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2024-09-27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共10篇)

1.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篇一

1、定目标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家长过高地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过分地强迫孩子学习,占用了孩子的娱乐时间,使得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总想玩。应多与孩子交流,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看到孩子在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对孩子改正不足不可一曝十寒,立竿见影,要允许孩子身上“毛病”的反弹。

2、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孩子贪玩而忘乎所以,主要是约束力不够,计划的制定正是纠正的最佳方式。通常是主动和孩子商量,一份有效的计划也就做好了。还要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抓好督促检查。二是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一步一步来。三是做好总结。最好一星期进行一次总结,可以因孩子执行计划时表现的好坏,以奖励的方式满足他的一些需要,以激励他执行下一星期计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让孩子能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要自觉就必须自主,没有自主的自觉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方式上家长应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在一种适应他自身喜好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只提出总体的要求,具体的细节让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的效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4、与孩子进行必要正常的交流。和善的交流可以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同时可以通过与孩子间的交流,把一些只有在孩子出错时才“教训”的道理自然而在地灌输给孩子。把对孩子的评价在日常谈话中自然地表露出来,既不会让孩子感到你是在专门“有意表扬”他,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你的观点和看法, 增强自我信心。与孩子谈话除了学习上的交流,还应有思想上的交流。通过平等和善的对话,要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不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领导。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对于强化自律意识是有好处的。

5、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孩子不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不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是很难的,强迫不是好办法。一个家庭中父母如果成天自己坐在电视机前或是电脑前玩,而大声地呵斥孩子去看书,这其实是很难有什么说服力的,孩子从心里是不“不服气”的。因此 日常在家庭生活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示范引导效应。

6、父母不仅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也要注意自己的学习。大人通常情况下总认为学习只是孩子们的事,其实做家长的也要学习如何做家长。可主动上网找一些教育孩子的论坛或有关知识看看,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同时与其他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互相的学习,把每家庭教育孩子的得与失拿出来交流一下,可以避免很多弯路,收获更多喜悦。

7、做好与学校教师间的经常性沟通联系。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状况。这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对孩子作出一个更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的放矢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孩子予以克服。此外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还可以及时了解孩子课程的进展情况,便于及时督促孩子按进度进行巩固复习。

8、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著名的“赏识教育法”提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观点已成为当代教育学上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一味指责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这种指责式教育对孩子改变身上的坏“毛病”收效并不大,有时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想着法地和你“捉迷藏”、“打游击”。尝试赏识教育法后,用激励的方法教育孩子,往往这样,孩子大多情况下都能及时改正“毛病”,改“邪”归正, 收效良好。

2.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篇二

一、活到老,学到老

家长除了告诉孩子学校教育的重要外,还必须向孩子灌输学无止境的道理。现在很多家长在工作之余都忙攻读高一级的学位,这为孩子做出了榜样,树立了一面镜子,无疑会赢得孩子的`敬佩。经常让孩子看到自己如何学习,带孩子去书店、博物馆等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二、说到不如做到

孩子对某门功课不感兴趣,家长的劝说和引导十分必要。但家长与其花费巨大精力对孩子说教,不如亲自为孩子做些什么。家长尽可能多地陪孩子一起做事情。

三、有效的沟通

相互不沟通常常成为家长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最大障碍。目前很多学校都开通了老师——家长热线,家长可以很方便地与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四、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

孩子从学校背着重重的作业回到家,家长没有必要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孩子快写作业,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如何计划和安排学习。大多数孩子都缺乏自我管理和组织计划能力,不妨在孩子的书桌前挂一本小日历,让孩子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写在日历上,教会他如何把诸多任务划分成有很强操作性的小部分。

五、餐桌也是书桌

有研究发现,那些经常与父母同桌进餐的孩子的智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专家认为,孩子越是经常在餐桌上耳闻目睹父母具有描述和解释性的谈话,其词汇量就越高,而词汇量恰恰是衡量一个孩子未来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的因素。

六、重成绩,更重过程

如果孩子在学校总是得“优”而并不清楚是如何得到的,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不完善的学习。因为这样一来,他只会注重结果的对错而忽视对结果的探究过程。所以,当孩子有问题请教家长时,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不妨说“到哪儿能找到答案呢?是查字典、上书店还是上网?”等类似的提示。

七、教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篇三

孩子进入三年级,在学习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记得女儿在一年级的时候天天嘻嘻哈哈,玩得彻底疯狂,小测试也照样能拿一百分,二年级了依旧玩得很疯,相比一年级而言,学习方面微微有些差距,但总体来说也都有95分以上,而三年级就不一样了,整整一个多月就发现女儿在学习上与其它人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一直有些不解,为何会这么短的时间,学习就落下了这么多呢,为此我时常跟学校老师进行交流,也不时的通过上网查询教育心得,为此我分析得出女儿进入三年级后主要发生着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各门功课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内容更加广泛,灵活,特别是数学,再也不像一年级那样都是些基础性工式性的题目,三年级的数学更偏重于智力性与基础性相结合,就拿我女儿来说吧,平时学习上存在着一些依赖,碰到难度性大点的题目就不太愿意去动脑筋,以往我老是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她,但教出来的效果却很差,女儿听不懂,跟老师所讲的方法不一致,以后再碰到类同情况,女儿再问我,我一定要女儿去问老师,叫老师教她,这样不仅可以让女儿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而且还能提高女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我想任何一个老师肯定都特喜欢这种不懂就问的学生。

二、为女儿制定限时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找到适合她的学习方法。以往女儿做事没有调理,有些拖拉,没有时间观念,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本来一个小时可完成的她得比别人多花半个小进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种习惯不养成好我想必然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为此我特意为女儿制定了一个限时的学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一定得完成好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观察了一些时间,自从制定计划后,女儿做作业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更高,做题的准确度也更高,集中注意力变被动为主动了。

三、帮助孩子善于抓住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三年级的学生要想通过她自己很自觉的去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说实话有一些难度,有时候真的会学了后面的就把前面的给忘了,为此,平时不得不督促女儿进行复习,并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加强监督,提高她自主进行复习的习惯。

四、时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很重要,进入三年级的小孩,她的`思想感情更丰富,自尊心更强,更想在大人面前体现自己的价值,也时不时的会与我们进行争论,这阶段的孩子特别需要我们去与之交流,更重要的是做听众,算来算去,其实一天也就是早上与下班后才与孩子在一起,除去孩子睡觉和做作业的时间也就是一天才个把小时与孩子可以有时间坐下来进行交谈,通过这一个多小时你可以了解孩子一整天在学校的情况,上课老师讲课的内容及在学校发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孩子的身心是不是快乐的,对学习是不是真正的感兴趣,只有真正让她的身心快乐,才能在学校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

4.孩子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篇四

学习计划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制定

计划是需要自己来执行的,一定要由孩子自己来订。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但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交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这不是家长强迫自己在学,这是自己对父母许下的承诺.一定要努力完成,不让父母失望。

学习计划要重视效果

很多学生的计划总是重视学习时间,不重视学习的效果,容易导致有数量没有质量。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做学习计划强调效果,要设定可以检验的目标,家长定期检查。这样,孩子就能跳出读死书的怪圈。

计划要注意劳逸结合

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导致学习的效果下降。因此,学习计划要留出休息时间,适当的放松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作为家长,在孩子放松的时候可以陪他共同娱乐,即使每天只有10分钟或半个小时,也能很好地调节情绪,给孩子带来新的学习动力。

完成计划要给予奖励

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计划,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奖励的内容最好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去游乐园,可以陪孩子吃一次麦当劳,也可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一件他喜欢的礼物。奖励是一种父母为孩子庆祝的方式,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欢乐。

学习计划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为了避免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学习计划要特别强调把新学到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画知识结构图是一个好办法,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讲解图上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学习计划是为了帮孩子增强自信

5.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中考? 篇五

中考越是临近,家长越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作为家长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支持孩子,因为中考是孩子学习生涯必须会遇到得一件事,每个学生都会有这么一个经历。人的学习能力不仅有水平上的差异,还有种类和表现得早晚的差异。

所以在中考备考期间,尽量不要过于干扰自己和孩子的心态。平时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现在就保持成什么样,生活变化过大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家长的这一份平常心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在中考中自由发挥就好。

2、同理心

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孩子对中考的担忧,知道孩子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当孩子学习过于疲劳去听听音乐、看电视和散散步等,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因为这都是孩子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

不要看到孩子不学习就唠叨个不停,对中考感到过于紧张的孩子,家长也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紧张情绪,要学会以同理心去支持孩子。

3、仁爱心

中考越是临近,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是增大,大脑会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这时候记得让孩子吃好、休息好才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食谱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营养丰富的食品,比如牛奶、瘦肉、鸡蛋、鱼等食品,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6.家长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 篇六

学习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开发潜能,面对学习困难无所畏惧,是考试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所以学习自信心对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很多的高三学生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情绪自卑低迷,这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习基础差、过低的自我评价、别人的讽刺挖苦、过高的期望目标、盲目的与他人对比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的主要原因。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呢?对策如下: 能真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

(4)家长对孩子的每一小步进步都进行及时地鼓励,鼓励鼓励再鼓励

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孩子学习上的成就感。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使他的学习有所进步的时候,他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会大大地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要抓住时机给予及时地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小步的进步都能得到家长的承认和肯定,这(1)、辨证地看待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的成绩

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每次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都非常看重。有的学生成绩考好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沾沾自喜,开始狂妄自负,有的学生成绩考不好了,觉得自己很失败,灰心丧气,没有了学习的斗志,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不可取。对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要辩证地看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虽然能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但并不是绝对的,考前的模拟考试和高考的成绩之间还有很大的弹性,有的同学可以相差上好几十分,所以,一次模拟考试成绩考好的同学不要太得意,而成绩没有考好的同学更不该丧失信心,而应该庆幸,因为模拟考试及早地暴露了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能让自己及时补救,避免在高考时因出现类似错误而丢分。

(2)学会正确地归因

学生对每次考试的成败其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归因。正确地归因有利于学生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考试的成功,可是有更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积极地归因,总是把考试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等这些因素,这样的归因就调动不起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使自己更加自卑和失去学习上的信心。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上学会正确的归因。

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如果我们家长能引导孩子把考试的失败归结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等内在、可自我控制的因素,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更多地努力来争取下次考试的进步。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把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能力差、考试的题偏难、自己的运气不好等外在、不可控制也不稳定的因素,这显然使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仍然感到无能为力,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信心。

(3)家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

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有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意识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比如:当孩子自卑、愁苦的时候,家长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但是爸爸已经看到你这阶段很努力的学习,确实掌握了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知识点,不要急,爸爸相信你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赶上来的”;“你在爸爸心目中一直都是最棒的,爸爸一直很欣赏你解决困难的勇气,相信这次学习上的困难你一定会解决的,爸爸愿意帮助和支持你。”家长始终能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

时他的学习成就感受就会放大,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和鼓励,更能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家长在孩子高三时,其实最重要的角色是啦啦队。你不停地喊加油,孩子的劲儿就会不由自主地使出来。少指责,少唠叨,多称赞,多鼓励。适当时可以运用一些良性心理暗示法,比如,“你今天(近来)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你最近比较细心了,出错少了!”等等。还可以利用高三各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时机进行良性启发,比如,“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成绩在稳步提升”;或者说“老师说你近来进入角色了,如果照此下去,相信考上理想大学应该没问题!”等。不过,这种心理暗示的话最好每次只说一遍,并在合适的时候说出来,否则会适得其反。

当然,我不是说要家长说假话,但借老师的话适当地进行变换语气对孩子进行良性暗示有时会比我们直接说出的话更有力,对孩子增强自信心,树立勇气战胜高考肯定是有益处的。

(5)帮助孩子明确切实可行的目标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经过努力、预计能达到的目标,比如,争取考上哪个层次的大学,名次进步达到他高中平均水平之上一点点。目标对一个人有勇气战胜困难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适当的目标,能够让人信心百倍。

(6)帮助孩子找准努力的方向

和孩子一起针对各科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家长可以胜任可协助孩子进行此项工作,如果家长不能胜任,可请教老师或家里其他有能力的人协助孩子。找出各学科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攻,每提高一分就会增加信心一分,每搞懂一个环节,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了一步。

这就象人都会有的经历,外出时如果不知道往哪走,怎么走,就会信心不足,心里没底,尽管最终也到达了目的地,但总觉得花费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但同样的路在往回走时,就会觉得路很近了,时间也花的少了,这是因为家的方向在我们看来太清楚不过了。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浮躁情绪

考前适中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积极认真的态度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这种焦虑水平可以调动身心能量,使学习的兴奋性速度与学习效率都有所增强,因此适度的紧张或称为适度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利的。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焦虑但强度不是很大,不影响学习时不必过于担心。

随着复习的深入,深度广度的加大,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成绩中等的一些学生,他们整日的烦躁不安,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精神上疲惫不堪,学习上常常不能安下心来,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深入,情绪随着每次的考试成绩波动。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平和心态:

(1)客观理智地看待高考

形成孩子心理过大压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孩子把考大学作为了自己唯一的出路和目标,对高考期望值过高,超出了自己水平,这种压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家长和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而实际上每个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千差万别,有些孩子能够做到,而对有些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可能就为难孩子了。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的为孩子减压,鼓励孩子认真积极备考,把高考作为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但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有大学一条路,他仍然有其他的人生选择,让孩子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要合理,不要强求实现过高目标,这样孩子心理压力就会减小,焦虑急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而平和冷静的心态才更利于孩子的学习。

(2)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形成孩子情绪焦虑急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孩子过低的自我评价。孩子在面临高考时,如果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形成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的心理让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自我的控制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看到别人学什么、什么时间学、怎么学,他也跟着人家学,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这样在学习上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自己在学习上没有主要思路,弄得自己很慌乱而学习上又没有什么起色。

我们知道学习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才能使成绩提高,而简单的模仿和跟随他人是无效的。所以家长有必要让孩子客观正确的看待自己,要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更要帮助孩子寻找在学习上有什么优势,在哪些科目上有提高的可能。经过这样细致客观的分析,就会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他们可以更客观的看待自己,心理更能明确自己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在学习上从哪些科目的哪些知识着手,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等。高三的孩子他们受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对自我的分析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客观冷静的对待自己和学习,消除忙乱和焦虑的情绪。

(3)学习是一个积累到释放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都急功近利,这个月觉得自己对学习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下个月就要求成绩一定要有明显的进步,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就灰心丧气,不再坚持或轻易的否定自己。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到释放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学习效果的显现总是滞后于对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的。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轻易的否定和怀疑自己,而是需要鼓励孩子继续坚持和努力。

(4)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认真落实

学习计划的制定应以孩子为主,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安排要紧而不乱,必要时要提醒孩子及时修改学习计划。另外学习计划的安排一定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家长要和学校教师保持良好充分地沟通,对学校的教学进度、教师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同进行学习阶段性总结,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不足。

有的孩子学习原地踏步不是因为学习计划制定的原因,而是因为孩子没有自我的控制能力或没有坚持下来的学习品质,这时家长需要及时提醒、督促并鼓励孩子按既定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计划的制定,孩子在心理上就对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增添了紧张感和踏实感,既不会思想忙乱也不会对学习无从下手,心理保持紧而不乱的状态,这是备考中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个状态也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时,他的心中也会充满学习的成就感和踏实感,这种感觉有利于稳定孩子的焦虑和急躁情绪,所以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认真落实,无论从学习的科学性和稳定孩子焦虑紧张的情绪方面都是必要的。

(5)意念中断法

7.家长帮助孩子学习的三个基本点 篇七

最近有些家长问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怎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学习呢?我们的老师给出了以下几个基本点,供大家参考。

1、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

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根本之一,要时刻牢记影响孩子学习的三个因素,爱不爱、会不会和能不能,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帮助孩子。根本之二,要时刻牢记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是“智慧=找原因+想办法”,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家长“教育智慧”的过程;

2、辅导孩子学习没有特效药

记住,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没有特效药。我一直强调社会的急功近利,目前,就连学习也可以“急功近利”了,看看有多少“两个月保证成绩进入前十名”、“40天让孩子成绩提高!”、“7天背会3000个单词”、“一周学会写作文”、“5天口才速成”…

3、不同类型的孩子不同的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切不能随意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

8.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篇八

赤峰三中 闫迎春

一、小学升初中面临的变化

1、学习环境的变化

学生到了初中立即会感觉到的是校园环境变了,天天接触的同学和老师一下子变了,特别是教师不仅都是陌生的,而且不像小学里只有几个教师给自己上课,中学里一门课一个老师,加上课程门类又多,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真让学生有点应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2、管理方法的变化

小学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老师监管,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基本上都在教师的视线下;中学的管理则逐步向自我管理、制度管理过渡,要求学生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这样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中学管得松,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3.教学内容的变化

小学到初中,课程门类突然增加,小学只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初中又增加了政治、历史、生物和地理,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就拿语文来说,小学六年级的一册书约五万字,而初一的一册书就达十四万字,初二更达到十八万字,而且初中的篇目多、篇幅长,文体种类多,在小学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往往要上两到三节课;而中学老师面对一篇篇幅比小学长许多的课文常常一两节课就结束了。学生进入初一后,往往会因为骤然增多的学习科目、内容和较长的学习时间而感到学习任务加重,产生紧张、惧怕心理。4.教学方法的变化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示范和重复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模仿和记忆,以听讲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除记忆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进入初中,自习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握自习的时间学会自我学习很重要,许多孩子不会利用自习时间。5.考试及评价方式的变化

初中的考试增多,和小学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学考试得了80多分是比较差的,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初中考试的班级平均分一般只有70多分,初一时会高一点。学生往往会觉得我比小学下的功夫多,成绩反而比小学差,如果不及时给与指导,有的就会丧失信心。

6.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春期)

小学到初中不仅在生理上处于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发育和活跃时期,从初中开始就进入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和心理发育最主要的时期,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危险时期。它是人从幼稚、朦胧走向成熟的时期,必然带来心理的动荡,必然面临着新的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所以对青春期的关注,就是对人生关键期的关注。青春期的症状如下:烦躁、叛逆、独立、不交流、厌学、追求另类、意气用事、对着干、顶嘴、寻求刺激、网瘾

二、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的办法

1、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制定三年计划

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初中三年的打算,聊一聊孩子的人生梦想与三年目标的关系,并且一定要落实到纸上,把人生梦想一步一步分解,而后,让孩子写下初中三年的目标。家长也要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对孩子的祝福。最后,可以把它贴在家中的醒目处,或收藏起来。计划要随着时间以及孩子的成长要修改,更主要的是要执行和及时总结。制定计划时要关注两方面: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也就是日程表。试想,当孩子的心灵插上梦想的翅膀之后,这初中三年,乃至于今后的岁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心中装着目标、满怀激情的孩子会用可爱的、真诚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2.鼓励孩子采取行动,融入新环境

每个人到一个新环境,总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成人也如此,何况孩子。但这个过程,我们要让它尽量缩短,这样我们前进的步伐才会更快。怎么办?就要一步步鼓起勇气战胜自己的困惑,一次次勇敢地亮出自己。因为,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谁都非常渴望融进这个新环境,每个人都在忐忑不安地试探,那就看谁能更早投入更快的适应。不妨鼓励孩子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自我打气。要时时这样暗示自己:我是个很特别很出色的孩子,我一定要让老师和同学看到我的亮点,我一定行!

第二、勇于行动。古语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积极参加每一次活动,哪怕是为班级搬一次作业,领一回新书;主动举手抢答问题„„不要放过亮出自己的机会。有些家长认为做哪些事情都没有用,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那是大错特错,因为孩子的威信并不完全是看学习,还要看你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帮助等。

第三、不怕失败。记住一句话:试一试,我有时可能会失败,但不试永远不会成功。我们要做自己最该做的事,做最自然的自己,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

第四、乐于助人。要有这样的为人处世态度: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样,无论老师、同学、家长都会因为你而快乐,而助人就是助自己。当每一天都能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时,就会感觉初中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3、告诫孩子把握课堂,学会主动学习

上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而且初中更要求学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思维创新、自学能力、笔记能力、倾听能力等。尤其是,在一个新的班级里,可能会强手如林,每个同学都会很棒。这时,如果还用小学的方法很随意地学学,突击一下,就能应付过去的学法,肯定会招架不住,甚至会在学习中落伍,丧失信心。怎么办?

第一、认真听讲是最重要的。课堂上的一分钟,大于课下十分钟。老师备课的心血,老师知识的精华都会在课堂上展示。所以,课堂上要极专注地听课,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认真地做好笔记。

第二、要严格落实老师们的要求。一位中考状元介绍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她说,我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听老师们的话。”也就是说,无论是老师口头要求还是书面作业,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不但孩子要落实,家长也要落实老师的要求。

第三、帮助孩子总结学习方法。不懂就要多与老师交流,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但所有学科又都有相同的学习规律,如五个学习环节是必需的: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该做什么事做什么,做什么事就做好什么。”如果自己真的一步步地遵循这种规律,一环扣一环的去落实,又加上运用不同学科的方法,那么,再多的科目也不怕,学习便成为了乐趣。

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备知识又要备方法,课堂老师指导,家长在家也要积极配合。

4、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克服马虎的不良习惯

初中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增多,学习量加大,一节课如有几分钟的时间溜号,就有可能导致本节课的知识学不懂、不扎实、整个知识链条就断裂开来,为以后的学习设置了障碍,因此,我们要有耐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切记以下做法:孩子专注做事,哪怕是玩的专注,也不要打扰他;学习时不要随意打扰他,送水果、送水等吃的,提前把这些工作做好,要么就在休息时吃;更不要看到孩子很累就心疼,让孩子休息,抱怨老师的作业多;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催促快点,因为你很累等原因;如果孩子坐不住,不停地出来,大人一定要在他的书房陪读,严格限制他出来,必要的话可以训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慢慢的就把孩子陪出来了。

有些人认为孩子不是不会,就是马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于马虎,就是不认真、不熟练、或者不会。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加大训练,做到熟能生巧,看谁还马虎。我女儿在初二生物地理考试的时候,做了大量的练习,马虎一点都没有了,而且地理100分,生物98分,因为她把该出的题都做遍了,而且特别熟练,所以永远都不会马虎。

5、回家及时复习巩固,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学习了新知识,如果不及时的巩固和训练,那就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老师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训练的程度肯定不够,需要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强化,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作业问题。作业量虽然大,如果合理的安排时间,没有问题的。具体做法是:(女儿的例子)第一,每天固定好先写那一科作业,成为晚上学习的规律。第二,写着一科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所学这一科的内容,然后动笔。第三,作业写完后,在对照一下课程表,看今天哪一科没有作业,必须复习一下。

第四,所有的科目复习并写完以后,针对自己今天不太熟练的科目再次复习,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第五,家长检查,查数量和质量,但是不要指出那错了。

第六,对于史地生政四科来说,一定不要偏科,当天有那一科,就利用晚上10-15分钟时间复习一下,如果等到期末再去背,就相当于10天的饭菜一顿吃了的概念。

第七,周六和周日,一定要把本周所学的知识在巩固一遍,做到天天清,周周清,学习起来就轻松了。千万不要偏科,那样既不能全面发展有不利于中考。

6、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排除各种困扰,减小青春期的不良反应

初一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加之青春期的来临,会出现成绩下降或者情绪低落等状况。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疏泄不良情绪。

第一、多用激励的语言肯定孩子。让孩子感到,“只要努力和付出了,无论成败,我都是父母心中最棒的宝贝!”而孩子有什么事情,也会愿意与父母交流。要在乎他们的想法,当好孩子的大朋友。要积极、及时、准确的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以肯定,及时表扬。到了初中在糊弄孩子可是不行了,做事情一是一,绝对不可以应付,否则孩子会学习你的做法用在您的身上,糊弄大人是孩子的特长。

第二、要理智科学的爱孩子。既要关心又不要过分溺爱,做事要有原则,万事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学会负责。对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赏罚分明,发现问题解决一定要及时,千万不可以攒着,那样会出大问题的。生活上我们一定要关心到位,学习上要求孩子的时候也好执行。

第三、和孩子共同成长。买一些通俗易懂、实用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家庭必备的书籍如《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挤时间学习,或者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读书,做孩子学习上的伙伴。和孩子一起运动、听音乐、唱歌、弹琴、看电视、逛街等,做生活中的好朋友。

第四、多关注孩子平时的学习环节和学习过程。勤翻一翻孩子的作业本、教科书以及考试卷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及时与老师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孩子调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过程把握好了,结果自然会很理想。

第五、与孩子谈理想,设计美好生活。

上初中后孩子已经有了对物质的追求,开始有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设想,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让它成为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让孩子有达到目标的冲动。

上初中后,孩子和家长真正交流的时间减少了,所以,我们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快乐成长、轻松学习。例如,我女儿就好像没有青春期,因为------

7、培养孩子的习惯,从家长自身做起

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最终决定成败的就是学习习惯和方法。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常见的不良习惯:

第一,晚上睡的很晚,早晨不起床,精神状态差 第二,进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视或电脑 第三,做事不认真,不严谨,应付差事,得过且过 第四,在家召集人打麻将或打扑克,没人管孩子

第五,在家讲话粗声大气,爱嚷嚷,絮叨,导致孩子不爱回家 第六,大人闹矛盾不避开孩子,或拉拢孩子,或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第七,说脏话,抱怨生活和社会的不公,意气用事 第八,在孩子面前表露消极的情绪,缺少坚强的意志

第九,缺少宽容和忍让,用刻薄的话挖苦和讽刺孩子,以自己为中心第十,强烈的攀比

第十一,长时间梳洗打扮,过分追逐时尚 第十二,善于妥协,没有主见,尤其向孩子妥协 三 消除错误的观念,成就孩子美好人生 孩子聪明,就是不用功 努力很长时间就是不见成绩提高 孩子的职业就是继承 有钱随便花,谁也管不着 老师的要求太多,任务太重 只要学习好,所有的要求一律满足 校信通没用,就是收费

老师找家长不是收礼就是收拾孩子

四、提几点具体的要求

1、校服

2、做早饭

9.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篇九

孩子小学毕业前后,要经历一个“小升初”的适应过程,教育部门称之谓“小初过渡”。“小初过渡”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升入初中后的学习和成长,每位家长都不能不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孩子升入初中后将要面临的变化有所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必要准备。

一、孩子升入初中后将要面临的变化

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要经历的绝不只是一次校园的变迁,老师和同学的更换,而是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

(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学习难度和压力的变化。

首先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学科增多,而且内容加深了。数学中要增加几何、函数等知识;语文、外语和计算机课的深度要加大;还要开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新课。初中生要学好这些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其次,随着学科的分化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科任课和科任教师的增多,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方面,不仅要认真听课,还要善于听课,会记笔记,会按教学要求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课后不仅能独立地完成作业,还要能够自觉扩大知识面,主动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等等。

再有,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有了更明确的直接目的,那就是毕业时参加“中考”能取得好成绩,让自己有机会为高中阶段的学习,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应当说,“中考”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人生大考,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公平”竞争——凭借自己十几年人生经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这些都使孩子们初中阶段的学习,将面临更高的要求、更大压力。

(二)教师对学生管理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同学、同伴关系的变化。

到了初中阶段,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再像小学那样,对学生处处给予很多具体细致的照顾,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来实现对班集体的领导。这使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了,他们既是同一活动的参与者,有时又有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他们通过班集体的活动,加深彼此关系,丰富集体生活经验,形成着各自的个性品质。这个新组建的班级,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会对全班同学的学习和个性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也要求每个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会以同伴作为一起消磨闲暇时光和诉说心里话的对象,同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他们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本班或本校的同学。能否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会对他们以后能否成功适应成人社会产生极大影响。这些都意味着,在初中阶段,学校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已超过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三)孩子身心发育的变化,带来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变化。初中阶段的孩子在生理上又进入了一个迅速生长的时期。身体的突然增长,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并增加了他们在自我意识上的一些新体验。同时,性成熟期开始了,首先是身体外部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即第二性征出现,使他们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意识到两性差别,并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接近倾向,感受到了性的兴奋和冲动。

随着这些变化,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成熟感”,应付各种事件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家庭、社会也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独立。他们会日益关心家庭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希望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自主性的成员,在决策中发挥作用。这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会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种变化,不主动调整自己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仍用原来对待小孩子的办法去对待他们,就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矛盾或冲突,甚至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二、升学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好的准备

为了让孩子升入初中后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在孩子小学毕业前,家长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他们帮助:

(一)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家长要在孩子升初中之前,至少要对他讲清三个问题: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升入初中后,他在学习上要面临哪些变化;初中阶段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孩子懂得,小学和初中都属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是每个孩子必须完成的法定学业。小学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基础。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但它更为重要,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走向社会时才能成为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好,要告诉他,初中的学习内容更丰富,爸爸妈妈相信他仍然能是个好学生;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够理想,要告诉他,升学前的复习很重要,升学后要吸取小学阶段的教训,把学习赶上去,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等上了高中再想往上赶,那就太难了。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是能听懂这些道理的,这些道理非讲不可。只是讲的时候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家长可以讲讲自己当年是怎么急于升入中学的,升入中学后都发生过那些令人难忘的事;也可以讲讲那些有孩子在念中学的家长,在怎样议论孩子升中学后的进步;还可以借同事中谁家的孩子考入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表示出自己对他人的羡慕,和自己对孩子的希望与信心,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迫切想升学的愿望。

最好能选个合适的时间,带孩子到他将要升入的中学去参观一下,同时告诉他,升入初中后,他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一个儿童,而是一个少年了。人进入少年时代,就进入了又一个快速成长期,个子会更迅速地增高,力气也会增大,独立生活能力会很快提高,再不用让爸爸、妈妈像原来那样操心了。到了初中会开很多新课,学很多新知识,随着头脑中知识的增多,人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又是最富幻想的时代。到了初中,很多事情老师都会交给学生自己去管,新的生活将要求他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一定要自己能够管住自己,自己能够主动学习。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要求会更高,加入共青团将成为每个进步少年的人生追求。不管原来的学习基础如何,升学都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和挑战。

还可以为孩子找一个比他大一、二岁,现在正在初中读书,在学习、思想、行为诸方面,都能给他以正面影响的伙伴,让他们有机会较为密切地接触,向他介绍一些初中生活的体验。年龄相近的人往往会有共同感受,说话也更让他信服。总之,务必让孩子在升学之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即将进入了生命中一个崭新的阶段,应当比以前更懂事,更自立,从而满怀热情、高高兴兴地做好升初中的准备。

(二)帮助孩子做好知识准备。初中学习是小学学习的继续。要想让孩子升入初中后能够学习好,就要让孩子在小学毕业时,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画上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句号。现在小学升初中取消了考试,这对一部分孩子来说的确减小了学习压力。但一定要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毕业前的松劲情绪。更要防止这些孩子产生一些错误想法,比如:“反正快毕业,老师对我管不了几天了”于是不再把学校或班级纪律当回事;“反正没有升学考试了,现在多玩点,等上了初中再抓紧时间学习”,等等。家长要既要督促孩子把小学毕业前的功课学好,又要让孩子抓紧毕业前的宝贵时间,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复习一下。那么,应当怎么督促和辅导孩子搞好毕业前总复习呢?家长最好能帮助孩子按教学大纲要求,把小学六年中学过的知识点归一归类,然后有计划地分专题进行复习。要让孩子像“筛沙子”一样,把没掌握好的或是遗忘了的地方“筛”出来,然后该补的补、该捡的捡,把不会的地方消灭掉,把遗忘的东西捡起来。那么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那些呢?

1、语文一般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

(1)拼音。要督促孩子把小学汉语拼音中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4种声调和拼音规则,系统复习一遍,检查一下孩子能否准确熟练拼读音节、会按顺序背诵字母表,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一般情况是,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复习很有必要,花费时间并不太多,大约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够。

(2)汉字。在小学阶段大概学习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孩子都应当做到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与间架结构;能正确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会据词定音;会用“音序”、“部首”、“笔画”三种方法熟练查字典;能根据字典据词选字义;熟练地用铅笔、钢笔正确写字,并有纠正错别字的能力。检查的方法是,把小学十二册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听写一遍,然后让孩子填上拼音,对照课书找不出写错的,把它摘下来重考,直至全部掌握。同时,对其中的多音字、形近字,采取填拼音、组词语的办法强化记忆。

(3)词语。小学阶段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读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正确词义,做到大部分会用;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能辨析近义词,会找反义词;对学过的常用词语,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搭配,按要求进行逻辑归类;会正确使用学过的成语;了解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常用谚语和歇后语;有效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词语的掌握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复习的难度比前两部分大。孩子们复习时间有限,最好能用“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办法,并把“近义词”、“反义词”、“容易用错的词”作为重点,做出计划,每天定量复习。同时,让孩子抓紧时间积累一些成词、谚语、歇后语,只是要求可以灵活一些,虽然“多多益善”,但也要“量力而行”。

(4)句子。按教学大纲来的要求,孩子们应当能够做到:会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和关联词语造句;掌握几种常见句式的变换(“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改疑问句或反问句,变化叙述句的人称);能区别句子的“主干”和“枝叶”,会扩句和缩句;能修改常见的病句;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帮助孩子复习句子,范围不太好把握。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做过的练习册和卷纸,让孩子把上边做错的地方重做一遍。(当然,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复习其他部分的内容。孩子做过的练习册和卷纸是很宝贵的复习资料,特别是经过老师批改过的,更为宝贵。千万不能一学完就给扔了。)

(5)语法。小学阶段这部分内容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词性,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实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虚词;掌握常用基本词组,正确进行搭配和造句。

(6)修辞。小学阶段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认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六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并能做到正确判断;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用于作文之中。这两部分内容,只要孩子能跟住老师领着进行的复习就行。如果老师领着复习后,孩子仍有没掌握好的地方,家长再做些重点辅导。

(7)古诗、古文。小学阶段课文中有的古诗约50首、古文10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这些古诗、古文,孩子们应当做到会背诵、会默写、会翻译、会注解,知道作者的名字和生活年代,掌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8)积累。从三年级起,教材中每单元后面就有了这方面的专门论述,并对孩子有了在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文学积累”的要求。孩子们对这两部分的掌握情况,差异要较前几部分更大一些,已初步显示出了语文功底上的不同。古诗、古文的复习,如果把范围限制在课内,很好抓。如果想扩大,已属于知识、能力“积累”与“训练”,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可多可少。(9)(10)部分是阅读和作文,都是能力训练,要求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常常会让家长感到漫无边界,很不好抓。其实范围还是有办法掌握的,可以用孩子练习册、试卷上的题目作参考,让孩子做些练习。但家长一定要一篇一篇认真给孩子做指导。如果自己指导不了,就得请学校老师或另请家教了。孩子的语文学习,真见功夫之处就是这两部分,特别是作文,功夫不到是不可能写好的。为此,最好能让孩子每天写有标题日记,以积累素材、锻炼思维。如果确实时间不允许,至少也要每周写一至两篇周记。而且,要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同类型,分别选择常见题目,让孩子各写出几篇成型文章,并从中悟出一些体会。

2、数学可以归纳成六个部分:

(1)基础理论。包括:整数、自然数、小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分类和性质;数的改写、“四舍五入”、省略尾数;数的“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数的整除特征和常用性质;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基本概念;质数的定理,质数与合数的判断;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种类,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相转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倒数及其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测量距离的方法;货币、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时间等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2)四则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了解0与1的运算的特点;掌握一些常用的简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分数运算。(3)实际应用。包括:解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基本概念和用方程解应用题;比、比例、比例尺等基本概念,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解“比与比的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掌握常用数学思维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倒推法、假设法、比较法、图解与列表法、消元法、演示法,等等。

(4)几何知识。包括:直线、射线、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的基本特点;角度数的测量;几何图形计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和扇形的面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5)统计基础知识,会绘制统计表、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计算应用题。(6)几个特殊专题。包括:估值问题,数字问题、周期问题、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推理问题、统筹问题、容斥问题,等等。其中第六部分属于知识扩展,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掌握。如果孩子学习有欠账,最好不要去涉足这部分内容。

3、外语各校采用教材不同,孩子们的学习差异比较大,不便统一归纳。至少应当让孩子从头后尾把学过的课文默写一遍,同时也就把单词、语法、句型复习了。是不是自己不会外语的家长,就没有办法抓孩子的外语学习呢?不是的。家长可以借助“复读机”等工具,让孩子每天坚持花一定的时间听、读、写、译,最后能以默写课文来做学习效果最后的检验。

总之,孩子需要做的“知识准备”很多,复习一定要及早动手。家长要帮孩子把时间好好安排一下,订一个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订计划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化整为零”,不使孩子每天的复习压力太大;“持之以恒”,家长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和毅力;“打歼灭战”,“筛”出了问题决不放过。这样,经过复习,孩子会感到“该会的东西都会了,心理踏实了”,对升入初中的学习也就有了信心。

(三)帮助孩子做好能力准备。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可它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好坏,正是由他的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行为上的自控能力;学习上的自立能力。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更需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孩子上初中以后,只有在生活上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行为上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上有很强的自立能力,才能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的要求,适应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

1、生活自力能力方面。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在这方面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学校一般都离家远了,可是又不需要也不愿意让家长接送了。很多孩子要自己骑车上学,如何才能保证安全,不发生交通或其它事故?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骑车,还要教会他遵守交通规则,教会他正确处理在路上可能发生的意外。要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初中的孩子一般不再到学校周围的“小饭桌”去吃午饭,有的学校有食堂,有的自己带饭盒,有的校内允许卖盒饭,选择余地大多了,又带来了能不能午餐吃得干净卫生、吃得经济实惠的问题,父母必须教会他们正确选择。初中的孩子应该能自己照料自己了,有的孩子还可能住校,这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就更高了。他们必须会自己整理床铺,会保管好自己带去的生活、学习用品,会按天气变化加减衣服。无论是孩子要在校外吃午饭,还是干脆住校了,家长都会给他们一些零用钱,这又要求他们会保管、会使用,学会不乱花。这些能力都关系着孩子的健康与安全问题,自然也都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有过锻炼,到时候家长就可以少操心,反之,就会每天都为他担心。

2、行为自控能力方面。

升入初中以后,老师不再像小学那样,处处跟着,事事管着,不在的时间很多。在这种时候,班级纪律全靠同学自我管理和自觉遵守来维持。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学习纪律,学习势必受影响。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就可能经常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纪律,或是在别人破坏纪律时抵制不住诱惑成了牺牲品。另外,升入初中后,孩子的功课多了、深了,时间更紧了。很多在校时间、所有课余时间,都要由自己来决定如何支配。在外界诱惑下,孩子自习时和周围同学说话;放学路上跑到“网吧”去玩;结识不良伙伴、参与不当活动的可能性随之加大。所以,人们又把初中阶段是称之“危险时期”,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缺乏自控能力,轻则要影响学习,重则会走上歧途。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让你的孩子具有行为自控能力,知道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能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能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养成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养成遇到了什么事情、自己在外的所作所为,都能告诉家长的习惯。特别是要让孩子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遇事先动脑分清是非,不盲从他人的习惯。

3、学习自立能力方面。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最终必须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前面我们讲了,升入初中后,孩子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内容和形式都要求他在学习上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所以,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自立能力,是研究“小升初”过渡时,又一个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那么,培养孩子学习上的自立能力,都应当抓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是:还是要先解决好“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如果孩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一个“我会学”的问题。在“会学”中,即有学习方法问题,也有学习习惯问题。这里重点谈谈,升入中学后,孩子必须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第一,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比如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都应当认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与评价;平时的小测验或月考后,都应当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如果过去家长一直重视了这个问题,现在要做的是,逐渐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如果过去家长没重视这个问题,那现在就要抓紧教会他。不管是那种情况,家长都要指导孩子在小学学习结束后、升入初中前,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做一个全面的总结。根据平时和毕业考试成绩,让孩子给自己做一个定位,看看自己在同龄人中属于上、中、下那个部分。然后分析一下自己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找一找学好了或没学好的原因。进而再从中找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经验和教训。如果孩子能清醒认识到小学阶段学习存在的差距并决心改正,就为升入初中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制订学习规划,确定奋斗目标。小学升初中是孩子第一次经历升学。从这次升学起,他将面对一次次人生选择。一个没有奋斗目标的孩子,只是被升学的大潮席卷随波逐流,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很多机会。教会孩子自己设计人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应当从孩子小升初时开始落实。教孩子制订一份以十年为期的生涯计划,让孩子自己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孩子就会知道初中、高中、大学这几步怎么走。再订一个近期计划,让孩子明确升入初中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升入初中后要实现什么目标,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有了内动力。

第三,要让孩子学会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作息。孩子升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习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宝贵。孩子能否科学支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是决定他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必须在孩子升学前,就教会他合理计划使用时间,知道每天都有哪些时间必须用在学习上;学习时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安排学习内容才能有利于大脑工作、提高效率;遇到计划与实际发生矛盾时,应当如何调整计划才能不使学习时间白白浪费,„„小学毕业前的总复习,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一个好机会。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支配时间、科学安排学习的能力。第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这种能力可以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预习时,能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听课时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复习时能找出自己没有学会的地方;做过的试卷、练习发下来后,能通过分析找出做错的原因;发现问题后能认真对待,主动地通过听课、向老师、同学咨询,或是自己看书、查资料等求得解决。那个孩子有了这种能力,不管功课多难,他都能成为好学生;那个孩子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也很难永远保持下去。

让孩子“学会学习”是个大课题,是孩子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这里只是就孩子小初过渡这个特殊时期,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提出了几点看法。孩子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基础不同,家长们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同。谁能帮助孩子尽早解决好这个问题,孩子升入初中后的学习,就可以少操不少心了。

三、这个时期家长自己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孩子升初中,不仅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也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学校。一般情况是,如果想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就很难考虑就近与否了。再有,同一个学校,不同的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很大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一座重点中学,再进到一个好班级。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在择校之后对择班就无能为力了。孩子能分到一个什么样的班,只能听天由命。所以,有时会出现花了钱,却误了孩子的憾事。我在做代理家长时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长本是工薪族,咬牙花钱把孩子送进了一所也算是知名的学校。结果班里不少同学的父母是大款,他们学习不用功,花钱如流水,班里的学习风气并不好。所以,父母为孩子择校时还要考虑生源的素质。

孩子升入中学后,家庭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旦有什么疏漏或失误,弥补的可能性很小,对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将基本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更多了,范围更大了,可能受到的消极影响增大,又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逆反期,不再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告诉家长,这使很多家长与孩子的勾通遇到了困难,对孩子的可控度大大降低。这个阶段,孩子对很多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可看法又不一定正确,其中也包括对父母的认识和评价,可能出于父母的原因,也可能出于孩子认识的偏差,一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会出现动摇,甚至降低。这些都使这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难度,变得比孩子读小学时更大了。家长一定要对新阶段家庭教育将要面临的崭新课题提早研究,最好能学点中学生心理学,“水没来先叠坝”,针对孩子升入初中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提早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初中生的早恋问题、正确交友问题、迷恋上网问题,初二学习滑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孩子要升入初中又没升入初中之时去讲,讲的是别人身上发生问题,既能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起到警戒作用,又一般不会引起他的反感。

10.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篇十

在制定学习计划之前,家长可以先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学习状态。成绩。之类。

2

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主体是孩子。家长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制定,而不是代替孩子。

3

一定要得到孩子的同意,不要强行的把自己的计划,加入进来,让孩子去执行。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也能锻炼孩子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4

不要跟别人对比,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不要总是强调孩子必须跟“别人家的孩子”一致。

5

在制定计划之前,要先跟孩子商量。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在实时学习计划过程中,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6

上一篇:地税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下一篇:落寞孤寂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