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2024-06-20

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10篇)

1.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一

参考答案

2011年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理论考核手册 第一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转诊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建立稳定的通畅的双向关系的基础上,可帮助病人选择上级医生或医院并提供转诊服务。

3、管理

是通过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有效整合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活动。

4、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具体环境

指对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

6、系统

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思想体系

是由原理、观念、观点组成的完整体系,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和研究者把感性认识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达到的思想成果。

8、管理原理

是对管理工作有规律的认识,即通过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9、抽样调查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10、卫生服务供给

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或成本消耗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关于社区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以人为中心 B、以家庭为单位 C、以社区为范围 D、以需求为导向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E)

A、要有一定的人口要素 B、有一定的地域面积 C、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 D、有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E、以上都是

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E)

A、预防与保健 B、健康教育 C、医疗与康复 D、计划生育指导

E、以上都是

4、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A)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5、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是(B)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6、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有(E)

A、主动上门服务 B、开设家庭病床、实施双向 转诊

C、方便就近诊疗 D、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 E、以上都是

7、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A)

A、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免疫 B、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C、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法制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D、预防与医疗、保护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E、美食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8、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有(E)

A、主动性服务 B、持续性服务

C、可及性服务 D、综合性服务及协调性服务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健康的正确理解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E)

A、躯体方面的健康 B、精神方面的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 D、有一定的特长 E、A+B+C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D、70 E、75

三、填空题(共20空,每空0.5分)

1、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性质可分为3类: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延伸性服务、和特需服务。前两类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2、社区卫生服务 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3、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

4、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思想体系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本身及其相关的 管理理论、观念和观点组成的体系。

5、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处理好需要、需求、供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尽可能的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6、信息是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生存的前提,是管理的基础,是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决策的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7、顾客对服务有三种期望层次,一种是渴望得到的核心医疗服务,一种是形式医疗服务,另一种是附加医疗服务。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简述构成社区的要素有哪些?

答:(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条件、空间;(3)一定的社区设施;(4)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认同意识和生活方式;(5)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机构;(6)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2、国际上大力倡导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保健服务,简述其基本特征与实施要点有哪些?

答:基于人群的服务,需要界定卫生服务的目标社区及其人群;使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确定社区的健康问题、卫生需求及可利用的资源,选择须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干预,既面对个体病人,又面向社区整体人群提供服务、实施医疗卫生干预;医护人员扮演多重角色。

3、简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和战略性行动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1)是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公平(3)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体系提供的服务。

战略性行动:(1)与贫困作斗争(2)在所有环境中促性健康(3)使部门卫生政策相一致(4)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

4、简述第一次健康促进国际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建支持的环境(3)加强社区的行动(4)发展个人的技能(5)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5、简述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答:(1)需求的不确定性(2)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4)需求的层次性和发展性(5)需求和利用的外部关联性(6)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管理中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答:(1)卫生管理部门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2)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3)全科医学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4)服务功能与行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5)社区卫生服务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论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知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物质、能量、信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一般而言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信息和物质、能量的区别在于信息是物质运动状态与方式的记载,不是物质本身。

三大要素分别满足三大基本定律: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不对称定律。第二部分 心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医学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的疾病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利用心理学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2.美感

是个体用美得标准去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的需要所引起的态度体验。3.人格

又称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素质的基础上,再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4.心理健康

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5.康复力

是指蒙受心理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6.应激

是个体“察觉”到的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它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7.抑郁

指情绪低落,心惊悲观,愉快感丧失,自我感觉不良,兴趣减退,自 责,自我评价低和各种身体不适。8.自杀

是一种心理危机的表现,指自愿的、自己动手让自己死亡的行为。9.心理治疗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的目的。10.病人角色

是指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A)。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卡特尔 2.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的研究是(B)。A.回顾研究 B.前瞻研究

C.横向研究

D.纵向研究 3.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B)。

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美国的华生

D.德国的詹姆士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B)。A.1907年 B.1936年 C.1927年 D.1937年

5.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追踪研究,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回顾研究 D.前瞻研究 6.所谓医学的模式是指(C)。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C.人对健康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

7.激情是一种(B)。

A.快乐时的情绪状态 B.短时爆发的情绪状态 C.积极的情绪状态 D.持久的情绪状态 8.情绪的特点是(C)。

A.较稳定

B.持久存在 C.带有情景性

D.本质内容

9.森林中遇见老虎和在公园中见到老虎,心理反应不同,这是因为(D)。

A.心境不同

B.环境不同 C.动机不同

D.认识不同

10.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A)。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情操 11.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D)。

A.语言

B.生活方式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2.血管迷走反应的特点是(B)。A.血压升高

B.心动过缓

C.面色潮红

D.深大呼吸

13.症状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情感色彩是哪种神经症的特点(A.强迫症

B.癔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14.行为治疗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B)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患者中心

D.梦的解析 15.常见的心理咨询的手段不包括(C)。A.宣泄

B.领悟

C.挖掘幼年体验

D.增强自信心 16.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不包括(C)。A.问题探索阶段

B.分析认识阶段 C.酝酿认知阶段

D.结束巩固阶段 17.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不包括(D)。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B)18.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B)。A.归属与爱

B.自我实现

C.尊重

D.安全 19.气质不具有(C)。

A.易变性 B.天赋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20.言语沟通在技巧上,应主要采用(B)。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重复提问方式

D.释义提问方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基层卫生人员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加强对人的整体性的认识。(2)学会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3)改善医患关系。(4)掌握适应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2、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答:(1)支持孩子多做游戏。(2)注意行为和人格的塑造。(3)培养良好的习惯。(4)正确对待幼儿哭闹。(5)培养幼儿遵守纪律。

3、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衰老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一般将60岁以后作为老年的界限。这一时期。形态呈现老化,感受功能下降,神经运动功能缓慢,记忆力衰退,性格改变,体弱多病,加之可能会出现丧偶,再婚、丧子,家庭不和,经济困窘等不良生活事件,都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比例急剧上升。

应对:(1)要懂得动、静、乐、寿的道理。(2)家庭和谐。(3)培养兴趣爱好。

4、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答:(1)避免与应激源接触;(2)应激的心理防御机制:①幽默②表同③升华④补偿⑤攻击⑥冷漠⑦反向⑧文饰⑨投射⑩倒退;(3)培养良好的个性;(4)社会支持。

5、心理咨询医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高尚的医德;(2)博学的知识;(3)良好的心理素质;(4)明智的处世态度。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和提高遵医率的方法。

答: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1)病人对医生满意的程度;(2)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3)病人对医嘱内容理解记忆的程度;(4)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5)病人的主观愿望与医生的治疗措施之间的差异程度;(6)由于病人的医疗费用等因素拒绝治疗。

提高遵医率的方法:(1)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2)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3)纠正病人对检查及防治措施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态度;(4)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ing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 程度;(5)治疗药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6)重视对病人的心理行为研究;(7)采用必要的行为技术,如订立协议、自我监测、刺激控制法等。

2、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论述良好意志品质是什么,以及它的重要性? 答:略。

第三部分 康复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康复

在医学领域主要是指功能康复,即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人和伤病员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争取重返社会。

2、社会康复

主要研究和协调解决残疾人重返社会时遇到的一切社会问题使之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不受歧视,并能履行力所能及的社会职责。

3、失能

又称残疾,指由于损伤造成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致患者个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其影响在个体水平上,造成个体活动能力障碍。

4、康复医学 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5、协调功能

是指个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6、偏瘫

脑卒中及脑外伤等脑损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运动障碍最常见,造成一侧肢体的瘫痪,通常称为偏瘫。

7、联合反应

是指健肢用力运动时引起的患肢张力增加和广泛痉挛,是脊髓神经元左右之间相互影响所致。

8、推拿

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手法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9、助体体位转移

是指患者在外力的协助下,通过患者的主动努力而完成体位的转移并维持身体的姿势。

10、Bobath方法

Bobath技术是由英籍德裔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共同创立的一种针对大脑性瘫痪和偏瘫脑部损伤后的特殊评价与治疗方法,此方法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性抑制模式来抑制痉挛。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康复的领域主要包括 医学康复和医疗康复。

2、三级预防,其实就是 积极康复治疗,防止损伤或残疾向残障转变。

3、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 小脑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和基底节共济失调。

4、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主要靠 感觉障碍的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感觉指数评分。

5、紫外线的光谱范围为 400—180纳米,属于 不可见光。

6、揉法的操作要领是施术的部位不要移动、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70—180次。

7、经络由 经脉 和 络脉 组成。

8、偏瘫的针刺疗法大体可分为 体针 和 头针两部分。

9、开放性脊髓损伤可发生与任何脊髓部位,以 胸椎 最为多见。

10、纤维织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局限或弥散性界限不清的疼痛、局限性软组织压痛点、软组织可扪及痛性结节或索条感 三点。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1、对患者的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7天)。(√)

2、检查三角肌肌力的手法是,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 曲,前臂呈旋前位。(√)

3、肌张力的分级中,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了评定为1级。(×)

4、在运动中若出现不适,如头晕、气短、心悸等,应中止运动。(√)

5、偏瘫阶段Ⅱ可随意进行共同运动,痉挛加重。这个阶段持续约2周。(×)

6、关节急性炎症、肿胀、异常活动时,中止运动。(√)

7、直流电疗法能促进骨折愈合,应早开始为好。(×)

8、医者用肢体某部着力在患者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加压的方法称为压法。(√)

9、给患者翻身,患者仰卧,护理人员跪在患者健侧,利用手和躯干夹住患者的健侧,以保护患肩。(×)

10、脑卒中偏瘫早期应多做的肩关节被动运动是肩外展、外旋。(×)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

1、康复医学是不是只处理临床医学的后期问题?为什么? 答:康复医学不是医疗的后续,也不是临床医疗的重复,它应在临床治疗的开始就早期介入,但因伤病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康复手段有差异,在伤病的抢救期后应立即得到康复治疗,但各项治疗任务的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变化。

2、简述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答:(1)结果记录应规范,准确,记录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即开始时的角度和运动结束时的角度。

(2)分别记录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度,必要时两侧对比,当被测量的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时,可采用“—”,即负号表示。

(3)在正常情况下可做双向运动的关节由于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记录为“无”。

(4)测定时应对水肿、疼痛、肌紧张、肌萎缩、皮肤状况、有无外伤等在评定表中予以记载。

(5)结果评定,能评价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的临床意义。

3、简述Barhel指数的内容和临床应用。

答:Barhel指数(BI)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称Maryland残疾指数,BI重复试验信度达0.89,评定者之间信度大于0.95,效度评价亦可靠。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预后。但是BI并非指一个量表,他实际上已成为许多从BI原表演变而来的一个家族的统称。临床应用见(P48)——《康复专业人员培训教材》

4、简述姿势平衡协调训练的注意事项。答:(1)训练时,可通过镜子进行姿势矫正。(2)随时发出指令,如“向左、向右“等声音刺激。(3)通过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恢复平衡能力。(4)适度的辅助及使用一些道具,如枕头等。

5、什么是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

答:(1)骨折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在骨折复位及固定牢靠后尽早进行,运动治疗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引起骨折处移位。(2)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要依据骨折愈合的过程来制定,并适时调整。

(3)骨折的康复治疗药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原则。(4)与手术医师密切合作,熟悉手术过程及所用的内固定物,运动治疗的时间窗要尊重手术医师的意见。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论站立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有何重要意义。

答:脊髓损伤患者要尽早开始站立训练。可以从站立床开始,倾斜度开始为30°,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以无头晕等低血压症状为度,循序渐进增加倾斜度和站立时间,站立训练可以调节血管紧张性,预防体味性低血压,防止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防止髋、膝、踝关节痉挛;预防肺部感染、血液循环障碍、泌尿系统感染等。

2、脑卒中患者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才能有正确步态?

答:(1)站立相:①髋关节伸展。②躯干个骨盆水平侧移。③膝关节在足跟开始着地时屈曲(大约15°),随之伸直,然后在足趾离地前屈曲。

(2)迈步相:①膝关节屈曲伴髋关节伸展。②在趾离地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下倾斜。③髋关节屈曲。④迈步腿骨盆旋前。⑤在足跟着地前伸膝及踝背屈。第四部分 预防医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健康维护计划

临床医师应该为求医者制定健康维护计划,并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服务,健康维护计划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依据求医者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筛检、免疫接种,化学预防。

2、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3.生存率

是指从某个规定时刻开始,对病例跟踪观察到一定时间时患者任然存活的百分比。

4、多元线性回归

是用来研究一个应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其实质是简单线性回归的推广。

5、流行病学

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况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和发生,发展原因,同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6、三间分布

即人间、空间和事件分布。

7、短期波动

是指在某集体单位或小范围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似病人的现象,也称暴发。

8、大气污染

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9、必须氨基酸

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10、血糖生成指数

是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浆葡萄糖曲线下的面积之比。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C)A.促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2.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D)A.妇女 B.儿童

C.老年人 D.急性病病人

3、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B)

A.接种疫苗 B.健康教育 C.平衡膳食 D.行为干预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Y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D)

A.复相关系数 B.偏相关系数 C.偏回归系数 D.决定系数 5.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B)A.环境质量变化 B.尚未扰乱生态平衡 C.由于各种人为原因 D.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6.环境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C)A.病毒 B.放射线的照射 C.化学物质 D.紫外线的过渡照射 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病人 B.健康人 C.健康携带者 D.人群 8.最为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A.观察法 B.实验法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9.描述局部地区某疾病的暴发,最恰当的指标是什么(B)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10、下列哪项是介水传染病(A)

A.霍乱、伤寒、血吸虫 B.霍乱、肝炎、蛔虫病 C.霍乱、肝炎、痢疾、结核 D.霍乱、伤寒、肝炎、蛔虫病

三、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可以根据特征值和 累积贡献率 的大小来确定保留的主成分的个数。

2、在多元回归中,选择自变量的方法有向前法、向后法 和 逐步回归法。

3、疾病的预防策略要坚持 “预防为主” 的方针,切实分析和解决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

4、红斑作用是人体对 B段紫外线 的特异反应。

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预防介水传染病。

6、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三种。

7、体内铁缺乏的三个阶段包括 储存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

8、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微量营养素有 维生素A 和 锌或铁。

9、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临床措施为 催吐、洗胃、灌肠。

10、中毒人数超过 30 人时,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宏观策略时应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答:(1)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工作方针是疾病预防的总得策略,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制定预防保健策略的主要政 策依据。

(2)医学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而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往往是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着疾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许多疾病的防制问题。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是否有效,社会因素常常起到决定作用。(3)社会大卫生观念;(4)初级卫生保健;(5)社区干预与卫生服务:大量社区干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威胁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2、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战略地位。答: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介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和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等环节的支持,促使公众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健康促进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健康促进通过个体和群体途径增加健康资源、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

3、试回答四表格x2检验公式的选择方法和x2值得判断方法。答:四表格x2检验选择公式的依据是: 当n≥40,且T≥5时,选用四格表专用公式: 当n≥40,且1≤T≤5时,选用四格表校正公式: 当n<40或T<1时,应采用精确概率法。四格表x2检验统计量x2值与x2界值的判断方式: x2<3.84,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x2≥3.8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2<6.63,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观察例数应当足够大,如果例数太少,求出的相对指标结果波动太大,容易引起误会;

(2)注意率的分子与分母对应,即分子必须包含在分母之中,同时,分母与分子具有相同的限定;此外正由于分子和分母是有限定的对应,应当分组率求总和率时,必须将各分组率的分子和各分组率的分母分别相加后,再相除来求总和率;(3)正确理解率与构成比的含义,率表示程度,构成比表示成分的比例,两者不可混淆,尤其注意不可用构成比的数据说明程度的问题,即以比代率;

(4)总率的大小,受到个率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率中分母的影响,如果相比较的总率中,其个率分母例数相互之间相差太悬殊,要采用率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平衡,所求和标化率仅作对比只用,并不代表实际水平。

(5)样本率进行比较时,因为存在抽样误差的影响,因此不能根据样本率的大小,直接推断样本率所代表的总体率存在差异,要进行必 不可少的率的显著性检验,然后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科学的推断。

5、诊断试验研究时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答:为了保证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择研究对象应把握以下要点:(1)病例组应当包括该病的各种不同临床类型:病情轻、中、重;病程早、中、晚期;临床表现典型的、非典型的;有、无并发症;治疗过、未经治疗过等;(2)对照组应选自确实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例,并且应包括易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病人;一般不能只选用正常人;(3)病例组、对照组均应是同期进入研究的连续样本或者是按比例抽样样本,而不能由研究者随意选择。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

1、试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答:发病特点:(1)食物中毒的发生于摄取某种食物有关;(2)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3)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机型胃肠道症状为主;(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流行病学特点:(1)原因分布;(2)食品种类分布;(3)季节性分布;(4)区域性分布。

预防措施:(1)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各个环节防止污染;(2)进行广泛地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答:(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营养 成分无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卫生部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在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更安全。第五部分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数据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者用自动化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加工处理。

3、社区卫生信息

是指与社区卫生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是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各种数据、指令和知识的总称。

4、实物信息源

无论是自然实物还是人工合成物,或者 事物发生的现场,均可视为实物信息源。

5、信息采集的系统性 是指保持信息采集空间上的完整性和时间上连续性,即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信息需求作全面分析,把与某一问题有关的散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信息收集齐全,这样才能对该问题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

6、信息采集

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蕴含在不同时空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聚起来的过程,它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7、数据挖掘

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组织机构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减少风险,作出正确的决策。

8、偏差检验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监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

9、居民健康档案

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例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以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档案等。

10、病情流程表

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

1、现代社会学认为社区有5个要素:人口、地域、生活服务设施、特有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2、社区卫生信息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社区信息,指 社区卫生服务的背景和资源管理 ;第二是卫生信息,指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中采集利用的信息。

3、社区预防信息,主要包括: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预防。

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特点是 个体属性、连续属性、群体属性、共享性。

5、当前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开发成本过高和信息资源开发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6、三个模型是指概念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三个架构是指业务架构、系统架构、信息架构。

7、内部信息源的特性是可靠性和权威性、有效性、封闭性。

8、信息采集的方法主要分为 人工录入 和 机器录入。

9、信息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 提取信息、聚类信息 和 预测信息、揭示信息。

10、数据挖掘的过程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业务对象、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分析、知识的应用。

11、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以下四个模式:单向传递、多向传递、反馈传递、相向传递。

12、规模适度 和 实用性优先原则 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经验。

1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中,S代表 病人的主管资料 ;O代表 客观资料 ;A代表 评估 ;P代表计划。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社区卫生服务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有哪些?

答:(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共享医疗的需求;(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质量控制的需求;(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经济管理的需求;(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需求;(5)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科研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2、简述信息采集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分别是什么?

答:内部途径包括:(1)管理部门;(2)业务部门;(3)内部信息网络;

外部途径包括:(1)文献部门;(2)外部信息网络;(3)大众转播媒介;(4)社团组织及学术会议;(5)政府部门;(6)个人交往;(7)卫生服务对象。

3、简述我们在功能和性能以及相关的性价比方面的评价和选择上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最好请专业的复合型智库团队首先进行内部业务设计或咨询,得到有价值的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以此与待选择的系统对照,检验

其符合程度和满足程度。(2)由复合型智库团队进行专业的测评,并指导各类实际使用人员参与试用并作出评价。(3)重新建立和设计评价和选择标准:强调操作简便性、流程流畅和完整性、管理理念和模式以及业务内容先进性。

4、简述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性研究的目的。

答:(1)为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提供科学的分类技术与框架;(2)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模型支持;(3)为评价卫生服务提供规范的统计口径和统一的指标内容;(4)为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本数据元标准和数据规范化描述规则,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广泛共享,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减低开发成本、消除信息孤岛、增进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协调运作、数据交换和有效共享提供标准化基础。

5、简述家庭健康档案都包括哪些资料?

答:(1)家庭基本资料;(2)家系图;(3)家庭生活周期;(4)家庭卫生保健记录;(5)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其描述。

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ICPC与ICD的关系。

答:ICD是一个多轴向的分类系统,主要对疾病的诊断进行分类,编码过程比较复杂;而ICPC是一个二轴分类系统,对健康问题记录系

统中的三个主要元素分别或同时分类,ICPC中的多数条目都能与ICD转换。因此这两个分类系统是相联系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ICPC作为基层医疗中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需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他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数据标准化无疑是一种研究工具。ICPC的应用将为临床工作人员、教师、统计学家和所有从事全科/家庭医疗的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基层医疗中相关课题的新视角。

2、试述社区公共卫生的定义以及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 :社区公共卫生是指利用社区中各种资源,通过社区各方面的努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社区中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作用:(1)动员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社区中多部门的合作机制;(2)监测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据此进行预防和控制;(3)进行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应对社区中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5)开展计划免疫工作;(6)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社区居民树立健康行为,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7)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3、试述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意义。

答: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要增强卫生信息用户对现在或将来的状况或事件的认知程度,减少对未来可能出现局面或时间的不确定性。通过了解本社区以往的和现在的社区卫生工作情况等内部信息

和系统外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外部,帮助管理者作出目标规划、将所获信息与工作计划相比较,及时协调、调整和改善工作运行状况,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完成。主要表现在:(1)开发并永久储存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全部数据;(2)合理配置社区卫生资源。满足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需要;(3)推动社区卫生信息产业的发展。具体内容详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P8

2.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崂山区基层全科医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辖区内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取10名。

1.2 调查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集中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最高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对肺炎疾病的认知,对肺炎疫苗的认知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本研究共调查基层全科医生50名,其基本情况见表1。培训前后全科医生推荐肺炎球菌疫苗意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51,P<0.05),培训前有32人愿意推荐,占64.00%,培训后50人全都愿意。分析培训前18例全科医生不愿意推荐的原因,以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为主要原因,分别占83.33%和88.89%。

2.2 培训前后肺炎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疾病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各问题知晓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引起的比例以及中国肺炎球菌青霉素耐药者的比例这三个题目在培训前知晓率很低,分别为34.00%、32.00%和28.00%,培训后大幅度提高,其他题目在培训后知晓率也都有所提高。

人(%)

2.3 培训前后肺炎疫苗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疫苗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培训前后各题目知晓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对象以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提供保护年限,培训前全科医生知晓率分别为60.00%、78.00%和46.00%,培训后知晓率均达到100.00%。

人(%)

3 讨论

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指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中耳炎、菌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退,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管1988年WHO就建议,所有的老年人都应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包括健康老人(≥65岁)、居住于养老院的老人、慢性器官衰竭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和某些免疫缺陷的老年患者[2]。但目前我国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仍很低。为提高我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水平,以减少因罹患该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我区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糖疫苗列为政府实事。

国内外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是影响肺炎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Nichol等[3]对1 874位医师调查其对肺炎球菌疫苗的应用知识和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医师缺乏对该疫苗重要性的认识。上海市长宁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接种组老年人有50%是从医务人员的途径获知肺炎疫苗的,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接种疫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区在项目实施前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培训,旨在提高社区医生的知晓率,鼓励社区医生向老年人传播肺炎相关疾病知识和推荐疫苗接种,发动更多的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培训前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全科医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介绍肺炎球菌疫苗,主要原因为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因此项目实施前开展多次培训,大力宣传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提高社区医生传播相关防病知识和推荐接种疫苗的主动性,鼓励社区医生宣传、发动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培训后社区全科医生对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险人群、肺炎球菌性肺炎首选抗生素等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经培训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知晓率大幅提高,与成都市武侯区的研究结果相似[5],接种前仅60%的全科医生知道老年人适合接种何种肺炎球菌疫苗,培训后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知识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相关知识的系列培训,提高了基层全科医生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医生推荐疫苗的专业性和成功率,为推动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真行,徐冰.WHO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意见书[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4,27(1):22-25.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2]WHO Position 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Rec,2003,79(14):110-119.

[3]NICHOL K L,ZIMMERMAN R.Generalist and subspecialist physician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influenza pneumococcal vaccinations for elderly and high-risk patients[J].Arch intern med,2001,161(22):2702-2708.

[4]庞红,吴美华,刘红联.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5):207-209.

3.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三

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在我院培训的全科医生、产科医生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根据粤卫[2017]33号《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全科医生培训和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茂卫函【2017】421号《关于印发茂名市产科医师、助产士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信宜市卫计局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加强全科培训,使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产科、儿科医师培训,提高妇女儿童医疗保障能力。

二、计划实施方案

(一)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我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教学督导专家组的作用,明确规范化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责任,强化培训学员的管理与考核,保障全科医生及产科医生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1、加强师资培训。

①选派骨干医师参加茂名市人民医院组织的全科师资培训班,壮大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带教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学员尽可能安排经过师资培训的老师或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

②学员进入临床前,组织审定的带教老师集中再培训,明确本岗位带教职责,掌握《信宜市人民医院教学绩效考核方案》及《临床教学管理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并严格按要求执行,落实好每一项教学活动。

2、强化教学意识,端正教学态度。指导老师必须明确职责要求,落实培训计划,将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和职业素质等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指导督促培训对象完成培训内容并如实填写《培训登记考核手册》。

3、严格执行教学绩效考核机制,教学活动质量与月绩效挂钩,年内组织优秀教师评选活动。

(三)加强临床培训管理

1、岗前培训及入科教育

①新学员进入医院后先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制度、医德医风教育、心肺复苏以及与各类人员相关的培训标准、文件等,确保学员的行为举止、精神面貌和医院职工协调一致。

②学员进入各专科,必须及时进行入科教育,熟悉本专科的特色、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掌握培训细则中本专科病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等。

2、理论及临床实践培训计划

(1)产科医师、助产士转岗培训:时间半年,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穿插在临床实践期间)、临床实践学习5个月。培训大纲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及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中产科和计划生育科相关内容执行。

(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时间2年,其中理论培训总学时357学时(集中培训至少2周,其余时间分散培训),临床培训82周,社区实践16周。培训大纲参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在我院临床培训期间,内科轮转时间为34周,其中内科门诊时间不少于5周,临床轮转协助管床数不 少于3张;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8周,其中安排神经内科门诊时间不少于2周,临床轮转协助管床数不少于3张;急诊急救10周,培训主要内容详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细则》。

(3)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时间1年,其中理论培训1个月,临床培训10个月,基层实践1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精神科等共3个月(选修)。学员应当根据原有专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4个科室进行轮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周。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

(4)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时间500-6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0学时,实践教学260学时(社区实践不少于60学时)。培训大纲参照卫办科教发〔2007〕4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的通知》。主要培训内容: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疗、社区预防、社区保健与康复。

(5)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带教,有针对性开展各种教学活动。①老师与学员一对一床旁带教,分管床位,管理病人。

②教学查房,每两周一次,启发学员临床诊断思维,提高学员的理论、技能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临床小讲课,每两周一次,围绕专题让学员做到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从而融会贯通。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

④教学病例讨论,每两周一次,积极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提高专科知识及诊疗技术水平。

⑤加强三基训练。主张学员以自学为主,积极参加相应专科的“三基” 培训,年内全体学员必须参加医院组织的“三基”理论及成人BLS考核。

⑥严格执行本院首诊负责制度及病历书写相关制度,每个轮转专科的第一、二周,必须在老师指导下对2个新入院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形成病史采集考试卷及系统病历。助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产科医生每专科至少完成手写系统病历2份,岗位培训全科医生每个专科至少完成电子病历1份,带教老师认真修改并作出评价(必须附评价表)。

⑦修改后病历及《登记考核手册》均由学员各自保管,培训结束统一交回科教科存档。

3、严格出科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

(1)临床各科轮转结束时,由各临床科室根据培训内容要求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①政治思想、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②服务态度与医患沟通;③完成本学科培训细则要求的培训内容及要求情况(轮转科室的时间、规定的病种、病例数、技能操作、病历质量等);④专业理论知识考核;⑤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考核形式:根据轮转科室时间的长短采取试卷考试或考试系统考试(系统考试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题帐号,考试结束必须及时将试卷导出相应电子文档)、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

(2)年底由科教科、妇产科教研室、全科教研室及全科基地考核小组根据学员所轮转的专科进行理论考核及综合评价。

4、加强学员的考勤管理,严格履行请假手续(要求详见《基层全科、产科、儿科医生培训管理规定》)。学员请假务必填写《基层全科、产科培训人员请假单》,逐级审批(请假单由科教科保存,回执交科室教学秘书保管),科室必须如实填写《基层全科、产科培训人员缺勤、请假登记表》,缺勤、发生不良事件或不按要求完成工作者,必须及时向科教科报告,作为学员月考勤发放补贴的依据,科室不需再报出勤。

(四)加强全科医生、产科医生培训工作质量监控。

1、科主任及教学秘书必须定期检查指导评价全科医生、产科医生的带教工作,按时组织入科培训、过程考核和出科考核,每月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2、科教科或教研室组织的月检查或季度检查,发现培训学员缺勤或不按要求参加教学查房、小讲课、学术讲座、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不按时完成登记考核、病历等,将每月在OA网公示,并纳入个人月绩效考核。

科教科

4.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总结 篇四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实践的学习,学员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了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农村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农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小佳河镇卫生院各科室老师给学员们传授了农村医学、全科医学、农村预防与保健、农村常见健康问题、康复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农村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急症与急救、物理性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等学科,从中了解了农村卫生服务的特点,为了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广泛的全科医疗知识,尤其是突出农村卫生医疗健康、疾病、保健等特点的医学知识理论受益匪浅。

在小佳河镇医院1个月临床技能实践期间,学员们对内科、急诊科、外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真完成了临床培训要求。使学员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临床科室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快捷、周到、便宜、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小佳河镇医院基本设施齐全,药品丰富便宜、化验室(常规化验、生化化验基本满足常见病的需要)、B超、心电图等。还开展了针灸、按摩、拔罐、封闭等多样化的服务,对诸多疾病后遗症,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小佳河镇医院1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期间,学员们能够独立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掌握的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农村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

通过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卫生院医生在乡镇卫生院职责的重要性。卫生院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门诊、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等)了解全乡镇居民的健康状况,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达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员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充分显示出全科医疗在现今社会中农村居民的需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5.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总结 篇五

一年来,我院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13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3年我院接收15名基层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安排十七位有带教经验的老师带教,通过理论讲座、临床轮转等一系列培训和考核,所有参加培训医生,提高了诊治能力,达到了全科医师水平。

一、组织健全,管理规范

我院成立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医教科长直接负责转岗培训管理工作。有独立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分别接受了国家和省级相关培训机构培训并通过了带教资格认定。

制定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规定,考核办法,奖惩管理制度,明确了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督促医生、学员认真执行。

建立了齐全的学员档案,将学员从开始培训到结业一整套资料全部整理归档。

医院为保证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制定了经费的使用办法,购买了必备培训器材。

二、过程管理严密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医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了培训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培训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安排带教老师参加上级师资培训,目前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已全部通过了上级部门的考核认定。医院还对带教老师进行多次院内培训,并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教学能力。

基地领导对全科医生培训十分重视,每季度都来听取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医院按照培训大纲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轮转表,学员出科带教科室均按计划和考核方案严格进行考核。

医教科每月不定期去各带教科室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检查,所有学员均按照学员手册上规定内容认真执行,各科均按计划完成任务。

医院每月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按照要求组织考试考核,进行登记并存入技术档案。

××中医院

6.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六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参加梅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第一期) 的学员。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问卷调查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 问卷设置采用李克特的五等级评分量表, 分别在转岗培训的前后, 由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评分, 问卷中同时包括了对培训质量的评价。定性访谈是在学员名单中抽取6名学员面对面访谈, 以了解培训的效果以及学员对于转岗培训方案的看法。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包括基本的统计学描述性分析和秩和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转岗培训的效果

2.1 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期转岗培训的学员基本情况是:男性占87.8%, 女性占12.2%;年龄在20~30岁组占20.4%, 30~40岁组占71.4%, 40岁以上占8.2%;大专学历占98.0%, 本科学历占2.0%;工作年限0~1年组占10.2%, 1~5年组占42.9%, 6~10年组占28.6%, 11~15年组占16.3%, 16年以上组占2.0%。

2.2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前后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比较

在学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前后分别对其进行调查。培训前后都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员共有78人, 占第一期转岗培训学员总数的79.6%。转岗培训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的评价分为5个等级。培训前后学员对理论知识 (问卷中设置了21个条目, 满分105分) 、临床技能 (问卷中设置了24个条目, 满分120分) 和基层实践能力 (问卷中设置了18个条目, 满分90分) 的熟悉程度都有所提高, 经过秩和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1 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效果评价。

培训前后, 转岗培训学员对“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掌握情况的总体评价”如表1所示, 培训前“较熟悉”和“很熟悉”两个选项的学员共占12.0%;培训后这一比例则上升到92.0%。可见通过转岗培训, 学员总体上认为自己对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掌握程度已经很高。

2.2.2 理论培训前后学员对全科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制定的转岗培训大纲要求, 梅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也要求学员在理论培训阶段掌握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以及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等知识, 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新知识与新进展等, 总共160学时。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理论培训前后, 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对“全科医疗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这门课的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在培训前后的平均得分提高幅度很大, 培训前后的得分分别是2.72分和3.96分, 提高了1.34分, 运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具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追溯原因, 发现学员们对这两门课授课的满意度很高。而当时这两门课的授课教师都是这个知识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

2.2.3 临床技能培训前后学员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员培训前后对临床技能的熟悉程度, 培训后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采用秩和检验统计, 结果显示, 24项临床培训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培训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24个临床技能熟悉程度的评价得分都在4分以上。

培训前临床技能评价得分较高的前三项是: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包扎、止血、固定及搬运的原则和方法;头痛、腹痛、发热、腹泻、消瘦和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及鉴别。

培训后临床技能得分较高的前三项是:徒手心肺复苏技术;门诊住院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及转诊指征与预防。

2.2.4基层实践技能培训前后学员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 学员对基层实践技能的总体掌握情况在培训前后的评价平均分分别是2.72分和3.94分。其中提高程度最大的前三项是:老年人健康保健、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全科医生接诊方式与医患沟通技巧, 培训前后的平均分分别是2.91、2.83分及2.77分;4.24分、4.19分和4.13分, 分别提高了1.33分、1.36分和1.36分。

从学员们访谈的信息中, 我们总结出在基层实践中对学员影响较大的是“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 医患沟通技巧”。通过培训前和1年后对培训内容熟悉程度评价的对比如图1所示。

由图1, 培训前后的人员对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和沟通技巧的掌握有比较大的差别。培训前的是选择了2分和3分的有63人, 培训后选择4分和5分的有66人。

2.3 全科医生转岗学员培训定性访谈结果

本文访谈了6名转岗培训学员, 其对转岗培训的效果和看法如表2所示, 不同受训医生的收获并不相同, 但培训帮助多数学员建立了全科诊疗思维方式。同时提示:急救、心理学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基层医生的工作尤其重要且实用, 这一结果符合培训大纲的要求,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效果。

注:1~5分赋值分别代表很不熟练、较不熟练、一般、较熟练和很熟练。

2.4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综合效果

2.4.1 参加培训后学员的全科诊疗思维得到提高。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全科诊疗思维模式得到构建和提高,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地运用, 能够更好地和病人沟通, 就诊病人的就医满意度有所提高。全科思维模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医生们对患者的病情了解, 有利更好地诊治病人。

2.4.2 参加培训后学员接诊病人时信心得到了提高。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包括临床轮转, 临床轮转培训加强了学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学习, 增强了他们今后接诊的信心。另外, 由于经过了多个科室的轮转, 更加有利于他们全方位地接诊每一个病人。

2.4.3 参加培训后学员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后, 学员能够较好地理解乡镇卫生院应该做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并能够带动卫生院其他医生完成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由于学员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1个月, 这个月的实践可以帮助学员学习如何规范地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3 讨论

3.1 转岗培训的不足之处

3.1.1 培训大纲缺乏个性化。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对于急救知识和辅助仪器设备的学习有较大需求, 所以培训前应该做好需求调查, 明确培训学员的需求, 针对学员的需求在大纲基础上设计个性化临床轮转培训方案[1]。

3.1.2 临床轮岗阶段的带教老师缺乏全科医学带教的师资培训。

由于带教的老师主要是医院的骨干医生, 医院里面的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也比较多, 没有单独的师资对全科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带教, 这就导致了学员们在轮转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全科转岗培训学员和实习生, 进修生一起学习缺乏全科诊疗思维的训练。

3.1.3 转岗培训中临床轮转医院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轮转培训医院的选择, 需要满足方便转岗学员参与培训的原则。在梅州市的转岗培训医院调研时, 学员反映县级医院比市一级的医院对学员轮转学习更有帮助。县级医院接诊病人的方法和用药对设备和可用药物相对受限的基层卫生院来说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学员们学到的治疗方法更具有实用性。另外, 县级的医院对该县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比较熟悉, 在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当地病人就医特点进行带教。因为基层卫生院和县级医院是上下级单位, 学员们在县级医院轮转后对县级医院会更加熟悉, 这也有利于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不能治疗的病人进行向上转诊。

3.2 影响转岗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3.2.1 学员自身因素。

按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和学历教育程度的维度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 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转岗培训的入选标准对学员进行了筛选, 导致学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和学历教育程度等都是比较相近的。

分析访谈记录, A医生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中认为急救技术是有较大帮助, 因为A医生对急救知识的培训有较大的需求。同样在江西省的研究结果中“关于临床基地培训中轮转科室的选择, 2010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49名学员选择科室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有:急诊科125人 (83.9%) , 呼吸内科120人 (80.5%) , 心血管内科119人 (79.9%) [2]。其他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急救知识的培训在基层医生的培训需求中是排在首位。

从图2中学员们对培训科室的综合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学员们的评价得分普遍比较高, 心血管内科的平均分是4.55分是最高的, 结合访谈资料分析, 学员们对心血管知识的培训需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学员们的培训需求是影响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2.2 培训师资因素。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个阶段都需要带教老师, 理论培训效果较好的授课教师都是这个知识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 临床带教中学员们需要带教老师的指导, 如果具有较好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带教老师可以在带教过程中较好地诠释全科医生的工作模式, 对学员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3.2.3 培训基地因素。

“全科医师对临床培训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如表3所示, 学员对师资培训评价的4个条目进行评分, 县级Y医院和县级Z医院的得分都比市级X医院的得分高。县级Y医院的得分都在总的平均分以上。市级三甲医院对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指导和小讲课等都不及县级医院做得全面, 因为市级医院的实习医生, 见习医生比较多, 带教的老师的工作也比较多, 相反, 县级医院的教学老师会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

3.3 梅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与其他地区培训效果的比较

郴州市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以理论讲授为主, 实践较少, 很难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培训后还是很难开展工作, 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不高”、“参加培训积极性较低”[3]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研究“学员最大的收获依次为: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开阔思路, 纠正和规范之前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操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4]。北京市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效果研究“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太短为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培训中缺乏实践, 选择安排相关培训项目少和培训重点不突出”[5]。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效果“学会了医患沟通新技巧, 了解了全科医生的基本特征和服务对象”[6]。梅州市的培训与其他地区的培训效果相比具有共同之处, 梅州市总体培训效果最明显的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使得学员的全科诊疗思维得到了提升, 学员能够把全科诊疗模式运用到工作中。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影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的决定因素

4.1.1 学员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学员进行转岗培训前培训需求的调查很重要, 需求调查可以充分地掌握学员的需求, 然后根据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这更加有利于学员掌握培训知识。根据诺氏自我学习理论[7]:对学习需要的意识;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学习者经验的作用;参加学习的准备状态;学习的定向;学习的动机。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较好地分析学习的个性化对学员的培训非常重要。

4.1.2 理论授课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影响培训效果。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属于成人继续教育的内容, 学员个性化的培训对学员很重要, 但是医学理论知识, 临床知识的学习需要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的教学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调研结果中显示带教老师对学员全科诊疗思维的传授直接影响学员培训后的接诊方式, 这与海南省全科医生培训效果分析[8]中的结论相一致。

4.2 政策建议

4.2.1 全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

学员们的培训需求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学员的需求设置个性化培训方案有助于培训学员对培训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4.2.2 对临床科室轮转的带教老师进行全面的师资培训。

带教老师的全科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学员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掌握, 学员在临床轮转的过程中和其他实习生进修生一起学习, 如果带教老师经过师资培训会更好地带教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 可以在带教的过程中进行全科思维模式的指导。

4.2.3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培训后须做好全科岗位安排。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没有全科医生岗位的安排, 这不利于所学知识的运用。今后需要加强基层乡镇卫生院岗位的设置, 妥善安排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 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也有助于激励其他学员参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摘要:目的 评价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改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的提供研究证据。方法 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广东省梅州市乡镇卫生院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结果 转岗培训学员培训前和培训后在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和基层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结论 学员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轮转培训医院师资的教学能力等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立威, 黄婉霞, 徐庆锋, 等.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 :75-77.

[2]郭华, 张俊杰, 李声华, 等.江西省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5) :415-419.

[3]雷春燕, 李洁, 许芬, 等.郴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法探索与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34) :3991-3993.

[4]范珍贤, 钟梦, 李君, 等.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28) :3275-3277.

[5]吴涛, 黄亚芳, 陈锐, 等.北京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状况及培训需求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 :246-250.

[6]曹继轩, 高爱红, 师建明, 等.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4) :438-440.

[7]常永才.成人学习特点研究的硕果及其学术价值——对诺尔斯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1) :78-82.

7.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七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档案(POMR)内容应包括 A:个人一般情况 B:病程流程表

C:主要健康问题目录 D:SOAP式接诊记录 E:家庭功能评估表

2、关于胆红素的代谢,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血中胆红素升高,巩膜均有黄染 B:胆红素主要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

C: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输送,经肾小球滤过 D:正常情况,尿中无尿胆原 E:尿胆原大部分氧化为尿胆素

3、下列各项中支持呕血诊断的是 A:经口腔排出 B:有心脏病史 C:碱性

D: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E:有黑便

4、下列哪项可引起局部水肿 A:肝硬化 B:丝虫病 C:营养不良

D:右心功能不全 E:肾病综合症

5、叩诊法证实腹水,有显著移动性浊音,腹水量为 A:500ml B:1000ml C:800ml D:300ml E:200ml

6、下列关于正常体温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腋窝体温一般为5℃~37℃

B:正常体温每日波动范围不超过5℃ C:一般下午体温较早晨稍低

D:一般肛门内体温比腋窝体温略低 E: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可略升高

7、完全性阻塞黄疸大便颜色是 A:黄色 B:黑色 C:鲜红色 D:陶土色 E:暗红色

8、以下何种设备不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 A:心电图机 B:X线阅片箱 C:快速血糖仪 D:听诊器

E:骨折牵引床

9、全科医疗中患者管理的原则不包括

A: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处置 B: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治疗的内涵和预期结果 C:治疗要考虑副作用和花费 D:考虑伦理学的相关问题 E:不使用替代疗法

10、全科医生的角色作用 A:治疗者 B:教育者 C:协调者

D:终身学习者 E:守门人

11、粪便肉眼观察呈果酱样脓血便,病因多为 A:内痔 B:肛裂

C:出血性小肠炎

D:食用过量猪肝等食物 E:阿米巴痢疾

12、全科医生首诊的任务为 A:改进患者的求医行为 B:对连续性问题进行管理 C: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D: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 E:提供预防性照顾

13、对临床预防,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临床预防又可称为个体预防

B:临床预防由公共卫生人员负责执行 C:预防对象包括患者、健康者

D:临床预防包括了疾病前期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E:临床预防是全科医疗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14、男性,43岁,近2个月来下腹疼痛,腹泻、大便为脓血便,排便后腹痛减轻,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

B:溃疡性结肠炎 C:小肠结核 D:肠套叠

E:过敏性紫癜

15、男性,18岁,因关节疼痛服用吲哚美辛3天,出现上腹不适,呕吐咖啡色液体3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措施是 A:急诊内窥镜检查 B:急诊剖腹探查

C:急诊胃肠钡餐检查 D:吞线检查

E:出血停止1周后再做有关检查

16、女性,55岁,四年来逐渐出现上腹胀满,食欲减退,伴舌炎及巨幼红细胞贫血,胃镜见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该患诊断首先考虑 A:慢性浅表性胃炎 B:早期胃癌

C:慢性肥厚性胃炎 D:急性胃粘膜病变 E:慢性萎缩性胃炎 17、24岁孕妇,现妊娠40周,LOA,自述近3天胎动减弱,否认用药史,无阵发性腹痛,无流血及阴道流水来诊,为查明原因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B超检查胎盘成熟度 B:胎心多普勒检查 C:NST试验 D:OCT试验

E:12小时胎动自我计数

18、下列哪种呕吐为反射性呕吐 A:急性胆囊炎 B:抗癌药物 C:晕动病 D:癔病 E:脑出血

19、全科医生的历史使命包括

A:承担个体和群体的三级预防任务 B:发展照顾医学 C:提供急诊服务

D:重塑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

E:严格掌握医学伦理原则,减少医疗纠纷

20、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A:以门诊服务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服务 B: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的服务 C: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性服务 D: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体的服务

E:是一种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服务

21、男性,48岁,患急性心肌梗死后6周,突然觉胸痛一天,体检:血压12/8kPa(90/60mmHg),双肺未闻及啰音,右下肺可闻胸膜摩擦音,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心电图与前比较未见动态变化,胸痛原因最可能为 A:再次急性心肌梗死 B:心绞痛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急性肺栓塞 E:肺栓塞

22、下列因素可能诱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呕血,但除外 A:颅脑手术 B:严重外伤 C:剧烈呕吐 D:大面积烧伤 E:非甾体类药物

2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是 A:发热 B:休克 C:恶心 D:气短 E:咳嗽

24、昏迷患者最重要的一般检查应为 A:血压 B:体温 C:脉搏 D:呼吸 E:气味

25、男性,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粘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诊断 A:粪便黄色加深

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 C:尿胆原增加

D: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 E:血清胆固醇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昏迷患者最重要的神经系统检查是 A:瞳孔 B:眼底

C:脑膜刺激征 D:瘫痪

E:姿势反射

2、女性,25岁。二月来稍有腹胀,便秘,乏力,食纳略减少,消瘦,检查右下腹可触及6cm×8cm肿块,质中,边缘不清,有压痛,结肠镜检查回盲部肠粘膜充血水肿,有大小不等的炎性息肉,病理检查为干酪样肉芽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侧输卵管炎 B:慢性阑尾炎 C:增生型肠结核 D:右侧卵巢囊肿 E:阿米巴肉芽肿

3、慢性腹泻是指腹泻病程超过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6个月

4、女性,46岁,乙型肝炎十余年,腹胀6月,腹痛、伴发热10余天,体重减轻,肝大肋下0cm,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积液检查:黄色透明,比重019,蛋白含量40g/L,细胞计数550×10 6/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腹水

B: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 C:结核性腹膜炎 D:肝肾综合征 E:肝癌

5、中年男性,突发恶心,头晕,呕新鲜血1000ml,出虚汗,无腹痛,查体:BP10/8kPa,巩膜无黄染,心率120次/分,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胃癌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C:十二指肠溃疡

D:马洛里-魏斯综合征(Mallor-Weiss综合征)E:急性胃黏膜病变

6、以下哪项因素可以引起便秘 A:脊髓损伤 B:结肠肿瘤 C:精神因素

D:食物中缺乏纤维素 E:以上都是

7、男性,30岁,低热、盗汗、乏力干咳2个月,开始时右侧胸痛,体检:右下胸部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胸腔穿刺抽出淡黄色胸腔积液,比重020,李凡试验(+),蛋白定量37g/L,白细胞数8×10 9/L、淋巴80%,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癌性胸腔积液

B:肺炎引起反应性胸膜腔积液 C:肺脓肿并发脓胸

D: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E:病毒性胸膜炎

8、查患者还原血红蛋白30g/L,血清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粪便颜色正常,可能为 A:中心性紫绀 B:周围性紫绀

C:胆汁淤积性黄疸 D:溶血性黄疸 E:肝细胞性黄疸

9、下列疾病引起发热均为感染性,但应除外哪一项 A:细菌侵入机体后 B:病毒侵入机体后 C:支原体侵入机体后 D:感染后低热

E:寄生虫侵入机体后

10、下列有关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腋下温度是36~37℃ B:一般下午体温较早晨稍低 C:正常直肠温度是6℃

D: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2~4℃ E:正常口腔温度是3~3℃

11、全科医生应持有的预防保健态度与知识 A:了解社区健康问题 B: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C:能预测健康问题 D:能系统地预防疾病

E:能设计个人医疗保健方案

12、POMR记录方式的优点包括 A: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B:有利于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 C:有利于信息化管理 D:有利于教学和科研 E:有利于节约经费

13、下列有关心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发生在心率减弱时 B:仅发生在心率加快时 C: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D: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E:提示患有器质性心脏病

14、下列各项均为发生便秘的可能因素,但除外 A:摄食多

B:肠道肌肉张力减低 C:肠蠕动减慢 D:饮水少

E:排便反射消失

15、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脓肿 C:肺炎 D:肺不张 E:肺结核

16、中国人咯血最常见的原因为 A:肺结核 B:肺梗死 C:肺炎

D:支气管肺癌 E:支气管扩张

17、咳嗽伴胸痛可见于 A:肺炎 B: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肺脓肿

E:支气管扩张症

18、男性,28岁,3年来经常上腹痛,间断出现便血,呈柏油样便,便后疼痛减轻,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 B:胰腺癌

C:消化性溃疡 D:溃疡性结肠炎 E:小肠平滑肌瘤

19、以下哪种并发症可能由于便秘引发 A:直肠坏死 B:猝死 C:脑出血

D: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E:以上都有可能

20、鼻旁窦炎引起的头痛,何时最明显 A:上午10时以前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E:夜间

21、男性,40岁,腹胀,便秘8个月,伴低热,盗汗,查体:腹壁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钡灌肠造影显示:回盲部多个小圆形充盈缺损,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阑尾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Crohn病

D:增生性肠结核 E:阑尾脓肿

22、社区康复的目标有 A:预防残疾

B:保障残疾儿童的入学教育 C:对残疾青壮年的劳动培训 D:对慢性病的管理 E: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3、下列便血表现中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是 A:颜色鲜红 B:颜色暗红 C:柏油样便 D:便血量多

E:附着于粪便表面

24、男性,19岁,近一个月来,每次进食后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膝胸位时腹痛及呕吐明显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炎 B:十二指肠雍积症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胰腺炎 E:腹型癫痫

25、女性,58岁,反复右上腹疼痛,发热伴尿黄3年,昨日又出现右上腹绞痛,发冷,尿黄来诊,下列哪项体征对诊断最有意义 A:Murphy征阳性 B:季肋点压痛阳性 C:Courvoisier征阳性 D:肝脏肿大

8.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实践培训总结 篇八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湖北省2010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心医院于2010年8月至9月组织了全市共计23人的临床实践培训工作。现将实践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医院成立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明确市场部、科教科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要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切实搞好培训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各机构人员落实,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从而保证了全科医师实践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乡镇全科医师实践培训

临床实践科室分管主任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任全面负责培训项目工作。全科医学科组织专家对培训要求和目标进行了讨论,同时征求了部分学员的意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性质,制定了全面的、具体的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学员实践轮转表,充分保证每位学员在各个科室的实践时间,并安排了有丰富临床与社区实践经验的医师进行实践带教。

临床培训基地结合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特点,为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每周利用晚上时间邀请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业学科带头人组织学员进行业务学习,重点介绍各专业学科的新业务、新技术和新进展,并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同时加强病历书写质量、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外科无菌术等基本技能的操作培训。学员参加率极高,反映极好。

社区培训基地为转变学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特举办了“医患沟通技巧”等专题讲座,分批安排学员深入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实践活动,对辖区内的慢性病人、老年人、残疾人进行访视、开展健康咨询等。

总之,2010

的乡镇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培训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提高其对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基本要求。

随州市中心医院

9.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九

病人的方法”

来源:北京吴春容全科医学研究中心作者:吴春容

我们在医学院校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关于疾病的课程上,却很少学习关于人的知识,如人是什么,人为什么得病,如何了解人或病人,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理解病人与疾病的有机联系,如何帮助个人解决问题等。而实际上,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不是作为生物实体的躯体,也不是孤立的器官系统及其疾病。医疗服务的过程实际上是医务人员与病人沟通、合作的过程,医疗服务的效果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医患关系的质量。从原则上讲,并不存在器官、系统的疾病,所有的疾病都是人的疾病,不了解人就不可能理解病,医务人员必须学会了解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另外,如果医务人员不从进化史的角度深刻理解人为什么会得病,就无法全面理解某种疾病的本质,如为什么说慢性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这只有从进化论的角度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就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更不会有两种完全相同的病,也就不能开出完全相同的两张处方。针对疾病的服务可能是机械的、千篇一律的,而病人需要的服务都是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务人员却很少在个体化和人性化服务方面接受专门的训练。当医务人员把病人看成纯粹的生物实体时,他们就很容易成为冷冰冰的诊疗仪器。目前的医学教育注重共性忽视个性,注重疾病忽视病人,注重病理忽视伦理,注重治疗忽视预防,注重技术忽视感情(或艺术),这对提供以人或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和人性化服务非常不利。

全科医生在社区中面对相对固定的人群和背景,必须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全科医生先了解病人,然后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问题,有效地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因此,全科医生必须掌握了解病人的方法。当一位病人走进来时,专科医生想知道这个人得了什么病,而全科医生首先应该知道来看病的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很多方法去了解病人:

1. 系统整体性的方法

把病人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以下3个方面去了解病人:a、了解病人的完整背景和关系,完整的背景包括社会背景、社区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和疾患背景。社会背景包括政治地位、经济状况、职业状况、文化修养、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支持网络、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状况等。社区背景包括在社区中的影响、团体关系、社区网络、社区意识、社区资源、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体制等。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角色、家庭资源、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家庭交往方式、家庭的价值

观、生活目的和发展计划等。个人背景包括成长历程、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精神紧张与应付方式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疾患背景包括疾患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与以上背景的相互联系。

b、病人在躯体、心理、行为、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健康状况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

c、病人各方面问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以及与病人的价值观念、生活目的、人生依靠、人生计划、生活的意义、疾患的意义的联系。

当病人的问题无法用生物医学的原理去解释或出现无法理解的症状时,当采用生物医学治疗反而加重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时,当病人因轻微的症状而反复就诊时,当病人反复由家庭成员陪同就诊时,当病人对医生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时,当病人说话吞吞吐吐、似乎有难言之隐、欲言又止时,当慢性病患者的病情突然加重或症状难以控制时,当儿童出现了行为问题时,应扩大对病人背景的了解。了解病人的背景必须采用开放式问诊,可以从社会背景开始,一直问到疾患背景。如果用生物医学的方法无法明确问题的性质或疾病的诊断,那就详细地问,耐心地听,仔细地观察,病人自己会告诉你诊断是什么。

2. 根据病人所处的生命周期来了解病人

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固定地要经历一个个生命周期,如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壮年期、更年期、老年期。在每一个生命周期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特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预测到的,例如,一说更年期,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更年期综合征的种种表现,应该了解处于更年期的病人是否有这些方面的症状,在更年期的背景上来理解病人的其他问题;一说青春期,人们马上会想到青春期所特有的一些问题。全科医生应该熟悉人的每一个生命周期所特有的健康问题,以便根据生命周期预测个人的健康问题。详细内容见专门的文章。

3. 通过家庭生活史周期来了解病人

家庭也像个人一样,要经过从建立到解体的一系列生活史周期,在每一个生活史阶段,家庭要完成一些特定的发展课题,也会遇到一些相对固定的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家庭生活史周期,可以预测家庭问题,也可以更多地了解作为家庭成员的病人。一般将家庭生活史周期分为以下8个阶段:新婚家庭(2年)、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家庭(3年)、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3年)、有学龄儿童的家庭(6—7年)、有青少年的家庭(5—6)年、孩子离家创业的家庭(8年)、空巢期家庭(15年)、退休、丧偶的家庭(10~15年)。简单询问一下病人的家庭情况,马上就可以判断病人的家庭处于哪个生活史阶段,然后根据这个阶段的家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特定的家庭成员的影响,预测来就诊的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与家庭问题的关系,从而找到真正的原因、真正的问题和真正的病人。详细内容见专门的文章。

4.采用简单的目测法来了解病人

病人主诉的症状和问题完全是主观的感受,可以掩饰、隐瞒或想象甚至欺骗,但病人的行为、表情、动作、辅助语言等因素却完全是无意识的、客观的,这些因素更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内心世界,是更重要的临床资料,却一直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如果全科医生充分掌握了观察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对有关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那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上抓住一些关键线索,发现其他医务人员无法意识到的问题。例如,病人是怎么走进来的,由谁陪着来的,如果夫妻双方经常一起带着孩子因不明原因的症状就医,那么,夫妻关系紧张是核心问题,孩子的问题不要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要在父母身上找原因;如果妻子经常陪丈夫因不明原因的腰疼来就诊,可能是丈夫有性功能障碍;如果年轻的女性经常由母亲陪同就医,而且有皮外伤,可能是有感情纠纷和家庭暴力;如果30多岁的女性经常因不明原因的下腹痛或难以治愈的慢性盘腔炎来就诊,可能有性生活方面的问题或某些欲望受过分压抑。

从病人的个子高矮、胖瘦和脸部的特征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眼圈发黑、下巴较尖、身材瘦长、满脸焦虑的病人大多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精神紧张,常有睡眠障碍和人际关系紧张。从脸部表情、无意识的动作、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语速和音质也可以发现一些线索,例如,病人在说到一些敏感的话题时,脸上的某些部位在抽动,表示病人可能有难言之隐或已经有情感、精神方面的问题;病人在叙述病史时,一直在搓手、绞衣服、低着头,表明病人可能有焦虑。

全科医生必须学会观颜察色、看人说话、因人而治,提供个体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5.用投射的方法了解病人

如果怀疑病人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而病人不愿意直接说,可以用投射的方法来证实或排除。全科医生可以在病人不注意的时候,突然询问一些敏感的话题,或突然给病人一个敏感的刺激,同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可以从病人的表现来证实或排除某些问题。例如,有一位病人说他没当过兵,而家属反映病人经常在说梦话的时候涉及当兵的经历,让病人承认当过兵而且正视一些问题对治疗来说很重要,因此,医生说:“那你回去吧,明天再来。”当病人走到门口时,医生突然喊:“立正,向后转。”病人马上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动作,这是条件反射。做完了这个动作,病人意识到隐瞒不下去了,反而很有兴趣地讲起了部队里的事情,最后,医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6.通过全面健康评价,了解病人的疾患背景

全面健康评价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病人自我评价手册》,包括与躯体症状有关的系统回顾询问表、心理评价或精神症状测验问卷、家庭APGAR问卷、应付方式测验问卷、社会适应状况测验问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等,全部采用打“√”的方法,简便、易懂、敏感,病人打完“√”以后,由全科医生评价、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然后,进一步问诊、沟通、检查,明确问题和诊断。

7.了解病人的就医背景

病人的就医背景包括病人为什么在这特定的时刻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就诊、病人的需要和期望、疾病因果观、健康信念模式、患病体验、疾患对病人的意义和病患行为等。

病人为什么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来,而是在今天这个时候来就医,这些问题可以反映病人的躯体和心理耐受能力、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就医习惯、资源的支持状况等;病人为什么主诉这个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病人为什么认为这个问题是重要的。

病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吃、睡、梦、性、排泄、生育、合群、追求新异和刺激等)、安全需要(生命安全、就医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家庭、社会、团体、关系、爱和被爱、认可、接受等)、自尊的需要(尊重别人和被尊重、平等关系、合作等)、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理想、体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等),了解病人的需要,有利于理解整体性服务的含义、病人的需求和期望。病人的期望包括对机构的、对人员的、对服务的、对服务过程的、对服务结果的、对服务关系的期望,每个病人都带着不同的期望来就医,全科医生应该充分了解病人的期望,并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这样才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应该让每一个病人解释自己的疾病因果观,即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因果看法,这可以帮助全科医生澄清一些问题。

健康信念主要是指个人对健康价值的看法和对预防服务的重视程度,决定病人在什么情况下就医,对预防医嘱的执行程度,自我保健意识等。患病体验完全是主观的,对病人来说,一种疾病就是一组主观体验,而对医生来说,一种疾病就是一种概念,这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鸿沟,双方难以在一个层次上相互理解。眼科医生知道黄斑变性是什么,却不了解一个逐渐看不见的人有什么体验,医生理解患病体验的能力直接影响其理解病人的能力。

同一种疾患对不同的病人就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病人就有不同的患病行为,例如,病房里住着两位股骨骨折的病人,一个是运动员,一个是中学老师,虽然问题一样,但两个人的行为却完全不一样。中学老师乐观、积极、活跃,主动配合治疗,而运动员却消极、悲观、不合作,对治疗不积极。这是因为股骨骨折对这两个人的意义或对其生活的影响不一样,中学老师可以在几个月后重新走上讲台,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运动员却无法在几个月后重返赛场,可能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去从事全新的工作,对未来充满担忧和顾虑。因此,不了解健康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就无法全面地理解病人的行为,更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一些病人不愿意从病人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因为个人可能从患病中获益,患病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矛盾,或缓解了关系紧张,或能够得到足够的同情、理解和支持,或能够解释一些无能和失败。

8.在原始的生活背景上了解病人

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看到的是脱离原始生活背景的孤立的病人,所以,很难完整、全面地了解病人。很多全科医学专家都强调,全科医生最好与所负责的社区居民生活在一起,这样可以在原始的生活背景上了解病人。全科医生比较容易

了解生活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容易发现一些与环境和地方性因素有关的问题,包括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经济、习俗、传统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家访或介入家庭解决家庭问题,全科医生可以深入了解家庭背景下的病人是怎样的,并了解其他家庭成员对病人的看法和支持。通过深入工作单位,全科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工作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通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全科医生可以与病人建立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有利于了解影响病人健康的一些生活隐私。其实,全科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通过长期接触而建立起来的印象。

9.通过健康档案了解病人

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系统、全面、连续了解病人的有效工具,应该包括很多生活背景资料,完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但目前使用的健康档案有关病人的资料却很少,无法全面反映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健康问题与整体的人的关系。健康档案要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保持其连续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如果设计好、使用好、管理好,则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工具,否则,不仅没有价值,还会成为负担,造成浪费,更会成为制造“假、大、空”的媒介。

全科医生应该在接待病人前花几分种时间预先浏览一下病人的健康档案,对病人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发现一些问题,以便在与病人接触时澄清,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10.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篇十

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任务,结合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现就我省2010~2012年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以下简称“转岗培训”),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级实施。转岗培训工作以《规划》为指导,以培训基地为中心,社区、乡镇在岗临床医师为对象,全省统一规划,市州分配培训计划,县区确定培训人员,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培训任务。

(二)立足省情,分类培养。根据我省卫生人员培训无专项经费的具体情况,与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相衔接,根据每位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时间、内容与流程。

(三)突出重点,提高能力。采取临床观摩、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基层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加强培训对象临床实践能力与临床实用技术为重点,提高培训对象对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增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责任分解,各负其责。建立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管理网络,省卫生厅科教处拟定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负责方案实施的综合协调工作;省卫生厅妇社处负责组织实施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省卫生厅农卫处负责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各市、州卫生局负责培训基地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培训对象的确定与相关工作的协调、沟通;各培训基地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指导老师与培训对象的一对一联系,具体组织实施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和培训效果评价。

三、培养目标

通过开展转岗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一支适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全科医生队伍,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5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在身边”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需求,逐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培训对象

(一)培训对象条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1年以上,具有医学中专以上学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有一定的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优先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骨干人员以及曾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进修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的人员。

(二)培训对象选拔。省卫生厅科教处根据卫生部下达的培训任务,按照我省培养目标向厅妇社处、农卫处分解任务,厅妇社处、农卫处向各市、州卫生局下达培训计划,各市、州卫生局向各县、区卫生局分配培训名额,各县、区卫生按照培训对象条件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并上报市、州卫生局。

五、培训基地

(一)基地确定。

1.理论培训基地。结合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在岗人员培训工作实际,分别确定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基地。

确定兰州市卫生学校、白银市卫生局、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水卫生学校为社区医疗机构转岗培训的理论培训基地,其中,兰州市卫生学校承担兰州、定西、临夏、甘南4个市、州的培训任务;白银市卫生局承担本市培训任务;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5个市的培训任务;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平凉、庆阳2个市的培训任务;天水卫生学校承担天水、陇南2个市的培训任务。

确定各市、州卫生学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乡镇卫生院转岗培训的理论培训基地,没有卫生学校的市州由市、州卫生局认定有培训资质和条件的机构作为培训基地,并报省卫生厅备案。2.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根据我省实际,确定14个市、州医院为转岗培训的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分别承担本市、州培训任务。

3.基层实践培训基地。以各县、区医院为主,选择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中心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由县、区卫生局遴选,市、州卫生局确定。

(二)基地职责。负责本基地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课程安排、教学质量检查与培训对象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根据卫生部的培训大纲安排培训对象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临床实践等,组织管理指导老师与培训对象的培训计划的制订和落实,组织与实施培训对象科室轮转、进出科考核与培训结业考试、技能考核,组织落实培训对象集中学习期间的生活安排与管理。

(三)指导老师。理论培训指导老师由各基地相关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临床技能和基层实践培训指导老师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并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须经基地推荐,由市、州卫生局认定。

每位指导老师负责联系2-3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对象,具体负责制定所联系培训对象的培训计划、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安排。

六、培训时间及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 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32学时),临床技能训练不少于7个月,基层实践不少于4个月。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临床观摩、学术讲座、科室轮转、基层现场指导、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原则保证培训大纲所要求课时的情况下,对已参加过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全科医生在岗培训、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的人员,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指导老师参考培训对象个人的意愿,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相应缩短培训时间。

七、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以卫生部制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为主,结合我省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确定,主要包全科医学理论培训、临床技能训练及基层实践。

(一)理论培训。重点学习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康复医学、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医疗信息管理等内容,以集中面授为主,远程教学为辅的形式进行。

(二)临床技能训练。分为临床基础培训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以轮转科室为重点,具体为:内科不少于1.5个月;急诊急救不少于1.5个月;妇产科不少于1个月;儿科不少于1个月; 外科不少于1个月;传染科不少于0.5个月;其它选修科室不少于0.5个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专科,选择其中至少四个科室进行轮转。各科实习内容及时间,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也可参照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指导手册》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系列教材急诊急救指导手册》,对培训内容做适当调整。

(三)基层实践。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掌握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和预防保健相关工作的能力,以培训讲授、具体工作实践、演示观摩、案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具体为:

1.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实践不少于1个月,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照顾方式;家庭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病人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至少组织实施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熟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儿童免疫规划知识和预防接种技术要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2.慢性病管理实践不少于0.5个月,掌握高血压、糖尿病、COPD、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连续性综合管理技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营养学基本知识;慢性病的膳食、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居民群体和病人个体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方法。了解冠心病、COPD、脑卒中等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

3.重点人群保健不少于1个月,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熟悉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不少于0.5个月,了解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及工作流程;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体系、内容与方法。5.基层卫生服务管理不少于1个月,熟悉基层卫生服务中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基层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了解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八、结业考核

结业考核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厅妇社处、农卫处、科教处和各市、州卫生局各负其责,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对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卫生厅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厅妇社处、农卫处分别负责社区人员和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理论培训阶段的理论考试;各市、州卫生局负责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实践培训阶段的实践技能考核;厅科教处负责考试考核的过程监督和证书发放,组织专家对培训对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抽查,主要检查培训对象的理论考试试卷、实践技能考核方式与过程、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实践记录。

九、组织实施

(一)执行时间。2010年11月30日前启动,2013年11月30日结束。

(二)培训计划。全省城镇人口按860万计算,乡镇卫生院以1390所为准,计划2010-2012年共培训2680人,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培训1290人,乡镇卫生院培训1390人。每年的培训人数根据卫生部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我省培养目标,分年度确定。

2010年计划培训900人,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培训450人,乡镇卫生院培训450人。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与2010年中西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结合,具体由厅妇社处组织安排;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按照本方案实施,培训人数由厅农卫处具体分解下达。

2011年计划培训890人,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培训440人,乡镇卫生院培训450人,转岗培训工作按照本方案实施。具体培训人数根据卫生部当年下达的培训任务适时调整。

2012年计划培训890人,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培训400人,乡镇卫生院培训490人,转岗培训工作按照本方案实施。具体培训人数根据卫生部当年下达的培训任务适时调整。

(三)政策支持。在岗人员转岗培训培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医疗机构发放,计算工作年限,住宿由培训基地统一安排。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可变更注册为全科执业范围,同时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培训经费。2010年社区卫生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合2010年中西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进行,中央财政不再给予补助;2010年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2011、2012年转岗培训经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根据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确定补助标准,并按照该年度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执行。

(五)监督检查。省卫生厅负责转岗培训实施的过程监管和效果评价工作,将适时组织专家对培训的实施进行督导,保证培训任务的落实和培训质量的稳定。

各市、州卫生局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制订本地转岗培训实施办法或细则,针对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需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对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实践培训基地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培训基地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指导医师和师资队伍,成立转岗培训管理机构和专家委员会,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培训任务的全过程组织管理,制定培训相关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为培训学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培训质量。

上一篇:2024个人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诊所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