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

2024-09-23

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共10篇)(共10篇)

1.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 篇一

家访汇报材料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下午,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三人到了谷段、干坝、弯子头这几个寨子,深入我校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此次家访的目的:

1、动员辍学学生入学;

2、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并告知他们相关的安全知识;

3、通过家访能让学生学习行为有所改变。这次家访,我们共动员了两个辍学学生入学,了解到11位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现将我们家访的情况汇报如下: 我们先是到了弯子头xxx家,向他公了解xxx辍学的原因,并向他公发放xxx的复学通知。他公告诉我们xxx自己觉得成绩不好,就去浙江打工了。他公向我们表示会尽快通知他来入学。

我们接下来到了干坝这个寨子,这个寨子留守儿童有8个。我们都分别深入学生家中向其家长说明了我们家访的目的,希望家长叮嘱自己的子女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特别告知家长不准学生骑摩托车。其中,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yyy、zzz、ccc三个学生。yyy是一个人在家,父母都到了浙江打工,两个哥又在长寨读书、他家住的是木房子,容易引发火灾。我们到了他家,告诉他一些用火、用电等安全知识,特别叮嘱他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并希望他在家少看些电视,多用心学习。到了zzz家,我们了解到她父亲已过世,母亲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他公在家照顾她姐弟俩。我们到她家,向她姐弟俩送上些关怀的话语,希望他们放下包袱,以家庭中的压力变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努力学习,为自己未来幸福作好充分的准备。到了ccc家,我们了解到只有他和他妹ddd在家里,父母都到了浙江打工,我们希望他们在家除了注意安全之外,一定要努力学习,才对得起父母含辛絮苦打工挣钱给他们读书的心意。

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谷段,这个寨子留守儿童3个,辍学1个。我们先到三个留守儿童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告知他们用火、用电等安全知识,希望他们在放学回家后,多用心学习,争取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上来。接着,我们来到辍学的学生fff家中,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一个人在家,父母都外出打工。我们问明他辍学的原因、并发给他复学通知,希望他能尽快入学,他告诉我们,他觉得自己成绩差,不想读了。我们就向他开导,希望他能坚持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让自己多一点知识的积蓄,对自己今后人生有好处。通过此次家访,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情况,好多学生父母都不在身边,学生生活上得不到关爱,学习上得不到很好的监督,他们放学后就是到处玩耍,这是我校学生学习成绩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2.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二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汇报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快乐、和谐、进取、创新”为办学理念,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色育人”为办学宗旨;办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育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学生为办学目标。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步显现,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的长足发展。现将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功能。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组员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各学科组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创建工作中,从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项目健全、归档合理。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制度和文档记录制度,做到学期前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二、全面加大教学投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条件。

1、经费保障。

学校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及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我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及杂志供教师阅读,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前往山东、石家庄、保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扩宽了教师的视野,将许多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了学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设施。

投入情况。学校办学水平档次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器材室、打印室、档案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各一个,均接入了宽带网络,校园网联通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建立了固安三小网站,图书室设立了开放式书架,便于师生阅览。

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及时为教师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用书等相关资料,为每位教师购买了“U”盘,购买了两个300G的移动硬盘,并不断充实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软件储备,从根本上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还及时地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汇总整理在一起,将教师的讲课录像刻成光盘予以保存。

3、时间保障。

学校的校本主题研训日,集中培训活动其次、时间。

我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种类的培训,学校规定教师进修学习期间,负责调课,并享受在岗上班教师的一切待遇,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我们派人去山东、石家庄、北京、张家口、保定等地学习,一年来,我县参加省市县培训教师达40多人次,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队伍。

(一)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二)建立教科研一体化制度

我校构建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校本教研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到处——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这一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指挥系统,保证工作系统畅通,确保校本研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处加入导师制度。

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学校先后出台了„„等相关制度,还制定了校级骨干教师及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制度和细则中对教师发表文章、写课堂札记和做教学反思、做案例分析等都细化了质和量的要求,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三)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1、校本研修

为了让校本教研更加常态化、有效化,更有利于教师间的取长补短。我们打破了以往校级研讨过多的局面,将教研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实行了教研组长负责制。教导处人员每周都会深入指定教研组,和教师共同研讨,使教研组的研讨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显著。教研组也形成了平时随时研讨,固定时间重点研究,每周都为教师们安排了教研活动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微机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为网络教研活动时间;教师们积极踊跃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日前我校已有30余名教师发帖或跟帖加入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自觉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教学研究

(1)实施以学代训即推荐或指定一些专业书籍和教育期刊杂志等让教师阅读,通过自学的形式来代替培训。通过教师自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使此项活动稳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读书制度》.(2)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此处 加入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内容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为那些没有讲过公开课的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听、评课等方式,帮助其改进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培养、树立教师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题研究

老师们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归纳提炼,作为研究主题,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周密的研究计划。教导处负责为老师们提供相关学习资料,组织相关讲座,由老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研究,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自我成长。教导处还利用教研时间为各年级组织主题研究的研讨课。具体环节要求如下:组内一名教师讲述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名教师作课展示课题在课堂中的体现;一名教师进行说课;组内教师进行评课;与现场老师们互动。老师们通过主题研讨课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调整计划,以期最后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研究的材料成果,从而使主题研究实现了理论化、课程化。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科学民主的师生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我们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位教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教师的成绩,又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备课星、讲课星、作业处理星、关爱学生星、教研教改星、师德星、团结协作星、教学成绩星、纪律星、班级管理星,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目前我校有19名教师被被评为校级星级教师。

2、学生评价

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学业成绩,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参与学生评价的也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都是评价者,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考察,知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在学生考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质,过去单一的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对学生评价方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改变了学习优则全优的观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树十星”活动,即:尊师星、学习星、卫生星、团结星、文体星、纪律星、劳动星、创造星、敬老星、助人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设奖,请同学评议,只要半数通过,学校批准评奖,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人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表彰,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3、质量评价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试后,学校要求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1、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是:„„等。(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积极参加县聘请的有关专家来县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我校有 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他们。

2、专业发展成绩

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其中教育教学论文及课件获奖较多,共写出100多篇教学优秀论文,获县级优秀论文奖有30篇。教师个人和学校获奖情况。

3、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学校虽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和实践的方面。例如:缺少名师的引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只能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而不能请名师来学校举办讲座,与专家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徒带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师徒带教不能只靠师徒的道德自觉,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师徒关系名至实归,让师徒双方的合理要求得到落实。

今后,我们将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从制度建设入手,细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量化考核,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让全校师生在张中的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3.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龙华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校督导检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乡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依据《易县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标准》,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紧紧围绕“立足家乡,办人民满意教育;彰显特色,育时代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建设“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理想学校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狠抓教师专业发展。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龙华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5270平方米,建筑面积8076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1376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学校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少先队科技活动室等14室,4个教学班实现班班通。学校共有图书31477册,学校校园网与班班通运行正常。

二、加强领导与制度管理,保障经费和硬件设施到位。我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以校长

佟荣喜为组长,副校长王建国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艺术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由教务主任崔继伟(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英语教研、由总务主任任永山(原大龙华中学语文教师)分包语文教研、由教务处干事卢建忠(原大龙华中学数学教师)分包数学教研、由德育主任闫建民(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综合科教研。各主任直接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科学化、长效化,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教师继续教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科研制度》。坚持把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校本教科研的业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优评模以及评定骨干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发挥激励作用。

在经费投入上,把校公用经费预算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和及时购臵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图书、报刊、资料等。

三、扎实开展实效性教研。

1、加大课改力度,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聚焦课堂,让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强化把“把课本教厚”的理念,确立了“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的教学思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落实课标新理念,力争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学校几位领导分头听

所包学科的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意见,提出改进方法。通过研究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研讨、行为改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正是在这种“磨课”的过程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了,课堂教学规范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了。“磨课”中狠抓“五种课型”,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一是推门课。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教研教改现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他们落实教学常规和基本的教育理念。

二是过关课。对于新分的15名特岗教师,安排骨干教师根据学科结对子,亲临课堂指导,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听课验收,并汇报验收情况。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分任务,使他们迅速成长,与其他教师齐头并进。

三是展示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把自己最欣赏的一节课拿出来做公开展示课,各教师交流听课收获,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四是示范课。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和参与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示范课,发挥好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五是研讨课。分学科按不同的主题定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及时推广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总结性材料,在全校进行交流。

2、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

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我校实行集体备课签到制,现已做到集体备课出勤正常化。每个备课组主要以同年级同科的两位教师为主,各年级同科教师为辅,采用“伙伴式”备课。“伙伴式”备课具有“三个体现”:体现互助、交流、合作;“伙伴式”备课分三个层次。第一是“个人备”,首先是教师个人自备,每位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备出个性化教案;第二是“集体备”,集体备课时要吸取伙伴备课中的“亮点”,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次设计,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是“课后备”,教师课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将具有实效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对于不符合本班实际,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的教学设计查找原因,加以改进。

3、开展主题集体教研活动。

我校定于每个第二周的周四下午2:30—5:30进行学校的主题集体教研。每个教研组根据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定出活动主题,然后集体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最后形成教学成果。

4、倡导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天一小反思,写在教案的课后小结中。两周一大反思,写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反思成为了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老师们在反思中促进了自己专业发展。

5、互助成长,结对子提高

学校十分重视结对帮扶活动,制订了同伴互助的具体方案,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促进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与薄弱点进行组合成立互助小组,共同提高。如教学经验方面的问题有经验足的老教师、理念新的骨干老师帮青年教师;课件的制作、网络的使用由青年教师帮老教师。我们老师虚心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校的老教师也全部能够制作课件,使用课件教学。

四、实施课堂结构改革,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009—2010学年,我校各教研组大胆尝试,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完善,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如语文组——“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指导”、数学组——“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英语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综合组——“实验教学法”等。这些课题在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正在逐步辐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习兴趣较浓,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培养,实践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业成绩优异。现在语文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数学组——“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组——“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发的研究”、综合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课题正在研究实施中。

五、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自我校成立起,就开始了“书香校园”的创建,努力打造书香教师。“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读书提升其精神境界,保持阳光的心态,消除职业倦怠,寻找到新的兴奋点,创生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创造充盈的教育人生。学校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如今,读书已经成为龙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职业习惯,读书增加了教师的“底气”。

2、计算机培训活动。学校多次组织计算机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入手,到课件的制作,网络的建设等,内容丰富,收到了教师的欢迎。本学期我们又把教研室的专家请来开展了一次多媒体培训。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2010年田凤玲老师、庄若云老师参加保定市骨干教师培训,崔继伟和周淑明老师去石家庄参加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今年,闫红英和崔继伟老师去北京参加了阅读课培训。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六、特色办学,打造品牌学校。1、2011年,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与贝塔斯曼传媒公司和绿孩子读书俱乐部项目组联合,“阅读课特色实验班”已正式在我校落户,我校为实验基地之一。

2、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开发学校校本课程。我

校在认真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了适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校本课程。已经实施的有国学教育诵读《论语》、《行规礼仪教育》和《可爱的家乡、成长的摇篮》。

七、取得的成效。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2010年7月苑凤娟老师的论文《小学习作教学新探索》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3月佟荣喜校长在全县校长评课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并接受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2011年4月在县级课件大赛中马萧箫老师、庄若云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2011年3月赵小微老师辅导的征文《易水湖畔我的家》在“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中获得保定市一等奖。2011年5月闫红英老师辅导的征文获得第二届冰心大赛三等奖。

我校先后获得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冰心文学大赛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八、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2、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

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3、期盼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大龙华中心小学

4.测绘工程专业评审汇报材料 篇四

一、专业基本情况

我测绘工程专业成立于2005年,现有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1名,实验员1名,其中副高职称1名,研究生2名,本科2名。专业下设一个教研室、一个仪器室、一个专业机房。

二、为确保教学质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专业定位与规划

我专业本着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招生学子,按照学院的培养方针,以教育质量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培养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测绘工程重点培养为工程测量方向,其次为卫星应用工程方向。

(二)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重点围绕精密工程测量与工业测量、变形监测、测量自动化、数字化测图、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等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三创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地图投影,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高等测量平差,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学,工程监理,工程制图,地震地质学基础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概述:

本专业培养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作、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

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 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

◆ 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 熟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3、主干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

4、主要课程

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GPS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海洋测量学。

5、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主要专业实验:地形测量实习。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原专业名

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

二、专业综合介绍

不少同学可能对军事很感兴趣,你知道行军打仗倚重什么吗?就是地形图。测绘工程就可以为我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本专业研究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在现代社会,测绘工程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建设等项目中,必须进行测量并绘制地形图,方便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城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使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实际上,目前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的有深远影响的大型工程,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都需要测绘工程师的积极参与,他们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测绘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尖兵”。

目前,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测绘工程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通过引进航摄像片制图技术及电子测距技术而使测绘精度提高。20世纪晚期,用卫星作为大地测量的参考点以及使用计算机来加速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记录,测绘工程的技术又获得了重大发展。不过,真正想选择本专业的考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尽管现在的科技极为发达,但本专业仍有比较多的野外考察作业,这不仅要求从业者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或许也是一个优势,因为可以经常贴近大自然,也是对工作辛劳的一种额外的奖赏吧!总之,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前途相当美好。希望对测绘工作感兴趣的同学选择这个专业,让自己的爱好变成实际的工作热情,为本专业的技术发展和工作手段的提高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有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等近30所学校。测绘工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术;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图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整治等工作。本专业适应性较强,就业门路相对宽泛。毕业生适宜到测绘局系统、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测量、科学研究工作,到各种工程建设部门(电力、水利、城建、军事、能源、交通等)和有关的工矿企业(如金属矿山、石油、地质、煤炭等)从事勘测、施工与营运方面的测量工作。

测绘工程专业代码:080901。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测绘工程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它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改造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并发展壮大。测绘工程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它所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具有基础地位的信息,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失去的。

测绘工程在古代经历了漫长发展阶段,各个古代文明都对测绘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更加注重脚下的这块土地,于是对表面的研究探索也加速发展,公路、铁路等地修建也促进了近代测绘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为现代测绘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和物质上的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在测绘工程发展史上,成了两次助推剂,极大的推动了测绘技术的产生。二次大战结束后,已经呈现出现代测绘工程的雏形。

二战之后,测绘工程不断吸收信息革命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采用新手段,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测量工程。

而作为学院教育,测绘工程在国际上是很早就出现的,并为各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测绘学家。在国内,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国家建设和建设强大国防,测绘工程作为基础专业在国内出现了,中间经历了文革时期,由于测绘工程与国防特殊紧密的关系,本专业部分院校得以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并为国家“两弹一星”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代中国,测绘工程专业已经在国内许多综合大学开设,如浙江大学等。其中最具权威的是武汉大学,这里汇集了国内测绘学的权威,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声望。纵观国内院校开设的测绘工程专业,其专业涵盖了如下一些方向:

工程测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卫星导航工程;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作;

摄影测量与遥感;

信息工程。

目前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字框架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并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英语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综合测绘科技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工程测量学、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卫星导航学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数十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量是比较大的。

目前,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测绘学产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测绘学专业已经从间断产业效益转向直接产业效益,而这一转变为在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测绘学也不断的进步,新兴的前沿技术层出不穷,与卫星定位相结合以及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能够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测绘学发展步伐,培养出紧扣时代脉搏的高级

测绘学人才。所以,我国测绘学专业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总之,测绘工程这个古老的学科发展到今天的高技术并没有到尽头,它还会不断发展下去的;而测绘工程专业培养也会随着本学科的发展不断前进,内容也不断更新;而就个人而言,国内对测绘人才的需求以及测绘工程产业化的趋势都造成了较大的人才缺口,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测绘工程专业是会大有作为的。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测绘工程是个古老的学科,最早是用一些手段和方法获取地形地貌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作为基础性的资料。为了完成类似的任务,国家常年维持着一支测绘工程队伍,包括研究所等。测绘工程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就是到这类研究所中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工作可能比较程式化,待遇可能也不是很高,但是有一个优点,铁饭碗。

测绘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它与现代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相结合后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领域,也提供了更多、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类型。例如: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子系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遥感技术等等,不胜枚举。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测绘工程的产品——关于地理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商品,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免费得到,这就又促进了测绘工程的产业化进程,从而为整个测绘工程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业回报。国内已经发现了许多高效益的科技公司,如提供高新技术测量装备的Leica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测绘行业的发展,也为在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总体上可以有如下的就业选择:

可在航天、航空、交通、公安、国防等部门从事导航及通讯工作、海洋测量工作、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

可在航天、航空、交通、冶金煤炭、地震等部门从事定位测量、重力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的生产、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

从事精密工程测量、形变监测、海洋测量、卫星测控、卫星测量数据处理及城市建设、工矿企业、国防工程、土地管理等行业的测量和管理技术工作;

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与环境、国防和军事科学、航空航天、海洋、交通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

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建立、维护管理和信息处理分析工作、为有关部门为办公自动化、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投资环境的评估、各种用地的评价、重大工程的选址、规划及各种灾害的损失估计和预报、预测提供科学依靠的依据;

可在各种所有制的公私营企业公司从事测绘产品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极其广泛的工作可

选范围,工作也都是比较好的。而且,由于测绘行业形成和走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持续走俏,毕业生是完全可以从容就业,并找到理想工作的。当然有个前提:你得是块材料,得掌握了过硬的知识和技能。

展望新世纪,测绘工程将大有用武之地。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人们方便、快捷、准确、实时地获取信息已经成为迫切要求。基于此,全球定位系统GPS将会有巨大发展前景,目前GPC已经在交通、航运、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威力,随着卫生技术和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发展余地依然广阔。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将得到充分地发展,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应用。以上所有,都将推动测绘工程产业化的进程,测绘工程必将成为一个高技术、高收入的职业,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理想与现实双赢的机会。

毕业后从事与测绘工程相关的工作:

测绘工程管理和监理工程师——从事测绘工程的技术设计工程;

特种工程的多方面从事科研和工程的高级人才——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工作。

(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名,其中2名硕士研究生,占66.6%,兼职教师1名,职称副教授,现为教研室主任。实验员1名,负责仪器室的管理工作。

本专业有一个仪器室、一个专业机房和一处野外实习基地,现有仪器设备:水准仪28套,精密水准仪2套,DJ6经纬仪28套,DJ2经纬仪2套,全站仪20套,静态GPS接收机2套,GPS RTK 1套,绘图仪1台,钢尺20把等仪器。一处野外实习基地在保定市易县清西陵。

本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都采用“十五”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素质

5.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篇五

滕州市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是全市第一家合作社。2007年,为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的收益,在东郭镇东坞沟村村民刘现友、杨世俊、刘合稳、刘现成、李瑞成等五人发起下成立的,总资产160万元,固定资产90万元,注册资金10万元,是集蔬菜生产、检测、存储、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宗旨是以服务全体社员,谋求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

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自组建成立以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大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建设专业合作社,依法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规模逐年扩大,除了东坞沟村菜农外,周边群众也纷纷加入,形成了以云龙蔬菜产销合作社为中心的蔬菜购销集散地。通过打造优质品牌,做大做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确实把“莲青山绿瓤黄瓜”、“莲青山毛茄”、“莲青山豇豆”、“莲青山芸豆”打进全国各省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

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始终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组建方式上,主要是由农村的致富能人、经营大户或各类经纪人牵头组建,基本上是“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农民增收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大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引导农民种植高品质绿色无公害蔬菜,培植农业新的增长点。到2011年末,发展社员116户,从业人员650多人,蔬菜种植面积3000多亩,带动了周边西坞沟、后坞沟、苏楼、虺城店、前坡、大堂门、小堂门等村2000多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年产销蔬菜达2000万公斤以上,交易额达2000多万元。现在,云龙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已形成了生产有计划、技术有保障、销售有订单、社员有利润的良好发展态势。镇农技站注册了“莲青山”牌商标,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也被山东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莲青山豇豆”、“莲青山黄瓜”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在运作管理模式上,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了“五统一”的模式:一是统一采购。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物资,一律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二是统一技术。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事宜,做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参观学习,并聘请市农业局专家和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社员的种植技术。三是统一质量。为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蔬菜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合作社组织引导社员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按照《无公害蔬菜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生产。四是统一品牌。为扩展农产品销路,树立品牌形象,重点加强蔬菜品牌建设,做好莲青山牌商标的使用和管理。五是统一销售。生产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对外签订销售订单,统一销售。实行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效果十分明显。

为把市场做大做强,加块市场经济的发展,合作社不断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向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绿色农产品的方向发展。种植的黄瓜、毛茄、芸豆、豇豆等无公害农产品被山东省工商局注册为“莲青山牌”农产品。合作社建有千吨恒温库一座和占地4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绿色无公害蔬菜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福建、广东、长沙、合肥、北京、河北、黑龙江等20多个大中城市。

该合作社今后的建设目标是在3年内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蔬菜种植面积10000 亩,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使种植结构达到合理规划和优化布局,做到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从而提高东郭镇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借助东坞沟千吨冷库的建立,辐射带动2000户

6.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 篇六

——工艺美术重点专业群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二○一三年十一月

一、专业群建设思路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牢牢立足宜兴特别是丁蜀镇的优势特色传统陶瓷产业,自2008年起,整合专业资源,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以工艺美术专业建设为核心,以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为双翼的工艺美术专业群。

在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与发展中,我们遵循“立足核心,群内统筹,共享共有,以心带翼,协同提升”的思路,充分依托工艺美术专业多年来几句的厚实的专业资源、专业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贯通群内资源流动的脉络,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团队,共享一流实训基地,共享校企合作平台,工艺美术专业群内生力量更加充沛,专业势头更加强劲,专业辐射更加增强。专业影响日益扩大。

二、专业群建设举措与成效

1、科学布局群内专业

学校在建设工艺美术专业群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方向引导专业方向;深入到行业和企业,开展科学调研,了解第一手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和数量,以企业行业需求引导专业方向确定。目前核心专业工艺美术以“宽基础硬技能”为重心,具有广泛的就业适应性,两翼专业雕塑艺术设计聚焦紫砂艺术中的高端技能雕塑,具有技能含金量高、行业需求紧俏的特点,装潢艺术设计呼应了当前房地产业大发展、人们住房装饰需求升级换代的要求,就业前景广阔。同时,在专业层次上,学校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布局。为了服务人民群众多方面发展需求,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和装潢设计专业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专业层次,开设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自2012年起,学校还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接“3+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工艺美术专业实现中高职衔接。这样,专业布局从规模到层次更加合理科学,有效满足行业、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2、呼应需求开发课程

学校邀请相应职业岗位的行业专家,与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进行了工艺美术专业群各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分析,制定了分专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了专业化方向,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群聚合力量,在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中职工艺美术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引领下,群内各名师工作室领衔大力开发校本化课程资源,制订了《紫砂茗壶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装饰》等8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陶艺教程》、《紫砂陶装饰》、《素描》等被评为无锡市精品课程。

3、构建平台优化师资

在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学校理事会的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工艺美术专业群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行业内的大师、名家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学校对工艺美术专业群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工艺美术专业群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精心选聘选聘群内各专业负责人。工艺美术专业负责人邵立平,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雕塑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孙伯春,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市职教美术学科带头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朱翼峰,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4、立足课堂改革教学

在专业群的建设中,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首先,改革教学方法,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实现做中学,通过亲身体验获得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形成动态经验,发充分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个人超验。其次,改革课堂形态,小组讨论、现场模拟、三维演示等元素引入课堂,增添了课堂活力。同时,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近年来,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工艺美术专业群的学生多次夺得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等比赛的一等奖。

5、校企合作建设基地

随着工艺美术专业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积极推进群内各专业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中央财政扶持的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承载能力为工艺美术专业群提供了扎实的实习实训保障。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实训室,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学校还加强了与群内专业对应的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工艺美术专业群建有7

个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校专人管理,企业安排师傅进行指导,确保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实现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或亲戚建有工作室,则在父母或亲戚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实习。

6、以陶载文弘扬文化

学校积极推进专业群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丁蜀镇的陶文化元素,结合专业去群特色,凝炼了“求真求精,至善至美” 的陶文化核心理念,建立了陶艺陈列馆,宜兴各种陶艺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吴开诚艺术馆,收藏了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工艺美术专业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展现着学校优秀教师代表的艺术风采。工艺美术群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亮点,获得无锡市群文汇演金奖,作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其录像成为申遗的资料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三、专业群建设的进一步规划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旅游业、家居装饰产业蓬勃发展,与之联系紧密的工艺美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学校将立足实际,通过3年的时间,把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成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在同行业中具有示范作用、能引领相关专业群改革和发展的品牌专业群。具体规划如下:

2013年

1、全面修订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规划,包括工艺美术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图书资料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

划等。

2、引进更多的行业大师、技术能手、名师和骨干教师充实工艺美术专业群课程与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课程与教学建设,集思广益,更加科学地论证专业群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

3、建立工艺美术专业群的“平台+模块”课程模式。以通用性的专业技能为平台课程,以方向性的专业技能为模块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选择提供专业实用的职业技能。

2014年

1、推进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建立工艺美术专业群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平台,为共建共享的精品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库提供支持。

2、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群的“平台+模块”课程模式,围绕平台课程及模块课程,积累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素材,推进信息化资源建设

3、进一步论证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工艺美术专业群的实训基地建设。

4、通过名师引领,承接项目,引导工艺美术专业群的专业教师在“做中学”,不断提高“学术”、“技术”、“教术”水平。

2015年

1、建立工艺美术专业群的专业教师、学生和毕业生及其优秀的作业、作品的信息资源平台。

2、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艺美术类专业群建设中的“平台+模块”课程模式及基地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3、联合省内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工艺美术类专业协作互助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省专业指导性教学方案,帮助兄弟学校推进专业建设。

7.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 篇七

青龙一中2013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汇报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200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装备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各四个、多媒体教室60个、录播教室1个、图书室1个、学生阅览室4个、教师资料室1个、藏书8万余册、音体美器材、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学班57个,在校生3116名,教职工31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北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5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4人、高级教师102人、中级教师115人、心理咨询师3人、专任教师25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抓住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为此:2011年,学校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确定了如下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依托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教育资源梯次整合、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三大优势,突出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特色办学三条工作主线,实施学校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发展、高效课堂建设、管理机制改革五大战略,把学校建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 1

作、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下面就如何落实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自评结果196分。

一、营造温馨和谐、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尊奉一个办学理念:一切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内含四层意思即人格独立、自主发展、包容共生、振兴中华。人格独立:就是健全人格,个性鲜明,充分享受民主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勇于创新。自主发展:就是自省自强,自主教育,民主管理,注重体验感悟,自主提升生命质量。包容共生:就是要尊重差异,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走向世界。振兴中华:就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有民族气节和尊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胸怀祖国,报效人民,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2、牢记两维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只有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才能享受幸福的教学生活,反之只有生活幸福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师生的幸福源于互相悦纳的师生关系,源于彼此的提升与改变。

校长能让教师幸福的工作,教师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学校的健康发展。

3、遵循四个办学原则: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专家治学。依法治校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认真落实,一以贯之。以德立校就是教师要强师德,树正气,兴严谨治学之风;学生要为人诚朴,追求卓越,励志勤学,知行合一。科研兴校就是练师能,促发展,走名师

强校之路。专家治学就是要追求学术,尊重人才,内行引领,民主决策,创建研究型学校。

4、爱生尊师,学校文化之本。爱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爱生就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爱生就是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爱生就是给学生以上进的动力;爱生就意味着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全部和未来。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的误人子弟不是教学成绩低下,而是误导了学生的人品和世界观,所以教师的严谨治学,热爱生活的态度十分重要。学生因为喜欢任课教师才喜欢这个学科,学习兴趣绝不仅仅因为教师的课讲的好,而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尊师体现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教师过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尊师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多劳多酬,绩优多酬。尊师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学术地位,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优秀的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学术权威享受干部待遇,指导业务参与学校决策,实现内行施政专家治学,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名师成就名校。

5、民主决策,权力运行公正公开。充分发挥“三会”、“六制”的民主决策职能,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校委会讨论通过。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申诉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规划,全力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1、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务处和政教处主任、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

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考核工作,教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由学科主任为组长,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2、制定并落实发展规划。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相关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制订了《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教科室专项督导和检查,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3、提供资金设备保障。

学校将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年研修经费达到十几万元,并且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校本培训和研修中聘请专家及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1)投资120多万元,以融资租凭的方式为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230台,实现了任课教师人手一机。

(2)投资30万元建录播教室一个,满足了课改培训和教师诊断课堂教学的需要。

(3)投资近20万元更新互联网设备,保证学校网络资源畅通。学校网站资源丰富。学校能够接收受央馆资源、河北远程教育、第二教育网、全品高考网、高考资源网、高考学习网等资源,满足了教师网上学习和整合资料的需要。

(4)投资32万元粉刷办公室、教室和宿舍,净化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5)在教师培训方面,先后组织优秀教师去江西临川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山西新绛中学等地学习考察,学校每年投入10几万元,做到经费保障到位。

4、健全评价奖惩制度。

我校始终坚持教师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等有机结合,按照青龙一中教师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方案科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同,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

实施教师奖励条例,每学年评选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高考成绩先进教师、教学成绩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在教师节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

实施教学业务奖励条例,每学期对校级优质课教师、精品课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进行表彰奖励。

制定并落实教职工责任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条例,对在工作中不负责,出现责任事故的教师通报处理,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统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有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实行文本和电子双轨管理。

三、拓宽渠道、夯实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1、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理论素质

针对新课改“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2010以来,我校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了河北省新课改远程网上全员培训,先后有20名教师作为河北省新课改远程网上全员培训辅导教师或班主任。远程培训过关率100%。

加强业务学习,作学习型教师。要求教师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为此,我们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每年4月份为读书节,邀请北京著名书店来我校办书展,教师和学生走进书展,读书、购书。我们给教师列出了必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生本教育系列读本和《陶行知教育文集》。学校统一下发学习笔记,要求教师撰写读书心得。

对教师的培训,我校进行了“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专题培训,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时间,组内研讨,学科内培训;对高三教师进行了“新课标、新高考”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对新招聘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2011年高三教师赴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临川一中学习考察。每年高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参加百校联盟、神州智达组织的新课程、新高考培训;参加了秦皇岛市教科所举办的高考培训。骨干教师参加了北京、国培和市级培训。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比赛,在活动中成就自己、提高水平。2010年以来我校教师王凤国、刘素英、肖桂华等,分别在市县级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奖,谢斌、肖清华、张久文和郑武旭等四位班主任,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基本功大赛,又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谢斌老

师代表青龙参加秦皇岛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获奖。2012年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我校教师杨贺用、段志红、刘春娟、赵娜等参加了市优质课评选,获得了很好的成绩。2013年5月秦皇岛市高中语文课改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刘春娟老师为全市语文教师上了一节新模式下的展示课,2013年7月为全国生本教育研讨会上一节观摩课,受到了全市语文教师的高度评价。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班主任素质大赛、优质课评比等常规活动,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展示的舞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新课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实现和名师、各级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交流平台,2010年学校接待了教育部三名挂职研究生,与神州智达、江西金太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我校始终坚持以“六课”为抓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第一种: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第二种:推门课。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主管校长、教学主任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第三种:优质课。开展优质课竞赛,鼓励青年教师参赛,学校组织评委进行评选,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第四种:研讨课。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学科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开展。由教研组长负责,组内研讨、集体备课,一人上课,共同评课。第五种:过关课。每学期由教科室负责听新调入、新

招聘教师课,对于不过关教师要进行培训,配备导师,限期过关。第六种:汇报课。青年教师每学期末上一节全校范围内的汇报课,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展示自己的风采。

3、注重教学反思、创办校刊和校报,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阵地。“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为此2006年我校创办了《教苑星河》和《教科研简讯》两份内部研讨、交流刊物,2009年创办校内报纸《校园风景线》,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下发到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教师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2012年秦皇岛教育为我校课堂改革和励志教育出了专刊,登载了我校教师的案例和反思。

4、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2011年申报了《高中英语“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10项县级教科研专项课题;申报了并批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研究》等4项河北省十二五课题;申报了《高中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等9项“十二五”规划省、市级课题。现在4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阶段。11项县级课题已经结题。全校有5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申志洲同志被评为秦皇岛市科技拔尖人才,省特级教师;谭书超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胡文和被评为秦皇岛市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金瑞被评为青龙拔尖人才。2011年、2012年评选的

全县首席教师我校占四位。

立足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课改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每个备课组均设立一个小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四课型下政治学科教学模式和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我校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化,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5、落实每周一天的常规教研,保证校本教研的常态化。建立并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实施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保证每周一天的教研时间,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做到“四研究”,即研究学科教学模式、研究学法和教法、研究课标和考纲、研究教案和学案。坚持两大主题:一是开展集体备课,中心是编制学案,研讨学案,课堂教学设计。二是教研组内开展人人参与的研讨课活动,在课堂中搞教研,围绕问题搞科研。

三、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梯级培养名师,使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奉行强师乃办学之本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搭建展示的舞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骨干名师。

1、加强师德考核,增强教师责任意识。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升晋级、评优评的重要依据,依据市考核标准每学年对全校教师师德进行考核,评选师德标兵。

2、培养名师,落实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实施《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梯队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我县评选县级名师、骨干教师的契机,制定了我校学科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评选、管理、考核条例。2012年9月初步评选出了我校9位学科名师,落实了待遇。实施青蓝工程,安排从教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与名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子,每学年都举行拜师仪式,签订拜师协议,制定了我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管理与考核办法,教科室每学期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考核。2012年随着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我校涌现出王玉莲、段志红、赵娜、刘春娟、毛会云、李晓辉、赵爱军等一大批年轻优秀教师,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专家引领,转变观念开阔视野。

我们邀请了博导校友张春敏、著名学者校友佟丽华、中国教科院知名专家李家骏、储朝晖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邀请了石家庄一中娄延国、鹿泉一中王殿生、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冯茂龙等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我们每年派出100多人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高考培训会和班主任培训会,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站在前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实现专家治学。

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教研组长或学科主任产生,代表学校最高学术水平,高级教师且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校内享受副主任以上相关

待遇,参与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参加国家级学术专业研讨会,学校专家评委之一,有条件时设立名师工作室。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指导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为全校教师举行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指导教育科研发表学术文章。

5、让教师幸福工作。摆正人生幸福三要素的关系:

身心健康第一、家庭幸福第二、出色的工作第三。身体、心理健康第一重要;家中夫妻和睦是幸福的源泉;孝敬对方的父母是家庭和谐的支点;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成功教师的标志;工作的底线是恪守职业道德,失去了工作便没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幸福无从谈起。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干群关系和谐:欣赏学生,尊重教师,忠诚团队。关心职工生活:教师生病、婚丧嫁娶领导班子必到。慰问离退老教师和生活困难教师。同事关系融洽,教研组内氛围宽松:包容、支持、合作,因为我们要一起工作一辈子。和谐互助的组风决定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重视梯队培养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以成绩论英雄,评优评先倾斜优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拔重用学科名师为中层干部。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让学术权威享受副主任待遇,引领学科建设,决策学校发展,实现专家治学。让教师过有尊严的生活:提高福利待遇,校服、笔记本电脑、高考奖、年终奖、旅行修学。提高经济待遇,补课、自习、班主任费、结构工资。让人人有成就感:评选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优秀教师。提拔任用女干部、评选十佳孝敬公婆女教师。为退休教师颁发证书和颁奖词。

8.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内容汇报 篇八

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电话家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的。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时还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家访工作开展之前,我们会先与家长进行电话预约,并对本次家访的内容进行思考,统一家访的目的:首先是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然后向家长讲解幼儿园的情况,介绍班里的情况,最后和家长谈心,交流孩子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在走访章--小朋友家时,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一样:非常内向,不善言谈。我们在她家时,爷爷奶奶让她叫“老师好!”,她始终不太愿意说话,后来就躲到奶奶的身后不出来。通过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我们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来,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很内向,家长也很着急,向我们寻求教育方法。我们告诉爷爷奶奶,平时多带孩子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的爸爸妈妈多和孩子打电话。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引导他多和小朋友接触,老师每天和他尽量多一些交流,来慢慢改善孩子的性格。这次家访还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仲--小朋友高兴的拿出小时候的照片给我们看,给我们讲小时候的事;洪--小朋友兴奋的给我们表演培训班学过的舞蹈;冯--小朋友热情的拿来水果、饮料给我们吃,还懂事的说:“老师,你们辛苦了,快喝点水吧!”;还有很多家长会牵着孩子的手在路口接我们等等,这些都很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温暖。

在家访中,我和-老师都主动热情地与家长交流,耐心地倾听。帮助家长分析自己的孩子的优点与不足,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我们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访中我们注意维护家长和孩子的尊严,不点名举例或与家长谈及其他幼儿的缺点,其他家长的不足。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赖。人们都说孩子爱戴“高帽子”,其实家长也一样,对家长提建议,尤其要注意方式,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可以“哪壶先开提哪壶”,每次交谈前,我们总是先谈谈孩子的优点,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就会更乐于接受。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我们给每个家长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家长也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有的家长还主动向老师请教,怎样用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觉得家访工作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效果取决于老师掌握此门艺术的能力。而要真正掌握这门艺术,我认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要从做朋友开始。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教师,就应得先做朋友。这就使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变个小孩子,他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乐园。

9.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篇九

—— 爱就让她知道杨林刚

四年级是一个敏感的年纪,它处于小学中年级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方法都要做些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会有压力过的情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四(1)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叫贾亚茹,因为刚升四年级,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几次考试失利之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情绪便起了波澜,人也变得沉默寡言。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与她谈心,力图帮助她打开心扉,让她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学习的希望。然而,一次次的恳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老师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果然,该同学于上星期四逃学不知去向。我立即与家长去得联系,辗转联系上了她的爷爷,经过交流我决定上门家访。

10.专业部家访汇报材料 篇十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饶阳镇东草芦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学校发展的驱动,归根结底要靠教师发展的引擎来实现,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校领导开拓进取精神的引领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务本求实之路。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在职教师24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本科在读5人,占50%;专科学历17人,占66.6%。;小学高级教师6 人,占25%,一级教师18人,占75%。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名师一人,县骨干教师3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2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带出了一支特别勤于钻研、敢于实践、大胆探索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队伍。

二、建设规划

1、提高认识。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的认识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并通过撰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在我校形成了浓厚的教师专业成长氛围,各位教师也树立了岗位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制定规划。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针 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了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每位教师结合个人实际,依据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和职业理论专业化的要求,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三、寻找发展支点

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宋领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崔树卫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理念,注重学习相关专注和文献资料,同时做了相关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识水平,逐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研究,反反复复拷问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断探索撬动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点究竟在哪里,在调查问卷、教师会座谈等多种方式倾听“民意”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并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规划——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团队共赢。正是在“成全学生,成就教师”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四、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有序运行

为保证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运行质量,学校制定了校长及专业人员职责、部门职责,考勤考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体系,做到了制度上墙,并把相关制度汇编成册。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根据教师的成长汇报按照评估细则量化附分,与教师绩效相结合,大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明确责任,确保了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 2 循环过程。

为切实加强科研的力量,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由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张素稳、李凤担任教研组长。教研组每学期初都组织教师修订研修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日常教研做到了管理有序、高效,教研记录齐全完整。同时,本着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将各个教研组有机组织起来,做到了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并且将教研工作与教师的综合评价、考核、奖惩结合起来。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现拥有图书阅览室一座,各种新版图书共九大类1963册,基本上满足了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其中的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理论书籍也在不断更新中。还订阅了《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小学生学习方法报》等专业报刊杂志,更好地为我校师生服务。现有远程教育接收室、光盘播放室,每天都接收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服务;2011年新建备课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其中备课室有电脑六台,并且已全部接入互联网,基本上能满足教师电子备课、网上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教室作为学校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公开教学的多媒体培训场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五、学习交流 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我校坚定不移地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先进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通过学习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1、读书学习,手不释“卷”。

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对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就是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我们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每学期定期为老师们购买图书,推荐紧跟课改时代脉搏的文章,并鼓励教师们买有价值的图书,不断开拓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全校 3 型的读书交流会,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进行了共享。其次,组织教师利用远教系统和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组织教师观看学校购置的教学光盘,足不出户便可获得相关的经验和信息,教师们在观看之后写下心得体会并利用教研时间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2、领导培训,校内引领。

学校从校长到教导主任主抓教学领导,坚持对教师的业务指导,年轻教师很快成为能研善教的“行家里手”,领导们上讲台、进课堂,与教师一起讲课、听课、评课,共同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探讨教学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领导走出去,参加校长培训和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回来后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这就是每学期的“领导讲堂”,领导培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每次的培训都能让教师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专业引领把我们的教研质量提上了高度,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影响、一种唤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学期组织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外出学习、专家引领已成为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创造“均等”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关注教师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外出,让更多的教师都能看到外面的天空,同时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制、学习成果共享制,外出学习的教师已把回校的二级培训当成一种习惯,及时与同伴们进行交流。2011年李凤老师参加了国培班主任培训、尹丛梅老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我校有五人参加了“国培计划”,回来后我们进行了二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们通过学习,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最新课改前沿信息及时带回学校,做二级培训,使广大教师的课改视野和思路得以拓宽,实践新课程的方法和策略得以创新。

4、远程培训实惠多多。

不出家门就能聆听到名师的指导,这是远程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的便捷。每学期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河北远程教育培训,我们的参训率为100%,合格率为100%,教师及时反思交流心得。另有6名教师有幸参与了英语、语文、计算机、数学几个学科的国培远程培训,正如他们在总结中写到的:一路走来忙碌着、收获着……

5、反思交流,智慧碰撞。

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我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广大教师利用进修学校的网站、学校教研博客及数字化校园为我们提供的广阔空间在平台中得以交流共享,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定期将自己原创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反思、个人成长集及时上传至学校教研博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学校多媒体、电子备课室又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教研博客栏目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家校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六、校本研训,体验职业快乐

1、以校本为平台,以问题为切入口,校本研训规范化。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校本研究工作室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为了使各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更富实效,除了集中的周二下午教研时间外,学校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整体划分,分别利用组内成员的空余时间开展扎实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四个确保——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领导参与、保证活动富有实效。与此同时坚持活动序列化:以严把教材关为突破口,在课堂实效上下功夫。语文组还特别关注了当前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学段现象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准确定位学段目标,确保课堂实效的专题,让教研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每学期我校都要邀请教育局、进修学校和教研室领导来我校 5 进行听课指导。教研室吴晓星主任为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培训,引发了教师对校本研修更多的思考,下一步将邀请吴主任跟踪教师们的家常课,不断提高教师的“常态课”质量。

2、各组教研经常化、问题化、活动有的放矢。

我校各组的教研活动可谓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两个转变,即“推门课” 变成了“邀请课”:从开始时不管是听课者还是被听者大家都有顾虑,不敢推门进,到现在各组的教研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每个组每周都有邀请课,同组听课、跨组听课,主题研课、课下聊课……校内时时是研究之时,处处是研究之地。大家能够放下包袱与架子,胆子放开了,上课自如了,邀课听课已成为我校每位教师的习惯。其次就是听课后交流的主角由“教研组”变成了“讲课教师”: 教师们研讨氛围轻松热烈,品尝到了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的甜头。

3、“名师”培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2011年李凤老师参加了国培班主任培训、尹丛梅老师参加了数学培训,回来后我们进行了二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以“名师”工程创建为依托,骨干教师“点对点”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名师培养”计划。学校特别注重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王伟慎老师被聘为“衡水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饶阳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10年王伟慎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崔树卫、王娜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11年崔树卫被评为县级名师,李凤、尹丛梅两位老师被评为“饶阳县小学骨干教师”。我校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辐射、引领作用,鼓励教师之间“结对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传、帮、带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我校的李建凤、尹丛梅的优质课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她们多次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2011年5月李建凤 6 的优质课获市一等奖。

4、组建教研共同体,创建互动双赢的教研模式。

我们不仅重视校本教研,也注重校际交流,积极建立“跨校教研共同体”,与兄弟单位保持密切的教研往来。我校与良见小学、张池小学的整合课交流使得教师们对学科整合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是通过这样的“好课共分享”实现教育资源与教学智慧共享。合作交流的过程,是骨干队伍、骨干教师自我加压、自觉学习、自主历练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团队挑战自我、争创优质的过程。今后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与更多的兄弟单位结成了更广泛的“教研共同体”,让优质资源在互动中实现共赢。

5、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还特别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4月,派王伟慎老师参加了衡水市心理健康辅导员第一期培训,取得了中级心理辅导员证书。培训回来后,我校及时组织了二级培训,并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心理知识学习计划。

七、紧跟时代,教科研工作呈新局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者,更是研究者。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也呈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听一节课,评一次课,而是要挖掘更深层次、意义更为深远的研究课题。2009年12月,我校承担的饶阳县“十一五”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利用教材,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已顺利结题;2012年5月,我校承担的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和调控关系的研究》也已结题并顺利通过验收。构建并验证了“问题的生成与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科研将带着我们一路前行。

八、总结发展成果 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路走来教师们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幸福的收获着……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队伍情况

我校教师学历全部合格,现有本科学历7人,本科在读5人,专科9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镇级骨干教师5人。2009年,我校被授予“衡水市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建设学校”、“衡水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对兄弟学校起了引领带动作用。

2、个体发展

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异军突起,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2010年李凤、尹丛梅代表饶阳镇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说课比赛,分别获语文组一等奖、数学组二等奖,2010年、2011年李凤代表饶阳县参加了衡水市优质课评选,获得了语文组二等奖、一等奖,2011年、2011年李凤、尹丛梅两位老师参加了饶阳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2012年3月份,宋璞玉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循规又蹈矩,老树开新花》获“河北省第四届优质课电视大赛三等奖”。宋璞玉老师在2012年5月9日代表我县参加了衡水市心理健康课说课比赛。在2011年饶阳镇艺术节中张翠显老师和李晓孜老师指导的舞蹈“好日子”获饶阳镇一等级奖,王笑丹老师和崔杏苗老师指导的舞蹈“爱我中华”获饶阳镇三等奖;在今年5月份刚刚结束的饶阳镇艺术节比赛中,张秋影老师和张坤老师指导的舞蹈“欢乐宝贝”获饶阳镇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王伟慎、崔树卫、李凤老师分别获得2009年、2010年、2011年市级优秀教师。

3、团队发展

我校注重在教师中营造宽松、真诚的民主学术氛围,注重加强交流与合作,倡导团队观念、团队精神,营造集体创优的氛围。我校青年教师较多,组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孔新倩、李凤、尹丛梅在县级师德论坛以及青年教师论坛的精彩表现;李凤、张素稳、尹丛梅县级优质课的成功等都是我们集体创优的结晶。

(二)示范辐射作用

1、培训支持

我校承担了饶阳镇研训基地建设的任务,每周四组织全镇部分教师来我校进行交流研讨,为全镇教师搭建起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兄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成果推广

2009年5月份,我校成功地举办了“饶阳县校本教研现场会”,带动了兄弟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开展。

(三)取得成绩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全体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有利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2006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一; 2007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二;2008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一; 2009年在全县小升初考试中数学名列全县第二、语文名列全镇第二,2010年2月被评为衡水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10年7月被衡水市教育局授予“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学校”,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们欣喜是因为成绩的背后带来的是静悄悄的变化——

学生喜欢学习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找到了自信,各项大赛崭露头角。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了:以前的教研和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集体研究,共同破解教学中的问题,共同预设大量的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这一主阵地也真正成为了教师快速发展的展示平台。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找到了:教师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劳动没有体现创造性,现在的课堂,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有价 9 值的问题,每天学生都会有新的进步,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自己发自内心的高兴,真正是在“成全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新的学校文化内核逐渐形成了:原来我们的校园文化注重表面的文化,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校文化的内核,现在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学校的理念更清晰了,实施更有方向了,“诚实、勤奋、严谨、创新”是我们的目标,“成全学生,成就教师”是我们的追求,学校的潜在的学习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强大的后劲。

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增强了:正是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的羽翼日渐丰满,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底气,每学期开放的课堂,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有了社会、家长的关注也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应该说我们教师在东草芦小学任教是幸运的,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里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重要的位置。面对明天我们更是踌躇满怀,我们将在上级的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踏实教学,精心育人,务实高效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无愧于一方百姓,造福一方人民,为饶阳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上一篇:中国各节日活动策划下一篇: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