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共12篇)(共12篇)
1.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一
1、在食堂就餐人员一律服从食堂管理和监督,爱护公物、讲卫生、讲公德。
2、员工必须按时就餐,早上7:30-8:30,中午12:00-13:00,下午17:30-18:30。如因特殊情况就餐时间有所调整,应提前告知食堂工作人员,做好饭菜备用安排。
3、公司发放的就餐餐具,员工自行保管,如有遗失或损坏应照价赔偿。瓷碗10元/个,卫生餐盘及小碗45元/套(餐盘25元,小碗20元),筷子3元/双。
4、就餐人员要做到文明就餐,自觉排队打饭、打菜及清洗餐具,无特殊情况不准帮忙代打、代洗餐具。不准拥挤、插队,不准在食堂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随地吐痰。
5、打饭队伍若过长或过于拥挤,可先到食堂候餐处等候,待打饭队伍疏松些时,再去排队打饭,为食堂内人员行走预留空间。
6、剩余饭菜不得随意倒在餐桌上或地上,必须倒入指定地点。
7、用餐后要清理桌面上的饭菜,自觉倒入指定的桶内。
8、用餐完餐具清洗后,按规定存放在指定的编号餐柜内,要求摆放整齐统一。餐柜内不得摆放与就餐无关的物品。对于餐具摆放不规范的,我们实行第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的规定。达到三次者罚款20元,并在全公司进行通报批评。
9、就餐结束后,不要在食堂内逗留,如确实需要在食堂内等候的,可到食堂候餐处等候,为后续就餐人员提供方便。
2.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二
1 统计技术在天然气作业中的重要性
在天然气行业中计量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确保天然气达到国家标准。在计量达标的各个环节上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确保工作的高效、可靠。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制定一套方便有效、可行性高的统计方案,更是锦上添花。
2 准确的计量统计是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以及提高的重要保障
企业发展的成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没有准确的计量统计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想要保障统计数据的可靠,只在流量计上做工作是不够的,影响流量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仪表的准确度、环境的影响、气质中积液的影响、工人的主观因素等,只有在工作中严把质量关,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的保障统计工作,才能确保生产任务高效完成。
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一项技术工作,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它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也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 输差不良原因调查表
调查表也叫做检查表,是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原因分析的工具之一。
专门进行计量统计的部门根据输差产生原因的重要程度,填写输差不良原因调查表。统计的主管部门在按规定的时间段检查各分队的统计工作,且对小型用户的计量仪表进行不间断的轮查。对统计计量工作准确性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比如仪表检定不合格、接头漏气等,统计主管部门需要重点检查。对于统计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有较小影响的因素,应填入表中,但并非每月检查。规定时间段内,统计主管部门统计各队检查出来的不合格项并算出次数汇总,对出现次数较多的不合格项制定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异常输差的产生。
4 测量过程监视图
检测设备的准确可靠是确保测量准确,量值可靠的重要前提。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设备的计量进行测量监视,并采取纠正措施,使设备的准确性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要求之内。对标准进行多次核查后将核查结果绘制在监控图上。基于此核查方案建立数学模型,再根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核查数据库。
利用测量监视图,能够及时发现测量设备不准确的原因是否由突发因素造成。
5 绘制采输差因果分析示意图
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它能非常直观地说明各个因素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例如,一个天然气公司根据用户的用气特点,分出大用户和小用户,再根据大用户和小用户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设备。由于大用户的设备准确性稍高,且部分为双方共同值守,而小用户采用的是单独值守,存在漏洞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统计部门通过绘制“采输差因果分析表”,多方面查找原因进行排除,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用户自己的流量计上。用户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破坏仪器封条,有可能降低累计值,进而造成输差。应对有此情况的天然气站进行整改,由工作人员和用户共同监测计量,保证天然气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消费权益。
6 对比统计结果
国际上在比对报告测量结果时,为了明确起见,推荐了一个说明方式,即(7.028±0.004)p H。在此公式中,正负号前的值为测量结果,正负号后的值为扩展不确定度,扩展因子为2(k=2),从而使测量结果具有约为95%概率的置信区间。
我国报告的各比对结果均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证明我国的酸度(p H)基准测量装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0℃~50℃)的范围内,基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 p H(k=2)。比对结果已录入到MRA附录B和关键比对数据库中。
7 准确的统计计量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商品交换都是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的。统计计量的产生也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为保障商品交换双方的利益,更应加强统计计量工作。
统计计量在天然气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更为明显。不仅提高了统计计量仪器的准确度,保障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也为用户提供了十分详实的用气记录,保障了交易双方的权益。对于天然气公司来说,统计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来,减少了工作的重复性和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天然气公司可持续发展。
总之,统计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公司发展的许多环节,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科学管理,是统计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也是统计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摘要:本文从经济效益、企业长远发展、输差不良原因调查表、测量过程监控图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统计在天然气公司管理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3.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三
2010年,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超过了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埃克森美孚),并且以近3300亿美元的市值跃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中石油虽然在企业市值方面超过了埃克森美孚,但事实上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仍然是相对薄弱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进行比较,以借鉴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
一、分析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
埃克森美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业务,生产设施和销售产品分布全世界,目前在能源、石油和石化等诸多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止到2010年在“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的排行榜上已经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一)极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
埃克森美孚的成功与其对公司业务的不断革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创新首先体现在努力研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确立专有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由此使自己一直处在技术研发的最前端,成为世界石油行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近10年的专利申请情况如图1所示,在这10年间其专利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专利基本都为发明专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范围内。由于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可以使其选择优势原料,研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出更加高端的产品。埃克森美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得益于其广泛创立的研发机构,公司的上下游等各个链条上都拥有其各自的研发部门,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掌握着上游的研发工作,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掌握下游的研发工作,而分布在亚太、欧美的10个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则负责有关化工业务的研究工作。埃克森美孚目前投入于研发的资金每年约有6亿,雇佣工程师和科学家近2万人,并且配置了众多小规模的技术服务网点和研究所,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技术研发网络。
埃克森美孚用以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技术的研发上,还体现在业务的革新上。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全球呈现石油的过剩供给以及油价的低迷走势,埃克森美孚压缩了炼油能力,持续增加包括润滑油和清洁燃料在内的高附加值产品的资金投入;公司还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由于管道运输成本过高,一直没有开发,公司用AGC——21的天然气液化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突破了把天然气转变成液体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天然气的便宜运输。
图1 2000-2010年埃克森美孚历年公开的基本专利量
(二)极具战略目标的经营原则
经营过程中埃克森美孚为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着眼长远的原则。埃克森美孚十分重视业务发展的长期性,力求其所参与的项目都要获得可观的回报才行。20世纪70年代,埃克森美孚在加拿大冷湖的重油开发,就采取了长期持续的阶段性策略,使得原油产量始终稳步增加,直至2009年原油产量突破记录超过16×104bbl(800×104t/a)。再如安哥拉15区块是1994年得到的,但直到1998年才得以发现,而哥伦布油价在当时仅为12.76美元/bbl,但由于埃克森美孚贯彻的长期性发展原则对该地区的投资一直保持稳定,截至2010年底,到该区块油气总量已达到75×104bbl/d(3750×104t/a)。埃克森美孚在2009年全球投资达到了198亿元,即便如此,公司总的投资策略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2.坚持谨慎的原则。埃克森美孚在挑选投资项目时极其谨慎,每一个项目在选定之初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测试,每一个投资项目只要是超过了5000万美元,就必须要经过管理委员会的讨论才行。而且在项目运行后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讨论、检测,以确保其最终的可行性。埃克森美孚进行投资的前提是有把握可以收回高于其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在保证了合格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严格成本控制,使得内部产生的经营费用较小。公司还通过运用叶贝斯信念网络理论来研究各个事物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尽可能的提高单个油井的产量,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便开始了股票的回购,近几年来埃克森美孚的资金量明显增加,因此用于派息和股票回购的资金自然增加了,这样一来公司就可以将高油价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回报给股东。通过此种谨慎性策略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投资风险,保障了股东利益,并有利于其长期稳健的发展。
(三)适时地兼并与收购
埃克森美孚十分注重自身组织结构的完善,使组织结构随着公司策略的变动也相应变动,真正做到组织结构与发展环境、经营策略相一致。
埃克森美孚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其有史以来的多次大并购是不可分离的。20世纪80年代的埃克森、美孚还是两家公司,出于应对全球能源形势变化和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埃克森公司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撤销、合并了众多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扁平化并贴近市场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后期,埃克森石油公司宣布以772亿美元收购美孚公司,于1999年11月30日合并案获得通过。这一兼并举措的收益就是扩大了公司规模、拓展了主营业务、吸纳了科技人才、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公司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实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市场时可以有更强的自我防御及调节能力,有更加强大的资金链条作为后盾。
(四)上下游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战略
能源行业具有资本密集、风险密集以及竞争全球化的特点,实行上下游一体化是十分重要且行之有效的策略。埃克森美孚的主营业务链的布局是由原油的勘探、开采开始到原油的炼制以及终端产品的销售,实行的上下游一体化是典型的纵向一体化策略,在上游强化油气的勘探开发,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下游注重产品生产和服务,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纵向上下游一体化获得的优势包括:可以将上下游的业务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了原油的供给量、降低了运输成本并缩短了供给链。
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使得公司从最初的炼油业务延伸到油气的勘探、开采以及化工业务,逐渐形成比较均衡的业务结构。实行上下游一体化还可以起到控制生产成本的作用,单凭这一点就可以为埃克森美孚每年创造出高达7亿的税前利润。
二、从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中分析中石油的不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或中石油,英文缩写CNPC,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销售商。它所涉及的主要业务包括油气的勘探开发、油品的炼制、油品的销售、油气的运储、石油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化学工程技术服务的提供和石油设备的制造,属于具有综合性质的大型能源公司。在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的报告中显示,中石油以市值达到3293亿美元而跃居全球500强企业的榜首,成为了当时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与埃克森美孚相比,中石油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下面通过对比上述埃克森美孚的优势找出中石油的不足:
一是盈利领域较为单一。中石油对油气勘探开发十分地依赖,不能创造出更多的盈利业务,使得其盈利机制略显单一。目前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国内石油企业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往往喜欢效仿,没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不能根据自身的特定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趋同现象十分明显。而埃克森美孚2011年年报显示其海外开采业务较国内更加赚钱,国内炼油与化工业务的已用资本回报远高于开采业务,这与中石油炼油与化工业务巨亏形成鲜明对比。
二是缺乏以长远谨慎的眼光来看待海外投资。就拿中石油在海外投资的例子来说,一个企业去海外投资所要承担的风险肯定会比在国内要高得多,这就需要在投资之前做好充分调研,细致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并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比如当年在伊朗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时就因为对当地多山路的地貌不了解,导致项目评估出现误差,在运输机械设备上山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成本大大增加,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是有些项目投资成本高,利润少。通常情况下,原油定价权掌握在上游手中,炼油厂只是受价者。在亚洲,炼油产能实际是过剩的。中石油2011年年报显示,其炼油成本为3.5美元/桶。但中石油相对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折扣约为6%,达到104.2美元/桶,而埃克森美孚仅为100.79美元/桶,较中石油低出3.41美元/桶。3.41美元/桶的原油成本价差几乎与中石油炼油成本相当,而且由于我国成品油特殊的定价机制,也造成了正常加工利润被扣减,使得中石油的实际利润减少。
四是缺乏持续有效的一体化战略。中石油目前也是属于一个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但是在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时有欠妥当,产业链明显呈现小头大尾的格局,对于其下游庞大的炼油业务来说上游的原油供给量明显不足。现阶段其在原油开采上的收入只占到总收入额的10%,而巨大的供需缺口则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众所周知国际油价十分不稳,一旦发生某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原油进口供应链的断裂,这样会对下游依赖进口的炼油业务造成巨大影响。
五是人力资源效率低下。中石油目前的员工数达160多万,但中石油的人力资源相比埃克森美孚效率极低。其突出表现为:整体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人均创造收入十分有限。2007年,埃克森美孚人均创造的总收入为36.9万元人民币,中石油为1.8万元人民币,二者之比为1:20.5;2010年差距虽有所缩小,仍达1:10.7。其次是人员构成不合理。中石油雇佣大量从事一线生产的市场化劳务合同工,占到生产一线的50~60%,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拓展新业务所需的顶尖人才严重不足。
三、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对中石油的启示
第一,加强投资的谨慎性和长期性。中石油对石油工业每一个项目的投资尤其是海外投资的可行性要严格把关,可引入埃克森美孚对项目的审查、测试程序,做好充分调研,合理控制成本,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能带来效益的提高与利润的增加。
第二,合理优化一体化战略。对于中石油来说其自身一体化战略的明显缺陷就是上游的勘探开采量小,不足以供应中下游,造成供需缺口,这就需要其努力拓展上游的业务,通过加大对技术等领域的投入来改善上游的窘境,重新配置公司的资源以及资金在油气的勘探开发、油品的炼制以及其他化工部门的比例。适度扩大上游业务的规模,使之与中下游链条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积极拓宽业务渠道。由于目前全球的能源分布呈现典型的区域性以及不平衡性,石油行业的这种国际性,使得中石油单单依靠国内的石油供给是不可行的,必须执行“走出去”战略,与国际接轨。埃克森美孚从很早就实行了全球化战略,中石油也应该尽快制定可行性方针,更加积极地走出去,用自己庞大的资金链以及先进的技术去拓展国际市场,探索更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弥补我国原油供给不足的缺陷。
4.某天然气有限公司安全教育制度 篇四
1.总则
安全教育是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和增强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管理常识和重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形成公司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员工安全教育
2.1 三级安全教育
2.1.1 新入公司员工来公司参加实习培训人员、岗位调整人员必须经过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1.1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综合办、技术质量安全部组织实施。时间为8-16学时。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危害因素及特殊危险区域分布情况;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公司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
2.1.2 部门级安全教育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时间为16-24学时。教育内容包括本部门概况、职能范围、业务流程、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经考试合格后部门方能任用,不及格者应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部门有权退回人事部门重新安排,因故未受教育者必须补课。
2.1.3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时间为16-24学时。教育
内容包括本岗位的任务和作用、生产特点,生产设备情况和安全措施,本岗位防护器材及消防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经考试合格后,在指定的指导人带领下参加操作,未经指导人许可不得独立操作。受教育面必须达到100%,因故未受教育者必须补课。
2.1.4 员工离开岗位6个月以上(含)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因工伤伤愈上班前必须进行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员工变换工种必须进行部门和班组安全教育。
2.2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2.2.1 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外,还应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并经严格考核合格,取得社会职能管理部门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能准许上岗操作。
2.2.2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操作工;锅炉工;计量检定员;驾驶员等。
2.2.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年龄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2.2.4 由公司统一安排人员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特种作业培训的,取得的证书公司保管,相关费用给予报销。自行参加培训的,原则上费用不予报销。
2.2.5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复审培训。对于未按规定参加复审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2.3 日常性安全教育
2.3.1 公司各部门(车间、班组)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包括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使安全教育制度化。重点设备或装置大修,应进行停车前、检修前和开车前专门安全教育。对重大的危险性作业,作业前施工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作业。
2.3.2 公司在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或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3.3 每年应对员工进行至少1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2.3.4 每年要进行1-2次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教育,开展预案演练活动。
2.3.5 基层班组应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案例教育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
3.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3.1公司领导安全培训有控股公司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3.2 安全管理人员应参加由地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或组织进行的安全培训,由劳动行政部门发给任职资格证。内容包括国
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安全文化,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3.3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总工)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主要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时。
3.4 公司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有安全管理部门(技术质量安全部)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工伤保险、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方案等,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时。
4.安全教育方式
4.1 三级教育尽量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教材应相对固定。
4.2 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地方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条件允许可集中到单位进行。
4.3 公司安全责任人安全教育,地方政府部门有要求的应按要求进行。
4.4 日常性安全教育可采取广播、板报、展览、电影、录像、讲座、知识竞赛、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
4.5 事故现场教育:不论发生任何事故,都必须按“四不放过”原
则进行事故处理,找出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处理事故责任人,进行事故现场教育,总结教训,提高认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5.附则
5.1 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5.2 本制度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试行,试行期
5.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股份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地区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其他直属机构(地区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其他直属机构以下统称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环境污染事故、辐射事故等其它事故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事故的报告、应急、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各类事故,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第四条 各单位应当公布事故报告和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及时受理和处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第二章 事故分类与分级
第五条 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分为:
(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单位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各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第六条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具体细分为三级:
1.一般事故A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B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般事故C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三章 事故报告与披露
第七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基层单位负责人报告,基层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向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主管部门逐级上报直至单位安全主管部门,由安全主管部门向本单位领导报告。较大及以上事故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应当向单位办公室通报。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单位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 各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向股份公司总部机关有关部门报告。
(一)一般事故C级、B级,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向股份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二)一般事故A级,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向股份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报告。股份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股份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裁报告。
(三)较大事故,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办公室向股份公司总裁办和安全主管部门报告。股份公司总裁办接到各单位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股份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裁、总裁报告。
(四)重大及以上事故,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之内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办公室向股份公司总裁办和安全主管部门报告。股份公司总裁办接到各单位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股份公司总裁报告,同时报告股份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裁。
第九条 对承包商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各单位应当按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报告。
第十条 发生事故后,各单位在上报股份公司的同时,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股份公司总裁办接到较大及以上事故报告后,应当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石油办字〔2004〕230号)执行。第十二条 发生事故,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情况特别紧急时,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书面报告。书面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 事故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续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 各单位发生事故后,事故的信息披露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石油办字〔2004〕230号)执行。
第四章 事故应急
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十六条 发生事故后,各单位或者各单位所属事故单位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不得擅离职守。
(一)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者已经发生一般事故A级,并可能造成次生事故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各单位主要领导公出在外时,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二)发生一般事故A级,或者已经发生一般事故B级,并可能造成次生事故时,各单位业务分管领导或者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
(三)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时,各单位所属事故单位业务分管领导或者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
第十七条 发生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事故时,股份公司应当派人赶赴现场,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股份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
(二)发生重大事故时,股份公司业务分管领导或者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
(三)发生较大事故时,股份公司分管业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
(四)发生一般事故A级时,股份公司分管业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应当派人赶赴事故现场。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十九条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出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五章 事故调查
第二十条 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政府和其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二十一条 对于政府委托各单位调查的事故,各单位应当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开展事故调查。
调查组成员应当由安全、生产、设备、人事劳资、监察、工会等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结束后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故有关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二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第二十五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 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按照HSE管理体系要素要求,深入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由各单位或者各单位所属事故单位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于较大及以上事故,应当由股份公司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
第六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七条 所有事故均应当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发生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事故的各单位应当向股份公司做出检讨。
(一)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各单位主要领导、业务分管领导、分管安全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到股份公司总部,向股份公司做出检讨。
(二)发生一般事故A级,各单位分管业务领导、各单位所属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和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股份公司总部,向股份公司主管部门做出检讨。
第二十九条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人民政府的批复和股份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属于股份公司管理的干部,由股份公司监察部门在30日内落实事故处理意见;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按照管理权限,由各单位及其直属单位监察部门、人事劳资部门在15日内落实事故处理意见,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各单位或者所属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和安全主管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或者所属单位工会和员工应当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章 事故统计与档案管理
第三十一条 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信息录入到HSE信息系统。第三十二条 所有事故处理结案后,必须建立事故档案,并分级保存,事故档案应当至少包括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证据资料。
(一)一般事故C级事故档案,由各单位所属事故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建立,并送档案室保存;
(二)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事故档案由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建立,并送档案馆保存。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以外的非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股份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公司管理规定。
6.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六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生产基础管理,细化生产过程控制,降低LNG生产过程风险,明确关键流程、节点,规范控制操作,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及效益最大化,根据《炼化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推进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贯彻落实《炼化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推进方案》,扎实推进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司生产、计划、统计、节能工作的有效推进,成立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王志刚
副组长:赵运涛
曹强强
所属各液化站站长
成员: 生产技术部全体人员 所属各液化站主管生产副站长
(二)工作职责
1.按照炼化公司生产计划部下发的《炼化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推进方案》及我公司企业管理部下发的《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方案》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我公
—1— 司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专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完成时间及考评标准。
2.负责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以及协调服务工作。
3.负责指导、督促各站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工作。4.负责总结评比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实施成果。5.配合公司考核验收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实施工作。
二、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创建标准液化站,杜绝非计划停工,确保装置长周期运行,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相关要求
1.以“增收节支”为中心,参照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管理职责清晰明确、管理流程简洁高效、目标任务具体量化、绩效考核全面细化的目标。
2.结合“四定”,建立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的部室业务第一处置权,对部门人员科学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细化生产管理流程,对核心业务进行精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组织实施、生产动态控制、调度指挥协调、计量统计节能管理、非计划停工管理的核心过程控制体系,明确内容要求、职责范围,形成全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4.以过程控制为核心,从工作流程入手,制定每个过程、—2— 环节的业务指导书,规范人、事、物标准,实现过程控制优化。
5.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成本管理,进行生产效益核算,优化生产组织,实现天然气到LNG全过程精细控制。
四、重点内容及实施措施
(一)业务管理精细化
各站生产管理组要对生产业务、组内职责进行梳理与明确,结合“四定”工作开展情况及员工个人情况,对组内核心业务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明确、细化岗位职责,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每项业务、每件事情的完成都要有序进行,实现岗位、程序间的相互制约与明确。
(二)制度管理精细化
1.生产技术部及所属各站结合生产管理部门权限和职责,制定综合计划、调度手册、统计及节能相关制度;对近年来颁布实施的制度的适宜性、有效性、易操作性进行全面评估,定期进行修订;对废止的制度要及时清理,达到生产制度精细化管理。
2.各站生产管理组要对生产技术部下发的生产相关制度进行宣贯、学习,对制度重要条款要进行详细解读,生产技术部会不定期进行检查及考核;检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检查制度学习笔记,二是随机抽查相关人员对制度的解读程度。
(三)计划、统计管理精细化
1.提高计划管理的准确性。合理安排、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在每月末将下月计划下达至各站,有效指导生产。同时,—3— 根据月度生产任务,结合各站组织检维修安排,确定各装置运行天数,根据各站装置运行水平,确定各站收率及损失指标,根据产品销售及经济效益,制定产品产量计划,月度计划各项指标编制做到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依据充分,科学合理,逐步提高计划管理的准确性。
2.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精确性和时效性。督促各站从生产日报、生产月报、能耗月报等方面入手,用事实、用数据说话,提高生产数据的真实性、精确性和时效性。严格各站生产日报、月报上报时间,每日9:10前上报生产日报,每月30日或31日12时前上报月报,16时前上报能耗月报及能耗分析,要求统一生产数据统计手段,细化统计口径,精确数据计量。
(四)调度管理精细化
1.树立调度管理权威,完善调度协调管理机制。按照“生产汇报工作流程”严格上下级生产信息沟通协调,实时掌控生产动态,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准确地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安全平稳运行。各站运行班汇报由班长负责,每班需要至少一次电话汇报生产动态,及时准确汇报生产信息,快速有效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对无法立即处理的问题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应记录。
2.规范生产业务汇报单、非计划停工汇报单、开停工申请单、生产业务通知单、调度令等格式、编号及处理、审批程序,做好文书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及保密工作。
—4— 3.加强与勘探公司的联系,组织好LNG的生产、销售,及时了解各站生产污水库存情况,组织好生产污水的调运工作,掌握装卸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生产污水调运过程存在问题,确保装置生产稳定。
4.加强与相关职能部室联系,及时反馈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情况;通过内部工作联系单提高信息传递和指令下达的实效性。通过“一事一议”,统筹协调机关专业部门解决生产组织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生产组织有序进行。
5.公司办公楼建成后,完善调度系统硬件配备,如调度监控管理系统等。
(五)生产管理精细化
1.搞好物料平衡,为装置平稳生产提供保障。
(1)梳理各站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及化工原材料使用情况,详细掌握各站生产装置最大、最小及最佳加工负荷,并修订所属各站最新库容表。
(2)积极与勘探公司采气一厂建立快速沟通机制,努力改善原料气供应不均衡现状,降低因原料气压力波动等可控因素对装置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要求,安排的加工量要有利于长周期运行。
(3)加强与公司销售部的联系,使产于销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库存的上涨和跌落,造成积压或不足,减少装置处理量的调整频次,从而减少装置因产品销售引起的波动。
—5— 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生产方案
(1)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优化运行方案。依托技术支撑,努力提高液化率将“增收节支”落到实处。
(2)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装置运行质量。根据生产的计划和特点,制定详细完善的生产方案。通过每日生产调度视频会、每月安全生产月结会,做到生产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所属各站每周五12时前上报生产周报,根据生产周报对本周各站生产装置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整,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3.开展生产运行分析,强化生产组织管理
(1)加强过程监督。调度对每日生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过程监督,对是否按照生产计划执行任务要求进行跟踪纠正;生产技术部不定期组织生产检查,从生产指令执行、交接班巡检管理、操作指标执行、设备运行维护、跑冒滴漏处理、应急生产处置等各个过程环节,按专业、分层级做好过程控制和任务管理,明确管理目标和控制结果,有效控制监督生产全过程。
(2)加强装置运行管理。对于目前三个液化站装置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如目前三个液化站夏季循环水温度过高,给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虽然进行了加药处理,但因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降温效果不明显,因此制定三个液化站循环水加药操作指导书显得极为重要;对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装置运行实际情况、原料产品库存情况,适当安排短期停工或局部停 —6— 工集中消缺解决,消除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隐患和瓶颈,防止和减少装置非计划停工的发生。对于各站发生的紧急停工、非计划停工除按公司非计划停工管理制度进行汇报、考核、追责外,各液化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分类整理典型案例,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传阅,使其它液化站汲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六)节能管理精细化
以节约能源为出发点,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各站根据目前计量统计业务实际需求,充分核实并完善计量统计器具配备工作,精确计量统计数据。对于缺少或者损坏的并且有条件安装的计量器具,各站要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型号与数量核实并及时将计划报至公司机动设备部,生产技术部将督促计划顺利完成,以便各站适时利用以后的装置消缺时间进行安装,2016年12月底前必须完成。
(七)非计划停工管理精细化
通过统计梳理分析2013年至2016年非计划停工、紧急停工的原因以及基础管理工作暴露出的许多问题,生产技术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把握过程精细化,从问题查找细化到落实措施细化再到检查以及考评细化,将非计划停工管理做细做实,真正的杜绝非计划停工事故的频频发生。
五、实施步骤及要求
第一步:宣传贯彻(2016年6月5日--6月10日)
—7— 通过宣传树立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意识,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结合实施方案,让参与人员能够明确目标、责任与分工。
第二步:检查修正(2016年6月10日--11月10日)全面开展生产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认真执行,不断总结,严格检查,讲求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检查量化,每月检查不低于两次,检查时要将现场情况量化考核,以确保检查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步:总结并持续应用(2016年11月10日--12月31日)对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考核结果与具体效果进行总结,以总结的经验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及下阶段保持并持续开展的基本要求,以实现“精益救精”。
第四步:深化阶段(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2017年,在2016年推进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按照职责业务分工,全面完成核心体系建设及专业精细化控制,核心体系及专业管理基本达到精细化。
第五步:固化阶段(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2018年,对核心体系建设及专业精细化控制内容不断改进、优化提升,核心体系及专业管理达到精细化。
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8—
2016年6月5日
7.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七
质量是职业技能鉴定的生命线。集团公司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要求, 着力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工作机制, 贯彻“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方针, 加强系统化质量管理, 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签订鉴定质量管理责任书这一模式, 是集团公司在总结2006年以来部分单位试点经验基础上, 经过进一步完善而推广的。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与地区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站) 签订责任书, 后者再与其所属职业技能鉴定站签订管理责任书, 形成集团公司范围内3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网络层层负责的格局。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责任书对职业技能鉴定过程的组织考评、考题的抽选与命题、督导制度等关键环节及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并特别强调实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和动态管理,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站标准化建设。
8.天然气管道的管理与维护 篇八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管理;维护;建议
一、天然气管道事故发生原因探微
(一)天然气管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实践证明,做好天然气的管道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当前,天然气管道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天然气管道管理受不可抗力的影响。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都会给天然气管道管理增加难度,而且这种灾害往往具有不可抗性,当灾害发生时,会给管道带来重大影响。其次,管道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天然气管道的腐蚀。由于天然气管道是钢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本身存在腐蚀性。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生腐蚀在所难免。再次,人为因素也会造成管道的使用风险。比如前期安装时不注重质量控制,焊接等不严格等,都会埋下管道安全隐患。同时,人为破坏也是造成天然气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比如在一些工程施工中,往往会碰到天然气管道,部分施工人员不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导致施工时误伤管道,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进行违章建设,破坏了管道。一些不法人员为了谋取私利,盗用和破坏管道,不但会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引发管道事故,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等构成重大威胁。
二、天然气管道管理措施
加强天然气管道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预防天然气管道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避免天然气泄露,要加强对管道材料的把关,要选择最好的施工材料。同时,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还要控制火源。为了一进步提高天然气管道的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天然气管道管理中引入风险评价技术。引入风险评估,能够及早发现天然气管道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常来说,管道存在管道本身材质缺陷、施工缺陷、人为破坏等诸多危险因素,引入风险评估技术,可以及时识别这些危险要素。可以提前采取故障树方法和风险矩阵法等定性风险方法,对天然气管道风险进行评估。
(二)在天然气管道管理中引入风险检测技术。风险检测技术是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的,在对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后,如果评估有风险存在,就要进行相应的风险检测,只有坚持评估和检测的统一性,才能有效降低管道运行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采用内部检测和外部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在内部检测时,通常对管道的腐蚀程度进行重点检测,采用管道腐蚀缺陷检测技术,同时也对管道裂纹等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工具有电磁声能检测器和超声检测器。当内部检测无法进行时,就要采用外部检测,包括外防腐层的检测技术和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
(三)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应急预案。天然气管道的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要想预防这些安全隐患,必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安全隐患和事故出现时,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风险,可以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可以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完善的天然气管道风险预案应该包括发生事故时人员的操作规划,具体操作方式,以及相应设备及器材的处理等。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紧急疏散方案和救援方案。
(四)实施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由于我国当前的天然气管道大多属于长输管道,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应该建立一个自动调度控制中心,对全管道实施集中的电子化管理。对管道的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自动化传输,调度中心对管道全线的运行进行监控,当管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相应数据就会被反馈到调度中心。就可以适时地对管道进行监督,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三、天燃气管道维护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日常维护计划,并落到实处。天然气管道的维护工作重于泰山,它是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日常维护。首先,要制定维护制度。维护制度中要对维护人员的操作行为、维护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规定。要保证一个月至少一次的维护和检查,并要求相关人员做好维护记录,对管道的运行状态做出科学评估。如果维护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维护货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要根据制度进行相应的奖惩。其次,要完善维护方式。为了让管道维护有据可循,要建立维护档案。让维护人员做好表格登记、记录登记、运行登记、检查报告等,这些维护档案的存在,是天然气管道维修的重要资料,要严格保管,避免遗失。
(二)要坚持一发现便治理,消灭隐患。天然气管道维护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天然气管道在长期的运行中,必然会发生老化等现象。如果维护中维护人员发现管道有老化,并发生漏气现象,要及时通知负责人员,并要进行管道更换,不能放之任之。此外,要加强防腐维护。在维护中要对管道表面进行防腐涂层处理,避免腐蚀造成的管道损坏。可以采用多种性能好的防腐材料。
结语
综上所述,管道作为世界各国天然气的运输渠道,近些年来爆发了多起管道爆炸和泄露时间,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稳定。我国天然气管道起步晚,天然气管道运行中,由于不重视管理和维护,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管道事故,这些事故的出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管道管理和维护,防患于未然,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辛彪,李知韦.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初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世科.天然气管道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8期
9.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九
(一)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二)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三)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四)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五)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六)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七)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八)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九)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九项原则是集团公司结合实际,针对HSE管理关键环节,主要对各级管理者提出的HSE管理基本行为准则,是继《反违章禁令》之后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管理的又一治本之策,重在规范HSE管理过程,而《反违章禁令》重在约束操作行为,两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广大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好、解读好、理解好、落实好HSE管理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都要熟知熟记。逐项对照梳理现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环保重大领导决策程序,完善员工聘用、承包商管理等制度。贯彻落实要求如下:
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在研究制定战略规划、项目投资、生产经营计划以及各项生产活动过程时,必须同时考虑并评估潜在的HSE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落实。进入新领域、开发新市场、研究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实施新项目前经评估认定HSE风险,经评估风-1-
险不能接受时应选择主动放弃。
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接受安全培训,具备良好安全表现是公司聘用员工的必要条件。公司在聘用人员时将充分考察其安全意识、技能和历史表现,不得聘用不合格人员。
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接受岗位HSE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公司及各单位HSE工作的重要责任。要结合生产和岗位实际持续对员工进行HSE培训和再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HSE知识和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HSE意识和行为。所有员工都应主动接受HSE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工作资质后方可上岗操作。
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HSE职责是岗位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管理者是管辖区域或业务范围内HSE工作的直接责任者,要积极履行职能范围内的HSE职责,制定HSE目标,提供相应资源,健全HSE制度并强化执行,持续提升HSE绩效水平。
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开展HSE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是持续改进HSE表现的有效方法,也是展现有感领导的有效途径。各级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现场检查、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了解HSE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改进HSE管理薄弱环节,推动HSE管理持续改进。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一切HSE工作的基础,也是员工必须履行的一项岗位职责。任何作业活动开始之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员工应主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熟知岗位风险,掌握控制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10.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环境事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等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部门、专业分公司及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环境事件管理。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通过法定程序执行本办法。
境外公司所在国法律或项目协议、公司章程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事件,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是指所属企业在生产、建设或经营活动中因违
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虽未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但受到刑事追究或行政处罚,以及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环境事件,不得伪造、篡改相关资料数据。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
第五条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环境事件。
(二)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环境事件。
(三)较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
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环境事件。
(四)一般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第六条
所属企业应当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相关要求备案、演练。
第七条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所属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组织开展现场环境应急监测。
第八条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所属企业应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根据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判断事件等级,按照— 4 —
集团公司信息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报送事件信息,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报送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同时报送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第九条
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后,所属企业应当服从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处置期间,所属企业应当全面、准确地提供本单位与应急处置相关的技术资料,协助维护应急秩序,保护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各项证据。
第十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状态解除后,所属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求,妥善处置应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液,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所属企业应当协助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求开展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
第三章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管理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视情节轻重,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
(一)重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刑事追究的; 2.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3.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二)较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其他部门处以行政处罚的;
2.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的;
3.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国家级媒体或其他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报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并经查证属实的;
4.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三)一般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其他部门处以行政处罚的;
2.污染物超标排放不及时整改的;
3.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媒体报道,造成一般社会影响并经查证属实的;
4.造成一般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依据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如果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是因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可以视情节对环境违法违规事件责任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三条
所属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识别评估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风险,杜绝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 环境事件调查
第十四条
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事件,集团公司应当成立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发生一般环境事件,所属企业应当组织开展事件调查,调查报告应当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所属专业分公司备案。对集团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事件,可进行升级调查。
第十五条
各级监察部门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监察部门参加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管理办法》参加环境事件调查。
第十六条
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件有关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十七条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查明下列情况:
(一)事件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事件经过;
(三)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
(四)建立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的情况;
(五)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及环境安全隐患整改的情况;
(六)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七)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管理及实施情况;
(八)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信息报告或者通报情况;
(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并采取控制或者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的情况;
(十)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并按要求采取预防、处置措施的情况;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预防次生环境事件措施的情况;
(十二)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是否存在伪造、故意破坏事发现场,或者销毁证据阻碍调查的情况;
(十三)其他有必要查明的情况。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调查应当查明下列情况:
(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整改措施实施情况,造成的社会影响;
(二)违法违规行为决策过程和责任人;
(三)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及责任落实情况;
(四)开展环境保护合法合规评价、制订整改计划的情况;
(五)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审批及落实情况;
(六)环境隐患整改项目审批及建设情况;
(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职责分工及落实情况;
(八)环境保护日常监测、监督情况;
(九)异常或紧急工况下污染控制方案制定及落实情况;
(十)是否存在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或者销毁证据阻碍调查的情况;
(十一)其他有必要查明的情况。
第五章 环境事件处理与考核
第十九条
监察部门依据环境事件调查结论的责任认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责任追究。党组管理干部的责任追究由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其他人员责任追究由企事业单位监察部门、人事部门逐级落实,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环境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出现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情况时,对环境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升级处理。
(一)环境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关注,并有明确批示
或者指示的;
(二)环境事件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引起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并对集团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三)瞒报、谎报环境事件,不配合事件调查的;
(四)其他对集团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第二十一条
对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进行升级处理的,应当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中对应的环境事件等级,按照较重档次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二条
环境事件纳入集团公司企业领导人员业绩合同进行考核,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按照本办法和《安全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指标考核细则》等,对发生环境事件企业的领导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集团公司人事部计入企业领导人员综合业绩分值,并与企业领导人员效益年薪和职工工资总额挂钩。
第六章 环境事件信息披露与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环境事件信息披露按照集团公司重大敏感信息发布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所属企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一般及以上环境事件信息录入HSE信息系统。
第二十五条
环境事件处理结案后,有关部门负责对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统计并存档,涉密资料存档按照集团公司保密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11.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CNG加气站;天然气;安全管理
0 引言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很高的热值,而且着火点能量要求非常低,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这在使得天然气成为汽车燃料的同时也给天然气加气站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难以进行扑救,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就CNG加气站天然气安全管理进行了讨论,在分析CNG加气站主要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提升天然气安全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1 CNG加气站的主要安全隐患
天然气泄漏风险。加气站的天然气都处于高压压缩状态,任何一个环节的设备发生问题都会导致天然气的泄漏。加气站中气体外泄的环节主要集中在管道焊缝、气瓶、压缩机、回收罐、阀门等设备,每个环节都要实时进行检查。在日常加气站工作时也要注
意,天然气运输管道的异常也会导致天然气直接泄漏,因为天然气的燃点较低且处于高压状态,一旦泄露就非常容易发生爆炸性火灾。
高压运输的风险。由于天然气属于易挥发类气体,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天然气压缩到25兆帕以下才能将天然气压缩成天然气液体进行储存运输。在高压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液态天然气的储存设备或运输管道无法满足天然气运输条件就会导致天然气泄漏,特别是采用车辆集中运输时,一旦泄露就会发生爆炸,将会给周边交通带来毁灭性灾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天然气进行加压储存的过程中,如果存储设备最大承载压力没有达到25兆帕就会导致储存设备局部炸裂或爆炸,引发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
天然气自身质量风险。在天然气的压缩过程中要确保将天然气中的杂质如水、氧气等其他气体分离出去,如果部分杂质没能充分排出,就会使得天然气自身成为危险物品,如天然气中的游离水会产生硫化氢,而这种物质在高压状态下会对存储设备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腐蚀的速度在4兆帕以上随压强的增加而加快,而天然气加压普遍压力在25兆帕,天然气在加压的过程中存储设备和运输管道遭到腐蚀,造成严重的天然气泄漏。
周围潜在火源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大多数天然气加气站都位于交通繁忙、车辆流量密度较大的交通干道附近,这就使得加气站周围的环境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引燃天然气,如车辆点火设备、周围人群使用明火、电气火花以及天然气管道内高速流动产生的电火花等都会成为天然气爆炸的火源,给加气站火源控制带来巨大的防范风险。
加气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风险。天然气的清洁高效使得压缩天然气站得以遍地开花,这些数量庞大的天然气站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紧张的窘迫现状,但是快速的扩张建设会使得加气站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投入到天然气加气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虽然这些员工基本了解日常操作规则,但在安全管理上还没有进行专项的学习和培训,这就给加气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2 加强CNG加氣站的天然气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要做好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好天然气储存设备安全,选择天然气存储设备要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统一规格存储设备,确保存储设备的阀门和接口符合加气站加气要求。选择开放或半开放式混凝土钢筋储气瓶,提高瓶体内天然气的通风程度,储气室顶部要采用不可燃轻型材料,当各种设备之间无法满足加气站规定的防火距离时,必须要通过混凝土防火墙将各个设备分隔,确保防火墙具有较强的防爆能力。
在加压运输过程中要设置完备的保护装置。在天然气加气站中每个安全装置都要做好安全检测,在天然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上都要设置应急截断阀门,确保发生火灾爆炸时管道能够及时封闭,当自动阀门无法自动封闭时现场工作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能手动关闭输气管道,避免发生火灾爆炸时进一步向火灾现场输送天然气,防止火势再次扩大,降低火灾对生命财产安全的破坏。
天然气在进行选择和压缩时要确保最终质量符合加气站基本要求。压缩后的天然气质量必须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l7820-1999对天然气的相关规定,在输送天然气之前要确保天然气中的杂质都被排出,确保每立方米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含量低于20ms/m3。加气站在外部天然气进入存储站内时也要进行质量检测,特别是要对天然气中的游离水、氧气和硫化氢浓度进行专项检测,一旦发现杂质超标立刻采用专门设备进行杂质排除,严格控制天然气进气质量符合加压使用标准。
加气站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加气站除日常工作培训外要进行安全管理专项训练工作,积极制定意外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能迅速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要在加气站内加盖防火间,在加气站压缩瓶组之间设置防火间增加间距,间距应大于汽车加油站防火间距,同时设置必要的辅助设备。在加气站内要禁止来往车辆使用明火及拨打手机,对加气站进行加距分区处理,注意办公区和生产区的分隔处理,加气站的储气瓶、压缩机、加气间等应该有明显的隔离,并且隔离间距要符合国家规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CNG加气站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技术应用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管理负责人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出充分的应急预案,加强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平时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祝磊.国内CNG汽车加气站两种储气方式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0).
[2]王光耀.关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性分析及防控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2).
12.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一、搭桥贷款
搭桥贷款是一种短期贷款。即对一个建设项目, 银行看好其前景, 愿意提供贷款支持。为解决项目单位的资金急需, 银行提供短期贷款。该短期贷款即为搭桥贷款, 起过渡性作用。根据搭桥贷款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新组建的管网公司首先要做的是对在政府授权区域内铺设管网管道, 铺设管网管道就要对管道项目进行立项等一批流程。通过过渡期的银行“搭桥贷款”来融资, 以达到公司前期征迁费或施工款的部分支付, 保障项目前期的顺利开工建设。
二、项目贷款
部门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发文立项批复, 才可办理相关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进行项目招投标和办理相关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才能正式对管道项目进行施工建设, 所以在上述搭桥贷款的过渡性时就可着手准备项目贷款的一系列授信报告的资料, 以备更充分的为授信审批做好准备。并要对公司管道未来的供气流做充分谨慎的测算, 并可把虚拟的燃气配套收费权做一个放贷的担保手续, 待项目进入正常的营运阶段时再改为收费权质押方式或销售收入应收账款质押方式等。
三、以购气款名义办理的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 审批时间短, 周转性较强, 融资成本较低。待管网公司管道项目铺设完工后, 就可找上游气源, 一般都是从省能源公司购进天然气, 然后按一定价格卖给需要天然气的下游燃气公司、或大型的工业企业、加天然气的供气站等。因为天然气是一种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和改善居民生活家居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的环保型新能源, 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大型企业所接受。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上升, 管网公司的营业收入日增月涨。一个组建约三年的管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初步预测表如下。
但购气款的回收有一定的过程, 在这短暂的资金紧张面时, 我们可以通过以“购气款的名义”的融资方式来融资, 这样的融资只是暂时, 主要通过可能承担担保的公司担保就可能了。
四、“应付工程尾款”名义的融资方式
在正常供气的周期内, 前面施工的项目有一些工程尾款可能自有资金不足而一直没能付清, 根据这样的情况, 可采用“应付工程尾款”为名义的融资方式, 贷款的还款来源是气源利润。
五、通过售后回租的租赁
售后回租是指承租人先将某资产卖给出租人, 再将该资产租回的一种租赁形式。根据售后回租租赁的特点, 结合管网公司拥有的管道及设备等固定资产。当公司处于正常的供气阶段时, 公司可能会为了扩大营业规模, 在地方政府指定的区域根据城市规划的进程立项新建管道项目, 这时需投入大笔资金。这时可根据公司现已拥有的资产如未来或现已转固定资产的管道、设备, 根据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进行融资租赁, 对已列入固定资产的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理出所有资产, 通过“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形式进行融资, 只是在这段租赁期内管网公司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为租赁公司, 公司通过回租的方式取得使用权, 待融资期限到了象征性的支付留购价, 资产所有权又回归管网公司。这种融资方式需投入大量的工作量, 需相当长的融资时间, 不过融资成本相对低, 手续简单, 特别在现有融资环境紧缩政策下还是比较适合推崇的一种融资方式, 关键点是避开了信贷规模限制性因素, 不受银行放贷规定的制约。
六、合资合作、增资扩股或出售国有股权等方式
【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天然气公司请示10-03
天然气销售公司介绍07-14
lng天然气公司简介06-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2010最新版文库11-11
参观太仓天然气有限公司作文10-07
天然气公司2015年综治上半年总结08-04
天然气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报告07-05
酒店天然气安全管理制度09-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原则》10-11
幼儿园天然气管理制度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