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

2024-12-2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精选4篇)

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 篇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大纲信息,润德教育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阴户的位置

2.阴户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儿童期

4.青春期

5.性成熟期

6.围绝经期

7.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要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绝经机理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产褥生理

要点:

1.临产先兆

2.正产现象

3.产褥期生理

细目六:哺乳生理

第四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

要点:

1.寒热湿邪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要点: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4.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5.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第五单元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细目一:四诊

要点:

1.问诊

2.望诊

3.闻诊

4.切诊

细目二:辨证要点

要点:

1.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

2.辨病与辨证

第六单元妇科疾病的治疗

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2.调理气血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官腔注入

6.直肠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3.高热证

4.厥脱证

细目二:月经先期

要点:

1.月经先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三:月经后期

要点:

1.月经后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4.辨证沦治

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

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五:月经过多

要点:

1.月经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六:月经过少

要点:

1.月经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七:经期延长

要点:

1.经期延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经间期出血

要点:

1.经间期出血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九:崩漏

要点:

1.崩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崩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崩漏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5.急症处理和辨证论治

6.崩漏血止后的治疗

7.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闭经

要点:

1.闭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闭经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闭经的治疗原则

6.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痛经

要点:

1.痛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要点

4.痛经发作时的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经行乳房胀痛

要点:

1.经行乳房胀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三:经行头痛

要点:

1.经行头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经行感冒

要点:

1.经行感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五:经行身痛

要点:

1.经行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六:经行泄泻

要点:

1.经行泄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七:经行浮肿

要点:

1.经行浮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八:经行吐衄

要点:

1.经行吐衄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九:经行口糜

要点:

1.经行口糜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经行风疹块

要点:

1.经行风疹块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一:经行发热

要点:

1.经行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二:经行情志异常

要点:

1.经行情志异常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三:绝经前后诸证

要点:

1.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十四:经断复来

要点:

1.经断复来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且二十五: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要点:

1.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含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带下过少

要点:

1.带下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九单元妊娠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妊娠病的定义

2.妊娠病的范围

3.妊娠病的诊断

4.妊娠病的发病机理

5.妊娠病的治疗原则

6.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

细目二:妊娠恶阻

要点:

1.妊娠恶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妊娠恶阻的调摄

细目三:妊娠腹痛

要点:

1.妊娠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四:异位妊娠

要点:

1.异位妊娠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异位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5.急症处理及手术适应证

6.辨证论治

7.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胎漏、胎动不安

要点:

1.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流产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六:堕胎、小产

要点:

1.堕胎、小产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滑胎

要点:

1.滑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八:胎萎不长

要点:

1.胎萎不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子满

要点:

1.子满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子肿

要点:

1.子肿的定义

2.子气、皱脚、脆脚的含义

3.病因病机

4.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子晕

要点:

1.子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子痫

要点:

1.子痫的定义

2.子痫的诊断

3.急症处理原则

细目十三:妊娠小便淋痛

要点:

1.妊娠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妊娠小便不通

要点:

1.妊娠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产后血晕

要点:

1.产后血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急症处理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产后发热

要点:

1.产后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产后腹痛

要点:

1.产后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产后身痛

要点:

1.产后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六:产后恶露不绝

要点:

1.恶露不绝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缺乳

要点:

1.缺乳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产后抑郁

要点:

1.产后抑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产后小便不通

要点:

1.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产后小便淋痛

要点:

1.产后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十一单元妇科杂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妇科杂病的定义

2.妇科杂病的范围

3.病因病机

4.杂病的治疗

细目二:癥瘕

要点:

1.癥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三:盆腔炎

要点:

1.盆腔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不孕症

要点:

1.不孕症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不孕症的诊断

4.辨证论治

5.辨病与辨证结合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阴痒

要点:

1.阴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阴痒的外治法

细目六:阴疮

要点:

1.阴疮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七:阴挺

要点:

1.阴挺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子宫脱垂的诊断与分度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第十二单元计划生育

细目一:避孕

要点:

1.工具避孕

2.药物避孕

细目二:人工流产

要点:

1.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3.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细目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要点:

绝育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十三单元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细目一: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2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细目二:子官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增生期

2.分泌期

3.月经期

细目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要点:

1.反馈作用

2.调节功能

第十四单元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

细目一:妇科检查

要点:

1.双合诊

2.三合诊

细目二:妇科特殊诊断技术

要点:基础体温测定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3.宫颈黏液检查

4.常用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5.活体组织检查

6.诊断性刮宫

7.后穹隆穿刺

8.输卵管通畅检查

9.超声检查

2.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 篇二

细目一:病因病机

1.致病因素

2.发病机理

细目二:外科辨证

1.四诊在外科的应用

2.辨阴证、阳证

3.辨肿痛痒脓

细目三:治法

1.内治法

2.外治法

第二单元无菌与手术

细目一:概念

1.外科无菌技术

2.灭菌

3.消毒

细目二:外科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和灭菌

1.物理灭菌法

2.化学灭菌法

细目三:外源性感染的预防

1.病人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和消毒

2.手术人员的准备

3.手术室的一般规则

第三单元围手术期处理

细目一:手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特殊准备

细目二:手术后不适处理

1.疼痛

2.发热

3.恶心、呕吐

4.腹胀

5.尿潴留

细目三: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1.术后出血

2.切口感染

3.肺不张和肺感染

4.泌尿系感染

第四单元麻醉

细目一:麻醉前准备

1.麻醉方法选择

2.麻醉前用药

细目二:局部麻醉

1.常用的局麻方法

2.局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细目三:椎管内麻醉

1.硬膜外麻醉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处理

2.腰麻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处理

细目四:全身麻醉

全麻分类与适应证

第五单元复苏

细目一:心跳呼吸骤停

1.心跳呼吸骤停常见病因

2.诊断

细目二:心肺复苏法

心肺初期复苏

第六单元外科营养

1.外科病人的胃肠外营养

2.外科病人的胃肠内营养

第七单元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细目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与治疗

1.水钠代谢紊乱

2.钾代谢紊乱

3.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

细目二:补液

1.制定补液计划

2.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第八单元输血

1.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

2.输血的准备

3.输血反应与并发症的防治

第九单元休克

细目一:概论

1.病因与分类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

细目二:低血容量休克

1.诊断

2.西医治疗

细目三:感染性休克

1.诊断

2.西医治疗

第十单元急性肾功能衰竭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肾后、肾前和肾性肾衰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原则

第十一单元损伤

细目一:机械性损伤

1.闭合性损伤的分类与治疗原则

2.开放性损伤的分类与治疗原则

细目二:烧伤

1.面积计算与深度判定

2.现场急救与初期处理

3.辨证论治

4.创面外治疗法

细目三:毒蛇咬伤

1.分类与临床表现

2.诊断

3.急救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外治疗法

第十二单元外科感染

细目一:概述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西医治疗

4.辨证论治

5.外治疗法

6.手术治疗

7.应用抗菌素的注意事项

细目二: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辨证论治

1.疖

2.痈

3.急性淋巴结炎

4.急性蜂窝织炎

5.丹毒

6.急性淋巴管炎

7.手足部化脓性感染

8.脓肿

细目三:全身化脓性感染

1.中、西医诊断

2.西医治疗原则

3.辨证论治

细目四:特异性感染

1.破伤风的诊断、治疗、辨证论治、预防

2.颈淋巴结核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治疗法

第十三单元肿瘤

细目一:概论

1.分类

2.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细目二:恶性肿瘤

1.分期与转移方式

2.西医诊断与治疗方法

3.中医基本治疗法则

细目三:常见体表肿块的诊断

1.皮脂腺囊肿

2.腱鞘囊肿

3.脂肪瘤

4.纤维瘤

5.血管瘤

第十四单元颅脑疾病

细目一:颅内压增高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西医治疗

细目二:脑损伤诊断与治疗

1.脑震荡

2.脑挫裂伤

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 篇三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二).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的概念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内涵

二.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四.五脏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三).五脏与五志、五液、五体、五官九窍的联系

1.五脏与五志的联系

2.五脏与五液的联系

3.五脏与五体的联系

4.五脏与五官九窍的联系

5.五脏外华

五.六腑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功能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4.肝与胆的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六.奇恒之腑

(一).脑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二).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七.气血津液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

(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主要关系

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考试试题 篇四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

答案 B

(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 银柴胡

B秦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 D

(3)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答案 E

(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消痈,利尿

A祛瘀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答案 C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蒲公英能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答案 C

(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是:

A泻火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热安胎

D清热利湿

E清泻相火

答案 A

(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的药是:黄柏既可泻实火,又可退虚热

A黄芩

B秦艽

C黄柏

D生地

E山栀

答案 C

(8)鸦胆子的用量用法是:

A 3-10克,先煎

B 3-10粒,煎服

C 0.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答案 E

(9)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的药是:败酱草--清热解毒、肠痈、肺痈

A红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

答案 C

(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四季青长于治烧烫伤

A山慈

B败酱草

C四季青

D半边莲

E白花蛇舌草

答案 C

(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的药是:鸦胆子擅于治冷积久痢、阿米巴痢疾

A白头翁

B秦皮

C马齿苋

D鸦胆子

E黄连

答案 D

(12)银柴胡的功效是:银柴胡

A清血热,退虚热

B除湿热,清疳热

C退虚热,清肝热

D退虚热,清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

答案 D

(13)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

A养阴生津

B泻火解毒

C清热利尿

D安神定惊

E退除虚热

答案 A

(14)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肺经之热的药是: 上焦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龙胆草

E苦参

答案 A

(15)风热目疾,翳膜遮睛之证,应首选: 谷精草

A谷精草

B密蒙花

C夏枯草

D青葙子

E石决明

答案 A

(16)既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又可用于肝虚目昏干涩的药是: 密蒙花

A夏枯草

B青葙子

C谷精草

D密蒙花

E枸杞子

答案 D

(17)鸭跖草主治除何证以外的病证?

A热病发热

B热淋水肿

C咽喉肿痛

D痈肿疮毒

E风热火眼

答案 E

(18)寒水石的功效是:

A清热泻火

B清热生津

C清热凉血

D清热解毒

E清热燥湿

答案 A

(19)长于清心与小肠经热的药物是:淡竹叶清心与小肠经热

A夏枯草

B石膏

C淡竹叶

D鸭跖草

E寒水石

答案 C

(20)治肝热痰火郁结的要药是:夏枯草治肝热痰火郁结

A栀子

B知母

C夏枯草

D贝母

E牡蛎

答案 C

(21)下列除……以外都是栀子的功效

A泻火除烦

B清热解毒

C凉血止血

D利湿退黄

E生津止渴

答案 E

(22)芦根与天花粉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

B清热利尿

C消肿排脓

D止呕除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23)天花粉的药用部分是:

A花粉

B花蕾

C藤茎

D块根

E花序

答案 D

(24)治疗胃热呕逆,宜用:

A知母

B石膏

C竹叶

D栀子

E芦根

答案 E

芦根

(25)下列除……以外均是芦根的作用

A清热生津

B清热止呕

C清热燥湿

D清热利尿

E清热除烦

答案 C

(26)既能清肺、胃实热,又能滋阴退虚热的药是:

A知母

B芦根

C石膏

D鳖甲

E黄芩

答案 A

(27)柴胡和银柴胡功效共同点是:

A解表泄热

B疏肝解郁

C退虚热

D升举阳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28)黄柏与知母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

B泻火解毒

C滋阴润燥

D退虚热,泻相火

E清疳热,消积滞

答案 D

(29)黄连与胡黄连功效共同点是:

A退虚热

B除疳热

C清湿热

D清心火

E祛风湿

答案 C

(30)功能解毒除湿,善治梅毒的药物是:

A轻粉

B水银

C雄黄

D土茯苓

E土牛膝

答案 D

土茯苓可治梅毒

(31)治疗传染性肝炎,降低血清转氨酶的良药是: 垂盆草治传染性肝炎

A半边莲

B大青叶

C垂盆草

D穿心莲

E鱼腥草

上一篇: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