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材料(13篇)
1.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一
数据库学习心得
软件0704刘辰(07301096)马晓雪(07301098)刘靖远(07301097)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知识。王老师的教学耐心细致,课堂上我们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都反复讲解,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数据库这门课涉及到以前的知识不多,是一门从头学起的课程,即使基础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听讲、复习功课,还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的课。
在课堂上,使用英文课件,老师会叫同学起来翻译知识点,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理解、深化记忆,是比较好的,希望以后能够继续下去。因为毕竟软件专业是离不开英文的资料和环境的。这样提早的锻炼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的。
项目小组和实训的内容又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将数据库与网页等其他界面结合的知识,使得数据库的知识更加有实际意义。课堂上讲的知识比较理论化,如果不动手就无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而制作项目能够让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找到知识漏洞,并且能学到更多关于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
对课堂改进措施的一点建议:我觉得如果老师不要求 我们很少有人回去会按进度去读英文教材。但是我又觉得读教材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希望老师可以再这方面加强要求,督促我们。
2.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二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 融教、学、做为一体, 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通过实际分析、设计和实现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 使学生掌握使用Java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并可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后期的基本维护。本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数据库模型设计方法, 使用JSP设计开发系统前台页面的方法, 使用Java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的基本操作, 导入导出数据库数据的方法, 备份数据库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数据库开发和维护的过程, 明确了进行数据库开发和维护的各个环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学会了数据库开发和维护的工作方法, 可以做到在理论联系实际。
本文就高职《数据库的开发》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此, 我们首先请来了企业专家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需求对课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学习目标、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对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见表1。
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找到学习情境的概念是:学习情境主要指在学习获知过程中通过想象, 手工, 口述, 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 通常这种情景伴随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我们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 《数据库的开发》的学习内容由4个学习情境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系统原型页面设计、数据库连接与后台设计、系统数据维护来构成。按照这个总体思路我们对《数据库的开发》的学习情境进行了设计, 如表2所示。
姜大源先生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将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分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建构”四个步骤。其中学习情境设计是整个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各学习领域内的学习单元, 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 按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 进行教学转换。
学习情境的设计主体必须由主讲教师承担。
学习情境必须由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将现有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工作任务中, 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 在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支持下,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 使学生习得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
在教学组织设计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比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以及小组讨论法等。
通过评价, 使教学形成行动—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环。
本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 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开放式的项目, 此项目分为4个任务, 每个任务完成后, 需要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 各个项目小组分别进行考评, 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组员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 学生各个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整个项目的最终成果展示和答辩成绩作为本课程评价的依据。
摘要:结合《数据库的开发》课程性质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际, 对现有的《数据库的开发》课程进行学习领域的分析和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习情境。
关键词:高职,数据库的开发,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杨念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湖南师大出版社, 2005.
3.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三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对设计材料学知识的获取途径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原本的面对面教学转变为应用大数据库的形式,而国内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几乎没有,开发建设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入手,选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指导理论,明确了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内容设计,给出了流程图和框架图,强调了结构体系设计的重要性。为后续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骨架支撑。
关键词:
大数据 设计材料 学习系统 结构体系设计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大数据库的不断充实,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大数据库的蓬勃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在技术上改变了传统手段的教学方法,也使得教育学习思想理论和教育学习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很多新的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远程开放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与知识教育的提高和飞速发展。
利用大数据库中提供的知识进行学习,打破了过去教师、学生共聚一堂的授课模式和从书本学习的限制,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够享用到大数据库中的社会教育资源,从而受到学习者普遍的认可。随着大数据库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单纯地构建设计材料的知识内容,已达到学习系统在内容上更丰富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人们越来越希望以大数据为背景的学习系统能够从原先的以“系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同时可以获得更贴心的服务,那么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已经成为设计材料学习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大数据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化学习的设计材料学习系统。
1.大数据背景下的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关于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研究很少,而设计材料知识的掌握情况极大地影响着工业设计师对于产品设计的把握。在高等院校中,很多工业设计的同学普遍反映,找到恰当的材料来制作出更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是很困难的。他们获取设计材料知识的途径只有课本、课堂和网络中零散的知识点,并没有对设计材料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因此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建立顺应时代需求。
1.1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大数据库的支持下,人们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途径已不再是面对面单一的教师传授,而是应用现代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资源平台。学习者之间展开研究探讨、共同学习,并通过对资源平台中知识的收集、探究、创造、检测、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大数据库与课堂知识的结合,使学习者掌握大数据背景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能动的学习,互动探讨式的学习,以及实践创作的学习。
1.2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利用大数据进行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建立对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学习系统的建立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建立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以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教学。首先,设计材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习系统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备课,这样有效地节省了备课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其次,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弥补了传统的认知工具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大数据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2.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指导理论
在心理学中,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并称为三大学习理论,选取其中的建构主义作为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指导理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持的学习系统的建立是从多种渠道、多种信息源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以便建立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完成学习主体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学习者的主动性”特别适用于互联网学习和教学也对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互联网学习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角色也应该有一个重新的定义,由教师单方面传授学习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强调如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体系结构,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
在对学习含义的理解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与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作和商试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因而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中,需把握学生的理解水平,建立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材料知识的传达,还要考虑怎样将构建的情景更加丰富,使学习者对自主学习感兴趣。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交流会话中,通过小组讨论来实现教师规定学习任务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贡献自己的思维想法和成果,因此,交流会话是达到设计材料学习系统构建的一个重要手段。
3.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设计的创新途径
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设计重点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结构体系的设计两个方面。
3.1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内容设计
基于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要学习、主动探究,强化设计材料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学为中心,设计材料学习者可利用系统上的资源学习设计材料的知识,并利用学习成果和自我领会的心得扩展完善原有的学习系统内容。其自主学习模式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1)建立资源库提供学习资源
设计材料的系统构建者将设计材料的相关知识(教材、课件、教学视频和习题等)建立资源数据库。资料库必须根据学生的特征和他们具有的学习能力而制定。系统建构者通过对设计材料知识的整体把握,确立了系统的相应专题与模块。以清晰的调理和生动的知识结构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学习变成学习者的一种自发行为,从而吸引学习者的参与,同时教师可在资源库中找到有益于教学的材料学知识,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2)自主学习资源库知识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对设计材料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围绕设计材料的内容,借助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资源库中的知识和工具,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反馈自主地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如:从设计材料学习系统中可搜索出材料知识进行学习,即可以查看知识点、相关课件、教学视频和练习。系统的构建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生碰到的普遍问题进行改进,促进学习进程更加顺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参考学习系统中的材料学知识对教学内容加以补充和优化。
(3)自我检测系统
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成果的检测系统。学生在系统中学习的每一部分设计材料知识都配有相应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设施的知识点习题和课外实践活动应用。知识点习题只需学生做完习题提交到资源库,系统通过反馈给予评分以及习题答案;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探讨,拍摄设计材料的相关图片E传到资源库。同时系统的构建者通过对学习情况的反馈结果的分析,得出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对设计材料知识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为资源库的构建提供帮助。
(4)上传本地资源到资源库
设计材料学习系统提供上传本地资源,教师可以上传课件、教学音频和视频到资源库方便学生的下载浏览,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上传的学习资源可以丰富资源库,能够被更多的设计材料学习者利用。
通过对自主学习模式流程的分析,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可分为首页、设计材料资源库、在线测评、互动交流平台四个模块。将四个模块各自的内容具体细分化得出如图2所示的系统框架图。
3.2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结构体系设计
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经过内容的设计,基本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这些工作确保了整个设计材料学习系统对教学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但如何将这些知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呈现出来,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来提高学习者的对设计材料知识的把握能力,就需要对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进行结构体系的設计,包括导航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
2.1导航系统的设计
导航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整个系统中应该是清晰、醒目、自然,同时兼顾美观的效果。一个好的导航系统,是优秀的系统设计思想的体现。它不仅有提示引导的作用,而且可以加强用户印象,对整个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起到宣传的效果。在设计材料学习系统中导航的策略主要有知识点导航、线索导航、帮助导航、框架导航和检索导航等。这些导航的形式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特点进行灵活选择。
学生、教师和设计师是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其使用界面要保持美观,总体风格一致,调理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并且操作要简单,易学易用。
2.2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交互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在系统中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交互界面来实现的。交互界面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页面之间的跳转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同一页面中更新或在新窗口中打开,两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如果点开的内容与原页面上的内容之间是“树形”关系,由母节点到很多子节点、并且到子节点为止,一般选用在同一窗口中更新,如图3图4所示的新闻频道页面与新闻详情页面。如果点开的内容与原页面上的内容之间是“线形”关系,如从网站首页进入频道首页,这样从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不会频繁往复,一般选用在新窗口中打开。在系统交互界面的设计中,要选择用最短的路径打开页面,让系统的学习者在不超过3层窗口就可以找到想要的学习内容。若窗口打开过多还没有找到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可能会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放弃学习。
4.结语
当前,设计材料学习系统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应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了获取知识的有力途径,因此对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学习系统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更能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习者的知识构建。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分析,将建构主义选为设计材料学习系统的指导理论,得出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明确了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设计的流程;
2.确立了设计材料学习系统设计的框架;
3.强调了导航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的重要性。
4.ORACLE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四
一个好的程序,必然联系着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网路...今年我们学习了 oracle数据库这门课程,起初的我,对这个字眼是要多陌生有多陌生,后来上课的时候听一会老师讲课,偶尔再跟上上机课,渐渐的学会了不少东西,但我感觉,我学到的仍是一些皮毛而已,怀着疑惑和求知的心态,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 oracle数据库的一些知识。
1.ORACLE的特点: 可移植性 ORACLE采用C语言开发而成,故产品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大型机到微机上都可运行ORACLE的产品。可在UNIX、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兼容性 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数据查询语言SQL,与IBM的SQL/DS、DB2等均兼容。并提供读取其它数据库文件的间接方法。
可联结性 对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机型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也可以运行ORAˉCLE数据库产品。
2.ORACLE的总体结构
(1)ORACLE的文件结构 一个ORACLE数据库系统包括以下5类文件:ORACLE RDBMS的代码文件。
数据文件 一个数据库可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可以存有一个或多个表、视图、索引等信息。
日志文件 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记录所有数据库的变化,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控制文件 可以有备份,采用多个备份控制文件是为了防止控制文件的损坏。参数文件 含有数据库例程起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2)ORACLE的内存结构 一个ORACLE例程拥有一个系统全程区(SGA)和一组程序全程区(PGA)。
SGA(System Global Area)包括数据库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及共享区域。
PGA(Program Global Area)是每一个Server进程有一个。一个Server进程起动时,就为其分配一个PGA区,以存放数据及控制信息。
(3)ORACLE的进程结构ORACLE包括三类进程: ①用户进程 用来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
②服务进程 处理与之相连的一组用户进程的请求。
③后台进程 ORACLE为每一个数据库例程创建一组后台进程,它为所有的用户进程服务,其中包括: DBWR(Database Writer)进程,负责把已修改的数据块从数据库缓冲区写到数据库中。LGWR(Log Writer)进程,负责把日志从SGA中的缓冲区中写到日志文件中。
SMON(System Moniter)进程,该进程有规律地扫描SAG进程信息,注销失败的数据库例程,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PMON(Process Moniter)进程,当一用户进程异常结束时,该进程负责恢复未完成的事务,注销失败的用户进程,释放用户进程占用的资源。ARCH(ARCHIVER)进程。每当联机日志文件写满时,该进程将其拷贝到归档存储设备上。另外还包括分布式DB中事务恢复进程RECO和对服务进程与用户进程进行匹配的Dnnn进程等。
3.ORACLE的逻辑结构
构成ORACLE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1)表空间
(2)5种类型的段(segment)
①数据段;②索引段;③回滚(rollbock)段;④临时段;⑤自举(bootstrap)段。
段的分配单位叫范围(Extent)
表空间(Tablespace)一个数据库划分成的若干逻辑部分称为表空间。一个数据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表空间,初始的表空间命名为SYSTEM,每一个逻辑表空间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物理文件。DBA使用表空间做以下工作: 控制数据库对象,如表、索引和临时段的空间分配。为数据库用户设置空间配额。
利用个别表空间的在线或离线,控制数据的可用性。后备或恢复数据。
通过分配空间,以改进性能。
在每个数据库中都存在SYSTEM表空间,它在建立数据库时自动建立。在该表空间中,包含数据库的数据字典,其中存储全部数据库对象的名字和位置。SYSTEM表空间总是在线的,像其它表空间一样,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数据库文件来扩大。一个表空间可包含许多表和索引。但一个表和索引不能跨越表空间,可跨越组成表空间的文件。在DB的打开的情况下,DBA利用ALTER TABLESPACE语句,可以实施表空间的在线或离线。SYSTEM表空间必须在线。表空间离线有下列原因: 一般为了使部分数据库不能使用,而允许正常存取数据库其余部分。执行表空间离线备份。
一个离线的表空间,不能被应用用户读或编辑。
可以增加数据文件扩大已有的表空间,也可增加新的表空间使数据库容量增大,或分配空间给某个应用。使用ALFER TABLESPACE ADD FILE语句将另一个数据文件加入到已存在表空间中。使用CREATE TABLESPACE语句可建立一个新的表空间。段(segment)表空间中的全部数据存储在以段划分的数据库空间中。一个段是分配给数据库用于数据存储的范围的集合。数据可以是表、索引或RDBMS所需要的临时数据。段是表空间的下一个逻辑存储的级别。一个段不能跨越一个表空间,但可跨越表空间内的文件。一个数据库最多需要五种段类型: 数据段 一个包含一个表(或聚集)的全部数据,一个表(或聚集)总有一个单个数据段。
索引段 一个索引段包含对一个表(或聚集)建立的一个索引的全部索引数据。一个表可以有一个、多个或者没有索引段,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索引个数。一个聚集必须至少有一个索引段,即在聚集码上建立聚集索引。
回滚段 每个DB有一个或多个回滚段。一个回滚段是DB的一部分,它记录在某一情况下被撤消的动作。回滚段用于事务控制和恢复。
临时段 在处理查询时,ORACLE需要临时工作空间,用于存储语句处理的中间结果,这个区称为临时段。
自举段 自举段在SYSTEM表空间中,在数据库建立时建立。它包括数据字典定义,在数据库打开时装入。
4.用户数据库对象
由用户建立的对象驻留在表空间中,含有真正的数据。数据库对象有表、视图、聚集、索引、伪列和序号生成器。
(1)聚集(Cluster)聚集是存储数据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聚集包括存储在一起的一组表,它们共享公共列并经常一起使用。由于内容相关并且物理地存储在一起,存取时间得到改进,存储空间可以减少。聚集是一种优化措施。
聚集对性能的改进,依赖于数据的分布和SQL操作的内容。特别是使用聚集对连接非常有利。可以明显地提高连接的速度。建立聚集命令的基本格式: SQL>CREATE CLUSTER〈聚集名〉(列定义[,…]);利用聚集建立表命令基本格式: SQL>CREATE TABLE〈新表名〉(列定义[,…]CLUSTER〈聚集名〉(聚集列);在聚集码上必须建立一个聚集索引,对于每一数据块上每个聚集码值有一索引项。这个索引必须在DML语句对聚集表操作前建立。建立索引的语句是:CREATE INDEX索引名ON CLUSTER聚集名;(2)序号生成器 序号(SEQUENCE)生成器为表中的单列或多列生成顺序号。利用序号可自动地生成唯一主码。使用SQL语句定义序号,给出一些信息(如序号名、是升序或降序、每个序号间的间隔和其它信息)。所有序号存储在数据字典表中。
所有序号定义存储在数据字典的SEQUENCE表中。用户可以通过字典视图
USER-SE-QUENCES、ALL-SEQUENCES
和DBA-SEQUENCES查询和存取。建立序号生成器的语句是: CREATE SEQUENCE序号生成器名 其它选项。
一旦序号生成器S被定义。可用S.Currval来引用S序号生成器的当前值。用S.nextval产生下一个新的序号并加以引用。
(3)伪列 伪列的行为像表的一列,但不真正存在于表中,在查询时可引用伪列,但伪列不能插入、删除或修改。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ORACLE RDBMS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数据字典含有一组系统定义的表,只能读,是关于数据库的引用指南。它可提供以下信息:ORACLE用户的用户名;每个用户被授予的权限和角色;实体的名字和定义;完整性约束 为数据库实体分配的空间;通用的数据库结构;审计信息;触发子程序等的存储。数据字典是以表和视图构成的,像其它数据库数据一样,可用SQL语言查询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在DB建立时建立。每当DB进入操作,数据字典就由ORACLE RDBMS负责修改。数据库建立时有两个默认DBA用户:SYS、SYSTEM。SYS持有基本表中的数据。数据字典包含一组基表和相关的视图,可分为以下几类: 类
描 述
DBA-××× 只有DBA可存取的视图,给出数据库中定义的任何实体的信息
USER-××× 对任何用户可用的视图,给出他们自己的实体的信息
ALL-×××
对任何用户可用的视图,给出用户可存取的所有实体的信息
其中×××代表表名或视图名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用的表或视图的名称。(1)DTAB 描述了组或数据字典的所有表。(2)TAB 用户建的所有基本表、视图和同义词。(3)COL 用户创建基本表的所有列的信息。
(4)SYNONYMS 用户可存取的同义名词、专用名和公用名。(5)CATALOG 用户可存取的表、视图、同义词、序列。(6)CONSTRAINTS 用户可存取的约束。(7)INDEXES 用户可存取的表和聚集的序列。(8)OBJECTS 用户可存取的对象。(9)TABLES 用户可存取的表。(10)USERS 查看当前全部用户。(11)VIEWS 查看用户可存取的视图。
(12)SYSTABAUTH 用户对数据对象的使用权限。可以用SQL>SELECT*FROM〈字典表名或视图名〉WHERE〈条件〉来读取有关信息。
可以用SQL>DESCRIBE〈表名〉来查看表的结构定义。但是数据库字典的结构不可改。用DESCRIBE命令还可以查看视图及过程的定义。
6.ORACLE的SQL、PL/SQL与SQL*PLUS 作为ORACLE数据库核心的SQL语言是ANSI和ISO的标准SQL的扩充。用来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库中的信息,并控制对数据库的存取事务。由于RDBMS执行SQL语句时,是一次只执行一条语句,它是非过程化的。这就使得单条的SQL语句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用户只需说明操作目的,不必关心具体操作的实现方法。
但在实际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往往要依据前一步对数据库操作的结果或上一个事务提交的情况来确定下一步的操作。故ORACLE推出了一种PL/SQL工具,它扩充了SQL语句,使之具有可进行过程化编程的能力,如循环、分支功能。PL/SQL可支持变量和常量的使用。例如在SELECT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中可以使用变量来书写条件表达式。SQL*PLUS是ORACLE用来存储、查询、操纵、控制和报告数据库中信息的一个交互式工具。它是一种集编辑、调试、运行于一体的开发环境。在SQL*PLUS的这种运行环境下,既可以使用SQL命令、PL/SQL语句、及SQL*PLUS自己提供的命令,又可以运行由上述三类命令(或语句)编辑而成的命令文件。SQL*PLUS提供的附加命令主要用来编辑、运行上述三类命令及命令文件和对查询结果进行格式化输出等功能。
7.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ORACLE作为一个大型的数据系统,通常包含很多用户的数据。在应用开发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各类人员进行开发和应用。所以必须要求有人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临时管理,并进行数据的备份等工作。这种人被称为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他们必须理解数据库系统管理,清楚数据库包含的数据内容、运行状况等。
一般说来,DBA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指对数据库可以行使DBA特权的用户。DBA具有如下责任:(1)ORACLE服务器和客户工作站软件的安装和升级;(2)创建基本的数据库存储结构(表空间);(3)创建基本的数据库客体(表、视图、索引);(4)修改数据库结构;(5)给用户授权,维护系统安全;(6)控制和管理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7)监视和优化数据库的性能;(8)计算数据库信息的后备和恢复;(9)后备和恢复数据库;(10)构造ORACLE服务器,如创建数据库链、客体同义词等。而应用开发人员须完成:(1)应用程序设计;(2)应用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修改;(3)为DBA提供必要的信息;(4)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
看了许多关于ORACLE的知识论坛,总算是对ORACLE有个整体的认识,不仅仅是拘泥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已,虽然自己对ORACLE学习并不是多么的透彻,但是总归多接触点新的东西总是好的。
5.材料学科常用数据库列表和网站 篇五
remeo2088(金币+3,VIP+0):非常好,谢谢!
材料学科常用的20个数据库列表
【请大家多多评价!你的评价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1、ASM-Internationa lhttp://cyberbuzz.gatech.edu/asm_tms/phase_diagrams/pd/
2、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材料数据库---http://mits.nims.go.jp/db_top_eng.htm
3、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ter Database https://cindasdata.com/Applicati...+Group&mgcode=1
4、(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性数据库 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name-ser.html
5、中科院物性及热化学数据库—
6.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六
下面,俺就将个人学习access的心得体会,与您分享!
一、字段数据类型
数据库access中的字段的数据类型,足以让我顶礼膜拜!刚开始学习excel的时候,总觉得那软件挺好的,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太灵活太过于自由,总觉得缺少了约束性!如今,学习了access的数据类型,才发现,原来,计算机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和管理,还真是那么的严格。
access数据表里面的数据字段,是规定好字段类型的,比如说文本型的、数值型的、是否型的或日期型的一旦设置好了字段的数据类型,那么,在该字段中的所有单元格,您是不能随便输入内容的,如果输入的内容不符合字段数据类型,那么,是输不进去的。
比如,日期型的数据,你输入我偏偏就输入其它的这么几个字,是不能输入的,而只能输入诸如:20xx-9-29这样格式的数据。
这就是字段的数据类型的约束性,可以说,是一种强制性;显然,约束性带来了数据管理的方便,解决了数据的分类与管理上的方便。
这种情况,我还头一次遇到,同时,被此功能震惊到瞠目结舌,果然不同凡响。
二、数据的查询
access里面的查询,不会对源数据表的数据造成影响。这是很好的一种分离模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查询,设置或构造简单的或复杂的查询条件,之后运用查询,就可以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的,但是,查询到的数据,对源数据表,即原始数据,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这就带来了如下的方便: 即能找到所需数据,同时,又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另外,查询对象,还支持sql语言的使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查询的难度,提高了灵活性和使用性。
三、窗体的使用
原来我对别人开发出来的软件界面,觉得很好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对话框,都觉得很好,长期以来,还真不知道这样的界面,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学习了access之后,才知道,这种界面,其实就是一种窗体!窗体对象,可以这样简单的来概述:用来显示数据表数据的有别于查询的一种界面。
窗体对象中的用来显示数据的控件,我们可以灵活的自行设计,想拖哪个表的哪个字段到窗体里面,窗体就显示哪种数据,非常方便。
四、关系
从来就不曾注意过,数据表与数据表之间,有着关系这个概念。学习了才知道,access里面的关系,其实就是两表或多表,相互之间存在的一种关联或依赖。比如说,学生信息表,有id和姓名字段;而学生成绩表,有id、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成绩;后者保存学生每年每学期不同学科的成绩;这样一来,在学生成绩表里面对应于一个同学的记录,就有多条;而在学生信息表中,仅有一条记录;那么,我们如何即要知道该同学的姓名,同时还要查询与之相对应的成绩呢?很显然,只有通过两表的操作,才能找到数据。
那么,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可以证明或表明,某个id的号码所对应的成绩,是属于哪个学生的呢?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到表间关系了。通过将学生信息表里面的id和学生成绩表里面的id,建立起关系,或者称为以此来穿针引线,那么,两表就存在关联了。这样,就可以根据信息表里面的id,以它作为参照对象,去寻找学生成绩表里面id号相同的,就为该学生的成绩记录了。
五、其它的
7.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学习作为延续人类已有物质文化成果、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的活动, 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给予学习者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并为一些无法走进高等教育殿堂的求知者开辟了另一条获取知识与学历的途径。
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的辅助, 强化推广在线学习, 可以弥补学生因课堂的进程教学固定而带来的被动学习模式, 尽早更快的汲取更多知识, 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 师生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 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固定模式, 大大的节省了教育教学资源, 而且师生间可以实现互动, 实施有效的沟通, 反馈和交流方便, 效率高。
第二, 可共享丰富的网络教学、学习资源给师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支持。
第三, 在线学习系统可以改变学习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把学习的集中化, 变为分散的, 有效的满足不同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教师负责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以及维护, 并能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维和缺漏, 对学生个人情况熟悉掌握, 这样就能及时对课件予以补充和纠正。
第四, 在线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设计进阶练习、在线测试、网上互动等功能使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自我探索、发现、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学习。同时, 由于学生天生的好奇心, 对于这样一种突破传统的全新的学习模式, 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掌握知识的程度。
第五, 由于现在推行的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 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设计系统, 使那些无法走进高等教育殿堂和有求知渴望的人们,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开放和远程教育中, 学生也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基于以上特征, 对该系统的研究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全面实施课程在线学习的功能, 将有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并可把握学生动态学习情况以及统计整体学习水平。
2 课程在线学习系统研究的目的
《SQL Server2000课程的在线学习系统开发研究》[1]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基于提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为出发点, 同时提供更丰富的共享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的起辅助作用,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有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并可动态统计、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带动教学改革快速发展。
3 课程在线学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综合我们对在线学习系统功能调研以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在线学习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同时, 满足学院教育教学体系以及今后的课程开发的链接, 该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划分:课程介绍、课程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考试、在线交流、帮助等模块。设计框架如图1。
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简介:
1) 课程介绍模块
课程介绍对使用的技术版本以及知识点的关系给出点评式介绍, 主要介绍课程中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进阶顺序。全面概括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技术功能, 使读者在学习前对课程有较完整的认识。
22) 课程学习模块
课程学习模块是读者学习课程的具体内容。本模块嵌入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及教学视频。知识的衔接按章节划分, 便于读者选择学习。本模块的核心是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传授知识。对应的相关知识点与在线测试模块、在线考试模块相呼应。
3) 在线测试模块
在线测试模块是学生检查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块。在线测试系统自动出题, 自动阅卷直接给出分数结果。并对学习者给出相应建议, 便于继续学习。在线测试可以按单元测试, 检查单元学习情况, 也可按知识点组成的模块测试。模块的划分基于工作过程, 与教学体系相吻合, 实用性、针对性强。
4) 在线考试模块
在线考试模块是在在线测试模块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功能模块。题库量大、内容多。暂作为后续开发项目。
5) 在线交流模块
在线交流模块是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模块。学习者在学习遇到的问题, 可以在线寻求他人的帮助, 通过留言的方式向同学或老师提出问题。同学或老师在线回答。同时, 可以多方交流讨论问题, 使学生有了新的学习交流平台。
6) 帮助模块
帮助模块主要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登录、注册等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帮助指导。
4 课程在线学习系统开发的设计
针对课程的在线学习的特点, 在线课程学习的主要流程如图2。2
用户通过正常注册、登录后, 进入各个模块, 在线学习模块链接后台数据文件库, 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数据部分保存于后台数据库种。便于数据记载以及查询。
前台页面与数据库连接部分代码实现
在线学习模块部分代码实现
在线学习系统在网络上运行正常, 各个功能达到预期要求效果如图3
5 课程在线学习系统运行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注册、登录、浏览课程大纲、课件流畅。在线测试以及网上留言等功能达到预期要求的功能。在我们在线问卷的调查中, 参加留言总数72人, 学生反映情况:1) 能帮助更好掌握课程知识的45人占62.5%;2) 可以补充对课堂教学的34人占47.2%;3) 网页内容充实的37人占51.3%;4) 在线测试方式能帮助学习的61人占84.7%;5) 你认为可以替代课堂教学的4人占5.5%;6) 你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回答的8人占11.1%;7) 系统保持主流, 但需要修改的69人占95.8%。从调查的结果分析。课程在线学习系统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 可以帮助学生补充学习, 在线测试方式等方式可以帮助更好的掌握知识。但需要老师在课下及时与学生互动, 解答问题。学习内容还需要及时更新和系统维护。
参考文献
8.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八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8-01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重点,而“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又是该实验的必考点。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方法。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类实验教学加以改进。
1.渗透数学思想,把握转化技巧。实验中利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有着直观的特点,要想处理好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把握住“线性转化”的技巧,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由“数”思“形”,进而解决问题。
【例1】电路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多组U、R的数据,作出 图象,已知其斜率为k和纵截距绝对值为b,求出电源的E和r。
在本实验中,电压表示数表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电流I是用电阻箱上流过的电流来表示的。由上述分析可知,E=U+Ir=U+r。依据选定的纵横坐标,将上式适当变形得 。由此可得该图线的纵截距b=,斜率k=,由此可得电源的E和r。
此例中展示的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方法,俗称“伏阻法”,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它的“线性转化”的技巧是取变量的倒数。教学中可以适当归纳,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寻找实验方案的巧妙转化之处。
2.万变不离其宗,理清原理为本。本实验的方案较多,实际上无论用何种方案,本实验的出发点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在不同方案中,就是用不同器材测出的数据来表示U和I。
【例2】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多组I、R的数据,作出R-图象,已知其斜率为k和纵截距绝对值为b,请求出电源的E和r。
本例中的电压U是用电阻箱上分到的电压来表示的。由上述分析可知,E=U+Ir=IR+Ir。依据选定的纵横坐标,将上式适当变形得R=E·-r。将该式与线性方程y=kx+b相比较,可得该图线的斜率k=E,纵截距绝对值b=r。
本例方案俗称安阻法。从上述分析可知,本例是循着坐标的暗示,本着线性处理的原则,寻找“线性转化”的突破口。在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有关该实验的变形题,引导学生认清本实验的原理。
3.转变教学行为,变“师讲”为“生说”。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太细,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只是听众,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方式,依托处理实验的十六字方针——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来展开“说题”教学,在“辨析—纠错—再认识”的过程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显化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进而达到贯通的程度。
9.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九
——亳州师专图书馆诚邀北京网络电子阅览安徽区部门总经理陈为现场做图书资源讲座会
5月22日下午,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提高读者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亳州师专校图书馆于多功能报告厅举办数字资源读者培训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陈为老师担任主讲。此外,图书馆馆长江毅、理化系葛永斌书记等老师参加了讲座。陈为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她重点介绍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获取方法,如读秀、超星学术视频等。读秀的目标是找到更多的资源,它的规模宏大;超星学术视频学术性强、内容丰富。最后,陈为老师强调希望广大读者可以从图书馆数字资源中获得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从而较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5月22日下午,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提高读者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亳州师专校图书馆于多功能报告厅举办数字资源读者培训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陈为老师担任主讲。此外,图书馆馆长江毅、理化系葛永斌书记等老师参加了讲座。
陈为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她重点介绍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获取方法,如读秀、超星学术视频等。读秀的目标是找到更多的资源,它的规模宏大;超星学术视频学术性强、内容丰富。
最后,陈为老师强调希望广大读者可以从图书馆数字资源中获得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从而较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
鸽子文学社新闻部陈静
10.大数据学习心得 篇十
一、大数据的历史沿革及现实意义
首先,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 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大数据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云计算主要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而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与人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其数量将远远超越现有企业IT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实时性要求也将大大超越现有的计算能力。如何盘活这些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
其次,进入20,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它已经上过《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专栏封面,进入美国白宫官网的新闻,现身在国内一些互联网主题的讲座沙龙中,甚至被嗅觉灵敏的国金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写进了投资推荐报告。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正如《纽约时报》年2月的一篇专栏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最后,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来衡量。大数据到底有多大?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截止到2012年,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49ZB,的数据量为0.8ZB,增长为1.2ZB,的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而到2012年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全人类历史上说过的所有话的数据量大约是5EB。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二、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谈谈大数据带给生活的转变。大数据已经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大数据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如:现在流行的打车软件、三维立体化社区的建立、某些从事生产销售的行业利用大数据来优化规模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们很多人对大数据还很陌生,只是被动的适应着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大数据时代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所以,要实现大数据,相关的很多的硬件设备都要更新换代,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决策系统都将面临新的挑战,相关产业都要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在那时,可以夸张的说,信息就是黄金,信息就是石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解放更多的劳动生产力,势必将会更加加剧生产力过剩的现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会更加明显,掌握不了信息资源,很难再翻身,要防止信息垄断带来的可怕局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急速加快,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它的流通速率,人们的生活节奏要跟上信息流通的速率,就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节奏,人们会越来越忙,到那时,就像现在的日本,可能想找个人听你说说话,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二,关于数据管理的看法。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数据被非法窃取、丢失和被盗?我的看法是,人防、技防、物防一体化。人防,即我们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不主动泄露信息,要管理好自己身边的信息设备;技防,就是要运用软件来管理和处理数据,经常检查更新数据库,定时查杀电脑病毒,确保电脑状况安全;物防,就是重要的数据一定要备份保留,而且应当做到备份与原始文件是物理隔离,无关的信息应当及时删除,减轻硬盘的压力。
三、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隐私,顾名思义,就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更要管理好自己的隐私,以免对自己和家人造成麻烦和损失。越是隐私的信息,越要远离网络,不要再公开的社交网络储存和展示个人图片、资料等信息,免得被非法人士采用和窃取。建议还是用纸质的日记代替电脑日记,避免信息传播范围太大,管理好自己的日记本。研发一种新的硬件连接器,总是以随机码来保护自己真实IP地址,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加强对联网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三、结论
11.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十一
一般地,通过数据的数字特征刻画数据的分布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人手: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刻画;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利用方差来刻画;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值,以掌握数据的分布形态.在此,我们就第一个方面着重谈谈,
例l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6页问题2)表l是某公司员工收入的资料.
(l)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解析:(l)表中人数即为上一行相应数据的权,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得:x=6276.
(2)这个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但存25名员工中,仅有3名员工的收入在6276元以上,而另外22名员工的收入都在6276元以下,因此,用月收入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水平不太合适.
点评: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水平.
变式1:将例1中的(1)、(2)换为:
(l)求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
(2)若用中位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解析:略,比较合适.
点评: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中位数两边的数据个数一样.与中位数类似的还有四分位数、十分位数和百分位数等,它们也都是位置代表值,其特点是都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变式2:某校八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若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极差
解析:能否进入决赛,取决丁成绩足否排前6名,所以小梅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巾位数,若小梅的成绩高于中位数,则进入决赛:若小梅的成绩低于或等于中位数,则都不能进入决赛,因此选A.
思考:如果是12名同学呢?请思考,
变式3:小明五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单位:分)如下:84,87,x,90,95.已知成绩都为整数,且x为中位数,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小于中位数,那么x=______.因为x为中位数,所以89 例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8页例5)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表2所示,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解析:一般来讲,鞋店比较关心哪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最大,也就是关心卖出的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的众数,由表2可以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 点评: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的数据时,众数往往能更好地反映其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的一种峰值,它也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不一定具有唯一性,对于一组数据,可能有一个众数,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思考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还能给鞋店提出哪些进货建议? 变式1:如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校3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的数据绘制了直方图(图1).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参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什么范围内? (3)若视力为4.9,5.0,5.1以及以上的为正常,试估计该校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约为多少. 解析:(1)由直方图可以知道,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学生30+50+40+20+10=150(名). (2)观察直方图,知小长方形最高的是第二个,即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在4.25-4.55范围的最多,有50人.所以,参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4.25-4.55的范围内. (3)观察直方图,知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在4.9以及以上的共有20+10=30(名).则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所占的百分比为30÷150=20%. 由此可以估计,全校3 000名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约为3000x20%=600(名). 点评:当所要考查的对象的数目很多,或者考查会对被考查对象有破坏性时,常通过以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材料领域早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多为离线或局域网方式使用。目前, Granta公司开发的“剑桥选材系统CES”仍是这方面的主流代表[10,11]。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以及网络性能的提升, 基于Web技术的材料在线数据库应用系统大量出现, 在各个工程领域得到重要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材料领域新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材料数据库应用系统, 并对著名的在线材料数据库NIMS和MatWeb从数据内容、检索策略以及检索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为材料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更多更广的数据资源信息, 进一步发挥材料信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 国外在线材料数据库进展 国外材料数据库建设起步早, 特别是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12], 材料数据库已在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国的MatWeb数据库[13], 是提供材料性能信息、生产制造信息的综合材料数据库。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 (NIST) 建有WebSCD (Structural Ceramics Database) , WebHTS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Database) 数据库, 提供在线数据检索以及数据评估功能[14]。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极端材料研究中心构建了含有2500多种固态材料热化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的数据库, 用于研究成分、结构、组元性能对固态材料性能的影响[15]。该数据库应用系统主要由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Web客户端数据检索以及基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元素分析计算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 欧洲三国 (西班牙、意大利、法国) 构建了核聚变铅-锂共晶材料数据库专家系统[16]。荷兰构建了高温核反应堆材料数据库 (MatDB) 及文献管理数据库 (DoMa) [17,18], 数据库提供了核反应堆材料在低温、高温环境下的热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数据。欧洲聚变材料性能在线数据库[19]具有数据下载、浏览、检索以及提交等多种功能, 而且数据内容涵盖原始试验数据、专家认证数据以及相关电子报告等。粉末冶金数据库PM Database[20], 是一个全球化免费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成了功能陶瓷材料在线数据库[21], 其数据源于科学文献以及相关科学实验, 致力于构建一个通用性强、自由访问的陶瓷材料数据库, 提供材料基本信息检索,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以及辅助新材料设计等功能。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NIMS材料数据库是一个多功能可跨库检索的综合性材料数据库[22]。另外, 日本政府资助建立的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环境抗力与持久性数据库已由原来以光盘为传播载体, 发展为基于Web的在线数据库应用系统[23]。韩国建立了关于金属材料、化工材料、陶瓷材料的在线数据银行[24,25]。印度甘地原子研究中心 (IGCAR) 整合了印度研究院所和高校的材料科学数据, 构建在线材料数据库, 提供关于材料力学性能、腐蚀性能、无损评估、热、光性能等数据服务[26,27]。 2011年6月, 美国提出了“材料基因组计划” (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MGI) , 开发数据共享平台是这项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整合科学数据, 构建在线材料数据库应用系统具有重要促进与导向作用。 2 中国在线材料数据库现状 20世纪70年代, 数据库技术传入中国, 各科研院所逐步建立了大量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材料数据库[28]。进入新世纪, 材料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发展, 提出了新科技条件下材料数据库体系框架的构建方法[29], 材料数据及其衍生的材料信息在科学研究中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30]。大连交通大学开发了特种异质材料 (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等) 设计数据库, 提供了异质材料设计所需组元材料的各种性能数据[31]。北京科技大学建立了材料服役安全评价数据共享平台[32], 基于该平台, 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最新的材料服役安全准则, 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获得决策支持。而辽宁科技大学与日本埼玉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热轧工艺与材料数据库系统, 提供热轧材料与工艺性能方面的数据,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3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立的材料数据库含有7个子库, 分别是高温合金、钛合金、纳米材料、精密管材、焊接工艺、材料腐蚀以及材料失效分析[34], 这些数据库可应用于新合金设计、工艺模拟和失效分析等方面。 我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项目于2005年论证公示、2010年正式启动[35] (项目号2005DKA32800) , 下设7个子项目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有色金属材料及特种合金数据共享资源结点、黑色金属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复合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有机高分子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材料基础数据共享资源结点、无机非金属及其他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设计与建设) , 以整合、重构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材料科学数据资源为基础, 建立满足国家建设、教育、科研等不同领域需求的跨部门跨地区、多层次、异构分布、有序共享的材料数据体系, 并初步建成了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材料科学数据管理平台于互联网上试运行 (http://matsec.ustb.edu.cn/)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中心, 目前已集合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余家科研单位的海量数据资源, 整合各类材料科学数据已达六十多万项, 为国家基础条件建设提供了雄厚的材料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与应用支撑。例如, 由北京科技大学创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原钢铁研究总院) 合作建设的“黑色金属材料数据共享资源中心” (http://steeldata.ustb.edu.cn/) , 可以提供材料基础数据、成分性能数据、工艺性能数据、粉末冶金数据以及国家标准数据等的浏览、检索、下载以及数据提交等服务, 以及材料淬透性的网上计算预测等诸多功能[36]。复合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则由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承建, 包含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数据、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数据[37]。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负责的高分子材料数据共享资源结点正在构建中, 该库几乎包含所有的常见聚合物材料类型, 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结剂等等, 可以查询相关材料的化学结构、聚合信息、制备工艺以及应用等[38]。另外, 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内含“国家材料环境腐蚀 (老化) 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已于2011年11月作为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了科学技术部与财政部的认定。材料数据库及数据共享平台的大力建设, 对于改善国内材料科技基础条件、提高材料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提供了保障和科学数据支撑。 3 NIMS和MatWeb在线材料数据库 3.1 数据库概况 3.1.1 NIMS材料数据库 2001年,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 (NIMS) 组建材料信息技术研究所 (MITS) , 将旗下所建的11个材料数据库系统进行整合, 建立综合检索系统“MatNavi”, 于2003年4月实现Internet在线访问。2010年7月再次优化改版。该数据库应用平台具有单账户登录、跨库检索功能[39]。目前NIMS网站注册用户已经超过80063个, 分别来自于149个国家的21228个组织机构[40]。基于Internet, NIMS致力于提供研发新材料、材料性能预测与评估、对比选材等所必需的数据信息, 努力构建世界最大、最全的材料数据库系统。用户只需在网站注册登记, 即可拥有访问数据库所有数据的权利。 3.1.2 MatWeb在线材料信息资源 MatWeb创建于1996年, 致力于建立全球最广泛的在线材料性能数据资源平台[41]。MatWeb提供强劲有力的数据检索功能, 可以进行材料数据的并列比较。MatWeb还具有第三方软件特定数据格式的输出功能, 提供了单位换算、金属与塑料的硬度转换以及工程材料术语表等在线实用工具。MatWeb用户分为未注册用户、免费注册用户和付费注册用户。用户类型不同, 数据访问权限及数据处理功能将有所差异。 3.2 数据库服务内容 3.2.1 NIMS数据服务 NIMS材料数据库内容涵盖聚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扩散等内容, 是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材料数据库之一。 目前, NIMS含有数据库及应用系统达20个。包括8个材料基本性能数据库、3个工程应用数据库、5个在线结构材料数据表以及4个数据库应用系统 (见表1) 。 3.2.2 MatWeb数据服务 据MatWeb官网说明, 其数据90%源于制造商实验测试、10%源于专业手册或专业协会。目前, MatWeb数据库主要包含11大类的材料数据, 分别是ABS树脂聚合物性能数据、缩醛树脂 (POM) 工程性能数据、铝合金、复合材料、铜合金、纯元素、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酯、钢、钛合金等性能数据。各类材料数据分布如图2所示。数据记录数是评价数据库服务质量高低的指标。MatWeb总数据记录数高达98000项, 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按材料类别统计, 数据分布如图3所示。 3.3 检索功能分析 检索功能的好坏是评价数据库质量的重要指标。NIMS与MatWeb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在检索方式、检索途径、检索策略等方面各有差异, 具体见表2。 3.3.1 NIMS的检索功能 NIMS的注册用户可使用跨库检索平台MatNavi检索数据, 检索方式有关键字检索、树形检索。此外, NIMS各子库也提供了基于其自身内容而开发的特征检索方式。 MatNavi的树形检索属于浏览型检索模式, 系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树节点 (材料类别或性能节点) ”, 以其为关键字进行便捷检索, 缺点是不能进行逻辑检索 (见图4) 。 3.3.2 MatWeb检索功能 MatWeb数据库涵盖范围广, 数据量庞大,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的检索数据, MatWeb提供了基于数值、基于类别和基于内容的三大检索模式, 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0种具体检索方式, 如图5所示。 基于数值的检索模式是指检索的执行过程需要用户选择检索限制指标 (最多3项) 并输入数值约束 (如性能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等) , 系统返回符合约束的材料列表。数值检索模式下的高级检索, 是依据用户输入的文本、选定的材料性能以及设定的数值约束、材料的类别等条件进行的综合数据检索。 MatWeb的依据类别进行检索功能与MatNavi树形检索形式相近, 同属于浏览型检索。其中, 按材料种类进行检索的功能, 用户可直接选择希望查看的材料及其详细性能信息。对于按制造商、商品名称和金属UNS编号 (金属与合金统一编号系统) 的类别检索, MatWeb依照英文字母顺序分组列表, 保证了检索效率。 快速检索的依据是关键词、短语等文本内容。检索结果默认返回与输入文本精确匹配的记录。用户也可以扩展检索结果, 这是通过系统自动添加连接词“AND”、“OR”以及通配符来完成的。MatWeb在每个Web页面右上方设置了快速检索入口, 方便快捷。 3.3.3 检索结果的输出形式 检索结果的展现形式是衡量数据库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好的数据库, 对检索结果的处理应该是醒目、便捷、简单。 3.3.3. 1 NIMS检索结果处理 图6是NIMS数据库MatNavi检索引擎的检索结果实例。系统收到用户检索请求后, 首先返回被检关键字在各个子数据库中命中的记录数 (图6 (a) ) ;单击“Preview”, 可进一步了解该子数据库中符合检索条件的信息列表 (图6 (b) ) , 最后单击某信息链接, 即可查看详细内容。 3.3.3. 2 MatWeb检索结果呈现模式 尽管MatWeb提供了多种检索模式, 但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是一致的, 从而降低了用户操作难度。图7为一检索实例, 设定了材料的延伸率和拉伸屈服强度约束。检索结果页面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系统功能区、材料列表区和属性显示区。功能操作区提供了检索记录的显示方式和材料对比浏览功能。材料列表区是符合检索条件的材料列表, 点击相应的材料名称, 即可浏览关于该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化学成分等信息。 检索结果并列展示 (图8) 、可视化对比 (图9) 、结果排序和数据导出等服务是MatWeb提供的独具特色的功能, 为材料研究人员、工程师选材提供了有力手段。 3.4 检索功能横向对比 综上所述, NIMS与MatWeb数据结构不同, 因此二者检索方式以及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有较大差异。NIMS跨库检索功能简单、便捷, 但针对性不强, 通常需要用户根据检索目标进一步筛选, 获得所需数据信息。NIMS的子库特征检索功能强大, 但因为子库内容不同, 子库特征检索功能风格迥异, 对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之下, MatWeb虽提供了数10种检索方式, 但从数据结构来看, 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因此检索功能易于掌握, 检索准确率较高。NIMS材料数据库内容丰富, 从微观组织结构到宏观性能;从科研基础数据到工程应用, 决定了其检索结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MatWeb材料数据库主要收录各类材料性能信息, 检索结果一目了然, 具有数据可视化以及对比浏览等特色功能。用户需根据使用需求合理选择数据库并选择检索方式, 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获得有价值信息。 4 结束语 NIMS和MatWeb作为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在线材料科技基础信息提供机构, 对于开展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基础作用。二者数据内容丰富、数据规模较大, 检索系统功能强大, 在数据资源特色及数据类型方面, 具有互补性。 NIMS, MatWeb及各大在线材料数据库日益得到各国、各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 各个国家、机构正大力完善、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在线材料数据库。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为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需要, 在线材料数据库的发展将呈现下列特征: (1) 数据类型更丰富、数据规模更大 材料学科分支多、交叉性强。作为科学基础数据平台, 必然要求在线材料数据库类网站提供更全更广的数据信息。 (2) 在线数据应用程序种类更多, 功能更完善 更多的基于在线数据的数据应用服务 (如数据评估、数据预测、数据交换、数据可视化等) 与数据浏览检索集成, 功能更强大。 (3) 建立健全规范的数据整合标准 数据库建库标准以及相应的数据采集、评估策略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这是数据资源整合的必然要求 (4) 一站式服务 充分利用已有数据资源, 改善用户体验、基于Web集成的一站式在线数据信息服务将是最佳模式 (5) 在线数据服务模式多样化 在2003年度先进集体评比活动中,公司数据部被评为先进集体。现将数据部各方面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作一下汇报。 江西广电网络萍乡分公司数据部是于2001年5月在业务发展需要前提下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成立的一个业务生产部门,主要负责公司数据网络建设、数据业务推广、广电宽带网建设及发展用户、以及网站和专线业务等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上下一心 从建网伊始,各级领导对数据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期望,为数据部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调整人员结构,配备交通工具,出谋划策等各方面的帮助才有了数据部现在的成绩。 二、团队合作,敢于拼搏 数据部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但我们年轻的队伍却是一支高度统一,能吃苦不怕累,能打硬仗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工作中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工作中互相配合,相互帮助。在技术上互相学习,一起提高,形成了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工作的新局面,始终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工作状态,并逐步形成了以安装、维护、网站、网管、工程管理、施工队、用户管理、市场为划分的工作格局和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充用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职工,在工作和技术及管理各个方面都能独挡一面,为数据部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数据部在发展的进程中,面对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电信不退缩、不畏难、敢抢敢争、,以苦干实干在作风顶住了竞争对平对我们的发展所采取的打压、挤压的各种手段,形成了与萍乡电信齐头并进二分天下的宽带业务市场局面。 三、调整思路,开拓创新 在建设和经营方面,数据部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公众性、服务性行业,应该始终把用户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并把社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理念。在建网初期面临市场的竞争,数据部果断的放弃了集中大规模布线的建网方式,采用根据用户需求,以点到面的飞线方式,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大量用户入网,用户口碑也上来了,实现了迅速做大做强,入网率高达67%,多次受上级和省公司嘉奖。在用户服务方面,我们放出服务到终端的理念,解决了用户的很多实际问题,使用户上网更轻松更放心。企业品牌和口碑迅速爬升。在网站发展上我又提出“创造宽带生活,传播网络文化”的理念,努力打造宽带消费的热点,加大网站建设力度,使我们从isp(网络提供高)向icp(内容提供高)完成了过度,为长远发展和迅速做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务实高效,埋头苦干 数据网在效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务实高效,埋头苦干的精神。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以一种踏实的工作作风面对工作面对用户,得到了各方南的肯定和认可。 建网初期数据部从无到有,面临了资金缺,人员少,技术难及交通工具和设备短缺的诸多困难,积极发挥了工作主动性,能动性,工作责任心,数据部人员也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勇于拼搏全心全意真诚为用户服务的精神和理念。以只有竞争对手三份之一的人员和相对落后的条件,经过2年多发展形成了迅速做大做强的局面,各方面指标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的好成绩,完善完成了数据平台及按入网的基本建设。在2003年7月萍乡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雷击灾害,我冲共损坏设备达70多台,中断信号用户进千户,但我部人员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抢修4天4夜缍全线恢复,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用户的一至好评。数据部人员都较年青,许多同志正在恋爱期间,但我们能先事业为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五、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通过长达3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萍乡分公司数据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布网用户数达7000户,累计开通在网用户3700余户,集团用户及专线用户高峰时达60户,累计建设数据节点400多个,新增光节点150多个,开通小区380多个,城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入网开通率达70万元,圆满的超额完成了省公司下达任务,各项指标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的好成绩。 在成绩面前,我们不骄不躁,埋头苦干,继续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了服务和工程技术水平,数据网络刚刚初具规模,成绩都已经过去,运营才刚刚开始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还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多头出击,争取更快更好的发展,建设一张安全、可靠高速稳定的数据网,才是我们唯一的方向。 六、服务为先,用户至上 我们始终认为作为企业和公众性服务行业,只有把用户的需求和自身的发拿作为第一要素,并把社会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以企业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和长足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都以服务为中心,在这几年和电信的坟土必争的抢夺市场和用户的竞争中,通过比服务、比内容、比价格比质量,我们逐步奠定和巩固了在市场的份额和地位,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及竞争优势。为方便用户做好,我们完善了整套数据网用户的业务办理流程,并做好了用户安装受理回访等一些窗口服务岗位,做到了统一着装规范服,首问责任制给用户一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轻轻松松的消费过程,真正做到用户满意。网站也是即时更新力求提供更新更快更好的内容给用户,使用户真正实现上好网、用好网。 总之数据部这支年轻的队伍,会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了一如即往的用我们的青春、汗水和我们的朝气及对事业的热爱,把工作做得更好,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为广电事业的腾飞贡献出我们年轻的力量。 数据部张颖 【数据库学习材料】推荐阅读: oracle数据库学习心得10-17 数据库课程的学习心得01-25 罗斯文ACCESS数据库学习心得06-16 数据部先进材料汇报12-01 python学习数据结构实例代码11-11 如何打开老版本数据库数据库教程12-28 谈谈数据从sql server数据库导入mysql数据库的体验07-07 快速转移数据的方法数据库教程07-10 如何获得当前数据库的SCN值数据库教程07-05 数据库考核12-0112.数据库学习材料 篇十二
13.数据部先进材料汇报 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