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2024-09-27

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9篇)

1.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篇一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黄林2008301510052电气五班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长久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牢固地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人格价值及品行修养,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及时代使命。

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它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三纲”、“五伦”及“八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臣、父子、尊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有极大的渊源。对此,我们不妨探个究竟。企业文化,说大就大,说小可小。大到包括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小到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它是全员价值、需求与行为的共同写照,所有人都要参与滋育。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目的及价值,职业观——个人工作的意义,企业观——企业存在的理由。三者集合,共同构成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当整合不同观念,形成统一的道德理念及规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本质是向善向上的,它塑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思路开阔、协作分工的团体。《孟子·尽心上》中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一个企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忠诚敬业,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诚实守信,是人人所希望见到的。《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企业所追求的诸如此类关于人的精神品格和品行修养,无一不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发扬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许多事实证明,优良的企业文化至少有:

1、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

2、导向力——号召人,引导人们把个人理想凝集成企业同一目标;

3、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

4、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其群体意识范畴里,人与人有着严明的层别,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化,下一层必须听从于上一层,上一层拥有决定下一层的生死权。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权力绝大程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致使人治代替法治,官僚主义易于泛滥,各种指令、信息及行动自上而下进行传递、贯彻和实施,下一层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凸现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是一大障碍。如何辨证对待儒家思想,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至关重要的。

文明空前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仍旧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企业经营管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精神源泉和

发展动力才能持久。

2.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篇二

1 儒家文化的内涵

我国从古至今都把儒学当成国家的文化传统, 把儒家思想当成我国正统的思想。古代皇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让儒学占据了官学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有以人为本、致中和、天人合一、义以为上、内圣外王。

1.1 以人为本

儒家文化的以人为本, 作为我国文化一大特色, 侧重点在于人和人间的关系、人和社会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方面的修养问题。把仁当成思想核心, 仁者爱人, 要求从无私角度出发, 舍己爱人。孔子曾说“人弘道, 而非道弘人”, 意思就是说人作为万物的中心, 要相信价值的源头在于人心。人只要肯努力, 就一定可以成才。

1.2 致中和

儒家思想里的中庸之道是重要的一个原则。中指做事情的度, 能够不偏不倚, 这才是满足和谐的根本。和指事物和谐的状态, 是最高理想追求。在儒家思想里, 它强调的是自然和谐、人同人之间和谐、人自身身心能够和谐、人与自然能够和谐。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 而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这个意思。中与和要联系在一起。

1.3 天人合一

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 能够反映出儒家文化的天道观念。儒学文化, 讲究“究天人之际”, 把“天人合一”当成追求的最高境界, 不仅仅局限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上, 也需要站在人和天这个有机整体之上进行思考。“知天命”和“畏天命”的命题就需要人们做到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儒家著名思想家孟子曾说“存其心、养其性, 所以事天”。孟子讲求人与仁的统一, 只要人能够保存住本心, 能够涵养住善性, 那么就做到了人同天道的相融合一。孟子的这种思想被当成了“仁民爱物”的名言, 说明治理国家者需要仁爱自己的人民, 爱惜万物, 不能追求过多的物质而损坏了民众利益。

1.4 义以为上

我国儒学文化的价值论就是义以为上, 这也是我国儒商管理的价值观念。义讲的是人道德上的价值。利指的是人的功利价值。义和利的关系, 孔子有“君子义以为上”的见解。义以为上就是重视义, 轻视利, 具体在追求社会权势和物质利益过程中, 做到以义取之, 而非以利取之。“不义的富和贵, 对我来讲就是浮云”、“君子爱财, 用之有度、取之有道”。

1.5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里的内圣, 指个人修养上的要求, 把达到圣、仁的境界当成最终目标;外王指的是社会政治教化上的要求, 把实现仁政、王道当成最终目的。儒家思想里的个人修身不单单要求有个体修养, 还需要紧密联系个体修养和其对社会国家的义务责任。

2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带来的启示和运用

企业的文化属于观念形态意识的价值观, 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慢慢形成, 是广大企业员工信守价值观念、经营宗旨、道德行为的综合反映, 根据儒家思想文化, 对现代企业文化做出以下方面的启示和运用。

2.1 根据人性、人情而治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管理地位, 儒家理论核心就是施行管理以及人的管理。人是管理的对象, 人又千差万别, 为此需要在人本性上入手分析, 根据人性本能特点, 提出相关管理手法。不管什么类型的管理活动, 都需要人, 人是管理对象, 要进行管理, 必须分析人本性。把人当成企业管理活动核心, 尊重企业员工的尊严、价值、地位, 使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得到调动。对于现代企业文化, 需要借鉴以及引用儒学文化经典管理经验, 学习因人性而治理的观念, 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时, 考虑充分人性原本的特点, 认真把握员工的整体共性, 根据员工性格特点,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依人性、人情进行不同管理方式的选择, 努力协调企业里面外面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关系, 注重对企业员工团结合作、相互尊重方面的培养, 要有创新主义精神, 发挥出企业员工的能力和个性, 让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

2.2 以民为邦本的文化观念

儒家思想关注“民为邦本, 固本宁邦”, 通过关心、激励企业员工, 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做到对物的高效实用, 取得有效的企业经营业绩。现代企业文化方面, 需要借鉴儒家文化里民本思想, 做到以人为本, 关注人力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 善待人才、尊重人才, 把企业的员工当成企业最珍贵的财富。对于自身方面, 需要有“吾日三省吾身”以及“正人先正己”的思想主张;对待他人, 要把握“爱人”的思想核心, 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己所不欲, 不要施于别人。个人的利益需要服从社会的利益以及集体的利益。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员工就会有集体主义观念, 能够以集体利益为重, 处理好集体同个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领导与企业员工, 还是企业员工与员工, 都需要做到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构成平等、友爱、互助、团结的良好关系。

2.3 把天人合一当成企业文化基础

儒家文化讲求天人合一, 要求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要尊重、顺应自然规律, 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当人有所作为时, 爱天爱地, 有所作为的同时也能和其和睦相处, 不会对他人以及天地造成损害, 然后做到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人与自身素养方面的和谐统一。现代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 工业化进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以及更多的物质, 但工业化的进程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人性的异化。进行生态康复和治理, 需要借助于科技以及法制的进步, 加上道德观念方面的塑造, 重视起“天人合一”, 避免人们走人歧途。例如, 日本著名企业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光明正大、奋斗向上、顺应同化、企业报国、友善一致、感激报恩、礼节谦让, 由此可见, 松下企业文化有种天人合一的浓浓情结。现代的社会金钱至上、竞争激烈, 人们缺少对生命、对价值取向、对自身心灵方面的反省, 有时会出现心灵的困境、价值导向的迷失、对物质的过度沉溺。借助于儒家文化思想的人文智慧、精神风格, 给带来精神的调解良药, 帮助现代企业走出文化上的困惑、精神上的迷失, 平稳现代企业领导人员的紧张浮躁心态, 让人们开发出自身潜藏的力量。

2.4 把内圣外王当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

现代的企业需要把人才当成根基, 企业管理人员做到了正确的用人、识人, 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儒家思想强调用“贤人”来治理国家的作用, 儒家文化讲求“能者在职, 贤者在位”, 把德才兼备当成使用人员的标准。思想家孔子曾说“贤人治政”, 贤人需要在自身方面有优秀的品德, 然后做到知人善任, 做到人们的心悦诚服。21世纪以来, 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人才间的竞争。只有人才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成败, 这也是现代人们的共识。企业文化要想促进企业的管理工作, 就需要对人员进行管理, 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任, 现代企业只有能够发现、培养并且留住优秀人才, 才能使自己处于市场中的不败之地, 赢得自己企业的生存壮大。

2.5 把诚信当成企业生存之道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商业信誉或者说是企业信誉, 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人无信不利, 商无信不富”。一个企业有了好信誉, 就会有好的企业形象。我国商业里把一诺千金、诚信不欺当成重要的一条原则。这需要企业家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先义后利、遵守道义、不做亏心买卖、童叟不欺、不取不义财。例如, 北京同仁堂药业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做到了坚守诚信、秉承传统, 同仁堂的员工都坚守着“炮制虽繁必不省人工、品味虽贵但不省物力”的堂训, 然后经久不衰, 成为医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单位。这种优秀企业文化让同仁堂占据了市场中的有利地位。

3 结语

我国儒学文化对现代人们的影响深远, 它也给现代企业文化建立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需要现代企业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吸收儒学文化经典, 摒弃其中糟粕。具体运用过程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结合好实际情况和儒学文化, 科学合理地运用儒学文化, 让它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的巨大力量。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对我国文化领域里的所有方法都有深远的、广泛的影响, 并且融入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结构中, 能够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可以把儒家思想文化精华的部分加入到现代企业文化之中, 使两者之间巧妙地融合。本文先是分析了儒家文化的内涵, 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了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带来的启示和运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启示,运用

参考文献

[1]黎敏.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2]杨红.试论儒家思想现代价值及其对学术的影响[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

3.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契合 篇三

关键词:法律文化;儒家法律传统;现代法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17-02

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内隐在法律理论、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当中并通过这些法律现象表现出来的法律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为儒家传统法律文化。时至今日,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仍在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法律文化,如何发掘和更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相融合,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制建设的契合,便成为中国法制现代化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通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具有不同价值体系和规范结构的社会,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相对应而生的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亦是两种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类型的文化。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互相排斥是显而易见的。据此,学界不少学者都主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较多,对现代法治的建设构成一定的障碍。

筆者认为,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虽有矛盾,但依然存在有融通性的可能。这种融通性来自于法律文化对法律制度的社会性功能,它塑造着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从而对附着在社会特征上的法律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发挥主导性、支配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制度的现代法治并非是从变法或移植中得来的,而是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中演化来的。”[1]

儒家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它作为人类历史的积淀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承继性,它“不仅是历史地存在的过去,而且是历史存在的现在,它在一定历史时代可以达到高峰,也影响着后世的制度模式、风格和习俗。因此,具有不可被排除或消灭的顽强生命力”[2]。

从另一个角度看,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间的融通,还是社会及法律发展的客观需要。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的社会机制,它是稳固社会秩序的内在保障。因为,“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的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的、不稳固的。”[3]

西方社会在法治的发展进程中,也十分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如现代西方民法渊源于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私法制度;现代陪审团制度历经数百年发展演变;而构成英美法系基础的普通法与衡平法也是其自身长期发展、延续选择的结果等。

中国在向现代法治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者主张采用外发型方式,即以借鉴国外成功制度与经验的方法,促使中国法制现代化。笔者认为,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移植与借鉴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因为通过简单的法律移植,可以使我们以较少的成本参考别国的先进制度与经验。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不考虑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单纯的法律移植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孟德斯鸠曾言:“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情。”[4]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并发现儒家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的融通,中国的法治建设之路必须利用本土的资源,注重本土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

二、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特质

(一)推崇“德治”精神,道德渗透法律

法律与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中一直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强调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必然联系。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主张,要求统治者“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孔子进一步提出了“德治”学说和治国方略,明确强调“为政以德”的主张。《唐律疏议》更是开宗明义地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德治”精神导致了德礼融于法成为了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自西汉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后,中国社会便开始了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发展过程,德治思想不仅是封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原则与理论基础,而且也成为封建法律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得中国封建法律具有强烈的伦理法的特点。

法律纵然不能过多地包含道德的因素,但是缺失道德性的法律肯定不会是好法律。“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整个社会调控体系对法律过分强调,导致道德等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削弱,从而造成西方国家一边是高度的法律化,另一边却是道德的沦丧的结局。”[5]这说明,法治社会的法律制定与法律实践,离不开民众认同的道德观念的渗透。我们必须注意,中国目前虽然法律法规数量较多,但有些法律法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法律法规未能有效体现广大民众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

因此,在中国法制化的进程中,儒家传统的“道德渗透法律”的做法值得借鉴。具体来看,一方面,法律制定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大众的道德观念,条文的设定必须以大众可以接纳的道德原则与精神为准则;另一方面,在中国法制化加快的情境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们必须把握这种变化,与时俱进,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以顺应大众道德的发展要求。另外,在司法上,要更多地体现人情与人性,借助法律与道德功能上的互补,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整体秩序与公民个人权益。

(二)以和谐秩序的形成为最高价值理想

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以和谐秩序的形成为最高价值追求,反映在治国方略上,则以国家、社会与人际的和谐为其具体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论语·学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要以“和为贵”的立场修身齐家平天下,实现个人、社会、国家的和谐统一。

在儒家看来,人类最重要的目标便是保持其思想、感情和行为与宇宙的和谐,人还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不破坏现存关系的自然平衡。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便演化为一个具体的原则,那就是“无讼”。“无讼”是和谐的理念在司法上的要求和反映,与和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6]。

这种无讼的和谐观反映在纠纷的解决方法上,就是形成了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互作让步以求得纠纷妥善解决的调解机制。笔者认为,当下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基本内容。不难发现,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秩序的追求是相通的。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利益的调整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导致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不断涌现,同样也遇到了西方社会在法治化进程中遇到的诉讼激增、司法资源压力过重,司法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掘传统法文化中的调解本土资源,完善并进一步发挥现有的调解制度的作用,有效解决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三)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民本”主义是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它发端于商周时期神权衰落之际,孔子“仁学”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儒家法律文化民本思想的定型。

从法律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民本主义思想是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中对专制主义形成重要制约的思想体系,其保民、重民、教民、养民的理念,直接推动了传统司法制度的进步与完善,尤其是催生了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慎刑观念、中正观念、恤刑观念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

传统“民本”思想蕴含的“民主”精神与现代法治有相通之处。首先,传统的“民本”思想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中心的人的自然性的基本特点。这是我们当下建设法治社会必须重视和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其次,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社会理想就是实现小康社会,这在大方向上与我们现今搞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是一致的。再次,传统“民本”思想特别重视民心向背,这点在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上也颇具借鉴意义。回归民本主义,以中国广大人民的福祉为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向。

三、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

儒家传统法律文化是一个巨大而深厚的存量,它被中华民族所选择、吸纳、共享,并經过时间的累积、净化,得以绵延、传承,因而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群体认同性。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文化不断变革,但始终没有构建起合乎中国法治发展方向的新型法律文化,究其原因,固然有历史的因素,但对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放弃和否定,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资源,法的本土化是中国法治走向现代化必须首先充分考虑的因素。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儒家法律传统的种种弊端也在影响着现代法治的进程。因此,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毫无疑问要学习西方优秀的法律成果。也就是说,法的外来化的方式是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现代转换的有效途径。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外来化方式必须积极主动寻求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支持,并使法律传统中的积极遗产转化、贯彻到现代法律之中,让法治理念真正打动民心、深入骨髓,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情感认同,不能放弃法的民族性与本土化这个根本。如果我们不能创造性地发挥和应用前文所述本土资源中具有融通性的合理的文化因素,那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譬如,关于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学界不少学者主张应调整中国传统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理由很简单,这是西方法治文化强调意思自治、权利本位、私权自治和程序公正等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但这并不一定适用中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因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假设了双方当事人财力相当、诉讼技能相同,但这并不完全符合诉讼的实际情况,因为参与诉讼的当事人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诉讼技能上总是存在差距的,这种差距在诉讼中会直接反映出来,导致当事人诉讼地位的不平等,并影响到诉讼结果的公正[7]。那么,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向何处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特质进行思考,将前文所述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对以和谐秩序的形成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理念进行传承与创新,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以和谐秩序的形成为归宿,以调解制度的构建与纠纷的妥善解决为思路的和谐式(主义)民事诉讼模式。

参考文献: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6-17.

[2] 汤唯.法律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理性思考——也论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G]//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现代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10.

[3] 公丕祥.法律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55.

[4]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

[5] 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律制度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8,(5).

[6] 陈群.儒家法律传统中的无讼和谐观[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

[7] 陈群.儒家和谐理念视阈下的民事诉讼模式向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篇四

一、考试说明

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为以下三种: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三)论述题目(每题20分,共4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道与术:关注层面的差异 2)个体与组织:立足视角的差异 3)软与硬:管理方式的差异 4)模糊与精确:控制手段的差异 5)整体与局部:优化范围的差异

第二章 反求诸己

一、君子求诸己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则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厚德载物

企业领导人如何做到“厚德载物”: 1.有容乃大 2.容人之短 3.容人之长 4.上德若谷

保持权力的距离感是高层管理者树立威信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却有着更多的玩弄权术的味道,到不了“道”的层面。5.逆商

是情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被译为挫折商,用以衡量人们面对逆境、承受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第三章

三达德与为将五德

一、智者不惑

智是“三达德”中首要的修养,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智者,能有效地辨别是非,坚持恒定的价值取舍标准。

管理者如果缺乏清醒的理智、丰富的阅历,就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二、仁者不忧(儒家思想的“仁”和管理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

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

《论语》中“仁”字出现的频率达到100多次。“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儒家“三达德”的重要修养之一 1.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二”—— 《说文解字》

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同心感,亲情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如果管理层能够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对家人、对亲友扩展到对企业员工,就能打造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环境 2.力行近乎仁

儒家不仅指明了仁的努力方向,而且指明了仁的实现路径。正所谓“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推行人本管理,大会小会反复讲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力行”,一打口号顶不上一次实际行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时,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3.克己复礼为仁

在企业管理中,“克己”要求管理者克服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复礼”可以理解为“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所谓“礼”,是各种规范、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在企业中,作为礼的制定者与裁判员,管理者的所作所为显得至关重要。他们的行为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向员工无声地传递着是应该循礼而行、还是背礼而走的信号

“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条件反射。只有在“克己复礼”成为企业家自觉的习惯时,企业才能形成井井有条而又浑然天成的秩序感

三、勇者不惧

孔子对勇的理解是见义勇为,敢于决断,知错必改“勇者不惧”是儒家所追求的重要精神境界,也是君子应具备的重要美德之一

四、为将五德

智、信、仁、勇、严被后人称为“为将五德“

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通“智”,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

第四章

三忘精神

“三忘精神”,即“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乐观精神、“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一、发愤忘食

孔子所倡导的“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是基于时间这一稀缺资源而作出的系统思考和合理反应,珍惜时间是企业家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乐以忘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乐以忘忧”是企业家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昂扬的斗志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

三、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并没有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不知

老之将至”背后的那份乐观与豁达依然是极其重要的。

第五章

三贵之道

“三贵之道”对企业家的重要意义:

“三贵之道”指曾子提出的“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

一、动容貌

“动容貌”关注的是在与别人交往时的形象,是企业管理者减少交往的阻力、提高沟通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正颜色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来的是思想的本质。相对于有声的语言而言,“正颜色”这一无声的语言是一座更加重要的沟通桥梁。

三、出辞气

“出辞气”是一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说话的时候,只有注重措辞和语气,讲究方式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和激励效果。

第六章

四毋追求

“四毋追求”对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一、毋意

“毋意”强调的是,应坚决摒弃想当然的做法,努力防止心智模式钝化,避免形成定式思维,提防个人的情绪因素对决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毋必

坚持儒家的“毋必”追求是企业管理者面对日益变化的客观环境所做的明智选择。在积极进取的奋斗历程中,管理者应秉承不绝对肯定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豁达、宽容、开放的心态。

三、毋固

“毋固”有两层含义:

其一,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固有的观点静止地看待事物,而要善于打破常规

其二,要打破自我封闭,给别人以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要善于多渠道地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四、毋我

“毋我”追求反映了儒家不唯我独是的行为准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应摒弃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站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积极开展换位思考。可以说,换位思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是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合作的基础。

第七章

修己之道

一、力行与学文

只有将“学文”与“力行”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显著地提高修身的效果

二、博学慎思

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主张学与思不可偏废,这不仅是儒家弟子的修身之道,也是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成长的有效路径

三、与朋友交

与朋友交,既是人们感情和归属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人脉基础。真正的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四、三省吾身

通过不断地省自身、纠己错,曾子构筑起一套自我管理的闭环系统,为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展示了一条非常实用的修己之道。

第八章

上下同欲

一、上下同欲者胜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利用共同愿景来实施领导和管理,那些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有着清晰的愿景,并能让这一愿景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

二、通志与众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到“通志与众”,才能让企业的共同愿景真正演变成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成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

三、始于足下

美好的愿景只是好的开始,企业愿景需要有一个顺利实施的过程

第九章

无为与有为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偷懒的管理方法,而是“无为故无败” 的积极进取的管理方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抽身谋大计

管理大师孔茨等人认为,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或基层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四种管理技能,分别为: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理性技能、设计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以及理性技能,即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对于任何管理层次都非常重要;但管理层次越低,越注重专业技能;管理层次越高,越强调设计技能,即规划决策技能如此说来,高层管理者在时间安排上的取舍标准非常明确:抓大放小,就重避轻,树立起强烈的战略意识。

三、君逸臣劳

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就必须让别人为自己所用,形成“君逸臣劳”的管理机制

第十章

在位谋政

一、不出其位

1、职位与职责的关系

对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作一定的引申,从在不在位与谋不谋政两个维度进行系统的思考,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关“在位”与“谋政”的矩阵:1.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意味着管理“到位”;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味着权力“归位”。只有做到权力各归其位,才能确保每个人履行好各自的职责;3.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会出现“虚位”的现象;4.不在其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不在其位,谋其政”,就表明他“越位”了。之所以出现“越位”的现象,可能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个人方面的原因。

二、赏罚孰明

“赏罚孰明”是决定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决定企业的执行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赏罚有信

管理者权威的确定过程,就是“小信”不断积累的过程。可见,无论是奖励权,还是惩罚权,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员工对管理者的承诺具有信任感,也就是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声誉

四、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

第十一章

莫贵于人

一、为政在人

人本管理,就是将人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强调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中心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人力资本包含以下含义:第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第二,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第三,人力资本是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第四,人力资本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第五,人力资本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有贤且知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

1、国有三不祥

即“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明确提出国家的三种不祥征兆:其一,有贤人却不知道;其二,知道谁是贤人却不用;其三,用了贤人却对其不信任。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

三、选贤课能

韩非子的 “因任而授官”的思想中渗透着让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人本”的一面,对于构筑人本管理的用才机制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四、富贵敬誉

第十二章

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共处,但每个人各有所长,不会同流合污;而小人看重的是表面上完全一致,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你争我夺,导致冲突不断。“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是企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实施团队工作法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和与同异

“和”体现的是基于多种事物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同”则是由相同因素叠加构成的简单同一体.事物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必然变得单调、乏味;员工如果缺乏多样性,企业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和造大事

“先和而造大事”不仅是军事斗争的原则,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的不二法则

1、团队工作法

是指与以往每位员工分别负责承担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不同,由若干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三、心和见异

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团队,要真正实现“和而不同”,需要深刻地理解“和”与“不

同”的关系

一家竞争力很强的企业或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应该是一个集“和”与“不同”于一身的完美的对立统一体

第十三章

法德相济

一、法者王本

在“人性本恶”的情况下,“法”也是企业维持正常、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基础,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X理论”人性假设: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办法逃避工作;人生来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人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漠视组织的需要;只有少数人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多数人则习惯于守旧,本性是反对变革的

二、为政以德

只要为政者自己身正了,依靠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就能够像北极星被众星拱卫那样,得到民众的拥护

“Y理论”强调人并非天生好逸恶劳,若在适当的激励下,人们不仅愿意而且能够主动地承担责任,甚至会视工作如娱乐、休息一样自然;如果人们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便完成任务;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刚柔相济

过度依赖法治手段,虽然可以让整个企业的管理井然有序,强化员工的执行力,但容易导致企业的凝聚力下降,一旦企业遭遇困境或竞争对手大肆“挖墙角”,企业很可能在瞬间垮塌

过度依赖德治手段,虽然可以使企业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强化员工的向心力,但容易导致员工组织纪律性涣散,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战斗力

只有法德相济,双管齐下,才能最终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

第十四章

事因于世与悬权而动

一、事因于世

对于企业而言,在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创新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不谋于众

对于企业而言,在创新的过程中,转换成本障碍始终存在。然而,可惜的是,许多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原因是:它们难以承受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平均成本迅速攀升的压力。

三、悬权而动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管理情境,管理者要善于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管理行为。

第十五章

求之于势

一、善战者任势

1、“势”以及管理者如何“任势”

关于什么是“势’’,孙子形象地解释道:“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够把巨石冲走,是因为它流速非常快,这就是所谓的“势”。正因为“势“如此之重要,所以,善战者必须会“任势”。在这里,“任势“有三层含义:其一,识势,即洞悉事物发展的态势;其二,顺势,即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其三,造势,即在条件成熟的情 6

况下,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态势。

二、因敌制胜

•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紧盯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并对竞争对手未来可能采取的策略提前做出合理的预测,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三、攻而必取

四、守而必固

• 在市场竞争中,“守而必固”不仅是企业有效防御的前提,而且是企业“攻而必取”的基础 • 只有保住了自己现有的市场份额与市场地位,才能有机会在市场上扩大地盘,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第十六章

正合奇胜与中庸之道

一、正合奇胜

• 企业的领导人如果能自如地运用奇正之道,也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避实击虚

• 唐太宗李世民对《孙子兵法·虚实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三、以迂为直

• “以迂为直”也是“正合奇胜”的具体运用方式,用直线进攻的“正”兵来牵制敌人,而用迂回进攻的“奇”兵去夺取胜利

四、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管理者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事准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中’’即天下孝正道;“庸’’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庸“即天下不变的法则。

第十七章

务在知时

一、兵不贵久

兵家“速胜”、“先动”的思想对于企业有效开展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后于人以待其衰

当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实力暂时处于下风的时候,或者当目前市场风险过大,发展方向尚不明朗的时候,企业在竞争中选择扮演后动者的角色,无疑是聪明的做法

三、君子时中

具备速战速决、先发制人的条件,而不立刻采取行动,那是保守主义,必然会错失拓展市场及获利的良机;而实力尚不具备、条件尚欠火候,却贸然发起进攻,那是冒险主义,必然遭到竞争对手的迎头痛击,导致损兵折将、丢失城池

第十八章

阴阳调和

一、阴阳谓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产生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相互交合的形态,这一形态的变化便产生万物。万物背靠阴而面向阳,阴阳二气相互冲撞,达到调和的状态。

二、反者道之动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具有很大的适用空间,既可以用于加强自我修养,也可以用于完善顾客服务,还可以用于提升竞争地位

三、弱者道之用

在竞争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仔细揣摩老子“守柔”的思想,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有效地降低竞争对手进攻的危险

第十九章

不争之德

一、不争善胜

老子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见,“不争”即是“争”,兵不血刃就能够取得胜利,其境界要比白刃战所取得的胜利高出许多。“不争”是手段,其目的是“争”,而且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争”

二、合纵连横

三、上兵伐谋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认为,市场分为“红海”和“蓝海”两种。“红海”代表已知的市场空间,企业局限在现有的市场范围内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顾客,这样的战略被称为红海战略。“蓝海”则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企业通过发现蕴涵庞大需求的新的市场空间,走持续增长之路,采用的就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思想

第二十章

知难而退

一、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不亡”对于经营管理企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二、走为上计

当企业的某项竞争之举败局已定、无力回天之时,实施“走为上计”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当企业的某项业务经营不力、无可挽回之时,及时收缩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有舍才有得

对于企业领导人而言,采用“走为上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那些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做减法”,确实让人钦佩,但这毕竟是一种事后补救式的做法

更理想的做法是,在事前就做出明确的战略取舍,即所谓的“有舍才有得”

第二十一章

祸福相倚

一、安危相易

• 危机管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这种非程序化决策过程与危机管理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

二、安不忘危

三、临事而静

•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领导人需要迅速组织人员查清危机的真正缘由,准确地弄清楚危机的性质、趋势及发展后果,妥善地控制并解决危机,处理好危机的各种善后事宜,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并努力将危机化为转机

第二十二章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一、忠恕之道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

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在贫困之时,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洁身自好;在显达之时,则要让天下都受益,并走上善道。

第二十三章

义与利

一、义利统一

“利”指的是利益、功利。具体而言,就是在特定的行为活动中,人们将自觉自愿地趋利避害,追求相应的利益

二、见利思义

当利与义之间出现矛盾时,儒家提出“见利思义”,或者说“见得思义”。这可以看作其义利观的基本要求。在承认人们逐利正当性的基础上,这一基本要求为企业合法、合理地逐利提供了相应的标准

三、义以生利

孔子从利人与利己的关系出发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可以看作儒家义利观的中间要求。这种建立在利人与利己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义利观,已经从“有所不为”发展到“有所为”

四、义以为上

孔子从君子修身的角度,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进而旗帜鲜明地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的论断。在孔子看来,小人明白的是利益,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对义与利的取舍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这种“义以为上”的思想可以看作儒家义利观的最高要求

第二十四章

无信不立

一、天不容伪

• 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对于企业的各种监督机制也越来越严格,企业如果不加强信誉管理,所遭受的损失往往会大大超出它们的想象,甚至会威胁它们生存的基础

二、诚者天道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利用自己在社会关系结构中的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资源,具体包括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及信任关系等要素,其中,核心要素是信任关系。

三、诚以诚应

• 诚信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样,尔虞我诈也是一个相互诱导、相互强化的过程。在其社会资本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三、重点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三贵之道”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为将五德”

4、“三忘精神”

5、人本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对创新构成障碍的转换成本的类型。

2、简述“势”以及管理者如何“任势”。

(三)论述题目

1、论述:“三贵之道”对企业家的重要意义。

2、论述:孔子的“四毋追求”对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5.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主要问题 篇五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主要问题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文化形上学,其主流的本体论形态是精神一元论,也有经济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第二是中国文化观,在不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侧重弘扬其优越性;第三是西方文化观,在肯定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合理性的同时,批判了其负面效应.

作 者:柴文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6(4) 分类号:B82-06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文化观   文化形上学   中国文化观   西方文化观  

6.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篇六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心的精髓在于共同认可的文化。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儒家文化是管心的文化,儒家文化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文化。

儒家人文主义的管理理论,以尊重人出发,以人性假设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核心,以阴阳为其方法论,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当代管理中正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管 形 需 先 管 心

7.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篇七

所谓文化营销, 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 的一种营销方式。 (周朝琦等, 2002:46) ”由此可见, 文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那么, 中国社会目前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发端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尽管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曾对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形态产生过重大影响, 但在思想观念日益时尚、商家手段求新求变的今天, 儒家学派的价值观是否还能成为产品文化营销的焦点呢?在跨国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西方文化日益充斥的今天, 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进行文化营销时是会保留其异域特色还是将中国传统融入其中呢?本文将从儒学的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入手, 结合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通过对中国酒类产品及一些国际品牌酒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文化营销的手段的分析, 考量儒家思想在现今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地位及其对国外产品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从而对霍夫斯塔德提出的第五个文化维度进行讨论和验证。

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又称儒学 (Confucian Teachings) , 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Confucius) 及儒家学派的著名继承人孟子 (Mencius) 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 在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对礼乐文化进行反思, 把有生命力的原则发掘出来, 建构了儒家学说体系。而孟子作为儒学的继承者, 虽然已经与孔子所处的时代相距一百多年, 但是他沿袭了孔圣人劝施“仁政”的做法, 丰富了儒家学说体系。正是这两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使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 也使儒学至今在中国, 乃至世界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正在向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迈进, 但是就精神世界而言, 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上却仍然保留着世代相承的传统观念, 这也就是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的原因。周朝琦等曾指出“就中华民族来讲, 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形成了强烈的民族风格, 即使在今天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那种平和、忍让、中庸、谦恭的文化蕴涵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民族文化心态。 (周朝琦等, 2002:13) ”具体来说, 当代中国人仍然推崇仁义道德, 主张与人为善, 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喜欢通过彼此间感情的投入与回报建立一种亲和关系。所谓“礼尚往来”、“和气生财”、“从善如流”等许多成语和俗语都表达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现代人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2 文化营销的内涵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品牌文化营销。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充分利用文化动因在营销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使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凸现出来。

关于文化营销的含义引言中已经做了阐述, 其核心任务在于价值观的构建, 而且在企业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将产品的文化定位传达给消费者之前, 必须慎重考虑消费者的满意度问题。也就是说, 产品的文化定位是否能与目标消费群的价值观达成一致。因为只有当文化营销赢得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从而产生消费欲望与购买行为才能算是成功的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细心观察、甄别、培养或创建一种与目标消费群的思想意识一致的价值观。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文化与营销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学者A·克罗伯曾提出过“文化”的五种含义, 其中有一条指出“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乃是文化的核心”。而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 著名教授菲利浦?科特勒这样界定:“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周朝琦等, 2002:49) ”菲利浦教授提出的这一营销定义从客观实际出发着眼于消费者生理的和物质的低层次需要, 然而当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 消费者生活质数逐渐提高时, 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将从基本的生理满足层次更上一个层次, 即看中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通俗地讲, 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仅仅是购买“一种物的使用价值, 而是购买一种品牌, 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心理上的满足。 (周朝琦等, 2002:46) ”因此, 企业在宣传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某种文化价值的传输, 这样不仅使现代消费者感到称心满意, 也能使企业在正常价值之外又增加了附加价值, 同时又增强了企业品牌竞争差别优势, 可谓是互利双赢。

3 酒类产品文化营销手段的实例分析

例1:“致中和”五加皮

分析:从品名的“中”、“和”二字不难推测出“致中和”这个品牌和儒家文化有关系。《中庸》中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又云:“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相传这两句话是孔子教人调理情感的。《礼记》礼运篇中说道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 无论哪一种情, 一旦发动, 如果不能节制, 都能令人违背本性, 丧天害理。孔子深谙人情, 于是便说了以上两句话教人先达中和之境, 然后便能率性, 即循性——依顺本性而不违背。可见, “致中和”是一种通达和谐的情感境界, 而商家将生产的五加皮命名为“致中和”显然想传达一种喝了该品牌酒之后的人就不会在情感上大喜大悲伤了身体, 继而在待人处事上都能平心静气, 心平气和。而“和”正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处世态度。

例2:“孔府家酒, 叫人想家。”

分析: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 孔府、孔林、孔庙更是名扬中外。曲阜“孔府家”集团借此东风大做儒学文章, 大兴带有儒家文化的品牌, 使“孔府家”酒连续几年成为我国出口量第一的白酒。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的过程中, “孔府家”集团不仅为产品取了个好名, 还伴以广告语以情动人。一句“‘孔府家’酒, 叫人想家”曾让无数海外游子为之动容;也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思乡之情。这句广告语的成功正是源于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学中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孔子的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核心和基础。他在《论语?学而》中说道“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时至今日, 诸如“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此类的古训始终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可见儒学中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两千多年来早已化为人们心中一种不自觉的固有意识了, 因此各大企业商家才会依靠这张“亲情”牌获取无限产品增值。

例3:REMY MARTIN——人头马一开, 好事自然来

分析:“人头马”X·O是较早打入中国市场的具有国际品质的高档酒, 当时“人头马一开, 好事自然来”这句广告语可谓家喻户晓, 尤其是后半句让中国消费者欢喜有加。之前笔者已经提到儒家学派的处世观之一就是“善”, 意为“好人、好事、好思想”。既然人们“见善如不及”, 那么对于会“自然来的好事”又怎会不喜呢?也许当中国消费者听到“人头马”的这句广告语时尚未意识到其精妙的缘由, 但是细细想来, 商家设计这句广告语之前应该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传统价值观做过深入研究的。

例4:MARTELL X·O——独具慧眼, 品味非凡

分析:“马爹利”在中国市场的广告宣传中打出的口号是“独具慧眼, 品味非凡”。乍看这支广告似乎非常洋气:一切皆在西式的环境中上演, 它所要表现的理念是喝“马爹利”的人是拥有智慧, 品位高尚的, 并非凡夫俗子之徒, 其实这恰恰与儒学中三“达德”之一的“智”相契合。所谓“智”就是智慧和才能。《论语》中有“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之说, 还有“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等等崇尚智慧, 贬低愚昧的名言警句, 并且这种“智”并非指与身俱来的天赋, 而是由后天进修培养而成的判断是非对错的理性和能力。时至今日, 睿智的人仍然受到人们的崇敬, 因此“马爹利”向中国大众传输的“独具慧眼, 品味非凡”的文化精神仍然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以上实例中外酒类的文化营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 “善”和“智”, 不难看出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拥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4 结束语

从本文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得出了令人欣喜的结果, 即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仍然活跃在现代人的头脑之中, 甚至某些跨国企业都在积极运用这一思想体系引导中国人民的消费, 并进行思想上的跨文化交流。虽说中国经济的繁荣并非依靠任何单方面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学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从一个方面验证了霍夫斯塔德关于第五个文化维度的论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给大家在儒学与现代社会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摘要:跨文化交际学者霍夫斯塔德 (Hofstede) 在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时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 其中一条为:儒家动力论 (Confucian Dynamism) 。他指出许多东亚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能够飞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学中的一些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应用。为了验证这一点, 该文从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入手, 结合中外几个酒类产品的广告语, 对酒类产品的成功营销做了实例分析, 从中得出儒家思想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结论。在制定诸如酒类产品的营销策略时, 儒家思想的运用不仅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 而且为许多跨国企业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带来无限商机。由此, 该文从一个侧面充分验证了霍夫斯塔德所提出的关于儒学促进经济发展的论述。

关键词:儒家动力论,酒,文化营销,跨文化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 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Newbury Park, CA:Sage, 1980.

[2]Hu Wenzhong.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Pro ceedings of China’s2nd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Com munication[C].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外交能力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5]周朝琦, 侯龙文, 邢红平.品牌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6]魏国.100个成功的品牌策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郑万泽, 翁思枌.熟读名言三百句[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8]沈蘅仲.熟读古文一百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8.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篇八

儒家文化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

儒家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典。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放着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用而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无异于缘木求鱼。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超越了时代,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儒家文化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至上,倡导见利思义,倡导胸怀天下、报国忘身,强调“谦恭礼让”、“宽以待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处理好人际关系均具有积极作用。儒家文化用平实、亲切、易懂、易记的语言进行论述,内容系统,可接受性强,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1、至圣至贤的理想人格。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体系,塑造了“仁且智”的理想人格——“君子”,要求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一方面强调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约束。“德”在人格完美上占有不可低估的分量,人有德则善,家有德则幸,国有德则盛。儒家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大学》开宗明义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发扬道德作为教育的目标。儒家要求人们去努力达到至圣至贤的理想人格,同时又把这种理想人格具体落实在道德践履中,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2、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儒家文化推崇的人生价值目标是“死而不朽”,倡导努力奋斗、立志报国、建功立业,追求不朽。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德、功、言有益于国家社会,则可不朽。因此,儒家历来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强调“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的培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忧患意识的培育。对于顺境与逆境,儒家历来能泰然处之,主张“宠辱不惊”、“弘毅坚韧”,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周易·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把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人生观的建立之中,引导大学生随时准备承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3、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儒学在承认人有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在处理义利关系上,儒家的基本原则就是“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孔子对“义”也进行了论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有“舍生取义”之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义利观教育,并与现在的等价有偿、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原则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4、和为贵的相处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儒家提倡“礼尚往来”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并形成“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互助交往原则。儒家还推崇“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这些话语富有哲理,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儒家教育思想启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思路

儒家文化贯穿了古代社会并直至今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也富含可借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儒家崇尚师道,提倡尊师重教。在儒家文化的经典中,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

1、因材施教。儒家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孔子思想的核心的“仁”在《论语》中出现了66次,却没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对同样一个“何为仁”的问题,孔子根据学生的资质和性情给予不同的回答。对颜渊这个得意门生问“仁”,他答:“克己复礼为仁”,并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也是孔子心中的好学生,他鞭策仲弓要掌握“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力求“邦”“家”“无怨”(《论语·颜渊》)。对于樊迟这个朴实之人,孔子答“仁”时仅说“爱人”(《论语·颜渊》),“居则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因材施教,要把握“材”的个性、品格、智力、才能、兴趣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因人施教,还要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这样才能避免“千人一模”,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

2、身教重于言教。儒家文化很重视师者的榜样作用。为人师者,要注意自身修养,强调“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孟子在《尽心下》中强调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也就是说,施教者必须率先垂范,否则虽是自己亲人也不具备施教的条件。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思政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对于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首先自己要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思政工作者作为教育者,以此修身格言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先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为学生作出表率,增加师者魅力。

3、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记·述而》)。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也从学生身上学。因为教与学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礼记·学记》中对两者的关系就进行了精辟生动的阐释:“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食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4、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思政工作者与学生关系的行为准则可概括为“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论语·里仁》)。朱熹解释“尽己之谓忠”。所谓忠,就是尽到自己的本分,不负自己的职责和良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恕”,朱熹注释为“推己及人”(《四书集注·里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在教育中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思政工作者需要取得学生的信任,深知学生的心理,营造出宽容和谐的教育氛围,不仅仅当学生的老师,更要当学生的朋友。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契合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研究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撷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地把握传统,才能真正把握现代。如何才能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知行合一等精髓内化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在实践中督促大学生践行儒家传统道德,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呢?

1、注重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现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培养具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之人。儒家文化尚德、重德、注重德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土壤。发挥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积极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现时代魅力。

2、注重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效性。儒家文化强调理性认识与实践并重,注重内省,倡导体验,注重情感教育和情操的陶冶,讲求“躬行力究”、“体用浑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则理达。”也就是说,以情感为基础的教育才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孟母三迁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环境对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做好向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延伸。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与家庭的沟通,预防并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9.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篇九

1. 练习与思考1

本题内容涉及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判定问题。题目给出三种不同的观点。答案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提出观点,自圆其说即可。而且,问题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探讨该问题时,可以进一步引出:孔子讲义,是否绝对否定利?是否将义与利决然对立?韩非子讲利,是否绝对否定义?

其实,不管是孔子还是韩非子,在义利之辨中,都没有将利与义绝对对立起来,只是侧重点不同。如:孔子也讲“庶之,富之,教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不过是孔子更讲仁、礼;韩非子则更注重利的功用。究其原因,实是两者的立场观点不同、思想方法不同所致。孔子提出礼、义、仁,故更重义,韩非子出于战国时期社会现实需要,主张法治、刑赏,故而更重利。

义利之辨发展至宋明时期,成了一大命题,即“义利之辨乃人禽之别”,君子与小人便成了绝对对立的道德观念,这是基于宋明理学思想观念之上的。后世学者如清代颜元主张义利统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就现实社会现状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2.练习与思考2 孔子强调“仁”,是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手,推而广之,以此实现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礼,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则通过“天人感应”将儒家的伦理学说神圣化、绝对化,强调“天意安排”。孔子的学说从启发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人手,董仲舒则强调“天意安排”,这是他们学说最大的不同。

第二课 宋明理学

1.练习与思考l 本题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句,得出不同结论。以下仅供参考: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哲学角度思考,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首诗:《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朱熹此诗是因为观书有感而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诗中所谓的“蒙冲巨舰”、“向来枉费推移力”表面所指为自然现象,但暗中指向的却是平时虽刻苦读书,百般思索,千样计较,书中之理仍然有不易了解这样一种困难迷惑的情景。但长期而艰辛的思索、探求,于“昨夜”豁然明朗,大彻大悟,以前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悄然冰释,书中之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会提升为井然有序的“洁净空阔”的理世界。朱熹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即物穷理”,要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阶段,苦苦摸索,艰难积累。在此一阶段,为了解放迷惑困顿而上下求索。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准备或基础,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之上的飞跃。诗句道出了朱熹哲学的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2.练习与思考2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其具体体现,人们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渐进式地探究理。而陆王心学则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陆九渊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则进一步发展“心即理”,的观念,将“心”视为宇宙最高本原,因此求理不需要借助外物,唯求于心,“致良知”方可。

第三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

1.练习与思考l 特点:形式上,有累世同居的大家庭,也有聚族而居的宗族组织。宗族首领为族长。族内有严格的族规、严密的组织系统,提倡“敬宗收族”,将分裂成个体小家庭的同姓族人纳人家族,并以祠堂、家谱、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

根据教材中安徽宣城旌德县江村的江氏宗祠图,徽州地区的民间族谱图等材料,可以论证宋以来家族制度的上述特征。2.练习与思考2 古代老百姓遇见官吏,往往自称“小民”,尊称对方为“大人”、“大老爷”,这种现象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在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社会中,家与国之间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家长与家族成员之间,君主与臣僚之间都存在着等级差别。国可视为家的扩展,家就像是国的缩影。历代皇帝以家国同构的精神,保持着君与父的双重身份,官吏也被看作父权的代表。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中华文明起源时就已具形。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更加强化了这一社会结构。

第四课 礼制规范

1.练习与思考l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如:从内容上看,道德本质和源起及基本道德准则并重。从方式上看,身教重于言教。从教化的策略看,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从教化的目的上看,维护礼仪制度,等等。2.练习与思考2 法家和儒家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时期不一,法家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以后,出现援礼入法,法家不再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儒家则成为官方哲学。因此,由于时代的不同,法、儒两家的立法思想存在差异。

法家的立法思想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不分亲疏贵贱,一律按照法典行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儒家的立法思想则是将其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及相应的礼制规范和伦理纲常作为法律的最高准则,即“援礼入法”,依据人们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关系来断案量刑。

也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历史史实,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比较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律与唐律,也可以发现法、儒两家在立法上的不同。

评价法、儒两家的利弊:应将两家置于具体的社会时代中分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

儒家立法思想是建立在注重人类的伦理道德对社会的制约功能之上的。儒家强调人与人应该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儒家的思想强调伦理的作用,因此,其法律表现为德主刑辅的特点。法家之长,在于其务实精神,不避亲疏,对政学治术有精深的研究,在战国时期对促进国家富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家强调严刑峻法治世,过于刚峻,且以吏为师的做法对于思想自由是一种极大的妨碍。

第五课 儒家文化与传播

1.练习与思考l

本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社会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可让学生每人就一个方面,或一个点展开深入探讨。

如:在新加坡,有着和中国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两人相见时相互作揖;结婚要选黄道吉日,送红包;新娘穿代表喜庆的红色衣服,举行仪式时尽可能多地宴请亲朋好友;出殡要选不犯凶神恶煞的时间;为讨吉利,商品、银行的字号大多取“鸿发”、“茂源”之类的招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另外,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华人聚居的国家,也都有许多风俗习惯、社会礼仪与中国相同或者相似。2.练习与思考2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英、德两国的思想家对儒学态度出现不一致、前后变化的原因:

上一篇:读三国演义有感初一作文下一篇:电厂超低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