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2024-12-15

风险防控心得体会(共11篇)

1.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篇一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1

20xx年11月18日上午我参加了**支行组织的“合规操作,按规矩办事,严控风险,从我做起”宣讲大会,大会上李科长讲述了二十五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件,它们大多都是因为操作失误不按规矩办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以及从业人员丧失职业道德等原因发生的。

合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意识,是代表一些很小的行为和事,是由许许多多,点点滴滴的有序环节和规定组成。其实,他还是一种习惯,一种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养成的习惯。每周我们都会学习柜面操作十不准,上面的十条内容就是规矩,是我们作为一名柜面操作人员每天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

可能有的人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一些繁杂制度设置视而不见,对细小的违规操作不以为然,心存侥幸,认为只要工作中无差错,应付下检查就万事大吉了,但是任何细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案件突发的导火线。我们任何的一次看似细小的违规都可能是一次案件发生的开始,每一次漫不经心,每一次麻痹大意,每一次看似轻微的违规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跌入万丈深渊!

回想听到的种种案件,让我们触目惊心,一桩桩案件警示着我们。柜员私自挪用尾箱现金,伪造客户印鉴挪用客户资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利益而葬送职业生涯甚至人身自由;柜员对支付凭证审核不严,未保管好柜员卡操作密码被他人盗用,只是那1%的操作疏忽却导致客户及银行资金损失;柜员与社会人员勾结骗取客户资金,不法分子伪造银行票据实施诈骗,社会风险的存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这些案件有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农商行基层的一名柜员,就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遵章守规做起,检查每一笔业务是否到位,检查每一张会计凭证是否合规;每次离柜是否都签退收章,每次下班前是否做到收好印章款项无遗漏,保管好自己的重要物品及密码,不给他人可乘之机。

“万金手中过,合规心中留”。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更是对自己的承诺,时刻紧绷合规操作的绳弦。通过这一次学习,我的责任心更强了,认清了合规操作是我们每天必须严格执行的。同时我也要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银行从业人员。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2

为进一步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促进经营管理健康平稳发展,榆次农商银行于近日组织了风险管理系统专题培训,各支行行长、信贷人员、客户经理共计80余人参加。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山西指北针科技有限公司白佳永研究员针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讲解,该系统包含表外贷款管理、表内不良贷款管理、诉讼管理、数据统计查询、日常管理等五大功能模块,培训内容侧重于系统功能、业务流程的详细介绍,重点对票据置换、股东购买、抵债资产管理等后台操作流程进行图解演示,使培训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掌握操作方法。

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问交流,用最快的速度熟悉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运行要求,掌握了系统相关业务操作流程,为风险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奠定良好基础,培训取得实效。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3

自邮政独立运营以来,中国邮政人在近几年的时间时一直在摸索邮政运营的最佳模式,寻找邮政业务最佳契机和途径。我国邮政储蓄网点超过36000个,其中2/3以上网点分布在县和县以下农村地区,已成为我国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是我国邮政金融事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也是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就。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邮政蓄银行成立伊始,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如今已经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如何大力倡导银行自身的合规文化,建立一个有效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成为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淮南子有训:“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因此,必须把“合规风险”放到与银行业三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同等重要的程度来重视。

一、正确理解合规风险与银行三大风险

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是银行业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银行业三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树立主动合规意识,克服被动合规心理。

合规是银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本内在需求,在银行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要将绩效考核机制作为培育合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倡导合规经营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二)制定合规政策,组建合规部门。

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需要设立专职的合规部门,并要确保合规部门不受干扰地发现、调查问题,让合规人员及时地参与到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使依法合规经营原则真正落实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位员工。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已日益渗透到农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农村金融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已成为农村金融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完善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已是商业银行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与顺利发展的重要举措。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4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操作风险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其中柜面业务是银行经营中风险案件的高发部位,如果在治理中出现偏差,风险隐患将无处不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因此,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适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客观地讲,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各道防线的执行、监督、考核及问责方面还存在疏漏和薄弱环节。要尽量降低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管人、管章、管账、管库。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文化氛围,加强人员管理。高层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培育柜员养成主动合规的思想习惯,从思想上形成合力,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一要树立合规办事意识。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二要树立相互监督意识。同事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主动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报告,这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相处的基本原则。

其次,对柜台的业务操作要进行全流程的监督控制。对柜面业务办理的全过程要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即:事前监督——受理业务时,临柜人员要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及数据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查;事中监督——对会计处理的凭证、帐表内容和数据进行复核,对经办的一切帐、簿、证、据、表要进行逐笔审查和复核,未经复核的支款凭证不得付款,报表不得上报、单证不得签发。事后监督——对已经处理过的会计帐务实行再核对,必须保证所有柜员的业务操作均须有人在事后进行序时的不间断审查,检查中对重要业务的处理过程包括柜员流水中的授权授信特殊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最后,还要制定规范科学、严密完善的内控机制,如岗位责任制、复核制度、审批授权制度等,将内部岗位进行职责细分,不同岗位职责分配要合理、科学,体现相互制约的目标,使每个员工在其岗,明其责,每一岗位必须对内控措施的落实承担责任,从而形成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5

银行员工内部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对xx副行长在省分行案件和重大风险事件防控专题会议上讲话深入学习,对于最近发生的风险事项和案件,暴露出的.我们在工作上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工作措施上海不够细和实、内控管理上的重大缺陷,员工行为的不够敏感、对风险案件揭露能力的不够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不够有力这几个方面我们得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可掉以轻心,需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增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性和预判力,摒弃各种麻痹大意的思想和错误的认识,时刻保持警惕,有效遏制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对于以上存在问题,经过学习与思考,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实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案件防控工作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人的意识问题,应该使大家认识到,制度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特别是案件专项治理的典型案例,对每一位员工应该是有很强的震憾,模范地遵守内控制度,不仅仅是对自身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在这个方面,应该将本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自觉。

二、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违章违纪的代价

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严肃处理至开除。

三、完善工作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精心准备,伺机作案。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道德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比如,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

四、建立健全好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严格操作流程,把对员工思想排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切实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习

特别是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能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业务活动中去。强化责任意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认真严肃对待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事业,勤奋工作,深思慎行,将责任心融化于血液,体现于行动,伴随于身边。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6

在银行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不满和期望,以及网点运营效率低下等各种风险因素都迫切要求银行业对现有内部风险积极进行防控。邮储银行为全面提升内部风险防控意识,提高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从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从事低风险的资产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队伍的现状,确定内部风险的防控重点和方向,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制定和落实好培训计划,积极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改善员工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其逐步适应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领导。

内部风险防控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网点自主内部控制功能的提升,把推进内部风险防控作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乃至撬动全行内部安全意识,实现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作为对内部风险防控的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为降低内部防控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原则。

坚持优化布控、提高效益原则。本着“稳定内部风险结构”的思路,合理调整内部安全意识,提高网点的创效能力。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加强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的安全风险进行建设,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安全问题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确保内部风险控制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点形象建设工作促进网点全方位功能的提升。。

3、建立机制。

控制银行内部风险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但如果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风险理念的教育,甚至以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则有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狠抓制度落实和按章操作,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和合规文化,督促网点整改,巩固风险安全检查效果。

4、完善措施。

通过专业的合规风险教育去进行企业改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网点内部控制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7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从中获得收益的高风险经营行业,因而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银行的永恒主题。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在大量金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同时,银行业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如何应对防范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如何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这是一门风险管理科学。

一、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对外是代表着银行与客户进行业务营销和维系,由于商业银行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使得银行客户经理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会使客户对客户经理充满信任。因此客户经理和客户很容易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关系。如果某位客户经理的道德出现偏差,将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2、素质风险。客户经理是银行业务的直接营销人员,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和个人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业务风险的高低。

3、形象风险。由于客户经理对外代表银行进行业务营销和客户维系,因此他对外是一个商业银行的形象。如果客户经理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存在以权谋私,怠慢客户,言行粗俗等情况,必然会影响到银行形象和合作关系,会给银行带来客户流失风险。

4、挖转风险。客户经理大多数是各家商业银行的销售精英,与优质客户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优秀的客户经理都有自己的忠实客户,加上他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高端客户的信息,因此成为挖转的重点对象。如果一个客户经理被他行挖走,他手上的客户必然大部分资产随之转户,造成客户流失风险。

二、对客户经理风险管理的建议

1、用人制度高水准,严要求。客户经理代表着银行去服务客户,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和结果会关系到银行客户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严格把好客户经理资格认定关,在众多资格条件中人品和道德是首位。

2、培训认证制度化,常态化。客户经理是未来商业银行的精英,但是目前的客户经理因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分工机制等因素的制约,离正真能提供综合化的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银行应加强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培训。3、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大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力度。

总之,要防范风险最根本还应从治本入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客户经理理想信念、思想道教育,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教育他们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要加强职业道教育,引导他们学规学法,增道意识和法制意识,遵章守法;要警钟长鸣,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员工的转化教育,严防道风险。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8

xx年3月11日我行展开了合规管理年活动的学习总动员会。通过我们深入学习,把理论具体化,根据实际建章立制,以规章制度管理人,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规章制度培养人,以此我们要坚决遵循合规守纪的行为习惯。从严开始,抓实抓细,增强自己遵章守纪、依法合规经营的观念和抵御职务犯罪的能力。经过学习,因此,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勉励自己日后更加时刻提醒自己的主动合规意识。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和他的女朋友逛街,看到红灯便闯了过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分手了。他又结识了一个女友,逛街时,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等,女友不高兴了,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人对法律、规则的漠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轧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违法乱纪。对这些现象,有的人似乎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殊不知,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行业规则是社会运行、企业发展的基石,是社会有序运转、企业健康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合规是银行职业者的生命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法律富有弹性,形同虚设,社会必定混乱无序;如果规则可以灵活掌握,随意调整,人人不择手段,以实现一已私欲为目的,企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远的不说,从近年来,邮政储蓄所发生的资金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银行管理遭到质疑,员工法纪意识、道德水准遭到否定。

究其原因来讲非常简单,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生案件的最主要原因。

以案为鉴,以过为镜,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该意识到在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提高现代经营理念,深入推进违规积分,切实强化案件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它是搞好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旨在提倡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弘扬诚信、合规、尽职等职业价值理念,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应该意识到,规矩不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枷锁,却恰恰是个人想取得成功,企业稳健经营的核心环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诚然,我们谁也不希望,一场运动式的教育活动之后,违规操作的问题卷土重来;不希望因为个别人的随意操作和小问题不断,使全行员工的利益受到牵连;不希望再有惊天动地的案件发生,却只能在事后感慨万千。

因此,凡事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防范人险的长效机制,最为一名信贷员,我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做起,从这一分钟做起。做一名合规守纪的信贷员,关健要树立四种意识、做到两个加强。

四种意识为:一树立合规办事意识,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摒弃片面强调业务发展,忽视风险管理;片面重视市场开拓,忽视规章制度建设的陈腐观念,从管理的结构和细节中加强风险管理和防控。二树立责任意识,信贷员应本着对事业负责任、对领导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处理业务要认真审核各项要素。用制度规范工作和业务操作,将安全经营贯穿于业务始终,杜绝风险控制盲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三树立监督意识,员工相互之间不能盲目信任,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形成自觉监督的意识,养成相互监督的习惯。四树立保密意识,信贷员要作好行内贷款人员资料工作,更要作好为客户的工作。两个加强为:

一要加强违规监管力度,工作中凡不执行规章制度、违规操作业务的,不论是否造成经济损失,都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工作作风上员工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积极履行好工作职责。

主动热情的为广大客户及周围同事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守法意识,从业务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入手,加强规范化建设,对于业务操作违规的行为警钟长鸣,从思想意识上和行动上自觉防堵不良贷款案件的发生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9

卜范涛,国家注册信用风险管理师培训师,金融风险管理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特约风险管理讲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专家、中国管理研究院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北大纵横合伙人,全国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及能力测评项目事业部主任,首都经贸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黄埔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讲师,欧中美联国际教育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理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在长期银行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工作效果显著。

培训方法和特点:

科学地采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实战技能+工作态度"的综合培训模式,以素质和技能提升为目标;注重方法和工具的传播,注重实际操作训练,擅长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游戏互动等教学方式,增强学员互动性,教学效果明显。

服务过的主要客户:

石家庄市农村信用社、邯郸市农村信用联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泸州市商业银行、青岛市商业银行、合肥市商业银行、淄博市商业银行、苏州市商业银行、太原市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临沂市商业银行等几十家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及其它培训。

银行防控风险心得体会10

作为银行的一线员工,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操作风险可以分是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柜面操作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将是巨大的。产生柜面操作风险的主观因素。

一是风险意识淡薄。柜员没有养成合规操作理念、忽视制度约束,管理者对风险文化培育不够,银行风险文化没有成型。

二是业务素质不高。柜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变化,导致部分员工操作起来力不从心,风险识别和预防能力下降。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表现为玩忽职守、随意操作,柜面管理人员对柜员管理不严,柜员违规违章操作。

四是侥幸心理作祟。柜员如有侥幸心理,就会在操作时逐渐进行不合理的简化操作,从而滋生越来越多的操作风险。

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必须建立起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制度文化为基础,以科学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为核心,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保障,以多层次的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内部控制体系,切实避免大案要案和重大违规问题的发生。

一是确立风险防范理念,使遵守规章制度成为一种文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无形的约束。理念引发触动,触动促成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久而久之凝聚为文化。文化一旦形成,就变为一种力量,直接指导、激励和约束着员工的行为。如果周围的人都恪守制度,按章行事,原先心存不轨的人也能变成循规蹈矩的模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二是创新业务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和绩效考评机制。为了真正强化资本约束机制,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考核,通过风险资本的计量与分配以及投资风险的弥补,从绩效考核方面引导各级行关注风险防范,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效益增长的有机统一。

三是加强对各类问题的查处和整改,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对于理性人来说,如果违规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并且违规成本足够高,那么没有人会选择违规,所以解决违规问题的一个思路就是尽可能快地发现违规行为,并予以重罚。

四是借助科技手段,建立信息预警系统,研究建立全国数据大集中后的IT风险应急预案。发挥我行信贷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在防范经营风险中的作用。

2.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篇二

风险分析

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铁路、港口、煤炭仓储的安全风险各有不同,但是其安全管理的方法、风险防控的措施原理上是相通的。因此,中电物流将安全风险分为管理风险和存在风险2种。

安全管理风险

安全管理风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管理过程、方法等方面产生的风险,目前主要存在如下6个方面。

第一,领导人员对“安全第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工作基础不扎实,安全措施落实不及时,安全监督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第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监督不到位,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对从事的工作和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致使安全管理松懈,安全分析不详细,安全生产管理出现漏洞。

第三,生产、施工人员技术技能不全面、不扎实,安全意识不强,致使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以及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第四,规章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致使生产过程中出现无章可循、执行错位等问题。

第五,一些管理程序及范围界定存在与上级规定或法律规定不符的情况,造成管理界限不清,责任不明,管理不到位。

第六,一些管理方法不切实际,不与时俱进,没有按照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跟进,或照搬其他行业标准,致使现场难以实施或无法操作,事半功倍。

存在风险

存在风险是指生产运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由于自然变化、设计、施工、检修维护、教育培训不到位所产生的安全风险。目前,中电物流的存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14方面。

1.风沙风险。例如,中电物流管辖的赤大白铁路狐狸井子段沙害较为严重,大风时,经常出现沙子埋没路轨的情况,造成列车区间封闭,存在事故风险。

2.雪害风险。例如,赤大白铁路天河梁段受冬季风雪影响,经常会出现大雪覆盖路基,堵塞遂道口,造成列车无法通行,甚至陷入雪中等情况。

3.火灾风险。除常规的火灾风险外,由于中电物流管辖的部分铁路段靠近内蒙古草原,列车运行如有火源,在干旱季节容易造成草原起火,形成火灾。

4.水灾风险。中电物流管辖的部分铁路沿线为丘岭,挖方路基多,遇雨季易出现因排水不畅,甚至造成护坡垮塌,路基冲毁,致使铁路运行受阻的情况。

5.雪融风险。由于冬季气温降低,大雪覆盖,土地冰冻,因此,当春天雪融时会造成铁路沿线局部塌陷,损坏路基和铁路。

6.部分环节由于设计或施工标准较低,已无法满足生产运输量的要求,且常规检修维护已无法弥补其不足。

7.铁路沿线部分地区居民,尤其一些地区的牧民安全意识不强,时常会出现人或牛、羊等动物“上道”,造成列车受阻等风险。

8.部分设备因检修维护、检查试验或管理原因不能处于正常状态。

9.一些列车运行、检修、巡检或调度人员未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从而产生安全生产风险。

10.冬季施工由于条件受到限制,环境温度低,安全防护要求高,施工安全措施有时难以到位。

11.特殊施工风险,如遂道、桥梁、水下等作业安全风险。

12.港口施工、煤场接卸交叉作业产生的安全风险。

13.因储煤场存煤多、存煤时间长而产生的煤炭自燃风险。

14.由于培训不到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生产、工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技能水平差等安全风险。

防控措施

中电物流结合在铁路、电力安全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经验,根据本企业安全风险存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防控措施。其总体思路为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应急体系的作用,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同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体系”

一是安全保证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认真、及时地完成生产运营、工程建设等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具体体现在生产运营、工程建设、检修维护、技术改造、应急响应与处置等各项工作中;利用正常生产巡检、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检修维护、设备消缺、技术改造等方法,将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监督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网络的作用,全过程监督生产运营、工程建设检修维护、技术改造、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中的安全隐患,组织制订措施,落实责任人,督促检查整改完成;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重要专项检查,监督正常安全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开展,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正确完成。

三是应急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体系,成立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完成应急处置任务。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事故隐患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加快应急响应,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中电物流积极建立了与地方政府、驻军、公安、消防、各委托单位联合应对的应急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安全工作任务,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排查治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能够有效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在控。安全检查、安全评估是隐患排查的有效手段。除了常规的日常安全检查外,中电物流积极开展了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安全月大检查、节日安全检查、防汛安全检查等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检查,以及机械、用电、脚手架、防火、防冻、防雪等专项检查。安全评估主要是工程初步验收后,进入生产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同时也包括根据生产运营实际情况安排全面、专项安全评估。

中电物流的隐患治理实行分级管理,一般隐患由委托单位负责,重大隐患由生产运营单位、委托单位双方负责,特大隐患由委托单位、生产运营单位和其上级单位共同负责。主要责任为制订措施、落实时间和责任人,全面消除隐患。

安全生产标准化

作为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子体系,中电物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主要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3部分。其中管理标准主要包含国家及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包含国家及相关行业安全技术、技术规范与措施、企业运行规程及相关图纸、检修规程及相关图纸、工程安全管理技术要求、试运行及试验规程、作业指导书及检修文件等;工作标准主要包含各相关部门及岗位的工作标准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中电物流根据企业的实际特点,在委托运营安全管理中积极推进标准化,控制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繁多,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仅就其中5方面重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是安全规章制度标准化。中电物流认真梳理国家、行业、集团、二级单位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本单位的引用标准,并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以标准化的格式编写。

二是安全生产会议标准化。中电物流按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会议制度,会议主要包括安委会、月度安全例会、周安全例会、安全监督网络会、安全分析会等。

三是安全管理记录与台账标准化,中电物流建立了综合记录和标准文件包,内容包括安全工作例会记录;安全奖罚台账;事故处罚台账;标准文件包资料(安全制度、管理规划、施工措施、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数据、上级文件、安全费用、安全教育等);工器具、安全装备定检表;安全检查及特种作业人员台账等。同时,要求各班组也要建立综合台账(包括安全作业交底、安全检查、安全奖惩、安全及事故分析、班前交底记录、安全活动日记录)和标准文件包(包括安全作业票、上级文件、三级安全教育、规程与规定、安全措施等)。

四是安全设施标准化,主要包含现场的安全标准化防护及文明生产标准化设施,以及安全警示、宣传标语、标志的布置、位置、尺寸、样式等。

3.怎样防控金融风险 篇三

相对于一般时期的金融风险防控,新常态时期的金融风险更加复杂,既存在正常时期的金融风险,也更容易存在泡沫化、过度扩张的宏观风险,以及应对泡沫破灭、产能过剩带来的宏观冲击风险。

基本认识和防控思路

1.金融风险的三类不确定。“金融风险”这个词已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却不尽相同。所谓的“金融风险”,往往存在三个不同层面的涵义。一是指人类面向未来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未来的担忧即是不确定性,是人类产生焦虑的根源并欲极力避免的。在最广的含义上看,金融风险往往指向这种不确定性。二是人类知道其概率分布的一种特殊的不确定性。学术上谈及的金融风险,指的就是这种特殊的不确定性。人类对这类事件的发生已有较充分认识,但对于具体事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存在不确定性。这种金融风险可以被识别、量化评估和市场化处理。三是指金融损失。金融风险事件已经发生,损失是确定的,但损失的最终分担却是不确定的。在宏观上谈及金融风险时,较多地涉及这类金融风险。资产方的损失已经成为“过去”事实,但市场的承担机制并不明朗,导致负债方的损失分配存在不确定性,属于体制机制上设计不合理引发的风险。

从宏观角度看,金融风险主要涉及两类可能影响风险损失分担经济合理性的机制。一是自我承担机制。微观主体最终仅以资本和留存收益来承担可能的损失,一旦损失超过微观主体的留存收益和资本,则损失就会溢出,产生收益和损失承担主体不对应的情况。当资产和负债是以资产池、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信托计划等形式存在时,还会涉及边界是否清晰等问题。二是政府安全网机制。政府出于金融安全、社会稳定等目的,承担了额外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存在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等非显性制度安排,使得金融收益和损失的承担主体不对等。

总之,承担资产方的风险是获取金融收益的主要途径,是金融领域的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金融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设立收益和损失一致的体制机制,减少分配机制不明确带来的不确定和行为扭曲。

2.在风险处置中“转危为机”。金融风险只是人类面向未来时的一种不确定性,是问题的表征,但不是问题本身。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需要标本兼治。金融的风险点和风险传染是标,制度变革是本。信任是切断风险传染并化危为机的关键。信任来源于政府能直面风险,及时释放和处置风险,合理承担风险损失,在处置风险的同时推动制度完善。

及时释放局部风险,是发挥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在相当长时期,我们将金融风险看成“危险”和“损失”,尽可能地避免风险波动。在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安全网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从“父爱”的角度,通过刚性兑付将个别的金融风险转化为由政府承担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风险处置方式扭曲了市场参与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发了金融的无序扩张,最终会导致政府“背不起”。因此,有必要重新理解金融安全的含义,通过及时释放局部风险来促进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为此,中国有必要合理区分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责界限,不再通过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的方式延缓局部风险的暴露,不再给僵尸企业无限制的输血,完善破产制度,提高破产的司法处置效率,使僵尸企业“入土为安”等。除非战略性需要,不再给已市场化的资源和产品设置各种价格限制措施,让能够从价格下跌中受益的企业真正受益,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隔离风险源,合理承担风险损失,是实现理念转变和制度转轨的助推器。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剥离风险资产,隔离风险源,是避免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方式。现实中,绝大部分的风险损失很难区分各方责任,有必要适当隔离,先处置后追责。中国当前的静态风险储备还相对充足,但仍有必要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等,进一步增强政府合理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

推动制度变革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之路。在处理和应对风险的过程中,注重利用风险事件(包括处理风险事件)暴露制度缺陷和凝聚市场共识的契机,逐一完善中国的各项制度。如在应对股市大幅震荡的同时,尽快完善股市发行、退市及风险处置等基本制度,反思我们的决策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在应对汇市波动过程中,推动中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理顺资本账户管制、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缓解汇率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约束。总之,在危机救助和风险防范过程中建立一套收益和损失一致的风险识别、计量、处置和承担体制机制,减少分配机制不明确带来的不确定和行为扭曲。

风险防控的原则和措施

有必要对新常态金融风险的防控设定几条基本原则:合理承担风险;以市场主体为主防控风险,限制政府责任;增加透明度,及时释放局部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花钱买机制;处置后追责,合理分担损失。

为此,防控风险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缺乏清偿能力的企业及时退出,防止“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过度占用社会和政府资源;二是加强政府与市场的沟通,及时公布整体方案,引导市场预期;三是提高政府等主体的风险处置能力,切断风险传染链条。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损失隔离机制。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作用,剥离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并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资产核销速度。

加快企业破产和资产重组进程,阻断风险的蔓延传递。制定破产法实施细则并尽快付诸实施。针对企业退出的各种障碍,加快出台人员安置、企业债务核销、资产处置、破产重整、企业改制等指导意见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可考虑向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和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产能出清中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置问题。

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在支持标准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上市的同时,规范发展地方资产交易机构,支持非标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流转。

采取有效措施解开担保链条,避免因担保责任追索造成企业层层坍塌。提高央行征信体系数据的使用效率,除允许银行直接查询企业的担保信息外,应尽快构建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的综合评分模型,供更广范围的使用者使用,降低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过度恐慌现象。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REITs(资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主体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基础发行资产信托投资基金建设基础设施,解决当前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债务率过高的矛盾。

建立长效机制

经济与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金融风险防控的根本。现代金融体系已建立起微观和宏观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已充分借鉴并初步搭建了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从新常态时期对金融安全的要求看,中国建立金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金融转型

1.合理划分财政与金融职能。一是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建立地方政府新型投融资机制。继续剥离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将地方融资平台转化为一般性的企业。清晰划分投资项目的公益性,明确财政支持和市场融资的界限。建立滚动计划为基础的动态调整机制,规范投资决策程序,强化投资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建立投资问责制度。二是推动政策性银行的单独立法,明确政策性银行的目标、职能等。通过持续投资、风险补偿、再担保等方式,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创新“政银”、“政银保”、“税银保”等合作。减少直接给商业性金融机构下达政策任务。

2.重构中国金融监管框架。中国仍以机构监管为主,有必要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转向机构和功能监管兼顾的监管理念,转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多层次的分类牌照管理。监管框架上,需尽快改造现有的监管组织体系,调整央行与监管部门,中央与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

3.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一是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适度扩大人行征信体系的使用者范围(如保险机构等),将小额贷款公司贷款、P2P平台借贷等民间借贷信息纳入人行征信体系,建立分层次、多纬度的征信数据,提高对征信数据的再加工水平,便利征信数据能被更安全、更广泛地运用。二是尽快建立国家工商、税务、电力、海关、环保、质检等部门的信息动态公开制度。保证符合要求的机构能通过适当渠道获得与其权限一致的信息,便利商业机构开发低成本风险评估模型,从而开展多样化的较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三是可尝试建立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中心,由企业提供唯一的财务报表,供税务、工商、银行以及征信部门共同使用。四是完善资产登记(公示)制度。明确登记公示为融资租赁交易、应收账款等非标金融资产的物权保障方法,建立全国范围统一的租赁物、信贷资产、非标金融资产等的登记和公示系统。

(二)形成资产泡沫的政策应对机制

1.从资产泡沫识别,转向节点调控和机制完善。资产价格是基于未来收益预期的,不具有事前可验证性,是否泡沫,较难取得共识。当大家取得共识时,往往也到了资产泡沫的疯狂膨胀期,此时,可供使用的调控工具有限,且易成为引发资产泡沫破灭的“替罪羊”,最终会贻误最佳调控时机,落入收拾残局的被动局面。实际上,资产泡沫的最终疯狂,也是逐步发展演变而来,是有迹可寻且存在调控空间的。资产泡沫的负面影响程度,也高度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体系和政策应对环境。因此,资产泡沫的政策应对,宜从资产泡沫识别和收拾残局,转为对经济运行逻辑的感知和调控,对资产泡沫阶段转换中的关键要素调控,以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减弱资产泡沫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

2.在资产泡沫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资产泡沫演变的不同阶段,从不同环节用不同类型的政策介入,其效果完全不同。在“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阶段向“劣币驱逐良币”的自我锁定期转换过程中,及时去除鼓励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将资产泡沫的负面影响扼杀在摇篮。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自我锁定期向自我循环的“庞氏骗局”期转换时,及时暴露问题,去除政府隐性担保等不合理信用支持,可避免其“挤出”效应。在逆转阶段,能不受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禁锢,及时介入债务链条,分离好资产和坏资产,及时进行流动性救助和债务重组,则可减少损失。在自我萎缩的雪崩阶段,及时分离实体和金融反馈链条,让实体经济充分调整,金融体系不受历史制约正常发挥作用,可避免金融紧缩带来的“二次冲击”和“错杀”。在所有过程,借助市场压力进行制度、市场体系层面的建设性应对,可将市场力量重新引向正确方向,即使是在避免负面影响上,仍优于简单的逆周期性政策应对。

3.适当限制资产市场中的放大机制。放大机制,作为一种调控工具,其影响取决于调控主体及调控方式。资产泡沫与贪婪和恐惧情绪高度相关,投资者往往会失去理性,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依赖国家救助。为此,有必要适当控制资产市场中的放大机制。一是控制总杠杆比率,尤其要严格管理保证金制度。二是确保投资者的适当性,禁止不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过度卷入高风险资产市场。充分发挥中小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加强投资者教育。三是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保证投资产品的可理解性。

4.减少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通往奴役之路往往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历史上重大的资产泡沫背后,几乎都离不开政府的推手。如泛滥的流动性,政府直接参与或者促成和鼓励泡沫的形成,政府为市场中的投机行为提供隐性担保等。为此,一是政府对经济增长应保持合理预期,避免设定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二是建立必要的社会稳定机制,避免“太大不能倒”。三是货币政策需适当关注资产市场。根据资产市场状况,分析需求扩张的性质,并据以采取合适的货币政策。

(三)构建金融稳定框架

针对金融体系的三种不同状态,应构建不同的金融稳定应对框架。一是金融体系处于稳定区域并将在近期仍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时,主要采取预防性措施,依靠私人部门的市场约束机制以及官方监管等常规方式来维护金融稳定。二是金融体系处于稳定区间,但开始向不稳定边界移动,可能是金融体系内部的失衡状况出现恶化,也可能是金融体系外的环境出现变化。这时,维护金融稳定需要采取救助性措施,如道义劝说和强化监管等。三是金融体系处于金融稳定区域外,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此时,政策措施应相机抉择(可能包括危机处置)并着眼于恢复稳定。

4.廉政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古鄯中心学校菜子湾小学

张克荣 2012、3、19 要搞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首先必须深刻熟悉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个人理解为:

一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加强我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实行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反腐倡廉决策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科学治理方法,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纵性,进一步进步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二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贯彻落实惩办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和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具体举措。按照中心学校的规划,要在2012年建成惩办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使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

三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监视的有效手段。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视治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防范,可以有效实现监视关口的前移。

要搞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风险治理理论引进惩办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运用教育、制度、监视等有效措施,把廉政风险查到点、惩防体系建到岗,着力抓好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要搞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点要从几个阶段着手。

一是查找廉政风险。要找准个人的廉政风险点,要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建档案”等六个程序做到查准、查全、查深。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正确评估风险等级和制定初步的个人防控措施。

二是要制定防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三是要加强监视考核和责任追究。对廉政风险防范治理工作开展应当实行全程监视,对风险防范承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时监视检查,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风险防范为中心而努力工作。

5.柜面风险防控心得 篇五

柜面风险防控心得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合规经营是其稳健运行的最根本要求。银行柜面每一个业务流程上的一个细微的风险点没有把控好,都将对业务治理、风险管理以及银行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做好银行柜面业务的风险防控工作,是银行业务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事情。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加强柜面工作人员的管理。柜面工作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养成合规的思想习惯,并努力将之付诸行动。要加强对柜面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各种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明确柜面工作人员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职责分离制度,加强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其次,要加强员工的业务知识学习。要适应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每一位员工必须时刻保持知识的更新,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虽然现在柜面业务操作越来越简单化,但是业务本身的风险点并没有简化,反而,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各种案件的频繁发生,柜面的风险越来越多样化,这也要求每位柜面员工熟知每笔业务的风险点在哪里,我们需要在哪些环节对风险进行防控,对我们每一位员工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任何操作风险都是人的行为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要受到制度约束和文化的熏陶。要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操作风险,形成操作风险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降低柜面操作风险,必须从内到外,从制度、个人意识方面双管齐下,才能使我行的各项业务在持续、健康的环境和条件下稳健提升。

6.廉政风险防控学习心得 篇六

近日,在蓬壶所的领导下组织学习了有关《福建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通过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对收费业务及班长责任让我又了一个更高的认识,可以肯定的说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身素质和工作中可以提前预防和防范廉政问题。

通过学习IC卡管理、票款管理等廉政风险防控及责任主体使我增加了责任感提高了我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廉政意识,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扎扎实实的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使我增加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带头和带动作用。

通过学习认识到查找风险点重点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三方面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找到风险点后进行自我的防控、我决定在工作中筑牢防腐防线,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一些在平时说是小事件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对以后工作找到却入点对自己的工作进一步的完善做好了基础工作。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对特殊按键的操作及时上报监控、对上下交接班票款及备用金认真可对、无效通行卡认真查询了出路口信息、车牌、车型等对于鲜果车有了进一步的深刻意识认识廉政风险。对可能出现存在的风险点的基础上准确评估风险等级和制定个人了防控措施。增强距腐防变的能力,和班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7.医院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对策 篇七

1医院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设备价格信息不对称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特殊用品,它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临床医技科室。由于医院专科门类设置较多且专业性极强,很多都属高精尖设备且独家代理,在目前部分国产设备不如进口设备的情况下,院内招标的价格参考可比性就显得非常少,在日常的招标过程中,因采购量小,价格信息来源少,设备型号配置不同,很难得到较准确的市场询价,若部分经销商打听到使用科室对其所投设备有意向,成交价格就很难控制到较满意的程度。如果设备科和使用科室组成专家组对该设备的性价比进行考察,可能由于经销商的热情接待,导致专家组在主观意识上对该设备带有倾向性,从而影响招标采购的公正性。

1.2 医用耗材使用不透明

医用耗材分普通卫生耗材(大多为低值易耗品)和高值耗材两部分。医用耗材单品种价格虽不如医疗设备高,却具有品种多、涉及面广、使用时间长、销售量大等特点,如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就涉及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受个人利益的驱使,造成一些临床专科长期固定使用同一经销商提供的医用耗材,在医院进行新一轮耗材招标中,可能以确保手术效果减少医疗风险等为借口,点名指定使用某品牌的产品,其结果就会是性能更安全、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无法进入,使招标过程流于形式,造成招标采购中的不公平竞争。

1.3 招标采购管理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的驱使[1],一些经销商为了扩大营销市场增加业务量,采取邀请近郊旅游、出国考察、吃请、联谊等方式来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与联系,以增进友谊加深关系,而个别医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私自为经销商透露科室采购意向及价格信息,损公肥私,严重违反招标采购纪律,损害医院和科室的利益。

1.4 基建维修中标价格不合理

在医院基建维修及后勤保障项目的招标中,一些建筑承包商为了能够获得项目承包权,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低价中标之后,面临着利润和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部分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设法通过变更设计和变更工程量来确保有利可图,造成了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结果,这种做法给医院的工程审计带来了诸多麻烦,同时也使医院的利益蒙受巨大的损失。低价中标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把报价合理、实力雄厚的建筑承包商排除在招标项目的大门之外,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使招标工作失去质优价廉的目的,有失招标采购的公平原则。

2治理医院招标采购风险之策略

形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一是医务人员对招投标工作流程及招标纪律知之不多;二是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三是招标采购管理存在漏洞;四是监督不力,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缺陷,为少数人谋利打开方便之门。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2.1 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

加强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及学法守法意识,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注意结合医院及专业特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放廉政录像、廉政橱窗、召开专项治理会议、典型案例挂网等多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使医务人员在思想上增强防腐免疫能力,自觉抵制腐败现象的侵蚀和影响。

2.2 优化招标小组成员结构

招标成员的结构直接关系到招标的质量,结构合理性至关重要[3]。把那些专业过硬,思想过硬,清正廉洁的干部选为招标小组成员,根据设备、耗材、基建维修等类别,建立评标专家库,每次招标评标随机抽取,同时,邀请院外专家及职工代表参加,以增强医院民主管理氛围和招标采购透明度,确保招标程序和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2.3 实行考察和评审两权分离制

规定评审人员不得参与项目考察,考察工作由使用科室的分管领导负责牵头组织,考察过程避开经销商采取暗中调查摸底,形成结论后将考察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评标小组作为评标依据。

2.4 改进招标采购方式方法

医疗设备招标,可采取打包采购的策略[5],用综合打分和竞争性谈判相结合的方式,按打包类别整包谈价,有利于保证设备质量,大幅降低设备采购价格。卫生耗材采取集中公开招标的方式,在继续执行卫生部统一招标价和现使用价的基础上,以综合打分作为确定中标公司的重要条件,降低耗材采购成本,让利患者。不断吸纳实力强、品牌硬、质量好、服务优的新供应公司与医院合作,使暗箱操作行为无机可乘,以减少医务人员职务犯罪的机会。基建维修项目招标中实行全垫资含税全包干的招标方法,包工期、包质量、包费用,将中标公司责任和利益进行捆绑,可有效控制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现象发生,真正体现公平、公正。

2.5 严格规范招标采购程序

招标采购工作中要严守招标纪律,规范采购行为,坚持以制度来约束人和事[1]。在接受招标项目时,对报送材料及采购计划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向分管招标的领导报告或备案,符合条件的进入招标程序。做好招标采购准备工作,及时在院内网发布招标公告,做好网上询价及市场调研,同时向经销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审核投标单位资质及技术标,认真听取使用科室和职能科室的意见和建议。招标中尽量多邀请几家公司参与投标,开标时由全体评委综合打分,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及售后服务好的单位。招标结束后通过院内网招标公示专栏将招标结果公布于众,主动接受全院职工及社会的监督。

2.6 强化监督与查处并举

首先,在招标过程中,从招标项目立项、开标、评标及合同审核等全程进行监督,选择关键环节作为防控重点严加防范,防止暗箱操作现象发生,使监督措施有力且具公正性。其次要注重事后督察,定时有针对性地对前期招标采购工作进行抽查,尤其要对基建维修项目中标单位的质量及价格严加审计,严防转包。再次要加强对招标采购工作的管理及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及自律意识,对招标采购人员进行定期轮岗,规范采购时限。严禁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受经销商提供的礼品、礼金、宴请或娱乐活动,违反规定者将按医院管理条列予以严惩,以预防和减少违规操作及腐败现象的发生,使阳光采购在医院招标采购工作中健康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陆薇.阳光采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J].柳州医学,2005,2(18):120-121.

[2]刘玉萍,于洋.基于制度反腐下医院招投标机制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09,8(29):70-71.

[3]吕海燕.改进医院招标工作的思考[J].医药产业资讯,2005,11(2):105.

[4]毕庆森.职工代表参与医院招标采购的实践与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6(19):76-77.

8.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关键岗位 廉洁风险 防范对策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指的是国企中拥有重要权力和重要资源的审批、评审、安排、分配、调控的领导岗位和有直接初始业务主办权的岗位,如企业负责人、分管某些重要业务的副职领导、重要职能部门的领导、重要事项的业务主办人等。由于岗位关键,往往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腐败攻击目标,致使这些岗位处于廉洁风险的高危区。加强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问题的思考研究,探索致险因素、致险途径和防范对策,对于有效防范和降低廉洁风险,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当前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状况分析

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点表现形式主要有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等几个方面。

1.1 思想道德防线不严导致廉洁风险高危。据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在国企中,主要指领导干部及重要害岗位的人员,由于权力相对集中,容易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攻击的目标,对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道德水准下降的人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从而导致腐败。

1.2 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易发生廉洁风险。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包括不履行“一岗两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现象,具有较高的职务风险和廉洁风险,这些岗位有可能成为高危岗位。拥有自由裁量权大的岗位也易发生廉洁风险。

1.3 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廉洁风险高危。制度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建设存在死角,难以完全防范人为因素的风险,导致权力运行不够规范,而一些关键岗位权力制衡机制尚未形成,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机制,是导致腐败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导火索。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规定措施,但仅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工作上,致使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问题屡有发生。三是对高风险岗位的监督制约仍然欠缺,如在工作中还普遍存在“重授权、轻监督”倾向、监督力量不足、目标和责任不尽明确等薄弱环节,容易使高风险岗位的个别人员产生侥幸心理。

1.4 特殊时期也易发岗位廉洁风险。有些岗位廉洁风险在一年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特殊节庆时期,加上我国自古有节日送礼的传统,则易发廉洁风险。此外,在单位领导生病住院、子女亲属婚丧嫁娶等时间以及在项目、资金申报、审批阶段,年终干部考核、考察、推荐、调整、任免期间,也易发生请托、送礼、行贿、受贿等问题。

2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2.1 从个人素质方面来分析,理想信念缺失是主要原因。一些关键岗位人员放松世界观改造,思想消极,信念动摇;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等,成为廉洁风险的高危人群。

2.2 从社会外部环境来分析,社会的急剧转型是客观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已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风险性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加上中国社会特有的人情关系和中国文化中重人情轻法治的传统思想,凡事通过畅通关系,走捷径的行为方式,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也给廉洁风险防范增加了难度。

2.3 从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来分析,存在权力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在现行体制下,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如同一个小社会,企业领导人拥有财权、经营权、人事任用权在内的广泛权力,加上纪检监察普遍存在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现象和企业信息公开、业务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力等因素影响。一些关键岗位容易出现廉洁风险。

3 防范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的建议及措施

3.1 创新岗位廉洁教育形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岗位廉洁教育的重点在于掌握关键岗位的人员能够树立廉洁风险意识,廉洁履行职责。

①教育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一级岗位风险点,如工程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工程材料采买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观看警示电教片等经常性警示教育;针对二级岗位风险点,如审批事项办理等重点部门工作人员实行政策法规学习等制度性的强化教育等;重点引导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处理个人经济事务,调整消费结构,用合法的收入安排好生活,消除攀比心理和贪欲;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的超越经济结构和消费能力的不良苗头,应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及时教育。

②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组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文艺汇演、反腐题材的影视鉴赏,提高趣味性;采取焦点辩论、一事一议、难点辨析、现身说法、新闻评点等做法,提高教育点面;开展对比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鼓励其下基层,感受基层的生活,组织党员到监狱看一看,想想那些罪犯可悲的下场,强化教育效果。

3.2 建立健全制度系统建设,防止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廉洁风险产生的根本动因,通过分析廉洁风险点上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建立起相应的严密的防范制度,才有可能使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权追求非法利益的欲望没有实现的空间和条件。

①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做好权力配置,建立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形成权力结构配置标准。围绕权力过于集中的岗位和存在廉洁风险的环节,应推进合理分权,单位内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科学配置权重,系统内实行权力下放、分级办理,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规范用权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如班子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由其他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主要领导最后发言,且主要领导与其他班子成员一样,议事、表决都只有一票等。endprint

②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针对重点岗位分析其风险点,制定具体制度,把防止利益冲突落实到各个具体权力主体、权力岗位、权力运行环节中;其次对关键岗位人员权力运行、薪金收入、财富增长等要实行有效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消除干部思想上的惯性、工作上的惰性、人际交往中的近亲因素。要注意利益调整的及时性、合法性问题,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促进公平和谐。

3.3 运用科学合理管理新模式,提高风险防范实效

①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廉洁风险防范管理模式。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风险,通过PDCA循环对防范工作实施质量管理的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主要思路就是:针对廉洁风险,建立风险防范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并实施风险防范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即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将全年工作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修正阶段“四个环节”实施系统管理。在修正阶段,针对前三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综合考核评估结果,奖优惩劣,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风险防范措施,优化工作目标,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启动下一个循环。

②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 筑牢廉洁风险防控“堤坝”。充分发挥科技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着力构建制度+教育+科技+管理的“1+3”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电子财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监控系统、工程招投标监控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监控平台等,实现重要项目的全程监管。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让权力留痕。如针对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可充分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根据计算机系统设置的流程,按照投标供应商的资质及现场或网上投标情况,实行供应商准入机制,由电子系统按供应商资质、信誉、质量、服务和招标报价进行评审,自动选定入围供应商,自动分配中标额度,现场公布中标结果,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有效控制和解决暗箱操作、无序操作等行为发生,实现阳光采购。

总之,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需要在传统教育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并通过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全体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就能更好地抓好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创效增誉,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群众。

参考文献:

[1]毕赵慧.国有煤炭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

[2]陶泓宇.坚持“五个注重”,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0(23).

9.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学习心得 篇九

在银行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不满和期望,以及网点运营效率低下等各种风险因素都迫切要求银行业对现有内部风险积极进行防控。邮储银行为全面提升内部风险防控意识,提高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从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从事低风险的资产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队伍的现状,邮储银行xx市支行确定内部风险的防控重点和方向,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制定和落实好培训计划,积极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改善员工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其逐步适应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此次刘行长的讲话,深入浅出,着眼全局又注重于局部,使我们广大员工从思想觉悟和行为意识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认真总结,我们主要采取了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领导。

内部风险防控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网点自主内部控制功能的提升,把推进内部风险防控作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乃至撬动全行内部安全意识,实现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作为对内部风险防控的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为降低内部防控风险提供科学依据。2.坚持原则。

坚持优化布控、提高效益原则。本着“稳定内部风险结构”的思路,合理调整内部安全意识,提高网点的创效能力。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加强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的安全风险进行建设,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安全问题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 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确保内部风险控制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点形象建设工作促进网点全方位功能的提升。3.建立机制。

控制银行内部风险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但如果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风险理念的教育,甚至以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则有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狠抓制度落实和按章操作,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和合规文化,督促网点整改,巩固风险安全检查效果。4.完善措施。

通过专业的合规风险教育去进行企业改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网点内部控制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10.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篇十

一、要在我行内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务实效的经营作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严明纪纪律,严格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维护和提升我行形象。一方面,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企业合规教育的认识,全行干部职工是我行企业合规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合规的实践和创造者,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建设好优良的合规企业,更谈不上让员工遵守法。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人员的培训考核,业务培训力要求培训力求达到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提升性,要使所有人员从熟知制度规定,个个争当合格柜员,柜面成为营销舞台;要强化思想和职业道德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力求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在上一个等极。通过系列活动,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合规建设的真正内涵,自觉也融入到企业的合规建设中去,增强内控管理意识,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

二、加强合规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需要。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长久发展机制。首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学习、交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邮政银行应如何发展,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宜阳支行这个大家庭中自己是什么角色,自己出了多少力,对邮政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其次要与案件专项治理

和正在开展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茧自缚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强对晚发不正当交易行为降商业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研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员工检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提供案件线索,推动案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合规。最后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当前的业务经营和柜台服务形势,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体和业务需要,整合有限资源,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继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企业合规精华。

三、加强合规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和需要、加强合规教育和主要目地,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底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要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有章可循,切实堵住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继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了合规经营的观念。

11.必须重视企业“互保”风险防控 篇十一

在浙江,许多中小企业采取三五家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不仅能够解决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题,而且保证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曾被认为是银行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创新和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模式,被推崇。

然而,去年温州爆发的金融风波和今年杭州发生银行急催还贷款之风,却让企业着实感受到“互保”,“联保”贷款风险的可怕。温州接连发生企业倒闭老板“跑路”、跳楼事件,其中不少是被“互保”所连累;杭州600家知名民营企业联名上书省政府求助,也是“互保”、“联保”风险爆发所至。

其实“互保”、“联保”最初是10余年前,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农户推出的一种贷款方式。由于农户缺少抵押物,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要求农户在贷款时找一家农户或者几家农户为其担保,一旦出现还不上贷款的情况,就由其他农户承担还款连带责任。这种针对农村推出“互保”、“联保”的贷款方式,有明显的政策性。再者,由于每家农户贷款数额不大,金额多为三五万内,即使出现风险,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互保”、“联保”方式一度被当做商业银行的创新和经验不仅在农村中进行推广,而且在城市一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中广泛运用。

“互保”、“联保”虽然解决了部分企业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难题,但也积聚着很大的风险。因为“互保”、“联保”所形成的担保链条,一旦发生断点,其中有一家企业出事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原本一家企业的风险就可能蔓延至数家、数十家企业。

多数企业采用“互保”、“联保”方式进行贷款,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并不缺乏资金的企业,在被其他企业要求担保时,出于人情为一些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担保,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风险。

在较好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互保”、“联保”能做到有效的风险防控。如今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税收、原料价格、用工成本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压倒企业的一根稻草。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加重视资金风险,回收贷款成为了头等大事。但是由于银行忽视对企业的信息调查,不管是放贷环节还是收贷环节都过于依赖“互保”、“联保”这一风险防控模式,一旦发现某些企业出了问题,就紧急收贷和跟风收贷导致风险蔓延,将许多优质企业拖下水。

控制当前“互保”风险蔓延发酵,政府部门负有重大责任。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关键,出面与银行沟通协调;财政良好的地方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帮助企业“转贷”,也是救火的一种紧急措施;对着火源头企业尽快整治、帮助企业通过调整结构、以股抵债(债转股)等方法,实现资产重组,以减轻给银行和互保圈其他企业带来的压力。

“互保”风险防控,银行起关键性作用。银行对企业无论是放贷还是收贷,都是主角,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银行在放贷之前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深入的了解,认真评估企业的还贷能力。放贷之后,也要不断收集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不可“一放了之”。“互保”实际上只是风险的转嫁,银行把对一家企业贷款的风险转嫁到另一家或多家企业身上,以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如果互保圈中某一企业出了事,银行就在这担保链条上全面收贷,这不只是对自己风险防控责任的一种推脱,而且容易产生更加紧张的空气,加剧风险蔓延。所以建议银行面对当前的“互保”危机,不要一味全面收贷,应全面分析贷款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经营基本正常的企业尤其是有较大影响的优质企业,不要把它逼上绝路,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挽救的可能不只是一家企业,很可能是某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试题下一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