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2024-07-09

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

1.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一

追求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起初从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到精心教学环节的设计等一系列的尝试,收效甚微,经过最近的校内听课,组内互相听课学习,我发现很多老师也在做着不同形式的尝试,但都是微观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在教学中都存在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整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内容很丰富,环节很紧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出,学生们都在动,手动、脑动忙的不亦乐乎,这些都很好,只是到了一节课的最后却是草草结束,甚至压堂完成教学任务。

可以说这样的课在设计上讲求多学多讲多练,课堂容量很大,好像学生很忙,可是学生的思维运动有收获么,学生的思维一直是被动的,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在忙着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表面上好想学会了很多,实际上不然,过于紧密的结构设计,让一节课看似丰满却忽视了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他们能够吸收多少呢?有什么时间是用来思考的呢?没有。就相当于一股脑地让学生做完了十道题,却不知会了几道,就算都会了,也只是这十道,一换题目又不会了,我想不如让学生做五道类型题,做完后自己去思考如何得到的结论,进而掌握题型举一反三,学会方法,学会总结,学会学习。总之,一句话,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的把握,需要教师有丰厚的专业底蕴,高屋建瓴地把握一节课,它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教学总体构想,几部分构成,时间如何分配,有包括微观的结构即教学每个环节如何进行,时间如何分配。

宏观上看,一堂高效课,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伊始设计引发思考、导入主题、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进而运用各种形式来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为了探究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而去活动自己的思维,寻找答案,直到将所要学习和发现的知识被导出,师生作以总结,高潮之处嘎然而止,留出5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你的结论如何得到的`?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样做得到的知识、技能、思考方法必定是高效的。这样做就很自然的避免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头重脚轻或是虎头蛇尾,使课堂既环环相扣又疏密结合,所以一堂高效课必须在结构上一张一弛的,节奏快慢结合,就像一首歌,要高低音结合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余音绕梁。另外,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微观细节上,一个活动的设计也是如此,动静结合,在动手动脑过后,引发思考,从中得到些什么,才能使每个活动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那么这堂课从结构上又是优化的,那又岂能不是高效课堂!

总之,想要追求高效的教学,就对教师提出了要在宏观上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课堂结构,下功夫在微观上从方法上力求高效,相信我们的高效课堂已经不远了。

2.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二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学习中特别提倡用有趣味的、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来引导同学们很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使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远离空洞、枯燥, 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 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现在我就十几年来在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中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注新课的引入

新课的复习, 就是在每节课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安排的复习。它的显著特点是结合新授课和练习课及时地进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经常、及时、有效地巩固复习学生所学的新知识。新课复习关键在及时, 一方面可以通过及时地复习使同学们能够及时消化掉所学到的知识,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复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让同学们打好基础, 把每一个所学新知识点学扎实。例如, 当学生学到“分式的乘除”时, 在课堂教学中, 我通过历史故事创设出类比的情境, 以问题链的形式制造矛盾冲突, 利用“数、式通性”的思想引发学生发现“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故事: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割破了, 他发现小草的叶子边缘布满了密集的小齿, 于是产生联想, 根据小草的构造发明了锯。

问题1:鲁班在这里就悄悄应用了我们数学上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学们知道吗?

问题2: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下列运算:

上述的运算我们熟悉吗?体现了什么法则?能用文字表述这一法则吗?

问题3:你会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能用具体数字来检验你的结果吗?

问题4:请同学们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分别描述你刚才运算所用到的法则。这样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经历类比分数乘除运算的过程, 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 检验法则猜想的准确性, 从而把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 推及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新课的复习贵在及时, 一方面通过复习使孩子们能及时的消化掉所学到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复习变换学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让孩子们打好基础, 把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

二、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数学的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 就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类的潜能、促使人的身心发展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 该理念主要体现在:

第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 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第三是提供并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 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实质。

(一)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的积极倾向, 是一种伴随着积极情感需要的形式, 还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力量。数学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先导, 还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力量。如果同学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 那么同学就会视数学学习是一种煎熬。所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通过设计兴趣性的作业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使同学们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 创设“现实情境”来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 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定理时, 提出一个问题:如图1是一张教学时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同学撕坏了, 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同样大小的新教具吗?能恢复原来的三角形的原貌吗?从而让学生产生了疑问, 然后从问题出发得出判定定理。这样做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从而悟出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因此, 我们不仅要优化新知识的导入和精心设疑, 还要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真正做到“导情引思”,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最优化,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同学们可持续发展。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平时教学时要通过精心设计具体问题的情境, 从而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 使同学们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 给同学们提供思维的空间和学习的目标, 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才能成为可能。

例如, 在学习“矩形”时可以这样引入:

活动1: (学生活动) 如图2, 用6根火柴棒首尾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完成后, 教师演示教具)

活动2: (教师活动) 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 轻轻拉动一个点, 观察图形的变化, 如图3, 接着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问题2:同学们通过观察回答, 不管怎样拉动平行四边形教具, 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问题3: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 有没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4:这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量一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你有什么发现?

“书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节矩形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摆拼、观察、猜测、验证、测量等数学活动得出的, 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 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并初步感受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所以在上课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 了解同学们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同学们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进行适度的设问, 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同学的现有水平与同学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既不会伸手可及, 可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

三、课堂例题和练习的选择要“重基础, 有梯度”, 从而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课堂例题和练习的难易不仅要照顾基础好的同学, 还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同学, 并且符合本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 所以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教师在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当以基础为主, 因为同学们对新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内化、形成技能的过程, 在这个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的思维层次, 让同学们体验到思维的乐趣, 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仅可以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吃得下, 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吃得饱。

在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同学先尝试, 老师可以通过巡视, 选择同学们解题过程正确规范的和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正误对比展示或板演。在讲评时要讲解规范、正确的解题过程, 更是要暴露典型错误, 并且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同时反思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变个别学生的典型错误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老师在讲评时要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首先要进行一题多解:这道题还有哪些不同的解法?哪种解法更好呢?接着做到一题多变:本题添加或减少那些条件后怎么解?如果条件与结论置换后又该怎么做呢?图形运动变化后又该怎么解呢?教师在讲评时要让同学反思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 解本题的关键是什么,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老师要与同学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涵的解题策略、解题规律、数学思想方法, 从而提升同学的数学素养, 使同学的思维得到发展。

比如, 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 老师选讲例题:如图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对角线的交点为O, 若将G、H分别在OB、OD上移动至与B、D重合, E、F分别在OA、OC上移动, 使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对例题进行如下变式:

问题1:例题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 那种的证明方法简单。

变式1:若例题中的点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 仍使AE=CF (如图5) , 则结论还成立吗?

变式2:把例题中的AE=CF改成“BE∥DF”, 则结论还成立吗?

变式3:把例题中的AE=CF改成“BE⊥AC, DF⊥AC”, 则结论还成立吗?

通过以上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丰富了课堂活动, 并在老师与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涵的解题策略、解题规律、数学思想方法时, 提升同学的数学素养, 使同学的思维得到发展。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数学;问题;高效;课堂;反思

自从学校提出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不断反思:我认为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成为创新性人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的自学和探究为前提,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

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学的高效,还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教学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现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创新,还是按照以前老旧的教学模式来讲课,单纯地讲解知识点,没有教学趣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式不当,课堂失去教学效率。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教师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没有深入了解,在课堂上使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混乱,教学效率低下。

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一成不变的计算题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反感,所以我在平时训练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采用竞赛形式,我们班按组别分成了A、B、C、D四个大组,每天评出优胜小组,每人加5分,并公布其他小组与优胜组的差距,争取下一次迎头赶上,如果连续一周优胜则每人加一面小红旗,四年级的学生对小红旗是很在意的。还有做游戏的形式,用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让老师和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班有个别学生,他们在课上不敢发言,很胆怯,尽管回答的是正确的但声音也非常小。我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这一学期中,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这样的课堂,我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的教育目的!

三、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在结合上进心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认真书写等,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学生的上进心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于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

四、重视验算,保证计算准确率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粗心大意,这也是教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品性、习惯最初都源于对家长和教师的模仿,同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源于教师的示范。如教師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示范质量的高低和示范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因此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形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先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4.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四

摘要:通过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

高效授课等高效课堂实施的四点主要策略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效课堂;反思;教学实践;兴趣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石。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要使学生轻松而又顺利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就对课堂提出了高效要求。在经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我对生物学科的高效课堂有两方面浅显的认识:第一,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第二,高效课堂具体到生物教学实际就应该是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科学、互动,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疲惫,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些都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尝试着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现在把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高效课堂实施的主要策略

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说因人而异,因学科不同也有差异,只要是高效的那就是一堂好课。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只要能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的提升、认知的发展就是符合实际的、高效的教学。

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浓厚的兴趣应是热爱的前提,所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智力的积极性应是生物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节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包含了新要素的学习对象,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产生了应当解决新问题,联想到这些新问题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并意识到凭借自己已有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新问题时,学生就会认识到新课程对自己有意义,学习兴趣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被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介入教学中将会活化教材中的抽象知识,使知识变得与生活密切相关,此时,学生对知识已达到了渴望的程度,对学习已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以上的一切都依赖于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在此仅列举出五

种提出问题方法供大家参考:(1)列举有待解释的自然现象或事实把学生引入教材,例如:大棚种植蔬菜为什么选择白色塑料膜,而不选择其他颜色的塑料膜?

(2)扩展旧有知识,引出递进性新问题促进学生掌握教材,例如:酶有三大特性,那么酶既然是催化剂,有没有与其他催化剂共同的性质,如果有应该是什么?

(3)提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例如:面条和馒头都是用面团做成的,为什么馒头疏松呢?(4)鼓励学生运用相关科学知识进行猜想,解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例如:有人说,脑袋掉了还能走二里地,你认为对吗?(5)鼓励学生质疑或引入社会问题满足主体参与的欲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教学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使课堂充满现实感,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生活的气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源动力,让学生汲取了更广阔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要。

2、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

“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很多。第一,教师往往用一个人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记笔记、死记教师现成的理论,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收,对所学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更不用说应用于实践了,其必然结果是课堂提问、作业、检测、各类考试等等一塌糊涂,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丧失学习的兴趣。第二,“以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也学的疲惫。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引导意识,把时空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前十分钟内,应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使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目的了然于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吃透教材。最后进行当堂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每节课结束前要布置对下堂课针对性的预习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下节课的效率。

3、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利用“导学案”预习、课堂、课后的自身研读课本,体会导学案设计初衷,同时要强调及时复习和课本知识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从“遗忘曲线”

中我们知道要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就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许多内容就会忘记,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在还没有遗忘或忘得较少的情况下尽早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复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提问、实际生活事例的分析、调查报告的设计与撰写等。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内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知心人,尽自己可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独立的思想,善于抓住时机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婉转,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关注。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合适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高效的学习气氛得以构建。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在课堂上的共融,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温暖的、轻松自如的、是自由发挥自己特长的理想场所。

二、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减轻学生负担

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呢?作为教师要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多引入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多进行图片识别与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授课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授课的意图。

2、要多项并举,确保学生知识良好掌握

要在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巩固和记忆知识系统化方面苦下工夫。为提高效率,要对难度适宜的内容尽可能多的运用“导读-自学”方法授课,以学生自

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对于难度适中或容易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扫除预备性知识障碍,突破新知识难点等方法导读,并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3、要积极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与此同时加强针对性练习,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更为深刻、全面;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各个突破;合理的扩展课本实验,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巩固实验步骤、识记实验现象、明晰实验注意事项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科技小论文课题的发现、开展、撰写能力的培养。

4、要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采取过程同步启发、问题教学、思路积累、过程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效教学的特点应该是教师提问不指明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师生共同探索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层次,抓住问题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5.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重兴中学

范金玉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的评选活动,活动小组的各位领导组织进行不打招呼的随堂听课,重点关注老师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遵循自己的意志讲,而不注重学生的多种学习方法。三是学生目标达成度检查的方式,信息的反馈。那么评价一堂高效课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容量要大。

二、目标达成度:包括过程达成度,结果达成度。三看学生的参与面。提问时看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觉得简单的说怎样算是一节高效的课呢,那就是把你这节课计划教给学生的内容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有反思才会有进步。以下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和几点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思想总动员

我觉得这也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我比较喜欢运用先严后疏的方法,就是一上来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利用第一节课,先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说清楚,表明对学生的态度。比如说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到提前侯课,上课注意力要集中,要积极回答问题,要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玩”这个字眼太诱人。如果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当前必须处理好学与玩的问题。首先,告诉学生学与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一位中学生所说:“学习借玩来放松,这是学得好,学得持久的因素之一;玩也靠学来充实,这样玩得方有意义,才称得上高层次的玩。” 其实,很多高考状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玩和学一定要分开。我也经常告诉学生,学的时候要狠狠的学,玩的时候再痛痛快快的玩。其次,一定要学会玩。要将玩的项目尽量与学有联系,对学有帮助。否则,玩没有目标,最后则会玩荒了学业,玩散了心,玩掉了希望。但什么都不玩,只知道读书做题,则会成为读书迷,死读书变成读死书。其实,我觉得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对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是这么做的,经常就班里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利用自己的课进行思想教育。

二、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到位,稳定情绪,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做好上课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学生分组订正作业。或者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备老师检查。

三、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求学生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老师的提问问题多,面要广,要涉及优中差三个层次。中间学生我们提问的一般比较多,也要注意两头。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四、重视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四人一组或同桌二人小组,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大,兵教兵,提高了教学密度。小组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方便学生学习讨论,而是方便检查作业。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每个小组前后桌四人为宜。如果是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较差的。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当然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3、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

五、作业检查要及时、到位

因为学生自习课上完成的作业及晚上的家庭作业,学生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根本完不成,因此,我便培养学生上课前三分钟就开始订正作业的好习惯。高效有二,学生认识到每天都要检查作业,因而思想上会重视,认真完成。二小组订正时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六、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我任教了初二年级生物学科,一学期下来,我对自已的学科进行了验收,效果还算可以,但还是存在不少不足,为了今后的教学有所提高,现对本学期高效课堂做了如下剖析:

一、成功之处

课的设计上,我坚持以科学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并紧扣我县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指导精神,精心设计思路,所以围绕教学目标定位较好,教学过程中目标实现的也比较好,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恰当,尤其在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上。在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内容时,我会问到现实里哪些食品制作与微生物有关 哪些疾病与微生物有关?如何一分为二看待微生物?学生对此交头结耳,涌跃发言,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基本上每节课前我都会用多媒体准备个小测试,检测上节课的的一些概念和一些重点,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这个过程必不可少,效果也比较好。

二、不足之处

有时候一节课下来,从练习中发现很多学生还没听懂,教学目标完成不好,课堂上感觉到有松后紧,有时因为某些练习分析,学生中途插入些其它问题于是打乱了上课计划,造成时间安排把握不当。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对今后课堂中应注意的方面做了如下的总结:

1、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问题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3、优化“学、讲、练”的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4、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点为。

5、利用概图教学使知识网络化。

总之,要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早日成材。

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和反思 篇七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探究式学习

高效课堂, 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效果较好, 有较高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 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生物学科该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以下是我个人的尝试和反思。

一、设计合理、具体教学目标

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要做到务实高效, 设计合理的教学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而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 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 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要具体化、合理化, 具有可操作性,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 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还应该充分了解到学生实际能力, 合理确定重难点, 集中力量讲清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突破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人教版必修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1课时, 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基因工程的概念;说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特点;能列出运载体的种类, 描述质粒的特点;能描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模型、观察动画图片和习题训练, 说出限制酶和连接酶的特点;归纳基因工程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基因工程的学习, 再现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的历程, 体验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教学目标具体化, 学生一目了然。

二、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引入教学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自由、宽松、乐学、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 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给学生提供机会, 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主动地学习[1]。可以巧设情境, 也可以结合生活常识、社会现象、有趣的故事或者科研上的新成就。比如在讲到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时, 讲了这样一则幽默故事:英国有位美貌风流的女演员, 写信向大文豪肖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 我不嫌你年迈丑陋。如我和你结合, 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 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肖伯纳给她回信说:“你的想象是美妙的, 可是, 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 而智慧又像你, 那又该怎么办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如讲《基因工程》时, 介绍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时, 可以提出问题:用什么样的生产方法去替代从动物胰腺中提取,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产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

三、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探究的核心是高质量的思考”, 高质量的思考来自于高质量的提问, 有效的探究,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有效设置[2],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情, 提出难度、逻辑合理的问题。在探究教学中, 教师是引导者, 重在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 发现新事物。因此, 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 做到既不放任自流, 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 也不能过多牵引。比如在讲基因工程的三种操作工具时, 设置了以下问题: (1)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施工的。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如何获取目的基因呢? (2) 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如何被送入另一种生物呢? (3) 目的基因怎样被运载体运输?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开后, 有突出的核苷酸序列即黏性末端, 而运载体需要经过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与目的基因的两端结合呢? (4) 怎样才能将有切口的目的基因与即运载体缝合在一起得到重组DNA分子呢?通过问题串, 启迪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是老师的讲课的地方, 更是学生发展的平台, 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 从接受者变为操作者, 通过教学设计, 把一些乏味难懂的知识变成有趣简单的操作,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如《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模块, 介绍的内容相对微观又难以理解, 如果能够用实验、模型辅助教学, 将会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模型或者绘图, 比如在讲细胞结构时, 绘各种细胞器图片或制作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讲DNA分子结构时, 制作DNA分子结构模型, 再比如讲基因工程时, 依照限制酶Eco RⅠ的特异性设计制作重组DNA分子模型, 用这些直观、易于操作的实验、模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增强了学习兴趣, 且能够在试验中提出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处理, 一般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讨论解决, 解决有困难的由老师指导。

五、知识巩固与检测

针对教学目标, 合理设计题目, 进行当堂检测, 题目的设置要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相吻合, 要有所侧重, 难度适中, 题量不宜太大, 学生做完后, 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评价[3], 根据反馈结果, 做到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 布置适量的作业, 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 及时矫正教学等方式。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总之,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每位教师的做法可能有所不同, 但大多殊途同归, 学生一定要学有所得,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变被动为主动, 变学会为会学, 更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只要我们教师鼓足信心, 大胆创新, 坚定不移地把高效课堂改革推行下去, 一定会创造出有效教学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朱广谱.科学构建生物高效课堂[J].中学教师, 2009, (4) .

[2]苏科庚.例谈探究性教学中的策略选择[J].生物学教学, 2013, (4) :8-9.

8.践行教学反思 争创高效课堂 篇八

一、教学前的反思能促使教学目标准确定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由他们组织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是促成学生历史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真正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就必须在课前反复推敲一稿形成的教学方案,深入研讨《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全面阅读中学历史教材和相关资料,细致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通过教学前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反思,准确定位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思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下文以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1第5单元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以下简称《外交》)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

《外交》这节课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三个重大成就,即“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关系正常化”。从教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具体的史实,也就是历史知识,比如中国如何加入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过程等等,如果仅以了解这些历史知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好像略显肤浅。

《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这两句话的表述中,我们只能看出对一个个历史史实的能级要求,即“简述”、“概括”、“了解”、“探讨”等。

如果在教材和课标中选择任何一个作为教学目标,都会有失偏颇、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深入进行教前反思,把教材、课标和学情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展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的源泉来自教材,能级要求来自课标,过程与方法的设置结合学生的现状和教师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源于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这种有机结合形成的三维目标,才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才能体现本节课知识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法与学法的揣摩、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视,才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才能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二、教学中的反思能及时补差纠错,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只有通过课堂中的急性反思与调控,才能抓住有利时机,补缺纠错,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高效进行。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和创造。而这一过程常常会使学生于不经意间产生奇思妙想和生发出创新火花,此时需要教师迅速反思课前设计,及时捕捉学生流露出的信息并加以重组整合,及时调整课前设计方案以应对突变。例如笔者在上《外交》一课时,根据课前准备,把教材与其他地方收集来的图片、表格、材料、音像等资料融合成一体,通过科学设计,形成了一个个形式各异、各具特色、活泼新颖的教学新资源组合,并设计成精美的课件,其中有教材知识组合成的知识框架表、多组照片构成情境材料解析题、剪切后的录像片断等等,可谓丰富多彩。笔者本以为用精美的课件、多样化的设计、互动式的课堂一定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可在上完第二个子目中美关系改善后,忽然有位学生问道:“70年代初美国为什么一反常态,积极与中国改善关系?”这个问题课标没有要求掌握,人教版教材中也没作介绍,事前笔者也没考虑向学生介绍,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学生会永远存有疑惑,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情急之中笔者短暂反思教学设计,找到了问题出处,立即调整了教学内容与方法,先给学生补充讲解了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变化的原因,等他们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反思与调控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方法在循环教学中得以改进,教学经验理论化

历史学科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临场的失误,有教学中的灵感也包含有意识的大胆创新,有自己的教学案例也有他人的案例碎片,如果课后都能将这些及时记录、加以反思并写成札记,经过长期积累,这些札记都将会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有利于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并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和高层次的教育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教学后反思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是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学历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外交》一课教学之后,曾经对教学中出现的两个问题进行过反思。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与教材相关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点教学问题。本课中出现的“美国70年代与中国关系改善的原因”就属于这类。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经过认真反思,笔者认为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把课上要用到的相关课外知识事先放在上面,让学生在预习时解决,到上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份既科学又可行的预习提纲,在第二个班上课前使用,效果很好。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启发学生课堂上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如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成为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上完《外交》一课之后,笔者认真反思了这个问题,并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作了调整,其中,在讲完中国加入联合国时,笔者增加了两个思考题:(1)如果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当联合国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时,你的心情会怎样?(2)当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权时,你有何感想?通过增加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笔者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课堂气氛明显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事后,笔者将上述反思札记整理成文,发表在校报《课堂教学研究》栏目中,得到了同人的高度赞赏。

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保证有效教学、力争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在反思中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分析过去来认识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一点一滴地完善自我。通过反思实践来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总结来升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力争成为专家型教师。如果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再思索,再实践,再反思……我们的所有课堂一定会成为高效课堂。

9.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九

独学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独立思考,学生有了初步想法,有时能产生很好的见解。可以说只有这一步做好了,学生才能在对学时愿意与同学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独学前置是让学生将这一重要环节放在课前。课前,学生的时间不好控制。有的住宿生自习时间多些,听话的学生可能就能充分进行了独学,解决了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听话的学生自习课也未必去学。而走读的一些学生或有家长督促,或是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能完成这部分内容学习,而无督促或自控能力差的一些学生就会应付了事。由此,独学的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相差很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学习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原有的同质,异质结队子的情况就有相应很大的变动,不利于小组的稳定发展,教学反思《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独学前置不科学》。

独学前置让少部分热爱学习的学生越学越起劲,为了第二天好好表现,有时会学的很晚,一定要在课前把第二天该学的东西都学会,拉长了学生课余学习的时间,产生了低效率。不但不是减负,反倒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前学会了,第二天白天就等着展示,本该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反倒轻松地无事可做,浪费了课堂上的大好时间。久而久之,黑白颠倒,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学习的时间应该主要在白天,课堂上。高效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的时间,能力的提升也发生在课堂上。课堂上要让学生静下心来,主动地学习,这样全体学生独学的时间得到了保证。也让学生注意到学习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或许,这样做,教学的进度会受到影响,但高效课堂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教材的“无边界原则”。所以,学生学习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很重要。高效课堂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决不开快车,更不能为了课堂上多展示,让人看着好看而做秀。

为了使独学不走形式,为了独学时间充足,我认为独学前置不科学。

10.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

一、把握教材,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学定教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大力提倡“开发课程资源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教与学的开放状态。这有助于形成学以致用的学风,有助于学生从多种渠道学习鲜活的语文并激活思维,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国家社会的观念和习惯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素养,有助于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和学习需要,并以此调整教学方案,去除无效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适当调整、选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因此,教给学生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达到预期目的最便捷的途径,是完成学习任务最有效的方法。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预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等学习活动与方法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

尽管在小学,由于学生年级、年龄的不同,自主学习的内容、程度会有差异,完全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虽不一定能在每个年级很理想地达到,但其实质和方向应该是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并且越到高年级越应该接近和基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在运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时,教师除了应该在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以外,还应该十分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反馈他们的收获、感受,并且提出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将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听讲,或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多向交流,扩大了交流的信息量,于是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所探究问题的解决。我们常说的“集体的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学生甚至解决了教师一时作难而未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效果肯定大大优越于师生的单向交流。

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强化,使教学过程远远不止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探究、获得新知建构之喜悦的情感过程;合作学习还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共事的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与个别教育,可以弥补一位教师难以兼顾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这样,学生自主学会的不教,学生合作探究能解决的也不教,我们的课堂能不高效吗?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规律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应予大力倡导。一言以蔽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这样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可能得以培养。

我们的教学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一条不可变更的原则。那么,不论是怎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地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教师有效的教学,才能实现师生共赢!

★ 幼儿园高效活动课堂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让课堂从有效走向高效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反思

★ 小学英语本学期课堂教学反思

★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11.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探讨;反思

教师应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首位,多角度、多层面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探究新知,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高效课堂的理解与误区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在常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评价标准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然而在当前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精神领会有误,实施上出现了偏差,授课方式和方法上虽有所创新,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落后的观念和认识,只为求高效;或以新课程为背景,给知识传授达到最大化贴上了“高效课堂”的标签。很多课堂依然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达成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深度,大容量但质量不高,学习效率低。有的教师则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问题设置重复浅显,合作探究无序,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以切实有效提高。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只有带着兴趣,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新的学习知识。因此,教师能否善于激发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上,教师要选择科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开发数学潜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打造互动平台,促进有效探究。新课标要求教和学应成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探究中的主动体验和实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通过师生积极、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初步形成科学的数学探究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促进知识内化。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是以一定的学法为基础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学习品质等训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内化,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4.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本是师生间进行平等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舞台,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为达到这个共同的目标,师生间需要进行交往、对话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因材施教,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才会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而这种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并且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思习惯形成后,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得以实现,课堂的教学功能和作用也体现出来了,学校的社会意义也被充分展现。

总之,高效数学课堂是新课改下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要打造数学课堂开放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鼓励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获取知识,获得对数学更深刻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

12.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浓缩精华,精讲,整合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师们都知道要精讲多练,但是精讲不等于老师不讲课,也不等于少讲课。它要求老师备课要充分,对教材、对学生要熟悉,对教学目标要明确,对本单元的重难点更要掌握。只有这样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浓缩整个单元的精华,整合复杂问题简单化,对整个单元学生才会有很清楚的脉络。跟随这个脉络,学生知道这个分支应该填充什么、掌握什么、了解什么,可谓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育心理学家表明:高中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所以, 高效课堂要求老师注意控制好教学时间,教师在精讲了一段时间之后,要有意识地停顿,提出一个浓缩课文内容的问题,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这个问题应该让学生回味、消化,延伸课堂的内容。这样既能避免枯燥的说教,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效率、有活力,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语言学习就会转变成语言交际。

例如:在传授英语必修1 Unit 1“Friendship”时,只要学生讨论三个问题,整个单元内容和目的都相当明确,效果显著。1.Who can be your friend,why? 2.Do you think friends are important,Why? 3.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happened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在课程目标中写道 :“学习英语是一个由感知英语到不断积累英语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英语的显示的理解过程。”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说老师什么都不用讲,就写个问题让他们讨论,课堂就是他们的了,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任由他们漫无边际地自由发挥。课程标准还有一个要求:“因材施教。”教学的内容有难易之分,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既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考纲,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包括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发展状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浓缩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疑点、理清整个脉络。这个时候把整合的问题一抛出来———学生有路可循,有话可说,有异可论,既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弄清疑点,又延伸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经验中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小组学习就是最好的收集信息的手段,各学生的知识层面、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见之后汇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更透彻。所以, 高效课堂教学既能把学生从陈旧的教学模式的硬性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必机械地、被动地牢记老师传授的知识,又能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讨问题,认真地解决问题。英语探讨性学习, 既能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又能使他们的英语学以致用。

例如:老师在讲解英语必修1 Unit 4“Earthquake”时,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教师也准备唐山大地震的影片等,上课时,教师抛出问题———地震前、中、后都有哪些表现。然后,组织各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分析与探究,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都发表出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知识应该应用于实际,学完这个单元,学生了解到地震前中后有什么情况之后, 最重要的是学会地震时如何应急逃生,让学生再讨论这个问题,那么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强化。

三、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提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的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在升学的压力下, 我们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使学生的理性、情感等方面的素养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结合生活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的内容,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又要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做到理论化为实际,语言教学化为语言交际,使学生运用英语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在传授英语必修1 Unit 5“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时 ,组织学生了解课文 ,进而写出一篇小短文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可是, 这个单元到底要教师教会学生的是什么呢? 是文化差异、文化精神,还是……精神层面学生得不到升华,我觉得这个单元的精髓就没有出来。

13.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三

摘 要: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亦应是人的教育,身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的反思,逐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一些实践探究,目的在于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端正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改变,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反思、构建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过去那种单纯的讲义式“教案”已不能再适应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弊端

以某个项目的单元教学为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教师宣布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初步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再练习→结束单元。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认为教师工作同样如此,“教而不思则滞,思而不教则退”,及时全面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亦如此。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并且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常是一些状态出现后,我们才可知道其内在的原因,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教学反思。那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思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预设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是指挥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定得太高,希望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诸多方面都能有很大收获,所以定目标时,各个学习领域面面俱到,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受兴趣、身体素质、生理状况等因素影响,对某些技能、素质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那一节课下来,目标达成度就很低,那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在其他平行班级的教学中要作出合理调整,要有所侧重点。如八年级篮球教学中,某节课,教师安排的内容是行进间运球和低手上篮,在第一个班级教学后,发现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不好,低手上篮更是一般,目标达成度很低,那在下面的教学中要把运动技能目标进行调整,可以考虑将低手上篮就淡化处理,在以后教学中另作安排。

二、反思教材选择的难度是否适中

体育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给体育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更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难度的大小对教学效果有着根本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难度大小是受很多因素而影响的,如年龄、性别、爱好、体育基础、天气等。平行班级的学生对同一教材的完成情况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同样教材的难度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如果不通过实践,是很难确定教材的难度的,当教师完成平行班其中之一的班级教学任务时,及时对所授教学内容难度反思时,可以有助于下面教学的完成,提高教学实用性。

三、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1、主要的教法和学练过程设计是否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一节体育课要很流畅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其教法和学练过程设计要合理而且紧凑,影响体育教学环节合理性的因素很多,如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队伍的调动、教学辅助手段的安排、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等,每节课下来,教师要根据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来调整教学环节,调整后的教学环节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所任教的平行班级有几个,每班学生情况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及掌握程度都不同,那作为教师在第一个班级授课后,要根据将要任教的班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环节,让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能最大化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些教学辅助手段不一定要在所有班级都实施,每个练习的次数和负荷在平行班级中不一定都要相同。

队形运用是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有很强的技巧性。有效简洁的队伍调动能提高课堂练习密度,重复无效的队伍调动则浪费很多练习时间,而且会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在备课时,对队伍的调动是理论上的设计,学生能否配合好,速度控制的适宜程度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师授课下来,对队伍调动要反思,合理简便的保留,不合理甚至发生碰撞或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改进,如,在投掷教学过程中,队列的安排和调动那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类项目教学存在队伍调动路线长、时间长等因素,如学生的投掷能力,投掷习惯(左右手)等对队伍的调动有很大影响,而且班与班之间差异也很大,在一个班级实践下来,如还有不合理的那还要继续反思修改,直到最完美的调动为止。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个学校在同一个时间往往不止一个班在上体育课,体育课教师在备课时,有可能对其他教师所需场地器材不是很清楚,每节课下来,体育教师要反思自己本节课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如:和其他班级有无冲突、对其他班级有无影响、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是否高、器材的数量是否够等等,体育课的器材搬进搬出易损耗且麻烦,要让器材在一节体育课中利用率得到最大化,甚至可以一材多用,体育课中教师想不到的,学生可能想到,学生的许多奇思妙想往往会对教师有启发作用,教师发现后在课后要加以修改引用到其他班级的教学中去,让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成为体育课的一个亮点。

2、教学的组织安排是否符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和意志品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体育课堂学练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一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现代学生的个性大都很鲜明,如果考虑不周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教师在授完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表现要重新梳理一遍,对不合理的安排要及时修改和调整,如男生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喜欢程度大点,而女生则反之。

3、运动负荷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运动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体育锻炼只有不断对学生进行生理上的各种适度刺激,才有可能引起“超量恢复”,才会促进学生的各项机能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没有运动量的体育课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至体育新课标实施以来,有很多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理解有误,认为体育课重视形式,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花里胡哨,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心跳没加速过几次,没流多少汗,这样的课对身体素质提高能有多大作用可想而知。现在体育课运动负荷达不到一定指标,就不能算是节好课。但对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因班因人而已,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要避免“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下”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每授完一个班级,都要对该班学生在课堂身体素质中的表现反思一下,素质练习的难易度如何,学生是否能承受,有没有特殊学生的个例等等,积累这些相关知识便于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运动负荷的大小,同时对不同班级的安排要个别处理,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下一个班级授课中,检验运动负荷的适宜程度,反复检验,找出最佳运动负荷价值阈,最大可能的让学生都能获得身体素质提高。

四、教学评价是否能促进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科学的评价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矫正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有待于本时的点点滴滴,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积极参与态度,都有待于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动机,以及在经历过一些体育练习及活动之后的体验和感觉。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对体育学科的需要。刺激是引发需要动机的外在条件,即诱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评价。一个学生如果在体育练习和活动中和结束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听不到一句激励赞赏话语,缺少了同伴之间的合作,那他会对体育失去信心,导致兴趣大减,处于冷淡状态,失去了一切动力,导致恶性循环。但同样的评价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平行班级中学生的个性是各有特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过分的表扬和赏识评价是一种形式,长期如此可能会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些偏差,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五、反思失败缘由,记录精彩瞬间和教训

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之处,也有不理想之处,哪怕是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班级中教学其教学过程和效果也会不同。教学中的失误有很多,如在备课时准备十分钟学会的动作,结果学生二十分钟还没会,传授给学生的保护帮助手法学生不会用,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练习容易造成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改进,以便在下节课中能及时纠正,优化其教学手段。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氛围下、不同的人群前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机智,精彩的课堂语言、幽默到位的肢体语言、简洁有效的教辅手段、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合理准确的时间安排等都是该课的亮点所在,教师在课后要能立即做好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这些精彩的瞬间,让他们更能有效的指导今后的工作。

反思是种意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教学反思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14.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 篇十四

三溪中心小学 任智艳

在一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算高效?有学者提出“四问法”:明确目标;提高效率;注重方法;课堂效果。高效课堂的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而其特点可分为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三学(肯学、想学、学会)、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并以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形成“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为出发点。

那么,如何做到高效课堂呢?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和探究知识的场所。既然课堂是以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想就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一、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即要求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给出材料,营造情景;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但是现实并像理论那样完美,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有些已然走向了极端。分析其原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并且受各自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通过与学生长期实际接触,我了解到,有一部分教学对象鄙视课本知识,对知识本身存在极大的偏见(尤其是我们文科知

有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学,也有交白卷的同学,并且接连几张白卷。我认为 他们交白卷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根本上主动放弃答题。古人说:人惟患无志,有志则无有不成者。对于如此教育对象,关键不是他们有没有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态度问题,他们愿意不愿意学习。针对这个问题(尤其是交白卷),我建议成绩公布后,班主任(或者与学生家长一起)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开导,足够的关心;或者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组织起来,交由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管教,让他们真正能够实现转变,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要求受教育者都能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要求他们考试务必及格。要求学生考试及格,这就基本上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基本上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公民,就能够提高我校在全市联考中的成绩排名,为我校在地区内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我认为学校是可以通过严格管理、完善教育教学机构,直接监督改造学生、培养出良好校风的。

二、教学从“学情”开始实行,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我们在课前预设时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要合理活用教学方法

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

1、教法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经过深思熟滤的东西后,它才能是有效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只有教师明擦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法的选用。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不能机械的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虽然执教前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详细考虑,但很难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与吸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

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练习的调整。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15.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为什么选择复习课课型

自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 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愿十分明显。在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后, 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总结性的检测和评价。学生们沉淀下来的可输出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在这一疑问下, 一节复习课的设置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众所周知,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展开梳理和沟通, 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 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1]。所以, 复习课起着查缺补漏, 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要作用。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的复习课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复习课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变得有声有色, 生动高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以Book 3 Unit 3中的一节复习课为例, 从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设计思路和环节

(一) 词汇检测

作为单元复习课, 本单元的词汇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从单元词汇表中挑出15个作为听写考查目标词, 把它们的汉语意思显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学生默写。全班共分为8个组, 1、3、5组派同学代表来黑板上展示, 2、4、6组同学代表负责批阅及改正, 组内其他成员互批, 7、8组同学上交练习本。此环节主要以课标词汇及容易出现拼写错误的词为主, 为后面的词汇应用做必要的词汇储备。此外,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 教师在课堂上要恰到好处的运用课堂用语, 干练简约, 不拖泥带水, 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复习。教师的课堂用语要求在起到交际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作用的同时要带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时时处处复习的效果。课堂伊始, 笔者用如下两个句子激发学生的兴趣:“I’d like to know whether you have grasped the key words in this unit , now, would you mind me having a dictation?”学生回答:“Not at all, just go ahead!”在这句看似随意而简单的师生问答中, 涉及到了本单元的两个主要复习点: 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would you mind doing的问答练习。学生的回答贴切幽默, 词汇储备到位。

(二) 核对导学案中的习题答案

在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导学案进行全批全改之后, 笔者在大屏幕上打印出习题答案, 根据所发现的问题, 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 先给学生时间进行组内讨论。让他们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组内解决, 而针对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 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通过课文原句再现环节的设置避免学生只顾完成导学案而脱离课本的现象。

例 1:

( 课文原句再现Line32)

The next morning I’d just about given myself upfor lost when I was spotted by a ship.

( 选择第二题 )

I had just fi nished my homework ____ somebodyknocked at the door.

A. while B. when C. before D. since

总结:when作“此时、那时 (突然) ”解时的三个用法。

例 2:

(课文原句再现Line 22-23)

— I wonder, Mr. Adams, if you’d mind us askinga few questions.

— Not at all. Go right ahead.

(习题7)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No, go ahead.

此处为交际用语的典型题型考查。笔者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取舍考查题目, 力争在设计任务时作业与练习的数量以及总体难度都要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 以及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又要做到学生总体层面及个体层面的量与质的适度中和。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超越, 又不能一味迁就, 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这是设计作业与练习时难易程度的原则。同时, 要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 分梯度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与练习,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2]。

(三) 课标词汇、课文精华句子、语法重点句的再现

学生的crazy大声朗读为下一步的依照情景编短文做铺垫。此环节看似重复, 却必不可少。

(四) 编设情景, 风采展示

给出四个情景及所运用的词汇,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之后, 编写情景短文, 编出有自己特色小文章, 之后派本小组代表展示到黑板上。展示期间, 小组成员之间互换短文, 找出美句与同学分享, 划出错句练习高考短文改错技能。教师要适时予以改错格式及技巧的正确指导。在课堂上, 交流与展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很多情况下交流和展示是同时进行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 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基础, 将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习[3]。因此, 笔者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四幅图片抛砖引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爱好选择任意图片,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可以根据所给词汇编写句子 , 尽可能使用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Situation 1

permit; spot; account for…

Situation 2

stare at; go ahead; indeed…

Situation 3

novel; adventure; author; scene; seek

Situation 4

What is true happiness? (indeed; as for; lie in)

在本环节中, 1、2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一;3、4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二;5、6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三;7、8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四。没有展示的同学写出句子后, 交换并相互批改。目的:语言输出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改错技巧;让学生找出好词句来共同欣赏。此环节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做适当的调整。为避免高水平学生的思路受限, 可让学生直接编写短文, 不给目标词汇或情境。如:请根据本单元戏剧内容, 以不同人的角度 (参看课本56页第一题和57页第二题) , 从课标黑体词中任选3-5个词编写情景。所有的有效学习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发挥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4]。在此环节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们积极踊跃, 课堂气氛热烈而具有时效性, 是本节课的小高潮。

(五) 升华篇章及点评质疑

此环节用高考作文25分的模式给分, 并给出高考作文评分原则。根据课标词汇编写短文, 在完成短文后, 让各小组内作文水平较高的几位学生担任“评卷小组长”, 组织本组成员互评。学生互评时, 发现好的句子, 在该句后画一个简笔笑脸;发现错误的表达, 在错误处画线并更正。在互评过程中, 大家相互协商, 遇到疑问或困难, 先由组长指导解决, 组内解决不了的教师提供帮助。无论是小组长还是其他成员, 都在更正和分析同学小短文的同时复习了已学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自己反复做题时掌握的更加全面, 印象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 学生不仅体验了小组合作的魅力, 而且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5]。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合作学习乐趣多, 复习课收获多。

三、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及反思

1. 在词汇考查环节, 学生在黑板上写字相对较慢, 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解决办法:发小纸条。把要考察的词汇打印在小纸条上, 检测时发给学生, 写完之后小组抽查或组内成员互批。这样能节省时间, 为学生展示小短文环节节省时间。这样就不会导致前松后紧的情况发生。

2. 教师掌控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进一步的强化。

3. 升华篇章环节之前应加入更有针对性的储备。复习课上, 对于学生点评过程中质疑比较集中的知识点, 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并强化。

结束语

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导演”, 在整节课中起到一个统领大局、把握方向的作用。当然作为导演的我们在给学生“一滴水”的同时, 自己要有“一桶水”, 甚至更多。但是, 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下该如何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 学生在展示评价等活动时如何权衡知识效率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问题仍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九俊, 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44-172.

[2]肖菲.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解析与单元整合[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2 (3) :1-7.

[3]陈永梅.高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与展示环节教学案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1 (12) :1-5.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3 (学生用书) [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6.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 英语学情 心理学

一、立足学生实际,针对学情,陪伴打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之门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中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度不够,到了高中依然沿袭初中英语方式,结果到了高中虽临阵磨枪却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高中,仅有一些基本英语词汇,连最基础的词性辨别都存在困难,这时重新打好学习基础是关键,有意识进行音标教学,利用音标拼读十几单词,学生逐渐掌握英语词汇学习自主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受益匪浅。另外,班级领军人物的树立也为词汇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光明。

二、趁热打铁,夯实基础,反复利用上下文学习掌握词义

学生们初步品尝到了英语词汇学习的甜头,在阅读文章可以看懂些大意之后,很多同学容易放松对词汇的学习,此时教师的监督和精神的引领不可缺少。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目标,帮助他们重新走进你追我赶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中,逐渐地学生们发现只掌握一个单词的某一个意思还不足够,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我们很多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只记忆一个词义,结果在变换了语言环境时,原有掌握的词义根本无法说得通,这时该词汇完全成为了一个新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最初掌握该词时,教师应引领学生们由最初的一个词义拓展到多个词义,教师应精选阅读文章,指引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索来挖掘更多的词义并掌握,使学生从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及时做阶段性科学性词汇学习总结,做到温故知新

英语词汇量庞杂,高中学生任务重,很多学生只是一味的向前推赶着学习,却忘记语言学习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他们或不能及时复习,或不善于也不愿意复习,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及时体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指明一砖一瓦才能盖成高楼大厦,临阵抱佛脚不能取得高中英语学习的胜利,引导他们做好复习,制定词汇复习计划,保证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不留死角。

四、细心观察并关注学生心理,调整机械记忆变理解记忆

有人会问,词汇学习和关注学生心理有何联系?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词汇学习更是需要长期坚持,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住。很多学生不懂方法,死记硬背,考试却不得高分,久而久之,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其让这种现象出现,不如未雨绸缪,依据教学经验提前考虑到学生会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和他们一起找到学习方法的不足,利用多种记忆方法。

五、把词汇教学运用到写作训练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

高考中英语作文分值占总分值的六分之一,学生们作文分数不高的原因之一是使用初级词汇。相同词义的高级词汇虽已在高中阶段识记过,在阅读中多次重现过,但并不能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教师可以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所识记词汇完成写作训练,学生会有很大收获,成绩会有提升,学生们慢慢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另外,高中教学也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勿生搬硬套。由于基础语音知识的缺乏,很多学生常常机械并孤立地记忆单词,而且他们缺乏在学习过程中对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因此词汇作为孤立存在的个体,就很容易被忘记。

2.遗忘多更要勤复习。由于英语学习方法的欠缺,很多学生在记过单词的第二天、第三天就遗忘了很多,复习巩固又不及时,对学过的单词,有时就不能回忆其音形义。有的学生寄希望于考前复习时大量记忆,但收效甚微,因为这个基本功是靠平时日积月累形成的,考前即使记了很多,也是不能有效地运用的。

3.词汇记忆无法可依。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对的学习只限于课本,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太强,又没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依靠,特别是理科生,很少阅读课外读物、查词典、与同学交流,单词的输入量很小,词汇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薄弱。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正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总之,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多种方法相结合会促进英语词汇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坚持不懈,才有可能为学生英语学习添砖加瓦,在学习过程中和学生们一起体会学习词汇的快乐,才能和他们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龙.进一步加强词汇教学——论词汇教学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1,(03).

[2]章永兰.英语词汇的合作学习法实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6).

17.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七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篇1

1、善用教材,明晰教学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也就是要求教师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善于运用教科书。本节课打破了按照固有知识体系讲述的教学模式,整合了教科书知识的编排体系(如将乙烯的用途放在性质后面讨论),但却紧扣本节课的知识核心——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把零散的课本知识序列化、问题化,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来思考分析,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教学安排详略得当,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尺度把握准确,教法不拘泥于定式,不落入窠臼,灵活多变,让学生不断地经受智力的挑战,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总的来说,这节课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抓住要点,促进知识迁移

本节课的要点就是乙烯的分子结构。综合运用问题猜想、模型动画、演绎推理等措施,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易于掌握,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如,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乙烯的结构与反应特点,比较容易进行演绎推理,并且能将这种思维方式推广到其他烯烃加聚反应中,如丙烯的加聚、聚氯乙烯的制备等。说明了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并且掌握了思考的方法。

3、理解教材,实施观念教学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教师了为困惑的是教学中深、广度的把握问题。

首先是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修课程的内容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是有不少内容却是蜻蜓点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衔接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基础,因此不必讲解σ键和π键的概念。也不必讲解马氏规则,但是对乙烯的分子结构,特别是碳碳双键的特点还是应该让学生形成观念的。但是,对于有些内容,如氯乙烷制备的最佳方案问题、石蜡油的裂解方程式、氯乙烯的加聚反应等内容,到底该不该涉及?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普通班级水平的学生,只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可。但是对于那学有余力的“强化班”学生来说,也要让他们能够“吃饱”,毕竟,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最低标准,是上不封顶的。

其次是知识的结构问题。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零碎,学科的逻辑结构不是很严谨。我们担心,如果学生不能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那么知识的迁移功能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本节课还是按照“结构→性质→用途”的思路呈现,虽然比较传统,但是增加了新的元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设计的学生探究活动,不是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形成观念,使他们真正地学有所得。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篇2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深入贯彻临潼区教育局关于高效课堂的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心校制定的《交口中心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旨在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现将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

我校领导班子参加了中心校召开的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动员大会,会上认真听取了王校长阐述的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精神,并聆听了张副校长宣读的《XX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会后我校校委会立即召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事宜进行部署,对于各阶段实施计划进行了周密科学的安排,并起草了《新民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开展相关活动

1,我校召开了“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动员大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组织机构,成立研究小组,学习相关中心校文件精神,并学习本校的《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号召全体教师认真执行文件精神,努力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为使高效课堂有效顺利开展,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工作。按照临潼区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精神,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不断更新传统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分析我校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准备一个高效课堂学习记录本,对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反思、经验等进行及时记录,学校定期进行检查。目前每位教师的业务笔记字数基本上达到了6000字左右。

3,我校召开了“构建高效课堂研讨会”。各位教师畅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以及自己准备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改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针对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效、教师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节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缺乏艺术性等低效现象,提出了必须研究改进措施。其次,会上还针对薄弱班级及薄弱学科进行剖析式教学指导,优化课堂。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供方法。会后通过组织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活动,帮助学校完善课堂结构,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4,组织开展全校教师互相观课、说课、评课活动。为使各老师之间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校开展了赛讲评优活动和观摩课活动,查找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和原因,弥补教学缺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益。是老师们明确课堂教学要注重“精讲精练”,教师的“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抓住中心,揭示本质。要拿出更多的课堂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加大训练力度,优化训练内容与方法。训练内容要指向目标,训练设计要科学有序,训练方法要是灵活多样。在训练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教师控制、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追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高效课堂实录”视频。为了有效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导处在教育平台网络中寻找了相关优秀教师高效课堂实录,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观看,并针对观看的内容,对比自己的教学活动,写出观后感,并认真思考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效率。

6,我校还要求广大教师每周写三篇课后记,每两周写一篇课堂教学反思文章,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究课,进行教学反思短文评选,并形成教研成果,全校交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7,倡导教师撰写教研论文。针对高效课堂的实施,以及老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有何体会,有何收获,提升到理论水平,积极撰写和高效课堂实施相关的论文,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两篇,目前每位教师已经撰写了一篇,并上交学校教导处。

8,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我校设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各教研组要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相关学习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9,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不科学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多了,生生互动的效果明显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好转了,重复机械的作业少了,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教育观念新、课堂设计科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青年优秀教师。例如:任建峰老师、李博老师、李莎老师、张凡老师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时间预设与生成有时不一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度不够,尤其在展示课中,展示内容与准备程度不一致,有时会耽误时间,使课堂任务不能正常完成。

2、有效教学课堂的调控及时间把握难度较大。初期,有的实验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

3、对于小组管理不精细。小组成员分工有时较随意,组长的工作明显比其他同学多,加重组长负担,个别小组还有组员不服从分配的现象,对这些同学思想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小组评价有时做得不及时。

4、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能有效的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参与,这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整改办法

1、针对以上问题,下学期要坚持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认真思考问题,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深入备课,经常进行同事沟通,及时学习好的经验。

3、加强学生管理,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全体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4对骨干教师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加强个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在课程改革中迈上一大步,更上一层楼。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课堂高效、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等等。这将是我们今后探索的主要课题。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工作给老师们提出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完成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向40分钟要效率,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篇3

近年来,我们xxx小学立足校情,采取问卷调查、学生谈话、系统分析等措施,并经由以下途径,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以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课型为载体,通过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氛围。

二是通过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规程,督促教师坚持多维学习,增强多元联系,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

三是搭建“备、教、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达标课、探究课、示范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引领,完成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并立足课堂不断追求高效、有序的教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简要阐述如下:

一、创新管理制度——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

在教研活动刚开始启动时,仅靠自觉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利用前期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的成果,依靠相关规则,修订、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我校实情。如在《伍小新型教研管理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操作流程制度》中,就包含了评价者培训制度、新教师“1+N”式团队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单项评价制度等;在《评价结果科学运用制度》中,包含了学科研究成果推广制度、学科成果应用制度、学科成果展示制度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以保证研修活动正常而有效地展开。这些规范或准则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便逐渐成为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时自觉遵守的规范。当然,制定新型校本教研制度,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真正的追求和理想,是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大家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并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研究中,我们欣慰地发现,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项创新制度,在坚持不懈的执行中,教师们由不适应到习惯化,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在无形中彰显着制度文化的魅力,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校本研究导航——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托力量。

(一)立足专业引领 强化“高效”意识

为了致力追求并实现高效课堂,由学校校长牵头策划,我们开展了全员论坛交流:“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及参与热情,杨校长又以案例为载体,亲自进行了“立足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基于大家的交流,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在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即:

1、先进理念听中学——即引领教师学习关于先进理念的文本知识、精彩教学的文本案例等,以听讲为主。

2、经验智慧做中学——即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应用高明的教学方法,并在不断反思和感悟中逐步提高。

3、听懂以后做出来——把学习到的教学智慧,由纸上的文本理念,逐步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4、做好以后说出来——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经验,积累下属于自己的智慧,并逐步使之清晰化,总结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智慧。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2.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3.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4.高效的课堂教学反思

5.关于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6.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7.浅谈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8.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上一篇:自建房买卖协议下一篇:李商隐经典名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