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精选10篇)
1.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篇一
对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写作策略的看法
听,说,读,写是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不可缺少的四大技巧,可见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不可缺少的技能,写作训练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书面表达涉及到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一个方面太弱都会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写作训练给予重视和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较准确地表述与表达事情、观点和情感,交流思想和信息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基本构成
1. 单词书写和拼写能力; 2. 中英文间的对译能力; 3. 英语语言的思维能力; 4. 正确运用语法的能力; 5. 句型结构组织能力。
二、常用写作训练方法
(一)问答法
大部分学生拿到写作的题目往往觉得无话可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认真观察写作题目要求,我们不难发现题目要求中都有问题的提示,如果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就能够顺利写作任务,而且不会偏离主题。这些问题实际上给学生写作的一个铺垫和帮助。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围绕相关主体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激发语言潜能。问答写作训练法的关键是解答这三个问题: 1.谁提出问题?
问题的质量决定了写作的质量,所以问题所涵盖的内容和问题的句型是关键。程度比较低的学生提问很困难,开始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问,然后老师给关键疑问词,条件成熟后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2.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的类型很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只能提一些很大或简单的问题,不能针对主题。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有步骤的训练。可以有以下步骤: 1)提问比赛,陈列问题。2)问题分类,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类列在黑板上。3)选出最好的问题,去掉不好的问题。4)丰富句子结构,学会在问题中加入从句。
3.问题回答后如何处理?
问题回答好了后可以有几种处理方法。1)句子排序;2)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句子;3)用连词来连接句子。4)加开头句和结尾句,形成文章。
(二)情景图片法
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形象化加工。尤其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课内比较多的利用看图说话的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具体步骤:1)看图片说单词,单词可以是分类的出现,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分类列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们将这些单词进行配对分组造句,是很有效的写作练习。2)看图片写句子,选出最好的句子列在黑板上,让后进行排序练习。3)看一张图片写多个句子,相对较难,可以选择以小组形式完成。4)图片比较写话练习,给两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写出句子。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作文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纠错能力。培养学生纠错的能力很必要,开始可以互相检查,慢慢过度到自我检查纠错。初学者写英文作文、书信或科技论文时,最常犯的错误有三大类。第一类错误是一致关系错误。常见的一致关系错误有3大类:1)主语和谓语不一致。2)指代不一致。3)时态配合不一致。
第一类错误为单、复数错误。英语的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大类。每一个可数名词都有单、复数之分,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由于汉语名词本身没有单、复数的变化,因此,在初学者的作文中就常有much book,two day,many money之类语法错误。
第二类错误为时态错误。在初学者的作文中,时态错误多得不计其数。I see him yesterday.He come here this morning.第三类错误是拼写错误。
四、总结
英语写作能力的结构复杂,“写”作为英语语言能力构成的四大技巧之一,要和其他三个要素联系起来,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其他三个能力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但也有必要针对“写”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反思,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篇二
1 项目背景介绍
1.1 细菌培养与分离项目的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任务训练和技能实践, 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 系统构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体系, 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细菌培养与分离项目的功能定位
细菌接种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1.3 学生能力基础分析
本项目的教学对象是五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已学习部分专业基础课, 具备一些医学基本技能, 对未来职业岗位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既期望又感到紧张。
1.3.1 学习能力分析
我校招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是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并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学生,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 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之前学习了公共基础课程、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初步具备学习本项目的能力。
1.3.2 职业技能分析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微生物总论的部分内容并掌握了相关技能, 具有完成此项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1.3.3 情感态度分析
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上进心, 对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尚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1.4 项目实施条件
医学检验实训中心设施齐全, 分区合理, 为学生提供了医院微免室的全真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学校与多家医院保持持续而良好的合作关系, 方便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见习, 淮卫迪安医学检测中心更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获得了临床实践、见习的机会。
2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
2.1 学习目标设定
根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能力的调研结果, 确定本项目学习目标。
2.1.1 认知目标
(1) 了解培养基物理性状的分类; (2) 掌握培养基制备的流程、注意事项、细菌生长与繁殖的条件; (3) 掌握细菌接种、分离与培养的方法; (4) 掌握细菌接种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 掌握细菌的培养方法; (6) 学会观察细菌的生长现象。
2.1.2 能力目标
(1) 通过预习及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学习,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3) 通过师生互动,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实践操作,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
2.1.3 情感目标
(1)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 (2) 通过本项目,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3) 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2.2 学习任务描述
(1) 资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 在教师的帮助下为项目储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计划: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小组为单位, 制订合理的项目计划, 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分工。 (3) 决策: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任务的实施, 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 实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的实施,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并注重学生素质目标的达成。 (5) 检查: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检查, 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 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6) 评估: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总评对本次项目教学进行评价、总结。
2.3 学习内容组织 (见表1)
2.4 教学情境创设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职业教育理念, 根据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创设了以下情景: (1) 全真实训情景:无菌室、无菌台、培养箱等全真情景,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小组合作:创设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工作情境; (3) 角色互换:师生角色互换, 创新了传统的课堂情景。
2.5 教学资源准备 (见表2)
2.6 教学过程实施 (见表3)
2.7 教学设计评价
3.“民族教育”教学建议与案例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在小学1~3年级安排了民族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文化、衣食住行、风俗人情,感受祖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民族情感,并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大团结,从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二)内容结构
本专题通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成员、了解少数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服饰特点、饮食习惯、民族乐器、聚居区、建筑风格以及特色节日,初步感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体会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主题和内容要点具体见表1。
(三)编写特点
1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一小学民族教育选择学生易于接受并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少数民族服饰、饮食、乐器、建筑等,并融入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使用或改造民族文化,从小参与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活动中去,以增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2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民族教育活动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如歌曲、故事、儿歌、诗歌、游戏等形式,穿插在引题、总结部分,灵活多样,增强了教学的功能,学习过程生动活泼起来,实现与艺术精神沟通。
3注重设计体验性活动,根据学生对各类体验性活动有浓厚兴趣的特点,寓民族知识于教育活动之中,设计了“当少数民族聚居地导游”“对江西的少数民族建筑开展小考察”“动手做特色民族节日剪贴报”“学民族节日里的歌舞”“民族节日知识竞赛”活动,拓展民族教育的视野、时间和空间,体验性探究活动为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教学建议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特点,增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通过看有关少数民族的影视资料、图片,听少数民族的歌曲,从服饰上辨认少数民族等形式,宣传民族常识。可开展“采撷民族风光风俗”的系列教育活动:集一集——收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说一说——讲各民族的风俗礼节,谈身边的民族英雄:赛一赛——勾画未来少数民族的美景:做一做——制作版面介绍民族服饰、民族建筑。
2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等本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上网收集资料、进图书馆查阅材料、到社会做调查研究、走访身边少数民族家庭,并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以卓有成效的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
3注意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实现综合效益。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特色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10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猜想:你知道这个画面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吗?(课件出示泼水节图片)
教师小结: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及习俗,你想知道我国少数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欢度节日时有哪些风俗吗?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去领略一下精彩、独特的节日文化
3揭示课题:特色民族节日、
(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
1看一看。(课件演示少数民族欢庆节日时的热烈场面)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
2读一读。朗读课文“智慧泉”里的节日介绍。边读边思考:书中列举了哪些少数民族的什么节日习俗?(那达慕大会、火把节、歌婆节)
3学一学。(课件演示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有哪些习俗与我们汉族人民不同呢?(指导学生从课前收集到的美食佳肴、居住、服饰特点等方面谈)蒙古族有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什么意思?你能介绍一下那达慕的特点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4试一试。小组学习,选择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结合课文和资料研究,了解节日的时间和特点。
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特色节日呢?你了解这些节日的传说吗?各小组交流、汇报。(如火把节、歌婆节、三月街、达努节等)
(三)感知体验,活动延伸
1开展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收第到的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动手制作一份“特色民族节日”剪贴报,在全班展示交流。
2走进少数民族特色节日,学一学少数民族歌舞。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阿里郎》《青藏高原》等歌曲,学生戴头饰配合音乐体验节日的欢乐。
(四)思维冲浪,开拓视野
1“你说我答”民族知识竞赛,竞赛规则:由一个同学描述某个节日的风俗习惯,或出示某个民族的节日图像,指名或抢答,回答正确者为胜方。
2了解民族之最。(课件演示)
(五)总结全课,感情升华
4.案例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上 试题 篇四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10.0分,共50.0分)
第 1 题.案例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对案例进行采编。
A.√
B.×
答案: A
第 2 题.老师在讲课时,其中有一部分讲授,有一部分案例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形式之一。
A.√
B.×
答案: A
第 3 题.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成人教育培训中被广泛采用。
A.√
B.×
答案: A
第 4 题.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是案例教学的第四个环节。
A.√
B.×
答案: A
第 5 题.开展案例教学,可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
A.√
B.×
答案: A
第6题.案例的策划,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
A.√
B.×
答案: A
第 7 题.开展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A.√
B.×
答案: A
第8题.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成人教育培训中被广泛采用。
A.√
B.×
答案: A
第 9 题.老师在讲课时,其中有一部分讲授,有一部分案例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形式之一。
A.√
B.×
答案: A
第 10题.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案例为基础。
A.√
B.×
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0.0分,共50.0分)
第 1 题.下列内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是()。
A.加强教育法治建设
B.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
C.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
D.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
答案: D
第 2 题.“现场参观+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变形,这种形式的缺点是()。
A.占用时间较长
B.不利于讨论
C.妨碍学员独立思考问题
D.以上均错误
答案: A
第 3 题.2015年教育部的工作要求之一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即推进()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
A.“三通两平台”
B.“互联网+”
C.基础设施
D.以上均错误
答案: A
第 4 题.案例教学的环节不包括()。
A.案例的评估
B.案例的实施
C.案例的策划
D.必须亲自撰写案例
答案: D
第 5 题.()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A.人物
B.情节
C.案例
D.真实性
答案: C
第 6 题.我们说案例是一个故事,那么一个故事包含以下几方面因素:()。
A.时间、情节、冲突
B.时间、情节、人物
C.时间、情节、人物、冲突、意义
D.情节、人物、冲突
答案: C
第 7题.在选择案例主题时,应注意的一个原则是()。
A.案例必须有矛盾冲突
B.对案例要有详细把握
C.判断案例是否适用于教学对象
D.案例具有多角度切入性
答案: B
第8题.()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A.人物
B.情节
C.案例
D.真实性
答案: C
第 9 题.2015年教育部的工作要求之一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问题。
A.作风
B.“四风”
C.廉政
D.以上均错误
答案: B
第10 题.()是案例教学所要讨论的一个关键点。
A.情节
B.时间
C.人物
D.决策困境
5.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篇五
王海英(涞源县北石佛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祖国统一
本课的主题: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关键信息:
1、用多学科整合的方式来传授历史,如文学、朗诵等形式,突破学科界限。以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三篇《香港》《澳门》《台湾》为引子导入新课,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现历史学科的无穷魅力,让学生重新回到那段历史情节,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课堂行将结束时,让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2、以历史情节比较为培养学生比较和提炼、归纳能力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如:①通过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学生比较能力;②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学生提炼归纳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探究历史的心理。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因此以这种信息技术设置作为培养学生认知的载体,顺应了中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另外该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寻求身边的历史,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愿意主动接受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这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运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典故或历史情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当台朗诵优秀文学作品的技巧,声情并茂的再现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忧国忧民,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了解“合作学习”小组形式的开展应注意的方面,增强讨论辩论的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力争使学生知道: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领悟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说明它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充分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和历史挂图等学习资源,组织丰富多彩地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情趣盎然地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教学评价方式:
(1)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2)通过学生朗诵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可以加深理解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和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
(3)通过视频播放香港政权交接的一些课外资料,如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离开香港情景等,可以衬托出香港回归滚滚大潮是不可逆转的。
6.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篇六
回龙中学
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此次分析的课是我在东南片区教研磨课中教学的一堂课,以下是我的具体内容: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授的词汇主要是动物名称类的,谈论喜欢动物的原因,用why 和because 对话,涉及let’s ….句型。课型属于听说课。在课前先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唱一首英语歌曲,little tigers是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进课堂,期间还有pair work,group work,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互相对话。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上册书学过原因结果的英语知识之后,进一步地在本单元学习有关谈论动物喜好的知识。而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所授的知识点应该浅显易懂,不应该太难。本课时围绕着动物的词汇和why、because的句型展开。
词汇首当其冲,在学习词汇之后,句型的教授也应该把握重点,本课时的主要句型是Let’s see….first.Why do you like …? Because…..词汇的重点是关于动物的词汇和形容动物特征的形容词。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New words:tiger ,panda, lion , elephant, koalos, giraffe, ….(2)Questions and answers:Let’s see….first.Why do you like …? Because it’s they’re….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爱动物,爱生活,爱我们自己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重点词汇的发音,单复数形式的掌握。
(2)学会询问原因句型及其回答。
难点:
(1)动物单词单复数与代词的对应。
(2)喜欢与否与对应形容词的应用。教学策略与手段
(1)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初一的学生对有关询问因果的知识有些了解,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词汇的发音以及概念,却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的持续时间不长,需要老师设计令人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再有我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另一个学校的孩子,我还要准备客服学生“欺生”的心理。课前准备
为了活跃气氛,先播放接下来要教唱的英语歌曲,此时学生只是听,不唱。
告诉学生努力表现,我有神秘奖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教唱英语歌曲 little tigers 设计意图: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快融入到所教知识中去,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动物单词的教学作铺垫。
二、新课:
(1)媒体图片,教授学生新单词。tiger ,panda, lion , elephant, koalos, giraffe, ….,然后完成书1的活动1a.设计意图: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口语活动打下基础,有话可说。
(2)图片展示动物的同时,进行结对活动,学会提问:Why do you like …? 以及回答: Because it’s they’re….并让学生示范读,男女分角色读,全班分两大组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练句型前有足够的语言输入。目的是给学生创设半真实的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呈现新的句型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展示相应形容词,并教读。在结对活动之前,先让个别学生操练重点句型以作示范,以使全班同学都能理解并准确地操练新的语言点。
(3)教授学生形容词:fun ,interesting, scary ,smart ,cute ….设计意图:为了教会学生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来描述物品,使其语言更加丰富。
(4)任务1b
设计意图:完成听力,抓关键信息,不致于脱离课本。
(5)完成任务1c,自由编对话,在组内相互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好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多说
(6)展示表演:就小组活动的成果请同学展示,并及时给予点播
三、课堂小结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重点词汇,句型。使他们不至于很快遗忘。
(2)你有那些收获?请同学们谈谈。总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展示PPT图 “ 爱动物,爱人类”
四、课后作业
编一个谈论动物的对话
【板书设计】
7.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篇七
案例教学法 (case methods) 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环境中,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依据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设计了一个用于《软件工程》教学的案例和案例教学过程, 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门典型的计算机理论课,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常规教学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茫然感、无力感和厌倦感。笔者实践的班级是大二的一个混合选修班, 该课程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而开, 共54个课时。在前30个课时的教学中, 笔者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有学问”的人, 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 按部就班的根据教材逐章讲解, 刚开始凭借个人的讲台经验和课堂掌控力, 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勉强能消化所授知识, 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 难度的加深, 理论的堆积, 实践的脱离, 学生日益丧失了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沉闷, 普遍反映学不懂。于是, 笔者通过资料查询与研究, 决定在后24个课时的教学中转变角色, 改为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 即将传统教学方法改成案例教学法, 其首要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贯穿24个课时始终的案例。
二、案例设计
基本上,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 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如果视案例为事件, 那么一个事件要成为案例, 并进而成为课程开发的载体, 其充要条件有三个:其一, 真实性为运用基础, 案例取自于现实, 为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提供背景, 虚假的例子不仅背离现实, 导致形式主义, 也难以提供操作细节;其二, 案例要以问题为导向, 是蕴含疑难情境的表述;其三, 案例要以典型为依托, 是破解类似情境的映射。
笔者依照上述的三个充要条件设计的案例是“用软件工程方法学指导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该案例以现实中一个真实项目为基础;以项目开发技术书为导向, 项目开发计划书仿照真实事件编写, 是对待开发项目的整体描述和要求, 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工作内容、产品、任务分解、进度、关键问题、人员组织及分工、交付期限等;该项目的原型是一个现代的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小型软件工程项目, 包含当今最流行的面向对象编程和数据库技术, 具有典型代表性。
不过, 该案例涉及的计算机实际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小, 在设计应用于《软件工程》的教学案例时, 必须考虑实验、运行条件是否具备;复杂程度是否适于教学;教学知识点与工程实际的对应与如何逐步演化。所以有必要依据上述方面的顾虑进行整体的修改。
三、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教学的宗旨在于, 通过编选的具有真实的、完整的、典型的、启发的教学事件和故事, 让学生参与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 进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依照该宗旨, 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要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因此该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如下:
首先, 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4个彼此独立的开发组, 每组再细分成5个小组:A.需求分析小组、B.面向对象分析小组、C.面向对象设计小组、D.编码小组和E.测试小组, 笔者根据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来指定每个学生在项目中的角色, 教师是总的项目负责人。
第二步, 由项目负责人制定详细的项目开发计划, 以专业的文档格式打印成档案分发到每位组员手中, 以示正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计划加以解说, 并明确每位组员的工作任务。即要求每个开发组在项目开发期间生成一组完整的文档, 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系统实现方案、测试计划, 其中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又细分为可行性需求分析、数据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这里一定要注意掌控文档的上交时间, 如果放到期末一起上交, 难免出现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 若在整个项目期间阶段性上交部分文档, 又会出现学生中途歇气, 事不关己的情况, 而且这也不符合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文档本就应该随着各阶段的循环不断完善的。所以, 笔者要求学生先在规定的阶段任务时间内上交阶段文档, 期末上交最终完善的完整文档。
第三步, 教师充当用户及领域专家, 与开发组的成员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由开发人员主导, 教师暗中辅之;交流方式可以是提问回答、填表格等任意形式;交流目的是为了完成需求分析。
第四步, 按喷泉模型循环指导该软件的开发和各阶段相应文档的生成。指导软件的开发时密切联系教材, 力求做到有根有据, 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文档的生成时, 先给出样板格式, 并适当举例, 甚至让学生浏览一遍完整的样板, 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步, 将他们的成果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中来, 并且仿照软件开发公司, 评定“年度最佳学员”, 以分数做奖励。
四、实践分析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实践进行分析:
一是教师的案例布置。在案例教学前, 教师首先要布置案例, 介绍案例的主要背景和内容 (或发给案例材料) , 提示准备和讨论的内容及要求。这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开头,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应该注意案例模仿的真实性, 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身份置换感, 例如上述案例就将学生身份置换成开发人员, 教师置换成项目经理, 这样趣味性的突然增长, 学生的兴趣也就提了起来。
二是师生的课堂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师生间的讨沦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教师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 地位平等;一种是师生间的讨教式讨论, 可采用推荐代表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发言。同学间的讨论则是分组讨论。由于时间紧、发言多, 教师必须强调突出重点和质量, 把握节奏。
三是教师的讲评。每次课结束前十分钟, 教师对本次的课堂讨论或是课堂案例分析进行点评总结, 学生往往会很认真的倾听, 主动做笔记, 联系到教材时, 表现出理解或是茅塞顿开。所以教师针对每次课堂案例讨论分析的点评总结十分重要, 这不仅可以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 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原理的理解, 明确正确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在点评总结时要强调针对性, 针对某个学生的某种行径点评。
五、总结
案例教学实质上属于研究性学习, 能变被动为主动, 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显示, 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学习兴趣, 进而更有效地学到知识。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 是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 尽管这部分知识不够系统全面, 但足够学生用于处理解决类似学习情境中的现实问题, 并且能引导学生从基本或是部分知识出发, 主动地探索整个学科的知识。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等问题, 在分析案例教学法基础上, 本文结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依据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设计了一个用于《软件工程》教学的案例和案例教学过程, 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软件工程
参考文献
[1]袁晔: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2) :38-42.
[2]冯冈平:案例教学的角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1) :95-96
[3]唐远新 孙晓华 高峻等:计算机专业课案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信息技术, 2009 (8) :40-42
[4]李斌: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 2007 (3) :119-121
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13
“综合与实践”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中新增设的一个教学内容。“综合与实践”的核心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在课堂的自主研究与观察、讨论与思考、推理与验证的过程,学习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抽象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线,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导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展现自己的成果等,使整个课堂能够延续下去。但是近年来,课程综合与实践在我国实施力度不大,可借鉴经验不多,在多数的课堂中也是形式多于实践,不能发挥出“综合与实践”本身的作用。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与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整个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更适合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而小学数学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在一些课程中需要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的经验、大自然中的科学、道德精神和一些基本常识。学生在了解这些后才能对课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课程与生活相结合,从而对一些题目有了创新与应用。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案例与学生研究,从而达到从根本上理解的目的。
小学数学的特点在于与实际事物相结合,科学地选择教学和实践内容,注重实际应用,把着眼点放在综合与实践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现实,便于学生学习和实践。选择合理的内容和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其固有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能应用到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比如,在一些数学案例中就会有两辆汽车相对而行的问题、有两同学约定时间见面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拿着做的简易模型进行课堂简便模拟等等,让学生在脑子中有着实物的思考,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些相关的问题上,进行自行研究,将生活运用于知识,既学习了知识又在生活中增加了经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更深的印象对学的东西,更愿意去接受去探知。综合性在于多个学科相结合,从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案例的练习。
在教学课堂上,“综合与实践”要相互结合,在综合教学后,要进行实践的体会,在课堂中让学生在了解了基本的内容后,进行小组讨论,亲身体验自主课堂的魅力,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感兴趣,更有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一些对于球的表面积、周长的计算中,一些学生在思想中模拟不出球的形状,教师在此处就应该做一个球的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教师在此处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又对学生了解知识有着重大的帮助。“综合与实践”相结合后,方能显示出它的成就。
二、“综合与实践”课堂的策略
(一)“综合与实践”的案例研究
现在的学习中更加注重了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性,注重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创新思维意识,找到自己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把实际教学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教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数学学习意识,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重要的内容不算太多,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后,对一些常识、物理知识有所了解,对世界的新奇性有所期待,比如,在二年级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放一些建筑物、世界著名景物的幻灯片,让学生的兴趣提到一个顶峰,毕竟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世界还是充满着新奇与兴趣的,教师投其所好,收获会颇丰。当然在此幻灯片中,教师也要讲述一些关于几何模型的相关知识,建筑物的对称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新课标的出现,只在形式上有所体现,而不具体实施,否则,既浪费了时间,效果也会甚微。
在设计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明白学生的兴趣点,投其所好,不能只是一味地依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切实地结合好学生的相关兴趣特点。在小学教育中,正是发掘学生兴趣爱好的时候,大多数的天才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掘的,所以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数学有兴趣,对于一些数学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不应该放弃他们,而是在设计案例的时候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从而引发其创造兴趣。教师也应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思想观与价值观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区别进行教育,不可混淆,遵守层次性原则。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要注重激发出学生兴趣爱好,先让他们爱上数学,而高年级的学生,就要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当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研究,把“综合与实践”发挥得淋漓尽致,才是新课标的体现。
(二)课堂策略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很重要,但课堂策略也相当重要,但这需要教师因课堂而论,当然,这也是新课标实施好坏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的时候,要注重与时代进步相结合,而不是只为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数学教学中,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运用到课堂中,经过融会贯通,融入到学生思想中。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测量建筑高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论述和核心部分的讲述,当然,其中可以穿插一些因为建筑物的量测问题出现事故的问题,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还对道德问题进行了了解,让他们懂得认真负责的态度,然后,就是小组进行讨论,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进行自主讨论,讨论后,教师要对此相关问题进行案例研究,出几道相关性大的数学题,可自行讨论。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在此次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这才能让学生对此相关问题彻底消化。教师在此起着主导与评价的作用,与学生共进退。
参考文献:
[1] 冯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2(26).
[2] 周志云,吴治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3).
9.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篇九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学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课程是()的生态系统,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4、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话题要贴近(),密切联系学生的()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5、阅读教学过程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乃至()的目标都()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整体提高 螺旋上升
3、动态生成 教师-教材-学生 学生
4、生活 经验世界
5、教师 学生 文本
6、不会 二维 三维 交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各3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各3分)
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2分)(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3分)
2、答题要点:(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2分)(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2分)(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分)(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具有启发性;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建构知识;
3、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促进语言的发展;
4、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个要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2)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3)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重视团体的合作。(4)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各3分)
2、答题要点:
优点:(1)多元解读文本内涵。(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各4分)不足: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4分)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 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生看画面)师:景色美不美?
生:美。(异口同声地说)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2、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贴在下边好!生:贴在题目旁边。生:„„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学生依次领读词语)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人文内涵 多元 熏陶感染 价值取向
2、实践性很强 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简笔画 演示 电教媒体
4、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5、学生
6、感受 理解 欣赏 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的目标叙写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每点1.5分)
2、“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3分)举例略(3分)
3、(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各3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2分)(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3分)(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3分)
2、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2分)(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分)(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2分)(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略(视其效果酌情给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各4分)
2、答题要点:
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各4分)《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三
一、填空题(20分)
1、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3、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地训练。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中年级侧重(),高年级侧重()。
5、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最后要注意()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和(),也可加强教学的()与教学效果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探究学习
2、“三维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2、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
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
2、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片段:
师:作为有志于大熊猫保护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呢?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广告。屏幕出示: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申遗美好愿望或设计一则保护大熊猫的公益广告。师:有困难吗?老师举个例子。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主题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生:我写了三条:第一条: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第二条,保护大自然,让大熊猫快乐地生活。第三条是,别让“活化石”成为博物馆的标本。师:哇,太棒了,一下子就来了个高产作家!(笑)
生: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熊猫走了,没有再回的时候。师:哈哈,当代朱自清!(笑,掌声)生:保护大熊猫,为中国添一份荣耀!师:掷地有声!(掌声)生:等到大熊猫灭绝的时候,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它的模样? 师:诗一般的语言。
生:茂密箭竹,绵绵白云,清清泉水,可爱熊猫„„ 师:一幅画!一首诗!当代小诗人。
生:老师,我还有一条。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成功成为新的遗憾。师:成功?这个怎么说?我帮你改一下好吗?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
生: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掌声)生:老师,我这个是一幅画,大熊猫妈妈对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吃早餐!”(笑,掌声)
师:哈哈,真好!老师忽然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广告创意。广告画面是:大熊猫妈妈对着小溪对面竹林里的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喝早茶!(笑)然后响起背景音乐:(教师用新近流行的网络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唱道)亲爱的,你慢慢来,穿过竹林来喝小溪水„„(全场笑声,掌声,气氛热烈)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2、自主 合作 探究
3、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日常生活中 全方位多角度
4、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5、刻画动词 何种结果 用词用语 层次性 区分度 可操作性 可测度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2、“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各2分)
2、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每小点1.5分)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每个要点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合作学习不等同小组学习,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2分)(2)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培养目标。(2分)(3)合作学 7习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2分)(4)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后的合作交流。(2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评价要点:
(1)目标全面;(2)重视兴趣激发;(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指导得法。(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表个性化阅读感受;(3)自主不等于自流,当学生的认识偏离文本教育价值时,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各4分)
2、答题要点:
(1)评价具有激励性;(2)评价具有针对性;(3)评价具有启发性;(4)教师评价语言生动、幽默。(每个要点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四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
3、识字是()和()的基础,是()的教学重点。
4、《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和()。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等教育资源。
6、(),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2、课堂即时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3、“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2、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2、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 阅读习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2、识字 说好普通话 阅读
3、阅读 写作 1-2年级
4、参与意识 情意态度 交际情境 交际任务
5、活动 学校 家庭 社区
6、清晰明确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
2、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各2分)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6分)
3、它们的不同点是:“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能很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3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3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2分)(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2分)(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2分)(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2分)
2、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2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分)(4)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2分)(5)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1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评价要点:
(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活动,重视参与;(2)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4)目标全面、落实;(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2)两种设计都重 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各3分)
2、答题要点:
不同之处:(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各2分)
启示:(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2)作文教学生活化(各3分)《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五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
2、《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与(),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和(),发展()。
3、课堂即时评价对()、()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积累素材。
4、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和()两大类。
5、“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祖国语文,丰富(),培养(),发展思维。”
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 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融式目标
2、自主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2、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
3、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2、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拼音“z c 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2、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
活动一: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观赏,与环境互动,自然地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的愿望。
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画,请小组里的伙伴对自己的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活动三:教师出示自己的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针对介绍和绘画作品提建议,为学生提供交际案例,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把话说完整,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价。
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推荐参加班级画展,为了本组的画能被选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想办法说好推荐的理由,说服其他组的同学,其他组里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活动五:请获奖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上台领奖,其余学生当好小记者,采访获奖的同学,让他们谈谈获奖时的感受、创作的过程等。
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全体学生 基本的语文素养
2、倾听 表达 交流 人际沟通 社会交往 合作精神
3、调控教学 激励学生 终结评价
4、有形资源 无形资源
5、理解和运用 语言的积累 语感
6、原有的经验 新旧知识经验间 建构 主体已有的经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融式目标是指在每一点目标中实现二维乃至三维交融,而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明显提示语的目标叙写方式。
2、“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分)
2、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每点3分)
3、(1)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2分)(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 12 究过程。(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2分)
2、答题要点:(1)不认同这种观点。(2分)(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2分)(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2分)(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1)准确把握拼音教学的“标高”;(2)采用直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3)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4)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认读实践的有效性。(各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评述要点: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各3分)
2、答题要点:
10.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篇十
现在的英语学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了,现在我就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t is raining!3a中的阅读来做个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着“天气”这个话题,通过对我们常见的天气类型来学习他们的英语表达,并复习了上单元的现在进行时态。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阅读部分所涉及的新单词和词组。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
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德育情感目标:增强实际交际能力,会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法、句型和词汇进行交流。
(2)对文章的听讲理解能力及短语的理解能力。
(3)翻译文章时的语言组织能力。
5、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任务教学法
班班通,教材
6、教学形式:任务型教学,小组活动。
三、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
1、热身
设计思路:通过给学生战士多彩的图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2、导入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来激发他们谈论在某种天气情况下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情。
3、听短文并浏览课文
设计思路: 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边听边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另外,通过有目的的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掌握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内容。
4、精读
设计思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5、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的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文章中的难点及重点进行提问和讨论。
6、复述短文
设计思路:这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短文的一个好的方法,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
四、教学反思
针对上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反思:
1、小组活动室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竞争又有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共同进步!
2、学生通过一遍遍的阅读,自己真正掌握了短文内容,培养了阅读与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08-01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07-1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的教学案例10-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08-04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1-18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1-23
12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融合教学案例08-2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