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以诚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版(精选2篇)
1.口语交际《以诚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版 篇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教学反思
武功县实验小学
张娟利
在本次校公开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以诚待人》。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学习内容。本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用诚恳的态度和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也为我在今后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几个可借鉴的教学启示。
一、与之共勉:
1、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情境,三位孩子表演的小品惟妙惟肖,入情入境,让同学们看后印象深刻,大家表达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让他们感受到了第二位同学的诚心,明白了真诚才能打动人心。
2、课堂中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同桌之间的合作表演,自由评论,让同学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重要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表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
二、有则改之:
1、在分组选择话题表演时,我只是让学生评价,我忘记了对表现好的组(卓越组、追梦组、书香组)进行加分表扬。
2、本次课也存在一个薄弱环节,即对内向型学生关注不够,应对他们更加将心比心、多加引导,增加一个激励环节。
3、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有的同学在课堂上仍表现得兴趣不强,别人交流讨论的时候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不知道怎样发言。
4、我作为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语言再丰富、多样些,这样更有利于调动每一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懂得应该做到以诚待人,并从具体事例中知道以诚待人应该怎样做。“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将是我今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2.口语交际《以诚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版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延伸:自己动手写写诗。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教材都编有儿童诗这个内容,儿童诗生活气息浓郁,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琅琅上口,表现了孩子们缤纷多彩的快乐生活,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喜爱。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其中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展现了儿童多彩而纯真的童年生活。儿童诗情、趣、妙一体,蕴涵着无限魅力,能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共鸣和快乐,在此基础上,进行进行习作延伸——学写儿童诗,是走进生活,有感而发的创作。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本中、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儿童诗歌,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小学高部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更为广阔,语言表达技巧趋于纯熟,更能在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创作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总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儿童诗就是表达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本设计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从内容入手,以内容决定形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童言,抒童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依据主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游戏激趣,创设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在欣赏与评价中提高写诗的兴趣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抒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一个装有柠檬、树叶、水的“魔法袋”。
2、多媒体课件。
3、原创儿童诗《启程》。
【教学过程】
一、儿童诗歌赏析
1.同学们,平时爱听歌吗? 有音乐的生活是诗意的,现在来听听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会唱的一起来唱。(幻灯片播放音乐视频《种太阳》)2.交流:谈听歌感受和儿童诗的特点?
(学生汇报,预设:富有想象力,充满童真童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押韵……
随机板书:有趣 想象 动听)
3.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颗星星,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写儿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儿童歌入手,学生颇有趣味地跟唱为诗歌创作课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开讲氛围,学生在畅谈儿童诗的特点:生动形象,语言精练,富有情趣,富有想象,音韵美等,为创作做了铺垫。】
二、游戏激趣,启发想象
(一)、设置情境:走进儿童诗的王国,你会有意想不到的邂逅——看,我这里有一个神奇的魔法袋,里面装着满满的诗歌。
谁愿意来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摸出一首诗歌来? 预设: 1.树叶:
(1)这可不是普通的树叶。
在诗人雪野眼里,它是大树的绿耳朵;在诗人法尔哈季的眼里,它是夜晚托着星星的小手掌;在老师我的眼里,它是夏天知了歌唱的舞台。(课件出示)
在你眼里,它又是什么呢?
(2)小结:一串普通的树叶,因为有了想象,变得神奇。2.水:
(1)这不是自来水,也不是矿泉水。这是清晨我在日本诗人金子美玲的诗歌园子里收集到的——嘘,它是花儿的眼泪。
(课件出示:花儿的眼泪 金子美玲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偷偷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他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2)请你轻声读一读。
这首诗歌美在哪?(3)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
(4)小结:多点观察,多点想象,无色无味的水就荡漾着动人的情趣。3.柠檬:
(1)生活不只是酸酸甜甜,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一个有梦想的柠檬。(课件出示:柠 檬 畑地良子
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薄薄地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薄薄地切一切/滚出 来好多个车轮/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车轮,车轮,车轮/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2)请你读一读。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让我们带着对梦想和远方的憧憬,齐读诗歌。
(二)、总结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诗,只要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颗敢于想象的大脑。寻常可见的事物,点缀上我们的奇思妙想,就增添无限诗情画意。【设计意图:“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为突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游戏,通过从“魔法袋”中摸出“树叶,水,柠檬”,随之出示对应的诗歌,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体会诗歌源于生活,在欣赏中激发想象,活跃思维,为后面发挥想象垫下基础。】
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设置情境:老师的魔法袋不仅装着诗歌,还装着声音,让我们来听听。1.播放音效1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画面? 2.播放音效2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3、拓展:大自然的声音非常奇妙,想想看,我的魔法袋里还会装着哪些声音?
4.小结:
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只有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人才能捕捉到这么丰富美好的声音和景象,如诗如画般赏心悦耳。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最是能调动孩子最童真的想象。两个音效有深浅之分,音效1指向很清晰,鸟叫声,学生由此展开想象鸟儿的话语和意境;音效2则是不同人听出不同的声音,可以是风声,风吹树叶的声音,海浪声等等。同一个音效,不同的孩子听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儿童的特点,个性鲜明。接着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充分调动生活体验,拓展开来。】
四、仿例说诗
过渡:童言童语是诗歌最本真的美。让我们都来说诗吧。
1、出示句式:
A:嘘——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B:我听到了。
A: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B:我听到了知了在树上卖力地歌唱。
2、同桌合作,练习说话。
3、小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那么把我们刚才每个人说的串连起来,就是一首美妙的诗歌了,题目就叫“大自然的声音”:自然的声音多奇妙啊,你听……
(预设:小溪在“哗啦哗啦”唱着歌儿,燕子带来了春的信息,大树爷爷在讲故事,睡着的春雷在打呼噜……)
【设计意图:在浅显的口头说诗中,唤起对写诗的兴趣。学生能够口头创作简单的儿童诗,在语言实践训练中,不但有效地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话”语言的训练,体验到写诗是不难的。同时在引导和点拨 中对学生进行写诗方法的启迪和语言美的熏陶,使学生树立了信心,自然而然地进入接下来的创作情境。】
五、放飞诗意,童言流淌
1.过渡: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大自然无奇不有,让我们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
指导选材: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成为我们写诗的题材,你最想实现的愿望,一个普通的苹果,熟悉的圆规,那枝盛开在春风中的桃花,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以及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用美妙的语言把你的奇思妙想写成一首诗吧!
3.(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选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把优秀的诗作用手机拍下,传到QQ上,以待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指导自选题材,自由发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限制。轻柔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写诗的情境之中。手机拍照,上传QQ,是利用网络信息化工具,在没有实物投影仪的情况下,实现学生作品的展示。】
六、吟诵诗作,评价欣赏
1.在QQ中展示学生创作的诗歌,学生自读,再评评好不好,哪些字、词、句最美妙。引导孩子从字、词、标点、修辞手法、朗读时的感受等方面进行评议和修改,尽量把诗句修改得生动有趣。
2、通过朗读,学生自主评议。(还可以让小诗人谈谈创作的灵感。)
3、小组内互相欣赏,互相修改作品。
4、小组推荐作品上台来展示,品读欣赏。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评价欣赏。安排导扶放的三段式指导程序,把写诗评诗赏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配乐朗诵会进一步巩固理解“什么是好诗”,学会与别人交流自己的习作,还可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在欣赏与评价中提高写诗的兴趣与能力。】
七、总结,寄望
1.怪不得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一颗童心,无限想象,写不完的诗意人生。一首自创的儿童诗《启程》和大家分享,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开放诗意的人生之花。
2.师生共读(配乐):
启程
作者:陈淑玲
从今天起 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开垦诗的心田 种下梦的种子
叫醒沉睡的旅程,妙不可言
三月的杏雨如期而至 赴一场花开的画展 邀蝴蝶,约蜜蜂 访一访山中好友
穿过夏日的浓阴 邂逅一棵不可思议的树
会飞的叶子
捎一个光阴的故事到远方
翻开行走的日记 多情的宋词还在浅吟低唱 风记得每朵花的香味 那是不褪色的童年
洗净积垢的雪地上 好奇的眼睛一闪一闪眨巴着 热情的梧桐捧来一片月光 别忘了夹在诗集里
诗
是每个人心中流淌的 最自然的声音……
七、拓展
课外搜寻一些儿童诗读一读,写写不同的儿童诗。推荐金波、圣野、雪野、金子美玲等儿童诗人的诗作。
八、板书
学写儿童诗
有趣 想象 动听
【教学反思】
诗歌的特点很多,而儿童诗是诗歌大国里最自由的体裁,童言童语最不该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个人认为,儿童诗可以是俏丽的,可以是风趣的,也可以是朴实的,是直白的,只要是写出了孩子最本真的体会,即使是天马行空,脱离轨迹也是一种怪诞之美。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充满了幻想,可以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儿童诗就顺应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儿童诗是孩子们和世界的直接对话!因此,我这节儿童诗创作课的设计是从内容入手,激发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写诗的快乐。
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过多的教化诗歌的特点,而是在赏读中、在想象中、在评价中去引导感受诗的美,这美在于丰富的想象、生动的修辞中体现,学生不必记背“公式”,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就领悟了写诗的方法。
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好奇是他们最鲜明的特点。我一开始便抓住儿童诗至关重要的“想象”这一心理因素,设计了在“魔法袋”中摸诗的游戏,看到孩子们不甘示弱高举的小手,听到一声声惊讶的欢呼和欢笑,捕捉到一双双闪着惊奇的眼睛,我知道,他们被吸引到诗的王国了。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一环节中,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充分调动了思维的活跃性,水到渠成地进入到创作的情境。整个课程结构严谨,环环 相扣,步步递进,形成了一个学生心理与语言循序发展的链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脚步在节节提升,却没有感到攀登得吃力,他们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之中。
教学后,明显地发现了这个还需改进的地方:在针对一个班级中学生程度的差异性,力求达到每个学生都想学、都能学、都能写的目标,这一环节还应该由浅入深,分层次设计了两个创作模式:仿写和自由创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中,发挥积极性。
【口语交际《以诚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版】推荐阅读:
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教案设计07-26
二年级口语交际公开课08-28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12-01
口语交际答案版09-09
新课标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07-08
关于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01-29
部编人教版口语交际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