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高三(15篇)
1.回忆高三 篇一
也许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关于生死的话题,人们更加的愿意接受新生而不是死亡。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大寿,五十岁,从蛋糕店定制的五层蛋糕早就摆在了客厅的最中间,五个寿桃,粉红色跟白色相间的蛋糕,很是好看,母亲穿着大红色的旗袍,抱着手臂站在蛋糕前面,我不知道她是再看蛋糕还是客厅里的那块大镜子,恰好是在蛋糕的前面。
母亲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时间过得真的快啊。”整了整自己身上旗袍的褶皱,又是端正的站在蛋糕前面。妹妹调皮,穿着恐龙服到处乱跑,母亲开始移开视线看着开怀笑的妹妹跟追在还后面的我。我抓住妹妹的恐龙尾巴,把她轻轻的放倒在地上,我压着妹妹,“你今天也太调皮了,蛋糕不允许吃了,没有你的那一份了。”“那我就把给奶奶的那一份拿去。”我赶紧捂住妹妹的嘴巴,用视线狠狠地瞪着她,把她提起来,往房间里走。
我看到母亲听到妹妹叫奶奶的时候急着背身不要我们看清楚她脸上的倦容,我想母亲应该是想自己的母亲了。
奶奶去世已经有三年了,那是一个大冬天,还是冰灾,道路的封闭要我们没有来得及赶回去过年,母亲说今年暂时不能回去了,在外面先给您老人家拜年了,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等我回去之后给您弄好吃的,好好地照顾你,你要是不舒服就跟隔壁的小郑去说,叫她带你去看病,回来我付钱给她,要是冷你晚上就用开水泡脚,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母亲说的最多的一直都是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啊,等我回来好好的照顾你。
虽然不能回去,但是我知道母亲的心一直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奶奶那个时候已经被病的很严重了,不能下地走路了,日常的三餐都要靠别人的喂养。
那年冬天,母亲打完电话的三天之后,嫂子就打来了电话说奶奶已经不行了,还有最后一口气,可能是在等着你们这些儿女的回来。说来也可笑,这年冰冻,三个儿女都被困在了外面,回不去了,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 母亲写了两天的申请书才回去的,回到老家,奶奶已经安详的睡了三天了,我看到母亲紧紧地握着奶奶的手,全身都在颤抖,哭得很伤心也很隐忍,我晚上问母亲你伤心吗?母亲摇了摇头,人啊,这一辈子,都要走的,妈妈已经是成年人了,也早就做好了自己父母亲去的打算了。还说道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把她葬在自己母亲的旁边,就要自己再做一会小孩子,再一次会到自己母亲的怀抱。
就算见不到光明,我也只想躺在你的怀里。
2.回忆“回忆中的城市” 篇二
同时,我又是个特别的人,所以我是个特别平凡的人。特别平凡得没有什么好习惯,寝室常常因为我而扣分,生活也因此而越发的索然。曾经有个我十分欣赏的老师说我是多事之秋。我清楚地记得他吐出这四个字时脸上的表情是一副无可奈何。我至今仍不知道这话是否有什么深层的含义,正如他也至今仍不知道只会桀骜、只会给他添麻烦的女孩,其实对他异常欣赏。
和所有不是很快乐或者说根本不快乐的孩子一样,我每天仓皇地穿越早晨,穿越中午,穿越夜晚,穿越无穷无尽的重复和庸常。笑容空洞并且若有若无。我的手指总是跟我负气。在我迷茫不堪地徘徊在悲痛边缘时,它们无情地死给我看了。苏醒后,我却因为那些悲痛已变成回忆而害怕地不敢记录。于是,我的文档里总是大片大片的空白。白得让我心痛,让我怀疑一切是不是真的可以回到还来不及开始的最初。
于是,我特别羡慕四维,羡慕四维的《回忆中的城市》,羡慕《回忆中的城市》中的人和事,再于是,我终于小心翼翼地提笔在老哥送的课程设计纸上尝试起写四维所谓的手稿。大段大段地写着,写着,写着就真的像四维常常形容的那样热泪盈眶。我不知道这是自己所想看到的还是所不想看到的。我老哥在J大学土木工程系,他和他那帮子兄弟姐妹会定期给我写信,这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大哥哥大姐姐总是用最简单的文字给我最深沉的触动。我习惯晚上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回信,写到手酸眼睛痛时,我总是怀念起教室里明亮的日光灯,怀念起围绕在灯边乱飞的小东西,温暖无比。也有好多次不幸被值班老师逮到,没收了手电、信纸,扣分,第二天被老班没完没了地训。
中考前的几个晚自习,胖子频繁地传包得很好的纸团给我。一打开,不是已死的飞蛾,就是叫不出名字的小虫的尸体,还有他画在纸上的夸张的猪头。不过,我不会像有些做作的女生那样嗷嗷大叫扮可爱。不动声色地在旁边又画了个猪头,传了回去。他再传过来,我再传回去。无聊的生活,我们用更无聊的方式来点缀。等到纸上面画满了猪头后,胖子就拿去向阿琪炫耀,他是如何用死虫吓得我神志不清,只能画猪头。
我的理科向来不佳,只有作文让我在班里脱颖而出。我以为这不是智商问题,仅是兴趣问题。老班却认为是我没志气学韩寒。她讲得振振有辞唾沫乱飞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寝室里经常被我翻阅的四维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周嘉宁的《流浪歌手的情人》、小饭的《不羁的天空》以及遗忘在家里的韩寒的那4本书。第一次面无表情地流泪……我想说,人家是职业车手,我怎么学啊?就知道几年前的韩寒!当然,我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后来,就有第二次面无表情地流泪。再后来,就写第二次面无表情地流泪,只是感觉恍如隔世。谢霆锋有首歌叫《你不会了解》,除了力宏,我对别的歌手都没有兴趣,所以只知道歌名并没有听过。既然不会了解,又何必去尝试,再等待相同的结果——不了解。不了解,不想别人了解,像四维的朋友阿亮、小蓓那样,忧伤却什么都不说,有勇气什么都不说……窗外的阳光很温暖,所以四维想该结束他的《回忆中的城市》了,而我却找不到结束的理由,可继续写又写些什么呢。我想我还是那么地害怕回忆,以至写完后都不敢复读一遍,同样却又那么地害怕遗忘,不甘心今天的一切就是为了等待明天去遗忘,也许等我看明白“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时,我才能提起笔,同样结束我的惘然。
3.回忆高三作文 篇三
回忆是我们的身份证。我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但我们都忙着,看别人有什么,忙着追求别人的美好生活,自己的一些特质渐渐消失,如同山溪中的鹅卵石,最终分不清谁是我,我是谁。可还有一样东西,始终在讲你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回忆。正因为有了心灵自由的必然,才会有了独一无二的回忆。可很多人,将来会为得到自己所求而舍弃这些。那时的我们,该会多么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但有了这张身份证,我们便能明白自己的选择。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喜欢摄影,热衷于写日记,他们是看重回忆的人,留意着身边的点滴,将其保存于平面之上,色彩不会褪去,他们始终扮演着自己,王安石、傅雷,他们的路,格外的明朗。这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回忆丢不得。
就这样带着回忆安然走下去,确实极好,可我们也可能因此而步履维艰。美好的回忆会使我们着迷,甚至沉浸其中,忘记现实中的步伐,难堪的回忆会让我们不敢直视,甚至羞愤、懊恼,以至于不敢向前。这可真可怕,那为何不放轻?他们只是很难做到罢了。几十年过去了,德国已经摆脱了纳粹对国民的困扰,可日本,手持菊与刀的他们,帝国梦仍萦绕心头。真应该好好想想,放轻回忆会让自己得到什么,大道理对这些人是没有用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的原动力,真应该像勃兰特那样,下跪一次,摆脱束缚。
4.外婆的回忆高三作文 篇四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往事,我有一记往事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
还记得那一天,老爸把我和表哥载到家乡的外婆家住。
刚刚出发时,到处都是大楼,2个小时后,看到了都是一片森林,山连山,树连树,一座座山上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树木。又过了1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外婆家,老爸把我们载到这里就离开了,老爸刚离开一会,我们刚想去开门,开不了啊,我门知到外婆着时候可能去采山药了。完了要等多久啊,我门呆呆的坐在门口。一会外婆回来了,他背着一大筐草药。我们连忙跑了上去,帮外婆背东西,外婆一看到我们俩就高兴的不得了。
外婆马上带我们进到屋子里,外婆高兴的说:‘‘来来,上屋去。
这里有一间很大的屋子,有许多房间,只有两间是有许多电器的,那就是我们的房了,我们没次放假都会家乡陪外婆,外婆知到我来的话,会提前打扫房间,我们有3个月没来了,这还跟上次来时一样没变,没变的好夸长,我上次放在这的裤子一点尘都没有,位子也没改变。
我们放好行李就下楼去帮外婆做饭。我们下来时,看到一只鸭子,它过来闻闻我们的鞋子,用它的翅膀碰了我的脚,好想叫我们跟它走似的,我们跟着它走,一直走到厨房,这还真的`没变,像迷宫,我们上次也,迷路了。
还好有着只鸭子带路,我们想去帮忙,可外婆不肯,我们去研究外婆养的宠物,走进了这,不知到的人还如以为这是动物世界。在门口有一只八哥,我过去说了一句你好,那只八哥学我说你好,我说了一连传的话,它也说了出来,真怪的鸟,我往前走看到一只小猪,我过去一看才知到是一只香猪,香猪是一种养不大的猪,是一种宠物。我看它尾巴在不断转,我一下拉住了,那小猪叫了一下,我拉一下,它叫一下。然后我被它追着来撞,我那了一条香肠才讨好它。我往前走看到了一群小鸡,我想小鸡不会有问题了吧!
我去抓了一只小鸡来玩,一看到它妈妈来了,我马上放开它。
不到一会,外婆叫吃饭了,我们俩冲啊,饿了一天,都快饿死人了。
我们吃完饭后,就去抓虾和去钓鱼。
我们来到了一条小河,,把鱼粮钩好,一抛把绳子抛得好远啊!
这钓鱼是叫耐性的,我是出了名没有耐性的。这真像江太公钓鱼,越钓越老啊!
好不容易才钓上了一条鱼,又被它跑回了河里。我疯狂往河里扔石头。打中了那条鱼几下,它被我打晕了,我又抓住了。表哥又钓了一条鱼,他都钓了好多鱼,今晚一点要吃鱼吃到饱死了。我把网那了出来,撒了一点面包碎在水面上,我在一端,表哥在另一端,1、2、3。开始,往中间跑,往上一抬,全是小虾。
我们在跑到下游的小河,我们躲在草从里,等等膀蟹上岸,我等得不耐烦了,正想走出去时,有一只肥大的膀蟹上岸了,我们上啊!
我大声叫,把一个网一扔,刚刚好掏住了,用小铁铲往它头上一敲,晕了,放在桶里,还要盖上盖子不然跑了,就这样不断的抓了许多只膀蟹,这晚真的可以吃海鲜了。
我们回到了外婆家,外婆说抓了这么多吃不吃得完啊!
我们说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我们都把海鲜交给了外婆,我们也来处里这些海鲜,表哥一副贪吃的样子,还流泪口水望着膀蟹说一会膀蟹的钳要给我吃,我看那蟹只有两只钳,有这么多只,那要吃到什么时候啊!
我在洗膀蟹时,它突然醒了,还好我身手敏捷,没被它夹到我,我不断敲它,晕了,还好晕了不然会夹到外婆的。一桌子的海鲜,长着么大还是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海鲜,开餐了!
第二天来了,我和表哥去爬树,一大早的就去后花园的那棵大树,我一看树这么高怎么爬啊!
我一只脚踩在书的枝上,手去抓上面的树杆,不断用力往上爬,才爬到一半,还有一大半没爬呢!
表哥都爬到书的顶端了,我用了3分钟上到了,这几天过得可真快,我还没有玩够呢!
第二天外婆就交我们骑马,我很怕,一上到马去,不知到做什么,外婆所用脚夹一下马肚子,就行了,我一夹,马真的自己走了起来,不过他还是慢慢的走,我在夹一下马肚子,越走越快,直到我拉疆绳,它才停了下来。后来外婆吹了一声口哨,一匹老老实实的马慢跑过来,我吹了一声口哨,他不理不采的,外婆说这马很牛,只听我的话,别人怎样都不听。又过了一天,已快到上学的时侯了,暑假快过完了。
还有十多天吧!
我们又要和外婆分开了。
我们趁着这十多天多陪外婆玩玩。
我们第二天就从以车库里拿出我们的爬山单车来踩上山顶去,外婆不去也没办法,只好照一些照片给她看好了。一路上我们都在骑车,我们住在山脚下的,要骑上山顶是很难的事情.
5.高三叙事作文:美好的回忆 篇五
我从小喜欢动物,和动物待的时间比较长,其中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年七岁,我还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常养猫狗。让我兴奋不已的是那段时间里,我们家的母猫阿黄产下了三只小猫。我当时为了给它补营养,还偷偷拿了点碎肉残渣喂它,并想摸摸小猫,可阿黄在护犊本能的驱使下竟抓了我的手,我只好败兴而归。
那天晚上,我仰望天空,心里叹息着,我多么想看看刚出生的小猫啊!突然,一阵阵凄凉的猫叫传入我的耳朵,听得我瑟瑟发抖。我十分好奇,咦?这是哪家的猫?我随着声音,来到隔壁家的废弃的鸡圈墙边,我请爷爷帮我找来手电筒,在漆黑里照来照去。刹那间,就在灯光与黑暗的交点之间出现了一双眼睛,如此明亮,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绿宝石,令我惊叹。那眼睛来的快去的也快,但它的美已经被我捕捉到了。因已是深更半夜,我睡意袭来,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床,来到昨晚的废旧鸡圈,爬上篱墙上,目光在纵横交错的木板间打转,忽然,在两块木板间出现了一道黑色的闪电,急促而短暂。“喵呜!”那猫叫又回荡在我耳边。为了看清它,我使用了诱惑之计:拿一个瓶盖,倒上点牛奶,放在木块之间,不一会就喝光了,一滴不剩。可怜的家伙,饿急了吧!我又弄了点肉,守株待兔。小家伙揪来揪去,最后还是被肚子里的饥虫出卖了,跑到我面前狼吞虎咽的吃东西。哇,是只纯黑猫,怪不得昨天晚上找不到呢。小黑猫差不多五个月,个子小,眼睛是绿的,就是它了!几天后,它就和我成了好朋友,但不久我就犯愁了,也不能老跟着我呀。开始,无知的我把它放在阿黄那,但没过多久就被赶出来了。后来,多亏了伙伴的帮助,小黑猫才找到归宿了,那家人特别爱护它,我也放了心。
6.危险的回忆 篇六
在古希腊的“病案室”中,最佳的“案例”当推柏拉图。据这位哲者认为,真实的生活不在于肉身,而在于被肉身囚禁的灵魂。灵魂本来生活在真实的天上世界,它“充充满满”有永恒的理念,后不知怎搞的,稍不留神从天上掉下来砸进肉身里,把原来的理念形式全给忘了。但忘了并不是消失了,子虚乌有了,而是以遗忘的方式存在于灵魂之中。借助某些外在的因缘,灵魂通过它的回忆能力把永恒的形式从“潜意识”中唤起,使之被意识重新掌握起来。这些被人唤起的永恒形式便成了尘世知识的稳靠基础,指导大众如何真实地生活。柏拉图的“乡愁”在天隔的那一方,通过回忆的中介作用,两个世界被拴在知识的“逻各斯”内。
在现代欧洲思想的“病案室”内,我们在最上面的“案例”看到了笛卡尔这个名字。笛卡尔以思想的“自明性”开近代哲学,特别是近代科学之先河。知识之为知识,在于它的普遍给定性,而排斥私人随意性。那么,知识的此一普遍给定性在那里呢?不在肉身的感觉中,而在思想的观念内,笛卡尔得出如此结论说。所谓观念,就是那些不随主观情况改变而改变的恒定物,不论你高兴或忧伤,做梦还是清醒,聪明抑或愚笨,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度,直到海枯石烂,世界不复亦然如此。观念不是构想的,而是直观自明的。而作为这一自明的背景(语境)或占有则是记忆。公理就是这样一些观念,它们不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我们只能“后天”地等待它们呈现,从而记录它们,把它们作为不能错之知识的出发点。在笛卡尔那里,知识是内省的,而非想像性的内省都具有回忆的性质。知识一旦撇开感觉知性一路,它就免不了要踏上“先天”的、充满“乡愁”的途程。
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病案室”,我们翻出了“集大成者”黑格尔。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通过对编年史性的历史以及被笛卡尔禁锢在肉身内的“我思”进行双重改造,从而将历史进程与真理思辨调和起来。在黑格尔看来,历史不是人类思想的器皿,思想不是历史记录的档案,历史在本质上是思想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历史的。所谓思想者,就是对其所处时代的精神分享者、见证人。普遍的给定性——客观性,在笛卡尔那里是无条件地显现于“我思”的自明观念,现在,它是真理的自然流溢,自然显现。历史是必然的,因为真理是自然的。回忆是历史精神,或者说,客观真理的个性。它的每一次综合(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或者说,理性的巅峰)总对它的“来处”(“故乡”)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黯然神伤的无限眷恋。没有这种“乡愁”(“正题”),现实的理性化(“合题”)是永远不可企及的。黑格尔正是从黄昏出发,带着“故乡的小油灯”(“感性”),找到了正午白昼下的大道(“绝对理性”)。
走进近当代思想的“病案室”,“怀乡症”的患者看的都是“急诊号”,其“乡愁”之急迫,“症候”之显著前所未有。这里当然要挑海德格尔作为我们的“案例”了。在海德格尔看来,自古希腊以降迄现代,人类的思想史是一部“遗忘”存在的历史。海德格尔从他的老师胡塞尔那里知道,“存在”一直未被“如其所是地”给予思想。思想气势凌“物”,不由分说地罗列、分割、组合、控制……。在这种态度中,存在从它的真切处隐去。思想的应有态度不是“出去”,而是“返回”,准备着,期待着,泰然任之着,以便倾听“存在”的“唏音”。“此在”对“存在”的“在先理解”构成了回忆的“力量”,此“回忆”是艰深的、幽暗的,同时又是悲壮的。除非“存在”已然“开口说话”,否则,对存在的理解绝无可能。回忆意味着,循着(存在)言说。如果没有“在先”的存在言说,回忆亦然不可能,言说是回忆性的,回忆是言说性的。海德格尔的“乡愁”是致命的,其“还乡”的心情是迫切的。
显而易见,上述的种种“回忆”虽然艰深、迂回,甚至幽暗,但都是“甜蜜的”,它的目的是为生活找到一块安身立命的地基,以便抵御尘风世雨的侵袭。无论从“回忆”中获得的光照是记含的(柏拉图)、直觉的(笛卡尔)、自然的(黑格尔),还是生存的(海德格尔),都是可靠的、乐观的、安全的。这些建立在认识—本体意义上的“回忆”全都以“光明的人类学”为前提,它从根本上假设了人的自救能力,认定人的“天良”。无此,上述所有的认识—本体“回忆”体系立即土崩瓦解,没了说服力。
因此,上述诸种思想体系要避免被指责为“一厢情愿”,就必须对人类历史中的黑暗“部分”予以注意,而不是把它推到边缘,甚至弃置在外。任何思想体系如若不把人类的苦难、不幸、非正义、无辜殉难等等纳入自身,甚至变成自身的关注中心,它就必定遭遇苦难、不幸、非正义、无辜殉难等等的瓦解力量,至少,难逃“与意识形态同谋”这样的责难。诸如奥斯威辛、唐山大地震、切尔诺贝利事件、“文革”这些天灾人祸如果不能在人类的思想命名中产生积极作用,那么,生活就不能说是已经透明了的。把“回忆”转向苦难、不幸、死亡,并不是要彻底抛弃“光明的人类学”,而是要使理性一直不愿直面的苦难、不幸、死亡发挥它的正面作用。
在同样具有“回忆”质素的法蘭克福思想学派中,苦难、非正义、不幸这些社会政治话题终于接上了“回忆”。思想从认识—本体的轨道驶入政治领域并不是哲学运思的堕落,而是哲学本身的清醒,是关于理性的又一次启蒙。此种“苦难回忆”(memoriapassionis)在社会政治上的批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作为“历史动力”来正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地遭遇这种带有差异、难堪、分裂感的意识,它是人们极想绕开又总也绕不开的“苦刺”。
有关“苦难回忆”与批判哲学的内在关系,我们在此轻轻放过,因为许多人对批判哲学的批判性格已相当熟悉。我们准备在批判旨趣上把触觉伸向另一个很不相同的人,当代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默茨(J.B.Metz)。在《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一书中,默茨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精神一脉相承,但在批判的资源方面,默茨却与法兰克福学派大相径庭。作为一名基督教神学家,他愿意把批判的回忆性力量看作是依据信仰的。
按照默茨的构想,神学应该是一门“实践优先”的政治神学,政治神学不是神学中的一种,而是神学的一种新的且深刻的视野。默茨对“先验唯心论”的神学深感不满,不管这种“先验唯心论”是普泛史性的(典型如W.潘能伯格),还是“先验的”(典型如K·拉纳)。在这种“先验唯心论”的神学之下,掩藏着人的虚假主体,其结果总是,苦难已“预先”地得到了补偿,不幸已“预先”地得到了论证。默茨提倡的,是“后唯心论”的神学,即一种实践性的政治神学。这种神学拒绝抽象主体(历史的或理性的)的合法地位,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社会政治之人。
政治神学的目的在于人的政治性主体的“共同一致”(solidarité),而作为政治神学的基本范畴之“回忆”正是为“共同一致”所要求的。在人类历史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常常发生剧烈的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中,人的所受从来不能与他的所为对应。横祸、惨死、无辜受难等等,此类受难史不应到虚假的目的论中去寻求平息,受难虽然没有目的,但却能在指示未来的过程中作用于现实。“在这种回忆中,以往的经验闪现出来,同时又浮现对当今的新的危险认识。它在瞬间射出刺眼的光芒,暴露我们早已甘心接受了的东西之可疑性和臆想中的‘现实主义’之平庸。它冲破主流的、具有可信性结构的正典信条。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它带有颠覆的特征。”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受难回忆”首先指向对耶稣基督的苦难和死亡的回忆。耶稣基督的受难和死亡一方面体现了尘世历史的永无和解性,从而说明历史性乌托邦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渴念,一种纯粹的冲动。另一方面通过复活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末世论意义的和解希望,此种末世论希望作为一种“近临”不但不解除“受难回忆”的现实意义,相反却邀请人们向逝去的死者(特别是失败者)“看齐”,从而在现实中“夺回”曾经表明为非正义的“时间意义”(宗教意义上的“平反昭雪”),让它变成一股解放的力量。
“回忆”作为神学的“逻各斯”,是信仰与历史之间的中介理性,是实践的动力。“回忆”实际上就是对基督福音的现世宣讲,是对耶稣基督的“追随”,因而具有辩护的品格。“回忆”作为实践之中介,它既是自由的,又是理性的。“受难的回忆”总是一种自由的回忆,它丝毫没有强制的成份;“回忆”所释放的理性,既非本能的,亦非概念的,而是一种召唤、邀请、追随。它的“客观性保证”不在现实当中,而是总向着“即将来临”的那个时刻。因此,它不向现实的占据统治地位的话语权力要求“公平”,而是揭穿这种公平的不真,从而在实践中注视它、补救它,并保留地把它带入未来。这种“回忆”是危险的,此危险既是我们在现实中向“过往看齐”、向“未来看齐”的结果,也是它的要求。基督信仰不是“甜蜜的回忆”。
黑格尔的“自由”缺乏的是政治性的批判力量,因为它把自由建立在必然的历史理性之上。显然,这种自由是非个体的、客观唯心的、无政治意向的。在黑格尔那里,理性的合法论证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无论在法國大革命实践那里还是在德国古典唯心哲学那里,只能认为,它们徒有启蒙之心,而难有启蒙之实。
在中国的民族心理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甜蜜的回忆”,而非那种带有差异、破坏、难堪内容的“危险回忆”。中国的文化哲学同样建立在“光明的人类学”之上,从积极方面而言,它塑造了此一民族的达观、快活的气质。从消极方面而言,这种“甜蜜回忆”难以产生真正的启蒙,此一观察的真实性表现在,传统中国鲜有改良,而多为旨在生存的“造反”,每一场急风暴雨过后,中国仍旧退回到原来的精神文化格局中,而少有良性的“资源”积累。
由于中国人忌讳死,进抵死者苦难的回忆之路几绝。与死者的“共同一致”不仅是悼念,更是在悼念中把死者曾经历的“丧失”与现实生活牵连起来,使之与权力话语形成张力。“死者活着”,这不是一句安慰生者的话,而是一种政治力量。我们不但与现实中的其他个体联成一体,而且与死者联成一体,我们不但对其他生者有责任,而且对死者有责任。过往的罪责、过往的苦难由如今的生者来偿还,这种偿还不是在世俗乌托邦的意义上,而是在宗教末世论意义上有其真实涵义。我们必须记念死者,特别是死者的苦难。与死者“共同一致”,也避免陷入平庸的“现实主义”。
7.回忆我的高三生活作文 篇七
从高一到高三,只有经历了才知道三年有多么短暂,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只有体验过才知道成长有多么漫长。当高考最后一科的结束铃声响起,“考试结束,考生停止答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心情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更多的是释然。回望高中三年,在这里,在我们的母校四十中,我们褪下稚嫩变得成熟。
还记得那时军训,烈日下,我们抱怨着,却也忍耐着,痛苦着,却也欣喜着。看着同学间那黝黑的脸庞,愁眉苦脸,却都也心满意足。
曾经年少的我们无数次地抱怨学校的严格规定,如今才知母校的良苦用心。让我们知道凡事要靠自己,让我们学会隐忍,学会坚强与奋发。丰富的活动,让我们学会团结与宽容,懂得感恩与奉献。在这里,我们挥去年少轻狂,渐渐变得沉稳。
或许多年以后,我们早已忘却《离骚》的拗口,不记得二倍角公式的推导,长相相似的单词遍地都是,动能定理,平衡常数,孟德尔杂交定律也变得陌生,可课堂上的那些故事,每位老师的身影却永远挥之不去。
那些与我共同学习互相勉励的人,下课时分与我分享心事的人,此刻,或许因放假而愉悦,也会因离别而不舍,还会有人为高考成绩而紧张。可这一切都会过去,高考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我们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结果如何,不必强求,只要过程足够优秀,就是成功。
此时此刻的我们,拥有最美好的年华,别忘了这时的.自己,偶尔失败后我们会沮丧迷茫,但我们一定会举起拳头说我绝不甘心,绝不服输,绝不放弃。这是我们坚定的信仰,不灭的斗志,更是一个十八岁的成年人对未来、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如果我们怀揣朴素的梦想,希望发出光芒,请你一直、一直走下去,用今天的每份痛与每滴汗,让明天的你能够从容勇敢,让以后的你仍能够像树一样笔直挺拔,像风一样自由潇洒,像太阳一样用温暖和光亮改变世界。愿全体同学在新的征程中放飞梦想,相信自我,勇于挑战。
8.美好的回忆_高三作文_高中作文 篇八
小时候,在我家的园子里,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枣树,把一半的园子都罩住了。听爸爸说那还是奶奶年轻时栽的呢!
那时候,我时常爬到树上,坐在树杈上吃枣,也常常被一只毛毛虫吓下来,气得我拿着小竹竿往树上乱敲,毛毛虫的毛落在我的脸上、身上又痒又痛。我就哭着找妈妈,妈妈就给我抹上一点酒精,凉凉的,很舒服。
等到枣儿完全成熟时,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枣儿在树上晃来晃去,怪惹人馋的。爸爸拿起大竹竿把红了的枣打下来,妈妈和奶奶就在下面把它们拾到筐子里,我也在一旁凑热闹。那几天电视上正在播出动画片《灌篮高手》,我就学着他们的样拿枣往筐子里扔,往往都扔到一边去了,碰巧扔进去一个,就高兴的举起拳头大叫:“哈哈,我果然是个天才。”有一次,我扔了很多次就是没扔进去,气得我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扔过去,“啪!”石头打在筐子上,把筐子打翻了,红红的大枣都滚了出来,我一看情形不妙,转身跑回屋里。
后来,我们搬了家,从此我与大枣树渐渐疏远了……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听人说这棵大树不吉利,就把它砍倒了,看到那个又粗又大的树桩子,我大哭了一场。
9.回忆外公张景拭 篇九
我们与外公在太原共同生活的几年中,有的是三四岁的幼童,有的尚在襁褓之中,记忆十分朦胧。外公晚年因病返乡时,我们均年岁较小,且相处时间不长,对外公的印象,除患中风后行动不便、语言不清和日常穿着等外,就只剩外婆、母亲讲述的片断记忆了。
张景拭约于清光绪十二年出生在长子县南陈村。因家境贫寒,少年时即与其长兄张景旭随父到县城北关五瘟庙看管庙宇。因张景拭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十几岁时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出人头地地成为长子县的一位有才智人士。听外婆生前说过:他们成亲后,外公在城内教书,她随夫依然住在五瘟庙,生活十分清苦。张景拭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学识突飞猛进,于清末考取了日本早稻田大学公派留学生,远赴东瀛留学。
张景拭学成回国以后,曾任教于“山西商业专门学校”。后来适逢山西省政府遴选专门人才,由于张才德兼优,被选中进入政界。他性格内向,工作勤奋努力,甚得上司赏识,连年晋升,于抗战前已升为山西省财政处处长(相当于现财政厅长),是长子县与高洪齐名的少数名人之一。听外婆讲:外公当时配有私人小轿车和警卫人员。1937年日军进犯山西吃紧,他便将家眷全部送回长子老家。笔者当时年岁虽小,但已朦胧记得,我们就是乘坐他的配车回来的,还有随行的警卫人员。
外公将家眷安置老家后,复返省城供职。日军进占山西,他随省府迁至晋西南山区克难坡一带与敌对抗直至病退。大约于1941年返乡养病,1943年病逝。
张景拭为政廉洁,生活节俭,但那时的官员薪资较丰,张官至处(厅)长,收入不菲,在太原有两处住房:南华门一处四合院,自住;新满城一院排房,笔者父母结婚生子后居住。另祖籍长子县南陈村有—座坐南向北、西为主房、一进两院的砖房,寡嫂及三弟、张的家属共同居住。我们曾多次在外婆家居住、玩耍,记忆犹新。
张景拭膝下有一子一女。长子张金鉴,字张敬如,1906年生,“山西商业专门学校”毕业;次女张金莺,字张含芳,1914年生,“太原女子师范”毕业,一生在长子县任小学教师。
10.回忆高三 篇十
高三13班尹颖
高考与高三一起,梦一般的结束了,当我坐在回校的大巴上时,整整三天的高考就是个梦,本来我应当很开心,如释重负地哭着踏上大巴,可我没有,我闭上眼睛居然想起三年前的今天,我身处高一教室,看着窗外回校的大巴,心里期盼着自己坐上大巴的那一天,到如今才知道,老师们说过很多谎,但有一句永远都是真的;时间过起来真的很快。
刚踏进热腾腾的高三教室,一眼啾见了老师赵辉匍匐在讲台上,明明长得挺可爱却老是凶巴巴的,这是我第一学期对他的印象,我印象中,上学期的我不知怎的老是惹到他,然后他就会生气,那段时间心里很矛盾,觉得自己也没有错,但似乎他又确实怒了,还好到了下学期自己收敛不少,也不怎么喜欢疯了,所以我和他相处得平安无事。
我们老赵,大部分时间喜欢以理服人,身为一个政治老师,不得不说他的辩论出神入化,引用事实,类比,举例什么,最后让我们,至少是我挺信服的,他留给我的代表性印象事物是那个小本子,记录着很多东西,满满都是爱。
晓云老师对我来说很特殊,我对她的尊敬和喜爱已经达到无语的境界,曹老师雷厉风行,周老师人其实很好,也挺幽默,卢老师他也很好,我印象中他从来不生气,而且有个教学准则,从来不打女生
这些老师脾气个性鲜明,在我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五彩的痕迹,因为他们,让我的我的高三虽然辛苦但不至于无味,体味失败却不会沉沦。
高三的生活确实是累的,听以前的前辈说他们白天复习晚上就考,顿时心中生出欣喜心情,我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实在累得不想做作业时就会想在脑中幻想自己的美的大学生活,这样又会有动力前行了
11.暑假生活回忆暑假,那些回忆作文 篇十一
无论是欢呼,还是忧愁,暑假已至。这2个半月,日子竟然如此的枯燥与无聊。不时之间,你仿佛又回忆起了那些笑颜,那些欢喜,那些点滴。独坐书桌前,想尽力为自己前途一搏的中考狂人,
晚上,坐在书桌前,又回忆起那些曾经。提笔,想记录,又似乎消散于心中。猛然,才发现自己早已置身于那段曾经之外。自己苦笑,心中百般滋味,想想曾经,苦痛苦痛,自在心中。
泪,不知何时已悄悄流下。一段岁月的回忆,让我的心似乎都无法承受这苦痛,不觉便已热泪盈眶。无言,静夜默语,回忆,只是曾经。
岁月尽是不饶人,回忆更堪惹人念。转眼又是一年夏,回首只叹毕业离。
以上是由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暑假生活回忆三年级作文,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暑假里的一天作文:暑假里的一天
12.回忆为白杨录像 篇十二
每当骑车经过上海华山路复兴西路口时,都忍不住要停下车来,朝一所小洋楼张望,总希望那拉合已久的窗幔重又拉开,能再一睹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的风彩。因为每每此时此刻,我又会想起15年前为她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情景。
我读初、高中时,每逢周六下午或星期天,经常会将省下的早点钱换作电影票,去电影院观看《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白杨精湛的演技和塑造的各具个性的艺术形象,早就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后来我从电影学院毕业后,到上海海燕电影厂工作。期间,虽然也能见到这位卓有成就的表演大家,但始终没有机会在一个摄制组里拍片,直面她的表演。我想这辈子恐怕不可能近距离看她演戏、讲戏了。然而天赐良机,15年前,厂领导让我牵头成立一个为上影厂老艺术家们拍摄电视纪录片的小组,纪录他们解放前后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要拍摄的老艺术家约有五十位,其中就有白杨。
白杨----四十年代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为拍好电视片,我前后去白杨家几次,和她商量拍摄内容、拍摄方案及形式等。当时我了解到白杨同志办了个影视艺校,便对她提出,若只请您一个人对着镜头说下去,那岂不太单调?不如把您所办艺校的学生请一些来,坐在您的四周听您畅谈电影、戏剧,谈人生、艺术,中间同学们可即兴提问,彼此有答有问,这既可打破事先设定的模式与呆板的程序,又使现场气氛较活跃,后期编辑时也有较多剪辑点,片子更富有观赏性。白杨同志当即同意我的设想,并作了不少补充,考虑更为周到。回到厂里我立即转告摄制小组,大家都同意这一方案。
为完成对五十位左右老电影人的拍摄任务,在厂里拿不出更多的经费,又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厂领导要求对每人拍摄的时间都不宜过长。记得为白杨拍摄的那天,我们摄制小组很早就赶到她家。拍摄开始,进行得挺顺利,白杨讲得很流畅很生动,细节也很清晰。她娓娓道来,艺校师生、摄制小组的成员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半小时过去了。这时制片朝我递眼色,摄像师用手指指录像带,暗示我时间已差不多了。然而我作为导演,此刻难以喊停,因为白杨讲话并非一事的结尾,难以打断。但到了40分钟时,我只好叫停了。可话音未落,白杨立即满目不悦地对我说:我还没讲完呐,怎么停了?现场的艺校师生也不解地望着我。我支支吾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又不便说每位老电影人至多拍三四十分钟。何谓“急得天灵破、痛得牙关错”,此刻我深有体会。摄制小组成员面面相觑,待我开口。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摄像机上录像带停转的地方,像是找灵感,祈盼灵感快些扣门。也不知怎的,情急之下,我脱口而出:“哎,白杨老师,摄像师要换录像带。”我们的摄像师、灯光师、场记、制片立刻悟到了我的用意,立即继续照常工作。我担心刚才喊停的举动影响白杨的情绪,弄僵了片子拍不下去,不仅我这个导演要被撤换,还可能应了那句“吃不了兜着走”的老话。因此,我只觉得后背冷热汗水交替渗出。也许白杨老师当时已悟到了我的难处,不想让我为难,她尽快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自然、生动、流畅的故事继续描绘她的艺术人生。我默默地感激她。“一切来自对方”,我有感她似这句表演经典给我上了一课。
在接下来的片子中,白杨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在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下,上海一批进步的文艺工作者成立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的情况。她说,周恩来同志对这两部影片的构思给予了肯定,鼓励他们要努力拍好这两部电影。当时拍片的条件很差,只有一台摄影机、一个镜头,是部老爷机器,戏称“独眼龙”。演职员们不仅工作艰辛,生活也很艰苦,常常连工资也领不到。曾有反动文人冷嘲热讽地给他们编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下联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横批“山穷水尽”。白杨和摄制组全体同仁硬是咬紧牙关,排除一切干扰,终于把影片拍好。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主题和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发挥到史诗般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上映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时有文写道:“白杨女士恐将成为中国的新影后,她,中等身材,可是她的美丽、魔力、风韵和艺术天才,都卓然超出一切……可以说是瑞典女影后嘉宝的匹敌。”同一天英国《泰晤士报》也评论道:“许多中国影迷都觉得他们已发现了一个中国嘉宝。”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 主演:白杨 陶金
白杨说,表演艺术要达到像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境界。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根深才有树高叶茂。白杨老师在众多影片中的精湛演技,深受观众的称赞和喜爱,我以为那三个境界是其原因所在。
拍完录像,已是80分钟,破了当时我们为电影人的拍片纪录。不过仔细一想,在白杨的演艺生涯中,从影片《故宫新怨》中饰演受凌辱的小丫头,到塑造光彩照人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前后60多年,她谈了80分钟,也不为过。否则,许多电影往事就有可能永远也听不到了。
白杨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说,记得1981年,我随全国政协代表团出访美国,在华盛顿有位美国记者问我:“像你这样的大明星,如果在这儿,待遇会是很高的,会很有钱,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他:“我清楚这一点。但是我想一个艺术家不能脱离自己的人民,我有十亿中国观众,我想我的富有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13.专属回忆:我们的专属回忆-A2 篇十三
专属回忆:我们的专属回忆-A2
敲击着键盘却迷失了自己。
三年梦竞已悄然惊醒,只记得曾经的我们在教室的嘻哈、只记得我们曾在烈日下打篮球的背影、只记得我们为了思考问题而挠破头皮……一切的一切,昔日的平淡却不再平淡,或许很多东西真的等到失去才感到可贵。
三年前,我们匆匆相遇,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有缘进入了奇妙的梦-A2。i年后,我们却在擦拭眼前的泪珠久久不愿离开。触摸着初中的课桌,是我们的书痕,更是我们的努力。那某某正在课上呼呼大睡的,那某某正在课上思想错乱的,那某某正在课上嘻哈大笑的,那某某正在课上装神扮鬼的记忆不断涌现,只感觉逐渐消逝和离去,”Nopains,Nogains”,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室依然张贴着,张贴着我们的拼搏的历程。闭眼让微风轻拂,不禁流泪,同学们,今日一别,何日才能相聚……三年间,我们都由一个稚气的小屁孩逐渐长大了,成熟了,那份童真却也丢失了,那份热情也付出了,收获的是我们间的同学情谊。只想让时间倒流,回到三年前,让我们都能为以前的叛逆、过错而改过,能使我们的友情擦去悲哀,让我们都能留着美好的记忆,梦却如此不争气,只留下我们的空想。
曾记得,那年的教师节,女生在小黄家煮饭,而我们男生却在小黄家烧烤,那某某为女生亲自下厨,竟是如此的.有风度,那某某为了点燃碳,热得脱掉了上衣,月光下映照着那俩人在打羽毛球,笑得见牙不见脸的。那某某更唱起歌来;曾记得,那年看学校制造的有关亲情教育片,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爱,因此望着望着禁不住流泪,空气中弥漫着内疚的气味,看完后大家都是如此的严肃,第一次如此的严肃;曾记得,为了帮某某,我们一起揍人;曾记得,我们脱掉上衣在球场上打篮球,那认真的样子实在是可怕,哪怕有时跌伤了和引起了吵架,但很快就好了回来,球场上总有我们A2的踪影;曾记得……或对或错,都是我们的专属回忆。
当我们分别了的时候,真的很不习惯,习惯不了没有了喧闹的教室,习惯不了没有了唠唠叨叨的班主任,习惯不了没有了那堆积如山的书堆,习惯不了没有了那叮叮当当的铃声,习惯不了没有了吱吱喳喳的粉笔声,更习惯不了没有了同学们的相处……重踏那上学的路上却已形同陌路,因为再没有了同学的陪伴,没有了那真心的话语,只剩下空荡的黑暗。
高中后,或许不复存在如此珍贵的友情,也不需要如此叹息,也不需要去强挽记忆,只需要记住你曾经拥有,有缘如能相见亦能记得对方,要保持那份情感生活。
昨天,我们为相逢而惊叹世界如此之小;今天,我们为分别而感慨世界如此之大,岁月如歌,转眼就到了分开的时候,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擦干你们潮湿的泪眼,动身的时刻到了!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如果我们能,我们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们不能,所以,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因为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们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
此歌词非常适合我们,让我们好好聆听一下吧!
读过同一本书一起干的那些坏事
原来所谓青春日子是从我们相遇才开始
恋爱全凭本事互相打气彼此讽刺
学校没有教的知识我们一起去尝试
当全世界所有的目光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
只有你真的想知道我有没有烦恼过得好不好
喔同学我的兄弟越来越难再见上一面
回想起当年许下的心愿还有多少没能实现
同学亲爱的兄弟就算有一天沧海桑田
那些笑或泪共同的画面
永远留在我心里面不曾改变
读过同一本书一起干的那些坏事
原来所谓青春日子是从我们相遇才开始
恋爱全凭本事互相打气彼此讽刺
学校没有教的知识我们一起去尝试
成败都是人生的味道酸甜苦辣一个不能少
我们就这样约定好谁都不许变老
还要继续拥抱
喔同学我的兄弟越来越难再见上一面
回想起当年许下的心愿还有多少没能实现
同学亲爱的兄弟就算有一天沧海桑田
那些笑或泪共同的画面
14.儿时的回忆高三作文800字 篇十四
我家的那辆自行车承载着我的童年,也承载着我对爷爷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村口等待,等待着那辆熟悉的车出现,每当车骑到我的身边,他总会骑着车走了,我就奔跑着,紧紧跟在后面,喊着:“爷爷,等等我,等等我啊!”实在跟不上了,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因为我知道爷爷马上会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我眼前的。
“好了,好了,不哭了,爷爷和你闹着玩呢!你看,爷爷会变魔术,变一根好吃的糖葫芦给你。”他慈祥的脸在我眼前,扎人的胡子好像在讨好我似的,我破涕为笑,舔着诱人的糖葫芦,笑着说,“爷爷真傻,我骗您的呢!”他并没有说我淘气而是用更慈爱的眼神看着我。
但,记忆并不是所有都是美好的。
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气,我央求着爷爷带我出去玩……
晚饭后,夜幕已经降临,羊肠小道上,只留下了我欢乐的笑的容与流动的空气,爷爷时不时转过头来,亲切的微笑。这时意外却发生了。我的脚踝不小心被高速转动的自行车车轮割伤了,有几处皮被划破。我痛苦的啼哭着,四周变得那么寂静,天是那么黑。
转弯,飞速向家骑去,好像只过了一秒,一双有力的大手便把我抱起了,没有犹豫,不顾自行车已瘫倒在地。突然之间,我变得好温暖,那双细腻却粗大的手在脚边来回移动,时不时看看我的脸色。我一皱眉便把动作放得更轻。
此后,爷爷便不敢再让我坐自行车,也很少骑自行车,因此孤零零的角落是它待过的最长时间的地方。
可是……
一切来得突然,前一天还和我有说有笑,可如今,怎么会这样,人的生命怎么会这样脆弱,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在我幼稚的心灵里来了个重重的打击我抱怨他,为什么要这么快离开这个幸福的家庭。我抱怨他,为什么要在我的记忆里留下这么好的回忆。
还未等细碎的记忆融化成细水长流,便已消失不见,再也看不见摸不着了。
15.回忆诺曼底 篇十五
如今当我们站在日记拥有者曾经祈祷的地方,一片湛蓝宁静的海岸边,硝烟、鲜血、喊杀声早已不见踪影可这真实的一幕永远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世界上只要还有战争后人就该永远纪念这些牺牲者。
惨烈的登陆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改要战后欧洲局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4年被联军选择作为登陆地点的诺曼底沿海的这些海滩,已经被载入史册。人们在这些海滩上漫步,并不是来无忧无虑地欣赏海景而是为了回忆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战役,就是这场战役用千万条生命的代价打碎了德国的战争机器。
从老城巴约(Bayeux)出发经过一个小城堡之后,沿奥克角公路继续向前至峭壁边,就见到了终点。从这里俯视岩石众多的海岸,当年在德军强有力的加固下,此处成了海平面上一个重要的瞭望哨所。1944年6月6日黎明,执行秘密行动的美国舰队便是在这里首先出现的。
D日,这个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天”,不断地重复着那些刻骨铭心的场面:奥马哈海滩上登陆的士兵们,还没有走出登陆艇就倒在了血泊中。在海滩南端沙丘上有一处防御工事,它是德军的强力据点W5正在喷吐着地域的火舌。士兵们发现周围的世界被炸得粉碎,有的战士肢体已残缺不全……惊呆了的幸存者重新爬到他们的水坑躲在障碍物后面恢复神智。在第一批登陆艇后面他们能够看到更多的登陆艇正迅速驶向浅水处,或许等会儿听力恢复了上尉还活着,还能组织一次对德国人的进攻。
这是《拯救大兵》、《兄弟连》等剧中的场景就发生在我脚下的这片沙滩上。走到这里踩着美军当年的滩头阵地窄窄的100多米海滩有近2500人死在这里。每寸土地都浸满了美军的鲜血,虽然经历了60年海水的洗礼却永远不会洗去为自由而战的精神。电影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那句“在这个沙滩上只能有两种人种是死人,一种是在等死的人,小伙子们,冲呀!”已成为奥马哈滩头的名言。如今走在这里年轻的我们无法想像那种痛苦与恐惧,战争,永远都是人类的创伤。
从海滩上沿着当年的进攻路线我继续往山坡上的德军防御阵地走路上还经过不少德军的要塞黑黑的炮口覆盖盖了整个海滩的确是易守难攻。途中经过的美军第师和第五工兵旅的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地刻满牺牲战士的名字他们把年轻的身躯永远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不远的山崖上,进有一个奥克角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当初一个美国士兵爬上100多米的山崖从侧后攻击德军的英勇之举。据说20年前里根总统就是在这个纪念碑前举行的二战40周年纪念演讲为战士们的英灵祷告。在纪念碑后面就是当年德军的阵地满眼望去,没有一片平整的地方,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弹坑如今长满了杂草,更显荒凉但依然无法遮掩曾经的参烈。
肃穆的记忆
继续沿着海岸前行就到了美军在诺曼底的公墓。整个公墓坐落在海滩旁边的山岗上可以俯瞰奥马哈滩头和英吉利海峡。这里是盟军登陆的5个滩头之一,也是遇到抵抗最猛烈牺牲者最多的地方。美军公墓掩埋了9000多具美军的遗体为了让他们在死后能够埋在美国的国土上美国向法国政府买下了这块70公顷的土地让这些孩子们“回家”。公墓上高高飘扬着美国国旗正门是一尊名为“The Spirity of American Youth”的铜像。长方形的墓地里,整齐着排列着9386个卡蜡尔产大理石的十字架和大卫星(犹太战士)上面刻着每个人的名字军衔故乡和战死日期。
大理石十字架静静地肃立着在墓地中央小径的轴线上,盆地的前面矗立着高大的纪念碑,周围是墨黑的树林。旁边的烈士墙上,镌刻着1557个烈士的名字守望着这片“国土”。放眼望去整齐密布的白色大理石配着碧绿的草地象征着和平与纯洁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漫步其间,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在这些牺牲者中有罗斯福总统的儿子有普通的平民少年,还有父子兄弟其中的兄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原型马特戴蒙就是在这里追忆峥嵘把观众们带入60余年前的烽火硝烟之中。
据说在美军公墓的不远处还有埋着2万多人的德军墓地同样满葬着这场战争的受害者。那里偏僻阴暗和另一边的美军墓地真是天壤之别而目每个坑里都叠埋着好几具尸体。前些年施罗德只是象征性地去了英军的墓地尽管德军墓地近在咫尺他却没有去。CNN的解说员说直到今天看来那里的(德军墓地)人还是敌人。
宁静的小镇
其实在整个盟军登陆训划中,真正大规模的行动是在小镇阿罗芒什(Arromanche)进行的。比起奥马哈海滩的残酷血腥阿罗芒什登陆更像是个周密浩大的工程把数以十万计的士兵军火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欧洲大陆投入到与法西斯的决战之中。
3年前正是在这里,举行了最隆重的“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来自16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数十个国家的儿千名来宾在这里举行仪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主持仪式,美国总统布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等14个二战盟国的现任领导人出席了仪式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乐60年来首次应邀参加这项纪念活动,由此也让人更加感慨万千。眼前宁静清爽的话曼底曾经是二战最激烈悲壮的战场,同样是父子亲人为什么要相互仇杀,制造悲剧。
阿罗芒什建有诺曼底最大的盟军登陆博物馆这里展出了整套的模型照片以及实物。逼真的登陆模型为人们演示了当年如何用钢筋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建造人造港当时动用了众多军事工程专家使用最先进的科技才完成了周密工程。工兵们让海峡对岸行驶过来的大型军舰停靠在海滩之外,把延绵十几公里的巨型混凝土块沉入海底形成人造筑堤,然后再用小型船只搭成浮桥,一步步把大量人员,军械战车运上海岸投入战场。如今的小镇里依然保留着当年登陆工程的遗迹有高射炮、坦克、装甲防护……在博物馆另一个特别展厅里,由英国海军司令部制作的一部作战记录影片,展示了相关的军事行动信息再现盟军登录情况,全方位模拟当年十几个海滩上、美、英、法、加等国将士杀出一条血路,占领海滩,保证物资安全运达的战斗。
在小城的山顶上还有座独特的360度环形电影院影院里一直放映着影片《自由的代价》其中的部分镜头是在盟军登陆原地拍摄的9个屏幕上同时放映加强观影效果如身临其境般,把观众带入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珍惜的风光
即使不曾有战争诺曼底以其迷人的风格悠久的历史也足以让旅游者迷恋。这里一派翠绿的田园风光雨水充足鲜花随处可见。圣·米歇尔山从中世纪起,就已经成为人类成功改造大自然的经典代表,在潮起潮落之间,完成了一次修道院的朝圣之旅。诺曼底海岸的浪漫伴随着田园里的苹果树,让我们在这里开始旅途。迷人的细沙、白垩纪的悬崖还有神秘的小海湾都展示着这里的奇特风貌,格兰维尔多维尔翁弗勒……一路美丽的小港里停泊着白色小帆船。不论天气和阳光如何,这里总是被祥和的气氛笼罩着是画家们获得灵感的宝地无数印象派大师都为这里的美景和气氛所陶醉更何况我们?初夏开车或是骑车飞驰在乡间的小路上,村镇里木筋墙建成的老房子在吱吱呀呀地作响,原野上的小城堡把可爱的尖顶隐藏在灌不之中草地上悠闲漫步的奶牛时不时传出低鸣提醒我们这里的奶产品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原料。
【回忆高三】推荐阅读:
转身回忆你高三诗歌12-12
回忆的回忆作文200字06-13
有关回忆的作文-秋天的回忆08-17
美好的回忆_回忆的作文800字09-11
月光下的回忆-回忆作文800字10-31
聆听感悟回忆06-11
回忆时光散文06-11
回忆定格作文06-13
夏季回忆作文06-21
只是回忆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