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意境

2024-08-28

论教学意境(共12篇)

1.论教学意境 篇一

论杜牧诗歌的音画意境

(商丘医学专科学校 葛黎明)

摘要:晚唐诗人杜牧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感觉,把握审美对象的声色形态等状貌,创造多姿多彩的音画意境,引发读者的美感享受,成为诗人风格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杜牧诗歌五官五觉音画意境

诗歌以精炼形象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饱含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感情,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这种文学体裁在古代是中华民族光芒四射的瑰宝,中国古代诗歌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名诗如潮,不仅有深度和广度,题材和创作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成熟化。对古代诗歌的品读与欣赏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国人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到内化的作用。

古人常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合”《存余堂诗话》。何为意境?大概是指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物境互相交汇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话或者一句诗造成的境界。前人有“五官出五觉,五觉出文章”的说法,也就是说如何运用语言书写文字符号,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感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功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声色形态等状貌,引发读者的美感享受,成为诗人的别具匠心的重要标志。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代,但是从文宗大和、开成以后的七八十年,史称晚唐时期,这时期随国势的衰微动荡,诗坛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也是唐诗的余霞晚照时期,此时,晚唐诗人杜牧倡导“文以意为主”的文论,并擅长诗文,诗风豪爽清丽。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有为了区别李白和杜甫,称杜牧和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杜牧的诗歌创作以情动人,特别是诗人妙笔生花创造的美好音画意境千百年来让无数读者流连忘返。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这首诗从唐玄宗“安史之乱”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之中,摄取一个“渔阳探使回”的典型场面,描绘唐玄宗派使者以赐柑为名打探虚实,结果使者受安禄山的贿赂,回来后盛赞安的忠心,玄宗便高枕无忧,诗人颇具匠心地用了“绿树起黄埃”的视觉效果,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会长安的情景,探使快马加鞭扬起的滚滚黄尘,让读者联想到迷人耳目的烟雾,又是即将爆发的叛乱风云的象征。霓裳舞曲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最爱的歌舞,在京都一带最为流行,此时诗人用极度夸张的听觉艺术手法,制造一曲霓裳的轻歌曼舞能达到千峰之上,并且能够舞破中原,将唐玄宗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的淋漓尽致。皇宫歌舞之乐,和城外的轻骑扬尘,两相对比把强烈的讽刺意义含蓄出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诗人把握住了江南的景物特征,那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画面,立体且富有层次,尤其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更是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点染出迷人的江南生动艳丽明朗的意境,黄莺在歌唱,丛丛绿树衬托出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迎风摆动招展,那红与绿色彩的映衬,高山低水的映衬,村庄城市的映衬,动与静的映衬,声色的映衬,晴雨的映衬,不仅让读者对产生由衷的又快和喜悦,对江南春天的联想和想象也显得悦目赏心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齐安郡后池绝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擒表五色,贵在时见”并且列举出大量的实例,如:“《雅》咏棠花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杜牧这首绝句深得刘勰之妙,把多种色彩点燃成协调丰富方的画面。如“绿锦池”“浴红衣.”红绿相配,色彩明艳方显的生机盎然。同时又通过浮萍,菱、池水、莺、蔷薇等景物暗示出出水的菱叶子和平面的浮萍是翠绿的颜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的,初夏的蔷薇花多半是黄白亮色,这样就形成了两层清晰地静物画面,菱叶浮萍和黄鸟白花似乎单调朴素,此时诗人用红衣鸳鸯为画面意境突出光彩,不愧是醒目的点睛之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也红红于二月--------《山行》

沿着淡灰色的幽斜小路而行,悠悠白云在天空飘荡,抬头看见郁郁葱葱的青山,此时此地,诗人驰骋遐思,看到满山的枫叶流丹竟然感觉到燃烧似火的枫林竟然比春天的红花更热烈更可爱更明艳。

同样是夕阳晚照,李商隐诗中流露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的悲凉,而和他同时代的杜牧却用清丽的辞彩描绘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物画面,营造出高远飘逸的音画艺术意境。

诗歌之美全在于对意境的审美领悟,读者的领悟不是被动的接受,要用联想和想象等多种审美方法深化和扩展诗歌意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联想使读者用自己具有的文化知识生活体验把诗歌中的词汇、色彩、线条加以还原,把深蕴的旨趣挖掘出来得到艺术体验。想象是对是诗歌的艺术形象或者意境进行复现充实。所以,一个高明的诗人必须对生活保持精细敏锐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能力,并把它们浓缩在有限的诗行才能创造不朽的艺术。

晚唐诗人杜牧,善于把自己的独到感受融于诗句,启发读者的“五官”“五觉”,尤其是“五觉”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视觉、听觉的审美感觉,形成深沉与犀利、刚阔与旖旎风情交杂的音画意境,成为诗人风格的重要标志。

葛黎明:商丘医学专科学校副教授

邮编:476100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北海路商丘医学专科学校

2.论教学意境 篇二

一、古诗词的意境和重要性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的艺术境界, 是情与景的统一。古诗词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景抒情, 诗人通过描绘客观景象, 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让读者通过想象受到感染。以人教版教材中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写送别古人的情感, 但没有写依依惜别、也没有写分别后的思念, 却通过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 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 诗人怅然若失, 字面上句句写景, 意境上却句句抒情, 可谓古诗词意境感悟的经典之作。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课程中古诗词比重很大, 这些古诗词以极其精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创设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 学习古诗词离不开对意境的学习,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一般来说, 诗像不像诗, 有没有意蕴, 有没有诗味, 主要看意境。由文字到诗歌, 实际上就是对意境的创造过程。小学生知识面窄, 缺乏文学基础和社会阅历, 古诗词又极具概括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小学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熏陶学生对美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来带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既然古诗词的意境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呢?大体来说, 离不开对意境的导入, 离不开对字、词、句的理解, 对写作背景的分析和与作者风格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理解字、词、句, 写作背景的分析, 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教师还应对学生加以引导, 为学生勾画出作者创作时的处境, 将学生带入作者的世界,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 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1.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出画面。

小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有待开发,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难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意境的切入。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学生能够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去。通过鼓励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 并在诵读古诗词时, 借助音乐营造氛围, 创造意境, 引发学生对诗歌作品意境的感受。

2. 抓住重点字、词、句感受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炼, 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往往通过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3.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创作背景, 诗人表达的意境也离不开写作背景。以人教版教材中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感受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 才可能进入这首诗的意境。学习这首诗前, 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查找陆游的生平事迹, 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 当时南宋国土大半落入外敌之手, 中原人民身受外族奴役, 生灵涂炭。作者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毕生的愿望, 但是临终还未能实现, 因而感到悲痛, 才会写下这首悲怆的诗歌。由此可见, 对写作背景的了解,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4.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意境是复杂多样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解意境。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写作的诗词风格也不相同, 例如李白的诗, 辛弃疾的词, 往往雄伟、粗犷, 给人以振奋的精神力量。王维的诗, 李清照的词往往阴柔、委婉, 往往给人美的享受和精神。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紧挨着的两首诗《望庐山瀑布》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境截然不同。《望庐山瀑布》描绘的是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 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的是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 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这两篇文章分别出自李白和王维, 这与他们的写作风格是一致的。通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了解,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3.论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审美意境 篇三

一、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意识

教育的目的、规律、原则;教学的环節、方法、设计等,是一个纷繁的教育学科体系,怎样把握,捕捉鲜活的一面,搜寻保持教学始终充满生机的方法,那就是——审美。

美的形态万千,审美教学亦在其中。比如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美的享受尽在自然之中。正如孔子所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美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如何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要有审美的眼光,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能力,文化底蕴也必不可少。艺术美存在艺术作品中,是艺术家们按照一定的指引创造而得给人以深的感染力,英语教学中给我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语言艺术美。而对于艺术美我们又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正确引导。

二、英语教学中的审美体现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是一个媒介,使师生传递知识、交流知识,也拓展知识,审美教学之中,教师则是“立美”主体,学生是“审美”主体,教材则是美的承载与传播,是审美对象。

英语教学首先可以体现一名优秀教师的人格之美,人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统一体。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丰子恺曾经说过,圆满的人格就像一支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了一足鼎必然立不成,从根本上体现“为人师表”,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个性特征来感染学生,把自身独特的个性,如一眼活泉自然流露出来。无论是自信型、思考型、安静型、严肃型、谨慎型、活泼型、自我型都要体现人格之美;其次,英语教师有着行为之美,优美的仪态包括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衣着服饰、仪表举止、容貌姿态等,对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处在模仿期的学生,教师美的行为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课堂有时就是教师一个展示的舞台,着装的朴实整洁,举止的稳重儒雅,谈吐的文质谦逊,态度的善良和蔼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力量,陶醉其中。英语教师的言语之美,特别是口语具有重要的作用,集教育性和启发性于一身,在注重口语科学典雅的同时,又常常用一些贴近生活的通俗口语,恰当运用幽默。可在文化氛围中添上一些温情。比如,英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的说:“Who can try? Can you try? Try again? ”回答完问题时及时表扬说:“Good! Very good! You are clever!” 等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深层心里的自然表现,教师在课堂中如眼神这样的态势语也能体现与学生的交流。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具有人格之美,行为之美,这些都要在教学教程中表现出来,具体的体现在课堂活动之中。在设计教学之时,教师自身之美的发掘要溶入其中。

三、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简单的说分为热身设计、复习设计、新授设计、游戏设计、板书设计、结语设计、作业设计等,我们在前面两部分中认识了审美活动又发现了英语教学中内在的美的因素,如何应用到具体的课堂中是我们要解决的。下面我们从这样一段导语开始:Dear boys and girls, now let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一句简单的指令,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一节快乐的英语课,同时也有用一段精美的FLASH动画创设情境。所谓万事开头难,一个美丽的邂逅才有更美的亲进和所得。热身的设计可以落英缤纷,可以花团锦簇,目的都是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帮助学生进入审美,让学生有审美期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使学生由直观的感性认识到深入内部,发现艺术真谛,如教读。

板书之美,不仅美在形式,更美在脉络,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

板书记载的是一节课的流程,就像一个导游,在览遍风景之后,把亮点永远留在你的记忆之中,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

结尾之美,好的开端要有好的结尾相映衬,方不感遗憾。结尾之处可以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音乐之极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课堂结尾更应追求艺术性和愉快性,把学生从身心疲劳的状态中唤回,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4.论教学意境 篇四

A.书法简言之就是写字的艺术,它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汉字为素材,二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

B.书法具有创造意境的能力,能表现?定的性灵境界,可以反映出书写者的审美理想。

C.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选择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的文字内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D.书法创作强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如果不能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就谈不上表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

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认识往往见仁见智,但是不同的书法创作者在对同一文学底本的理解上必须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文字内容的意境和书法艺术的意境的统一。

B.书法创作需要激情,当创作者被文字意境打动,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他们往 往能书写出意想不到的佳作,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感动他人。

C.意境不独是诗文的专利,书法也有其意境。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 表现人沟身,表现意境,这种意境是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

D.书法创作者对文学底本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审美需要,借文字内容来表达书法家自身的性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艺术并非纯形式观赏艺术,它须读其文,以品味其文学内容之意境;观其艺, 以欣赏其书法形式美之意境。

B.书家在创作时,应该具备两个条件:能走进诗歌,与文字意境形成共鸣,激发创作热 情;个性化地理解诗文和营造个性化的书法意境。

C.与诗歌具有婉约、豪放等不同风格类似,书法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只有书法风 格与诗文内容相互协调匹配,才会产生和谐的效果。

D.书法创作要完全忠实于诗文意境,书法创作的自由度不大,只能在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等方面加以发挥了。

试题答案:

1.A

2.A

5.古诗教学借助媒体感悟美的意境 篇五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中心校 艾晶辉 张丽君

摘 要

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但其又以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远瑰丽的特点给教学互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如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感受古诗美的意境的兴趣,促使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情境学生欣赏美,有效调动情绪,提高效率让学生体验美,则古诗教学就会达到美仑美奂、真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营造 意境 氛围 感受 优化 欣赏 激情 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挖之不尽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丰富的形式——音乐、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为古诗教学创设了意境,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古诗教学充满了灵秀之美,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进行一次美育。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感悟诗歌的美呢?

一、营造氛围,激起兴趣感受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

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古诗是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学生对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是好奇的,向往的。因此,我抓住学生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在一开始教学杜牧的《山行》时,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意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过时空隧道到久远的唐代旅游。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杜牧诗的明快、豪放的风格,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二、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欣赏美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而多媒体课件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1、配乐作画,初识意境美。杜甫《绝句》描写的景物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情意于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在教学这首诗开始,我选用了古筝乐曲为背景,在屏幕上按诗句依次展现“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西岭雪”、“东吴船”等景致。随后再营造学生体味古诗大意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看着这色彩明丽的图画,听着配乐录音范读,抽象的文字变为画面的再现,动听悦耳的乐曲加上雅致的画面使诗面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中学习,自然兴趣高涨,对诗中悠远、开阔的意境美有了粗浅的认识。

2、动态演示,享受意境美。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去享受古诗的意境美呢?

①利用图片,体会美感

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②巧用图画,体会诗情

课文有一张插图,在教学时,我利用电脑对这张插图进行了分解,做成了Flash动画。先将黄莺、鲜花和蝴蝶擦去,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什么,根据诗意想想我画得对吗?少画了什么?学生读读诗,看看画,想想意,很快就知道少画了黄莺、蝴蝶和鲜花。当鼠标点击“黄莺”应该出现的地方时,可爱的黄莺唱起了动听的歌;当鼠标点击“蝴蝶”该出现的地方时,五彩的蝴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当鼠标

点击“鲜花”该出现的地方时,篱笆上开出一些鲜艳的花朵。学生立刻叫道:“花还不够多!”于是,再次点击鼠标,小路上立刻开满了鲜花。同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使它出现在相应的图画旁,真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在如此生动的图画面前,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享受美感怎能不水到渠成呢?这绚丽多彩、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以情激情,提高效率体验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以生动的的形象、深邃的意境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我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位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出妈妈专注的神情,手中的衣物,缝了又缝,一直到天亮,密密的针脚泻淌出深深的母爱,眼中的红丝与日出时的第一缕曙光融汇在一起。”这样,从艺术画面入手,帮助学生体现了作者苦心营造的意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6.政治课教学中的意境 篇六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首先,导入妙趣横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新致的导入。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高二哲学部份,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高二学生来说要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在讲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可引用《孙子兵法》里的:”避其锐气,击其惰性。“”攻其无备,击其不意“。从而使学生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总之,通过以上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景“的诱入,达到主客观体的第一次碰撞和统一。

其次,讲授生动形象,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的境界,即情景交融,主体和客体的勾通?对主体来讲,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经过前一阶段导入的统一,在讲授阶段,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景的统一。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直接影响着讲授的效果。如《经济常识》第一课的板书设计,主要住四个字,商品---货币,由此通过目录和提纲,就可以把本课内容连串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商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属性,规律,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符号、与商品的关系等。如此言简意骇,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体系,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

重难点的讲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的理解。此外,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中学以上学生学习的难点,注意分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渲染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的统一的境界。

再次,结尾引人深思,”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经过前两次的交融,最后达到高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后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到达”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可以号召式结束,诗词抒情式,含蓄式,引经据典式,谈话式结束,如哲学部份用图式说明法结束比较好,这主要是针对单元复习时使用,唯物论可以以物质和意识四个字为中心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辨证法以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中心;实践论以实践---认识为中心,这样以图式中心来结束,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思想教育来说,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辨证法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用树立实践的第一观点。从其方法论意义看,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用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结束,既可以使主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又可以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7.论唐代意境理论的发展 篇七

关键词:意境,审美趣味,情景交融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 意境即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相融合所形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不仅要求作者对外物之美有独特的感受, 更要用毫不雕琢的语言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六朝时期关于“言意”关系的探讨以及“滋味说”等理论已经隐约反映出这种审美趣味, 可以说包含着“意境说”的萌芽。

佛学思想的传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直接启迪作用, 把佛学“境”的概念引入诗学始于唐代。《佛学大辞典》有言:“心之所游履攀援者, 谓之境”, 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诗学创作及诗学批评相一致, 而禅宗宁静恬淡的世界观无疑又促成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的一次理论上的总结。我国早期诗歌往往直接抒情、叙事, 对景色的描写不是很多。《诗经》中也写景, 但写景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起兴, 所以对诗歌景色描写不多, 且写景也不是主要目的;到了魏晋时期, 诗人写景往往直叙其事, 很少特意把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 尤其是不注重景物描写的韵味;南北朝时期, 诗人开始注重把景物作为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 而且描写的相当细腻。最杰出的代表是写作山水诗的谢灵运, 不过“有佳句而无佳篇”。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着眼于细腻的描写景物的外貌, 往往前一半写景, 后一半抒情言志, 没有构造出圆融统一的境界。但谢灵运这一时期的山水诗人毕竟把景物描写的水平提高了, 为唐诗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盛唐时期, 诗歌作品往往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情思, 注重创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本身在实践上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实践成果;到了中唐时期, 诗僧皎然运用佛学的概念对意境有了明确的概括……这些创作实践都为唐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诗歌实践的不断发展, 情景交融的境界在唐诗创作中有着不断的体现和完善。

盛唐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了“兴象”的说法, 并以“一字一句皆出常境”来评诗, 这是诗歌意境理论在唐代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谓兴象, 是指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感受的结合, 是超出自然景物的“常境”的。殷璠的诗论标志着唐代抒情写景的诗歌在过去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并在文学批评方面获得相应的反映。

王昌龄在《诗格》中首次提到了意境的概念, 是意境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在诗歌创作中意和境应该是密切结合的。首先是意, 但意是要和外境融合在一起的, 所以应该在思索的状态下令境生, 让艺术想象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好的作品。他在论作家形象创造说到“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他对意境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讨论, 为意境说在唐代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关于意境, 论述比较系统明确的是诗僧皎然的《诗式》。“诗情缘境发, 法性寄荃空”明确谈到诗中感情的表达源于诗境。这个情是情景交融的, 是情和境的结合体, 这就是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意境。《诗式》中还提到了“缘境不尽曰情。”表达了诗歌通过境来抒发感情, 而且这种抒发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通过这两条表述, 皎然对情和境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此外, 皎然还提到了取境问题--意境的创造。强调要由苦思到达自然, 把构思的艰险和表现的从容自然完美结合, 使作品形成一种无雕琢痕迹的自然的意境。

皎然以诗僧独到的眼光, 从佛教的境界说中得到启发, 强调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性。这些论述是后世意境理论总结的重要资源, 奠定了中国诗歌理论上的“意境说”的基础。

到了中唐, 刘禹锡对意境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并进一步发展了王维关于“皆出常境”的观点。他在《董武陵集序》提出“境生象外, 故精而寡和”, 指明境是意中之境, 而不仅仅是“景”和“象”。将“境”与“象外”联系言之, 刘禹锡是第一次。另外, 刘禹锡论意境也受到禅宗境界说的影响, 往往把诗和禅相提并论, 使我们看到中唐时期意境说与禅宗学说的深刻联系。“境生象外”是意境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直接启发了后人。

意境理论到晚唐司空图臻于成熟, 他在前人基础上明确解释了意境的构成, 对意境的美学特征作了理论的概括。司空图提出了韵味说, 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了诗歌的韵味问题。他以食物的咸酸为喻, 强调应该“味在咸酸之外”, 要有诗歌有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古典诗歌真正的意境和醇美之处, 不在于它所描绘的具体景象, 而在于景象和景象组合后所体会到的意境。正如滋味体现在咸, 酸与其他味道组合后人所感受到的醇美。这里的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就是诗歌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 意在言外的特点。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又提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他认为玉的美就在于若有若无之间, 而“象外之象”第一个象是实象, 是有形的, 具体的;后面的象是虚象, 是无形的, 想象的。诗歌所要表现的就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情景描写之外, 借助象征、暗示, 创造无形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在《与王驾评诗书》中, 他对这种意境作了进一步概括, 提出了“思与境偕”的观点, 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外界景物相结合, 情景交融, 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意境的作品。

司空图在刘勰、钟嵘等前人言论的基础上, 把意境问题说得更为具体深入。他单纯的去谈意境, 并把韵味和含蓄强调成为诗歌的首要艺术特征, 而且融合了他的《二十四诗品》加以表述, 在具体的评论诗歌的时候也用意境来进行评论, 形成了较有系统的理论, 对后世影响很大。

由以上论述可知, 唐代意境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的一次理论上的总结。

参考文献

[1]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

[2]周颐《蕙风词话.人间词话》

8.试论意境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篇八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具有鲜明特色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在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美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韵味无穷的特征。

关键词:意境;来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41-02

《现代汉语词典》将意境定义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1979年版的《辞海》则阐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具体来说,意境是指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境”,后者叫“意”。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

一、来源和发展

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周易》《庄子》中找到。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周易》中由“天地感应而万物生”生发出“观物取象”和“立象以尽意”,这奠定了以后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追求的核心精神和面貌。

最早把意境作为美学范畴提出来始于唐朝。王昌龄在《诗格》中指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意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意境,然而“意境”一词的提出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后,意境为唐人所重,意境学说的探讨研究也发展开来。诗僧皎然提出“采奇于象外”,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又扩大了意境的研究范围,提出“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揭露了意境论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到此,意境论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基本确立。

宋清以来历代诗论家不断加以发展意境论。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将古典诗歌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有精辟的理解:“……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后来,在《宋元戏曲考》中,他就使用了“意境”一词。由此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研究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人对“意境”的探索。

建国以来,朱光潜从诗学的角度对“意境”进行了诠释,“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提出“意境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趣的统一”。宗白华则打破了“游于艺”式的层次意境研究,以“创造新国魂”的大气胸襟探讨意境,他认为:“……景中全是情,情聚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这是我的所谓意境。”至此,意境已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二、特征

当代著名学者童庆炳在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对意境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由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象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帮助读者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从而思想情感上也受到感染。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表现特征。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到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在《诗论》中也说道:“情景相生而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这些论述说明,情景交融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是意境的基本特点之一。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诗歌形象生动,宛若图画展现眼前。诗作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集“视象美”“音象美”与“意象美”于一身。短短4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从景物层次上看,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远处是秋夜的霜天,无边的残月,啼叫的栖鸦;近处是江畔的枫树,渔舟的火光,桥下夜泊的客船。远与近,交融和谐。从景物色彩上看,有霜天残月,有江枫渔火,冷色与暖色分别交织在树、桥、舟、寺的阴影之中,使色彩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景观。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成功地描绘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是意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虚”与“实”指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实境”与“虚境”。实境包括直接逼真地描写的景、形和境,是作者感于此并直接传递给读者的艺术形象,是引发审美现象的基础与条件。虚境指作者感知并间接提供给读者的、由实境诱发和开启的、隐含了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藏头露尾的、若隐若现的空灵境界。“虚”不等于“无”,而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实境是表达的手段。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结构原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描绘的是实境,实在的时间,实在的秋雨绵绵,并且通过问答方式把凄凉的气氛与孤寂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与不能经常见面的现实无奈。后两句写虚境,虚想的时间,虚想的重逢,不仅写出了夫妻相逢的遥遥无期,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当时“巴山夜雨时”的凄凉心境。实与虚相照应,呈现出了夫妻之间无限的绵绵情怀,意境悠远优美,曲折风韵。endprint

总之,虚实相生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总方法。意境的本质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只有通过虚实相生这一表现手法,才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诗歌的形式发展和内容拓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三)真切自然

意境有它特殊的真实性特征即“景真情真”。“情真”指意境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最真实的感情,是意境存在的目的。“景真”是以“达情”为目的对景物的真实描写,“情真”是以“景真”为手段的真实情感的抒发。“景真”和“情真”共同构成意境真实的特性。

杜甫《登高》一诗像一部立体电影般向我们展示了一组颇有立体感的景物。诗人集中描绘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将无边秋色、不尽长江、作者的孤苦形象以及万里悲秋的复杂感情和对国家、身世的酸辛与愤恨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亲同身受,诗人的无穷情思,充满了真切、和谐、统一的形象美。由此可见,意境的创造需要有真景物真情感,从而达到“象外之象”“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诗人对意境的追求与创造,是与对自然的认识息息相关的。要创造出意境完美的作品,就必须假江山之助,以自然景物作为材料,通过直觉触发引出意象。于是诗中往往风物天然,同时在风格上又避免雕琢人为,力求真朴自然,抒真性情,写真景物,任其丑朴,而自有风流。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全诗写访友经过。场圃桑麻,田家之景,杀鸡为黍,田家之味,把酒闲话,田家之情。通篇充满了田园风味,泥土气息。尾联用招呼法写未来事,造成一种期待感。然着一“就”字,则系不邀而至,显得真率洒脱。不说访人,却单提赏花,愈加妙趣横生了。

(四)韵味无穷

“韵味”指意境中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美感效果,包括“情韵”和“意味”两个侧面,简称“韵”或者“味”。“情韵”是意境抒情性的必然表现。“韵昧”之有无决定意境之有无,而“韵味无穷”者才是好诗。

绝句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只故道,

帆过宿谁家。(杜甫)

这首诗简明扼要,但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后两句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意境在于“达情”,但并不仅仅到“达情”为止,往往还有某种哲理意味含于诗韵之中,因而,韵味还包含“意味”这个侧面。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

全诗紧扣山村特色,“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了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总之,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和韵味无穷在艺术上孕含的结果,是这些审美对立统一体相辅相成的审美产物。意境就是以逼真的景物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法构成的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的艺术空间。因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能产生一种“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审美效应,能引人遐思,让人寻索不已,以致于让读者沉醉其中而不觉,从而获得极浓烈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古风.意境探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3):33-38.

〔4〕温绍贤.中英诗意境的异同及其翻译[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5〕杨红秋.意境与语言的模糊性—浅谈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88,(5):20-22.

9.论教学意境 篇九

进化中心学校朱晓敏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要把学生“带进来”,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在教学导入部分,要有情趣,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几张自己觉得很有趣的照片,选择其中部分代表性的照片运用到课件中。展示学生提供的有趣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对提供作品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这些学生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捕捉到这么生动有趣的照片。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2.引导学生从细节感受作品的情趣,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作品的美。比如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齐白石的《青蛙》中右上角被芦草缠住脚,正在挣扎的小青蛙,便是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它和画面左下方的三只大青蛙悠闲的姿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加了画面中的戏剧性效果;夏加尔的作品《散步》中最不同寻常的地方便是画面中被举起的人物像放风筝一样轻松地漂浮在空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画家喜悦的心情。3.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作品中表现得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比如《独钓寒江雪》这件作品可结合相关诗句对画面表现的意境进行分析——一只扁舟,一个渔翁在船头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一片空白。画家巧妙地一大片空白来空出江水之辽阔和钓者的悠闲,表现出空蒙蒙的空间及浓郁的司仪。画家是以“空”当“实”,其实是“无声胜有声”。大大增强了空间表现的效果,使画面境界空灵,意趣盎然;而《李白诗意图》则直接根据画面题写的诗句的意境进行探讨。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诗意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诗与画的有机结合,用画来表现诗意,或将诗提在画中,互相衬托,来表达画家的感情。同样也是以大面积空白,表现大地的空阔与苍茫,很好的表达了思乡之情。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目的: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汇报与交流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你了解了什么作品?你对哪些作品熟悉?课前对哪些艺术家了解?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目的和说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资料呈现和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3.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展示与互动: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展示作品细节。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2)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作品中他手拉着的妻子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目的和说明: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用作品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中西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4.互动探讨: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1)展示齐白石作品,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如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2)齐白石的艺术追求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日益强化“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在色彩上主张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提出问题:关于齐白石,你还想了解什么?目的和说明: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5.知识拓展与延伸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继续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别具一格,追求天真纯朴的艺术效果。

10.论教学意境 篇十

——浅析李白与苏轼诗之豪放意境之不同

作者:陈晓霞

自古至今,诗一直是文人雅士推崇及追求的,先秦时就已经告诉我们“诗者,志之所知也”。人们很早就借用诗来表达自己感情和想法,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抱负。欣赏者通过诗的背景及诗的意境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或人生理想。一首好的诗是通过它的意境体现出来的,诗人的人生抱负也是通过意境来体现出来。因此,一首诗的意境很重要。那么,何为诗的意境呢?

所谓诗的意境,是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一种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享受。它的发展经过了先秦时的“意象论”、魏晋时的主情理论等,及一直到王国维的“意境论”,其中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深邃悠远的意韵美三个方面。其中情景交融还包括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式三种方式。大体比较广泛的意境的分类,将意境分为两类,既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形式。豪放派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简练精致的文字,激荡豪迈的情感,悲壮宏大的气势,在其中读者似乎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心情,和读者有种心理上的契合。

意境中的豪放派是指它有悲壮宏大的意境美。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题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志向高远,力拔山河;就客体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壮美及崇高。但追其豪放派的渊源,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之一,主要以苏轼、欧阳修、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发豪放之先声。奠基阶段:北宋词人苏轼提倡写壮词,奠基阶段由此开始,当时只有少数的是人学写苏词。顶峰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转,豪放词派得以迅速发展。第四阶段为延续发展阶段。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也是豪放派中最据代表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但在北宋之前,唐代时,虽然李白的诗歌被称为是浪漫主义的诗歌,但其中就已经包含豪放的要素,李白的诗歌中尽显着浪漫的豪放,他的浪漫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而苏轼的词虽然被很多人称为豪放,但在后期的创作中,豪放中有隐隐藏着一种哀痛和人生的无奈及惆怅。因此这两位大诗词家的豪放各不同。

李白的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这种前不见个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的浪漫来自于他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李白的想象可以使他“神游九天梦境”气势更是有如海雨天风,李白抒发感情的方式异常热烈奔放,但同时他的豪放里有着自然清新的元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沧海云海间。”字句毫无华丽,毫无雕琢,浑然天成,朴素的字句融合在文章里,构成了动人的意境。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澎湃的激情,又可以领略到宏达美丽的景象。李白在浪漫中透出豪放。例如《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点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的题目似乎已经交代了有关“难”的程度,但在整篇的诗中,是人并没有告诉读者路有多么的难,开篇就“斗酒十千”彰显了是人豪迈的气质和放荡不羁的性格,是人在最久的兴头上拔剑四顾,才知道行路难,自问道:“多歧路,今安在?”,但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就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的豪迈的气势尽显其中,全诗在用字上“十千”、“万钱”、“沧海”等字眼也已经彰显了是人的风格,诗的通篇没有提及到路有多么的难,只是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浪漫中显着豪放不羁的性格。再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雅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想想独特但又没有脱离实际,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又不失豪迈的气势,全诗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三拖得气质,不与权贵争斗。这首诗的意境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开篇就将读者带入到自己的梦境中,是一种虚写。再后来,又回到现实中,其实是借以表达诗人不愿和这个社会同流合污,过自己洒脱中的生活,是人营造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豪放的意境,其中诗的最后几句更能体现出了诗人的思想,诗人通过这种诗的意境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可见,诗的意境极其重要。但李白的时始终始终浪漫主义的豪放派,浪漫中透露着豪放,豪放中体现着是诗人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弄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自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整首诗豪气奔放,诗人的感情激荡,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绪悲愤而作狂放,语言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但在李白诗中的始终似乎没有那种豪放的悲。相比之下,北宋词人苏轼的诗虽然豪放,但在豪放中透着一种悲惋,虽然一直以来苏轼被大家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但没有看到在苏轼后期的诗作中豪放激荡的字词下掩盖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

苏轼的词有“纯粹的豪放”到“豪放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加深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轼在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许多人仅仅打着看做是一种自嘲的说法,但是其实这是苏轼对人生及创作道路的回顾后做出的深刻的认识和总结,来表达他内心的的悲痛。这些创作凝聚了苏轼更多的无奈地叹息,但又不失其豪放达观人生态度,将人生的痛楚转化为没的快感,诗人用其娴熟的技巧将及更多乐观的成分掩盖了那份悲凉。苏轼的早期的豪放派的代表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诗是苏轼任密州出猎时写的,词中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一个“狂”字贯穿全文,接下去的四句又写了出列的宏大场面,变现了出猎者豪迈的气概,这里诗人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全诗的场面宏大,志向高远,力拔山河,从诗的意境中表现出了诗人豪放激荡的性格,从事的意境中可透露出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在“乌台诗案”后,诗人的诗句没有了那种早期诗的洒脱不羁,似乎诗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淡淡的伤感,例如《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被好多文人雅士定为豪放派的诗,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被看做是豪放之举,然而没有深入了解词人写词的深刻意义。表面看似豪放不羁,但仔细品味诗的已经,会不觉得发现,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无奈和叹息,别人笑我痴,是因为我真的痴吗?只是用这种痴的状态来掩盖我的无奈而已。试想,一个孤苦的老头在雨中蹒跚,竹杖真能轻胜马吗?只是自我的一种安慰罢了。诗的意境中透显着一种悲叹,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再例如另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诗作于东坡黄州被贬的第三年,全诗的风格清旷而飘逸,但其中透着悲,“家童鼻声已雷鸣”、“倚杖听江声”起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一位遗世独立的老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词人喟然长叹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突起的深然喟叹,直抒胸臆又满含哲理,既包含哲理又一任性情,表达的是一种无法解脱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和感伤。

因此。读苏轼后期的诗作总能从中感受到另一种情感,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伤,豪放洒脱中略带悲凉,只是自我安慰到用一种潇洒的性格来掩饰心中的感伤,诗的整个意境虽然在字面上仍然是豪放不羁的,但能从诗中感受到诗人的感情的变化和抒发,这种豪放派的诗虽然在题材上是一种飘逸洒脱,豪放不羁的形式,但在其中都包含着诗人们的志向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通过时的意境比较了李白的诗和苏轼的词,李白的诗以浪漫为主,浪漫中带着洒脱,洒脱中带着豪放,是李白真性情的写照,读李白的诗从中能感受到李白是一个个性鲜明、豪放不羁的诗人,诗的意境中透露着自己满腔热血和抱负,怀才不遇时也能一杯酒下肚而那些怅然若失早已烟消云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和霸气,种种豪放只能在李白的笔下写出来,别的诗人的没有李白的这种才情。苏轼的诗在后期豪放中略带悲,与自己人生遭遇有关,但仍旧是那种洒脱。

11.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篇十一

【關键词】意象;意境;诗歌;林黛玉;王国维《人间词话》

“无中生有”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通过自己的感受而真实存在于自己的心中,这里的“无”指的是虚假的东西,而“有”则指的是真实的东西。道家认为“无中生有”指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而诗歌中的“无中生有”我觉得主要是指“意象”和“意境”这两个读者从诗歌中体会到的东西。一首好的诗歌,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当时所处的情境真真切切的传达给读者。意象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和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都是以“意”为前置词,都在诗人诗心的统辖之下,这是两种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的有机组合。[1]

“意象”,原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意”指意义、意蕴,“象”指图像、形象。“意象”是诗歌中物象与情意的融合;是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读者对于物象的感受则形成了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到的意象可能不同。诗歌的意象体现在诗歌艺术上,就是寄情于景、寓意于象。诗歌都是作者借助可以被感知的具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歌中的“意象”有利于促进诗歌画面的生成,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首诗中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前一首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后有一首诗,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2]

简单地说,诗歌中所谓的“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这种外在之象不仅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触觉的,甚至是心里的幻象。但之所以为”意象“,就与纯客观的物象或景象有别,它是寄寓着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的形象,或者说是情感化的物象或景象。“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她是以泪报恩的绛珠仙子,她是《红楼梦》中最为典型的悲剧形象的代表。她的诗歌中“意象”也与她悲剧的人生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如她的海棠诗:“半卷相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述,倦倚西风夜已昏。[3]”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联借写种花人写花,已将种花人与白海棠的神韵画出轮廓。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此联意思不过是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但“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色孝服,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她用的是“冰、玉、梨蕊、梅花、仙人、西风”,活画出一株超脱尘凡的海棠,写海棠之魂超脱尘凡,也就表现了黛玉本人的超凡脱俗和聪慧高洁。

由以上所看,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运用外在的物象来表现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将抽象情感化为具象,从而给人以美感和隽永的意味。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一首诗的意境可以由多个意象叠加而成,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一句一个意象,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动态、静态错落有致,构成开阔优美的境界,传达出诗人愉悦畅朗的情怀。意境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组合之后的升华。境生于象而超乎于象,意境有更自由的创造天地,更辽阔的艺术空间,更丰富的想象余地。即使是由一个意象构成的意境,也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呈现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在唐代,人们就要求诗人构思时“思与境偕”,“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在近代学者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研究最为深入,他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这里所指的“境界”即“意境”。他曾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之”闹“字而境界全出。”原因在于“闹”字是词人在直观生活自然时感受到的春意的最充分的体现,通感和拟人,‘闹字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闹”字,将烂漫的大好 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它形象地采用拟人手法将红杏争相开放那种活跃的气氛写的活生生的,就好比在那里打闹,在那里嬉戏一样。他辨析诗词有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4]其实,王国维十分清楚,绝对的无情无“我”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所谓的“有我之境”,不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的境况,而是指当人们存在有“我”的意念,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即当“外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威胁着意念的状况下观屋所得的一种境界。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人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给人营造了一种伤心悲凉的境界。而所谓的“无我之境”是“我”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心情宁静,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与物具化的境界。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沉溺于远淡静穆的景物之中,完全置身于景物中,抛开了现实世界的烦恼,他将自己的心境完完全全的融入到景物中,以至于完全达到与景物融为一体、浑然合一的状态。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都是诗歌“无中生有”的东西,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才能得到诗人所表达的意象以及传达的意境。一首诗歌中,只有具备了“意象”和“意境”才能成为一首令人称赞且千古流传的诗歌,尤其是“意境”的营造,这真的是要与自然之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且文学技艺高超的诗人才能借用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一种含蓄之美的境界,所以当我们理解一首诗歌的意境时,往往总是很难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人的处境与诗人所传达的意境相通时,我们在当下是能把握诗人的意境的;简而言之,“境界”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会随着不同人、不同想法、不同经历而改变,我们想要了解诗人所传达的“意境”唯有用心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让“意境”和“意象”与我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诗歌艺术》

[2]《唐宋词抒情美探幽》

[3]江西教师网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任务的诗词意象研究》

12.试论诗歌翻译的意境之美 篇十二

诗歌翻译中形神兼顾当是其最高境界。然而, 诗歌翻译中能同时形神兼顾的, 毕竟很少。当形式与内容不可得兼的情况下, 应该努力地传达原诗的意境, 最大限度地保留形式。笔者很是赞同以下几位德高望重的翻译家的观点。

茅盾 (1921) 提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 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傅雷 (1951) 说过:“翻译, 所求的不在于形似而在神似。”傅雷解释道, “我并不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 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留原文句法的。”傅雷先生所说的句法, 主要是指形式。罗新璋 (1984) 对此有番更高的阐释,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是指神似形似不可得兼的情况下, 倚重倚轻, 孰取孰弃的问题。意在强调神似, 不是说可以置形似于不顾, 更不是主张不要形似。神似形似, 浑然一致, 是为胜境;但不能两全时, 则不要拘泥字面, 死于句下。为了颇得神气, 可以略于形色。”

许渊冲在形似与神似之间, 他更看重的是“神似”。他说, “翻译求似 (或真) 而诗求美, 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求真是低标准, 求美是高标准;真是必要条件, 美是充分条件;” (许渊冲, 2000) 许先生所说的“真 (或似) ”, 主要是指形式上的相同或相似;许先生所说的“美”, 则是指原诗的意境之美, 神韵之美。可见, 当形式与意境不可得兼时, 许先生也是以保留意境为最高原则。

英汉诗歌翻译中, 在处理意境与形式的关系方面, 翻译家吕志鲁教授的方法值得我们研习。我们不妨将George Gordon Byron (拜伦) 经典之作———《She walks in beauty》的两篇译文进行比较。

一篇是吕志鲁先生的译文, 另一篇是曹明伦先生的译诗。

She Walks in Beauty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n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more, one ray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l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吕译:

她在美中徜徉

她在美中徜徉,

她在美中穿行;

象深邃的苍穹缀满繁星,

象皎洁的夜空万里无云。

明和暗多么协调,

深与浅恰如其分;

白昼的光线过于炫耀,

柔和的夜色最为温馨。

美汇入她的举止,

美溶入她的眼神;

美在乌黑的发际游弋,

美在灿烂的脸上逡巡。

不多一丝辉光,

不少半点柔阴;

包容的思绪弥足珍贵,

潜藏的心灵更加香醇。

在面颊, 在眉宇,

无言胜似有声;

那里可以体察心绪的平静,

那里可以领会情感的温存。

那折服人心的微笑,

那淡淡泛起的红晕,

诉说着度过的优雅时光,

透露出沉积的品性。

人间万事平心以待,

恰似美的天神;

一颗心装着至爱,

一颗心永远真纯。

曹译:

她身批美丽而行

她身批美丽而行,

清朗无云繁星闪烁的夜晚;

明暗交织成的最美的光芒

融会于她的明眸和容颜,

就这样化为那恬淡的柔光,

那柔光上苍从不赋予白天。

多一缕浓阴, 少一丝淡影,

都会有损于那难言的优美

优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鬓,

使她脸上焕发柔和的光辉;

她的神情从容而甜蜜的表明

她灵魂的寓所多么高洁珍贵。

她面容多温和, 眉宇多娴静,

但却有千般柔情, 万种蜜意,

那迷人的微笑, 灿烂的红晕

只能证明她生性就善良仁慈;

证明她有个宽容一切的灵魂,

证明她心中的爱情纯洁如玉。

青年拜伦在一次舞会上看见了美丽的威尔莫·霍顿夫人。当时夫人身批丧服, 黑色的丧服上面缀饰有许多闪烁的金箔。美人着美衣, 引发了拜伦的诗兴, 舞会后他便写了这首名诗。本文将从形式和意境两大方面来分析比较这两首译文。

(一) 形式

译诗的形式, 主要是译诗的节奏和韵律。曹先生译文的形式忠于原文形式, 基本上实现了形式的对等。原诗总共3段, 每段6行诗句, 共18行。曹译诗不多不少正好18行, 一共3段, 每段6行诗句。并且每行的字数基本相等。而吕先生译文的形式教原诗有一定的变动, 把原18行的诗句扩展翻译为28行, 采取8、8、12行的分段形式。相邻两行的字数相等, 比如说:第1、2行的字数相等, 第3、4行的字数相等, 第27、28行的字数相等。如果说曹译注重了形式的等值翻译的话, 那么吕先生则别具匠心地在原诗形式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变通, 使其更具有一番独特的美的韵味。

韵律。原诗头6行用的是交叉韵 (ab ab ab) , 第2个6行用的是一对韵 (cc cc cc) , 最后6行用的又是交叉韵, 并且与首段中有相同的韵 (da da da) 。曹译的韵脚很有规则, 基本上作到了隔行压韵。比如:像-芒-光 (ang) , 晚-颜-天 (an) , 影-明-静 (ing) , 辉-贵 (ui) , 意-慈 (i) , 晕-魂 (un) 。即基本上使用的是交叉韵。吕先生译文的韵脚虽没有曹译那么规则, 但也体现了压韵, 并且是一韵到底。如果说曹译遵循了“首信保韵”的原则, 那么吕译则同原诗一样音协韵美, 意韵隽永, 寓意深邃。

(二) 意境

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的要素和结构, 它是天人合一哲学主题在诗歌意境中的具体呈现。诗歌的意境有一些基本特征:画面的动态性, 形象的主观性, 言意的两层性 (竹亦青, 1985) 。可见, 情感是意境的主导因素, 凝练的形象化语言是诗的精髓。

译好重要的形象有助于意境的传达。而要恰当生动地译出文学形象又取决于语言的选用和锤炼。原诗中“The night of cloudn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一句, 分别描述了两种形象“cloudness climes”和“starry skies”。曹先生只用一句话将其直译为:“清朗无云繁星闪烁的夜晚”, 可谓是忠实原文, 把原诗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了。而吕先生则用两句话分别描绘诗中的两个形象“starry”和“cloudness”, 相应译成“缀满繁星”和“万里无云”, 并且把“skies”分别译成“苍穹”和“夜空”。吕先生还根据美的意境, 颇具匠心地加了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苍穹”和“夜空”:深邃对苍穹, 皎洁对夜空, 选词准确、优雅, 完满地保留了原文的形象, 再现了该句所独具的神韵美, 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印象中的舞会上的美人, 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原诗中“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二句, 描写了“beauty” (美) 作用于两个形象“raven tress” (乌黑的发际) 和“face” (脸) , 原诗分别使用动词“waven” (波动) 修饰“raven tress”, “lightens” (发光) 修饰“face”。因此, 译好这两个动词对形象的体现极为关键与重要。曹先生, 将其直译为“波动”和“焕发光辉”;而吕先生本着以雅译雅的翻译原则, 将其分别译为“游弋”和“逡巡”, 使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动态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再者, 就这二句的句式看, 这两句由连词“or”连接起来, 可见这两句是选择并列关系。而曹译“优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鬓, 使她脸上焕发柔和的光辉”, 是使动关系, 与原诗有一定出入。吕先生则处理得相当好:“美在乌黑的发际游弋, 美在灿烂的脸上逡巡”, 两句并列又对仗, 将beauty的动态美生动得再现出来, 使读者脑海中自然呈现出一副高雅炫艳的美丽女人的景象。由此, 全诗的意境传达得既真切又出神入化。再如:原诗中“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二句, 描绘了两个形象“smiles” (微笑) 和“tints” (红晕) 。动词“win”和“glow”分别修饰“smiles”和“tints”。“Win”here mean“solicit and gain the favour of”, 曹先生只将它翻译为“迷人的微笑”, 显得太过直白, 平淡无味。“glow”means“to give out heat or light without flames or smoke”, 曹先生只将它译为“灿烂的红晕”, 有些不妥, 没能准确表达出程度。再看吕译“那折服人心的微笑, 那淡淡泛起的红晕”, “淡淡泛起”, 很贴切地表达“glow”一词, 尤其是“折服人心”, 鲜明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美丽女人笑的迷人, 令人难忘;是译者“内心体察”与“心灵感受”的产物, 完美地再现了意境。可见, 吕先生为准确表达原文意境在选词上颇下苦心。

纵观两首译文, 曹译虽然看上去形式很整齐, 注重与原诗的形式对等。并且也做到了与原文类似的压韵形式。但仔细研读, 我们发现译文只是做到了忠实原诗, 将原诗所描写的事物形象基本上等值译出, 并没有把原诗的意境传达出来。所以读上去比较平淡, 缺乏汉语诗歌的特质美, 更不能使读者体会到原诗交织着的微妙复杂的感情, 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吕先生的译诗, 虽看上去不像曹译那样“整齐”, 但读来琅琅上口, 具有很浓的汉诗韵味。吕先生在贯通中西诗歌格律和韵律后, 采取了变通形式, 调用了汉诗中的韵脚和对仗等手段;更重要的是吕先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了原作的风格、基调、气氛, 并在此基础上, 认真地琢磨原作主要形象的移植,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配以优美的音韵, 再现原作的意境。

二、结束语

译诗决不能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生搬硬译, 或不切实际地要求译文音步韵律和原文的一致, 否则会弄巧成拙, 造成某种机械的“死译”。译诗的形式应该服从内容的需要, 译者应当首先考虑如何做到传达原诗的意境、风格、韵味, 从而采取相应的形式。诗歌翻译中形神兼顾当是其最高境界。然而, 诗歌翻译中能同时形神兼顾的, 毕竟很少。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语言表现美的形式手段固然存在差异, 但这些形式因素所反映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则存在着相当大的共性。译者不妨从这一共性出发, 即透过原作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 采用相似的或相异的手段, 来再现原作美。殊不知翻译的根本任务之一, 正是异中求同, 即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 用一种语言形式来传达另一种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义、情、美, 求得最大限度的同。这种异中求同的性质表明了机械主义或形式主义的翻译方法的不可取性, 同时也为译者采取灵活可行的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美提供了客观依据。

摘要:能准确、完整地再现原作意境之美的译文是好译作。语言本无穷尽, 译者应发掘语言巨大的潜在表意功能, 努力实现原诗意境的转移和表达, 并在此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形式及其他特征。文章就意境与形式的关系进行探讨, 并分析比较了拜伦的名作——《She walks in beauty》的两篇译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境,形式

参考文献

[1]、吕志鲁.英语爱情名诗选译[M].武汉出版社, 2003.

[2]、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怎样写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从教育改革到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