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2024-08-10

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精选13篇)

1.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一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英语新课标的传承与创新

一、素养为本

义教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既体现本课程独特的重要观念、思维方式、实践技能、价值追求对学生的贡献,同时又体现所有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即综合素质对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部

2014

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 “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这一概念。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主持该项研究的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指出:素养是

“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对应的主体是

‘人’

‘学生’,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他带领研究团队遴选和界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林崇德,201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领域。“文化基础”

体现

“人的文化性”,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把文化视为是

“人存在的根和魂”,强调

“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自主发展”

体现

“人的自主性”,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把人的自主性理解为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社会参与”

体现

“人的社会性”,包括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在“个人价值实现”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之间建立联系,强调

“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林崇德,2017)。本次义教课标修订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一进行了对标。

义教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

“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契合。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义务教育学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义教课标中,对于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凝练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一般与特殊、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关系,前者要通过后者得以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后者又受前者的指引和规约,两者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学习能力体现自主发展,思维品质则渗透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之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应具备的共同核心素养,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此为指导,关注中小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的素质。

二、继承与创新

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课程相比,英语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阶段性、成长性更为突出,以英语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来凝练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可以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淡化学科本位色彩。高中学习时段为三年,而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初中的时间跨度长达九年,是少年儿童身心成长最快的关键阶段。义教课标关于核心素养

“综合特征”的概括描述体现核心素养的整合性、成长性,如

3~4

年级学生是

“能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5~6

年级学生是

“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完成学习任务”,7~9

年级初中学段直接写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是

“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分项特征”的描述也体现成长性、进阶性特点,如语言能力三个学段的描述框架分别为:“能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实现简单的沟通与交流”

“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实现基本的沟通与交流”

“能在教师引导和协助下,……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表达基本准确、连贯、顺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涵盖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七年时间三个学段之间呈逻辑关联和顺序性、进阶性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这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体现整体性与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的统一。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新修订的义教课标确定的课程总目标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突出了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课程育人价值导向,其内容比上一版课标的目标表述更丰富,站位更高,与党的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变化、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密不可分,具有新的内涵和明显的时代特征。

义教课标基于义务教育的特点,将英语课程分为

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三个学段,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课程总目标,制定相应的学段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学段目标沿用了原来的分级目标表述,但将五个级别调整为一至三级三个级别,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路径更为清晰明了,也更具操作性。学段目标是对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或期待,是

“素养为本”的课程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义教课标从三个表现维度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学段目标展开描述:

“语言能力” 的三个维度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

“文化意识”的三个维度为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

“思维品质”的三个维度为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

“学习能力” 的三个维度为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

核心素养每个方面的三个维度作为素养的主要表现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而每个表现维度遵循素养的进阶和连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描述,立体呈现核心素养在三个学段的层级水平差异。三个学段目标结构化地描述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在各个学段应该达成的目标要求,体现出学段目标之间的顺序性、连续性、进阶性。

四给老师们的几点建议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义教课标有具体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第四章

“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第六章

“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

部分有很好的建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义教课标继承了高中课标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活动观,将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视为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素养导向的义教课标促使教与学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在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核心素养。

如文化知识教学,以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的英语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这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出新的要求。义教课标指出:“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要从知识层面拓展,通过有层次的多种语言实践活动,理解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感悟优秀文化,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义教课标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做人、做事相结合,使立德树人得以有效转化,并在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时做到

“落小落细”。

思维品质的培养也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落实,如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观察理解、比较分析、归纳推断、评价创新等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在系统训练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管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

“学思结合”

“学用结合”

“学创结合”,努力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义教课标提出

“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并在附录

提供了三个学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整体性,这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强化实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的整体意识,避免单向维度的碎片化教学,避免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使得英语课程教学既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持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有效形成的整合发展过程。

2.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二

一、开辟第二课堂, 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能力是不能仅靠有限的语文课时培养出来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广阔空间和时间,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使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建立起素质型“大语文”教学体系, 使语文知识得到充分的吸收和运用, 使语文技能能到足够的训练, 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才能提高,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增强。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的、自动的阅读, 同兴趣有直接关系。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嗜好的特点, 从中可得到深厚的趣味, 这是课内读文所不能代替的。应当开辟第二课堂, 把课内读文引向课外阅读, 借鉴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在各阶段应阅读的书籍篇目向学生推荐读物, 指导学生在课外独立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其他有益的读物, 逐步形成并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读能力。

语文教学不妨敞开思路, 尝试着横向扩展语文内容的涵盖面。也就是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仅局限于对每一篇课文的情节、人物、思想及段落结构等问题的反复分析,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就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化现象、文人心态等诸多层面生发开去,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社会生活中各类美的事物及其蕴含。这样, 学生才能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 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对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的欣赏。如果说对文章体裁特点、文章结构层次的逐篇分析是在为各个单篇课文从语文技能的角度构架的话, 那么我想上面所说和做法则是从审美心态和文化视野角度构架。二者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不明智的。

为了巩固学生语文读写成果, 真正把语教学搞“活”, 在教学中引进各种语文活动。语文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例如, 语文知识抢答赛、演讲比赛、抽签作文比赛、口头作文比赛, 查字典比赛、纠正错别字比赛、书法比赛、故事会、文学社活动、手抄报活动、语文卡片活动、报刊剪摘活动、作文剪贴活动、争鸣辩论活动、搜集警语活动、日记接力活动、写作夏令营活动……这些语文活动, 教师在设计时要做到提供新的消息, 设置创造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进取精神。学生是乐于参加这些课内外语文活动的。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开拓知识领域, 全方位吸取知识的力量, 形成远见卓识, 打下坚实的智能基础。这样, 不仅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成就精神得到培养, 而且思维的敏捷能力, 反驳的应变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等也得到了训练, 读写听说诸方面得到了训练, 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式的学习中引到了广阔的社会天地之中, 看到了大千世界更多的层次和结构, 看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 视野宽阔了, 思想豁然了, 学校和社会关系密切了。

二、掌握知识规律, 实现能力迁移

心理学家把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积极影响称做学习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前提条件是前后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要素, 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 迁移效果越好。教师在教读中教规律, 学生在自读中验证规律和运用规律获得新知识。这个规律性的知识, 并非由教师灌输给学生, 而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这样学生就学会了学习方法。学生再用这些理论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自学同类文章, 学生便学会了举一反三, 触类生旁通。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掌握越多, 分析认识能力就越高, 智力发展就越快, 语文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教读一篇文章, 重要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端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已的阅读实践领悟读书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教读时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 要有启发价值, 要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要能使学生在自学同类文章中去“反三”,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还要使学生不能只有得“一”的满足, 更要有“反三”的追求, 对教师的“举一”心领神会, 跃跃欲试。总之, “举一”就是要指导学生积极探索, 把“反三”的过程变成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掌握了迁移性的学习方法, 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就能把学到的学习方法, 运用到其它的阅读活动中去。这就改变了语文教学中那些陈旧的、不适用的老习惯、老程式, 去掉了那些花费时间多、而少实效的繁文缛节, 最集中地体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样不仅费时少, 掌握牢固,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三、阅读带动写作, 写作促进阅读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 读和写不易结合紧密, 读是读, 写是写, 形成两张皮。而在学生自主读写活动中, 读的目的是写, 读孕育写, 带动写;写是读的继续和深化, 写促进了读, 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读始, 以写续, 读写循环往复。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说, 读, 是感受别人的形象思维成果, 又是自已形象思维的触发点以及进一步展开的起点, 而写则是自已形象思维的成果的处理。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要采取读写并进相互配合的形式, 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紧密联系, 前后结合, 收到读写互惠的效果。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作文要求和训练点要明确。先谈后写, 读写结合, 不仅能使学生寻找作文途径、增强写作能力, 而且能给学生以写作领悟, 激发文思, 为创造性完成作文训练奠定基础。笔者写作教学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先是口述作文, 即让学生阅读课后复述课文内容, 时间安排在上新课之前, 训练意图是在提供内容情况下培养结构意识和归纳思维的时效;谈学习课文的感想, 一般在课文小结时进行, 以训练内容的发挥和联想的质量与速度。还一事一议的论坛, 时间安排在课前几分钟, 提供某一事例, 让学生当场发表谈论, 意欲达到训练观点的提炼与论证的充实性的目的, 这种口述作文训练还可与班级的讨论、辨论、演讲等活动结合, 既有竞争机制, 又有评判指导, 对比鉴别。这样, 持之以恒, 逐步提高思维速度和能力。后是书面作文, 即让学生从课文内容, 人物, 物色人手, 进而摹仿叙事, 写人, 写景, 议论, 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简练的作文。然后交流品评,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自主达成学习任务。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 就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达到“教, 就是为了不需教”的目的。

摘要:当前, 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教学成效, 因此进一步探索语文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研究讨论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教育形势下切实发展学生自主读写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问题。

3.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三

关键词 项目教学 职高语文 商务助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07-02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土膏欲动雨频催

在职业学校中,文化课和专业课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文化课一直被课堂效率不高、学生语文素养较差的状况困扰。“我国青少年的汉语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和退化”,这一现象在职高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对常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为固化的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正所谓“土膏欲动雨频催”,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亟待变革的职高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场场“春雨”, 2009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实施,职高语文课本也有了相应变革,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彰显了职教特色。我校的商务助理专业是传统文秘专业的升级,语文课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语文项目单元制:溪光竹色两相宜

1.什么是语文项目单元制教学

语文项目教学是以职高语文教材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根据专业特点,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分化整合,形成四个能力项目单元,分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商务助理专业,笔者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色,把语文基础模块分为四大项目:读通、看懂、能说、会写。

高一上学期语文项目设置如下:

2.项目单元制的设计依据

其一,语文教学生与职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商务助理专业的学在八项通用职业核心能力中最为需要的就是“与人交流”和“信息处理”两大能力,而作为“工具与人文的统一”,语文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记录、处理、传递口头和书面的信息的能力,二者间有许多共通点,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借专业之东风,实现语文素养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双赢。

其二,职高学生偏爱在活动中学习的特点。职高生亟需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然而现实中他们却遭遇到基础薄弱、学习热情缺乏与的学习重点转移的问题。而项目单元制教学有针对性解决了这些难题。

3.语文项目单元制教学的实施策略

以高一上学期为例,语文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如下:

三、教学效果:笑歌声里轻雷动

1.放下包袱、快乐出发

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充满活力的课堂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数职高学生是常规语文课堂中的边缘学生,在初中多次失利的阴影使他们对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畏难、抵触心理,而项目单元制教学则不同,它不再是一篇课文接一篇课文的学习,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换一种学习任务,这就使学生能够走出以往学习失败的阴影,用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并且,项目任务的变化自然而然带来课堂形式的变化:教师讲读、学生推介、朗诵会、联句竞赛、写作找茬、写作接力等等各种形式都将出现在课堂中,学生随时都会对语文课充满期待。这种期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投入学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2.目标具体,进步明显

经过整合后的语文学习项目目标具体明确,学生入手容易,进步过程清晰可见。

职高学生基础薄弱,却又亟需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语文素养,并把它迅速吸收、内化为职业能力,项目教学刚好适应了职高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它把语文学习的任务具体化、单一化,这种具体的任务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为宽泛的“语文”学习找到一个适当的切口——如“解决字词障碍”、“口头自我介绍”、“填写阅读卡片”等——这些切口与学生的原有能力水平相衔接,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只要学生在按照这种切入点进入学习,就能够获取语文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能力。

3.素养能力,双重提升

以能力为本位的生长性课程设置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职高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职业能力。项目单元制的课程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特色,它在教学中依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把繁杂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读通、读懂、能说、会写四个项目,通过四个层级的梯度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2011年和2013年,我校学生在文秘专业技能大赛中都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评委老师对参赛同学清晰大方的解说、流畅丰富的策划方案给予高度评价,正说明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四、反思:邻家鞭笋过墙来

1.项目单元制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延伸

项目单元制教学和传统语文的课文学习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采用项目教学后,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学习时,师生依然可以采用传统的教读方式。如利用课文学习文章阅读方法时,教师依然要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背景、主题等内容;在写作课中,教师同样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一篇课文,分析学习其立意、写法、修辞等语文知识。传统课文教学方式也可以是项目单元制有益的组成部分。

2.项目单元制教学可以延伸到职高其他专业

项目单元制教学把高一语文整合为读通、读懂、能说、会写四项单元,集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同时也锻炼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因此,项目单元制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与其说项目单元制教学是在培养商务助理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不如说它是培养了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只要结合专业特点,对项目设置的侧重点略作调整,四步项目单元的教学策略很容易迁移到职高其他专业。

3.项目单元制教学是一个开放生长的系统

多尔认为,课程不该只是一个静态的物,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是由教材、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项目单元制课程设置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在这个开放式的系统中,学生的探索与学习是课程的主体,所有学习项目的设置均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指向,项目单元的“项目设置”与“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时间”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项目设置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项目单元制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所有有利于此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设置成为师生学习的项目单元,不仅仅局限于“读通”“读懂”“能说”“会写”。例如在暑假期间,开展“读社会”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访谈记录、调查报告、主题阅读、图片展示等形式,收集企事业单位中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开学后与同学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更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听说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无形中提升了语文素养与职业能力。

教学相长,教学活动都在不停的变化中让师生共同得到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将得到素养与能力的提高,而老师也必将会不断发掘出更多有利于学生能力成长的教学项目。

参考文献:

[1]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

4.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四

(六)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技术路线:调查、测试——启动研究,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研究”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

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2018年6月——2019年6月 准备阶段(2018、6——2018、7):查阅资料、建立课题组、论证、申请立项

学习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文献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前测;征求专家意见,修改草案,举行开题仪式。

实施阶段(2018.9—2019.5)

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测试,收集原始资料。

启动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实验,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定期参加课题观摩、交流、汇报,向课题组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调整完善、深化提高

1、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

1、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分组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4、分组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5、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6、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7、课题组教师开设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

5.教师职责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篇五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当今社会中的“育人”可能比“教书”更加重要。在这个复杂而又充满机会的社会中,教师要交给学生的課本知识不仅可以从教师这里获得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而“育人”这一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只是将核心素养局限于纲领和书面上,应该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均应该全面贯彻核心素养的精神和主旨。核心素养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早在马克思就提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只是将全面发展的人进行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已。

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崇洋媚外,去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但是,有些西方文化的渊源却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文明。我们没有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官大,却要他国人来总结和提升然后再去学习,这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亵渎。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之中,比如多开展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同时,还不能一味地指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应该鼓励学生接受西方文明和前沿知识。将学生培养为既有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接班人,又有理性思维并且勇于创新和尝试新兴事物的开拓者。

社会参与是每个公民都具有的权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同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无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一言一行负责人,每个学生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承担起来。社会责任是教师要灌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就算是违反了某些规定是要其家长承担后果和责任的。但是,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教师必须灌输给学生的。如若学生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均不需要自己承担后果,其必然肆意妄为而没有节制,只有告诉学生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在社会中才会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是社会的规则和明文的前提。在引导学生承担责任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也就是国家认同。

自主发展是学生获得个人内心满足和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学会学习是个体学到老活到老的必然能力和技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不仅是学生在社会中取得自我需要的资本,更是个体在社会中完成自我效能的必要条件。只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以及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才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需要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和源源不断的能量。只有个体身心的舒畅,才能够分配其他的认知资源给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

6.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六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 1 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普遍素养。

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

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决定房屋的高度。

王红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

三、国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学力模型研究的若干典型案例。

五大支柱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关键能力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第一种关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

八大素养说。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日本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因为在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特征。日本学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需要有三个视点的交集:一是独特性,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如语文学科中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模型的建构,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意识、历史思考与历史判断等。二是层级化,即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这就颠覆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是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

四、意义: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核心素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国际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教学要够用而不要过度。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

五、策略:

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具体路径:

第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过于庞杂而结构不明,避免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而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学校课程,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三,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导,引导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六、延伸:

学校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师生在互动关系之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相互交换,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国际基础教育学校愿景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多元智慧的存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学校应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寻求“和而不同”的世界。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改革旨在通过国民教育的正式课程来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佐藤学说,“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合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

作为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一个比喻很形象。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

进一步思考教研形式。首先同学科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的是同一学科同一本书,第二是同学科跨年级,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学科同年级。但这种教研交流形式非常重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本身不分学科,但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深深割裂了,所以我认为教孩子不同学科的老师很有必要坐下来讨论讨论,该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现在提出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纵向整合,比如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是横向整合,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科之间老师整合,这种整合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这种教学方式。如我们开展的主题学习课程,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形成学科育人合力。此外,我们现在推行的作业变革,实践初衷也应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培养策略。

7.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七

1. 音乐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音乐要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教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透过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在课程中,教师不应该还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这不能起到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而音乐在小学生的心里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就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审美的愉悦。因此,小学生音乐教育课堂需要把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邀请他们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对音乐产生好感,并且和音乐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2. 音乐需要理解

教师的职能不仅是将音乐的常识教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去感受音乐内在的韵律、节奏以及情感。不光要让学生的听觉活动起来,更要让学生的心灵也跟着音乐扭动起来,这才是音乐教育根本的目的。教师要带着学生们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再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这才是一个音乐教学完整的过程,才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的价值和关键所在。

3. 音乐需要生动

单调枯燥的音符是没有办法吸引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学生的,因此必须让音符生动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美感。如可以借助演唱、合唱甚至是将音符转化成图像的形式来让小学生和音乐产生共鸣。同时要教会小学生利用音乐去诉诸情感,让学生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表达的愉悦,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又涉及一个问题:音乐是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的,如演唱或是弹奏。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去给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好的表现情境,引导和带动学生主动投身音乐的表现和欣赏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音乐的表现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陶冶自己的情操。

4. 音乐无国界

各国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语言、乐器和舞蹈来表现音乐,这本身就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优渥土壤。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多样的、来自不同风土人情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使得学生的音乐经验得到增加,对情感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娴熟,从音乐中获得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1. 塑造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虽说音乐是需要用耳朵听的,但是音乐也能够用眼睛“看”。教师可以把音乐变成图像,变成优美的舞蹈动作,或者是和其他的声音产生类比。比如让学生跟着舞曲进行舞步的排演,或者是让学生观看瀑布的激荡来感受进行曲旋律的澎湃。

2. 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对音乐的欣赏和领悟会使学生感受到审美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当他们享受审美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会开始活动起来。每一次的思维活动,都会使得学生步入更高一阶的音乐审美中。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想象能力,就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感受音乐。比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就可以放出草原、牛羊、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在配乐的情况下,闭上眼睛去想象天空下牛羊在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场景,那么歌曲的情感也就能够被理解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自然亲近,就会对这首音乐印象深刻,而且课堂气氛也能活跃起来。

3. 给予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审美想象能力的时机,也不应该错过任何一个能让学生表现的机会。音乐是用来表达和表现情感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时,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教师要明确肯定学生们在表现方面的进步,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这样学生们才会更加乐于表现。比如说教学《摇篮曲》,其歌词直接明朗,可以让学生对歌曲中的母亲进行模仿再现,想象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要怎么哄他睡觉。对于学生们的演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好与不好没有关系,主要是表扬他们勇于表现的勇气。

4. 引导带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和传承能力

创造和传承相辅相成,传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传承的延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又想要将音乐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以鼓励、支持和帮助。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歌词表现了茉莉花花开时节,满园飘香,少女们热爱自然、热爱茉莉,又不忍心摘采的美好心愿。学生们对歌词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演绎这首《茉莉花》。对舞蹈进行学跳,对歌曲进行学唱甚至改编,这都是他们对《茉莉花》的传承和创造。这一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这首歌,欣赏这首歌。

三、突出审美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应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这得从音乐艺术审美体验的两个方面说起: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二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人和作品作为审美体验的两个主体,其内涵相互融合,其复杂的特征对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和“情感渗连”来突出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们欣赏音乐,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的美妙,并且让音乐带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的旋律起伏多变、抑扬顿挫,有着独特的魅力,会带给学生们关于美的思考和追求音乐美的动力。而同一首曲子的不同曲调节奏会让学生更加直白地感受到音乐百变的魅力。情感意境是音乐课教学中达到“情感渗连”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根据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和学生们的心理特征架构一个音乐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深情,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目的。

音乐是载体,教育是方式。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通过音乐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海云.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0).

[2]钱艳.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趣味[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

[3]张礼.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J].神州,2013,(33).

8.《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八

3月26日,我有幸聆听了曹老师关于《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素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摘抄自《培养核心素养,塑造美好人生》)

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的特长发展”。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素质的培养是在学生“有天分”的基础上。“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自主发展方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健康、快乐、精彩的人生。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爱国、爱集体、爱家,才能勇于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曹老师的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成长的话题。他说这个话题的时候,让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跟刚上班时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我读书太少了,上班以来,完整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太少了,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这都是怕苦怕累造成的恶果吧!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9.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九

通过全员培训的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讲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我真正认识到 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则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 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 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 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要树立群众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 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

2、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职工、相关服务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3、是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要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4、是要宽宏大量,学会包容。包容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包容是赢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不等于迁就和放任自流,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与人相处要学会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做到心理相容。

5、是要注重文明礼仪,增强综合素质。文明礼仪是生活和工作的根基,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防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 的精神财富。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文明事,说文明话,让文明礼仪成 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让我们的素质上一个台阶。

6、是要廉洁自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勤政,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职工中树立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10.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篇十

一、课堂教学的转变

教学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特殊的学习活动,即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促进和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能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现代教学的特性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材料一: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1:同学们,你能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吗?

你能写出这个方程的几个解吗?

你能把它的解全部写出来吗?

问题2:你能把你写的二元一次方程化成一次函数吗?

你能画出它的图像吗?请你观察:你画的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与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二元一次方程及它的解,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此处以二元一次方程为“引桥”,为后面学习“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作铺垫,使新知从旧知中自然地流淌出来,让学生“自然地吸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更能体现以真学定真教!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策略的现代化,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我们更多地从教育、技术、人本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为此,要培育数学核心素养,要重新认知教学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共生共赢的学习共同体,教与学是人人教、人人学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材料二: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勾股定理》

问题1:观察图形,我们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三个正方形,如果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记作“1”,请你求出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同伴交流如何计算面积的?

问题2:在网格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以每条边向外画正方形,并计算你所画的图形的面积,请小组长负责汇总信息,并讨论你们的发现。

本题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同伴交流、合作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从图形中抽象出勾股定理,体现了数学中的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用数学符号予以表述,培育了学生数学建模的素养;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求几个正方形的面积,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一问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二、提升教师素养

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为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虽然我国现在对新教师及在职教师也进行培训,但是有的培训不能真正地深入,有的培训的内容理论太高,教师听后不知如何去做,那样的培训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用“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我国的教师培训需要整体变革,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它是对学科知识主动地进行不断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不可以直接传授的,需要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领悟,教师讲解的难点一定要在课堂中进行内化,这一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

材料三: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6)》

问题1: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出售,获利28元。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

本题一抛出,发现学生一脸茫然,不理解,笔者知道学生的认知不能达到,于是设计了如下活动:

请同伴两人一组,一人扮演买家,一人扮演卖家,把你手中的笔卖给你的同桌,同时你要清楚你的笔买来是多少钱,卖出多少钱,买家也可以要求他打折卖给你,最后算出你能否赚钱,然后清楚成本(进价)、售价、利润直接的关系。

从本节课表面上看,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价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一点都不可惜。让他们的认知得到提升,他们发现了数学原来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而且这些关系,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比教师教给他们的效果好多了,而且后面应用也挺顺手的。

11.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十一

回顾:课程改革的旅程

政治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常识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化(以人为本)

常识化,注重内容目标的多元结构和应用价值,如初中按照素质构成的多元性分类实施,高中则淡化学科体系,力求理论常识化。

生活化,就是强调内容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思路 从生活化到素养化。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依照统一规范,依循既定六大部分的顺序,梳理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思路。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一脉相承的坚守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德育功能。

课程的综合性特质,有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的基因,是论证一切问题的基础。

基本理念:与时俱进的追求

包括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 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每个素养要素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用核心素养来呈现课程目标,既包含三个维度,又关注三维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课程结构

经济生活——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生活 政治生活——政治与法治+社会活动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哲学与文化+社会活动

选修:6个模块——3个模块(经济与生活、法律与生活、国际政治与经济)一是简化(课时);二是重构(社会活动);三是统筹(必修与选修1);四是规定动作(法治教育、社会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课

学科内容-核心素养-课程内容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必修1、2、3,选修1、2

课程形态:以核心素养为轴,统整三组集合 必修一: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人类社会的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政治与法治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框架,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必修三:哲学与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阐释社会生活、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框架分析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支撑总框架之“四维”:以四个素养要素为一以贯之的红线;红线穿珠,涉及四个全面,五个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内容。

必修一讲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为主题,以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为主线,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旨。

必修二讲焦点: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主题,以三者统一为框架,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方向为主旨。

必修三讲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四大观点为主导,以确立三观为主旨。

五、学业质量标准

指学生在完成本阶段、本学科学业时,应该具备的体现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基于课程实施的测量尺度,应与课程目标直接关联;是学业成就的质量标准,应提供学习课程内容的基准——标准有下限;是能够对接高考测试的评价依据,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比较的关键指标——标准无上限。

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教学与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教材编写的依据。研制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源

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把握课程内容;基于课程内容及其学业要求撰写学业质量标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形成测试评价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是源与水的关系。

操作规范:以核心素养为魂

挑战:有关内容的表达是否够清晰;有关水平差异的特征是否易辨识,有关素养指向是否可操作,取决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方式。

原理:以核心素养的表现为支点,以课程目标的阐述为起点,这是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论框架。

操作:紧扣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依循课程目标的表达顺序,参照每个素养要素的水平划分,依次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分四个水平描述,这是建立规范方式的陈述框架。学科核心素养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是魂与体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结构的变化:教学与评价建议合一;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单列。焦点的变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水平及学业质量标准的测试。

重心的变化:简化通识性阐述,直面本课程实施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关键问题。

关键抓手: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学科课程的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包括社会活动,被称为课程内容活动化,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叫做活动设计内容化。

就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而言,它是实现以发展核心素养来主导课程实施的关键抓手。

这也是最具争议的变化。操作难度太大。“非驴非马”之辨

着眼课程实施的方式。秉持活动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包括学生的经验、关切、自主选择的权利、自行建构知识的过程;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位的特质,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着眼课程类型的划分。它本质上仍然归属学科课程。活动设计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是可选择、可调整的。学科内容是确定的,活动安排是不确定的。所谓活动型,是发展素养要依托、依赖课程实施的新类型。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之举 因势而谋,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三组集合)

应势而动,响应创新理论教育的创新课程类型。(变动常态化)

顺势而为,以门票式学习路径主导学习过程的课程新类型。(转型期、信息化)

乘势而上,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塑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突破了课程论的常规,体现了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聚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一体呈现课程目标的改进模式;整合与呈现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划分与描述质量标准的根本;引领课程实施的创新类型。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见仁见智,如何为素养?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见证素养?“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吗?

“素养”之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的素养,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见于纲要)

学科素养不同于核心素养,在于它有赖于特定学科学习的滋养,是需要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证实的学养。(见于课标)

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学科素养,在于它是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孕育出来的。(见于课程)

课程,是实现学科与核心,即学养与教养的枢纽。

2、如何提炼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立足于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而不是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即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然后依据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3、怎样命名学科核心素养要素?

如公共参与,看起来是表达一种状态或行动的用语,实际上它表达的是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态度和能力,无疑是一种素养。

4、如何阐述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作用——表现

每个要素的定义:一是词义(学理术语);二是内涵(中国观点)。每项要素的作用,都指向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

每个要素的表现,是表达课程目标的方式,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起点。政治认同、词义: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是什么)内涵: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和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

作用:发展政治认同,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多重要)

表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什么样)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基本格局

阐述这四个素养的内涵及其作用,包括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见于学科核心素养。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的表现,见于课程目标。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价值,即总体把握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意义的两个视角,见于教学与评价建议。

这三部分构成了课程标准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格局。

5、如何总体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引领课程实施的纲领,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素养,应有全方位、全口径的总体把握,主要有两个视点。

视点1:每个要素的独特价值,着眼公民培养的意义,可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中国公民。

信仰:坚守共同理想的信仰,基于政治认同的理念信念。思想:源于科学理论的思想,理性精神的结晶。尊严:凝结着自由、平等、公正价值取向的尊严。担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共参与的主动行为和强烈意愿。分为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共同标识。理性精神是思想认识基础。

法治意识是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公共参与是行为表现。

视点2: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它们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回应有关质疑

政治认同的内涵是否要涉及价值观。四个素养能否覆盖全部课程。四个素养要素可否相互替代。四个素养要素的容量是否均衡。

6、如何划分核心素养要素的水平?

需要关注层次之间整体的、变化的、递进的关系。

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观,每个水平都需要确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

要根据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实质性变化来确定各级水平的具体内容,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及需求。

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递进关系。

7、如何测试核心素养的水平? 测评框架

情境——任务活动——学科内容 素养表现

要有效设置相关的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来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被测者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完成某(几)项任务,引发评价者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核心素养水平。

差别式评价(标准)

以求异为取向差别式评价。有共同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以确认基本观点为共同标准(如课程目标),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素材,基于不同经验、采取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透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缺“大题”有多难?

例如:某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交通、城建、城管„„)某件重大事件的评估(安全事故、重大灾难、奥运、世博)某个热点话题的评议(七个怎么看,辩证看、务实办)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革命、建设、改革)

8、用什么话语体系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既不固守以往僵化的话语体系,也不照搬时下西化的话语体系。采用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保证其学术权威性。“高大上”之辨

怎样把高大上的追求创造性转化为生活化的议题,即遵循什么路径走向高大上的素养。小结

一、我们选择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

二、素养不素养,关键看评价;好用不好用,关键看标准。

12.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篇十二

滨州市沾化区富国实验学校

2017年9月

英语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富国实验学校 赵海荣

2017年9月26日——28日,我有幸到邹平参加了“英语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观摩研讨会”,并取得在3天时间里,我一共学习了聆听专家关于核心素养的解读分析,观看了同课异构的英语课堂,并参加课程研讨了,大家畅所欲言,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发展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通过短短3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这次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对核心素养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还让我认识了很多老师、朋友,我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对语言进行建构与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单元与内容整合。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独创性与批判性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中外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同时产生并相互依存的。而中西文化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在王晓莹老师执教的pep六年级上册unit2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中孩子们不但回答了自己的日常,还引申到国外孩子丰富的周末生活,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1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十三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看, 读写结合是以阅读为基础, 然后仿效一定的原型而引起与之类似行为模式的一种心理活动, 它是感知在行为上的直接反映。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 读写结合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小学生的习作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照着范文仿写, 仿中练功, 仿中求异。同时, 读写结合能加速语言从理解向使用的过渡。在儿童掌握句法结构的过程中, 运用必须以理解为基础, 模仿加速了从理解向运用的过渡, 大大缩短了从理解到表达的转化过程。再者, 读写结合有重要的智力价值, 读写结合不仅有利于再造思维的发展, 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来说,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读写结合呢?总的来说就是:读中学写, 以读带写;写时忆读, 以写促读。

“读中学写, 以读带写”就是学生通过阅读,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积累, 从而在阅读中学会写作。语文课本中的文章, 文质兼美, 语言规范, 适合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通过多读, 学习丰富的词汇, 体味优美的语段, 从读中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俗话说:“读完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丰富的语言积累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文质兼美的课文, 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 让学生身临其境, 读出感情。如《我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等文章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我能行》、《战胜命运的孩子》等文章能使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诚实的孩子》、《美丽的公鸡》等文章使学生知道做人要诚实、不骄傲、有错就改;《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摇篮》等文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特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白雪公主》、《牛郎织女》等文章可以使学生从中辨出真善美、假恶丑;《壶盖为什么会动》、《走马灯的秘密》、《数星星的孩子》等文章使学生了解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 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认真观察思考, 处处留心皆学问, 寻求成功的秘诀……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 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 思想逐步深刻, 情感逐步升华,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探索精神、良好的思维能力、科学的学习方式, 这是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

同时, 阅读中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 做好仿练。阅读教学中, 在指导学生学会字词、理解内容、受到教育的同时, 还要将课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如构思方法、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一并教给学生, 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写作知识, 并趁热打铁, 及时做好仿练。如《落花生》一课, 写作上三个明显特征是:借物喻人, 先写事后讲道理, 全篇主要通过对话表现。学习后, 可及时让学生发现一些有感触的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物品,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别选择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特征做仿练, 使之潜移默化, 逐步达到提高写作技巧的目的。

读中学写, 坚持不懈, 日积月累, 学生的写作知识会逐渐丰富起来, 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写时忆读, 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必然。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诸如怎样写景状物、布局谋篇等, 如果通过回忆课文例子思考, 联系学过的文章, 就能促进阅读, 加深理解。这里强调做好两点:

一是写作时要及时联系阅读, 做好回顾。小学生的写作多是记叙文和应用文, 写作前, 如能注意回忆和联系, 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启发引导, 能从读过的文章中吸收好经验、好方法。如在布置写景状物前, 可先让学生回顾写景状物的文章特点:如《林海》、《草原》直接描述景物 (岭、林、花、草原) 的美丽, 《风》从侧面写景物 (风) 的猛烈;《珍珠鸟》重点介绍一只鸟, 《鸟的天堂》写了一群鸟;同样是建筑, 写《长城》从“雄伟、气魄”着手, 写《蟋蟀的住宅》从“细微、精致”处着眼;都写蝴蝶和花, 《林海》写蝴蝶是为了衬托花, 《蝴蝶》写花是为了衬托蝴蝶……经常做这样的回顾, 对学生的文章构思和行文表达会有很大帮助。

二是发现问题, 读中解疑。学生写作总会有缺点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 有些是不懂, 没有学过, 有些是学习过没有应用好。凡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疑难, 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例子来解疑答难:你标点符号不会用, 看看课文是怎么用的;前后照应写不好, 再读《红玫瑰》、《我的心事》, 看看课文是如何前后照应的;材料选择不合适, 今天学的课文《伟大的友谊》就能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不懂得细节描写, 明天的阅读教学一起来学习《凡卡》……这样下去, 学生的写作知识会一次次得到补充, 写作技能会一步步提高。

做好读写结合, 还应重视下面两个问题: (1) 要把课内读写和课外读写结合起来, 课内指导课外, 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 (2) 对学生的作品要多鼓励, 使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从而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读写中。

在新教改理念的指引下, 小学语文课堂必将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 而读写教学更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内容, 当读与写的训练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巧妙结合, 就能够真正引领学生攀登上知识的高地、跨越理解的河流。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持之以恒, 一定能获得“读写风光无限”的成功喜悦。

摘要: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步入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 如何有效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读写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从而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读写, 是当前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应有效立足文本展开想象, 提高学生读写的兴趣;有效立足文本利用语境, 为学生练笔营造氛围。

上一篇: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下一篇:初三关于奋斗的记叙作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