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精选8篇)
1.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一
王小东:关于北海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塑造城市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
——关于北海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作者:王 小 东
编者按:
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支撑,文化则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在打造经济支柱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加大了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启动了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策划摄制了《走遍中国-走进北海》七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节目黄金时段播出,极大地增强了北海人对在漫长开放历程中形成的深厚历史文化的认知,提高了干部群众热爱北海,建设北海,推动跨越发展、合力唱兴北海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日前,光明日报摘要刊发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的署名文章《关于北海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思考》。为加深和促进大家对发展北海的思考和实践,本报将这篇题为《塑造城市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的原作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加快实施,胡锦涛总书记寄语广西沿海发展要成为“新的增长极”。因此,在国家重视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一规划被认为是“补齐中国沿海发展短板”之作。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的重要成员,北海的发展引人注目。
1984年,北海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站到了继特区之后的对外开放的“第二起跑线”。经过25年的奋斗,北海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城市知名度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支柱性产业,北海的综合实力仍然较弱,“总量小、基础差”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成为北海贯彻“发展是硬道理”和“第一要务”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其内在和外在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借助自身的基础、条件,与特定的机遇结合,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就会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为此,深刻认识北海历史悠久的开放进程,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科学发展的动力,培育城市发展的内驱力和生命力,是北海进入关键时期抢抓机遇,在北部湾经济区确立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课题。
1983年从县级市恢复为地级市并在次年跻身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时,北海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小城市,城市人口仅11万多(其中渔业人口超过2万),工农业总产值刚过2亿元,人们说它幸运地当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际上,北部湾畔这座城市一直与开放有着不解之缘,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最重要的见证。北海的衰荣起落,堪称中华民族走向海洋、对外开放的缩影。
2000多年前的汉代,现北海属下的合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条见诸史乘的最早对外海上贸易航线,从北部湾畔的合浦等地出发,沿中南半岛海岸,经南洋抵达印度洋,进入中亚,与名闻遐迩的陆上“丝绸之路”殊途同归。《汉书》记载的这条海上航线,并非一般的民间往来,而是一条由“黄门”宦官和译长率领、私商应募参与的官路。北海在遥远的两汉时代就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
作为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北海市合浦县城廉州镇周边,至今保存着近万座汉墓,在历年来的抢救性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数量众多的舶来品,如琥珀、水晶、玛瑙、玻璃制品、黄金饰品等尤其引人注目。这些有着封土坟丘和厚葬礼制的汉墓,虽然主人身份难以考证,但专家普遍认为应属于郡守、县令、官吏、豪商甚至还有王公贵族等上流人物。正如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所说:“可以想见西汉时期的合浦已是一座商贸发达、水陆运输畅达、人烟稠密的江海港口城市。”
历史翻到十九世纪,清王朝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在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北海与芜湖、温州、宜昌一起被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日等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洋关、教堂,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北海成为列强入侵劫掠资源的落脚点以及扩张大西南的通道。在“欧风东渐”的过程中,北海作为得风气之先的沿海城市,其接纳西方工业文明之早令人啧啧惊叹:光绪十一年(1885年),北海即设立了官办的电报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法教会在北海开办义学和女子学校,开设英、法文课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海的英国教会用上了电灯;同年,借助从英国进口的设备,北海有了木材机械加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人们就能在北海的英国领事馆里观赏到电影默片;1909年,北海出现了中外合办的电灯公司;1918年,飞机的踪影现身北海,到了1929年,北海开通了与广州的航空邮路„„当地至今保留着众多西洋建筑,以及有着中西合璧风格的老街,他们作为近代社会、经济、建筑、宗教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向人们述说着100多年前的开埠,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辉煌与变迁。
然而,回顾历史上北海的开放,人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因开放带来的城市繁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几度崛起,又几度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繁富的历史遗存,基本限于两汉时期,这个“外洋各国夷商,无不梯次出航海,源源而来”的“海疆第一繁庶之地”,晋代以后就盛况不再;19世纪下半叶开埠的北海迎来商贾如云的兴旺景象,短短数十年间“洋楼矗起,巍然并峙”,诞生了“开埠第一城”,“百年西洋街”,但贸易中心的地位很快就风流云散。历史上两次大的开放,都未能形成恒久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周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再度重演:北海1992、1993年世人瞩目的“大开发热”,持续了短暂的一年多就骤然退去,短暂的发热过后,城市的“元气”却长时间未能恢复。
回眸是为了前眺,反思是为了进步,了解历史能够帮助创造历史。从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19世纪开埠,再到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北海经历3次开放高潮的洗礼,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北海。开放构成了北海发展的主轴。但同时,历史上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开放,都未能给这个江海交汇的城市带来持久的繁荣,由于地处僻壤,远离主流,加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未能形成薪火相传的城市人文精神。一方面,北海得“天时”、“地利”而开放;另一方面,开放未能内化形成强大的内在生命力。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越是悠久,其文化的积淀越是厚实,城市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在加快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进程中,扩大开放是北海实现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使北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市场优势、现实优势的惟一途径。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入口,充分发掘开放历史的文化资源,通过弘扬历史文化培养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用开放精神凝聚心智,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品格,构成以开放为灵魂的城市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家园,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城市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城市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并以这种薪火相传的文化“定力”,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这对于北海推动科学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树立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北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海滩、海岛、海滨的“天生丽质”赢得人们的啧啧称赏,但由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与旅游有机结合,使得北海的旅游缺乏文化内涵,更造成北海的城市形象苍白与模糊。实际上,除了大量汉墓和作为近代开埠象征的老街和西洋建筑群,北海还有涠洲天主教堂、海角亭、东坡亭、文昌塔、大士阁、惠爱桥、白龙珍珠城遗址等众多文物古迹,以及客家和疍家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北海拥有绵延数千年的采珠史和“合浦珠还”等传说,形成的南珠文化名闻遐迩。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北海重要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颠覆外界“北海没有文化”的成见和误读,改变一些人妄自菲薄的心态,通过展示深厚的文化积淀树立北海的城市品牌。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塑造城市精神。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精神的源头,它作为一个城市的“底色”,蕴含着城市的个性,正如园林之于苏州,外滩之于上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开埠建筑群,体现着北海以“开放”为特征的城市品格,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进取、包容和诚信。2000多年前北海先人以不畏“**艰阻、沉溺相系”勇于进取的顽强意志,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魄,扬帆起航走向大海走向世界,内纳中原文化,外引西方文明,创造了始发港的繁荣昌盛;同时,在“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赉黄金杂缯而往”的贸易往来中,在开埠后涌现的众多商誉蜚然的铺号里,培养形成了平等友善、诚实守信的品格。而这正是今天寻求加快发展的北海所需要继承和弘扬的城市精神。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历史文化具有“宣教化,敦风俗”的显著功效,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作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开发中,一些人在潮起潮落中,形成了小富则安、因循苟且的心态,或被动观望,或怨天尤人。究其根本,与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支柱不无关系。对外开放进程构成的历史文化,是北海人的精神富矿。大力宣传历史文化,以历史文化作为“教科书”,从中汲取营养,增进教益,引导市民摒弃封闭观念,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形成“人人皆环境,个个是形象”的发展气候,从而提高市民素养、增强文化“体质”。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发展合力。文化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发掘历史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认识其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热爱传统文化感情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汇聚发展合力的过程。对北海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将极大地激发广大市民对历史和城市的自豪感、荣誉感,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因知而爱,因爱而行,在重新建树文化自信中增强开放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焕发建设共同家园的热情,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北海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作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就与东盟密切交往的城市,北海的跨越发展,除了产业的兴旺、经济的繁荣,同时应体现历史文化的光大,体现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促使人们从源头上审视北海的开放历程,发掘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北海的文化形象,寻根探本,以史为鉴,扬起开放风帆,推进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挥作为大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和中国与东盟“桥头堡”的作用,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增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赢意识,共筑增长一极。北海将重铸辉煌,建设成为北部湾畔富裕、文明、和谐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恒常发展之城。
2.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二
资源型城市发展长期以来为国家提供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但由于对资源的依赖使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开始呈现各种矛盾和问题, 如单一的产业结构、环境压力等;同时, 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太原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撑的经济发展终将面临衰退, 进行经济转型不仅可以解决资源困境的局面, 同时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太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等特点进行分析, 探索出一条适合太原经济转型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SWOT分析
1. 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势
(1) 太原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太原作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 其传统支柱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 为太原市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工业基础, 也对山西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太原市在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 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有色金属、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等有也较好的基础、技术条件和产业工人队伍也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太原市具有产业资源优势
产业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有“煤海”之称, 太原地处山西中部, 储量居全省第七位, 煤炭资源丰富。此外, 太原具有丰富的矿藏, 主要有锰、铁、铜等金属矿以及硫磺等非金属矿, 铁矿储量也较为丰富;太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 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3) 太原具有区位及交通优势
太原市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 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太原是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 目前已形成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交通网络。这些优势将推动太原经济发展, 实现太原跨越式的发展。
2. 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劣势 (1) 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单一。2011年, 在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煤炭、钢铁、炼焦、化工、电力占到了65.2%。这种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将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其次, 太原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基础性产业为主, 产业链短, 缺乏下游产业支撑, 造成产品附加值低, 市场竞争力下降。第三, 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将不利于太原接替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2) 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第一,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太原市的资源型为主的企业比较多,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 然而以资源为主的企业多以上游产业为主, 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第二, 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城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人才匮乏, 现有的劳动力大都来自周边农村, 教育水平低, 技能单一。
3. 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机会
第一, 国家政策的支持。2010年12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第二, 中部崛起战略为山西地区的经济稳步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第三, 国际新一轮结构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以及我国重工业重新大发展等形势的变化使资源型城市面临新的机遇。
4. 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威胁
能源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特别对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首要选择。这对于传统资源型城市太原造成了影响和威胁。同时, 太原与周边一些城市在区位条件、资源上多有相似, 所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上会存在一定的相似, 这必然会和周边地区在引进外资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三、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战略选择
1. 做强支柱产业,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第一, 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延长产业链, 发展下游产业。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等, 利用相关政策支持, 大力改造传统生产装备, 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 要充分抓住发展的机遇, 发展支柱产业的相关产业, 进行深加工, 发展接替产业。第三, 要顺应能源需求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技术研发。
2.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利用太原市现有的产业和基础, 及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 首先要考虑发展有竞争力的接替产业, 包括机械装备制造业、冶金行业、轻工行业等行业, 它们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所以可以不断培育壮大这些产业。其次, 不断发展第三产业, 太原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这对太原市今后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具有优势。
3.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第一, 依托高教园区培育区域人才。加强与高教园区内各高校的联系,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资源雄厚、设施先进、培训方便的优势, 重点建立若干个制度完善、设施齐全、力量雄厚、布局合理的培训骨干基地。第二, 企业员工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赴高校、科研机构去考察培训和学习, 开阔视野, 更新观念。
四、结论
太原市经济转型是太原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通过运用SWOT方法对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得出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要发挥优势资源, 避免劣势和风险因素, 善于同机会相结合, 通过做强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太原经济转型发展道路。
摘要: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资源型城市—太原市为例,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发展战略。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吕宁.淮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15~20[1]吕宁.淮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15~20
[2]郝东恒.中等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以邢台市为例.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3~7[2]郝东恒.中等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以邢台市为例.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3~7
[3]孟文.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 2012, 3:115~118[3]孟文.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 2012, 3:115~118
3.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三
【作者:陈祥荣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刻地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深入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促进椒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决定能否有效应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否加快推动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椒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依据所追求的目标,经济发展可以有不同类型:或是侧重于实现更多经济产出的单纯的经济增长,或是侧重于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经济发展。与所追求的目标相适应,经济发展亦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前者主要包括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的外延扩张式的粗放型增长和依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的内涵提高式的集约型增长等两种方式,其核心在于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后者则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椒江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台州撤地建市以后,椒江作为主城区,无论是在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城市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994—2007年13年间,全区生产总值由27.75亿元增加到234.42亿元,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由799美元增加到6519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94年的13.5:62.7:23.8调整为2.9∶53.8∶43.3。财政总收入从2.61亿元增加到28.75亿元,年均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年均增长20.3%。
综观椒江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无论是土地能源等的极度紧缺、生态环境的不堪重负,乃至社会成本的不断高涨、安全风险的逐步增大,都已证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椒江的发展轨迹总体上是沿循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呈现出“三高四低”的特征。一是高投入。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的高投入带动的。我区“九五”、“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1.67、0.89,即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0.6亿元、1.12亿元。虽然近年来,由于城市化推进,非生产性的城市建设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动态存在一定不可比性,但总体上仍可以反映出我区每创造1亿元GDP所付出的投资代价越来越大。二是高能耗。2006年,我区万元GDP能耗为0.743吨标准煤当量,与宁波海曙区(0.23吨标准煤)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万元GDP电耗为887千瓦时,高于全市866千瓦时的平均水平。三是高排放。“十五”期间,我区平均酸雨率为83.54%,2004-2006年,城区恶臭发生率平均为10%以上,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几乎达到“有水必黑、有河必臭”的程度。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水环境整治,2007年酸雨率降低至81.3%,城区恶臭发生率降低为3.9%,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四是产业层次低。中小企业面大量广,至目前,全区共有4668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612家,规模以下企业占86.9%;多数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含量较低,普遍存在“多、小、散”现象,主要依靠产量和价格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整体竞争力不强。五是经济效益低。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企业工业用地每亩产出率约为160万元左右,为青岛、江苏等地的1/7-1/8。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广大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重复,科技投入少、研发能力弱,真正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七是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硬件设施建设较快,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软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居民和农民在人均收入、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当然,我们要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椒江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即使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选择的都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建国以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许多经济门类处于从无到有的创始阶段,为了突出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因此也是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从椒江自身的基础条件看,我区人多地少,资源紧缺;区位优势不明显,人口集聚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范围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很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个私“草根经济”的推动,这种源于人民群众自发式的发展模式,走的必然是一条粗放的发展道路。从行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合理竞争普遍性存在。由于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各地方政府之间往往为了追求GDP和地方税收的快速增长而互相攀比,从而在行政力量的直接干预下,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而不太考虑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发展一些能快速带动GDP的增长和提高地方税收的行业,而忽视了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椒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了我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变,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有结构、质量、效益、人口文化素质、环境保护、贫富差别等方面的变化。这对指导我区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区提出要“转型升级、创业创新”,这既符合椒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椒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7年,我区人均GDP已达到6519美元,位居全市前列,按照“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理论,我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过渡期间,通常是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往往呈现出“重化工业、高加工、知识经济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梯度演变的特征,产业结构将出现大幅调整,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但往往也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政府切实加强调控和引导,以经济的、法律的甚至必要时采用行政的手段去进一步推动产业层次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是与他们长期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可见,在这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采取怎样的战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更加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办事,更加注重实施有利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椒江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客观上讲,当前椒江发展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还不同步。我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以致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贫富分化、外来人口管理、城市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并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经济之间发展还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南北、陆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缺乏保障等,这些问题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近几年我区虽然在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但环境容量总体已趋饱和,污染减排的任务比较艰巨,缺电、缺水等因素影响了2007年规模上工业企业产值的5-6个百分点,影响全区GDP1-2个百分点;土地资源非常短缺;在2008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及政府性工程的融资难问题将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是“成长中的烦恼”,客观上都在催促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只有加快实现资源优化组合配置,以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三、椒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层次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等等,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椒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观念是先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已在不少干部群众中扎根,我们的考核体系仍主要体现在“数字考核”上,往往对速度的要求比较多、对质量的考评比较少。树立科学发展发展观就是要与这些旧观念彻底决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也是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二要树立GDP增长不等于财富增长的理念。过去我们一直注重GDP的增长,但是GDP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等于财富积累。当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是重复的、廉价的,那么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更要重视发展、重视财富积累。在考核上,我们应该仿效苏州、湖州等地的做法,逐年调减“GDP”所占的考核比重,使各级政府逐步树立发展“绿色GDP”的观念。三要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从子孙后代手中借过来使用的,必须完好无损地还给子孙后代,而且要附加上“利息”。这个“利息”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我们要一代一代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决不能在为了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把生态环境破坏殆尽。
(二)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合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一要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方面,要注重发挥重点工业园区的作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一镇一品”为特点的块状经济为依托,做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进一步集聚。重点推进总面积30公里的“一区两带”建设,坚持把“滨海工业区块、南部产业带、沿江产业带”作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集聚的平台,实现存量提升和增量推进,培植企业群,建设主导产业区。近期,要加快椒江滨海工业区块海门八塘、三甲九塘共2800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和两个BT项目的推进;台电以东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加快建设信质电机项目建设,加快1000多亩滩涂的围垦开发,着力引进实力较强的造船企业,形成沿江造船产业集群;同时,全力推进台州电子产业基地、洪家塑料电器专业区块、椒北工业功能区等各个区块建设。另一方面,继续抓好主导行业的改造提升。医化行业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腾笼换鸟”;缝制设备行业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人无我有”,同时,要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国内市场的份额;家用电器行业要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信息产品制造业向区域内集聚,形成台州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创业基地。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健全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着重做好商贸业、物流业、市场群建设三篇文章。商贸业要发挥主城区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领域,启动实施占地500亩的椒江商业中心建设,在中山路、解放路沿线建成一批重大商贸设施。物流业要依靠沿海沿江地利因素,建设现代物流业集聚区;加强港航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海运企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使我区的海运业焕发新的活力。市场群建设按照“差异化发展、功能化集聚”的定位,利用台州大环线、中心大道两条交通大动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若干个专业市场集群。同时,要加快大桥以东区块市场的开发和建设。此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
经济”,积极实施“回归工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为导向,培育发展特色优势、绿色安全、精细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大黄鱼优势产业带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扩大浅海养殖业;探索建立渔船——渔业加工企业直销的“订单渔业”机制。
(三)始终坚持创业创新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打破原有框架,推进创业创新。一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完善经济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改革,鼓励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今年争取新杰克、水晶光电2家企业成功上市;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从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坚持“有地招商”和“零地招商”相结合,着力引进经济效益好、污染少的重大项目。二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要启动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中科院计算所台州分所、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的作用。三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办法和路子,重点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对村梗地霸制订整体打击方案,重拳出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四)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区建设,把污染减排作为硬任务,严格执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一是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全面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继续深化医化行业污染整治,落实各项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降低城区恶臭发生率。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实行严格的区域限批政策。二是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1313家企业的整治任务,实现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再截污工作向城郊结合部和一级污水管线已延伸的农村拓展。继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关停搬迁工作。强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机制。三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工业功能区块生态化改造,抓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五)着力破解要素制约。资金、土地、水、电等要素的短缺,已成为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必须全力予以破解。资金方面,政府性工程建设上,要做好与国家、省计划的衔接,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补助;筛选、包装好项目,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其优先满足重点建设资金需要;积极推出国有土地公开出让;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继续实施项目代建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要切实抓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不断促进银企合作;不断规范金融市场;鼓励银行拓展产品内容,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土地方面,制订出台“亩产论英雄”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抓好八塘1800亩、十塘二期1000多亩工业用地的启动工作。同时,不断拓展增量,加快滩涂围垦和造田造地,加快推进十一塘围垦工程,今年完成十塘三期围垦工程。电力方面,建成投
运台电五期送出线路、220千伏外沙变、110千伏椒江变异地改建工程、110千伏兆桥变至220千伏双水变输电线路等工程,加快建设220千伏栅浦变、110千伏绿心变等工程,启动建设110千伏涛江变,力争全面缓解电力紧张状况。供水、污水处理方面,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抓好供水二期管线铺设,在建成投用椒南配水泵站和椒北净水厂的基础上,加快城乡一体的主干管网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有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启动污水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截污管网向城乡结合部延伸。
(六)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统筹发展为重点,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发展的协调性。按照“东扩南进、跨江发展”的总体思路,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新型城市化建设中,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抓好环白云山区块和葭沚旧城部分区块改造。加快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对中心大道椒江段、开发大道、椒江二桥等重点路网工程建设,要保障资金投入,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同时,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多城同创”,加快“城中村”和“五小”行业整治;启动实施“数字城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实施“十百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村留地建设力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抓好农民建房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关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 篇四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产业发展的规范,特别是针对一个区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至国家,下至区县,都没有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模板。
在我国,大文化的概念应该说才刚刚形成,我们谈论文化产业的时候其实大多还是以旅游产业的角度切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也是文化的重要抓手,这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个人认识,旅游产业规化只是文化产业的规划的重要一个方面,要想完全的把握文化产业规划,不仅要破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本身的东西,更要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和地方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文化产业规划。
一、侧重于本地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挖掘
二、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内核
三、文化资源转化如何转化为文化项目最终在当地形成产业
四、城市发展的文化产业的实施路径
五、文化产业资金来源和路径
六、文化业态的整合和实施
个人认为,地方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重要还是解决资金怎么来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通过给地方政府做文化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优质的文化产业项目,但是就是因为政府没有在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引导上没有引起足够的设计和重视,就导致招商难、难招商的怪圈。
5.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五
“十一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大力气建设文化产业,并在《晋城市“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和谐晋城”,提出“到2010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6%,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以上”的总体发展目标。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分别为35%、37%、38%,占GDP比重分别为
1.97%、2.3%、2.5%,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皇城相府、红萍服饰、神龙陶业有限公司、晋氏织造、绿洲大麻、新浪印业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白马少年》、《老子安天记》等动漫精品,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珏山中秋赏月文化节、高平炎帝文化节、赵树理文化艺术节等一批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推动我市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晋城市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华北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这里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有丰富多彩、粗犷诙谐的民俗文化,有便利的交通,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一)文化资源。在我市的文化资源宝库中,其中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闪烁着独特耀眼的光芒,是我们的“优势资源”,是悠悠岁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1.众多的神话传说,是我市区别与其他地区,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资源,是我市发展动漫产业的依托。
2.以王莽岭、蟒河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以皇城相府、柳氏民居为代表的明清古堡,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体。
3.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是我市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的重点内容。
4.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很多资源全国绝无仅有,在街头、广场、舞台都能演出,且语言诙谐有趣,多由农民自编自演,直接反映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二)文化投入情况。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750个,个体户4800个,全部从业人员3.2万人,营业收入总额为55.7亿元,增加值为15.2亿元,增加值率为38%,占GDP比重为2.5%。
1.市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是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市财政对文化投入最多,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2006—2009年,全市财政对文化投入总额为40867万元,其中:文化24952万元,广播影视12368万元,新闻出版3457万元。市本级财政对文化投入总额为20577万元,其中:文化12978万元,广播影视5527万元,新闻出版2072万元。
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是按照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安排的预算拨款,其内容主要是文化、广播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公务费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文化公益事业项目拨款,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拨款。对于按市场化管理的印刷、广告、网吧、娱乐等文化产业的投资,原则上按市场筹资解决,财政基本上无投入;对于剧团、歌舞团、影剧院、文体宫等公益性文化产业按照其自身能力的不同分别给予全额、差额、定项补助。
2.各县(市、区)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阳城县文化投入总额为1520万元,沁水县文化投入总额为1031.5万元,泽州县文化投入总额为2158万元,陵川县文化投入总额为518万元,高平市文化投入总额为19520万元,城区文化投入总额为320万元,总计25067.5万元。
3.市直文化及相关单位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市广播电视台财政投入总额为6532.95万元,实现各类产业收入26104.10万元,仅2009年就实现收入7194万元,较2005年产业收入增加80%;市体育局财政投入总额为3383.92万元,体育设施投入总额为35031万元;太行日报社固定资产700余万元,年经营性收入800万元;市上党梆子剧团财政投入总额为240万元,年均收入130-140万元;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财政投入总额为20-30万元,年均收入60-70万元;市书画院财政投入总额为8万元;市群众艺术馆财政投入总额为1022万元;市歌舞团财政投入总额为2300万元,年均收入80万元;市少儿艺术团财政投入总额为707万元。
4.文化市场的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文化市场蓬勃发展,歌舞娱乐业、网吧、音像业及演出市场,营业收入总计2.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总计2.83亿元,利润总计1.11亿元;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分公司固定资产总额为98400万元,营业收入220000万元,投资总额52000万元;中国电信晋城分公司固定资产为31227.6万元,营业收入11723.76万元,投资总额21077.36万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固定资产为171323万元,营业收入41924万元,投资总额52033万元;皇城相府和后则腰琉璃厂投资总额为1.5亿元,营业收入5亿元;九洲玻璃厂投资总额为400万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
5.旅游服务业发展情况。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75.88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了12.74%,国内旅游收入62.95亿元,比2008年增长12.15%;入境旅游人数4.24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2.06%,创汇1604.46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78.35%;全市旅游总收入63.71亿元,比2008年增长12.3%。
(三)各行业发展现状
1.歌舞娱乐业。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文化娱乐市场注入了勃勃生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也推动了歌舞娱乐业的发展。从我市1992年成立第一家歌舞厅到1998年的295家,歌舞娱乐业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娱乐市场的饱和,歌舞娱乐业迅速萧条下来。近几年,经过市场整合,优胜劣汰,歌舞娱乐业才逐步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品牌化。
2.互联网上网服务业。经过艰难创业期、快速成长期和整顿提高期,我市互联网上网服务业已形成规模,网吧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到2008年底,我市共有网吧193家,其中单体网吧131家,连锁网吧62家。网络文化市场的形成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网络经营相关产业的发展。
3.演艺业。截至2008年,我市共有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所13家,其中专业艺术团体9个,分别是晋城市少儿艺术团、晋城市歌舞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高平市人民剧团、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阳城县人民剧团、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城区鸣凤剧团、沁水县蒲剧团。剧种多为上党梆子,城区鸣凤剧团兼演上党二簧,沁水县蒲剧团主演蒲剧。演出剧目多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近年来,各剧团除了市里调演外,大多在农村演出,一年大约300—400场左右,每场收入将近2000元,剧团演出年收入在35万元左右。
4.印刷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市印刷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到机械化,从单机到连动化、自动化,从铅印技术到胶印技术的过程。目前,我市拥有晋城市印刷厂、太行报业有限公司印务中心、山西晨光印业有限公司、晋城市地税票证印刷厂、晋城市票证(国税)印刷厂等国有印刷企业和东四义彩色印刷厂、晋城市育英印刷厂、新浪印业有限公司、景潮办公用品印制有限公司、晋城市亚美印业有限公司等民营印刷企业。
5.出版发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太行书城、席殊书屋、华拓书店为龙头的188家民营书店,从销售码洋上看,除去新华书店教材销售这一块,民营书店的销售已经占据了图书销售的“半壁江山”。同时,新华书店经过改革,在经营上下功夫,在管理上搞创新,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赢。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低,文化企业呈现“小、弱、散”的状况。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但总体来讲,文化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还太少,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散,产业集约化水平低,经济总量偏小,文化产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二)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我市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上党二簧、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泽州秧歌、阳城犁镜、高平刺绣、面塑、泥塑、剪纸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很高的声誉。目前,一些项目已经成功开发,并初具规模,但由于在策划、开发、包装、营销等环节上受创新能力的制约,缺乏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创新手段,不能把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不能把简单工艺制作升级转化为产业生产,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不畅,形成了资本注入的瓶颈。现有的文化企业体制单一,多数是个人投资或合伙经营,缺乏多方面的资金支持,投融资渠道不畅,没有形成多元化发展,同时,缺乏投融资优惠政策,后期资本注入困难。一些好的文化项目缺乏启动资金,向银行贷款,面临的是银行政策性、技术性的门槛和障碍。
(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近几年,我市先后建成了博物馆、文体宫、赵树理文学馆等基础设施,但没有图书馆、电影院、剧院、会展中心等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会展服务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面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我市文化产业该如何前行,这个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直属单位为主向管全社会的转变,建立起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使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文化产业,加剧传统产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文化产业具有反向调节作用,逆流而上,不降反增。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是由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在政策上进行倾斜、资金上给予支持,以推动其快速发展。因此,应抓住机遇,及时制定和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文化产业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思路。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三)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品种单一,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设立文化产业的发展基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的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要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
(四)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在歌舞娱乐、网络服务、演艺、影视、出版发行、数字节目制作等领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五)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蔡武部长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出:“只有企业还不行,还得发挥它的聚集效应。建立和完善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实验示范区。建立和完善动漫、游戏等研发和制作基地,真正发挥它们在产品创作、技术研发、产业化实验和推广中的作用,以此为全社会提供高端的服务平台。”因此,要增强我市整体文化产业水平,提升文化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制作、加工水平,打造文化精品企业,首先要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我们将着重推动和实施以文体宫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荐皇城相府旅游景区申报我省和国家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我市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颁奖
典礼、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泽州县金秋小康文化旅游月、珏山中秋赏月文化节、陵川红叶文化节、高平炎帝文化节、阳城县皇城相府旅游文化节和沁水县柳宗元文化节、赵树理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推进“文化活动品牌化”,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6.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六
目前,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各国经济萧条, 如何有效规避风险, 保持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之一。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各国政府审时度势, 纷纷提出破解难题的招数来化解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太原市提出了“建设特色文化名城,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 把文化因素渗透于经济运行之中, 人们开始注重建设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等文化现象。伴随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 文化产业化已经形成, 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
纵览三晋文脉绵延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三晋大地是华夏文明史的发源地之一, 倚着黄河这条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走过无数个春华秋实。山西, 表里山河, 人杰地灵;三晋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而太原作为省会城市, 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名人辈出, 名胜遍布。
2007年, 山西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0.75亿元, 比2006年增长28.9%, 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65%提高到2.80%, 已超过金融业占GDP总量的比重, 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4%, 拉动山西省经济增长0.76个百分点。其中太原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49亿元, 增加55亿元, 占GDP的4.4%, 高于全国2.45%和山西省2.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文化产业对软化经济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而太原也正面临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
审时度势探究症结
2008年, 太原市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对太原今后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架、园区建设、产业板块逐一做出规划。按照《意见》的构想, 太原将以“改造好老城、建设好新城、开发好古城”为目标, 以滨河东西岸线为纽带, 突出晋阳文化特色, 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及板块的开发, 以及东西山文化产业生态景区建设, 形成三城联动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格局, 构造好特色文化名城的空间布局。但目前, 太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 有形文化资源 (如名胜古迹等) 开发程度不均衡, 地点分散, 未能很好规划, 呈现星罗棋布的特征, 有待整体规划。
2) 无形文化资源 (如民风民俗) 未得到很好的保存与开发, 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3) 未能很好地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对内对外的文化经济效益不高。
4) 太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单一, 产业链条链接不够紧密, 需要重组资源, 提高综合效益。
建言献策以文兴商
1)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 构建产业化链条。民俗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如何将这一资本转化为产业, 将文化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 笔者认为应针对民俗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一是通过博物馆开发模式, 体现山西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传统文化, 不同历史时期, 民俗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博物馆的开发模式可以通过陈列物质民俗, 制作模型、图片讲解或用声、光、电科技手段再现已经和即将消失的民俗, 全面展现民俗的发展轨迹, 揭示其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借鉴河边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的成功经验, 合理规划构建, 并完善独立的太原民俗博物馆。
二是配套开发民俗、自然、文物资源, 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一些自然和文物景点, 已经结合文化资源开发成节庆旅游项目,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民俗社区的选择和确立应该和风景名胜区的文物景点结合, 优美的自然景观、历史厚重的文物景观和迥异的生活体验, 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两种资源结合较好的地方, 也应发挥资源优势。如太原晋源区内有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等资源优势, 可以与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相结合, 形成吃、住、游、购、娱的产业链条, 势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推出主题节日、主题民俗社区等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太原可利用剪纸、锣鼓、面塑等地方民间艺术, 面食、醋、葡萄等地方名吃特产, 婚嫁、社火等民俗文化, 大南门、国师街等明清及民国时期传统民居文化, 开发民间民俗文化产品。构建特色民俗链条, 综合民俗特色, 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体验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是产业开发的入手点。例如:利用春节, 可以组织“过年在龙城”的主题活动, 观赏国师街等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传统民居, 观看太钢锣鼓表演, 体验清徐剪纸艺术, 吃“太原国际面食节”获奖精品面食, 形成集观看、参与、饮食为一体的主题活动, 这样既能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市人们的参与, 又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让其体验不一样的新年, 从而带动餐饮、娱乐文化业的发展。
2) 旅游与文化牵手, 丰富两个旅游区域建设, 实现双赢。旅游与文化息息相关, 没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承载, 就不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2500年文明史的老城太原, 从古到今不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且为诸多朝代的龙兴之地, 因而太原又名之龙城, 开发太原文化资源并将其与旅游业结合, 以繁荣太原的经济发展。
一是利用名人效应, 开发傅山及明末清初山西学术文化圈旅游区域。明末清初以傅山为代表的学者群体扛起了爱国、治学的大旗, 形成了以傅山、顾炎武、阎若琚、朱彝尊、李因笃等为代表的北方学术圈, 其中以傅山与顾炎武为典型代表。傅山寒居十余年的“松庄”, 那里的几间寒窑一度成为天下学者集聚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 可围绕西村—上兰村—土堂村—呼延村开发傅山文化, 将正在兴修的汾河景区工程一直延续至烈石山口并蓄水, 打通4个傅山文化点, 兴修公路, 实现水陆两通, 将风景、佛教、文化点连成线, 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省内旅游量。
二是开发近代文化, 倡导红色旅游, 打造城内旅游新区域。围绕省府大院、海子边公园、国民师范、太原师范学院等开发以革命遗迹为特色的城内旅游。包括省府大院、儿童公园、国民师范、赵树理故居、双塔寺、鼓楼、督军府等博物馆和景区, 崇善寺、文庙和城隍庙等历史文化街区, 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牛驼寨解放太原纪念馆、双塔寺陵园等承载历史的老建筑, 使太原近代历史发展及革命经历得以在区域内全面呈现, 形成城内旅游新看点。
7.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篇七
倪文才
中共十七大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发达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战略,抢占先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利用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最近,我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
我市文化产业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一是门类比较齐全,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在高邮几乎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二是内在发展欲望强烈,部分行业开始出现相互融合和扩张的趋势;三是外部进入势头较好,经常有外地客商前来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咨询;四是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印刷、影视拍摄等方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全,但与高邮拥有的丰厚文化资源相比尚不相称,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1、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想到文化事业的多,想到文化产业的少;重视文化政治功能的多,重视文化经济功能的少;知道文化事业属性的多,知道文化产业属性的少。部分文化单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引领兴办文化产业不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2、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过去,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缺乏行政推动,许多文化产业属于自生自灭。文化经营者大多从事网吧、歌舞娱乐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门类,文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企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新兴文化产业开发不多,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小,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3、文化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博物馆、文化馆、电影院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城市必备的文化设施,有的还是空白,有的已严重老化,制约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农村很多地方没有文化活动场地,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多数文化产业是本土经营,投资额相对较少,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或外资进入。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等产业,因为缺少投入,所以处于维持状态,没有大的发展。
4、文化产业人才匮乏。虽然我市文化艺术专业人员不少,但精通文化产业经营的人才十分紧缺,文化产业缺乏领军人才,难以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既要看到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也应看到有利因素和发展潜力。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高邮建设。2007年10月和2008年3月,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研究了文化高邮建设工作;2008年3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文化高邮建设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高邮建设的意见》、《高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对文化高邮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事项进行了决策部署。二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发展依托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GDP的增长而不断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总量日益壮大,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扩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较大的消费市场。
三是特有文化资源积淀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高邮作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景点众多,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古盂城驿和清代当铺等名胜古迹71处。
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一首邮之歌,从古唱到今”,“邮”是其存在之根、发展之脉。高邮的水文化很有特色,“三十六湖秋水阔,苍烟一点指高邮”,高邮湖水面宽阔,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贯穿高邮,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我市独特的水文化资源。
四、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政策门槛,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参加,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鼓励现有演艺、体育、影视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组建集团。三是加速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文化项目引才和以合作、聘请等方式引进人才,使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
2、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下决心改变我市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面貌, 根据发展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相应的建设资金,高起点、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一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设施,如盂城驿景区、清代当铺、大淖河改造等。
3、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在服务业引导资金中辟出一块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争取银行对有发展前景、有良好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把文化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我市文化产业规划,提高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推介水平,积极引进域内外投资者参与建设和开发。
4、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旅游业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高邮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业潜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把高邮的旅游做好了,文化产业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要着力抓好高邮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在建设中要注意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注重文化原素的注入,彰显高邮旅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
8.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八
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XXXXX
专业:XXXXXXXX
2016年7月28日
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
通过文案调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程颢书院、星美加盟院线、皇城相府产业园区、相关文化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经整理分析发现,晋城市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且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较为突出。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衍生产业;核心竞争力
引言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东南,地处津要,物产丰饶,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条巨龙奔腾缠绕,沁河、丹河两条玉带蜿蜒贯通,镶嵌于三山两河之中。这里,是神话的故乡,神农躬耕、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尤其是晋城由来已久的凤凰传说,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里,是围棋的发源地,隐居棋子山的商朝大臣箕子夜观天象、推演天文,创造了围棋;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长平之战的发生地,至今诉说着千古悲凉;这里,宋金时期古建汇集,建筑艺术精美绝伦;这里,民俗文化丰富,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泽州鼓书、磁性剪纸、焙面娃娃、八八大筵席„„让人们品味最原汁原味的晋城、一个繁华的晋城!
这点点滴滴的色彩,经过历史长河的晕染,共同描绘成了晋城的文化长卷,这长卷人文荟萃、色彩斑斓,唤起人们对古老晋城最原始的印象!
晋城市政府,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做出了迅速反应,紧密结合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争三快两率先”的战略方针,为晋城的城市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印象晋城文化休闲综合体概念规划项目,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开展和进行的,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将本项目打造成为中原乃至华北地区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休闲综合体!调研分析
一、现状特点
1、产业种类较全,但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9大类和24个中类,80个小类的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在晋城市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旅游、图书零售、电影院线、广告制作、出版印刷、网吧服务、休闲娱乐活动、工艺美术品制造、文化用品销售等文化产业体系。产业总类齐全,但企业规模偏小,除了几个文化旅游景区,多数文化企业是个体经营,且生产经营带有盲目性,没有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呈弱、小、散、乱状态,而且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据调查的及家文化企业来看,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仅有3家。比如晋城市的广告制作,投资数万元就是一个门店,一条街上数十个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致无序经营,缺乏协作,没有集群效应。
2、核心文化产业较少,居多传统产业。晋城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旅游产品生产这些方面,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领域对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支撑带动作用。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而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少之又少,目前全市只有一家正在注册的动漫公司——泽州二十八宿动漫公司。富有晋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如陶瓷、剪纸、刺绣等因其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存竞争状态欠佳。而且对于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挖掘只是拘限于表层,没有深层次的开发。如皇城相府,仅限于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开发,而没有围绕皇城相府形成影视、动漫、皇家饮食等产业集团。
3、产业群体多,但缺少引导性企业。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从全市各县(市、区)报告粗略来看,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众多,仅陵川县就有文化经营单位425家(包括个体经营户),高平市有各类演出团体300余支。演艺娱乐47家,印刷企业30余家,图书市场50余家。众多的文化经营单位,除新闻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文化旅游服务之外,其它都是资本少、服务对象少,吸纳就业少的“三少”单位,呈现出技术差、集约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点。就此次调查的几家文化企业,虽然是各门类的优势企业,但仍不能引领本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更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
4、市场发展空间大,没形成规模产业链。无论是文化旅游还是工艺品生产,市场开发空间很大,但没有做大做强,产业链短是其中重要因素。比如全市的旅游业,诸多的旅游景点,只是“门票经济”,简单的参观游览,没有发展有吸引力的诸如文艺表演、娱乐之类的附加产品,更没有产销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次调查的旅游景点,71%的旅游纪念品来自外省市,本市仅占29%,就连白马寺山、青莲寺用的香也主要来自于河南。游客来去匆匆,使真正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餐饮、住宿业、旅游衍生产品业发展不起来。再比如刚刚起步的动漫产业,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通过创作获得播出权和票房收入,而对动漫所衍生的相关产品开发、生产则缺乏研究。如城区自己制作的《白马少年》动漫片,与白马少年相关的产品仅限于玻璃笔筒、邮票等简单的开发,没有作为衍生产业去研究和运作。这就使得可获利点大大减少。
制约因素
1、群众观念守旧,没跟上时代潮流。在晋城,由于长期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从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到位:从管理层来看,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定义模糊,搞不清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究竟包含哪些类别?很多人仍用传统观念看待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别界限不明,想到文化事业的多,想到文化产业的少;重视文化政治属性的多,重视文化经济属性的少;知道文化事业属性的多,知道文化产业属性的少。疏于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直接导致对发展文化产业头脑中没有思路,难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市场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看摊守本的思想,认为自己现有的规模很好了,不需要再花功夫做大做强了,更谈不上对企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观念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至关因素。
2、文化产业市场发育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必须要经过市场运作来形成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既要研究市场、培育市场,更需要的是借助别人的市场来拓展自己的市场。
晋城作为文化资源大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品不能尽快形成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一是缺乏用市场的眼光、市场的机制来经营文化、发展产业的意识,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不好、潜力尚未挖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二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很多的文化企业只把目光锁定在本地市场,缺乏对本土以外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只开发能满足本地人需要的文化产品,比如我们的潞绸、剪纸、黑陶、印刷品等,绝大部分消费群体还拘限于晋城或者晋城周边这个小市场。在这方面,晋城飞点磁性剪纸就做得很成功,一方面,它将晋城的传统剪纸文化与现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发展起磁性剪纸这一创意产业,使得产品便于剪、贴、放、存。另一方面它借助义乌这个大市场来开拓自己的市场,目前在全国开设了200多个加盟店,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每年还带动300多名农民实现增收。
3、相关专业的人才资源匮乏。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文化附加值的产品来体现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作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在晋城,一方面,各类文化艺术生产人才短缺,比如城区的九洲玻璃厂,工艺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过去多年它主要依存于国外市场设计、来件加工,平稳度日。但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海外市场急剧下降,国内市场无法尽快形成,去年近乎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目前晋城市尤其缺乏的是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比如城区制作的动漫片《白马少年》,专门跑到福建省请人家的制作公司来做。泽州县的动漫片《老子安天记》,三年前剧本就写好了,因缺乏动画设计和制作人才,一直被搁置至今。专业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晋城市新兴产业无法落地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特别是既懂专业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少得可怜。
4、缺乏创新创造能力。文化产业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产业,更是创新型产业。晋城文化总类齐全,却没有很高的文化市场份额,没有知名的文化品牌,缘于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能力。比如陶瓷行业中的高平黑陶,有着千年的历史,至今却没有打开市场;二是没有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既没有宣传策划拓市场,也没有在产品上搞创新,使得几十年产品不变,只能满足低端的小范围的农村市场。
结论与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知。为了让全市上下人民真正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快晋城市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一要通过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从舆论引导上营造氛围。其次要组织各相关部门学习习近平年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同时各县市区要多开展文化产业相关调研,真正做到思路清晰,知根知底。还要组织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外出调研、学习,通过学习,来发现自身不足,启发思路,奋起直追。最后要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宣传部门负责人及各文化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文博会,了解市场前沿、开阔发展眼界。与此同时将从浙江等地请旅游产品开发、工艺品创意、旅游市场开发等专家深入企业进行指导,汇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晋城市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2、强化品牌,加速进程。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一个普遍规律,现在各省市都在致力于研究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已经步入了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第三代竞争”时代。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资源本身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重组,树立独特而有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支撑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八百里太行的雄奇峻美风光汇聚于此,人文古迹星罗棋布,并且这些自然人文景观,都孕育和产生于太行山的怀抱,都体现和展示了太行山的文化精髓。“太行山”就是晋城独特的优势资源。
我们应该先着眼于国内市场,突出打造“两大品牌”:一是优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整合围棋文化节、“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等节庆活动,整合人文古建、自然风光等文化资源,启动“中国太行山文化旅游月”活动,集中打造“太行山”这个文化品牌,以此来扩大晋城的文化影响,吸引文化产业投资,推进文化产业交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把晋城建设成中国的优秀旅游目的地。二是全国旅游产品集散地。据调查已经组建晋城市聚鑫文化旅游品研发中心,并且开始研发新的产品,特别是之前又和浙江义乌创意园进行合作,引进义乌市场所需旅游产品的创意理念、创意策划,加大对全市黑陶、琉璃、刺绣等行业的研发力度,并借助义乌这个国家级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平台,真正把晋城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力争五年内满足全省,十年内在全国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
3、紧跟政策,加强引导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撑。,晋城市政府在全面开展对文化产业的统计的同时,也应加快制定出台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产业重点、产业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设计和科学规划。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增加对文化企业的贴息贷款,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建议市政府参照太原市政府的做法,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正在积极同土地、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积极协商制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制定针对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四是制定鼓励本地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3、专注研发,提升根本。要立足于晋城文化资源,通过研发立足于本地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吸引力,用经营经济产品的理念来经营文化产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研究、捕捉市场的变化。一方面放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将在各个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比如在工艺美术产业中,成立陶瓷琉璃研发中心、玻璃工艺研发中心、潞绸艺术品研发中心,通过整合历史传说、人文景观、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水平,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的载体,转化为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放在现代文化的开发,善于把历史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现代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通过高新技术的整合,不断开发出有品位、高档次、有市场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皇城相府,在充分挖掘历史内涵,开发相府传统资源的同时,将与现代文化对接,细分旅游市场,加大景区旅游休闲项目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消费需求,着力建设晋城的“深圳东部华侨城”。
参考文献:
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康吉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推荐阅读:
太原城市发展战略11-14
关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转型的思考07-02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12-13
关于财务转型的思考09-16
太原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12-20
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08-07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08-14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方案09-08
太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11-22
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