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共11篇)
1.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 篇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一、单选题
1.《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投资经营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C 2.《意见》提出,建设“(数字海南)”,推进城乡光纤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着力提升南海海域通信保障能力。B
3.《意见》提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D
4.《意见》提出,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化平台。D 5.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30)周年。A
二、多选题
1.《意见》提出,支持海南以(电力和天然气)体制改革为重点,开展能源综合改革。CD 2.《意见》提出,鼓励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探索通过(租赁、置换、地役权合同)等方式规范流转集体土地和经济林,逐步恢复和扩大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BCD 3.《意见》提出,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ABCD)的原则,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第二步,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ABCD
4.《意见》提出,海南应大力推进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下大气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打造(ABCD)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ABCD
5.《意见》提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是(ABCD)。
6.《意见》提出,按照(ABCD)的原则,大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ABCD
7.《意见》提出海南的战略定位是(ABCD)。
8.《意见》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海南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BCD 9.《意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消费,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ABD
10.《意见》提出,在海南全面实施(ABCD)。探索建立水权制度。ABCD
三、判断题 1.《意见》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不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而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主导,更加强调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意见》提出,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意见》提出,到2020年,海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部分摘帽。×
4.《意见》提出,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5.《意见》提出,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
一、单选题:DCDAB AAADB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是(毛泽东思想)。D
2.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 3.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在经济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列对其表述错误的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消失)。D
4.按照列宁划分时代的标准,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这一“大的历史时代”分别细分为三个较小的历史时代,其中不包括(农业资本主义时代)。A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B
6.下列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表述,错误的是(坚持人民对一切工作的领导)。A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
8.下列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内容,表述不当的是(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首位)。A
9.十九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新部署,在(社会建设)上,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D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二、多选题:全部ABCD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包括(ABCD)。
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设立的新机构包括(ABCD)。
3.关于十九大报告的框架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CD)。
4.下列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5.关于党的十九大的实践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CD)。
6.未来三至五年乃至十年内,我国将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ABCD)。
7.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包括(ABCD)。
8.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CD)。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部分的有(ABCD)。
10.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ABCD)。
三、判断题
1.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上层建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新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6.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7.以互联网霸权领衔为背景和工具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我国未来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之一。√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9.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10.共产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我国最高层次和最根本的制度。×
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单选题:BDCAC
1.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B
2.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D
3.根据党中央决策,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C
4.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A
5.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C
二、多选题
1.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内外贸、()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ABCD
2.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海南要着力打造(ABCD),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ABCD
3.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ABCD)。
4.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ABD
5.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下大气力调优结构,重点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ABCD
三、判断题
1.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现代旅游业是产业发展的趋势,符合海南发展实际,海南在这方面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海南要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3.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允许在海南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包括台湾地区以内的出境旅游业务。×
4.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 5.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
2.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 篇二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面临的挑战
竞争激烈的能力考试保证了公务员的基本素质, 就整体而言, 公务员已经是今天素质最高的一个社会群体。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已经在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从“战略”层面上讲,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国内率先引入能力考试、申论考试, 取消以考查记忆力为主的公共知识考试, 逐渐打破地域界限、身份界限, 向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报考者倾斜……一项项具有战略眼光的改革措施, 使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实事, 成为人事管理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种改革举措不仅对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对考试观念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教育考试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教育领域在这个示范作用下也开始引入一些能力考试, 如国务院学位办主持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 ”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持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ZHC) ”。
但是, 在“战术”层面, 公务员录用考试远不如其在“战略”层面那样成功。如今的考试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就考试的命题、施测、评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而言, 不用说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 即使与国内的许多考试相比, 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也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受原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的委托, 笔者曾经对2001年至2008年的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试卷进行过非常全面的统计分析和心理测量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试题质量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由于部分试题没有经过考前预测, 试卷中存在着一些太难或太容易、区分度不高甚至个别负区分度的试题。可以推测, 在地方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 也很可能存在同样的试题质量问题。
(二) “错拒人才”的可能性在增大
1994年《国家公务员条例》正式生效以后,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才正式被称为公务员考试。从1994年到1999年的6年中, 报考中央机关的考生累计不过4万余人, 报考人数与职位的比例大约是10∶1。今天,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报考比例已经增加到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2009年招考职位1.35万个, 通过资格审查并经过现场确认的报考者77.5万人, 报考比例达到57∶1。“残联”的一个职位, 报考人数竟达到4584人。人才选拔中可能犯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误用庸才”, 一种是“错拒人才”。在如此高的报考比例之下, “误用庸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错拒人才”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事实上,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AAT) 的命题已经陷入困境:为了提高测验在高分段的区分度, 命题者只好尽量加大试卷难度。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 由于试卷过难, 不少考生已经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水平, 而是凭运气入选。这种局面将不利于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如何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多展现才能的机会、如何降低“错拒人才”的可能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兼职的命题队伍面对专职的辅导队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的设计思想, 都是力图考查那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稳定心理素质特征, 从而选拔出称职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考试进行的辅导是导致测量产生误差的因素, 会降低选拔的信度和效度。今天的局面是, 命题的队伍主要由兼职人员组成, 几乎所有的命题人员都同时承担着繁重的本职工作;辅导队伍却主要由专职人员组成, 他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试辅导中, 专心致志。
在命题队伍和审题队伍的组织中, 考试主持部门面临着两难困境:时间充裕、可以保证精力投入的人, 考试部门不感兴趣;考试部门请来参与命题和审题的人, 又往往是一些本职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非常紧张的人。结果, 由于精力投入不足, 虽然命题队伍往往由一些非常优秀、德才兼备的人员组成, 但他们对公务员考试试题的研究水平, 却常常不及辅导队伍。
(四) 高科技、集团化的作弊行为
今天, 围绕考试作弊手段已经发展起一些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产业。目前, 借助互联网实现的针对考试的“考中” (不是考前泄题) 集团作弊非常猖獗。例如, 在2009年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中, 就发现多起向考场内发送答案的作弊事件。考中作弊的基本流程是:考生带微型摄像机进入考场——将试卷以无线发射方式传出考场外——事先招聘的一组“解题高手”分别做出答案——答案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全国各地的场外“作弊助手”——“作弊助手”以无线方式将答案发送给考场内的考生。在互联网上, 可以买到用于考试作弊的一系列设备, 包括笔形扫描器、眼镜形扫描器、传输覆盖范围1000米的10W发射器、传输覆盖范围3000米的35W发射器、手表形短信接收器、橡皮形短信接收器、米粒形隐形耳机等。高科技、集团化的作弊行为已经威胁到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面对挑战的相应对策
20年政府工作人员录用考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公务员考试不仅要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基础之上, 还需要建立在有效、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面对挑战, 考试主持部门必须对提高考试科学性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一) 实行分类分等考试
在政府中不同部门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在能力方面有不同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在能力方面的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合理分类、分等的基础上组织考试, 才能达到“考以致用”的目的, 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虽然我国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发源地, 但近代以来, 在公务员录用和公务员管理的科学性方面, 我们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很多。就像我国虽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 如今也常常需要引进一些发达国家的造纸和印刷成套设备一样。在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方面, 各国都走过了一段探索的路程, 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别人的失败教训可以使我们自己的路走得更稳、更快。
(二) 合理设置报考资格
在分类、分等的基础之上, 考试主持部门需要合理地设置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考资格。报考资格的合理设置对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录用考试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笔试在整个录用过程中的作用过大, 通过笔试淘汰的人数过多。因此, 我们在录用过程中还需要探索笔试之外的其他评价方式和手段。设置合理的报考资格是在录用过程中降低笔试比重的方式之一。
(三) 科目设置和分数组合研究
在分类、分等和合理设置报考资格的基础之上, 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也需要合理地设置。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关系到考试的选拔效率, 而且关系到考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当存在多种考试科目的时候, 不同的分数组合方式会产生差别很大的选拔结果。目前经常被采用的原始分直接相加的总分计算方法并不合理, 相关部门还需要研究更合理的分数组合方式。
(四) 从特定选拔考试向一般任用资格考试过渡的研究
目前, 一些大学毕业生成为“公考一族”, 奔波于参加中央、省、地区的各级公务员考试之中, 交通食宿负担很重。由于一些地区关于考试科学化的研究不足, 导致考试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公务员录用考试能从特定选拔考试逐渐过渡到一般任用资格考试, 考生就会减少许多负担。但是, 资格考试面临“等值”和“及格线设定”两个难题, 开发难度远高于选拔考试。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对得失利弊的分析来研究这种过渡的可行性。
(五)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题库建设研究
1. 试卷结构改进和新题型开发。面对强大的考试辅导力量, 为了提高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命题部门需要对试卷结构进行调整, 淘汰掉某些已经缺乏命题挖掘潜力的题型 (如数列题、部分图形题) 。在考前辅导的影响下, 这些题型已经走入绝境。近年来, 为了提高区分度, 命题部门大幅度提高了试题难度, 使试题向偏题、怪题方向发展, 背离了此种题型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初衷, 令许多优秀的考生在此类题目中不再具有优势。“常识判断”题型也需要进行改造。目前“常识判断”的命题已经陷入悖论:如果考查内容真正是常识, 题目便会缺乏区分度, 通过率高达90%以上;如果为了提高区分度而增加题目难度, 所考查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 而成为“专识”, 即特定的生物、医学、工程、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综上, 命题部门需要开发新的题型, 使试卷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弹性, 使考试可以更好地向那些确实具有潜力、适合从事政府工作的人才倾斜。
2. 预测设计。预测是保证试卷质量的重要环节。全国各省市、各地区每年进行大量的公务员录用考试, 具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开发空间。如果设计合理, 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将预测与正式考试相结合, 将题库建设与服务基层相结合, 构造一个行政职业能力试题预测网络, 利用各地的录用考试组织预测和实现题目等值, 完成行政职业能力题库建设的任务。
3. 题库的参数体系。合理地设计题库参数体系是建设科学化题库的前提。参数中不仅要包括统计测量参数, 如难度、区分度、猜测度等, 还需要包括内容方面的参数, 如所考查的内容、能力等。内容参数需要由命题人员和审题人员进行标注。
4. 题库的等值模型。如果逐步将行政职业能力考试过渡到资格考试, 就需要解决好题库的等值模型问题。
5. 试卷的自动 (半自动) 生成系统。题库应具有试卷自动 (半自动) 生成功能。在合理设计参数体系的基础上, 合理的选题模型不仅要满足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统计指标的要求, 还需要满足试题在内容覆盖、能力覆盖方面的要求。
6. 题库试题的曝光度 (重复使用) 控制。
7. 关于逐步实现行政职业能力机考和适应性考试的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是考试发展的方向, 相关部门应对此展开可行性研究。
(六)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考试的主持部门还应对与考试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例如, 年龄限制的合法性问题、试卷保密的合法性问题、有关残疾人考试的法律问题、有关传染性患者考试的法律问题、与少数民族考生有关的法律问题、有关试卷雷同统计判定的法律问题等。
3.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 篇三
评价,是指对事物价值判断的过程。学习的评价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学生在学科知识、使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对高中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或高中新课程实施各年段或教学计划做出结论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课程评价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评价必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基于此,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多把尺子衡量学生;(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3)关注教学的长期效果。
考试是一种正式的、系统化的获得学生行为信息的方法,通常采用纸笔形式。考试结果通常作为衡量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成绩的标准。考试,作为课程评价的手段之一,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尽管当今考试受到社会各方的指责,但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学生整体学习行为评价中的作用,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可替代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考试是评价的主
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要将统一性与选拔性相结合,在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高等学校选拔方式的改革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从以上《通知》可以看出,提倡新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否定已有的评价方法,如纸笔测验的作用,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不能局限于鉴定、选拔的功能,而应突出和强调考试的基本功能——教育功能。中小学学科考试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的教育性,即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发现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
发展。
二、提高历史考试测量行为在学生整体学习评价中有效性的方法
1.积极促进考试内容和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全面实现考试测量目标
考试测量是有目的的,是实现考试测量目标的手段。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当前,在考试测量目标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把握和实现考试测量目标。一方面,在减少考试频率的同时,拓展每次考试的内容,不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更要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不能将考试形式单纯囿于笔试范畴,配合采用学生自测、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等多种方式。在非毕业、升学的考试中,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还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
进行分层考试等。
2.正确处理教材与考试测量的关系,在历史考试中尽可能地引用史料进行命题
历史教材版本多,课标本身允许不同表述,专题题目设计大,弹性大,取材、判断、结论差异大。过去“以本为本”,能从教材找到出处、原话(题目、答案),现在行不通了。训练学生一定要跳出所使用教材的束缚,改变教材观(现在的教材是读本,是工具,有一些符合课标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但弹性很大),突出最基础的史实,培养学生能力。两者关系:(1)教材提供了考试测量最基本的知识(识记层面),没有教材,学生基本知识是无法掌握的;(2)通过教材的学习,为考试测量提供了一个背景;(3)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证明,历史考试中引入历史资料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使学生把已知和未知、史和论、学和用结合起来,促进了知识的活化;二是思维活动扩大,有利于显示和区分能力层次;三是把学生的平时学习成果和考试临场发挥结合起来,削弱了对课本和教师的依赖,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自身的水平。
3.要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
教师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考试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考试找出自己的缺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学习目标,完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如,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考试结果建立错题题库,并不断对错题进行反思: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改正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无误,表述是否符合逻辑,语言是否流畅?如果适当改变试题的设问和角度,问题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和过去做过的题有什么联系?等。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对考试的期望不仅仅在于能得高分,而是通过考试实现自我纠错、自主反馈和自行提高。
4.公务员考试如何报名 篇四
2.提交报名信息之后就是等待查询结果。登陆网站查询自己是否通过审查。若是已经通过审查的就不可以再报考其他的,若是没有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还是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3.审查结果通过后就是报名确认。在网上报名确认时,需要考生上传相应要求的照片等,并需要支付有关费用。
4.最后是打印准考证。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应的网站进行准考证的打印。
报考公务员的条件
1.必须要是中国籍公民,遵守我国的宪法法律,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2.品行要端正,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
3.必须是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且要报考合适专业的岗位。
4.年龄上原则上不能超过35周岁,同时也不能小于18周岁。
5.公务员考试应如何复习 篇五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使考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了出来,应考主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在考试时,平时积累占70%,另外的30%靠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里会涉及到《公共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但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考试改革后应如何复习呢?首先是要认真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嘛,设法拥有充分适用的资料,并适当做一些模拟试题。其次是可以选择合适的培训班,这样你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应试方法和技巧去应考,当然,培训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半天就够了,能够了解一下考试的要点、应试时不同题型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面试时的技巧等等就行了,不需要上几天,也不需要花很多的钱。
有关专家还建议:针对改革后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考生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都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但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做一到两次练习就行了。这样的练习做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
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临时突击做练习无济于事,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则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调整后的考试,更需要方法和积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
第二,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 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特别是A类考生,在考《申论》的时候,更要审清题目,确定好自己文章的主题,如果主题出了问题就会严重丢分。第三,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答案。
公务员考试该怎样对待
国家人事部公布了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报名情况。在十天的时间里,共有360240人通过互联网报了名,其中181488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审核,报名人数与合格人数都是历年最多的。但这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总数却只有8000人,这个数据对于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出路的大学生朋友来说,是一场更为严峻而持久的考验。现状和前景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不断的加薪,原先就有职业稳定、工作环境好等优势的公务员更成为当今青年人羡慕的职业。在日前有关青年理想的调查中发现,多项数据显示,公务员已经成为青年人择业的首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公务员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从今年报考全国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看,公务员考试将会一如既往地“火爆”下去。
考试前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应该把2003年的考试大纲仔细阅读一遍。因为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在变化,今年也不例外。如果不观察仔细的话,很难发现其中的一些细微变化。比如今年的大纲删除了“数字推理”这一题型,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变化是,今年的选择题全部都统一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去掉了往年令人头疼的多选题。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可如果大家不仔细阅读新大纲的话,很有可能去做无用功。比如买了有大量多项选择题的参考书,这就显得事倍功半了。
然后,在考试中,应该注意把握考试时间的整体分配和运用。据资料统计以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过来人分析,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从整体来说,其实并不是很难,关键在于是否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这些题目。做过模拟题的考生一定已经发现,公务员考试试题的最大特点在于题量多。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除了保证选择的准确性之外,更应该注意选择的速度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速度甚至比准确更为重要。
如何面试
首先,考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成功的前提。有些考生听信谣言,担心面试中存在“暗箱操作”,从而疑神疑鬼,未进考场气势先输,影响正常发挥。其实,公务员考试属时下比较规范的考试之一。面试考官7或9人中除3人来自招考单位外,其他人全由考官队伍中临时抽签组成。加上取分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面试的透明度、公正性已大大加强。其次,要对新闻时事、国家政策保持敏感。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应忽视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的原理在这里同样生效。要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定时浏览报刊、新闻网站。如能在回答问题时恰当引用新近的国际、国内新闻事件,无疑将使你的回答大大增色。再次,随机应变也很重要。这是指面试时考生能否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的多变能力。当你进入面试考场之后,如遇考官们都不发问,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你,使你不知所措,心里紧张。这时候,你可“主动出击”,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你可以先作自我介绍,并逐渐把重点转移到自己所精通的专业知识上,甚至可以向考官们提出一些问题,以显得自己是位谈吐清楚、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能够随机应变的人。
公务员的考试类型
国务院、省、地(市)、县、乡五级政府机关补充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同样实行考试录用。包括录用高校应毕业生的考试、军队转业干部考试、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垂直管理系统的考试以及地方举办的录用考试。这里选取几种典型加以介绍。
一、中央、国家机关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这种考试一般在每年下半年举行,招考对象为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社会公民。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所以大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涌参加。报考对象在年龄、文化层次、来源等方面参差不齐,考试科目相对较多,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综合知识,专业科目分通用专业和非通用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以全国统编公共科目教材为准.公共科目、通用专业笔试(档案、文秘、法律、财会、计算机、经济、英语)由人事部统一组织,非通用专业笔试由各招考部门组织。
二、中央、国家机关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录用考试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办法(试行)》,中央国家机关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专业范围主要限制在财会、计算机、外语、法律、经济、管理、文秘专业。应试对象为当年待分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以及个别中专生。这种考试在内容和程序上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有所区别。这里应试对象已经确定,他们在学校已受到系统的正规教育,而且所学专业各不相同。考察毕业生能否胜任机关工作,主要是测试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基本的写作水平,而不是考公共知识和
专业知识。因而只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公文写作》和综合知识三门。录用考试的组织工作由人事部和用人单位共同组织。
三、军转干部内部竞争考试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有关意见和国家行政机关从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中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的精神,中央国家行政机关采取了有别于社会公开招考的有限竞争考试办法。报考对象限制在部队转业军官,采取笔试,面试和考核的方式。报考条件为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序,并已确定当年转业并具备进京安置条件的副营职以下军转干部。笔试主要测试行政职业能力,面试主要测试专业知识和其他业务素质。军转干部录用考试一般在上半年举行。
四、中央部门垂直管理单位的公务员录用考试
这种考试一般在人事部统一政策指导下由各部门自己安排,在本系统统一实施。考试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报考对象为本系统内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垂直系统的录用考试主要针对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各单位做法不尽相同。例如铁道部具有高度集中、大联运、半军事化的特点,对下实行垂直领导,公务员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要求熟悉地区铁路情况,因而面向全国铁路系统招考。录用考试对象是本系统人员,职位也是本系统的,因而这些部门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具有相对封闭的特征。
五、北京市面向应届大学生资格考试
6.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 篇六
其实,采用四个小小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既快速又正确地阅读好材料:
1.打破常规阅读习惯。
常规阅读习惯是阅读文章、著作,都有适合人们阅读思维的写作顺序,结构完美,语言流畅,主题鲜明;一般的文章阅读理解,只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去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思想内容等。但是申论的材料,却是非常复杂的一堆,需要阅读时加工、概括、提炼。申论的材料,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组材料,其中有与我们做题相关的,也有无关的;有正确的观点,也有负面的看法。因此必须打破常规的阅读整篇文章的阅读习惯。
申论的阅读就是一个重新加工、整理的过程,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加工出问题来,包括主要问题、主要问题的各个方面,并以此将所有的材料串起来——申论所提出的材料,表面看来似乎很多不相干,其实,它们都有共同的指向,指向主要问题。
2.先看题目再看材料,带着问题阅读。
有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就按照试卷的顺序,先看前面的材料,看完了六千多字的材料,最后才看后面的问题。最后,虽然看完问题知道要做什么了,结果又忘了前面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于是只有回过头去第二遍阅读材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因此我们建议,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去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因为既然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做题,那么就选择性的重点阅读那些对回答问题有用的资料,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偏题。
有人可能会说,在考场中非常紧张,根本不能够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先看完四道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先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概括材料各段的意思。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也不用去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材料了,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在做后面的题目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采用这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得到巨大的收获:不用读两遍材料就可以答完试卷,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再读一遍七千多字的材料需要花费考场上宝贵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方法虽小,效力宏大,切记,切实行之!
3.边阅读边做记号边加工。
申论考试材料有六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非常大。再加上给定的材料不是完整的文章内容,连事实报道、情况简报就算不上,只是一些稍加加工的半成品,不够准确、不够清晰,需要考生的加工能力。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七千多字全部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然后对七千多字再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必定会导致分析不完全,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按段进行总结。在总结的时候,用铅笔划下重要的句子词语,或者在草稿纸上用笔简单地写下。记忆的难度和分析的难度就从七千多字降到几百字,记忆的准确度和分析的准确度就会大幅度地提高。简要标记必不可少:一是做第一道概括主旨题时,需要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整理最后的答案,二是后面的题目还可以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
4.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
有的考生有一些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一边看着材料,一边小声朗读;还有的用手指着材料,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必然会导致阅读速度大大下降。正确的阅读方法是:用眼睛一行一行地看材料,一行一行地阅读理解,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地提高。但有考生反映,即使一行一行地看材料,大脑也不能很快地把这一行的意思反映出来,这个问题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解决,每个考生都应该做一次测验,检验自己是否能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把八千字的材料完整正确地阅读完,如果阅读速度太慢,必须艰苦地训练自己达到考试的要求,这样才能为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打下基础。但也有一些考生,为了追求阅读速度,而导致阅读的正确性下降,这是更为错误的,应该是在保证阅读正确性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还有的考生由于在考场非常紧张而导致阅读理解错误,紧张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有的考生,看到材料内容是自己非常陌生的问题,就感觉非常紧张。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专门训练自己阅读不熟悉的材料,习惯于和陌生人打交道,这样就不会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感到紧张了。当然平常多关心时事热点问题,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上了考场就很有可能看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内容了。考生紧张的第二种原因是对这种考试自我压力太大,因为考上公务员是他和家人最迫切的愿望,所以给自己下了必胜的命令!对于这样的考生,建议他们用最近的国考真题,认认真真地做几次模拟考试,使自己对这个考试很熟练,很有信心,上到考场,就不会紧张了。
7.日本的公务员和考试制度 篇七
今年日本国家公务员年终奖据说比去年减额0.5%, 平均65.5万日元, 按照这段时间的汇率约合7000美元。国家公务员里奖金最高的是总理大臣和最高裁判所长官 (相当于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今年是595万日元, 大约6万美元。但庥生拿不到这么多, 因为他是从9月份才开始当总理大臣。今年的前9个月就只能按众议院议员的标准, 所以麻生拿到手的只有4l0万日元。原来还有一个人也能拿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奖金, 那就是东京大学学长 (校长) 。但桥本龙太郎内阁搞的行政改革把国立大学弄成了独立行政法人, 大学职员的身份也就不是国家公务员了, 所以现在公布国家公务员奖金时就没有了东大校长的名字。
公务员 (Civilservant) 在日本的解释也简单也复杂。不管在决定这个职位时是采取什么方式, 选举也好招聘也好考试也好, 反正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机关的职员就是公务员。国家机关的职员就是国家公务员, 地方机关的职员就是地方公务员, 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工作的就是国际公务员。从这个观点来看, 公务员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 比如说一个会计在税务署工作, 他仍然是从事会计职业, 但他就是公务员。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 甚至存在没有报酬、不是正式工作的公务员。日本有一种很特别的社区消防团, 社区居民凑钱买小型消防车, 消防队员就是社区居民, 节假日训练, 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抢在远道而来的正规消防队之前赶到现场, 从而降低受灾程度。这些社区消防队员就是一种不拿报酬的志愿者, 而且不是专职, 但他们在训练和执行消防任务时, 确实是公务员。
但日本人一般说的“公务员”倒不是这个“原教旨”的含义, 而一般也没有人把总理大臣看成公务员。因为日本国总理大臣是执政党的总裁, 是国会议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他是政治家, 只有在发奖金的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原来总理大臣也是公务员。
像总理大臣这种公务员叫“特别职公务员”, 因为这些人是经选举或者任命出来的。特别职之外, 经采用考试选拔出来的叫“一般职公务员”, 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种, 现在日本大概有96万国家公务员, 还有大约316万地方公务员。自卫队员是国家公务员, 公立幼儿园的阿姨是地方公务员。
在各种各类公务员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通过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那些人, 也就是被称为“精英官僚”的那些人。日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三种, 第三种是面向高中毕业学历, 第二种面向专科毕业生, 面向本科毕业生的是第一种。通过了这种考试就意味着成为高级公务员, 高级公务员不仅有着与一般公务员同样的无过即有功、不受解雇等安定的工作条件, 还有就是他们注定要担任高级公职。一般来说, 他们升为课长 (相当于中国的局长) 是有保证的, 以后再想往上晋升就要看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了。这个晋升的最高峰就是各省的事务次官。当然根据省厅的不同, 外务省除了事务次官以外, 还有一个驻美大使的职务, 而法务省还有一个检事总长 (相当于总检察长) 。而一般的普通公务员就只能做到保长 (相当于中国的科长) , 晋升课长是不可能的。
日本政府实际上是靠这些高级公务员在运作着。日本政府各个省厅, 名义上有主管大臣, 还有政务次官, 但政务次官全都是议员, 也就是政治家。除极少数例外之外, 大臣们也基本上都是政治家, 不是政治家的大臣被称为“民间人大臣”。最近比较有名的民间人大臣是小泉纯一郎内阁的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和金融大臣竹中平藏。不管是民间人还是政治家, 换了内阁就要走人。铁打的省厅流水的大臣, 不变的是官僚。日本的政治家喜欢把坏事的原因全归结到官僚们身上, 政治家老喜欢发誓要和官僚们作斗争, 要实现“政治主导”的国家管理。
但是几乎可以打个一日元的赌, 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政治家对官僚”的斗争构图的话, 失败的肯定是政治家。因为日本政治家的素质在这几十年来下降了很多, 作为标尺之一的就是“二世”甚至“三世”议员的不断增加, 众参两院的世袭议员已经达到43%。现在的麻生内阁包括麻生太郎总理大臣在内总共18人中, 非世袭只有3人, 世袭率居然达到了83.33%。当然不是说二世议员就一定无能, 但是这种靠祖辈的恩荫的后人们, 如何会是那些通过最艰难的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官僚的对手。
这种高级公务员考试分为各职种共通的“教养考试”和按职种不同的“专门考试”, 教养考试的范围有: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包括日本历史、世界历史、地理和文艺的人文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的自然科学;包括逻辑推理、资料分析、空间把握的数据处理;包括现代日语、英语、古代日语和汉文的文章理解和时事问题。比如给出一张曲线图, 要求说出这是哪个国家近十年的零售物价指数的曲线, 这条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 最后还要你说出这条曲线类似于什么数学曲线, 并写出数学方程式。这种考试确实是有点变态。
能够通过这种考试的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最多, 比如2008年通过高级公务员考试的总共1303人中, 东京大学出身者就有417人, 而第二位的京都大学只有161人。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多, 原来东京大学出身者比例更高。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东京大学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学生的质量最高之外, 还有其历史的原因。
日本近代的高级官僚制度学自德国。明治初年的时候, 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无需考试就可成为各官厅衙门的官僚, 不够的部分再从帝国大学毕业生以外的人中通过考试选拔。这种制度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批判, 因此从1894年开始, 日本实行“高等文官考试”, 试图通过考试来一视同仁地选拔高级官僚。日本战败以后, 美国占领军当局曾经试图废除这种官僚选拔体制, 但遭到了日本官僚们的坚决抵抗, 结果就是把“高等文官”的名字给改成了“高等公务员”, 其余的选拔和晋升制度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了。
日本有一个喜欢结成派阀的习性。从战前到战后, 这种一贯的官僚制度首先就造就了高级官僚中帝国大学出身者一统天下的局面。现在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东北、九州和北海道这七所原来的帝国大学之外学校的学生, 对高级公务员考试也不是很感兴趣。考试难度本来就太大, 能够通过的指望不大, 而且就算通过了考试将来在中央官厅衙门里能得到合理晋升的机会也不大。
其他大学也无法和东京大学并肩。日本报纸的第二版上每天都有各官厅课长以上的人事变动的名单和简历, 在里面要找出来不是东京大学出身的还真不容易, 但要找不是东京大学“毕业”的还是能找到的。外务省高级官僚中东大出身但没有毕业的不少。这是因为原来外务省有自己独有的“外交公务员”考试, 通称“外交官考试”。它被认为是日本最难的考试。外交官考试有一点古怪的地方就是不要求毕业生资格, 谁都能考。经常有三年级学生、甚至有时二年级学生考上外交官的都有, 考上外交官就不读书, 到外务省来工作了。所以外务省最牛的不是“东大毕业”, 而是“东大没毕业”。2000年以后, 官方取消了外交官考试, 全部统一到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里面来了。但现在在报纸上还能看到外务省官僚的学历是“东大中退”, 说明这是个牛人。
日本海军有条“吊床号”的制度, 毕业成绩的高低能左右晋升一辈子, 吊床号靠后的人要是升了大将, 比他靠前的人升不上大将就只能退出现役。日本高级公务员也一样。在各官厅发出的合格通知书上明确标明考试名次, 以后在晋升的时候只要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几乎就是按这个名次来, 据说名次靠在后面的人要是晋升上了事务次官的话, 名次在他前面的人除了辞官去某个公司就职, 再不然就是去学校教书, 反正不能再在这个衙门继续待下去了。
任何制度都有好处和坏处。这种官僚制度的好处是公正透明、不带偏见地选拔人才, 证据就是和世袭的政治家不同, 很难看到世袭的官僚。坏处就是太死板, 而且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也确实不合理, 加上政治家的煽动, 官僚们最近成了传媒和公众攻击的对象。2007年6月30日重新修订《国家公务员法》时新增加了这样的内容:“职员采用以后的任用、薪俸以及其他人事管理, 与该职员的被采用年次及采用考试的种类无关, 应该以人事评价作为基准。”
高级公务员制度似乎要被取消了。但是外国占领军的刺刀都没有能消除的东西, 哪儿是那么容易被消除的?其实, 用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田原总一郎的一句话来做总结最合适:“世界上的坏事的根源几乎原因都在官僚制度上, 但是官僚在制度上又是在国民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政治家们指挥之下的。”■
8.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改革
中图分类号:D693.63文献标识码:A
近代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1854年奠定其公务员制度基础的《诺思科特—特里维廉报告》的首要原则就是公开考试选拔政府雇员;随后,美国又进一步提出分类考试的原则;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认为理想的科层制组织官员的选拔与晋升应当注重“专业考试的分数”\[1\]。这些理论和观点奠定了近代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础,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既受我国悠久的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影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采用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录用为公务员的制度。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确立为有志于为国效力的人才提供公平的平台,避免低素质、低效率的人员进入国家机关,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吸取新鲜血液,同时也提升了政府运行效率和形象。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考试录用制度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失衡以致资源浪费
首先,人才资源和教育投资的浪费。政府的功能是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这决定了大多数公务员岗位是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现实是中央机关职位的学历要求清一色为本科,“起步价”为硕士和博士的占到六成\[2\]。过高的和不符合实际的学历要求,加重了公务员的学历情结,会使原本应当在技术与专业性更强的行业发挥作用的人才卡在政府部门,造成其他行业人才流失;同时由于高学历人才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影响工作积极性,以致政府机关人才加速流动甚至流失。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导致了国家和个人教育投资的低效。其次,由于悬殊巨大的报考和录取比,造成了考生的成本浪费。仅以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为例,该年实际招考人数为20 839人,报考人数却超过150万,庞大数目的考生不会被录取。未录取的考生将承受机会成本、显性成本(为之付出的金钱和时间等)、隐性成本(承受的心理压力等)等的浪费。与此同时,不少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还要各地奔走参加数场省市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因此出现重复考、层层考的现象,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成绩互不认可,只能作为该次是否被招考单位录用的依据。
(二)报考资格的设置有损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当前,我国公务员报考资格的设置是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争议比较多的环节,因为它有机会出现暗箱操作等有损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户籍限制,仅招本地户口考生,在发达省份和城市尤为突出。二是年龄限制,35岁的年龄上限值得商榷。三是“萝卜招考”,即报考条件根据某个考生量身定做,让其他考生很难报考或没办法报考。四是优惠加分政策不规范,不严谨,不平等。对本地生源、选调生、西部志愿者和优秀学生干部等报考者实行优惠加分,致使其他考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3\]。
(三)笔试的命题质量不高,测试的“三度”有限
笔试的科目主要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一是前者题目冗杂,题量偏大(平均每题只有40秒左右的答题时间),考试内容脱离工作实际,难以考查考生真正的行政职业能力。二是后者给定材料大多是热点问题,容易被猜题和押题。这两门测试科目试题类型单一固定,把测试重点放在了测试考生掌握的知识量上,却没有很好地对考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作出测试,导致很多考生潜心专业应试技巧,扭曲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初衷。同时专业科目的考试由对考试科学欠缺的或生疏的用人单位自行安排,这使得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大打折扣\[4\]。
(四)面试局限性凸显
一是面试形式单一。目前我国各级公务员考试录用面试主要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较为单一固定,易被培训机构和考生摸清面试答辩规律,出现练习效应以致千人一面的情况。二是面试测评要素不够全面,缺乏对考生人格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测评。三是面试评判水平低,缺乏准确性,目前我国公务员面试的考官由临时抽调的政府官员和高校等科研组织的专家组成。前者缺乏对人才测评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后者缺乏对公务员岗位的现实需要的研究,因此对考生的评判就难免会出现偏颇。
二、造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存在这些问题是客观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官本位”和“官商一元化”的政治文化影响
“官本位”一词虽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却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存在于不同时期的我国广大民众的潜意识里。人们以“官”来定义价值,便纷纷奔公务员考试而来,公务员考试热变成了我国经久不衰的历史现象。当人们在“以官为荣”的同时“以官位大”,推行官治,“官”就成为社会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官和商遇在一起时,“官”便可以利用自身权利和条件追求“商”的利益,便形成“官商一元”。公务员考试录用便演变成利用官的权利进行寻租,通过对公务员岗位报考条件设置、面试等的干预,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政府行为的缺陷性
政府作为公众的代理人本应完全按照公众的意愿从事自己的工作,为公众谋效益,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期待。政府行为不像市场组织那样来源于消费者和市场的外在压力,其行为主要动力源自政府内部,因此政府不会完全甚至不以公共利益目标作为确立政府行为的目标,转而遵循自身的目标。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政府为了自身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学历和能力要求,挤占社会其他行业的人才资源;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政府既担任“运动员”也充当“裁判员”和“监督员”,便出现了“萝卜招考”、徇私舞弊等现象,影响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客观和公正。
(三)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具体操作的阐述概括笼统、操作性不强,使得一些环节无法可依,需要有第二层次的考试录用法规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具体过程作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与此同时,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监督体系还不完善。首先,没有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体系,监督部门的不独立,就难免会受到外因的干扰和牵制,造成“虚监”、“弱监”甚至“缺监”情况的出现。其次,监督环节也出现问题,注重事中监督,忽视事前和事后的监督。
(四)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制还处于转型时期,旧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虽然从不少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一些先进制度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还缺乏结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实际的研究和运用,相应的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比如考试适用范围、考试轮制、测试的“三度”、面试官队伍建设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设计和改革构想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公务员考试录用情况研究发现,他们的一些做法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参考。再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设计和改革构想。
(一)改革公务员考试方法,实行分类分级考试
按照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不管考生报考职位的门类和级别都采用完全一致的考卷,有欠科学。其一,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是不同的,同样的考试内容难以合理评价考生的能力水平;其二,采用同一份试卷,为教育基础较好的群体提供了便利,对低学历人群不公平\[5\]。可以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做法:一是采用分类考试,区分不同类别职位的不同要求。像我国台湾地区现行公务员招考设有通用考试和特种考试两类。其中特种考试是为了满足特殊人员、特殊部门的特殊需求;日本把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录用考试就分为八大类;法国将公务员职位分为A、B、C、D四类;英、美等国招考还特别注重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照。在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在现在的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的分类考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二是实行分级考试,区分不同等级职位的不同要求。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务员考试中,通用考试类别又分为高等、普通和初等考试,每一等级考试面向社会不同群体,上至博士、硕士,下至无学历者;英国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政级、执行级、办事员级和助理办事员级,法国、日本的公务员考试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等,不同级别的考试面向不同学历和经历的考生。可以参照他们的经验,实行分等级考试对不同等级的应试者有不同的考试要求。
(二) 根据职位要求设置报考资格条件
报考资格条件的设置决定了什么人有资格参与政府管理,是体现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原则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公务员考试录用主考部门根据职位本身的要求来设置报考资格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应当降低门槛,放宽资格限制,向更多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加拿大不以性别、种族、年龄以及原国籍等对报考人进行设限;日本特别制定扩大女性公务员的方针,并酝酿取消年龄限制。当前,我们尤其不能因为学历“泛滥”而一味提高学历要求,应该开放面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以及其他低学历人员的考试等级,像德国简单级仅需初中文凭、日本中级仅需高中毕业生、英国助理办事员甚至不需要文凭。另一方面,在具体岗位资格要求上应当细化。欧洲许多国家通过对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具体描述,用能力和经验取代学历、专业等的明确限制。借鉴他们的经验,按照职位本身的实际需求通过职位说明书来描述职位的内涵、要求和任务以设置平等的非限制性条件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
(三)规范考试内容,提高考试科学性
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是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核心,决定着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质量和生命,因此要根据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实际不断研究和规范考试内容,提高考试的科学性。一是改革《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的考试内容。首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不能以考记忆力、考智力、考知识量为要,要以考察考生行政职业能力为本。其次,改革《申论》的固定问题设置模式,不让考生陷入对《申论》套路的研究与准备\[6\]。同时还要加大《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的研发和创新。二是改革现行的面试方法与内容,加强考官队伍建设。首先,面试应由独立于用人单位,公务员考试录用主考部门来主持,用人单位可以参与而不主持;其次,创新面试方法,不要固定模式,可参照西方,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模式,同时积极研发新的人才测评技术和方法;再次,面试的内容要根据应试者拟任职位的实际需求设计,避免千人一面的测评结果;尤其要加大心理测试和人格测试的内容;最后,改善面试考官结构,有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者、有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的专家以及心理学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各占合理比例,加大对考官队伍的培训、监督与管理\[7\]。
(四)实行全国联考和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制度,探索新的公务员考试录用方式
公务员考试全国联考是大势所趋,现在全国部分省市已经联合开展公务员考试,并取得了实际效果,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被考生和政府认可,但考试成绩没有在联考省市之间通用,减少了考生的机会。因此要在节省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不减少甚至增加考生的机会,采取全国联考,同一试卷,分数全国认可。
同时,在全国联考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制度。每年定期举行国家公务员资格统一考试,通过考试的颁发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全国通用,但有一定的有效期。考生可以在有效期内应聘符合条件的职位,凭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职位面试。
(五)以法治考,主、办、监分离,以保证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单行法律,这为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规违纪行为留下了机会空间,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正常开展。应尽快制定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法律,让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
为了规避政府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既充当“运动员”又担任“裁判员”和“监督员”带来的弊端,参照西方独立的文官委员会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建议设立直属各级人大的公务员考试录用主考部门,由它来行使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主考权\[7\];开放第三部门(独立于公务员考试录用主考部门的考试机构)来承担办考业务,负责命题、施测、阅卷等工作;同时成立隶属于各级人大的、专门的、独立于公务员录用考试主考部门和主办部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监督机构;进行主、办、监分离,赋予他们较独立的法律地位,能极大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296.
[2]李佳平.大学择业中的公务员热现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3]韩敏霞,韩敏波,冯正友.建立国家统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构想\[J\].太平洋学报,2007(10):73.
[4]徐元善,江悦.新制度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缺陷与改善\[J\].探索,2009(5):83.
[5]林宝荣,林修果.公务员招录制度创新路径\[J\].理论探索,2012(1):123125.
[6]李士谦,徐建春.组织公选申论考试要抓好两个环节\[J\].领导科学,2005(8):2627.
[7]张桥,贺先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考试,2012(10):4549.
9.如何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篇九
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视野,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公务员录用考试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形式,每一个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参与考试竞争,不能因为种族、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差别而排斥其中的一部分成员。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参与时,竞争才有公平可言。在我国公平竞争的一个现实障碍是公民身份对竞争的限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干部与工人、全民所有制工人与集体所有制工人、正式工与临时工,其身份不同,直接导致竞争权利的不平等,竞争者地位的不平等。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废除身份制和地域制。要坚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使竞争的胜负主要不取决于出身、民族、肤色、信仰、性别,而主要取决于各人的德才和努力程度,以扩大选拔录用视野,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选拔更多优秀人才。
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大局,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激励作用、科学规范的职务职级相结合的工资福利制度,鼓励优秀公务员长期为国家服务。根据我国的情况,借鉴外国的经验,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应实行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进行平衡比较的办法,使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国有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同时,合理确定行政机关内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适当扩大不同级别工资之间的平均差距,尽量避免公务员工资低水平平均主义现象,增强政府机关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坚持“凡进必考”,不断扩大公务员考试录用范围。目前,按照有关规定,考任制主要适用于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除了考试录用以外,初任公务员还可以通过调任和聘任等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范围还比较狭窄,再加上各种照顾,使得
公务员的“入口”太多,从而使考任制的应有权威受到极大影响。公务员制度完善的国家,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大,如美国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90%,法国除500个高级公务员职位通过政治任命产生外,其余200万个职位上的公务员都须通过考试录用,考任人员占全部人员的99.9%以上。由此看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范围应逐步扩大,其目标应当是除政府组成人员或高级公务员职位以外的其他人员一律经考试任用。但考虑到考试录用制的范围难以一步到位。可采用一些过渡办法,如将公务员考试分为录用考试、调任考试、聘任考试,对转业军人进入地方行政机关也举办适当的考试。不同类型人员的考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既避免将考试方法绝对化,又避免除录用外不经考试就进入公务员队伍,随条件逐步成熟逐渐扩大统一考任的范围。
10.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学习方法 篇十
行测共包含5个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其中,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偏文,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偏理。很多考生在接触这些模块之前就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劣,或者擅长某些模块,或者某些模块很差。具体擅长到什么程度,又差到什么程度,这个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经历过全面的基础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各个模块的解题技巧,还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模块优劣。
二、模块专项突破 优势更优 劣势弥补
11.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 篇十一
摘 要 公务员考试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但随着我国新时期实践和形势的发展,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在具体实施中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以粗浅探讨,以促进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问题 对策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自实施以来,历经十多年,从诞生、到成长,逐渐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和法制化。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现有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服务型政府管理实践的要求。面对今天信息社会及全球化时代政府管理实践的要求,如何全面建设新时期我国服务型政府和积极推进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选拔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考核选拔干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采取统包统配和个别选调的方法,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选拔了大量人才,考试在其中起的作用极其微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开始积极探索改革传统干部录用制度,并从80年代初期开始引入公开竞争机制,在干部招用中引进考试手段,择优录用。1989年我国公务员考试工作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首先,我国人事部与国务院下属的六个部委共同组织了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试点工作。其次,我国人事部与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布《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在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干部录用中普遍实行考试制度。这两个突破性的发展,为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的颁布;2005年4月《公务员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这三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正式确立。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自实施以来,历经十多年,从诞生、到成长,逐渐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和法制化。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无足够的经验积累,以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往往会显现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考门槛过高
当今社会,一些政府由于自身不能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有个合理、科学的认识和理解,而致使在招考公务员时,人为的提高报考门槛,认为只有高学历和毕业于名校才具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认为只有热门专业的考生才有报考资格;认为只有应届高校毕业生才能很好胜任公务员的工作;认为只有本地区的考生才能很好的做好公务员工作。这些误区往往让很多求职者面对公开招考的职位,只能望洋兴叹,也许高门槛的设置有其特殊原因,如,出于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考虑或出于缓解报考人数极多而带来的诸多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问题。然而,政府这些极端举动,往往会导致行政资源和人才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笔试“两重两轻”
在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考试中,笔试内容往往“千人一卷”,对岗位专业能力测试不够,这样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也不能有效的反映不同职位的特点和专业化要求,更不能对考试者进行全方位的准确考察。同时,笔试内容的设计,往往重公共科目考试,轻专业科目考试。相对于公共科目考试试卷的规范性和试题种类的多样性,专业科目考试试卷的规范性和试题种类的多样性均无有效的保证。而在公共科目笔试中,又往往重知识,轻能力。在一些省份公务员考试中,往往在第一轮考试中只考公共科目,并以公共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进入第二轮的依据。而在第二轮考试中,专业科目考试的比重很低。同时,考试内容的重文轻理现象,也是极其危险的。现阶段,公务员考试中,笔试内容基本上都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不重视对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素养的考查,这一方面致使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不平衡,不能适应电子政务的要求,更不能为知识经济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公务员考试内容易掌握,形成了单靠记忆,背诵就足以应对笔试的局面。
(三)面试“模式化”重
当前我国公务员面试,还是实行传统的人事配备,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面试,却发现面试试题命题空间小,内容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基本上可以说“大同小异”,已经被研究的相当透彻,大量公考辅导资料和辅导班针对不同类型题目,为考生总结出各种答题模式,致使考生答题模式化,,导致面试走向极端--八股文面试。此种模式化面试不能充分表现考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考官也难以考察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同时,我国现阶段公务员面试的考官队伍主要由考录主管部门和招考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其队伍的构成,长期以来比较固定,模式僵化,给少数部分考生走后门,拉关系提供可乘之机,这容易造成考试的不公平。
(四)监督体系不完善
首先,现阶段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的法律体系立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颁布的都是关于公务员管理的行政法规,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公务员招录制度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且在我国目前公务员考试中,考试录用机关和管理机关是同一部门,这致使公务员考试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法律保障,使得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受一定冲击。其次,社会监督体系不够。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考试工作,往往由人事部门和招考部门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而对于考试工作中的考试、面试等程序,都缺乏社会体系的有力监督。
三、解决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扩大公务员招录范围,彻底打破对报考人员的身份、地域等的限制
根据现代竞争理论,公务员考试必须是平等的、公正的。而在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考试招考中,常有身份、地域限制的条规,这直接导致竞争权力的不平等和竞争的地位不平等。如不改变此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做到公平竞争,也很难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只有当竞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报考人员的才干和努力程度时,人们才会承认这是公平的竞争,才会认可这样的竞争结果。因此,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必须扩大招考范围,彻底打破对身份、地域等的限制,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首先,以《公务员法》为依据,加大对公务员考试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宣传、贯彻和研究探讨。牢固树立“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地区封锁,促进人才交流和选拔,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流通不断加快、区域差别逐渐缩小的现状。
(二)增强笔试、面试的科学性
笔试可以有效测量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公务员考试工具,因为它体现的是国家机关的意志。针对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工作中笔试出现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必须立足我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大科研工作,集中充分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来增强现有笔试工作的 科学性,进而提高公务员考试工作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首先,笔试科目设置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职务、等级和地区的公务员要求,笔试内容要有所不同,而不是几乎全部一张卷。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阅卷机制,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合理的阅卷。
面试,作为公务员考试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其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面试有助于面试官和考生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面试官对考生有个更好的了解。而我国现阶段,面试官队伍的构建基本都是临时组建的,另外面试官队伍的构建也往往缺乏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搭配,从而致使一些业务能力强、而品质不好的面试官选入其中,这样的面试官队伍,势必会影响面试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对面试官的选择,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认真挑选,并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锻炼、考核和考察,最终才能确定面试官队伍的构建。
(三)健全监督体系,增强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和制约机制
首先,完善我国现行公务员法的法规体系。现阶段我国所实施的公务员法,在多年的具体实施中,充分曝露出其不完善的地方,也展现出其急需改善的地方,特别是对二、三层次法规的完善必须及时、有效的去做。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和人事部门,要立足我国国情,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公务员考试的优秀经验,不断加大完善我国公务员法的力度,同时,待公务员法相关法规得以完善后,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对公务员考试工作中出现的违规和违法行为,必须给予相关的纪律惩处和法规惩处,全力保障我国公务员考试工作走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道路。
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为了增强我国公务员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应积极借鉴高校招生考试的经验,积极利用社会监督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社会监督体系,不断增强公务员考试工作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努力去除公务员考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参考文献:
[1]冯必扬.现代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0.
[2]朱庆芳.公务员考试录用务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张柏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4]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嘉林.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考官入门.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推荐阅读:
如何面对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和面试09-22
如何学习易经08-04
如何学习装修08-17
如何学习Oracle06-24
如何学习高中美术07-07
如何学习初中历史08-28
如何向华为学习09-28
如何学习初三数学10-24
如何学习美工设计10-28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