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写作风格(共10篇)
1.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一
从词源学来看, style 一词最初源自希腊语和拉丁语的stile, stilus等, 指的是物体, 即一根一端削尖的棍子, 人们可用它在蜡版上涂涂画画或写字。此后, style 的语意又有扩展, 如写字和说话的表达方式, 具有特色的用词风格, 以至由民族、时期、文学形式、个人特性等因素导致的、通过词语选择或搭配来表达思想的特定方式。这就有了我们今天常说的风格一词。
风格通常指艺术的三个方面: 形式要素或主旨;形式关系;性质或表达方式。形式要素是指构成某些作品特征的技术, 题材和特征。但在更多情况下,形式要素的特征缺乏时代的独特性, 因为变化的发生是不共时的。因此, 形式要素或主旨还不足以刻划一种风格的特征。为了区别不同的风格, 我们必须从形式关系去寻找特征, 那就是将这些特征结合起来的不同方法。性质指确定艺术品的日期和属性的标准, 通常是物质或外部的标准。性质的内容是那些表示征兆的细节, 其特征可由结构或表达的词语界定。对风格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形式和表达之间的关系。组成风格的特征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 那就是有一个调节各要素的主要特征。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文体学关注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运用语言学的一些方法有助于研究文学语言, 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文学。文学语言的研究可以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包括句法结构、词汇选择、修辞方式、语言节奏、语气、语言的表现形式、小说的叙事角度与叙事方式等。在方法的运用上, 本文采用统计法和描写法。文学作品的风格通常由读者或研究者在阅读作品后感受到的。但语言风格的研究不能停止在感悟体验上, 还要用具体的语言材料来描写感悟体验到的东西以证明风格的存在, 使风格看得见摸得着。作者在创作中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一定的语言习惯, 运用惯用的模式(Norm)来取得风格的一致(consistency)。统计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统计, 可以找到作家所遵循的一定的规律, 然而由于文学的复杂性、丰富性、加之语言本身的一些特性(如模糊性), 统计法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奏效。描写法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方法, 可弥补统计法不足, 将语言风格的描绘更加完整、全面细致。
老人与海突出地表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这种风格表现为: 孤独的主人公及其内心独白, 缘情写景, 感情的表露极为含蓄, 非常简练的对话, 清新洗练的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等。表达方式: 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刻画形象, 将作者和读者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 由读者去体味凝聚在形象里的思绪。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不是纯粹的象征主义作品, 而是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象征意义又很浓的一部作品。
这个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表面意义, 而在于它的象征意义。海明威只写了八分之一真实的东西就把其它八分之七的东西及其意义含蓄地、象征地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他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融合在一起的独特的冰山原则。
海明威所擅长的摄影机式的描写艺术。这在老人与海中达到了高峰。这主要表现在:
(一)客观冷静的画面, 尽力使读者感觉到好像是亲身经历一样。(二)鲜明, 生动的动作描写。老人打鱼过程中一系列的动作让读者清晰地了解详细过程。
(三)结构上的摄影的单纯性。人物少得不能再少, 情节不枝不蔓, 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这种单纯性是海明威小说艺术结构的重要特征。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成功运用了意识流手法。桑提亚哥老人在海上漂泊了两天两夜。这段时间里作者大量运用意识流来表达老人的心态。他不停地让自己的意识无边无际地流动, 海阔天空。作者不仅颠倒了事物的自然顺序, 而且还频繁地变换叙述和描写的角度。依靠人物的联想, 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及寻求支援的孤独感, 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这构成了小说的重要特色。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海明威的风格形成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 各种因素, 譬如他的人生经历, 他的性格, 他在文学创作上受益于几位文学大师的指导, 以及他的创作主题范围等等都促成了他创作风格的形成及走向成熟。早在海明威的中学时代他就显示出喜欢写作的兴趣, 经常积极投稿并被采用。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写作兴趣。中学毕业之后他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先是当上了肯萨斯星报的记者。新闻报道要求具有简洁、明快、朴实的文风。海明威在新闻界受到的严格的训练对他来说可谓是受益终身。持续一生的新闻写作极大地影响他了的文风的形成。
然而几年的新闻写作之后, 海明威逐渐意识到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各有不同的要求。新闻语言重在写实, 侧重语言的准确性与语言所承载的有限的事实信息;而文学语言更倾向情感化和表现化, 文学语言所呈现的是意蕴无穷的丰富世
界。尽管此时从事新闻写作多年的海明威并没有显示出他有多少文学天赋, 但他开始走上自由探索的道路。1900-1911 年冬, 在舍伍德安德森指导之下,海明威开始大量阅读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 从中汲取营养。1921 年秋意欲前往意大利的海明威经安德森点拨前往巴黎这个令其一生钟爱, 深深铭记在心的城市。战后的巴黎是个大师云集, 思想激进的前卫阵地。海明威在这里遇到了文坛先贤, 并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 让他终身受益。庞德给海明威提出很有价值的建议, 他告诉海明威过去的打作家都从不吝啬地向别人学习。庞德在创作意象派诗歌时指出: 诗要具体, 避免抽象;形式上要允许连行, 不要切成一行行;要精练, 不用废字, 不用修饰等等。庞德的这些主张尽管是针对诗歌创作提出的, 但对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却有很大影响。例如, 庞德说: 艺术要寻觅出鲜明的细节, 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但不做任何说明。这位大诗人在各方面竭力地帮助海明威尽快走上作家之路, 甚至包括向公众和文艺界举荐这位才华初露的文学后进。此时在巴黎生活的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作家和文艺批评家格鲁斯泰因则教会了海明威掌握文章的节奏和如何去重复。斯泰因还建议海明威到巴黎的博物馆去观摩当时印象派的绘画, 希望他能从绘画中悟到文学创作的技巧。果不其然, 海明威从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那儿学到怎样把读者的目光引进某一场景, 并且牢地控制读者的目光。在某种程度上, 海明威的风景描写在透视、结构、色彩和线条的使用方面和塞尚具有同样的基本特性。
大师的指导加上个人的努力, 海明威终于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老人与海是代表他文风的典型之作。
一、语言特色
海明威对词汇、句式、语气、对话模式、语法等的运用有他个人的偏好, 显示了他的语言特色。
(1)海明威喜用安格鲁萨格森词汇。这是英语中最核心, 最普通的词汇。它们在各个阶层, 各种场合, 各个历史阶段都被普遍使用, 因而不具备典型的文体意义。然而海明威一改过去矫揉造作, 一味追求豪华语汇的文风, 赋予这些毫无特色的词一种新的色彩和表达力。结果却创建了独特的文风。
(2)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在老人与海中, 很少出现形容词和副词。即使有的话也是一些极平常的词, 比如 big nice等。海明威就是故意地剥去浮华虚空的修
饰, 把事件的真相和本来面目不加修饰地展现给读者, 犹如新闻报道一般的客观与真实, 不掺加作家任何的个人意见。淡极始知花更浓, 海明威就这样简练含蓄地向读者讲述故事。
(3)短句为主, 穿插以长句, 以打破单调沉闷行文。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认为海明威善用短句, 其句之短令人惊奇,平均每句长度为6 个单词, 而一般英语句子长度为10-15 个单词。海明威所用短句适于动作描写。在小说中, 捕鱼的过程及与鲨鱼的搏斗是瞬息变化的, 只有短句才能紧跟主题节奏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展现惊心魄的动作, 更好地抓住读者的吸引力。海明威在行文的过程中同时又非常有技巧地穿插长句, 以打破短句并列的单调与枯燥。比如在小说开头背景介绍时, 作者就用了大量长句以至超长句来展开叙述。小说文本中简单句明显多于复合句。And But Then等连词频繁地出现。作者就是用这样的句型客观而又真实地展现主人公的行动, 不留人为雕琢的痕迹。
(4)时常出现重复。海明威刻意追求重复。不仅追求语意上, 还追求重复所产生的视觉听觉效果。并且不让人感觉是一种技巧, 似乎无意识中产生, 就
像说话人靠重复使自己的语意明确, 让听者渐次抓住话的本意。他较多地重复名词。
二、现代叙事手法
海明威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巧妙的手法, 不断转移叙事视角, 使得叙述者在文中不露痕迹。在小说开头部分, 叙述者即为作者站在读者面前介绍必要的故事背景, 介绍故事主角老渔夫。等到主人公出场之后, 叙述者便隐藏在人物和事件的背后, 使读者几乎无法感知他的存在。此时, 作者使用两种方式展开叙事。一是由人物对话或是人物对话加上非常简练的描写与叙述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给人以十分客观的印象。另一手法则是通过老人内心的意识来反映事件, 从而完全省略叙述者的介入和议论。
小说中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个主人公, 小说的叙述基本采用第三人称。作者巧妙大量运用了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 来增强了口述的效果, 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听觉刺激, 使读者产生对话感, 自己也被卷入到作品描绘的事件中去。通过大量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 小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展现了老人丰富、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全书26000 余字, 除部分片段客观叙述了他的身世和经历
外, 大量篇幅描写了他在海上捕到大马林鱼以及与鲨鱼搏斗的经过。其中老人心理活动(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潜对话)记述几乎占据全书一半以上篇幅。在作者笔下, 老人的思维活动有些是有秩序, 有条理的, 如想到捕鱼前应做的准备, 到海上去碰运气等;而有些思维活动是缺乏逻辑的, 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动性, 如在全力与鲨鱼搏斗时他突然想起垒球大赛, 又想起老年的孤单, 甚至想到被捕到的大马林鱼的可怜。所有心理描写都体现了老人在逆境中人的尊严, 人性的力量, 重压下优雅的风度, 以及坚持在肉体上可以被消灭, 但在精神上必须战胜敌人的信念, 有力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在老人与海中作者的叙事描述是客观的。除了对老人的心理描写外, 作者置身事外, 使用的全部是比较客观的第三人称, 作者似乎是个旁观者, 冷静矜持而又不露声色得讲述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他从不流露自己的个人感情, 更不对发生的一切进行评价, 超然地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海明威把一枚浸满人生酸甜苦辣的果子给读者去品味, 而自己却含而不露, 从不直言, 让读者去深刻地反思人生。海明威从现代绘画中悟到小说可以借鉴的方式, 在老人与海中有生动微妙的体现。过去的研究集中于小说主题意义上的宗教隐喻, 然而在形式上, 小说字里行间也创造出具有十足宗教意味的十字画面形象来传达宗教隐喻。十字形象自始至终贯穿在小说叙事中。小说开头老人肩扛桅杆便构成了十字形;故事中老人海上垂杆而钓的形象与海平面在远处看来又是一个交叉的十字。小说的结尾老人打鱼归来肩扛桅杆上坡, 及仰面而睡的睡姿,既呼应了小说的开头, 又再一次强化了它的宗教意味。
结论
海明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而著称。他的小说语言言近而旨远,平白而蕴籍。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幅清爽光鲜的画面, 他的叙事艺术则以藏而不露的感情的流动支撑人物的行动。他的对话简洁至极, 素有电报风格之称。这是一位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的艺术家,他所追求的是作者和对象之间, 对象和读者之间的直接联系, 所以一切令人隔膜的形容词和比喻, 一切解释和探讨, 一切繁杂的心理活动和冗长的描写都被当作障碍物砍去, 只留下清晰简约的文字, 叫人耳目一新, 豁然开朗, 读者所见正是作者所见。从历史的、长远的观点来看, 海明威开创文体风格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2.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二
美联社及其影响
美联社原名联合通讯社 (The Associated Press) , 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 同时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为了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加以区分, 汉语加上了“美国”二字, 称之为“美国联合通讯社”, 简称“美联社”, 英文简称AP。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与批量供应新闻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将通讯社分为三类:国际性通讯社、国家通讯社、专业通讯社。通讯社的出现是由于商业报刊的兴起。商业报刊的兴起对新闻的需求量大增, 各报不可能前往各地采集新闻, 于是专业化的新闻机构应运而生。美联社由《太阳报》等6家大报于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成立的“港口新闻联合社”发展而来, 1892年正式成立于芝加哥, 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国力的提升和全球扩张, 美联社开始崛起, 二战后, 美联社迅速向海外拓展, 实力逐渐超越其他国际性通讯社, 庞大的网络遍布全球。起初, 美联社只向本社成员报纸供稿, 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媒体供稿。目前, 它已发展为由美国1300家报纸和3890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庞大的新闻联合组织。国内分社134个, 国外分社83个, 不仅为美国1500多家报纸、6000家电台和电视台服务, 还向世界其他11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介供稿, 6种文字发稿。美联社内部机构设有总编室、对外部、国际部、体育新闻部、经济新闻部、广播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1994年, 增设电视部 (中心在伦敦) , 设有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全球服务4条专线, 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新闻机构之一, 多年以来, 美联社都有自己所遵循的新闻写作规范并逐步形成独特的新闻写作风格, 于1953年正式出版《美联社写作风格书》。由于美联社在国际新闻界的地位和影响, AP写作风格也随之风靡全球。
AP写作风格的基本内容
AP写作风格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本文将其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客观报道新闻写作方法;二是《美联社写作风格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
客观性法则 (objectivity) 与倒金字塔结构。客观性法则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 应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不带感情色彩, 不加主观评判的报道原则和相关报道手法。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是一种新闻行业理念;另一方面指报道和意见分离, 即版面分离、文体分离, 是一种新闻媒介的行业操作方法。具体表现为:1.新闻和社论版面分离。2.以规范的方法提供事实, 如按照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来组文, 即按倒金字塔式简述事实、按照5W1H (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 格式报道详情、以第三人称报道、用直接引语引述当事人的话、提供代表真实主张的确切陈述、呈现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不采取立场等。
由于美联社是一家非营利性的新闻合作机构和国际性合作社, 其职能是向全世界的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地方的、国内的、国际的新闻、图片、图表以及播音服务[1]408, 社员、服务对象所追求的利益不同、价值取向各异, 所以客观性报道成为其首选途径。美国内战时期, 战争给报业带来了重要的技术改革, 对电报的依赖导致新闻写作方式的改进, 一些担心自己的报道未必能全部发出的战地记者发明了起概括作用的导语[2]167。1865年, 美联社驻华盛顿记者Lawrence Gobright (劳伦斯·戈布赖特) 拍发了一则消息:“华盛顿, 1865年4月14日, 星期五: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2]168这则消息简单明了, 一般认为它象征着导语的开始。1889年, 美联社记者John Downing (约翰·唐宁) 写出了第一条六要素齐备 (5W1H) 的导语。新闻导语的出现, 催生了由导语、主体、背景等构成的倒金字塔新闻文体结构 (inverted pyramid structure) , 随后逐步形成了以消息、特稿、评论构成的基本新闻文体格局。此后, 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被认为是客观性法则的具体体现和操作方法, 成了新闻写作的标准模式。由于电报电话技术的发展和“新闻发布方式的变化, 人们开始接受一种客观的报道方法。这意味着迫于口述传递新闻的高昂费用, 记者在继续采用简洁风格的同时, 被要求将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与报道分离, 并坚持提供可以验证的事实。美联社开始普遍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 由此提高自己作为一个可靠机构的声望”[2]214。
由于美联社的大力倡导, 客观性法则被西方传媒界奉为职业圣杯, 并逐渐成为全球媒体的共同职业诉求。当今, 客观性报道在新闻写作领域一如既往地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大多数媒体仍遵循这一原则。
《美联社写作风格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美联社写作风格书》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 原名为《美联社写作风格书及诽谤手册》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and Libe Manual) , 2000年更名为《美联社写作风格书及媒体法简介》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and Briefing on Media Law) , 以下简称风格书。1953年, 美联社为了制定统一、明了、简单的新闻写作规范, 依照一些权威字典、词典和其他材料将新闻写作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予以澄清、赋予规范样式, 并将相关内容集结成册并正式出版, 开始作为一种标准新闻写作样式用于各种新闻文稿, 以便于各媒体之间可以共享国内及国际新闻消息。风格书对新闻写作的各个层面都提供了规范的写作样式 (从文体、篇章结构到具体的单词拼写、数字表达、地址日期表达、专有名词应用、标点符号应用等) , 并对新闻写作涉及的其他方面, 如诽谤, 提供相关资料, 成为美国大多数新闻媒体遵从的金科玉律, 被称为美国新闻记者的圣经。AP写作风格被美国新闻出版界视为标准写作风格, 严格按照AP写作风格完成新闻稿件写作是新闻工作人员个人良好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 其他行业的写作人员为了与主流写作风格保持一致也普遍遵从AP写作风格。因此, AP写作风格成了美国新闻记者、编辑、公共关系人员、出版发行人员、作家统一遵守的写作语法, 同时扩展到了社会交往、个人书信等领域。目前, 一些较大的英语网站, 如e How (在线知识资源) , Suite101, Textbroker, Wikihow等, 尽管没有明确要求, 也同样认同并接受AP写作风格。
风格书自1953年出版以来, 年年更新 (一般每年6月出新版) , 不断增加新的条目, 从最初的60页增至2011年版的448页。1977年, Louis D.Boccardi担任此书的执行总编, 他认为此书的主要目的虽在“指南”, “但我们越来越相信此书还应该提供较多的参考资料, 以便于为繁忙的编辑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因此, 这是一本写作指南, 但同时也是一本参考书”[1]5。由于他的敦促, 风格书内容被大幅度扩充。1989年至2007年, Norm Goldstein曾担任风格书编辑, 2007年版出版后, 他提到风格书内容的变化, 认为这一期间风格书主要增加了较多有关因特网的材料。2008年, 为了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变化, 风格书增加了200个新条目, 其中涉及“podcast”, “text messaging”, “social networking”, “high-definition”等词语。2009年版增加了Twitter和Texting两个条目, 同时更新了一些美国和国际主要公司名录。最新版主要添加了与美国金融机构和主要石油公司相关的条目。自1977年以来, 风格书已发行了近200万册。目前已开发了电子版, 一些社会网络媒体平台也有本书的简介。
《美联社写作风格书》的主要内容有:1.有关大写、缩略语、特殊单词拼写方法、数词及其用法、因特网应用规则与指南等, 该部分内容按A到Z的字母排列顺序排列。2.体育新闻写作指南及文体风格。由于体育报道的重要性和报道量不断增加, 1983年, 所有关于体育运动的条目被单列为一个部分, 自成一个A到Z的条目体系。内容包括体育术语、数字统计、组织规则以及体育记者经常用到的参考材料。3.商业新闻写作指南及文体风格。该部分旨在帮助美联社记者准确、清楚地报道商业和经济新闻, 内容包括普通商业新闻写作方法以及报道商业金融新闻所需要的参考材料, 涉及有关财会、破产、合并和一些主要国际商业机构方面的知识, 例如, 其中有5章的内容是讨论破产问题。该部分最后还有一个特别警告 (A Word of Caution) , “由于商界充斥着行业术语和技术词汇以及经济学术语, 对于技术词汇和经济学术语应提供概念予以解释, 避免使用行话与隐语, 以便于普通读者理解”[1]305。4.标点符号及其在新闻材料中的具体用法。5.媒体法简介 (Briefing on Media Law) 。内容涉及新闻出版业的一些法律问题和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操守问题。主要介绍有关诽谤的法律知识, 内容包括什么是诽谤、责任再版、特权特惠、辩护、最高法院关于诽谤法的决定、第一修正案条例、公诉和自诉、条例应用、应牢记的要点、对稿件进行销毁和更正的程序、现场采集信息途径及注意事项、隐私权、版权等。6.编辑校对符号。新闻编辑在校对新闻稿件时所使用的各种排版校样专用符号。7.编外参考资料目录。如果新闻编辑在本书中未找到所需信息, 可以查阅本书所提供的第二参考资料指南, 如有关拼写、文体、用法及外国地理名称的问题, 如果在本书中找不到相关信息, 可以查询Webster新世界大学词典第四版。
怎样学习、掌握、使用AP写作风格
由于AP写作风格要求新闻稿件在单词拼写、大小写、缩写、标点符号运用以及体育、商业、经济、食品等方面的术语运用的一致性, 因此, 学习、掌握AP写作风格的内容, 对于一个从事英语新闻行业的人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那些从事出版发行、信息发布、公关联络、内刊编辑等行业的人员来讲也有必要学习掌握。在美国, 风格书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 是各种新闻机构、报社、出版社每张办公桌上必备的工具书、参考书。而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者和应用者来讲, 学习、了解AP写作风格有利于他们理解日常英语新闻和其他文体英语文章, 更细致地理解掌握英语写作规范,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风格书将各种新闻写作语法和新闻行业参考材料集结成一个综合新闻写作百科全书, 按范畴分类, 按字母顺序排列, 多达上万个条目, 初学者很容易被其博大的内容所吓倒。但是, 美联社编辑此书的初衷是为繁忙的、急于完成稿件的记者、编辑带来方便, 内容的编排方法分类清晰, 编排有序, 像一本词典。因此, 总的来讲, 风格书还是易于使用的。学习本书内容无须死记硬背其条条框框, 最重要的是养成一种使用它的习惯, 每当写英语新闻稿件必当翻阅此书, 以便确保稿件的规范性。掌握AP写作风格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只要持之以恒, 不间断地学习与实践, 终会熟能生巧。由于风格书年年更新, 所以即便使用者经验再丰富也必须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 美联社并不是唯一设立新闻写作规范的机构, 如纽约时报就有自己的写作规范, 但AP风格最为普遍、最为通用。
摘要:AP英语新闻写作风格即美联社英语新闻写作风格, 指多年来美联社所形成或指定的一系列有关英语新闻写作的规定样式。内容主要包括客观报道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美联社写作风格书》的基本内容, 包括新闻英语语法、商业英语新闻写作、体育英语新闻写作、网络应用指南、媒体法简介等。因为美联社写作风格对英语新闻写作乃至一般英语写作均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所以了解、学习、掌握其内容不仅对英语新闻从业人员非常重要, 对一般英语学习者来讲, 也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AP写作风格,商业英语新闻写作,体育英语新闻写作,媒体法简介
参考文献
[1]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and Briefing Media Law[M].the Associated Press.New York:2000.4.[1]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and Briefing Media Law[M].the Associated Press.New York:2000.4.
3.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三
关键词:海明威 文学翻译 语言风格 老人与海
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是小说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在中国也深受读者的欣赏。《老人与海》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老渔夫捕鱼的故事,尽管其故事情节描写得非常简单,然而,却带给人深刻的寓意,并将海明威简洁凝炼的语言风格以及冰山写作手法展现出来。其中朱海观将《老人与海》第一次翻译出来后,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翻译这部作品,这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老人与海》的译本,而朱海观、赵少伟以及吴劳所翻译的版本影响比较大。
一、概述文学翻译思想
从一部文学著作的创作过程就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和作家的艺术特色以及写作风格。每个艺术家和作家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涵养与创作风格也会存在差异,在对写作题材、表现手法、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运用进行选择等方面都有着其独到的特点,此特点被称为作品风格。由此我们可知,创作风格就是作品的灵魂,风格中潜藏了作者很多思想感情,而且在作品的语言与形式中都有隐含,就作品译者而言,这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不好把握的抽象工程。
作为一项意合神合、入情入味的艺术性活动,文学翻译要想保证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和原文有相同的效果,可谓难上加难。因此,译文的语言风格传递就逐渐成了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的关键,并且成为再现作品中艺术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的中心问题,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要用译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小说的基础是风格,灵魂是语言。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其语言风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逐渐成为对一部译本的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尺。若想将原作品中生动的生活场景及人物想象用译文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实现译文与原著的融合,那么这部译文,就是一部优秀的翻译著作。
二、从文学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
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要想将原作品的基调把握好,需要对原著作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充分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背景、喜好以及经历,而最为关键的就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特点与动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其实就是翻译者和原作者合二为一、相互融通的结果,要想作者所想,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原作者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够找到自己翻译作品时所要把握的审美方向。由此才能领悟到原作品的灵魂所在。
《老人与海》一经问世,就广受读者的欣赏,同时这部作品也受到委员会的认可,《老人与海》也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即:人物形象深刻鮮明,语言简洁凝练,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几乎没有用副词、形容词以及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一般都是通过生动的动词以及精确的名词来对主体进行直接性描述,海明威通过串联若干短句,来进行相关事物的生动刻画与描写。无论是景物叙述还是人物刻画,或者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对话,在《老人与海》中,作者统统运用的是简洁凝练的语言,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却极为深刻。有人对海明威这样评价:在生活中,海明威就是一条汉子,所以在其作品中才会有很多硬汉形象。由此可见,只有对这些予以充分了解,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才能把握好翻译的风格,将原作品的风格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来,而这个过程需要作者与译者的完美融合。这种完美融合在《老人与海》译本的开始部分表现得非常明显: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lonely on a skiff at the GULF SEAM and he had gone already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
他是一位独自在湾流中的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他已经在这里钓了84天鱼,但是,他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朱海观译)
他是一位老人,自己驾着一条小船,已经在墨西哥海湾84天了,然而,他还是没有钓到一条鱼。(赵少伟译)
他是一个独自在湾流船上钓鱼的老人,但是已经过了84天,她还是没有逮到一条鱼。(吴劳译)
作品中所出现的文字其实就是海明威运用“冰山原则”进行文学创作中能够看得见的一小部分,这些文字将海洋上轮廓清晰、晶莹剔透的冰山暴露出来,具有形象突出的意象,由此就为读者创造一种意境,刺激读者想象,让读者有兴趣去将作品中所隐藏的大部分挖掘出来,这也就是《老人与海》的精妙之处。上面的翻译内容是《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用词精确,简单易懂,简单的几个单词就概括了创作《老人与海》的时间、背景、地点以及人物,将简单的词语用整句的方式并列起来,为衔接句子需要,作者用了两个“he”,使整个句子能够自然。通过并列的形式来陈述整个作品事实,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进行事物的精彩描绘,带给读者一种平坦舒适的感觉。因此,用怎样的方式将海明威独特的语言特色描述出来,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翻译《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时,朱海观将两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进行了整个句子的合并,在句法结构上保持与原句的一致性,但频繁使用人称代词,使得这个句子累赘繁琐。此外,作品中英语定语内容置于所修饰词的后面或前面,一般都会将定语从句置于先行词之后,但在表达汉语的习惯中,通常都将修饰成分置于先行词之前,对定语进行修饰的成分越复杂,那么整个句子结构也就越繁琐,不但使句子失去了平衡感,而且还降低了原作品的节奏感。而在赵少伟与吴劳的翻译版本中,这两个译者将原作品中的句子进行若干小句子的分割,特别是在赵少伟的翻译版本中,一方面保持了《老人与海》原著的顺序,另一方面译本非常地道,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感受到了海明威式的文学创作语言特色,其译文中饱含海明威式气势,简单的几句话就让读者明白了作品所描述的故事背景与人物形象,并激发读者主动去发掘作品的深意。海明威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是生动、精确的风格。由此可见,翻译的人只有换位思考,将自己与《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融为一体,才能领悟到作品的真性情,由此在翻译时才能将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翻译出来。
在对海明威的文学名著《老人与海》进行阅读时,我们要感受到的不但是作品中海景的壮阔,更要感受到海明威就活灵活现地存在于作品中,这个形象不是吴劳,不是朱海观,更不是赵少伟。
文学巨著《老人与海》向读者讲述的仅仅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没有文邹邹的修辞语言,整个作品所用的词语非常朴实,但是在这种朴实中所蕴藏的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道理。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简单的语言文字、深邃的思想以及充沛的情感,在这部享誉世界的文学赞歌中将冰山原则充分体现出来,而这一特点也是海明威进行文学创作的最大风格之一,这种风格是海明威独有的。
要想将一部文学作品翻译好,对原著与译文这两种文化进行充分掌握与了解非常重要,译者既能入乎其内,同时又可出乎其外。其中,入乎其内,就是翻译者深刻理解与把握原作品的精髓,再现原作品的灵魂;而我们所说的出乎其外,其实就是翻译者要让读者觉得译本具有一种浓烈的异国风情。一部优秀的译文必然是完美融合了两种不同文化之后的杰作,由此译文才能既可以展现出原著的创作风格与特色,又可以在翻译后打动读者的心。
三、结语
《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具有世界性的经典作品。在翻译海明威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将其原文结构形式与特色最大限度地再现出来,与原作相融合,保证原作品语言风格的再现,又要与译文读者对原作品的审美要求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欣赏与接受。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风格即人”的人学价值——论布封的创作主体观[J].艺术百家,2010(1):196-197.
[2]王丽沙.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745-746.
[3]李萍,汪桂芬.从文体的角度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效果[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3(03):64-65.
4.莫言的写作风格分析 篇四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颁发了一座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小说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魔幻般的故事,莫言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绚丽多姿的高密东北乡。
他和他的笔在高密东北乡上空游荡着,探索着人性的欲望,演绎出一曲曲英雄悲歌。他是一个地道的寻根文学者,在他自己的高密东北乡上为我们讲述着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总的来说,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赏析莫言写作风格中的部分特色: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叙事、性和对人性的探索。
首先要研究莫言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高密东北乡,他将他的老家和每位作家心中都有的理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就成为了高密东北乡,成为了他许多作品故事当中的地点。他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上众多人物的爱恨情仇,如《红高粱家族》当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高密东北乡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就《红高粱》来说,这是最能体现莫言写作风格的小说之一,莫言用独特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交错纷纭的故事,能够让读者亲临现场目睹发生在东北乡的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他不断改变叙述视角,用父亲的孩童眼光将场景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父亲看到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罗汉大爷狂呼不止,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地呲出来。父亲的腿瑟瑟颤抖。”通过莫言细腻的描写,孙五活剥罗汉大爷的场景就通过父亲的眼展现出来,这比通过第三人的叙述更加生动和有画面感,好像读者就站在父亲身旁一起目睹这场悲剧的发生一样。莫言也用无处不在的第三人的视角完完全全地展现出爷爷和奶奶发生在高粱地里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维护爱情去杀人,为了追求生存的权利,获得生命的自由英勇抗日。这种出于对生命本能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一种熊熊燃烧、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这就是莫言对人性的诠释。
这里又不得不讲到莫言小说中的性,《红高粱》中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的龙凤和谐是他们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和追求自由的结果。这在莫言小说中很常见,他想要突出的是“两颗蔑视人间法则的不羁心灵”,他对性的描写很多样,有赞美的,色情的和最原始的欲望的描述。性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莫言写性,是他身为一个作家对人性欲望和本性的探索。在他的早期作品里有对性的赞美,歌颂了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男女性爱,《红高粱》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性就是典型。作者毫不吝啬自己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所有性爱的的赞美之词,间接批判了旧有贞洁观。莫言后来在他另一片代表作《生死疲劳》中描写庞春苗和蓝解放的性爱是“她的嘴唇在我嘴里膨胀着,她的嘴巴张开了,一股犹如新鲜扇贝的鲜味儿不满我的口腔。我无师自通地把我的舌头探进她的嘴里,去逗引她的`舌头,他的舌头与我的舌头勾搭在一起,纠缠在一起。”这样的描写带有很强的浪漫情调,莫言用他奇特巧妙的比喻成功描写了人与人之间压抑的欲望的释放。庞春苗为人善良而柔弱,性情浪漫而纯美,但她却喜欢上了蓝解放,印证了爱情的高洁和奋不顾身。也肯定了女性对自我幸福的追求、敢作敢为和妇女的平等。
在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在倡导尊重师长的中国社会,诽谤自己的父亲是大不敬,但莫言就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蹉、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在这一系列充满矛盾和谬误的话中显现出的是莫言对高密东北乡既亲密又疏离的感情,这样的句子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莫言大胆的写作风格。莫言的大胆也体现在前文中的性,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性总是被压抑的,国人总是忌讳它。莫言肯大胆地,露骨的写性,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也是他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5.余光中的散文写作风格 篇五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又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其创作量之多,名列台湾作家前茅;作品质量之优,亦为台湾文坛所共誉。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曾评之曰:“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为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光中散文可用“阳刚美”三个字概括。他的散文汪洋恣肆、雄健豪放,但又不乏柔丽。品读他的散文,那种荡漾在字里行间的机智微笑,随处可见。仔细分析起来,便可以看出幽默是余光中散文的主要特色之一。
一、幽默是一个属于喜剧范畴的美学概念。
“幽默”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our,在汉语中古已有之。“五四”以后,林语堂最先根据humour的英语译音,定为“幽默”,并于三十年代加以大力提倡,“幽默”才引起文坛的瞩目关注。目前,一般的认为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喜剧形式,一种轻快,诙谐,而意味深长的特殊笔调,一种风趣而机智的思考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法;它的本质是通过“神形倒错”等方法来表现人们生活或思维中的矛盾,给人以美感享受;其表现效果是一种轻松而有深意的笑。
在现代语义上,幽默和诙谐、滑稽、讽刺很相近,但又有层次上的区别。鲁迅对此就区别的很清楚。他认为幽默决不是一种“单单的玩笑”,如果把它看成“说笑话”、“讨便宜”,那是一种堕落。幽默也不是滑稽,二者“还隔着一大段,日本人曾译‘幽默’为‘有情滑稽’,所以别于单单的‘滑稽’”。可知滑稽在感情上的不足。幽默和讽刺紧密相连,但又有其独特本领。讽刺是对可笑性事物的一种否定性的审美评价、一种嘲笑,多用于批评否定。幽默除此之外,还可
用于赞成肯定。特别是讽刺味道较为辛辣,方式比较直接;幽默则较为温和,方式比较迂回。幽默和诙谐确为接近,但前者显得更为高雅些,后者有时不免沾上油气。总之,幽默和诙谐、滑稽、讽刺都有笑的效果,但幽默层次更高一些,更为机智、含蓄,分寸合度。所以,在艺术的世界里,一直把“幽默”推崇为较高的境界。
余光中先生自己也曾说,依他的理解,真正的幽默背后是正面的价值观,真正的幽默并不远离严肃。幽默是一个作家用一颗诚恳的心,比较敏感地观察事物,看出事物的荒谬性。余光中又说,幽默的界限是很难掌握的,太过活泼,就易流向油滑;太过严肃,就易流向刻毒。历史上的幽默大师,都不仅讽嘲他人,也要反讽自己,对自己的荒谬看不到的人,决不是幽默文学家。对于历史上的幽默大师,余光中认为古人以苏东坡为代表,现代文学家以林语堂、梁实秋、老舍为楷模。谈到外国文学的幽默,余光中极力推荐王尔德。综观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则是继承和发扬了林语堂、梁实秋一路幽默散文的传统,同时在语言、意象、技巧的运用上较之前人又有了巨大的进步。
二、余光中在语言的创新中创造幽默。
“余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梁说,“余光中”这三个字,代表的就是光彩夺目、光华四射的中文。余光中提出散文语言要有“弹性,密度,质料”的理论,“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把中国文字压缩,锤扁,拉长,磨利,把它们拆开又拼拢,折来又叠去??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呼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而正是在这种散文语言的现代化中,余光中或是巧妙地、出人意料地推出新意,或是在开放与继承的矛盾过程中,打破习惯的成规,从而获得丰富的幽默感。读余光中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描景造像、写意抒情上运用的手法之多样和多变,而这些手法的千变万化,正是文章幽默感涌喷的无数泉眼。
(一)、新奇而机智的比喻太多,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一般说来,大部分比喻并不一定幽默,只有那些由超常态的联想和超常态的关系组合成、并置于一定语流和语境中的比喻,才具幽默。余光中散文中的比喻多出奇想,多处动态,多置超常态的语法结构中,所以令人莞尔。如把自己的书房比作“书城”,
于是书籍便成了书城中的固定“居民”,而各种零星刊物则成了书城中的“流动户口”(《书斋书灾》);把名作家喻为空心的、纸糊的蹩脚狮子(《如何谋杀名作家》);用“一串串彼此引爆了的地雷、水雷”来形容蛙鸣之响(《牛蛙记》);用“鸡同鸭讲”来戏谑外江人于香港佬的交谈(《鸡同鸭讲》);用“天蓝蓝、发蓝蓝、眼蓝蓝,记忆亦蓝蓝,乡愁亦复蓝蓝??且蓝发而死,连蓝遗嘱也来不及留下”(《呵咦西部》)来比喻天蓝海蓝,博喻兼通感,都令人忍俊不禁。文中那比喻之诙谐生动,让人不由得去佩服这位老先生的才智。
在余光中《论朱自清散文》一文中,余光中评价朱自清散文“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但是风华、幽默、腴厚的一面似乎并不平衡。朱文的风格,论腴厚也许有七八分,论风华不见得怎么突出,至于幽默、则更非他的特色。”余光中这一观点的依据就是以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春》为例,找出其中数十个比喻,然后总体评价是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余光中认为《春》的末段有这么一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句活的文字不但肤浅,浮泛,里面的明喻也不贴切。一般说来,小姑娘是朴素天真的,不宜状为“花枝招展”,还有朱自清把春雨比作牛毛、比作细针都不贴切。当然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我们对余光中给朱自清的评价也不是顶礼膜拜的,但是这其中可以看出,余光中的散文创作理念、审美观念之一,就是构成散文“幽默”的特质之一就是比喻,但是散文之中的明喻必须贴切、自然,隐喻必须曲折、含蓄。
(二)、突破传统的语言文字的限制。
我们知道不但中国古代语言有着自己的传统,当代欧化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规范。“五四”以后,中国语言口语化了,这是一大进步;然而几十年后又有了新的限制。所谓对“病句”的挑剔和修改正是这一要求的表现。文学语言要更真实更多姿多彩地反映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又必须要突破。这是一种新的矛盾。许多作家在这个矛盾前却步了,而余光中却大胆地向这个矛盾挑战。语法的森严壁垒被他打破,却又只破坏到原来人们还能理解的界限。如:
将大量非原来习惯的词语,异端想象,新奇形象引入。像“韵本身并不足以成为诗的商标”(《新诗与传统》),“艺术的联合国,正如政治的联合国一样,是要先取得一个国籍,始能加入的。”(《迎中国的文艺复兴》)“目光尽处,落矶山
峰已把它重吨的沉雄和苍古羽化为两重的一盘奶油蛋糕,好像花猫一舔就可以舔掉一样。”(《丹佛城─新西域的阳关》)
改造古文句法。如“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利斯坦;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猛虎与蔷薇》)这是对“微管仲,吾其批发左衽”的改造。“何必白吾白以及人之白,文吾文以及人之文”,这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改造。
俗俚语和口语的采用。如写美国西部荒凉又兼野气是“兼盲兼聋兼哑会装死”,“说它不毛,他突然就毛几丛给你看”。(《呵咦西部》)
对欧式句子,标点符号的突破。如写在洛杉矶见天上突然下雪:“降落在洛杉矶的蛋糕上那边教堂的钟楼上降落在人家的天线上最后降落在我没戴帽子的发上当我冲上街去张开双臂几乎想大喊一声结果只喃喃说:冬啊冬你真的来了我要抱一大捧回去装在航空信封里寄给她一种温柔的思念美丽的求救信号说我已经成为山之囚白色正将我围困。”《丹佛城-新西域的阳关》
像以上所举的例子,不管其形式手法如何,都产生一种读者可以意会到的机智风趣。人们可以从“白吾白以及人之白”想到自己的年长及周围世界的逝去,却又感到一种听其自然的旷达。从描写西部句子的粗鲁想到当地情景的粗犷,又从中感到一种原始的活力,再领悟到作者故意粗野其语气为了与所写景色相般配的用意。从那130个字中只用一个冒号的长句里不仅体会到一种作者一种狂热而温柔的爱,又感受到作者在向欧式句法幽默的捣乱。上面这些例子给人言外形外感受到的深层含义,都是带着笑意的感悟,是对作者机敏的欣赏,因而它们带来的美感不仅仅是一般的新奇所能完全包括得了的。
(三)、极注重音乐性。
一方面,体现在一些字眼的铿锵,句子的对仗押韵等方面,如“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但余氏散文音乐性主要依靠叠字。而余氏的叠字使用技术,在散文界无出其右者,以《听听那冷雨》为例,除了大量引用AA、AAB、AABB的语言形式,更是创造性的使用ABABAB、AABBCC、AABBAA的形式。后三种“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清清爽爽新新”,“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但这一切还不............
是最惊奇的,余氏叠字运用的登峰造极的该是AABBABB的形式,如“滔天的大雨滂沱下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一个形容词被用为拟声词,再转而以.......
一种全新的组合排列出现,就象一串美妙的音符,给每一个读者以美的感受。叠字的大量使用,让人体会到遣词造句的机智,打破了文字原先那种拘谨严整的架势,幽默便由此自然泛出。
由此,我们便看到,在新语言的“形”与旧语言的“形”发生倒错、变形的时候,幽默感便产生了;在新语言的“形”与原意义的“神”基本和谐的统一起来的时候,幽默感进一步加强了。这便是余光中散文语言产生幽默的最大奥秘。
三、余光中在意象的大胆塑造中折射幽默。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取材大都是日常生活现象,诸如书斋山居、植花养鸟、都市噪音、代步车辆,儿女朋友、故土云雨------纵身到时代的大波巨澜中击水的情况很少,因而在文学中折射的时代风云也不多。但就在这些平凡细小的个人生活里,常常幻化出比常人多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意象来,这当然首先归功于余光中那敏锐的目光和机智的头脑,也得益于他表现手法上的开放。
6.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六
法律律语言的风格,就是法律语言表达上所形成的特有格调和气派。
由法律本身的强制性、权威性、严肃性所要求,法律语言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即准确、庄重、朴实、精炼,而每一风格特点又都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一)准确。
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生命,法律写作时,要求法律语言必须准确明白地记叙和说明,使人正确理解,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
因此选词造句必须慎重,力求高度准确,而法律语言高度准确的获得是从确切与模糊这一对立统一体现出来的。
一方面,法律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选词确切。
比如法律写作过程中要大量使用意义固定单一的法律专用、常用词语,精心选择近义词。
另一方面,要适当使用模糊性词语。
“确切”与“模糊”殊路同归,都为准确达意服务,共同体现出法律语言的准确性风格。
(二)庄重。
法治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青睐的治国方略。
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地位决定了与法律有关的一切都应该浸润在典雅庄重的氛围中。
法律写作的庄重性源自司法活动的严肃性。
法律是庄严神圣的,具有最高权威性,因而不允许口语、俗语和方言土语等进入法律语体。
法律语言的庄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其大量使用书面语词、规范的法律术语和恰当选用文言词句,另一方面表现为平易通俗,使广大人民群众能看懂。
(三)朴实。
法律写作的目的在于说服特定的写作受体,惟有质朴的语言才能让受体快速、准确地领会文书的内容,才能实现法律写作的目的。
法律语言的生命是准确,为了不致产生歧义,一般不用形象性、含蓄性较强的比拟、夸张、比喻、双关等积极修辞格。
但有时为了使法律语言更准确周密而有力,也适当选用一些辞格,法律语言使用这些辞格不像文艺体那样讲究,而更注重质朴平实,准确严密。
(四)精炼。
精炼,亦作精练,用作动词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用作形容词,指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要求其语言表达简洁、明快、有力;法律的高度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求其语言表述完备而周密。
法律语言的精炼表现为长短句并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并用。
如“依照……,判决如下”,非主谓句的运用,简洁有力。
二、法律语言运用技巧
(一)语义单一,排除歧义。
语义单一,排除歧义要求表述时绝对做到无异议。
法律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歧义现象有三种:第一种是词义歧义。
多义词运用不当,经由特定语境会产生歧义。
第二种是语法歧义,指对词语的安排方式导致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
第三种,语境歧义,指法律写作中使用的词语表面上看是完全清楚的,但是置于一定的情景中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比如,有一项法庭要求语言学家做出科学鉴定的合同条款,原文写道:“乙方在经营中的经济损失,不能向甲方提供每年纯利润40000元,由银行直接划拨甲方。”这一例第一分句缺少谓语,第二分句与前后两分句缺少连接词语,造成前后不连贯,语义指向不明,使“经济损失”含义不清,至少出现三种歧义。
(二)术语确切,力戒生造。
术语是指法律术语,要求体现法律专业性。
法律术语可分为四种,一是常用术语,是物体、现象、行为等常用名称,如财物、失踪、继承等;二是有专门法律涵义的常用术语,如申诉、调解、代理等;三是法律术语,即能准确扼要地说明法律专用概念的术语,如原告、被告、前科、时效等,有的专用术是古代法律术语的继承;四是技术性术语,即从科学、经济、艺术等各个领域借用的术语,以及各种行业术语,如违约、标的、污染等。
在法律语体中,恰当地运用法律术语和文言词语,往往能以少胜多,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法律写作的过程中要准确使用法律术语,不要自己造词。
(三)褒贬适度,爱憎分明。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对法律文章也有过这样的话:“明罚救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这并不是他个人的主张,而是他对当时的有关法律事务中应用语言特色的概括。
也就是因为执法者在执法中所使用的语言具有明显贬责痛斥被告人的感情色彩,因司法文书的语言多要涉及对坏人坏事的评断处理,自然不能不板起面孔,对之加以斥责。
法律写作过程中应立场鲜明,对正确的事物予以褒奖,对邪恶的事物予以批判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褒贬适度。
对褒贬色彩有异的同义词的选用,如控告——诬告,鼓动——煽动,保护——庇护等,虽基本词义相近,但褒贬色彩截然不同,正确地选用它们,能很好地区分出罪与非罪的界限,也能起到准确鲜明地保护人民,打击罪犯的作用。
(四)语句完整,慎用省略。
法律写作要求多用主谓句,语句完整,为了使行文简洁精炼,也可以用省略句,但使用时要慎重。
省略前要在前文有所交代,或者省略用语要求有一定的知名度。
省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为承前省,指文书前面的句子和段落已经使用过的表述,在后面的语句中可以省略。
第二种为蒙后省,指文书后面的句子和段落已经使用过的表述,在前面的语句中可以省略,法律写作中不可采取这种省略。
第三种为对话省,指在记录交际双方对话的场合,可以省略对话中的某些成分。
(五)承接转折,文义连贯。
承接转折,文义连贯要求法律问题之间叙述之后要有连贯性,对问题做出综合性结论。
法律写作也应像其他论文写作一样,结构合理,主论点和分论点衔接合理,前后呼应,无前后颠倒的情况。
魏德士说,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如果没有语言,法和法律工作者就只能失语。
法律对语言文字的依赖决定了法律写作时必须重视法律语言的运用。
7.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七
在泛读时代, 一种媒体信息被阅读和理解的速度及准确性, 将成为是否被选择的关键。与网络媒体采取全时化写作、超文本写作、微博写作等提升易读性手段相比, 厚报时代纸媒的文本模式如果达不到泛读时代要求的深入浅出, 将使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告别纸媒。如何使报纸既有卖点又出售方便;既有审美又传播容易?
一要注重文本形式的新颖性。如创刊于1999年1月的浙江杭州《都市快报》, 率先运用新媒体技术, 第一个以QQ、MSN聊天工具开设和读者互动的《热线网上聊》栏目, 将新颖独特的报料新闻抑或百味杂呈的人生感言以聊天记录的形式刊登, 保留了QQ聊天的对话框, 还原了网络聊天的场景, 又拉近了受众对话的心理距离, 突破了固有新闻写作形式, 受到读者追捧。
二要注重文本语言通俗化。网络不断创造新词汇并风靡一时, 报纸是否也有此传播功能?仍以《都市快报》为例, 创刊伊始, 就坚持拉家常式的大白话式语言风格, 倡导“事件数据化、数据形象化”, 力求谴词造句大众化、表达方式形象化, 形成了向读者娓娓道来的报道风格, 创刊不久便在零售市场所向披靡。
三要注重文本编排的简约性。注重厚题薄文, 甚至文章间隙大量留白, 以降低阅读难度、强化视觉刺激, 如《广州日报》不仅推出导读与索引版, 甚至四五百字的短消息中也加小标题,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紧抓住读者视线, 让读者产生非看不可的阅读欲, 大大提升了阅读率。
二、突出趣味性, 倡导悦读理念, 争取年轻读者
所谓新闻的趣味性, 就是要求所报道的内容使读者产生兴趣, 新闻内容选择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新闻功用定义说, 新闻报道内容必须对读者有普遍兴趣, 显然趣味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 是新闻价值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也是提升新闻阅读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一个叫罗勃·尼尔的学者甚至认为:“新闻的要素无他, 兴趣、兴趣、还是兴趣”。倡导悦读理念, 做出一篇又一篇最符合新闻本质的差异, 最切合读者需求的不同的报道, 是报人要时刻秉持的一种意识。
一要走出趣味性是小调味品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与趣味性相关的。以前, 有许多人认为报纸特别是党报就要突出严肃性、权威性, 不应该要趣味性, 最后报纸办得面目可憎, 就像一个了无生趣的人。
二要追求有趣味的新闻事实和主题。除了注重报道理念的平民化、叙事策略的个人化以及再现方式的亲和性外, 我们更要在新闻的求新上下功夫, 因为趣味性离不开事实的新鲜性, 可读性强的新闻往往与新、奇、趣密不可分。
三要注重表达形式的趣味性。报纸的严肃性和报道的趣味性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 像《华尔街日报》是全世界最严肃的财经报纸, 它的读者都是精英阶层, 但华尔街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故事, 这对我们是有启示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认为, “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比如各级党报, 讲政治当然是首位任务,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端起架子来写新闻。其实我们写报道、办报纸肯定不是为了为难读者、显示自己的高明, 而是要传播事实和思想, 想通了这个道理, 报纸新闻的趣味性就能真正落地。
三、追求审美性, 凸显纸媒区别于网络媒体的优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不应削弱, 反而应该大力加强, 传统纸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 更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趣味, 而不是随波逐流, 单纯地为了市场竞争和个人的狭隘功利性而追求新闻报道的感官刺激。这里所说的追求报纸文本的审美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追求新闻语言的人文意蕴;二是强调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微博、手机报等传播载体, 虽然阅读方便, 但很少能让人体会到语言之美生发的阅读快感, 加之容量有限也难以传达更多的新闻事实之外的意蕴, 而纸媒在这方面具备得天独厚息的优势。仍以《都市快报》为例, 它的语言直白却不粗鄙, 通俗却不庸俗, 把大白话讲得有蕴味, 讲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体现出采编人员深厚的语言功夫和人文底蕴。
结语:报纸文本的创新是报业自身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应对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挑战的必然举措。报纸作为最古老的新闻载体之一, 在传播方式上要勇敢抛开旧的、传统的束缚和桎梏, 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通过文本的不断创新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文无定法, 唯此, 才能在汹涌的新媒体浪潮冲击下求得更好的生存。■
摘要:新兴媒体加速改变着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习惯, 年轻读者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 纸媒必须在新闻文本内容选择、形式表现等方面扬长避短、加快变革, 以易读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三者合一, 重建纸媒的阅读优势, 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适应未来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
关键词:报纸,文本,易读,趣味,审美
参考文献
[1]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岳麓书社2002.04[1]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岳麓书社2002.04
[2]刘葆全《新闻导语、背景、结尾写作经验荟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社2001.11[2]刘葆全《新闻导语、背景、结尾写作经验荟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社2001.11
[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0[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0
8.韩国作家朴婉绪写作风格研究 篇八
关键词:朴婉绪 韩国文学汉译 天衣无缝
一 引言
朴婉绪(1931-2011)是韩国家喻户晓的女作家,她自不惑之年开始文学写作,40余年的创作生涯成就其在韩国文坛上的崇高声誉,被韩国文学界称为“文坛常青树”、“永远的现役作家”。她曾荣获包括韩国文学最高奖项——李箱文学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大奖,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至今为止,她的《裸木》《蹒跚的午后》《那个男孩的家》《孤独的你》《梦中的育婴器》《周末农场》等在韩国广为流传、久负盛名的长、中、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被翻译到中国的韩国严肃文学作品中,朴婉绪的小说数量位居首位。过去21年的时间里,中韩两国的译者共将4部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集,1部童话集以及10篇朴婉绪中短篇小说翻译成了汉语。本文力图从朴婉绪小说的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其备受翻译界青睐的原因。
二 朴婉绪小说的写作风格分析
朴婉绪20世纪70年代登上文坛时,韩国的男性作家们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更倾向于弘大的历史叙事,而朴婉绪小说创作手法与他们背道而驰的。作为女性,朴婉绪的創作源泉来自日常琐事。人类的尊严、自由、道德都可以通过日常的洗衣做饭加以比喻说明。因为这些写作特点,朴婉绪小说也曾经在一段时期被韩国文坛评论家们批评为婆婆妈妈式、无病呻吟式闲谈。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小说中体现出的力图克服摆脱生活伪善、权威、肤浅的努力,最终让人认识到她这种小说创作手法的可贵之处。
1 “天衣无缝”写作手法的应用
1981年,朴婉绪荣获韩国文学的最高荣誉——李箱文学奖,作为评委之一的金允植执笔完成了获奖理由:朴婉绪的《妈妈的木桩(2)》刻画了一个离开家乡朝鲜来到韩国生活的家庭,将其家庭历史的特殊性放置在民族与时代的特殊性当中考量,并以优美而流畅的文字呈现而出,以此来将小说人物的特殊性升华为时代的特殊性,获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作家那流畅华美的文采及那无懈可击的遣词用句,用“天衣无缝”一词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是对韩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韩国语当中有许多汉字词和成语,金允植教授的上述评价高度概括了朴婉绪小说的整体特点,除肯定其对韩国文学的巨大贡献之外,还将其写作手法命名为“天衣无缝”。金允植评价,这些绝不是掌握了所谓文学写作技法技巧就可以达到完成的,惟有深谙“天衣无缝”式写作的作家方能实现。为了进一步说明朴婉绪小说的这种特质,他还做了另外一个类比:作家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要素和感觉凝练、有机地编织了在一起。瓦房的屋顶是两条曲线交织在一起,这远比那种由直线构成的四四方方的砖砌的屋子看起来更为高级。
朴婉绪观察生活的视角独到深邃,往往从我们身边不为人所注意的小事儿入手,通过小说的环境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与推进情节发展,通过各种独具匠心的比喻来反映事物的本质,通过出乎人意料的词句来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又陷入深思。
这种视角与写作方法,是其登上文坛时占韩国文坛主导地位的广大男性作家所无法接触和使用的。朴婉绪的小说是对以往韩国男性作家们创作的一次颠覆。韩国文学评论家黄桃庆以《佛爷身旁》中的两段具有强烈对比意味的内容对朴婉绪小说这一特点进行了说明:
例文1
老法师终于开始讲经了。他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释迦牟尼最终求得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之后传布真理的故事。主要讲释迦牟尼的奇迹,诸如把硕大无比的毒蛇收进钵盂,劈开凶涌(原文有误,应为“汹涌”——引用者 注)的洪水静坐于干燥的地上,等等。
(中略)
老法师讲经好像快要结束了,嘶哑的嗓音突然变得红亮起来,她大声说:一切都正化作贪婪的火,愤怒的火,悲伤、痛苦、恐惧的火在燃烧。
例文2:
“可不是。你这位菩萨也好,我也好,要是晚上老头子给揉揉腿,说不定……嘿嘿嘿……”
“这么说,那些个年轻的都让他们男人给自己揉捏过吗?”
“哎,难道你这位菩萨上回没听见那些年轻女人夸她们的丈夫吗?她们一个个装出是去给佛爷磕了头回家的,说两条腿都跪疼了。男人们一听就老老实实地整夜给她们揉啊捏的……”
“哎哟,真是些贱货。”
(中略)
这几个老太婆咯咯地笑着,简直不像是上了年纪的人
黄桃庆指出,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朴婉绪小说的力量:法师口中解脱、自由、真理、奇迹、贪婪、愤怒、悲伤等词充满了抽象的意味,这些词汇对于饱受苦难的主人公来说,虽然是重要的单词,但是,却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不过是一场逢场作戏的秀而已。而那些年近七十的老人们口中虽然满是生活化的口语,内容也不过是各种琐事,却道出了生活的真实性,是活生生的语言,这就是朴婉绪小说向人们昭示的生活的力量。女主人公陪着老母亲去寺庙祭奠22年前家中两位逝去的男人:父亲和哥哥。两名男性成员的去世昭示了这个家庭的毁灭,家长制结构的坍塌。而且,两名男性家庭成员的死无处申诉,甚至不敢让周边的人知道。这种痛彻心扉的记忆实际是无法通过到寺庙求神拜佛祭奠死者亡灵得到缓解、治愈的,作家与其同时代的人们经历了无尽的苦难,战争和死亡让人陷入失语、失声的境地,《裸木》中行尸走肉的“妈妈”,《佛爷身旁》的母女失去了亲人却都不敢哭出声来。朴婉绪小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描写手法,让人们看到宣泄喜怒哀乐的途径。在她的作品中,《机场遇到的人》里面的对任何人,甚至对于美军士都敢大声斥责辱骂的“无大小”;《裸木》中李婧在妈妈去世后的哭闹,《佛爷身旁》女主人公“我要哭丧”觉悟的刻画,都体现出了朴婉绪小说周密细致笔法、考究用词的魅力以及真实的生活内容。这样写作手法塑造了朴婉绪小说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感都表现着各自的身份、经历、学历、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构成了韩国文学世界中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2 “絮絮叨叨”式的叙述方式
朴婉绪小说语言同其他作家相比极具鲜明特点:有如在人耳畔细致入微地讲述日常琐事,有时是看似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在向读者进行接近事无巨细的絮叨性叙述。
韩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柳宗镐撰文评价朴婉绪的写作风格时,引用了其短篇小说《某个体验纪实》中一个场面加以说明,柳宗镐评价道:(这個场面)使读者为作家具有把人们引向未知世界的力量所折服,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看似平凡,其实充满了无数未知的细节、波折和危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人们产生出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冲动。据此立刻可以找到朴婉绪小说魅力之所在。她指引你进入的未知世界绝不是虚妄的,而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朴婉绪的一个特点,她既是杰出的世态观察家,又是善于讲故事的人……充满了只有亲眼目睹的人才能理解的位置细节。提示这种细节虽然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它也是作家才华的一种产物。《周末农场》中下面一段描写同样是很好的例证:
例文3
电话机的转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拨了,听见对方的声音:“喂”,这才知道电话是打给了谁。打给谁并不要紧,只要是她那几个天南地北呱嗒不完的伙伴中的一个就行。
我刚好要出门,什么,你现在才起来?哎哟,我可真羡慕你。说什么呀,这都是你先生经常不在家的福气。他出去又不是拈花惹草,名正言顺的海外旅行嘛,多么勤奋啊!真的,明天的郊游你都准备好了吧?我说的是明天郊游的准备。游泳衣啦、吃的东西啦,不用说你的全都是进口货吧。哎呀,头都疼了。这大热天,我还得去逛什么百货商店、什么美国市场。我还没有称心的泳装呢。不光是咱们去,还准备把孩子也带去,这不就更要费神了吗。孩子们也要打扮得过去,才不致(至)于在别的孩子面前显得寒酸。除了我家外,人家的爸爸们都是经常不断往国外跑的,我就更不能把孩子打扮得不像个样子。什么,你说什么?钱还是我家最多……你这人别逗笑了。
说是让人家别逗笑了,自己却在嘿嘿地笑个不停。像是很喜欢说她钱多似地。说到这儿,和淑挂上了电话,然后又给其它几处打了电话。
上文把住在现代化公寓中一天生活百无聊赖的一群妇女的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梦中的育婴器》一文的中文译者在介绍朴婉绪作家的写作特点时写道:“朴婉绪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讲故事,而是说话,甚至说得有些不着边际,让读者摸不到头脑。但就《梦中的育婴器》而言,我们随着作家的笔调往下走,心里存下了疑惑,这个讲故事的人怎么这么啰嗦,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然而看到小说最后,谜底被揭开后,读者才发现作家的良苦用心:“原来她(女主人公)所有的道理都是悖论,都是强词夺理。至此小说的涓涓细流突然变成了回头的巨浪,恶狠狠地将读者砸个正着,足见作者叙述功力的身后。”近乎啰嗦的叙述手法是朴婉绪小说中重要的内容,有时的确会令读者感到无趣、冗长。然而,小说的深意却都隐含在这些个性化的人物对话中,构成了朴婉绪小说独特的魅力。
三 结语
纵观朴婉绪小说的整个作品世界,靠情节曲折和出人意料并非她经常采用的手法,她更多是通过对周围世界事件的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展示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人群的生活,反映出对人们的忧虑和关怀。她的小说除了具有的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之外,在写作手法上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审美效果。对战争、资本主义、家长制和女性生活等素材的写作而言,朴婉绪之前之后的许多韩国作家都曾经进行过创作,而朴婉绪能够在韩国文坛备受推崇,作品受到几代人的喜欢,其原因何在?换言之,朴婉绪在韩国文坛上享有盛誉,固然跟她小说的艺术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能够让她与众不同的正是她小说的创作手法是什么?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朴婉绪小说源自现实的生活,她的小说语言不是来自书堂书房里代表着权威和威严的爷爷的教训,而是更接近围坐在里屋谈天说笑,令人感到无比亲近的奶奶、妈妈质朴有趣的唠嗑。当人们长大成人之后,那些话、那些故事会渐渐远去甚至被遗忘,可当阅读朴婉绪小说时,却能重温到当年的那种温馨。这既是朴婉绪小说的魅力所在,大而言之,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这恐怕也是众多翻译家对朴婉绪作品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
注:本文系“北京市高等院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韩国文学汉译研究,项目号:YETP1521,项目负责人:杨磊)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磊:《韩国文学汉译的 “赞助者”研究》,《当代韩国》,2012年第3期。
[2] 金允植、权宁珉编:《朴婉绪论——天衣无缝与大众性的根据》,《韩国现代作家研究》,文学思想社,1991年版。
[3] [韩]朴婉绪,赵习译:《佛爷旁边》,《高丽亚那》,1996年。
[4] 黄桃庆:《叙述的强大力量——以朴婉绪小说文体策略为中心》,《通过文体阅读的小说》,召明出版社,2002年版。
[5] 柳宗镐:《精神创伤和反世俗精神朴婉绪的小说》,《高丽亚那》,1996年。
[6] 赵习译:《韩国女作家作品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 薛舟、徐丽红:《梦中的育婴器》,《世界文学》,2008年第1期。
[8] 金恩河:《秘密与谎言,暴露发泄的快乐》,《女性文学研究》,2011年。
9.老人与海写作风格 篇九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老人与鸽子”,可以写出老人养鸽的经过,可以写成--------------记叙文!
写出“老人与鸽子”是最好的搭配,从正反面去分析,可以写成------议论文。
“老人与鸽子”,鸽子可以为老人寄信,写成---------------------说明文
“老人与鸽子”,可以写老人与鸽子之间的感情,写成-------------抒情散文!
如果你情感丰富细腻,你可以写成-----------------------------------------诗歌!-----老人与鸽子!
10.一位以写作为乐的老人 篇十
涂继文平日不抽烟,不喝酒,不下棋,不打牌。由于从小受祖国传统文化熏陶,他喜欢读书,热爱写作。参加工作后,45年来他都在机关做文秘工作,整天抄抄写写。和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职时,由于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他不可能静下心来进行文学创作;退休以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创作热情高涨,文思泉涌。为了使写作有充沛的精力,他坚持健身运动,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攀登县城最高的日峰山;夜晚又到夕阳红老年人舞场跳舞,兴致一高,他张口就来首打油诗:“不求菩萨不参禅,不练气功不羡仙。登山跳舞余心乐,不是神仙胜似仙。”
白天,他到城外原县人大机关分的宿舍读书写作,那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确实是一处静心读书的好地方。走进楼上一间约15平方米的书房,你会发现里面5个书橱都放满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其他类别的图书,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文友赠的对联:“有书真富贵,写作胜神仙。”他每日坐拥书城,和古今中外先哲圣贤进行精神交流。他说:“一些精彩的文章常使我入迷,什么烦恼、忧愁都忘记了,甚至有时还会产生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书读多了。自然会萌生不少感悟,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兴之所至,信笔涂鸦”。对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他很满足,曾写了首自嘲诗赠文友:“弹指已登七秩期,退休且喜得闲居。晨去登山观日出,夜看银屏赏吴姬。平居陋室勤书画,心有灵犀境自奇。诗情文韵朝夕乐,禅心似镜迹无疑。”
写作多年使涂继文悟出了一个道理:写文章一定要贴近生活,歌颂主旋律,歌颂真善美;要用先进的文学艺术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在写作态度上,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力求出精品。2007年,江西散文学会和《江西日报》联合推出“三清山杯·赣鄱赋”征文活动,他积极参与。为专心创作,他闭门谢客3个月,先后修改稿子几十次(光打印店就去了10多次),才将《黎川赋》寄给《江西日报》。此稿后被刊登在《江西日报》2007年9月28日征文专版。
天道酬勤。他退休16年,已写出100多万字的《涂继文作品全集》(分为小说集《阅世掠影》、散文集《岁月的涛音》、词集《雪泥鸿爪》等8本)。同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其中《别让老街毁在我们手中》在2011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他曾获1998年《当代诗坛》编辑部和全国15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单位联办的“第三届东方杯全国诗歌大赛”征文银奖;2005年出版文学作品选集《紫陌红尘》。我们祝愿涂继文老人身康体健,期待他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奉献给读者,为文学百花园再添新景。
【老人与海写作风格】推荐阅读:
老人与海写作特色11-25
《老人与海》写作背景及人物鉴赏11-20
从《老人与海》探讨英美文学的翻译风格01-09
写作风格有哪些01-09
论三毛的写作风格08-05
读书笔记2(老人篇)《老人与海》07-06
老人与海07-15
《老人与海》12-18
250字孝敬老人作文:尊敬老人08-02
老人与海小说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