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练习材料

2024-07-06

英语口语练习材料(共8篇)

1.英语口语练习材料 篇一

六年级英语期中调研练习

听力文字稿

一、根据所听内容,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1.way2.walk3.more4.there5.at the second crossing

二、根据所听内容,判断下列图片正(T)误(F)。

1.Which is heavier? The bear is?

2.How can I get to the park? You can take bus No.3.3.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4.Excuse me, where ‘s the post office? It’s behind the bank.5.Is Su Yang taller than Ben? Yes, she is.三、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正确的应答。

1.How far is it from here?

2.How can I get to the zoo?

3.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4.Who is stronger, you or Mike?

5.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四、听录音,完成下列句子。’A: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B: Ti’A: Thank you very much.B: You’re welcome.

2.英语口语练习材料 篇二

The building _______ now will be our school.

The building _______ next year will be on the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A. build B. being built C. built D. to be built

2. Is this school _______ you visited last week?

Is this the school _____ you visited last week?

Is this school ______ you work now?

Is this the school ______ you work now?

A. the one B. the one where

C. where D. that

3. ______ the key to the door, he looked veryworried.

__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tree before him.

A. Lose B. Having been lost

C. Losing D. Lost

4. I remember _____ the light. You see, it’s dark.

Remember____ the light in order to save electricity

A. to turn off B. turning off

C. turned off D. turn off

5. ______ we all know,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The sports meeting is put off, _______ is whawe want.

A. Which B. which C. As D. as

6. _______ that he was wrong, he said sorry tous.

_______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city looks more beautiful.

______ the mountain clearly, he fi nd a telescope.

A. See B. Seen C. Seeing D. To see

7. I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______ going to the cinema.

I didn’t go to the cinema, ______, I stayed at home.

A. instead B. instead of

8. He was arrested _______ what he has stolen from the bank.

He came to school late ______ he didn’t catch the fi rst bus.

It must have rained last night, _______ the ground is wet.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for D. since

9. He was lazy, ______, he did not pass the exam.

He succeeded ______ his hard work.

A. as a result B. as a result of

10. ______ on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you will see the while city.

______on the top of the hill, you will see the while city.

A. Stand B. Standing

11. You had better speak slowly and clearly to make yourself ______.

You had better speak slowly and clearly to make all of us ______.

A. understand B. understood

12. Jean is _______ a good teacher _______ all of the students respect her.

Jean is _______ a good teacher _______ all of the students respect.

A. such; as B. such; that

C. so; as D. so; that

13._______many times, he still couldn’t makehimself understand.

_______many times, but he still can’t makehimself understand.

A. He has been told B. Having told

C. Having been told D. Tell

14.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best days ________ we spent together in the _________ countryside.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 we live together in the countryside.

Oct.1, 1949, ______ is very special for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be remembered by all of us.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then

15.______ he said so made the teacher angry.

______ he said made the teacher angry.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ther

16. There was a sudden lightning, ______ by a terrible thunder

There was a silence ______ the terrible noise.

A. follow B. following

C. to follow D. followed

17. _____ is known to us that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has won the match.

_____ is known to us,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has won the match.

____ is known to us is that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has won the match.

A. What B. It C. Which D. As

18. There are 60 people in my classroom, ______the teacher.

There are 60 people in my classroom, the teacher ________.

A. including B. included

19. This is our teaching building, in front of______ there is a big playground.

This is our teaching building and in front o______ there is a big playground

A. that B. which C. it D. this

20. He wants ________ his watch because it doesn’t work.

His watch wants ______ because it doesn’t work

A. repair B. repairing

C. to repair D. repaired

21. If you are busy, have your brother _____ it for you.

You had better have your letter ________if you can’t do it

His teacher had him _______ the new words all day because he can’t remember them.

I have an important letter _____today.

A. to write B. writing C. written D. write

22. There is a colour TV in my house and I like ______ very much..

I don’t have a TV.I will buy ______this year.

The TV in your classroom is bigger than _______in ours.

A. one B. it C. that D. this

23. He saw the headmaster ______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when he entered.

This plane can _______ 200 people.

A. seat B. seated C. seating D. to seat

24. He ______a girl with a lot of money.

He has been _____to a girl for two years.

A. marry B. marries C. married D. to marry

25. He is used to _______in the countryside.

We used to ______together when we are young.

A. living B. live

26. There was much time left, you ______ much.

There is much time left, you ______ much.

A. needn’t hurry B. didn’t hurry

C. needn’t have hurried D. can’t hurry

27. My brother likes to live in the room _______windows facing the sea.

My brother likes to live in the room _______windows face the sea.

A. whose B. its C. with D. and

28. It was 7 _____ they arrived in Tokyo.

It was at 7 _____ they arrived in Tokyo.

A. when B. that C. which D. what

29. Which is _____ larger country, America or China?

Which is _____ larger, America or China?

A. the B. a C. very D. /

30. Who would you like to _____ there with you, Rose or Mike?

Who would like to _____ there with you, Roseor Mike?

A. go B. to go C. have go D. have gone

31. My friends asked me ______ I was getting onwith my classmates.

My friends asked me ______ I was getting on well with my classmates

A. if B. how C. what D. it

32. If 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______.

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______.

A. so I do B. so do I C. so will I D. so I will

33. He’s getting better, so ________ is no need to send for a doctor.

He’s getting better, so ______ is unnecessary to send for a doctor

A. that B. it C. there D. which

34. — May I go and play with Tom this afternoon, Mom?

— No, you cannot go out _____ your work is being done.

— May I go and play with Tom this afternoon, Mom?

— No, you cannot go out ______ your work has been done

A. whether B. until C .as D. with

35. I will go to Beijing this weekend. 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_ to your son?

You will go to Beijing this weekend. 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_ to your son?

A. take B. to take C. to be taken D. taken

36. He dislikes to play the violin and _____.

He doesn’t like to play the violin and ______.

A. so do I B. so I do C. nor do I D. nor I do

37. They ought to have attended the meeting, forthey ______several times of it.

They ought to attend the meeting, for they ______several times of it.

A. have been invited B. had been invited

C. have been informed D. had been informed

38. There were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that it was hard _____.

There were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that they were hard _____.

A. choosing B. choosing from

C. to choose D. to choose from

39. In the two years’ time, they _____ on the project.

In two years’ time, they _____on the project.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ey ______on the project.

A. have worked B. will work

C. worked D. had worked

40. —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coffee?

— _______.

— 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

— _______.

A. It’s well done B. The stronger, the better

C. One cup; that’s enough D. Very well

41. Meeting my uncle after all these years was an unforgettable moment, ____ I will always treasure.

Meeting my uncle after all these years was an unforgettable moment ____ I will always treasure.

A. that B. one C. it D. what

42. ______ he will return to his native land.

______ he returns to his native land.

A. It is long before that

B. It is before long that

C. It won’t be long before

D. It will be long before that

43. We hadn’t been out for long ___ she felt sick.

We were not out for long ___ she felt sick.

A. when B. as C. while D. after

44. Jenny _____ here on time this time.

Jenny _____ here on time this time.

A. come B. came C. comes D. was coming

45. The secretary worked late into the night, ______a long speech for the president.

The secretary worked late into the night ______a long speech for the president.

A. prepared B. preparing

C. to prepare D. was preparing

46. We all _____ Liu Hua, our monitor.

We all _____ Liu Hua our monitor

A. helped B. thought C. wanted D. elected

47. He said nothing _____ made her angry.

He said nothing, _____ made her angry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as

48. Hard work results ______success.

Success results ______hard work.

A. in B. from

49. We go to school ________ except Sunday.

In order to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 you should practice _____ English.

A. every day B. everyday

50. 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at 7 ____ the morning.

He came to school late ____ a rainy morning.

A. on B. in

51. Would you mind if I _____ here?

Do you mind if I ______ here?

Do you mind my _____here?

A. smoke B. smoking

C. smoked D. to smoke

52.I doubt _____ he can help us when we need his help.

I don’t doubt ______ he can help us when we need his help

A. that B. if C. which D. what

53.— Is _____ here? — No, Li Ping isn’t here.

— Is ____at home? — Yes, please come in.

—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mak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at person over there.

— Just be careful. He is really ______ here.

A. everybody B. anybody

C. somebody D. nobody

54. He is one of the boys who ____ from the USA.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boys who ____ from the USA.

A. is B. are

55._____ being ill makes his mother worried.

_____ being ill, his mother was worried.

A. He B. His C. That he D. It

56.___ seems a long time before we meet again.

After_____ seems a long time, we meet again.

A. What B. It C. what D. it

KEY TO THE EXERCISES

1.CBD 2.ADBC 3.CD 4.BA 5.CB

6.CBD 7.BA 8.BAC 9.AB 10.AB

11.BA 12.BA 13.CA 14.BCA 15.AC

16.DB 17.BDA 18.AB 19.BC 20.CB

21.DCBA 22.BAC23.BA 24.BC 25.AB

26.CA 27.CA 28.AB 29.AD 30.CA

31.BA 32.CB 33.CB 34.CB 35.CB

36.AC 37.DC 38.CD 39.CBA 40.BA

41.BA 42..BC 43.AB 44.AB 45.BC 46.AD

47.BC 48.AB 49.AB 50.BA 51.CAB 52.BA

3.关于英语口语的练习 篇三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英语知识并进行交流呢?

我总结出学生不愿用英语交流的原因有四方面:第一,没有这样的环境迫使他去说。第二,不知道说什么。第三,不会说。第四,不愿说。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努力呢?

首先,我认为英语考试的方法应该跟上实际的要求,应该重视语言表达这部分。

目前考试就是指挥棒。考到哪里教到哪里。教师挖空心思的钻研考点,学生一遍一遍地去练题。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这样的教学学生哪里还有时间练口语呢?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适当的口语考试,让他们去说去练,为他们创造这样的大环境。

要想解决不知道说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找范文反复阅读,然后再去背诵。平时我们教学中可能进行到这一步就可以了,足能解决考试中的一些问题了。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背过了顶多两天又忘记了。要想让他们会说,就要让他们反复去读,并且能够去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背诵。同学之间使用所教内容设计一篇对话进行表演。这样做虽然有些难度,但效果会很好,能让学生吃透文章。在学习中不断地去积累素材,不怕到时候没话说。

其次,在学习中给每个学生设一个搭档,两人每天上课时要自由用英语交流两分钟。看看哪些组交流得比较好,一周进行总结。好的小组的对话句子,可以让全班同学来分享。

这样经常性的练习,学生自然就掌握得多了。像let’s go.I don’t know.I love you.等。在教学中不断地坚持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通过学生写作的练习也可提高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写周记以达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与积累。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积累,让英语真正成为一门交流的工具。让每个同学得到益处,这是我们做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希望更多的人能一同去努力,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走进英语、喜欢英语、运用英语,让英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4.播音主持练习材料 篇四

对象感在《播音创作基础》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把这一概念讲清、讲明。对初学者来说,认识上会有一定难度,要很好地理解这一概念,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来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理论产生的原因:

一、工作的实质:播音员、主持人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是符合传播学原理的,也就是说必须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来考量我们的工作是否称职。播音员、主持人是把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传送出去给人听的,不是对空发言,不是自言自语,更不是自我欣赏。受众就是我们的宣传对象。

二、工作条件的特殊性:正因为这样特殊的环境,使我们的“交流”(指与听众、观众的交流)产生了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对象感这一概念。

理论产生的依据:

我们借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句话用以佐证:“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虽然这句话使戏剧中演员与观众之间关系的表述,但对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也是同样适用的,既然“目中无人”但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这就是这一概念产生的依据。再者我们《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对象”的解释也可窥见一斑:“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播音员、主持人所有的行动或思考都是为了“作为目标的人”。因此,我们心里应该有受众,想着受众,不要忘记受众。

对象感的概念:

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对象感的特点:

一、对象感,正是被播音员、主持人用来作为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属于某种联想、想象中的东西,谁如果以此为实有物,并执着地去追求他的客观实体,谁就不懂得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创作的特点。

对象感的特点:

二、对象感必须是具体的。只有具体的对象感才会对播音与主持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具体设想:这样的稿件,这样的栏目,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宣传目的,在今天应该给什么人听?哪些人最需要听?听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应?播给什么样的人听最能增强我们的播讲愿望,最有利于达到播讲目的?

错误的认识:

有些人主张用“对象交流”来说明宣传中要有对象,要有受众,并要和受众“交流”。我们认为“交流”是有来有往,互为因果,播音员、主持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受众想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反应,不可当即得知,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谓之“交流”欠妥。

初学者容易产生“谁在听,我就播给谁”这样空洞的理论,有对象感绝不是说这个意思,因为“谁在听”播音员、主持人是无法具体窥测的,这样导致的结果“对象感”肯定是消极的、被动的。

如何设想:

对象的设想,必须从量和质两方面去进行,质的方面又是最根本的。

所谓量的方面,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

所谓质的方面,是指: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

因此,我们在设想对象的过程中,必须从稿件、栏目、受众人群、接受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想,深入到几乎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有的放矢。

如何获取对象感?

为了获得对象感,在量和质两方面的具体设想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孤立对待。

为了获得对象感,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熟知各种对象的情况,具体对象,应该是我们最了解、极熟悉的人。

就某一篇稿件、某一个特定栏目,我们设想的具体对象应该是稳定的、统一的。具体对象的稳定,毫不排斥我们设想的具体对象以外的人听。

同样的稿件、同样的节目,不同的播音员、主持人完全可以设想出不同的具体对象。对初学者来说,对象感的训练不应强求一律。

播音员、主持人与对象的关系

对象感不是单单考察设想对象的问题。一旦有了具体对象的设想,同时就产生了播音员、主持人与对象的关系问题。

一般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与所设想的具体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

对象感的作用:

对象感使我们播音、主持节目时思想感情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从中流露出与设想的对象相符合的态度、语气、眼神、姿态。在备稿中,在播音、主持节目前,具体对象的设想就要完成。开始播音、主持节目,具体对象就要在感觉上出现。形象也许十分清晰,也许并不明显,但对象感必须把握住,如果对象感时断时续,甚至消失,那就会“心中无人”,影响播音、主持节目的感染力。

电台主持在话筒前技巧

对于善于辩论和即兴演讲的人来说,无线广播是传播名声的极佳的媒体。我本人就在地方无线电台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很早以前我就发现,听众对业余播音员苛刻无比,他们只希望听到熟悉的声音主持着熟悉的节目,一旦有播音员声音提不上去变了调,或者感情没把握好走了样,立刻会有笑话一传几个月,而这个可怜的播音员的名声也一落千丈。在演播过程中,不要叫主持人的名字——他们可不是你的听众,收音机前的人们才是:需要叫到主持人名字的可能是在另外一档节目里头。

现场演播由于现场演播直接向外播放,不能事先经过剪切和选择,所以一般人都很害怕,担心演砸了。你去演播时要带上一盘磁带,请人帮你录下来。如果是自我控制的演播室,那里通常也会有自录设备,你可以在那儿先请个师傅帮个忙。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自控演播室里,墙上就钉着使用说明,详细地告诉人们怎样自己动手作采访节目,也包括怎样录音,供自己带走。

应早一点到演播室。小的演播室不会有太多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各忙各的,不一定有人会来招呼你。在节目开始前,你要和主持人先联络一下感情,至少也得彼此交换一下目光。主持人一般都全神贯注于种种技术细节,尽量不让节目中出现断档,掐准时间,播放广告短诗,插入新闻等等,并挤出时间来招呼你。

放松嗓子

常用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然后一边吐气,一边说——啊依呦——要说得非常慢,尽量伸展、活动嘴巴,这样提高、降低声音再重复做几遍。在正式开口说话前,要先活动一下下巴。

连接电话

节目制作人会预先给你一个电话,通知你做好准备.在你的这档节目开始前一两分钟,他会再来一个电话,确认你是否已一切就绪,可以开始了,同时也调试一下你的音量大小。

接通电话

不要把问题或提示读出声来,那样会让你显得弱智。

演播同伴

如果除了你以外,还有其他播音员坐在其他演播室里,这时可不能为了显示你的礼貌而和他交谈几句。由于你无法知道其他播音员什么时候说完,你就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该你开口说话。但是够资格的主持人会巧妙地防止几个人同时说话,又能保证节目中间不出现断档。对你来说,应该非常仔细地倾听主持人的话,只有听到他点了你的名字提问时,才是你说话的时候。

索取报酬

这样的播音一般是有偿的,既然你付出了时间和专业知识,就该得到回报。再说,不管有没有,问问总可以吧?

语音建议

节目中的杂音会使听众分心。法兰西斯·皮尔思是一名电台记者,还负责着公司员工的媒体技能培训,他列出了一张可能从麦克风里传出去的杂音:

●首饰的叮当声;

●金属钮扣的碰撞声;

●拍桌子声;

●弹钢笔套扣声;

●纸张的唏里哗啦声;

●手表的嘀答声;

●用手抓着麦克风的噪声;

●电台的电流声;

●冰箱或空调的嗡嗡声;

● 猫啊狗啊的叫声,或者同事和家人的插话声。

一则小故事

一次CBC(加拿大广播电台)从多伦多打电话到伦敦找我,想听听我对某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可他们总说电话里的声音效果不大好,问我是不是电话机的问题,又问我用的是不是普通的BT电话。没错啊,是BT电话呀,那问题出在哪呢?后来直到采访结束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是我太紧张了,以致于紧紧地抓着话筒,差点把它给捏碎了。

提示:

在演播室里不要说骂人话,不要逞能。

主持人播音分寸感的把握

凡事总要有一个“度”。主持人播音作为一种再创作行为,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分寸感”。分寸感就像宋玉眼中的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何去把握,这取决于创作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本我”与“非我”是我从表演理论上借来的两个概念。它们对主持人播音把握分寸感起到了一定的界定作用。

主持人播音是“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的人”。虽然他们的每一次传播活动,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以个体行为出现的,却代表着一个特定群体观念在进行大众传播,礻是播音中的“非我”。而离开了其拥有的特定情境,不再以传媒和受众连接者的身份出现时,这就是“本我”。

“本我”与“非我”是主持人把握播音分寸感的两个影像,两个侧面,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我”是“非我”的自然状态,“非我”是“本我”的职业状态。“非我”是主持人通过话筒和荧屏将节目复合在“本我”之上展示与公众。“本我”的分寸感把握性要求不是很严,而“非我”的主持人语言分寸感的把握则要求很严格,来不得半点马虎。两者既有对立的冲突,也有相互渗透融合。如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在制作一档有关广东水灾报道的初审结束后,作为节目主持人的方宏进想了一个比较有感情的结束语:“我是广东人,闹水灾的地方也包括我的家乡”。他想以情感的方式结尾,但经过仔细推敲,方宏进觉得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是以“本我”的方式来播音,不符合中央电视台记者 的视角,失去了分寸感的把握,而是应该代表中央媒介去看这个问题才能体现主持人播音的“非我”。才能把握好分寸感,体现出关怀灾区的有效情感。所以最后没有采用那句话。其后方宏进在接受“北京广播学报”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我从来没有以个人的身份说过话”。进一步体现播音主持人只要坐在话筒前面或者面对摄像机他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个人的想法必须服从于总体报道的需要。

因此,那个亲和憨厚的“广东老乡”方宏进的“本我”不见了,代之而现的是作为“焦点访谈”形象标志之一的“非我”方宏进。了解了“本我”与“非我”的关系,就要求主持人播音在公众活动中,认清自我,把握“本我”与“非我”的度,如此分寸感才能准确,才能贴切地展示“本我”基础之上的“非我”;才会对节目和稿件准确、鲜明、传神的表达,更好地服务公众,服务于社会。但是,《文化视点》的主持人姜丰是文学硕士,初出道时常常在不自觉中将参与热线的听众当作辩论对象。这就是把听众作为“非我”来参与节目,失去了分寸感的把握,招至了主持人播音的失败。在后来的实践中及同行的帮助下,才慢慢体会到主持人应尽可能多让听众谈自己的观点,恢复听众的“自我”与主持人播音的“非我”,摆正关系,把握好分寸感,才能使广大听众接受热爱节目,才能达到主持人播音的预期效果。此中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把握分寸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公众形象和行为规范,也就把握住了你对节目和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感受,才能准确、鲜明、传神地表达主持人的播音,使广大听众所喜爱。

张颂谈正确的朗读状态

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必须获得并保持正确的状态。正确的朗读状态有共性的一面,叫一般状态,也有个性的一面,叫特殊状态。

所谓状态,是指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包括在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两大方面,不过,心理状态是主导方面。

朗读状态不正确,或过分紧张,张口结舌;或过分懈怠,无精打采;或激动万分,千头万绪;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腔调固定,色彩单一„„,这一切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准备工作付诸实现,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构思、设计,便会付之东流。因此可以说,朗读状态正确与否,是朗读成败的重要关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正确的朗读状态呢?怎样把握它呢?不正确的朗读状态又怎样克服呢?我们从几个方面给以说明。

(一)信心百倍 积极主动

正确的朗读状态,首先是精神状态正确。为了传达朗读的作品内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读者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丰富,预见到它对听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从中获得的美感享受。

朗读者一定要引发出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要有一种需要立即朗读才好的迫切感:如此优秀的作品,朗读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己一定要尽力展现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之后,会使听者有更多的收益!

这种信心和愿望,不是空洞的、勉强的,它是出于对朗读本身的兴趣、爱好,发之于对朗读作品的理解、感动和欣赏。朗读者之对朗读作品,应该成为一种切实的需要,就像诗人写诗,画家作画,摄影家拍照,书法家挥毫,这种需要是一种动力,心向往之,欲罢不能。这种朗读作品的需要,促使朗读者沉着、镇静,而又积极、炽烈。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处于一种其乐融融的胜任愉快的满足之中。这时朗读者心里会不断地鼓励着自己:我一定要朗读好,我肯定能朗读好,我必定会朗读好。

所谓“胸有成竹”,一方面是说,对朗读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已经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领略到了“个中滋味”;另一方面是说,对朗读进程能够驾驭,语语中的,声声入耳,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但是,朗读时往往会出现缺乏信心、不够主动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过分紧张: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不敢放松,好似参加考试,又像被人审查,于是心跳过速,气息不畅,朗读起来,思想出现空白,看字念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感情不能调动,声音喑哑苍白,只想快点读完了事。听者反应怎样,听明白了没有,也全然不知。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不能自制,失去自如的状态。二是过于懈怠:好像是迫不得已才朗读,心不在焉,传达不出朗读的内容,没有感情,不积极主动,就像与已无关,敷衍应付,吐字松软,声音干瘪。这种状态,“睁眼懒看字,念字懒张嘴”,比紧张要坏得多。

为了克服朗读中紧张或懈怠的不良状态,我们要从认识上解决“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问题。要看到朗读并不神秘、人人都可学,有口皆能读,而且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具体朗读时,也要看到真正使字字有依据,处处有变化,并不容易,得下苦功夫才行。这样,朗读时才能够获得从容而不懈怠,积极而不急促的正确状态。

信心百倍,积极主动,并不完全是具体的朗读状态问题。一个在业务上缺乏上进心的人,一个在事业上缺乏责任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漫不经心的;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对什么事情总是缺乏魄力和眼光的。这样说,并非夸大其辞,而是说,朗读也有思想修养的问题,而这又是同艺术修养、语言修养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更为根本的问题。托尔斯泰不是说过吗?艺术家为了明白他应该说些什么,就必须了解全人类所特有的东西,同时还有人类所不明白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就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主要是不要生活得自私自利,而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参加者。这话说得相当深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朗读者,应该怎样成为一个“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不是值得我们深思?

(二)全神贯注 进入作品

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这样,朗读都就没有心力去考虑其他,连注意的边缘也少有兴奋点的干扰了。

当然,进入不是陷入。陷入,就会失去主动,失去自由。就像伯思斯坦所说:“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失去方向,不分主次。进入则不同,它是一种清醒的、自制的状态,能在体味作品中也觉察自我,能在情动于衷时还可以调节检验,时时评价,不会神不守舍,不会贸然失态。

为什么不能进入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时是某种与朗读内容无关的思维活动闯入脑海,侵犯了注意中心,改变了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向,因而与朗读需要背道而驰造成的。有时,是朗读者以主观随意性强加于朗读内容和作品形式;有时是忽进忽出,全无主动性;有时是强迫自己进入而不得,是为了进入而进入,丧失了内在的依据性。诸如此类,都应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犹如演员进入角色,有第一自我(被引动方面)、第二自我(能调节方面)的问题一样,朗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自己在进入朗读内容时,有足够的、适度的控纵能力,既不游离于外,也不陷入其中,真正掌握和行使朗读的主动权、自主权。

(三)动脑动心 有感而发

在朗读的准备过程中,朗读者获得了对朗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觉,但这并不能保证在朗读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也就是说,如果在朗读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

这里的关键,是“第二次唤起”。

第二次唤起,是朗读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朗读状态的标志,最进入朗读内容的必备条件。

在朗读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有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

当然激情并不是感情不可遏止的泛滥,在这个意义上,别林斯基说的不错,他认为:“激情永远是观念在人的心灵中的激发出来的一种热情,并且永远向往观念。因此,它是一种纯粹的、道德的、极其完美的热情。”像这样认识激情,在朗读时就可以避免浅薄和偏激,当然,也不应该笼统和过分。第二次唤起,是以全部准备工作为根基,取决于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语言功力(包括语言感受阈限、情感运动阈限)。

我们认为,第二次唤起,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当然,各人有各自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但是不能因为是第二次的唤起就轻视它。仅仅从第一次唤起中获得一鳞半爪,或只是某种外壳,在第二次唤起时就顺手牵羊,以为驾轻车就熟路,那恐怕连第一次唤起时的星星之火也点燃不起来了,又怎么能有第二次唤起的燎原之势呢?

第二次唤起,至少应该同第一次唤起一样,甚至应该比第一次唤起更深刻、更丰满。如果是多次朗读同一作品,像语文教师年复一年地朗读同一篇课文,尤其要注意“常读常新”,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每一次的新认识、新体会,都要获得新情绪、新表现,以积聚每一次唤起的能量,使朗读提高到更新的水平。

朗读中,有时会产生“灵感”,但那绝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不是朦胧的巧合,而是厚积勃发、高度注意爆出的火花,也许偶然,但毕竟是处于必然的进程中。

(四)速看慢读 由己达人

除背诵外,朗读总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进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的朗读状态,就要求朗读者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既不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略、省略某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朗读时是怎样看、怎样读的,这对提高朗读质量恐怕不无裨益。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而后再就字出声。而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会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从纵向目的地,有字形、字音、字义的深化,也有字词、句的深化;从横向看,有见字连词组句和读字读句的双重轨道。这双重轨道,是交叉重迭、先后错开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时并进的。在这纵横交错的双轨行进中,我们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达到表里合一。

双轨进行,这是朗读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掌握了它,就可以把看和读紧密结合起来,免去诸多弊端。

如:“蓖麻∧一天天地▲越长越高。”

这句话,在朗读时并不是先看一遍、然后读一遍的。当看过“蓖麻”时就读它,在读它时,又在看“一天天地”了,在读“一天天地”时,又在看“越长越高”了。

这里,准备朗读时的一切必要工作都会发挥作用。在对全篇作品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看见“蓖麻”,不但有它的形象,而且也会同时产生“长高”的感受,读“蓖麻”时,心中十分清楚重点在后面。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等,都融化在字句中,整体感受和具体感受共同体现在字句中,看中有想,想中有读,读中有看„„三股绳绞结在一起,牵动着有声语言走向预定的目标。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列出一个简表:

看: 蓖麻„„ 一天天地„„ 越长越高。

读: 蓖麻 Λ 一天天地 ▲ 越长越高

这个表,近似解剖图,从中可以了解“看、想、读”的情况。

在“看、想、读”的过程中,究竟看到哪里才开始读,读到哪里再往下看,是更为复杂的问题,它因人而异,也办文而异。这里,只能就一般情况略谈一二。

首先是标点符号问题。看到可以停顿的标点符号,一般发生两种情况。一是不再向后看,等待读完,甚至回味、遐想,然后再看下面的词语;一是越过标点符号,继续身后看。这两种情况,同停顿的位置与时间,同停顿前后的衔接有关。回味遐想,用于较完整的意思之后,一般有较长的停顿。继续向后看,用于词语关系尚不明确、或虽明确但需紧连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层次、段落、小层次之后,在回味遐想的句子之后,不要等到停顿时间已满,应该马上出声音时再去看后面的词语,否则,很容易造成思想感情上的空白。也不要在上文的思路还未展开,一定的感情色彩应稍延续时就急忙看下文,那样,上文的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就会受到某些提前进入脑际的词语的干扰,甚至立即中断、转移,朗读便可能出现急促、慌乱的语流。

其次,由于听者是从声音上感觉作品的,所以要求看和想非常迅捷,而读,就要从容。这就是“速看慢读”的意思。“速看”包含着“速想”,并用“想”把看和读化为有机的整体。速看,是一种要求,并没有绝对速度。一方面,因人而异,有的人“字斟句酌”,有的人“一目十行”,不过,我们反对过细,也反对过粗。过细,影响朗读的顺畅;过粗,影响朗读的深度。另一方面,作品的某部分需要快看,另一部分又需要慢看,因此,我们反对看的速度同一且无变化,那样会造成脱离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忽视了看是为想、想中去读的重要性,把朗读的“看”同阅读的“看”混淆了。即使是阅读中,看的速度也不同一,虽然从总体上看,阅读速度要快得多。

读得从容,才能由己达人。“滚瓜烂熟”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缺乏与听者的交流,即使自己读自己听也缺乏体味的过程。为了让听者听清、感受、共鸣,“读”一定要慢。当然这是就整体而言,比“看”要慢,但不可机械处理。一般情况下,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左右。这个速度不是以每分钟都读同样的字数得出的,也不能用这个速度去要求每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的朗读。这里主要是说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朗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定,又受朗读者水平的影响。但太快了,连滚带爬,嘟噜含糊;太慢了,涣漫散乱,黏黏糊糊,都会使听者生厌。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是回归自我,所以准备得越成熟、修养越深,速度就越快,想得也越准备、丰满。读,是由己达人,要根据有声语言及于耳、入于心的过程,根据听者的水平,根据作品的包容量、语言的通俗程度,就要慢些。

朗读者的经验和修养,直接关系到看和想的速度和深广度,当然更关系到读的质量。对文字的视觉扫描,不仅与文字学、语音学、语法、修辞等密不可分,同逻辑、哲学、美学也直接相通。这些,在语言链条上会建立起,发展为多种“染色体”的固定信息,高明的朗读者具有丰富的“染色体”的信息网,使朗读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中间的误读会及时发现,立即改正;稍有表达上的不自如也会立刻调节。在朗读较不艰深的作品时,即使一遍也没有看过,也能产生“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并马上进行新的“染色体”的综合,组织兴奋中心的新的沟通、新的系列,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毫无生涩、迷离之处。因此,要正确处理“看、想、读”三者的关系,首要的是实践,是全面加强文化素养。

(五)全身松驰 用声自如

全身松驰,并不是懈怠,而是指这样的状态:能松能紧,需要松时即松,需要紧时即紧。而不是自始至终地全紧,或自始至终地全松。犹如排球场上的运动员,根据来球情况,可以马上跳起拦网、扣球,也能立即伏地抢接救球。

用声自如,并不是完全像生活中说话那样用声,但也不是完全脱离自己说话时的用声,而是选取自如声区,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不要使用那种勉强的声音、做作的声音,特别不要追求高音大嗓,不要追求虚声虚气。要注意防止摹仿别人的声音,甚至改变自己自如的“本色”声音,去制造“响亮”“圆润”“柔和”“甜美”“宽厚”等音色。自己的本色声最好用,而那些捏、挤、压、抻的声音最糟糕。哪怕本色声音存在着尖、窄、低、暗、沙、左等嗓音上的缺欠,也不必强行改变。有条件可以训练,但不必勉为其难。更不要被所谓“先天条件不好”禁锢住朗读的才能。京剧麒派的周信芳,声音沙哑,却创出刚劲沉健的风格,配音演员邱岳峰,声音干沙,却独得角色语言的神韵,听众反被这特殊音色所吸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声语言负载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感情,致使情声浑然一体。朗读也要如此,不可因声音条件优劣而废弃对朗读的高标准要求。

全身松驰,用声自如,目的是使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保持一种弹性状态,以自身最大的优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

弹性状态,是指丹田(肚脐下三指处,小腹斜肌)、膈肌、胸肋肌、喉肌、声带(甲杓肌等)、唇(嚼肌、眶下区肌等)、舌,都处于能根据朗读需要而伸张、收缩、松、紧、刚、柔、缓、疾的积极活动的状态。好比乒乓球运动员在对方发球时的状态,可以随时去抢任何险球。

弹性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不但能积极地推进语流,还能自觉地调节。如朗读过程中发觉声偏高,就可以清醒地在适当时机把声音降低一些;发觉气息过促,也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停顿时沉缓下来,等等,这就是一种必要的调节,而不会分散注意力。

弹性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它使朗读者保有一种潜在的能力,一旦具体思想感情产生某种需要,它可以立即供应适当的气息、贴切的声音形式,而不觉吃力,也不致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当然,弹性状态有自己的局限,这局限的范围和程度因人而异,如音量较小、音高偏低、气息不足等,每个朗读都都应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利于扬长僻短。如有的朗读者气弱声微,就不要硬是大喊大叫;有的朗读者气足声壮,也就不必非得敛气收声,而要善于充分发挥自己具备的客观条件的优越性,在客观条件的局限中,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正确的朗读状态下,朗读者将控纵自如、心口相应地完成任务。任何轻视、甚至无视朗读状态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害的。

(六)克服固定腔调

固定腔调,是贬义词。诸如“他说话老是拿着腔调”,“这样读,拉腔拖调也不好听”,就含有腔调固定、千篇一律的意思,这是一种明显的缺点。

固定腔调,在朗读里,指的是使用某种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把词语纳入一种单一的格式,以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万变的朗读材料,不管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也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是文言还是白话,是鲁迅是老舍的作品,都同样对待,从朗读中听不出什么区别。

固定腔调的形成,原因很多,如有的是幼年读书时养成了诵读的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有的是认为只有某种读法才受听„„但最根本的,是对朗读缺乏认识,对朗读理论和朗读过程的研究不够造成的。人们在朗读活动中相习相沿也是形成固定腔调的原因之一。从朗读状态上看,自始至终都是一种缺乏变化的状态,更是造成固定腔调的直接原因。

固定腔调有不同的类型,我们试分为四类,予以简单说明,并引起疗救的注意。

一是念书腔:就是照字念音,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词或词组没有轻重格式的正确区分,更没有具体感受的充实。听不出完整的句、段,毫无思想感情的流露。

如:“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这本是一句很浅显通俗的话,可是用念书腔读,就只给人“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这些割裂的词组,听不出词组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更谈不上语气的色彩和分量。

这种固定腔调,把“今天”读成中重格式,“是”字拖长,“开学的”读成中中重格式,“的”不但不读轻声,反而读成重位音节,甚至改变主要元音,读作“dɑ”,“第一天”也读成中中重格式,“一”的重音位置消失。由此可见,念书腔的主要问题是停顿多,停顿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语气近似。

念书腔还保留着识字的明显痕迹,这在小学一、二年级中更为普遍,值得重视。

二是唱书调:念书腔还能表达出一些字、词的基本意义,唱书调却只剩下了声音的外壳,在“唱”的过程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便被大大削弱了。

这种唱书调,节拍一律,连休止符、符点都极少见;音程变化不大,只是那几个音简单重复。在这样的曲谱上,可以填上不同内容的词语,而不问主次、色彩如何。这样的曲调,就其音乐性方面说,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唱书调的最大弊端是声与义隔,只闻声而不解意、不传情。它不管长句、短句,也不论一人、多人,都可以连续不断地唱下去,整齐划一地唱下去,越唱,调子越浓,越唱,字音、语气越不讲究。只要学会了这个唱法,对文字作品可以根本不理解,可以没有任何感受,也能把文字变为声音,对听者,只有简单曲调的刺激,不会产生任何感染。

三是念经式:这是指那种用小而快的声音读书的方式。它可能是从“默读”、“虚声读”沿袭来的,而且属于单纯为了背书的读法。这与朗读的要求在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自我领略和品味作品,如果要朗读,也应该适当放开声音,不仅从思想感情上,而且从音律韵味上给自己以美感享受。面对听者,就更不应该采取这种念经式的读法了。

四是朗诵式:舞台上的朗诵,那夸张、渲染的有声语言显得生动引人,不仅激情洋溢,而且音调铿锵。初学期读者若不分场合、不明目的、不看内容、不管体裁,一味从声音形式上摹仿这种朗诵方法,必定给朗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养成一种固定腔调,难以矫正。

综上所述,固定腔调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人们对固定腔调已经有了分辨的能力,许多朗读者也正在努力克服它,中、小学语文课的老师们更是急切地探寻着有效的方法,并以自己辛勤的积累使初学朗读者耳目一新,这个问题,应该在朗读教学法中探讨、详述,这里,只简单地谈两点。一是要增强语感。所谓语感,有两方面的含义:既是指对于语言信息接收、储存的能力,又是指对于语言信息的发出、驾驭的能力。朗读中存在的固定腔调,同朗读者语感较差有很大关系。只有增强语感,辨别优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优秀的朗读示范(包括录音),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二是要注意状态。要打破固定腔调,使语流符合朗读规律,必须改变言不由衷、消极被动的朗读状态,加强思想感情的运动,切实把握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注意气息、声音的变化,使有声语言充满活力。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新闻稿件播读

实例1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

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 “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实例2

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

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

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

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

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

“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

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

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

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播读提示

地震在地球上时有发生。一般的报道中经常涉及的是伤亡人员及其财产损失,但这条新闻没有过多地从这方面进行叙述,而是变换了一个角度,集中报道了自然生态的变化。看过了之后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受众所关注的。

在第一层次中的导语部分新闻事实只是一句话——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接下来的五句话全部是地震造成的结果,其中四句是生态被破坏的情况,表述的着眼点依次是记者说的结果,一个岛屿拔高了3米,珊瑚礁露了出来,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发现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沉船。播读时声音控制在中声区,语流简洁明快。

在新闻的第二部分,又详细描述了地震所造成的后果的样态,由于小岛上升了3米,海岸线延伸了,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海洋生物死亡,有一股难闻的腐烂味道,整个岛屿一分为二,还发现了日本的沉船,村民们不愿意回来住,担心海啸再次袭来。这些原文所叙述的场景,在播读时不应太客观,要有感情的流露,但注意分寸的把握。

第三部分虽然是结尾部分但也有新闻价值,如介绍了新闻的背景,播读时要注意的句子是:它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由于珊瑚礁没了,景观被破坏了,不再具有吸引力。另外一句很形象的描写“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播读时要有凄凉的感受。

实例3

“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上周六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几十家媒体记者见面。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

“我始终认为,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都了解。”丁教授回答记者的问题,始终都遵循着他说的这句话,“在我的实验室,我要求跟随我做实验的百余名各国科学家都能做到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

当有记者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丁教授认为,他能回答的只是觉得应该把“考第一名,念好书”这种观念改变。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观点性消息,它会给受众以思想认识的启迪。消息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实际上只有两个部分,导语部分及主体部分,应该说没有结尾,第一段就是导语部分,其余两段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

在导语部分“丁肇中”三字,是响当当的,当然要把它当成主要重音来处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是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播读的醒目部分。另外也不能忽视下面这句“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不清楚”也要成为次重音进行处理,让受众进一步了解丁肇中的思想境界。

主体的两个段落,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播读前思路要清楚。第二段的表述重点应该是“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的了解”及“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这里的“不能”和“不随便”要作为重音来处理。下面一段“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的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播读时要把它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述出来,“推翻”应该作为主要重音加以强调。

实例4

据《纽约时报》北京时间今晨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在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

据悉,这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五倍,距离地球20光年,围绕一颗名为“格丽丝581”的红矮星运转,因此被命名为“格丽丝581c”。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发现的约200颗太阳系以外行星中,格丽丝581c是最小的一颗。

此外,它的运转轨道处于“可居住区”之内,如果其他条件合适,就有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

格丽丝581c由一个11名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目前该小组已经撰写了相关论文,并提交给《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

不过,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论文主要作者斯蒂芬妮?尤德里(Stephane Udry)表示,现在还无法得出格丽丝581c存在液态水的结论。

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专家萨拉?西格尔(Sara Seager)表示:“如果格丽丝581c的大气层比金星还要厚,液态水将由于温度过高而无法存在。”

两年前,天文学家在“格丽丝581系”发现了一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在此之后,天文学家又在“格丽丝581系”里发现了一颗有地球八倍大小的疑似行星。新行星的发现,意味着格丽丝581将成为人类未来太空航行的首选目标。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属于科技新闻。这篇探索性新闻会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消息的新闻眼一目了然——“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行星的出现不是新闻,适合人类居住的少之又少,这当然是新闻了。

在第一段中除了刚才所说的新闻事实外,还应该把“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 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也要通过有声语言交代清楚。这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导语是引导之语。因此,“适合”、“居住的”要作为重音来处理。“海洋”、“生命”要作次重音来把握。二、三、四、五、六自然段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其中第二段就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五倍”,“最小的一颗”,有声语言中要带有一定的色彩。第三段的“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同样要做技巧上的处理。第四段是一个简单的提交程序,声音要做弱化处理,使其成为过渡段。第五段及第六段是属于消息的不肯定部分,有声语言趋缓,作弱化处理,不要过于张扬。

最后一段第七段是消息的结尾段,在这里,消息的作者交代了天文学家研发的背景资料。播读时清楚即可,消息的结尾部分,按规律要写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这条新闻同样如此,“将成为人类未来太空航行的首选目标”是结尾段中新闻价值所在,同时也是观众的兴趣所在。

实例5

昨天,在伦敦马拉松赛中,中国选手周春秀以2小时20分38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这一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一,同时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伦敦马拉松赛中折桂。

伦敦马拉松赛是世界最著名的马拉松赛之一,它与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并称为世界四大马拉松赛。尽管是首次亮相伦敦马拉松赛,但是周春秀从比赛的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比赛还剩3公里的时候,周春秀显示出了良好的冲刺能力,从大部队中脱颖而出,并将领先的优势保持到了最后。最终以2小时20分38秒、领先第二名选手一分多钟的成绩冲过终点。女子组的亚军被埃塞俄比亚名将、去年柏林马拉松赛冠军瓦米夺得,她的成绩是2小时21分45秒。

现年29岁的周春秀来自江苏,在去年的首尔马拉松赛上,周春秀以2小时19分51秒的成绩获得了冠军,而且创造了当年第二个世界最好成绩,成为田径历史上第七个突破2小时20分大关的女运动员。另外,周春秀还创造了一年内四次跑出2小时30分以内的记录。在去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周春秀获得了冠军,而这次伦敦马拉松赛事成功折桂,也再次证明了周春秀具备强大的实力,有望在奥运会上成为中国田径队的又一个夺金点。

男子组冠军最终被肯尼亚的名将利尔获得,他最终的成绩是2小时7分41秒。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体育新闻,是振奋人心的消息。播音的整体把握应该是热情的、激励的基调。节奏上要明快,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它是受众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首先感悟到的,因此是播音着意进行处理的重点段,要先声夺人。“中国选手周春秀”“伦敦马拉松赛中”“夺得女子组冠军”“首次在伦敦马拉松赛中折桂”等句,播音时在有声语言运用中,依次成为表达的重点语句,其中“周春秀”“马拉松”“冠军”自然是重音了。另外一个时间“2小时20分38秒”一般的受众不太关心它,反正是冠军就成了。这个数字只有体育爱好者及专业工作者才关注的,播读清楚便达到了目的。

第二段是周春秀夺冠的经过,文字很简洁,播音要锦上添花。它由五句话组成,播音时脑子里要有数,这样才能形成链条。第一句话是该项赛事的规模背景,“四大”这个词是要加以显现;二是技术的发挥程度,在这里注意它的转折,形容词“良好的竞技状态”要使用赞扬的语气。第三句的“冲刺能力”及“脱颖而出”播读时要有动态的感受能力,句子也才会简洁生动。第四句是她的成绩,做过渡句处理即可。第五句是谈其他名次,削弱处理至完。

5.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篇五

要求:题目要体现主旨,开头要有明确的论点句,做到观点鲜明,尽量体现文采,素材只需简单罗列什么人或什么事,要勤交流,团结攻克审题大关。

十四、一次在瑞士,龙永图(中国参入WTO首席谈判代表)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上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他出来以后,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小孩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他想起了隔壁厕所的响声,进去打开厕所门,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那个孩子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

题目《》

文章开头:

增强规则意识/重视规则/敬畏规则10

学会遵守规则9

社会责任感8

使用什么素材:

十五、珍珠

(黎巴嫩)纪伯伦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 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好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么?对痛苦有何认识?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十六、一个在家乡中学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材,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

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十七、“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十八、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在挣扎着,但身体似乎卡住了,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超膀瘪小,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上„„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十九、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着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就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而回。猎人开始骂猎狗:“没用的东西,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听了很不服气:“我尽力而为了呀!”兔子带伤终于跑回了洞里,它的同伴在庆幸的同时感到很惊讶:“那只猎狗那么凶,你还受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以赴的话,我就没命了。”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二十、1990年10月,以美国科学家为首的“人类基因计划”启动,开始对人类基因进行解码工作。在中、英、日、德、法等国科学家的合作下,1999年工2月,国际人类基因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破译出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在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二十一、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推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二十二、《宋稗类钞》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

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二十三、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

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作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作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题目《》

文章开头:

使用什么素材:

二十四、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继续打坐,眼皮抬都没抬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长出了许多碧绿的青苗,一些未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随喜。”

师父的这份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题目《》

文章开头:

6.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 篇六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10分)(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9分)

1.(25分)(1)(6分)

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6分,任答三点即可)(2)(10分)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南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3)(9分)

认识:一方面,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分)另一方面,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4分)

2、材料一

明朝嘉靖癸卯进士阎绳芳《镇河楼记》中记载:山西祁县东南诸山,明正德(1506-1521)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汇而盘沱水„„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户斤蕴,放流故道。终岁未见其徙且竭焉。以故由来远镇迄县北诸村,成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1522-1566)初元,民风渐侈,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垦以为田”,以致“天若暴雨,水为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镇)南北,坏民田者不知其几千顷,淹庐舍者不知其几百区。沿河诸乡甚苦之。是以有秋者常少,而祁人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

7.英语口语练习材料 篇七

一、雅思口语考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练习的启示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话题的选择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可以参考雅思口语的测试话题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雅思口语考试的测试主要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概括性话题,主要涉及的话题有学习,工作,家乡,天气,季节,照片等生活类话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交际教学法,并结合其他的几项技能一起训练,达到良好的结果。张琪也曾主张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运用交接教学法,在课堂学习中,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交流与交际的情景状态之中,通过听说读写的具体行为来获得外语的知识与能力。

雅思口语第二部分为描述题。学生将抽到一道话题,并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这一分钟之内,学生可以就该话题做笔记,然后进行1-2分钟的描述。在第二部分,雅思口语考试话题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不会涉及各科的专业知识。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在口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知识库的建立,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同时,由于第二部分的话题内容的涵盖面很广,也为口语课堂活动的展开和教师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在雅思口语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很多的方法,例如微博教学,情景教学,任务教学和语言测试等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也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雅思口语第三部分为深入的双向讨论,通过考官提问考生回答的形式进行,常常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辩论。因此,在大学口语教学中也可以参考其中的一些话题开展活动。王春竹等人在口语练习当中采用了小组讨论,结对子的对话练习等方法促使学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雅思口语考试对于大学英语测试评分的启示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口语打分一直是一个困扰教师们的问题。陈赏对此常见的打分方式进行了归纳,他认为评分方法主要有综合评分法和和分析评分法。综合评分法是指考官对考生口语考试时的总体印象打分,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效果,这种评分法虽然对考官来说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但评分高低不够客观,容易形成误差,影响评分效度。另外一种是分析评分法,即将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解为若干项,分别打分。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起来的困难也存在困难,例如如何判断这些打分项是否科学,同时怎样的表现对应多少的分数值等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难度。

因此,雅思口语考试的测评打分系统参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根据雅思Handbook的内容,雅思口语考试有四个评分标准:1.流利度和连贯性:测试学生是否有能力用合适的连续度和比率尝试把观点和语言连接起来,形成连贯的一段话。2.发音:测试学生是否有能力用可以令对方理解的发音来完成考试要求。3.语法:测试学生语法掌握的广度和是否能准确和恰当地使用语法的能力。4.词汇:测试学生使用词汇的广度以及意义和态度能否准确表达的能力。这个科学的评分系统正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急需的,黄莉玲也指出作为比较科学、规范的测试系统,雅思口试能较完整地测评出考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信度。

8.英语写作练习和英语阅读课教学 篇八

一、英语阅读课堂上写作练习的必要性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前提有两条:一是增加写作课,上好写作课。另一条是重视语篇教学,加强写作环节。现在,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因此,第一条无论从师资还是时间方面来说,都有一定的实际困难。而如果教师能领略到在阅读课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的深层内涵,就会充分利用第二条,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写作落后的面貌。

我们来看一看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读涉及到意义。阅读是意义的理解过程,而写作则是意义的创作过程。写作是运用从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书面交际形式。在习作过程中,一方面,做为精选阅读材料的课文是练习写作的基础。一般来讲,阅读课本所选文章的特点表现为篇章结构严密,用词规范准确,信息冗余度小。这些书面语言的基本特征使得阅读课本无疑成为写作起步的最好样板。另外,阅读是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能使学生从阅读文章中获得有用的词语、句型和篇章结构方式,从而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和基础。另一方面,写作本身要求学生用词准确,造句规范,文理通顺,表达思想清楚,谋篇布局合理。因此,学生只有大量有效地阅读,才能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不断的习作过程中,一些对于阅读理解来说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主题句、中心思想、论点、论据、情节和顺序等等,会得到反复加深和强化,习作的过程无形中成了练习阅读理解的过程,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阅读理解能力的加深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见,阅读与写作练习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作用,互为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写作是体现和提高阅读效果的最好途径。由此可见,坚持正确的语篇阅读教学,并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练习,是加强写作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二、阅读课教学怎样结合写作练习进行

所谓阅读课结合写作练习进行,主要指的是篇章教学结合写作练习进行,这又可以从分析篇章和巩固篇章两方面进行。

(一)结合篇章分析

写作练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内容可以结合篇章分析进行。例如:确定段落的中心句(Thetopicsentence)和中心句中的中心意思(Thecontrollingidea)一般说来,英语文章中,每一个正规的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该段落就根据这个中心句和其中思想发展其脉络。段落中的事实、例子、数据、解释、定义等等都是为这个中心句和中心思想服务的。实践证明,结合中心句和中心句中的意思分析文章段落机构,既能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又能提高其写作的总体水平。

根据篇章的结构和内容列提纲:众所周知,酝酿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而提纲是反映酝酿成果的一种好形式。所谓列提纲是指把每一个段落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主要意思(Themainidea),次要意思(Thesub-idea)和细节(Thedetails).每一个段落中只有一个mainidea,但可能有两个或几个sub-idea,每个sub-idea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detail,也可能一个没有,这都要视具体段落而定。通过文章的提纲,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文章宏观结构,还可以清楚信息运行与分布规律;识别篇章衔接标志(dicoursemarkers)及其功能等等。了解这些知识,无异于把握了文章的大动脉。通过列提纲分析篇章,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时布局谋篇,写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好文章。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点探索

平遥县洪善学区东山湖学校 师丽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学科所体现的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与抽象性,及其自身的难度,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慢慢地产生了抵触、厌学情绪。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动感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美妙的音乐、高密度的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吸引下,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集中起来了,并进而关注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会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数学教学便有了成功的第一步。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观察在数学学习中,特别在几何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运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常常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和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因而达不到理想的观察结果。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先让学生发表意见后,演示: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快速将三角形旋转一周。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在快速旋转时三角形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这个形体的高在哪里?由于电脑画面能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发学生的思维,这样让学生观察并建立了清晰的圆锥高的概念,这样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在轻松输快中掌握了知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参与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其创新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往那种只重视公理、定义等的灌输,忽视了知识体系结构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根本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真理,经历知识产生和发现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借助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之美。这些都是以往的常规教学方式所无法做到的。

上一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分析下一篇:学校同学聚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