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治疗方法

2024-07-20

血尿的治疗方法(13篇)

1.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一

如果出现了血尿酸高的时候要怎么办,这是很多人都会想知道的一个问题,现在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是出现了血尿酸高的情况的,而对于治疗的方法的话,也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患者却不知道应该要选择这样的治疗的方法才是正确的。究竟对于患上了血尿酸高的人来说的话,有哪些有效的治疗的方法呢,其实很多的方面是可以考虑到了进行饮食的治疗的,具体的饮食上的治疗的方法如下文的介绍。

1. 尽量维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如需减重应缓慢进行,因为快速减重会引起组织较快分解,反而造成大量尿酸的产生。

2.饮食应以素为主,尽量少吃荤油,烹调方法多用蒸、煮、凉拌的烹调方式。

3. 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米、面、牛奶、鸡蛋、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4.在食用动物内脏、鱼皮海鲜类、干豆和坚果、各种肉汤、一些蔬菜(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等方面,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5.多喝水,因为足够的水分可使尿酸顺利排泄。少饮酒,因为酒在人体内代谢产生乳酸,影响尿酸排泄。

6.每天午饭或者晚饭前后半小时各一杯降酸茶,可以提高30%以上的尿酸排除率。

7.一定要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比如说:精白米、玉米、馒头、面条、苏打饼干、卷心菜、茄子、甘蓝、南瓜、西红柿等等。

8.不能吃的:动物内脏和马丁鱼等鱼类,有些蔬菜也不可吃如:芹菜、菠菜等;

特别注解: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

9.海鲜、贝壳类水产等:龙虾、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 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上海有很好的医疗设备。

10.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 其他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11.血尿酸偏高病人应多饮水,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

在上文的介绍中就是根据了血尿酸高的病情来采取的一些在饮食上的治疗的方法,但是患者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治疗的话,最好是在专业的医生的指导下的话,那么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才会比较的好,因为在治疗的方法的选择的问题上,是有很大的程度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一种具体的病情之后才来选择的,所以应该要尽量的去做到这一点。而且还要注意的就是,饮食的协助的治疗的效果是需要结合了其他的治疗的措施的,所以也不可以是仅仅的依靠饮食的改善来治疗。

2.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二

1一般资料

20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全部病例都经泌尿系B超, 尿液常规、泌尿系造影检查, 部分病例经膀胱镜检查, 肾组织穿刺活检, 均未发现出血病灶及明确病因。年龄7~20岁55例, 21~30岁16例, 30~40岁25例, 41~50岁46例, 50岁以上58例;男102例, 女98例。尿液检查:红细胞 (+) 46例, (++) 48例, (+++) 45例, (++++) 46例, 肉眼血尿15例。病史:最短者2个月, 最长者15年。

2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加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丹参、当归、白术、升麻、柴胡、红花、陈皮、生地、桃仁、枳壳、赤芍、川芎、川牛膝、益母草等各10g, 甘草5g, 每日1剂, 随症加减。畏寒怕冷, 手足冰冷者加附片10g, 仙灵脾30g;喜凉怕热、五心烦热者加黄柏、大黄各10g;共30付, 早晚两次分服, 儿童减半, 老年人初期服时减半, 无明显不适时按正常量服。好转但未痊愈者再加服30付。服药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多做有氧运动, 少食油腻食物。

3治疗结果

200例中, 经治疗1个月随访半年痊愈 (尿检红细胞-) 138例, 好转 (尿检红细胞+++以上者减少至+) 48例, 无效 (尿检红细胞+++以上者减少+或未减少) 14例。好转者加服30付后又有38例痊愈。总有效率93%。

4典型病例

男, 72岁, 自2002年12月以来发现尿液呈酱红色, 作B超, 腹部平片, 尿液常规, 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 排除泌尿系结石, 肿瘤, 结核, 认为血尿原因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引起。在某三甲医院行前列腺电切, 电切术后四个月血尿未得到治愈, 考虑血尿与电切前列腺不彻底有关, 遂行开放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 术后仍然反复血尿, 多次尿道膀胱镜检查发现后尿道有可疑出血点, 呈慢性炎症改变, 多种抗生素、止血剂及中药等治疗无效。患者除血尿外, 自觉困乏无力, 食欲不佳, 大便不成型, 脉细弱。2003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 给予服血府逐瘀汤加补中益气汤, 两天后血尿明显减轻, 一周后血尿消失, 坚持服药一月, 患者体力恢复, 食欲佳, 大便成型, 脉有力, 随访两年血尿无复发。

5讨论

不明原因血尿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抗炎、止血等措施, 但效果欠佳, 中医药辨证治疗有一定优势, 但用健脾补肾法、止血中药止血法效果也不理想。中医认为肾主二便, 但就临床所见, 一般少见腰痛等肾虚症状, 而面色少华, 神疲乏力, 舌淡便溏等气虚脾虚症状则较多, 我们认为对不明原因血尿的治疗, 明确其可能病因是治疗的前提。

血瘀是引起血尿的原因, 血尿通常由下数原因引起:炎症、结石、肿瘤、外伤、凝血机能障碍、肾小球疾病等, 对无法查出明确病因的血尿, 称之为不明原因血尿。中医理论有“百病皆由血瘀生”之说,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血瘀的角度来寻找不明原因血尿的可能病因。对此类患者检测甲皱微循环, 发现大多有血管管径细, 血液流速减慢, 红细胞聚集等“血瘀”的表现。血瘀会引起组织损伤, 组织损伤会导致出血, 出血发生在泌尿系统就会出现血尿;血瘀会导致血管的不畅, 不畅的血管会引起血液外溢, 机理与不畅通的河流水外溢类似;因此我们认为“血瘀”很可能是不明原因血尿的病因。

造成血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既然血瘀可能是不明原因血尿的原因, 那么针对引起血瘀的原因进行治疗, 就可能很好地治疗血尿。我们认为引起“血瘀”的主要原因是:血液粘度增高, 血管管径变细, 血流动力不足 (气虚) , 以上三种因素哪一种都能引起血液流动缓慢, 导致血瘀, 其中血流动力不足 (气虚) 引起血瘀较不易被人理解。中医认为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或气虚运血无力, 血脉瘀阻出现血瘀。我们认为中医的“气”与西医的“血流动力”有很大相似之处, 血流动力不足即气虚本身就可以造成血流缓慢出现血瘀, 这种原因引起的血瘀在血流变正常时, 尤为重要, 对血流动力不足 (气虚) 所致”血瘀”认识的不足或检测手段的不普及, 常使血流动力不足 (气虚) 的病因不被人们所认识或被忽视, 导致治疗的无针对性。

活血化瘀治疗不明原因血尿:既然血瘀是血尿的根本原因, 解决血瘀就可以治疗血尿, 而采用止血药物止血不但不能减轻“血瘀”, 反而会加重“血瘀”, 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在情理之中。因血液粘度增高, 血管管径变细, 血流动力不足 (气虚) 是引起“血瘀”的主要原因, 因此解决血瘀应从改善以上三因素做起。“血府逐瘀汤”是经典的活血化瘀药物, 方中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药物, 其水提取物主要为芍药苷、总酸类等物质[1], 具有疏通血脉, 降低血液粘度, 增高、改善血液流动, 改善微循环障碍, 祛除血瘀的功效[2]。因此在药物的选择方面, 选取“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又因气血同源, 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或气虚运血无力, 血脉瘀阻, 气虚往往同血瘀相伴而行, 因此我们在治疗“血瘀”时, 常规加入在化瘀中容易被人忽视的补气药物。我们选取经典的补气中药“补中益气汤”作为补气药物。“血府逐瘀汤”和“补中益气汤”的联合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引起血瘀的三个原因, 在临床的应用中, 对不明原因的血尿有效率达到了93%, 治愈了多例多年来得不到治愈的不明原因血尿。

活血治疗出血并非创举, 在中医治疗出血中“用活血治疗出血”已有报道[3,4]。刘宝厚教授认为在血尿治疗中应尊“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随证化裁, 灵活加减, 或凉血止血, 或活血止血, 或二者兼用, 强调灵活配伍, 决不能见血止血, 偏用炭性收敛, 一味地使用止血药。对久病血尿, 更应加强活血化瘀之品, 将其贯穿始终, 如桃仁、红花、川芎、三七之类, 验之于临床, 则屡见疗效。治疗中还特别强调湿热和血瘀在造成血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提出“瘀血不祛, 血尿难止, 热清湿散, 瘀血得去, 血流通畅, 新血得生, 肾亦得安”[5]。西医也有活血治疗出血的报道, 肝素为抗凝剂, 临床上就有用其治疗血尿的报道[6]。

补气止血在中医界不难理解, 并不少见。“补中益气汤”是经典的补气中药,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当归补血, 柴胡、升麻益气升提,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 黄芪、白术、当归等具有调节免疫, 清除氧自由基, 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用于治疗不明原因血尿的常有报道[7,8,9]。中医认为“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气滞或气虚运血无力, 血脉瘀阻, 导致“血瘀”。我们认为中医的“气”与血流动力学中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有很大相似之处。动力不足时, 即使血液粘度正常, 血管管径正常, 血液也会流动困难, 出现血瘀;血瘀的出现, 往往又会使组织因营养代谢不良出现功能失常, 使作为人体第二心脏的微循环动力不足加重, 进一步加重血瘀。因此应用补气亦即增加促进血液流动动力药物, 可使不足的正气得以恢复, 从而有效地改善血瘀。

在临床治疗血尿中, 我们将“血府逐瘀汤”和“补中益气汤”组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血府逐瘀汤”的清瘀降血粘作用和“补中益气汤”的提供血流动力作用, 达到既使血液高粘状态获得改善, 血管管径获得舒张;又使不足正气得以恢复, 血流动力得以加强。从引起血瘀的多个层面入手, 使血瘀得到治愈或改善, 从而大大提高不明原因血尿的治愈率或好转率。

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血尿的可能病因,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不明原因血尿的效果。方法: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 治疗200例不明原因血尿, 随访半年, 并对不明原因血尿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200例中, 经治疗1个月随访半年痊愈138例, 好转48例, 无效14例。对好转者再经过一个月治疗后又有38例痊愈。总有效率93%。结论:血瘀可能是不明原因血尿的根本原因, 通过活血使血液畅通可以治疗大部分慢性的不明原因血尿。

关键词: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不明原因血尿,治疗

参考文献

[1]彭金咏, 栾连军, 程翼宇, 等.精制血府逐瘀方不同配伍情况下芍药苷的溶出量[J].中国中药, 2003, 28 (6) :516-517.

[2]刘剑刚, 董国菊, 史大卓, 等.气血并治方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性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微循环学, 2005, 15 (2) :48-51.

[3]董胜寿.活血止血法治疗单纯性血尿1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4, 12 (6) :20.

[4]吴群励, 翁端怡.郑健教授益肾活血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血尿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2004, 5 (12) :688-689.

[5]施金铆.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小儿血尿3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1, 10 (2) :159.

[6]许筠.刘宝厚教授治疗血尿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2006, 7 (10) :562-563.

[7]祝子健.单纯性血尿的辨证施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6, 15 (14) :1945.

[8]任玉兰.益气止血汤治疗不明原因性血尿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0, 9 (21) :2157.

3.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三

我今年68岁,最近出现3次血尿,但身体无任何异常和不适。我平时服用降压药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请问,我的病是否有肿瘤的可能?需要检查出血点吗?

江西 刘读者

刘读者:

在临床上,血尿根据是否伴有排尿痛分为痛性血尿和无痛性血尿。痛性血尿,多数由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引起;无痛性血尿,几乎都由泌尿器官结核病(多为年轻人)和泌尿器官肿瘤(多为中老年人)所致。

您既无血尿前腰痛也无血尿后小便不适症状,与结石引起的血尿和膀胱炎引起的血尿不相符。要判断是否是肾结石或膀胱炎引起,都应重作B超检查。一是检查有无结石特征,如果没有,可用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造影X线摄片检查,多可获得肾结石的肯定或否定诊断;二是检查膀胱有无残余尿和膀胱炎征象。除此还应做小便中段尿培养致病微生物+菌落计数+药物敏感试验,和膀胱镜检查直接测量膀胱残余尿量,观察膀胱炎存在与否。

为排除和肯定由肾结核引起的血尿,应进行下述检查:

(1)显微镜检查24小时尿沉渣有无抗酸染色杆菌;(2)24小时尿沉渣培养结核杆菌。如两项检查结果为阳性,无痛性血尿就可诊断由肾结核引起,阴性就可否定诊断。

目前您已进入肿瘤病变高发年龄阶段。无诱因、突发性、无痛性血尿,两次血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等,都是泌尿系肿瘤的特征,要提高警惕,必须进行下述检查:(1)显微镜检查24小时尿沉渣肿瘤细胞,连续3次;(2)应用CT或核磁共振进行左右肾和前列腺扫描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肿瘤发现率;(3)肛门指检前列腺,对触到的可疑结节进行穿剌取活组织检查肿瘤细胞;(4)膀胱镜检查,如发现膀胱黏膜溃疡或增生样病变,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肿瘤细胞,为判断血尿是否由肿瘤引起提供依据。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泌尿科主任医师 沈海源

喉癌可以不手术吗

患者女,88岁,因声音嘶哑入院检查,结果为右侧声带新生物,即喉癌,但没有转移症状。请问,手术治疗能否治愈?如果不手术,有没有其他保守治疗方法?

江苏 刘读者

刘读者:

喉癌是恶性肿瘤,应该手术切除。诊断喉癌,一定要有病理诊断。若患者确诊时喉癌,且身体尚好,没有其他内科疾病,还是应该手术。若患者身体状况欠佳,有手术禁忌证,那只好看看能否放疗。但放疗效果不如手术,且放疗同样有禁忌证。患者高龄,能否经得住手术创伤也是一个问题,还得家属商量后决定是手术或是放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厚勇

大脑萎缩该如何治疗

我今年74岁,数月前因头痛、头晕去医院做了CT检查,确诊为大脑萎缩。服用血塞通、 松龄血脉康胶囊、脑安片半月后,头不太痛了,但还是晕。后又用吡拉西坦片和敏使朗近2个月时间,还是头晕。我目前血压为150/90mmHg,服用替米沙坦后有所控制。请问,我该如何治疗?

黑龙江 姜读者

姜读者:

根据你的情况可考虑以下问题:

1.脑萎缩。你的头颅CT报告存在脑萎缩。早期脑萎缩可以出现你所具有头痛、头晕症状。但你没有出现脑萎缩特征性症状,如:智力下降,语言障碍,行为异常,情感变化,性格改变。

可以定期去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有脑功能衰退时及时就诊治疗。注意自身保养,如: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吸烟、饮酒,少吃高脂肪饮食等。可考虑服用抗血小板凝集剂,如肠溶阿司匹林或拜阿司匹林,以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加强营养、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可适当进食核桃和大雉鸡蛋。禁食酒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食物,如:活鱼、虾、鲜蛋、蔬菜、水果等,不宜食干菜和腌熏制品。多读书、多看报,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适度参加锻炼,使脑功能得到锻炼。

2.你有高血压,应该坚持服用降压药(如替米沙坦,松龄血脉康胶囊),达到或接近正常血压(140/90mmHg以下)。由于高血压可能存在脑血管硬化的可能,可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类中药(如血塞通片、脑安片),另外服用一些脑功能促进剂也是可以的(如吡拉西坦或茴拉西坦)。

3.你目前有头晕,如无禁忌可间隙选用改善脑血供药物,如复方通脉饮、银杏叶片、丹参滴丸等。亦可选用敏使朗、盐酸氟桂利嗪、苯海拉明、非那根。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金永寿

4.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篇四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中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中医治疗也颇为棘手,但中草药对肾性血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肉眼或镜下血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有必要对目前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方案加以总结归纳。

肾性血尿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单侧肾区钝痛或肾绞痛,常为全程性,呈暗棕色,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管型(主要是红细胞管型),显微镜下可见其红细胞有明显的变形、破损,80%以上为畸形红细胞,且大小不等。中医学对本病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肾炎性血尿在中医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属“尿血”、“溲血”范畴。中医学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的“热移膀胱”以及《金匮要略》的“热在下焦”。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还对血尿的病机作了论述“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尿血候》认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象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临床上亦以湿热夹瘀者为多见,五脏则以心肾为主。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由平素人体正气虚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邪由自身的病灶处,或肌肤,或由咽喉侵袭于肾,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津代谢紊乱。由于平素肾阴亏损,气化失司,虚火妄动,下焦热甚,瘀热互结,邪热灼伤肾络而发血尿。瘀热互结是发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故瘀热又可加重血尿。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是其内因基础,每遇外邪(风、寒、热、毒)感触而反复发作,以至加重。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病因颇为复杂,多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目前无特殊疗法,而中医采用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常收到满意疗效。

5.血尿什么原因 篇五

一、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新膜即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一血尿发生。

4、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药物刺激: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

6、先天畸形: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称胡桃夹现象。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人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主要靠 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二、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过敏性紫癫,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心血管病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5、内分泌代谢疾病:痛风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三、映邻近器官疾病 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及尿路。

预防血尿的7个方法:

①血尿患者在平时应该养成多饮水习惯。最好是和磁化水。

②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③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结石、炎症等疾病。

④应该做好橡胶、塑料、染料等工具生产中的保健、防护工作。

⑤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应该及时的进行排尿,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的时间过长。

⑥戒烟酒,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禁食辣椒、狗肉、驴肉、马肉、香菜、葱、生蒜,腥辣等食物。

6.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六

1对象与方法

1 . 1对象近几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 6 0 例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 0 例, 女性1 5 例, 男性1 5 例, 平均年龄3 7 .5岁, 病程1 ~ 5 年;对照组3 0 例, 女性1 3 例, 男性1 7例, 平均年龄3 7 .1 岁, 病程1 ~ 6 年。所选病例均为肾性血尿, 比较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 5) , 具有可比性。

1 . 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 0 1 1版《肾脏病学分册》[3]肾性血尿诊断标准:至少3次新鲜尿沉渣镜检中有2次检查高倍镜发现红细胞≥3个为血尿, 或1 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 0万个, 或1 2 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 0万个, 尿相差镜检红细胞>8 0 0 0个/ml。

1.2.2纳入标准

1 . 2 . 2 . 1既往史有慢性肾炎。

1 . 2 . 2 . 2符合慢性肾小球血尿诊断标准, 尿化验镜下尿沉淀超过3 个/HP或> 1 0 万/1 h及> 5 0 万/1 2 h和肉眼可见血尿。

1.2.2.3高血压、水肿得到控制, 无肾功能减退。

1.2.2.4年龄6 0~6 5岁。

1.2.3排除标准

1.2.3.1连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囊破裂、尿路感染。

1.2.3.2近3 0 d内使用过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

1.2.3.3严重心、脑、肝等肾脏疾病患者。

1.2.3.4妊娠或哺育期妇女。

1.2.3.5精神病患者。

1 . 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原发病, 并且合理低盐饮食。注意保暖, 不要过劳, 禁服肾毒性药物。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止血汤随证加减。药物组成有生地黄1 0 g 、黄芪3 0 g 、土茯苓1 5 g 、白茅根3 0 g 、小蓟2 0 g 、青蒿2 0 g 、旱莲草3 0 g 、仙鹤草3 0 g 、蝉蜕1 0 g , 随证加减, 如反复发病、有瘀阻加三七1 0 g , 丹参1 0 g 。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化检查, 1 h及1 2 h尿红细胞计数。

1 .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 9 . 0 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用t检验和 χ2检验, P < 0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2 . 1疗效评定标准参考 《中药新药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1) 临床痊愈:血尿症状全部消失, 尿红细胞计数正常; (2) 显效:血尿症状明显改善, 尿红细胞计数降2 个分值; (3) 有效:血尿症状有所好转, 尿红细胞计数降1 个分值; (4) 无效:血尿症状无改善, 尿红细胞计数无变化。

2 . 2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 0 .0 % , 对照组为4 3 .3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5) 。

尿红细胞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尿红细胞定性、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组间治疗后比较, 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见表2 。

3典型病例

病例1 :叶某某, 女, 5 0 岁。2 0 1 5 年3 月6 日初诊。主诉:腰酸乏力, 患者有慢性肾小球肾炎3 年病史。现症:面色晦暗, 睡眠不好, 腰酸无力, 舌质暗红, 舌苔薄, 脉沉弱。检查B P :1 2 0 /8 0 mmHg , 尿常规:红细胞 (+ + +) , 镜检红细胞 (3 0 ~ 5 0) 个/HP , 尿相差镜检红细胞2 3 .8 万/ml, 9 0 % 源于肾小球。诊断:肾性血尿;为肾阴不足, 气虚血瘀;治以益气养阴, 化瘀止血。方用补肾止血汤加减, 方药:黄芪3 0 g 、土茯苓1 5 g 、山药1 0 g 、白术1 0 g 、生地1 0 g 、小蓟2 0 g 、丹参1 0 g 、旱莲草3 0 g 、仙鹤草3 0 g 、茅根3 0 g 、青蒿2 0 g 、蝉蜕1 0 g 、三七1 0 g 。水煎服2 次/d 。1 5 d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4个疗程后, 无不适症状, 尿常规:潜血 (-) , 镜检红细胞 (0 ~ 2) 个/HP , 尿相差镜检红细胞7 0 0 0 个/m l。

病例2 :徐某某, 女, 5 2 岁。2 0 1 5 年3 月2 6 日初诊。主诉:有慢性肾炎2 年病史。现症:头晕, 腰酸乏力, 睡眠不好, 下肢浮肿劳累加重。舌质淡, 少苔, 脉沉弱。检查B P :1 6 0 /1 0 0 mmHg , 尿常规:红细胞 (+ +) , 镜检红细胞 (3 0 ~ 5 0) 个/HP , 尿相差镜检红细胞2 4 万/ml , 9 0 % 来源于肾小球。诊断:肾性血尿;为肾阴不足, 气虚瘀阻;治以益气养阴, 化瘀止血。方用补肾止血汤加减, 原方加钩藤3 0 g 、黄芩1 0 g 、知母1 0 g 、蝉蜕1 0 g 、三七1 0 g 、牛膝2 0 g 。水煎服2 次/ d 。1 5 d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4 个疗程后, 尿常规正常、镜检红细胞 (0 ~ 2) 个/HP , 尿相差镜检红细胞7 0 0 0 个/ml。

4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 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状之一。中医认为肾性血尿的原因比较复杂, 涉及脾、肾两脏, 而导致脾肾两虚, 水湿内停, 由内外之因而转化为湿热, 伤及肾络[5], 出现血尿。临床本虚标实, 又有虚实夹杂的表现, 阴虚、湿热、血瘀多为肾性血尿的病机特点[6]。

西医认为造成肾性血尿的原因是肾小球过滤膜受损导致红细胞外漏。慢性肾性血尿可缓慢反复,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肾性血尿临床治疗上有慎用收涩之药。慢性肾性血尿病又以肾虚为主, 病程长久, 而致血瘀的出现, 此时又使肾虚加重, 肾虚与血瘀, 互相影响加重病情发展, 在临证辨证时加用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之品, 可起到更好的疗效。

临床上我们用自拟方补肾止血汤治疗肾性血尿, 具有补肾、利湿化热, 活血止血的作用。黄芪, 补益中气, 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免疫力、利尿和消除实验性蛋白尿和保护肾脏作用。生地, 清热凉血, 改善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对肾有保护作用。土茯苓, 清利湿热, 具有抗炎, 防血栓, 还有使血尿减少的作用。白茅根, 具有止血、利尿、抗炎,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临床治疗血尿, 与白芨有类似作用, 可缩短凝血、出血时间, 并有凉血止血, 降压利尿, 减少肾脏损伤的作用。旱莲草具有滋补肝肾, 凉血止血、调节免疫的作用。小蓟, 含有止血的有效成分咖啡酸, 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而达到凉血止血的作用。蝉蜕, 具有抗过敏、减少血尿症状的作用。三七, 具有止血活血化瘀双向调节的作用。丹参, 能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栓,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甘草, 有抗炎、补气、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诸药配伍用以补肾益气、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治法。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 补肾止血汤可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具有积极治疗的作用, 能够缓解和清除尿潜血取得较好疗效, 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 前景广阔。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止血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作用与效果,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血尿6 0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 0例和对照组3 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止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的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均是3个月,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检查两组患者尿常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结果 (1) 治疗组总有效率9 0.0%;对照组总有效率4 3.3%。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 (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尿常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结论 补肾止血汤可以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补气活血、止血, 改善肾脏的作用。

关键词:血尿,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补肾止血汤

参考文献

[1]卜慧, 冯松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J].吉林中医药, 2012, 32 (12) :1220-1222.

[2]崔久仁, 董延清, 血尿冲剂治疗慢性肾小球源性血尿[J].长春中医学大学学报, 2015, 31 (10) :996-997.

[3]陈香姜.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5-1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57.

[5]朱晓赛.曹式丽治疗肾性血尿经验[J].河南中医, 2014, 43 (6) :1023.

7.血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吗 篇七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做血尿,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眼睛可见到尿呈血色,血尿可多可少。“镜下血尿”是指肉眼看不到,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红细胞增多。这种血尿病人常不能自己察觉,容易延误病情。

确定血尿后就要查出病因。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包括:1.上尿路疾病(肾、输尿管疾病)和下尿路疾病(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2.尿路邻近组织和器官疾病(如阑尾炎、盆腔附件炎、直肠和子宫的炎症或肿瘤等);3.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其中以泌尿系统疾病最为常见。现将常引起血尿的泌尿系统疾病分述于下:

一是泌尿系统结石。约50‰血尿由结石所致。肾或输尿管结石:多有肾区隐痛或发作性腰肾区剧烈绞痛,并向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伴有明显的肉眼血尿。膀胱或尿道结石:肉眼血尿的同时伴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尿道剧痛,排尿困难或排尿中断等表现。腹部X光照片可见结石阴影,如无结石阴影,则可能为能透过X光的结石(如尿酸石)或微结石,或结石已排出体外,可进一步做血和尿的尿酸检查,或在血尿期间将每次的尿液留下,沉淀找寻是否有微小砂石排出,以助诊断。

二是泌尿系统感染。这是女性病人常见的血尿病因。病人除血尿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如为肾盂肾。

三是肾小球肾炎。这是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常见的血尿病因。急性肾炎多于咽喉部感染后l~3周发病,可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炎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浮肿或高血压等表现。其中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球蛋白A肾病(lgA肾病)最为常见。

四是泌尿系统肿瘤。这是50岁以上病人常见的血尿病因。常见的肿瘤有:(1)肾癌:特征是无痛性全程血尿,可见持续性或间歇性肉眼血尿,患侧肾肿大、压痛。B型超声波或肾盂造影可确诊。(2)膀胱癌:特征是持续性或间歇性血尿,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膀胱镜检可确诊。(3)前列腺癌:特征是排尿终末出现血尿,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肛门指检可摸到肿大的前列腺,可助诊断。

五是药物毒性损害。如磺胺类药物在肾内形成磺胺结晶或发生过敏反应造成肾损害,引起血尿。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可直接引起肾间质和肾小管损害而引起血尿。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可引起化学性膀胱炎,也可产生血尿。

六是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多囊肾。血尿可以是其首发症状,双侧肾脏肿大,血压升高。B型超声波或肾盂造影可确诊。海绵肾也可因肾内有小结石而引起血尿,肾盂造影有助于诊断。

七是肾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无原因引起血尿应考虑肾动脉硬化所致。值得一提的是肾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的血尿,临床很难确诊,需做肾动脉造影。

八是肾下垂、游走肾。有些瘦长体型的病人,肾脏明显下垂或游走,即肾在腹腔内活动度很大。可造成肾蒂血管扭转,肾充血而引起血尿。肾盂造影可助诊断。

九是运动性血尿。某些长跑运动员和劳动强度大的人,可因肾脏移动频繁或膀胱前壁与后壁剧烈摩擦而挫伤,可见运动后血尿。一般休息5~7天后会完全消失。

8.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篇八

关键词:血尿实验室检查技术方法来源鉴别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06-01

血尿(hematuria)通常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含量超常,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的症状,预警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1]。通常有两种情况:眼观呈洗肉水色或有血凝块者,称为肉眼血尿,此种情况比较严重;另一种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者,病症较轻,称为镜下血尿。纵观多年临床诊断,血尿实验室检查中以区别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价值最为重要。文章通过综合血尿的病变原理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各种检查技术和诊断的方法,定位鉴别血尿的来源,阐明血尿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针对性、指导性价值。

1血尿的病变原理

肾小球性血尿的产生是由于红细胞进入肾小球囊,红细胞本身有弹性可拉伸,变形,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基底膜被破坏的情况下,红细胞便能从基底膜渗出。非肾小球性尿血是肾小球之外的部位(如输尿管、膀胱等)出血引起[2]。发生非肾小球性尿血一般伴随着疼痛。实际情况中,也存在混合型尿血(如狼疮性肾炎)。

2血尿的实验室检查技术

2.1尿沉渣分析仪检查法。AVE-765A(长沙爱威)尿沉渣分析仪运用电阻抗和流式细胞检验技术,检验过程中通过测细胞的前向散射光及荧光强弱和电阻抗强度,自动识别尿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和变异红细胞。方法实用简单,受主观影响小。同时该仪器首次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来实现沉渣各成份的分析,且能识别诸如滴虫,细菌等。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尿红细胞镜下检查法。①普通光镜:直接使用普通光镜对尿红细胞进行观察,方法简单,常用染色法和直径测量法,方法对操作者主观识别能力要求高,个人能力影响误差率。②相差显微镜:有研究认为,G1细胞是肾性出血的表现,相差显微镜法能较清晰地反映该细胞的独立形态,成为实验室检查方法的首选。该检查法受尿液的酸碱度影响大。③扫描电镜:扫描电镜法在三者中最能反映红细胞的立体形态,但检查费用较高。

2.3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法。此方法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及尿液中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进行比较,或是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MCV制成容积分布曲线进行观察比较得出结果。但是患者血脂低者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2.4尿红细胞蛋白免疫组化学染色法。尿红细胞THP(tamm-Horsfall蛋白)化学染色是用的SP法检测尿红细胞THP免疫染色,根据红细胞个数判断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尿血。此法特异性、敏感性较高,成本低。

2.5尿红细胞电泳法。通过尿样中红细胞在电泳槽通过一定距离的平均值差别,判断血尿来源,该方法应用较少,特异性、敏感性较低。

3检测结果的鉴别诊断及价值

血尿诊断:“肉眼血尿”顾名思义,通过肉眼观察即能看见,尿液或呈“洗肉色”或含血凝块。其颜色与酸碱度密切相关,尿液颜色较鲜或呈“洗肉色”为中性或弱碱性尿,颜色接近浓茶水或烟灰水颜色为酸性尿。镜下血尿是指取离心沉淀尿镜检,观察高倍镜视野下平均红细胞(RBC)个数,收集中段新鲜尿10ml,5min、1500r/min离心沉淀,离心半径8cm。取一滴沉渣镜检,如尿液中红细胞>3个/HP(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lens),离心尿红细胞>5个/HP,或12小时Addis计数(尿沉渣计数)>50万个,则为血尿。

3.1红细胞形态鉴别诊断。红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色泽对比和立体感较弱,容易受外界影响及对操作人员有极高要求,操作中将光镜聚光镜放低,能营造更利于观察红细胞形态的暗视野,效果与相差显微镜检查相似。尿液中未经染色的正常红细胞呈双凹盘状,浅黄,直径约7.5μm,常见异性红细胞有: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直径<6.5μm)、大红细胞(直径>8.5μm)、新月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棘红细胞等。棘红细胞已被许多研究证明为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标志[4],该异性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附近有一个或多个芽胞突出,呈口型状、花状。扫描电镜下,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表明突起、多褶皱,变形成面包圈或芽孢状。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表面光滑,呈双凹盘状,无变形。尿沉渣分析仪利用红细胞散射光分布判断血尿来源,如红细胞散射光分布于图像左侧为肾小球性血尿,相反则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3.2定位鉴别诊断。使用尿三杯实验,一次取样分排尿的初、中、末取样三杯,一般如前尿道病变,则血尿在第一杯。后尿道、前列腺、膀胱病变血尿在第三杯,上尿路病变一般在三杯尿样都有相同程度的血尿。

3.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鉴别诊断。该诊断利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提供的MCV数据及其分布曲线,鉴别标准为;MCV<72fL呈小细胞分布,为肾小球性血尿,MCV>72fL且呈大细胞分布,则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3.4尿红细胞4.4THP(tamm-Horsfall蛋白)化學染色诊断。有证据表明,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表明被THP覆盖,检测尿样标本离心10min(2000r/min),取混液风干固定后上色,镜下红细胞个数>50。含THP细胞呈棕黄色,否则不显色。鉴定标准:着色红细胞大于70%为肾小球性血尿,小于30%为非肾小球性血尿,30%~70%为混合性血尿。

3.5血尿伴有比较明显的蛋白尿。出现蛋白尿时可使用尿蛋白电泳区分低相对分子质量、中或高相对分子质量、混合蛋白尿,进而排除在血尿中伴有比较明显的蛋白尿被误诊成清蛋白的可能。如出现红细胞官型,更表明为肾小球性血尿。

参考文献

[1]谢春,叶任高,李幼姬.血尿定位诊断的系列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81-85

9.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九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肾病科门诊无症状血尿患者30例, 年龄18~54岁。男9例, 平均年龄 (22±4.06) 岁;女21例, 平均年龄 (25.95±9.02) 岁。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法, 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比较, 疗程2个月。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依据“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 (1) 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肉眼血尿 (尿红细胞:离心镜检>3个/HP) ; (2) 尿红细胞位相畸形红细胞>80%; (3) 不伴高血压、水肿、蛋白质、肾功能减退; (4) 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排除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腰痛-血尿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运动所致的运动员肾炎等。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内容进行辨证分型, 病例选择均为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 主症:面色无华, 疲倦乏力, 少气懒言, 易感冒, 手足心热, 腰痛或浮肿;次症:口干咽燥、咽喉肿痛, 舌质红或偏红, 少苔, 脉细或弱。凡具备主症2项以上, 并同时兼有次症1项者可诊断为气阴两虚型。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予以口服中药理血汤加减, 组成:生山药20g, 生牡蛎30g, 海螵蛸20g, 茜草10g, 白芍30g, 白头翁20g, 黄芪25g, 当归20g, 白术15g, 旱莲草15g, 菟丝子15g, 杜仲15g, 甘草10g。服用方法:每日1剂, 水煎2次共约150mL, 混匀, 分2次温服, 连续治疗2个月。上述药物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患者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2.2 观察指标

2.2.1 实验室观察指标

尿隐血、离心尿镜检红细胞, 尿红细胞位相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记录1次。

2.2.2 症状观察指标

包括面色无华、疲倦乏力、少气懒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腰痛等。根据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方法, 将症状按轻中重程度积分法表示, 主症按轻中重度分别记2、4、6分, 次症按轻中重度分别记1、2、3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记录1次。

2.3 疗效评定标准[2]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下标准: (1) 显效: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减少≥3/HP或2个“+”, 畸形尿红细胞<8 000个/mL; (2) 有效: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减少<3/HP或1个“+”, 畸形尿红细胞减少50%以上; (3) 无效: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数及畸形尿红细胞减少不明显或无改变。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下标准: (1)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侯积分减少≥70%; (2)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证侯积分减少≥30%; (3)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证侯积分减少<30%。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变量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总疗效

治疗后患者总疗效:显效9例, 有效1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3%。

3.2 中医证候总疗效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显效11例, 有效1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86.67%。

3.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 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分)

3.4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尿隐血、离心尿镜检红细胞数、尿红细胞畸形率指标降低, 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4 讨论

无症状血尿属于中医“尿血”“溺血”“血淋”等范畴。中医对尿血的论述, 最早见于《素问·气厥论》的“胞热, 则”。血尿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特点, 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 但都以正虚为主, 兼夹邪实。多见气阴两虚证, 其病因为病久则气虚阴伤[3]。肾阴亏虚、虚火扰血妄行、血不循经, 形成血尿;肾病及脾, 脾主统血, 脾气亏虚、失于固摄, 脾不统血而血溢脉外, 故发为血尿。其发病以肾阴虚为本, 最终导致气阴两虚。理血汤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方组成:生山一两、生龙六钱、生牡细六钱、海螵蛸 (捣细) 四钱、茜草二钱、生杭芍三钱、白头翁三钱、真阿胶 (不用炒) 三钱。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 具有滋阴补肾固摄、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用。方中用山药滋补益肾;白头翁以清肾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芍药以滋阴。本研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者, 应用理血汤加减, 取其滋阴补肾固摄之功, 故减生龙骨, 加黄芪、白术以健脾补气固摄, 杜仲、生地、菟丝子、旱莲草以补肾滋阴、凉血止血, 当归以补血活血兼能引血归经, 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具有益气滋阴、凉血止血之效。

本研究以30例无症状性血尿并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 运用理血汤加减治疗, 对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发现该疗法可缓解其中医症状并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该治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理血汤加减治疗无症状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无症状性血尿并经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证的患者, 予口服中药汤剂理血汤加减治疗, 连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尿隐血、离心尿镜检红细胞及尿红细胞畸形率等实验室指标。结果:理血汤加减治疗无症状性血尿的总有效率为83.33%, 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6.67%。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尿隐血及离心尿镜检红细胞、尿红细胞畸形率指标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结论:理血汤加减能明显降低无症状性血尿患者的尿隐血及离心尿镜检红细胞水平, 延缓病情进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理血汤,无症状性血尿,气阴两虚证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郑法雷, 刘春玉, 等.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 1993, 32 (2) :131-13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0.血尿的治疗方法 篇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诊治的原发性肾性血尿患者23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235例患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1)患者有反复肉眼血尿或持续镜下血尿,且红细胞尿检在每高倍视野3个以上;患者未合并高血压或水肿,尿畸形红细胞数量在75%及以上。(2)排除紫癜性肾炎、泌尿系结石、狼疮性肾炎、劳累性血尿等病变。随机将235例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55岁,平均(38.4±5.2)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7.2±3.5)年。对照组中男71例,女44例;年龄18~56岁,平均(39.1±6.1)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7.5±3.9)年。

1.2 方法

对照组115例患者根据其肾性血尿进行病因治疗,如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抑制并清除患者免疫复合物沉积;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同时给予噻氯匹定、双嘧达莫等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120例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该院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方为:黄芪35 g,益母草、丹参、白茅根各20 g,赤芍、当归、川芎、泽泻、生大黄各15 g,桃仁、红花、生地、薏苡仁、女贞子、菟丝子各10 g。以上药方温水煎服、1剂/d,2次分服,以14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连续治疗14 d后根据患者肉眼血尿、尿检红细胞数量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患者肉眼血尿已消失,且尿检红细胞数量在每高倍镜3个以下。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已改善,尿检红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无效:患者症状未见改善,且尿检红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未见减少或有增加。其中显效、有效之和纳入总有效率计算[2]。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疗效经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疗效如表1所示,观察组中显效33例、有效80例,总有疗效为94.2%;对照组中显效29例、有效63例,总有疗效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58,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肾性血尿指的是血液单纯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且排除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结核、肿瘤等肾外源性致出血因素[3]。临床上原发性肾性血尿多数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由于肾性血尿发病病因较多,具体血尿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是发生肾性血尿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西药治疗原发性肾性血尿疗效欠佳,患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如何提高原发性肾性血尿的治疗疗效成为了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中医上,对原发性肾性血尿的研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素问》中的“热移膀胱”[1]。中医认为肾性血尿主要病变部位在肾脏,主要病机在于肾失封藏、肾虚不足[4]。由于患者肾虚,血液中精微物质红细胞便随尿排出、形成血尿。肾性血尿发病与患者湿热、血瘀也密切相关。目前中医治疗上主要以补肾益气、止血化瘀为基本原则。该研究所用补阳还五汤主要来源于《医林改错》[5],目前主要用于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症,而在该研究中将其用于肾性血尿治疗以期探讨更有效的治疗肾性血尿的方法。方中黄芪能固表御邪、摄血补气,益母草能利湿清热,白茅根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利尿,赤芍、当归、川芎能止血行滞、活血化瘀,红花、丹参、川芎还能抑制肾纤维细胞增殖及肾小球硬化[6]。方中诸药共同作用可利于清除肾小球抗原、免疫复合物,并改善肾脏微循环及减轻肾脏损伤。从观察结果看,给予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性血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夏燕峰.肾性血尿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河南中医,2011,31(2):116-117.

[2]张彦成.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性血尿36例[J].新疆中医药,2011,29(4):17-18.

[3]李怀平,黄晨,陈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肾性血尿72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13-14.

[4]赵艳美,盛梅笑.肾炎血尿中医治疗探析[J].山西中医,2008,24(7):58-59

[5]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6.

11.关注血尿酸增高 篇十一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人吃进去的食物,无论是动物性的还是植物性的,都含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分解,大部分用于重新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蛋白质,也有一部分,分解后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蛋白质会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氨基酸再分解为核苷酸。如果不被用作构成新的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它们便会进一步分解为尿酸等物质,从尿中排出,从而完成蛋白质的新陈代谢过程。

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

损害肾脏

据研究,一个健康的成人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每天会产生600~700毫克尿酸,而人体也能排出600~700毫克尿酸。如此“收支平衡”,人体血中的尿酸含量便能维持正常。如果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摄入蛋白质过多或尿酸的排泄减少,血中尿酸含量便会增加,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初起时并无什么症状,但如任其发展,血中尿酸浓度过高便会形成尿酸结晶。尿酸结晶容易沉积在关节、肾脏、心脏等处,在关节处沉积过多,就发生“痛风”,一种引起关节红肿、剧痛的毛病。但高尿酸对健康的损害绝不仅限于痛风一种,高尿酸血症还会损害肾脏。据医学研究报告:血尿酸浓度大于每升血850微摩尔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为500~640微摩尔者的8倍。高尿酸血症还会损害心肌,使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与死亡率都增高。我国目前患有高尿酸血症者估计超过1亿人,当然大多数尚处在无症状的早期阶段。由于并无不适的症状,而且发病率高,亲友、同事中有不少类似情况,因而大多数患者并未引起重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实在是要不得。

适量摄入蛋白质,

改善生活行为

要预防高尿酸血症,还得从源头抓起。尿酸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体内的蛋白质新陈代谢会分解产生的尿酸约占血尿酸的80%,这不在人力可控范围之内。老年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产生的尿酸会多些,这也不是人力能控制之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会导致人体蛋白质异常分解,癌症化疗病人在杀灭了许多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产生过多的尿酸。这不难办,治疗糖尿病、甲亢病,癌症治愈停止化疗便是了。

看来,除了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身体“内源性”的尿酸增高外,人力所能控制的尿酸增高,只是那种“外源性”的尿酸,即由于摄入过量的蛋白质所导致的尿酸增高。对于控制高尿酸血症而言,主要的也只在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通常人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克数,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公斤数,即60~80克,相当于每日进食约150克动物性食物及一定的豆类等植物性食物。除数量外,还需注意蛋白质的品种,凡含嘌呤高的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尿酸亦多,故海鲜、肉类、内脏、鱼卵皆宜多控制。啤酒中多含鸟嘌呤亦在控制之列。

血尿酸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排泄减少,老年人由于多有一定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减退,因而尿酸容易升高。饮酒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咖啡有利尿作用,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当然,多饮水亦可因多尿而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如今有大量血尿酸增高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应引起重视。努力改善生活行为,如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戒酒、多饮水,并定期复查,如果仍不足以改善,则可能需加用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治疗,不可以“并无不适”而置之不理。

12.脂肪肝与血尿酸的关系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体检中心经体检及B超诊断为100例脂肪肝患者, 未合并腹部其它脏器病变及其它系统疾病。男89例, 女17例, 年龄27~62岁。对照组为无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及糖尿病, 无痛风史的100位同期健康体检者, 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男82位, 女18位, 年龄24~67岁。

1.2 方法

所有体检对象通知其正常饮食, 并空腹12h后静脉采血, 血液标本分离出血清后, 再检测血尿酸 (UA) (Olympus 2700生化全自动分析仪) , 每批标本测定的同时并测定室内质控血清, 受控则发出检验报告。受检者当天完成B超、心电图、内外科等其它体检项目。

1.3 试剂及设备

UA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质控物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东芝500型超声显像仪, 探头的频率为3.5MHz。

1.4 UA异常诊断依据

UA>420μmol/L为血尿酸升高。

1.5 脂肪肝诊断

B超空腹常规检查肝胆。脂肪肝的诊断参照《B型超声诊断学》标准[2]。

1.6 统计分析

数据计量采用t检验, 计数采用χ2检验, P<0.05界定为呈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脂肪肝组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呈显著性差异 (P<0.01) (见表1)

3 讨论

脂肪肝可是常见性、患者知晓率极低的疾病, 因为大部分轻-中度脂肪肝并不临床症状, 通常是健康体检时发现。尽管肝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 但临床上脂肪肝的诊断有赖于B超检查。本研究中100例脂肪肝患者均是在健康体检中通过B超诊断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脂肪肝组患者平均尿酸浓度492.36μmol/L, 超过正常血尿酸浓度, 比健康人群明显更高。因此, 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存在血尿酸异常。某些临床试验发现部份人群中降低血尿酸后, 血三酰甘油水平也下降[3]。另有报道认为尿酸、三酰甘油密切联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在于它们均受三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调控[4]。因此, 脂肪肝与血脂、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是并存的, 且互为影响的。定期体检, 密切注意肝功能、血脂、血尿酸水平, 综合考虑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 结合B超诊断等, 对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 脂肪肝的预防工作也十分重要, 对于部分轻度患者, 并不需要药物治疗, 首先可以考虑应用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和运动治疗) 来体质量减轻, 减少白色脂肪组织, 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IR) 、血脂代谢异常以及血尿酸异常。

综上所述, 脂肪肝疾病不仅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异常, 还会引起血尿酸异常, 甚至损害患者肾功能, 导致高尿酸血症, 引起痛风等严重器官功能损伤性疾病。所以, 脂肪肝应注重疾病早期防治复查。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对象是体检B超诊断100例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组) 和100位同期体检健康人群 (健康对照组) 。对两组受试者都接受血尿酸测定, 并比较测定结果 。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组间比较, 呈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脂肪肝疾病会影响患者血尿酸代谢水平升高, 血尿酸异常。

关键词:脂肪肝,血尿酸

参考文献

[1]范建高, 朱军, 李新建等.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2) :83-88.

[2]张表萍, 王新房.B型超声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52-72.

[3]罗荣高, 杨兴仁, 李东升.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 2006, 34 (3) :302.

13.儿童血尿大患多 篇十三

其实,后来老王才知道,孙子的情况属于镜下血尿,是血尿的一种,即在显微镜下才能查出来的血尿。听医生介绍,小儿血尿,多是泌尿系统病变的表现,病种很多,病因也很复杂,必须尽早就诊,稍有延误,轻则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危及生命。这一番话,把老王一家人可吓得不轻。

那么,小儿血尿大多是怎么产生的呢?

男孩的烦恼——包茎引起的血尿

包茎是指婴幼儿阴茎头尚未发育,连同尿道口都被包皮完全包裹的情况。家长如不经常将其包皮外翻,用温开水洗净包皮垢(灰白色半固体物)。包皮垢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引起包皮与阴茎头、尿道口感染,并发尿道炎、膀胱炎而引起血尿。

包茎的典型特征是,患儿小便时尿液不能通畅排出,包皮腔积尿逐渐增多,其包皮腔迅速扩张(表面显示为龟头部迅速涨大),尿流很细,甚至成滴沥样小便,随着积尿的逐渐排出,扩张的包皮腔随之缩小并恢复正常,家长稍加注意即可判断。

包茎需同时进行包皮环切术和抗感染治疗才能治愈。不到1周岁半的幼儿,手术麻醉意外发生率高,可请泌尿外科医师用简捷的方法扩张包皮口和尿道口,彻底清除包皮垢,抗感染治疗7~10天便可治愈。以后,家长每隔2~3天将患儿包皮上翻至冠状沟以上,用全棉纱布和温开水清洗包皮腔1次,既能及时除尽包皮垢、防止再粘连,又有逐渐扩张包皮的效果,随着小儿阴茎头的发育,过长的包皮会逐渐上缩,暴露出全阴茎头,消除包皮腔。

女孩的困扰——尿路感染引发血尿

女孩尿道很短,没有生理性弯曲作为防护的屏障,又紧邻肛门,生活中若不注意经常保持其外阴清洁卫生,尿道口容易被反复污染,引起尿道炎和膀胱炎血尿,家长应该懂得积极预防。

(1)每次大小便后,先用柔软消毒卫生纸由前向后擦净尿迹和粪迹,再用全棉纱布和温开水清洗1次。(2)不与他人共用洗浴用品,最好洗淋浴,以免间接感染。(3)尽可能缩短穿开裆裤时间,帮助孩子养成不坐在不干净物体上的习惯,以免受到外界污染。(4)已发生外阴炎症,出现尿频、尿急、不自主滴尿、小便时哭闹诉痛等尿路感染症状的小儿,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家长切不可自已购药为其“治疗”,以免延误有利治愈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外伤性血尿——调皮捣蛋的后果

外伤性血尿主要发生于男孩。男孩尿道很长,并有数处生理性弯曲和生理性狭窄,加上男孩精力旺盛,喜欢跳跃和攀登,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运动中易发生意外造成尿道挫裂伤。

因此,凡是好动男孩,小便逐渐变细并出现血尿,即使无排尿困难等尿路感染的症状,也要耐心询问尿道是否曾受过伤。如是,可到医院作经尿道口直接注药造影,进行全尿道X线摄片检查确诊,然后定期在门诊进行2~3次尿道扩张术和抗感染治疗就能治愈。

除了以上后天因素造成的血尿外,一些先天性疾病也会引发血尿。如重复肾或重复输尿管、肾脏旋转不全、蹄铁肾畸形或尿道下裂等泌尿系统畸形。肾脏及输尿管畸形的诊断方法有B超、膀胱镜插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X线摄片等,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上一篇:小学生五一安全公约下一篇:浅谈考场作文的扣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