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篇一
假期拜读了钟启泉老师的《读懂孩子》,感想颇多,收获颇丰。“读懂孩子”是教师成长的标志。钟老师在引言中提纲挈领地提出了这个中心思想,包含着对中国教育和教师向上发展的无限期望。
在这里,我想围绕读懂孩子进而读懂孩子谈一点粗浅体会。书中提到要倾听儿童的声音,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的心情;要相信儿童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诚地接纳儿童的种种情绪表达;要保守儿童的个人隐私;儿童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仔细的分析。这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学会倾听。我第一次知道,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是知识学习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是一个赋予
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让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我们的课堂正逐步完成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从独角戏向师生互动的转变,从填压、灌输的教育方式向学生自主探究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如何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益,实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作为课堂的实施者,就必须思考怎样倾听,倾听什么内容的问题了。
至于如何倾听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我想重点谈一下如何倾听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以孩子为友,突出平等性。其次,要以孩子为师,突出主体性。这样孩子独立自主的愿望就能得到释放,让孩子教自己,既能检验孩子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已有事情的认识程度,又能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巩固、深化。最后要讲究教育方法,突出科学性。好的教育方法对成功实施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能体现出“三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
只有学会倾听,教者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课堂的实施才有针对性;只有学会倾听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才能培养出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学会倾听制度的声音,我们的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
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堂好课,怎样才能算是读懂孩子呢?用关爱回应学生的声音;用科学回应教育内容的声音;用公平回应制度的声音。想必,这才是读懂孩子的应有之义。
2.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篇二
一、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
家长和教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学特长、请家教, 家长付出了不少, 可却让很多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天天教育, 有些学生却越发逆反。这时, 就需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 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真正帮助孩子进步。
有一次, 我正在给高一学生上物理课, 有位学生坐在座位上睡着了, 还没等我去叫醒她, 她却突然歪倒了, 书撒了一地。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 我当时认为这孩子也许不舒服, 就连忙过去把她扶起来, 又帮她把课本捡起来, 并问她:“没有什么事吧?”她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没事!”一周后的一节课上, 我又发现她在玩手机, 就走过去轻轻地碰了碰她, 她吓了一跳, 赶紧把手机藏了起来。下课后我把她单独叫出来, 问她:“我去告诉你班主任, 还是你自己去向班主任坦白?”她选择了自己去, 虽然我不确定她会不会去, 但我还是想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第二天, 她依然在教室里, 不难推断她没有去找班主任, 因为按照规定她是要回家反省一周的。我就假装不知道, 但愿她这次能改过。谁知两天后, 她在我的课上又玩起了手机, 我很生气地说:“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次我直接把事情告诉了班主任。一周后, 她回来了, 很懂事地对我说:“老师, 通过这次反省, 我认识到受处罚是因为我自己做错了事情, 这是应该的, 我以后会改正错误, 好好学习的。”
从那以后孩子上课特别认真, 我就让她当了我的副课代表, 她工作认真负责, 成绩也快速上升, 从最初的倒数几名, 蹿升到了二十几名。成长不能跨越, 人生不能剪辑,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 学生接受爱、理解爱、转化爱都需要时间。成长没有浪费时间之说, 也只有时间能让孩子成长。遵从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等待, 等待, 有一天一定会春暖花开。
从家长角度看,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 建立亲密平等的亲子关系, 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儿时需要的是玩伴, 进入中学时代初、高中后需要的是密友, 而不是凡事都按自己意志来左右孩子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长辈。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 需要我们像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他, 尊重他。首先, 尊重孩子必须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比如在家庭做出重大决策时, 开个家庭会议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打成一片, 共同学习、游戏、活动;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等。其次, 要关注孩子关注的东西, 喜他所喜, 悲他所悲, 让他觉得你们有共同语言, “够哥们”, 可信赖, 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快乐和悲伤。再次, 要善于倾听。茶余饭后, 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和你交谈, 即使他认识片面甚或错误也不要立即否定他, 要保持高度的倾听热情, 等他讲完再选准时机慢慢引导, 让孩子觉得你是知心老爸、知心老妈, 从而愉悦地接受你的观点。
二、做孩子精神的引领者
生活中, 孩子会对家长提出很多要求, 如果要什么就买什么, 时间久了, 孩子会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心, 更谈不上感恩。那封“爸:‘钱。’儿”的三字信着实令人心酸。物质丰盈、精神苍白可能会成为这一代青少年的致命伤。许多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能体会父母的艰难反而更看重自己虚荣心的满足, 对父母提出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班主任极力争取来的困难补助、助学金被拿来请客吃饭……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老师、父母亲甚至对自己的生命, 表现出冷漠甚至仇视的态度, 他们在造成对人对己的伤害的同时, 内心深处也承受着青春期的痛苦与孤独。
作为家长, 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应当有选择性地延迟满足, 关键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这样的教育润物无声却效果显著。第一, 家长要告诫孩子要有自己的立足的根本, 父母的业绩和荣誉不应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根基, “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做法不可效仿。要让孩子明白, 人存在的价值, 不在于财产的富有与知识的渊博, 更在于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丰富。第二, 要培养孩子正直、真诚、负责、上进的品质, 引导孩子树立高远的精神追求, 不是通过空讲大道理, 而是以生活细节为教育契机, 以身作则, 循循善诱。第三, 要随时寻找话题, 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思想, 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发展动向, 适时加以引导。第四, 引导孩子多读书, 读好书, 以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三、做孩子成长的呵护者
孩子的成长不是朝夕可成的, 它需要家长、老师长期的呵护和坚持。教师要耐心、细心地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 像园丁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道工序:深耕、浅埋、播种、育苗。教师要用心给学生编织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 营造一种向上、温馨、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 于无声处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第一, 要信任孩子。孩子犯了错, 不要简单粗暴地呵斥, 而是耐心听听孩子的解释, 询问犯错的原因,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孩子的感受, 共商纠正之法, 相信孩子能变好。第二, 要赏识孩子。孩子成绩暂时不理想, 不要指责批评甚或拳脚相加, 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 中学生打架、跳楼、弑母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家长们要引以为鉴。换个视角去欣赏孩子, 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 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第三, 要激励孩子不断超越。孩子进步了要及时鼓励, 还要让他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引导孩子不断超越自我, 再创佳绩。
3.教育孩子,先读懂孩子的心 篇三
一、学习困难儿童有颗敏感的心
——老师,你也这样看我吗?
《新来的王老师》是景山教材第八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了“没人提问的”蔡林同学,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课堂上,我请同学们读一读王老师给蔡林的这份“差生档案”,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
……
几分钟后,同学们站起来交流感受。大家说了很多,说得也很好:
“别人眼里的差生不一定真是差生!”
“一时并不代表一世!”
“只要努力,差生也能成才!”
……
我正得意同学们的这份理解与感悟,忽然,王海源站起来说:“这些人全都是著名的人物,真想不到他们竟然也曾是一名跟我差不多的差生,他们的老师曾经这样看待他们。我想问老师……”
后一句的声音实在太轻,我反复追问了好几遍,总算听出了点什么。我问他:“你是想问老师,老师是不是也像贝多芬、达尔文的老师曾经看待他们一样看你?”他点了点头。
看着他那胆怯又流露着真诚的目光,我的心里不由一紧,虽然我还是保持着我的笑容,但我该怎么回答他呢?此时,我多想大声地对他说:“怎么会呢?”可是,我能够这么坦然地回答他吗?显然,我有些乱了方寸,显得尴尬而勉强地说:“你认为呢?你认为老师会这样看你吗?”他没作声。在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发言中,他又坐下了,于是,我也蒙混着顾左右而言他了。
课后,我不由得问自己:对王海源,我是拿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他呢?
是的,我从没有叫过他笨蛋、傻瓜,没有骂过他蠢货、白痴,但是我的目光中也从没有流露过欣赏。对他,多的只是严肃得呆板的面孔。在我的心里,早把他列入了“差生”名单,他正是我最头疼的学困儿童之一。
原以为他只会厚着脸皮赖作业,对老师的批评毫不在乎,没想到,他的心里还是渴求着被他人尊重和肯定的,还是那么在意老师对他的看法的!
我应该提醒自己了:小心,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
——我不需要学习小伙伴!
学期快结束了,我打算在复习期间为班里几个学习困难儿童各找一个学习小伙伴,以帮助我督促和提醒他们的学习。
“在进入期末复习的时候,你们愿意自己多一个学习上的小伙伴吗?”这话,我是对着全班同学说的。在一片“愿意”声中,我开始有意识地为几个学习困难儿童张罗“学习小伙伴”。
“谁愿意做王海源的学习小伙伴?”我大声说。有几只手举起来了,我一看,这几个同学学习都不错,我高兴地对王海源说:“王海源,你自己看看,愿意选择谁做你的学习小伙伴呢?”
只见他低着头闷声不响,气氛似乎有点僵。等了一会儿,我有些无奈地说:“你是不是不愿意啊?你是怎么想的?”他还是不作声。“是不是觉得自己能自觉学习,不需要小伙伴的提醒?”我开始意识到也许我自以为是的善意安排已经触伤了王海源的自尊,我只能这样对他说。正好,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对大家说:“那好,王海源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信心。这段时间以来,他的确上课也认真多了,作业也比以前做得好了些。相信他心里真的想进步了,就让我们一起期盼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吧!”
——事情显然是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责备他。我这样说,既是给他一个台阶,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我不知道他究竟心里怎么想,是否真的对自己有信心,但我想,孩子对自己是否有信心往往要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我希望我的话能给他一些暗示和激励:树立信心,争取进步!
这一件事再一次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颗敏感的心!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简单行事,即使你有善良的愿望,也会伤了孩子、害了孩子。作为老师,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庆幸自己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并改变了对他的帮助方式。
二、学习困难儿童也有一颗好胜的心
——“我来和你打赌!”
这天,看见王海源下课与同学打赌打得正起劲,心里不由闪过一丝想法。上课时,不由得也和孩子们打起赌来——
复习生字的时候,我说:“有几个字的确比较容易写错,我敢打赌,虽然我们又复习了一遍,但肯定还有几个同学在今天下午的听写中仍会出错。要是今天听写没有人出错,我愿意……”
同学们已经激动起来了,“当然,如果有人听写时还出错,那么……”不等我说完,孩子们在叫,“不会,不会的!”王海源更是叫得大声。
“你们能肯定自己听写不出错,但你们能保证其他同学也都不出错吗?”很多同学听我这样一说,声音低了。我故意指着王海源说:“我敢肯定,像王海源这样的粗心鬼一定要错,明明和老师打了赌还会错!”
这下,王海源跳起来了。我问他:“敢不敢赌?”他大喊着:“我跟你打赌!我跟你打赌!”
那天的听写,王海源真是花了心思,字迹一笔一划,唯恐因为字写得不好,我给他算错。他果然“好赌”!
于是,我开始了和王海源的一次又一次的打赌。下的赌注有时是多抄两遍生字;有时是朗读一段文章,且不准有一个疙瘩;有时是打两下手心;有时是……
临近期末,我在王海源身上看不出丝毫着急和担心,似乎比任何人都胸有成竹。我只能比他更急。看着他一副散漫的样子,我把他叫到了身边。
师:王海源,你认为期末得到什么样的成绩你自己是满意的?
王:95吧。
师:那你能争取得到吗?
他稍微想了想就点头了。
师:那你说说看,你打算怎么争取呢?
王:每天复习,背诵课文,做好作业……(说得轻松极了)
师:你要是真能这样,那争取95分肯定没问题。可是老师有点不太相信你能做到这些!你说呢?
王:能的!
师:打个赌?
王:好!
他真的好赌,这一天,他在作文本上,写下了四条赌注交给我,供我选择其中任一条与他赌——
(1)谁输了,谁绕操场跑三圈。
(2)谁输了,谁背诵一段陌生的课文。
(3)谁输了,谁就买一本好书送给对方;价钱在10元到20元之间。
(4)谁输了,谁就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
——我觉得和王海源打赌,还真有意思,我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但是我已经看到了王海源的那份好胜心又上来了。
果然,他学习开始变得主动自觉多了,也似乎学得比以往愉快了,好像总有一股劲在支持着他,他不能失败,他要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
面对王海源,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感受到的只是我力量的微薄,我努力的枉然。批评对他没有什么促进,表扬也不能让他难得表现出来的优秀持久,但我没有放弃努力。
我试着仔细研究孩子,设法了解孩子,小心翼翼地实施我的教育。渐渐地,我发现:王海源在我身边转的时间多了,会主动挨近我说话了,上课也听得认真了,字也写得比过去端正了,会关心自己的作文得了几颗星、听写有没有全对、单元考试成绩怎么样了……
我想:教师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在孩子的身上显现自己的力量,了解孩子是首要,如果你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那么你距离成功的教育也就越来越近了。
4.《读懂孩子》心得体会作文 篇四
通过参加北京市“学生发展规律与育人策略”培训项目,我接触到了这本书——《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看到本书在‘认知与学习’这章节对语文阅读提出种种方法及途径时,使我顿时大悟,为自己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有多少比例具备高阅读能力的孩子,决定了该国家在未来全球经济中拥有多少世界级的知识工作者。孩子的阅读水平预示着他们未来具备公民素质的高低,预示着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因此不但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更是很重,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保证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在语文阅读这个章节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成长规律和养育策略:在规律一中提到阅读能力的发展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班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数学的算术应用题相对较弱,因为阅读能力会影响孩子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而从今年的中高考考题中也折射出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为众科之王,所有科目都将增大阅读的分量。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争取在小学中年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姿势。阅读过后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积累的习惯。作为班主任可以一起和孩子商量制定每月、每季的阅读计划,并制定一张简单的“阅读完成表”。引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笔记不在多,贵在有感而发,这种批注的习惯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每周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只有大脑进行充分的输入,当孩子写作时才能够有一定量的输出。班中有这样一名女生,平常的语文成绩比不是很突出,但是酷爱读书而且积累了一本本的好词好句,每到期末考试中总是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比重下降,而阅读理解、习作成了重点。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己阅读的能力,作为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在书籍的类型上为学生把好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阅读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我将上下而求索。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教学,通过读这本书也给自己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所以就让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本学期学校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领导们要教师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让我“想说话”、“有话可说”,也希望我能不负重望真正变得“会说话”
5.《读懂孩子》读后心得 篇五
《读懂孩子》一书是知名家长教育专家萧斌臣与中、高考研究专家闰浩东联手合作推出的家长教育新作。两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家长教育一线的专家,这部书稿中的80个话题以及涉及到的数百个案例大都直接来自于他们亲自经历的活动中。由于时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现在活跃在家长舞台上的这一代人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耕时代代代相传的家教“法宝”现在已经失灵,而新的家教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当代家长的文化水平虽然普遍高于上一代人,但社会对家长本身的教育依然严重缺位,“无_上岗”导致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常常处在茫然、无助、无奈、尴尬、焦虑的状态,一些家庭家长与子女的交流非但不是一首_的亲情礼赞,反而演变成了一场场博弈甚至战争……为此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引领家长解开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并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孩子是一本书。
作为家长要想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首先必须先读懂孩子。只有读懂孩子,家长才能拿到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在这样一个文化互喻时代,孩子要像家长学习,家长更要向孩子学习。
该书从孩子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开始,一直讲到孩子高考甚至对孩子一生的规划。比如:家长们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别的孩子于是被迫孩子很小就开始学这学那;小孩爱说谎怎么办?孩子好动怎么办?孩子讨厌上学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想要买手机、买电脑家长如何处理?中考高考家长该做什么等等问题。该书将现代家长面对的一系列常见的烦恼和问题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描述,为我们家长朋友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6.读《读懂孩子》学习感悟 篇六
通过参加北京市“学生发展规律与育人策略”培训项目,我接触到了这本书——《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看到本书在‘认知与学习’这章节对语文阅读提出种种方法及途径时,使我顿时大悟,为自己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有多少比例具备高阅读能力的孩子,决定了该国家在未来全球经济中拥有多少世界级的知识工作者。孩子的阅读水平预示着他们未来具备公民素质的高低,预示着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因此不但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更是很重,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保证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在语文阅读这个章节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成长规律和养育策略:在规律一中提到阅读能力的发展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班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数学的算术应用题相对较弱,因为阅读能力会影响孩子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而从今年的中高考考题中也折射出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为众科之王,所有科目都将增大阅读的分量。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争取在小学中年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姿势。阅读过后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积累的习惯。作为班主任可以一起和孩子商量制定每月、每季的阅读计划,并制定一张简单的“阅读完成表”。引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笔记不在多,贵在有感而发,这种批注的习惯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每周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只有大脑进行充分的输入,当孩子写作时才能够有一定量的输出。班中有这样一名女生,平常的语文成绩比不是很突出,但是酷爱读书而且积累了一本本的好词好句,每到期末考试中总是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比重下降,而阅读理解、习作成了重点。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己阅读的能力,作为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在书籍的类型上为学生把好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阅读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我将上下而求索。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教学,通过读这本书也给自己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所以就让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学校:延庆十一学校
7.读懂孩子的内心 篇七
但是,我的这种自信,因为儿子的一句话而开始动摇。那天晚上,儿子在床上抱着小狗,突然非常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小狗每天晚上等我睡着之后,它都会自己一个人偷偷地爬出来,睡在被窝外面,它可真是不乖。”而真实的情况是:有的时候,是因为我怕磕痛儿子,而在他熟睡后把小狗拿到外面;有的时候,是因为儿子翻身、蹬被,而使小狗改变了最初的位置或姿态。我试着跟他解释小狗躺在被窝外面的真实原因。但是,儿子执意不相信,他宁愿、也坚持相信,小狗是自个儿钻出被窝的。
我突然有点担忧起来:作为5岁零8个月的孩子,应该已经能够分辨想像和现实的不同,也应该能够分辨玩具和活物的不同。也许在梦中、或者在想像中,儿子把这只小狗当成了活生生的小动物,但回到现实,怎么也不应该执拗地相信:这只绒毛小狗会“自己走出被窝”啊?孩子总是把想像当作真实该如何是好?这会不会影响他对其他事物的正确认识?对想像与真实的混淆,会不会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一个5岁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如何能懂呢?
专家观点:妈妈放松心情,孩子更添快乐
五岁半的飞飞每晚抱着小狗入睡,他分不清现实中的小狗和玩具狗的区别,如果没有了小狗,飞飞会恐惧吗?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细细解读。
1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四岁左右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事实与虚构分不清楚的现象。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告诉你:“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很漂亮的摩托车”或是“妈妈带我去水上乐园玩了”,甚至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家长和老师会以为孩子在说谎或是吹牛,是一种学坏的倾向,于是便紧张起来,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或者义正词严地进行训斥,认为一定要防微杜渐。但孩子决非存心,他们可能只是对所描述的情境或是对象极其向往、充满渴望,希望有一天美梦成真。通过幻想,他们感受到一种替代满足,甚至说出来与人分享。所以,成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现象,耐心地解释和提醒,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否则会伤其自尊、引起自卑。
2孩子不能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
“万物有灵”是孩子的另一种普遍的思维特征,他们不能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他们把意识和情感看作无生命物质的属性,认为每一样事物都像他们自己那样活动。4—6岁左右,孩子把对人类有用的任何事物都看作有生命的,太阳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带来光”;山没有生命,“因为它不会做任何事”。
当然,到学前晚期,孩子的思维水平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其“合理性”和现实性也日渐突出。所以,飞飞妈妈的担忧又显得不无道理。
3小狗是飞飞的情感交流物网
不过,我觉得飞飞妈妈的担忧有些过虑了。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除了受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毛绒小狗对飞飞来说是一个替代依恋物,一个能给自己父母般温暖和安抚的对象,飞飞对小狗的感情已经远远超出旁人,别以为小狗只是一件玩具而已。也许,一个人的时候他和小狗之间还有许多的情感交流呢。所以,他宁愿相信,小狗是有情有性的,而不接受成人的所谓真实的解释。因此,不能单凭这件事推论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并为此忧心忡忡。
4孩子也有脆弱的一面
对于男子汉的锻造,我觉得传统上,我们也存在着一个误区,似乎只有刚毅勇敢、无所畏惧才是男子汉的固有属性,而柔情和温存则不值得鼓励。其实,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正视并积极关照每个人都存在的心理上的脆弱,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安全和温暖,然后才可以以此为基础,从容地面对世界。
5妈妈要先减轻自己的忧虑情绪
飞飞妈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直隐隐约约都在担心单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往坏处想?自己感受的孤独,也更多投射在了孩子身上?实际上,你的这种脆弱心理,更可能成为孩子健康心理的无形杀手。
所以,现在飞飞妈妈应该做的是减轻自己的忧虑情绪,因为这可能传染给孩子,让他更不安,更期望有所依赖。妈妈还可以给孩子更多陪伴,分散他的注意,让他能一点点减少对小狗的依赖。
为孩子身上发生的很多问题的忧虑,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对孩子心理世界的一知半解,来源于我们“以己之心,度子之腹”而生的自以为是的误解。放松心情,其实孩子和我们都会增添更多快乐。
(李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责编陈金华
8.《读懂孩子》读后感 篇八
一个个所谓的“特殊”的孩子,他们到了兰海那里很快就不治自愈了。为什么?这些所谓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缺乏正确的方法引导导致的。
兰海的教育观点值得我们反思。养育孩子是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虽然有时是被迫的。是的,为了孩子,做父母被迫学点养育孩子的知识、方法不对吗?问题是很多家长没有觉醒,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责任重大。因此,如果家长想拥有养育孩子的方法,就必须读书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兰海说,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孩子如此,成年人亦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当代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孩子接受的信息是我们小时候无法比拟的。以威胁、恐吓、欺骗的方式让孩子听话,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这会对孩子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总是那么一两招,一旦不灵,就对孩子采取威胁、恐吓、欺骗的方式,让孩子服从,以致埋下隐患,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9.父母要读懂孩子的心 篇九
(合肥英天科技信息公司张要虎,香樟雅苑学校一年级二班级张文举学生)
儿子在香樟雅苑小学已经学习将近一个年了,看着儿子逐渐长大懂事,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倍感欣慰。回想半年来的点点滴滴,这中间除了学校老师付出的辛勤汗水,儿子自身的刻苦努力,作为父母,也有心理的那份甜蜜幸福。老师让我谈谈对儿子的教育的体会或经验,还真不知从何谈起。其实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父母经常会在教育孩子上,本身就已经在犯错误,父母本身就没读懂孩子的心。孩子一不听话就骂孩子大致就这么几句。这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给孩子争辩的权力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你又做错了,真笨!”
允许孩子犯“错”,失败后孩子更需要肯定,要给给孩子传递一个的信息 :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比制裁肉体更有效。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摆正期望的天平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驱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阴影。
“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可随意涂抹 别让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 告诉孩子:成功不在于角色的大小,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关键在哪。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
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学习上,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不可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力,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心理实世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要面临各种学习的压力,还要面临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各种心理问题也悠然而生,为人父母往往发出
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就越不了解他。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前一天还是乖巧听话的孩子,这么今天就不理人了呢?其实孩子就像是一本立体的书,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家立业,父母都在被称为年华的书页上不断的向后翻着,但父母要真正读懂孩子的心却十分不容易。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个人认为有这几个方面。
1、成长比成功重要
——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现在的父母有个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在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老师说“你不爱吃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什么样?”“我们家鸡蛋是白的、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后来老师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面前吃,所以别老预设结果,而要重视成长过程,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经历比名次重要
——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
都说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这是因为家长不给他们接受磨炼、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可能发生,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可以包容孩子,让家成为孩子最后的港湾;可以理解他,让他找到温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没有出路时,给他指条路而
不是给他一堵墙。
3、付出比给予重要
——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只对孩子付出爱,会让他们没有责任感,只会一味索取。爱人知道孩子喜欢吃基围虾,咬牙从市场买来,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动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口,“别动!”7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4、对话比对抗重要
——别跟孩子“较劲”
孩子爱跟父母“对着干”,父母也爱跟孩子“较劲”,双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比如考试不理想,许多家长就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
孩子正处成长期,但心理却不成熟的时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心灵的大门朝着同龄人逐步开放,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
5、激励比指责重要
——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求全责备,带给孩子的是负面信息,让孩子怯弱、抑郁,甚至产生厌世情绪。儿子小时候有一大爱好,就是画画,4岁时画了一张小孩卖气球的画,这是他看到广场上卖气球的人的样子画的,其实他很喜欢气球。我感觉孩子是观察生活了,我说:
“太好了!我早就说过,你画真漂亮!”于是,他更爱画画了。所以我对各位父母说,孩子如果从小生长在“你不行”的环境中,慢慢地会把“你不行”内化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和自信。别瞧人家,大胆为孩子喝彩,相信孩子会创造奇迹!
10.读懂孩子的“涂鸦世界” 篇十
画画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种美术造型活动,而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造型活动的最初,其实仅仅是一种游戏。他们并非把笔视为成人心目中的笔来使用,在他们看来,笔如同其他玩具一样,仅是玩法不同。画道道、点点都是在玩,和摇动手铃或敲打积木一样,会从中获得游戏的快乐与满足。并且,从最初的玩过渡到有意义的绘画活动,再到能够画出成人能理解与认可的图画来,常常会经历几年的时间。这种漫长的演变,是和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有赖于他们肌体的成长,心理的丰富。特别是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
认可孩子的联想
孩子4岁左右开始关注纸上所画的图形、线条,并将二维的图像与熟知的实物对号了。或许,他会开始告诉你:“妈妈,我画了一个鸡蛋,我画了一朵花,我画了太阳……”其实这仅仅是他的想象,而非有目的的创作。此时家长最好的态度就是认可孩子的联想,并且和孩子讨论他们的画,用语言补充、说明和发展画面的内容。这样的讨论会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建立一种事物间丰富的关系,对孩子将来的思维发展与表达能力都有好处。而且无论是对孩子的绘画还是语言,都是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积累。不过家长一定要记住,讨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孩子对涂鸦后的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并初尝创造的喜悦,而并非画出可以辨认的图画。
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
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是有顺序与阶段性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生与发展进行过研究。其中美国学者凯洛格(R.kellogg)对约100万张儿童画进行研究与归纳后发现:幼儿绘画的发生是从最初的涂鸦线到圆形,再到圆形的组合,然后是画人,最后再画人以外的其他东西这样一个成长历程,而且不分国界与性别,所有身心正常发展的儿童,其美术能力发展的顺序都是惊人一致的。从中我们还认识到儿童的美术能力发展是有顺序与阶段性的,每一阶段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特征,而且和身心的发展相吻合。因此,了解孩子这些表现特征,父母会更好地理解孩子,更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孩子的美术活动,客观合理地对待他们的作品与表现。
倾听画中的语言
孩子5岁左右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能以简单的符号代表复杂形象。比如一条单线就代表了整个手臂、手掌、手指;一条长长的线,也许就代表了一列火车。而且最初的符号都是孩子以自己的体验角度、心智认识发明的,像5条腿的动物、肢体比例失调的形态都会出现在画面中。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放下写实效果的画面追求,认真诱发、聆听来自孩子的解释。不论多混乱的画面,只要你有耐心挖掘,宝藏就在里面,而最为宝贵的也正是这份沟通和理解的过程。家长如果能真正成为孩子作品的欣赏者,孩子就一定会成长为家长心目中的“大师”。
家长只有学会尊重孩子美术能力的发展,珍视孩子的美术表现,才能用心体会小天使们的形象语言。如果您已经认真地理解了本文,并开始若有所悟地关注孩子的画儿了,说明您已经开始读懂孩子了。
11.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篇十一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是无条件的爱的力量,一共讲解了6本书,分别是《童年的秘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母爱的羁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第二章是与孩子一起成长,讲解的5本书分别是《让孩子远离焦虑》、《关键期关键帮助》、《翻转式学习的》、《爸爸军团》和《正面管教》。第三章是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主要讲解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这6本书。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本书,一共可以读到17本家教育儿好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按道理家长读更合适一些,但是老师换个角度也不就是家长嘛,管理着一大群依懒你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家庭教育本来就比较缺失,这本书既让我从老师的角度学会观察孩子成长的变化,又学会从家长的角度给予孩子温暖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是极好的。
印象最深的是提到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一章节的内容。书里说到“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会有对别人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其实有时候作为老师,我也有大声呵斥孩子的时候,现在想想,方法没用对,孩子当然会产生反向心里了。
作为老师,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孩子可能在很多想法上面还不成熟,作为老师不应该总是否定孩子,而是郑重地认同孩子,并端正他们的思想。同时,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自由。可以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隐私。假如孩子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不要过于强迫,只要你对孩子尊重,才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最后,可以适度对孩子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但不要过度,孩子最反感我们无止境的说教。想想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非常讨厌别人无休止的说教。
除些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真实的教育实例让我感同身受。书中的精辟的理论告诉我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
12.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篇十二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你是个用心的父母,那么通过善于观察,孩子心里想的,你就能通过他的眼神读到他的心情。
“你静静地睁着一双乌黑澄澈的大眼睛,久久凝视某处空间,不知在想什么,那目光自信而超然,真令人感到神秘。”一位父亲这样描述他刚出生的孩子的眼睛。孩子的眼睛是父母最着迷的地方,它纯洁透明,一尘不染,具有感动人、征服人的魅力。父母可以通过眼睛和孩子交流。父母对孩子说话,孩子眼里会闪过理解的火花,父母从孩子尚未沾染岁月的尘埃的目光中领会了孩子内心的一切。
然而,几年过去,父母却发现孩子的目光里多了很多东西,孩子的目光令父母迷惑不解。父母须知道,孩子的目光永远与孩子的语言紧密相连。孩子喜欢看父母,他们用眼神说话,表达“潜台词”,表达难言之隐,表达内心感受,可父母的目光中却没有与他们交流的内容。父母们匆匆下结论,提出要求或者干脆回避,令孩子伤心无比,觉得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孩子息以为父母是洞察一切的,他们把心里的话用目光表达出来,在孩子看来心里的话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父母,父母却经常奇怪:“我的孩子什么话也不说就哭起来了。”“我的孩子看着我不说话,反而怪我们不理解他。”其实,孩子的目光已经告诉了父母,只是父母不去解读或者没有读懂罢了。
一个女孩子在日记中写道:“以前跟妈妈很亲,现在她下班后总是显得很疲惫,不愿理我,我想跟她说话,又不知道怎么讲,我就坐在床边看她。妈妈可能遇到了不愉快的事,闭着眼睛不理我。我多么伤心,我也不知道和她说什么了。我害怕慢慢和她疏远了。”
父母忽略了孩子用目光交谈的方式,便不能细致体会孩子的心理,孩子会感觉灰心丧气,于是跟父母产生隔阂以致疏远父母。
孩子为什么要用目光说话?孩子碰到的事情往往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碰到的事,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只好用目光求救于父母。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常为一些不必要或子虚乌有的后果担忧,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到委屈。孩子有许多难于启齿的事,而这些事本来算不了什么,但他们会顾虑重重。孩子还善于对大人察言观色而不表态,用目光来表明态度,即使最外向、最善于表达的孩子也常用眼睛“说话”。
有时候孩子满眼激愤回到家,父母看着他脏兮兮的衣服、抓破的脸,很可能会以为孩子又在外面闯了祸、打了架,但这一次很可能是孩子挨了打,受了委屈。父母不懂得孩子的目光语言,便予以批评,让孩子伤心无比。
父母做了让孩子不高兴的事,孩子常用不耐烦、焦急的目光来制止他们。父母如果我行我素,孩子很可能会显得烦躁或莫名其妙地大喊大叫。
孩子还会用目光跟父母挑战。当父母命令他们干这干那时,孩子会用目光固执地表示“不”或“我喜欢这样”。
孩子经常用目光表示抱怨和失望,因为这类痛苦的情绪很难用语害表达。父母不知道孩子目光的含义,很可能在情绪上与孩子越走越远。
父母说话时,孩子喜欢看着父母,孩子也需要父母用温暖、愉悦、信任的目光看着他们,以此建立心理上的联系。
孩子常把目光用于对父母的检测。父母理解孩子的目光才是真正地理解孩子,孩子的目光就是孩子的心理状态。
孩子的目光可以告知父母:
●微笑眨眼:我有一个秘密。
●眼珠子往上移动:让我想一想。
●眯眼:表示怀疑或戒备。
●目无定珠:被别的事情缠着。
●目光呆滞:遇到忧郁的事。
●眼珠滴溜溜乱转:轻视父母的言谈。
●呆望:渴望得到一样东西。
●睁大眼睛:充满疑问或者恐惧。
●低眉不语:有难言之隐。
●视线不集中: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
13.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 篇十三
一、用心沟通,以平等为前提
中国家长的习惯在于训导,在孩子面前保持做父母的权威。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同孩子交谈时所用的口气、脸上的表情,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在以上而下的灌输、压服。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很快地分辨出大人的立场和态度,因而往往退缩,而不肯说出心里的想法。不平等的谈话,当然称不上沟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把自己真正当作孩子的朋友,让自己童心未泯,一块儿与孩子嬉笑、颜怒,以孩子的心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朋友和伙伴,沟通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用心溝通,以激励为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他存在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不要操之过急,要抓住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赞赏,使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行为学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达到80%-90%,以至更多。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赏识,亲子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梁,把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地和我们沟通与交流,我们就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然后随其心、顺其性,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热情,让孩子找到自尊,寻回自信,使孩子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经常保持满足、快乐、稳定的情绪内涵,洋溢着创造性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
三、用心沟通,以理解为关键
14.读懂课堂读书心得 篇十四
本书共分五卷,从课堂革命的挑战到课堂研究的理论视角,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懂”课堂,并着重于优秀教学传统的继承和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创新。整本书很有启发性。第二部分,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这一点尤为重要,弥补了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文章首先提到,人类的婴儿期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比较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婴儿期的可塑性相当强。然而,自中世纪以来,儿童教育逐渐从开放的社会和自然的交流发展到封闭的被动学习中。原本被认为是合作伙伴的教师也逐渐被分开。
“学生”是孩子在学校的地位,他们有责任、义务和权利去学习。然而,在现代学校制度的规范下,只有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得到体现,而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展的权利被抹杀掉了。“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不是提供好的课程,而是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挑战高标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如是说。
实现儿童的学习权利,必须面对“发展优先”与“教育优先”的双重对立。事实上,无论是发展优先还是教育优先都不能完全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意味着教育本身并不能直接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主观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儿童的学习权利,有必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论是语言、逻辑优秀,还是音乐、体育优秀,学生的智力没有高低之分,它们是等价的,不能说体育好,艺术类成绩好而其他成绩差的学生不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15.《读懂孩子》读后感 篇十五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在樊校长的带领下我加入了樊登读书,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本书汇集了《童年的秘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让孩子远离焦虑》《正面管教》《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等17本优秀的家庭教育书,俗话说得好,“走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不论我是幼儿教师,还是一名家长,这本书对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知性、优雅的女士有一天向他求救,说她辅导孩子写作业气的心脏都不好了,忍不住发脾气,孩子哭、老公生气,她自己也难过。她说:家教类的书也没少看,为什么一到辅导作业就不行了呢?”我想这几乎是每一个家庭里都在上演着和孩子相爱相杀的故事,家长们很委屈、很无助,但是绝不放弃继续用错误的方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那么父母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还是尽到了伤害孩子的责任?父母是爱孩子的人,但同时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唯一的破解之道,是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看到这个案例我内疚自责,这个事情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我对孩子的高要求导致他在做一些事情时对自己不够自信,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因为他就是在不断批评中长大的。所以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从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学到的东西开始,让他获得尊严感、成就感,不要让他总是面对挫折,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容易热爱学习这件事。我很庆幸自己加入了樊登读书,每天与书相伴,让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学习借鉴书中的教育方法,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让我不再一错再错;在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在彷徨的时候让我更加明确方向。
16.读懂孩子“怪癖”背后的压力 篇十六
咬指甲
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5岁,家里一尘不染。我四处看看,发现孩子的玩具,不是摆在高高的架子上,就是锁在玻璃橱里。有一些塑料积木还正浸泡在消毒水盆里。孩子转了一圈儿,没找到好玩的,只好看着电视咬起了指甲……没几分钟孩子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咬指甲,狠狠地打了孩子的手,几巴掌下去,孩子忍不住哭起来。朋友无奈地说,孩子咬指甲的毛病总也改不了,可咋办呢?
很显然,孩子咬指甲是被家长逼出来的。你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许碰,那么孩子的手能放在哪里呢?人主要是通过手与外界接触,特别是孩子的手一刻也闲不住,出于好奇,总喜欢这儿摸摸,那儿弄弄,需要用手来摸索认识这个世界。你限制了他的手,就封锁了孩子好奇探索的心灵,再加上种种严厉的“限制”,无疑会使孩子产生紧张、抑郁、沮丧、自卑和逆反的情绪,不自觉地咬起了指甲。
解决的根本办法是解放他的手、占用他的手!把玩具都拿出来让他玩,让他动手摆积木、拼图、绘画、弹琴、奏乐器,或到户外去骑车、玩球、扔飞盘。总之不让他的手闲着,让他无暇再往嘴里放。同时,教会孩子勤洗手。一段时间后,朋友告诉我,孩子不再咬指甲了。
吸吮手指
小花最近说啥不去幼儿园了,她说老师嘲笑她,说她“都4岁了,还拿手指当奶头吮,没出息!”为此,小花妈妈找到了幼儿园,跟班级老师吵了起来。老师理直气壮地说:“孩子都4岁了还在吮手指,不是问题吗?她不仅自己吮手指,还把这个坏习惯传染了别的孩子,难道我不能纠正吗?”作为幼儿园的特邀专家,正好我也在,她们叫我给评评理。我当然不客气地各打了五十大板,指出妈妈和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吸吮功能是哺乳动物的本能,超声观察到胎儿在子宫里就有吮手的动作,所以婴儿的吮手习惯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奇怪。问题是随着婴儿长大,这一习惯即应改掉。为什么一些较大的孩子还保留着这种习惯?
原因可能有:哺乳期母亲喂奶未能满足孩子吸吮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了,但心理上还未满足;母亲陪伴孩子时间太少,感到寂寞,婴儿就保持了吮手的习惯。较大的幼儿(3~4岁)还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内心的压力。
小花3岁前在家由保姆阿姨带着,爸爸妈妈一直工作忙得不着家,小花缺少母爱,爸爸更少管她;4岁刚上幼儿园,又遇上这位会嘲讽指责的老师。你让她怎不产生孤独无助、胆怯畏惧的心理?出现倒退的吮手指行为不足奇怪。我当面给她们指出后,小花妈妈和老师都有些不好意思,可她们都听了进去。通过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一起对小花增加关爱,几个月后我再去那里,小花变得十分活泼可爱,也不再吮手指了。
夜惊
5岁的男孩康康总在半夜睡梦中突然惊醒坐起,并伴有两眼凝视及面部表情惊恐,有时还会躁动不安或喊叫,但是通常几分钟后又能缓解,并继续进入睡眠状态。第二天醒后,家人问他昨夜的事情,他却什么也不知道。深入了解后得知,最近孩子父母正在闹离婚,常常吵架。
其实,这是典型的夜惊,夜惊属于小儿睡眠障碍,与孩子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其他病理因素有关之外,更多的是心理因素。
孩子如果白天受到过度精神刺激,危险的运动游戏、宠物的惊吓、家长的严厉责怪、大人之间吵架等。
这些过度刺激都会在大脑皮层留下印记,当处于大脑皮层普遍抑制的睡眠状态时,某些印记深的局部神经细胞出现兴奋灶,便会引发夜惊。孩子夜惊时,整个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自然也没有记忆,醒后什么也不知道。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得到母爱和父爱;
不要责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拿孩子赌气;
避免孩子接触恐怖影碟、电视、电脑游戏,也不要守着孩子讲恐怖的事件和故事,尤其是睡前。
还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在分床和分室睡眠开始阶段,父母要轮流陪伴孩子进入睡眠,夜间也要警觉地注意孩子的动静,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一旦发生频繁夜惊,应带孩子去看医生,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必要的时候可排除脑发育不全、癫痫、颅内占位病变等器质性疾患。
尿频尿急
小蕊的父母是双职工,幼儿园放学后,小蕊只能继续上晚托。看着别的小朋友能早早回家,小蕊经常哭闹,一次,小蕊爸爸当众大声训斥孩子:“爸爸妈妈不能早来接你,你就多等一会不行吗?小小年纪就学会跟别人比,比什么比呀!再哭闹我们都不喜欢你了!”
没想到小蕊当时就吓尿了裤子。后来就落下了病根儿,一紧张就会尿频尿急。老师批评别的同学,或爸爸妈妈说话声大一点,她都要赶紧上厕所,不然就得尿裤子。
排尿次数过多叫尿频。说尿就得赶紧尿,叫尿急。发生尿频尿急的原因很多,具体有:
②生理性尿频:饮水性尿频、季节性(冬季)尿频等。
②炎症性尿频:尿道炎症感染等。
③神经性尿频: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及膀胱逼尿肌发育不健全等所致,尤以4~5岁的孩子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增加,排尿次数可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
④其他疾病引起,如小儿糖尿病。若孩子尿频、量多,伴口渴、多饮、多吃、消瘦,请查尿糖、血糖有无异常。
小蕊的情况属于神经性尿频,大脑-脊髓-膀胱排尿机制发生紊乱,此时最怕再受到心理精神因素的干扰。善待这些孩子,给他们创造排尿条件,告诉孩子排尿次数多少每个人有所不同,是正常现象,解除他们的心理包袱,不让小朋友讥笑他们。在排尿次数增多的时候,也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讲故事、玩游戏等,分散孩子对排尿的紧张情绪,而每次排尿时都鼓励他尽量把膀胱内的尿排净,这样才能逐渐帮助他建立起完善的排尿功能。
结巴
一位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来看“结巴”。妈妈说,孩子3岁前说话蛮好的,4岁后为了上幼儿园,就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南方口音重,孩子一时适应不了,后来孩子说话变得不流利,也不爱说话。爸爸妈妈逼他多说话,多朗读,守在旁边及时纠正错误,结果反倒“结巴”了。家长越着急,孩子的结巴越严重。
“结巴”即口吃,不是器质性病变,而是一种语言功能障碍性病症。多在2~6岁时开始出现,男孩多于女孩。近来的研究逐渐揭示心理素质和精神压力在口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产生口吃的个人高危因素有:
* 2~6岁语言学习成熟期儿童;
* 活泼、顽皮、好奇心盛、善模仿的男孩;
* 易于激动急噪的A型性格;
* 说话性急、好占上风、心强好胜,但又极为脆弱的心理素质等。
环境高危因素有:
* 亲人中特别长辈有口吃者;
* 邻里中有年龄较大的口吃玩伴;
* 家长寄予极高期望的独生子女;
* 家庭失谐、父母离异或家教过严的孩子等。
另外,一些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缺点,一旦发现孩子有些口吃,就大惊小怪,甚至对孩子大呼小叫地令其改正。殊不知,这种精神压力让口吃更严重。
面对口吃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知道口吃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坚定他们的信心,放下包袱,认真学练说话。
◆不要歧视说话不太流利的孩子,鼓励他们多说、多读、大声朗诵、讲演。
◆对所有的孩子都要讲清模仿口吃是不礼貌的,损人又害己,他们知道了模仿的害处,自觉地不去模仿。
◆让性急的孩子改掉说话急躁、抢话的毛病,让他们有话好好说、慢慢说。
【读懂孩子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读懂孩子,培孩子一起成长》观后感06-29
辅导孩子学习心得10-23
与孩子读书的心得09-09
书香家庭孩子读书心得10-06
陪着孩子成长心得11-07
陪孩子练字的心得体会06-25
孩子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07-11
读书心得《习惯决定孩子命运》08-14
初一家长教育孩子心得09-08
《我要做好孩子》的读书心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