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2024-11-01

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共19篇)

1.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一

一、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 纵观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 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 形成一种互补, 每组4-6人为宜.在参与全班交流中, 只有中心发言人, 没有小组长, 而且中心发言人轮流担当, 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 体现地位的平等与机会均等, 培养学生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 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 次数过多后, 就会失去新鲜感, 降低学习兴趣, 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月调整一次, 以便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二、 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往往缺乏经验的技能方法, 不能有效合作.因此, 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 常用的方法有:

1. 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 把想法写下来,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倾听, 然后自由交流讨论, 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的时间.

2. 辩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 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其他成员以他的观点为中心, 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促使个性的发展.

3. 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 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 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感悟, 自觉建构数学模型.

三、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切入时机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乍一看, 学生人声鼎沸, 非常积极.但仔细一看却不尽然, 虽有分工, 但各人的工作基本能独立完成, 缺少讨论、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合作学习对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意义都不大.所以, 教师作为引导者, 应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实践证明, 恰当地选择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1.在重点、难点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 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 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 教师先出示三道计算题:

(1) (x+y) (x-y) =

(2) (2a+3y) (2a-3y) =

(3) (5m+n) (5m-n) =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 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 这三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 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 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 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 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 然后组间交流, 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 在深化、拓展处.

深化、拓展处是在创造的生长点之一, 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 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灵感, 形成独特的认识.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中, 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 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 看哪个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发现学生积极主动, 编出了不少有特点的题目, 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 于是便提醒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 这样就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 不仅关注流畅性, 还关注了变通性, 更关注了独创性.

3. 知识的查漏补缺, 组织小组学习更有效.

这一点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 当前班级学生人数普遍较多, 教师很难做到在课堂上直接为每一个学生解答所有的疑点.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上述问题的解决便成为了可能.其二, 对一些开放性问题, 各成员各抒己见, 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 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更清楚、更全面.

四、 对合作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着重学习过程, 因为过程最能体现小组的合作情况;后者的评价更着重小组集体, 因为合作探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

2.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二

关键词: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更无法代替学生通过学习而实现发展。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自我的尊严,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体验,领略到作为学习主体的不断成长的幸福与愉悦,从而真正的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学生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学习、乐于学习、有效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杰斯曾说:“自由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就愈高”。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实施自主学习谈几点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同商榷。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生理都在慢慢的变化,而且不稳定。在认知水平也在提高,自尊心意识较强。

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让学生信任你,学生就会自觉地乐于学习数学,学起数学更有效益。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巧妙创设,是学生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那么教师怎样对数学课堂的创设,真正成为引导者,使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课堂上情境设置,巧妙的情境设置,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自学”,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关键。教师要目标的预设,学法的指导,引领学生自学,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概括、自主质疑,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接着是课堂的优化预设,教学预设重在环节的安排,主要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什么方法步骤、什么方法达成学习目标。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性、占有的教学资源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精心编排各种教学活动,巧妙诱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积极性,从学生的主动学习出发,从学生的质疑出发,从重难点出发,有效整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学路定教路,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在有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变”教案“为导学案”、“学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情境体验和实践体验,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生动活泼、教学相长、共同建构、共同促进与共同生成融为一体的、充满活力的、充满激情的、精彩无限的课堂。

最后是课堂的时间设置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尽可能多地把时间交给学生,尽量创造时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交流的机会,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的原则,即:讲重点、难点,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讲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听、说、读、写、思,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展示中自信,在指导中提高。

三、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是数学课堂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要提高课堂效益,就必须关注“中下生”的学习,让他们跟上教学,得到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有效地方式就是“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文关系,然而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合作又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倡合作精神,充分提供合作条件。

四、数学课堂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风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不同知识接受和认知的强弱,将学生分为A、B层或A、B、C层进行教学和学习。

数学课堂进行分层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优化评价机制是学生学好数学、有效自主学习的手段:评价是杠杆,是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教师广泛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小组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采用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等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活泼有趣的激励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个体、小组群体、大组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五、加强总结与反思,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再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必不可少。反思的价值至少体现在这样四个层面中:一是提升自己的认识;二是发现自己的不足;三是寻求改正的策略;四是实现主体内化与建构。而这四点也是总结升华阶段所竭力追求的。只有当学生会总结、会反思的时候,他们才真正会学习了,也才真正达到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自主性学习教学既重视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又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情感变化、成功体验和接受能力。它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做了有益教学尝试。当然,我们在实施“自主性学习”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诸如课堂教学要如何把握开展合作的时机,把握好课堂上时间的控制等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要如何通过引导和调控课堂秩序,才能使教学“放得开,收得拢”,做到收放自如,让课堂真动起来,让课堂真正的有效等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改进,也希望得到更多行家和各位同仁的关心指教。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好教师教学的8大智慧.》.

[2]2011年版义务教务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手如何才能有效的学习编程 篇三

学习语言的核心概念

虽然这一步中适合的部分将取决于你所选择的语言,但所有编程语言都有对建立有用的程序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尽快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概念,将会使你更容易地解决问题和创建强大而有效的代码。下面只是一些在不同语言中的核心概念:

变量——一个变量就是一个去存储和应用以改变代码片的方式。变量可以被操作,并且经常被定义成“整数”、“字符”,还有其他的确定可以存储的数据类型。进行编码时,变量通常具有让它们对于我们有种某种含义的名称。这样一来我们就容易理解该变量如何与其余的代码进行交互了。

条件语句——条件语句是基于条件是否为真的一种行为。对于一个条件语句最常见的形式是“如果-那么”。如果这个条件为真,那么就有一件事发生,如果条件为假,那么就会发生另一件事情。

函数或子例程——这个概念的实际名称可能取决于不同的语言。它也可能被叫做“过程”、“方法”或是“可返回单元”。它本质上是一个大程序中的一个小程序。一个函数可以被别的程序“调用”多次,运行程序员去有效的创建复杂的程序。

数据输入——这是在几乎所有语言中都使用的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涉及到处理用户的输入以及存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怎样收集则取决于程序的类型以及对于用户的可用的输入方式。它和关于显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在文件上的输出有着精密联系。

安装一些有必要的软件

许多的编程语言都要求有被程序员设计来讲代码转换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的编译器。其他一些语言,比如Python,使用可以立即转换成程序而不需要编译。

一些语言有自己的往往包含着代码编辑器、调试器和/或者翻译以及调试的IDEs(集成开发环境)。这些程序员在同一个地方去执行任何必要的功能。IDEs可能还包含着包含对象层次结构和目录的可视化界面。

4.如何才能学好初中数学 篇四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继续,可以分为代数、几何两大部分,目前,初一上学期我们只学习代数。

在小学里,由于我们年纪还小,学习数学主要靠记忆公式、法则和结论(再加上练习),有时明白它们的道理,有时不明白,不明白也没有多大关系,只要算得对就可以了。现在我们学习初中数学,就不仅要记住公式、法则、性质和结论,还要弄清它们是怎么得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是说,不仅要会算,还要弄清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学习数学,要以教科书为根据。要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复习、认真做题。我们的代数教科书,在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长方形的框框,框内的文字叫做“应知应会”,就是说,通过这一小节,你应该知道什么,会什么。你可以根据框内的文字去进行预习。认真预习后再去听课,比不预习要好得多。听课后,在做习题前,还要进行复习,检查书上还有哪些文字看不懂,要认真想,都想明白了,再开始做题。通过做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加深记忆。

章末都附有一套“自我测验题”,可以用来检查自己学习这一章的情况。书末附有题目的答案。注意:一定要把题目全部做完后再核对答案。

注意画图{画好后解答起来就简单多了},联系实际.理解的记忆那些公理.初中的几何需要的耐心,认真考虑到题目的每一个条件。尤其得注意题目中的中位线,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一些特殊的角和定理,几何题目很多难点就在于怎么做辅助线,有时候一件很难解的题目通过辅助线就能找到相映的关系,也使得题目明朗化,这样你就能更好更快的去解决几何题目了追问可是,我总是懂了这道,又不会做那道,怎么办?

5.如何才能有效的学习编程语言 篇五

最不济的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就是重读或者重看材料。这种重复会给你一种感觉——似乎不用花什么气力,你就理解了话题所涵盖的内容。研究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胜任力错觉。

更好的一种方式(你可以掌握的最佳技巧之一)则是持续地测试自己。不要重读一个函数、类或者一个对象是什么,而是让自己定义这些概念或者把它们用到短小的程序当中——强迫你用某种方式显示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常常很不舒服的,但是对形成长期记忆非常有效。更进一步,你可以在阅读材料之前先去行测试,举个例子,尝试在阅读一个章节之前做做练习。值得一提的是,这也被证明有助于记忆的形成。

测试对于学习的显著影响被称为测试效用,下面是一些具体方法可以利用:

在阅读章节或者看视频之前,尝试猜测你将要学习的东西,并写下来。

在阅读章节之前先做做这个章节的练习题。

一直做练习,即使是最难的那些。暂时(永远)放弃一个练习也是可以的,不过至少要尝试一遍。(下个章节会详细谈到)

阅读短小的程序并且尝试不看源码重新写一个。或者,再小一些,写个函数也行。

在学习了对象、类、方法或者高阶函数等新概念之后,立即编码做示例。

创建阐述这些概念的图示,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把你刚刚学到的概念写成博客。

尝试把概念解释给非技术的朋友听。(在写《Clojure for Brave and True》的时候,我常常这么干。这样能够以外行的话阐述一个想法,进而迫使你深入理解想法本身。)

这些技巧的大部分都要规约到编写代码上!说到编程,由于程序都是重文本和概念性的,所以很容易以为我们仅仅通过阅读(代码)就在学习。但同时它也是一门手艺,就像其它手艺一样你得操练才能娴熟。编码是露露你对程序作有错误假设的最佳方式。你越快地这么做,就会越快地纠正错误和提升技能。

6.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六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 而不是单向的过程, 因此,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关心, 主动交流, 才能不断拉近师生距离, 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从而使自主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主动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之后, 成就感和信心不断增加, 增强探寻知识的积极性。然后, 要建立一个明确的奖罚制度, 教学过程中, 做到奖罚分明, 从而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最后, 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的了解, 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 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 敢于创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去思考, 在自发性的学习中发散思维, 享受学习中的快乐。因此, 在一节课或者一项新的学习内容的引入时,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课堂引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 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合理有趣的课堂引入, 能够将学生从课间放松的状态迅速调整到听课的最佳状态, 是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因此, 做好数学课堂的课堂引入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勾股定理》一课的学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鼓励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 在很久以前, 一个小贩拿着一根长竹竿要进城, 但是当他走到城门口准备进去时发现, 他的竹竿太长了, 无论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 都不能进去, 小贩为了赶时间, 就将竹竿截断带进了城, 但是他的竹竿变短之后就失去了意义, 同学们, 如果你们刚好和这个小贩一起进城, 那么能不能帮助小贩将竹竿完整的快速带进去呢。假设城门内高3米, 内宽1 米, 竹竿长3. 1 米, 那么怎么将竹竿带进去呢。此时就会有学生提出将竹竿斜着带进去, 再加以引导,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可以斜着带进去呢? 这样, 思维敏捷的学生就会想到勾股定理。这样就引导学生自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要制定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将学习目标分层设置,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在自主学习中增加对学习的认同感, 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实现其全面发展。例如,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 将自主预习目标进行划分, 然后要求所有的学生先将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知识点复习一下, 然后再预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 并比较这两者之间的异同, 完成这一目标之后,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再根据所预习的内容不断深入, 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融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当中, 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催化剂, 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课堂评价可以分为两部分, 即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 可以作为主角来讨论自己的优缺点, 从而培养起敏锐的思维, 教师在评价时要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的情况, 善用肯定和鼓励性的语言,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引导, 对与学生的疑惑或者不了解的地方多多进行指导, 并提出有引导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多学内容, 从而有意识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逻辑性, 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例如, 在学习一次函数时, 可以通过一次函数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画一次函数图像有几个步骤?一次函数图像在研究函数性质中发挥着哪些作用等这些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五、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 为了保证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索知识, 从而开发其创造性思维,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数学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睿.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J].成功, 2013, (02) :59.

[2]张岚.关于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方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28) :40.

[3]庄宇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7.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学习;团体互动;方法

一、初中数学小组学习方法应用的现状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应试教育中,数学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多媒体应用、教学材料和板书都是教学活动的工具,是传播教学知识的媒介。这种单一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再发展。

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互动性和线性数据交互性特征使得初中数学教学除去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以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这种多角度、空间性、立体性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多地来源于“学生之间思维的互动碰撞”。小组学习教学方法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初中数学小组学习方法的应用原则

1.因人、因材分组,注重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

学生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学生具体分析。掌握学生性格层面上的优缺点,是新时代初级中学教育者所必须做足的素质教育功课。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数理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科学、有规律地分组,这样的分组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生性格层面的优缺点,又能更方便地将“小组学习”方法推广和沿用到其他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去。

“因材分组”,简单地讲就是选择适用于分组学习才能达到最高教学效率的数学教材知识内容。也就是找出教学理论大纲明确指出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理解消化和互动探究的知识重难点,将这些需要学生“动脑”“动口”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备注到每日的课程教案中去。

2.合理应用,注重分组学习的教学频率和适用范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分组教学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分组学习的缺点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逐渐发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组以后的小组成员产生明显的“团队依赖、责任分摊”现象。面对分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老师要及时进行预判,并作出有效的规划和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问题的出现,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只要教师熟悉掌握分组学习的教学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对于一线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将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的三种水平及其理论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

[2]冯锐,缪茜惠.高效学习与理解性教学:对话《高效学习》作者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3).

8.如何能才能正确有效的学习ps 篇八

二是扎实系统整理知识,提高认识。对于学会的操作技法,不仅能独立重复制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识点,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书每一个练习的设计都是用心良苦的,一定要弄明白每个练习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逐步在头脑建立起一个完整清晰的操作体系,使自己的操作从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动承揽制作任务,积累经验。现在可以找一些活儿来试着做一做。把学过的知识运用的实践当中去。当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局面,只要冷静地 处理难题,硬着头皮顶过来,您就会发现自己长本事了;

四是广泛涉猎相关领域,丰富自我。这时候,您自己就已经知道有哪些方面应该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识应该拓展。积极主动地去学、去看、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别人仅说您学会了Photoshop操作,而且会夸赞您的素质提高了!

我体会,学好Photoshop要有四个条件:

一是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会操作机器。会管理文件,会排除简单的故障;

二是要精通软件操作,拿到一个任务,或者面对客户提出的要求,马上知道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够实现创意;

三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只会操作软件而不懂得起码的色彩、构图、造型等知识是无法独立承担任务的;

9.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九

7月开始了,注册会计师、职称基础学习已到一段落,进入“有效做题”时期,没有跟上进度的你要抓紧时间喽~~!上元教育提醒您在注会、职称学习的提高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做题,考生需要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做题,上元会计培训资深教师带您避免走入题海战术的误区呢?咨询电话:0513-***3

一、坚持每天有效的练习,杜绝题海战术

不论是注会、职称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解题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但切忌复习练习资料太杂,选定一本书就要好好利用(例如:应该指南、经典题解),反复做,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注会、职称的复习从始至终都要坚持练与思的结合,而不是题海战术。要学会独立做题,不要依靠答案及参考书的分析,考试中的典型题型一定要自己真正独立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答,做到真正的理解,做透。做题不能只讲究数量,一定要讲究质量,偏题怪题少做,重点题型要反复练习,曾经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尤其要引起足够重视。

注会、职称的题型很多时候是换汤不换药,只要真正把握好了典型题型的分析解题方法,那些看似花哨的题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做题的过程中要懂得及时归纳总结题型及其解题技巧和方法,这样的练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细化易出错的知识点及重点题型,提高解题熟练度

复习过程中要及时查漏补缺,发现有忘记或还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要回归到教材上重新学习一遍,并通过相应练习复习巩固。对重要的题型要进行重复练习,以再次强化分析解题方法,同样的题目在现阶段重复做来,也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如果考生自己不能够很好的把握题型和出题思路,可以通过相关的辅导书来掌握。

复习中还要注意一点,一定不能有思维的惰性,对自己不熟悉但考试又是重点的内容应该多关注多投放精力。事实上,复习时多做题会对以后的复习更有好处,这些不熟悉的内容则更需要靠做题来掌握和熟知,而且通过练习能提高解题熟练度,这样就可以给那些灵活的题目多一些分析的时间,在考试中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10.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特殊习惯决定的。数学学习的难度比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比较强的学习兴趣的话,学生可能会丧失坚持下去的信心,因此现代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而伴随着教育的不断的发展,现代学生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学生刚拿到崭新的数学课本时,都会对新学期、新课标有一定的好奇,因此,教师要从起始阶段抓起,让学生在起始阶段对数学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延续对数学的兴趣。

如开始阶段设计课堂活动,在章末总结时开展自由讨论的活动等,这都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牢牢把握新教材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数学学科。

2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3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够更好地从事某事,而适当地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心底的共鸣,另外,当他们成功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会得到满足,这时,他们无疑会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便会轻松许多。一般来讲,在布置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源于生活,这样一来便可以更好地代入教学。比如在讲解矩形的判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一家商店的矩形窗户玻璃损坏,需要更换。店主在去购置玻璃的时候只带了卷尺,请问你是否可以利用这个卷尺来帮店主测量一下这块玻璃是否合乎规格?像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不仅充满创新性,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从而让他们主动动脑并解答问题。当问题成功解答出来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无疑会提高起来。

4联系生活,发展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学大纲也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情节:先将学生分为8组,给每组准备了足够的一元和两元的纸币,看看共有几种方法能凑够十元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老师再适时对题目进行点拨分析,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后来在单元测试时遇到此类题目,全班同学无一出错。

5教育成功教学,保护学习兴趣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到实质性的东西,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一些基本功扎实的尖子生,可增加些难度较大的,通过思考能解出全部或大部的题目给他们练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对一些基础太差的学生,可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出一些明显的,通过努力能做的简易题,并注意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只要求他们基本能掌握识记目标,能模仿做简单的习题,使他们在每一节课都能学一点新知识,取得一点进步,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的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勋.激趣导思教学法[J].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1.浅谈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引导 篇十一

1. 引导学习方向

任何一件事只要方向明确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学生的学习也一样,只要学习的方向明确,就能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少走弯路,能较顺利地达到预期目的,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首先应从整体上引导全班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学好数学有什么用?”等一些问题;其次,教师还应向学生阐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最后,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应掌握到何种程度,让学生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 引导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设置疑问,创设悬念。例如, 在学习《圆》这一章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若车轮是方的或椭圆形的,车子行走时会如何?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许多数学课中都可以利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历史小故事等等来创设情境。例如:在上《黄金分割》这一节课时,可向学生展示许多有关黄金分割的图片以及实际生活中黄金分割知识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黄金分割的神奇,从而对黄金分割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3)编写阅读的问题提纲,采用竞赛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自学,在自学中先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问题提纲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感到“我会学”,体验成功的乐趣。

3. 引导学习方法

许多学生常感到数学难学,其主要原因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由于方法不当造成成绩下降,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方 法,让他们会学数学。

(1)基本概念。对于概念,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分析出关键字、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与所学概念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并加以对比,深入理解其实质。例如学习“因式分解”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多项式”“几个整式”“积”等关键字词分析,然后与整式的乘法加以对照比较。一个概念经过这两方面的深入,学生就很容易把握。

(2)公式、法则。在公式、法则的学习中,教师引导 学生先分 析公式、法则的特征,然后研究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最后举例说明公式、法则的用处,并进行应用推广。这样,学生对公式、法则就能把握得较为清楚。

(3)公理、定理。对于公理、定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应从文字表述、定理的证明及用处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在文字表述中应注意关键字词,在定理证明中可引导学生思考新方法,并对公理、定理的用处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判定”时可引导学生归纳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4)例题。例题中不仅包括所学知识的应用、解题思路、技巧等,还有完整的解题格式。因此例题对学生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例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思路、解题中 运用的知识进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先解例题,然后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比较,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解法,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应用。

此外,针对课本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引起注意;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总结每一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4. 引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学会在无疑处生疑,使他们获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 其次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提供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①对基本知识的质疑,引导学生提下面一些问题:定义、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公式法则能否逆用? 定理是如何发现的?如何证明?逆命题是否存在?是否有其他方法证明?能得到哪些新结论?等等。②对数学问题的质疑。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有相似问题?若改变条件或结论又会如何变化?你能提出新的特殊的或更一般的问题吗?等一系列问题。

5. 引导学生思维

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只有在学生的积极思维中才有可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学生板演、学生讲思路等方法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究例题、习题,思考多种解法并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九年级上册第82页做一做:顺次联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题进行改造,改变题设(结论),结论(题设)又会如何?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解题的策略,总结解题规律,提炼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反思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的成功引导既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教师包办过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压抑的被动局面,又能防止教师无所事事,让学生无所适从导致学习质量难于保证。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现状并加以分析,讲究引导方法和策略,做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维。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十二

1、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采用两卷合一的形式进行。试卷命制要以为依据,坚持“等内容的考查。

2、初中数学命题大致归纳为这五种基本方法。

3、一份好试卷要,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领会,了解当

4、不论何种用途的命题,除了考虑之外,我们还应充分考

虑。

5,另一类是。填空题主要适合于对

6、命制代数类计算题,我们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切不可过分追求,随意拔高要求,否则既不利于,也不利于。

7切忌,否则在形式上首先就,这将不利于。

8是。,应成为我们编制试卷的基本导向。

二、简答题

11、计算题具备哪些基本特点?

12、解答证明题的主要步骤和主要方法有哪些?

13、从教育教学目的方面看,应用题具有哪些功能?

14、阅读题具有哪些特点?

15、综合题具有哪些功能?

16、训练题的总体设计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7、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某老师有一次接到外校邀请的命题工作——命制一份单元测试卷。考虑到该校生源较好,学生数学基础都比较好,于是,那位教师就把自己课堂上曾经作为例题的中等难度的题目稍加改编后组合成一份试卷,结果是成批的学生测验不及格。结合你的教学,谈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18、小红从A地去B地,以每分钟2m的速度运动,她先前进1m,再后退2m,又前进3m,再后退4 m„„依些规律走下去,则1h后她与A地相距()

A.6mB.8mC.30mD.60m

上题是某地一中考选择题,请解答,并从命题设计上谈谈你的看法。

四、案例题

19、解答下题: 若二次函数y=ax’2-2x+a’2-1(a≠0)的图像如图,则a的值是

并谈谈你对这道题的看法。

13.怎么才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篇十三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

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

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如果学生对学习的个人意

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

浓厚的兴趣。

二、 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来自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如果以充沛的感情,民主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亲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

1、认真备课,以极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都有体会,当我们精心准备了一节课,课上教师一定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师语言严谨,课堂调空能力强,感受到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教师教的轻松、带劲儿。如果一节课准备的不够充分甚至毫无准备,课上就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无层次、语言啰嗦不流畅等现象,此时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从此失去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新颖、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的新颖性,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第一学段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图片、多创设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多给与观察、表述等机会,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第二学段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动手操作,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想做的更好要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反思自己的不足。

3、利用教具、多媒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如能加强直观性教学,则能起到化难为易、形象具体、记忆深刻的作用。直观教学除了使用教具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这样可以更灵活、更广泛地进行直观教学。利用电教设备教学,图片设计要简捷、明快、优秀、清晰,令人赏心悦目。当一个优美的造型或一幅美丽的问题插图展现在屏幕上时,当一个图形在屏幕上平移、旋转、对折、变换,清楚地显示出它的内在性质时,同学们会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这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有关知识,牢固记忆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语言艺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召唤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几句简单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凡是优秀的教师都善于用风趣、幽默、精彩的语言来描述所教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许多知识可以编成押韵的口诀或顺口溜,既生动有趣又便于记忆,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5、表扬、鼓励与赏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赏识,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有同感,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欣赏、关注,教师的一句鼓励一次表扬也许会让学生铭记一生。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有针对性,如“做得不错”“你的方法很好,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头脑很聪明”“你进步多了”等语言经常应用,无疑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一个注重师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尊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当然教师的穿着要高雅大方。教师在讲台上的形象也是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提供引导作用。可见教师应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登上讲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优秀素质、积极进取精神、敏锐的数学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节课中教师都应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教学活动中,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去感染学生,这必将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看到学生用敬佩、享受、快乐的眼神审视着老师,证明我们的课堂已经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4.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 篇十四

一、在观察、思考中组织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

1.在比0小的数 (七年级上册P12页) 一节教学中, 书本上出现了4幅图, 第一幅图是中央台每晚七点半的天气预报, 北京-3°C至0°C。第二幅图是新疆吐鲁番-155米。第三幅图水银凝固点-38.87°C, 沸点357°C。第四幅图介绍了解放日报上的信息:人口出生率0.55%, 死亡率0.58%, 增长率-0.03%。先请同学看2分钟, 然后让4位同学解释负数的含义。接着教师展示两幅图 (略) , 左图是地形图上标有A、B两点的海拔高度, 右图是银行存折上的收支情况。让学生仔细地观察, 独立认真地思考, 解释上面两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并在4人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 达成共识:地形图上的正、负数表示, A地高于海平面4600m, B地低于海平面100m。银行存折上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2300元, 支出1800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再举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分组相互交流, 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互动, 师生共同对各组代表的发言进行评价。通过观察、思考、对比、举例、小组自主、发言交流、评价等这些师生活动, 使学生真正理解正负数, 从而能正确使用正、负数。

2.在数轴 (七年级上册第16页) 一节教学中出示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 有一个汽车站, 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 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 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请同学们独立认真地思考, 在4人小组内自主交流: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方向、距离) ?通过学生的这些活动, 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虑东西向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既要考虑距离, 又要考虑方向, 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来描述。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教科书16页图中温度计, 找出它与数轴之间的共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比较, 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 达成共识。这样, 把正数、O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二、在尝试探究中组织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

1.在有理数的加法 (七年级上册P26页) 一节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有理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有理数加法有几种情况?在4人小组内交流, 自主学习, 达成共识:归结为三种情况, 即: (1) 同号两数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 (3) 一个数同O相加。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 (七年级上册第26~27页) , 由课件出示问题:利用数轴, 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1) 先向右运动3m, 再向左运动5m, 物体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m; (2) 先向右运动5m, 再向左运动5m, 物体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m; (3) 先向左运动5m, 再向右运动5m, 物体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m。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利用数轴尝试探究所得出的相应的结果, 依次填为: (1) 左, 2; (2) 左或右, 0; (3) 左或右, 0。进一步激励各组学生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 (-5) =-2, 5+ (-5) =0, (-5) +5=0。再次在各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 提高认识, 要充分利用数轴, 由在数轴上表示结果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右边或位于原点, 以及表示结果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就可以确定两次运动的结果。在学生主动尝试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从而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102页) 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教学中, 教科书以探究形式呈现这些内容,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在讨论交流自主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共识: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教师用课件来展示 (七年级上册第110页) 第15题销售的盈亏。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 其中一件盈利25%, 另一件亏损25%, 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 或是不盈不亏?让学生先分组讨论盈利25%, 亏损25%是什么意思, 也可以把盈利与亏损统一起来认识, 当利润值为正数时是盈利;当利润值为负数时是亏损。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盈利25%, 即这件商品 (衣服) 的销售利润值 (售价—进价) 是商品进价的25%[用等式表示为售价-进价=进价×25%];亏损25%, 即这件商品 (衣服) 的销售亏损值 (进价-售价) 是商品进价的25%[用等式表示为进价-售价=进价×25%]。继续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件衣服共卖了多少元?得出结论是120元=60×2元=60元+60元。是盈是亏?达成共识是盈是亏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 如果进价小于售价就盈利。

再次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假设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 如果卖出后盈利25%, 那么商品利润是40×25%=10元;如果卖出后亏损25%, 那么商品利润是40× (-25%) 元=-10元。在本问题中, 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 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 即:进价+利润=售价。列得方程:x+0.25x=60, 解得x=48。类似地, 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 它的商品利润是-0.25y元。列出的方程是y-0.25y=60, 解得y=80。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48+80=128 (元) , 而这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60=120元, 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让各小组讨论:通过以上各小组的列、解方程后得出的结论与各小组预先估算的结论一致吗?

各小组学生在自主尝试探究、自主交流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等这些活动, 可知总的结果是亏损, 这说明:直觉有时不可靠, “先估算, 后准确计算”可以减少判断错误。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定性考虑 (估算) 到定量考虑 (计算) 的过程,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在讨论交流中组织高效的自主学习

1.在有理数分类 (七年级上册第14页) 一节教学中, 让各小组的学生先独立思考:你所知道的数可以分成哪些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其次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认识结果, 然后各抒己见, 展开讨论, 达成共识。我们学过的数有:正整数, 如1, 2, 3, …;零, 0;负整数, 如-1, -2, -3, …;正分数, 如, 0.1, 5.32, …;负分数, 如-0.5, , -150.25,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 给出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让各小组讨论分类,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得出:有理数的分类图 (见七年级下册第14页) 。 (略)

2.在相交线一节 (七年级下册第6页) 教学中, 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栏目:任意画两条相交的直线, 在形成的四个角中, 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根据这种位置关系将它们分类。分别量下各个角的度数, 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 结合各自所画的两条直线相交的图形, 寻找其中所形成的角, 找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寻找其中的大小关系, 从而得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在平行线的性质 (七年级下册第11页) 一节教学中, 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议一议: (1) 根据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说明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2) 根据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说明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 分组讨论一下它们是否正确。各抒己见, 达成共识, 得出结论。

四、在巩固提高中组织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

1.在有理数的加法 (七年级上册第28页) 一节教学中, 书本中第28页“练一练”1、2题的处理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2题, 老师巡视指导;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答情况, 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互动, 达到交流自主、巩固提高的目的。

2.用方程解决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102页)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节教学中, 有这些内容要学生掌握:问题1:一张桌子有一张桌面和4条桌腿, 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立方米, 做一条桌腿要木材0.002立方米, 现在做一批这样的桌子, 正好用去木材3.8立方米, 一共做了多少张桌子?分析:这个问题中有这样的等量关系, 做桌面的木材体积+做桌腿的木材的体积=3.8立方米, 解:设共做了X张桌子。根据题意得:0.03X+4·0.002X=3.8。解这个方程得X=100。答:共做了100张桌子。

我是这样处理书中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设未知数, 独立列方程, 独立解方程, 甚至作答也写完整。这样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但是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其次在小组内交流作答情况, 自主学习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至此, 前后呼应, 体现了本章问题解决的主线, 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在本节课小结时组织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

1.在正数和负数一节 (七年级上册第14页) 教学中, 在归纳小结本节课时, 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首先让学生独立反思, 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所学所得, 充分展示自我才华, 推荐代表发言, 最后师生互动, 一起补充完善, 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在归纳小结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 并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 (小学) 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在数轴一节 (七年级上册第16页) 教学中, 安排如下:师生互动一起小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好数轴?如何在数轴上准确地表示有理数?当问题提出后, 先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老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 在小组内各抒己见, 深化对数轴概念的认识, 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 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活动, 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 再让部分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师生共同评价, 充实完善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自主交流学习、师生互动小结, 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六、结语

自主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如果从初一阶段开始, 学生用自主学习这种方式来学习, 必将会给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它的成效不仅在于创新, 更在于形成独立观察思考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意识,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探索的精神、集体观念、创新能力。

摘要:自主学习,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依不同性别和能力, 分为若干小组, 为共同完成某一目标或实现共同利益, 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鼓励, 并以集体的成功为评价依据, 最终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学习策略。本文从观察思考、尝试探究、讨论交流、练习巩固、归纳小结等基本环节中, 主要列举初一的数学教学实例, 来阐述如何组织与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研究,教学,分组讨论

参考文献

[1]杨裕前, 董林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上、下册)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 (上、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5.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严重忽视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性,学生作为数学知识的接受者一直在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在数学教学中接受到的知识是纯粹的理论知识,没有通过参与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在活动参与中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浅谈。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常常以严厉的态度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畏心理,这就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僵硬。“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才会爱屋及乌对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产生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师道为大”的观念,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在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实际、兴趣爱好等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既要在人格上给予学生平等的尊重,又要在数学学识上给予学生尊重。其次,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拉近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不要将教师、教材作为教学权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认知结构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数学知识储备不充足。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教师讲得不清楚或者出错的地方要大胆提问,在提问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并消除以前教师是无上权威的想法,拉近与教师的关系。通过以上的做法,教师可以很好地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关系,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和谐、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开展分层教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发挥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数学学习中也有内化能力强与内化能力弱的差别。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内化能力的强弱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数学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人格的分层,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通过这种分层方式可以使后进生有所发展,中等生有所完善,优等生有所提高。我在数学教学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分层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学生的数学内化能力出发,将其分为A、B、C三种层次,并建立跟踪档案。然后针对各个层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成绩等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面对数学成绩好的A等学生,我会着重培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基础知识讲授上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新知探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新知识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起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面对成绩中等的B等学生,我会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课后布置的一些复习练习题,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而面对数学成绩较差的C等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并利用教材上习题来检验知识,不需要做更多的探究。比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我会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判断“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他们所對应的两个角也就相等”是否为真;(2)请说出上面命题的逆命题;(3)判断上题逆命题的真假。A层级的学生需要完成三道题;B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前两道;而C层次的学生只需要弄明白第一道题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了因材施教,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吃得饱,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吃得了,以此实现学生同步发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的做法之外,我会将学生进行分组,促使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学生身边,这时,同学就成为“老师”。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信息交流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比如,在讲条形图的时候,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调查我市近10年的空气质量,并制成条形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6.如何游有效学习初中数理化 篇十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自动自发的去学习,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而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枯燥的数字、繁琐的物理公式、晦涩的化学反应没有兴趣,上课感觉是在听天书,很快就和周公下棋去了。

如何培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个笔记本,每天针对自己薄弱的学科做一道题,就从第一章起,无论是多简单的题哪怕是例题,把题目抄下来,一步一步解完,自己领会了然后讲给身边的人听,每天坚持。科学研究发现坚持21天做一个事情就会养成习惯,那么,我们就坚持21天,21天后你再看你的那个本还有你学的这些知识,相信你会有所改变。一个人坚持做很难,但是一群人坚持,互相鼓励就容易的多。

二、眼高手低

几乎是一个通病,一看题目会,一做就错了。说白了就是审题不仔细和基本功不扎实。没有完全掌握公式定理的意义和作用,生搬硬套。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例题教给学生的是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对于公式、定理等基础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就会出错。要知道这些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他们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再就是我们要做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那些,知道了这些题目就不难了。

三、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初中学生有一小部分数理化基础稍差一些,又不主动问老师和同学们问题,觉得自己那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会被人笑话等原因让自己更不愿意去学习,导致一步跟不上十步撵不上,从而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厌学。

无论基础怎么样,都要树立信心,努力追赶,这才是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基础差不要紧我们多努力是一定能够赶超的。韩愈《师说》里也有提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从现在开始还不晚。

对于数理化的学习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多做练习。

上课认真听讲,获取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下课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17.如何才能有效的学习英语口语 篇十七

“刻意练习”的精髓在于“分块练习”。说到口语,有非常多的学生花了块钱报名考试,但把最薄弱的口语拖延到临考前几天才开始准备,难道他们真的把金钱和自己的前途当儿戏?仔细想来,他们面对的不是英语口语,而更像是一座大山:一上来就要对着问题说英语,要担心自己的发音对不对(是对不对,还谈不上好不好),语法对不对,用词对不对(还谈不上地道和加分),最要命的是还得把一个无聊的话题说上2分钟。一团乱麻。

上面的发音,语法,用词,内容在【66天话题口语社群】里面都会被刻意练习,形式是这样的:每个话题有一个改编过的雅思或者托福真题,分两天练习。第一天拿到这个问题的中文回答,学生只需要逐句根据关键字提示回译成英文,然后提交作业;第二天网页会出现英文原稿、朗读音频和讲解音频,学生对比参考答案中的知识点复盘自己的翻译,然后模仿朗读音频,提交一个最满意的版本。

上面这段话的关键词有:只需要,翻译,复盘,模仿,最满意。

只需要:一个课程的理念可以很完善很高深,但落实到学生操作,一定要足够“傻瓜”。为了更傻,我们把整段的中文回答按句切分,就是为了在形式上做得足够简单。

回译:英文文稿会由老师翻译成中文,然后给出提示词。同学进行相应练习,可保证吸收运用知识点,且一定程度上锻炼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复盘:做完练习,最重要的就是复盘。这个意思你昨天是怎么表达,参考答案怎么说的。经过自己努力产出后的复盘,能够很快很精准地找出短板和漏洞。

模仿:口语发音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发音不好使得我们开口不够自信,至此落入恶性循环。那就想办法把它攻克,相比语言本身,发音的改善容易得多。

最满意:每次作业提交,其实都是一次“艺术品”的出炉。因为是你最优秀的作品,为了“它”的诞生,你可能需要反反复复朗读几十遍。这时候你差不多就能背诵了,很多语言点都能脱口而出。

二、持续有效地说

技能学习中,人性的弱点是懒惰,那就需要用更高维度的人性弱点去压制懒惰:我们选择的是对损失的恐惧。并且相对获得,人们更恐惧损失。

话题口语社群学业分数排名前20%的同学,可收获一份价值350元的学习代金券,可抵用其他社群报名;分数排名21-40%的同学,可收获280元代金券;分数排名41-60%的同学,可收获200元代金券。

同学们的口语练习和备考周期从十天延长到两个月,从无序准备到按部就班,在脚踏实地的学习过程中暴露自己的问题,从而克服它。

每天满分为200分,第一个100分来自于你的作业被其他同学评分的中位数,第二个100分来自于你给出的评分与这份作业中位数之间的重合度。引入互评制度有如下好处:

a. 用作品去社交,而不是群里吹水。

除了评分,你还可以额外对同学作业做点评,对方如果认可会给你点赞。虽然彼此不认识,但这种克制的交流才是高效有营养的。

b. 给别人评分也是提高自己。

语音学上有个共识:想要把自己的口音练标准,就要多接触和仔细辨别多种非标准音。互评制度能听听、看看别人完成得怎么样,有哪些可以借鉴提高。

c. 防止马太效应。

18.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八

一、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这门学科包含数论、代数、几何、统计概率等等内容, 这么多繁杂的内容和学校教育有限的容量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必须对这些内容加以取舍和提炼。教材本身就是已经筛选和提炼了的学习资源, 它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是课堂教学实施中最常见的媒介和载体, 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教学可以完全脱离教材。数学教学对教材内容和功能上的选择, 体现了教育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理念。

但是, 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 就教材本身而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 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亲身经历经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有效地利用教材, 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 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注意力是通往科学知识的门户, 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才最快、最容易。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联系、挑战、变化、魅力”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所谓联系: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 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 不是漫无边际而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 是接近其最近发展区的。所谓挑战:就是制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应具有挑战性, 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 收获大。一个问题解答完毕, 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所谓变化:就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 通过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 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比如, 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穿插多种教学任务, 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所谓魅力:就是教师要增加自身的魅力, 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姿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等, 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 使学生通过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逐步认知、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是思维过程的教学, 因此没有学生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 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 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 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 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通过探索, 解决问题, 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 只有感受真切, 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 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 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 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 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 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并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因此, 在数学课堂上, 练习设计的成功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成效。练习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个环节, 两者是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高效。

在具体实施中, 首先我们应了解研究学情,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创造性地精心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层次性、开放性、实用性等。练习题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为目的的, 因此要从“学”的角度来安排好的练习方式, 要有时间的保证, 不能滥用, 只有合适的练习方式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产生良好的影响。精心的练习加上灵活的组织、讲解练习, 是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途径。

六、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 还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适度的评价具有很好的激励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动机, 同时欣赏自己的成功, 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因此, 教学评价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 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励为主, 对于学生的回答, 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 全面与否, 作为老师, 都应做出反应, 掌声鼓励他们。但同时也应注重, 课堂上不能滥用表扬评价, 对于学生的错误和困惑不能一带而过, 要逐步引导学生, 说出解题思路, 做出相应的评价。即使是错误回答, 但蕴涵创新思维想法的, 教师就应给予表扬, 肯定其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19.浅议初中数学如何有效教学 篇十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人们已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定义、推公式、讲例题,再由学生解题,教师评判的模式,这势必禁锢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而且《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又有多少?我认为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教师也应树立新的教法观,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在探索中不断提高数学素质。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一 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根据学生个体,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备课应该分以下几步骤:

1.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2.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

3.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

4.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

3.提高提问的技能。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 有效倾听中的有效教学

有效地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充满真诚、耐心的倾听,即使你没有给予对方帮助,也会因为爱心的存在,使他的心灵获得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

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教师如慈祥的长者始终微笑着面对,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耐心听他们把问题说完。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关爱,体验可贵的心灵满足,真正从心底涌起被人欣赏(特别是被教师欣赏)的幸福。这样做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次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点燃的是思维的火花,铸就的是价值的追求。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读懂倾听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四 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以提高训练效率;

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

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可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行分层教学,调整课堂结构,实施有效教学,起到了巩固“双基”和培优的作用。

五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通过动手、动眼、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新课程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积极背景,如:立足生活、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小学教师轮岗小结下一篇:歌德的经典名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