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精选8篇)
1.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一
托万买里小学科学教学检查评估结果
学校有一名校长负责分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得分:2
实验室设主任或组长,协调、安排、完成实验室管理教学任务。得分:3
分管领导每学期听实验课并做听课记录。得分:3
主管领导每月对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得分:2
小学科学实验室面积达到标准,并设有满足需要的仪器室一间,没有准备实。
得分:8
学校科学实验室没有做到电到桌、水到桌。
得分:0
橱柜数量基本满足仪器存放需求。
得分:1.5
有通风、防火、防盗、防尘、遮光等设施。
得分:2
实验室人员兼职人员不足。
得分:2
实验人员相当稳定,学历合格,专业对口,但并没有经过专业培
训。
得分:0.7
实验操作能力强,能组织和指导本学科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
得分:2
熟悉本学科教学仪器的性能、结构。有维修养护仪器的技能,能
胜任实验室管理工作。
得分:2
仪器分类进柜。仪器药品分类科学,管理规范,使用方便。提高
仪器使用率,无未开箱,无入情况。
得分:2
实验室有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已上墙。没有仪器管理制度,仪器
使用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与执行制度记录。
得分:1
有一本新的仪器设备标准,和此标准的仪器登记管理册,仪器明
细账,固定资产账。能够作实验教学的各种档案资料及仪器使用
说明书保存齐全规范。实验室没有专业的杂志和参考书。得分:3
到账务相符,票据齐全。
得分:1
电教仪器,计算机用品,无被私人占用、丢失、被盗情况。得分:1
仪器陈列基本整齐干净。无维修情况,保养完好。
得分: 1
实验教学每学期有实验教学计划和总结。实验进度计划未上墙,学科教研组有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得分:4
实验室管理教师每学期开学前没有设定仪器、设备、消耗品的购
置计划。
得分:1
教师教案有实验教学内容并有实验分析,校领导有听实验课记
录,学生并没有做实验报告。得分:2
教师演示实验完成95%以上。
得分:15
学生实验完成较好。
得分:13
学校得分:72.2
2.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收集梧州市2006~2008年冬季应征的726名男性青年人的空腹血清及晨尿标本, 年龄18~22岁。试剂来源:HBsAg、HIV (1+2)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MOR、MAMP试剂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LT试剂由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尿试纸由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仪器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DIRUI H-500尿液分析仪, DEM-Ⅲ型自动酶标洗板机, Anthos 2010酶标仪。
1.3 方法
HBsAg、HIV (1+2) 采用ELISA法, ALT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 MOR、MAMP采用胶体金法。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检验项目与判定标准
按照国防部征兵办规定的统一项目和判定标准执行[2]。具体见表1。
2 结果
726名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不合格194人, 不合格率为26.72%, 其中, 14人HBsAg和ALT同时不合格, 4人尿蛋白和白细胞同时不合格。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对726名应征男青年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显示, 不合格人数194人, 实验室检验不合格率为26.72%, 与肖娣华等[3]报道的21.3%不符, 可能与存在地区差异有关。HBsAg阳性率为8.13%, 与付林平[4]报道的青年组人群HBsAg阳性率8.6%相符。不合格者中, HBsAg阳性占30.40%, 其中, HBsAg、ALT同时阳性占7.22%。提示乙型肝炎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 HBsAg携带者有1亿多人, 约占全世界携带者的1/3, 而目前对于乙型肝炎尚无特效药物[5]。应提高人民对乙型肝炎的认知, 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 对HBsAg阳性者宣传定期复查, 以防止由乙型肝炎携带者转为感染者。本结果中尿红细胞不合格率占21.13%, 结合B超结果发现与梧州市水质为硬质水而引起的肾结石高发有关。应对市民加强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尿常规不合格81人, 不合格率为11.16%, 可见泌尿系统疾病不容忽视。尿毒品检验检出3人吗啡阳性, 不合格率为0.41%, 与曹洋等[6]报道的1‰接近, 说明社会上吸毒感染增加, 应加大禁毒宣传的力度, 使人们自觉远离毒品。
综上所述, 应征男性青年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不合格者中绝大多数不知道自己患病, 甚至个别人不相信自己患病, 健康意识薄弱。要使国防固若金汤, 政府应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 防患于未然。
摘要:目的:对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方法:HBsAg、HIV (1+2) 采用ELISA法, ALT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 MOR、MAMP采用胶体金法。结果:726名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不合格194人, 不合格率为26.72%。其中, HBsAg阳性59人, 不合格率为8.13%;ALT不合格51人, 不合格率为7.02%;尿红细胞不合格41人, 不合格率为5.65%;尿白细胞不合格27人, 不合格率为3.72%;尿蛋白不合格12人, 不合格率为1.65%;吗啡 (MOP) 不合格3人, 不合格率为0.41%;尿糖不合格1人, 不合格率为0.14%;其中, 14人HBsAg和ALT同时不合格, 4人尿蛋白和白细胞同时不合格。结论:应征男性青年的健康状况堪忧, 应加强防病意识。
关键词:男性,征兵,体检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航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5.
[2]国防部征兵办.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S].2003.
[3]肖娣华, 陈先红.男性应征青年试验室检查不合格原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 (6) :736.
[4]付林平.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3) :477.
[5]曾争, 斯崇文, 刘芳华, 等.人干扰素-α基因转移、表达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18 (4) :4.
3.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三
摘要: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选用弥勒弥东哨井,用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与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进行对比观测实验,由观测数据曲线和仪器参数对比分析结果得出:ATG -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检出限、灵敏度、稳定性等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好,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观测数据曲线有明显的日变形态,能记录到同震变化。
关键词:汞观测;测汞仪;对比分析;同震响应
中图分类号:P3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3-0479-07[HJ]
0引言
汞作为一种敏感的地震前兆指标,其观测数据在地震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尤其在短临预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张素欣等,2006)。因此,汞是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全国很多地震台站开展汞观测,汞观测点主要集中在南北地震带、华北、东北等主要地震监视地区,密度最高的为川滇和华北地区,监测点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全国汞观测主要经历了模拟和数字化汞观测两个阶段。模拟水汞观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观测仪器有XG-3型、XG-4型、XG-5型测汞仪与XG-5Z型塞曼测汞仪等,目前在台站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北京地质仪器厂早期研制的XG-4型测汞仪。随着测汞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汞浓度连续自动化观测的现实需求,汞观测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向数字化观测推进。在“九五”与“十五”期间,实现了数字化连续观测,主要的观测仪器是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由于这两种数字化观测仪器都是在10年前研制生产的,仪器老化现象严重,稳定性能差,抗干扰能力变弱,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数据缺数,加之研制单位的解散,老化仪器得不到维修、维护和更换,长期使用导致灵敏度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与质量(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7;刘耀炜等,2006;王铁城等,199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和汞观测数据质量,必须选取灵敏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性能更加稳定的新型汞观测仪器。本文所选取的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就是一款最新研发的高精度数字化汞测量仪器。在该款仪器投入使用前,有必要将其与现阶段地震监测中常用的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器进行对比研究,以确定其使用功能、成果质量、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劣性。
1测汞仪现状与发展
11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
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是目前数字化汞测量的主要观测仪器,这类数字化测汞仪由单光束光路系统、气路系统、光电转换系统、检测电路、计算机控制电路、显示和键盘电路及响应软件组成。它是根据基态汞原子对于汞原子被激发所产生的2537A°特征谱线选择吸收原理工作的。透射光的强度与基态汞原子的浓度成正比,即服从比耳-朗伯定律:
I=I0e-KCL.(1)
其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入射光强度,K为吸收系数,C为基态汞原子浓度,L为吸收层长度(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7;张素欣等,2006)。该类型仪器精确度为25%~30%,检出限为0008 ng(汞),灵敏度为0008 ng(汞),基线稳定度为0000 8~0001 ng/30 min。仪器适用温度为10℃~40 ℃,供电电压为AC220±15%、DC11~135 V。
DFG-B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制,该仪器在实际观测过程中,由于电路发生短路或其他原因,经常发生显示屏字符混乱等情况,其抗干扰能力与自身稳定性较差,仪器故障率较高。由于仪器的原研制生产单位已经停产或解散,相关仪器配件也已不再生产,导致一些观测台站的DFG-B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得不到养护和维修,一旦出现故障或元件损坏,无法购买到相应的配件,致使仪器设备无法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儀故障率也较高,且灵敏度偏低,观测数据曲线多有毛刺,动态规律性差。
12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
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是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汞测量仪器。该仪器对汞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检出限高达5×10-13 g(汞),可以直接测量,无需富集,在仪器最低检出限时,基线零点漂移<2 mV/8 h,电压要求为AC220 V、50 Hz,温度范围在0~50 ℃之间,湿度范围在10%~95%之间(非冷凝)。在运行时,其内置气泵会通过电磁阀精确地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专制的金丝捕汞线圈吸收样品中的汞,仪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对吸收了样品中汞气的金丝捕汞线圈通电加热,将捕集的汞蒸气瞬时释放出来,被黄金薄膜传感器测定,然后通过计算,将最终浓度值显示在液晶屏幕上。ATG -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中的黄金薄膜传感器对于汞元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此外,该仪器自身还配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可同步进行环境温度和环境气压的辅助观测。
2对比观测方法
21观测井的选取
本次对比观测实验所选用的观测井为弥勒弥东哨井,该观测井位于弥勒—师宗断裂带上,其地理位置为(2441°N,103.40°E),测点高程1 4230 m。该井于2003年12月下旬完工成井,终孔深度61440 m,孔径216 mm。花管安装至35504 m处,自35504 m以下为裸孔,过水段管径121~168 mm。根据钻探资料,含水层地层岩性为层状砂岩及白云岩。其中10216 m以上为白云岩,该段地层节理裂隙及岩溶管道极为发育。根据地质资料及地下水情况分析,该观测井井水为沿弥勒—师宗断裂带上涌的深循环地下热水与浅层基岩裂隙承压水的混合水,井水温度随深度逐渐升高,表现为正梯度。该观测井数字化、辅助测项齐全,陆续开展了水位、水温、气氡、气汞、水汞、流量、水电流、氦气、气温、气压、降水量等十几个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项目。
22对比观测仪器布置
在同一井孔的相同观测深度,同时放置3套独立测汞仪进行连续对比观测,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套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沿用以往气路观测方式,并列连接在“九五”SD-3测氡仪的排气口上,测氡仪不抽气,只是作为通气管路使用;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为在井口下方新铺设的一条单独管路,与两套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形成并联模式。为了避免3套测汞仪同时抽气对彼此的测量值造成影响,3套仪器的抽气开始时间先后间隔5 min,以保证足够的气量。3套测汞仪采样率设置相同,均为1次/h。
3观测数据及仪器参数对比分析
31观测数据分析
对2015年4月11日至5月20日3套测汞仪的整点值观测数据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由图2可见,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测值变化幅度较大,观测数据曲线均有较大的突跳或起伏,且形成较多毛刺,观测数据曲线动态规律性不强。而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观测数据曲线可以看到明显的日变形态,且无毛刺。由此可见,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数据质量和观测稳定性较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差。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大地震前后,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清晰地记录到了同震变化,这也是国内首次观测到了地下流体汞的同震效应,而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未能记录到同震响应,也进一步证实了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比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灵敏度更高,且痕量汞还能记录到地震波引起的深部流体中汞含量变化的异常信息。
32仪器参数对比分析
测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能够反映该台仪器性能优劣,主要包括仪器的检出限、灵敏度、精密度、稳定度和准确度等。根据出厂时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标准对比,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检出限、灵敏度比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高出一个数量级,具体见表1。
进一步对这3套测汞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一方面利用软件对两个多月的观测整点值进行一阶差分分析,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计算观测日均值的标准偏差,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0023和0102,而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为0008。通过对观测数据做差分分析,并结合计算出的标准偏差结果不难看出,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观测数据的离散程度较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离散程度大,尤其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达到了0102,其测值较为分散,表现出较多大的突跳。而ATG -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测值相对集中,观测数据曲线平滑,没有大的突跳、毛刺,呈现出日变动态。
33动力加载作用信息分析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大地震,弥勒弥东哨井的水位、水温、痕量汞清晰记录到了阶变上升的同震响应,如图4所示。水位从3282 m上升至3843 m后到达井口,直至溢出,水温升高了01 ℃,气汞上升了009 ng·L-1。但是DFG-B型和RG -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却未能记录到同震响应。尼泊尔 MS81大地震后,该井水位一直上升,并从井口上方逸出,4月26日台站人员不得不人为加大了泄流口的泄流量,导致水位急剧下降;由于人为干扰泄流口流量,水位的下降引起了水温、汞的同时刻急剧变化。
对于水位、水温同震响应机理,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水位同震变化可分为振荡和阶变(包括上升和下降),均是地震波与含水层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含水层对地震波的弹性响应(杨竹转等,2010,2007,2012)。水温的同震效应,有上升和下降变化,但没有观测到振荡现象。目前水温下降响应居多,主要归为冷水下渗、气体逸出说以及井內水体热弥散效应3种观点(缪阿丽等,2014;周红艳等,2012)。刘耀炜等(2005)提出水位振荡有可能导致上部冷水下泄,低温水快速混入观测含水层中,从而造成温度下降。鱼金子等(1997)观察到水温的同震突降是由于井水气体的释放造成的。陈大庆等(2007)建立气泡脱逸模型,也指出在气泡脱逸上升过程中,对外做功吸热,以及气泡本身携带热量的散失最终导致地下水温度下降。石耀霖等(2007)通过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认为热弥散效应是造成同震水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解释水温的复原过程。对于水温同震上升型,杨竹转(2012)对一井多震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同震变化与水位变化关系密切,水位同震上升是水温同震上升的直接原因,水温探头附近为随深度增加的正梯度区,地震波过后井水沿断层外泄减少,而含水层中的热水继续流向井内,井水位上升,温度上升。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各观点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定的观测事实和分析方法,都具有其合理性,但各类机理只能解释特定的观测现象。无论从热力学角度,还是水动力学角度等,都显示出不同井同一含水层观测系统对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各不相同,它主要受井孔及周边介质的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随着井—含水层系统状态的变化,响应特征也会不相同,同震响应机理十分复杂,也可能是不同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本次对比观测试验中,水位、水温、汞记录到的均为上升型的同震响应,结合前人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机理的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弥勒弥东哨井水位、水温、痕量汞的同震变化,可能是由于该井周围介质的应力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当作用于井孔周围介质的作用力使其发生塑(脆)性变形时,含水层介质的孔隙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进入井孔内,就出现了井水位的上升,同时深部含水层温度较高的深循环地下热水上涌,使水温探头测试的温度同步上升;随着深部含水层水的不断上涌,把深部流体介质中的汞带出,新型痕量汞仪器灵敏度较高,监测到了汞含量的异常变化,即同震上升响应。
4结论
通过对弥勒弥东哨井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与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观测数据的对比观测实验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从仪器出厂时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标准对比及对仪器的实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可见,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检出限高出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一个数量级单位,且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测值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测值离散度小,仪器稳定性好。
(2)从观测数据曲线上来看,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可以看到明显的规律性的日变形态,同时记录到了尼泊尔MS81地震的同震变化,灵敏度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高。
(3)结合前人对井水位、水温的同震响应机理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地震波使弥勒弥东哨井周围介质的应力环境发生变化,含水层孔隙度改变,导致含水层中水进入井孔,水位上升;同時深部含水层水温呈正梯度的水上涌,使水温探头测试的温度同步上升;随着深部含水层的水上涌,把深部流体介质中的汞带出,汞浓度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等. 2007.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J].地震地质,29(1):122-132.
刘耀炜,陈华静,车用太. 200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40年发展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7):3-12.
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2005.地下流体对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响应特征[M]//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9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北京:地震出版社,131-258.
缪阿丽,张艺,叶碧文等.2014.江苏井网水温水位对几次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震,34(4):78-87.
石耀霖,曹建玲,马丽. 2007.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J].地震学报, 2(3): 265-273.
王铁城,鄂秀满,陈建民等. 1994.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地震, 10(3):277-286.
杨竹转,邓志辉,高小其等.2010.新疆乌鲁木齐04号井数字化水位同震阶变的研究[J].中国地震,26(3):329-339.
杨竹转,邓志辉,陶京铃等. 2007.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J].地震学报,29(2):203-212.
杨竹转. 2012.地震波引起的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及其机理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1): 42-47.
鱼金子,车用太,刘五洲.1997.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震, 17(4):389-396.
张素欣,王宝坤,翟彦忠等. 2006.热水井数字化气汞观测影响因素讨论[J].华北地震科学,24(1):23-26.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2007.地震地下流体理论基础与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 156-179.
4.常规实验室检查报告结果 篇四
血常规
血红蛋白(Hgb)男性120~160g∕淋巴细胞LYMPH(20﹪~40﹪)
L,女性 110~150 g单核细胞MONO(3﹪~8﹪)
∕L
红细胞压积HCT 0.35—0.45
红细胞(RBC):男性(4.5~5.5)×平均红细胞容MCV 80—100fl
1012∕L
女性(3.5~5.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1210∕L
34pg
白细胞(WBC)成人(4.0~10.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910 ∕L
度 MCHC 320--360 g∕L
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
网织红细胞(Rtc)成人百分数(0.5中性杆状粒细胞(1﹪~5﹪)
﹪~1.5﹪)
中性分叶粒细胞NEUT(50﹪~70﹪)血小板计数 PLT
嗜酸性粒细胞EO(0.5﹪~5﹪)
(100~300)×109∕L或10-30万嗜碱性粒细胞BASO(0﹪~1﹪)
/mm
3血糖(BS)
空腹:成人:2.9-6.2mmol/L(70-110mg/dl)60岁以上:4.5-6.4mmol/L(80-115mg/dl)
进食后2小时:小于6.7 mmol/L(小于120mg/dl)
血离子
钾离子 K 3.5—5.5mmol∕L 血清铁Fe 9.8—27.7umol∕L 钠离子 Na 135—145mmol∕L
血清锌Zn 10.7—19.5umol∕L
氯离子 Cl 101—111mmol∕L 镁离子Mg 0.7 —1.2mmol∕L 钙离子 Ca 2.1—2.8mmol∕L
无机磷P 0.8—1.5mmol∕L
肾功能
总蛋白 TP:60.0克~80.0克/升
血尿素氮BUN:2.90~7.14 mmol∕L(8毫克~21毫克/分升)血肌酐(CRE):53.0~132.6 umol∕L(0.6毫克~1.5毫克/分升)血尿酸 UA:142.0~416.0 umol∕L(2.3毫克~6.9毫克/分升)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2—31umol∕L(50-65vol%)
血脂:
总胆固醇(TC):正常值 3.36-5.18mmol/L(130-200mg/dl)
血沉: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甘油三酯(TG):正常值<1.70mmol/L(<150mg/dl),男性0.45-1.81mmol/L(40-160mg/dl)女性 0.23-1.22mmol/L(20-108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正常值<3.12 mmol/L(12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正常值0.91-2.19mmol/L(35-84mg/dl),一般要求 >45 mg/dl为正常, <35 mg/dl为异常
肝功:
总蛋白(TP)60—82g/L 胆碱酯酶(CHE):5000—15000U/L
白蛋白(ALB)35—56g/L
碱性磷酸酶ALT:35—150U/L
球蛋白(GLO)20—30g/L 总胆红素 TBIL:3.5—22umol∕L 白蛋白/球蛋白A/G:1-1.5 直接胆红素 DBIL:0—6.3umo∕谷草转氨酶(AST)0—40U/L L
谷丙转氨酶(ALT)0—40U/L
间接胆红素 IBIL:0—15umol∕L r-谷氨酰转肽酶(GGT):0—60U/L 总胆汁酸 TBA 0—20umol∕L
淀粉酶:
胰淀粉酶P-AMY:42-210 U/L 血清:80-180U/dl 尿:11-1200 U/dl
乙肝五项
1.HBsAg(表面抗原)2.HBsAb(表面抗体)
3.HBeAg(E抗原)4.HBeAb(E抗体)
5.HBcAB(核心抗体)
A: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B: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C: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D: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E: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甲种胎儿球蛋白(AFP、aFP)
正常值
1定性:阴性。
2定量:反向被动血凝法<20微克/升,放射免疫法成人<20微克/升
1、定性:阳性者为原发性肝癌;弱阳性者为转移性肝癌、部分睾丸或卵巢胚原性肿瘤,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等
2、定量:>400微克/升 为原发性肝癌,中度短暂升高至轻度升高为阿米巴肝脓肿,心源性肝淤血,阻塞性黄疸,脂肪肝,中毒性肝炎,慢性肝炎
CEA:<5 ng/mL
T3及T4:
血甲状腺素(T4)放免法:65—155nmol∕L
血游离甲状腺素(FT4)放免法:10—30pmol∕L 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放免法:1.6—3.0nmol∕L
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放免:10—30pmol∕L
血气分析:PH 7.35-7.45
二氧化碳结合力:25mmol/L
碱剩余(BE):±3 mmol/L 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 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mmol/L 二氧碳分压:4.65-5.98kPa 氧分压:10.66-13.33kPa 二氧化碳总量(TCO2):24-32 mmol/L 血氧饱合度:91.9-99.0% 阴离子间隙(AG):8-16 mmol/L。
尿常规 1、24h尿量:>2000ml为多尿
<500ml/24h或<17ml/h为少尿
<100ml/24h为无尿
2、尿比重:1.015-1.025
首次晨尿>1.020
随机尿 1.003-1.030 颜色: 清或淡黄、透明
糖定性 2~3mg/100ml(阴性)蛋白定性 阴性
比重 1.010~1.030(早晨第一次尿比重大于1.018)酸碱度(PH)弱酸性
红血球 小于3个/高倍视野 白血球 小于5个/高倍视野 偶见透明管型
尿胆素元 阴性或弱阳性(稀释20倍为阴性)胆红素定性试验 阴性
尿胆红质 阴性
丙酮 阴性
5.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五
1.(1分)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A.弗兰西斯·培根 B.亚里士多德 C.康德 D.笛卡尔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1分)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A.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B.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C.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D.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3.(1分)科研不正之风不同于其他社会不正之风,更具有
A.危害性 B.继承性 C.排他性 D.传播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1分)创新思维具有三个重要特征除了
A.灵活性 B.批判性 C.偶然性 D.创新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5.(1分)跳跃思维是一个()的思维
A.连续性 B.间断性 C.模糊性 D.持续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6.(1分)下列资料分类中不属于现象分类的是
A.按资料的地区分类 B.按资料的年代分类 C.按教学模式分类 D.按学生的性别分类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7.(1分)文献检索中的追溯查找法也称为
A.分节查找法 B.分段查找法 C.参考文献查找法 D.检索工具查找法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8.(1分)爱因斯坦的光速的实验属于什么实验?
A.数学实验 B.物理实验 C.模型试验 D.理想实验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9.(1分)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的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学习不低于()学时。
A.30 B.60 C.80 D.20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10.(1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按()学时认定。
A.20 B.60 C.40 D.30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1.(1分)为了避免论文抄袭剽窃或捉刀代笔的可能性,所以()是必要的
A.论文检测 B.论文答辩 C.学术环境 D.作者道德水平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2.(1分)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提取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
A.1.5% B.3.5% C.4.5% D.2.5%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3.(1分)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
A.观察的目的 B.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对象 D.观察内容的结构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4.(1分)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是
A.等级数据资料 B.等距数据资料 C.计数数据资料 D.比率数据资料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5.(1分)关于“实验误差”错误的说法是:
A.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减少误差 B.实验误差可以消除 C.科学实验必然存在实验误差 D.实验误差无法消除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16.(1分)应用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A.“为什么” B.“将会怎么样” C.“怎么样” D.“是什么”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7.(1分)()是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学习基本情况的主要凭证。
A.继续教育评估表 B.继续教育登记卡 C.继续教育登记证 D.继续教育证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8.(1分)科学研究具有?
A.创新性 B.复杂性 C.连续性 D.偶然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19.(1分)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作特别编码分类的描述记录是 A.取样记录法 B.连续记录法 C.日记描述法 D.轶事记录法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0.(1分)博士学文获得者,可初定为()职务任职资格。
A.中级 B.副高级 C.正高级 D.初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1.(1分)()是一对矛和盾的关系,是从整体分解为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不断的认识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量变与质变 C.抽象与具体 D.归纳与演绎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2.(1分)我市在“民生十条”中提出: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个交巡警平台。
A.400人 B.500 C.700 D.600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3.(1分)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 D.因果联系归纳法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4.(1分)下面不属于类比的是:
A.电流与水流 B.光线与直线 C.折叠椅与折叠床 D.乌龟与乌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5.(1分)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的特点的是 A.具体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本质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6.(1分)科研道德不仅具有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作用,并且还具有协调()的关系的作用
A.环境与人 B.人与社会 C.自然与社会 D.人与自然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7.(1分)在经验方法中,以下是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气流比作水流 B.以上均错误 C.电流比作气流 D.电流比作水流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28.(1分)()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中,针对某些专题(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该会议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研讨的议题却很重要
A.代表会议 B.专题会议 C.讨论会 D.团体定期会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9.(1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在()中逐渐创造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完善
A.书本 B.理论 C.知识 D.实践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30.(1分)问题层次理论不包含
A.解决问题 B.梳理问题 C.提出问题 D.凝练问题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1.(1分)从()时代开始,实验方法是发现科学奥秘的一个钥匙。A.伽利略时代 B.亚里士多德时代 C.瓦特时代 D.梵高时代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32.(1分)突破了人的生理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的观察类型是
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实验室中的观察 D.参与性观察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3.(1分)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一步是什么
A.决策 B.技术 C.方法 D.方式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34.(1分)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义的链接必须是肯定的 B.定义必须用意义明确的语言 C.定义项应直接或间接包换被定义项
D.定义项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项概念的外延必须具有统一关系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5.(1分)道德的种类可以分为
A.职业道德 B.个人道德 C.科研道德 D.社会公共道德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36.(1分)实验结束后没有结果的原因有:
A.实验设计原理不正确 B.试验本身不会有结果 C.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D.实验方案不对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7.(1分)以下采用了模拟方法的是:
A.把水坝涵洞按比例缩小做成模型做抗震实验 B.建立一个电路模拟水流的流动过程 C.以上均错误
D.对气象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卫星云图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8.(1分)科研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科研结果的
A.有用性 B.经济性 C.可重复性 D.独创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39.(1分)什么是专利申请的两先原则?
A.先提交专利申请 B.申请专利之前先查询 C.先电话询问
D.在申请专利之前先把论文写好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0.(1分)不是测量的最高层次的是
A.定序测量 B.定名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1.(1分)货币的职能包括:
A.支付手段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42.(1分)科研后期包括哪几项
A.文献阅读理解 B.科研成果的推出 C.整理研究材料 D.成果提炼与累积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3.(1分)不属于统计图的主体部分的是
A.图注 B.图形 C.图目 D.标题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1分
44.(1分)论文撰写的两高原则是什么?
A.取得高水平的研究 B.认真研究,认真撰写 C.高超论文写作技巧 D.搜集资料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5.(1分)专利申请包括()三种类型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著作专利 D.外观设计专利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46.(1分)直接影响你能不能与他人合作,能不能与他人共事的先决条件包括:
A.以上均错误
B.每个成员单兵作战能力 C.科研的大小
D.集体团队的综合实力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47.(1分)科研方法的实际意义是
A.正确 的科研方法 促进高质量的科研 B.错误的科研方法导致谬误和伪科学 C.掌握科研方法会促进工作绩效提高 D.科研方法关系科研工作的取向成败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48.(1分)现代科研中要求我们要做到:
A.要善于沟通协调 B.要有团队公关意识 C.要有独立科研能力 D.要能克服科研阻碍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49.(1分)实验的特点有:
A.结论性 B.主动性 C.可控性 D.因果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50.(1分)科研资料的收集方式有: A.平时对有关文献的收集积累
B.从论文、综述或专著中引用的文献目录 C.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D.根据某一专题进行的文献检索和收集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51.(1分)灵感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A.继承性 B.模糊性 C.突发性 D.偶然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52.(1分)科学精神是对()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值得现代人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和行为准则。
A.科学价值 B.科学技术 C.科学态度 D.科学规范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3.(1分)科学的本质是指: A.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B.科学是一种理论精神 C.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D.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4.(1分)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不包括
A.资料的审核 B.归纳分析 C.资料的分类 D.资料的统计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55.(1分)关于数理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数理方法是模拟方法
B.数理方法是简明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C.数理方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D.数理方法是科技创新所需要的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6.(1分)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
A.结合工作实践培训 B.高级研修班 C.集中培训 D.自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7.(1分)以下属于道德行为规范手段的是
A.公正与偏私 B.善与恶 C.诚实与虚伪 D.正义与非正义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8.(1分)论文的表述形式中的表述是指对论文()等方面的安排。
A.层次 B.重点 C.布局 D.结构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59.(1分)科学奖励的主要类型有: A.建制承认 B.荣誉性承认 C.职业承认 D.经济性承认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0.(1分)通货膨胀表现:
A.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数量 B.上调利率 C.物价上涨 D.纸币贬值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61.(1分)运用文献调查法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主要包括的步骤有
A.文献检索 B.文献评述 C.文献分析与研究 D.制订文献调查计划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2.(1分)五个重庆包括:
A.健康重庆 B.森林重庆 C.畅通重庆 D.魅力重庆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3.(1分)科研训练要义是
A.完整地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B.掌握必备科研技能 C.掌握必备科研方法 D.完整地参加科研课题申请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4.(1分)测量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准确性 B.互斥性 C.因果性 D.完备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5.(1分)模拟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A.化学模拟 B.数学模拟 C.智能模拟 D.物理模拟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6.(1分)逻辑方法中有哪几个方面?
A.量变与质变 B.归纳与演绎 C.抽象与具体 D.分析与综合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1分
67.(1分)从2011年开始,重庆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必须有公需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68.(1分)科研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当中为解决某个课题的具体问题,而提出和设置的或者采用的一些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69.(1分)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中,哲学方法提供最基础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研究方法,而各门自然科学的特殊方法则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0.(1分)从文献一词的发展过程看,虽然其含义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属性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文献是物化的知识信息()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1.(1分)从根本上讲,科研课题的产生来自于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2.(1分)问题层次理论的基本层次是凝练出可望解决的科研选题。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3.(1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4.(1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应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5.(1分)科学方法一般指从哲学的视角,将具体科研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研方法加以提炼,力图使其系统化并具有普遍性,比较注重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6.(1分)在科学发展的历程当中,特别是科学家、科学巨匠都很重视哲学方法的研究。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7.(1分)统计方法以数量特征来解释规律的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8.(1分)实验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有可能是科技创新,也有可能是背景的一个干扰波,被你误认为是一种新的现象,可能导致这个实验失败。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79.(1分)什么是科研规程呢?从字面上看,就是科研的一些在研究过程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规则及其程序。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0.(1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根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1.(1分)假说可以采用直接的验证方法,不可以采用间接的验证方法,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2.(1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在十九世纪30到40年代由很多个科学家在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共同研究得出的规律。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0分
83.(1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有限的研究对象。()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4.(1分)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初级以上职称、中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0分
85.(1分)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能怀疑反思。()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6.(1分)科研人员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7.(1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包括组织学习、案例分析、全方位沟通。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8.(1分)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89.(1分)专业技术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的各类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经费由个人承担。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0分
90.(1分)从长远看,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者具有先进的世界观、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和科学的方法等全面的素质。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1.(1分)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精密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对自然发生状态下的现象,和人为条件下发生的事物,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2.(1分)科学探索是一帆风顺的。()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3.(1分)在特定的条件和典型的环境当中,把一些次要因素剥离掉,突出主要因素,研究主要因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通过这样的一种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0分
94.(1分)测量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参量,也就是指标进行有效的观察与量度,来判定它的可行性的一个研究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5.(1分)国魂是激发人们科研创新的永恒的强大动力()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6.(1分)公需科目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经专家论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侧重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通用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7.(1分)科学方法中的各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联系。()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8.(1分)发表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是推出科研成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99.(1分)问题层次理论的中间层次是凝练出可望解决的科研选题。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1分
100.(1分)模拟方法是再现模型的运动规律,根据相似的理论,首先设计并制作一个与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过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实验或仿真研究,间接的研究原型的性质,并探索这个原型里面的内在规律性的一种方法。
6.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六
陈辉华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任 甜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龙 熹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张 旺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黎明敏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谢众玉 0808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王勋志 080800 祝志坤 080800 黄 岗 080800 凌鸣泉 080800 毛金勇 080800 谢志隆 080800 刘鹏升 080800 3 朱淇凉 080800 2 谢喜桃 080800 4 王 宇 080800 5 康 伦 080800
马云龙 080900 欧 翔 080900 刘 洁 080900 周冰玉 080900 11 谢文平080900 15 刘倩兰 080900 12 毛 欢 080900 17 张海燕 080900 13 杨 艳 080900 9 许佩佩 080900 7 胡 海 080900 16 刘 恒 080900 6 李 映 080900 14 刘成耀 080900 10 熊丝琦 080900
孟秋杰 081000 康 叶 081000 占海燕 081000 张 欢 081000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全国统考 381.6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全国统考 355.00 学术型 半额 电气工程 全国统考 352.70 学术型 半额 电气工程 全国统考 349.00 学术型 零额 电气工程 骨干计划 324.3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402.2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97.2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95.8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82.4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73.9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72.1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71.5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56.30 学术型 半额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50.50 学术型 半额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44.60 学术型 半额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42.30 学术型 半额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18.00 学术型 零额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武颖异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姜明阳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冯小鹏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王小姣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黄 镇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邹力耕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张 帆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164 马晓亮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潘 超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朱丹丹 081000 郭海艳 081000
周 玲 081000 33 王 伟 081000 37 杜 妙 081000 34 严珍艳 081000 46 廖春龙 081000 39 刘美兰 081000 35 魏寻源 081000 43 叶 睿 081000 45 石 玉 081000 41 张 能 081000 40 陈解放 081000 36 魏 林 081000 42 杨泽敏 081000 31 龙 舟 081000 32 李宗强 081000 50 陈生海 081000 44 郭 夏 081000 51 周婧莹 081000 23 王 军 081000 30 赵李坤 081000 19 肖楚珍 081000 24 刘庭海 081000 22 贺鹏彬 081000 48 欧鹏杰 081000 29 陈再来 081000 26 肖 剑 081000 47 伍晓飞 081000 25 李 亮 081000 18 孙宇飞 081000 21 廖亮兵 081000 28 杨 宇 081000 27 陈 兵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全国统考 397.60 全国统考 393.60 全国统考 381.80 全国统考 381.70 全国统考 376.20 全国统考 374.90 全国统考 372.50 全国统考 361.40 全国统考 360.70 全国统考 358.20 全国统考 357.90 全国统考 353.60 全国统考 353.60 全国统考 353.50 全国统考 353.30 全国统考 345.40 全国统考 344.30 全国统考 342.60 强军计划 341.40 全国统考 339.60 强军计划 336.90 强军计划 333.80 强军计划 329.60 全国统考 324.20 强军计划 310.10 强军计划 302.70 骨干计划 293.40 强军计划 291.10 单独考试 284.70 强军计划 283.70 强军计划 281.60 强军计划 276.9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学术型 全额 朱洪潮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强军计划 269.80 学术型 全额
张旖芮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成 龙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杨鸿波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曾 瑜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蔡伊青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周 璇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杨 根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肖玉姣 081100 吴 齐 081100 田 霄 081100 肖芳春 081100 刘鹤龙 081100 刘明亮 081100 胡开放 081100 谭文齐 081100 苏 云 081100 涂仲新 081100 周晋妮 081100 鲍 琨 081100 阮文杰 081100 尹亚光 081100 赵仙勇 081100 曹胜强 081100 吴国良 081100 林天水 081100 牟 杰 081100 段 鑫 081100 李 昭 081100 魏吉敏 081100 康 珉 081100 沈玲菲 081100 陈志鹏 081100
彭东亮 081100 65 王 芳 081100 70 彭 飞 081100 113 张润钦 081100 96 陈 都 081100 108 胡建军 081100 86 林艺辉 081100 115 陈 林 081100 67 余 祎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全国统考 413.20 全国统考 408.40 全国统考 407.90 全国统考 402.40 全国统考 400.90 全国统考 397.90 全国统考 391.60 全国统考 389.40 全国统考 388.4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刘 斌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88.3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109 凌弈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87.2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107 魏海军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86.1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112 夏巨龙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83.2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79 吴大华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82.5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64 吴伟标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76.9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62 周望军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74.6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74 郭 琳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74.0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104 张 跃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73.40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61 郑江洪 081100 60 刘丽莎 081100 54 杨赛强 081100 110 李 源 081100 72 丁磊磊 081100 69 范 义 081100 55 程宇旭 081100 75 连武卿 081100 92 阳立业 081100 111 唐 捷 081100 116 姚志远 081100 101 赵秋乐 081100 95 林 霞 081100 88 何 巍 081100 77 赵业东 081100 76 张 莱 081100 68 张文亮 081100 82 王 令 081100 53 曹 瞻 081100 91 向 德 081100 81 蒙畅菲 081100 105 陈 辉 081100 117 肖小春 081100 89 刘健康 081100 102 戴 畅 081100 83 邓翕熙 081100 97 王 磊 081100 100 彭 敏 081100 106 邬昊旻 081100 52 朱俊宇 081100 99 郭德益 081100 85 丁 勇 081100 59 吕朋伟 081100 98 陈三元 081100 63 邓舟泰 081100 80 郭振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70.40 全国统考 369.70 全国统考 367.60 全国统考 365.00 全国统考 364.20 全国统考 363.50 全国统考 363.10 全国统考 363.10 全国统考 363.00 全国统考 361.60 全国统考 360.90 全国统考 359.90 全国统考 358.20 全国统考 356.90 全国统考 356.80 全国统考 356.20 全国统考 355.50 全国统考 354.20 全国统考 354.00 全国统考 353.90 全国统考 353.40 全国统考 353.20 全国统考 350.90 全国统考 350.10 全国统考 347.70 全国统考 347.50 全国统考 346.40 全国统考 345.00 全国统考 343.80 全国统考 343.60 全国统考 343.10 全国统考 342.50 全国统考 342.30 全国统考 342.10 全国统考 340.60 全国统考 335.80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助学金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半额
袁珑瑜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34.70 学术型 半额 114 黄三思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33.90 学术型 半额 84 邓立雄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31.90 学术型 半额 58 陈青霞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30.90 学术型 零额 90 贺 轶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29.80 学术型 零额 78 朱 城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27.50 学术型 零额 93 郭 健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25.90 学术型 零额 94 徐 健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25.50 学术型 零额 87 雷洁珩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统考 324.10 学术型 零额 56 白云鹏 081100
聂振宇 081200 周义洪 081200 夏 韵 081200 刘 哲 081200 胡培培 081200 钱永福 081200 李丽浓 081200 杨 敏 081200 廖梦君 081200 梁文员 081200 朱小玉 081200 黄伟琦 081200 王元媛 081200 刘振坤 081200 米 昂 081200 刘志丹 081200 刘进学 081200 郑晓晓 081200 宋良梁 081200 翦 鹏 081200 张鹏辉 081200 袁 佳 081200 费柳凤 081200 刘瑞龙 081200 孙 楠 081200 吴太文 081200 靳艳虹 081200 邹剑波 081200 卢天立 081200 罗跃逸 081200 卢晓冬 081200 张丽影 081200 屈光辉 0812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20.70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魏建平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唐 吟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刘湘勇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杨 柳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王宋君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曹秀莲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胡 坤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刘利君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印 俊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蒋金陵 081200
157 彭元龙 081200 134 朱晓彦 081200 149 夏 靖 081200 144 高振华 081200 147 吴 倪 081200 156 匡岳锋 081200 129 吴建江 081200 141 李 浩 081200 131 王超杰 081200 150 徐连君 081200 132 彭 洋 081200 158 夏 伟 081200 159 马宇超 081200 130 杨 灿 081200 133 金平081200 146 邱 凤 081200 138 汪 俊 081200 152 文国军 081200 155 张 飞 081200 126 刘正华 081200 125 吕朋朋 081200 140 王智超 081200 154 伍志刚 081200 145 陈华荣 081200 142 周 强 081200 153 彭伟峰 081200 137 宋小威 081200 139 刘仕谦 081200 127 赵绍华 081200 135 周 江 081200 128 郭 龙 081200 136 唐福明 081200 143 吴少威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免试 全国统考 397.30 全国统考 392.80 全国统考 392.60 全国统考 384.30 全国统考 381.90 全国统考 377.90 全国统考 375.00 全国统考 373.00 全国统考 368.30 全国统考 366.30 全国统考 365.90 全国统考 363.10 全国统考 362.70 全国统考 362.50 全国统考 362.10 全国统考 359.00 全国统考 358.70 全国统考 357.20 全国统考 354.70 全国统考 354.20 全国统考 353.30 全国统考 353.00 全国统考 352.60 全国统考 351.40 全国统考 348.00 全国统考 347.40 全国统考 345.70 全国统考 344.10 全国统考 342.60 全国统考 341.00 全国统考 336.90 全国统考 335.30 全国统考 333.4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助学金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半额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零额 学术型 零额
闵 慧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31.70 学术型 零额 124 龙华飞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强军计划 330.80 学术型 全额 151 冀国亮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国统考 330.10 学术型 零额 123 李 智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强军计划 312.50 学术型 全额 120 房杰梁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强军计划 310.60 学术型 全额 119 聂小晟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单独考试 308.00 学术型 零额 121 刘 懿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强军计划 290.30 学术型 全额 122 郭庆安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强军计划 284.00 学术型 全额
马志强 082302 何 浩 082302 罗文文 082302 160邓文慧 082302
向超群 430108 周 利 430108 李 敏 430108
谭正宇 430109 盛希玲 430109 熊 敏 430109 卢小燕 430109
刘 伟 430111 李 竞 430111 王 巍 430111 易美林 430111 黄金霞 430111 赵兆龙 430111 李玉宝 430111 刘正辉 430111 杨凯峰 430111
侯婷婷 430112 文碧望 430112 陈远兵 430112 张含会 430112 杨瑛瑛 430112 倪 燕 430112 雷登坛 430112 肖 亮 430112 刘仁杰 430112 邹雪梅 43011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推荐免试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全国统考 331.00 学术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气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控制工程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江 浩 430112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周 斌 430112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武学鸿 430112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李 岸 430112 计算机技术 推荐免试 专业型 全额 助学金
7.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 篇七
对冲击动应力问题的分析是以冲击物的动能全部转化为被冲击物的应变能为基础进行的, 教科书中及一些工程应用中都是如此处理的[1,2,3,4,5,6]. 这种近似解法将复杂的冲击问题进行简化, 得出了动荷系数的概念并借此计算动应力. 尚需补充的是, 应该对该方法的近似程度有更明确的理解.
为了研究冲击动应力问题实际与理论结果的差别程度, 我们设计制造了一套冲击动应力实验装置, 利用动态应变测试技术, 测量悬臂梁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应变, 得到了动荷系数. 实验结果与材料力学理论值相对差18%~20%. 为了对实验结果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们对这一过程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 提取悬臂梁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 计算动荷系数. 此软件数值模拟冲击动应力的可靠性是被认可的[7,8].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对差不超过3.1%, 与理论值相对差是14%~23%.这一结果可用于材料力学教学中, 加深学生对冲击动应力分析方法的认识, 也有助于工程应用中作参考.
1 实验研究
1.1 实验装置设计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悬臂梁右端固定, 在图示位置上下共粘贴4 片应变片, 组成全桥. 重锤由锁扣连接在丝杠上, 通过旋转手轮带动丝杠来调节重锤的冲击高度. 重锤沿导向柱自由下落, 以保证每次冲击时锤的冲击刃与梁的接触位置一致. 采用高频动态电阻应变仪 (东华DH3841, 频率范围是30 k Hz) 测量悬臂梁的静态和动态应变, 再通过高分辨率A/D转换采集卡 (ADLink DAQ-2213, 最高采样频率为250 k Hz) , 将应变信号输入计算机. 根据静态和动态测试结果, 可以计算出冲击动荷系数. 悬臂梁长 × 宽 × 高为300 mm × 30 mm × 13 mm.重锤自重F = 12.76 N, 材料与梁一致, 弹性模量E = 200 GP, 泊松比 µ = 0.26, 密度 ρ = 7 800 kg/m3.
1.2 实验原理
材料力学理论动荷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为落锤高度;∆st为冲击点的静挠度.
实验动荷系数为
式中, εd为最大动应变测量值;εst为静应变测量值.
1.3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1.3.1 实验应变波形曲线
图2 是冲击高度H分别为10 mm, 40 mm, 80 mm时, 典型的动态应变波形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梁受到重锤冲击后, 测量位置的应变逐渐增大, 历经8 ms左右应变达到最大值, 随后应变逐渐变小, 之后梁趋于自由振动.
1.3.2 实验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
实验中, 每组高度重复进行3 次实验, 每次测量动应变的最大值列于表中, 3 个最大值的平均值为 εd, 与静应变 εst之比为实验动荷系数kd1. 若以实验结果为准, 理论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差如表1 所示. 冲击高度为80 mm时相对差最大, 为19.15%, 冲击高度为10 mm, 40 mm时的相对差分别为18.28% 和18.20%, 3 种冲击高度的相对差波动范围不超过1%.
2 数值计算
2.1 计算模型和冲击动画
为了对实验结果的理解更加深刻, 用ANSYS/LS-DYNA软件对同一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模型与梁 (包括重锤) 的实际尺寸一致.重锤和梁均采用LS-DYNA中的solid164 单元 (8 节点六面体单元) . 由于主要计算冲击过程中梁的动应变响应, 梁的有限元网格划分较密, 整个模型共有2664 个单元. 图3 给出了重锤从初始位置开始下落, 与悬臂梁碰撞并达到最大变形位置这一过程的几个动画截图.
2.2 应变时程曲线
图4 给出了冲击高度H分别为10 mm, 40 mm, 80 mm时, 对应实际梁粘贴应变片位置的单元应变时间历程曲线, 上述曲线与实验测试的曲线变化趋势一致, 只是自由振动时的幅值比实验结果高70µε左右.
表2 给出了LS-DYNA计算结果.
为了便于比较, 表2 中列出了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差和理论值与计算值之间的相对差. 从表2 中可看出, 数值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接近, 冲击高度为40 mm时相对差最大, 为3.07%. 冲击高度是80 mm时, 理论值与计算值相对差较大, 达22.18%, 而冲击高度为40 mm时理论值与计算值相对差最小.
材料力学理论分析中, 能量全部转化的假设要求冲击物的自重较小, 冲击时自身的应变能相对小, 以满足上述假设. 但是实验设计中, 不能将冲击物设计地太小, 否则静应变太小, 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为此, 又计算了冲击物重量仅为原重锤1/10 的情况. 重锤冲击高度仍是10 mm, 40 mm和80 mm, 对应的动荷系数和理论值与计算值相对差分别为29.26, 63.30, 81.50 和18.67%, 8.10%, 18.22%.这一结果说明冲击物自重在实验和数值计算的取值范围内影响不大, 可以用来与理论结果相比较.
3 讨论
(1) 对比图2 和图4 可知, 数值模拟和实验在冲击过程中非常相似, 数值也一致, 不太一致的是之后自由振动的部分, 数值模拟的振幅大于实验测量的振幅. 原因是, 实验时, 重锤冲击后 (由于导向柱的限制) 保持与梁接触, 随梁一起振动, 数值计算时 (无导向柱) 重锤冲击后被弹开, 梁独自振动, 从而导致两者振幅的不同. 但是这对文中的结果并不影响, 因为所计算的动荷系数取决于冲击动应变的峰值, 动应变达到峰值时, 重锤肯定还没有被弹开.
(2) 近年来出版的有些教材中都提到了, 梁受冲击后应力以波的形式在梁中传播, 而非瞬时传遍全梁[1,3,4]. 在某一时刻, 应力波的主要能量可能会集中于梁的一部分上, 而不像静载那样应变能按弯矩的大小分布. 教科书中的假设与实际的差别可能是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差为19% 左右的主要原因.
(3) 图2 和图4 的动应变曲线中都出现很多毛刺 (或小波动) , 其中一部分是测量噪声, 但是主要的并非是测量噪声. 重锤冲击到梁后, 在重锤内产生一压力脉冲, 该脉冲传到锤的上表面后反射成拉应力脉冲. 该拉应力脉冲再传到锤与梁的接触面时, 会减小一点锤对梁的压力. 此脉冲的一部分会再反射回锤内, 循环作用于梁, 也会导致小波动的产生. 由图2 和图4 可以看出, 实验曲线和数值模拟曲线的小波动形态是相似的, 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证明. 当然, 若冲击物的材料和被冲击物不同, 或者冲击物的形状不同, 都会影响冲击时应力波的透射和反射, 曲线毛刺的多少与形态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4 结论
基于所开发的冲击动应力实验装置, 利用动态应变测试技术, 测量了在不同冲击高度下的动荷系数. 确定材料力学的经典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对差是18%~20%.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相对差不超过3.1%, 与理论值相对差是14%~23%. 实验和数值模拟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这一结论可以在材料力学教学中说明, 使学生对冲击动应力问题的模型、理论和误差范围有更清晰的理解, 也有助于在工程应用中参考.
摘要:为探究以材料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冲击动应力问题实际与理论结果的差别程度, 设计开发了冲击动应力实验装置, 并测量了重锤在不同冲击高度下冲击悬臂梁的动荷系数.同时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动荷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的相对差不超过3.1%, 与理论值相对差在14%~23%之间.实验和数值模拟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这一结论加强了对冲击动应力问题的模型、理论和误差范围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有助于对误差范围的判断.
关键词:冲击动应力,动荷系数,数值模拟,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 王世斌等.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刘鸿文.材料力学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孙训方, 方孝淑, 陆耀洪.材料力学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单辉祖.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陈磊磊, 钱振东, 韩晓林.梁在动荷载作用下若干参数的测试技术研究.振动与冲击, 2007, 26 (8) :150-153
[6] 赵忠辉, 姜金球, 王勇等.立柱在冲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及冲击力分析.煤矿机械, 2010, 31 (8) :118-119
[7] 尚晓江, 苏建宇, 王化锋.ANSYS/LS-DYNA动力分析方法与工程实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8.当遭遇实验结果“不配合”时 篇八
近日,我们在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五《电化学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就遭遇了尴尬的局面,教师们不知如何是好……
实验1:制作燃烧电池(实验内容略)
按教材第(2)步设计实验,从理论上分析,两碳棒上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出现了“反常”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的气泡比阴极产生的要多得多,即氧气逸出更为明显,有些学生在阴极上甚至根本看不到有氢气的产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澄男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做“碳棒电弧合成C60”的实验时,饭岛澄男博士首次通过实验在阴极产生的沉积物中得到了纳米碳管。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如同由原子组成的“纸”一层一层堆叠而成。如果将这原子“纸”(一层或几层)卷成圆管形状,这就是“纳米”碳管。在纳米这种数量级下,物质的性质将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一方面表现为超强的吸附力,可以将其存储能力提高1000倍;另一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多孔性碳棒可能具有与纳米碳管相似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氢气的功能,而相对来说,对氧气的吸附功能较差,使其更易逸出。
实验2:电化学腐蚀(实验内容略)
我们在析氢腐蚀实验中,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按照教材的意图,实验的现象应该是,绕有几圈光亮的细铜线的铁钉产生的气泡多,加入K3〔Fe(CN)6〕溶液后,在铁钉周围先出现蓝色沉淀,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气泡产生多少无法区分,两者几乎同时观察到蓝色,且短时间内看不见蓝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的反常现象,我们认为将铁钉先置于试管中,在加盐酸时,铁钉已与盐酸反应,且产生较多的Fe2+,另外由于购买的铁钉非分析纯试剂,含较多的碳等杂质,其本身也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率较快。于是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首先将盐酸先倒入两试管,并滴入两滴K3〔Fe(CN)6〕,再同时斜滑入两枚铁钉。结果我们发现铁钉与试液接触的瞬间,可比较出蓝色出现的快慢,且可观察到绕有几圈光亮的细铜线的铁钉周围有较多气泡和蓝色沉淀出现。
但是否实验结果与预期相一致就一定很好呢?
我们在执教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Ⅱ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时,一个“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程度”的探究实验,让我们有了更深的思考。
教材对这个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没有作具体的说明,是为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很多教师都认为,按照教材的内容设计,其意图是要说明“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是有限度的,是一个可逆反应”这样一个结论,于是教师们根据课本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真的产生了预期的现象。于是,教师胸有成竹地告诉学生:“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是有限度的,是一个可逆反应”。讲到这里,教师们会非常得意,因为实验现象正好符合自己的教学意图。但他们想过没有,这个实验现象的背后有没有需要值得反思的问题?
这个实验的反应速率如何?如果反应速率较慢,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它去充分地反应?在《化学教育》2007年第4期上发表了陈汉友老师的题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程度的探究》的文章,文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理论根据得出了“许多师生都是由于反应时间不足,根据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而错误地认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结论,恰恰说明了这个实验的反应速率较慢,要使其充分地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许多教师之所以会得意地得出如此的结论,是因为没有充分地考虑反应时间的问题。笔者也曾按照陈老师的实验进行了尝试,结果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
值得与陈老师商榷的是,通过此实验和理论依据陈老师最终得出了“Cu+2Ag+==Cu2++2Ag是可逆反应欠缺科学依据”的结论,我们认为此结论有失偏颇。
如果按照陈老师的说法,如果20分钟或30分钟后,如果加入试剂仍能观察到沉淀现象的话,是否一定是可逆反应呢?我们试着按照陈老师的思路,进行20分钟后,改为加入碘化钾溶液,结果有黄色沉淀产生。这是否能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呢?同一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反应限度是相同的,但能否随所加的试剂不同而改变呢?我们也认为,这个实验作为“活动与探究”的实验,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教学指导意见中只有1课时的要求,能否顺利完成的确值得探讨。
这些实验现象的背后的确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1.传授知识是重要的,但更为隐性的科学精神的传递同样重要。我们要跳出只是计较教师所讲的知识结论是对还是错的圈子,而是要在意当学生日后将知识忘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我们传递给学生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在强势的结论与事实发生冲突时应该保持的科学态度,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2.要明确化学实验的条件、反应试剂的纯度、浓度、种类、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的现象。教师在面对实验事实与理论不相符时,应作出理性的分析,不能简单地归为意外结果或实验误差,更不能随意地实验,一旦得到了预期结果,马上“见好就收”,以免“节外生枝”。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教师不负责的表现。
高中化学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几年,但面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应慎重地对待与深入地思考,特别是《实验化学》开课以来,由于中学实验室的设施、仪器、药品配备不足,药品质量等问题,使得实验的现象偏离了教材描述的完美轨道,出现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学生难以用已有原理做出合理解释。好在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钻研,让我们感受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每个细节带给我们的欢乐和冲动,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研究的魅力所在,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研究的永无止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以无比的热情投身于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决心。■
【小学科学实验结果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09-13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论文06-21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案10-05
小学科学机械传动06-12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08-13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09-04
小学科学教研专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