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2024-06-29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精选15篇)

1.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一

夜,静得可怕,大多数人因抗拒不了疲倦而睡着了,只有少数人坚持守岁。而我躺着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缺点儿年味。往年的过年是多么热闹。而今,想体验放鞭炮的日子,只有回忆了。

想起以前,大人放烟花,小孩玩鞭炮,那叫一个不亦乐乎。年前,大人们就会大手大脚地买许多烟花爆竹储备家中……除夕这一天,大人们忙完了简单的祭祖仪式后,便点燃的香点燃那根绿线,只听“嗞嗞嗞”的声响,后来便听到了那美妙的声响“嘘——啪——”。仰望天空,烟花在空中绽放开来,像极了一朵朵美妙的大花,红的、黄的、紫的、绿的,颜色一个比一个光鲜亮丽。不光我们家燃放,家家都在燃放。鞭炮声此起彼落,烟花绽满天际,把漆黑的夜晚映照得如同白昼……

小孩子们也不闲着,悄悄拿着大人给的红包,来会奔忙于超市,小商店。不为别的,只为买摔炮玩。有的胆子大一点,买声音较响的“大红鹰”玩,还有的索性学着大人样,买大火炮。

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大红鹰”了,从中拿出一根,在盒子边红线的地方一划,便会发出“嗞嗞”的响声,冒出点点白烟,接着立马扔出去,让它在空中爆炸;也可以将它摆成一条龙的形状。点燃“龙头”,然后看着“大红鹰”从“龙头”炸到“龙尾”,看起来就是“火龙”,很是壮观。还可以把点燃的鞭炮扔在水里,在水中炸开,炸的水面上层层涟漪……

而现在,街上冷冷清清,没有一点鞭炮渣,闻不到浓浓的火硝味,让人感觉缺少了年味。我怀念以前的时光,但为了环保,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就成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一习俗也只能藏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2.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二

关键词:家乡文化,作文教学,隐性资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 笔者积极发掘地方文化资源, 使作文教学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发扬古代圣贤勇于创造的优良传统, 发挥“地方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土壤”。

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家乡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物品和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 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和文化底蕴, 都值得广大学生去了解和探索。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有利于他们由热爱自己的家乡到热爱自己的祖国, 并将这种真情实感自觉地在自己的习作流露出来。

临沂不仅是古代文化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革命红色文化重要根据地, 更是现代化经济腾飞的鲁南新星。我校所在地古称琅琊古城, 山水隽永, 民风淳朴。在这种古朴的琅琊文化的影响下, 这里原始遗风千姿百态, 民俗事象多姿多彩, 极富研究价值和可利用价值。

(一) 一路走来一路歌——彰显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了解家乡的秀美, 充分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 我们开展了“亲近家乡的山和水”的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春游、假期去蒙山、天然地下画廊等地旅游, 并用摄像、图画、习作等表达对美好家乡的热爱。沂水县城西南20公里院东头乡留虎峪村, 那里的留虎洞洞外有崖壁石林, 有板栗园、果园近百亩, 林木茂密, 生态环境优美。洞内各种溶蚀形态, 琳琅满目, 有的如大肚弥勒佛, 憨态可掬;有的如观音菩萨, 形象逼真;有的如群象迁徙, 栩栩如生;有的如群龟入海, 惟妙惟肖, 极具观赏价值。溶洞顶壁上淅出的石花、乳珊瑚, 团团簇簇, 晶莹剔透, 令人目不暇接。学生在此心旷神怡, 赞叹不已;去诸葛亮故里、王羲之故居与历代名士神交, 让学生知道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而为自己是临沂人而感到骄傲, 立志努力学习, 为家乡、为祖国增辉;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幕, 凭吊家乡的革命战斗遗址, 聆听发生在家乡的革命战斗故事, 使学生懂得:正是因为有了这无数的烈士, 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决心继承遗志、发奋学习, 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总之, 在轻松、愉快的参观、旅游过程中, 学生亲身领略了旖旎的风光和浓郁的乡情, 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历史变革和灿烂文化, 对家乡的挚爱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增强, 流露于自己的习作当中。

(二) 一果一茶一杯酒——感受家乡独特美味

临沂的地方特产非常丰富, 有令人谗涎欲滴的水蜜桃、鲜爽甘醇的各类茶叶、驰名中外的煎饼、唐代诗人李白曾赋诗赞道的沁人心脾的兰陵美酒……仅仅听其介绍很难感受其中的美味, 于是我们借助社区的力量, 聘请家长为校外辅导员, 让他们与孩子一起开展“品吃文化、话吃文化”的活动。家长与孩子们亲品了家乡的各种美味, 亲身感受到了味道的独特与鲜美, 不由得乐在其中、爱在其间。活动结束后, 学生们写出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文章。如某同学在《我爱家乡的水蜜桃》写道:“春天, 细雨如丝, 一棵棵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果园里, 展示着自己的漂亮姿色。在春天的摇篮里, 桃花开了, 一朵朵争奇斗艳, 好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水蜜桃树上诞生了, 远看就像一片片红云……我爱这漂亮的水蜜桃, 因为它象征这我们的家庭就像着水蜜桃一样永远甜蜜。”

(三) 一桥一树一传说——触摸家乡历史印记

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三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一大早妈妈就买了粽叶、糯米、红豆、还有鲜鲜的猪肉,做着包粽子的准备工作。看到妈妈灵巧的包着大大的粽子,我也忍不住想亲手试试。妈妈非常愉快的允许我的提议。我拿起两片嫩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指导下卷成三角状,在里面先放上少量的糯米,加上鲜鲜的猪肉、红豆和少许的盐,再加一些糯米包好,最后栓上线绳,一个不标准的粽子被我完成啦。呵呵,想着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真愉快。

包好所有的粽子后,妈妈带着我去河边看划龙舟比赛。来到河边看到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真是好不热闹。只见河里的3条龙舟早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就等裁判的一声令下了。终于到了正式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哨音响了,3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向河对岸划去。龙舟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奋力的划着水,唯恐被别人超过。敲鼓的更加起劲,把鼓敲得震天响。最后大家几乎同时到达对岸,都顺利的完成了比赛。无论谁输谁赢,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和一群小朋友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河灯,轻轻的放到河里。看着河灯带着我的心愿顺水而下,我们高兴得鼓起掌来。

回到家里,妈妈蒸好了粽子,给爸爸、爷爷和奶奶倒上雄黄酒,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吃起了午餐。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真香!

4.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通用 篇四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我的家乡在郑州,那里每年一度的端午节过得都非常热闹。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要亲自包很多中各种味道的粽子,比如有花生的、蜜枣的、肉的等等。另外,有人会到街上买几个非常漂亮的香包,香包里有种草药,会防止虫咬,还有许许多多手工编织的五彩线。

听大人说;‘‘带上五彩线,是用来辟邪的,要带到端午节过完后才可以去掉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就是买一些艾叶,插在门上,防蜈蚣等,虽然我们这里没有江西赛龙舟那么热闹,但是我觉得很有趣。怎么样,我家乡的端午节很好吧!如果有时间,就到我的家乡做客吧。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有特色的日子—端午。我的家乡在河南南阳,家乡有独特的端午风俗,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喝雄黄酒,还有热闹的龙舟比赛。

每到端午,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妈妈会提前准备好粽叶和材料,我们自己动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着妈妈熟练地包着粽子,我也想动手包一个,我拿了一个粽叶,放点米和红枣,拿着绳子绑呀绑,费了好大劲才包好一个,虽然没妈妈包的好看,但是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高兴。

每到端午的早上,我会早早的起床,用妈妈提前准备的水洗洗脸,据说这水头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药,洗过脸后一年都不会得病。

餐桌上早已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粽子、鸡蛋、鸭蛋、大蒜等,我赶紧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就是家乡的端午,给我带来了许多喜悦和欢乐,我爱家乡的端午。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在我们的家乡,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全家人用这盆水洗澡或洗脸。据说这样能够洗去晦气,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这水洗过后,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妈妈又用艾叶和鸡蛋一齐煮,煮熟后的鸡蛋会变成淡青色,闻闻,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尝尝,营养又美味。

最终,当然是和亲朋好友一齐去看刺激的赛龙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层外三层。红色的信号弹一下子飞上了天。十几条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舟一齐冲锋陷阵,你追我赶。龙舟健儿们高喊着整齐的口号,大家的心境也被他们感染了,都在为他们打气。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着。比赛持续了很久,最终有一支龙舟一马当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的端午节!真期望下个端午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我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奶奶就会裹好吃的粽子,深绿色的芦苇叶裹着白白的糯米。粽子可以裹很多种馅,红枣馅的,花生馅的,密饯馅,咸肉馅的……粽子还可以裹成各种形状,斧头形,猪爪形……无论是什么形状,都是那么好看,那么精致。经过大火的熬煮,芦苇叶的清香溢满整个院子。每当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都会想起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人们还会采些艾蒿回来,把艾蒿插在门和窗户上,艾蒿会发出淡淡的清香,可以驱赶蚊子,苍蝇,还可以净化空气,把艾叶放到水里泡澡,还不会长痱子呢!

中午还要吃五红,如西红柿、胡萝卜、鸭蛋、苋菜、鸭肝,听说可以避邪。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真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我的家乡有许多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等。

但我最喜欢端午节。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各种味道的粽子都有。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河面上,放下几十条龙舟,十几个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吃可口的粽子吧!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今天早晨,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粽子当早饭,爸爸问我什么节日吃粽子,我很快的回答说是端午节,爸爸又问我端午节的来历知不知道,我却摇了摇头,爸爸笑了笑,给我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

在战国时期,屈原是楚怀王的一员大臣,他遭到馋言免去职位,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难,而自己又救国无门,便于当年抱石投入汩罗江身亡。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来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便往江里扔粽子,说是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再吃屈原的尸身,此做法一直流传至今,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船、喝雄黄酒、门上挂艾叶、佩带香囊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听了爸爸讲的历史故事,我感触很深,没想到年年过的端午节有这么一个动人的传说,使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我的家乡是一个青山环抱、树木葱绿的地方,那里的端午节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阴。插艾叶,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线绳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稿,称为长命缕。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龙船花,艾草,蒜头,石榴花,求吉祥。

这一天,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子里洒上雄黄水,还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来保平安如意。每个人还都会戴上香气扑鼻的香囊。家家户户还都会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我妈妈老家是河南南阳,在我妈妈老家过端午节不是我们一样,吃粽子啊什么什么的。

第一点,我妈妈家每年一到端午节,第一件事就是吃鸡蛋,因为,吃鸡蛋会让一年后的所有厄运都滚蛋。

第二点就是吃大蒜,因为呢,大蒜能排掉我的身体里面的毒素。

第三点就是绑五色线到手指头上啊,到胳膊上啊,甚至到脚上,如果把五色线扔进水里,就会一年不会被蛇给咬到。

第四呢就是插艾草,家家户户都会把艾草插在大门口,这样就能驱邪。

我爸爸的老家是湖北荆州,他们那的端午节是这样过的。

第一个是吃粽子:“传说,一位诗人跳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一到端午节就会把粽子丢进长江。”

第二个就是赛龙舟,因为赛龙舟的时候会打鼓,“咚咚咚”的声音就能驱邪。

这就是我妈妈和我爸爸的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在我们的家乡,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全家人用这盆水洗澡或洗脸。据说这样可以洗去晦气,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这水洗过后,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老妈又用艾叶和鸡蛋一起煮,煮熟后的鸡蛋会变成淡青色,闻闻,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尝尝,营养又美味。

最后,当然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赛龙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层外三层。红色的信号弹一下子飞上了天。十几条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舟一起冲锋陷阵,你追我赶。龙舟健儿们高喊着整齐的口号,大家的心情也被他们感染了,都在为他们打气。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着。比赛持续了很久,终于有一支龙舟一马当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的端午节!真希望下个端午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从甲骨文到铅字,从四大发明到“嫦娥奔月”,悠悠岁月,大浪淘沙……在众多中国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在我们家人心中,艾蒿是可以驱虫避邪的。每逢端午节,奶奶总会买一大把艾蒿,用红线系在屋门外。

端午节,除了插艾蒿,人们还要包粽子。在节日前夕,会拿出粽叶,里面裹上糯米、肉、红豆、蛋黄、栗子等。把它们包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包好后,把所有的粽子放进锅中,倒上水,还要放鸡蛋、咸鸭蛋。煮上几个小时后,还要焖上几个小时,家里就粽叶飘香。节日那天早晨。奶奶就会剥出几个让我们吃,那蛋黄肉粽,油漉漉,咬上一口,满口清香,真是吃了还想吃,那豆粽子,红白搭配,色泽明亮,蘸上白糖,甜甜的,香香的,可谓色香味俱全……

家乡的端午节,总让我期盼和想念。谢谢您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清香。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早上,我和妈妈来到街上,不知怎的,发现大街上多了好多人,他们手里都拿着几枝小树枝,我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他们今天拿树枝干什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那不是树枝,是艾枝,他们把艾枝拿回家里挂在自己家里的门上,窗户上,可以驱苍蝇和蚊子,还可以避邪。”我点点头对妈妈说:“我明白了,我们也去采几支艾枝挂在我们家的门上吧!”妈妈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便去河边采艾枝……

中午,我们家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除了我们平时过节时吃的家常菜外,还多了许多漂亮的三角粽子,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的沾着白糖吃着白嫩嫩的糯米,好吃极了。我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我终于明白过端午节的真正原因了。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既可以吃到好东西,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节真好!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来了。我们家乡可是一个传统乡,什么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留下来的这样做。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传统做法,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任何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传下来所说的做。

先来说说吃粽子。每次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团聚的时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几个粽子,然后蒸起来,最后,不用猜你们也知道,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登场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后再介绍下一个,“奶奶,给我留一个!”

吃完了粽子,我再来介绍赛龙舟。“咚!”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大赛开始了,这是比赛开始的响声。只见龙舟队员一个劲儿的往前划,每个龙舟都以飞快的速度划向终点……

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我也想去赛龙舟啊!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3

听爸爸说,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我很想过这个节日。

端午节前一天,爸爸、妈妈、奶奶忙过不停。买肉、包粽子、给我买新衣服,还买了许多新鲜的食品,看样子是想过一个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这天,全家吃完了丰盛的早餐,换上新衣服,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我们村外的一座山坡上。那满是绿荫荫的山坡,像铺上碧绿的地毯一样柔软。一阵微风吹来,花香扑鼻,令人陶醉。我们爬上山顶,那里很宽。叔叔、阿姨、还有小伙伴们都聚集在那里,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围坐在一起品尝丰盛食品,小朋友们唱呀、跳呀,那欢歌笑语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太陽快落山了,我们采了许多鲜艳的野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山顶。回到家,妈妈把野花用水煎后叫我洗澡。听奶奶讲,这样做能把百病洗掉,祈福一年内吉利平安。

我忘不了端午节吃粽子,更忘不了家乡端午节“洗百病”这一古老的民族风习。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就先说一说包粽子吧!粽子有:火腿棕、豆沙粽、肉粽……先把酱油、水和酒倒进糯米,如果做豆沙粽就用红豆,肉粽就用肉……我就做肉粽吧!我把肉放进去,再用叶子包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包了六七个肉粽,最后把肉粽放进锅里煮熟,香喷喷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再说说赛龙舟吧!龙舟有红色、蓝色、黄色……都是长条形的。比赛开始了,观众们大呼小叫都在给自己喜欢的那一支队伍加油,每支队伍的队员也奋力拼搏着,他们不分上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快要到终点了,观众们个个喊破了嗓子,队员们用上了全部的力气向终点冲去。结果是红队胜利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有趣、快乐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5

端午节时,我的家乡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划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比赛,它代表着拼搏、奋进、团结的精神。

在端午节的当天,比赛的龙舟静静地停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好像一条条龙在水面上休息,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随着阵阵鼓声,队员们整齐有力地划动船桨,一条条龙舟就像箭一样向前冲。鼓声越来越紧迫,划手们更有力拼命地向前划,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为了取得胜利,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向着终点奋进。

随着阵阵欢呼声,比赛结束了,获得胜利的队伍,他们欢呼着、雀跃着,队员们围成一圈,笑着、跳着,忘记了比赛的艰辛,庆祝着属于自己的胜利。

5.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五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6.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同”与“异” 篇六

1. 中国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有关它的起源有很多传说: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纪念女诗人秋瑾;龙的节日等等。其中, 纪念屈原的传说最广为流传。据说, 屈原投汨罗江后,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一直行至洞庭湖, 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 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 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2. 日本端午节的起源

日本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 禁食的月份 (五月) 时, 各种驱邪的祭祀十分盛行。“端午”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在日语中端午的“午 (go) ”和“五 (go) ”的发音相同, 所以端午即指每月的5日, 后来逐渐演变为每年的5月5日。江户时代以后, 公历5月5日同时又被称为男孩节, 每到这一天, 人们会在家中摆上“铠甲”和“头盔”, 还要悬挂鲤鱼旗来祈求男孩健康成长。

二、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1. 中国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1) 赛龙舟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2)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 早在春秋时期, 用菰叶 (茭白叶) 包黍米成牛角状, 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 称“筒粽”。晋代,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 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 除了粟子以外, 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粽子, 不论是造型或内容, 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 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就口味而言, 粽子馅荤素兼具, 有甜有咸, 料的内容, 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 千百年来, 在中国盛行不衰,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 日本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1) 吃粽子;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

端午节这一天, 在日本人们吃粽子、饮菖蒲酒, 故又称之为菖蒲节。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 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的, 而且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 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粽子馅用水果、蛋黄、鱼片等做原料。关于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则有一个传说:据传, 从前, 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 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 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 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 头戴红色的蛇头, 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 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 在端午节时, 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 就流传开来, 成为传统的风俗, 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2) 挂鲤鱼旗

日本的端午节, 又称男孩节。到了这一天, 有男孩子的家庭, 家家户户都会用竹竿挂起鲤鱼旗, 有几个孩子就挂几条, 悬挂越大的鲤鱼旗, 就说明这个家庭对男孩抱有的希望越大, 男孩也会借此更加成长。这一天, 日本还有人家为男孩子购买身穿古代盔甲的“武士人偶”和武士用具, 借此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中日两国端午节的联系

1. 时间上的联系

端午的习俗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中国的端午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而日本的端午原本也是农历五月初五, 明治维新以后, 主张全盘西化, 废除农历, 改用公历, 因此端午变为了公历五月初五。因而, 两国的端午节在时间上是有一定联系的。

2. 庆祝活动的联系

端午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的习俗是两个国家都具有的, 这两种习俗的含义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其活动形式是一致的。

四、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区别

1. 时间上的区别

端午的习俗虽然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但是, 中国的端午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而日本的端午则是公历五月初五。

2. 庆祝活动上的区别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而日本则没有这个习俗, 究其原因, 则是日本地域河流水浅, 不具备基本地理条件, 不适合龙舟的练习。

同时, 中国人还习惯于在端午节喝雄黄酒, 因为端午时节, 正处于夏季, 天气燥热, 人易生病, 瘟疫也易流行, 加上蛇虫繁殖, 易咬伤人, 喝点雄黄则可以驱除蛇虫, 而日本人则没有这个习惯。

日本的端午节家家户户有悬挂鲤鱼旗的习俗, 因为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的象征, 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所以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而我们中国人则没有这个习俗。

3. 端午节意义的区别

中国的端午节, 最主要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 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 当然, 还有其他的说法, 比如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纪念秋瑾等等。

日本的端午节, 又称男孩节, 是相当于日本的儿童节, 最主要活动是悬挂鲤鱼旗, 目的是希望男孩们像鲤鱼那样茁壮、健康成长, 将来事业有成。

五、总结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端午节的起源、庆祝活动, 以及互相之间一定的联系和不同的区别, 使得大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端午节这个节日, 以及在不同文化传统下端午节的不同意义和习俗。

摘要: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至今日, 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自2008年始, 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日本, 也有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又称男孩节, 为每年的公历五月初五, 也是法定的公众假期。两国的端午节在起源, 庆祝活动等方面, 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现出了不同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

7.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七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过端午莫过于要包粽子,一想到粽子我的口水就哗哗的往下流;可是,粽子到底是怎样做的呢?那就要问我的奶奶啦!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8.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八

同学们早上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一个愉快的节日。端午节的另称是重五。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是:“用红、黄、蓝、白、黑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或白色。”各家要插“五端”:菖莆、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知识多的人就知道,端午是龙舟。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用雄黄写上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乞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可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就是端午节。

9.家乡的“夜曲” 篇九

家乡美不美, 去问问那川流不息的河水就知道;家乡好不好, 去问问那游子的思念就清楚;家乡妙不妙, 该去问问那“夜曲”吧!

乌江是家乡的船帮, 永不停息地流来了又流走了, 流走了多少美丽忧伤的往事谁也不知道。家乡不是肖邦, 她却谱写出了与肖邦《夜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夜曲”。

唱响肖邦的夜曲, 来祭奠我潺潺的思念。土家族, 土家人, 土家的儿女最多情, 土家的舞姿更迷人。看, “肉莲花”遍地盛开, “摆手舞”挥洒大地;听, 谁在唱响高亢激昂的“脚夫调”。唱吧, 跳吧!跳吧, 唱吧!土家的韵舞是如此绚烂多彩。倘若不是绿水青山的相互映衬, 却也算不得是一幅旖旎的风景画。

我爱家乡, 没有余光中那样的柔情;我爱家乡, 没有席慕容那样清丽的忧伤, 有的只是那坦坦荡荡的爱。

10.描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

我们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

用红、黄、蓝、白、黑这五个颜色的线系在孩子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家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以此来保佑孩子一年都平平安安。

11.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十一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端午习俗有包粽子、悬艾草。吃粽子是端午节最普遍的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奶奶总会包一些粽子给我们吃,爷爷也不闲着,起个大早,去野外采摘新鲜的艾草,插在我们家的门口,还神秘地告诉我,这样可以避邪,保管全家幸福。此外,别的地方还有很多习俗,像佩带香囊,喝雄黄酒,赛龙舟,画额等,这些端午习俗都与辟邪、健身有关。

画额,就是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用雄黄在小儿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毒镇邪,延年益寿。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称。屈原眼看国家沦亡,却无力挽救,满怀悲愤。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都纷纷跑到汨罗江江边悼念他。以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用米和叶草包成粽子,投进汨罗江祭祀屈原。

12.家乡的卯节 篇十二

卯节的这一天, 卯坡上几乎是青年男女的世界。男青年手撑遮阳伞, 三五成群地手牵手把看中的姑娘围在里面以歌传情, 爱情的歌声就此响起, 整个卯坡成了人的世界、歌的海洋。古往今来, 卯坡男女对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未婚男女青年才有资格当歌手, 且主动权在男方手里, 即男找女唱, 如果唱几首歌后女方不愿接唱, 男方会知趣离开, 去找下一群女孩。如果女方对男方有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就会在男方唱几首后接唱, 本来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双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歌声传情中加深了解后会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有时双方一首接一首, 从烈日当空唱到夕阳西下, 再唱到繁星满天。有很多人就此私订终身, 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

在卯节期间, 人们几乎每天都敲着铜鼓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每当鼓声响起时, 寨子里的小孩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来观看大人们敲鼓, 有时大人们停下来休息的间歇, 小孩子们也会试着学敲几下。富有节奏的铿锵的铜鼓声在山寨间回荡, 鼓声、歌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卯节是我们的家乡水族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准备好酒好菜来招待客人, 家乡的人们非常好客, 不管是哪家的亲戚, 大家总是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共同招待客人。

我的家乡过卯时还有其他的习俗, 在此先给大家留点悬念吧。如果你想了解水族的民族风情, 了解这个以糯米酒和李子而名闻全国的地方, 欢迎你在来年的七月卯节时到九阡做客。

13.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十三

端午节人们会吃上各种口味的粽子,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我们家的粽子是用红豆、绿豆、花生、核桃仁等做成的八宝馅粽子,十分好吃,不信你就来尝尝吧。

到了端午节,家乡的所有人家房顶和门上都会插上嫩绿的柳枝和艾叶,好像这些树枝和香艾仿佛一夜之间都从人家的墙头上生根发芽了。这是,家乡的人们还会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紫色丁香、白色芍药、粉红色牡丹插在屋内,来消除毒气,预防疾病。

到了端午节,妈妈还会给我戴上一个颜色艳丽、非常好看的香包,手腕或脚腕上还会套上一圈七彩线,听妈妈说,小孩子戴上这些就不会得病了,我想这就是妈妈的爱。

14.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十四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端阳节和重五节。

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又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时,吃粽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么相继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时,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许多雄黄水,就是为了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节呢,它呀,又称重五,总之,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白、黑、蓝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勃颈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还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我不仅知道北方过端午节的知识,而且还了解南方过端午节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过端午节,必定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用黄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黄酒。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另外,还有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过了好几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

此时,我又想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15.家乡的“碗秃则” 篇十五

“碗秃则”味好, 样子又很好看。如果是凉拌的话, 白而嫩的“碗秃则”蘸上不同的调料, 有红红的辣椒酱, 再蘸点醋, 醋里撒点辣椒面;如果是热炒, 那样子就远不如凉拌的好看了, 可美味度却一点儿也不减, 热炒后的“碗秃则”有点儿发黄, 加上淡黄的土豆丝, 再加上不同颜色的调料。哇, 香飘十里, 令人沉醉呀!

“碗秃则”的做法很简单。只需把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 然后加入适量的盐、大料水、菜籽油, 放入5寸小碟, 上笼蒸十五分钟, 放到冰箱里冷却后, 再拿出来, “碗秃则”就做好了。如果你要凉拌吃, 只需放入适量的醋、芝麻、蒜末、香油、香菜、辣椒, 再倒入一些切好的黄瓜丝, 一碗凉拌“碗秃则”就做好了。接下来咱们再说说热炒吧。这做法有点儿小儿科, 可做出来的效果那叫一个棒啊!要热炒就要把切好的“碗秃则”和土豆丝炒在一起, 在炒的过程中, 放入调料。假如想更丰盛, 可再放入切好的香肠和弄碎的麻花, 热炒“碗秃则”就出锅了。

听了这么多, 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碗秃则”这么有名吧?一是它味道好, 还有一点就是它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在光绪年间, 平遥的一个小村庄“城南堡”里面有一个有名的厨师, 叫董宣, 他经过几番尝试, 首创了这闻名中外的“碗秃则”。1900年, 当慈禧太后被迫西逃西安时路过平遥, 吃了这“碗秃则”后觉得回味无穷。于是, 便十分赞赏这道美味佳肴, 从此它便名扬天下了。

如今, 这“碗秃则”世人皆知, 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有人说:去了北京, 没吃烤鸭等于没去北京;而我说:去了平遥, 没吃“碗秃则”, 等于没去平遥。所以, 大家快来我家乡平遥吧, 这里惊喜多多, 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上一篇: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教学总结下一篇:气象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