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24-08-28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11篇)

1.“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一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

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台阶,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护理岗位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护理保障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保证,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一)依法执业,护士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二)到2016年底,医院病区床护比,≥1:0.8,各专科护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厅要求,全院一线护士占总护士数86%。同时做好三甲医院复审的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

(三)医院实现护理管理体制,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从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动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

(四)重点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专家来医院讲课、选派护理骨干去省内外进修学习。加大护士在职培训,到2020底,全院护士本科学历达70%。培养或引进研究生 4名。

(五)2018年前,医院护理保障条件解决到位,护理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广泛应用。

(六)2020年前,立项省级或国家级护理科研项目 3项,每年完成2项省级以上新技术、新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继续壮大护理队伍。实施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通过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与临床实践,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其胜任角色,关于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实施“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通过对2年内新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短期强化培训,加以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现场带教,使低年资护士掌握以临床操作技能和护患沟通为重点的基本业务能力,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角色独立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通过对在职在岗护士进行护理专科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具备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专科对症处理的能力,真正会解决病人的问题,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

(三)严格限制非护理岗位护士的使用,确保一线护士数量达标;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结合专科特点实行弹性排班,及时满足病人需要,确保护理安全;改造和细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标准、职责、规范等贯穿融汇到流程中去,加强细节管理,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操作性;立足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改革质控、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形式、频次,为临床一线护士减负,把护士还给病人。

(四)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逐步实行护理垂直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各块矛盾。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护理部要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积极参与、主导有关护士的重大决策,认真履行人事、分配、考核等管理职能,真正做到权责统一,成为全院护理工作顺畅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护理管理人员在勇于承担责任,要善于学习积累,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探索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护理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待遇与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等综合纯净挂钩。完善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纯净考核制度,合理确定护士待遇水平,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五)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工作。结合我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组织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弹性排班、质控方法等专项业务的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促进全市临床护理学科建设。

(六)以法律法规为支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保障护士的合法权利。一是切实把好护士执业准入关,确保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二是探索建立护士不良执业记录,依法加强护士执业各环节的监管;三是通过评审、巡查等行政抓手,切实保障护士权利和待遇。

(七)全面深化护理改革。一是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构 建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保障体系,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做好药品运送、物资保障、维修、送检、膳食、安全等保障工作,推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根据病人需求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配置新型的护理用品、用具和设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三是加快护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护理管理软件系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八)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探索护理产业发展。加快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业发展,逐步扩大护理服务领域,促进护理事业繁荣发展。一是在单一临床护理的基础上,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探索护理服务外延,增加护理服务项目,拓展护理服务空间,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的大众化服务的新格局;从医院到社区诊所、从医疗到预防、从急救到康复的护理全产业链,不断适应经济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2.“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二

一、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立高校档案工作新格局

1.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坚持不断完善学校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学校各归档部门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学校档案事业协调发展[1]9。同时鼓励各归档部门建立资料室,收集保管本部门重要资料并提供利用,积极创建基层档案管理新模式。

2. 扎实推进高校档案馆(室)建设。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扎实推进档案馆(室)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要按照建设面积达标和满足档案发展需要的档案库为目标,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把档案馆(室)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的档案保管基地和档案利用中心。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把“存量档案电子化、增量档案数字化”作为工作重点[2]5,确保档案部门实现对电子文件形成、归档、整理和维护的全程监督指导。

二、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力度,建立覆盖全校的档案资源体系

1. 完善高校档案归档制度。

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依法治档水平,完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细化档案收集整理工作规范,及时修订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保证各类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到学校各部门档案应归尽归、应收尽收。

2. 加大高校档案收集整理力度。

加大对学校重点工作、重要活动、重大项目及新专业、新机构等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电子照片、音视频档案的收集整理力度。加强学校各时期形成的有参考凭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校史档案的征集活动,特别是对名人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等多媒体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不断丰富校史馆藏。同时,要丰富档案征集渠道,协调各方利益,鼓励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向学校捐赠档案。

三、拓展档案服务利用手段,建立方便查阅的档案利用体系

1. 创新高校服务形式。

紧紧围绕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的需要,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开拓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服务方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及档案服务信息,并强调用户与档案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优化用户体验。建立档案专业实践基地,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实践基地规范化、常态化。此外,要整合档案资源,合理规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70,适时以展览等多种形式定期向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档案信息的深度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编辑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整合编研成果的传播形式,努力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效率[4],更好为学校决策科学化提供参考服务。

2. 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

将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以服务为宗旨,完善档案信息化制度,探索归档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馆(室)藏全部公开文件的全文检索和利用,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利用网络化和档案管理系统化,加快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方便利用为目标的,拥有一个网站两个平台三个系统的“123”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1)深化门户网站应用。健全档案门户网站管理机制,深入开发网站功能,建立依托门户网站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查询利用系统,打造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全校共享。(2)构建新媒体工作体系。重点建设微博与微信两个平台,及时发布档案工作的各类信息,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络沟通,将新媒体打造成档案信息的“扩音器”,档案工作的“服务站”。(3)完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移交和登记备份工作,全面推进馆(室)藏核心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把学校急需、社会公众急需的档案优先数字化,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全面实现重要历史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增量档案纸质电子一体化归档,逐步实现档案的全文信息查询,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积极推进全校各部门档案资源共建共享[5]9。声像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接收和数字化等方式丰富声像档案库藏,尤其加强对反映学校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点项目形成的电子照片及音视频档案的收集归档力度,为建成学校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奠定良好基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基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日常业务流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以保障人事档案存储安全为前提,以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基础,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为最终目标,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为高校干部人事决策和宏观用人等提供有力信息依据。

四、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体系

1. 改善高校保管保密条件。

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完善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和档案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6]6,保证危害发生时,档案资源得到优先抢救和妥善处理,有效降低损失,保护档案价值。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灾标准,采用先进的安全保密技术、设备和材料,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确保档案安全保密[7]30。

2.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严防失泄密,推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8]8,充分考虑电子资源保存及利用受限条件,确保电子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长期保存。

五、加大档案工作保障力度,推动高校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

1. 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通过档案宣传栏、校园网、校报、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简刊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档案工作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新成绩,档案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影响力的档案宣传精品力作,为档案工作提供强大舆论支持[9]32。同时,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不断放大档案展览、国际档案日等活动的品牌效应,提升档案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2.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专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交流,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切实增强学校专职档案人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档案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定期对全校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兼职档案员业务水平。同时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将档案工作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归档部门和兼职档案员的职责,通过明确责任、科学考核,合理有据的调动全校档案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全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0]94。

“十三五”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准确预测档案事业的宏观形势和发展前景,及时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切实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我国高校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摘要:本文依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高校档案工作特点和需求,从五个方面提出我国高校档案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对新时期的高校档案工作起到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杨冬权.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建设档案强国的纲领性指导文献---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体会[J].中国档案,2014(05).

[2]吕和顺.信息化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2014年研讨会上的报告[J].北京档案,2015(1).

[3]杨月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月刊,2014(1).

[4]许镇雄.利用学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吴加琪.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浙江档案,2014(12).

[6]吕和顺.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J].北京档案,2014(3).

[7]傅荣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5(1).

[8]郭世兵.昭通市委市政府部署新形势下档案工作[J].云南档案,2014(10).

[9]成佳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展览工作浅议[J].北京档案,2015(3).

3.“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三

一、中央和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为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总依循

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发展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认为,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组合很有新意,有很深的思维,这就是今后城市管理工作的总指导思想,也是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方向。“五大发展理念”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未来指向性——创新是活力、协调是和谐、绿色是品质、开放是格局、共享是目标。

根据中央的“六个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并结合北京实际,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六个要求:落实首都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重点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两大领域进行了部署。为北京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二、“十三五”时期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会趋向更加理性

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根本上要体现城市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这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过去30多年,大拆大建、随意毁坏城市肌理和文物古迹的现象很严重,千城一面、千街雷同、千景相似,假古庙、古街、古景林立,一张住宅或园景图纸稍做调整就可以“吃遍”南北东西。规划多变,定规修规皆听命于一时的权力,等等。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全国城市工作会在事隔37年以后再次召开,说明了城市问题的急迫性,体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新决策条件已经具备。

“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和管理应当会在下面几个方面会有作为:

一是会对我们以往的城市化得失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是新的城市化、城镇化在道路和方式上会有调整;三是对中国城市区域、功能和规模结构会提出新要求;四是在城市治理理念和方法上会有新探索。

三、北京“十三五”期间城市治理估计会趋于更严厉

北京已面临“城市病”的巨大挑战:人口蜂聚、交通拥堵、雾霾严重、环资超载。尤其是雾霾,今年以来已多次出现红色预警,最严重那天能见度不到100米,大白天像晚上;其次,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560万辆,按正常摇号管理,再过几年就会突破600万辆;另外,人口问题,现在说人口有2300万,实际人口估计不止,而且每年以几十万的数量在增加,如何控制?

种种情况表明,北京已经进入需要理性化、限制性发展时期,需要研究出台一些反向调节的城市政策。比如,交通单双号管理,今后是否常态化;是否会对外地车限在五环或六环外;是否在限点及居民集中的住宅区附近城铁站,修建大型免费停车场和增加接驳公交车。

四、北京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具体路向

首先,要合理化。作为首都,京畿重地,又是国际国内交往节点,北京城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极为敏感,需要考量因素多,面临压力和困难比一般城市要大。“合理化”,就是割和留、堵和疏的合理取舍。

其次,要精细化。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精细化管理有较大进步。但总体上,北京在治理上还是以行政性、外科手术式见长,不管是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出租房屋、市场搬迁、结合部改造等等,莫不如此。前段时间从新闻上看到北京配摩托巡警,可以灵活即时处理路面交通和治安问题,这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小体现。精细化,就是具体措施要精准和有效。

再次,要人性化。市民对个人权利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反映在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新要求。好的治理并不只是把城市管住管死,而是活而不乱、动而有序。

此外,要绿色化。市政设施、垃圾污水处理、煤烟尾气、电磁光源、有毒物资、建筑和立面选材、公园绿地、河道水面、烟花爆竹管理不一而足。

4.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篇四

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是高等教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全面 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科学编制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为“十三五”规划),对于我校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编制好我校“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

围绕我校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发展格局,立足于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规律,坚持依法治校,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着力改革创新,突出解决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学校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既表现在思路、方法和目标上创新,又体现在政策、项目和措施上落实,使规划成为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与要求

(一)科学定位,明确目标原则

在充分 总结“十二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下,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特色和主要成绩,发现困难,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三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考核性。

(二)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原则

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要根据发展目标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原有改革方案,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形成有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

规划编制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和谐发展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中要树立节约意识,将财政和资源因素与各项规划相结合,规划内容要充分体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大学的思想。

(四)加强调研,注重衔接原则

各单位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要加强与国家中长期规划及XX省“十三五”规划相结合,与学校自身特色及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五)民主参与原则

科学决策规划编制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挂帅,组建好编制团队。要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广泛凝聚学校专家、青年教师、管理干部、学生代表、校友等各方面的智慧和意见;要坚持顶层与基层相结合,通过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听取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通过制定规划,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局面。

三、规划体系

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体系由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学院(部)规划、专题规划四部分组成。1.学校总体规划:《XX工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由发展规划处牵头,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编制总体规划。

2.学校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建设规划共六项,其中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包括校园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后勤保障建设规划包括两型社会建设和财务保障规划。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编制专项发展规划。

3.学院(部)规划:各二级学院(部)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编制学院(部)“十三五”规划。

4.专题规划:学校其它单位可结合自身发展和管理需要,编制相应的“十三五”专题规划。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由分管校 领导及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在全校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规划时间跨度均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撰写格式、规划编制的任务分工见附件1-2。

四、组织机构

1.“十三五”规划编制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规划的制定与推动工作;定期听取规划起草工作小组的 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对规划制定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领导并推进各项任务的完成。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唐XX 成员:彭XX 唐XX

2、“十三五”规划工作小组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责任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部)分别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起草工作;广泛征集师生员工对规划起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进行论证;及时发现并向领导小组汇报起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专题的深入研究和资料提供。工作小组成员: 组 长:张XX 成 员:吕XX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负责处理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

3、专家咨询组

专家咨询组由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根据规划制订工作需要,还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与指导,负责规划的全面论证。

五、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前期工作阶段(2015年4月~5月)

1.确定XX工业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做好XX工业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2.成立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加强领导,分工负责; 3.召开动员会,指导和布置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的编制;

4.针对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核心问题,由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于2015年6月底提供专题研究 报告;

5.完成前期考察、调研和 材料收集工作,形成规划基本思路框架草案。

(二)文本起草阶段(2015年6月~7月)

1.在对“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7月30日前形成“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的文本初稿;

2.在专项规划基础上,于7月30日前形成学校总体规划文本草案;

3.各专项规划7月10日前将加盖部门公章与电子文档一起报送发展规划处。

(三)论证咨询阶段(2015年8月~9月)

1.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外广泛征求意见,适时召开相关专家咨询会,分别审议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2.根据论证和咨询意见,对“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文本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规划文本完成稿;

3.学院(部)规划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四)审定发布与落实方案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于2015年12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根据代表大会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最后提交党委会审定批准实施;

2.学院(部)规划经院(部)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3.印发《XX工业大学“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 4.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和专项规划及学院(部)规划落实方案。

附件:1.规划的格式与要求

5.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篇五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设想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改革和有关商务经济发展的精神,紧扣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拓展外经、外贸和消费三大领域,依托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宜昌特大城市建设和枝江中等城市建设四大新增长点,全面推进全市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期末的2020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年均增长12%;利用外资总额7461万美元,年均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年均增长13%;限上企业年新增15家以上,总数达到281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接近50%的水平。

(三)重点工作

1.抓好商贸项目建设工作。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和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战略,大力招引商贸项目,建设商贸物流大市,到“十三五”期末总投资600亿元的14个重大商贸项目争取全面开工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定位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立足枝江,服务荆荆宜,辐射鄂西和渝蓉,建成集现代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区域性市场中心。

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一核,两心,七节点”的`大商贸流通体系:“一核”即一个核心商业圈,以民主大道为主轴,向两厢拓展,打造充满现代活力和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核心商业聚集圈;“两心”即在城西新区和城北新区建设中形成城西商务金融中心和城北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七节点”即安福寺、白洋、顾店、百里洲、七星台、问安、仙女七个镇建设“一镇一品”的特色商贸物流节点,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建设一个中心商务区,即城西新区中心商务区(CBD)。在城西新区规划建设中,集中规划引进金融、商业、贸易、信息等服务机构,完善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形成枝江中心商务区。

二是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即礼化路商业综合体和民主大道滨江商业综合体。利用礼化路原枝江宾馆及周边区域,民主大道江边东西两厢老城区,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每个占地在100亩以上,体量在10万O以上,集超市、百货、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民主大道核心商圈的重要支撑。

三是建设三条特色街,即董市老街明清文化街、马店水库生态风情街、团结路IT数码街。利用董市老街及周边区域,修复明清古建筑,形成以明清文化、餐饮、旅游纪念品、影像、书画等为特色的明清文化街。依托马店水库,在水库周边生态圈内,开发以农家乐、绿色采摘、特色餐饮等为主题,集观光、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风情街。以团结路卫生巷至公园桥头街段为主体,设置IT数码产品大型专业店和专卖店,适当布局婚纱摄影、中西简餐、咖啡茶座等,形成现代氛围浓厚的IT数码街。

6.“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六

昭通市“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规划

一、“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十二五”期间,昭通市教育科研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省教科院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11246”的教育工作思路和“12345”的教科研工作思路,注重统筹,求真务实,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抓教研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教研机构建设。全市12个教研机构,编制数从181增加到281名。昭通市教育局教材教学研究室更名为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争取编制19名,总编制增加到35名,科级领导职数由原来的3名增加为4名(正科级1名、副科级3名),建立了中学研究室、小学幼儿研究室、综合办、学会秘书处、《昭通教育》编辑部、教育发展研究室、课程办等办公室,明确了各自职责,并从全市优秀教师中公开招 1 考选聘了13名学科教研员。昭阳区教研中心从教师中选招了16位教研员。11个县区教研机构申报复评为云南省二级县级教研机构,有两个县区教研机构正在申请云南省一级县级教研机构市级复评。二是多途径培训教研员。立足自身岗位强化自身学习,争取外出培训学习,组织业务培训学习,教研员量化标准引领学习等途径培训教研员,提高其素养。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出台《昭通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开展常规工作检查指导;二是借助高效课堂、学校内涵发展、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项目、常规检查等方式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开展专题讲座、入校指导和听评课等活动;三是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管理,组织了昭通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考核总结交流工作,通过省教育厅考核,我市16个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获得好评。

(三)抓课堂教学改革。一是高效课堂研究。我市借助云南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和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契机,借鉴省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把握、教学流程、作业设置、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课外实践等方面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专家入校指导、同课异构、外出访学等形式,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并申报为省级课题,出版专著《高效课堂探索》,被省课题规划办评为良好课题。二是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每两年组织一轮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科课堂教 2 学竞赛活动;与市工会联合组织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女教师和高中语文、数学教师岗位技能比赛活动,以赛促教。三是开展中小学高效课堂成果评比活动,评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53篇。

(四)抓师资队伍培训。一是组织校长、教师到上海、湖北、重庆、山东等课改先进学校开展访学培训学习。二是认真组织各学科新教材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省级竞赛活动。四是开展学会活动,分别组织了中学语文、英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特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年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五)抓实普通高中备考。一是深入研究我省新高考模式,每年及时下发了《昭通市高考备考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二是组织高三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备考研讨会,了解考试信息,深刻领会考纲的精神,把握考试方向。三是组织全市高三学生参加云南省两次高三复习统一检测工作,并组织我市省一级高完中教师命题对全市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总复习检测,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通过全面分析,查缺补漏,提出切实的改进意见,有针对性指导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

(六)抓义务教育教学监测。一是研究制定《昭通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案》,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科学修订《昭通 3 市初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加强指导全市初中学校备考管理,指导教师科学备考,提高课堂教学和备考的效益,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网络阅卷工作,完成质量分析。三是做好每年初中非毕业班质量监测工作,完成命题制卷、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工作。四是完成各全市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监测的组织、命题、审题等工作。

(七)抓教学教研评价。一是抓二级高完中和初级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合我市实际,逐年修订评价方案,为我市高初中学校科学办学起到了导向作用。二是抓各县区及市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考评,表彰奖励教学教研先进单位及工作者。三是制定《昭通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研组建设指标体系》和《昭通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和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以此推动教研组的建设。

(八)抓课题研究。一是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昭通市“十二五”教学教研课题指南》《昭通市教学教研课题管理办法》和《教学教研工作奖励办法》。二是抓好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结题工作,共收到课题150个,确定1项重点课题、立项课题56个、一般课题92个,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已结题52个,5个立项课题未按时完成被撤项。三是抓好国家、省级课题申报工作。全市共完成47个国家级、39个省级课题申报工作,获国家级重点课题7个,省级立项课题20个;四是完成省教科院主持 4 的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发展研究”子课题,并完成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

(九)抓教学辅学用书规范。“十二五”期间,我市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等有关教学、辅学用书管理的文件精神,每年下发相关文件,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辅学用书管理,不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材选用工作管理有关政策的要求,做好中小学教材选用和教辅推荐工作,加强教学用书发行和管理工作,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教材版本的选定工作,加强和规范我市的教学、辅学用书管理。

(十)抓教学平台建设。一是按期完成《昭通教育》编辑发行工作,《昭通教育》多次评为全国内刊一等奖。二是做好网络交流平台,发行《教研信息》累计65期,供全市教师学习参考。三是建立QQ群、微信群等联系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

“十二五”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教研工作目标任务,降低重心、转变作风,市县联动,追求实效,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但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教研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平衡,教学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待加强;二是教研员年龄普遍老化,深入研究本专业业务力度不够,成果不突出,在教师中无威信;三是县级教学教研队伍编制占用现象突出,教研员数量普遍不足,工作应付现象明显,效益不高;四是小学 5 课程存在教师包班现象,学科教师不专职,部分学科未采取教师转岗培训而开齐开足,影响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五是部分县区对教学质量监测管理不够,综合考评不够认真,数据上报审查不够,有弄虚作假现象。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教研工作规划、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进一步落实教研工作制度,力求常规工作有新突破,教研工作有新进展,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市课程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成绩。

二、“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总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昭通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精神,实施“教育兴昭”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唱响“专业、服务、有效、质量”的工作主旋律,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充分发挥市教科所及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紧紧围绕狠抓常规管理和提高教研水平两大主题,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和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发展理念

1.以人为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构建昭通教研和谐的人文环境,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职工间的精诚团结、协作互助,充分调动教研员投身教改、服务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创造潜质和创新精神,形成强有力的促进昭通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的研训力量和专业支撑,在服务教学、研究教学和发展教学中实现教研价值。

2.整合优化。充分发挥市教科所“上引下联”的优势,根据教科所自身发展和基层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内部挖潜,外部求援,在挖掘教科所内部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拓展视野,整合外部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市内外资源整体优化和提升效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昭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

3.创新机制。针对新时期教育科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特点,结合昭通教育发展的实际以及教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研究影响教育科研发展全局的机制性问题,不断发展创新教育科研工作模式、策略和机制,突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瓶颈,实现昭通教育科研整体发展的新跨越。

4.科学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7 以现代教育思想前瞻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实效性来引领发展,通过加强教育科研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和信息技术集散高地建设,夯实教育科研科学发展的基础,提升昭通教育科研科学发展的水平。

(三)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科学实施和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做好两项服务。深入课堂,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为规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深入学校,把握学校教学发展的实际,为科学、高效的教育决策服务。

3.提高三个水平。宏观指引和微观指导相结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过程监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提高常规管理落实水平;促进教研员成专业发展和增强教育科研实效相结合,提高教育科研引领水平。

4.力抓四个重点。以课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用常规落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以倡导终身学习优化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以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严谨的调研考试检测质量,用科学的《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引领方向,确保我市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高效发展;以“四优”评比等传统形式释放教育科研能量,用网络教研开辟新的战场,增强教育 8 发展的教育科研含量。

5.打造五个品牌。巩固提升我市高考一级高完中重本录取水平,提升高考二级高完中本科录取水平,逐步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高考备考有实效;提升体现课改精神,支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有亮点;扎根学校,主持课题,示范学科,提炼经验,教育科研指导有新招;教育博客常更新,学科QQ、微信群常联通,教研论坛常引领,网上教育科研有影响;制度管理,绩效说话,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评估,常规管理有效果。

(四)主要目标

1.科教兴市,教研兴教。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要求为导向,全面落实《昭通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全面课程、地方特色”、“魅力课堂、有效教学”的总体思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指导服务质效,进一步探索减负增效策略,稳步促进昭通教育发展,赶超发达州市。

2.弯道超越,内涵发展。以优化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标,创新研训模式,在大力推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端正教师学习先进经验的态度,激发教师和学术对话 9 的勇气,努力发挥本地成功经验的辐射、示范作用,增强教育发展的教育科研含量,努力扩大昭通教育科研的影响。

3.弱势补强,均衡提高。积极开展农村教师提高工程研究,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索新路和提供有效经验,增强昭通教育发展过程中农村教育发展的话语权。

4.教育大计,育人为本。始终关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动态和现实状态,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充分开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良传统资源,凝练德育特色课程主题,丰富地方课程资源。

5.科学发展,网络支撑。探索并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模式,提高其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围绕昭通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建设,拓展教育视野,瞄准教育均衡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现代技术支持。

三、“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教研网络建设,确保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1.完善全市教学教研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市教科所、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或教研中心)、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学校学 10 科教研组建设,完善协调一致、功能互补、职责分明的教学教研管理网络。同时加强教学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骨干培育,打造一支推进教学教研的领头羊队伍,确保各级各类教研项目的实施和高效。

2.加强“互联网+教学教研”网络建设。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教研,通过学科QQ群、微信群、教研沙龙、教研论坛、教研博客、学科资源库等随时联通学校、联通教师、联通教学,努力实现教学、研究的信息化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继续发挥“名师讲座”“专家论坛”“送教下乡”“进城挂职”等教研形式的作用,针对部分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组织区域优秀教师、教研员根据学校、学生及学科的特点,研究教师的呈现表达和学生的接受性,提高思维指导的实效。

4.加强学科教学网建设。各学科要依据已有的网络资源,建立与完善学科教研网络,完善区域共享资源库,促进区域教研资源联动效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发挥“联片教研”、“联校教研”和“同城教研联盟”的作用,深入研究校际、乡(镇)际、同城级的联动教研,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共振课程教学实践思维,推进区域学科的均衡发展。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1.注重德育特色课程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1 开展“立德树人”研究,切实把德育特色课程建设作为新一轮德育研究的重要项目,结合国家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顺应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要求和发展趋势,凝练德育特色课程主题,以一定的逻辑架构和内在要求,丰富课程的资源,形成具有一定引领和辐射能力的昭通德育系列化特色课程。同时,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把握学科的德育尺度,研究课程教学的内容与表达,在常态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2.提高课程执行力和指导力。全面落实教育部及云南省课程设置及比例,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课程教学研究,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书法、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开设研究,落实“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管理五环节,指导各中小学既要立足学科课程教学工作,又要担负起更为艰巨的管理任务,还要借助各类调研、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避免学科教师包班现象,提升我市课程执行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3.紧抓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昭通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坚持常规的常态化检查,帮助学校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促进学校的课程教学常态规范、有效管理;注重学段视导,坚持以“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的形式加强调研,提高对学校指导的有效性。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12 反思等一整套教学工作流程的检查评价与反馈,帮助学校有效提高学科教研组教研质量,优化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

4.推进教研方式转变。深入落实《昭通市中小学校本研究实施意见》,继续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深入开展全面参与互动式研究,有序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能力。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广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倡导“全面课程加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建设,推行“一校一品”工程,积极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校本特点的学校课程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组织管理,完善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通过“教师课程教学工作状态”“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等研究督促学校落实课改理念,加强对学生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一是推进“互联网+教学教研”,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规范和优化评价流程,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鉴定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指导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指导、诊断、激励和督促作用,实现评价对教育发展的增值功能。二是严格根据《昭通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评价的监测,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按 13 照学生主要学业成就发展水平阶段性评价抽测安排,组织考试及其命题研究,增强考试改革的实效性,严格考试的组织形式和频率,增强考试的规范性。同时,以科学的《学科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细致分析考试结果,研究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并以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改善和优化质量监控方式,优化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

6.深化教学教研综合评价。坚持市级对初中、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县级对小学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坚持市级对县级教研机构、市直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评价,县级教研机构对县镇中学、中心校及县区直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评价。

(三)创新培训机制,促进教研员和教师专业发展 1.启动“所(室)本培训”,打造优秀教研团队。通过市、县区教研部门内部老教研员的“专家讲座”、新老教研员的“拜师结对”和新教研员的“成长述职”等途径大力开展“室本培训”,分享和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努力提升教研员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力、有效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命题及考试评价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确保教研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引领者。

2.开展校本培训。要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各类教师专业标准,从教师职业道德主题活动、新教师系统培训、弱势教师重点帮扶、名师团队打造、项目菜单培训(如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如何确定 14 教学目标、如何命题等)、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师德、师智、师能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

3.打造“优秀教研组”。通过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和课题引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外控刺激发展转化为内需自主发展,教师的教学生态由个体零散转化为集体协作,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途径,开展“能力为本,实践为主、需求为重”的教师个性化专业培养工作,发挥不同层次教师的表率作用,促进各级各类教师都能取得进步,把教研组锻造成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有效载体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4.建设“名师工作室”,用优秀的师资保证教育的优质。成立以“本土教育家”、特级教师、学科名师、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市、县区学科“名师工作室”和学科中心教研组,以此凝聚队伍,攻坚难题,提炼经验,引领发展,扩大影响,推动各学科教研工作在各地各校的实效开展。

(四)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教研的科技含量。

1.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审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师德建设、绩效管理、学生德育、资源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等,转化为重点攻关和突破的研究课题,15 通过收集分析研究情报资料,推进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探索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的原创性课改教改研究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省、市课题,并积极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宏观思考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2.重视教学教研成果的推广交流。加强教学教研的调查和指导,认真评审表彰“十二五”优秀教学教研成果,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基层学校的成功经验,并通过研讨和提升,帮助和引导学校提炼和概括特色经验和工作亮点,形成基于实践探索的原生态的较为系统的校本教研经验。通过召开教学教研现场研讨和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发挥其辐射和推广的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县区教育局及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教研工作的领导,选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教学教研岗位,努力打造团结奋进、迎难而上、锐意改革、争创一流的队伍,优化学风和作风,确保各项政令畅通,为教学教研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制度。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针对教研部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人文关爱、教研特点的制度建设,着重引导全体教研员提高对各项制度 16 的理解力、认同感和执行力,切实发挥各项制度对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引领、规范和促进作用,从而真正使制度文本转化为全体教师自觉遵从的制度文化,为教研部门的制度管理、绩效考核注入活力和动力。

(三)加大投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研改革的持续深化,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关心,不断加大对教研部门的投入力度,改进教研部门工作条件,确保教学教研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努力开源节流,多方筹措经费,以满足教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四)深化改革。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坚持因岗设人,人尽其才的基本原则,招聘优秀教师补充所缺教研员岗位,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负责制,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全面考量教研员工作业绩,坚持兼顾公平、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附件:昭通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附件:

昭通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研为追求,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途径,以贯彻落实《昭通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教育决策、为基层工作实践、为繁荣教育科研服务。

二、基本目标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为昭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为昭通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造就一批研究型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造就一批以校本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型特色学校,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形成一支教育科学研究的决策咨询队伍,繁荣教育科学,推动昭通教育发展。

三、课题分类

本课题分类以研究内容为主进行分类,在每一个大类中,有若干个细目。这个分类仅供申报课题时参考,申报人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这个分类,确定恰当的研究课题。

(一)教育理论研究

1、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

2、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

3、教育核心价值研究

4、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

5、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

6、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

(二)基础教育研究

1、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

2、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3、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

4、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

5、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6、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

7、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

8、少教多学模式研究

9、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

10、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11、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

12、农村小班化教学研究

13、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

14、理科实验教学研究

15、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1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7、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行动研究

18、高考改革后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 ……

(三)职业教育研究

1、区域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2、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3、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调整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

4、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示范作用研究

5、以能力为本位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研究

6、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的衔接研究

7、学生技能学习特点与培养策略研究

8、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研究

9、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0、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

11、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研究

12、职业培训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3、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案例研究

14、终身教育视野下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5、职业院校管理现代化研究

16、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

(四)幼儿教育研究

1、学前保教结合研究

2、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3、幼儿游戏教学研究

4、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

5、幼儿亲子教育研究

6、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7、托幼一体化研究

8、幼小衔接研究 ……

(五)德育研究

1、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

2、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3、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4、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

5、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

6、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7、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

8、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

9、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

10、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11、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

12、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

13、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

14、教书育人楷模研究

15、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 ……

(六)教育心理研究

1、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

2、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3、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

4、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

5、学生焦虑、厌学的心理疏导研究

6、学生压力管理研究

7、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研究

8、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

9、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

10、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 ……

(七)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1、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

2、体育学力及其评价研究

3、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

4、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效模式研究

5、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

6、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

7、学校趣味体育研究

8、学校运动队和运动会竞赛制度改革研究

9、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

10、学校卫生教育标准研究

11、学校营养配餐研究

12、学生作息时间研究

13、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14、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

15、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

16、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

17、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

18、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19、艺术特色学校研究 20、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

21、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

22、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

23、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 ……

(八)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研究

1、班主任队伍现状调查研究

2、新时期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内涵和策略研究

3、优秀班主任个案研究

4、新形势下少先队、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5、少先队、共青团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研究

6、中学“团队一体”化的研究

7、在少先队、共青团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

(九)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2、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3、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

4、学科带头人成长规律研究

5、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6、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个案跟踪研究

7、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8、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十)农村教育研究

1、农村教师队伍基本素养的提高策略研究

2、贫困山区高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与争议研究

3、农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4、偏远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整合和构建节约型教育研究

5、农村学校学生“自主发展”的培养策略策略

6、农村学校控制学生流失率的策略研究

7、提升贫困山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8、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研究

9、高寒山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0、农村初中生数学课堂参与状态调查与策略研究

11、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思想引领的紧迫感和重要性研究 ……

(十一)学科教研员和学校教科室提供的教科研课题

本课题指南另外设置了从学科教研员和学校征集来的部分课题,内容相对具体,问题针对性强,具有地方特色。仅供大家参考或选择。另外,我们还欢迎申报从一线教学实践中诞生的小课题。高中语文

1、高中生作文水平提升策略的研究

2、高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3、高中生背诵积累对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研究

4、高中生畏惧作文的成因及改变的对策研究

5、学生学语文中读、背、写三者关系及意义的研究

6、语文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7、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促进研究

8、语文能力对于立足社会的作用研究

9、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关系的研究

10、高中选修课与读本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初中语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2、初中作文整体改革研究

3、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4、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5、中学生语文高效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6、课堂教学中与文本对话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7、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研究

8、有效作文训练、批改研究

9、口语交际训练研究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实施途径研究

11、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研究

12、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

13、课前演讲训练研究

……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1、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的研究

2、小学生识字方法的研究

3、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研究 ……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研究:

1、小学写字教学现状的审视与策略研究

2、在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策略研究

3、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研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1、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

2、小学生朗读指导研究

3、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4、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的研究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1、从写话入手,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小学生习作内容研究

3、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2、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行动研究

3、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研究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

2、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1、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2、小学语文课学生提问的课例研究

3、各年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

小学语文评价对策研究:

1、小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

2、小语考试命题改革研究

3、小语课堂学习评价研究

4、小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高初中数学

1、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2、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

4、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5、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途径研究

6、数学“分层导学”的研究与实践

7、优秀数学教师教学艺术的案例研究

8、中学数学习题变式的研究

9、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作业分层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11、有效中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研究

12、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研究

13、初中几何语言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系研究

14、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研究

……

小学数学

1、有机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4、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

5、改革考试制度与全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6、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教学研究

7、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研究

8、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

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与导向性评价研究

10、有效开展生生互动活动的研究

11、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后反思的研究

14、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15、以课例为指导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16、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与探索

17、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 高初中英语

1、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2、任务型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研究

3、英语教学的自学活动研究

4、英语主题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

5、有效语法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6、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7、英语作业类型与作业批改的研究

8、中学英语“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

9、促进“学困生”英语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10、中学英语以“读”为载体,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11、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12、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策略研究

13、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

…… 小学英语

1、起始年级英语单词拼写、拼读、记忆的研究

2、小学英语高段阅读教学与作文辅导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作业布置形式研究

4、小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研究

5、活动致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6、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7、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语法知识的渗透研究

8、小学英语“互动学习”模式研究

9、在课堂中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研究

10、提高小学各年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研究

11、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研究

1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13、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 高初中物理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指导高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研究

3、物理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途径探索

4、物理新课程中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研究

5、初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6、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7、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练习设计研究

8、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

10、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11、提高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研究 …… 高初中化学

1、运用多媒体辅助分子空间结构教学的研究

2、在化学实验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3、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研究

4、在初中化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

5、化学课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的研究

6、在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教育研究

7、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方向归类演变的研究

8、初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9、化学用语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0、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

1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导入的研究

12、初中化学预习学案的设计研究 …… 高初中生物

1、基于网络环境下生物学科自主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

2、高中生物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应用

3、中学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研究

4、中学生物学科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5、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探究与实验

6、加强生物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关于高中生物奥赛辅导有效途径的研究

8、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9、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10、新课标下生物课堂学生活动与掌握知识的关系研究

11、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 …… 高初中政治

1、思想品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2、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的途径与形式

3、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研究

5、政治课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6、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7、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研究

8、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9、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

10、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教学推进策略研究 …… 高初中历史

1、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和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研究

2、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3、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记忆方法指导的研究

4、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

5、在历史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研究

6、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7、整合历史教材构建高效课堂

8、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

9、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 高初中地理

1、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研究

2、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

3、地理课堂练习题的选择和使用研究

4、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5、地理学科教学中充分使用新课标教材研究

6、地理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

7、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的应用

8、地理教学图文结合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9、电教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策略研究 ……

综合、心理和信息技术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资源、信息、方法的整合应用研究

2、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4、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空间的可行性研究

5、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高组员合作能力的途径研究

6、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局限性与对策研究

7、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实施过程有机整合的研究

8、情景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9、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课程资源整合研究

11、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音乐、体育、美术

1、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研究

2、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4、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研究

5、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研究

6、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喊唱”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7、寓快乐教育于体育健康课的途径研究

8、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的途径研究

9、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渗透爱国教育的研究

10、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研究

11、提高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的研究

12、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小学传统体育游戏的编创与实践的研究

14、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

15、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16、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生活体验的研究

17、将民族音乐引入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8、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9、(回族、苗族、彝族等)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传承与研究 20、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7.“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七

一、抓好就业这一最根本的民生工作,实现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公平

一是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贯彻“双创”要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制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尤其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坚决落实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等政策,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是实施就业创业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年度十万个就业岗位推荐、万人创业等专项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十万人次技能培训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企业职工、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工作,提升求职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专业招聘会、人社一点通”的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就业创业导师团建设,实现就业服务的更加精准和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推荐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0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以上,扶持成功创业5万人以上。

二、抓好社保这一最基本的保障工作,实现社保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落实城镇医疗保险报销上不封顶制度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二是抓好扩面工作。推进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求应保尽保。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鼓励积极参保、持续参保。三是抓好征缴工作。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探索建立职工贷款补缴养老保险费机制,力求应收尽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渠道,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四是抓好经办工作。整合经办管理服务资源,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五险合一”工作,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和应用工作,初步建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覆盖城乡、具有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抓好人才这一最关键的支撑工作,实现人才资源更加保障有力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机制。深入推进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焦作英才588计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政策机制,优化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不断改善人才工作的软环境,增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二是抓好人才引进工作。推进实施千名人才进焦作专项行动计划,办好“海内外人才焦作行”等服务活动,发挥人才服务团的作用,实施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莅焦服务。三是抓好人才平台建设。加快市人才创新创业园、市技师学院新校区和市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等平台建设,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基地建设,发挥好河南矿业人才市场的作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改善焦作市人才工作的硬环境,做到“筑好巢、引好凤”。四是抓好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国有企业薪酬、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军转干部安置、职称评审、人事考试等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各类人才在焦作体面工作、舒心生活、放心创业。“十三五”期间,全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5000人以上,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抓好维权这一最核心的稳定工作,实现劳动关系更加规范和谐

一是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实施千家和谐企业创建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落实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民工公寓建设。二是抓好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健全劳动关系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三是抓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推进“网络化、网格化”建设,实现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健全违法行为快查快处机制,实现执法维权服务的高效化。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体系,实现执法维权工作的规范化。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组织体系,实现监察机构的标准化。深入落实农民工工资卡制度、企业欠薪“黑名单”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抓好信访事项处理工作。完善落实信访制度,妥善解决好信访事项,维护社会稳定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9%以上,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五、抓好服务这一最永恒的主题工作,实现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8.“十三五”规划三个问句 篇八

今年是“规划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亦是“十三五”筹划。

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必须成为新增长极,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加以充分谋划、有效布局,且如何增强规划在下一个五年中的可执行性,均是棘手问题。

总体上,“十三五”规划将面对三个问句:一是如何说清“走出去”的钱从哪儿来,国内需求和“走出去”资金如何平衡利用?二是能否一改之前对投资忌讳莫深的态度,科学理顺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

三个问句回答好了,下一个五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十三五”区别于“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国家对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态度、方式的改变。

早年,我国强调韬光养晦,经济活动与境外国家之间存有一层“防火墙”,即便提倡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始终与外界存在隔绝。期间,我国走过一段漫长的“引进来”岁月,并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开始尝试抵御“引进来”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思索“走出去”寻找新增长极这一新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抵御冲击,而是如何“走出去”影响世界,展现大国风范,扛起大国责任。

这其中,资金问题可谓主要难点——“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去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至今,我国在全球合作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许诺”出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安排。但事实上,我国境内大到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小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工程,都对资金充满了渴望。由此,“十三五”规划该如何平衡好资金的内外需求?

最热的答案,莫过于动用我国现有的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强化其多元化投资。

因此,注册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就由外汇储备、中投公司和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共同出资,其首期100亿美元资本金中,外储投入65亿美元,为最大出资方。同样,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中国出资部分也基本由外储“扛大旗”。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中投公司以外储注资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来分期注入的,而非凭空派生货币。

但现今各种战略性资金安排或很少依照上述规矩,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均有外汇储备直接注资。

毋庸置疑,“走出去”意在提升综合国力、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但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医疗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民生问题,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综合考量。

当下,建议多以财政资金为种子来引导民间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避免顾此失彼。

再看投资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多目标发展和“走出去”的夙愿,还需要提振决心和信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多目标发展进行很好的梳理,使其成为有效的奋斗方向,而非空谈。

这其中,核心目标还在于稳增长,尤其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指导意见,更应强调增长、强调供给。

近两年来,一部分人对投资一词避而不谈,“恐投症”蔓延,转而寄希望于以消费来提升内需,忽略了投资在中短期稳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缺乏投资,消费是无源之水,只能维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要增长,依赖于能否实现和促进必要的投资。

例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政府的组织和规划,也需要通过PPP等形式来加大民资参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生建设亦非常关键,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等方面,更多交由市场来选择,一改过去“政府决定赢家”的做法。

再例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亦需要进一步投资,且规模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初期,为降低工业化的实现成本,我国走过一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五小企业”的历程,上马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隔断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原本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了两者长期不配套的特殊国情。

这使得作为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难度骤升、“补课”成本攀高,大量民生投资亟待落实。

因而“十三五”规划中,既需要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还需要解决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里等关键问题。投多少,关乎宏观结构调整;谁来投,要捋顺政府与民间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轻重占比;投向哪,则是既要契合国家对外战略又要顾及民生工程的平衡艺术。

GDP增速的困惑

“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何确定也是难题之一。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对外表示,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的要求来看,如果2015年GDP增速能够实现7%,则“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56%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总值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多数估算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或在6.5%底线之上,但超过7%的概率不大。

9.“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篇九

为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十三五”期间本市高校校园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上海高校技术防范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上海高校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通过“十二五”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实现了“数字化、高清化、覆盖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预定目标,技防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技防系统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市教委发布《上海市高校校园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每年以若干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并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先后推进了实战平台建设、安全通道门专项整改、校园出入口管理系统建设、食堂安全技防建设、消防系统智能化管理建设、智能交通和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重点实验室防控系统建设等项目。各高校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制定本校技防建设工作发展计划,大力开展校园技防体系建设,在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红外报警、电子围栏、门禁、校园出入口控制等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目前,本市大部分高校的技防建设水平都已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的要求;部分高校在智能化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良好成效;部分高校在视频监控和其他报警系统的联动上有所突破;部分高校在突发事件处置联动指挥系统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通过五年技防建设,本市高校治安防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高校保卫工作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技防系统的实战效果大大增强,已成为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不可或

— 1 — 缺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上海高校技术防范工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日趋复杂,我们在看到“十二五”期间技防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得认识到目前存在的不足:一是高校间的发展仍不平衡,各高校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建设效果也层次不齐;二是各高校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效果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视频监控摄像机安装配置不够规范,视距、角度、光线等没有完全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三是本市高校技防系统的整体智能化程度和运用效率不高,智能化功能较单一,与学校实际需求未充分融合,视频监控与安防系统的联动性不足等;四是高校技防操作人员的操作应用水平普遍不高,与当前建成的系统硬件水平不匹配。

三、上海高校技术防范系统“十三五”发展总体战略

为更好地维护本市高校安全稳定,进一步增强高校安全防范水平、有效降低高校内各类案事件发生,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满意度,需要高校技防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一)指导思想

围绕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各项要求,继续坚持构建“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覆盖化、网络化”技防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加系统联防”的发展路径,转变观念、运用科技、积极创新,提高安全保卫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程度,以平安校园、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安防系统综合实战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

— 2 — 持续推进上海高校安防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符合上海特色、具有高校特点的、适应上海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和高校育人管理工作需求的高校安全技防体系。进一步加强技防系统基础建设,实现校园技防监控全覆盖,提高技防实战应用水平,加快“大安防、大数据、大集成、大应用、大联动、大平台”建设,做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处置系统化、运维专业化、资源一体化”,形成“全域覆盖、全面监控、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天可控、全程可溯”的高校公共安全监控体系(简称“六大六化六全”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本市高校技防管理、应用和服务水平。

四、上海高校技术防范系统“十三五”发展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技防系统基础建设水平

1.全面完成技防系统模数改造。进一步加强高校技防监控、周界、门禁、入侵报警等设施设备的覆盖率,重点部位、重要区域必须实现全覆盖,对进入校园的人员和车辆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全程可溯。

2.全面推进视频监控高清化。至2020年末,所有高校实现高清摄像机视频监控,不断完善高清系统架构,在采集、传输、存储、显示等环节加强系统融合,最大程度实现高清系统价值。推进4k技术在重点部位的应用。

3.全面推进校园出入口管理系统建设。至2019年末,完成校门出入口车辆、人员卡口系统建设及车辆识别系统建设;至2020年末,实现行政楼、重点实验室、财务室、保密室、机房、宿舍等校园重点部位全门禁管理,构建以门禁系统为主流的出入口管理新模式。积极采用推杆门等形式,加快安全通道门改造。

(二)全面提升技防系统智能应用水平

1.大力推进高校安全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积极研究和建设适应高校安全综合防控、校园大安全管理以和安防集成应用的管理平台,实现治安、交通、消防、风险隐患监测、突发事件处置、应急资源管理、日常业务处理等内容一体化、智能化融合式管理,着力在系统应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大力推进高校安防信息大数据应用。积极运用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完成各类安防工作信息建库、整合和使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挖掘,实现安全保卫业务快速、高效、准确的智能检索、分析、比对和关联,为高效开展安保业务、处置矛盾纠纷和案件侦破,提供更有力地支撑。

3.大力推进高校智慧安防系统建设。鼓励各高校安防系统智能式制造、个性化定制和多样性发展;提升技防系统大联动应用水平,促进视频监控与门禁、报警、火情、移动侦测等系统联动,技防系统与安保人员联动;充分挖掘电子地图功能建设,整合技防系统布点、安保力量分配、电子风险地图、移动路径监测、区域联动处置等实用功能;继续深入开展治安管理智能化、消防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化、重点实验室管理智能化等安防项目的建设与应用;积极探索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行为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应用。

(三)全面提升高校技防系统管理育人水平

1.着力加强安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升级技防监控中心的整体定位,构建以保卫部门为核心,整合其他职能部门及相关系统资源的,集事前预防预警、事中监控跟踪、事后调查举证于一体的,能承担组织、管理、决策、指挥、协调功能的全过程综合安防(应急)指挥中心,坚持落 — 4 — 实24小时值班制度,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

2.着力加强安防系统在校园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主动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在发展完善安防管理功能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和探索安防系统与校园综合管理及服务育人工作相结合,提升最大附加值,促进高校管理、服务育人工作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深入拓展安防系统在教学管理、科研建设、校园活动、师生服务、品德养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全面提升高校技防系统规范建设水平

1.切实提高技防系统规范建设标准。监控室屏幕数量和接入视频点位数要达到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前端设备安装规范,安装位置、距离、角度、光线等要符合相应标准;推进校园技防系统专用网络,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和安全性;视频监控数据存储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少于30天,重点要害部位不少于90天。

2.切实提高技防系统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控室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技防设备设施管理等制度,细化各类报警处置程序;推进技防系统设统一标志标识和流程式管理服务,落实软硬件升级更新和维护保养,完善台账记录,形成长效运作机制,确保技防系统发挥持续效用。

(五)全面提升高校技防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1.加快技防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制定管理人员培养计划,切实培养一批了解高校情况、熟悉技防专业知识的高校技防专业化管理队伍;以高校保卫研究会技防协作组为平台,切实加强技防建设研究与交流,提高高校技防建设顶层设计水平。

2.加快技防专业化操作员队伍建设。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技防操作员队伍,确保人员配备到位,技防主要管理人员应由学校在岗在编人员

— 5 — 组成,落实专技岗位待遇,技防操作人员全面做到持证上岗;开展定期职业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实现快速响应、安全操作、熟练运用,确保人机联动处置机制有效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校技防系统建设,成立校级技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应设在保卫部门;要加强技防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和统筹规划,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二)制度保障

完善各类技防建设管理制度及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技防建设评估体系,把技防建设和应用水平纳入安全文明校园、平安单位、平安示范单位的评估范围,促进技防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动技防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应用和推广,保障技防建设的规范发展。

(三)人员保障

根据各校实际,明确技防管理队伍岗位设置标准;建立多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素质高、人员相对稳定的技术和管理队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四)经费保障

要进一步加大技防建设的投入,保障技防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将技防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应用系统和资源开发的投入比重。市教委将继续安排资助资金,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和促进高校技防建设,加快技防建设步伐。

(五)技术保障

— 6 — 依靠上海市技防办、上海市安全防范技术协会等机构组织,切实做好技防技术保障工作。各高校要加强对技防建设设计、招标和施工的监管,选择资质高、信誉好、技术成熟、有高校建设经验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技防建设。保卫部门必须全程参与技防系统设计、招标、建设,明确使用需求和建设要求,防止出现“建用分离”现象和工程质量问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10.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 篇十

公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事关公安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是事关社会治安稳定的平安工程,是事关警务民生的警心工程,是打基础、利长远、管全局的大事。__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局基础设施现状和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以公安局派出所业务用房争取为主要方向,落实了建成了一批项目,保障了公安工作,增强了公安队伍战斗力和执法水平,对公安工作长远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十三五”期间我局项目实施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局共上报项目14个,下达投资计划项目4个,分别为六坝、三堡、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和扁都口毒品检查站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六坝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六坝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130平方米,总投资2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58万元,地方投资68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2.三堡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三堡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130平方米,总投资2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58万元,地方投资68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3.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820平方米,总投资16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14万元,地方投资50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4.扁都口毒品检查站项目

扁都口毒品检查站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200平方米,总投资34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44万元,地方投资104万元)。

由于该项目选址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河口自然保护站实验区内,__年9月17日,经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审核,原则同意__公安局扁都口毒品检查站建设项目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并将相关材料报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核批复。目前,由于疫情影响,相关审批工作滞后,尚未批复,待国家林草局批复下达后即可动工建设,力争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十三五”期间项目实施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是改善公安基层基础设施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局抢抓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十三五”规划,加大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局主要领导理清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从项目的编制、上报直到项目落地实施全程跟踪,并由分管领导专门负责,保证到了项目从上报到实施的连续性。

2.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抓好项目工作。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研究政策跑项目、吃透精神报项目、做好前期上项目、搞好协调抓项目等工作措施和方法,千方百计使更多的能够落地建设,并且建立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成立领导小组,常抓项目建设工作。

3.加强对项目的管理。项目工程虽然已下达了投资,但如何使投资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却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法人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等实行全过程负责,明确了项目法人的风险和责任,增强了对项目的管理。二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制。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进行了公开招投标,确保了公正、公平。三是严格执行监理制。在项目建设中,对工程建设实施了专业化监督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四是严格执行合同制。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等,在实行招投标后,均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在合同明确了工作范围、职责权限、质量和进度等,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项目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__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局三个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投入使用,扁都口毒品检查站虽在审批过程中环节较多,但也会在年内动开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主要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层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我局“十三五”期间实施的四个项目,均是基层所、站建设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投资均比以前有较大规模提升,建成后的三个派出所,无论是办公、办案还是民警生活条件方面都得到全方位优化。扁都口毒品检查站建成后,也将更好地发挥查堵防控、先期处置和检查登记等多项功能,守住甘青交界扁都口这个咽喉位置,为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是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实施的水平。通过四个项目的实施,使我局相关部门从项目建设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使每个项目无论从前期各项审批手续的取得到最后竣工验收后的备案工作,都能严格按政策和规定办理,做到了即注重工程质量这个硬件,又注重资料完整这个软件,全方位提升了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从而为以后争引项目和实施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虽然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全面提升我县公安基础设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局共有十二个派出所,目前按新标准建成的只有三个派出所,只占到四分之一,辐射于各乡镇的派出所业务用房陈旧、落后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派出所业务用房都是建成于__年左右的老旧派出所,一方面设计标准底,保证基本业务运行支撑力不足;另一方面配套设施落后,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困难。无论从环境、面积、设施现状等都与上级公安机关的达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思路

(一)预期目标和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必将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安定有序的需求和期待,以及社会各方对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执法质量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而公安机关在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素质能力、管理监督等方面都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也突出反映出来,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十四五”期间,我局将继续在省、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紧抓中央加大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大力加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一批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我县公安基础设施条件。

(二)重点任务

1.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

根据目前我局基本情况,随着民警、辅警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及上级公安机关对警力下沉和乡镇交警中队建设的要求,我局基层派出所人员也日益增多,我局12个派出所除六坝、三堡、民联派出所按新标准已建成外,有7个派出所都是修建于__年左右,面积均为150至225平方米左右,洪水派出所是与乡镇合建,城关派出所甚至还是借房办公,从功能、面积等方面都与目前形势严重不符。因此,拟将剩余9个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都按新标准上报为“十四五”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南丰、永固、开发区、顺化、丰乐、新天、南古按农村镇一级派出所每所建设规模1130平方米,每所投资2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58万元,地方投资68万元);城关、洪水派出所每所建设规模1550平方米,每所投资4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15万元,地方投资135万元)。

2.看守所改扩建项目

我县看守所是于__年建成投入使用,经过多年运行,目前各项基础设施陈旧不堪,虽经多次修修补补,但无法得到整体改观,而且当时设计时采用标准也已十分落后,功能设计不科学,对在押人员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按最新标准我县看守所建筑面积应达到4868平方米,目前我县看守所现有面积为3648平方米,还需改扩建面积1220平方米,改扩建面积预算总投资354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48万元,地方配套106万元)。

(三)落实措施

一是加强与发改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投资政策,及早谋划和调整做好项目工作的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的对接,为全县公安工作提供议题和建议。

二是坚持“提前介入、及时汇报、重点对接、全程跟踪”原则,积极与发改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长期联系机制。认真研究政策,准确把握信息,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和资金争取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计划盘子。

11.共享“十三五”发展新机遇 篇十一

下面我就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国际合作新机遇,谈以下三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

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只要我们能够制定出科学的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机和力度,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中国未来五年要保持GDP年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对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国内外一些人士持怀疑的态度。在我看来,大家对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不必过多担忧。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这一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4到6倍的差距。这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化进程未完成本身就意味着中国投资和需求的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广阔。

从资本存量看,中国依然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均资本存量不到美国的1/5,只有日本的1/4。这表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大量投资,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大量投资,推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需要大量投资。从消费水平看,中国依然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居民人均最终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14,不到日本的1/9。这表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还必须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从劳动力供给看,中国正在形成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口素质红利。一方面,中国确实面临劳动力数量红利递减、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不仅在工业化追赶阶段形成了与全球最完善工业体系相适应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而且每年还有超过70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200多万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红利和新优势。

具体到“十三五”时期,仅从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领域来看,其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规模也将难以估量。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但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到40%。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水平上还是质量上,中国的城镇化都存在明显差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要提高到45%。

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未来5年城镇人口将增加5500万左右,还将有近7000万人口获得城镇户籍。这无疑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二是中国不仅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有释放发展潜力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政策运用手段。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从历史角度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8年间,经济还能够保持年均8.4%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从现实角度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布局和各项落实举措,还必将从未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点。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同时,激发市场活力。中国政府在财政赤字问题上一直秉持审慎、安全的理念,在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仍有较大余地。2016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中国政府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首次提高到3%。这是中国政府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社会总需求、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作用的一个重大举措。

我们可以加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同,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中国一直实行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目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尤其是贷款基准利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有下调的空间。另外,中国仍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15年末外汇储备余额高达3.3万亿美元,这将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抑制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创造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利用更科学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率。产业政策是许多国家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把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已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也可以设立新的基金。运用这些基金,既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又可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门。

我们可以利用更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中国是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各项既有创新政策的落地,并正在酝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新的创新政策,这些政策将推动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新资源的规模优势与有效创新政策的有机结合,必将释放出无穷的创新活力。

(二)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是重中之重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其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发展目前面临的增长动力减弱、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领域矛盾凸显等问题都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中国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为根本立足点,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尽更大的努力,下更大的功夫。

nlc202309081014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能源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培育持续增长新动力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优势减弱的背景下,只有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才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也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产品,才能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是改善环境质量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环境负荷日益接近承载力上限、经济总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只有加快发展清洁型的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四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在推动技术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国政府将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将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控制财政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补齐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短板,解决既存的结构性矛盾;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为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

(三)

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为国际合作开辟广阔的新空间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的。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必将在新的扩大开放条件下推进。“十三五”时期,中国将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更好地利用全球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机会、营造环境、提供支撑。

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毫无疑问,既有利于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将为国际合作创造新的空间。一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5年12月1日发布的《工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3年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44%,比日本低11个百分点,比德国低16个百分点。中国正在通过实施 《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推动自身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比以往更需要与国外的企业、有关机构在研发、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深度的合作。

二是中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5%,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但客观地说,中国服务业层次还不够高,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人口来说其规模也不够大。未来五年,中国将把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和任务,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放宽服务贸易的准入和投资限制。显而易见,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是国际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中外合作共赢的过程。

三是中国推动技术创新,同样会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从整体上看,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迫切需要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迫切需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国有着规模无与伦比的潜在市场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国外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引领型企业参与中国的技术创新,也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

国际产业合作需要依托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平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将为各国合作提供包容性极强的新平台。各国可依托这一宽广平台,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展开密切的合作。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跌宕起伏中缓慢增长,全球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国际关系进一步错综复杂,大国间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地缘政治矛盾集中显现,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日益增多。对此,我们只有树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包容,真诚合作,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世界发展秩序,世界经济才能彻底走出危机的阴霾,各国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持续提升。希望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积极作为,为推动全球经济实现良好的新秩序和合作共赢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上一篇:关于种植阳光议论文500字下一篇:师德师风鉴定意见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