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2024-10-09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共15篇)

1.《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一

走在成长的路上

5月8日,我们再次开始为期三天的理论培训。虽然天气已有夏天的炎热,但是老师们还是一个都不少地参加了。

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教师的这份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困惑,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会经常感觉力不从心,最近的理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其他领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知识,也在小学数学专业方面有所提升。

今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早上来自xx小学的x校长,他讲的是“走在路上”。虽然是一名校长,但给人感觉却是非常的亲切。在这次讲座中,他讲到老师难做,家长、社会给教师的压力不小,加上教师自身生活情感的压力也有,现在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我也深有体会。而x老师让我们在这当中寻找幸福的味道,x老师和我们分享他身边的事以及他自己的亲身亲历。“幸福取决于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却很少人能做到,现如今充满诱惑的社会总让人不懂得知足,即使有了很多钱也感受不到快乐。x老师从讲座开始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笑容不仅感染了我,相信也感染了很多其他老师。话语之间,x老师总是会时不时提到他的家庭,满足于他贤惠的妻子,满足于有个懂事的孩子„„

当然,除了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收获,在数学专业上也收获不少。x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对“老师”这个称呼有一种敬畏感,他说:“既然当了教师,就要想怎么样去做一个教师。”他用自己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他的责任感和教师的智慧,对特殊学生也抱着不放弃的态度。

“走在路上”,我们的一生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成长,而成长包括“生命”、“角色”、“责任”、“心态”和“财富”,这就是对成长的思考。作为教师要懂得挖掘学生带来的快乐,对人生的不同阶段也要制定目标,这样在享受教师这职业时,也活得充实,有动力,而不是碌碌无为地直到退休。

2.《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二

一、教师之“信”

严复先生强调“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真实意思。作为一名教师,从“信”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信国家

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发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讲话,其内涵之一,就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他指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付出的努力也永无止境。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既是当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中国梦的梦想大使,要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进一步体会职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在履职中坚定方向,在尽责中牢记历史使命,在敬业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信职业

国外很多地区,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可是面对学生,他们常常是面带笑容、很温柔、很有爱心,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们都很认同教师这份工作,享受自己的成果!

在国内,无论怎样改革,教师的“饭碗”相对来说还是“铁饭碗”,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的训斥声,对工作的抱怨声,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学生太难教,抱怨补贴太少,抱怨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太枯燥,教师职业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信仰却没能成比例地增长,大多数教师还只是把教师职业视为一个“饭碗”,或忙着转行、炒股,或家教、理财。正如庄墨显所说:“职业就像一个饭碗,可以盛放米饭,也可以装满爱意。当我们仅仅用来装米饭的时候,饭碗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寓意,就像人只剩下肉体。作为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焦虑,身体内会伸出无数只手,向外和向内抓取”。

职业信仰是教师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支撑着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幸福。

3.信学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挥教师 “教”的积极性,更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也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信任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把自己心爱的姑娘雕刻成偶像,并不断地对她诉说心中的爱慕,终于有一天这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期待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教师之“达”

严复先生在解释翻译要求的时候强调的“达”,是指意思表达要准确、流畅。从教师工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达”:

1.达师德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1号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共14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明确了骚扰学生、遇突发事件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收礼或有偿补课等十余种行为属于“违反师德”,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新时期下更应该关注和坚守师德,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石。” 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蓬勃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方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在这个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特殊行业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达规律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理想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是非界限不清等种种不良倾向。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对待一些教育问题时表现的急功近利, 缺乏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把握和对学生生命的充分尊重,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组成了一条冰冷的流水线,无视学生的天性差异,无情地对学生进行着筛选、淘汰和选拔。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换取所谓的未来幸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教育从“立人” “育人”的伟大事业异化为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

3.达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观察和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发现其中的教育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逐渐摆脱单调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去体验工作的乐趣和专业成长的喜悦,并逐渐将教育视作自己心爱的一份事业。教育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朝阳产业”,而教育问题又往往是当下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外在表现,对此,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作天秤,去厘清教育者自身的责任担当。“每人都存用科学方法去办教育的决心, 每个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我敢说,不出三十年中国教育准有好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

三、教师之“雅”

严复先生从翻译的标准,将“雅”解读为文笔优美、富有文采。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追求这三方面的“雅”:

1.人格之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2.信仰之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我们知道, 教育过程就是把实然的人转化为应然的人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种精神历程和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都拥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能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满足,学生的点滴进步在他们看来都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教育信仰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这份职业,支持教师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上,在“信仰”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品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坚守教育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自己保留一份清醒,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

3.评价之雅

适时、适当、适量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 温馨的语言,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多元评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积极引导为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3.感悟教师职业的“信达雅” 篇三

一、教师之“信”

严复先生强调“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真实意思。作为一名教师,从“信”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信国家

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发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讲话,其内涵之一,就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他指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付出的努力也永无止境。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既是当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中国梦的梦想大使,要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进一步体会职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在履职中坚定方向,在尽责中牢记历史使命,在敬业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信职业

国外很多地区,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可是面对学生,他们常常是面带笑容、很温柔、很有爱心,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们都很认同教师这份工作,享受自己的成果!

在国内,无论怎样改革,教师的“饭碗”相对来说还是“铁饭碗”,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的训斥声,对工作的抱怨声,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学生太难教,抱怨补贴太少,抱怨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太枯燥,教师职业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信仰却没能成比例地增长,大多数教师还只是把教师职业视为一个“饭碗”,或忙着转行、炒股,或家教、理财。正如庄墨显所说:“职业就像一个饭碗,可以盛放米饭,也可以装满爱意。当我们仅仅用来装米饭的时候,饭碗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寓意,就像人只剩下肉体。作为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焦虑,身体内会伸出无数只手,向外和向内抓取”。

职业信仰是教师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支撑着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幸福。

3.信学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更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也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信任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把自己心爱的姑娘雕刻成偶像,并不断地对她诉说心中的爱慕,终于有一天这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期待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教师之“达”

严复先生在解释翻译要求的时候强调的“达”,是指意思表达要准确、流畅。从教师工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达”:

1.达师德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1号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共14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明确了骚扰学生、遇突发事件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收礼或有偿补课等十余种行为属于“违反师德”,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新时期下更应该关注和坚守师德,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石。”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蓬勃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方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在这个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特殊行业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达规律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理想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是非界限不清等种种不良倾向。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对待一些教育问题时表现的急功近利,缺乏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把握和对学生生命的充分尊重,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组成了一条冰冷的流水线,无视学生的天性差异,无情地对学生进行着筛选、淘汰和选拔。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换取所谓的未来幸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教育从“立人”“育人”的伟大事业异化为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

3.达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观察和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发现其中的教育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逐渐摆脱单调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去体验工作的乐趣和专业成长的喜悦,并逐渐将教育视作自己心爱的一份事业。教育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朝阳产业”,而教育问题又往往是当下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外在表现,对此,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作天秤,去厘清教育者自身的责任担当。“每人都存用科学方法去办教育的决心,每个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我敢说,不出三十年中国教育准有好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

三、教师之“雅”

严复先生从翻译的标准,将“雅”解读为文笔优美、富有文采。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追求这三方面的“雅”:

1.人格之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2.信仰之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我们知道,教育过程就是把实然的人转化为应然的人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种精神历程和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都拥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能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满足,学生的点滴进步在他们看来都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教育信仰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这份职业,支持教师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上,在“信仰”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品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坚守教育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自己保留一份清醒,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

3.评价之雅

适时、适当、适量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多元评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积极引导为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总之,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使我对中国的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心,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如此的胸怀和追求,把个人梦融合到民族梦、国家梦之中,沉住气,尽好本分,健步往前走。

4.教师礼仪培训感悟 篇四

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以前对教师礼仪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要得体,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敬人律己就行了,但通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使我懂得了它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含有师表、师德、师言等,以下是我通过学习对它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师表即要求我们要为生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能够误人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再次是教师的语言礼仪。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修正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5.教师培训的感悟 篇五

且悟且反观

弥足珍贵的三天,不用交培训费,却能享受这顶级的文化盛宴,为自身转型中的专业成长助力。身在其中,意犹未尽,倍感珍惜。

这样的培训

回首培训,高实效却又浸润创意,高规格却又产自本土。高强度却不觉劳累。用文字涂鸦着心情,从未想过培训之悟也能在如此美好的状态中绽放。回放那些镜头,生动的论坛交锋、即兴的交流评述、务实的研究互动、深度的领导报告、锐犀的导师引领,如清风扑面,又如画龙点睛……从那一刻起,这课堂之美、论坛之雅、理念之灵,便丰厚了我的底蕴。三天以来,那聆听的、记录的、实践的、探究的……都将成为我囊中最丰厚的典藏,唤起我对已有经验的清空与反刍。多年一线教学,能够感觉到老师多重在实践,却很难理论上总结提炼,螺旋上升。而我们金苹果的培训团队完全出自一线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魅力掀起了整场学习风暴,这底气传递给我们新人的能量是无限的。身在一年级组,深切地感受到在统筹中能够找到自的位置,优秀的一年级团队中被成员们的智慧感染着,也学着用思考感受话筒的温度,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这样的典藏

正如王校长在培训中所引领的辩课,我的收获也是充满辩证色彩。

我以为,培训助力自身两条主线。一是深度探究,二是文本分析。这两条主线在实际的习得过程中是交织进行,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借用获取的信息为自我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考。培训实现“二次成长”。“第一次成长”靠的是经验和模仿,靠同伴的示范,而“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型教师的指导,因此能“喜出望外”,能聆听到更多的来自新空间的声音、获得重要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唤醒课堂”培训不囿于教师个体的禁锢:文本开阔视野,是获取专业支持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方式;体验教研,了解同事的世界,接受来自“最近发展区”的碰撞;理论的指导,打开天窗,是“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和价值引领;而这种创新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与已有熟悉的教学环境拉开距离,换个角度审视一下,自己也豁然开朗。因为“外”与“内”不同,所以“唤醒课堂”本身为我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很容易便引起了我“内”更敏锐的感知,造成的冲击力度比较大。

这样的课堂

“课堂本身就是学生的,我们更多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将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学习发生的地方,把学生推到主体上去。”培训中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学为中心”的真谛,根据对语文学科的解读,感受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通过教学对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是“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也就是文本中所提到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方法,学习结果评估。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课本只是语文学习的凭借,不是教学内容或教学要点。教师应遵循课标精神,以课标规定的“保底目标”为基准,提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成功的喜悦。唤醒课堂的要求则是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各项环节中,我应该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更多的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品质。当然这跟竭力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基于“唤醒课堂”的研究的教学引领我关注导学案、小组合作、展示、反馈各个环节,展开学习和操作,但大量的信息还需要渐渐消化、回炉,总觉得无论纵深谈哪一点都太过草率,但框架流程清晰,也会带着自己的理解深化践行下去。每个节点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思考,在这里不多加赘述了。可以确定,在未来的日子中,我不是在唤醒课堂中,就是走在唤醒课堂的路上。

6.教师暑假培训感悟心得 篇六

从培训的宣言到各团队的口号,都能看到各团队的老师们满腔热情,个个就如是一块干的海绵,做好了准备,从这次的培训中好好的吸足水分。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所需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以后的教育,从这次的培训,看到年轻教师的课堂教育互相渗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更让我培训的是这帮年轻的老师敬业、爱业、创业的精神。

短短的两天半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邢校长的点评更是精彩之极,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一针见血,一点就通。邢校长说到:歌有歌神,舞有舞神、上课有课神。教师要做到四点:要有组织能力、做一个善良的人、有文化、会思考和学习。教师要想上好课,就得去看别人的课,看名师的课,名师的课在光盘上,在名师的课堂实录里。课堂环节设计和完成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幼儿一日皆课程,课堂是教育最关键的部分,老师该教什么?来自教材。验收标准:全员、轻松。如果有效果那就是手法在起作用。

本次培训我们除了观看示范课,也实实在在的对《指南》来了一次检测,更好的帮组我们老师们再一次巩固复习《指南》,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7.《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七

1 教师职业文化的含义

要说明的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师职业文化的内涵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这里笔者就目前的情况对其内涵的主要方面进行一点阐释。

1.1 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是教育的一座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价值丰碑

每一种职业都对它的从业者有着一定的要求, 教育、教师更不例外。所谓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 外界看到的就是教师得体的衣着、端庄的举止、优雅的谈吐, 听到的可能就是某某老师爱护学生、课讲得精彩、学生回家就向家长炫耀“我们老师……”等等之类的话语。但究其源, 这恰恰就是教师优秀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

尽管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和要求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或者准确点说, 人们对教育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和要求, 当前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某些方面的怨言和指责应该是其反面的体现。因此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 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爱岗、敬业、创新, 把自己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言行高度完美地结合, 让自身完善和谐的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 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 以良好的职业形象为教育树立起一座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价值丰碑。

1.2 教师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是创造职业成就的保障

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两个重要的构成方面。

职业意识简单讲就是你以什么态度对待你所从事的职业。仅为谋生?出于兴趣?源于一种责任和使命?为谋生不容否定, 但仅为谋生就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职业意识。社会和教育要求的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并且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等途径加以提高。

毋用置疑, 新时期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唯有迎头赶上, 才不会被淘汰, 才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的职业成就。

1.3 教师职业要求每一位从业者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 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 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推动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新时期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把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学习当作“终身大事”, 了解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扩充知识容量, 不断调整和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吸收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 增强实力, 博学多识, 才能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

1.4 教师职业应该具有合理的职业期待

职业期待分为物质性职业期待和精神性职业期待。物质性职业期待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职业活动中对物质的向往, 它包括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 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欲求;而人的精神性职业期待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职业活动中实现其精神追求的向往。比如文化环境、学习条件以及对某种职业从小的景仰等。

要消除教师心中的那份困惑和矛盾, 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讲, 重视教育, 承认教师劳动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苦性, 那就应该满足教师合理的职业期待, 这是最起码的物质保障。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讲, 自己的职业期待一定要合理, 选择这个职业, 你就应该接受这个职业带给你的要求约束甚至是暂时的困窘, 而且我们都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期待都能变成现实, 即使能, 也会有一个过程。我以为, 阿Q一点, 教师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 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带给你的精神期待和充实满足是很多职业无法比拟的。

2 内化教师职业文化的现实意义

2.1 内化教师职业文化, 才能使教师产生一股“我要学”的内驱力, 让校本教师培训收到实效

目前初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经济基础、评价制度、校本文化等成为制约高中课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主体和生力军, 课程和教材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与广大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如何让广大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业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校本培训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的实质是什么?就两个字:学习。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只有当教师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习、需要学习、必须学习、学习就是自己生活工作和生命的一部分的时候, 才会心甘情愿、全心投入乃至主动获取, 这样的校本培训才会真正收到成效。

2.2 内化教师职业文化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 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及途径是其显性体现。

内化教师职业文化, 让教师明白:教师是一种职业, 教育是一项与生命价值相联的事业, 需要有比较高尚的职业操守, 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它们从哪里来?从自己多年来包括大学所受的教育积淀而来, 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唯有坚持学习研究。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学学本校名师的敬业精神, 研究一下大师上的功夫课找找自己的差距, 几位教师先不商量上同一篇课文、互相听课然后加以比较提升, 自己读书, 到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与教研组或备课组的同伴探讨交流, 请教专家或者就所发现的问题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作来搞个课题研究……这不恰恰就是校本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吗?

3 内化教师职业文化的实施策略

3.1 正确的舆论导向

政府和社会尊师重教是好事, 但应体现在对教师价值的认识上, 体现在对教师社会地位的确认和对知识、对教育的重视上。而不应只是一味地给教师戴高帽子, 叫喊几声美丽动听的口号!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活神仙, 教师也会犯错误, 舆论、媒体应该多一些善意的批评指正, 少一些恶意的起哄和炒作。教师是一种职业, 我们认为以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来评价教师更科学。

3.2 加强校本学习

3.2.1 加强读书自学

德高博学方为师, 这是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职业要求。马卡连柯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是督促教师孜孜不倦的提高自己, 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之快,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 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视野比以前开阔。本人从教十多年, 每次备课时内心都有一种诚惶诚恐之感。我的同行们, 让我们静下心来读读书吧。陶行知先生建议教师每月买三本书:学科方面的书、学习榜样的书与心灵的书。或许我们做不到, 但一定要尽量多读, 杂志、小说、专业书籍皆可。进德、修能然后致用, 定能让你的教学如鱼得水, 定能让你成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长期地坚持, 也会让读书自学成为教师生活和职业生涯的一种常态。

3.2.2 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

8.《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八

一、关于教师的教育与发展

教师学习需要有多样化的方式和策略。教师学习的好环境是向教师提供大量机会,让他们进行研究和探索、试验、讨论和评价教与学的效果,教师教育是要发展教师系统和敏感地探索学的本质和教的效果的能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必需教师积极参与和配合。顾泠沅认为,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进修模式要实现从接受式向参与式发展。教师可以依不同需求而获得不同的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1]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且是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不能让教师正确理解由学生的多样化而带来的教学的复杂性。强调专业发展意味着要给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要让他们形成关于内容、教学法和学习者的新观点。教师发展是没有一定终点的,所以谈不上完成。教师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全力以赴,以达到自我实现之目的。

二、目前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认为参加过的业务培训中理论学习多,实践指导意义差,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现象明显的教师占近80%。这主要反映的是目前许多教师培训因追求全面而忽略了针对性;因重视理论学习而怠慢了实践指导。

梁国平、杨驰在反思教师培训现状时,除指出以上问题外,还指出了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和培训资源问题。他们认为,在培训中,培训者与受培训者地位僵硬。对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受培训教师大多比较被动,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学习不主动、无创意。[2]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广大中学教师而言,高校培训及类似的培训在普及性和实用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教师的内部学习动机远未被激发出来,对自己职业理想不明确,为之付出努力的劲头也就不足。而从根本上讲,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学习主动负责,当教师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时,培训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其实中小学教师很多都具有一线教育教学经验,见多识广,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应被作为财富挖掘,当做一项教育资源在教师培训中派上用场。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在国家组织的各种层次的大规模的统一培训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师发展的个别化问题?在社会规范与个人发展要求之间,能不能找到一种“链接”方式,以促进教师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本校教师的情况,笔者对本校在职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分析问卷结果发现,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上都参加过岗前培训、计算机、校内组织的新教师培训。30岁以下的有65%的教师参加过双师考证。学校有硕士学历的5人,在读硕士5人。84%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计算机的培训。在问及是否主动参与时,数据显示的是教师的极大不情愿,“教师岗前三门课”40%主动参与,“职称外语”30%主动参与,“现代教育技术”87%主动参与,“校内组织的新教师培训”35%主动参与,而“硕士以上学位”100%主动参与,“双师考证”88%主动参与,“计算机”90%主动参与。90%以上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在进行的。有74%的教师认为目前中专教育的压力很大,学校收获较大的师资建设举措是“双师素质”。

其中对教师培训有何建议一项里,有大部分教师对2007年7月份进行的继续教育模式持十分赞赏的态度。因为这次继续教育不再是去请专家学者来作报告,而是根据专业分成若干小组,对这一学年的工作进行讨论、反思,共同探讨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收效很大。有一位教师这样写道:“老是抱怨中专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继续教育也是盲目地参加,校长安排听什么就听什么。学校的发展似乎与自己无关。这次继续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以后应多多开展类似的继续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去听专家的报告,专家的研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学校的发展。”

学习怎样教学以及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专家指导以实现技能发展,而且需要得到专门的知识及道德和态度的提升。

四、教师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

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性,以及发展内容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超越,使得西方学者对教师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尤其是个体或小组模式(Individual or Small Group Models),并相继提出了“基于案例的专业发展(Case-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自主发展(Self-directed Develop-

ment)”、“合作发展(Co-operative Development)”、“反思模式(Reflective Model)”、“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以及“教师叙述(Teachers’ Narratives)”等发展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教师的发展都是行之有效的,而它们的有效性也体现了在教师发展中教师群体的作用、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印证了Fullan (1991) 之言:“当教师真的需要帮助时,最有效的帮助来自同事,其次是管理者和专业人员。”

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根本方式。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是促进教师学习的有效模式。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有关管理者、培训机构及学校领导,对教师学习群体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机制和作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给予已有的教师学习群体以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在对教师教育的环境进行设计时,把教师个体学习的社会本质当做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将教师发展中的学习群体当做一个单位来考虑,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群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注教师发展要关注教师学习的特点,把教师的社会交往互动、教师个人的经验以及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融入到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是最有效的。教师培训,更多地强调了培训中的互动和信息的多向交流。教师学习群体从根本上就是“教师本位”的,它是教师之间在面临共同的教育教学问题的情境下,通过交往互动,实现经验共享,自主发展的教师持续学习模式。在此,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自然地得到了体现。

教师自己组织的教师学习群体能够营造宽松、安全、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师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让教师更真切地感受与别的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共同努力的体验;可以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视角有意识地融合起来,加速自己在教学认知上的发展,获得教学效能感;可以使教师相互交锋不同意见,产生思想火花,生成新的知识;可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组织多个教师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在不断的讨论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进步,从而达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大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顾泠沅,王洁.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3(1).

9.乡村教师进名校培训感悟 篇九

实验小学 韩冬梅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乡村教师进名校培训。对我来说,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了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在一起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在教育教学方面自己也有一些触动和感悟。

一、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越的教学资源。

在参加班级活动中,我大开眼界。每位教课教师可以随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教师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形成资源共享,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本次培训内容就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制作。经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课改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师进行考察。在现行教育中,伴随课改的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这项专业技能。对自身进行反思,本人的这项技能与现代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高和学习。

二、宽松自然,真实、朴实、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我听的是指导教师的常规课,并没有经过精心的准备设计,语言平实、扎实。整堂课看似宽松、随意,实则掌握严谨,抓住一点关键问题分散开去,围绕主旨问题展开全面分析,最后归结于一点,水到渠成,完成教学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在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并决心把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自己的学校,引领自己的课堂。

三、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在观课和议课的学习活动中,东风校的骨干教师为我们展现了精彩有课堂教学及评议课。她们的课或循循善诱,或因势利导,一切都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掌控之中;评议课教师又各有侧重,各自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个方面,或针对问题设计是否具有有效性深入评析,或是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具有有效性,提出自己设计策略对比品评,优化教学;或是注重教师课堂语言的评价是否具有有效性进行评估。评课议课团队教师经过互相的评头论足,深化课堂教学内涵,优化教学成果,剖析细致而全面,最终目的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经过学习,我认识到什么是团队评课议课,怎样去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如何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四、树立终身学习观。

在总结会上,市教育局的领导指出:教师队伍还要重新资格认定,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非常必要、重要的。这给我们教师敲醒了时代的警钟。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重要思想,接受继续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上来。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工地实习日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生自我鉴定,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还应增强长期学习。

五、要鼓励自己“学无止境”。

我要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大学生投简历技巧,使自己具有一潭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问渠哪得清如许,只为源头活水来。”

六、增进友谊。

10.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感悟 篇十

今天的培训有几点感受。第一点关于学生活动的开展。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敢想、敢做、不怕错,最好是设计人人都能参与,并且有助于知识学习的活动。在马老师提到诗词大会的时候,作为一个曾经举办过一些活动的老师,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活动不好办。无论是提前调试几百个答题器的灵敏度,还是后台电脑的操作、对接、题目页面、题目库的设计都不是一项小工程。

但如果我自身作为学生,肯定会发自内心的想参加这个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既赶了潮流,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课,那么这个活动办的就有价值。我学到的第二点是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班主任要做好节点的把控,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马老师讲座中提到了“励志”的四个关键词“目标”、“行动”、“方法”和“坚持”,也许在讲座结束之后对这些关键词以及概念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但如果内容呈现的是“草原上的狮子和鹿的目标”、“吃馒头只吃第三个就能饱了吗?”、“龟兔赛跑,如何在竞争中体现合作,最终实现共赢”和“荷花定律”就能想起来那部分的内容在讲些什么了。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在向学生传递思想的时候,适当的利用好事例和故事,这样学生才能按我们预期的,更好的获得教育,才能形成更有效的记忆。

11.《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十一

一、选择内容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搞好教师通识培训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由学校自己确定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此课程内容的建构,一是培训教师,二是统整教师培养和在职研修内容体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其专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联系起来通盘考虑,具体设计和有计划地分步实施。通识培训是指各个专业的教师,都应探索、研究的培训内容。包括: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十五”、“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对这些培训内容我们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规划。通过培训,力争达到使培训主体知道国务院关于课改的整体部署;清楚课改的目标体系和任务,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懂得管理体制重建和改革旧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做好这些内容的培训,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职能”与“教育专业职能”的统一,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与学科专业培训的整合。只有综合设计,有计划、分步骤地具体落实,才有可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具体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1.认识课改的目的和意义。结合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一是强调课程人文化,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二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力求课程的生活化;三是注重课程的统整化,课程内容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强课程的弹性化;五是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六是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方面的发展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每项内容的研讨,尽量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选择与其专业有关的案例进行可行性探究,并对此案例所渗透的课程理念进行探析。尽力使受训主体明白每项课改目标的重要意义,力求使之建立起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并自愿地付诸于行动。

2.了解国家关于课改实验推广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实施过程与培训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专题讲座、“参与式”讨论(按人员所属地、市县分组,培训指导者也参与其中,和他们近距离互动研讨问题),全面认识世界课改总趋势的基础上,安排其“通识”培训内容。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大多数人均能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大部分人觉得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按照整体设计的培训过程,组织他们认真反思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反思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推荐他们的代表进行大会发言,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受训教师对课改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的理解。

3.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通过组织《纲要》解读和研修,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研究和确定的。新课程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构建这一培养目标体系,也正是基教课改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教课改的各个环节都应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为了实现其整体目标,国家还制定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即课程功能改革目标、课程结构改革目标、课程内容改革目标、课程实施改革目标、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和课程管理改革目标。总目标与这六个具体目标形成了基教课改系统的目标体系。此目标体系也是对广大的教师提出的具体改革任务。

4.清楚基教课改的基本结构。课程结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课改基本结构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应该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程改革,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几个特性,也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来设计课程的内容、结构和体系。与此同时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个学科教学的关系,受训教师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此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所包括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旨在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设置此课程是课改的行动策略。

三、培训实施的保障机制和培训模式

1.培训的具体实施。我们采取了名师讲座、专业教师重点指导的实施策略,在争取主管培训工作的校长支持的情况下,聘请教育部课程改革研究组的专家、教授亲临指导。在培训的过程中,大力扶植有专业特长、受过教育部课程师资培训中心培训的教师,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资源,开设有利于达到课改培训目标的内容讲座。具体实施过程中,讲座与参观、访问实验区相结合。使教师在亲临实验区的现场,体会落实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以及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2.保障机制。(1)管理机制。建立由正职校长任组长的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培训的运行。领导小组还包括学校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和与培训学科有关的系书记和业务主任。领导小组制定教师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指定辅助人员及时对培训过程中的交流资料进行整理、上公布栏进行公布,对培阶段培训效果及时登记,进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库和计算机系统,与接受培训的教师资格证书认证准备好评价资料,保障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教师,早培训早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建议执行到位。(2)约束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将培训的内容折合为课时,由学科任课教师按照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和要求实施教学;由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校长按要求进行监控执行,确保每位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效果。要求接受培训时间超过五分之四者,结束培训任务之前设计的回单位后的“三级”(地、市、县级)培训计划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达不到要求者不发证书。

3.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结合,建立培训、教研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能够逐步提高培训成效,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培训指导者与培训教师建立联系档案,跟踪研讨与指导。据笔者了解,2003年培训后,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模式研究等立项就有十几个课题。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在此方面,培训指导教师一是组织以县为单位的课题组,结合学科培训任务指导选题;二是指导他们规范处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组织研究论文的方法;三是组织成果的交流(侧重交流方式探讨),尽力使骨干教师从实施培训、或指导研究程序和方法上有一定的收获;再就是将其活动步骤与教学研究的程序进行整合,提出实施教育、教学研究按此步骤有序进行的建议。使从来还没有搞过研究的教师,学习研究和组织自己的研究成果。“研、教结合,教研一体化”是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培训模式。

12.《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感悟 篇十二

一、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负担重,参训无法落实

从目前来看,不少职业学校因开设专业多, 课程门类多, 平行班级较少, 常常出现一些教师在一个学期内要承担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同时还担负一到两个班的班级管理任务,致使多数一线教师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而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即使个别教师有时间外出学习,任职学校也无法保障其培训所需的经费,80%以上的职业学校一线专业教师对此只能望而却步。

(二)参训出于功利,对教师专业成长无助

在学历进修中,由于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不少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只好选择文科专业来进修,甚至一些数学学科的专任教师也选择了中文专业课程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更是如此。这种学历进修中“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我国西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学非所用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这样的学历进修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助,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受到影响。

(三)培训方法失当,难以实现培训目标

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属高等延续教育,但不是学历补偿教育。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都是成年人,有一定的理论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反对“注入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历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现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忽视其实践性的特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受训者听得也头头是道,一旦接触实际,便惶惶然。教者不因需施教,学者也很难受益,教学分离,达不到预期目的。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相对封闭,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的沟通,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获得信息多渠道化。可是有为数不少的职业学校教师,至今不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己根本不知道网络是什么,更谈不上如何上网。教师教学仍然靠着一本教科书、一只粉笔、一根教鞭。有不少培训教师,在进行教师培训中,仍采取讲座形式,未能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来促使教师掌握更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前沿科学知识。

二、解决问题策略

(一)任职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任职学校是继续教育的最直接管理者,它既为培训提供组织保障,也为学习提供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经费保障,它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参训兴趣,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在这方面,采取的正确做法是: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任职学校要为他们提供时间保障,如果是上课期间参加培训,学校要为其找代课教师,所需费用由学校承担,教师本人的差旅费也要给予报销,同时任职学校还要承担组织任务,提供交通和生活资助,确保参训教师无后顾之忧。

(二)非学历进修对职业学校教师来讲更重要

职业学校教师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而且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对基础知识巩固提高,又要对所从事的教学专业技能熟练,因而,培训者应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集中面授,让学员自学消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发展自身的“加油站”。职业学校教师要把继续教育当做自己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去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专业合格、业务精通的职业学校教师。

(三)学习与思考是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两大主题

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主要得益于教师不断地努力学习。学习是教师成长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具备了学习的本领,就意味着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诀窍,把握住了成长的主脉。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一方面是参加有组织的教师培训,另一方面靠的是自学。职业学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劳动大军的重任,这些未来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况且各项技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如果放弃学习,势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在现代教育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为人们的信息检索、沟通交流提供了便捷。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在网络上的查询、检索、交流、发布信息,已是必需。在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光盘、教育网络去采集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教师的视野更为开阔,教育信息更为灵通,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使参训教师得到一定得收获,以达到培训之目的。

13.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篇十三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进取进行知识的更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供大家参考!

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1月18日至1月23日我有幸到__省团校参加了__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在这期间听了很多专家及团校教师的精彩讲解,异常是谌贻琴部长的讲话,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这可是我第一次外出学习,感觉中,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充实.这一次培训虽只是短短5天时间,但实在是受益匪浅,现就这一次短暂的学习培训和自我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下自我的心得体会吧!

体会到要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爱〞开始.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完美心灵的力量.教师应当怎样爱自我的学生呢?我认为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仅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到达最正确的教育效果.我们仅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典范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仅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体会到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翁地位,就要相信他们的理解本领,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理解本领.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使他们的本领得不到适当的开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说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儿童的个性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一样,所以,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易于未成年人理解的、喜闻乐见的方法.还要让他们多参与.道德教育不是你说我听,而是要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我要求自我,自我监督自我,对自我的行为进行控制.仅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构成道德认识.体会到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

两句话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概括.也就是说在我教育我的学生时,我必须先做到有德.德体此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时期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好多习惯在这期间养成,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品质会决定孩子的一生,.相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教师的我深知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取探索,以良好的师德培育优秀的学生.告诉孩子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要求我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细心谨慎.说到就要做到,使孩子有典范可学.而不是仅仅是空口号,要做到以德服人.今后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坚持就要从此刻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同时,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底打得牢,他们就能够成长得更快更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底性工作抓得紧抓得实,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每个未成年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开展,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底夯实和打牢,造就一代代时代新人,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辉煌.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3月14日,我参加了我校青年教师培训.通过这半天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讲话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在培训中,马廷芳校长为我们主讲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根本过程和根本规律,以及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张苏校长对我们进行了教学技能的培训;佟欣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在美国教学的.经历.通过学习,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根本的义务——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典范.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根底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在培训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谈到职业道德,其实每一项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典范和标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种年龄阶段,教师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开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表达在教育责任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开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局部.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响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典范,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根本责任.如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又如何将工作热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别谈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效劳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还表达在工作效率上.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单调地将自己肚中的知识塞给学生,这就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又能懂得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件艰难的事.优秀老师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为我们新教师树立了楷模,时刻教育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只积累经验,更要边教边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造.在培训后,我更感觉到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意外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研究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能够说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校这些勤恳敬业教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美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我想,“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学者,她更应当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经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根本的道德素养.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决了自我“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

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根底的,是要以强烈的职责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二)要鼓励自我“学无止境〞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我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三)要热爱自我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开展.这种热爱,首先应当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经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根底;“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一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教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根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我的缺乏,以名师为典范,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我的教学更趋完美.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我校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在本次校本培训中,校长为我们解读了各类教育教学法规,并请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力求使我们在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训不仅内容十分丰富,培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作报告、经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教刚刚两年的新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让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是我对本次校本培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培训初,张校就带着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教师们集中在一起,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从中获益匪浅.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学习篇目,教师们分学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好后组织教师交流.教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另外,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面对我们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在,我也创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网页,今后我会将自己的教学感言及时地撰写到博客中,从来不断地来充实自己.我也会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到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更丰富,学生学得更开心.二、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浅薄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开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做好班队工作

在“爱生模范〞候选人竞选演讲中,我深刻地了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他们对学生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在学习中,她们不让一个学生落伍.特别是后进生,她们腾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补缺补漏.在生活上,她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个学生.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她们就像父母一样,时刻对孩子们问寒问暖,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刚走上教师讲台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请教班主任经验,真诚地去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那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幸福.孩子们是明天的希望,而我们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的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只要通过反复地学习、研究和领悟,定能绽放出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我认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教师精英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开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缺乏,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拟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底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开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鼓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蔼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挖苦、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但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典范;但凡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老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表达.如果教师缺乏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开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开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开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开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根底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效劳.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时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藏,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程.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透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就应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用心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时机,应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潜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带给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时机,让我们能聚集在一齐,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气氛,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用心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潜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务必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局部,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务必在课外超多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务必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到达“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就应花更多的时光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务必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务必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务必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我的缺乏和差距.让差距和缺乏成为自我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我成长.以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个性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我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我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方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务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持续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必须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必须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一样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心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务必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开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鼓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开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务必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dang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好处,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表达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五、一个好教师还务必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务必认真、稳重、标准、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珍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任教六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市级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开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缺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缺乏,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开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根底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根底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时机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时机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时机,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时机,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开展.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人师表,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举止文明,接人待物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正确并充满着智慧.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在上课时教学方法灵活,有新颖的教学思维,仅仅在活动中表达着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培训,第一组教师的礼仪展示『教师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势』看了之后,真的从内心中充满一种向往,优美的姿态,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做为教师才要学习这种仪态,而做为人,做为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每一个身形都充分表达了女人的美丽.作为老师的我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非常喜欢,那做为家长或是孩子,看到老师的美丽,又何尝不会喜欢呢?

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典范.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缺乏,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标准.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第三组老师的礼仪展开『幼儿园课堂礼仪』,我参加了这组教师的展示,在编排时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师课堂礼仪的资料,学习中就感觉到,孩子耳濡目染我们的语言,行为.他们会在一天天的模仿,我们正确的礼仪会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教师的礼仪.而在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的礼仪会涉及到第一组教师所展示的所有姿势.以前真的没有想过、甚至没做到过标准而标准,在心里也没有这个标准.在培训之后,尝试着在日常生活及课堂中运用礼仪,虽然有时会做的不标准,也会忘记,但是心里有了这个标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所有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将这些礼仪标准牢记在心,养成习惯,成为自然,会让我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我们运用礼仪的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礼仪,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习惯,家长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家园整合配合教育幼儿岂不是两全齐美.教师培训收获与感悟心得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我深知参加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在本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专家和优秀教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___教师的“爱职责艺术〞的报告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了我思想的深处,我禁不住一次次问自我“我该怎样做、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期间,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工作态度;经过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此刻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多地思考未来的教师之路该如何去走.下头就听取的报告浅谈几点自我的感悟.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育是要倾注爱的,做一个有着高尚师德的教师,应当是最根本的要求.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职责心的学生.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底和前提.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仅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随着时代的提高,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开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我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效劳.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供应了更多的时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我不被社会所淘汰,仅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当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藏,仅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开展.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有活力,爱读书,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时代的开展使教育应对新的要求,民众对教育的关注前所未有,教育的行业性质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所以做研究型的教师是开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学习使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跟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如何造成班级舆论…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这些方法会有很好的表达.三、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一)要及时反思自我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很少审视自我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我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我的教学,不断改善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到达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进取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开展.(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进取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三)要学会欣赏学生

14.中学物理教师集中培训感悟 篇十四

作为第一次培训,难免有点紧张,紧张来自于自己的不自信,但是听过我们周SIR的话之后,逐渐明确培训是为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步骤,要想教书育人,首先要把自己教育好,做人做事都是如此,自己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所以我知道,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保持学习的心态,边学边用,完成新老师的转变。

上午的课很轻松,介绍了全班的“新同学”,刚开始觉得都很陌生的,一下子就变了好多,所以我很佩服周老师的方法,虽然来自不同地区,学校,每个人都不同,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教师。让我体会到,想要变的更好,只有不断进取,努力学习!

下午,我们见到了中山市xx中学的乐校长,作为一个物理老师前辈,我很敬重她,从同事的口中得知,乐老师非常的优秀,这里的优秀,我所要学习的就是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有他的人格魅力,这点我就该好好像乐老师学习,用人格魅力去征服我的学生,而不是靠训斥和惩罚。听了乐老师讲解的各种问题,都是我们现在工作当中遇到过的,能够很好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这点给我很大帮助,我会认认真真去体会去学习。

15.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培训的新模式 篇十五

在职教师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在职培训,不仅是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提高以增强工作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的极好方法和有效途径。我国以往的教师培训,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办短期培训班,进行短期培训。如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培训、普通话培训以及乐山师范学院新教师的岗前培训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业余自修和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一期培训班,时间跨度三四个月至五六个月不等,此期间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将参训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面授10天左右。此外,要求参培教师在业余必须自学培训课程,按计划授完、学完所有课程后便举行结业考试。如小学校长培训、乐山师范学院组织的岗位培训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从受训教师角度来考虑,传统培训模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受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热情和动力。原因在于广大教师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来参加培训学习,往往所获得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相当有限。第二,造成了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矛盾,增加了参培教师的压力。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与生活之余接受再教育学习会耽误一些教学时间。他们因参加培训学习而耽误的教学工作,在以后还得努力弥补。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本质没有变革的今天,学校面临升学压力,而教师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参加培训学习显然会使教学工作受到影响,这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第三,需承担一些培训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一个普遍而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教师们参加培训的费用主要还是自己负担,这使参培的教师增加了数目不小的开支。

教师培训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只有另寻出路,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而远程教育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在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第三阶段是在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远程学习最显著的特征,使用这种方式的学习者,通常是业余进修者或有继续受教育的需求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生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互助学习。远程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学形式修改化、教学管理自动化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远程教育技术在教育及培训中的优势一步步呈现出来,并且成为未来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通过远程教育的第三个阶段即网络方式进行。

二、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一)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主要针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国家级培训项目:教育部2007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和教育部2010年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在其倡导下,通过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如山东省于2008年启动高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并于2009年启动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于2011年又启动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2011年首批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启动仪式上作了题为《集中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开创我省远程研修新局面》的重要讲话。讲话围绕“我省教师远程研修发展的三个阶段;要科学把握远程研修的特点,引领广大教师做远程研修的主人;要牢记使命,忠于职责,千方百计地提高远程研修的质量和水平;要多项措施保障小学远程研修的顺利进行”四个方面展开。为广泛传播高校质量工程的建设成果,促进优质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2011年上半年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开展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详见教高司函[2011]19号)。对经学校有关部门推荐参加本项目培训的教师,考评合格后将获得由教高司和人事司共同签发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对参加培训并获得证书的教师,所在学校应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四川省教育厅于2011年制定了《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的通知》,培训主要通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进行,分为集中培训和在线培训。集中培训的地点设在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参加培训的教师均需在网培中心网站注册报名。在线培训由教师自主学习,培训时间和地点不限。

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 涉及学科内容广泛,目前基本上已经涉及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所涵盖的课程。如自2011年5月开始开展的福建省南平市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2011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计划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三个学科。而2011上半年教高司组织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也涉及高等教育阶段的物理、心理学、金融、广告、管理学、传播学、计算机、汉语言文学、美学、电气信息类等。其中集中培训课程多达25种,在线培训课程也涵盖了19类多达100种课程。具体参见教高司函[2011]19号文件。

2. 学习方式是以学员通过远程学习方式自学为主,结合几次集体研讨(远程在线研讨或者学科专家面对面研讨交流)的方式开展的。

3. 学员远程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观看视频教程、讲座、课例、写学习日志、教学设计与反思、论坛研讨、网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渠道开展。

4. 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校本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性与后续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网友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员培训绩效进行考核、评估、总结,考核成绩合格,认定培训合格,可以获得相关证书。

5. 远程网络培训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具有资源丰富、课程优化、师资优秀、学习方便、信息灵通等特点,对参培教师的进步提高具有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网络平台资源包括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展示、经验交流、教师论坛、教师博客、合作伙伴等,方便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交流、表达分享等活动。

(二)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在教育部倡导下遍及全国,说明这一种学习方式正在逐步被大众所接受,但是一定要保证广大培训者的切身体会,不能使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所以,一定要正确对待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 学员基础薄弱,很多教师还没有适应网络远程教育这种学习方式。

虽然计算机互联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众多的中小学,特别是广大的农村、西部山区,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还是寥寥无几,基本的信息素养本身就存在不足,要掌握远程教育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是要学习的内容。

2. 参训教师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很多学校安排教师培训是在暑假短期集中学习,培训时间紧凑,学习任务重,走马观花似的学习不利于教师职业的长期成长,导致学员积极性不高。当然,这和管理制度陈旧也有关。参训教师来源的权力化,许多参训教师不是确实有主动需求和主体意识的,而是不符合条件的权力受益者。如指派参训教师,致使培训变了味。

3.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或偏重理论的阐释,或实践贴上理论的标签,或游离于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行动是个艰苦的过程,教师在培训时“心动”而在实践中不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没有真正使教师接受理论。教师是否将理论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专家(或培训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因此,专家(或培训者)要指向于教育教学实践,深入浅出解读具有普遍性的真实的情境,而不是仅仅来源于试验区、来源于某些书籍,抑或视频。

4. 培训手段有待改进。

现代远程培训采用了多种形式,但是各有利弊,有待在远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和设计上做更大的努力。例如,播放教学视频供参训教师观看,时间较长,参训人员容易视觉疲劳。网络论坛缺少专家学者的指导。

5.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通过远程教育开展教师职业培训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上评价体系很不完善,尤其是高校教师的远程教育职业培训,没有一套系统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作为指导,如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于2011年3月举办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高级研修班,要求参加培训课程及活动满3/4,且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的人员方可取得培训结业证书。远程教育最难的是质量的保障。所以必须完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评价环节,不能使其流于形式,受训人员浑水摸鱼。

三、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学校应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为培训教师提供方便。

适当地为受训教师减轻学校的负担,使其能专心于自我的提高。

(二)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完善远程学习过程,确保培训安排合理到位以实现目标

体现在教师培训的内容上,要切实关注一线教师的殷切期望,从根本上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动力;体现在培训组织方式上,不仅要多样化、灵活化,更要精心设计,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切忌理论模式化;体现在学习方式上,要注重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同行交流和学习反思,加强交流平台的反馈管理,注重在实践中检验,注重可持续性。

(三)多方位严格考核,确保培训效果,跟踪服务,为在线学习提供支撑

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这要求培训组织机构要加强落实远程教师培训的监管工作。要保证远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培训活动本身和教师的受训结果,评价培训活动本身的目的是对这种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完善,使之良性循环,越办越好,这需要通过学习者评价、专家评价、授课教师评价、组织者评价等结合起来进行,不仅有过程性评价,还要有结果性的评价;第二,教师的受训结果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对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用于评定受训教师阶段性学习的效果,可以结合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表现等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习伙伴、自己或者是活动组织者以及单位同事等。要认真对待这两个方面的评价,确保远程培训效果和这种培训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远程网络培训中的教师培训平台的建设

科学搭建远程网络培训中的教师培训平台,教师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参加培训,远程网络培训中的教师培训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这要求有教师可看、可想、可写的途径,即要资源丰富,受训教师可以在阅读与思考中辩证地形成自己的认识,要能够把自己的感悟观点体现在这个环境中。

还有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现在有的教师个人未购置电脑,有些较偏僻的农村学校宽带网尚未开通,网上学习的收费也并不低。这些需要得到国家乃至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新形势下的远程教师培训肯定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想到,请予以谅解。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只要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培训机构能充分考虑到当今教育发展的特点,能充分考虑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殷切期盼,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尽可能地予以改造、变革,那么教师培训工作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爱尔兰]德斯蒙斯.基更.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丁兴富译.开放教育研究,2000,(5).

[3][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8.

[4]熊效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究竟谁“埋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

上一篇:猪场学习心得下一篇:行政秘书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