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2024-10-07

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共10篇)(共10篇)

1.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一

六年级数学第一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7课时。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6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5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5课时 数学与体育: 3课时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3课时 第五单元统计: 6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3课时 生活中的数: 2课时 第一周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 课时数:五课时 主备人:牟瑞霞 参备人:秦令强 备课时间:、8、20 上课时间:8、25-- 8、27 第一单元 圆的周长和面积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常见的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球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2~22.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和扇形统计图,对称图形。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知道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四.本单元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2.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3.教学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五.本单元的教学课时 13课时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1)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引导发现式. 问题教学法、协作交流式 媒体应用:剪刀、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比较平面图形的不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6种平面图形。) 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在平面上由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称做“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曲线图形――圆。(板书:圆) (二)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1、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过渡:同学们想知道的只是老师把它加以整理就会变成了今天的自学提示。只要我们在本节课中积极动脑,认真探索,都会一一弄明白的。) 2、设疑自探。(出示自探提示) (1)什么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是怎样规定的? (2)如何确定圆心? (3)什么是圆的直径?圆的直径是怎样规定的? 3、给学生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探究,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二、解疑合探 画圆,初步感知圆、认识圆 1、初次画圆,了解画圆方法“定点,定长”,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学生初次画圆 你觉得怎样能画出一个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用圆规画任意大小的圆。) 学生拿出教师准备好的圆规,师生一起了解圆规各部分的作用。 试着用圆规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思考“怎样能把这个圆画的很圆呢”? 请画圆画的很标准的学生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用圆规画圆一要注意圆规针尖固定好不能乱动,即“定点”,二要注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即“定长”(板书:定点、定长) (2)教师板画圆,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板画圆。 引导学生观察:画圆时的这个“定点”就是圆的“圆心(板书:圆心),也就是圆的中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O)而圆规两脚之间不变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板书:半径),为了能让大家清楚的看出来,老师把半径画下来(师板画半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半径的特点。) 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r) 在圆中还有一条特殊的线段,老师也把它画下来(板画直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直径的特点。) 小结:“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书:直径,d) 三、质 疑 再 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说

2.五年级语文培优安排(第一周) 篇二

(第一周)

第一组课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的主要教学目标为:阅读教学、口语交际

教学、习作教学等。第一组课文专题为:西部风情包括:1.草原、2*

丝绸之路、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

一、回顾

拓展一”。第一组的课文主要是告诉学生祖国西部的神奇、西部独特的风情。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了解西部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

刻的句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和写话、阅读能力等。

学情分析:

我校培训处的学生基础应该不是很好。所以应该紧紧抓住他们的弱点。五年级

语文的学习重点主要是习作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五年级的写字和识字

已经不是教学主要目标,仅仅是积累和运用新词。五年级的语文阅读量已经较

大。大量的阅读学生必须会理解、分析。而他们又没有掌握这些,因此必须去

传授给他们。学校的老师因为学生太多不可能一一进行照顾。以至于一部分学

生逐渐落后。阅读和习作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将它们分开进行学习;

应将其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会解释词的意思。

2.熟练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3.能够掌握出现的语法修辞。

4.能将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作文教学。

教学重点:语法修辞、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字词的积累、作文教学。

课时安排: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单元主题点拨

师:同学们第一组的课文主要是介绍祖国西部风情和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美丽的西部有:高原、雪山、草原、隔壁„„西部是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关于西部的事情?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在学习本组课文过程中要认真的进行学习。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并且尝试将其应用于我们的习作。

二、生字词“修炼”

将本组所有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包括近义词、反义词等。这里可结合“点拨”进行教学。

1.草原(1)词语解释:绿毯:绿色的毯子。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低吟:本文指低声朗诵。襟飘带舞:本文指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马蹄:本文指马的蹄子。礼貌: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羞涩:指有点难为情的样子。摔跤:指摔倒在地上。偏西:本文指太阳快要落山了。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2)近义词:热闹—喧闹响亮—洪亮迂回—曲折飞驰—疾驶拘束—拘谨明朗—晴朗洒脱—潇洒(3)反义词:团结—分裂拘束—随便热闹—冷清明朗—阴沉

2.丝绸之路(1)词语解释:矗立:高耸的立着。戎装:军装。守候:本文指等待的意思。鸵鸟:本文指鸟类中最大的鸟,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带。匕首:本文指短剑之类的兵器。芝麻: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种子可以吃,也可以榨香油。(2)近义词 矗立—耸立欢呼—欢跃迅疾—迅速典雅—高雅繁荣—繁华隐约—模糊艰险—艰难(3)反义词:鲜艳—素净伟大—渺小

3.白杨(1)词语解释:戈壁:文中指地面被粗沙、砾石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清晰:清楚。昏黄一体:这里指狂风卷起的黄沙弥漫在天地间、混成一体。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大伞:指文中的白杨树。抚摸:用手轻轻的接触并慢慢地来回移动。介绍:文中指使了解或熟悉。陷入:深深地沉浸在(某种状况或思想活动中),文中指爸爸在思考问题。(2)近义词:清晰—清楚粗壮—健壮争论—讨论坚强—顽强沉思—深思柔弱—软弱(3)反义词:清晰—模糊坚强—软弱严肃—活泼动摇—坚定粗壮—细小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词语解释: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颜色,非常素洁。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不翼而飞: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废寝忘食:形容勤奋专心。(2)近义词:提供—供应实验—试验威胁—威逼凝固—凝结贯通—畅通妖娆—妖艳轮番—轮流(3)反义词:复杂—简单坚硬—柔软融化—冻结进攻—撤退

第二课时

一、课文的写作特色

对全组课文的重点进行点拨;再一个就是句式、结构和修辞的讲解。一定要进行句式的专项演练。课本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1草原

本文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主要用静态描写了展示了草原的景美,用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有静有洞,文章生动感人。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草原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汗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歌颂了大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

2.丝绸之路

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描写及回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景,使我们了解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白杨

本文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最

后由树而想到人,托物言志,借树喻人,爸爸希望子女像小白杨一样,坚强地迎着风沙成长。

先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使物与人、人与物两者相融相汇,从而使文章收到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本文通过描写青藏铁路筑路大军以科技攻关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的事迹,歌颂了筑路大军的智慧与力量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作文教学

第一组的作文是应用文的写作。讲述如何写信?信的具体格式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提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相应的材料进行讲解。利用范文进行分析。“通才习作”

第三课时

阅读教学

五年级学生应该加大他们的阅读量。我校可以安排阅读专题,并且配上相应的练习题。结合各种资源进行阅读的专项训练。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决不可盲目进行。本次课时安排为环境保护阅读训练。“点拨”:P9P23“通才试卷”

备注:材料准备。

语文组

3.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三

一、二人复述:

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我检测: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Sānniánwǔzǎiqíhuāyìcǎozhìzhībùlǐzìshēngzìmièqīngpēndàyǚ

()()()()()

Bǐngzhúyèyóuruòbùjīnfēngpānshāngānshèwǔmèi

()()()()()

2、我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

3、我会背写古诗两首。

4、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时间:主备:参备:序号:1-小结-1

5、我掌握了一些句试:

6、我还学到了一些写作方法:

7、我会解词释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耕织:_________

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篱:___________

三、互相检查评价

四、教师点拨

五、课堂小结

我又收获了:

我还有一些不明白的:

我本节课的表现:

今后努力方向:

学习小结:(谈收获和困惑)

4.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题,第63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学习求未知加数的算式,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法作准备。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用具:礼盒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礼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2格。

二、观察探索,积极思考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

谈话:刚才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板书:8+()=10

谈话:这个()里为什么没有数?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里的数填上。(板书:求未知加数)

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里可以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应填2?

小组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所以()里填2。

教师评价

三、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看书上的题目。明确要求:先画够10个圆形,再填。

学生独立画图填空。

2、做“想想做做”第2题,信鸽送信

谈话;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同学们慧眼解决。在书上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挂图出示:“小兔拔萝卜“题目,让学生独立在方框里填数,指名报数,然后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5.六年级语文匆匆导学案及反思 篇五

第2课匆匆课

型:新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主备人:

核:六年级组

教:学

案教

一、预习检验,我来夺冠

1、给带点的字注音:凝然

头涔涔

泪潸潸

徘徊

薄雾

尽管

2、看拼音写词语:nuó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líng

chìluǒ

luǒ

3、比一比,再组词。掩()

裸()

凝()

淹()

棵()

疑()

俺()

棵()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燕

4、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徘徊——

空虚——

5、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徘徊——

空虚——

二、美文美读,由我做主

1、开火车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

3、互相评议、挑战。

4、读后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三、入情入境,心心相印

1、这篇告诉我们什么?

2、分段解读文本: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3、在读书中你对哪些内容挺喜欢?有收获要跟大家交流。还有些什么问题想提出来讨论?出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作者在这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4)、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5)、体会“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的含义。(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四、感悟品评,魅力无穷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这篇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体会写法。

3、拓展共享:收集展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诗词、故事。

3、谈合作学习时的感受与收获(这一环节由展示组随机点号确定回答)

4、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五、仿写练笔,随心所欲

1、展示组朗读自己的读后感,互动评议、教师相机板书,梳理多元话题。

2、阅读组谈学完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3、学生书写

六、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1、问题大比拼。填空。(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这句话作者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

你能仿照上一段话的写法也来写写吗?试试!

(2)()了,有再()的时候;()了,有再()的时候;(),有再()的时候。

也可以在充分理解些写法的基础上,自由创作一段话。

2、展示成果,构建高地:展示收获(随机点每组的某号)

3、激情回放,总结升华:展示组组长总结。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3、多媒体。

4、完成字词的自学。

5、完成学案中的二、三中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受文字美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理解文本。第二课时

一、质疑拓展,解决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交流合作体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学习本课的感受交流,共享提高。

三、总结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把“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始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我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伙伴,最大限度开放了学习的内容、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由于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创设了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学习效果好。

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几乎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都是以读为主,学生在品词析句时,把重点的词句提出来,谈感受。从读的形式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读、评读、诵读、小组合作读等。

学生在交流中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时间匆匆的流逝,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悟,有通过背一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结合查阅的课外资料来读,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都有事做。

6.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预习学案 篇六

1.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3.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7.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七

导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学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导学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导学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和孟子的生平事迹。

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惟缴汝学弈鸿鹄盘盂专心致志沧沧凉凉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见两小儿辩斗而日中时远也()

孔子不能决也()及其日中如探汤()

三、我知道。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孟子》记录了孟子。《两小儿辩日》选自,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辩日”是指。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一人,,。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

四、我不懂。

预习完课文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准备交流。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课标第一网

(1)对照注释弄明白《学弈》每一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2)用两个成语形容这两个学下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表现。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2.小组内探究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一、我能行。

1.《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能。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的理解是:。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汝多知乎?

三、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主题学习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1.自读《点亮心上那盏灯》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文中向我们描述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是谁点亮了我心上的那盏灯?哪个故事让你最受感动?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3.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诵读。

课后作业

1.背诵两篇文言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初远凉初近热

8.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八

明白真相体会真情

师: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

生:没有。

师: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枯蔫焦黄”这个词语,说明马草放了很长时间了。

师:会多长呢?

生:从“我”卖给他的第一天起。

师:是啊,从那一天起,马草就堆在那里,天长日久,枯黄了。

生:我注意到了“一堆”这个词。这个词说明马草很多,也说明青年收下了“我”的很多马草。

师: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他对“我”的关心。他愿意帮助“我”,让“我”有书看。

生:我注意到了破折号。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意思,强调那马草是“我”卖给青年的。

师:是啊。“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生:心里非常感激。

师:这就是“我”要强调“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的用心。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生:“我”看到了青年“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的情景。

生:听到了青年冲里屋喊的声音:“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生:看到了碧云茫然的眼睛。

生:看到了青年“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的情景。

生:看到了青年乐于助人、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感激。感谢他给“我”看书的机会。

生:惭愧,那么长时间没有能够发现秘密。

9.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九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谁能预测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2、出示课题: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成果。

(1)生字:戒、寡、祟、

(2)词语:搭救、作祟、觉醒、寡不敌众、几次三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

(3)让学生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话)

三、指导分段。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以怎样分段?

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10.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 篇十

主备人:张辉参备人:吕峰审批人:使用时间:3月8日

第一周巩固作业(桃花源记)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落英:

3、甚异之。异:

4、豁然开朗。豁然:

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然:

8、问所从来,具答之。具: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绝境:

10、处处志之。志:

11、寻向所志。寻:向:志:

12、闻之,欣然规往。欣然:规:

13、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津:

二、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翻译: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翻译: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

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是:

2、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3、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是:

4、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5、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7、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8、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9、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10、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11、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

12、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14、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四方台一中八语文周作业编号:2yw 001编写时间:3月6日班级:组号:学生姓名:

1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16、作者为什么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17、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18、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1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20、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落英缤纷:

21、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四、习题精选:

(一)2008年吉林省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

分)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

分)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08年鸡西市阅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属:要: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4、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08年湛江市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0题。

1、解释词语。(4分)(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3)处处志之志:(4)欣然规往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3、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分)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维护知识下一篇:市场分析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