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课堂文化(精选11篇)
1.卓越课堂文化 篇一
《卓越企业文化》
——老木寒云
作业题目:为什么要重视企业文化 你理想中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把理想的企业文化变为现实(要求字数2000左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同理,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能走远。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发展前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是企业的灵魂,其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构建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作用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
有人做过研究,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其中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仅有10%,30年以后大多数企业会被历史遗忘,世界上只有5%的企业属于精英企业、百年老店。世界上5%的百年老店、也就是长寿企业,他们长寿的秘诀就是、都有一个良好的文化传承。还有一组数据能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前者公司股票价格增长为901%,而后者为74%;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而后者仅为1%。”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我们中国,过去的全聚德、同仁堂,今天的海尔、联想等老店新企之所以能干得火红,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永远是共同的相通的———:他们不仅是在做买卖,更重要的是在“经营”和传播企业文化。
理想中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优秀的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能带动企
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要得到员
工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认可,只有员工认同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下去;要有良好的运行健全的执行、创新制度建设,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
适应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简单快捷的可操作性,让广大职工易懂、易记、易
执行;能规范职工良好的工作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为深
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优秀的企业文化不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言以蔽之,理想中的企业文化应该是适应该企业发展,能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
文化。
要想把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到最好水平,真正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四君子集团为例,我们四君子集团以
地方“四君子”文化为依托,把积极打造“君子”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
点和结合点,以此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广大员工“君子诚信、一诺千
金”、“志存高远、忧国忧民”的君子情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带动了全体员工拥有一颗君子之心。集团坚持诚信经营、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捐助慈善事业和希望工程的行动就是君子文化深入员工心中
结果的最好体现。同时,对新来的员工首先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他们对企业所
倡导的君子文化怀有认同感,并且自觉的融入到了这个队伍中去,一切行动以君
子行为为准则,创造力和凝聚力得到很好的体现。正是由于“君子”文化的继承
和发展,四君子集团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之后,依然充满了青春的生机和活力。
自企业改制以来,集团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保持28%以上,上交税金连续十二年保
持菏泽市同行业第一位。当前,集团又提出了“打造百年品牌,铸就百年企业”的目标,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工
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根本要素之一,尤其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它能把小企业凝聚成大集团,能把新
企业打造成百年品牌。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创建、生存与发展壮大中始
终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而企业在创建和发展壮大中又形成和完善了企
业文化进而推动企业的大发展。企业也只有根植于文化的沃土,才能够枝繁叶
茂,花艳果香,才能够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和光荣梦想。
2011-5-20
2.卓越课堂文化 篇二
以特色赢取佳绩
新加坡的学校课程与国家战略衔接。国家战略与学校教育之共性在于面向未来。故而,国家战略一出台,便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譬如,新加坡政府在“智能城市2015”计划基础上推出“智慧国2025”计划,并同时实施第四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编码乐”计划。
以文化再造国家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视多元为建立国家的基础,视一体为建设国家的目标,而双语教育成为维系多元与一体之间一根强有力的韧带。2011年,新加坡政府一方面新设英语学院,以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公布《母语教育检讨报告书》,倡导对母语的活学活用、乐学善用,并推出语言能力描述指标。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务必扎根于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既形塑国民,又重塑国家。语言是文脉,更是民族血脉。
(来源:《中国教育报》)
3.卓越课堂孕育卓越素质 篇三
【关键词】构建;卓越课堂;策略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曾经提出“改革发生在课堂上”,课堂的文化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课改走入“深水区”,课堂组建逐渐成为教与学的焦点。今年七月重庆市教委出台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施“卓越课堂”计划,“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卓越课堂”已成为我市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提质”的核心关键。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卓越课堂呢?它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理念,提倡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它是一个文化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艺术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它是较之于“高效课堂”形态更高级的课堂形式。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要努力构建小学数学卓越课堂,让学生置身于最优化的课堂形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一、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是构建卓越课堂的催化剂
什么是卓越?“卓越”(excellence)本义指杰出、超越一般。追求“卓越课堂”是追求一种最适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最优化的教学环境。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创设是构建数学卓越课堂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教学中适时的创设趣味情境,以“趣”引“思”,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创设和谐温馨的情境,以“情”感人,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设实践情境,将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创设成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计算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个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犹如“催化剂”,它在适度改变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让学生乐学、爱学,并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从而真正达到卓越课堂的实效。
二、精心预设的“课堂提问”是贯穿卓越课堂的生命线
卓越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问题导学。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精心预设的课堂提问”犹如贯穿卓越课堂的一条生命线。好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心智,唤醒学生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隹学生的思维契机进行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时,要及时引问步步深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向纵深拓展……捕捉知识的精华之处进行提问。提问要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即要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提问要问在知识的矛盾处,通过提出假设,制造矛盾,从相反的方面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提问要问在知识的空白处,依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在在知识的空白处设计开放性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添补出符合题意的内容……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时,问“既然比可以化简,为什乒乓球比赛时不能把比分12∶6化简成2∶1呢?”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辩论,最后经过点化,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整个课堂风生水起。这样的课堂才是卓越的课堂!
三、有效的合作交流,使卓越课堂充满生机
卓越的课堂是充分尊重师生生命的、释放师生生命激情的课堂。《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和完善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和教师点评中有效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显而易见,卓越的课堂要求教师指导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是构建卓越课堂的极为重要的一种策略。有效的合作交流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突破教材重难点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话,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获得成效的一种策略。卓越课堂在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开展合作交流。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比较难于理解,不容易找出解决办法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迎难而上的决心,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卓越课堂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女孩抓了8个蓝色的花片,男孩抓了13个红色的花片,顯然红花片多,老师引导学生“排一排”,让学生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但例题的教学重点是用减法计算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可学生很难想出用减法计算,通过“还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寻找算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可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最终得出问题的解答方法。卓越课堂在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组织合作交流。例如:简算4.8×0.25.如果让同学们自己解答,可能存在考虑不周全的情况。而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求解该问题时,应考虑的因素有:0.25可与4和0.8分别相乘;4.8可分解成4×1.2。考虑了这些因素后,得出来的方法才是简单、也是正确的。在卓越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自信心等大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实现了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
四、把握精彩的课堂生成,让卓越课堂绽放生命的美丽
卓越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程的载体——教材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具有增值性。这里的“增值”既来源于学生课外学习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来源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发现的“新知识”。叶澜教授也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卓越的课堂应具有动态生成,生机勃勃的特点。当课堂上某些意外生成稍纵即逝,教师要顺水推舟,及时点拨,及时地生成教学目标,调整预设的教学板块;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将错就错,认真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辨错、思错、纠错的过程中,将学生个体的思维错误转变为促进学生群体思维发展的资源。如在教学“5千克60克=()千克”时,有一个同学写成了“5千克60克=(5060)千克”。结果明显是错误的。但是为了弄清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教师“将错就错”请同学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先把5千克改写成5000克,然后再把5000克和60克合起来……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下,:“老师,我知道错哪了,这里要求改写成千克,我把它改写成克了”。教师我本想让其他同学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时那位同学又站起来,说:“老师,我这道题可以继续作完,把5060克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就是5.06千克了!”从他激动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获得成功的快乐,多好的思路呀!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分层的课堂练习设计,彰显卓越课堂的教学魅力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确保课堂教学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质疑、交流、练习。卓越课堂要求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后,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分层的课堂练习设计分为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综合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四个层次,体现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难易度,各种层次的题目在作业中的比例以2:4:2:2为宜。其中基础作业主要以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出现,反映教学目标中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巩固性作业主要以计算题等形式出现,是对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巩固,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则主要以文字题、应用题等形式出现,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性练习(尝试练习、开放性练习、深化题)主要以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操作题、奥数题等形式出现,力求以“优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限,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完成前两个层次的作业;中等生完成前三个层次的作业;优等生完成全部作业。这样,从作业的份量、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分层次,确保后进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恰当的课堂评价,为卓越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卓越课堂的教学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与融洽的、相互尊重与信赖的。恰当的课堂评价是教学中教师用恰到好处的评价开户学生的人心智、灵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和一种策略。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如:“你的思维真活跃,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真不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添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当然,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功能,让“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卓越课堂评价的追寻。
海明威曾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卓越課堂孕育卓越素质”,卓越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总之,构建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策略多种多样,这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知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理解把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努力做到让自己的教学策略为构建卓越课堂起到实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8-1.
4.“卓越文化建设年”专题活动 篇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企业文化(四十字)
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公道正派、恪守诚信、重视绩效、履行责任、勇于创新、以人为本、互助友爱、和谐发展。
◆“卓越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第一,提高道德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发展原动力。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始终保持事业的激情、工作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
第二,推动作风转变,建设高效团队,增强上下穿透力。推动各级机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构建简单清新、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实现上下同心、整体联动,打造精诚团结、高效协同的团队。
第三,弘扬优秀文化理念,建设文化大行,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总结、系统提炼、优化固化、大力弘扬湖北分行这几年培育形成的基本经验和优秀文化理念,增强我行软实力,激发队伍活力和持久动力,推动我行经营管理转型升级。
◆湖北分行近几年培育和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理念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建设优秀的员工队伍作为全行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坚持依靠员工发展、发展为了员工、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的发展环境,始终弘扬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努力守住公平、正义、良心的底线,推动员工全面发展。
2、始终坚持一心一意办银行,心无旁骛谋发展的理念,始终坚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始终坚持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履行责任、敢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4、始终坚持遵纪守法、合规经营、风险管控优先的理念,守住内控合规和风险底线。
5、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持续稳健的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发展速度、质量、规模、效益的关系,务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6、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优质、高效、安全、增加价值的服务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改善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
7、始终坚持市场化的价值观、市场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全行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8、始终坚持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理念,培育简单清新的团队协作文化,令行禁止、有效执行的执行文化,多谋事、少谋人、公道正派、上下同心的发展文化。引导员工把主要精力、聪明才智和关注点,放在推动业务加快发展、稳健发展,促进全行绩效进步上。
◆“卓越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主要任务之一:
增强六种意识,培育卓越文化,增强队伍战斗力,推动员工全面发展。
1、增强法纪规范意识,培育诚信文化。
2、增强道德敬业意识,培育忠诚感恩文化。
3、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敢于竞争、拼搏奉献的绩效文化。
4、增强团队意识,培育团队协作文化。
5、增强专业服务意识,培育优质高效的服务文化。
6、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培育学习文化。
◆“卓越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主要任务之二:
强化七种理念,践行卓越文化,增强市场攻击力,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1、强化人才兴行理念,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2、强化战略执行理念,建设最好银行。
3、强化持续发展理念,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出效益。
4、强化市场化理念,增强市场攻击力。
5、强化审慎发展理念,坚持合规优先、风控优先。
6、强化创新驱动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7、强化特色经营理念,巩固战略业务优势。
◆“卓越文化建设年”基本原则
①坚持文化引领与科学管理、建设长效机制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②坚持领导带头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突出领导带头的原则。
③坚持员工道德素养与业务素质建设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
④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全面发展与团队能力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⑤坚持卓越文化年建设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卓越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五个专题活动:
1、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创建学习型组织”专题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培育浓厚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开展“修身律己、守法有德、诚信合规—传递正能量”专题活动。持续加强员工道德教育和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全员道德意识、法纪观念、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培育诚信文化,传递正能量。
3、开展“转变作风、认真履责—我为基层办实事”专题活动。推动各级机关增强协作意识、服务意识,转作风、树新风,认真履责不推不拖、部门配合协作高效、服务基层不卡不压,积极为基层解决小问题、办实事,增强上下穿透力。
4、开展“提高素质、奉献中行—我与支行共成长”专题活动。在全辖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引导广大员工增强忠诚敬业意识,勇于担当责任、挑战自我、奉献中行,立足基层、建功立业。
5、开展“微笑服务、增加价值—创造最佳客户体验”文明优质服务专题活动。把以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形成文化、渗进血液,成为全行员工的自觉认识,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银行创造价值、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襄阳分行行风建设理念及内涵
答:襄阳分行行风建设理念:坚韧、向上、简单、规则。
坚韧——襄阳分行要打翻身仗,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要付出和牺牲,也肯定会非常有艰难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心,以顽强毅力作依托,以坚韧不拨为核心,持之以恒围绕着目标方向做下去。
向上——包括向上的目标,向上的精神,向上的状态。要有持续向上爬坡的毅力和勇气才能改变现状,全行要淡化任务,把市场份额做大做强作为根本目标。
简单——全行要有简单明确的拓展方向,简单清晰的处事原则,简单朴素的为人理念,简单可靠的管理规范。
规则——规则就是衡量的标准,大家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好了有什么回报,做不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5.卓越课堂实践模式 篇五
—巫山“133生本课堂”
重庆巫山县教研室:邝尔安
行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思考、实践、研究,探索卓越课堂实践模式——“133生本课堂”,下面就此谈谈实践感悟。
一、认识“133生本课堂”
1.“133生本课堂”内涵
“133生本课堂”是在改变 “鸠占鹊巢”,以教代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广泛参与交流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
“133”即突出一个课堂核心:目标问题。抓住三个流程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把握三个维度交流:三个环节由内向外的互动交流。如右图所示:
2.“133生本课”堂鉴析
“133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营造浸润民主、平等、激励、交流环境的人文课堂,是教师转换角色,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学习共同体,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智能自由飞翔的生命课堂;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先感悟,后认知,再熟知,重过程的生成课堂;是由文本到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的生活课堂;是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以追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更精彩的互动课堂。
“133生本课堂”是以“生本”为前提。教学设计上以立足我的学生,创设课堂活动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操作上突出启发、引导、点拨,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高度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学”起来,思维“动”起来。突破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摒弃“师本”教学,构建“生本”、“学本”的教学体系。
“133生本课堂”不是简单形式或现象上的非此即彼,不是简单改教师下台学生上台,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静听为言说,改先教为后学,或者教师靠着边,学生坐成圈,作业制成篇等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发展学生思维,突出学生的学,做到有意义的讲,有针对性的讲,培养学生读、说、演、写、算、思(思维)、操(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有效或高效达成“三维目标”。3.“133生本课堂”评价
“133生本课堂”:从课堂理念上看,以生为本,民主开放,激发活力;从学习形式上看,自主合作,交流研讨,彰显磁力;从课堂氛围来看,探究体验,思维活跃,显现张力;从资源引用来看,典型精当,校本生本,紧扣主题;从课堂效果来看,生为主体,三维达成,真实有效。
二、实践“133生本课堂”
“133生本课堂”是以教师启发引导点拨为关键,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根本,切实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导在教师,主体在学生,形式在民主、开放,目的在追求 “三维目标”的有效或高效达成,让学生更精彩。
1.突出一个课堂核心:目标问题。目标问题的提出,教师备课时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提出,也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提出。在教学中教师精心组织引导,启发点拨,通过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以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目标问题设计提出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容,把握四个“度”,一是紧扣主题,把握目标的达成“度”;二是符合学生实际,把握学习的梯“度”;三是表述清楚,把握内容指向的准“度”。四是目标全面,把握合作探究的效“度”。
2.抓住三个流程环节:预习—展示—反馈(1)三环节的目标任务
预习——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并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施同桌或小组内的学习交流,达到目标问题的初步解决,为展示交流奠定基础。
展示——围绕目标问题汇报预习成果,实施互动思维交流,注重碰撞与批判,发现学生新生成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强化启发点拨追问,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深化目标问题解决。
反馈—— 是对预习、展示的学习效果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关注“学困群体”,强化新生成问题和重难点问题的再度预习、展示,准确把握学生的“读、说、演、写、算、思(思维)、操(实践操作)等学情状况,突出目标问题解决的迁移运用,感悟提升和拓展归纳,及时矫正补救,回归目标问题的全面解决。
(2)三环节的实施操作。
三个环节教与学有不同侧重点和任务,因此,实施操作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预习阶段,一般首先是提出学习的目标问题,然后教师巡回指导、引导,注重抓两头,带中间,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独学、对学、群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问题尽量自学,形成目标问题解决的初级版。展示环节一般是由内向外的扩张,激发学习驱动力。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读理解,尤其要重视差异性、批判性思维的发现,教师采取“盯、观、跟”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盯”学习目标和任务;“观”学生学习状态和思维过程;“跟”学生对问题的表述,适时启发,跟进探究,评价鼓励,让课堂产生灵动的火花,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学习情趣,创制目标问题解决的升级版。反馈阶段特别注重捕捉展示交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生成的新问题。突出知识的巩固、归纳、延伸、迁移,回归学习目标达成测评,进一步提炼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目标问题解决的优化版。
(3)三环节的适时链接
“133生本课堂”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是互通包容的循环整体,不是完全孤立的。预习中有小展示、小反馈;展示中有小预习、小反馈;反馈中有巩固测评展示,有生成新问题的小预习、小展示。三环节的适时链接,根据课堂的变化实施,在明确把握任务指向的基础上,做到内容定位精准;机会把握精当;节点安排精巧;方法运用精选;点 拨启发精确。做到形式与内容,动态与静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突出“三个”维度目标的重点,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同时预习、展示、反馈既可以是课堂环节,也可以成为独立的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情况而确定。因此,三环节是教学流程,不是每堂课必备的环节。
3.把握三个维度交流:三个环节由内向外的交流。
“133生本课堂”三个维度的交流是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中师生、生生互动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教师把握学情的重要途径。预习交流是在同组内或同桌之间就学习目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兵教兵、兵带兵”为主的学习交流。展示交流是将同组内或同桌之间的学习感悟,向全体学生作预习成果的学习汇报交流。与预习交流有两点不同,一是面向全体同学;二是筛选问题,突出预习中重难点问题或新生成问题,不需将预习的问题面面俱到。反馈交流是根据测评过程发现的问题,开展拓展与补救性的学习,全面达成“三维”学习目标的学习交流,回归目标问题的全面深度解决。
三个维度的交流充分让学生嘴动、身动、心动、脑动,既要敢于放手,又要有效调控,把握节奏,抓住关键,提高准度,增强力度,提升效度。
三、价值“133生本课堂”
在实践新课程中,探索卓越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其不低估的作用,“133生本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减少盲目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实践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教师感到困惑。“133生本课堂”明确了突出一个课堂核心,抓住三个流程环节,把握三个维度交流,虽然有缺陷,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完善,但能让教师清楚知道了课堂突出什么,抓什么,把握什么,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克服教师在课改实施中放任自流,漫无章法的弊端,减少了盲目性。
2.提高有效性。“133生本课堂”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明确了教与学的抓手,使教师教学行为的目标指向更加清晰,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具体,虽然达成教学目标方法、策略各不相同,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的品质,探究学习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广范参与到学习中去,始终是教学的着力点。从新课改教与学的关系来看,只有学生自主的学,有效的学,才叫真正的教得好。“133生本课堂”明确了教学内容,突出问题;教学流程,抓住三环节;教学互动,把握交流;使课堂教学有了教与学的抓手,更加有利于提高“三维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3.增强发展性。
6.卓越课堂心得体会 篇六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清新的文字、一样精巧的构思,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各有不同。
卓越高效课堂已经施行了2年时间了,经过这2年的不断摸索和体验,我对这一新课改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7.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与卓越课堂 篇七
一、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有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是:尽可能多地参与,尽可能多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是:洞悉教材、洞悉学生、洞悉课堂内外,兼顾优生、兼顾差生、面向全体,集体参与、共同参与、覆盖面大,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奖励和评价。
有效课堂还强调教师在备课上要做到:备教材、备心境、备学生、备导入、备方法、备设问、备层次、备训练、备语言、备板书、备课件、备小结等,在教学中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效果最佳化。
课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功的,必须通过培训、学习、研讨等形式,使课堂从“无效”到“基本有效”,再到“有效”,让学生都能拥有一个“有效”的课堂。实现有效课堂也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涉及一批教师的观念要更新,方法要革新,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过两年的改革,目前丰都县的课堂中,多数已经达到“有效”,还有部分处于“低效”,但是正在向“有效”进行转变。虽然许多课堂达到了“有效”,但是要达到“高效”,还需要努力。
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表现出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只有效率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要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实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还应表现在高效的导入、高效的演示、高效的探究、高效的课件、高效的讨论、高效的作业、高效的合作、高效的考试、高效的反馈、高效的讲解、高效的小结、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板书、高效的批改等方面。
目前,课改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 观念在转变,但难以根深蒂固。
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教师理解了“课改工作势在必行,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优化”的硬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按新课改的要求坚持下去,所以课堂改革一时有一时无,课改观念难以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
2. 领导在重视,但难以持之以恒。
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外出学习课改的机会比教师多,回校后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推进,但是不论课改推进措施,还是推进制度等,都没有形成体系,各校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措施,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干部对课改工作互相推诿,不愿带头,自然也难以将课改工作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
3. 教师在行动,但难以形成规模。
通过县镇级的培训和县教委的推动,课改工作确实迈出了很大一步,许多教师在课改路上行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改路上有叫苦的、有停滞的、有后退的。这些教师,有些是自身素质的问题,有些是受他人的影响,有些是不愿努力……执著于课改的教师,难以形成规模,课改工作自然也就难以稳步推进了。
课改的推进从整体上讲缺乏科学管理,课改应该从细处着手,从规范抓起,要一步一个脚印,大胆地往前走,不畏惧也不退缩。
首先,应该制定“高效课堂五年管理规划”,包括一年目标、二年目标、三年目标、四年目标和五年目标,每个目标要有详细的工作方案,要能保证目标得到落实,避免各个学校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情况。
其次,要制定“高效课堂五年建设奖惩规划”,包括对单位集体的奖惩、对课改工作的质量管理人的奖惩和对教师课改工作的奖惩,必须保证年年兑现,鞭策后进,要让所有的课改人看到希望。
最后,是要制定“高效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包括高效课堂教师培训计划、高效课堂小组文化建设计划、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计划、高效课堂全开放计划、高效课堂学生能力提升计划、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计划等。只有做到一期一个行动,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措施,一步一个脚印,课改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
三、卓越课堂
什么是卓越课堂呢?卓越就是杰出、超出一般,也可以说是高超出众。卓越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课堂,是杰出的高效课堂,它突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没有高效课堂的基础,卓越课堂就是纸上谈兵。教育的发展切不可盲目追赶跨越,只能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卓越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的精品,是课改人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的课堂。没有基础和能力达到卓越课堂时,还是要从头开始,打好基础,实现高效,追赶卓越。
达到有效课堂的标准是对一个新时代课改人的基本要求。只有课堂有效,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达到高效。在课改工作突飞猛进之时,千万不能停下来,停止就是落后,就不能实现高效课堂。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师,就不能称为优秀教师。
8.弘扬儒家思想 建设卓越文化 篇八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以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企业为战略目标,立足建设“最好的电网”、争创“最好的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争做“最好的自己”的卓越追求,积极发挥卓越文化的引领作用,将儒家管理思想深入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公司与客户、员工、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了企业健康素质和文化软实力。
一、突出典型建设,营造争先氛围
按照“育、评、树、励”四个环节,积极开展“四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可鉴可学的身边榜样,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员工的生动实践。
“育”突出广泛。利用文化讲堂、道德讲堂等多种载体,广泛开展“最美工匠”“最美青工”“班组最美故事”评选和传播活动,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最美”、弘扬“最美”、实践“最美”,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凝魂聚力,为道德模范成长奠定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
“评”突出先进性。将道德建设标准化、具体化、指标化,制定公司《“四德”模范评选细则》,实行积分制考评,通过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凸显先进性和代表性,打造“站得住、叫的响、信得过”道德模范典型,使道德典型的评选更加贴近员工的工作生活,为员工所知晓、所拥护、所信服、所感动。
“树”突出立体性。坚持“抓典型、树形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先进典型数据库,实现对先进典型信息的集中、动态管理和对先进典型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广大员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打造微信、微博、微视频立体化传播平台,全方位展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精湛技艺和奉献精神,营造良好的道德模范成长发展环境。
“励”突出长效性。建立长效化激励机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巡讲和评先选优推荐,激发员工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劳模带徒”“名师带徒”活动,营造“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价值观教育,提升员工素质
实施百场核心价值观讲堂计划,融入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儒家优秀文化,创新教育模式,打造教育精品,持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建立核心价值观讲堂制度,制定文化讲坛、道德讲堂实施方案,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范围。积极鼓励员工参加核心价值观讲堂,实行签到制和积分制,将培训情况计入个人年度的总培训学时,并利用公司网站、微信平台和员工座谈会等方式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深化教育宣贯效果。
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突出教育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实施领导干部“大讲堂”等形式,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举行“我的班组 我的家”“国家电网人的一天”“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为基层员工提供交流班组管理经验做法,讲述班组企业文化故事,传播先进典型事迹的广阔舞台。
统筹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在公司层面成立读书学习协会,在部门层面建立职工之家,在班组层面建立读书角。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开展“读论语讲管理、论语讲安全、读论语讲人生”等活动。组建公司卓越文化教育讲师团,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库,组织开发培训课件12套,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基层班组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突出党员管理,筑牢发展基础
推进儒家管理思想融入公司党建工作,持续强化员工廉洁思想教育,建成党代表工作室,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打造廉政教育品牌。扎实推进“学法规、明规矩、守纪律”廉洁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清风儒训”廉洁教育,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特邀监察员制度,编制《清风儒训·廉洁宁电》电子读物6期,举办“儒训·德廉”大讲堂5场,打造叫得响的廉政教育品牌。同时依托济宁市政德教育基地,先后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赴政德教育基地参加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多维度、近距离的去感受儒家管理思想,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对做人、修德、为政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从精神上、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深化企业民主管理。高标准建设公司党代表工作室、职工代表工作室和员工诉求服务中心“两室一中心”,定期组织党代表、职工代表开展党员群众接待和基层巡视调研,及时了解和解决员工困难和问题,促进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上下互动。
四、突出“善小”关爱,展现企业形象
公司以爱心志愿协会为依托,以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乐善义工队为基础,以“爱心妈妈”服务站为延伸,实施“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深化善小卓越实践。
关爱他人志愿服务。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组织走访困难户、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公司“爱心妈妈”党员团队10余年来帮扶贫困儿童1000余名,成为播撒爱心的金种子,团队入选“山东十大凡人善举”。积极参加济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重点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维护公共秩序、引领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推动文明的社会风尚、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优质的社会服务的形成。
9.卓越口才打造精彩课堂 篇九
【摘要】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高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只有运用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语言
丰富的内涵
幽默的情趣
澎湃的激情
迷人的天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1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辅工具也异彩纷呈、日新月异。投影仪、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产物也纷纷出现在课堂上。但毋庸置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轶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我觉得知识面不妨宽一些,从天文到地理甚至艺术多方涉猎,广为吸收。比如在教授《旧日的时光》时,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演绎这首诗的英语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我相信,当学生看到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唱起这首歌时,他们一定会为你折服。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学生对于半个英文单词不认识的老学究只会抱以轻蔑的一笑了,而不再认为语文教师不懂英语是理所当然。而在这深情的歌词中,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对于友谊的体悟会更深刻一些,比教师声嘶力竭的讲述更有成效。
要让学生觉得教师谈吐不凡,知识丰富,语文教师要多番训练,首先让自己“想得到、说得出”,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接近经过思索写下的文字。人们常常说有的人说话像是写文章,大概这就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吧!
二、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情趣
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
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授“病句修改”这一专题的时候,我会把“病句”称为“病人”,把学生当作“医生”,我说:“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道题特别复杂时,我也会说:“这个病人患的是疑难杂症,看来病得不轻,得看个专家门诊。”一面示意某些同学查找“病因”,发言的同学都受到强烈的鼓舞。有时,问题很难发现,我就说:“看来,咱们一两个医生是发现不了病因的,要进行专家会诊。”然后,组织同学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因为幽默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幽默就与流言蜚语无异。总之,一句话,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
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为不可。只有我们作为老师的先爱上我们课堂内传授的东西并对其充满热情,我们的学生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与教师共鸣的佳境。
对于《长江巫峡》这样壮丽的图景,只感慨一句“真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在讲授的过程当中穿插进许多真诚的不可遏制的赞叹“祖国的山水真的是美啊,我爱我的祖国”。而教授《我爱这土地》时,我们则不必掩饰,大可哽咽而深沉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语文教师充满澎湃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学生放下包袱,敞开胸怀,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的殿堂中来。
四、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迷人的天真
更多的时候,在语文的殿堂里,我们只是个被感动的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身份,太过一本正经,太过不苟言笑,太过喜怒不显于色。天真是良好的语文品质,而天真的真切定义,应该是无所顾忌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你就不妨拿出点正气,对于刘和珍等人的牺牲表现出自己的深切哀悼,对于她们蹈死不顾的勇气表现出自己的十足钦佩;对于当局的无耻行径表现出自己的鄙视愤恨;对于民众的麻木健忘表现出自己的痛心疾首。学生一定能被你高低起伏、富于变化的语调所吸引,从而有助于学习兴趣大增。
我们不妨以一个沧桑的智者的老眼去观望世事,以深沉而饱含深情的语气把我们对于真相的洞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为我们的闪光智慧而折服,从而沉湎在我们的课堂之中。
一个语文教师不天真,他就难以调动自己的热情,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感动的人,他又怎么会感动别人呢?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谙世事、感觉日益迟钝的学生,打动不了自己,如何感化他们?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纯美的意境,当今社会的浮躁,社会价值取向的低俗,整个社会审美的扭曲,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美无动于衷。只有我们用神往的、憧憬的甚至是惝恍迷离的表情和语气,才能把他们拉到我们圣洁的诗的国度之中,从而才能圆满地理解诗意的美,并将这升华为学生的审美需要。古诗里经常讲意境,我认为,语文的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率性淳朴的心,要你自己先爱上你教的语文。教《边城》就要喜欢纯洁如兰、纤尘不染的翠翠,教《滕王阁序》就要赞叹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教《报任安书》就要理解司马迁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
10.追求卓越的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 篇十
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宗南
市国资委党委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提炼形成了以企业愿景引领人、以干部表率凝聚人、以岗位成才激励人、以科学管理培养人、以发展成果鼓舞人的上海国资文化理念。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五年来,遵循上海国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集团新三年“发展、转型、整合、提升”的工作主基调,在积极探索具有光明食品集团特色的发展道路上,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在狼性文化引领下的“协同、卓越、效率、和谐”的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集团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集团战略愿景和发展目标,朝着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前进。
一、对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的认识
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于2006年8月,由原上海农工商集团、上海糖酒集团和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组建而成,是一家以食品产业为核心业务,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制造和食品分销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团。因此,建设光明食品集团的企业文化,尤其要突出以下三点思想:
1、必须突出灵魂。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灵魂。光明食品集团具有深厚的光明民族品牌底蕴文化、有着丰富的农垦艰苦创业精神以及沉淀着上海糖酒发展轨迹,这种独特的企业历史渊源、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产业发展定位,不仅决定了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的多元,而且必须通过对这一多元企业文化的融合,去塑造一个具有光明食品集团特色、能够成为光明食品集团企业灵魂、广大干部员工心甘情愿认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融入光明食品集团的员工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用在光明食品集团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被得到厉炼与提升的企业文化,去引领干部职工的发展理念,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生动实践集团战略愿景。
2、必须突出主业思想。
面对当今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重要因素的形势下,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光明食品集团的改革发展任务,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食品产业集团,我们的领导干部、全体员工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毫不动摇地执行集团发展战略、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能力、着眼于提高全体职工的文化素养,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必须围绕糖业、乳业、酒业、食品制造业、分销代理业、连锁零售业和现代农业的“6+1”核心主业以及出租物流业、房地产业的支撑业务,在集团食品主业的发展实践中,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不断地培育好、厉炼好、提升好促进光明食品集团主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3、必须突出责任思想。
光明食品集团承担着菜篮子、米袋子等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安全的发展任务。因此,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发展面向光明食品集团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要毫不犹豫的发展面向光明食品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承担发展责任的企业文化。
必须通过建设适合光明食品集团自身发展实际以及通过实践检验而不断被提升的企业文化,去推动集团新三年“保八争九”以及现代农业“三个百万、五大突破”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去开创干部职工激情持续迸发、员工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员工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对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感悟
1、聚焦集团战略,培育企业文化。
我们在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伊始,就着手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并以“发展、整合、转型、提升”的工作主基调,聚焦集团发展战略,突出对原来三家单位的产业整合与文化融合,重视形成集团核心价值观。通过聚焦集团战略,培育企业文化,使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企业文化的驱动下科学实施,使集团各项工作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在培育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上,我们依靠聚焦集团战略、宣传集团战略,让干部员工始终紧随着集团正确的战略方向、“6+1”核心业务的定位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去思考、去迈进。始终十分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十分清楚地知道聚焦什么,放弃什么。把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团战略愿景,始终作为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员工中加以宣传,成为干部员工的文化和行为的方向标。
在集团步入新三年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又以新三年“保八争九”和现代农业“三个百万、五大突破”的战略愿景和发展目标去激发干部员工的内在激情。新三年“保八争九”发展战略是指光明食品集团在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507亿元的基础上,到2012年确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力争实现900亿元。现代农业“三个百万、五大突破”是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13年集团粮食突破100万吨、饲料突破100万吨、生猪突破100万头、蔬菜突破50万吨以及种源农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些目标提出以后,集团上下群情激奋,精神状态高涨,不少子公司提出“三年目标两年实现”、“两年实现翻番”等催人奋进的发展措施。
我们以对标先进企业、对标先进企业文化的学习形式,与先进企业找差距。通过找差距,使得干部员工始终看到危机感的存在,看到集团发展上的不足,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沾沾自喜。同时,我们也通过找优势,让干部员工增强信心,在成绩面前更添动力,朝着既定目标奋发努力,使得集团战略成为文化培育的内在向心力。
2、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五年来,依照光明的实际,在培育、深化企业文化上不断地去进行融合、提升,在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丰富和完善不同的企业文化内涵。
在光明食品集团刚刚成立之初,针对原农工商集团、糖酒集团和益民食品一厂集团各自具有的文化实际,强调突出包容,提倡包容文化。在包容文化的引导下,依据前三年“发展、整合、转型、提升”的工作主基调,围绕集团“6+1”核心业务、支撑业务,对集团的资产、产业、人员进行整合。在整合的同时,围绕提高毛利率、附加值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科技、品牌、资源、网络”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转型。包容文化不仅给光明食品集团前三年的战略实施引领了正确方向,取得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提升了集团整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而且给集团的整合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思想基础。
在新三年目标确立以后,围绕集团新的发展目标,我们提出了在狼性文化引领下的“协同、效率、卓越、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在新三年集团“发展、转型、整合、提升”的工作主基调的指引下,更注重协同,更注重创新,更注重谋略。把光明团队建设成为更具有前瞻性思维、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突破拼搏、敢于冲锋陷阵的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团队。
在狼性文化的引领下,集团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在国内国际并购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云南英茂糖业等并购项目的成功,实现了集团国内基地、资源的布局和扩张。新西兰信联乳业、澳洲玛纳森项目等国际并购项目的成功,实现了集团国际资源、网络的布局和扩张,以40%左右的海外并购成功比率,超过了世界500强平均20%左右的并购成功率。特别是玛纳森并购项目,成为食品行业有记载以来的最大一次海外并购,也是国内食品分销行业的首个海外并购。国内国际并购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光明食品集团提供了并购经验,也为我们集团锻炼与培养了一支具有相当经验的并购团队,这是对光明企业文化的最好诠释。
通过在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丰富和完善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集团改革发展成果中,在员工生活得到日益改善的利益保障中,将集团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使得干部员工朝着集团战略的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3、企业文化必须上下衔接,达成共识。
光明食品集团的企业文化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来看,由集团上下共同实践凝结起来的光明企业文化精髓或者说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追求卓越的激情。
这种追求卓越激情的光明食品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已经被光明的发展实践与成果所证明。就拿海内外并购来讲,光明发展到现在,如果不向全国和海外扩张,光明的日子肯定也很好过,也可以完成市国资委下达的发展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长也都比较快。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要走出去,在国内做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跑到海外去做呢?
因为,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面对资源、网络国际化的趋势,已有的发展速度光明不满足。只有不断地去追求事业的成功,不断地去追求并购项目的冲动,只有追求卓越,光明的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成为一棵常青树。我们认为,光明的发展不只是为了追求一个财务报表,还应该追求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以及社会责任。
追求卓越的激情,为我们催生了内在的精神动力,没有这种激情就不可能有“保八争九”,就不可能有“三年目标两年实现”,更不可能有下属部分子公司的员工收入超过20%的增长幅度。
追求卓越的激情,为我们催生了不断创新的自觉行动,不断地去捕捉市场的机会,前瞻性的去谋略市场商机,不断地去整体深化商业模式转型,涌现了糖酒集团、牛奶集团、爱森肉食以及南浦食品等商业模式转型的典型。
追求卓越的激情,为我们催生了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在需求,提出了狼性文化引领下的“协同、效率、卓越、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以形成我们敏锐的捕捉市场的嗅觉、坚持不懈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团队整体意识的能力,为实现集团新三年“保八争九”和现代农业“三个百万、五大突破”发展目标凝心聚力。
三、对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的体会
光明食品集团企业文化的成功实践,让我对企业文化的理念、核心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概有三点体会:
1、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心志。
在实践中,光明食品集团十分关注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范畴不断加以认识,把企业文化作为光明全体干部员工的一种内在心志,也就是企业文化要在干部员工中落地生根开花。我们深知,“制度管人管到身,文化管人管到心。”要做到管到心,在心中立志,就要做到落地生根开花。如何做到落地生根开花?关键是要把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组,班组文化做好了,企业文化就有了组织保证。只有依靠班组的力量,才能将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思想中、实际行动中。
光明食品集团以集团战略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了统一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在干部员工中精心组织开展集团发展战略大讨论,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一种自发、一种自励。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员工忠诚企业、热爱工作的动力。
2、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对一个企业来讲,硬实力弱,一打就败;软实力弱,不打自败。软实力弱化,员工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就没有了共同思想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播种文化比播种物质更重要,收获文化比收获财富更重要,注入文化比注入资金更重要。因为,唯有文化才会绵延不断。
光明食品集团从每一个发展阶段出发,形成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凝聚了大家的思想,提升了大家的斗志。从集团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国资委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超过700亿元。集团的经济发展目标完成喜人,海外并购项目完成喜人,商业模式转型成效喜人,主副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喜人,员工生活改善喜人。全体干部员工追求光明事业的发展目标不止步、不懈怠、不摇摆、不折腾。
3、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
从企业管理制度而言,劳动合同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劳动契约,而企业文化使员工同企业建立了一种心理契约。这种有效的心理契约,就是员工认同企业的使命和共同愿景,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等。在认同的基础上,将个人目标紧紧地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企业这个平台上贡献聪明才智,自身价值也得到充分发挥与体现。
11.如何打造“卓越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卓越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10-02
新课改倡导全力打造“卓越课堂”,形成“以生定教,以学活教,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教学理念。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也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小组的团队学习精神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产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绽放异彩,进一步走向“卓越”。因此,作为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一种较理想的教学组织形式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一、小组合作文化建设亮出团队精神
1.建立优化小组。根据班额实际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首先小组共同商议,为本组取上一个响亮而奋进的组名,如:“奋进小组”,再按“三个共同”的原则即共同组织、共同任务、协同完成,实行优化组合。优等生带后进生,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统一协调,均衡组员的比例结构,使小组成员的各方面元素更加和谐,达到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在各组内设立正副小组长,履行小老师的职责,组建捆绑式一一对应的帮扶对象,将管理和学习任务分解化难,以班级常规量化评分细则评比,最终让个人、小组达到同患难、共荣辱。
2.培训各类成员,为小组学习打好基础。(1)小组长培养。明确组长职责,时常进行组长培训,及时发现问题跟踪指导,手把手地帮教,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他们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监督检查作用。让小组长成为教师的小助手,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同时进行小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他们尽心尽力做好小组工作。(2)成员培训。在小组建设中,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让优秀的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也是深化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给差生更多的学习、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点滴的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学习和探讨中来。(3)习惯培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3.开展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以生为本,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建和谐课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首先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围绕任务展开讨论,让小组合作中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课堂外,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如乒乓球赛、作文竞赛、书画比赛、唱歌比赛、纪律竞赛、卫生评比、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等。从学习、文娱、生活等方面用分值去量化评定考核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得到锻炼,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出“活”的课堂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彰显小组“协同力”
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活”的课堂,以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展示评学、提升延学,引领学生专注于探究,创设积极开放的宽松的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和张弛有度的活动节奏,体味和经历过程,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终让探究学习的课堂,真正变成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团队活力、绽放生命魅力的课堂。
2.激励评价机制,迸出小组智慧火花
(1)教学中采用激励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是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快速进步的法宝,更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营造课堂气氛。评价的方法采取个人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语言要恰如其分、褒贬适宜,以达到让学生认识不足的同时也能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改正,达到启迪心智、激发潜能的效果。
(2)激励评价机制是对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当评价。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先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例2,进行饱和性交流,适时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语权,得到算式:36€?=12,让组员分析这样列式的理由,然后用平均分小棒,激励学生口算说出30€?=10,6€?=2,10+2=12,再列出竖式时,先算十位上的,再算个位上的。最后智慧共献,学识分享,采取轮值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全班交流展示。这样既能做到人人都有展示汇报的机会,又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从而在交流展示中献出智慧,用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发展。
(3)评价方式及称号;正确的将获得加分,错误的将不加分,甚至减分。在广泛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加分,一周学习最高分的,将获得相对的奖励称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4)反思成败,大家共享。倡导和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通过反思再塑自我。积累反思的成果,把反思的成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共同分享。在学生反思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有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内反思和小组集体课上反思,本着优点找足、缺点找透的原则,让大家分享。让学生产生学习冲动,给学生带来了灵气,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与,快乐地思考,严谨地思维,促使学生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
3.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学习小组的管理
让学习小组成员知道:小组的利益与他们荣辱与共。成员表现的好坏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团队的声誉。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让每一位成员熟悉班级纪律和制度,并严格遵守,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树立正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小组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班主任要及时发现,予以批评指正。每周、每月及学期结束注重总结归纳,对各个小组进行考核,实行评优选先。选出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等,根据奖惩条例兑现承诺。
三、小组合作创生智慧 ,教育素养成就卓越
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走向卓越。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知识导向走向能力导向。能力是教育给学生打上的终生烙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研究中,他发现不会独立思考的学生,是没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学生习惯从依赖教师到相对独立,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做到把知识点的教学与能力点的训练结合起来,形成能力训练序列,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一个优秀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让孩子在小组的团队中获得自身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原有知识的传承走向知识创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产生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新想法、新观点、新观念,这是最有价值的。学生在接受知识并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想法并质疑知识,提出问题,从而完成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老师把学生的想法作为经典的财富回放,把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及时捕捉,把价值导向、价值判断传承给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让教师走向卓越。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要学会追随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普通教师走向优秀老师走向卓越教师的历程就是卓越的教学合作。有知识的老师可以把教材看懂;有能力的老师能解剖教材,能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智慧的老师对教材有想法,在课堂上能创生智慧的火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要为文本而文本,为教书而教书;文本是为教人而服务的,要由教书走向教书育人再走向以人育人,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学走向思想型教学,由模式化教学走向风格化教学。教师只有启发学生才会大有收获,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才会让教师走向新型的研究之路。
4.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走向卓越。狭义的教学只关注教科书与课程资源,走向开放性的广义教学则要关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要从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走向儿童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的关注点是要以教为中心线索走向以学为中心线索。在课堂中就要观察学生,观察学生怎么把这堂课弄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提问中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教学观从评价适合教学的学生转变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课堂出现勃勃生机而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