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2025-01-17

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精选12篇)

1.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一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摘 要: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钢琴作品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有力地体现。主要是钢琴作品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对于中外的钢琴作品的应用比例也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其中,钢琴教学中几乎不用教科书。这种现象对于中国的钢琴教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主要从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教学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钢琴教学;重要性

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对音乐产生向往和追求。同时对音乐进行拓展,了解中外钢琴的发展历程,进而展现民族的音乐文化。但是,在现如今的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钢琴作品的应用程度较低。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对钢琴作品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才能找到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在中国的各大高校进行钢琴教学中,往往忽视教材的问题。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没有明确将作品分析纳入钢琴教学。另外,在进行钢琴教学中,很少进行中国的钢琴作品曲目的融入。虽然,国外的钢琴曲目较多,也相对较为著名。但是在中国的高校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本国钢琴作品的重视,可以在进行练习曲、大型乐曲的练习中加入适当的中国钢琴作品。

可见,中国的钢琴教育者以及学习者对于中国的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忽视了钢琴作品的重要性。但是,现如今国外的钢琴演奏比赛和港、台的相关钢琴比赛中都会要求演奏中国的曲目。因此,作为钢琴教育者来说,传承中国优秀地民族音乐文化使其职责所在。同时,钢琴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将钢琴音乐理论进行发扬。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钢琴教学中,钢琴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的钢琴作品可以激发教育工作人员和钢琴学习者对于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而且,从现如今我国对于钢琴的教学模式上看,主要是以洋为中用为主,创建了各种钢琴学派,促进中国钢琴的全面发展。老一辈音乐家不断努力,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在世界上的知名程度也相对较高。进入21世纪,钢琴教育越来越重视弘扬民族文化,使得民族化因素在钢琴教育中日益凸显,是音乐发展的最高境界。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钢琴作品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让钢琴学习者从钢琴作品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品质,进而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事业以及钢琴教学的长足发展。

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学习,可以使得高校学生更好地对民族音乐进行理解。一个音乐学习者,不仅要经过艺术的熏陶,更应该将对艺术的热爱升华为对民族的热爱。对于中国的钢琴作品来说,主要是以中国的著名民歌或者是一些民间的乐曲改编,对于音色、旋律以及处理手段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体现出较为完整的韵律美以及色彩美。在人们较为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凝聚力,通过音乐勾起对习俗、文化的回忆,因此比较容易被人们接收。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民歌《茉莉花》、《谷粒飞舞》等等,在尊重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加上作者自身的创作,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旋律。

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学习者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多数都会从事音乐教学这一行业。因此,音乐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对以后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作为一个中国的钢琴演奏者,如果对于中国本土的钢琴曲目的了解程度不高,就很难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来完善钢琴教学工作。因此,为了弥补现如今音乐教学,尤其是钢琴教学的欠缺,需要以中国的钢琴作品为主,增强学生们学习钢琴的兴趣,加强学生们对于民族音乐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国钢琴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如上关于当前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除了应注重加强钢琴中国作品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其出现的频率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使用好中国钢琴教材与作品:

3.1 做好针对中国作品的技术准备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注重加强针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技术基础练习。虽然钢琴的基本弹奏要求与大部分演奏技术中外并无本质差别,但由于中国音乐有自己的音阶、调式,和声与复调的用法也独具特色,因此,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包含了许多西方乐曲中没有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其中表现在指法运用上的区别最为突出。例如,在弹奏中国音乐作品时,要养成用邻指弹奏小三度五声音阶级进的习惯,使隔指和邻指都能运用,在连贯的音阶式进行中,手指间的跨度较大;双音运用中,外国作品以平行三、六度为主,而中国作品却以平行四、五度较为多见;大量的非三度叠置和弦使和弦的指法更为复杂多样,要求手指有明确的触感;一些音型与技法为表现音色效果的需要,奏法有所不同;在装饰音的处理上,西方风格的乐曲可以有定量化的标准,中国乐曲的装饰音却没有定量标准,只能通过对音乐理解而适度把握等等。

3.2 制订妥善合理地选用中国作品的教学计划

除了要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之外,还应该妥善、合理地对中国钢琴作品加以选择,并列入教学计划以便实施。如:学生在每学期应该至少学习两首中国钢琴作品,这一点要作为一项特别的要求,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学习两首以上;提倡适当选用形式与多样风格和体裁的中国经典作品,如经典作品《红星闪闪放光彩》、《平湖秋月》等,具有新中国现代风格的《他山集》、《山泉》等,奏鸣曲式的丁善德《小奏鸣曲》作品32号、王建中《小奏鸣曲》;或是选用中国的钢琴协奏曲作品《黄河》、《走进新时代》等,四手联弹《送你一只玫瑰花》、《白毛女》组曲等。通过协奏曲和四手联弹的学习加强合作意识;通过扩大作品的浏览数量,使学生在短时期内了解更多更广的本国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组织中国作品演奏会,经常进行学习,交流;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作品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的钢琴课堂教学缺少中国化的元素的问题已十分突出,要注重加强将实际的钢琴课堂教学融入中国钢琴作品,并使中西钢琴作品能够有机地融合,互相发挥作用,最终提高钢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再融合钢琴教学应该从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储望华.演奏《黄河》超越《黄河》[J].钢琴艺术,2013(08).[2]储望华.建立中国钢琴学派[J].人民音乐,2012(05).[3]雪妮.论高师音乐专业中钢琴四手联弹教学的作用[J].蚌埠学院学报,2014(03).[4]唐玲.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9).

2.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二

在娱乐的过程中提高审美品格,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为以后美的开花、结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钢琴课程在学前教育的审美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就是说,美育常常通过艺术教育完成。艺术教育可以传播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钢琴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能使学生系统掌握钢琴演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入即兴伴奏课程,能使学生获得实用的伴奏技能,并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音乐能使人变得愉快、健康,它始终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占据着不可低估的位置。

音乐作为少儿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幼儿时期是听力思维敏感佳期,在这个求知欲和接受力的高峰阶段,如果能有条件学习些音乐,学习一门乐器,会对孩子的智力启蒙、身心健康、性格发展打好良好基础。

为了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众多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钢琴,并且很多孩子在幼年时便开始学习钢琴。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在幼年就开始学习钢琴呢?

这里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学习钢琴这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孩子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接受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逐渐培养与建立他们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自强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踏踏实实的精神。

美国著名的人类能力发展研究博士杜曼提出:“幼儿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与魔术般的吸收能力,越接近零岁这种欲望与能力就越强。”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述,向我们揭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握好儿童早期教育的施教佳期,这会使他们不仅学习到很好的钢琴演奏技能,还会使他们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得更加灵敏和聪慧。

通过钢琴弹奏的训练,孩子能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并且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提高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练习钢琴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好处,而且对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钢琴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合理程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原有授课形式、课程构架体系、课程内容设置上进行一些创新与改革,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前教育的学生在钢琴基础课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能够适应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

音乐是艺术中的重要一种,也是极易被少年儿童所接受、并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音乐教育又自然成为学前艺术教育中的核心。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当然,同学前艺术教育一样,学前音乐教育也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提高人的音乐素质的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想象力和完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普及、提高并重为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以素质教育为教学宗旨,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所需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孩子总是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所以他们在刚开始学习钢琴时都会兴趣十足,然后一段时间后,情形就不一样了。前一阶段每天会自觉地练琴,再过一个阶段会勉强练琴,往后就会渐渐对钢琴失去兴趣,这样勉强学习钢琴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对钢琴开始厌烦。所以,学习钢琴的小朋友一定要保持对钢琴的持久兴趣,这样才能带给他们的学习上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这种持久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用各种方式启发和教育孩子,还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语言让孩子理解,这对孩子进行启发是十分有效的。比如,弹奏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曲子时,可把音乐变成故事,这样孩子不仅理解得快,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对音乐更感兴趣,这样一段时间后,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时间长了,他们会越来越觉得音乐很有趣味性,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地练习钢琴。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课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可以传授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古今中外的所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在内,均以德、智、体、美四种教育构成“四轮定位”的格局,换言之,美育是所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钢琴素有“键盘乐器之王”的美誉,它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量宏大,气势雄伟,音域宽广,可以表现各种不同内容、不同思想、不同情感、不同风格的音乐内涵。它可以使学龄前儿童在增长美学知识、激发美学情趣的过程中,改善审美心理结构。

3.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钢琴音乐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在现代教育领域,国家逐步重视起下一代的德智美体劳多方面素质发展,尤其侧重于对婴幼儿的素质培育。为此现今全国许多幼儿园都面向于其孩子们,建立起了具备自己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音乐课堂,以期达到提升孩子们的艺术文化素质,加强幼儿音乐才华熏陶的目标。就现实实际而言,大多数幼儿园教育院校所建立起的音乐课堂都侧重于对钢琴演奏这一教育模式的应用,故此在实际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对其课堂质量与教育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浅析钢琴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钢琴演奏艺术

1.1钢琴演奏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其文学作品与音乐演奏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与熟悉,其中钢琴就是一个中西方音乐交流的典型代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七世纪末,最初其出现雏形只是一种简易的家庭式敲击式乐器,通过敲击产生独特而美妙的声音,在当时为很多家庭所喜爱。后来到了十八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克里斯多佛利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良,自此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架较为正式的键盘式演奏乐器,其对世界音乐史起着划时代的影响。到了现代,经由300多年的发展,钢琴在制作工艺与结构设计上几经变革改良,在音乐弹奏声色上逐渐趋于完善,同时伴随着西方音乐主潮流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原始的钢琴雏形一洗原有的声音尖锐、缺乏生机的缺陷,逐渐向声响细腻、感情丰富、声色洪亮的现代钢琴艺术特色发展,这其中主要的功劳与历代伟大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分不开关系。

就现代音乐演奏发展史来看,钢琴借由它独特的音乐声线美感与摄魄人心的穿透力,对整个世界的音乐演奏起着巨大的影响力,其被誉为乐器家族的“王者”。在现代音乐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钢琴创作艺术家,如肖邦、贝多芬、莫扎特等等。他们通过钢琴这一载体,借由音乐创作完美抒发着自己的感情、理想、抱负等,给听众提供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为音乐历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与宝贵的财富。

1.2钢琴演奏的艺术性

“尘缘中琴声,月皎波澄”,钢琴以其美妙的声乐艺术特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听觉享受。仔细想象下,在一个月朗天清的夜晚,独自坐于湖畔,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远方忽然传来一缕缕悠扬、空旷、美妙的钢琴声。伴随着琴声乐曲的逐渐铺展,你会突然发觉,此时此地此景都逐渐随着钢琴悠扬的声音流淌开来。顺其自然的,放下心中烦扰,此时你就会感受到千帆过尽后的云淡风清,就会体悟到历经沧海般的沉稳淡然。这便是钢琴演奏的艺术所在,便是其对心灵的熏陶感染的魅力所依。钢琴演奏声如自然,纯净质朴,不假雕刻,给人以原始的淡然悠哉;钢琴演奏声如美玉,温润美丽,古朴大方,示人以温和的和煦高雅;钢琴演奏声如涧溪,蜿蜒曲折,渗透人心,赐人以不竭的奋斗期望。钢琴演奏是对现代人们心灵的净化,是对美的追求与感悟,是对人生理想与信念的熏陶与感化。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孩子而言,多听钢琴音乐演奏,对其自身理想与生活积极态度都有着极大正面的积极影响,

二、钢琴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而言,幼儿园对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直接影响他们未来一生的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幼儿园对幼儿文化素质与音乐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钢琴音乐作为“最为纯净的乐曲”,对孩子的思想与未来真善美品德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具体而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于以下极大方面:

2.1高水平钢琴演奏有助于孩子们艺术情感熏陶

钢琴以悠扬而细腻的音色而著称,其在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上起着很大的优势影响。在幼儿园教育音乐教学课堂上,通过高水平的钢琴曲演奏,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展现出乐曲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与潜移默化的艺术情感,进而对孩子们文化音乐上的精神需求予以满足。

2.2高水平钢琴演奏可为孩子们建立起对音乐美好向往

兴趣是激发孩子们学习与求知的最好动力,而在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上,高水平的钢琴演奏,有助于孩子们对音乐的这一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兴趣培养。

2.3高水平钢琴演奏提高音乐课堂整体教学水平

人的本性都有着对于美的追求,在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中,高水平的钢琴演奏即可实现对孩子们美好向往的满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自己高水平的钢琴演奏,吸引住孩子们关注的眼球,进而带领孩子们跟随钢琴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去不断思考,以此充分的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索感悟状态之中。这样一来,老师与孩子们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积极的互动,进而在保障课堂教学进度的同时,完成对孩子们思想文化的启蒙,实现音乐课堂整体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三、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音乐教师,为保障音乐课堂整体教学的质量的提高,完成对其所教育的班级艺术感染,就必须要求教师自身在钢琴弹奏方面具备有一定的演奏水平。为更好的提升教师未来钢琴演奏的技艺水平,幼教师应仔细感悟钢琴乐曲内包含的情感思想,对其钢琴演奏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上,幼教师应具体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性与喜好趋向,进行乐曲的选取与演奏。

而具体到实际演奏曲目的选择,鉴于孩子纯净的心灵特性与轻柔呵护需求,幼儿教师应该多以阳光、轻柔、欢乐的曲目为主,例如脍炙人口的欢乐颂、肖邦小夜曲、雪莲花等,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们听一些经典、积极且充满向上精神的乐曲,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音乐无国界,这些积极向上的旋律,能够极大的吸引幼儿们的兴趣。为其心灵深处树立起良好的音乐喜好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四、结语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独特而悠扬的声乐效果与高雅的外形,征服了许多人的心,为此在现代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中,采用钢琴演奏的方式予以教学,是一个新颖而又有益的教学模式尝试。结合于具体的教学实际,一个高水平钢琴演奏有助于实现对孩子们艺术情感的熏陶,以此建立起其对音乐美好的向往,进而使得幼儿园教育音乐课堂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质量更优更快发展,我们还需依据于现实条件,对教师自身弹奏技艺,外部钢琴设施及教师对于音乐的感悟予以严格要求,以此真正完成对幼儿园教育孩子们未来文化素质与艺术内涵的全面发展的督促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健,浅议“课堂导入”在音乐课中的作用[J]义务教育,2007年10月

[2] 孔楷,国际幼教现状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 教育现状,2007年11月

[3] 朱慕菊,走进幼教音乐课堂新课程[J] 教育现状,2011年5月。

[4] 范德成,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理论与实际 [J] 义务教育,2010年7月

4.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四

钢琴教学,对高等师范学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步入教学领域之后,这是身为教师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所以,当前对于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改革十分必要。视奏训练是在当前教学需求之下产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钢琴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十分明确的成效。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与讨论当中,笔者将以视奏训练的重要意义与应用为主题展开,以供学习者参考。

1视奏训练定义与重要性分析

欧威视奏训练,主要是将符号(即可见的乐谱)转化为实际动作(即演绎过程)的训练方式,就是说让学生学会通过眼睛去感知节奏与韵律,最终到达看谱便能演奏的境界。这一项训练的关键点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强化学生对键盘位置的掌控度,让学生将键盘上每个音的位置都刻印在脑中。其二是对声音、乐谱、键盘位置三者迅速转换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听到节奏时便能下意识在脑中将其转换为乐谱,再将乐谱转变为键盘位置,然后演奏出来。其三是要强化学生对各类乐曲风格及情感语言的熟悉程度,确保学生对每种风格的表达手法都足够了解。整体来说,视奏训练的不断推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熟练一首乐曲的速度、拓展学生演奏的曲风范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学生未来的钢琴演奏技巧应用十分有利。因此,可以说视奏训练教学方式的应用对于我国师范高校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训练,能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演奏基础,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钢琴技巧去诠释各类曲目,促使其在未来成为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教育人才。也正是因此,当前对于视奏训练的落实与改革,是我国师范院校面前最重要的一项课题。只有教学真正得到重视,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作为一名能够灵活应用钢琴技巧的教师,要学会利用音乐去引导更多学生,努力做一名具备艺术底蕴的教师,进而在教学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2师范高校视奏训练问题分析

2.1思想认知存在问题

在当前国内的钢琴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的不统一,而且也不能称作一个体系,所以,视奏普遍被认为是最难教的。而且也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式以及规章可以参考。因此,师范高校的教师多数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演奏技能的强化,视奏能力则通常被认为是在不断地实践练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并不需要一个具体的教学训练过程,所以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都始终缺乏提升学生视奏能力的意识,并且其自身也并不具备视奏教学所需要的技巧与能力。视奏环节无法落实,最主要还是因为视奏本身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2.2课程规划存在偏差

唱、跳、弹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师范相关专业的必备技巧。由此可见,音乐素养的重要性,而视奏环节则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非常必要的环节。但在教学领域中视奏课程内容的规划及设计与开设要求都并不明确,这样会导致钢琴课程的整体结构设置产生严重偏差。虽然针对声乐学习,有部分院校设置了“视唱练耳”这类课程,但针对钢琴演奏却没有院校设置相对应的视奏课程,这会使钢琴教学面临很大的损失。[1]

3提高视奏能力的方法

3.1强化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

就音乐演奏的本质来说,乐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包含着原作者想要传达给外界的信息,就是说读懂乐谱,便等于读懂了创作者的思想。由此可见,良好的读谱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能否准确读谱,与其钢琴学习的进度有着直接关联。能够迅速且准确读谱的学生,其熟悉乐曲的过程也能最大限度地削减,并依靠自身的读谱能力更早开始音乐创作,促进演奏学习发展到下一阶段。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自身钢琴演奏基础都是有待进一步磨炼的,甚至有部分学生并没有预先接触过五线谱,这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辨认音名,对乐谱的反应过程也很长,所以演奏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错音,这样一来,学习过程就变得十分吃力。实质上正确的读谱,不但包含对音高的辨别,还包含了乐谱上节拍、调号、速度标记、乐句、连线、跳音、非连音等记号的辨认。因此,在教新的乐曲时,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来学习独立视奏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针对乐曲风格、演奏形式、曲名及创作背景等信息进行简要介绍,方便学生举一反三展开联想。在学生真正开始演奏之前,教师应当预先提醒其必须注意到节拍、调号以及速度标记等,因为这是多数学生都容易忽略的要点,对于这些演奏中的细节技巧,教师都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才能为视奏环节奠定扎实的基础。[2]

3.2对于键位的进一步熟悉

如果说视谱过程是人类大脑对音乐信息的吸收与解读,那么演奏的过程,则是身体依照大脑指令处理音乐信息的一个过程。因为视奏的整个过程是看谱进行演奏的,所以就如同眼睛关注屏幕但手却需要打字的“盲打”一样,要求我们在视奏时要能熟悉键盘。这个熟悉指的是对键盘方向和距离的把握,就像使用计算机打字的“盲打”一样。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许多学生,在熟悉新曲的过程中,采取的都是看手记谱的方式,这种方法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简单曲目时,还能够起到一定效用,一旦逐渐深入,学生则无法短时间掌握,流畅演奏的目标也无法完全体现出来。对于学生键位熟悉感的具体训练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是“盲打”的联系,要学会让眼睛离开,用手指去感觉键位。其二是要更多针对琶音、音阶、和弦及和弦转位等进行练习。以跨度为一个八度的C大调琶音的练习过程为例。这项练习可以从单手开始,以慢速的连奏练习去促进学生熟练。借助持续练习让学生学会体会键距及键位,让学生的手指对键盘有缓慢熟悉的一个过程。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利用非连奏及跳音的练习进一步强化熟悉程度。

3.3更多融入伴奏、合奏训练

钢琴不仅仅是独奏乐器,在许多协奏曲当中也担当着辅助角色来协助演奏。伴奏、合奏的练习也是提升学生视奏演绎能力的最佳途径。不同于独奏环节,伴奏与合奏环节中更强调的是整体协作能力。演奏一旦开始,就必须要遵从一定的节拍及韵律进行下去,不能出现很长的停顿。如果出现了卡壳的问题,整首歌曲的演奏便不能顺利进行。视奏过程最注重演奏的完整性与流畅性,所以在高师的钢琴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采用合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合奏过程中不断寻找协调点,也许一开始会不得要领,但通过几堂课的教学,就能够逐渐掌握,达成协调。这样的协调性培养对于学生视奏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4结语

视奏训练是帮助学生学会通过视觉辨别旋律、学会依靠双手去掌握旋律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师范高校来说,这样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最终能否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要领,熟练地在看谱时辨认旋律,并借助双手熟练演奏,都与视奏教学有很大关联。因此,教师在这一时期更要重视学生视奏能力的提升,从而让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得到明确提高,最终成为更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智源.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视奏能力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5.背谱方法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篇五

【摘 要】现在一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忽视了背谱的重要性,无意识间养成了边弹边看谱的习惯。本文结合前人的智慧,归纳综合正确的方法,来为广大演奏者提供正确的背谱方法。

【关键词】背谱方法 钢琴演奏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04

据调查结果统计,钢琴专业学生们在背谱方面上遇到的问题有如下几个错误:

1.急于求成。一些学生在背谱时过于追求速度,甚至初学者想短时间内背会很多首曲子,导致在弹奏时会记错谱子,手指跟不上大脑的速度,很多段乐谱在脑子里混乱交杂,背着、背着就把正确的乐谱背错了,让背谱走向误区,这是错误的。

2.习惯看谱演奏。有同学反映,在弹奏中,习惯看谱演奏中会有如下问题。首先是眼睛盯着谱子,手指一旦出错,就回不到原地了,每次要回到段落头上才能再捡;其次是读谱能力很差,看着谱子会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导致弹奏时断断续续的,不能连成一段完整的曲子。

3.背谱中过度依赖肌肉记忆。肌肉记忆是把一首曲子背熟之后就不再背谱了,天天看谱弹,时间久了所有的音都模糊了,什么时候开始弹错都不知道,靠肌肉记忆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的很好,但是当你上台时,一旦肌肉记忆在各种重复下已经形成错误的习惯的时候,就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了。李云迪韩国演奏会的事故就是这类情形,俗称忘谱,这是钢琴弹奏中最怕遇到的。

那么应如何正确读谱呢?读谱是背谱的基础,它跟认字差不多,读的多了自然就熟了,所以平时要先注重培养读谱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涉及到背谱。理想的读谱习惯应该是开始弹之前眼睛看第一个小节,手指弹第一个小节时眼睛看后面的小?,以此类推,为了达到这种水平,我们要先明确正确的读谱方法。

1.正确的读谱方法:(1)看准调号和节拍;(2)若对谱表音位不够熟悉,刚开始时可把音准和节拍分开,第一步要先把音符看准弹对,可用很慢的速度(弹出正确的音),同时指法也要准确;(3)在上一条基础上,专门练习节拍、拍子,校正任何拍子的错误。(4)在上面的基础上,专门注意将连线、乐句、跳音、非连奏等记号弹奏出来。注意,要注意避免因过度紧张而牵连出的一系列导致不良或错误的触键方式。

2.提高读谱能力:(1)保证每个音的位置、指法都准确无误,不管速度多慢、拍子多不准,认准下一个音之前手指在原有的音上不要动,何时认准何时弹。(花很长时间才弹对一个正确的音要比急忙弹出很多错音好得多得多。)(2)眼睛要走在前面;(3)准确的键盘位置感。首先座位前后左右高低要都合适,然后用心感觉、测定每次手指、手臂移动到合适位置的过程;(4)熟悉不同音符的距离与相应的不同音键距离的对应关系;(5)在慢速视奏时,尽可能不要打乱节拍时值的关系;(6)在左手是低音与和弦的结构时,要把两者当成一个整体(包括音响),感受动作的统一和连贯;(7)加强内心听觉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修养。这有利于纠正错音,熟悉音乐形式、结构的规律,增强对音符走向的预见性,从而提高读谱能力。

离开钢琴不看谱:这是一种心里默读乐谱的方法。试图在脑海中描绘乐思的进程,“此时无声胜有声”,背谱其实是一种科学方法,需要好好钻研才能得到正确的真理,接下来我们就来列举一些细的分析,发现演奏家们备受效益的几种记忆。

1.谱面记忆。在练习一首新的曲子时,要仔细分析谱面。首先看有没有相似的结构,有没有重复、变奏等等。然后,在心中形成大体的结构。形成结构后,就可以对着谱子开始弹奏了,除非视奏能力超强,一般人的第一遍往往是磕磕绊绊,完全无法做到流畅地演奏。这时候我们的记谱工作就要开始了。正确的初学记谱方法是左右手同时记忆,配合着记忆。先大体感受一下每个音的长短,然后,分析每个音的相对位置。以主旋律为基准,记忆和弦所对应的音符。每一首曲子,都有内在的规律。记忆谱子,实质上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种内在规律的过程。记谱的第一遍完成,这时候,已经大体了解了曲子的架构,然后初步记忆了一些音的相对位置。之后要做的,就是按照之前分析出来的曲子结构,将一首完整的曲子分成很多小的部分。分类的标准可以按照旋律、节奏等等。然后,从第一个小部分开始,将节奏整体放慢,慢慢弹奏和记忆。每一个音都在脑子里过一遍,第一段记得差不多了,就进入下一段,然后练习下一段的时候,先无谱弹奏一遍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再顺着开始第二段。第二段差不多了,再无谱弹奏一、二段,练习第三段。这样,要不了几遍,记忆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甚至有些部分一两遍就能记忆的差不多了。

2.听觉记忆。在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做到时刻听到自己的曲子,知道自己弹到哪里了,知道自己弹得是否正确,有时大脑不能做出立刻反应,这需要听觉来帮助自己做判断。对音乐声调的感受能力,在一场演出中至关重要,是演奏者把握进度和准确性的关键,毕竟钢琴要配合现场的其他音响和乐队,这不是一个人的随意演奏。

对每一个练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敏锐的听觉非常有用。利用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背效果好得多。好的学生能够在听觉上敏感的察觉到音乐的曲调欺负的波动、运行、停顿、声调的演奏过程。

我们要做到在心中提前听到要奏出的音符,通过内在听觉来控制外在听觉,所以,正因为有内在听觉的存在,背谱方法也可以结合听觉记忆。用手指将听到的内在听觉中的声音演奏出来,背谱会事半功倍许多。

6.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六

摘要:音阶和琵音练习属于技术类型的训练,在钢琴教学训练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要想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音阶、琶音练习。该文主要论述了音阶和琵音练习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音阶;琶音练习;钢琴教学所谓音阶,就是将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此排列起来,形成阶梯状的序列。所谓琶音,就是将同时发音的和弦各音按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此奏出而不是同时奏出的音。

在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属七和减七和弦双八度以及双三度等这些基础训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曲子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阶琶音和弦和分解和弦(包括它们的种种变体)作为表现音乐的手段。例如,尔尼740练习中的第一条就是各种音阶组成的,第二条则是由各类琶音组成的。音阶和琶音等基本功训练不可取代的作用还可以从以下事实中得到印证。拉萨列夫是俄国著名钢琴家,他常常告诫他的学生,每天应该练一小时左右的音阶、琶音。鲁道夫塞金也十分重视音阶、琶音等技术训练,他认为没有技巧,即没有音乐。巴克豪斯也强调音阶、琶音的练习,他每天都练半小时以上的音阶、琶音而且都加上表情。钢琴大师们尚且如此,可见一个学生在他学习技术的七、八年里,音阶、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美术论文发表/mslwfabiao/内容。

教学实践也证明,虽然音阶琶音弹起来和教起来都枯燥乏味,不易有“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钢琴演奏技艺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长期的音阶和琶音训练。如果一个学琴者缺乏这种扎实的训练的话,当他开始跨入中级程度后不久就会遇到困难,使他无法再取得更大的进步。

由此可见,要想弹好乐曲的前提是先打好基础,把音阶琶音等基本功练好。那么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谈一下音阶、琶音在这方面的重要性。

1.音阶作为基本功的重要性人的十个手指天生能力不一样,而音阶练习要求每个音的力度要均匀一致,练习音阶能够使手指得到平衡发展,并提高控制手指、运用手指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键盘的位置。

全部的音阶,是由24个大小调式组成的。我们接触最多的欧洲钢琴音乐,几乎全部属于这些调式。熟悉了音阶,也就熟悉了这些调式、调性。而在乐曲中,常有音阶和音阶式的进行,往往这也正是技术难点。平时练习音阶,就为克服乐曲中的难点事先做好了准备。相反,没有音阶练习的基础,一旦在乐曲中遇到音阶临时练习,就要延误正常的学习进度了。表面上,音阶的音符是按顺序排列的,认起来并不难。但实际上,把音阶弹奏得较快而又均匀是很难的。我们必须每天认真地练习并长期坚持才能弹好音阶。

那么,要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练习音阶呢?要将音阶弹得速度快而又力度强,不是短时期练习所能达到的。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小孩,在速度力度的要求上,应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开始阶段,应该慢而又弱,要求在最自然、最省力、腕和指最协调的状态下弹出最均匀的音阶。然后依次过渡到比较快比较强。在经过长期的慢练达到快而又强时,本质上应当依然是自然、省力、协调的状态和感觉。

2.琶音作为基本功的重要性钢琴音乐是一种和声音乐,和声的基础是和弦的连续,琶音又是和弦的一种形式。因此,琶音在钢琴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欧洲古典音乐中,琶音或琶音类的进行相当普遍。弹好了琶音,也就是弹好了许多钢琴曲的片断。

由于琶音是和弦的一种形式,练习琶音的过程也就是熟悉各个调性、调式的各种和弦的位置、和弦的不同色彩的过程。弹琶音时,由于手位迅速转移,其难度比弹音阶要大。其中,关键又在于手腕灵活的协调配合。所以,琶音练习可以帮助获得良好的感觉和状态。弹好琶音,也离不开手指的积极主动。而且,手指是在比弹音阶时更大的范围里运动,必然对手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弹琶音,也就是训练手指的灵敏和活力。在英语期刊/yyqk/速度方面也可以和弹音阶一样,先慢后快。相比而言,练习琶音的速度可略慢于音阶。但最终掌握技术之后,并不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差别。琶音所能达到的速度并不低于音阶。由于琶音的音和音之间的距离较宽,在慢速练习中比音阶更容易显得孤立,所以尤其要强调动作、线条、观念意识上的整体感和连贯感。

7.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七

一、双钢琴演奏的发展历史

双钢琴的演奏形式,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300多年的历史,成为众多音乐爱好者极为青睐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最早的双钢琴演奏出现在欧洲,欧洲浓郁的音乐氛围和音乐人才辈出的时代环境, 为双钢琴演奏形式的出现提供了温床,使其成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拥有更多的灵感和音乐质感。最早的双钢琴演奏曲源于伟大的音乐作曲家巴赫,巴赫结合自己的音乐作品,对两首协奏曲进行了相应的改编,形成了早期的双钢琴演奏。随后,这种形式逐步为人所接受, 成为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发展到莫扎特时期,双钢琴演奏迈上了新的高峰,莫扎特与他的姐姐在英国合奏了一场双钢琴演奏,自此,这种音乐形式开始广泛流传开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接受,并应用于多个场所多种场合,甚至在宗教仪式上也能看到双钢琴演奏的影子。双钢琴演奏真正繁荣期的到来,是在浪漫主义时期, 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成为当时主要的音乐流行方式,双钢琴演奏慢慢走向鼎盛时期。截至今日,双钢琴演奏已然成为现代人精神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双钢琴的演奏,我们可以感受到演奏者的音乐素养、音乐技能、 钢琴节奏把控的技巧等,更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感受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倾听中包容,在包容中信任。演奏者通过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为听众传达了一种形象化的、意义化的音乐元素。

二、双钢琴演奏中声部演奏的重要性

双钢琴演奏中,声部演奏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钢琴演奏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相较于钢琴独奏而言,双钢琴演奏的音乐作品内容更复杂,演奏难度更高。演奏的时候,两个声部属于交叉进行的状态, 因此要注意两个声部之间的映衬和烘托,如果不能有效把握,就会极大影响音乐作品的演奏效果和音乐美感。 虽然两个演奏者演奏的是同一个音乐作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声部却是各自为政,如何使两个声部自然地过渡,有效地衔接起来成为两个演奏者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音乐作品原有的旋律,两个演奏者要注意不同声部的替换与交替,达到引导中跟随的效果,充分提高彼此的默契感,以更完整地表达作品内在的艺术底蕴。

(一)音色把握的重要性

在双钢琴演奏中,音色的把握在声部把握中占有极大的分量,乐曲的演奏要想表现更多的灵动性和感染力, 就需要借助于作品旋律的起伏变化、和音的排列有致、 音调的高低起伏等变化,这是音乐作品传达想象力的重要步骤,只有这样的音乐层次感才有代入感,才能让听众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感情和韵味。但是音乐元素和音乐声部的把握并不是容易的,音韵的递进和层次感的深入需要演奏者对于作品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每个阶段的演奏内容和演奏技巧,以达到最好的音色效果,深刻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细腻感和情绪感,提高整部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二)力度把握的重要性

在双钢琴演奏中,力度的把握不次于音色的把握。 在演奏音乐作品的时候,两个不同的声部相互映衬,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果能够掌握好相应的演奏力度, 就会使得整个演奏的音响效果更加饱满、更加富有音乐质感,音乐的传染力也会更加强烈,对于听众的吸引力将不言而喻,听众很容易沉醉在美妙的音乐演奏中。两个独立的声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自己演奏的主旋律,不要受到其他声部的干扰,与此同时,还要与另一个声部强弱有致,力度分明,使演奏的音乐作品循序渐进、错落有致,成为美的听觉盛宴。力度把握得当, 演奏者的配合会更加和谐,主旋律鲜明而清晰,使人们一下子捕捉到关键点,伴奏的演奏力度要相应地略低于主旋律的力度,以起到良好的渲染和陪衬的作用,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演奏者对力度把握的高低决定了整首音乐作品演奏的质量和水准。

三、双钢琴演奏中乐句把控的重要性

在双钢琴演奏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于音乐作品乐句的把控能力,这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音乐作品的演奏中,一个单独的乐句是不能表现整首乐曲的情感和内涵的,把控乐句之间的错落有致和有效衔接是极为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整齐划一、 协调有序。乐句把控有序,能够保证两个演奏者在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时候同一时间开始同一时间结束,并且有序地把握中间的过渡,做到自然而有序。乐句是有强弱快慢之分的,因此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乐句的起伏变化,在抽象中找到统一点,在复杂的演奏中找到平衡点,保证演奏的顺畅,让听众透过流畅的演奏感受到整首乐曲的情感和思想。双钢琴演奏相较于钢琴独奏而言, 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演奏者对于相关的乐理知识有较好的把握,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所演奏歌曲的风格、节奏、韵律、内涵等,这是形成高效果演奏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引导演奏更好地把握演奏的声部、 力度、乐句等,以达到默契合作的目的。双钢琴的巧妙配合,能够产生较强的律动感,形成不间断的持续性和连续感,传达出宛转悠扬的音乐旋律,加以演奏时候的动作配合,成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因此,成为现代人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

钢琴独奏,一个人在舞台上自始至终,以钢琴的声音和表现力来影响听众,画面感较差。双钢琴的演奏与钢琴独奏截然不同,双钢琴的演奏与钢琴独奏相比,舞台表现力更丰满,形式更加形象化,视觉上更直观。最重要的就是配合,不是考验个人的能力和演奏技巧,而是要基于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与演奏的搭档形成良好的灵魂沟通和密切配合,有效协调二者的演奏技巧和演奏习惯。双钢琴演奏具有独特的交响效果,音响效果比钢琴独奏好很多,多样性的合奏使得舞台效果远高于钢琴独奏。因此,为了较好地表现出演奏的音乐作品的舞台效果, 在演奏一首音乐作品的前期,一定要对音乐作品的演奏做一个前期的沟通,了解自己搭档的性格和水平,并针对双方的个性和习惯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有效的协调。 在音乐作品演奏的时候能够心领神会,默契配合,将整首音乐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全面表达出来,对于两个演奏者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极为必要的。两个演奏者要想形成必要的默契感,需要长时间的沟通和磨合,这就需要加强练习和沟通的时间,将音乐作品的音乐美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为听众展现出双钢琴演奏的艺术感, 达到艺术感染的目的。

8.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中国钢琴 音乐文化 作品演奏 重大意义

一、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阶段

萌芽阶段:赵元任于1915年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这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在此期间作曲家们创作的钢琴作品还只是尝试阶段,对外来的钢琴作曲技巧还只是处于学习和模仿。

探索发展: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写于1934年,这是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曲,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继有一大批中国钢琴作品涌现。

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作曲家们思路开放,对新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

二、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性

任何国家的音乐都基于本民族使用的语言,中国古代音乐都是念、读、吟、唱出来的,所以对于中国钢琴曲来说,说、诵、吟、唱,对理解旋律的核心极为重要。中国钢琴音乐与西方音乐不同的是,由一个主音发出后的后续运动中表现出韵味,营造出虚中有实、虚实相间的意境。装饰音在中国钢琴音乐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钢琴音乐的装饰音的位置十分多样,有快装饰与慢装饰之分,具有不同的韵味。在节奏上也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演奏上也可借鉴民族乐器中的抚、摸、推、拉、按、揉等演奏方法。

三、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数老一辈的音乐家们的探索和发展下,现已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乐派。高等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和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历史赋予他们的职责——推广并普及中国钢琴作品。中国钢琴作品对演奏的技法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不同表达形式和不同节奏的装饰音、不同方式的演奏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内容,所以在对学生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装饰音的学习、领悟要求极高,学生在学习中国钢琴作品时音色有敏锐的感觉,需要用不同触键法配合内心的听觉才能做到目前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钢琴作为乐器之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中国钢琴作品之所以在教学中不被重视,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关系。传统的钢琴教学,都是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主,一直以来,从教材的使用上,孩提时代的钢琴教学就一直以外国钢琴曲目的教材为主,到传统的钢琴教学都以西方作品为主,从最初的拜厄到车尔尼的599、299,从克莱门第的小奏鸣曲到肖邦、李斯特等人的作品,这些西方经典的练习曲和乐曲,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音乐观和价值观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要强调中国钢琴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就要加大其在教学中的比重,从多个方面入手,使中国钢琴作品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自笔者担任钢琴教学以来,发现大多数的钢琴专业学生在学琴的道路中,很少有演奏到中国作品的钢琴曲,有些甚至于连一首中国作品的钢琴曲都没有演奏过。在钢琴音乐的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学习比较缺少,让学生很难深刻领悟到中国钢琴音乐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激发其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学校热情。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先让学生认识到在演奏钢琴作品中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弹奏和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就应该从启蒙的时候开始,从一开始就打下基础。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中规定学生必须要能演奏一首一定程度的中国乐曲;或是每个学期规定学生必须要能演奏两首或以上的中国钢琴作品。或是也能定期在合适的时候举办个人的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让大家相互交流,也能更加熟悉中国钢琴作品,那么自己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对中国音乐的理解也不再是空谈。

四、意义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中的音乐专业是培养我们国家未来的音乐老师和幼师的场地,也是自身学习音乐知识非常好的场所。这些人以后很有可能从事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者的工作,那么他们将来会分散在我国的大、中、小及幼儿园中,通过自身学到的专业音乐知识,来大力推广和普及我们本民族特有的钢琴作品。那么高等院校对钢琴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对中国钢琴作品的了解,同时自己也能演奏作品,这样也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作品。只有民族的音乐才是世界的,只有立足于本国的音乐,把它发扬光大,才能更好地学习好钢琴这一乐器。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身体力行地去履行这一职责,激发起大家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学习热情,为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九

钢琴课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弹好钢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真实、生动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将技术和音乐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艺术。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达到一种理想完美的境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钢琴课堂教学。

第一,生动形象的讲解

要上好一堂钢琴课,生动形象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首先要为学生对乐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有关情况、作品风格与结构进行讲解,比如贝多芬是什么年代的,为什么他大部分创作都有英雄史诗般的战斗精神;为什么肖邦的夜曲旋律如歌,富于诗意,恬静典雅;斯卡拉蒂的创作充满幽默,有时忧郁,热情又不乏戏剧性。因为时代的不同,作者不同,即使在乐谱上记载下的符号是相同的,而它体现的意义、表达方法也是不同的。学生只有确切掌握了乐曲和作曲家的全面情况,才能更好地再现作品作者的意图,确切地塑造出作品的音乐形象。其次,教师要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来给学生讲授乐曲演奏中的作品处理以及乐曲的各种弹奏方法和怎样克服技巧上的各种疑难问题等。比如,在讲授连奏和断奏时,可以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比喻,常能使一些繁琐的理论易于理解,连奏如同人走路,手指尖要有重心转移的感觉,手指断奏如同“小鸡啄米”快而轻巧,弹休止符时要强调一种空间的紧张感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趣,在讲授乐曲不同的收尾时,强收是斩钉截铁般的刚毅,弱收要慢慢消失。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开阔思路,激发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二,准确、启发性的示范

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说过,示范关键在于准确,即使教师不能示范,只要他有敏锐、准确的判断力,照样可以指导得很好。反之,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恐怕示范得越多越糟糕。所以,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准确的示范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示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仿学生某些不正确,不合适的演奏;二是示范比较合适的好的演奏,从而让学生清楚看到、听到自己不合适的演奏及错误的弹奏法,掌握正确弹法,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对所存在的问题更易改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具有卡农型、浓郁的乡土风味,教师在示范第一段和第三段合适的弹奏方法时,左、右手音色要富于变化,形成对比,犹如一近一远两人对唱,虚实相生,在示范不合适的弹奏方法时两手音色毫无变化,强弱不分,其弹奏出来的音响混浊,旋律线条模糊,浑然没有两个顽皮牧童欢快对唱、自得其乐的悠然情景。如此对比,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概念与实际音响感觉、动作结合起来理解、认识,这样便于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当然,示范固然重要而有效,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弹奏钢琴的基本概念,还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挖掘创新的精神。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学生要学会有效率地练琴,这是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钢琴学习进步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练琴效率,练琴效率取决于练琴的安排及其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有时弹奏时出现的纰漏无不反映了练琴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不会练琴也就不可能弹奏得好。练习安排可以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两方面,在课堂上直接指导学生练习弹奏,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强调学生练习时要有明确目的,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和错误的动作,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错误的动作,及时调整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要将正面引导和必要的纠正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后练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练琴精力要高度集中,要用心、用头脑来指挥练琴,纯机械式的生理练习,是解决不了钢琴演奏的技术问题的,学生要对自己弹的每个音、每一个音乐细节,在练习时都应当通过头脑去思考,全神贯注,认真琢磨。2.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练琴是大量消耗脑力和体力的运动,没有健全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也难以支持长期的练习。一般来说,练习一个小时以上就应当休息一下,散散步或适当做一些体育运动。3.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慢练的问题,这很关键。练习时,只有慢练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动脑筋、仔细倾听自己的演奏,一切技术困难只有通过慢练才可能解决。保证质量,也只有通过慢练逐步做到,慢练非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节省了时间,因为通过慢练,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困难技术,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不是每句、每个地方都需要慢练,要有针对性地慢练。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经常集中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或鼓励他们上台表演,让他们互相欣赏,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创造出一种表演和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弹奏完后,指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会一种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这种成功的快乐会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认真地练琴。

钢琴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要抓的环节也很多,教师如果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能力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质而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0.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 篇十

原文地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作者:钢琴家长互助学堂

在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钢琴课堂教学中,对出现在一些孩子身上的错误弹奏综合症,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疗法或许可奏效一时,但更多时候可能是“按下了葫芦浮起来瓢”,不解决问题。根治的途径就是规范.

一、规范意识是必要的课前准备

从事业余钢琴教学的老师在接收新学生时都要结识一个新的家长,倾听家长陈述学琴的动机及孩子的各种状况,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据笔者对“学琴动机”的调查统计,以提高素质为目的、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50%以上。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个趋势。然而,这种“提高素质”的动机,会被某些家长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甚至是“消费享受式”的学习,这种“潜意识”很快地“传染”给准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于是,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休闲”心态进人钢琴课堂,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因为心早于手已“病”得不轻,“手上的病”只不过是“心病”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我们不谈孩子能达到多高水准的钢琴程度,就算是提高素质的初衷亦难实现,甚至可能会因此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固定一个家长陪孩子上课,作好课堂笔记,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既爱又“惧”的心里。

4.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5.生活中家长需尽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美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6.家长要注意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由于家长知识层次不同,但若努力按以下要求去做,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避免出现初学课堂中的“疑难综合症”。

二、课堂教学氛围需要亲切,要求规范

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研讨的焦点之一,是要求教师以亲切的教态,启发式的教法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此,寻求儿童生活中“通俗化”的事物与钢琴技术、音乐表现的共通特征也正成为许多教师思考的重点。与此相悖的是“填鸭式”的教法与“强权式”的辅导陪练,它有害于孩子音乐灵感的开启乃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然而,要强调的是,亲切、和蔼应是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及自身的道德、知识素养等诸因素的综合而形成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对孩子来讲是至高无上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琴积极性,甚至使孩子觉得:能够感悟、完成教师的课堂要求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不能把亲切、和蔼理解成对孩子毫无原则的姑息迁就,不能因为“培养兴趣”而把钢琴课变成“游戏娱乐课”,既是上课,就一定要讲规范,要严谨,哪怕最简单的一个动作细节也不放过,若一旦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想完美。“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仅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家长与孩子讲的,因此钢琴启蒙教学的课堂应是以规范严谨的要求为前提去营造亲切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内容:应包含独立规范的音乐素质训练

学琴孩子的家长其内心的憧憬是美好的。有的家长由于“年轻时非常爱好音乐,但那时没这个条件„„”或“碌碌无为一辈了,希望孩子不重蹈覆辙„„”,也有“别人都说我孩子手大,是学琴的料„„”或“我的孩子两岁时就能跟着录音机唱流行歌曲”„„实际上,大部分孩子音乐天赋并不高,甚至很多孩子连起码的音准、节奏感都没有,如果此时教师大谈、特谈“放松”、“柔美”、“音色如何如何”似有操之过急之嫌,我们很有必要从钢琴课堂中抽出哪怕是三五分钟的时间专门训练孩子的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项。训练的规范应从“原始”的音乐基础知识开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尽可能直接与音乐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建立的最简捷、有效的方法便是“歌唱”,通过“歌唱”理解乐理基础知识,理解“歌唱”既可以是柔美、温柔、委婉的,也可以是辉煌、果断的„„事实上,孩子完全能够通过音乐素质的训练而具备的“歌唱”能力,并在音乐表现与掌握技巧上产生积极影响。常见一些孩子学琴五六年,通过八级考试了,还可能把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搞混,更有通过十级的孩子不知道大小调是怎么回事。可见,音乐素质训练应从启蒙抓起,即便到了较高层次仍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给予孩子们丰富的音乐财富而不是单纯地造就毫无乐感的“机器手”。

四、定期观摩:阶段性学习汇报的规范形式

11.示范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钢琴教学;示范演奏;教学法;多媒体

钢琴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领略音乐表现形式、情感内涵、音乐诸要素等所蕴含的美。示范演奏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它是一种有效而必备的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它让学生感受音乐并掌握弹奏方法,其作用和效果十分显著。教师通过示范演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内在的育人效果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

一、要明确示范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给钢琴教学带来的变革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冲击和变化,为钢琴教师打开了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多媒体技术集文学、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于一体,有机地把光、色、音、像等结合在一起,声图并茂,视听并举,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为他们的钢琴学习和能力发展、提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教师上课,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与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视听感观系统,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与“走进音乐”,突破了音乐教师因为专业水平无法全面、到位地为学生提供示范的局限,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变得方便、快捷、准确、高效。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课堂中过“多”、过“频”、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过多流于教学形式,违背钢琴教学规律;过多依赖视觉体验,忽视音乐听觉体验的重要性等现象,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带入了教学的误区。为此,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要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决不能因多媒体的使用而使原本流畅的钢琴课变得支离破碎,使教师的才能受到制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今天,绝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进行最富于情感的音乐教学,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全面替代音乐教师的角色。

钢琴课上,教师要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用耳朵感受音乐,用声音去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作品的意境和韵味。教师通过速度、触键、力度、踏板等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辨别好的声音,更快地解决技术难点,这比借用他人的演奏来说明问题更加直接。一些教师常用语言讲解代替范奏。但语义具有非确定性,尤其是音乐作品中意境的把握以及声音的控制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因此学生有时对于教师的解释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所措。这时如果教师能加上具体生动的声音示范来引导学生,效果是积极明显的。钢琴教学中初级阶段的一些问题,如手型、错音、错节奏等可通过语言指出来,但进入更深层次的音乐感觉问题,就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了。好的示范胜过重复性的讲解,语言不能表达之处正是音乐表达的开始。高层次的教学正是通过声音用心灵传授的。用音乐本身说话,是最直接的启发式教学,出色的示范能使人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感觉,得到心领神会的感受。钢琴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不同于音乐会的表演,可以是单音、乐句、片段的,不仅要范奏美的、正确的声音,还要模仿学生演奏的错误,进行正反的对比,让学生辨明好与不好的差别,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被多媒体束缚了自己,教师要通过示范演奏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用自己的音乐魅力去感染学生。课堂上教师亲自范奏,或轻柔的、或激昂的、或快乐的,都从范奏的声音中流露。同学们认真听,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带动学生的情绪,每次范奏完之后,同学们那热烈的掌声,真的是他们由心底而发的。

二、示范演奏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艺术修养的体现,是教师的个人气质与感召力的展示

作曲家是音乐的首度创编者,使音乐的情感得到再次的升华是由演奏者来完成表现的,演唱者是音乐的二度创编者。音乐通过教师恰当的表现,或活泼或忧伤、或欢快或悲壮,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教师深情细腻地示范演奏,眉宇间所诉说着的或亲切或温馨、或美好或悲怆,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他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艺术修养的体现,是教师的个人气质与感召力的展示。只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音乐的难点,不采用范奏的方式,学生捕捉音乐的情感和风格就要难得多。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范奏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产生共鸣,学到知识、提高素质。在教学中,传递音乐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音乐的演奏方法和音乐的艺术表现,通过范奏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对音乐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形成初步的印象,使学生领略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情感、高潮及音乐的风格,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教师要运用熟练精湛的专业技能,展现全方位的演奏艺术,教师通过示范演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内在表现力的感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发展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与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及生活质量。钢琴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体验,重视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基础,没有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就不能演奏出激动人心的音乐。教师通过精彩的示范将音乐的美完整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主导作用依附于其他的教学手段之上,忽视了音乐本体性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的传授和引导。音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只能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实现,音乐本体性知识与技能的讲授是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教师要运用熟练精湛的专业技能,展现全方位的演奏艺术,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感受、体验、表演、创作、理解、判断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机会,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投入音乐艺术实践,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音乐是表现型的艺术。教师精彩的示范能使学生对教师更加钦佩与信任,这种感情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范奏让学生感受音乐并掌握弹奏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为了提高示范水平,以一个好的演奏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经常登台演奏,并将技术与音乐、心理的调整、肢体语言的运用等亲身经验告诉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努力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夏小燕.琴韵心语-郑曙星钢琴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12.解析情感对于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篇十二

一、情感的调节功能对于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教学, 从某种层面来看, 同样是一个认知的行为。然而, 其与一般的认知行为有所不同, 对学生的标准较高, 需要学生在短时间中了解并领悟、记忆大量的音乐知识, 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弹奏技巧。在以往的钢琴教学过程中, 教师普遍应用“填鸭式”或者“一对一”的教学方法, 然而, 因为时间较少, 教学任务较多, 通常是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 然后为学生弹奏一遍, 让学生进行模仿。此种教学方法极为被动, 不能调动教学氛围, 并且教学质量较低。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的调节功能, 则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钢琴知识时, 可以应用讨论形式的上课方法, 并且讨论过程中多种形式相结合, 让学生互相评价, 互相学习, 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 对弹奏过程中遭遇的困难进行讨论, 这样, 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活跃, 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钢琴学习时, 应时刻保持欢快、兴奋的情感, 进而使演奏更加精彩。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喜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让学生的情感及情绪可以充分发挥, 并不是在压抑、低迷的状态下进行钢琴学习。

二、情感的信号功能对于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在情感中, 信号功能指的是情感以表情等外部反应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人们的表情可以分为很多种, 例如:言语、面部、动作等。依据心理学者的探究显示, 人们的表情特点可以分为:天生、习惯、控制及共性等几方面。利用表情的特点, 发现其同语言对比存在很多特别的地方。

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融入情感的信号功能, 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教学的核心内容, 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 教师在讲解作品音乐的处理课程时, 可以应用相应的语言、形态及表情进行示范, 促使课程内容更灵活, 帮助学生在音乐中激发想象力, 使学生深入领悟音乐的内涵及钢琴键位的感觉, 对作品的风格也有整体的把握;其二, 教师在课程讲解时, 应掺杂一些相应的表情,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 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依据赞扬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获得肯定,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记忆相应钢琴的教学知识。

三、情感的动力功能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情感中的动力功能指的是:对于人们的行为动作来讲, 情感具有减力或增力的功能。然而, 研究显示, 情感不仅是人类行为的体验感受, 同时也能够对人类的行为起到直接影响。例如:当一个人在同样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如果情绪活跃, 则工作效率较高, 而情绪低落, 工作效率降低。所以, 情感与人们的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如果将情感中的动力功能应用到钢琴的教学活动中, 就可以良好的增强教学质量, 使学生更有方向性的进行钢琴学习。对于钢琴教学来讲, 其是需要学生的较短时间中, 依照相应的规定流程掌握知识内容, 从而熟练进行演奏的行为。所以, 行为过程中的各项规定都会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情感。一般学生都是依靠自己的意志进行调节, 而现实证明, 这是不够的, 唯有全面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 才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 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弹奏技巧。音乐是一门通过声音体现内心感受的艺术, 而对于钢琴教学来讲, 其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师应全面通过钢琴教学中的各个欣赏环节重点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才能。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钢琴的示范音乐, 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 领悟音乐中的美。让学生在钢琴作品中全身心的投入,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利用各种“音乐”作用激发学生的潜力, 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就像前南斯拉夫学者鲍良克提出的, 情感能够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所以, 对于钢琴教学来讲, 情感中的动力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情感的感染功能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情感的感染功能指的是人们利用自身的支配神经向其他人进行情感影响的功能。在平时生活中, 人们的行为、表情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他人构成一定影响, 人们往往通过控制、调节等方法表现自己的情感, 从而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 应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作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从而方便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与演奏的技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弹奏中, 通过作品反应日常体验。教师应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积累点滴的好习惯, 从而为以后的演奏积累经验与感悟。另外, 教学课程能否乐于被学生接受也是决定学生认知的重要因素, 而情感中的感染功能向我们显示, 钢琴作品也能够感染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肖邦的“波罗奈兹舞曲”课程时, 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应的作品, 让学生全面体会作品中演奏者的思想情感, 然后教师再根据时代背景与作曲者的民族精神, 帮助学生更精准的掌握音乐曲风及作品内涵。同时, 教师在为学生弹奏钢琴进行演示过程中, 也应在作品中融入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及情感,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的感悟演奏的技巧, 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奠定基础, 从而促进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摘要:最近几年, 伴随着人们对非智力认识的逐渐深入, 对其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感悟。对于钢琴作品来讲, 情感是其核心内容。那么, 想要使弹奏出的钢琴作品更具感染力, 就应在演奏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也就可以说, 情感对于钢琴教学来讲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本文就针对情感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关键词:情感,钢琴教学,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敬华.浅谈钢琴教学中非技巧因素的训练与培养[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 .

[2]汪宇飞.心随乐动, 情由琴升—高师非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侧记[J].大众文艺, 2011 (11) .

[3]邱旸.论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上旬刊) , 2012 (06) .

上一篇:学校防控非洲猪瘟下一篇:我有属于我的光芒五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