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精选19篇)
1.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一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请在()中打√。(30分)
1、我们一出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公民了。()
2、父母对我的责备好像没什么道理,我就要据理力争。()
4、1984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5、王叔叔在政府机关看大门,他就是公务员。()
6、市长是管事的,不是办事的。()
7、广东省中山县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命名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法律保护。()
9、共和制和封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权力不属于皇帝个人,而属于全体国民。()
10、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祭祀阵亡战犯的场所,供奉许多日本战犯。()
二、认真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50分,每空2.5分)
1、目前世界上人口已经达到()亿。中国人口有()亿。论资源总量,中国是()国,若按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算,中国则是()国。
2、我们可以通过给父母()()()等方法和父母沟通。
3、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了会议,确立了以()(人名)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长征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终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
4、虎门销烟从()年()月()日开始,谁()主持了硝烟。(5分)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举行,这条船被称为“”。6、19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约。
7、解放后,()月()日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5分)
8、写下“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的人是()。
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0、1937年12月,日本侵占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这就是骇人听闻“”。
三、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爸爸妈妈最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经常会争吵。我该怎么办呢?(10分)2、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对中国军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现在,日本又抢占为我国钓鱼岛,对于日本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10分)
3、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2.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二
●运用网络平台, 营造学生资源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动态运作下的课堂, 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资源的占有量和交流的频率异常的充实和活跃, 它是实效性合作的基础。它可以运用网络把合作式、活动式、主体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把“形象感知—多方积累—读中感悟—及时迁移”作为学习的基本途径, 通过网络引思导学, 不仅让师生、生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还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的接受量, 达到优势互补、智慧共享。
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 “我的民间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传统习俗以及由来”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降低教学的难度,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运用Google提供的搜索功能引导学生在搜索栏中输入“传统节日, 习俗”, 搜索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的信息, 再通过校内的BBS论坛, 粘贴你所搜到的内容, 以供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当让学生自己发挥的时候, 他们热情高涨, 搜索到了许多内容, 如开斋节、泼水节的传说以及许多节日的习俗等, 然后再让他们交流, 谈谈你的发现, 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他们更是乐此不疲。通过学生间的互动, 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发挥的平台, 起到了优势互补、交流提高的作用。最后, 教师选择表现突出的同学的发言在大屏幕上再现出来, 让学生共同感知, 加深理解, 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风俗人情。这样, 抽象的教学难点在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探究中得以化解,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网络平台,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当然, 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不能只靠多媒体技术的单一经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要注意引入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其互联网上的广泛信息资料来搜集、整理、分析、归纳信息, 并且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成果”, 提高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人翁地位, 培养他们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共事的能力, 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教《我们的民风民俗》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我提供网址给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个网上“搜索小分队”———“民间传统节日由来”、“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如何”, 让学生自愿组合学习小组以完成考察任务。汇报交流时可以在BBS论坛上发帖, 粘贴现成的网上资料, 也可以是网页的超级链接。这样的任务既照顾了信息技术水平一般的学生, 也照顾了班级中的那些电脑高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 动手操作, 积极交流。这样就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地位, 转变到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位置上来, 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当汇报交流搜索成果时, 样式五彩纷呈, 内容形色生动, 大大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信息容量和知识搭载平台, 也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储备。
●运用网络平台,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凸现个性
合作学习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 发挥了学生在集体中的共性, 融入了学习的主动因素, 最大限度地通过合作学习小组, 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可是, 在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中, 也不能磨灭学生个性的存在, 往往在教学中让学生凸现其个性 (这里的“个性”是指学生学习也就是具有主观单向型的思维意向, 它是融入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而对周围事物和遇到的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 能更好地激发起创造性思维, 扩大其学习兴趣, 加深其对事物和问题的认识。这样学生的思维个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创造性的脑细胞得以激发, 思维的跳跃性增强, 这也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素材空间。怎么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个性的空间, 运用网络平台, 无疑是给予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自由空间。
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 对于各个民间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其来历, 我尝试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 然后让他们自己运用已学会的网络应用知识, 发布自己的信息, 对于形式却不做要求, 只需要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 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网络平台上尽情发挥其个性创造。尔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很多学生都在BBS聊天版上留下了自己的成果。有的是运用了超级链接, 有的运用了贴图的方式, 有的干脆下载成文档的形式, 提供给大家下载阅览。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同学, 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表扬, 对于个性突出的同学, 也要注意引导, 对于他们的个性创新与发挥, 给予肯定。
但在利用网络平台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精心备课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备课的重点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课型, 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构建形、声、像、文同步的动态教学环境, 精心设计合作的学习内容, 力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并在合作中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要建立合作小组
皮亚杰认为, 当儿童直面认知对象时, 陷入自己的既有知识不能充分说明状态, 产生认知性矛盾, 就有了更好的理解方式和知识的原动力。处于同样认知水平的同学之间通过略有差异的视点与认识的碰撞, 各自产生内部的认知矛盾, 这种认知矛盾的解决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的知识的重新构建。因此, 同自己有适当差距的对手的组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 教师就要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差异, 把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里, 确定组长, 重视对组长的培训, 提高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会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组内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把小组的荣誉作为自己的荣誉等等。
3.合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 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在安排学习之前, 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在学习中, 教师也要参与其间, 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汇报学习成果时, 教师更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明确的判断, 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认识。可见, 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4.要注意积极评价
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 只有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自评和他评, 学生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自觉地作出相应调节, 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如在一个小组汇报时, 对其汇报优点的肯定或不足的指出, 往往就是对学生方法的有效指导, 使得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借助信息技术环境, 创设一个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协作式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主动探求知识。
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 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 教育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手段, 完善教育教学的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我在这方面将不断积极地探索, 希望我的努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 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华程.构建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环境.http://www.pep.com.cn
[2]黄荣怀.CSCL的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 1999 (6)
[3]余胜泉, 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etc.elec.bnu.edu.cn
[4]黄全安.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及评价.http://www.k12.com
3.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技术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教学运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71-02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学科,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教会学生如何看待人的品性和社会行为。作为小学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并不乐观,课堂教学环境不理想,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方法不得当等问题的出现,致使教学活动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策略,从而改变教学现状,为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一、思维可视化技术简述
四维可视化技术就是将思维方法与思维路径通过图示技术,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结合图示的可呈现性,利用信息技术的可传播性、存储性和交互性等,将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呈现出来。此种技术将有效的信息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记忆,并且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进行有效地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为提升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目前,思维可视化技术已经在小学教学的部分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并通过教学实践得出,该种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瓶颈,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创造条件,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四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1.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上看出,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知识等为目标,这些内容将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做好教学内容安排,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产生紧密地联系[1]。但因小学生在基础教学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且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遗漏知识点。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因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其潜在的可挖掘的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现有和潜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以丰富内容,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再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融合多种教学因素,如情感、意志行为等,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感兴趣,课前和课后预习也更为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
3.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
学生的品德与人格并不是单纯地靠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在与外界产生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构造出来的。从这一层面上看,学生的主观体验对于自身道德素养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具实效性。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上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中的品德与社会道德理论,从而为学生的课堂理论教学创造实际的作用效果[3]。品德与社会教学需要借助对话,通过思辨以体现教学含义,但对话式的思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借助思维可视化技术,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思维的中心内容做出思维导图,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然后针对学生的思维路径采取对话式的交流,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
1.认识不足,应用范围受限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致使思维导致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不到良好地运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由此受到限制。
2.教与学关系处理不当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使师生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密,实践证明,该举措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但因与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强调教学的实效性,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领,以提升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积极地探索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养,注重教学内容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衔接,以使该项技术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五、综述
在新课改教学的影响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地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思维可视化技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为其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创造条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教与学的紧密联系,以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21(11):117-120..
[2]胡德海.探究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5,15(3):150-150.
[3]张春玲.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J].环球人文地理,2014,7(4):168-168.
4.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四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走出深重的历史灾难”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课时安排
一周一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六、教材分析
1.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2.教材的特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例:第二单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式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伟大祖国辽阔的国土、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大江大河,以地图学习作为中介,从祖国的空间分布方面产生比较具体的表象,这样学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而决非空泛的了。特别提示: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地图学习,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留有充分的教学空间)
例:第二单元中对祖国行政区的学习,教科书以《中国政区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又以制作表格、朗读歌谣和开展拼图游戏等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空间十分宽阔,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很活泼。
(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提倡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社会认识水平。)
二、本册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困难与解决
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有的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们间接可以触摸到的生活。由于间接生活与学生有距离,教学中的困难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
(1)帮助学生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感悟
(2)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2.运用形象思维拉动抽象思维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有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地图作为形象认知的中介,帮助学生接受抽象认知的内容。例如,《我们生息的国土》主题教学就要尽量利用地图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三、检测与评价
1.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必须明确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作出终结性评定,或对儿童进行比较或分等。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重视的是诊断
与调节的功能、强化与教育的功能。
2.评价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综合性评价。
3.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除了采取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述、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方法,也可以采用测查、检测的方法获取反馈信息。
2010-2011学上学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5.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五
一、思维可视化技术分析
思维可视化技术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学者提出将教学关注点逐步由传统的知识教学转移到思维培养方面,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提升。具体来讲,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主要的思考方式和路径采用图示技术,生成相应的技术软件,将一系列信息通过传播、呈现等形式展示,其中,图示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学模型图的建立、概念流程图等形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自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激发学生运用合理的思考方式对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标的实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得到了逐步运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该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意义
1.使教师更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情感价值、学习态度、学生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目标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是,小学阶段作为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其社会知识内容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造成对主要知识点的遗漏。采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能建立完整的教材目标体系。如,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主要围绕保护地球环境展开,每个单元也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地球生活,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整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从整体教学手段、思维方法等方面着手展开教学。
2.思维可视化可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开放性,其教学方法也不固定,教师利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合进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多种因素,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为轻松。从课程的预习、课堂学习及后期的复习等过程,均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由浅入深地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促进其更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并在发展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学活动。
1.对思维可视化技术认识不够,应用范围较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知识点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并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来证明其可行性。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思维可视化教学,但是具体操作不能根据教学发展的实际,只是单纯地从网上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并未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三)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的时期,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是素质教学的主要体现,在实际发展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安排,制订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示意图,并结合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其联想和记忆能力,从而减少对知识理解的难度。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课程教学的影响下,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情感处理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09):117-120.
[2]万秀英。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成才之路,(15):10.
6.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六
本学期,自己承当了五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自己尽职尽责。依照课标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
1、激活教学新观念。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时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规范,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3、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示的学生,和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协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身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当一定的脚色,在做中不时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
5、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时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6、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规范,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示的学生,和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协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身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
教学工作总结
大隗镇孙沟中心小学
7.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七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备课要扎实
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寻找《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链接点, 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 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思考、体验。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要在生活中备课, 而不是在备课中生活。”这既是品德学科特点的要求, 也是品德课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当然, 要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除了要备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搜集补充相关的最新的教学内容,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前预习要充分
在品德课堂上, 正是有了学生们课前的调查活动, 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充分地表现。同样是一节内容, 在一个没做任何调查准备的班级试讲, 根本进行不下去。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吗?不是, 因为学生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就把一些生活积累, 一下子提炼到课堂中。因此, 上课前, 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主题活动的内容, 放在前一个主题活动后布置并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 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 如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 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社会信息, 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 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 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最好是每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 就专门准备一本信息本或信息袋, 把每次收集的信息都保存下来, 以便再用和充实。只有这样, 才能将课前收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 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二、课中引导
1.引导学生经验共享
教学就是要通过引导, 让每个个体能共享大家的经验, 唯有经验的共享, 才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 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如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四《遇到危险我不慌》, 教师引导学生读“错把坏人当‘叔叔’”后问:假如你是小红会把钥匙借给他吗?为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生1:会, 因为遇到他人有困难要帮忙。生2:会, 因为叔叔打不开自行车的锁, 万一有急事就耽误了。生3:不会, 因为要坚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生4:我也不会, 但我会告诉他修自行车的地方, 叫他到那里请师傅帮忙。生5:我还会……一阵交流讨论后, 教师作了总结:“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 大家也进行了对比, 无论何时面对陌生人, 大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有警惕性, 心中要想到110, 时刻提醒自己, 这样才能自己保护自己, 不会上当受骗。”
2.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生成
如《父母的疼爱》一课, 教师在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时, 一位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 我在学校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打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爸爸。爸爸知道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 把那位打我的高年级的学生揍了一顿, 我觉得我的爸爸非常的疼爱我, 关心我。”很显然, 这位学生对父母的疼爱理解上有偏差, 还不能正确地区分是与非, 不能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与他人的矛盾。但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又不能简单地只是告诉。往常, 很多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几乎都是对这种说法否定了事, 或是把一番大道理告诉给学生。怎么办?这位教师深知课堂的生成性, 她没有简单地处理, 而是把这位学生的发言作为一个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是不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关爱?和同学的矛盾能像这样解决吗?”老师的话题一出, 一场对话演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 学生真正明白了父母怎样做才是对子女的疼爱。
三、课后实践
1.与班主任工作配合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领导, 思品课若能与班主任工作紧密配合, 定会大有裨益。如教学了《温馨一家人》《亲情树下我成长》单元后, 可与班主任一起组织召开“感恩”的主题班会;学了《直面灾害》后可组织学生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给手拉手小伙伴, 做一张“手拉手”小伙伴联谊卡, 主动与手拉手朋友通信;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互相鼓励;参与学校的安全知识演练活动。同时, 请班主任利用班会、晨会或平时思想工作时间配合思品课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
2.与少先队活动配合
少先队组织主要是通过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培养队员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思品课若能与少先队活动结合, 效果更佳。如教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关水的内容后就可以配合少先队组织开展“节约用水”主题队会活动。这样, 学生在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地强化。
3.与社会实践配合
重视社会实践, 就是要将教材中关于实践的内容和要求作为重要的教学予以落实, 以促使学生正确思想的确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文明行为的养成。如教学《社区的文明》《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课文后, 可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 让学生自制环保宣传单, 让学生把课文中讲到的“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等内容写在宣传单上, 并配上插图, 让学生到社区发给邻居或行人等。这样, 不只是学生、家长受教育, 也让周围人们一起来保持环境卫生, 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正确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真正用到社会实践中, 为社会服务。
4.与家庭教育配合
为了培养学生知行统一, 教完《今天我当家》《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孝心献老人》等课后,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 向家长讲明教育要求和目标, 请求家长积极配合并及时向家长发放《学生在家行为反馈表》, 要求家长按表如实填写, 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教育, 将育人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8.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八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 多学科整合 整合教材 实践活动
一、动机分析
笔者所在的成都市天回第二实验小学杜家校区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学校,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本校区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平时采用复式教学:一位教师任教多门学科。教师的复式教学需要通过多学科整合来实现高效教学。
二、实践行动
(一)整合教材,创设亲子沟通渠道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尊重父母,在家很懒惰。为了引导孩子们,笔者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结合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这一课,让学生通过“和爸爸妈妈谈谈心”,了解父母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待;结合我校国学课题,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启蒙学经典课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当学生与教师意见不同时,教师要多一份倾听、沟通、理解的耐心。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完成《家人情况调查表》这一任务,如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愿望、烦恼、兴趣爱好等。只有了解父母,才会更好地深爱父母。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分享了与家人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二)参与实践,叩开写作大门
一些孩子在与父母沟通之后,通过亲自尝试捡废品,帮别人做工作,批发小商品等方式挣到了5元钱,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不易,为上《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这一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年级也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只有来源于亲身体验的内容,孩子们才有话说,有内容可写。因为亲身经历过,他们写出了活动的经历、见闻、感受,近20篇作品脱颖而出,如《挣5元钱——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和爸爸妈妈去上班》等习作获得“成都市今日少年文学奖”。
(三)创作美术作品,升华情感
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参与“陪爸爸妈妈上班”的实践活动,这样孩子对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能有一定的感受,但是感受不深。除了少数家长外,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完全让孩子深入体验自己平时真实的工作状态。为了突破家长与学生的认识,我结合美术学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期末作业——“画和父母的美好瞬间”。其中,陈锦辉画的“阴雨绵绵中的父亲的爱是跌倒时的良药”获得区教研员的高度好评。
(四)小手大能量——将感受化为行动
利用班会课《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将学生在“跟爸爸妈妈上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感受进行深化:“我们班的家长,大多是外来务工的,就在附近的小作坊工作,工作环境恶劣。我们的孩子更要懂得用行动感恩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然后結合《品德与社会(生活)》三年级上册第20页教学活动“今天我当家”,设计孩子们可以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活动的调查表。
第一次摸底调查发现:学生很少主动为父母做什么,基本都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想过自己主动为父母做事是对父母的爱的更深层次表达。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也了解到:孩子在家懒惰,父母喊做事还推三阻四的。也有一部分家长反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的事也少,且都被爷爷、婆婆代劳了,孩子们做的事就更少了。
引导孩子主动、自觉地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成为需要落实的任务,因为这是作为子女的一项责任。在第二次的调查表中,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孩子们能做的小事”这一栏目,内容包括:扔家里的垃圾,和父母买菜时帮忙提菜,叠衣服,盛饭,摆碗筷,叠被子等。并且每月都会统计孩子们在家做事的情况,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后来根据家长们的反映,我得知大部分孩子每天回家后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然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主动照顾妹妹的李洋;爸妈不在家而帮助行动不便的婆婆做饭的李开朗;帮着爷爷去田里摘菜的小个子李鑫……孩子们懂得了用实行动来感恩长辈。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听着家长们欣慰的话语,我的心里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幸福。
(五)开展亲子课堂,引导父母做孩子终身良师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在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也有帮倒忙的现象。孩子们做事情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指导。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综合分析家长资源,结合三年级下册《家庭因我更美丽》单元的《瞧,我能力行》这节课,我设计了父母走进课堂的亲子活动“父母教会我”,让父母做孩子的终身好老师,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
课堂上,家长们担任老师:吴宇航的军人爸爸跪在地上教大家叠被子,孩子们用毛巾代替被子,现场学以致用;心灵手巧的丁海林妈妈教大家扎精美的麻花辫;郑朝霞的医生爸爸教孩子们捶背,并讲解简单的按摩技巧……孩子们感恩父母,现场为父母按摩。看着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一起交流的父母眼中的泪花,在亲子深情拥抱的瞬间,相信他们彼此的心更近了。课堂上全员互动、参与的热情也感动了全体听课的教师。
9.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九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把握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小学思品学科教学评价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略。教师要结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分析,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在每次评价时,都要有所收获,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出差异性评价。例如:在探究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城乡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不同想法,充分体现认识上的不同,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根据学生实际给予不同类别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的语言选择上,教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评价,引导学生会辨析,有清晰的语言,明确的态度,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二、通过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让评价更科学、合理
小学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比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角度不同,答案也千差万别。教师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问题解答评价也不尽相同。这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师主体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家长等不同形式的评价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带动家长和社会全体参与。比如在探究《善待他人》《诚信是我的朋友》《我与左邻右舍》《集体荣誉在我心中》等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结合学生个体、家庭和他人参与评价,不仅让其获得良好的认知,还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有效激励措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集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除了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需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多层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教师要利用平时的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调查报告、竞赛评比、成果展示以及设立成长档案等形式,形成书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予恰当指导,以评促学,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探究《我学会了尊重》这一课时,不妨让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家长对其合理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尊重他人。
当然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因此,要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是进行有效课堂学习的基础。特别对于“弱势”群体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看到自身的优势与进步,对学科学习充满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倡适当的物化评价,如每一节课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等,来肯定他们的出色表现,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让评价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导向和动力。
10.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学科带头人这一称号,让我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要胜任这一工作,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以较高的工作水平来应对,所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人文修养和专业指导能力就成为我学习的主要目标。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好的表率。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立足课堂,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始终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一直担任了品社教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一线教学是我专业发展的基石和试验田。我能够及早的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重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的过程融为师生的一个互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把课堂教学提升为艺术化的过程。对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备课、上课,力争堂堂都是精品课。现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们的好评。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展示,2011年5月获山东省品生、品社学科优质课二等奖;上学期在区内提供观摩课一节,并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带动了我区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明确思路,积极作好教研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我及时把握教育的最新动态,在学校积极组织校本教研的各种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成长工作室”这个平台,与青年老师一起学习杜郎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上海“课程统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富有生命活力的育人之路。上学期,参加了区品生、品社学科教学能手的评委工作,自己感到受益匪浅。积极参加网络教研工作,认真履行区学科教研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协助教研员做好网络教研工作。2011年9月被评为奎文区网上互动教研优秀管理员;带头积极建设个人博客,本学期在新浪网新建的个人博客上,坚持每天发表一篇原创博文,让博客为教研服务。2011年2月所撰写的案例获奎文区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2011年7月,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论文三等奖。2011年12月编写教材《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设计》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四、课题引领,走科研兴教之路我和我们区内部分的品生、品社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十一五”课题《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子课题的研究,我立足于课堂实践,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立足于问题即课题的指导思想,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措施等。我们始终在探索着品生、品社教学的新思路。目前,我们已经探索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种春天、找春天”探究活动、“了解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采访活动、“卖报小行家”体验活动,课堂测验娱乐化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山东省课题中期研讨会上,代表奎文区做题为《回归生活提升美德》的报告,进行大会交流。本学期,针对六年级品社课知识点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尝试将央视《开心辞典》等综艺节目引入课堂,增强孩子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工作的反思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虽然我积极的参与了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虽然在活动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作用,但是,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尽到一名带头人的职责。今后要主动协助区教研员做好学科教研教改工作。
11.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应用;教学法
对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思想教育内容,其对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探讨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教学法即重要的一种。
一、实践应用教学法
实践应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内容付诸于实践,并使参与学习的对象能够对应有理论有效应用的教学方法。实践应用教学法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对其应用较多的课程往往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应用性课程,但随着当今社会学科交叉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理论型课程也开始使用该教学方式。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在专业知识方面看似没有语文数学及英语重要,但在思想教育方面却有着语文等课程无可企及的重要作用。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其教学必须采用能够切实起到思想教育作用的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教学法即符合这一要求,其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来说具有以下必要性。
(1)《品德与社会》课程理论性与实践要求的结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品德与社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需要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既有品德方面的提升,也有对社会实践的初步认识,品德更多的需要学生在理论方面掌握更多的道理,而社会方面单纯的进行理论讲解则会使学生脱离实践,不利于实现该课程所设定的教育目标,在此情况下,实践应用渗透于以单纯的讲解为主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及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并第一时间付诸实践。
(2)小学生实践能力与主体性形成要求在《品德与社会》课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这对其实践能力和主体性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践能力与主体性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潜在的教育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亦应渗透实践应用教学法。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的策略
正是鉴于其必要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充分借助于课本中“社会”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物质社会相对发达的今天,兴趣对孩子来说的激发效率大大的高于奖励,同时,兴趣是吸引孩子主动去模仿、实践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借助于课本上孩子们一定或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内容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实践从而自己体味到有关内容,这不仅能使孩子印象深刻,更能是他们正视自己的行为,有助于正确意识的确立。如苏教版第一册《我也想当升旗手》一课,就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在接触此课之前已经参加过学校的升旗仪式,且不在少数的孩子都会羡慕当上升旗手的人,教师则可以将升旗手这一“神圣的身份”作为机会赋予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教师提供的“模拟升旗仪式”有这样的机会,教师则可藉此对学生讲述升旗手的职责、使命,让孩子对相关的课本内容从切身实践中感同身受,内化理解。应当说,此方法所起到的效果大大好于单纯的讲解。
2.帮助孩子们形成实践成果进而深化其对成果的理论认识
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有了自尊意识,他们开始看重别人对自己成果尤其是好行为带来结果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协助学生形成实践成果,并在对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传授课本要求传授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品德、社会方面的应有内容,深化其对自己成果的理论认识。如一年级下册的《别把花草弄疼了》和二年级下册的《家里来了客》,就可采用此实践应用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即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诸如有没有破坏花草的习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自己是怎样表现的等等,并给学生预留一段的时间让他们继续观察自己“下意识”的行为,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孩子(即使以前乐意破坏花草或对客人不礼貌)都会形成正面的实践效果,即不再破坏花草和对客人彬彬有礼、热情招待,在这种实践成果形成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总结,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深化对该成果的理论认识,这样再加入课本内容,相信学生不仅记得牢,理解的应当更为深刻了。
3.多采用真实场面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真实教学场面现在在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各类教育基地尤其是实践基地的不断增多使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实践品德教育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如四年级《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就可以将实践部分搬到植物园,让学生亲身实践亲手种植植物、保护环境的场面,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社会中来,参加各种利于社会、利于身心的活动,更能够使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深化课本内容。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实践应用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对该课程的高效讲解,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自觉、主动的学习课程,并在日常行为中践行其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紫清.让品德与教育教学流光溢彩[J].新课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4).
[2]高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11).
12.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是文明演变的反映,反映了民族的特征与风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把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一种责任。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让他们开始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学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原则,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大任,肩负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使命。
我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迈出了“敢为改革先”的坚实步伐,始终致力于自上而下、集思广益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体育课上把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之间的踢毽子技艺比拼,使他们在对毽子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再如,我校特别开设了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学生社团,如书法社团让学生领略了我国汉字的魅力和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古筝社团的学习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倾心于这一传统的民族乐器中。
一、课前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调查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内容进行调查,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调查。在开展《菜肴——五花八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对自己老家(祖籍)的饮食口味和特点进行调查。课前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产生疑惑——发现“不同地区的人,饮食口味不同,菜肴特点不同”,疑惑“为什么饮食口味不同,菜肴特点不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样的发现和疑惑看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风马牛不相及,但它是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主线。我可以适时出示中国地图,借助地图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不同的地形、气候以及物产会形成各地不同风味的菜肴,也就会形成各地的传统文化,为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感知理解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旨在让每一个组员参与学习过程,互相指点、互相促进,并使学生能够品尝到由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菜肴——五花八门》一课要重点认识川菜和淮扬菜。在介绍川菜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了九张川菜图,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一认川菜,目的是唤醒他们对吃川菜经历的回忆。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川菜“麻辣”这一显著特点,为解决了解川菜的口味、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重点问题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在了解了川菜麻辣的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感受四川人对辣椒的喜爱之情,我顺水推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阅读书上相关信息,合作探究川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知道了四川盆地常年气候潮湿,因此四川人需要靠吃辣椒来除湿保持健康,这就形成了川菜麻辣的显著特点。他们还知道了四川人利用辣椒的功效去缓解当地气候特点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影响,以此感受川菜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了解了川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后,紧接着我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补充小知识,即辣椒也是中药,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古代医学书籍《药性考》中对辣椒的相关记载“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从而让学生感叹四川人的智慧的同时初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医。
三、自主探究,推动学生深层感悟
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感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获取知识。《菜肴——五花八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对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我把这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放在了教学淮扬菜上。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淮扬名菜“文思豆腐”的制作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淮扬菜的精致。然后又出示几张淮扬菜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淮扬菜的精致,也引起学生对淮扬菜精致原因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淮扬菜的热情。在探究淮扬菜精致的原因中,我选择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并设计了一张探究学习单。
通过在自主探究学习单中圈、画关键字词,探究淮扬菜精致的原因,不仅能让学生们对淮扬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淮扬菜的印象,还能让他们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就感。由此,学生知道了“淮扬菜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淮扬地区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再加上当地盐业发达经济繁荣,一代又一代淮扬厨师传承着饮食文化,同时也创新着饮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更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四、整合资源,巧妙渗透
教学资源是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的材料,以及各种可以被应用的元素,它是用来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进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执教《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这一课时,学生不仅能从四合院的住房安排中感受到我国“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的传统美德,还能从其结构中了解我国的建筑文化以及从其装饰中了解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合院建筑结构的立体拼图后,我觉得可以从四合院结构入手渗透我国的建筑文化。可本人不是建筑专业出身,就需要我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课上,我邀请了一位在大学执教建筑美学专业的教师来给学生作相关知识的讲解。这位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演示,例如“四合院是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四合院东南西北的房屋围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口’字型等”,学生听得入迷,对她所讲解的内容也十分信服。无形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我国建筑文化方面的知识渗透,相信很多学生从此会对建筑兴趣倍增。
针对“从四合院的装饰中了解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这一目标,我运用了多媒体资源,将大门和门墩、影壁、雕栏画柱、飞檐的图片做成自动播放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完后交流其感受。例如,“四合院的大门和门墩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门墩可以看出四合院主人的官职。圆的门墩代表的是武将,方的门墩代表的是文官。此外,门墩是用来支撑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门墩上的花纹代表着主人美好的愿望,门墩上的兽首装饰代表着官衔的高低”。再如,“四合院雕梁画柱上的图案装饰包含一定的寓意,代表着主人的美好愿望”。我选取了几幅图让学生来猜主人的愿望,在猜一猜的轻松气氛中,学生了解了图案的寓意。除此之外,我再告诉学生四合院雕梁画柱上不仅有包含美好寓意的图案,还有关于历史典故的图案,这就告诉子孙后代做人的道理,体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十三
这节课的重点是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中我做到图片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图片来感受危险就在身边,危险时时都可能发生。生活中因大意、无知就可能发生危险,从而是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能够自觉改掉不良习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日常生活、学习中掌握了哪些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中,自己感觉重点突出的还不够,教师知识交代得还不够细致。
14.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四
2014秋季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共有学生69人,其中女生34人,男生35人,本学期新转入22人,其中大凉山8人,拉夫12人,发达1人,福建1人,转出1人,大部分来自双龙村、拉夫村、大凉山村等。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与三、四年级教材结构体系基本一致,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生活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用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学会赞扬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知道尊重他人,学会理解宽容和帮助他人。
2、知道“人人享有发言权”,具有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管理和活动,做个优秀的小公民。
3、了解乡村的新变化,学习他们的致富经,贴近并关心农民的生活。
4、领略祖国的美好山河,了解民风民俗,热爱祖国。
5、了解中国的祖先,了解历史,建立历史名人档案。
四、教学重难点
1、重视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达机会,激励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实践,获得成功的愉悦。
2、时刻关注潜能生,从行为举止上多提醒。
3、尝试通过“角色转换”使潜能生产生向上的愿望,以获得“角色期望”的效果。
4、在教学工作中,时时刻刻关注潜能生,给潜能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
5、赏识潜能生的闪光点,必要时甚至是放大闪光点,让他们找回自信,逐渐进步。
五、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和组教学活动,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提高课堂效率;
2、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利用媒体收集信息。
3、及时检查学生在家的自学情况。
4、在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的、发展的、鼓励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5、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6、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学生交朋友,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
7、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俱进,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8、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身的特点、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9、注重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六、学科教学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点1 第一单元/第三课/ 尊重是最好的礼物。★ 可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四条 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2.结题点睛,拓展延伸:尊重是最好的礼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规定: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渗透点2 第三单元/第三课/ 斤斤计较选村官。★ 可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 《中华人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十三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们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选村官。让我们一起学习《斤斤计较选村官》。渗透点3 第五单元/第二课/ 站在长城上。★ 可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一章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渗透点4
第五单元/第三课 古老的丝绸之路。★ 可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统一的商品合格评定制度,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进行认证、检疫、检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4课
5~6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都有发言权
4课
5~6课时 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
6课
7~8课时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课
3~4课时 第五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4课
5~7课时 总计:
15.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小学生,实践活动
传统的小学品德教育仅仅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学品德教育内容的学习,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较差,因此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课程与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1.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课程开展的价值
(1)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育的效果。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能够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满足现代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对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要求,激发小学生的活动参与欲望,使小学品德活动课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1]。
(2)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小学品德活动教学课程有利于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课程当中,感受到活动参与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在活动当中,深入思考、愉快体验,使小学品德活动课程能够告别“纸上谈兵”,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2.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
(1)主体参与式课型与策略。主体参与式课型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生活性、实践性以及多元性等特点。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发现……》这一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生活中趣味现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动画,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神奇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神奇现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提升小学品德课堂活动开展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小学生形成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优秀思想品格。
(2)感知体验式课型与策略。感知体验式课型对于小学生品德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小学生自身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理解和情感体验之后,便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放大教育的意义,真正起到小学品德课堂教育的效果[2]。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诚信是金》这一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小学生播放《落叶归根》《一个都不能少》等电影,电影能够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能够融入电影情节当中,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诚信是金》这篇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加信守承诺,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3)协作探究式课型与策略。小学生十分喜欢问“为什么”,探究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展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探究欲望。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走进信息时代》这一项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爸爸妈妈能够通过电话找到我们呢?”“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现代化的通信与生活进行思考。小组内的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和交流,在小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表述,其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想法和大胆发言,为学生梳理整堂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观点。
16.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六
一、测查学生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情况的理论依据
课堂学习情况测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和方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增长的情况、情感体验情绪生活的状况进行深入的观察、测量和追踪,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对比、反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学情参考,为教师的个别辅导提供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由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测查应该依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理论,遵循面向测查对象的发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主动克服学习障碍、胆怯、封闭、考试倦怠、厌学等问题。还须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一是认为学生的学习具有可测性,制定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清目标的层次和层级性,便于科学客观地测量。所以陈述目标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具体明确,要体现学生品德成长的阶段性,要具备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二是学习目标呈金字塔型层次结构,认知领域的层级标准依次是认知、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层级标准依次是接受、感悟、价值构建、兴趣吸引、价值认同。这样,标准低级向高级逐级递进,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目标的体系框架。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测查要借鉴这种认知和情感层级递进的理论,了解学生学习发展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发展的情况。须要参考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该把握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情况测查的方法
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习测查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掌握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知识;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和方法,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除采取常规的习题测量方法外,还可以采取:
1.调查诊断法。该方法是在单元教学或者本课开始前、教学进行中,使用调查量表或者问卷,对学习活动之前原有的知识、能力情况以及兴趣、意志品质等进行调查。量表的设计要体现出知识类、品德类、行为类、情感类等目标,每类目标要有从低级要求到较高级要求的层次性,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测量,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对课程学习的预备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愿望,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如《寻路与问路》单元教学前,以诊断调查表的方式呈现:我所在的学校名称、学校大门朝向、学校附近的小区、学校周围我最喜欢的地方、可以到达学校的公交车及驶来方向、我认识的交通标志、我还知道、我感兴趣的、想要知道的。在开始学习之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兴趣情况从单一的知识到复杂的应用进行评估,使教学更加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2.观察分析法。观察分析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学生出现的行为进行观察、考察、研究的一种方法。观察分析法既适用于测量那些不容易被量化的表现,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缺点、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习惯特点、性格特点等学生自身情况,也适用于技能量化测量,如唱歌、跳舞、绘画、手工制作、创意设计等。在测量前确定观察目的、观察的内容,并设置好观察过程中须要改变的方式或场景(如个体学习向群体学习的转化、教师有意义的传授向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转变等),使学生在这些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活动,以获得合乎实际目的的材料。测量的结果可以通过性质描述和简单的数字记录来完成。观察分析法直接、及时、具有普遍性,并且把学生放在真实的情境中,更有说服力。在后继学习中,还可以反复观察,实现测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观察分析法也容易受到非既定条件的影响,且容易受到教师本人的信息获取能力、组织设计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分析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盲点,如学生的外在表现是否是其内心真实世界的外显,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修养是否关联等。
3.互动窗问效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小海报、标语,设计小标志、宣传口号等小展示“窗口”,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表达学习情感,学生可以添加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体现情感变化过程。制作的过程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可以在课堂、在课余时间,在学校、家里、观察现场,对制作的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联评、教师展评。在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些小问题,实现学习效果的追问,引发学生的自觉思考。如在四年级《交通与生活》中,设计“交通安全提示标语”,为家庭和学校设计“交通提示标志”,并制作成“交通安全海报”等。
4.习作测量法。在某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请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和自己在课外搜集的资料,对某一事物进行“论文”式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态度、知识掌握、兴趣投放、认知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要点的掌握和后继学习能力的发掘,对学生提出鼓励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发展,鼓励他们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表达对生活规则的遵守、对责任的担当和对生活的热爱。如在学习五年级《追根寻源》第一、二课《吃穿住话古今》课后,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任选吃、穿、住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喜欢哪一阶段的事物,并说明本阶段事物的特点,再现一下未来的样子。
5.成长档案记录法。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特点,设定学习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螺旋上升的结构体系下,清晰地展现学生的成长,反映出学生的综合优势和潜在能力,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悦纳”之心。搜集整理学生日常课程中所绘的手抄报、学习单、小报告、发明制作、小论文、优秀作业等内容,可以以学生的道德与习惯、成绩与方法、兴趣与爱好、身体与健康、兴趣与特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作为测量的着眼点,更加系统、纵向地对学生进行测查。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学习测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跟踪学生学习的轨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的成长变化,不断充实课堂学习测查的方法体系,健全完善课堂学习测查制度规范,才能为改进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17.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七
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社会性、时代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对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融合尚有一定的断层。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世界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地理,知道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体会世界地貌的多姿多彩。初步知道世界上的三大任中和使用的几种语言,知道世界各国在地理环境、传统方面存在差异,懂得尊重文化差异、激发了解世界文化的兴趣。
2、知道人类历史上一些重大的发明成果,懂得科技造福人类,增强学好科学的使命感。直到国际间经济、文化相互依存,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各国进步。知道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重大灾难,体会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和恐怖活动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关注环境与资源等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初步树立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的名称及其开展的一些活动,体会联合国宗旨和奥运精神。知道《儿童权利公约》等一些国际性公约的名称极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作用。
4、懂得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少年要学习革命前辈和先进人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立志成才。懂的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有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当好“地球村”的公民。感谢母校与老师的辛勤培育,为走向时代做好德、智、体等方面的准备。
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18.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八
王景芹 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中心校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从任教《品德与社会》以来,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勤奋努力下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笔者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活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三方面来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 课前活动准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学习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不仅拓展到了课前,还延伸到了课后,这样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自我展现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就应该让学生课前积极准备,为课堂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孩子们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了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噢!家乡》这课时,课前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示范,积极调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孩子们带来了家乡四季的照片、图片,还带来了地球仪、地图、家乡的土特产,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介绍的VCD光碟。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地完成了本节教学目标。让笔者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更觉得课前活动准备的重要性。
二 课堂活动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因为《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孩子更多地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产生共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课堂活动,尽量做到——设计新颖独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创设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游戏课堂导入方式有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认真听讲,激发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可以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我的家庭》一课时,笔者首先把学生带到情境中: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你的家庭是怎样组成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你都叫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笔者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小小的奖励,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每一位学生都活起来,投入课堂活动中,人人都是局内人。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中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便于每个学生愉快地动起来。课堂中笔者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时是实地采访调查,有时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时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时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起来。
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笔者在设计活动时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的活动。笔者教《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一部分孩子举着自己制作的标志牌,另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老师事先写好的有关标志名称的纸条,以找朋友的方式找一找,找到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找朋友”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交通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演一演在有信号灯的地方,交警怎样指挥,汽车、行人如何通过。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去遵守交通规则。
三 课后实践活动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悟并得到发展的。教师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外,还必须积极开拓各种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外,走向生活,回归社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德育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品德与社会》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情的发展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品德与社会课应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认知渠道,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会生活,感悟生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灵活地安排了一些课后实践活动。
如:笔者在教《自觉遵守规则》时,学生在懂得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乘公共汽车要排队,人人要遵守交通法规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后实践活动中验证,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现在,笔者和孩子们都喜欢《品德与社会》,孩子们喜欢合作探究了,懂得实践了,热爱学习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新课程的舞台上,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茁壮成长。世纪需要能力型、活力型、创造型的人才,《品德与社会》教学呼唤主体开放的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是实践的主阵地,课堂上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认同。教师不能拘泥于教科书,照本宣科,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跳出教材,与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家庭社会实践相结合,视生活为活的教科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内学会选择,择善而从。
19.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篇十九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互动,教学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标准为基础创造的一门课程。小学的课程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包括人格方向的确立、人格魅力的建立以及对道德品质的认知。并且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舞台和空间,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课堂授课的高效性和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那么实现互动式的教学课堂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做一下简单的探究。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创造出特定的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与学生一起展开各种各样的探究互动,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要领导的呈现方式和存在状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行为标准和生活经验,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教学模式。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互动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教学生活化、自主探究性以及强调综合性。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性。而自主探究性是指赋予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言的权利,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包含了很多各种方面的知识,例如地理、历史等社会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主题。然而,在这种专业知识比较强的主题文化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理解起来很困难的问题,因此,教师就要把握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的这种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去探究。那么强调综合性即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采用的综合性探究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综合性知识。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识论基础、建设主义教学观基础、现代教学论基础以及儿童心理学基础。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以育人为本,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社会性发展。此外,这门课程比较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即通过在教学生活中多多汲取生活中的经验,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努力实现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望、情绪持久性日益增强,而他们的品德构建主要是在教学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对于老师来讲,要擅长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与此同时多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良好的铺垫。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1.创设特定情境,建设兴趣导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情境的设定和安排要科学而合理,而且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使其有着特定的意义。在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特点,使用各种直观而形象的方式巧妙地导入新的课堂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激起他们热烈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欲望,从而使其带着愉快的心情自主的学习,并且使他们形成坚韧的毅力和态度。
2.互动探究,学习合作
对于小学的这门课程,教师要学着把课堂和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种种活动中,使其能亲身经历和体验,并且在其中收获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互动的前提是探究,教师通过设立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探究的形式可以有小组探究、独立探究等多种探究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都可让学生受益匪浅。
3.总结归纳,分享交流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完成初步的知识构建,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恰当适时地敦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在学习过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结合的方法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还可以让他们在同龄人之间汲取到不同的、富有个性的想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14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计划-教学工作计划10-2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8-23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08-07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08-27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06-24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复习计划09-04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06-29
鄂教版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0-27