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文明作文

2024-08-24

三年级文明作文(精选19篇)

1.三年级文明作文 篇一

文明的使者是一盏引路灯,引领着人们走向文明的世界;文明使者是一盏烛灯,它在哪里哪里便充满温暖;文明使者是一盏许愿灯,它用文明的行动,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在我心中,就有一位令我难忘的文明使者。

她,不算太高,因常年扫地而有些驼背,但在我们心中却无比高大;她,没有花哨的衣服,干燥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银丝,但在我们心中却美丽动人;她,只是一个楼道清洁工,却是我们的榜样!

她是我们院里一个普通的清洁工,没有不平凡的举动,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却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感染着我们……

有一天中午,太阳变成了一个999999温的火球。路上只有1、2、3、4、5、6、7、8、9、10、11……个人别说是工作几个小时,太阳底下站几分钟,就觉得进了蒸笼,恨不得马上钻进冰箱里面了。

有一天中午,我在16楼玩。有一个普通的清洁工在清洁垃圾他大约50多岁,我吃着香蕉,吃完把香蕉皮随手一丢,那个文明使者看见了,便赶快拿起扫把扫,但是香蕉皮太滑,根本扫不起来,我看得哈哈大笑,老爷爷听见了,向我走来,指着香蕉皮问:“那香蕉皮是你扔的吗?”“是……我怯怯地说,“那就请你捡起来吧!”虽然老爷爷说话的神情有些严肃,但依然不忘礼貌。于是,我乖乖地把香蕉皮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其实,我心里还是挺不愿意的。

第二天,我又遇上了那位文明使者不知怎么回事,我心里非常激动,不由自主地跑过去,帮老爷爷捡起了垃圾。老爷爷笑了,用他那有力的河南话说:“好你个小妞儿!昨天你乱扔垃圾,让你捡起来你还不愿意嘞!今天咋真自觉哩!”“嘿嘿!”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一看见老爷爷扫地,就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垃圾。也许,是老爷爷影响了我,是他给我上了一堂文明课。

后来,我经常在小区遇到那位老爷爷,不管春夏秋冬,他都在认真地打扫卫生。我也经常看到雪天时,老爷爷用他那古铜色的手,在地上扒来扒去。原来他是在找被雪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老人哪!他却把这种小职位干得那样认真,那样伟大!是他教会了我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小区的每一个人。

我真佩服这位老爷爷,他这种文明精神让我铭记在心!

2.三年级文明作文 篇二

一、重视说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必将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由说到写,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要转入书面作文阶段,更应该以“说”为基础,这有三大好处:第一,以说促写:第二,学生先口述作文内容,便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作前指导的针对性;第三,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还能起示范作用。那么怎么进行说的训练呢?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质疑、释疑、讨论等过程中,既锻炼思维能力,又畅所欲言;既保护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又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要紧扣课文的教学,设计“说”的训练。如: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可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学《小摄影师》可让学生进行续编故事的训练;教学《一定要争气》可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 说说窒第周接到成绩单之后与校长、父亲见面的情景,说说童第周成功地把青蛙卵的外膜剥下后,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的表现。学生边说,老师和其他学生边评,既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及时针对学生思维条理较差和语言表达的不足给予帮助。

再次, 教师除了要充分把握基础训练中的说话材料进行训练外,还可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说说我的理想”的演讲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观察、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娇纵,商品楼的住房格局,等等,使一部分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鸽子式的封闭生活,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缺少体验,对生活中的事情都以不经意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说。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布置一定的观察作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 、试一试、摸 一摸、听一 听等全方 位地感受 生活。如:在教学基础训练2的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之前,我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家务劳动,然后观察家里的人是怎么进行这一家务劳动的,最后自己动手做一做,又如,在教学《周 总理的睡 衣》时 ,我布置了 观察并实 践怎样缝 衣服的作业 ,一学生在 经过观察 后 ,是这样描 写“她的奶 奶为爷爷补衣服的情景的”奶奶林针线包中拿出针和线团,她先从线团上 扯下一段 线 ,把线头放 进嘴里 ,用唾液沾 湿 ,接着捏住线头,眯着眼睛,小心地把线穿过针眼在线的尾端打了个结……让学生与生活接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必将为学生有物可言,写出真实的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练笔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培养起来的, 可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练笔除了要抓好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项目外, 还可结合阅读课文的教学,争取每课一练,让学生切实把说写结合起来。如:教学《晨读》时,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让他们暗中认定一个同学作观察对象,仔细观察他读书时的神态、动作,让他们模仿第二自然段用一段话说给同学听, 在师生共同评议后,再把这段话写成书面作业。

练笔,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无拘无束地写。最好是能让学生设置一本日记本。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把一天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练笔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鼓励、引导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写后记。所谓写后记,就是让学生在作文讲评后,把自己受到的启发、得到的领悟,以及对评改的不同看法、疑问, 或想改写某些段落甚至重新构思作文等写在本子上。后记不拘形式、不限长短,可畅所欲言,鼓励写后记有三大好处:(1)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批示;(2)让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批语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3)便于师生之间进行反馈、交流。 如 :有位学生在后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多念一些好作文给我们听:有位学生写道:自己通过读老师的批语,已经知道自己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好;更有多数学生针对自己某一句、某一段的不足进行修改,相信学生经过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作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对于教师来讲,批改那一次次作文,已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已没有时间批改学生的练笔作业,那么怎么办呢? 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可用。

1.把学生的练笔作业收上来 ,教师通过浏览 ,把其中的佳作或较有代表性的反应普遍问题的习作,利用合适的时间,拿到班上评点,指出优点与问题,然后让学生互改自改。

2.让 学生把练笔作业拿出来 ,指名到台上诵读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再进行互改自改。

3. 让 学生 把 练 笔 作 业 拿 到 小 小 组 中 交 流 、 讨 论 、 且 评 互改,教师通过听取各小组长的汇报,进行评点。

四、重视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一方面学生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开拓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他们刚接触作文, 生活经验少,脑中积累的词汇也少。如果在此时未能及时补充营养,让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 则必然会从此让他们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可通过组织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让学生把读到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抄到日记本上。再次,教师要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既可拿出某篇文章诵读,全班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探讨,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又可让学生自带材料到班上阅读,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某篇文章的感受,或让学生把以前读到、记下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拿出来互相交流。

五、重视鼓励的作用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水平较低是必然的,此时他们就犹如咿呀学语的幼儿,更需要及时鼓励、肯定、引导,教师一定要处处留心,重视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因此,不论是作文训练后的批语,还是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点,或是对学生练笔作业的评议,等等,教师都应及时肯定其中的成功之处与闪光点,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或表扬,让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摘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就犹如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建起的大楼结实耐用;地基打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篇三

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使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使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写作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孩子从喜欢的事物中观察,他们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时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有的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4.三年级文明作文 篇四

今天我去上练字班,虽然才早上八点钟可是太阳照在脸上还是火辣辣的,爸爸把我送到练字班的楼下,我就自己上楼坐电梯了。可能是上班的时间电梯里的人特别多,感觉电梯里的气味特别难闻、就觉得今天的电梯特别慢。终于到二十二楼了,我走出电梯后电梯门一关闭,就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伸手不见五指。我只能把手尽量往前伸,把脚紧贴着地面慢慢的往前走。突然眼前出现一道光,我以为是小偷或者什么坏人,我赶快拉开了打架的防卫架势。

咦,灯怎么没亮啊。“小朋友,你这是练的哪门子的功夫啊?”前边有一位面带微笑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士,我出了一身冷汗说“我把您当成小偷或坏人了。”我问“灯怎么了?”,“电路跳闸了”。“您这拿着手电筒干什么呢?”“我想找到电闸箱把闸合上,你看看这走廊周围也没有窗户,一片漆黑人们怎么走路、上班呀,我就想让灯赶快亮起来让大家赶快看清楚眼前的世界。”那位阿姨笑着说,说着的时候阿姨把电闸合上了,眼前顿时一片光明。我就蹦蹦跳跳的上练字课了。

我一定要向那位女士学习,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每一个文明的小举动若能带给周围的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或者就像现在流行的说法带来正能量,我们就更应该去积极的做、努力的做。我以后一定要多做好事、努力的做,也像那位阿姨一样做一位文明的使者,给家里、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文明。

5.小学三年级作文:文明与交通 篇五

通过各种报道的交通事故情况,我发现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所以我们都要学习交通法规。虽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但也要学习,不但要学习,还要进行宣传。因为我认为遵守交通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是不可推脱的。当交通事故发生后,不仅是事故当事人,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也都在承受这个悲惨的后果。

红灯亮了,有的小朋友就和没看到一样,依然要穿过马路。旁边的人要不要提醒他,阻止他呢?如果我认为,和我无关,他就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这个小朋友就可能受到很严重的伤害,他的爸爸,妈妈也要承担这个后果。一个小小的闯红灯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很严重的后果。那么,还有那些喝酒开车,超速驾驶,翻越护栏的这些情况就更加严重,也更加可怕。

交通安全,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要学习交通法规,小朋友最少也要懂得基本常识。而且,我们还要宣传,督促身边的人遵守交通法规,特别是自己至亲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文明,只差一步三年级作文 篇六

太阳渐渐向西偏去,丁丁和果果俩人还是像以前一样回家。

走着走着,他们俩经过公园附近的一个垃圾桶时,发现垃圾桶前堆满了果皮纸屑,空中飞舞着许多苍蝇,还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臭味。果果见了,皱起了眉头,生气地说:“这么多垃圾,是谁这么不讲卫生呢?保护环境,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规则呀!”果果抱怨极了,她转过身来对丁丁说:“丁丁,我们一起把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吧!”丁丁用力地摇摇头说:“这不是我丢的,为什么要我捡?一会儿环卫工人会来清理的,我们还是走吧!”果果语重心长地说:“丁丁,保护环境,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规则,老师不是教过我们吗?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看到垃圾要主动拾起。”可是,丁丁还是摇摇头,并且退到离垃圾桶很远的长凳上,双手还捂着鼻子。果果叹了口气,只好自己去捡,她蹲下身子,慢慢地捡起垃圾,丢进垃圾桶里,手也渐渐地变黑,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流下来。丁丁看到这一幕,脸不觉得红了,走到果果面前说:“对不起!还需要我帮忙吗?我一定会做的,还会把它做得更好!”果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你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吧!”随后,丁丁在纸上写道:文明,只差一步。并把它张贴在垃圾桶上。

马上就到黄昏了,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鸟儿也飞回了家,果果和丁丁在红绿灯路口告别,此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7.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七

一、正确把握单元习作要求:是引导不是约束

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都设置了8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篇习作要求。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完全按照这8个习作要求,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练习写作,超出范围则视为脱题。殊不知任何写作归根到底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情绪的宣泄、见闻的再现。小学语文教材的8个习作要求,应当视为只是一种引导,而不是唯一的约束。特别三年级这一阶段,刚刚开始写作文,尚不懂得作文从哪里着手,从哪里结束。教师在辅导学生写作文时,应当视其具体情况,如果学生恰好有习作要求范围内的想法、素材,就让他直接写出来;如果学生对范围内的话题毫无兴趣或没有这方面的材料,则允许学生写他愿意写、早已想好的事。如,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园地二”习作的要求是“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实质上要求学生写家乡环境随着社会进步出现的变化这一过程,作为成年人,阅历多,这一现象写起来很容易,而作为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要写好这次作文,难度还是有的。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动画、影视知识,要写动物与环境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想象出来的,当然更好,完全符合本次作文要求,要给予肯定。

二、写作切勿摆架子: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大部分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不会写作文。这实际上不是能力差,而是心理障碍。这个问题要解决,就要从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时降低“门槛”。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什么是作文?会说话就会作文。具体做法是找几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读,读完之后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对照,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生活中时常会碰见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引导学生写片段,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 如教室、操场、家中,把当时的真实情景讲述出来,再写下来,这就是文章。学习再差的学生也会认为作文并不神秘,马上会来了兴趣,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

三、先实践、后作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三年级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不能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那样只会为难学生,尽管个个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仍然无济于事,应该先让学生分组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实践。如,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要求是写自己会哪些本领,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这次作文可提前一周布置, 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把自己每个人最拿手的本领写出来,然后每个学生把这个本领做好几遍,记住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特别提示学生重点注意一些动作的表述,想好准确、贴切的动词,再提示学生在一张纸上把活动的程序写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这种活动的相关知识。最后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完成这次习作,相信效果会相当不错。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个材料:外国一所小学的作文时间从布置到上交,周期是一个月,而不是一两节课就完成一篇作文。

四、作文的模板:生活的客观性

小学阶段,大都是写记叙文。如何行文?有些学生觉得很茫然。 关于这点,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走样,更不要瞎编,说假话。越贴近生活的文章, 越有真情,越能打动人。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锻炼再现生活的能力,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还可以让学生多留心各类媒体上的新闻,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客观的、真实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起文章来就有底了。

五、让思想展翅飞翔

8.文明旅游三问 篇八

传统的文明修养总是以亲近性作为基础。但是,旅游暂时打破了这种亲近性。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化,旅游者必须离开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它最深层的本质是熟人社会关系的搁置,旅游者转向陌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转变所产生的道德后果是,日常的道德规范可能对其行为失去了效力 。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关系中,“对规则的遵守就是全部” 。在诸种规则中,法律规范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因此,以法律规范引导和约束旅游者的言行,实现文明旅游,就成为普遍的共识。当前我国文明旅游最直接的法律治理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它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在施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更应引起恰当的关注,以不断完善和推进文明旅游的法律治理。

第一,“文明旅游”如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这种宏观的法律条文设计为旅游部门制定文明旅游实施细则预留了法律空间,也为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中制定相关的文明旅游条款提供了法律可能。但是,法律并没有对宏大叙事式的“文明”术语做出更加精微的解释。诚然,“文明”的内涵容易取得共识性的理解,可是,“文明”的可操作性判断标准往往充满了纷争。“文明”的判断本质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在文化相对主义的视野中,“文明”的判断必定关联着特殊主义的具体文化境遇,不同的文化社群有着不同的“文明”判断。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兼容、不断融合的多元整合型的文明系统。因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分享着共通的文明观,但是,他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差异的文明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立法气质是普遍主义的伦理精神,它面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旅游时的人、言、事、物和景。于是,普遍主义的立法追求与特殊主义的文明实践之间的冲突必然紧张。

国家旅游局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作为旅游合同附件,要求旅行社、导游、领队和旅游者自觉遵守,规范旅游文明行为,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列举了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和提倡健康娱乐这八类文明旅游规范,每一类规范又分别做出了细分,总共列举了28种符合或者违背文明旅游的行为。它不仅有着表达逻辑上的形式缺陷,而且存在着实践应用中的实质难题。八类概括性的文明旅游规范同其细分的具体旅游行为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容关系?它们是否穷尽了所有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这些禁止或者提倡的具体旅游行为如何操作?“用餐不浪费”是旅游文明。但是,是否只有光盘才是不浪费?饭菜口感或者品种不适而无奈弃食是否是浪费?主观浪费和客观浪费是否需要区分?女士穿吊带裙或者男女在沙滩日光浴,是否违背了“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的旅游文明规范?触摸古建筑的外墙是否构成了对“不攀爬触摸文物”的禁止性规定?多久时间才构成“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这些疑难足以证明,将具有强烈价值判断和道德内涵的“文明”落细为可操作的法律概念,困难重重。

第二,“文明旅行”怎样落实?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如当人完成为人的时候,人才是最好的动物一样,当脱离法律和裁决的时候,人就是最坏的动物。” 法律的威慑源自其固有的惩罚。法律义务如果不以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依托,那么,它就容易沦为一纸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旅游者提出了文明旅游的义务,第十三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违犯后的法律责任仅仅是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依法赔偿旅行社的损失。如果不解除合同的获益更大,那么,即使旅游者违反了文明旅游的规定,旅行社也不会解除合同。对于那些选择自由行的游客,这款法律条文更是鞭长莫及。《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的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大量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虽恶劣,但达不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标准。即使是被列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只在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但是征信机构如何对待,是否会将之列入信用“黑名单”,影响其生产、生活和消费,没有相应的措施。

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是文明旅游的守护者和看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安排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第六十二条规定,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立法的本意是通过强化旅行社和导游的责任,来督促游客文明旅游,及时纠正不文明行为。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仅在第一百零一条对旅行社安排旅游者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做出了相应的法律处罚。导游、领队和旅行社如果没有尽到告知义务,那么,仅能根据第一百零八条“对违反本法规定的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的规定,做出相应的法律追究。但是,由于旅行社、导游和领队的告知、解释、引导和劝阻的法律义务只能做定性的衡量而无法做定量的评估,因此,在多数情况中,明文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被束之高阁。

第三,“文明旅行”怎样入心?当代中国旅游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它意味着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的跃升。但是,实现这种生活方式或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一个有钱、富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人的素质涵养、文化品味、价值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人的精神文明之水准不能提供支持的时候,“旅游”就异化为“庸游”“俗游”“陋游”甚至“恶游”。因此,提升人内在的精神文明之水准,就成为实现文明旅游的核心。文明不仅是外化于行的规范,更是内化于心的美德。因此,文明旅游治理需要任法,但不能唯法。良法可以使人行善,但不必然使人心善。强制人们做正当之事不会使之美德更好,而只是对规范外在的遵从,而美德必源于其内在,是出于正当的理由而做正确的事情。文明作为一种美德,不仅要“外化于行”,也要“内化于心”,而心的化育尤其艰难。人们行为的文明可以来自外在的压力或诱惑,如制度胁迫或者利益收买。但是,人们心灵的文明是人内向的自由之域,可以免受外在的压力而保持本真。于是,在制度或者利益之前的行为文明,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灵文明,就成为表演,沦为虚伪。法律或者制度可以有所作为,但不能无所不为。

以亲近性为基础的传统文明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身份伦理。对方的身份决定了行动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行动力的程度。在身份伦理的视域中,双方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越遥远,彼此间的道德约束力越脆弱。旅游者更多的是需要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 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必定会降低行动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行动力的程度。文明旅游生态的形成需要通过长期而漫长的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改变人的道德心理,形成开放的道德心态,使之从内心真诚地悦纳陌生的人、事、物和景,减少亲近性道德的排他性,逐渐把他人也视为“我们之一” 。惟其如此,游客才能不仅本能地“亲亲”,更会自觉地“爱类”,直至以“天地万物一体为仁”。只有当文明内化为游客习惯性的品质时,其文明的行为才是油然发自内心的意识冲动,才可能以文明为乐或者不以为苦。显然,这种治理效果不能依赖催化的思维方式,而必须借助濡化的思维路径,在一个漫长的时段,精细耕耘,培育游客的文明习惯,涵育其文明品质,由此收获文明旅游治理的效果。

在推进“文明旅行”入心的过程中,我们拥有其它国家或者地区鲜有的重要教育载体。这就是自小学直至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们总是将这些课程视为贯彻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课程,却往往忘记了这些课程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和养成公民行为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强调德育向生活的回归,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习惯。从教育治理的层面来说,文明旅游的实践追求完全可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小学到大学,按照“文明旅游”的根本目标,采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程内容设置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旅游习惯直至文明旅游理念。目前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中,与文明旅游相关的环境保护教育有16次课,占小学阶段所有思想品德课程的10.5%;生命教育有4次课,占2.6%;历史文化教育有12次课,占7.8%。当然,不是环境保护教育、生命教育与历史文化教育的所有内容都直接或者间接同旅游文明有关。因此,有必要将“文明旅游”作为各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德目单列出来。这其实也符合国家主导性意识形态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9.文明,只差一步三年级作文 篇九

一天,小明和小红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来到一个街角,看见了一个绿色垃圾桶,他的四周全部都是垃圾:有香蕉皮、易拉罐纸屑等等。小红生气地指着这堆垃圾说:“这是谁扔的?难道没有公德心吗?”说完,便走上前去,不顾这些垃圾有多丑、有多脏,有多少苍蝇在垃圾周围飞来飞去,弯下腰就开始捧起垃圾丢进垃圾桶里。还回头对小明说:“小明,我们一起来把这堆垃圾收拾干净吧!”

小明没有回答,心里想到:“即使把这些垃圾收拾干净,那是些没有公德心的人还是会乱扔垃圾的,”于是,他便把书包放在第十,丛书包里拿出了一支毛笔和一张大纸。而此刻正在忙碌的小红还在纳闷:我在这里辛苦的收拾,而你却在地上画画?二十分钟后,小红已经把垃圾收拾好了,小明用胶水把那张大纸粘在了垃圾桶上,原来小明写了几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小红不懂是什么意思,便问了小明,小明答道:“人们现在什么都有,可是有些人却不拥有文明,只要人人再向前走一步,文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是的,只要人人都讲文明,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0.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 篇十

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1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放学急忙回到家里吃香蕉,那时我还不知道文明礼仪的习惯,吃完香蕉后,我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没想到香蕉皮的掉,竟然滑到了邻居的小孩,我顿时紧张起来,怎么办,如果告诉了妈妈,我肯定会被妈妈批评的。

这时我想到了妈妈时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诚实,犯了错误一定要面对一切,我慢慢地走到了妈妈的面前,红着脸对妈妈说:“对不起,我把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地上,不小心把邻居的小孩滑到了,竟然出乎我的意料妈妈却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没关系,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好,以后不要再随地扔垃圾了,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喊报告;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人让座;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我点点头,牢牢记住了妈妈说的每一句话。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支雪糕,吃完我随手把雪糕纸扔到了地上,一个阿姨过来问我:“雪糕好吃吗,我迷惑不解地看着她,可是地上还有雪糕纸,妈妈也严厉地训斥我把雪糕纸捡起来,我红着脸看了看路上的行人。没有人在注意着我,我感觉就像千万人的目光在盯着我,迫不得已才捡了起来,我深刻的记住了这个教训。

其实,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2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财富;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真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注重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因此,拥有美德,讲究文明,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有很多同学都能滔滔不绝地谈文明礼仪和各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总听见某些学生口中吐出的脏话,看见校内校外,街道边随见丢弃的垃圾,我就会不由得反思道,难道我们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吗?所以我们要践行社会文明,就要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践行更多的美好品质。

文明素质,她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我们若想拥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地践行各种文明礼仪,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高。

文明素质,她又是一面折射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民族的形象的镜子,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有着莫大的影响。又如在国外,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人们决不会过马路。只要行人在斑马线,即使车主又很紧急的事,道路上那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都会止步让行,也就很好的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这,试想,一个民族若是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素养,还怎能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文明和美德,不仅对个人,还对一个学校、城市、社会,甚至一个民族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就拿我们学校的礼仪来说吧,它不正是要求我们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的文明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如果我们中的任意一个人没能达到,就会直接影响到创建工作,甚至给城市带来更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严格按照学校礼仪教育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各种文明礼仪和美德。

让文明之花绽放在那我们心间,文明和美德相伴同行!

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3

文明,一个词汇,看似简单,实际上特别复杂,它体现在方方面面。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注意环境卫生……这些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明。但是通常人们都会在某种情况下忘记文明做人。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浙江旅游,我们一到浙江,放好行李之后就坐公交车去玩。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正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这时,有个比我小一点,大约七八岁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边,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个老奶奶对小男孩说:“好孩子,谢谢你!”

这是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个孩子都会做的事情,这么的成年人,在车上都会熟视无睹?

这个问题体现在这一方面,比如说走在大街上,许多人们仿佛没有看见前方不远的垃圾桶,为了方便,将垃圾随手一扔。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这人看了十分难过,我想,为何其它国家的人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可我们却不能呢?这是因为,即便再三强调要讲文明,宣传文明的重要性,人们都没有真正地去把它记在心中,因为我们没有从小去养成这些习惯,没有从自身做起。

请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去乱扔垃圾,地面干净整洁,就不会有人去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在校园中,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随处丢弃的饮料瓶,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

很多人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现在,我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好的文明习惯如今不养成,以后很难改变,因为习惯已成自然。

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4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随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学生形象,遇见长辈要问好,遇见师长要鞠躬,不能有失礼节。下面就交给大家做到文明礼仪的方法:

1.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2.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3.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真正做到文明礼仪非一朝一夕之功,“革命未成功,同志须努力。”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小学生三年级讲文明作文600字5

文明是什么?有的人说是诚信,有的人说是礼貌等。而我说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平等程度。生存竞争的残酷造成动物之间只有野蛮,弱肉强食,而没有平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从不平等逐步向平等,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

那么,如何判断“文明”和“野蛮”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因浇花而引发命案的例子:

不久前,澳大利亚悉尼的66岁的普罗克特正在自家屋前的草地上用水管浇花。36岁的被告刚好路过,他批评普罗克特浪费水。老人一怒之下把水管转向被告,双方因此动起手脚。老人被后,被告仍继续拳打脚踢。后虽经急救,但终无力回天,普罗克特在医院去世;行凶者被控犯了谋杀罪。

若以“进入开化状态”或“进入有文化的状态”为标准,那么,这个例子的前半部分还属于文明的范畴。因为澳大利亚已经连续六年饱受干旱的困扰,并有不少河溪断流。为此,该国政府已作出限制家庭用水,禁止用水洗车或清洗走廊等规定。据称,老人没有触犯用水规定,因为用的是小水管,而且是在准许的日子在自家花园里浇花。

然而,上述例子中的后半部分就属于野蛮的范畴了。你看,就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误会,竟然激化成一件命案。老人错了:他不仅没有接受节约用水的忠告,还以水袭人。年轻人错了:他不该向一位年迈之人施暴。

其实,人类文明是一个不容切割的整体。如果用暴刀手段去维护文明的话,无异于高辕北辙。和谐关系,不仅要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

个体如此,群体如此,国与国亦如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的古老哲理“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它是让我们避免澳大利亚的这类悲剧发生而步入和谐社会的警句!

我希望你们是一个文明的人!

11.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十一

一、培养写作兴趣

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可以说,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捕捉时机,培养兴趣

当学生受到什么刺激而情绪激动,急于要说的时候,就要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写作。一次,我走进教室,组长正在发刚改完的练习卷,同学们拿着练习卷在互相看分,同时在相互议论着。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同学们写写拿到卷子后的心理活动,题为《我拿到考卷后……》。大家很快地写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活动,虽说有的学生写得不太生动,但也是内心的一种表达,学生逐渐地对这种小练笔来了兴趣。

2.文体结合,提供素材

学生作文要写好,要有素材,要写出真情实感,于是我找机会多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自发性的探索寻找,积累素材。例如:活动课上带学生玩老鹰捉小鸡、长江黄河、放风筝等游戏。然后让学生把活动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学生作文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总是有闪光点,大至选取材料,布局谋篇,小至一个词语。每挖掘到闪光点,我都及时加以肯定。在评判时提高具有闪光点的作文的分数,同时,推荐发表学生的优秀作文。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动力。

学生的作文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体会到作文并不难,而是一种乐趣,“久而久之,將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叶圣陶

二、在阅读中学作文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由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学习这些文章对学生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大纲也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突破三年级学生由练笔写话向写片段过渡的实际困难。

1.学习课文语言

如学了《风筝》后,让学生用上第三自然段的句子来写《放风筝》。

2.学习构段方法

如学习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后,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写一位同学努力学习的事。

3.学习观察方法

如学了《赵州桥》后,让学生仿照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观察家乡的楼房,然后写一段话。

这些练习来自学生熟悉的课文,又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原材料,学生完成并不费力。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一定会达到“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和“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

三、在现实生活中写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大纲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学生学作文时,一定得让他们确实“写真人真事真物”的作文观念。

让学生的作文反映自己的生活是天然合理的,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最吸引人和感动人的。因此,我十分重视作文前学生生活的积累,让学生写的必让他们先做。例如在教学状物作文前,我让每个学生回家种一种植物或养一只小动物。要求他们精心培养,仔细观察所栽培的花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或观察所饲养的小动物的外形及习性特点等等。真是好样的,学生个个作文写得有内容、有特点。

——刚长出来的叶芽儿嫩绿中透着红色,显得很娇嫩。不几天,叶子渐渐长大,颜色也变成了浅绿,最后变成了深绿色的了。——《三角梅》片段

……

上述作文片段没有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仔细观察,是生编硬造不出来的。通过这次作文,使全体学生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要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作文。

12.小学三年级作文常见问题解析 篇十二

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 常常咬着笔头半天, 写不出一个字, 原因有二:第一, 生活面太窄。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小孩摔一跤, 都会全家跳一跳, 所以只要有可能, 家长不会让他们有一点点的冒险, 接触的生活面当然也就小;学校就更强调安全了, 基本上取消了曾经的春游、秋游, 即使是学校运动会, 没有买人寿保险的学生都不能参加比赛。第二, 年纪小, 对生活的感悟少。有很多事物, 即使看到了, 也不知道可以写进作文, 没有意识到身边那么多的事物都是作文素材。针对这些情况, 解决的办法有:

1. 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感性, 对彩色的画面、生动的音乐都很感兴趣, 在作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 播放漫画、动画片、生活短片、生活知识片等, 能够重现生活, 使学生展开想象, 比相对苍白的口头表述要有更大的吸引力。虽然这个办法有诸多好处, 可是它毕竟不是生活本身, 所以只能作为补充手段。

2. 延伸学生的课堂

仅限于课堂的作文教学, 只能是闭门造车。要让学生把离开课堂以后的生活, 也纳入作文素材的积累范畴, 比如走读生上下学在路上的所见、每天和家人相处的所感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 对第二学段 (3~4年级) 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何而来?不就来自学生的周围吗?

3. 在可能的范围内, 扩大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面

建议家长在假期的时候, 多带孩子“离家出走”, 这个“出走”可远可近, 可以到森林、大海、草原等去接触自然, 也可以到乡村、公园、甚至工地附近, 去观察社会。带着小孩出去的时候, 千万不要事先布置任务, 以免给他带上心理压力而导致厌烦情绪, 就只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蓄积素材。另外, 在安全范围之内, 还必须让小孩有一定的自由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时间, 这时候的他是最自然最放松的, 所看到想到的都发自内心, 一旦表达出来也是最有灵性的部分。

这几个解决办法都是为作文作材料方面的准备,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愉快原则和吸收原则。只要他愿意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 不要勉强他表达出来, 除非他自己想要这么做。

二、要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 再学一些作文技巧, 基本上就能够毫不困难地写成完整的作文了。在苏教版三年级的作文训练编排中, 内容有:写人 (介绍自己) 、写事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学会的本领、父母对自己的爱、编写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写物 (自己选或画的秋天的画) 、写景 (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环境) 、写地 (自己去过的或者想去的地方) , 另外还有观察日记、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己的发明等。范围虽然很广, 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必使用多复杂的方法技巧, 就能写好。

面对所有“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多”的作文问题, 总的来说有一个化解办法:细化。细化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大整体给分裂成无数的小局部:

1. 写人写物

只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人可以从上到下、写物可以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写具体内容的时候做好两个选择: (1) 从所有可写的部分中选择, 比如写人可以从头顶的头发, 一直写到脚底, 不可能什么都写, 所以就要选择其中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部分来写。比如用细长的眼睛表现人物的温柔, 扁鼻子表现普通、不出众, 粗糙的手表现勤劳等。 (2) 在第一个选择之上, 对所选材料安排一下详略, 哪一点给人印象最深、最能表现人物, 就写得最多、最长, 反之就一笔带过。写物写事与此类似, 区别在于写物要注意突出物的特征, 写事要注意表现做事人的性格。

2. 写景写地写情

写景写地应该在写人写物的方法基础上, 带上写景, 因为所有的写景、地都不是最终目的, 都只是一个手段:通常为了抒情, 所以在所有的景物中可以挑出来的景, 是为表达一定情感服务的, 而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情感, 一般表达的都是喜爱、热爱之情, 因此所要写的景物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就行, 然后按照最喜爱到一般喜爱, 由详到略一路写来, 就能娓娓而谈。

三、对作文的情感问题

解决了以上两点, 第三点“讨厌写”基本上解决了, 这只是基本上。因为还有的小孩有内容、也会方法, 就是对作文有抵触, 那就要针对具体原因来解决:如果是不喜欢课本的安排, 可以放宽松一点, 只要写人、写物或写景就行, 不必一定要写自己、写熟悉的人的事或是家乡的景。既然作文的目的是喜欢和学会写作, 就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教条, 教材仅是一个达到目标的载体。

小学生作文教学努力的结果, 就是想让孩子们喜欢写作、学会写作, 能够写出好文章。孙子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 顺着这一条心灵之路, 想要达到目标终点, 可以使用的方法就很多了, 可以步行, 可以乘车, 可以骑马……笔者只想到其中一点, 斗胆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3.三年级文明作文 篇十三

垃圾爷爷是我小时候给他起的绰号,他实际姓攀,有六十多岁,瘦高个,胡子邋碴的,白头发总是烂蓬蓬的,夏天总是穿着黑上衣黑裤子,发出难闻的味道。一走到他身边,我便捂着鼻子离他远远的,大声喊他垃圾爷爷,他便象征性的拾起一根棍子笑着追我大老远叫我垃圾孩。

他在我印象中最不好的还有一件事。那年,爷爷病故了,我们全家人回老家几天,回来后,发现楼下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不见了。想想前几天他还嘟U饬咀孕谐捣腊他拉垃圾,我们便认为他把这辆自行车装进垃圾车躲过门卫监控器偷跑了。为此,奶奶特意在他耳边说些难听话故意让他听。那几天,我见他总是闷着头干活,谁也不搭理。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天又一天。

后来,又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看法,对此,我们羞愧难当,我再也不叫他垃圾爷爷,而是叫他攀爷爷。那是一天夜晚,我家的冰箱坏了,爸爸找来一位熟人正在家里修时,听见楼下有抓小偷的声音。跑到楼下一看,攀爷爷正和一位不认识的人撕扯在一起,原来这个不认识的人正好准备偷给我家修冰箱叔叔的电动车,让正准备拉垃圾的攀爷爷给逮住了,为此,我们院的人一齐把这个恨之入骨的小偷送上了派出所。这后,听说这个小偷是我院的惯偷。再以后,我们为有这样一个为保护院里财产的垃圾爷爷而自豪。

14.三年级文明作文 篇十四

在邓丽君眼里,梦想就是纳永不服输的信念;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一碗可口的饭菜和亲人的一句鼓励;在海伦·凯勒眼里,梦想就是仅有三天光明;在山区孩子的眼里,梦想就是认真读书,终有一天走出大山……梦想是伴随我们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学会努力,学会坚强,希望就在眼前方。

而我的中国梦是想让这个世界又互相帮助的精神,让个世界拥有一份文明与和谐。

“梦想”这个字眼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人们:有梦,就要不断创新,否则会成为失败的边缘。

梦想像一位智慧女神,引用我们:一定要为自己远大的理想而拼搏;梦想像一缕阳光,警戒我们:所谓就是你努力的成就。

上帝没有给我们一双洁白的翅膀,而是就我们一颗会实现梦想的大脑,让我们对梦想的追求成为插在背上的一双隐形的翅膀。

15.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起步,策略,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 掌握的词汇不多, 认识的事物不丰富, 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关键的环节。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今后的全面发展。如何引导三年级的学生会写作文、乐于写作呢?针对这一课题, 笔者谈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的反思及指导策略。

一、当前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习作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程标准》在习作部分对中年级段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表明中年级阶段的作文只是练笔, 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实际习作教学中, 教师仍存在着限制习作字数、结构, 圈定习作范围的现象, 学生在教师限定的圈子里写作, 思维受到了束缚。

2. 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不少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秘法传授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以毕其功于一役。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写出“像样”的文章, 布置学生抄写、背诵作文选上的一些范文;作文课上, 教师也不要费力讲解, “作文选”成为学生写作的法宝。

3. 不注重语言和素材的积累。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 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广泛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发展思维, 提高鉴赏能力。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进行表达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但这一要求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学生难以获得较多的生活体验。

4. 批改不及时, 不重评讲。

叶圣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式作文批改的弊病:“学生作文教师改, 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批改完几十本作文需要较长的时间, 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等级, 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对教师的批改结果, 多数学生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子塞入书桌,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的指导策略

1.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首先, 上好第一堂作文课。进入三年级, 课程表上就郑重其事地排上了“作文课”, 学生觉得作文很神秘。由此上好第一堂作文指导课成了引起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 教师须得倍加重视, 精心设计。其次,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 老师板书作文题目, 说说作文要求, 学生开始写作, 长期如此, 学生感到作文课, 枯燥乏味, 失去写作的兴趣。教学中, 教师根据作文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 写《秋天的校园》一文,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仔细观察, 然后再写作;还可以降低作文要求,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三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因此, 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少些限制, 少些要求, 要鼓励学生大胆选材, 大胆构思, 提倡自拟题目, 让其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如写《我的朋友》可以写人物, 可以写动物、可以写植物, 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和梦中的情景等。表达方式也可以自由,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让他们尽情地想象, 无拘无束地表现出自己的童心童趣。

2. 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古人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可见,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在不断地积累中, 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素材, 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1) 丰富生活, 创造“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要求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源。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 教师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组织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在学校里, 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班队活动,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发现闪耀着心灵美的、光辉的人物和事件, 都能让学生进入“心有所思, 情有所动, 而后有所撰作”的境界。在家庭中, 让学生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关注家庭中大小事情, 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一条重要途径。让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自然, 去感受社会之博大、生活之艰辛;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 去探究奥秘, 去充实人生。学生有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2) 博览群书, 积累语言。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 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 因此, 写作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 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 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广泛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发展思维, 提高鉴赏能力。另外, 让学生博览群书, 从而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 而在阅读过程中, 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 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

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途径是让学生诵读记忆古今中外经典之作。《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 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晨读课、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梯度地补充背诵一些国学经典、诗歌经典、现代中外诗歌名家短篇, 如《三字经》、《唐宋诗词》等, 丰富学生的语言。

3. 片段练笔是写篇章的基础。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三年级学生写好作文, 必须要从小处着手, 也就是写好作文可从片段练习开始。片断较之成篇的作文, 篇幅短, 要求低, 可以是一段话, 也可以是两三段话, 可以不讲究开头、结尾, 可以没有文题……扎实地抓好三年级学生的片段练笔, 可以克服学生认为写作文难的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基本功的训练, 掌握写段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打下基础;发展学生的细微观察能力和“写具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多动笔、爱动笔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写整篇作文积累素材。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片断, 这就为今后写成篇的作文打下很好的基础。例如, 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一文, 此文中的第四节构段方式是总分关系, 此段围绕着“原野热闹非凡”一句展开描写,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此段后, 就可以相机进行一个片段练习:下课了, 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长期如此训练下去, 学生以后写整篇作文不会再感到困难了。

4. 读写结合是写作的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认识浅, 注意力稳定性差, 活泼好动, 模仿力强。因此, 习作教学就一定要与阅读教学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作者是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 是怎样写具体的, 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在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等等。例如, 在教《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 作者在写“北大荒的原野”时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 教学时教师以这段为重点, 先让学生边读边标出:这段文字有几句话?说说每句写什么?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提供几个中心句, 如“花园里的花真美丽”、“我的铅笔盒很好看”、“下课了, 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等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课后还可布置巩固练习:以“我有一个___的____”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强化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构段方式。如此长期训练, 使学生在讲读课上知道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些, 以便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学生掌握了方法, 习作起来, 就能如鱼得水了。

5. 欣赏性评价可激发写作的热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心灵较脆弱, 心理承受力差, 爱表现, 好表扬。因此, 教师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 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 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评语做到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 诱发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 要使孩子同自己讲的话发生共鸣, 就需要同学生对准音调。”笔者在学生作文本上常常会这样写到:“你的词汇真丰富!”“你能把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真了不起!”“你的比喻用得好极了!”“你的想象真丰富!”、“你这个句子写得太感人了!”“老师发现你的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 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清楚楚, 还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真棒!”等鼓励性的话语。让每个学生见到评语后, 都有成功感。如果学生习作中有不足之处, 教师在评语中也要恰当地指出, 用饱含信任与期待的语言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小心呵护小学生写作的热情。

总之, 如果教师能以多种作文指导策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 具有基础的写作能力, 就会为高年级段写整篇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6.轻松“食购”古文明(三) 篇十六

近年来,中国街头也慢慢被这股波西米亚式的印度服装感染,从绣花裙、耳环、项链、包包、印度香、骆驼皮凉鞋、绣花抱枕套或织布、嵌铁的硬木家具等等,都掀起一股“印度风”。

拜印度手工艺发达与种姓阶级制度之赐,不同的地区生产出不同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充满民俗风味的特产,总是时时刻刻吸引游客的目光,再加上低廉的物价,所以到印度一趟当然得买些值得收藏的纪念品。

不过购物前得先学个招数,不然还不知道如何跟精明的印度商人做生意!

首先“杀价”是必要的准则,一般来说,高级商店内的价格比起路边摊贩来的高,质量也会好上几倍,因此看准东西后可以先以定价5折杀起,最后成交价在7折上下就不错了;如果是小商店,那么可以狠一点从3折开始喊,最后成交价应该在5折以内。

和印度人喊价是件非常累人的事,往往一样东西会纠缠至少10分钟以上,非常浪费精力与时间。有时也别为几十卢比在那里杀来杀去,只要是自己确认是合理的价钱就可以成交,不然的话,价格比来比去只会是气死自己!

印度美食百分百

谈到印度料理,第一印象便是“咖喱”!没错,咖喱是印度人常吃的料理,不过在这里要先解释一下,咖喱是英国人取自南印度的泰米尔语karl(黑胡椒),凡是以各种辛辣香料所制作的料理都通称为咖喱。

印度菜大体上可分为北印度菜与南印度菜两大菜系。北印度菜又可细分为旁遮普菜系、孟加拉国菜系等,辣味适度,主要是用咖喱与鸡肉、羊肉、虾、蔬菜烹调的菜肴和米饭、烤饼一起吃;南印度菜则以泰米尔菜系为主,味道辛辣,将羊肉、蔬菜咖喱和煮米饭等放在香蕉叶子上拌食。

波亚尼炖饭Biryani

波亚尼炖饭是蒙兀儿人带入印度的米饭料理,以长米搭配羊肉、鸡肉、牛肉或蔬菜炖成的饭,因此吃起来湿湿的。其中以海得拉巴波亚尼炖饭最出名,另外也有纯素的波亚尼炖饭。

菠菜吉士Palak Paneer

菠菜捣碎后加上印度自制的乡村吉士,由于口味不辣,是北印度最受欢迎的咖喱之一。

坦都里烤鸡Tandoor Chicken

这是北印度的一道著名宫廷料理,将整只鸡先以酸奶和香料腌渍过后放入坦都炉窑内烤,烤完后鸡肉呈鲜红色,吃起来带点辣味。食用时配以绿色的酱料和洋葱,即好看又可口。

奶油鸡Butter Chicken

也属于北印度的一道著名料理,采用去骨切块的坦都里鸡肉,放入奶油、西红柿与香料混合的酱汁中烹煮,搭配印度烤饼一起食用,几乎在每家餐厅都有供应。

塔利ThaIi

塔利是印度餐厅中常见的套餐。印度的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风格的塔利,基本上就是一份圆盘上放着菜泥、豆泥、马铃薯、炖菜、酸奶、甜点等约4~6种菜色,另外还附上饭、普里、罗提或恰巴提面饼。

塔利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塔利风格,北印度塔利是以普里、恰巴提或罗提面饼,和几道口味重的配菜和一份甜点;而南印度塔利则是以炸饼(papad)、米饭搭配几道配菜。比较特别的是用餐时将炸饼捏碎搭配米饭和咖喱。由于吉加拉特省(Gujarat)是耆那教的大本营,吃纯素的比例相当高,因此Gujarat Thali就是纯素食的塔利。而拉贾斯坦省的塔利则采用沙漠植物和羊肉,和搭配特别的面包,口味也很特别。

面饼NaFi

类似中东袋饼的Nan,是从中东经旁遮普省开始进入印度的面饼,厚度比恰巴提或罗提来的厚又松软,这也是印度最经典的Nan。

比较特别的是,印度面饼的口味很多,除了有原味外,还有加入吉士、马铃薯、蔬菜、椰子等,有甜也有成的口味。由于正宗的做法是将面饼贴在坦都烤炉壁内烧烤,所以一般的印度人家庭也都在餐厅食用比较多。

恰巴提Chapati

恰巴提是印度最普遍的全麦面饼之一,嚼起来十分有劲,也有点类似葱油饼。采用没有发酵的面团,类似葱油饼做法,饼皮更为扁平,口感也较干。恰巴提的体积比罗提大。

印度人对料理可是非常具有冒险精神的,各式各种的香料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料理中,因此口味重、辣味等的口感都成了它的代名词。

除了以面饼、米饭外,各种颜色的扁豆(Daal)、蔬菜(Sabzi)和腌渍品就成为必要的配菜。另依地理环境的区别,如西印度靠海则多产海鲜、西印度濒临沙漠则多采用沙漠植物或羊肉;则会在料理中增添不同的变化。

此外,由于印度大多数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因此印度的素食料理也是好的没话说!

罗提Roti

面团以旋圈式做成轻薄脆的印度饼,再放入油锅中油炸。做法类似帕罗塔(Paratha),只不过帕罗塔吃起来很有葱油饼的感觉,罗提更像是油炸饼!

普里Poori

这是北印度的点心,宛如手掌大的圆饼。油炸时,圆饼会鼓起来,中央则呈现空心状态,可以和主菜或蔬菜泥一块吃,在一般的塔利(thali)定食中也会出现。另外还有一种类似普里的普卡(Phulka),是全麦面粉做的炸饼,体型比普里小很多,常在路边摊看到。

都沙Dosa

类似煎饼的点心,在南印度则是早餐的一种。都沙是以扁豆糊加发酵米、水调配而成的米糊,放置在大型铁板上煎烤,之后再放人馅料并将饼皮对折起锅。煎过的饼皮酥脆,尝起来有点类似法式薄饼。都沙种类繁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马色拉都沙,馅料是以马铃薯混合芥末仔、咖喱叶、洋葱、姜黄。在炎热的印度,吃一份马色拉都沙会让你饱得不想动!

沙摩沙Samosa

沙摩沙是三角形的咖喱炸饺,内部馅料则是马铃薯混合豆子、茴香、辣椒等香料,吃起来比较辣一点,被视为印度人的点心。

拉西Lassis

拉西是印度式酸奶的饮料,加入酸奶、水、香料、糖或盐调制而成的,不过也有口味较甜的sweet lassis。在夏天的印度,这是很受欢迎的全国性冷饮,尤其是在瓦拉那西和旁遮普省的拉西最为出名。在孟买或印度西边海边的观光城镇,还会加入当季的水果如芒果、香蕉、菠萝调制成水果拉西,宛如果汁牛奶般。不过喝拉西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确认店家是采用矿泉水来调制,或者是吩咐店家不要加冰块,不然的话很容易拉肚子!

奶茶Chai

在印度,奶茶是最普遍的饮料,印度式的奶茶牛奶比水来的多,糖也是多得不得了,在冬天时会加入豆蔻调味,夏天时则是添加姜调味,因此,印度奶茶喝起来不但甜,口味也重。

这种浓郁又甜的奶茶是印度人消暑的绝佳方式,尤其是坐火车时,常常会有小男生或是老伯伯拎着一壶热腾腾的奶茶到车厢中叫卖Chai,一杯奶茶卖5卢比,那种难得的甜蜜滋味绝对难忘!不论是路边摊或是餐厅,你都可以喝到印度奶茶,如果你不嗜这么甜的奶茶,可以请服务生另外给你糖罐,自行加入适量的糖也可以!

另外,马色拉奶茶(Masala Chai)也是奶茶的一种,只是喝起来比一般的奶茶更为香浓,Masala在印度文中意思是综合的香料,所以马色拉奶茶里则是添加了许多综合香料,包括了豆蔻、丁香、肉桂、胡椒、姜等等。但是,并非一般的餐厅都有供应马色拉奶茶,所以一定要特别指名才会喝到喔!(未完待续)

17.小学三年级文明事迹 篇十七

窦唯 三(2)班

我是环溪小学三年级(3)班的窦唯。这次很高兴被选为班级的文明礼仪之星。我出生于2001年11月26日,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孩子。上学了,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讲礼仪,每次见到老师,我都会尊敬地叫一声“老师好!”见到同学主动打招呼。作为老师的小助手,我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老师交待的事情,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小助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渐渐地我懂得了礼仪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平时我能做到衣着整洁、得体。课间活动时,文明休息等礼仪规范。每次做值日生,我总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别人有了困难,我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我会时常提醒自己遵守资本,祀仪规范,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在文明祀仪方面做得更好。请老师和同学们监督我。

18.文明——只差一步三年级作文 篇十八

夏天到了,学校也放学了,王小明和李莓铃走在路上,快到家时,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王小明往角落里瞄了一眼,啊!原来是垃圾桶啊!可定睛一看,垃圾桶里没有一点垃圾,可外边却东一点西一点的摆放了许多垃圾,桶的口子上还挂着香蕉皮,爱干净的李莓铃可忍不住了,不顾手,大把大把的抓起垃圾,同时也叫到:“小明,你也来帮忙啊!”可王小明好像想到了什么,从书包中掏出一张大白纸,爬在地上在写着什么,李莓铃可耐不住性子,说:“紧要关头你写什么啊!你不捡我捡!”正当莓铃捡完时,王小明也写好了,哦!原来是文明只差一步!王小明把纸贴在垃圾桶上,李莓铃连连夸小明聪明!

对啊!现在的人都图这一小步的方便,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外,使整城市充满了恶臭和不文明,如果都像王小明和李莓铃一样,世界会更美好。

19.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十九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指导策略

现在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对于词汇量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不足,对于词汇的准确理解也不够,所以,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了学习的负担, 感觉作文无法驾驭。 引导学生会写作文、想写作文和敢写作文,是现阶段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问题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写作。

一、三年级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模式陈旧

很多老师在培养学生写作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学生模仿, 这样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内容,但是却磨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还有对自己的真实感情进行抒发,老师运用陈旧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把一些范文里面的内容进行背诵和运用, 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写作模式都是套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慢慢消退。还有老师在写作中限制学生的写作字数、写作结构和培养孩子固定的写作模板, 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面, 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语言素材的积累不及时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输入语言素材,这样才能让输出和输入有所平衡,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通过练习可以轻松地驾驭头脑中留存的素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阅读量和生活经验都很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要多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 有时候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会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把平时看见的好文、好句都抄下来,老师会定期进行检查,但是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平时没有认真地积累, 只是在老师要检查的时候,随便找一些看着比较好的素材抄下来, 应付老师的检查。我们知道语言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时时刻刻的,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不要让学生把文学素材的积累变成负担,以完成老师检查为目的,这样开展的语言素材积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二、对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指导策略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三年级学生对于语言表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师要做好适度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做好精心的布置,让学生对作文课有所期待。 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周边熟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写一下校园的春天, 老师最好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一下春天里的校园是什么样子, 回到课堂再让学生开展写作, 不要给学生限定范围,而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鼓励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大胆选材,自己进行题目的拟定,这样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会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开展现象。 以往的传统教学是老师来拟定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写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对于这样的机械写作非常厌烦。 所以,对于写作课也很厌烦,通过老师给学生课堂“ 留白”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成为作文课的主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2.注重日常积累

积累是进行写作的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厚积才能够做到薄发,当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时, 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会不断地加强。 在平时的学习中, 老师应多引导学生看一些课外书籍,三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是很低的,所以,刚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老师可以在每堂课上给学生阅读一个小故事,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叙述, 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讲的故事记录到笔记本上, 找一到两个学生阅读自己记录的故事内容,通过自己的总结学生对于素材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在写作中可以及时地应用。

上一篇:119宣传报道下一篇:运营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