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精选11篇)
1.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一
辽宁省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统计总体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经济结构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表3-5 请根据以下资料对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表3-5 注:价值量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发展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的账户是__。A.“生产成本”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制造费用”
3.某企业2008年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5 80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5 75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5 680万元。则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为__万元。A.50 B.120 C.70 D.130
4.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该机关是指______。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5.已知某资产负债简表的部分内容,如表6-1所示。表6-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金融机构的资产中,金融资产所占比重为()。A.98.1% B.77.9% C.61.9% D.50.5%
6.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______来承担。A.国家统计机构 B.部门统计机构
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D.民间调查机构
7.统计台账;二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______等管理制度。A.审核、交换 B.审查、交换 C.交换和档案
D.审核、交换和档案 E.审核、档案
8.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根据上述业务(1),计算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__。A.20300元 B.20600元 C.23400元 D.24000元
9.下列使得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增强的是__ A.粘性价格 B.资金流动性低 C.预期汇率不变 D.经济结构无差异
10.“消费者人均月收入”(x2,单位:元)及“商品需求量”(y,单位: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4990.519-35.66597x1+6.19273x2,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计算上述回归方程式的多重判定系数为0.9540,其正确的含义是______。A.在Y的变化中,有95.40%是由解释变量x1和x2决定的 B.在Y的总变差中,有95.40%可以由解释变量x2解释 C.在Y的总变差中,有95.40%可以由解释变量x1解释
D.在Y的总变差中,有95.40%可以由解释变量x1和x2解释
11.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1)初步核算,2008年现价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加43364亿元,实际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同比增加5373亿元,实际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同比增加21384亿元,实际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实际增长9.5%。(2)初步核算,200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3)2008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5.7%,比2000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
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拉动点数等于()。A.A B.B C.C D.D
12.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______。A.可以设立统计机构
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统计机构 C.应当设立统计机构
D.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负债的是__。A.预收账款 B.预提费用 C.未分配利润 D.暂收款项
14.部门、单位领导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主要采取______。A.通报批评 B.行政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责令改正自以罚款
15.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__。A.30000/[(42450+77550)/2]=0.5次 B.30000/42450=0.707次
C.30000/(42450+77550)=0.25次 D.30000/77550=0.387次
16.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出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A.5% B.6% C.15% D.2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颁布的机构是______。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国务院
18.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未作统一规定,一般采用______。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典型调查
19.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0万元,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600万元。该企业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该企业本年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__万元。A.2800 B.2200 C.2160 D.2080 20.(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
资产总计为6000000元,其中流动资产2000000元,负债总计20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1600000元。
假定本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0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2)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10元,增值税额10200元。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货款及运杂费5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摊。
(3)向希望小学捐款30000元,已从银行存款账户支付。
(4)企业本年销售收入1000000元,企业增值税额为170000元,款项已收并存入银行。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经济事项(2),外购材料的运杂费分摊率为__。A.0.50元/千克 B.0.083元/千克 C.166.67元/千克 D.1.00元/千克
21.已知某资产负债简表的部分内容,如表6-1所示。表6-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该国的国民财产为()亿元。A.8630 B.8730 C.19230 D.19330
22.经济结构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表3-5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GDP排名,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417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美元。这是按()所做的国际比较。A.汇率法
B.购买力平价法 C.价格指数缩减法 D.综合指数法
23.表3-3是某年全国资金流量表部分资料:(单位:亿元)表3-3 设全国初次分配总收入为X亿元、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为Y亿元,则该部门储蓄率的算式为()。A.A B.B C.C D.D
24.“消费者人均月收入”(x2,单位:元)及“商品需求量”(y,单位: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4990.519-35.66597x1+6.19273x2,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假设2011年该地区该电子手表的价格为20元,消费者人均月收入为1500元,则该地区该品牌的电子手表在2011年的需求量将达到13566______件。A.13566 B.12764 C.14398 D.11549
25.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__。A.30000/[(42450+77550)/2]=0.5次 B.30000/42450=0.707次
C.30000/(42450+77550)=0.25次 D.30000/77550=0.387次
26.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______。A.统计汇总 B.统计监督 C.整理汇总 D.监督管理
27.某企业于2007年9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1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 3/10,2/20,1/30,n/4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企业于2007年9月26日收到该笔款项,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为__元。A.0 B.58.5 C.117 D.234
2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于某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该种处罚是指______。A.警告 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 D.通报批评
29.2007年6月30日,A公司生产用甲材料账面余额为35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化,2007年6月30日以甲材料生产的乙产品市价为380万元,由甲材料加工为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4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5万元。2007年6月 30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__万元。A.10 B.-10 C.35 D.-35
30.某省辖市一事业单位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请回答:此案经行政复议后,该单位仍不服,要提起行政诉讼应该向______。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机关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人民法院
31.根据《统计法》相关条款的规定,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______的职权。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检查 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研究
32.统计监督检查的实施必须()。A.遵循法定的时间和范围 B.局限于法定的对象 C.遵守一定的规律
D.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
33.下列各项,不属于企业期间费用的有__。A.销售费用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34.某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______同意。A.国家统计局 B.市统计局 C.省统计局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35.某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20000千克,发票中注明的价格为每千克5元,售价总额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在购买过程中发生运输费用1000元,保险费用49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的原材料为19900千克。企业购进该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为__元。A.5 B.5.1 C.5.85 D.5.92
36.镇人民政府配备______,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乡、镇统计站 C.独立的统计机构 D.乡、镇统计网络
37.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贬值,则会导致__。A.进口贸易缩减
B.以本币标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跌
C.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大 D.扩大进口贸易
38.______对统计法有解释权。A.全国人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9.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______。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40.统计台账;二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______等管理制度。A.审核、交换 B.审查、档案
C.签署、交接、归档
D.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41.新《统计法》在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时,和原《统计法》相比,增加了______的内容。A.提供统计资料 B.实行统计监督
C.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D.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4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__。A.政府补助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43.表3-3是某年全国资金流量表部分资料:(单位:亿元)表3-3 设全国初次分配总收入为X亿元,则全国可支配总收入应为()亿元。A.X+17170 B.X+17170-15711 C.X+14425+17170 D.X+14425-15087+17170-15711
44.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______。A.法定代表人 B.统计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45.(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
资产总计为6000000元,其中流动资产2000000元,负债总计20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1600000元。假定本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0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2)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10元,增值税额10200元。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货款及运杂费5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摊。
(3)向希望小学捐款30000元,已从银行存款账户支付。
(4)企业本年销售收入1000000元,企业增值税额为170000元,款项已收并存入银行。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1)~(4)中的条件,该公司的产权比率为__。A.2000000/(6000000-2000000)=50% B.200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4.44% C.(2000000+17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8.22% D.(2000000+170000-10200)/(6000000+500000-2000000)=47.996%
46.某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40%的股本,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企业若实施改制,改制后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5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50%的股本,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则此时该企业属于______ A.国有控股 B.私人控股 C.集体控股 D.其他
47.已知某资产负债简表的部分内容,如表6-1所示。表6-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若该国年初人口为10.2亿人,年末人口为10.5亿人,则人均拥有国民财产为()元。A.698.4 B.716.6 C.831.4 D.912.6
48.单位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又称______。A.单位主管 B.单位代表 C.法定代表人 D.法定负责人
49.《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______人员。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50.经济结构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表3-5 对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不能确定
2.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二
1 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1 统计制度不统一
在执行统计时, 各个部门执行的标准不统一, 政府部门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 建设部门执行建设部制定的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制度不统一的问题不但浪费统计资源, 也不利于统计效率的提高。
1.2 按企业办公地统计易造成漏报漏统
现行的房地产统计制度规定:“跨地区进行开发活动并在开发地进行工商登记且具备法人资格, 纳入开发活动所在地统计范围;未进行工商登记的, 由企业办公所在地进行统计。”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跨地区、跨省开发投资现象很常见, 外省、企业来本地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 如果没有在开发地进行工商登记, 则不能纳入开发活动所在地统计范围, 统计部门也没有职能要求其必须在本地进行工商登记;这种投资行为很容易造成漏统漏报现象的出现。
1.3 月报制度造成基层统计人员负担过重
目前县级基层统计人员要承担房地产投资统计, 同时也要承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月报任务, 还要承担建筑业统计季报任务。同时又存在着上报时间集中、指标繁琐, 表与表之间逻辑审核关系复杂, 投资报表种类多等问题, 这给房统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 统计工作人员只好按照工程概算和形象进度进行估计上报, 准确性可想而知。
1.4 年报指标与月报指标衔接困难
年报指标是月报指标汇总和积累, 其基础是月报。然而在每年年报期间不同程度增加统计指标。这些在月报中没有列入的指标却要求在年报时填报, 企业统计人员收集资料困难, 一些指标只能估算上报, 影响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1.5 房地产统计操作程序不健全
操作程序的稳定, 指标审核的全面, 将会给企业和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提高工效, 使基层能够提供各项统计数据指标的准确性。由于操作程序指标审核的不建全、当数据上报后, 上级通过报表的问题再新增审核关系, 这给每月统计工作增加了工作量。用不成熟的操作程序进行统计, 一旦新增审核关系, 造成数据要进行调整、写情况说明、报表重新填报等重复工作量。
2 思考与建议
现代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庞大而复杂, 现代统计工作者的任务艰巨而迫切,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应该根据统计信息的需要, 着眼于减轻基层负担, 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协调好政府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不一致的情况, 就目前而言, 改革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 应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2.1 建立统一的统计体系
首先要解决部门统计的重新定位问题, 这是改进和完善部门统计的前提。二是要协调好政府统计与部门间的分工, 制定统一的统计体系;三是要建立政府与部门间统计信息的共享机制, 避免重复交叉浪费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要为部门统计的全面发展和品质提升创造有力条件、优化配置。
2.2 建立投资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统计的制度
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统计, 不仅有利于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进行有效管理, 而且有利于准确地反映当地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所得税的流失。
2.3 减轻基层统计人员负担
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报表指标繁琐, 上报程序多、频率高、时间紧, 难以把握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其实完全可以改月报为年报, 保证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提高数据统计的有效性。
2.4 新增指标设定应从定期报开始, 统计口径不能多变
目前新增统计指标大多从年报开始填报, 因为缺乏定期报的基础, 造成填报困难。新增指标设定从定期报开始填报有利于指标的衔接, 有利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
2.5 房地产统计程序统一性, 各部门统计口径要一致
国家统计部门与建设部门的房地产统计平台要统一, 渠道要一致, 统计口径要合理, 指标内容要规范, 要数出一门, 信息共享, 稳定操作程序, 减轻统计工作量, 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房地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从我国的经济实践可以看到,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房地产产业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 随着房地产改革的发展, 房地产统计制度和方法暴漏出了很多缺陷和问题, 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应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 处理好各种关系,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的统计体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作用, 还必须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学锋.房地产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统计研究, 2004.
[2]周诚.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3]乔志敏.房地产价格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统计信息质量提高方法分析 篇三
【关键词】统计信息;质量;体制
1.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讨
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因素,如篡改、虚报、瞒报、伪造等;也有非人为因素,如调查人员认识能力的局限、调查方法落后、统计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需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等。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统计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双重领导体制”,一是在行政上受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二是在业务上由国家统计局代表国务院负责和协调国家统计业务工作。当统计工作与行政工作相矛盾时,统计业务部门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经常是统计业务工作服从行政工作,当一些地方领导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追求时,极易诱导或迫使统计人员提供虚假的统计数据。因此,这种“双重领导体制”是造成统计信息失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2干部考核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近年来,统计数据在各级政府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中越来越重要。不少地方把经济发展数据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不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没有建立起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致使一些干部的头脑中存在着“数字能出官”的观念。有些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在统计数字上大做文章,造成统计信息的人为失真现象,模糊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误导了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客观真实地分析和判断。
1.3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统计部门的机构一直不健全,统计人员待遇偏低,造成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在一些企业,统计人员没有专职专责,马虎了事,得过且过,形同虚设;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根本就没有设置统计机构,使统计工作出现极大的随意性。部分统计人员素质偏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去工作,容易唯领导意志是从,结果成为领导造假的帮凶。
1.4统计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统计技术还比较落后,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规模、高效率、深层次地开发统计资源,不能很好地利用统计信息网络,在统计信息的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面做得很不够。各级统计部门应加强网络建设,在全国形成完备的统计信息网络,使统计信息和市场信息有机地结为一体。
1.5执法不严,打击不力
《统计法》中明确规定:“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信息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级统计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执行,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打击不力,致使“假数出官,官出假数”的现象屡屡出现。
2.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方法
2.1改革统计管理体制
改变统计机构的隶属关系,维护统计部门的独立性,实行中央、省、县统计机构垂直领导的统计管理体制,各级统计机构对下一级统计机构的人、财、物实行垂直领导,同时服务于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使整个统计系统自成体系;实行内部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各级政府部门对统计数字的行政干预,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真正起到监督政府和企业是否正常运行的作用。
2.2完善干部考核制度
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以及升迁、任免等,都要建立在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之上。组织人事部门在考核干部时,要科学地对待统计数字,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仅要看到数字,同时也要对社会发展、环境质量、群众意见等多种指标做出综合评价,从而有效地避免因干部考核制度不全面而导致统计信息失真。对那些弄虚作假的干部不仅不提拔,而且还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2.3加强基层统计建设,提高信息源头质量
基层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和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统计信息的质量,只有基层的统计数字搞准了,才能使逐级上报的总资料准确;否则,即使科学再发达,使用再高级的电脑操作,也不过是假数真算、自欺欺人。因此,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必须把重点放在基层。具体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健全统计机构,配齐统计人员,统计机构之间要形成一个网络,保证统计信息的畅通传递;其次要制定一整套的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对统计数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统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2.4提高统计设计质量
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所做出的通盘考虑和安排。统计设计的结果表现为各种设计方案,如统计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统计调查方案、汇总整理方案等,这些方案对以后各阶段的统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产品的生产始于产品的设计,因此,作为统计工作产品的统计信息的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然后才是生产出来的。如果统计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那么就生产不出高质量的统计信息来。
2.5不断改进和完善统计核算方法
提高统计信息质量最关键的是统计制度的创新、核算方法的科学和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首先,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统计制度;其次,要不断改进、规范现有的统计核算方法,对一些核算指标应增加其概念与核算原则;再次,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增加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及时有效地增加专项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6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决定性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干扰和影响统计数据的各种举动,最终能否实现,都会在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上体现出来的,因此,培養造就一支敢于坚持原则,抗干扰能力强、思想端正、热爱统计事业、技能过硬的统计队伍是统计建设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细化职业道德规范,以便于统计人员在业务工作中更好地执行、贯彻和操作,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正气;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统计队伍的自身建设,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基础性保障。
2.7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统计法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治理统计工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护统计社会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各级统计部门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克服统计工作中的“人治”思想。首先,要加大统计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把宣传的重点从统计人员转移到单位、部门领导人,真正在单位、部门领导人中形成统计法律意识和执法的自觉性,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要公开曝光,予以严惩;其次,要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频率和统计执法力度,使统计工作切实纳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科]
【参考文献】
[1]仇洪江.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统计,2004,(3):37~38.
4.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四
第一章 统计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2.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答案】A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制定的国家法律。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4.()对统计法有解释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5.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
A.统计行政法规
B.统计行政规章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答案】C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惟一的一部统计法律。
6.《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规章
D.地方性统计法规
【答案】D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并于江苏省内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属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7.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答案】D
【解析】统计行政规章分为两类:①地方统计规章,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②部门统计行政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门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地方统计规章。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于__________,第二次修订于__________。()。
A.1963年6月4日;l983年12月8日
B.1983年12月8日;2009年6月27日
C.1987年1月19日;1996年5月15日
D.1989年7月26日;1994年1月26日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
A.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上下级之间及统计机构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B.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与同级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
C.统计调查者与统计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
D.统计机构在提供统计信息、进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的过程中,与其他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之间形成的协作、服务、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之间形成的协作、服务、监督的关系
【答案】ABCD
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
A.统计的独立性原则
B.统计的统一性原则
C.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
D.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的原则
【答案】ABCDE
3.统计法律区别于其它统计法律规范的特点是()。
A.统计法只能由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其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性问题
C.它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和基础
D.它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E.它可以由国务院作出修改
【答案】BCD
4.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
A.统计法律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部门统计规章
D.地方统计规章
E.宪法
【答案】BCD
5.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相抵触。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部门规章
E.规范性文件
【答案】AB
5.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五
1.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和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
【正确答案】:B
2.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A.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正确答案】:C
3.根据《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
A.该项目的统计调查方案
B.该项目的统计调查表
C.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D.该项目的统计调查指标
【正确答案】:D
4.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等标志。
A.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限
B.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有效期限
C.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D.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正确答案】:C
5.《统计法》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A.统计方法、统计指标、指标涵义、调查表式
B.统计方法、统计内容、调查对象、公布方式
C.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
D.指标涵义、调查方式、调查对象、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A
6.根据《统计法》规定,()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
A.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其调查队
【正确答案】:A
7.统计执法检查员应当取得()。
A.统计员资格证
B.统计师职务证
C.注册会计师证
D.统计执法检查证
【正确答案】:C
8.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行政机关在做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罚款的行政处罚规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五万元以上
B.二万元以上
C.一万元以上
D.五千元以上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概率抽样方法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整群抽样
E.滚雪球抽样
【正确答案】:BDE
2.下列选项中,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方差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E.极差
【正确答案】:AB
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都是由样本均值加减估计误差得到。
B.在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的估计都是建立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下。
C.当样本量 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D.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不服从正态分布。
E.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不需要考虑总体方差是否已知。
【正确答案】:ADE
4.下列关于样本量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成反比
B.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
C.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
D.样本量与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成正比
E.样本量与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正确答案】:AE
5.社会经济现象时间序列的总变动可以分解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短期趋势
E.不规则变动
【正确答案】:AD
6.下列有关移动平均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用移动平均法的关键在于步长的选择
B.移动平均法不能用来测定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
C.一般来讲,被平均的项数越多,修匀作用就越小
D.如果时间序列存在自然周期,应根据周期确定步长
E.移动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由近及远采取具有逐步衰减性质的加权处理
【正确答案】:BCE
7.下列有关季节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季节变动每年重复进行
B.季节变动是随机变动
C.季节变动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
D.季节变动循环的幅度和周期都不规则
E.季节变动每个周期变化强度大体相同
【正确答案】:ABD
8.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数的是()。
A.货币购买力指数
B.股价指数
C.产量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E.物价指数
【正确答案】:CDE
9.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指数可分为()。
A.数量指数
B.个体指数
C.拉氏指数
D.综合指数
E.派氏指数
【正确答案】:ADE
10.统计法的作用是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保障统计资料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科学性
D.完整性
E.及时性
6.统计师《初级基础》备考模拟试题 篇六
单选题
(1)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包括( )
A. 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B. 离休金
C. 退职金
D. 丧葬抚恤补助
E. 补贴及其他支出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总差额是以下( )项之和。
A. 经常帐户差额
B. 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
C. 进出口差额
D. 净误差与遗漏
E. 储备资产变动
(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需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
A. 有非农业户口
B. 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
C. 有劳动能力
D. 无业而要求就业
E. 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
(4)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 )。
A. 基本核算表
B. 国民经济账户
C. 附属表
D. 资产负债表
E. 资金流量表
(5)综合表指标具有( )。
A. 概念性
B. 具体性
C. 大量性
D. 综合性
E. 数量性
6、在国民经济统计中,被称为机构单位的经济单位具有( )。
A、财务决策上具有独立的单位
B、具有自己的名称的单位
C、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D、没有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力
参考答案: a
7、下列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钢铁公司
B、国家统计局
C、中国足球队
D、国务院
参考答案: a
解 析:根据产业部门分类的标准,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8、下列产品中,是中间产品的是( )
A、食品
B、家具
C、被面粉厂消耗掉的小麦
D、运输公司购买的汽车
参考答案: c
解 析: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9、反映一个国家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指标是( )。
A、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D、财政收入
参考答案: b
解 析: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内容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10、已知某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0亿元,则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 )。
A、50%
B、40%
C、55%
D、60%
参考答案: a
7.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七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相对数的含义和作用意义
1、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相对数的含义
相对数是指两个具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 它含有的种类较多, 一般是指在数量上来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间的对比关系。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两类, 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种类的相对数进行合理化统计分析。
2、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相对数的作用
企业中财务分析的统计方法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有效的整理和处理, 对企业财务进行相关质量分析。采用数学与物理结合的统计学推断原理, 用样本数据推断整体的过程。通过相关的检验、测试对企业中的财务情况进行特定的分析, 建立起财务相关的数理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对企业中的财务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中财务分析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分析, 制定相关制度改善问题。在企业中, 统计方法是非常适用的, 帮助企业决策一些事件的工具以及数据分析, 对财务情况进行整理和总结。因此, 统计方法在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批量生产等相关工作中都会有所应用。通过统计方法为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3、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相对数的意义
通过上文可知相对数是一个比值, 这个比值可以反映两个现象出现的问题之间的联系。由于现在企业财务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较多, 而相对数可以直接反映出财务关系, 并且方便、高效、清晰、方便企业财务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因此, 相对数在企业财务统计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
1、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会计领域的应用
在目前的企业中, 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 例如, 在证券公司中, 因为它的内部存在大量的有关数据信息, 因此成为统计数据的来源, 在研究其数据信息时普遍是指证劵公司与会计信息之间的比值, 通过这个比例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 得出结论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会计信息的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化, 通过这个变化, 从而改变证券公司的经营策略。所以, 可见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中具有重大的应用。
2、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
企业内部中,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财政管理的问题了, 它起到了企业的决策性作用, 正因为财政的关系, 企业将会有大或小的发展。这时, 统计方法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经过统计方法将财务进行合理化分析, 建立起财务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之后, 企业领导者能够迅速掌握企业实力的信息, 以及企业收益情况。因此, 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领域中具有重大应用。
三、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主要统计相对数
1、强度相对数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 针对强度相对数的应用性比较强, 这是代表着企业的财务经济状况与其他的经济进行对比比较, 从而保证财务的稳定的运行, 也方便出现问题时, 通过这个比率进行特定化的分析。
2、动态相对数
在企业经济中, 针对不同时间的现象与成本经济相比即为动态相对数, 此数据能够体现企业发展的变化的相对发展程度, 在进行财务经济管理的时候, 进行动态相对数的合理化分析, 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从而判断企业的发展动向。
3、结构相对数
统计常运用指标进行客观事物的体现, 在统计中起到的作用, 结构相对数在和另外指标的联系上得到反映。对于结构相对数, 其为总体整体指标和总体内的部分指标实施合理对比得出的结果。常运用此指标, 进行总体结构合理性的考核。比如:一个企业总资产即为总体, 此总体的两个单位其中之一即为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即为另一个总体单位。
4、比例相对数
将一个总体内部各种组成部分实施数量对比出现的相对指标比例即为相对指标, 常运用此指标进行总体组成部分具有协调性的考核。一个企业发展是不是具有协调、平稳, 财务指标能够对有关信息作出显示, 能够凭借财务指标信息进行企业财务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某个企业规模发生迅速萎缩、扩张, 一般地债务比重会出现降低、升高。因此, 能够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量和负债总量实施合理对比, 根据两者比例关系的改变与大小, 进行企业发展是不是达到平衡的观察, 进而战略对是否要进行企业财务战略调整作出决定。常运用此比率, 进行财务风险及企业收益水平的判断。
四、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
进行企业财务分析, 经常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这些统计方法。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和水平分析法, 通过财务账本中的相关资料, 将特定周期和其他连续周期的比例经过对比, 来总结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了解财务中资金的增减趋势, 方向和规律, 以此方法来总结企业中的财务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它属于一种动态分析, 在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 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这种方法包括两种运用形式:其一为运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其二为利用项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在相同一期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对不同财务数据进行数据比较, 针对不同财务与企业问题进行比值问题的探讨, 用比值合理化分析公司企业经济问题和目前状况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由于针对不同的财务分析, 对不同的法人代表、管理当局、政府等机构所采用的方式也不相同。针对分析的目的及要求的不同, 常把比率分析法划成三种。
(1) 相关比率分析法。一个项目与不同与它然而存在联系的项目实施对比, 得出的比率即为相关比率。运用此比率指标, 能进行存在关系的业务安排是否合理的考察, 确保顺利地进行企业运营活动。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企业经济活动与经济相互联系的分析, 通过将这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分析, 得到比值, 与企业所给出的指标进行比对, 从而在比值看出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通过相关比率分析法, 清晰看出企业发展状况, 从中发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之后, 进行合理化解决。
(2) 构成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又叫做比重分析法或者对比分析法。通过经济活动与企业经济进行对比, 构成相关比率, 从中考察该企业的经济总量和成本的预算, 以及探讨在经济总量的比重关系, 体现出部分与整体的存在关系, 在运用这种比率分析方法, 能探究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以便协调企业的财务活动。
(3) 效率比率分析法。一个企业的的经济活动所运用的金钱以及企业钱数之间的比率, 其主要体现在财政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比值。针对这种比率探讨部分财政与整体财政的比值情况, 总结企业的经济状况。例如:利润项目以及资本、销售成本与收入等实施比较, 资本、销售以及成本利润率均能得出, 基于不同视角, 比较企业的获利多少、增减状况。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即为运用比较以及对比的方式实施分析, 进行具体操作时, 具体有三种比较形式。
(1) 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实施对比。对于计划指标, 其为财务管理的实际指标, 基于对财务指标产生影响的有关客观因素, 在对其分析的前提下, 该指标得以制定。将计划指标和实际指标实施对比后, 能够体现企业计划完成状况、程度。
(2) 同一指标实施纵向比较。在企业方式中常常进行统一指标的不同方式比较, 按照惯例, 将历史的预期指标与实际预期指标进行对比。这种方式的合理运作, 将企业中财务经济进行对比性比较, 以此看出企业的营业额以及获得的利益相比较。从另一方面, 可以看出财务中出现的新问题, 方便企业改善问题, 从而加大企业经济。
(3) 同一指标实施横向对比。此方式将同一指标处于各种条件下实施对比, 通常将此企业指标与同种类及同行业实施比较, 其对此企业与同行业间存在差距的揭示是有利的。
五、统计方法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企业财务分析中, 针对不同的财务情况需要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属于自己作用领域, 因此, 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将更好的体现出该企业中的财务情况, 用统计方法将企业不同财务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 以便企业更好的发展。
2、注意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因此, 我们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中, 要采用恰当的统计方法。针对具有局限性的统计方法, 我们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克服。只要良好的运用, 加强对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针对局限性加以处理, 良好的将统计方法结合, 就能针对企业中财务问题进行合理化分析, 以此加快企业经济化脚步。
总结:目前, 各大企业逐渐进入经济化阶段, 因此, 对于经济化的企业, 统计方法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将统计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对统计相对数的方法对企业经济进行合理化分析, 从中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向。从企业的历史经济出发, 探讨到现今企业经济问题中出现的状况, 针对相对比率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 企业能够有效将这些数据加入到公司的一些日常工作和决策工作中去, 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与考核。从而加强企业发展, 得到进一步企业扩大化。
参考文献
[1]徐芬, 徐武明.对统计指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 .
[2]李鸥.揭示奥秘之数——结构相对数.中国统计.2007 (3) .
8.语言统计方法的实践教学 篇八
关键词:语言统计方法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多媒体课件
“语言统计方法”课程是2010年江苏省精品课程“语言科技系列精品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全面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
一、实践教学的基本设计
文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思想上“精中选精”,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研究性”,在教學方法上强调“创新”培养,在教学评价上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同时,文科生学习计算机等工科性质课程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特殊性[2]。因此,课程贯彻本专业“两动(动脑、动手)”、“两新(知识更新、创新)”的培养目标,主要突出了研究性与实践性,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抽象概念、理论的具象化阐释,推动研究性思维训练。
方法性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我们用前沿、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来吸引学生,启发他们探究,在寻觅思考中,推出相关理论,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方法”是技术,是技巧,注重利用具体工具,熟能生巧。
陈鹤琴提出,“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求进步”。我们将方法讲授落实于EXCEL统计工具上,而没有选择SPSS,一方面,是因为本科生对EXCEL的数据操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用熟悉的工具进一步做专项研究,起步较快,也更加乐于接受;另一方面,SPSS用于语言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关研究生教材和资源,但是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EXCEL工具,却没有专项教学资源,缺乏和研究生教学的衔接。
3.“方法”教学,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培养研究决策能力。
除了工具外,学习“方法”,还特别需要注意各方法适用的对象和方法运用的步骤。特别设计的7大教学模块(共15讲),力求分层次分步骤,由浅及深地讲解各种方法,同时在各模块的实例教学中,讲求多方法的对比运用,鼓励学生讨论最优解决方案和实现途径。
4.实践教学尝试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资源和平台是保障。
课堂需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探究实际问题,关注学生掌握方法和工具的情况。这样,学生专项的操练时间往往不足,而且教师也不能时时监控到每位学生的操练全过程。原创专项例题、习题形成实践教学资源库,并配套建设网络课程,这种方式使教学互动灵活多样,学生课后自学、解疑、释难都非常方便,不仅学习知识,还可以学习教师梳理知识的方法和重现具体解题步骤。
5.知识多角度呈现,促进文理工渗透,激发学习兴趣。
为调动文科生学习技术性方法的积极性,重要知识点的阐述,借助了成语、熟语、游戏、数据图表相结合等方式,尽可能寻求文理工多角度呈现。由此,促进交叉学科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能体现跨学科的深层交融。
二、实践教学的特色与创新
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任务驱动式”理论教学,探索抽象知识的具象呈现。
作为研究方法课程,依托于概率与数理统计、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最终为研究、解释各语言文学现象服务。因此,在概念术语及理论的讲解中,大量地切入专业前沿性研究课题,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课题能够更好地展现。例如,进行频度、频率、比率教学时,引入一些散文的相关词语及修辞统计数据表,要求据此归纳语言风格。这样,在研究任务驱动下,学生深刻理解了三组概念的异同、各自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第二,“分层次模块化”实例教学,充分尊重个性,启发创新。
整个教学分层次设立抽样调查等7大模块,从调查到分析、从描述到推断,课时安排根据内容难易及重要程度呈正态分布,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各模块知识点均设计实例来展现,这些实例提供了一题多解的思路,教学中逐层分步呈现。例如,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的计算,均以实际语言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分公式法、函数法、数据分析工具法三个层次,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第三,丰富的原创性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自学意识。
配合教材及教学要点,依托EXCEL统计工具,设计原创性实践操作例题和习题,围绕核心问题,将各种解决方案,在不同工作表平行展现,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更加牢固地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提高决策能力。共设计专项问题近100个,如随机抽样问题,就设有随机数表查询法、rand函数法、随机数发生器法3种实践方案。此外,还设有“练习”专区,不仅专门指导、演示实践过程,还单独提供数据,让学生独立实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资源,也将实践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学生自学及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第四,引入成语、熟语、游戏等,实现文理工纵深渗透。
为充分体现课程跨学科的特点,立足于文科生的教学对象,以课件结合板书的方式,在各重点难点讲解中,与成语、熟语、游戏等相联系,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中心极限定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概率法则、“象棋押宝游戏”与概率计算方法等,这样不仅活跃了课程气氛,增加了多样的互动,还将文理工的渗透落在实处,推动其向纵深发展。
第五,建设配套网络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互动灵活多样。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语言科技系列精品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还在其精品课程网站的“应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资料库”、“教学相长”等栏目,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视频、软件工具、百题问答、在线评测等网络资源与教材、课件配套使用。
三、实践教学的成效与推广
目前,在汉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陈小荷等翻译了Anthony Woods等著的剑桥经典教材,这本《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3]也成为国内“语言统计方法”课程的经典教材。但是,却没有可以配套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为了更好地推广“语言统计方法”的实践教学成果,专门制作了实践教学课件,2009和2010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套课件对课程教学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是2010年,课件又隶属于省级精品课程“语言科技系列精品课程”(http://www.yykjkc.com/),网站资源一年的点击及下载量过万人次。据此,这套课件还荣获了2011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目前,已经不仅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服务,而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2届硕士生30余人,也都认真学习、使用了这套课件,他们觉得课件对研究生阶段从事专项语言学研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方法性指导。
参考文献:
[1]冯敏萱 骆冬青 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2]李斌 冯敏萱 文科计算机高等课程的教学困难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9.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九
1.以下项目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
A.生产税
B.社会保险付款
C.社会补助
D.所得税
2.描述居民住户在收入分配上的差异,需要计算()。
A.恩格尔系数
B.列昂惕夫逆系数
C.基尼系数
D.直接消耗系数
3.最具有流动性、最为活跃的货币供应量为()。
A.M
3B.M
2C.M
1D.M0
4.如何理解国民总收入在收入分配统计中的性质()。
A.是反映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B.是反映收入再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C.是反映政府收入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D.是反映收入使用状况的总量指标
5.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除计算的比值,被称为()。
A.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B.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C.财政收入边际倾向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选题
1.以下收支流量中属于财产收入的项目是()。
A.利息
B.工资
C.红利
D.出售资产收入
E.提取的存款
2.以下关系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B.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储蓄+国民消费
C.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再分配收入
D.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各部门可支配收入合计
E.国民总收入=国内各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合计
3.下列哪些项目属于收入再分配活动()。
A.劳动者报酬
B.生产税
C.财产收入
D.所得税
E.社会保险付款
4.下列哪几项属于居民总收入()。
A.工薪收入
B.经营净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E.借贷性收入
5.金融市场可以分为()。
A.债券市场
B.股票市场
C.外汇市场
D.保险市场
E.资本市场
6.已知流通中的现金、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居民、企事业单位及财政的各种储蓄和定期存款,据此可以计算的货币供应指标是()。
A.M0
B.M
1C.M
2D.M
3E.以上都可以
(三)混选题
1.在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具体收入流量包括()
A.劳动报酬
B.生产税净额
C.财产收入
D.以上都不对
2.经常性转移通常包括()。
A.所得税
B.社会保险付款
C.社会补助
D.其他经常转移
3.从使用去向看,可支配收入包括()。
A.最终消费支出
B.总储蓄
C.进口
D.出口
4.在货币供应统计中,所谓“准货币”是是以下项目的差()。
A.M3-M2
B.M2-M1
C.M1-M0
D.M3-M0
(四)判断题
1.收入初次分配是与生产相关的收入分配。
2.产生于资产的财产收入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均属于初次收入分配。
3.收入分配的起点是该国当期的总产出。
4.收入再分配与生产的价值创造没有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5.一部门实际发生的消费支出一定等于其可支配收入。
6.M1是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二)多选题
1.答案:A、C 2.答案:A、B、D、E 3.答案:D、E
4.答案:A、B、C、D 5.答案:A、B、C、D 6.答案:A
(三)混选题
1.答案:A、B、C 2.答案:A、B、C、D 3.答案:A、B 4.答案:B
(四)判断题
1.答案:正确。2.答案:错误。3.答案:错误。
10.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 篇十
1.统计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B.统计分组的设计
C.收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D.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
2.统计设计人员在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时,应考虑最基础的变量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将来用于分组的()。
A.派生指标
B.综合指标
C.标志指标
D.核心指标
3.统计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分析必须要用数字说话。在用数字说话时不应()。
A.调用统计表来表达数字
B.使用统计图来说明数字
C.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表现数字
D.用数字来描述问题
4.以下四种关于政府统计组织职责说法其中一种不正确的是()。
A.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B.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C.实行统计监督
D.开展统计考核
5.以生产设备为记录对象的产品生产过程原始记录,一般不适用于()。
A.生产周期短的产品生产过程
B.使用热力设备的产品生产过程
C.使用化学设备的产品生产过程
D.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产品生产过程
6.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单项原始记录的是()。
A.原材料入库单
B.会计分录
C.产品入库单
D.产品质量检验单
7.统计台账是根据统计整理和分析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按照()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循序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A.产品
B.工序
C.时间
D.车间
8.根据统计台账的功能目的,它可以分为用于汇总资料的台账和用于()的台账。
A.积累历史资料
B.开展成本核算
C.记录生产经营情况
D.进行科学管理
9.企业统计人员在设置企业内部报表时,应注意掌握两个原则:一是满足企业需要和国家需要相结合;二是()。
A.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和分类目录
B.表种和内容力求精简
C.尽可能直接使用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格式
D.相关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与国家统计制度保持一致
10.下列采集数据的方法中,不属于采集原始数据方法的是()。
A.入户访谈法
B.邮寄询问法
C.探索性调查
D.电话询问法
11.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新兴产业分类研究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9—063—03
一、研究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方法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文化创意、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各种相关统计标准缺乏内在统一性。国内的制定和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在缺少统一规范的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各地纷纷自行制定新兴产业统计办法,在分类原则和方法上随意性较大,导致地区内、地区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对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探索新兴产业标准的制定方法,加强标准制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对推进新产业统计理论研究,促进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分类及新兴产业理论研究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三次产业理论。联合国统计司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各种统计分类划分中,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和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影响最大。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分类由九部委联合制发“关于劳动计划、统计中的范围、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草案),改革开放后发布了第一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84)》,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形成目前的国标2002版。
而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并具有科技创新性、知识密集性、高成长性、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产业边界模糊是随着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而出现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导致传统产业间边界模糊和消失的情况。
三、北京市在新产业统计标准研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近年来出台的新产业标准及其作用
北京经济正处于由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此,2005年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研究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已被各级统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广泛应用,成为开展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的重要工具。
(二)北京市研制应用新产业标准的分类方法与特点
1.文化创意产业:应用产业价值链方法,着眼于产业运作的全过程,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82个行业小类、6个行业中类和1个行业大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内容跨越第二、三产业。
2.文化产业: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九个大类的主导行业归入核心层,为之配套服务的行业归入外围层,将与核心业务相关的活动归入相关层。
3.会展业:2006年,北京市制定了会展及相关产业统计办法,按会展业务活动的主体进行了范围界定。包括大型展览场馆、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宾馆饭店四大会展活动主体及为会展提供各类服务的会展服务单位。
4.旅游业:
《旅游(附属)卫星账户》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认可的国际标准,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在国民账户之外单独设立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制定特征产品目录,用账户的方法进行测算。
5.物流业:物流业分类标准是将与物品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有关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环节的活动有机结合。
6.生产性服务业:2008年,北京市研制发布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根据服务的功能属性,将第三产业(服务业)全部47个行业大类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对服务功能特征明显的行业直接进行界定;对既提供生产性服务,又提供消费性服务的行业,按照该行业中间需求率数据进行归类。
(三)新产业标准的分类维度
1.依据行业的功能进行分类
打破行业门类的界限,按功能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中间投入需求的服务;消费性服务业为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公共服务业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
2.依据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进行分类
现代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诞生体现了产业技术高级化的方向和向高附加值演变的特性。
3.依据产业活动内容进行分类
全球产业分工模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经济活动分工细化,分离出会展业、物流业等具有新的活动内容的产业。
4.依据产业价值链进行分类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分类以某些领域或活动为核心,辐射与其相关联的上、中、下游行业或活动,反映产品或服务形成的全过程。
(四)新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分类原则、方法不同,统计结果缺乏一致性
2.产业标准边界不清,范围相互交叉
3.“相关产业”数据测算难度大,精度不够
4.制定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服务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
四、对新兴产业标准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一)用明晰层次方法,解决产业边界不清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同质性程度分层归类和《文化产业统计分类》层次划分的启示:选择层次分类处理办法解决新产业特有的边界不清、行业交叉问题。核心层行业是最具产业特征的,能够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行业。外围层是促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潜力行业,也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核心层和外围层各标准不能有交叉。各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区域为相关层,可以有交叉,但各产业所交叉的行业内容不同,交叉部分比重相加不得超过100%。数据应用时,企业排名和产业政策扶持应限定在产业的核心部分,即核心层和外围层。相关层只能代表产业链条的延伸。
(二)运用产业链理论确定新兴产业范围
按照产业链条向前、向后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科学的定义和界定,确定产业统计范围。
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了设计研究、创意创造,到制作和出品规模生产,到版权交易、传播及配套支持的过程。
(三)
“相关产业”的量化方法
对“相关产业”系数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或全面调查的方法,由调查获得计算相关比重的系
数。当多个新兴产业包含同一“相关产业”时,各产业的“相关产业”部分相加不应超过100%。新兴产业之间若出现重合,应明确产业之间存在的包含关系。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根据调查情况对系数进行更新。
(四)建立分类名录库和核算数据库,提高统计分类标准操作性和应用性
建立产业名录库和数据库有利于提高数据计算效率,规范各类产业增加值核算,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建立单位名录库的方法:企业的活动完全属于产业范畴,则纳入名录库;企业的活动不属于产业范畴,则予以剔除;企业的部分活动(或某产品)属于某产业,则通过调查对这类企业计算附加比例系数。
新产业分类核算库包括原始数据库、增加值初步核算库、数据查询库。将产业分类核算库与产业分类名录库关联,使名录库中所有属性指标满足各类分组加工需要。
五、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编制原则
(一)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根本依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相衔接。该标准也是政府统计进行GDP总量核算和结构分类使用的标准。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的一部分,其行业范围应在其框架下进行,这将有利于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客观地衡量新兴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
(二)标准的制定要充分研究新兴产业特征,标准之间关系协调
制定标准要充分研究新产业的复杂特性和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的关系。对新标准与其他标准的不相关关系、完全包含关系、部分包含关系加以描述,使得标准之间没有冲突,标准内部层次明晰。
(三)标准的制定要具有内在统一性,避免标准多、乱问题
应遵循同类标准具有统一性,地方标准服从于国家标准,有国家标准的,不再重复制定地方标准,而由地方申请外级为国家标准。标准发布要明确制定级别和适用范围。
(四)标准制定要考虑兼容性和可比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新兴产业分类应关注国际分类方法,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分类大体相近,力求与国际有关分类标准接轨。如有不同,要附加转换代码与之衔接。
(五)标准的制定要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标准的制定要具有易于操作、数据加]二方便快捷特点,便于各级管理部门使用统计数据。
六、编制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工作模式
(一)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三种类型
1.以需求为导向,按服务对象划分的产业分类
这类标准是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的角度,按照活动的服务对象进行产业划分。如旅游产业。
2.以供给方为导向,按特征活动划分的产业分类
这类标准是从生产者的角度,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依据,按产业活动特征选出产业涉及的行业,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
3.体系化的产业分类标准
这类标准内容是以理论作为基本框架,形成体系化的架构。如生产性服务业。
(二)编制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工作模式
为理清标准制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以下三种标准制定工作模式。
1.卫星账户模式
这种分类制定模式适用于以需求为导向、按服务对象划分产业范围的新兴产业。可以采用旅游卫星账户模式做范本,测算旅游者消费占旅游特征产业总消费的比例,以此为系数计算旅游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这种模式汁算范围全面,但调查工作量大,核算复杂,时效性不强。
2.内容分类模式
内容分类法模式适用于以特定活动、特定对象为主体的产业分类。采用物流业标准编制方法为模板,分为物流业和物流相关行业两部分。物流业按各环节的活动物流形式直接取自国民经济行业,对批发零售业中的物流活动,则用物流费及调查系数测算属于物流业的部分。
3.产业链模式
这种分类制定模式适用于以供给方为导向,按特征活动划分的产业分类。产业链模式是一种适应新兴产业特点,应用性强的分类制定方法。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新必产业所提供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内涵及外延,研究国内外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突出产业特色。
第二步:研究各个领域产业活动的全过程。
第三步:对新兴产业划分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等不同的层次。
第四步:测算核心层及相关产业的比例系数。
第五步:按照所界定的行业范围建立产业分类目录,并做列示行业小类目录解释说明。
第六步:建立单位名录库和核算数据库。
新兴产业形态决定了统计标准制定工作的复杂性,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将以发展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在推进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进行不懈探索。
【统计方法初级统计师】推荐阅读:
统计方法经典总结06-30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09-05
统计分析方法概述09-24
常见的统计学方法07-29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09-10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重点题09-21
全国统计师初级真题08-05
初级统计师考试真题练习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