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2024-10-1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共13篇)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一

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本文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强化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动口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必要,这也要求高校需要大力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目的非常的明确:一是将学生所学的系统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理解、深化、升华,并将理论应用于旅游实践。如饭店各部门是如何进行服务及管理的(前厅、客房、餐饮、销售、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旅行社是如何进行旅行社业务的(地接导游服务、全陪导游服务,旅游线路设计、对外促销联络、投诉处理等)。二是检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在培养计划中没有涉及。三是检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学生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是否合适,将来谋求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四是企业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而且也为日后选拔和录用人才做准备。实践教学不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加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论文总结出以下几条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对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充分重视实践课程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没有十分固定的和有计划性的组织教学,教师备课不积极主动,学生对实践实习课程也不重视。这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出来。针对这种现象,应该把实践课程由原来的“辅助性课程”提高为“专业必修考试课”,并相应设置学分和学时。在教学计划中,应明确提出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并且要组织教师编写实习指导书。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出实践教学课,做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学生在思想上提高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课堂上学习态度应该端正积极。

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

(一)在系内专业实验室,进行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旅游管理专业更应该时刻强调教与练的结合,教师充分利用模拟导游实验室,利用景观景点活动沙盘进行导游原理及技巧的训练,使学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生更能直观的掌握导游技巧,并能直接进行现场导游训练。学院为满足教师授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了旅游综合实验室。它有助于学生进行旅行社业务及导游活动训练;为学习照像机、摄像机的使用提供场地;方便进行社交人际关系、礼貌礼节等综合技能训练。

(二)依托旅游业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专业的开放型,更需要实行“开门办学”。要努力争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支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弥补实践教学的缺陷和实习场所的不足。经过努力本校旅游专业和新疆康辉旅行社、新疆海外国旅、新疆海德大酒店、亚心景观规划院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到旅游企业参观见习,对所学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各年级的实践教学:一年级到疆内各景点景区进行游览观摩学习,使学生对新疆旅游业有个感性认识;二年级主要在宾馆、酒店实习,学习企业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敬业精神、服务观念、工作态度,了解酒店各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三年级根据学生自身意愿可自由选择进行酒店、旅行社计调、旅行社内勤、导游、景区、规划设计院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就业方向上拥有更深刻的认识及更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四年级实习是就业前实习,主要指学生在有签约意向的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如此确保学生不会陷入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下。学生到这些旅游企业中进行连续4年的实践学习,从基层工作做起,逐步过渡到参与中层管理工作。这类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了解各种旅游企业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学习企业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敬业精神、服务观念、工作态度,学习企业各级领导的领导艺术、管理方式、决策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旅游企业中的问题,将遇到的新现象,发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作为案例来分析探讨,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一般在寒假或暑假两三个月的时间。旅游专业学生在在读期间以员工的角色进入旅行社、酒店等进行工作,既可为实习单位创造经济价值,实习单位根据经营效益分配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又可以实现旅游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平滑过渡,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操作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式的改进对实践教学的推行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旅管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

1.改变教学模式 目前采用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老师也感到授课乏味,身心劳累。如果采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现场竞赛,社会关注”四位一体的新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考和动手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中获得显着的学习效果,教师也会感到教学很轻松。笔者曾指导学生举办导游知识技能大赛,学生积极主动出策划方案,并全程参与,并邀请旅行社经理及资深导游作为评委,最终活动取得成功。

2.重视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采用现场教学、幻灯、录像、案例讨论、团队活动策划讨论等现代化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各种竞赛、辩论会、模拟导游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其组织、参与、协调、沟通、表达等能力。

3.优化教学内容尤其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应尽量采用业内“时事”动态,这一点需要教师具有充分的社会活动能力,能第一时间且详尽的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业内动态信息。案例讨论时,可首先指定几名学生作“主题发言”,发言者须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其他同学对主题发言者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此时教师应根据讨论的情况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导辩论的深入。

(二)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有助于专业学习的各种活动1.导游知识、技能系列大赛参加旅游管理知识大赛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笔者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指导了“爱新疆、爱旅游”、”相约同游,一路有我”两届导游知识技能大赛“青春之旅”、“靓点青春”等多届以专业知识实践为契机的比赛,为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学生的参与和竞技中锻炼了学生的动口能力。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黑龙江省导游大赛,通过参赛学生的现场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学生的讲解、口头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礼貌礼仪和才艺技能。参赛获奖的学生成为了同学学习的榜样,也调动了同学们学为所用的积极性。

2.校园一日游活动新生入学,对新环境都不熟悉,“校园一日游”活动主要针对每年大一新生,由大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日游活动。笔者曾指导过两届校园一日游活动,取得了体育论文发表/tylwfabiao/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又丰富了导游实践经验。活动从最初的策划文本编写,到中间的联络沟通组织,再到最后的导游讲解,全部由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全程参与指导,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让学生能在既定的模式框架下发挥其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校园一日游”活动结束后,由参与组织的同学进行互评得分,最终成绩与《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课程成绩直接挂钩,使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二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专业需要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一九七九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涨,目前我国已经有百所高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符

旅游行业是我国新生的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旅游行业所需求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不符,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关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济市场中一些旅游企业向高校反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走入旅游管理岗位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岗位管理工作。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备众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较差。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熟练的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旅游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最终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差异性很大,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不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对于高校的剩余也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以上内容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及时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掌握众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创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教育方面

1、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九点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规划等众多岗位。现阶段,人才市场对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做好就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国画,避免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岗位盲从、不知所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经济市场中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高校可以聘请外界权威的教育人员在本校开设讲座,或者邀请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深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在岗位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人员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准,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其中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旅游管理研究能力等众多方面。课程设计不能偏离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竞争现场、岗位工作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将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旅游管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入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日后的就业岗位有更多的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旅旅游实践专项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校园步入到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就业指导

以往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其常常财务忽略的态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走入了教育思想误区。就业指导可以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避免学生在日后求职之路走得太过于艰辛。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联系,构建合理化、科学的高校旅游管理就业培训体系,应用海报、校园报纸、广播、讲座等众多形式,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宣传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掌握求知技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帮助自身累积社会经验,与日后的工作岗位近距离接触,弥补校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扩展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认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明确,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短浅的看重近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就业标准,借用我国众多就业平台的优势,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获得企业的认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想在毕业后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理想,并且为其奋斗,提升就业质量。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旅游行业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绩,该行业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良问题,使得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我国众多高校对此内容都需要进行深入反思,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改善措施,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发展,为旅游行业发展输入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研究

引言: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是注重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校内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际的生产实习,另一方面则是在校外的相关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训。这两条途径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积极开展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并不断探索其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结合硬件操作与软件学习。从传统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来看,通常绝大多数是在机房进行,使得学生只能够在虚拟的企业环境下对相关的专业软件进行操作练习,从而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学生在硬件和软件技能方面的掌握上发生前后脱节的现象,应该结合硬件操作与软件学习,并结合真是的实训现场操作和虚拟的企业环境操作[1]。例如《供应链综合实训》这一课程,可以通过实训室现场实际操作和专业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集中实训和课内实训。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单独开设的实训课程和课程以内的实训学时是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在某一门专业课程结束之后会利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单独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进行综合性的实训。例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实物》这一课程,结束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之后,会利用整周的时间进行仓储岗位实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在这一课程的课内实训中学习到仓储配相关环节的各项技能,又可以通过后续的集中实训将课内实训中所学到的各项技能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如供应链综合实训和仓储岗位实训等,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专业操作能力[2]。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在进行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两者在课程实施上和内容上的结合,尽量做到前后呼应,为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供可靠保障。

二、关于如何加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贯穿于整个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要想有效加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首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贯穿于整个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高度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因此,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教育热情,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加强专业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各项实训学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中保持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操守。同时,教师还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项目。要想有效加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还应该严格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项目。当前,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有效运用。要想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则必须在设计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将职业素质的要求充分融入进去。同时,在每一个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项目中,除了需要有明确的专业技能目标之外,更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明确养成职业素质的需求。例如可以在进行项目考核时,加强职业素质方面的指标考核,对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进行重点考核,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贯彻“6S”现场管理。要想有效加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还必须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贯彻“6S”现场管理。所谓“6S”指的是“安全、素养、清洁、清扫、整顿以及整理”六大要素。在我国企业中,“6S”管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预防为主,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有序,确保工作质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将“6S”管理机制充分融入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同时可以实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學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交融。以《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这一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课内实训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做好每次实训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如设备耗材的准备,并在进行仓储设备操作过程中,着重强调设备安全操作的相关规范流程,当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之后,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场室的清扫工作和设备的归置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时应该严格遵循结合硬件操作与软件学习和结合集中实训和课内实训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认为,要想有效加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则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贯穿于整个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严格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的项目以及在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中贯彻“6S”现场管理,从而实现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万晖,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66(34):561-563.

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四

关键词: 公共管理;开放式教学; 互补平台;互动学习

0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

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5.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五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问题,提出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学改革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主要途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实验设备等方面进行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和完善,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环节训练,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发展,重对传统的继承、轻对现状的突破和创新等现象。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技术应用型大学,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工程意识的培养,经过多年探索,创建并实践了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

1国内高校教学模式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和应试教育人才选拔机制的影响,许多高等学校在教育中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途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被动接受灌输的理论知识,脱离生产、脱离社会。这种状况迫使学生重知轻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出现研究创造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综合运用能力差、各种表达能力差。这就使得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周期长,导致实际工作能力差。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有创新激情、想象能力及科技素质的人才,强调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意识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开放式创新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2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善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以开放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推动全院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专业竞赛和综合性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1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培养目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或企业科研项目的研究,介入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科研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掌握科研基本的方法,完成项目的选题与立项、申报与调研,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独立查找资料,撰写论文,提交成果,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科研化,将科研项目教学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知识、原理与理论以科研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提高;高校教师与学生组成科技创新团队,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的同时,将科研项目中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教学中,将工程设计的理念与技巧以教学的形式教授于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知识、科研项目、工程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不再使教学仅仅限于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2.2创新与竞赛相结合

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分不开的。科技竞赛通过设计解决方案、制作作品,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利用自己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形成创新能力。

3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社会的需求,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提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如何与当前电子企业的内部运作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发展接轨,培养学生的焊接技术及仪器仪表的使用,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完成生产电子产品的工艺过程,鼓励学生参加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

3.1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制度

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已有多年,旨在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使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科学研究,营造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每年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制定详细的活动规则与管理机制,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还设立相应的奖项,鼓励教师与学生组成科技创新小组,支持创新小组参加国内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多年来,学院教师与学生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取得各项优异的成绩,如“挑战者杯”、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竞赛、FPGA设计竞赛等。

3.2实施开放式实验室教学指导

学生参与科研,要依托实验教学,因此,学院实施开放式实验室教学。全院各专业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面向大学生开放,学生利用课后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与各实验室教师组成开放式创新研究小组。

在这里,学生按照拟定题目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拟定不同研究方面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己选择,甚至自由分组来完成。教学方式不再限于固定的课堂模式,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分为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实验教学和项目实验教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学生拿到题目后,按照要求自行完成资料收集、电路设计、元件购买、电路组装与调试、论文撰写和成果提交。新颖的授课方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按照已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开放式的实践验证,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完善指导教材

在现有指导教材的基础上,编写有关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教学内容,并系统地介绍有关实验的内容、目的,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系统地介绍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与过程,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保证规范地按实习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增加除基本教学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和应用电路,以便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启发他们思考和设计其他实验电路。

3.4解决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践的相关技术问题,充分体现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内容提出――设计环节――实践操作――总结评估――再实践”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区别对待,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可参与教师指定的实际项目科研。指导教师起到“启蒙者”和“领路人”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与书籍来完成自己的设计,不再是指导教师“牵着”学生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实习中脱离出来,而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6.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六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是一般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课堂理论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重视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一般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论文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专业开放性 实验创新性 教育

随着社会及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现,创造性教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考量能力、动手能力,增强社会生存能力将是相当重要的。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结果与效果要通过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出来。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之一是实验室,实验教学作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教学体系中尤为重要。但是,许多依托于工科院校而成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绝大多数实验性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老师介绍实验内容、原理、实验步骤等,学生做的只是参照固定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重复演练,获得已知结果和现象,这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缺乏主动和探索。“重知识、重形式、重验证”的倾向仍然十分严重,使得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为了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思路,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革新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应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形成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启发其对实验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索,使其真正地成为实验的主体。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内涵及目标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在运用现代教学思想的同时,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归纳、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开放性试验是在时间、空间和教学内容上完全对学生开放,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时空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种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和创新能力。开放性试验中,学生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从问题的提出到寻求解决的思路、方法和设想,都是独立完成,在设计实验的探索中发现新事物、追求新知识,发展演绎能力和分析想象能力,由此提高概括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已学过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本技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一般构架

1.教学实验内容的开放性。开放性实验的关键是实验题目的设计。实验题目可以是老师出题目,或者学生自己设计题目,通过查找资料,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如有需要可以请老师指导,而不再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进行。实验题目要新颖,具有可操作性。实验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应当宽广,可联系前沿科学、生活、生产、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而不局限于实验课本或实验指导书,避免单一验证式知识型模式。学生在自选题目、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理论知识。比如说,生产管理课程设计、经济实践、管理实践等实验中应渗透各学科基础知识,可结合实验室的现有各项设备条件,开设若干个综合开放性实验项目,创设新的情境,从不同角度设定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启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2.实验设计方式的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开发是开放性实验的重要内容,实验设计方式的开放性就是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方式设计成开放性问题。采用多变的实验设计方式,激发学生的新奇感,使其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参与开放性试验,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创造力。如经济管理综合素质训练及认识实习这些实验设计,通过开放的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拓宽学生的思维,推动其深入、持续地探究问题,进而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欲望,大胆设想,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对题目进行科学的论证。

3.实验问题解答途径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一种自我尝试的方法就是针对实验问题解答途径的开放性。开放性试验中,学生不能像传统的实验方法那样,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或者模仿教师所讲授的某种现成方法,机械性地回答或操作,而只能通过亲自查阅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探索实践才能解决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探索性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发探索欲望。实验问题解答途径的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4.实验结果的开放性。实验结果的开放性即鼓励学生从多角度验证问题,“一题多解”。解答实验项目问题时摆脱标准化答案的禁锢,采用发散式思维,“触类旁通”。事实上创造性思维主要源于发散思维,要求学生不要按照固定模式即实验指导教师怎么讲的就怎么操作去设计实验结果,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灵感,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造力。

5.实验课堂上提问问题对象的开放性。改变由教师独设问题的方式,提问的方式应演变为学生为提问主体,教师辅助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其他同学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即使是错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多加纠正和指导。事实上,在实验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实验上的技能,而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提出新的可能性、找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事实上,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创造,学生从多角度自主选题,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能够提出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这个思考、提问的过程就已经蕴涵着创造。例如在“营销策划训练”实验中,教师对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应正面评价,对学生的选题多持肯定态度,而不要采取不予理睬,甚至斥责、挖苦的态度。应耐心、正确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多与学生相互交流,不能及时回答的,则可以与学生探讨或留下悬念,让学生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去解决。总之,原则是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鼓励学生提问问题。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

1.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一般包括人力资源实验室、工商管理实验室、财会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基本上是以专业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这些不同专业实验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不同实验室的功能发挥既独特又综合,这种重复建设、分散闲置的实验室资源模式,不利于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又造成资源浪费。学校应根据总体改革框架,调整结构,优化资源,在经济管理实验室中心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专业与基础相结合,实验室进行优化组合,改变各个专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实验室,消除实验室分散设置、功能不全等问题,达到资源共享,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专业实验室的功能,避免设备与实验室的闲置浪费。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要保证经济管理类的各项实验实习的有效开展,使本类别的所有学生不出中心就可以亲身体验经济管理实践活动,进行经济管理科学研究。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之一是教学的课时数量,在调整教学计划时,尽量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验课学时,在时间上给予充足的保障。目前,许多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的比例基本上均衡,关键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学生的实验方法大多只是机械地模仿,实验内容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乏创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题目的设定要考虑本次实验的目的,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方法,熟悉哪些实验仪器操作,是否允许学生创新等。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性实验教学也应该采用分层次和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侧重点应不同。例如,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需要侧重于基础实验方面的训练,深层次的内容可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学生,则偏重于管理实践及实际应用方面的实验研究。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既要有基本实验的训练,也要设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基本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知识、能力、素质,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等适应科研工作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就需要相应的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在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等方面是全天候、全方位开放的。学生是开放性实验室中进行实践的实验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从反复的实验中充分发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筛选有用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探索创新的空间,不宜将题目过分限制或具体化。同时,开放性实验室应具有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功能,坚持开放性实验室在时间、空间上向学生开放;教师科研课题中适宜学生做的内容,也可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有时间和空间从事自己感兴趣课题的研究。学生可以较快地熟悉科研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问题产生和解决的整个过程。

3.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教学改革设想的先决条件是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是完成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试验条件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学观念、模式的全面改革,所以院校应加强实验室的资金投入,改造经济管理实验室,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定期采购先进仪器,尽量缩短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距,为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充分应用开放性实验室,提高实验质量,也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进一步发展。

4.加强实验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是实验室改革的策划者和政策实施的推动者。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培养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具有创新,奉献精神,整体教学水平高,教研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兼备,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的根本保障。开放性经济管理实验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新问题,这就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掌握学科的前沿,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开放性经济管理实验室应采取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激励学生自我完成设计目标,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学生进行有备而来的设计性实验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实质性问题,需要实验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拓宽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及试验方法和手段。除了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解决学生在实验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学校应注意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另外需定期组织实验指导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深入理解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学习实验内容及技术方法、手段等;结合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采取措施,激励实验技术人员,如在职称评定、业务学习、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倾斜。对有突出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调动其积极性。

同时,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教授者转变为研究者。开放性试验中,教师不再系统地讲解教材内容,而是精心安排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设计、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三、结束语

开放性实验是高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实施开放性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捕捉信息、研究问题,逐步增长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锻炼并提高了实验技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式实验教学,能使实验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方法的有力工具。

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七

1 公共关系教学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的意义

要谈公共关系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首先应从内容入手, 寻找自己的相似之处, 寻找共同点, 一个一目了然的意义就呈现出来了。管理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科。它是系统的研究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一般方法。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 它研究的目的是在现有条件下, 如何提高研究内容的层次化管理水平更为广泛, 通过对图像的研究。随着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 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起来, 包括管理职能、企业管理、组织管理、虚拟企业管理等。因此, 企业管理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但它又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切。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行为、法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通过利用有效的传播手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 可以实现公众对组织的理解、认同和合作, 塑造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性, 决定了它必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 公共关系的内容是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 公共关系是辅助工具, 需要加以管理学的内容, 管理学内容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靠公共关系学去完成。所以, 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很重要, 没有公共关系, 工商企业管理就像一个断胳膊, 然而, 公共关系学却是更好的让管理学发挥到极致。

2 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公共关系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在企业和行业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取得的成绩不用回避。那么它应该处于良好的状态。然而, 高职院校的公共关系教学不是很重要, 但表现出了这样的几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小。从工商管理专业在大多数高校和高职院校开设了公共关系的课程中看, 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已大幅度增加, 为我国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带动不了公共关系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增长。

二是两者关注度不一样。虽然与管理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但在高职院校管理的地位要高些;公共关系学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管理学。所以公共关系教学管理水平较低, 同时系列的配套材料及基础设施都不如管理学。

三是培养的趋势不同。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 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认可, 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求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 这一切良好的现象, 公共关系教学远远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管理学却不一样, 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很受广大企业的欢迎。

尽管高校和高职院校不断培育出优秀的公关人员, 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缺陷, 原因何在?

一方面, 在国内真正从事公共关系专业的专职教师很少, 无法深入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关系理论和研究;另一方面, 国家科研经费对其投入少, 再加上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少, 教师很少有研究机会, 这就不利于学习外国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理论水平的缺失将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还不够, 必须对日常教学进行制约和调正。

3 公共关系教学脱离困境的对策

首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学校要有组织、计划、逐步完善公共关系的教师队伍, 每学期给学生上课, 还会导致教师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不定期或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活动, 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引入了一些公共关系的经验丰富, 同时又有深厚的理论素质的公共关系人员, 补充到公共关系的教师队伍。必须注重对教师开展专业教育和培训, 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 在教材建设上, 我们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 写一个不同专业的教材模式, 鼓励多样化的教材, 不仅是使用书籍, 而且还可以利用视听材料, 如多媒体, 能够变抽象为具体, 枯燥为生动。

最后, 注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 鼓励创新成果。国家和学校应更加注重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加大投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同时, 还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发挥优势。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 必然能帮助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 1994 (4) .

[2]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 1996 (1) .

[3]司爱丽.公共关系学概论[M].机械出版社, 2010.

8.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 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11-02

一、开放教育模式下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课堂上的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在讲述重要原理时通过具体形象的案例以及情景模拟,促使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

课堂上教师抛出案例后,主要靠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而最关键的是如何对答案进行组织和表述。有的同学原理找对了,但是语言表述能力太差,答案中找不到要点,而有的同学善于组织语言,并且结合原理和案例材料进行表述,这体现在试卷中是分数的高低,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能力的强弱。因此课堂中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教育下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上班族,而行政管理这个专业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境,如果能够参考课堂上教师讲述的经典案例,举一反三,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开放教育模式下推广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案例陈旧

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的诠释一个基本原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行政管理专业中很多门课的课本上的案例太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当下的社会热点,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强。开放教育下的学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需要结合他们的工作进行更多的实践指导,这就对教学案例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典型生动,而且要与时俱进,目前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二)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相较于传统教育的教师,开放模式下的教师面授课较少,大多要依靠学生自学,所以如何在有限的面授课中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成为重中之重。这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目前开放教育模式下具有这些能力的专业教师十分匮乏。

(三)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足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案例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开放教育下的学生脱离课堂的时间太长,学习的时间有限,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面对案例时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说出自己的答案,更不用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主动性和参与性严重不足。

三、开放教育模式下推广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积累与时俱进的专业化案例

选好案例是进行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探寻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式。案例的选择应该与时俱进,平时应多关注和课本知识点相关的时事热点、新闻、热播的电视电影、微博、微信等,用这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来做成案例,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行政管理实务》第一章“行政工艺与实务概述”中的重要概念“行政效率”时,结合“只做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案例,让学生每天写出要完成的几项最重要的事情,并按照重要性依次完成,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第三章是“行政工作量化管理”,可运用《杜拉拉升职记》中的量化管理案例,案例中杜拉拉结合公司前台的工作将量化管理中重要的“SMART”原则进行了形象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理解。在讲到第四章“行政调研统计与分析”时,可结合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帮宝适”纸尿裤的市场调研案例,让学生学会怎样做调研。在讲第六章“行政综合管理”时运用海底捞火锅店的人性化管理措施、玫琳凯的黄金法则等经典案例来阐述企业对人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门课在学生的日常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在讲第五章“招聘中的测试”时,可搜集很多知名大公司在面试时的心理测试题,课堂上让学生来思考作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和公司的要求,从而扬长避短,增加成功的机会。在讲到第七章“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时,可结合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潜伏》和《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情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职场规则。

(二)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要掌握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即“适时引出案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讲评、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有掌控课堂过程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引导学生回答,不能轻率的将答案说出,另外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教师又必须对此做出必要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有解决突发情况的能力,最好在上课以前预设各种可能的答案,并作好回答,以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案例教学效果的成败,我们急需加强案例教学师资培养工程,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具体措施有“一引进、二培训、三激励”:一要引进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二要加强培训,可以开设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培训班,或者组织相关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案例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其案例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三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三)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才可以使案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开放教育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情景模拟、学习小组这三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充分运用开放教育的现代化技术。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要依托开放教育的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学生提供集立体性、趣味性、综合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多种感官和认知刺激,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又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案例讲解中运用情景模拟法。这一方法旨在营造人为的行政管理事务环境或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角色,开展具体行政工作,使之能够在模拟真实的氛围中学习行政管理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情景模拟可以将复杂的案例生动化,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重视学习小组的开展。开放教育历来十分重视班级学习小组的开展以及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学习小组形式灵活,可以通过开放教育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小组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及时解决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小组成员间可以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技巧和学习信息,互相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个别化学习带来的孤独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尹素琴.谈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

[2]齐燕.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九

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指导规范

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的集中实践环节工作,落实“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意见”(见皖电大学【2004】25号文)关于毕业论文实施意见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论文格式以及论文选题进行指导。

第一部分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论文写作指导

一、论文写作程序

1、确定选题

学员应根据自己的工作领域和特长,自行确定选题。所确定的选题必须经导师同意。选题的原则,一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强调选择有现实针对性的题目;二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有感而发;三是选择对自己来说难易适中的题目,最好是自己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兴趣研究,同时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目;四是选择大小合适的题目,题目太大不好把握,往往流于空洞肤浅、人云亦云,一般来说题目小一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成了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是意见建议书。

另外,论文题目的确定,应在学生和指导教师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充分沟通,确定学生的兴趣方向和研究能力,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确定后应上报省电大审批,审批通过后,原则上不得更改,因此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确定选题时应谨慎。

2、收集材料

题目确定之后要在题目所涉及领域中广泛收集材料。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或在互联网上按分类目录查找;事实材料有些在图书、报刊资料中,有的是自己亲身接触到的,也有他人的经验、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案例,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就自己的选题专门作一些调查研究。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分类整理和研究的过程,对材料的比较、思考、筛选,是论文立论和论证的前提和基础。

3、确定主要参考书目

从查阅到的相关材料中把与论文写作关系密切的筛选出来,一般不少于6-10本著作,10—20篇文章。将自己初选的书目提交导师审阅,由导师增减确定为主要参考书目后,再进一步精读、分析、研究。

4、初稿

写出初稿后自己先修改几遍,然后送交导师审阅。修改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接受导师个别指教,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极好机会。根据导师的意见至少再修改两遍,直到导师认可。

5、定稿

论文经导师同意并在指导表上签署意见和签字后方可作为定稿打印。打印稿必须经本人认真校对,上交定稿中的一切错误都由学员本人负责。打印格式按照统一要求,一式三份,上交当地答辩委员会。

6、进行答辩前的准备 论文答辩前,学员应认真做好准备。首先要对自己的论文和资料重新阅读,理清思路,抓住要点,考虑如何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自己论文的主要观点。然后对论文中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作一些补充性的思考,以提高自己在答辩中的应变能力。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格式及交件

(一)纸型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通用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和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

(二)字体

1、论文题目:黑体加粗,三号。

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楷体,小四号。内容摘要在120-300字之间,关键词在2-5个左右。

3、正文: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一级以下标题及正文:宋体,五号。

4、参考文献:楷体,五号。

5、行间距:选择多倍行距,设值1.2。

(三)排版格式

1、段间无须空行。

2、参考文献排版示例

各类常见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铣工程的进展[EB/OL].http:///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四)装订

1、封面: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专用封面,由安徽电大统一印制。

2、装订次序:①封面②内容摘要和关键词③正文④参考文献。

(五)关于交件

1、学生将论文送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完成最终评语。交件应包含初稿、修改稿、完成稿(经装订的纸质论文)和软盘。

2、论文至少应印制三份。

3、在答辩前,各分校检查已完成评语的论文格式及字数是否符合要求,并且,将符合要求的学生论文软盘制成光盘。于答辩前一周交省校教学处。

4、每学期的第二十周前各分校将毕业论文送交省电大教学处进行终审。

第二部分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选题指导

一、选题原则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选题是第一个环节,选好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选题要注意联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情况,再根据自己业务水平、工作实际和兴趣爱好确定选题。选题时一般需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强调选择有现实针对性,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题目;二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自己的业务水平能驾驭的题目,这样一方面能做到材料充实,有感而发,另一方面又能经过努力可以完成毕业论文;三是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选题。论文写作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又很辛苦,没有兴趣或有反感的情绪,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四是选择大小合适的题目,题目太大不好把握,往往流于空洞肤浅、人云亦云,一般来说题目小一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成了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是意见建议书。

在参考选题部分,我们给大家提供了部分选题示例,目的在于为广大师生论文选题时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需要说明的是,以下选题仅供参考,若在此之外有适合于本专业方向的论文题目,经过指导教师的认可,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具体的选题应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充分沟通,指导教师认可方可最后确定。

二、参考选题示例

1、××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企业经营现状和对策分析

3、××企业的营销渠道管理策略分析

4、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5、外资零售业市场准入与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6、谈中国百货超市化的动因和出路

7、当前我国服装业发展态势及建议

8、我国服装业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构调整

9、由重生产向重营销转型──对服装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

10、谈中国服装业的竞争策略

11、谈人世后我国商品零售业的营销管理

12、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零售业战略性思考

13、中外零售业态的比较研究

14、我国零售业走出困境的途径

15、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

16、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7、论旅游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18、对发展我省旅游业的点滴思考

19、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提高中药国际市场份额的策略分析

21、中国医药行业“洗牌”动因及其对策

22、我国家电业价格大战的实证分析

24、对我国批发业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25、谈业务外包在电信企业的运用与管理

26、对增强我国(或我省)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27、安徽省(或××市)连锁商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8、对发展安徽省物流配送业的思考

29、对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思考 30、谈中式快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31、×市餐饮行业发展趋势及其问题研究

32、对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问题的探讨

33、×市百货零售业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34、谈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略

35、对安徽省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36、对加速我国零售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37、对我国(或我省)零售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38、对我省(×市)超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39、我国企业ERP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40、谈×市房地产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41、国内电力企业ERP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42、浅议网络营销

43、网络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44、谈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45、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网络营销的影响及对策

46、谈电子政府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影响

47、谈网络营销与传统直销的整合

48、谈网络营销条件下的顾客忠诚

49、我国企业如何成功开展网络营销 50、谈我国网络营销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51、中国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伦理障碍及其对策

52、电子商务罪在何处?——浅谈有关电子商务认识的几个误区

53、浅议网络广告

54、品牌策略探讨

55、浅谈品牌战略(或策略)

56、关于品牌运营的几个问题

57、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58、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理性思考

59、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60、加强民企品牌形象建设的探讨

61、如何应对品牌战略实施中的“寄生”与“株连”问题 62、谈品牌寿命 63、浅谈绿色营销

64、浅谈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与前景 65、对我省发展绿色产业的思考 66、E时代如何塑造职业经理人

67、SWOT分析法在职业生涯决策中的运用 68、浅析企业人才的“留”与“流”

69、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感情承诺的相关性分析 70、关于企业员工无效率流动的博弈分析

71、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72、基于“锦标制度”的企业员工激励薪酬方案分析 73、企业使命与员工绩效关系探讨

74、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中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75、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76、中小型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77、安徽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78、安徽省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分析 79、×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0、民营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状况与问题分析 81、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 82、安徽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83、安徽企业进行网络招聘的应用性分析 84、年薪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85、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探讨 86、职业生涯设计与员工跳槽行为探讨 87、安徽省民营企业员工福利状况分析

88、安徽省企业劳动纠纷的常见类型与相关原因分析 89、安徽省企业家人力资本状况分析 90、安徽省企业家人力资本流失问题分析 91、安徽省人才流失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2、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93、对“民工潮”现象的理性思考 94、×市营销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与问题分析 95、谈我国农村市场的开拓 96、谈开拓农村市场的途径及对策 97、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98、安徽省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研究 99、关于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的思考 100、关于跨国公司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101、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分析 102、谈“克隆公司”现象

10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4、谈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105、企业学习型组织构建探析

106、中国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107、对学习型组织的冷静思考 108、浅谈跨国并购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109、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思考

110、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11、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借鉴 112、浅析物流危机管理

113、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114、关于做强中小流通企业的方略思考 115、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和选择 116、谈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117、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118、酒店客房定价策略探讨

119、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的战略选择探析

120、跨国公司的组织扁平化变革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121、我国国有企业实施MBO的条件、难点和对策 122、我国餐饮业发展特许经营的SWOT分析和对策 12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124、××企业战略性资源外包问题探析 125、××企业营销策划及分析

126、ERP系统实施的风险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析 127、JIT在××企业的运用 128、谈一对一营销管理

1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十

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目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一点助益。

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市场营销是属于与实践的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满足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而相对于某些偏重理论研究的高校专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市场营销类人才却是就业市场需求量很大。然而,许多企业在聘请应届高校营销类毕业生时却经常踌躇不前。原因很简单,毕业生“眼高手低”,也就是说,他们的理论水平可能不错但实践能力却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本文将分析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目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一点助益。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尽管近年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各高校都提高了对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各高校也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但是,受传统高等教育习惯的影响,往往流于形式。综合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规划方面。可以看到,在相关部门的行政指令和市场需求的大形势下,各高校还是能够在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上提出一定的实践教学部分和环节,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够得出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比如说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比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并没有详细地学分获得的要求和具体执行办法。有的高校虽然在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理论课学分中增加了一些实践的环节,但实际执行的时候仍然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还有种情况就是有的高校的实践环节安排在了理论课结束以后,学生好不容易得来的实践机会却往往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过去很久了,照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课程安排方面。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直接的表现,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哪些课程必须开哪些可以有选择性的开;哪些课程先学哪些课程后学;偏重理论的课程和偏重实践的课程怎么互补,这都十分关键。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很多高校开课十分随意,有时候制定好的培养方案也不严格执行,这样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为了迎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大形势,有的高校单独设置实践环节,并不考虑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进程,而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经常导致该实践的没实践上,不该实践的却反复操作,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3.教师方面。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很多教师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很强大,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来,对于真正市场上、企业间的实际操作并不了解,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很难给学生答疑解惑。

4.教学内容方面。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材的问题,一本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和走向市场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教师和学生拿到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并非一些最新的知识,而且还有的教师为图备课的方便,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这使得很多学生接受的知识已经是过时的了,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了。另外,有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纯理论性质的,它需要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夹杂着许多实际的案例或者实践的环节,但有的教师讲完理论就万事大吉,不管不顾了。因此,教学内容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5.考核方面。目前在高校,必修课程的考核还是以书面形式的考试为主,但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许多偏重实践的课程,试卷无法将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考核出来,试卷的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实践的教学重视不起来,因为不考,考的只有理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探究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出现问题的对策

1.从整体上科学规范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首先是管理者和教师要明确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脱离实践的教学是无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上要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进行;其次,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开展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实践教学人才的培养,更要对实践教学有强制性地指标要求,明确对管理者和教师达标或不达标的处置方式;此外还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本高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本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

2.引进和提高两手转,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可以采取直接引进或者聘请客座教授的方式,让他们走进课程,使学生们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另外,也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走向市场,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印证,既提高了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也会对本身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地理解。

3.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教材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必须要给学生最新的知识,要做到不断推陈出新,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调研,重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4.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培养能与市场接轨、具备实际能力为最终的目标,从而确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关系,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和企业环境。为节约课时,有些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也可以联合开展实践,对学生的表现整体打分。

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 实施内容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02

一、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内涵

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目前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透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藉由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习者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过程,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PBL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重返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学习和环境要素。学生为解决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做的一种积极的努力和付出,学习是学习者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PBL教学模式要适应新的社会变化设计学习情境,可以锻炼学习问题的普适性的能力,对学习的评价可以给予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建立一个对问题的独特理解,通过探讨以及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时,知识就会得以发展,在处理问题并获得经验,使知识进一步积累。PBL的优点为灵活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学习方法,在多样化的背景下,它可以在不同的学科及学科间以多样化的方式应用,更有效地创造有用的知识体系,学生锻炼培养沟通、报告写作、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PBL与中国传统教育在学和作两个方面有融合、批判思考和讨论等七个方面都与古典中国教育哲学相吻合。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学者发现,PBL在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本教学改革的实施内容和阶段

1、实施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组内建立起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旅游专业教学团队要从领导到教师对问题导向教学法接纳和重视,需要领导在理念和制度上的支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改革的热情,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规划出所需的相关教学资源。师资方面,质和量要求有明显提高,不仅要适应分组讨论、调研和撰写论文的数量要求,还要保证教师指导能力适应这一教学法。这对教师要求不仅局限在旅游专业,还要求在其他领域也具备深厚的指导能力。资料方面,需要学校扩大图书馆数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课程编排方面,要发挥主动性,对现有教材重新整合。课题研究结论中要明确给出所需要的资源类别和数量。

第三,整理出设计问题所遵循的原则。问题设计是决定PBL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问题的质量不仅影响小组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问题设计的恰当,会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获得传统教学中很难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制定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PBL的评价方式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化的,包括考试、报告、个人或者团体的演示、案例研究、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等,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个教学法的接受和认可,提供有效实施的动力。因此,课题要提出一个合理的考评体系。

以上四个目标依次递进,理念更新是教改的前提,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保障,合理的问题设计是核心,科学的考评方法是巩固,四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四个目标的完成将为旅游管理专业的PBL教学法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课题预计实施十六周,每周课前将问题进行布置,给学生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材料搜集、小组讨论、论文写作及幻灯片的制作。问题的设计遵循3C3R模式,3C是指内容、背景和关联度等核心元素,3R是指研究、推理和反思等过程性元素。形成了九个步骤即问题目标设定、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背景分析、PBL问题提出、问题可行性分析、相关分析、问题校准、反思元素建立、相关关系检查等。每一周的问题从设计到学生作答效果反思,不断地提炼和筛选有生命力、有张力的问题,沉淀下来,为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意学生的反应,考察问题与学生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专科、本科的学生适用于什么难度等等。对学生的考核要多元化,包括考试、报告、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演示水平等等,最后根据权重,做出综合性的考核结论。

在比较评估阶段,学期期末要对PBL教学法进行评估。评估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的反馈研究,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反馈比较需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效果。教师组织座谈,将PBL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分享,共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绩、问题,并共同商讨下一教学循环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本项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第一,旅游专业PBL的教学计划的探索创新。旅游专业PBL教学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个层次:首先,选择那些课程进行PBL教学模式;其次,被选的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进行知识匹配,教学体系结构科学合理;还有,学生从什么阶段开始进行PBL的教学,如果开展太早,学生不具备充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效果不明显,如果开展的太晚,PBL的培养效果会留下遗憾。这几个基础性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结论,所以本课题进行探讨。

第二,旅游专业PBL教学的教师培训体系的探索创新。PBL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压力,使教师从教学型向科教并重进行转型。如何更新教师的知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需要进行探索。这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进取和学习的问题,还需要学校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计划进行辅助支撑。相关的研究在本专业教学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价值。

第三,旅游专业PBL教学的学生考核体系的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考核体系,多元化是方向,但具体由哪些项构成,各自的权重如何分配,需要具有切实的操作性,同时要科学化,这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丽波. 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成功(教育),2013,20:11-12.

[2]宗晓慧. 高校涉外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1:191-192.

[3]邢亚娟. 当前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初探[J]. 学周刊,2013,22:18.

1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十二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与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在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上有所欠缺,由此造成了在实习和就业初期,没有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上手快,技能熟练,往往在进入行业最初阶段体现不出任何后期优势,容易导致本科院校的学生对职业前景失去信心,而过早地离开本行业。因此,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信心和能力,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教学活动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践等。传统的目的是检验理论教学的结果,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方法等转化为技术、能力,从而适应职业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满足于验证理论教学的成果,它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偏重理论教育。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理论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丰富,而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偏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难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反而比职业学院的学生薄弱,在从业初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二)实践教学设施欠缺

旅游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需要通过校内的实践中心或模拟实验室来完成,但目前由于很多院校并没有充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再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室条件比较落后,实验室普遍设置少,模拟客房、实习餐厅、模拟导游训练室等设施设备数量不足,质量达不到实践教学的要求,无法有效地进行实践训练。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甚至没有实训实验室,学生没有场地和条件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面和高质量地开展。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多数高等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习基地。尤其是饭店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行业中锻炼职业能力。由于学校在教学时间上和企业的经营运行时间上会产生冲突,而且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比较短,不完全符合饭店对实习时间长的要求,因此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不太好。另外,由于实习指导老师和饭店管理者之间的沟通脱节,因此不能对学生的实习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

(四)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多教师没有旅游或者饭店管理专业教育背景和从业经验,专业功底不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还有部分教师是学校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在短期内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塑造。

三、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

(一)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调整和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注重培养适应未来职业经理人要求的管理素质和管理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管理组织、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手段及监控程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增加综合性的实训课程,调整实践能力训练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在组织设立、人员配备、课程督导、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和实施、考试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实验(训)室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后期企业实习打好基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以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旨,建立综合性的实践训练环境。例如建立一个在设备配置、布置、管理方式与运作等方面都接近真实的旅游管理实践环境,配合相关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训练。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实践活动,如旅游服务活动、社会义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自主经营管理活动、专业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因此,需要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已有很成功的实例,如广州大学城成立的大学城光之旅实验旅行社;著名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酒店餐馆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等都有自己的五星级酒店,真正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师资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的效果。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知名的酒店、国际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充实、更新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不断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还可聘请旅游企业的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课,以便将旅游企业最新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前进入课堂,使旅游管理的专业水平始终处于最前沿。

(五)增加合作办学,拓展国际视野

旅游产业本身国际化程度就很高,因此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通过与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体验本行业最先进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成果,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管理人才,更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推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文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10).

[2]曾国军.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J].旅游学刊,2008,(02).

[3]苏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4]史灵歌,毛安福,海萌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2.

1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十三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论文【1】

摘要:在计划经济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比较守旧,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下的功夫较少,跟不上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研究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文章指出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考试模式改革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但普遍的反映是适应性有待提高。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企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上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与酒店、旅行社等单位联系较少。

②教学知识内容的更新较慢并且与实际联系较弱、可操作性较差。

③课堂上讲授过多,学生只是被动者。

④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力度不够;⑤以考导学,考评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较多,考试形式单一。

上面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2.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索。

教学方法的改革。

必须要考虑以学生为出发点。

如今很多学生在报考旅游专业时,多是冲着将来能游山玩水的目的而来,对旅游学科的综合性、服务性认识不够。

因此在教学的同时更应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强调从知识教育转化为以能力教育为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探讨:

2.1 采用模拟情景训练、社会实习,加强实验教学效果和实习教学效果。

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着重强调了学科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院校理论课与实习的分配比例不恰当。

大多数院校理论课程多,实习机会少。

一些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很少.自身又缺乏现代化设备和条件,使学生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能从书本上学到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锻炼。

一些院校在最后一年或半年安排学生到酒店、旅行社实习,但这样的时间安排又与学生准备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使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因此旅游院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实习期的长短,实习时间的安排,都要认真考虑。

二是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服务意识不强,从业思想也不稳定。

一般学生到实习单位从事一般性服务工作的心理准备不足,对酒店循规蹈矩式的“伺候人”不感兴趣,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服务意识。

作为高等旅游教育,应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强调运用实践教学法,边教边做,学时各占一半,力求在学习中掌握实际工作的本领,并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教学上,积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理论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可以采用模拟工作岗位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导游业务、前厅与客房、旅行社管理等都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现场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生产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使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零距离接触,熟悉工艺流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习中解决问题,学习的疑惑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在校内进行专业实习(导游实习、客房实习、锓饮实习等)实践操作课程还可以让学生亲手编写导游词、案例分析报告,总结出了培养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技巧。

对于学生参加的每项活动要过程完整,课题明确。

有实践过程动态报告,有成果附件等。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将得到直接经验和科学研究,同时学生将获得专业技能的直接经验,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2.2 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理论教学效果。

其它专业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一案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是为了掌握理论,显然这利,方法不适合旅游管理应用性学科的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必须对旅游管理课程案例进行精心的挑选和编写,旅游管理案例的选择必须符合两条:一是符合教学的要求,二是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一些疑难案例在提供教学所用之前,由相关课程教师先行予以讨论研究,并对课堂组织学生分析的视角和思路提供意见。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打破案例教学局限于举例子、做习题的现状,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为保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包括阅读分析案例资料和学习相关理论.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使案例教学达到效果。

案例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充当评论家和仲裁员,而应充当导演、信息员,起引导、纽带的作用。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具体地讲,首先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思路和解决方案,然后写出发言提纲。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重点发言。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发言同学的意见、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补充,集中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案例更完善、更全面,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不要过分干预学生的发言和评论学生的观点,而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偏向,控制课堂秩序,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运用案例教学法要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就案例质量、教师评点、学生准备、教师组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考核。

2.3 加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旅游管理的理论框架条理化、管理内容概念化、运作方式程序化,许多内容看起来挺不起眼,但真正用起来学生总是感到无从下手。

如此教学内容若让老师用传统教学方法讲,就比较麻烦。

多媒体教学视听合一、图文并茂、相互链接,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参与,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其次,旅游企业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活生生的问题需要学生去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往往是不够的,有多媒体的视频展现效果就好得多。

本专业应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利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实例教学,在课件中增加的实例图形,便于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要根据大纲要求、教学目标及所选择的教学软件,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案,务必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按超文本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教学信息,使之按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水平需要将教学内容相关资料、背景和扩展材料组成有机整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按照符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特点的超链接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加快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融合。

这样,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知识环境下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自觉地转变了教学和学习理念,都在适应信息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努力培养适合旅游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2.4 考试模式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进行多种方式考评。

首先要建立健全试题库。

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为基础,教师应在自己所教的专业课中建立本专业的试题库。

使本课程试题内容与上课所授知识充分衔接,并不断地充实现阶段新知识点、新内容。

在出题的过程中,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尽量增加案例分析、上机操作等实践性强、操做性强的考试题目。

其次要有选择的进行考试方法改革。

根据专业课特点的不同和教学计划中对专业课要求掌握的不同,本专业在专业课考核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改革。

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闭卷考、开卷考、技能设计考、技能操作考等),考核方式可采用一种或多种―起使用,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2】

[摘要] 双语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改革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在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双语教学 师资 教材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国内外有关双语教学的论述很多。

代表性的是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即学校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著名教育理论家卡明斯认为,双语教学通常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上述定义阐明了双语教学的本质。

首先,双语教学一定是采用两种语言进行的教学方式,具体使用哪两种语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在美国主要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加拿大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和我国的港澳地区主要使用英语和华语。

双语强调的是在学习和交际中熟练运用两种语言;其次,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而是学科教学。

它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的教学活动。

是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为外语教学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第三,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外语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应用外语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外语。

双语教学是“Language as a medium for learning content, and content a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 language”。

意即外语或第二语言是学习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学科内容则是外语学习的教学资源。

“One excellent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use it for a purpose, so that the language becomes a means to an end rather than an end itself.”(学习外语的最好方法就是有目的地使用它,使外语不只是学习的目标,而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这段话非常形象地点明了双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和实施意义

双语教学在国外历时一百多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双语国家(官方语言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国家)一般都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缓解民族矛盾和种族文化认同等多方面考虑才选择了双语模式。

如加拿大、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地。

20世纪后半叶加东法属魁北克省的法语沉浸课程(The Canadian French Immersion Program)成效显著,至今魁省人仍以精通英、法双语而著称。

印度也是著名的双语大国,借双语教育(母语+英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三科技大国。

此外,一些单语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等都实施过双语教学。

可见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双语教学对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实力的重要作用并付诸实施。

我国传统意义上是个以汉语为主的单语国家,个别地区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小规模存在过的双语教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解放前外国殖民者开办的教会学校,曾引进英语教科书,用英文授课,殖民色彩浓厚。

第二种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目的是推广汉语,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的双语教学性质与上述截然不同,它是依据我国国情,适应新时期全球化教育背景,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外语,知识+技能)而进行的一场长期艰巨的教育改革。

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语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

英语在我国较为普及,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地适用性。

国际会议、技术交流、科技资料、文件电邮等绝大多数都通用英语,掌握英语意义重大。

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在国际交流中面对不同环境和人群自如表达,以双语教学提高全民英语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外语使用程度的多少,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沉浸式(immersion model),即全部用外语,不用母语,通过建立独特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过渡式(transitional model),即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渐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教学;保持式(maintenance model),即学生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理论依据是开展旅游双语教学的前提

双语教学理论众多,代表性的阈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把学生的双语水平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阐述各层次与学生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为精通双语者对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非精通双语者则产生负面效应。

教育学研究也表明,语言课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功能需要,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以语言应用为动机,学习的过程也是语言应用的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合理而轻松,方法科学,效果明显。

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人具有精通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的能力,旅游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政策支持是旅游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 4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力争开设5%~10%的双语课程,特别是一些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专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实践性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过硬的语言功底。

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利途径。

它从专业入手,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灌输英语,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旅游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达到语言和专业双赢的目的。

中国旅游业蒸蒸日上,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在新世纪的全球旅游领域里,既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旅游高等教育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为旅游业输送大批精通外语,精通专业,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高品质人才。

上一篇:工会慰问管理办法下一篇:税务会计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