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改版之后的前期,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但是能够被历史检验并挺过来的总是有存在的价值。

上一篇:内部控制方面论文题目下一篇:租场地合同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