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15篇)
1.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 篇一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篇一: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
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
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
柏杨先生不仅是位智者,而且应是位学者。他骂中国人之丑陋,直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他把中国人之丑陋全归因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芝麻糊并不一定赞同,但骂“丑陋”之准、之深,却无不令芝麻糊折服),可见其学识之渊博。而芝麻糊呢,只不过是一小小的机关人,才疏学浅,对机关人之丑陋,只能凭一点直觉、借一点感触、抒一己之思而已。
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
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 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
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机关人的虚荣更是了不得。芝麻糊的家乡一个“炳生,几点了?”的笑话,说是笑话,却也是真事。那是手表在中国还很稀少的年代,一天,公社文书“炳生”下队劳动,下的是其舅舅家那个生产队。见其袖子卷得老高,手腕间一闪闪的,其舅父大人也深感荣耀,便问:炳生,几点啦?炳生是先仰头看看天,然后再低头看看表,以后又抬起头曰:九点啦!乡亲们都禁不莞尔,至今,还是互问时间的一个典
想来“ 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高中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呀!
虚荣本身并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如果不过分,还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机关人的虚荣心往往容易膨胀、容易走向极端,忍不得别人出成绩、出成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进步”。于是,便出现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推卸责任,出现了“小报告”、出现了背后“捅刀子”。机关人的“比”还有点古怪,涉及到功利,只比近不比远,对面单位二十岁小伙子当处长他不比,只和同事比,同事三十九岁搞科长了,为什么我都三十九岁半还是副科长?更不用说“放眼世界”了。机关人的比,有时还很离奇,他是一个小科长都搞了一个十八岁的“二奶”,我这局长岂不是该搞个十七岁的“三奶”?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大官都能搞“小蜜”,我这个芝麻大的小官还不能“蜜”它一下“蜜”?
机关人的虚荣最容易发展成权力崇拜。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自我介绍: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
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
虚荣前进一步就会前进到虚伪。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
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
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
篇二: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读完《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让我觉得中国人确实是丑陋的,看我们的身边,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禁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
2.丑陋的日本教师 篇二
去年7月,从一辆行驶在神户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里突然跳出一个年仅12岁的日本少女纪子。双手被缚、衣不蔽体的她被一辆疾驰而过的卡车撞飞出去,最后因流血过多一命呜呼。这起事故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让人不安的是汽车主人的身份——他叫福永贤,今年34岁,是一所高中学校专管社会研究的老师。他通过一种名为“电话密约”的服务与纪子约会,当年12月他因此事被判入狱。纪子就读学校的校长愤慨地说:“任何一个罪犯都可饶恕,惟独像福永贤这样的该严厉惩处!”
一个教师如此明目张胆地企图强奸一个比自己孩子还小的少女,这种恶劣行径使日本举国震惊,但更令人吃惊的是,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全国教师队伍中与性侵犯有关的案件已经到了层出不穷的地步。
日本教育部透露,仅去年一个学年里就有141所公立学校的教师因对学生做出猥亵下流的动作——有的长达两年之久——被判处不同程度的刑罚。就在上个月,鹿儿岛一所高中学校的老师因为跟一名16岁学生“发生性接触”被逮捕,类似的案件还有:崎玉的一名教师跟一名13岁的少女发生性关系以后付给她380美金;东京一个中学教师因“在火车上乱摸高中女学生”的罪名被判入狱1年;更变态的是大阪一名教师,他在女生浴室里装了一个摄像机进行偷窥,后来被教育部除名。东京一位专门负责儿童权益的律师颇为感慨地说:“过去我们经常把教书当作一门‘神圣的职业’,现在谁还这样给它定义呢?”
日本女孩性早熟
其实日本学校存在诸多暴力色情的问题由来已久,它根本就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井然有序,也不是远离尘嚣的一方净土。
多年来,日本教师从未摆脱因为过度体罚学生被起诉的臭名声,而学生当中也有仗势欺人和凌辱“看不顺眼”的对象导致对方自杀。但是,最近性虐待和性骚扰案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罕见的,大部分专家认为,这跟日本女学生的性早熟脱不了干系。整个日本文化都在向她们灌输提前发生性关系的思想,比如色情电影和杂志里大肆渲染成人故事,还有日本人从小看到大、几乎人手一册的漫画书里充满身穿迷你裙和长白袜的纯情女学生被强暴的情节。在成人酒吧里,端盘子的女侍应生穿的都是学生制服;过去10年里,有关女学生为了得到香奈儿套装不惜出卖自己肉体的说法风靡一时,这难免予人一种“用钱就可以买到日本女生”的坏印象。
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有“电话密约”这种色情服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话登记注册,用假名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负责的电脑就可以自动为男女会员配对。社会学教授国弘阳子分析说:“这样实际上从某种程度降低了日本人反对卖淫的心理障碍,当然,教师也包括在其中。”
钻入羊群的狼
观察家们认为,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日本教师队伍质量在不断下滑。学校方面在录用教师时十分注重文化素质,但对个性和道德水准要求不高甚至根本不管。教师说一些“无伤大雅”的荤笑话甚至触摸自己的女学生仍然只是被认为“不正经”而在同事间相互闹闹而已。即使有些教师实在看不下去也不愿意把事情捅出去,来自神奈川的一名女教师说:“经常可以看到(我认为)性骚扰之类的行为,比如在教室里开些有关性的笑话。但如果我稍有微词的话,就会惹来麻烦,而且会被当作异类踢出教师这个圈子。”
沉默不是金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缄默协定”(指同意不公开地讨论某事)通常会把人变得死气沉沉,而对此甚为推崇的日本人可以说是贯彻得淋漓尽致。“防止校园性骚扰”全国网络的负责人龟井明子指出:“很多情况下,年轻的孩子们甚至不知道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年以后他们会突然记起老师对自己做过的事并恍然悟到那些行为属于性骚扰——这在日本已经成了相当普遍的现象。”即使学生当时认识到自己成了牺牲品,比如被教师抚弄,或在做健康检查时被要求脱内裤甚至被强奸,他们都不敢告诉自己信任的教师,更别说控告罪犯的猥亵行为了。学生家长也犹犹豫豫想遮掩过去,他们担心事情一旦揭露出来,自己孩子会挨扣分或者成为笑柄。
此外,教师性骚扰案件人数增加部分反映出某些人对此类事件不再避讳,按照儿童律师森田由理的说法,过去,日本孩子被教导避开危险,但没人教他们如何处理受虐待这类事件,这就意味着一旦出了意外,通常会把部分责任归咎于孩子,他们因此而遭到责备。森田1985年从美国引进了一套教程,教育学生该在什么时候用何种方法对不乐意的情形说“不!”,以及如何逃离危险并及时告诉自己信任的大人。
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篇三
1、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
2、环境使我们说谎,使我们不能诚实。
3、这个潭,这个死水,就是中国文化的酱缸,酱缸发丑,使中国人变的丑陋。
4、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读书笔记 )
5、好话都是输出给别人用的,自己绝不沾污。
6、中国人认为要忍让,这是美德。其实那是长期屈辱的惯性,而用忍让两字来使自己心里平衡!中国人很少敢距离力争。
7、如果不讲假话,就成不了大事。
8、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荣耀感,叫什么人!叫什么民族!岂不是一群禽兽!
9、人情味是要发生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人情味不分等级,不分亲疏。
10、自爱就是爱国。
11、一个民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12、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如越好。
13、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酱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产生一种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
14、中国人没有赞美别的勇气,却有打击别人的勇气;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中国人包容的胸襟不够,心眼很小。
15、格言都是情绪的,在某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它才是真理,它是不科学的。
16、中国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却奉行“奴性民主”――“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就不准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质了,别人有民主,我们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4.《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篇四
先说柏杨本人,如果忽略柏杨本人生平,而盲目的评价、批判柏杨观点,那孔老夫子的棺材板是会压不住的(高中读物论语,子曰:观其言、察其行···)。柏杨1920年生人,如果认为一般人是在15-30岁形成一个人的三观的话,柏杨形成对事物的看待和分析主方向,大概是在1935-1950年间形成。正直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和中国受封锁的年代。
再说毛主席、邓爷爷教导我哦哦们,“具体问题、具体观念应该放在具体场景下进行分析”。所以将柏杨认为的中国人脏乱吵作为现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或者说盲目的批判柏杨观点以偏概全是不正确的。脏乱吵和人们的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以及地域都存在极大的关联,而中国大陆经济腾飞是78年之后的事,国民扫盲完成也在93年所以柏杨的中国人脏乱吵的特点是极有可能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身上的,公文素材库但将这个特点不加区分的一直安在全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时代以及各个群体身上是不合适的。柏杨观点是否特指85年及85年前的中国国民性我没有认真查找,但现在的读者将此观点强套在现在的中国人身上并以此对柏杨进行攻击是不正确的。
至于中国人窝里斗的酱缸文化,与其是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不如说是中国人都想成功,且也许是中国人对成功路径依赖,或者对已经成功产品的模仿复制习惯导致的现象。85年及85年前的情况我不知晓,但近年的卡丁车、炫舞堂、CS、刀塔、淘宝一大片卖相同产品等等情况还是可以说明这一点的。
5.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 篇五
当然,我只是受中国五千年文化熏陶的十三亿人口中微不足道的一员。我不得不承认柏杨先生所例举的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我的身上或身边。比如说,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提到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里就有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大概是在8月左右,我从原实习的单位辞职,正在为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而四处奔走。某天,我照常踏上求职之旅。在某路公交车上(已经忘记了是几路公交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辆公交车是从大营坡开往花果园的),一个女士为了占一个座位,委托她的好友用行李代表她坐个位置。这让上车后的男士非常恼火,于是便将其行李挪开,自己坐在了该位置上(我清楚的记得这个位置在右边,两个位置后就是公交车的后门)。这一举动简直是干柴遇到烈火,不燃烧似乎就不符合常理了。但他们不负众望,女士上车后发现座位被别人抢占了,那是一个火呀。顿时暴跳如雷,真个是一个双管齐下的主,骂爹又骂娘的。
无论在场的人如何劝导,他们还是没有静下来的意思,反而是越演越烈。甚至骂爹骂娘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于是彼此将十八代列祖列宗搬出来给对方朝拜,在场稍有素质的人都为之汗颜。我真想不明白在这个社会上总是用低素质去抵制别人的低素质。大有被狗咬一口就必须咬狗一口才无上光荣的意思。
拜读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现象而现象。我突然觉得也许就是柏老所说的“酱缸蛆”在作怪。也正是“酱缸文化”的孕育,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网络时代才会有那么多“公交车文化”曝出。有看见老年人上车也若无其事的年轻人;有为了得到一个座位和年轻人大打出手的老年人;有一句搭讪葬身苦海的青年男女;更过分的还有猥亵女士,甚至不惜将体液喷射在女乘客身上的猥琐男。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得不使人发怵。当然,不排除有的事情是某些媒体为了博得点击量炒作的,但我更坚信很多事情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我倒是觉得柏老的怒骂正好提醒我们不要在酱缸中变腐发臭。
任何一个国家和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都有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爱不爱自己的文化不是看他能不能护短,而是看这个国家和民族敢不敢文化揭短,能不能认识自己文化中的不足。《了凡四训》曰:“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那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永远徘徊。比如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已经是一个过去时,我们再也不能使用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等等这些无法满足今天社会需求的东西了。
可现在还有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演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主义者。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保护“传统文化”。有人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给他人灌输不切合实际的思想,甚至扬言有一瘫人因学习“传统文化”后(这个传统文化主要是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常怀慈悲之心颂持“南无阿弥陀佛”,最终奇迹般的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彻底摆脱了病魔的折磨。还有的人宣扬现在的人也应该践行“三从四德”等等这些经过无数斗争才摆脱的东西,说什么女人要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然就会大祸临头什么的。柏老笔下的酱缸蛆活灵活现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可是没有人去做出批评指正。在柏老恨铁不成钢的呐喊都无动于衷,如果没有柏老先生的呐喊,恐怕更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些人的龌龊之处。
我们就拿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来说吧。古代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的职责就是在家相夫教子。如果今天的女人还是专职相夫教子,恐怕没有多少男人能够让自己的女人安下心来相夫教子的。我一直搞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社会的动力,而是将让人恶心的糟粕原封不动的搬到世人面前,让世人嫌弃唾骂。
很多人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至少读过妇孺皆知的《阿Q正传》。但我们始终不听从周老先生(鲁迅)的教诲。总是喜欢将周老先生(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发扬光大。当有人提出自己的错误时,还大放阙词的去辱骂别人,说别人是在嫉妒自己,甚至说别人就是在放屁。根本不屑一顾,而是变本加厉的找这样那样的借口维护自己所为的脸面和权威。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脸面和权威。所以,在生活在酱缸中的人看来,脸面是最值钱的东西了。
6.丑陋的传统教育 篇六
起初落笔原因是自己曾是读死书的受害者,只是想以拒绝教育绑架的名义呼吁心声。可当我发现连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戴上深度眼镜时,才从心底萌生了抵触劣质教育模式的心理。
例证
我是在贫瘠的小城市成长起来的。小学时,家长和老师对好学生的定义就是把课本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进脑子里,在没有思考能力的情况下,我机械地把大人的话当作命令执行。上课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放学后一丝不苟地做功课。记得那时候都要到晚上11点我才能休息,早上5点就要起床。特别是临近升学考试时,都要熬到夜里一两点钟。有一次睡得晚了点,第二天两节课过后,我才发现自己怎么去的学校都不知道。那时经常能听到从老师嘴里蹦出的减负之类的名词,老师一本正经地讲,我们呆若木鸡地听。那时候我对减负概念的理解就是不能当着学校领导的面做作业,要把一箩筐的作业都带回家去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繁重。印象中的童年是索然无味的,没有波澜,没有坎坷,没有难以忘怀。生活起居都被父母大包大揽,而我的任务则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听话听话再听话,不能有任何自主的思想。每天都是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后来进了中学,不知不觉地对生活的状态感到枯燥。最初只是对乏味的课本知识反感,慢慢地演变成了对命令的抗拒,进而导致对欲望的放纵,悲剧愈演愈烈。后来,我还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逃课,彻夜不归。当初以为,学习是天下最痛苦的事。每当放纵的时候,总是自问,既然可以快乐,为什么不去快乐?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自己无非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低级动物罢了。针对这些,孩子的去向决定权在家长手里。生存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己的颓废和反叛自然而然地跟父母对我一直以来的压倒性的命令联系在一起。还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战争,我对家的概念就是一个提供食宿的场所。这些惨淡的回忆,让那时的我对于世事冷漠处之,对于生活很失望,很消极。
来自互联网的美国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近期美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对467名年龄在16岁到25岁之间的高中辍学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非是成绩糟糕的学生或调皮捣蛋者。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学业上的失败者,但他们中超过60%的人离校时,各科考试的平均成绩均保持在C或是更高的水平以上。近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是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觉得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选择退学。一位辍学者表示:“老师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是否能听得进去。”另一位辍学者说:“当时没有什么人能让我继续心甘情愿地留在校园里。”还有辍学者抱怨说:“在课堂上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让你在学校里学这学那,而这些知识在你日后的生活中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该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约翰·布里奇兰德表示:“这些中途辍学的孩子在接受调查时,显得既有口才又有能力,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本希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医生、护士、工程师或是宇航员,但由于整天面对毫无灵感和吸引力、时常混乱无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最终选择退学。他们中有的人中学入学考试分数很高,他们只不过是在精神上产生了很强的厌倦感,觉得在课堂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及今后的职业前景没有任何联系。”
该报告建议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尽力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让学生家长也真正关心此事;同时创建针对有辍学危险的学生的早期预防系统。该报告还呼吁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法定辍学年龄提高到18岁。据悉,美国目前大部分州都将青少年强制性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龄上限定在了16岁或17岁。
某县初中生辍学调查报告:通过走访、询问的方式对某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在校生共400多人,其中初一学生260多人,初三学生只有140多人。该校一位任教多年的老师说,这样的班级人数结构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初一入学一般可编4个班级,到初三时只剩2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初二时就辍学了,辍学率在54%左右。一名该校已经辍学的学生说,他在初一时全年级共有240多人,到初二时辍学的学生就已经很多了,最后仅有100多人参加了中考。另据了解,县里的其它乡镇中学学生辍学情况都和该校相差无几,辍学率少则在40%左右,多则高达60%。
在清苑县内抽样调查的饭店、理发店中,询问了几家饭店的20名服务员后,发现有9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45%;几家理发店的10名理发员中,有5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50%。虽然国家出台了利农、惠农的“三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上。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虽然国家刚刚全面免除了农村学生的学杂费,使大多数农村贫困学生重返校园,但还是有少部分的极度贫困家庭力不从心,交不起那微乎其微的供孩子买纸笔用的工本费,而只能选择让孩子辍学。
原因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在各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由于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会厌学,从而导致逃学、辍学,慢慢自动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另外,一些身处偏僻农村的学生或不堪上学的路途遥远,或是因为冬天寒冷不愿来回奔波而选择辍学;二是由于师资力量弱。有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低,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又难以管理的学生往往不理、不管,态度冷漠,只要他们在上课时不捣乱,做什么都行。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而且会产生极坏的影响。三是由于学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了提高升学率,大打题海战术,还要假期补课,致使学生“两眼一睁,学到天黑”,最后不堪重负,导致辍学;四是家庭原因。家庭的变故如家长的吵嘴、打架乃至离异,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孩子灰心沮丧,敏感自卑,精力难以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
还有比较特殊的原因,问题完全归咎于孩子和家长的矛盾。我那时有一种典型的自大心理,用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与封建和迂腐做斗争,这是抒发个性的最佳方法。那时什么事没做好就会被父母骂,所以就标新立异,证明自己,表现自己,不和别人走一样的路,不和别人做一样的事,不和别人用同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因为家长的专制,却不给孩子确切的理由。我想,如果那时我能认识到家长是友善的,并不是独断专行的专制,说的话有时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也不会为了一点点的“光彩”而与众不同。
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认为上学出来不包分配,就算是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不反对孩子辍学的原因是认为“读书无用”,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我在跟几个辍学初中生家长的谈话中,发现了“厌学”和“读书无用”背后隐含的辛酸和无奈。他们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这可能才是家长“读书无用”观念的真正含义。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极坏的负面效应。
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萌发了发财致富的念头。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急剧转变,一方面是我国各行各业大量缺少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又很难就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取舍,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不如尽早走向社会,早赚钱,早致富。
可以看出,不管经济是落后还是先进,在青少年阶层普遍会有辍学现象。事实上,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关键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如何培养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等等。通过和几位孩子的父母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引导也是盲目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无从下手,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其实,老师也未必就能做好指引孩子前进方向的路标。老师,只是肚子里装了一些与课本对口的知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没有丰富的经验又谈何容易。
事在人为,贵在坚持。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先去了解他,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和老师交流,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表现和思想素质,又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能有效地扼制不良行为的发展,切忌在孩子性格怪异的青春期粗心大意,放任自流。其次是用行动去触动他的内心,然后再去和他交流,培养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就是在交流中也要注意掌握窍门。一是要以诚信为本,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撒谎。要避免重蹈覆辙,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如果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二是和孩子交朋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许多家长始终放不下架子,特别是一些当领导的家长,在外面是领导,回到家也处处盛气凌人,以领导自居。其实,孩子们并不这么看,你是他的家人,你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他们一清二楚,又何必在他们面前摆谱呢。对孩子应该有诚恳的态度和宽容的心,与孩子一起运动、健身,经常和他们交流,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向他们倾诉。这样,孩子对父母就会有一种责任感,父母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孩子们就会喜欢和家长倾诉,也会把他们的疑惑拿出来和父母一起分担,使家长与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沟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对于孩子的意见不要直接扼杀,而是仔细跟他讲解其中的利弊,况且孩子的意见不一定就是错的,曾有一个美国药品商人濒临破产,就因为听取了14岁的孩子提出的意见,采用薄利多销的商业手段,才让自己的事业得以挽回。可见,孩子的意见有时也是理智、可行的。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长篇大论地谈那些大道理,诸如好好学习受用终生,奋斗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等鼓励的话语,孩子已经明白了,你再去重复,得到的只有孩子的反叛,你还没开口,他就捂起耳朵叫你走人。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去努力,都是怕苦,怕累,年少贪玩,图一时快活。家长的说服教育要以具体的事件为主,孩子才能对你的话感兴趣,当把身心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培养好了,家长面对的问题则是对孩子涵养的提升,笔者感觉提升涵养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高层次的人多做交流和学习,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现实,多了解这个世界,知道自己欠缺什么,然后再去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有人呕心沥血,却终无所获;有人讲求方法,终成大器;有人埋头苦干,却只是死读书的书虫;有人如鱼得水,深得读书三味;有人深陷其中,苦不堪言;有人入木三分,乐在其中;有人满面尘土,步履蹒跚;有人意气风发,洒脱自如。西谚说:愚笨的人熬过痛苦,忘却经验;平庸的人以自己的痛苦换取经验;聪明的人借他人经验以自用。事实上,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盲目的让孩子去呆板地学习,最终结果只会是固化了思想,封锁了孩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前车之鉴还少吗?
笔者有幸读过一篇关于教育的报告文学,感触颇深,其中有一个故事:在一堂政治课上,政治老师问同学,如果你捡到10元钱,是交给失主还是私吞?所有同学都回答说交给失主,可有一个男孩却说如果找不倒失主我就私吞。结果,这个男孩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这个男孩,其余的人说的都是违心话,只不过他们都认为真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也许他们平时很坏,但在老师面前却装出一副很好的样子,这是一种可悲的双重人格。我不敢设想他们在今后的漫漫人生旅途中,这种人格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有虚荣心,可这不就是一种往脸上贴金的自我赞扬行为嘛。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外籍英语老师让全班同学写篇英语作文,题目是《我的母亲》。所有的人都写得很流畅,因为从小学到中学,这个题目的作文他们不知已写过多少遍了。然而,这位外籍老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用一种陌生的并带有几丝怜悯的眼神扫视了全班同学,然后用手指点着目瞪口呆的学生们说:“你们所有人都长着同一个脑袋吗?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虐待过你们,没有好吃懒作吗?难道你们的母亲都是那么完美无暇,没有任何缺点吗?难道你们对你们的母亲就没有一点点遗憾和怨言吗?”原来,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写出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他们又是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完美得毫无瑕疵,就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因为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是这么写的,对母亲的不满也许有,但他们不会写在作文里,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的思想情感,服从公共套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许多人第一次撒谎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写日记的情形,老师要求每天写一篇并且上交检查。每当写日记的时候,我都因为题材的选择而难以下笔,原因是如果我写了对现实的不满,或者跟某某打了架,或者说对异性朦胧的迷恋,就会被老师请去谈话,即使不去,也会有被人抓住小辫子的感觉,所以我们的日记本上,素材大致都是伟大的理想抱负和对老师和伟人的崇敬,简直就是千篇一律的歌颂文集。等到我能够把日记和作文的含义区分开来的时候,我很奇怪那时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水准,难道让学生把隐私写出来,然后供他评价是件很快乐的事?以致我现在对写日记还有怯懦的心理。有一个教授在他的博客上痛心地写道:我写作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的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那些词调没用,但从文学的角度看,他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义,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
乌申斯基说:“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伸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赫胥黎说:“每一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增进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爱因斯坦说:“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三毛说:“学问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领悟、凡事之涵养的体认——而不是做一架‘读书机器’”。
这些振聋发聩的雄韬伟略,本该深入人心,但此刻却成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我想,这是值得人们沉思和反省的。
素养的培育
对孩子素养的培育,笔者认为,素养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习惯。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就会渐行渐远。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甚至主宰人的一生。确立目标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踊跃尝试的习惯,和睦相处的习惯,勤奋好学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着力培育孩子的这些习惯,对于他们而言是受益终身的。
第二类是心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们,他们既有年轻的活力,又有少年的稚气,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仅有几步,特别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第三类是能力。能力如同肢体一样与人如影随形,掌握好心中的欲望,说话的分寸,为人处事的技巧,都是一种能力,而让孩子拥有这些能力则是一生中给他的最大财富。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坚韧的毅力,应对变化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第四类是个性。个性是创新活动的生命,营造一个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使个性发展,开发创造力,是提高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良好的个性我们要积极鼓励,而对于不好的个性则需要提出建议,促使孩子去改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就要活出个精彩,这是对个性最美的诠释。独立自主的个性,从容果断的个性,坚定执著的个性,谦逊诚实的个性,豁达开朗的个性,机智幽默的个性,外圆内方的个性,标新立异的个性等等。
教育观念需要质的改变
最后,我想说一下教育观念。有人说,中国的父母不如狐狸,原因是狐狸一旦长大,老狐狸就会把小狐狸赶出家门。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小狐狸一旦被赶出家门,就别想再回到这里,而我们的父母不但对孩子承担无限责任。还有没完没了的义务。从独生子女这一代开始,愤青已经不再是潮流,奶嘴成了这一代人共有的特征。
有那么一批考试族,高考的、考研的、考托福的,一次考不上,考两次,两次考不上,考三次。反正有爹妈供着,只管考就是了。只要他们高举着学习的旗帜在父母面前舞动,这些将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们,就是豁出老命也要让子女“安享天伦”。在家长眼里,只要他们没工作没结婚生子就是孩子,是孩子父母就该养着,他们就可以从父母那里揩油,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父母一旦承担起无限责任,子女就会逃避对自己的责任,永远躲避在父母的羽翼下,结果是这些人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能力去独立生存,可是过惯了娇生惯养的舒坦生活,谁还愿意去尝试生活中的狂风骤雨呢?
做父母的一定要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处事能力,这并不是说可以任其随波逐流,而是不能纵容他的任何对身心不利的行为。
7.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 篇七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柏杨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xx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现象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因为很多都已经深入文化骨髓,成为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好在,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少现象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应该麻痹大意,而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做到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
通过再次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感受颇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确实改变了不少。在最近的一篇反映美国唐人街的散文中也得到了类似的感觉,文中说那里的餐馆不太卫生,而街道上则常常出现不讲交通规则的事。据说这是美国人包容心的一个体现。不过我在上海见到人们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而中国人到美国的其它地方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因此我认为同样是中国人,不同的管理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中国人并不是不可求药的脏、乱、吵。
8.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 篇八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是极其反感的,因为“丑陋”这个词无疑是格外刺眼的。
因为我不想承认我们的丑陋,但为什么不承认呢?我想从自己开始,首先,我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希望别人这么说它;其次,我不想面对中国人素质低下的问题;最后他们竟然写成了很多书。这些都是我不能忍受的。
那里有所谓的“丑”,但综合了一些中国民俗的缺点。加以夸张地说,难道美国人、英国人……都那么完美吗?一个人只要有缺点,当他的缺点暴露出来的时候,都一样丑陋,一样烦人。带着这种反感,我开始读《丑陋的中国人》。
读完后,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中国人的丑陋就像阿Q的精神。阿Q直到死的那一刻还在和他纠结没有画好一个圆圈。这基本上是所有中国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
我不得不承认,《丑陋的中国人》对教育有深远的好处。我认为中国人之所以丑陋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太虚伪,太在意面子,几千年来他们都没有勇气去处理自己的疾病。即使他们有患癌症的倾向,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头衔,如“伟大的国家”和“礼仪之邦”。
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的缺点——你说中国人有缺点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比我们好,你只是嫉妒;或者你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吞噬你们贫穷的小国,所以你们想在这之前做任何事情,破坏我们龙的后代的信心。
就像宇航员只能看到的长城;比如中国人和犹太人被评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人。说实话,我听了都脸红。把这些不存在的东西来自我陶醉,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强大。
在中国,父母教孩子看到坏人时要躲起来,这一理论使得现在的街头小偷越来越熟练。即使他们被抓到偷窃,也没有人会站出来为正义而战。这样,小偷就有更好的机会获胜,更不用说大多数受害者都是女性。
德国人杀死犹太人是因为他们太聪明,而日本人入侵中国,发现他们很容易欺负。一个日本人是虫,三个日本人是龙;一个中国人是龙,三个中国人是虫。
9.丑陋的母亲 篇九
一米四多点儿的个子、满脸雀斑加皱纹、身体胖墩墩的母亲,与身高一米八、英俊潇洒的父亲站在一起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有时候,她为父亲感到委屈,娶谁不好,偏偏喜欢这么个丑婆娘,还兴奋得好像找到宝一样。
因为母亲长得丑,她三岁时就不跟母亲睡。上学后,她与母亲更加疏远了。有一次,她郑重其事地对母亲说:“你以后不要去我的学校!”母亲问:“为什么?”她带着哭腔回答:“你每次去学校,同学都笑话我,说我奶奶来了。”
母亲不吭声,自此后便不再去女儿学校,做什么好吃的都是托邻居给她送去。
有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她站在教室外面,等了半天雨也没停下来。她正准备冲进雨中的时候,突然,有个人死死地扯住了她。她回头一看,是母亲。母亲气喘吁吁地扯着她,腋下夹着一把雨伞,全然不顾同学们讶异的眼神。母亲对她一阵劈头盖脸的责备:“你不要命啦?这么大的雨,怎么就往外冲,感冒了怎么办?”
很多同学在她背后指指点点,她赶紧瞟了一眼母亲,厌烦地拉着她离开了。一路上,母亲尽量把雨伞往她这边靠,她心里还是愤愤的。到家,母亲全身都湿透了,得了严重感冒,她却仅仅湿了裤脚。
事后,她还是嗔怪母亲去她学校,让她成为同学们的笑柄。这次母亲却一改常态,对她发了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她噘着嘴,说不出的失落与难过。
查出心脏有毛病,已是她结婚一年后的事。听闻消息后,丈夫毅然决定跟她离婚。母亲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为了筹钱,母亲甚至把自己陪嫁过来的一个青花瓷瓶都给卖了。最后诊断是排除器质性病变,中医调理一段就好了。虚惊一场后,她发现,母亲原本黑油油的头发,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全白了。
有一天,她在家里看一本书,上面有这样一段话:上帝把每个生命派到人间时,总会给他们很多的祝福。但这些小生命仍旧忐忑不安,害怕苦难和危险降临。上帝说,孩子们,你们都别怕,我给你们都派了天使,她会时时刻刻陪在你们身边。当你们遇到危险和苦难时,她会不顾一切地保护你们。小生命挺高兴,好奇地问,那我怎么知道天使在哪里,我怎么才能找到她?上帝说, 你只要喊一声“妈妈”,那个天使就会出现。
合上书本,她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妈妈”。在里屋做家务活儿的母亲听到女儿的呼唤,放下手里的活儿,快速走到女儿身边,急切地问女儿怎么了。她扑到母亲的怀里,后悔的眼泪像决了堤似的往外涌……
10.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感悟 篇十
这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言论无意间触及时代精神,在内地几乎人手一册,成为华人地区最流行的书籍。不过,这本多少有些“好作惊人语”的畅销书让柏杨八十年代在大陆声名如日中天之后,又几乎因为同样的原因销声匿迹,其书一度被查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流,八十年代的开放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昌明,柏杨的当头棒喝让国人再次陷入五四时的反思命题:回归传统还是彻底西化?很多人批评柏杨文章偏激刻薄,学养不足,李敖甚至特别著书反驳,称“中华民族性中固然有丑陋的一面,但以偏概全式的处理,却涉及这种作者的人格与学格的问题。” 仔细回顾,柏杨的书实际上仍旧承接了五四学人的追问,他的批评言论背后仍旧源于知识分子对文化、国家惯常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他对国民性批判也与鲁迅形似神近。几代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山河破碎人心颓败,往往将国家命运归结于文化原因,不过文化并不能成为一切原因的原因,正如秦晖所言“文化无优劣,制度有高下”,从这个意义上《丑陋的中国人》已经落伍。
提柏杨,只谈《丑陋的中国人》无疑偏颇,柏杨把自己的写作曾总结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通鉴》”。晚年的柏杨一直忙于著史,比起他的小说、杂文,他显然对历史著作寄望甚高,这也与他的入狱经历息息相关。当1968年柏杨因为翻译漫画触怒当局被以“侮辱元首”之名投入监狱,几乎十年。在狱中,柏杨遭遇了非人待遇,他对整个体制产生怀疑,希望能够找到国人病态的根源。身陷囹圄成为柏杨一生中最重要转折点,由文化转入历史,从历史中他深感中国文化的基因从来缺乏人权与民主思想。柏杨史学方面著述颇丰,尤以《柏杨版资治通鉴》、《中国人史纲》最受欢迎,前者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后者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柏杨的历史写作更是看重“小民的历史”,以幽默直白的文字追溯历史,有人甚至说他开创了一个“平民体”。如果说《丑陋的中国人》点破国民的文化隐疾,那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天真是一种动力》则是柏杨关于中国人特性的药方:以尊严克服丑陋,以天真追求理想,国民的尊样应是国家的追求方向,“我们也并不一定要效法美国,效法效法德国、效法效法日本,也是自救之道。战败后的德国和日本,固然成了三等国家,可是他们的国民却一直是一等国民,拥有深而且厚的文化潜力。”
《柏杨曰》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其中的序言号称是柏杨的封笔之作,柏杨在开篇问道“读历史,人能够从中取得教训吗?”这是无数中国人曾经追问过的问题,事实上,观看柏杨这个苦难先民的后裔,他的个人心灵史也是一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不断现代化的历史。在一个知识分子不断世俗化的时代,柏杨成为旧时代知识分子的最后一批代表,他个人的不完美也与此直接相关:我们可以指责柏杨的国民性批判情绪大于论证,带有文化决定论的简单粗暴;我们也可以指责柏杨的史观没有超越鲁迅的“吃人”历史;我们甚至可以指责柏杨身上也有丑陋特质,比如他对国民党的表态……但是,柏杨始终影响过一代人,他一生也一直努力实践知识分子的底线,正如这篇封笔序言的结尾:“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美歌,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作为文化个体,柏杨行动的实践意义并不输于文本。
11.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 篇十一
中国人究竟丑在哪儿
在本书当中,柏杨先生对于中国人的“丑陋”即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大力的指责。经过我的总结,中国人的“丑陋”之处大体有以下数条。
一、对于权势的极度崇拜。
关于这一点又有以下几点具体表现。
1、缺乏是非标准与道德观念,喜欢和稀泥,只有功利标准。
2、人与人之间只有敬畏,很少有爱。
3、奴性过强,缺乏自尊。
4、“官瘾”非常大,势利眼。
5、缺乏平等观念,等级观念太强。
6、缺乏原则性,见风使舵,见好就收。
7、缺少法制观念。
二、极度自私。具体表现为:
1、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一切以自身利益出发。
2、缺乏公德心。
3、主观理念很强,情绪化严重。
4、喜欢窝里斗,不团结。
5、死不认错,缺乏自省精神。
三、极度保守
1、不愿尝试与创新,喜欢墨守陈规。
2、缺乏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喜欢明哲保身。
3、缺乏独立思考精神。
4、缺少“敢想敢做”的灵性。
除了以上三大块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1、喜欢讲空话,大话,假话,毒话。
2、缺乏包容性,心胸狭隘。
3、形式主义化,缺乏务实精神。“面子工程”(情面、体面、场面)
4、缺乏认真精神,做事马虎,“差不多”。
5、中国文化的“人格分裂”,说一套,做一套。
6、易自我膨胀,自满、自我陶醉。
7、淡漠、冷酷、猜忌、残忍。
8、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互相打压。
9、生活习惯“脏乱差”。
不知道各位看官在看了上面的罗列众多的“丑陋”之后作何感想,想必感觉不会太好,反正我的感觉不怎么好。这种感觉类似于当着你的面数落你的祖宗干得种种缺德事一样。虽然感觉不好,但还是必须要写下来。柏杨先生曾在文中这样说过“我们需要发掘自身的缺点,然后才可以改进,我们不听自我歌颂的声音,这种声音听多了,会使我们麻木陶醉。”其实每个人的人性都是非常复杂的,更不要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如果要罗列中华民族的种种有优点,恐怕不会比上面少。不过那些东西写下来,只不过是满足一下大家的虚荣心罢了。
也许有很多朋友会说,上面很多条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嘛,完全是柏杨胡编出来的!也有很多朋友说上面的一些缺点是全人类共有的,怎么能随便扣在中国人的头上呢?柏杨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一条“丑陋”都有很具体的分析,不存在恐怕说不通。对于第二点质疑,确实很有道理,民族性本身就是由无数人性组成的,而这些人性,则是全人类共有的,但是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比较显著而已。比如说“残忍”一条,世界范围内确实都曾有许多残忍的刑罚,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将这种残忍的刑罚写进国家法律,适用于全体国民,并延续了上千年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太监和缠足妇女。
中国人为何丑陋
国人形成以上种种“丑陋”的原因,柏杨先生认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酱缸”,凡进入这个“酱缸”的人,都会被其所侵染。“夫酱缸者,侵蚀力极强的混沌而封建的社会也。也就是一种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长期歽丧,使中国人的灵性僵化和国民品质堕落的社会。”
理解了酱缸文化,中国很多的社会问题就都明白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更是我们应该重点帮助的对象。但是如果你在“意外”帮助了一位被车撞到的老人之后,老人硬说是你撞的,......,好吧,这个倒霉你就认了吧。如果中国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你”遇上了这种事,下次看到被撞倒的老人,你还会去帮助他么?自此,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见死不救的“丑陋”。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都会对他或她的家人或者朋友说,千万不要去扶倒在路边的老人。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又向“酱缸”里加入了一种新的“调味品”。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华民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读一无二的“酱缸”,任何鲜活的,纯洁的,富有朝气与灵气的华夏儿女在这个“酱缸”之中,就会被其中的“滤过性”病毒所感染。并不是没一个中国人天生都有这种“丑陋”的,也许当你面对垂死老人时,你会非常想去帮助他,但是你明白,上去帮他的后果就是你的悲剧,于是你漠然离开。也许你知道,在公交站牌前应该有序排队,但是你也明白,你排队别人可不一定排队,你排队的后果就是你拍到最后一个。于是公交一来,大家一起闷头往上挤......。这就是中国社会,你永远也摆脱不掉的“酱缸”文化。
酱缸的具体形成,我个人认为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首先要提出几个名词:人性,民族性,文化,制度。;民族性来源于人性。人性非常的复杂,而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则会因为其居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从所有人性当中强化一部分。这个有点类似于生物进化,生物会想各个方向进化,而只有最适应环境的那几种能够存活下来。同样,最能适应生存或者生产方式的那几种人性会保留并逐步加强成为民族性。与民族性同时诞生的还有文化,民族性与文化互相影响,共同催生出制度,制度又会反向影响并加强民族性与文化。中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主,幅员辽阔。人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那一块土地上,自给自足。所以很少有人会外出探索,人与人之间也不需要什么合作。这种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文化与制度,自然也不会鼓励人们放弃耕种,外出探险,或是团结合作,共同生产。于是这种民族性便逐渐积累至今。反观古代欧洲,土地狭小,土壤贫瘠,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外出探险,面对未知的大海,人们又不得不合作出海,逐渐养成了欧洲人特有的民族性。
昨天与今天
柏杨先生在书中曾多次引用这样几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这四句话是佛教用语,意为因果相报,生生不息。若中国历史以鸦片战争为分水岭的话,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闭关锁国,自以为是,种种劣根性种下恶因,积累至晚清时
期,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终于自食恶果,一触即溃。这个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古老国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弱小与不足,自此开始探索变革。时至今日,终于得见成效。因落后而挨打,因变革而强大,当真因果不差。然而今日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国现在当真强大了么?这个问题很难讲,但如果中国真的已经强大了,相信柏杨先生也不会去写这本书了。我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评判一个美女一样。你很难说一个美女应该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但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那是美女。评判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你不需要看她的军事、经济怎么样。美女无须标榜,自有万人相倾,强国无须标榜,自有中国跟随。
跟随什么?跟随你的文化,制度,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才是她最有力武器,没有人会因为你有钱就怕你,而会因为你有文化,有精神而佩服你。现如今,许多人鼓吹中国强大的同时,我却认为这是最危险的时刻!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确实在不断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只是基于制度方面,可以说是基本上生搬硬套外国的制度。而中国自身的文化与民族性并未受到根本上的冲击。制度只是文化与民族性的衍生品,没有先进的文化与民族性,又何谈创造先进的制度??更为可怕的是,中国目前表面的繁荣蒙蔽了很多人的双眼。鸦片战争时期,人家的坚船利炮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不容你不改革。而如今,又有多少人会认为中国迫切需要改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后遗言
由于书中提及了一些关于柏杨先生的生平,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没有上网查柏老的资料,直至昨天上网时,才发现柏老已经于08年去世,我不禁黯然长叹。
柏老的这本《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饱受争议的作品,有人认为柏老是在诋毁、抹黑中华民族,更多的人则认为柏老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人士。至于柏杨先生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世评论,公道自在人心。
12.《丑陋的日本人》等 篇十二
面对这样的记忆。每—位中国人,都不可能不对日本有一种情绪,正是这种情绪的膨胀,让我们更应该理性一些地来打量这个就卧伏在身边的邻国。
这本书虽然也有一些情绪在里面,但是总的来说算是一部冷静描述和分析日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的学者之论。
《中国大陆首富荣智健》陈冠任中央编译出版社
“一个人越是有智慧,他用以表達思想的语言就会越朴实。”
“决不要听信那些喜欢指责他人而又对你高度评价的人。”
“如果能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我们的骄傲感就—定能够减轻。”
托尔斯泰在最后的15年一直怀着一千梦想,那就是“把几个世纪的智慧”浓缩于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书中。本书的问世,使他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而从上面摘录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确是智者的总结。在我们这个没有时间从容想些事情的时代,直接拿来别人的检测一下自己和周围人,还是很有益处的。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全集》 赵雪章编译 中国长安出版社
人们通常称德鲁克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在美国。他曾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是管理学的开创者,许多著述,已经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3年7月,彼得·德鲁克接受了美国总统布什颁赠的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奖章”。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 爱丽诺·麦考利·库珀 刘维汉著傅志爱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个美国女人,从1934年至1974年,在中国直面外国租界生活、日本侵华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从她写给美国家人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在天津外国租界里过着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国女子。是怎样从自己沉醉其中的充满异域色彩的浪漫奢华生活中,—步—步走出来.直面战争、饥荒,洪灾、革命及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的疯狂,以独一无二的视角,展现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中国。
《发现另一个中国》王学泰著中国档案出版社
摘录其中一段,我们就可以知道从这本书中,都可以得到什么:
“清代是士节的全面低落时期。君臣之间的隔阂外又增加了满汉之间的隔膜,所以清代争着抢着做忠臣的不多。那些高官心里明白得很.知道自己是局外之人.皇帝不是自己的亲女姥子;倒是一些没有功名、没有受过什么皇恩雨露的普通读书人.不知山高水深.把皇帝看成亲爹娘上书撒娇.反被杀头发配,鲁迅称之为‘隔膜’”。
此书是作者围绕江湖,庙堂与民命的随笔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开卷受益。美中不足的是.排版不太用心,因其面目像学术,所以使人读之前有畏难肩绪。
《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著张勇 汝敏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生于小商人之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日后却成长为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文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其声望甚至比“美国之父·乔治·华盛顿还要高,完全凭的是他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忍不拔精神。
13.丑陋的脸作文 篇十三
你不信吗?请看:一头乱蓬蓬的长发,一张不够规则的脸,脸上还有严重的烫伤痕迹;那疤痕似乎都起了“皱纹”;一对大得比例有些失调的眼珠子挂在鼻子两旁,简直就像传说中的“妖怪”;虽然嘴巴还算正常,可是不能笑,一笑那两排稀疏的黑牙就给“暴露”了,形象比不笑时还要恐怖。唉,他那整个的一张脸上就没有一处是能够让人看着满意的。如果冷不丁地突然一看他那副“尊容”,包准把你吓得一跳!另外,他还有一个很大的生理缺陷DD不能说话,只能咿咿呀呀地发出一些我们听不懂的声音。当时我就想:怎么啥缺点都跑到他一个人身上去了呢?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长工”的姓名,因为他既不会说话,又不会写字,所以大家就称呼他为“哑巴”。我从不主动与他说话,有时还刻意躲着他。因为一看到他那张丑陋不堪的脸,就令十岁的我望而生畏。后来,与“哑巴”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我才慢慢地发现:他虽然外表丑陋,但内心十分善良,而且是个非常勤劳的人!
一年四季,“哑巴”是外公家起得最早的.人,也是最喜欢见事就做的人。每天早晨我们起床后,常常不见“哑巴”的身影。记得去年深秋的早晨,我和外公外婆起床后洗漱停当,准备吃早饭时,又没看见“哑巴”。打开他的房门,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床E。真是奇怪,“哑巴”会到哪儿去呢?外公房前屋后找了一遍,也不见“哑巴”的人。没办法,我们只好先吃早饭。我们快吃好时,“哑巴”回来了。只见他手里拿着镰刀,浑身湿漉漉的,原来他是去割田边的杂草了,看到“哑巴”这样勤劳,我对他的初始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
真正彻底改变我对“哑巴”认识的,还是今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那天,外公一家人去走亲戚了,下午我要去上学,家里就我和“哑巴”两个人。中午时,从没在外公家烧过饭的“哑巴”亲自下厨,他居然还特地为我炖了一碗鸡蛋,炒了两个小菜。我一尝,嗨,味道竟然还不错!我吃得饱饱的,由于临近期末考试了,我收拾好书包,便搭上本村一个叔叔的摩托车,到离家约摸五里多地的路边林荫下等进城的公汽。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呆呆地立在那儿,知了在不停地吵闹,我时时向公路一端张望,焦急地期待着公共汽车的到来。忽然,我感到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啊,原来是“哑巴”!他一边比画着,一边递给我一本书。我一看,原来是我的数学书。“哎呀!我怎么慌里慌张地把数学书给忘了?”我急忙接过书,真是又惊又喜,连忙向“哑巴”表示感谢,他摆摆手,笑着比画着叫我以后注意,接着又说家里没人,他得先回去了,并一再“咿呀”着叮嘱我一路小心。望着“哑巴”离去的背影,我才发现他汗流浃背,衣服全湿透了。想着他为赶上我,一路没命地奔跑了五里地,冒着酷暑追赶摩托车,粗心的我就没能发现停下来等一等,我真是懊悔极了,顿时,哗哗的泪7K模糊了我的双眼……
14.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 篇十四
柏杨先生生活在台湾当时一个较为黑暗的时期,他在这个时期身心受到了摧残,但无论个人遭际如何,始终不变的是他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他从国际视野考察国民性格,他看到了台湾以至于中国许多丑陋的地方,这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谐社会的蜜罐里的年轻一代所体会不到的。
《丑陋的中国人》不仅是给作家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给下一代,给我们这群生活在蜜罐里的年轻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修养身心,改掉以往中国人的缺点,把中华民族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做好,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柏杨先生已经尽到一个作家,一个扒粪者,一个批判者应尽的责任,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他已经用灯光照亮了一条道路,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能不能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先生已经远去,他的精神将烛照我们前行。
15.丑陋的熊娃娃 篇十五
程浩和小伙伴特别喜欢在河边玩,但每每他靠近河边就会感觉那只熊娃娃像黑窟窿一样的眼睛在不远处看着他,他总会怕它用粗红线缝的嘴巴会突然张开,血盆大口袭向他。
他问他的小伙伴有没有看到那只熊娃娃坐在那儿,但令他恐怖的是,所有人都说没有看到。也就是说,只有他自己看得到它。
自那以后,程浩再也没有去过河边。
后来程浩随着家人搬了家,他和同学去新家附近的海边玩,当他准备冲进海里时,突然瞪大了眼睛,惊恐颤抖着步步后退,那只熊娃娃阴魂不散地坐在了不远处的海滩上,红红细细的嘴巴笑著几乎要咧到耳朵根,纽扣缝的眼睛像会说话一样,那样子好像在说:“你以为你搬家就能甩掉我?”冷冷的表情让程浩毛骨悚然。
海滩上没有人的视线停在熊娃娃身上,还是只有程浩,能看到它。
以为甩掉的噩梦再一次回来,并且日日夜夜纠缠着他。
程浩睁眼闭眼都无法摆脱它丑陋的身体,诡异的笑容。
终于,他病倒了,躺在床上难受得发着烧却嘿嘿笑了起来,嘲笑自己竟会被一个熊娃娃吓得魂不附体。但在下一秒,一个红色麻布包裹着的东西突然抚上他的额头,像长满茧的手在额上摩擦。程浩费力地睁开眼,瞳孔被那张挥之不去的丑陋的黑麻布所占满,熊娃娃站在他床头看着他。程浩惊叫着翻身起来,定眼再看,又什么都没有。
究竟是自己想得太多疑神疑鬼,还是真的有一只熊娃娃在监视他。
程浩所在的班级里组织了春游,是去海边烧烤,所有人都必须去。
当天,他坐在离海水远远的地方,那熊娃娃在不远处坐着。一个女生跑到他面前拉起他就跑:
“我们一块去玩水吧!”他跟着她跑还回过头望了望熊娃娃,它没有动,但却表情哀伤。
他们越玩越开心,离岸边越来越远,水已经过了脖子,程浩才刚惊觉自己不会游泳,头重脚轻地朝水里栽去。他呛了好多水,在最后一次抬头呼叫的时候看到熊娃娃飞过来就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醒来时是在家里的床上,程浩询问了妈妈才发现春游后自己是走回家的,根本没有发生淹水事件。
是记忆错乱了还是怎么回事?
程浩转过头,发现阳台上那只丑陋的熊娃娃两只耳朵被夹住晾在晾衣架上,身上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
“一直放在柜子里的娃娃怎么会湿透了丢在门口呢?”听到妈妈在碎碎念,交谈过后才明白了事情的由来。
弥留之际的奶奶还惦记着年幼的程浩,说梦到他未来会淹死在水里,非常不安。临走时把自己从小就一直带在身边的残旧的熊娃娃托付给妈妈,嘱咐不能丢要一直存放好。
那只熊娃娃是去世的奶奶,一直以来在他身边守护着他。他把晾干的熊娃娃拿回房间放在床头,眼泪一滴滴流了下来。
从这之后,程浩再也不靠近河边海边,奶奶这样努力地挽救他,他不能轻易死掉。
【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推荐阅读:
难忘那张“丑陋”的脸作文08-04
《中国人的教育智慧》读后感11-02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02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600字07-12
中国文化读本的读后感06-12
《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11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的读后感08-03
中国名著《西游记》的读后感06-11
《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10-28
初中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