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精选15篇)
1.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一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心理相容,只有心理相容,师生们之间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富有凝聚力,培育出更深、更浓的氛围。如何相容?
一是班主任与学生心理相容。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的距离越小,心理相容性就越强。因此,班主任应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促进师生心理相容。
二是班干部与学生的心理相容。班干部是师生关系的纽带,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应教育干部增强为同学服务的公仆意识,工作中秉公执法,不包庇、护短、拉帮结派,主动热情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同学,使他们与同学心理相容。
三是班级同学之间的心理相容。班级同学心理越相容,团结得越紧密。班主任首先应教育学生以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态度来培育友谊。
其次,要教育学生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他们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相互理解。
再次,应鼓励学生向别人的优点看齐、学习,不要互相轻视,更不能学人之短。要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在较高层次上增加同学间的心理相容性。
2.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二
视正确导向为生命, 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马克思曾经说过, 报纸按其使命来说, 是社会的捍卫者, 是针对官场弊病的揭露者, 是无处不在的耳目, 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的千呼百应的喉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职能的精辟揭示。我们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毛泽东在谈到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时生动地说:“关于报纸, 现在高级领导同志, 甚至中级领导同志都有一种感觉, 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饭来了, 报来了, 我们有些人是先看报, 后吃饭的。”邓小平曾说:“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他还说:“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2)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报中心说”的继承。十六大以后, 胡锦涛对宣传思想工作作出过多次重要指示, 进一步强化了党的主流媒体的“中心”意识和“中心”作用。他多次强调, 在我国,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根本方向, 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坚持“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对党负责与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公众舆论场”。和谐文化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就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 掌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把握社会的脉搏。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舆论, 媒体要及时给予肯定的支持;对人民群众的一些模糊认识, 要及时给予解释和疏导;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流言、传闻, 应及时予以澄清, 使两个“舆论场”最大化地重叠, 使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并与人民群众的认识产生共鸣。
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营造宣传思想工作导向之势, 把握好对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的宣传引导。宣传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 弘扬舆论引导之“势”, 发挥舆论引导之“术”, 把握舆论引导之“度”。发挥舆论引导之势, 就要关注大势, 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反映大事、大情、大理。要切实做好典型宣传, 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英雄业绩、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要切实做好热点引导。舆论之矢, 要射热点、焦点问题之的。加强对社会舆情的调研分析, 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争取主动, 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 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切实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要实行建设性监督, 把舆论监督的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化解矛盾上;实行科学监督, 做到尊重规律、事实准确、全面客观。
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辩证统一的表现形式, 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党报党刊和各级电台、电视台要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结合起来, 办出特色、办出风格, 力创精品稿件、力创精品栏目, 有效引导群众, 更好服务群众。任长霞、杨业功等先进典型像一朵朵盛开的精神之花, 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鸣, 其典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引来满园春色。这表明宣传作品的政治性、导向性和艺术性是可以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的。要克服宣传文化中的富人化、低俗化、市场化现象, 用高雅的形式宣传高尚的思想, 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坚持正确导向, 必须创新、拓宽引导渠道, 着力抓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抢占宣传思想阵地的制高点
人类的思想文化传播手段先后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大发展阶段。如今, “社会舆论的纸币”的流通已不限于报纸, 它从单一的书刊、报纸发展到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媒体, 流通的速度更快捷、范围更广泛、影响力更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宣传思想文化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并逐步显现出四大发展趋势:1.数字时代的来临, 使宣传思想文化传播的速度更迅速。2.科技的日新月异, 使宣传思想文化新闻传播的方式更便捷。3.互联网的出现, 使宣传思想文化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广阔。4.多元媒体的运用, 使宣传思想文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丰富。目前, 互联网和手机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舆论场。互联网中存在着一个潜在的“意见市场”。我们要科学把握这些媒体的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要尽快熟悉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业务, 办好重点新闻网站, 丰富宣传内容, 拓展服务功能;要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主动提供内容服务, 网络新闻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新闻事件;要使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 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途径、传播主流意识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01页。
3.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课堂;心理氛围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学习语文的小学生来讲,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包含学校的硬件设施、优秀的教课老师、勤快好学的学生和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些良好的条件对于各个学校甚至各个年级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些条件对小学生学习的帮助。
一、学校中良好的硬件
学校的硬件设施包含多媒体、彩色图版、彩色图画以及课外活动用的基本设施等。每个学校中的教学硬件设施无论按区域还是人口分布都是有所不同的;条件好的学校硬件较多,而且样式丰富;条件不太好的学校教学硬件就比较少一些。在老师的教学当中,这些硬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学习语文课的孩子们来讲会起到重要的相关辅助作用。比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更加通俗化地让孩子们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学得也明白。孩子们在看多媒体时,会发觉自己好像在听故事和看动画片一样的轻松。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开阔他们的思维,让老师的授课、孩子们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秀的授课老师
作为合格的语文教学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语文当中应该起到启蒙、引领和传授的作用。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实施有营养的教学呢?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的记忆力和创新思维一定要灵活,前期的备课,如何在给小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等都很重要。比如说,老师在给孩子们讲关于一些小动物或者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等情节时,老师要用生动的语言配合相应的动作,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度。
其次,老师在讲课当中,会发现不同的小孩子,拥有不一样的学习能力、自身素质,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很快,有的很慢,有的在专心听讲,也有的在敷衍了事。这时候老师就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以及细心,去帮助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去帮助那些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学习语文课程的认知水平。
再次,老师在讲课中的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安排。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提出问题,一来是考查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二来是观察他们在听课时对老师所讲课文的细心度,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讲哪一段;三是老师要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并发表一下他们的个人看法和观点。
三、勤快好学的学生
由于人类的天性,人类在智力、思维、精神以及性格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因为如此,在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程度不尽相同。学习好的学生想必是所有老师都会喜欢,但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其实小学生来到学校接触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力都不是相差很大的,可以说非常接近的;也正是如此,学生本无学习好坏的分别,只是后来学习好的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对语文课更有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刻苦努力。而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小学生,可能并不是不想学习语文或者不是没有学习兴趣,而是学习的方法不正确,如果学习方法有误,那么即使他们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的,有心而无力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关爱、去帮助他们来提高学习效率。
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老师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放松他们的心理状态,增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诗歌和做一些小游戏,同时老师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做自我解答,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参与讨论,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他们相互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孩子们对语文课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会大幅度地提高,老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作为语文老师,无论当时的教学环境如何,都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和坏,而有差别对待,也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人格的培养。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辛苦和努力,有爱心、耐心、细心地去爱护和教导学生,才能让他们长大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淑敏.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1).
[2]杨玉琴.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J].宁夏教育,2012(11).
4.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四
作者:王佩军 张„ 文章来源:中基网 更新时间:2007-4-30 10:41:49
关键词:课堂心理 学习心态 营造氛围 信心 情感 情趣 团队 激励
内容提要:本文紧紧抓住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两个心理因素,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有针对性的论述了营造良好学习心理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有理、有据、有研究价值。
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因素,即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二是内在因素,即学生学习心态对学习的影响。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有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也有消极、冷漠、沉闷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①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教学工作高质量的进行。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只有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在智能才能充分发挥。”②最佳学习心态由学生在学习中的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轻松愉悦是成功的前提,新奇是成功的催化剂,而成功既是关键也是目的。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强、可塑性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平等相待;抓住当前课改为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努力钻研,积极实践,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处于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和轻松、愉悦的最佳学习心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一、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工作是立足于课堂而面向学生一生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还是自主学习设计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并建立“当下”意识,当堂的知识当堂完成,当天的知识当天完成,当周的知识当周完成,不拖踏,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想基础。教学中,你有这种认识才能有这种效果。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这种信心,改革教法,竭诚为主体服务。每堂课“精讲、精练、精总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活动运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信心是进取的保障。要做好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不但要做好课上的功夫,更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学生中,做好学生的朋友与引路人。
二、以自身为榜样,创设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师的人格和感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超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③由于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是深爱教育事业,人格高尚、知识渊博、真诚乐观、积极向上,集一切优点于一身的“榜样”。这样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必然也是热爱学习、品德高尚、肯于钻研、乐观开朗的。相反,一个厌倦而失望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是没有生气和无精打采的。
教师的人格不但会影响到学生人格发展,还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教师都应充分认识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性,足够的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④
三、以情感来感染,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脑科学研究越来越多的成果表明: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情感与认识并不是对立的两个过程,而应当理解为两个并行的过程,它们以特殊的方式联系在一起,都是脑神经整体功能的体现。”⑤“情感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司职情绪的大脑相关组织激素蛋白质的分泌,进而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健康的情感能有效激发学习的热情,消极的情感便会阻碍学习的进行。”⑥
课堂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情绪上的共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学会抓住开课前的几分钟,以精彩的导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步步深入,以情感人,创设最优的教学情境,进而达到最佳的学习交流状态。阅读中,师生精神亢奋,与作者达到认识上的沟通、理解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练习中,学生积极活跃、主动探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应将情感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时刻激起学生的共鸣。在良好的情境中,教师应掌握好教学节奏,使教学活动有张有弛,避免学生长时间的兴奋或抑制而感到疲劳。
四、以情趣为魅力,形成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法,对于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去学习。在面对同样的课型时,教师应同中求异,带着饱满、真挚的情感讲课,使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变化教学手段,以新鲜的刺激使学生保持兴趣和注意力。如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艺术情趣,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CAI具有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强大的音乐效果和智能性的启发诱导功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认知心理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以团队为建制,开展探究与竞赛
学习中,学生们难免会受到挫折,结成团队可以相互鼓励,克服软弱、懒惰,实现共同进步。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按学生学业成绩或能力水平的高低搭配分组,结成团队。每个团队应有自己的名子、口号、奋斗目标、共同志趣,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计划,自己的队报,荣誉簿等。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文化建设,促使团队成员互助互勉、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可把学生按团队分组分座,使学生便于开展探究、讨论、检查与帮助。教师可把学习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团队,实行组长负责,由组长进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落实检查,教师随时抽查。有了有力的团队,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把团队的凝聚力、内驱力激发起来,使团队成为有活力、有生气、有效率的“活”的团队。教学中,教师可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引进竞争,在知识探究、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赛,促进学生团队的成长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六、以活动为重点,调动学生参与的动力
任何一门学科除了具有知识价值外,还具有能力价值、品格价值和方法价值。在这四项基本价值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学科教学的中心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把时间大部分交给学生练习、研讨,还要组织起学生团队活动。以学生活动为重点,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变为学生活动的形式,如把课前预习检查变为课前热身,进行小组竞答;把课文朗读变为朗诵竞赛、情境朗读或角色表演;把课文分析变为合作探究、小先生解疑;把当堂检测变为学生互考、小组竞赛、趁热打铁等形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以良好的心态努力投入学习,互助共进,促进学习的高效进行。
七、以激励为原则,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的程度愈高,学习的动力愈大,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无激励的或被歧视的则成绩难以提高。”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形成机制,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师应当尽可能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给学生以更高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而精彩时,教师可带头鼓掌,或予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犯错误时,教师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或运用“蹬门槛”效应给学生提供保证能回答正确的机会,激励原则告诉我们“成功是成功之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八、以方法为手段,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课堂教学过程是个科学的教学活动过程。拿一般的教学过程来说要经过:“预习测评——合作探究——达标反馈——学习小结——拓展延伸”几个环节。这就经过对知识的“学习——应用——总结——再应用”的这样循环提高的过程。但在课堂上,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探究、自觉合作,所以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在实践中,教师要促使教学过程科学严谨,符合学习规律;积极创设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能达到最好效果,使学生心理轻松愉悦、情绪高涨,积极合作、勇于探索,脑力激荡、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要掌握科学教学的过程方法,还要掌握营造氛围、激发情趣、鼓励暗示、科学学习等方法。教师不但要“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寻找水源;更要使学生学会主动开发水源、利用水源,学会合作共事、探究发现。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九、以问题为中心,训练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问题、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⑨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因为“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不但要学会自己设计问题,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⑩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不应把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解决教师个人设计的问题上,更要激发起学生提问质疑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在质疑中开始,又在质疑中结束。
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做一块“砖”,抛出的目的在于引出“美玉”。切不可自做美玉,本末倒置。
教育是一门技术,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不但要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驾驭这门技术;而且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入研究其与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应用科学的密切关系,融汇贯通,成为掌握教育科学,并驾驭这门艺术的学者型教师。
注释:
①③④⑦分别引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王希永、田万生编著 开明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255页、第255页、第495页、第252页;
②⑧分别引自《中学语文创新教法》系列之四《教学心理实践》(李创新主编
学苑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页、第186页;
⑤⑥分别引自《教育探索》(2000年第5期)第37页《基于脑的教育》张旺、张万春、袁宝华合著;
⑨引自《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主编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第117页;
⑩引自《全国教育教学论文暨教案选萃》(荣泽华主编
5.营造快乐的团队氛围 篇五
直销是一个充满家庭温暖和团队友爱的快乐 职业。
直销就是一种生活,当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喝茶,然后讲一些生活趣事的时候,在一片笑声之中,很多解决我们困境的答案,其实也就自然出现了。
什么是团队?从“团”字里可以看出,就是一个框框里面有很多人才,很多人才聚集到一起,做有共同目标的事情,朝一个方向迈进,就形成的团队。
这么多人才聚集到一起,是不好招呼的。弄得好,核心力,向心力强,成员齐心协力,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就强,就能产生生产力。做出有效率的事情。弄不好,就成员涣散,东分西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
团队然靠目标凝聚的,有了大的目标一致,有了价值观的认同,这个团队就散不了。但是团队搞得好不好,还的许多技巧在里面。譬如团队活跃的气氛,就不容忽视,一个团队死气沉沉,大家都像木头一样毫无感情,麻木不仁,那就非常糟糕了。框框里装个“木”就变成了“困”。很多团队困难是不善制造快乐的气氛造成的。
怎样活跃团队气氛,我以为不必迷信会议。在会议上制造气氛只是手段之一,其作用跃然可圈可点,但受到时间 地点等限制,并且由于有些人过于迷信,不免把它在程序上僵化,以至于大家一开会就知道会发生什么,再无任何新鲜感,也就难以振奋起来。我认为,在当今这样一个直销环境中,太多人渴望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和行动导向,他们也太希望走出迷茫,不放弃任何一个问题解决办法的机会。但是,我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只有开大会,搞激励这种途径,并且,这样一种方式,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一直所强调的,直销是一门生意,但它和传统意义的生意相比,它更倾向一种生活化的方式,而生活化的魅力在哪里呢?就是追求一种轻松和快乐。
一个上百个人的会议,面对台下一群群紧锁眉头的陌生面孔,你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他也不知道你会讲什么,音也录了,掌也鼓了,但是回家以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开会的初衷就是解决问题,而这样的一种会议往往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很难挖掘其中所出现的问题。
从台下走下来,真正融入团队中去,比如人你可以将你的区域市场真正有实力 有眼光的人邀集在家里,大家在一起聊天喝茶,然后彼此谈谈自己最近的生活和工作,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这种沟通是双向 的,也是最有效果的。然后,你再把这种方法复制到你的团队中去,让你的直销商们每个星期都定期地多安排几次这样的聊天时间,当一个区域市场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家庭同时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时,我不敢想像这个市场将会有多大的爆炸性的拓展威力。为什么中国知名直销公司在浙江宁波一带的市场做的好,这样一群群家庭主妇通过几年的努力就能做到几千万的业绩,并且 市场能够稳定和谐,团队凝聚力强,原因就在于她们所一直推崇的“家庭味 亲情味 友情味”。
这样的一种直销方式,既开心轻松,感染力又强,业务员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能得到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回想,自从我们踏入社会以后,你还能经常和一帮朋友聊天吗?你还能经常性地像小时候那样串门吗?。。。恰好,直销就能提供这样一个载体,聊聊我们在开展业务中的上些趣事,分享健康知识,这样既能稳定团队,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中间,消除社会对直销的误解,大家在笑一笑的氛围中,很多问题其实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我想在 这里谈谈如何在团队里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 1:在团队里鼓励大家更多地去关注伙伴的成长
有的时候,我们分享别人特别是我们所关心人的成功是一件值得我们开心的事情。在我所接触的直销团队里,基本是很多人都已经是身为人父,身为人母了,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体育比赛 拼写游戏 期末考试 足球比赛中获胜,我们内心是多么的喜悦。而我们也会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为孩子的胜利创造条件。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这种感受-----我们期盼自己孩子获胜。这种愿望通常是基于孩子的利益和幸福,而非我们个人的自我满足。同样,帮助团队的伙伴特别是对经验不足的伙伴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进步,并且能有所成就时,我们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当所有人不再把目光盯在自己眼前的得失利益之上的时候,当这样一种关注伙伴成长的风气在团队里盛行的时候,你的团队就将是快乐的,是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
2:把情感融入团队的活动之中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度,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比如周末的时候邀约几个人一起包包饺子,爬爬山,我还是要提到浙江宁波的那位家庭主妇,她就经常和她的姐妹们举办一些歌咏比赛。有些团队也会有某某直销商过生日的时候,搞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他们说,有时玩起来,就忘记了自己是个成年人,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关心,互相信任,暂不说是做事业,就是在生活中结交了这样一群朋友,人的面貌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构建和谐团队也是建设学习型团队的过程
我一直提倡,团队各成员间要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并要善于学习这些优点,只有保证团队成员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经常在一些小型的直销领导人聚会上说,你们在带领直销商的时候,要鼓励直销商敢于提问,还要倡导他们多听,因为每一个人的提问,或者见解,都是一种信息源。同时,在团队内部制定一些必要的激励机制,比如这个月团队里的销售冠军,我们可以让他给我们分享,讲述他的故事,给予他一种受到尊重的肯定的感觉。偶尔可以 给你的直销商们推荐一些好书,加强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4:在团队里倡导一种使命感
这是很根本性的东西。“真诚的誓愿是一种对比自我更大的整体的使命感”。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经,由与外在整体连成的一体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更宽阔的“愿景”。没有这样的愿景,人类的潜意识所认知的世界,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顾追求自己想要的。我在直销团队中时常会提及,当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个事业” “我为什么要努力去做好一切事情”之类的问题。很多人都 以为他们的答案会是赚钱谋生,其实不然,我曾经问过一些做得很优秀的直销领导者,你为什么如此卖力,你已经很有钱了。他们告诉我,当他们把一种优质产品介绍给身边的人的时候,当他们看到一个一个的人从病床上起来的并展开微笑的时候,当他们得到别人赞许和钦佩的目光的时候,是种自豪感让他们更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 越努力,越开心。
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直销团队,直销事业的目标也应如此。任何一个曾经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一定体会过一股驱策其向前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来自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而唤醒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愿望所产生的力量。
6.营造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篇六
——韶峰学校先进事迹材料
近几年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坚持“建一流校园,炼一流师资,创一流管理,争一流质量”的办学宗旨,以“学生快乐”为目标,以“家长满意”为追求,始终把发展作为兴学育人的主要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使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一、德育为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是韶峰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德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围绕这个核心,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并在校园内多次开展“献爱心”、“手拉手,一帮一”等活动,利用各种方式,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努力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创建一流的校园必须有制度的保证,为此校委会成员花费了大量的功夫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教育科研制度,学校认真研讨,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按制度严格执行奖惩。
三、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积极创新,不断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和渠道,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做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同时对发表论文或获奖的教师,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学校还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举办一次“希望之星”讲课比赛,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另外,学校还派出教师去外面观摩学习,并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各科“教学辅导”光碟,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学校坚持以教研工作为重点,认真学习领会大纲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备写每一课堂,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教案的书写要体现出教学课题、目标、重难点、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及练习设计等项目,力求写出特色。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新的教育理论指导现行课堂教学,面向全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的布置目的明确,设计合理,分量适当,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批改认真细致、及时,考查后认真总结分析。多年来,学校的教育质量始终保持在前列。
四、注重安全和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著。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及时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检查,对学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每周都要在例会上强调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层层制定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到位,责任到人。领导自觉巡视,近几年学校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五、开展体、艺、卫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近年来我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性、趣味性、自主性为特征的多种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方面,我校在开足体育课,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坚持每天做广播体操的基础上,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趣味运动会。艺术方面,我校除了上好音乐课和美术课外,每年举办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诗歌朗诵和歌咏比赛,另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湘潭地区的各种艺术比赛活动。在湘潭地区和湘乡市的“艺术百佳”评比中屡次获得多个一等奖。在湘乡市首届“故事大王”比赛中夺得冠军。卫生方面,我校在保证每天的眼保健操的基础上,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传染病防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每天有学生干部对各班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每周进行评比。另外,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今后,我校全体教师将继续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既定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抱负:为所有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为所有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将以完善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情感让每一个韶峰学校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7.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七
这个聪明的孩子走弯路的情况说明了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个性品质, 自尊心是一株嫩芽, 需要教师用爱和尊重的雨露来浇灌。所以,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以下几方面不容忽视。
1 使用“春风师语”, 坚持和学生平等对话
优秀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 粗暴、过激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憎恨甚至逆反心理。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的话语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慰藉, 才不会压抑学生个性, 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我还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而不是“你还不明白吗?”“承认错误等于改正了一半,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而不是“什么事都不学好, 我看你早晚进监狱”。
2 呵护学生自尊, 挖掘前进动力
渴望积极的肯定评价, 从而获得自尊,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 而且卫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初中文化基础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遇, 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 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意地关心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 巧妙地安排班级活动, 发挥他们的特长。为此, 笔者设置了各种奖项, 只要学生有进步, 笔者就表扬。实际上, 这些学生更渴望在集体中找到自己, 得到好的评价和教师的重视, 因此对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会积极去做。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差、品行也差,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不在乎, 有“破罐破摔”之势, 其实, 内心深处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 在班级各项活动中, 笔者有意鼓励他们参加, 而他们会觉得是教师看得起他们, 也尽力去做。学期末, 笔者把表扬的名单在班级宣读, 并贴在墙上。
表扬项目如下:最佳班干部;最佳课代表;最佳同桌;最佳作业;学习最刻苦的;学习成绩最佳的;学习进步最大的;跑得最快的;最有力量的;最关心集体的;最团结同学的;最尊敬教师的;最遵守纪律的;学习成绩最佳的 (宿舍) ;宿舍卫生成绩最佳的 (个人) ;最佳值日生;广播稿最多的。
这样, 班上很多学生都能受到表扬, 他们都很兴奋。当自尊心使人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弱点, 能合理维护自己的尊严时, 它在人们的行动中就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宽容学生过失
日常工作中学生出现过失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或是不经意间造成的, 或是一念之差造成的, 并非故意。人无完人, 孰能无过, 何况是学生, 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在陕西某贫困山区的小学里, 五年级学生张某偷了同桌的五元钱去买药救母亲的命, 在同桌的质问下, 他涨红了脸, 泪流满面。这时教师进来了, 问明情况后, 说:“在你的桌子下有五元钱, 我让张某捡起来, 我保管了, 给你。”之后, 教师向张某问明了事情的经过, 并给予他帮助。张某一生都感激这位曾保护过他名誉的女教师。当然, 教师会这样做, 前提是了解自己的学生。
4 为学生打造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
笔者曾经多次调解女生宿舍的纠纷, 当调解无效时, 笔者就给她们调了宿舍。通过笔者的努力, 4名女生心理获得了“新生”, 愉快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当然, 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保护其自尊心, 个别“钉子户”, 他们觉得教师不算什么, 他才是“天下第一”, 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下猛药”, 就要损伤他的“自尊”, 就要他以“丧失自尊”为昂贵代价, 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8.营造和谐的幼儿心理学课堂氛围 篇八
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愉悦的、放松的、积极的、活泼的、乐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师有深厚的信任和认同。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心理学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良好的课堂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畏难心理就显得更重要了。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幼儿心理学课堂氛围呢?
一、在课堂上穿插心理游戏
虽然是幼儿心理学,但很多知识是建立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大量的贴近幼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在课堂上我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心理学现象,学生非常感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
开学第一节课,我通常都不介绍课本内容,而是与学生做有趣的心理游戏。如我请学生听我口令“请你现在不要在头脑中出现粉红色的大象”,结果学生回答他们头脑中偏偏出现了一头粉红色的大象;我在黑板上画出几个错觉的例子,学生没有立刻反应过来;我带领学生走上讲台,把手放在胸口,大声地说出“我喜欢我自己”,跟同伴互相说出“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些都是心理学经典的游戏和测试。学生非常兴奋,对心理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以至于每节课到教室,学生都会大声地喊出“我喜欢我自己”。在课堂上穿插小游戏,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二、真诚地鼓励学生
幼儿心理学的课堂上,我常以大姐姐的身份介绍我学生时代的趣事,当然是跟学习心理学有关的,或者介绍心理学老师与我们的交往中的趣事。激起他们对心理学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我贯彻这样的原则:“同学回答问题没有不对的,只有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可以坐在座位上回答问题,也可以站着回答问题,还可以到讲台前结合黑板演示回答问题。某同学回答不完善,学生还可以自由补充。这样宽松的课堂回答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感觉很轻松,感觉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在考查他,而是一种游戏。
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专注地听,学生也从我的眼里看到了真诚宽容和鼓励,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三、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打下基础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用性很强的部分。我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解答学生有关心理方面的疑问,学生反应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来向我咨询小侄不爱说话怎么回事;妈妈是不是有点强迫症的倾向;我是不是有点抑郁的倾向,如何预防?当我成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师”的同时,学生也巩固了心理学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心理学的魅力。
四、做好学生的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前提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认可,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了前提。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应用广泛,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尽力做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心学生,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我都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对于每个学生我始终怀有良好的期待,让他们总是在良性的评价中不断进步。我想这也是对课堂的延伸。
9.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篇九
看了老师和各位家长提供的保贵资料,真的感触挺深的,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你如果优秀就可以被社会认可和承认,你如果不优秀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如何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优秀人材,成为我们做家长的头等大事,我们总是想到各种方法买各种书籍去尝试去效仿,可是效果却甚微,今天看了几位家长的心得从中也得到一些保贵的经验,家长提供的这份资料很真切的表述了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我也一直认为孩子的一生是受家庭影响太深远了,父母在家里营造一个氛围,对孩子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互相尊敬的家庭文化氛围
我的儿子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孩子,他很喜欢思考总是会问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总会耐心的一一做答,但如果遇到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问题,我也会告诉他,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明白,我查一下在告诉你,然后查阅完得到答案会再告诉他,我也会睡觉前和他聊天,了解他一天的学习情况,请他讲一讲班级,学校,社会上所看到或听到的事,让他说一说对这些事的看法和想法;双休日或空闲时,我们也常常有意识地讲一些社会现象让他分析,当他理解不当时,我们就以商量的口吻与孩子平等对话,逐步培养孩子平等,民主的参于意识;当他做错事时,我也会让他自己考虑一下事情究竟错在哪里,而不会去打骂他,因为我们做家长的同样也会做错事情,我想让他从小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靠打骂可以解决的,他应该勇敢面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希望给孩子建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把他培养成一位勇敢和绅士的小男子汉。
二、多鼓励孩子融入社会,多方位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我渐渐觉得孩子融入社会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多方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分化更加繁琐。知识专业化程度要求甚高,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如果孩子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多,一旦成人便容易踏入社会,被社会承认,接纳。这样的人才能称的上对社会是个有用之人。对此,我们一方面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广泛接触社会。如
利用放假期间领孩子到北京动物园,去姑姑家做客,和朋友的一些聚会,利用双休领孩子去图书馆和文字馆等,让孩子从小接触方方面面的人,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孩子参加了书画培训班,提高自己的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要管的适度,力求自主
我觉的每个人都有惰性,况且是孩子。贪玩,不守时,做事拖拖拉拉等,这是孩子的本性,更是天真的童性。作为家长,我认为关键是督促引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起床,吃饭,做作业,活动,看电视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间限制。
从小开始,我就培养他自理能力,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教给他一些干活的方法,鼓励他积极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平时,我要求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地,倒垃圾,收碗筷,擦桌子等。有时,我还有意识地让他一个人去买馍,买菜。培养他人际交往能力和一定的服务意识,经济意识。
最后,我相信只有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加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给孩子增添各种心理压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用良好的心态投入知识的海洋,生活得更加多姿多彩。
申泽妈妈:李广
10.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 篇十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还要有从事语文工作所必须的敏感、多思,富于激情的艺术家气质、诗人气质,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平淡、反应麻木、读书无动于衷的教师,能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对美和光明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其次,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在情感上都有一个基本格调,或豪放、热烈,或优美、恬静;或清新、淡雅,或凝重、厚实;或冷峻、哀婉,或轻松、幽默;或昂扬、深邃,或悲切、肃穆;……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绪笼罩全篇,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以超脱的苦闷、?徨之情,构成了“淡淡的哀愁”的基调。
备课时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文蕴意,将作家倾注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处境、性格命运中去,为在堂上“倾诉”这种情感作好准备。
第三,要借助朗读、讲解、表情、动作摹拟形象,外化作品主题,构筑作品意境。
教师朗读课文、讲解作品,要饱含作品的情感,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不同情境的不同情愫,“因情制宜”,须昂奋时昂奋,当低沉处低沉,做到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口流香之美,时有拔地急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让浓郁、饱满的情感一如江河之水,汨汨流入学生的心田,如《娘子关前》一课,讲到日寇的铁蹄践踏太行山区后留下的凄凉景象,“半夜我冷醒,听见屋外的风吹得呼呼地作响。在风里,远远的有婴儿哭声”时,教师的语言应低沉。缓慢、沉重,传达出“悲悲惨惨凄凄”的艺术情感。而到了“还我河山”一节,则怒火陡起,力量激增,借震撼人心的呐喊表现出消灭敌人、讨还国债的滔天怒火和无穷力量。
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往往能把某些难以言表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准确、精密地显露出来。教学时教师要依循着作品情感的变化、发展的脉络,自如地调整着面部的表情、神态,喜则眉飞色舞,怒则切齿圆睛,哀则蹙额锁眉,乐则笑逐颜开。贴切、得体的动作、活动,是一种体态语言,同样能描摹事物的复杂情状,披露人的内心的微妙情感。
第四,借助视听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
视听教学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绘画和摄影等实施教学的手段,它们形象、生动、具体,直观性强,可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潮效果。充分使用视听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的良好途径。如讲授《长江三峡》,可以找一些描绘三峡的绘画或摄影作品悬挂在黑板上,或放映有关影视片,对照课文,联系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三峡的绚丽风光,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讲解《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可用录音机放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藉以烘托出悲怆、沉重的气氛。
11.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十一
现在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评优课,凡涉及借班上课的,一般会提供师生见面沟通的机会。从教育角度来讲,这有利于教师预知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或改变教学细节,降低或增加难度等,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但因涉及到展示或评比,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将问题或答案提前抛学生。这种做法表现出了教师极度的不自信和对学生极大的不放心,既限定学生思维发展,又不能体现新课程开放,灵活的特性。
心理学研究认为,高度信任者比低信任者更倾向于合作,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和给予信任一样重要。
信任是相互的,一个获得学生信任的老师,他会无时不刻散发出对工作的饱满热情,而一群被教师赋予了充分信任的学生,他们对学习也更加积极和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运用信任这一教学策略,让它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彰显信任的教育力量。
二、开场问候,给学生一种期待感
铃声响,学生在老师“上课”的喊声中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有些学校还要求互相鞠躬致意,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仍在沿用的一种师生间上课互致问候的方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礼仪习惯,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但更多的意义被赋予在了让学生更快地调整和投入到上课的学习状态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有些班级学生因为起立拖沓,声音懒散,被严格的老师站着训话,再来一遍的惩罚现象比比皆是。事实上,按照一天7节课计算,每个教师这样重复一次就是七次,天天如此,学生难免心生倦怠变得麻木。问候变成了纯粹的形式化,谈何学生状态的调整和投入?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得他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待人际关系,他们渴望获得和他人沟通的最佳方式。我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课堂礼仪的开场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如,嘘寒问暖式,关注气候变化,传达节日祝福等;谈天说地式,说说人间万象,闲闻趣事等;热点评论式:谈谈当今的热门话题、新闻事件等;轻松幽默式:聊聊家常、生活笑话等;在这些开场问候方式的内容选择上,也尽可能地去接近或巧妙引入相关的课堂教学。慢慢地,我感受到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关注和期待,有的学生在课间就会跑过来问我今天上课给他们讲什么。学生在丰富别致的开场问候方式中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和关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自由应答,给学生一种宽松感
课堂上,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抛出,满心期待学生回答,却迟迟不见有人举手,教室里反倒鸦雀无声。这些都是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自尊心日趋强烈,越来越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心理导致的正常现象。很多同学一怕举了手回答却出错,招惹到同学嘲笑,面子上挂不住。二怕举了手老师不叫自己回答,伤了自尊。三怕自己经常举手,即使回答正确,也担心同学认为他好表现,爱出风头。长期如此,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减退,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积极性不断下降,依赖性日益增长。
长期以来,“上课发言先举手”一直是教师教导学生应该执行的规矩。作为礼仪,它体现了师生间的互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课堂秩序的作用,也让教师对学生掌握问题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学生起来发言的心理也各有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同一年龄段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有的同学特别喜欢举手,有的不喜欢举手。于是我先要求初一的学生可以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进行抢答和补充。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很快得到了他们的欢迎。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发言的广泛性,照顾到发言的层面。省略举手这一环节,并不代表不举手的学生永远没有表达交流的机会。对于一些性格特别内向,思维迟缓,一直不喜欢也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教师应该适时调整发言策略,比如可以引导其他同学,让我们把机会让给某某,或其他没有举手的同学来试试等。
因此,教师要常常换位思考,善于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12.营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健康的心理 篇十二
一、教师应为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气氛
宽松是一种总体感觉。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成员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自在的, 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 思想可以任意驰骋, 不必受太多的拘束。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 学生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深刻, 想象丰富活跃, 记忆力增强, 精力旺盛, 积极主动。能引起学生兴趣, 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联想、推理, 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气氛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 思路狭窄, 思维变得呆板拘谨。虽然被迫接受了一定的知识, 但难以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那么怎样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
在传统的教育中, 可谓是“师道尊严”。但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 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 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 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所谓“走进去才能领出来”,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明自己的观点, 也应接受他人的批评, 包括教师在内。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 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你只有和学生成为了朋友, 才能使学生接受你的教育, 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减少不必要的规定
任何人都不喜欢繁文缛节, 不喜欢太多的拘束, 孩子们更是如此!在有些学校, 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 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但无疑, 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 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 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因而, 减少不必要的规定, 还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 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例如过多的作业限制、过多的人际交往的限制等等教师都要考虑清楚, 不要让他们感觉有过多的不自在, 即使有规定也要和学生商量进行, 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 学生才有可能接受你的规定。
3. 帮助学生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之一。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学生在广泛的交往中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 体验友情的美好, 懂得协作的重要。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能给他们以情绪支持和安慰, 帮助他们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 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 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 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 真诚合作,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
二、家长应为孩子努力营造宽松的家庭气氛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 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异常, 从而造成意外事件。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就要努力为孩子构建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那么应该怎样做呢?我感觉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创建家长学校
每个家长都有培养孩子的愿望, 但有时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合理的方式。在很多时候,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同时, 作为家长也有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从而导致父子、母女关系的恶化,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不懂得怎样教育子女, 没有好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家长学校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 也可以让家长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 鼓励家长和孩子沟通, 放下“架子”, 走进孩子的世界
有很多家长都以孩子听话懂事为骄傲, 把孩子特别听话当成一件很自豪的事, 孩子稍不顺自己的心思就很生气甚至是大打出手。其实细细想来这样做是多么可笑, 难道我们含辛茹苦培养孩子只是让孩子听话吗, 那么中国的将来岂不成了一个听话的民族, 那将是多么可悲呀!所以家长要放下“架子”, 多和孩子沟通, 成为孩子的朋友。只有多倾听, 才能有效地施教。
3. 教育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多采用激励教育, 多纵向比较, 少横向比较
孩子是有差异的, 作为家长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孩子要自己和自己比, 才能越比越有信心, 才会越来越有进步。比的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业上, 可以有很多方面, 技能上的、品质上的、习惯上的都可以比一比, 这样孩子才能全面地发展, 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会少一些。
13.浅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篇十三
在网格化工作中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网格化工作认识上有所提高,实践中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深深的感受到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及团队精神在网格化工作中的作用,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社区基本情况
蓝山社区成立于2012年7月,位于大武口区西南端,东起贺兰山南路,西至青山南路,南至南环路,北至党校院,辖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5个居民小区,8个网格,119栋居民楼,总户数3095户,总人口6930人,其中:常住人口6773人,流动人口156人,少数民族563人,老年人1052人,残疾人58人,低保户48人,商业网点96户。共建单位1家。成立了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55人,其中:在职党员376人,在册党员179人。6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医保协理员,8网格助理员。设有绿色网吧,开通了社区博客,QQ群为增强居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实践中摸索出“话在‘格’中唠、心中‘格’中留、事在‘格’中办”的网格服务理念。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80%的创新思路来自于员工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随着网格助理员的加入,使得社区队伍壮
大,怎样管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社区属于一个特殊的集体(全是女同志),作为社区主任,怎样带好、管好人员,怎样给大家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把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出来,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是取决于领导自身的行为:作为领导班子首先思想和行动要保持一致,如果领导班子面和心不和,互相勾心斗角,分帮结派。先将环境复杂化,那么其他人员在没学会怎样做好本职工作前就先学会察言观色,那么这个集体即会成为混水一潭了。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头儿带的稳,后面跟的才正。比如:我们新社区因为阵地简陋,再加上一切工作也是从头开始,所以大家付出的也会更多,工作当中就要多理解,多包容,在工作中多给大家营造敢说话,有机会说话的机会。二是良好的工作心态:心态决定行动,在工作中只要方向一致,只要每人都付出一点点,这个环境很快就会如你所愿。当你每次都积极、爽快地去接受和完成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其实你会发现在你帮助别人完成一项工作的同时,你学到了更多工作范围外的知识,同时收获了经验和热情。就像我们社区现在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不会耽误居民来办事,不管是谁,也不管是谁的工作,拿起来就干了,这样即没有给居民办事造成来回跑的麻烦,也增加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当面对一些问题时能象对待多年的朋友那样去耐心谈心、交流。在面对不足和差距的时候能去认真地反省、换位思考。
二、发扬团队精神
有一句话说的好,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所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管理说到底是人心的管理。作为单位的领头人,其实就是成员间的枢纽,要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比如:我们社区03网格助理员李桂兰热心,就赢得了网格居民的信任,居民对她的工作也是非常支持,阮清玲提出“大事小事,一网管尽”的工作思路。这些优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要知人善用,大家的优势展示出来了,实现自我价值,就能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重要性了,大家也愿意不保留了,也愿意奉献了。还要多给大家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发现并消除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增添大家之间互相了解的机会。我们社区定于每周一下午作为管理员、助理员工作安排和学习例会,安排一周工作,传达办事处的会议精神,学习各项工作要求及政策。周五下午作为落实和交流座谈会,把这一周工作做个小结,找差距,补不足,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探讨解决,并把好的工作做法和大家分享。对大家也提出了“三计”工作法(既:每天工作做小计、每周工作做累计、每月工作做统计),把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些把大家的智慧凝聚起来,为社区网格化工作提出一些好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我觉得不论是社区工作,还是网格化工作,万变不离其中,核心就是如何做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 何给居民提供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没有团结和谐的集体,一切就将是纸上谈兵。以上就是我自蓝山社区成立的这几个月以来,在网格化管理工作当中总结的一点浅浅的经验。
谢谢大家!
14.基层良好氛围的营造对策研究 篇十四
加强情感管理,构建和谐企业,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亲和力和竞争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一流采油厂,需要员工精神状态良好,素质不断提升,人际关系融洽,营造基层良好氛围,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提升。
一、课题研究背景
雁翎作业区现有员工269名,下设4个采油站及地质工程组、治安组、维修站,管理着1座联合站、1座接转站、10座计量站、29个生产岗位、48口零散井。设有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3名。
当前,员工个人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化,精神生活要求更加充实,业余生活要求丰富多彩。要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就要加强情感管理,不断加强与员工的沟通联系。作业区所管井站大多地处偏远,岗位员工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尤其是边零井驻站人员和家人团聚少、和同事接触少、遇事易钻“牛角尖”;部分作业大队转岗人员情绪不稳定;部分二连调入人员因岗位变动,心理有一定落差。近两年,作业区党总支将如何使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心态,作为研究探索的课题,让员工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围能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对企业成败至关重要。
良好的基层氛围是指内部团结、和谐、融洽,员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上下级真诚相待,每位员工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朝共同的目标努力。只有把关心员工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让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三、具体实施情况
在新的形势下,作业区党总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情
感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企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真探索研究。
(一)建立完善制度。
一是建立宣传舆论引导制度。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公示栏、员工大会、班组学习、党团会、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把形势任务、当前面临的困难及发展前景明明白白地告诉员工,把具有代表性、涉及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帮助员工找准方位,把握机遇,调整心态,扎实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员工意见的表达制度。拓宽下情上达、通畅便捷的信息渠道,使员工的意愿能够真实、迅速地反映。我们有完善的合理化建议征集制度、设立了意见箱和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制度。
三是建立沟通制度。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准确把握员工的情感变化,聆听员工心声,及时为员工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减轻他们工作、生活及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讲究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差异化工作法。深入员工中去,把握其思想脉搏,根据员工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如对认识问题较迟钝的员工,采取以事喻理的诱导式;对接受能力较强、自尊心也强的员工,采取点到为止的暗示式;对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员工,采取多方疏导的委婉式;对自暴自弃的员工,采取正向激励为主的关怀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坚定信心,挖掘自我,提高自我,迎接挑战,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是心理疏导法。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人格,以平等态度待人,从尊重、理解、关心、爱护、信任出发,注意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把引导方式从“说教式”、“灌输式”、“注解式”,转为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对话式”、“解惑式”,做到情感相通、情理相融。
三是参与管理法。召开“金点子会”,设立 “建议箱”等,虚心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有价值的及时应用,该做改善的及进改善。
(三)积极开展“三项”活动。
“心态决定命运”,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当前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每名员工都会面临竞争、面临压力、面临选择,面临不一样的待遇。员工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从开展以下三项活动为出发点,帮助员工调整心态,落脚于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暖心”活动。我们以不定期的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员工的所思、所盼,千方百计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消除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对员工关心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年初重大决策、年终经营结果等敏感、热点问题,在采用区务公开制度,明细张榜公布的同时,利用职代会、职工大会、公示栏等方式公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员工思想“零负担”,工作“零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认真了解员工发展需求,指导、帮助员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岗位交流、导师带徒、专项竞赛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为员工锻炼成长、施展作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员工的发展。
二是开展“建家” 活动。从实际出发,把关心员工家庭幸福、注重员工身体健康作为“建家”活动的重点。家庭的幸福与和睦,会促使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家庭的矛盾和不幸,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情绪。带着心事、带着情绪上岗工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我们通过谈心、家访、慰问等方式,了解员工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员工理顺各方关系,消除烦燥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我们进一步实施一线环境工程,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员工健康体检。逐步建立完善健身场所、健身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采、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岗位员工的“家”文化理念。在岗位员工中开展“创造一个好环境,锻炼一个好身体,拥有一份好心情”,为主要内容的“三好”活动。通过建立岗位荣誉档案,创建边远井流动图书箱,实施送温暖等活动,让员工真正融入到
企业这个大家庭中。通过组织开展阳光心态教育讲座、谈心交流、推荐亲情、感恩、励志方面的书籍等活动,努力培育员工积极进取、宽容豁达的阳光心态。
三是开展“品牌” 活动。作业区把“培育优秀员工队伍,创建绿色生态井站,打造和谐稳定家园”做为发展定位,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共同理想,传承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我们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建设具有工区特色的文化,创建文化宣传长廊、加强典型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即时表扬,肯定员工日常工作成绩,激励员工做好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文化、绿色生态井站、和谐文化等特色文化创建活动,把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内化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使作业区文化建设多姿多彩、充满生机。
四、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员工树立积极进取、宽容豁达的阳光心态,为员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消除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员工真正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确保作业区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员工主观能动性增强。良好氛围是一个看不见,模不着的东西,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员工个体,是员工个人品行职业素养和心态、思维方式和习惯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员工队伍内部的主流思想。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是恻重于“重情感、讲引导”,从内心深处激发精神动力,让他们产生精神愉悦、愿意以组织为家的心理效应,从而实现工作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员工之间具有良好互动性。良好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连渐形成的,正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员工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成员之问的互动,氛圈也就无从谈起。通过一系列活动,员工之间协助支持、信任尊重、融洽合作、相互认同的行为蔚然成风。
三是具有相对持久性。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员工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管理状况的积极反映,它是通过员工内部感知体验、自我调适而成,从萌芽、发展到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过程,一旦成型稳定
下来,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工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存在问题
任何制度的制定都会涉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一旦结果与期待的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目前,作业区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老年员工,认为自己为单位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面临技能考核等压力,认为单位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待他们不公平。二是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目前中老年同志占据了重要岗位,个人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三是基层员工岗位工作较为固定,一部分人觉得长期在一个岗位和固定环境工作,没法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日长月久,缺乏工作激情和学习热情。
以上问题存在,直接影响员工队伍的士气,从而影响和谐企业的建设,我们需要从制度改革入手加以解决。
15.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篇十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 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 而“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 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 而班主任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 交友没有选择, 喜欢成群结伙, 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打脚, 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常和品行欠佳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参与偷盗, 迷恋上网, 有的甚至早恋等。
二、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在年龄较小时就离开父母, 致使亲情关爱严重缺失, 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 但毕竟与父母不同。当遇到一些麻烦时他们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再加上性格内向, 总把事憋在心里。长期下去, 这种自卑封闭, 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 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定的依靠和保护, 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 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 空落、寂寞、孤单, 时时困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时间一长会使他们的心理骚动、抑郁, 进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 甚至行为上的出格。
(四) 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 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 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在年幼时, 父母就离开外出打工, 他们不理解父母, 认为家里穷, 父母没有能耐, 才外出打工, 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 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 于是大多采取“物质 (金钱)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 偶尔打电话联系也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对于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 奢侈浪费, 摆阔气, 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长此以往, 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担心。
(二) 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 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注重引导, 要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 尤其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
1. 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 要关爱孩子, 但不要溺爱。代理监护人不能因为孩子小, 父母又不在身边, 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 而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 多跟他们交流、沟通, 但要避免过分唠叨。
(2)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孩子,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不能简单地加以限制、否定。不能满足孩子的应加以解释, 做通孩子的思想, 消除误会, 防止产生代沟。
(3) 遇到困难, 及时帮助解决。代理监护人应替孩子想办法, 出主意,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 可以通过电话请教教师或别人。总之, 在孩子眼里, 要做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 只有这样, 孩子才不会因此心烦, 更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 加强学校联系。
(1) 通过家访, 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 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平时, 学校还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 让教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 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 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取得联系。
(2) 教师时时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教师是代理监护人, 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 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 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 根据孩子的特点, 重新选择寄居家庭, 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 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 应多与他们沟通, 常进行耐心的询问、了解, 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 学校主动出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 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档案要详细记载这些孩子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等, 以便跟踪教育。
2. 给予集体的温暖。
孩子远离父母, 时常会有孤独感, 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会有伤心时的热泪, 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各班可建立留守儿童的生日档案, 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 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 班主任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3. 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教导处可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4. 丰富课余生活。
学校可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或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 如小制作、参观、实验活动等。
5. 突出学习上的帮助。
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 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 除老师热心辅导外, 班级也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采用“兵教兵”策略, 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三) 关注后进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 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 尤其学校中的一些“双差生”, 更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各负责老师应深入后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开展定期谈话, 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 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推荐阅读: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08-12
如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10-22
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讲话稿08-25
怎样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06-16
怎样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06-21
平台营造创新氛围08-23
如何营造团队文化氛围09-25
营造评价氛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08-07
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主动性06-22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营造反腐倡廉氛围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